西北工业大学12月30日,据西北工业大学青岛研究院官网消息,西北工业大学青岛研究院近日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此次招聘,西北工业大学青岛研究院共开放两个岗位,一个是西北工业大学青岛研究院海洋观测与探测技术研究团队的科研助理岗,一个是人才培养岗。科研助理岗给出的待遇标准为面议,人才培养岗给出的待遇标准为按照西北工业大学青岛研究院非事业编制人员工资标准执行。西北工业大学青岛研究院此次开放的两个岗位,学位要求均为硕士及以上。西北工业大学青岛研究院据西北工业大学青岛研究院官网介绍称,西北工业大学青岛研究院正式成立于2017年8月,是西北工业大学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发挥青岛产业和地缘优势成立的创新型研究机构。西北工业大学青岛研究院,由西北工业大学与青岛市科技局、青岛市教育局、蓝谷管理局四方共建。西北工业大学青岛研究院,以“海洋强国”战略为指引,结合山东省和青岛市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服务青岛新旧动能转换,紧抓“军民融合”,依托西北工业大学航空、航天、航海、机电、控制等优势学科,以海洋科学与工程为主攻方向,围绕海洋信息与装备、海洋观测平台与技术、海洋生命与材料科学等重点领域,打造集科技成果研发、领军人才集聚、科技企业孵化培育、高新技术转移转化、高端人才培养“五位一体”的新型研发机构。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11月,《山东体育学院青岛校区项目合作协议》正式签署,山东省唯一的本科体育院校将在青岛莱西设置校区。一、近期动态合作协议中可以看出,山东体育学院青岛校区一期办学规模2200人,选址于莱西市主城区,校区占地约320亩,并预留发展用地。计划于2022年具备使用条件。此外。今年山东体育学院莱西攀岩基地已经建成投入使用。接下来,咱们再一起看看还有哪些大学被引进和落地吧。11月23日,青岛胶州市相关领导到访青岛大学,就推进青岛大学上合校区、上合经贸研究中心(经贸学院)相关工作进行沟通。占地3200亩的青岛大学上合校区将快速推进。11月3日,总投资18亿的中远海运大学一期和二期工程,同时进行招标施工。10月9日,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签约及揭牌仪式举行,青岛市市立医院、青岛市中医医院、青岛市中心医院、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青岛市口腔医院和青岛开泰耳鼻喉头颈外科医院成为青岛大学直属附属医院管理体系成员。二、年内动态2020年,中国海洋大学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合作举办的海德学院、青岛农业大学与英国皇家农业大学合作举办的巴瑟斯未来技术学院开始招生。青岛科技大学青岛工业互联网学院、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工业互联网学院正式挂牌,青岛电子学校新设工业互联网专业正式招生。青岛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青岛航空科技职业学院、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也正式获批招生。北京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在今年先后与青岛市政府签署协议,共建北京大学(青岛)计算社会科学研究院、上海海事大学青岛研究院和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青岛眼科研究院。东北财经大学和北京服装学院两所大学的办学机构,分别签约并落户崂山和市南区。三、前期落地项目哈尔滨工业大学青岛研究院落户蓝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教新城落户蓝谷;西北工业大学青岛研究院落户蓝谷;中央美院青岛大学生艺术创业园项目落户蓝谷;西南交通大学青岛轨道交通研究院落户高新区;康复大学落户高新区;兰州交通大学青岛研究院落户城阳区;对外经贸大学青岛研究院落户西海岸;清华艺术与科学创新研究院落户西海岸;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校区预计年底前开工建设,中国海洋大学西海岸校区正在积极推进。未来可能落地的项目还有西北工业大学海洋学院、联合国大学可再生能源学院,华中科技大学也有可能落地研究机构。此前时常见诸报端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青岛校区,近一年已经很少被提及。四、目前高校存量目前,青岛具有独立校区的各级各类高校共有24所,分布在各个区域。市南区2所:青岛大学、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市北区1所:青岛理工大学;李沧区6所:山东外贸职业学院、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青岛广播电视大学、青岛恒星科技学院、海军潜艇学院、海军航空大学青岛校区;崂山区2所:中国海洋大学、青岛科技大学;西海岸7所: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科技大学、青岛职业技术学院、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青岛黄海学院、青岛滨海学院;城阳区3所:青岛农业大学、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青岛求实职业技术学院;即墨区2所: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德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青岛校区;胶州市1所:青岛工学院。 本地存量加外地引进,青岛的大学(含研究院)已经直奔60而去。对于青岛的高校引进政策,很多人认为众多研究院扎堆落户,本科校区太少。对此,你怎么看?来评论区聊聊吧。长按点赞,一键三连,助力我多多创作教育内容。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丽平日前,省科技厅印发《山东省新型研发机构绩效评价办法》,对省新型研发机构的评价内容、程序、结果应用和相关责任加以说明,并明确对评价结果为优秀的机构给予100万元经费支持。据悉,截至目前,青岛已有46家单位获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备案。根据《评价办法》,评价内容包括新型研发机构的管理运行水平、科研活动、产出、效益等。科技厅将建立新型研发机构绩效评价制度,定期组织对新型研发机构进行评价,三年度为一个评价周期,原则上每年度评价一次。评价成绩等级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次,原则上优秀和良好等次的比例不超过50%。对获得良好以上等次的机构,可通过定向委托方式,支持其承担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和省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对优秀等次的,最多给予100万元经费支持;对不合格的,取消新型研发机构备案资格,不再享受我省出台的相关扶持政策。此外,根据《关于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发展的若干措施》,对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重大创新基地的新型研发机构,省财政将一次性给予最多3000万元奖励支持。新型研发机构主要是指投资主体多元化、组建方式多样化、运行机制市场化,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独立法人组织,以开展产业技术研发为核心功能,兼具应用基础研究、技术转移转化、科技企业孵化培育、产业投融资及高端人才集聚培养等功能。新型研发机构要在产学研合作、管理模式、投入机制、运行机制、市场化服务等方面大胆创新,勇于突破科技发展的体制机制束缚,围绕产业链和创新链,大力发展市场主导、要素聚合、人才云集、效能提升的新型研发机构。各级科技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新型研发机构的支持和服务,协调落实相关扶持政策,推动新型研发机构高水平建设。附截至目前青岛获备案的机构名单:青岛藻蓝生物有限公司武汉理工大学青岛研究院大工(青岛)新能源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青岛海湾科技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大学青岛研究院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青岛海科虚拟现实研究院青岛四方思锐智能技术有限公司青岛海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青岛嘉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山东立菲生物产业有限公司铭数科技(青岛)有限公司光大理工环境技术研究院(青岛)有限公司青岛智能导航与控制研究所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青岛鹏海软件有限公司天津大学青岛海洋技术研究院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青岛明月海藻生物健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青岛航空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青岛研究中心)青岛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青岛市光电工程技术研究院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青岛分院有限公司吉林大学青岛汽车研究院青岛大地新能源科技研发有限公司青岛普美圣医药科技有限公司青岛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研究院纳肽得(青岛)生物医药有限公司青岛航讯科技有限公司中科芯云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青岛金智瑞油气田开发技术发展有限公司青岛市资源化学与新材料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青岛研究发展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研究院西北工业大学青岛研究院中船重工(青岛)海洋装备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青岛黑猫炭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青岛秀山移动测量有限公司中船人因工程研究院(青岛)有限公司长光禹辰信息技术与装备(青岛)有限公司青岛工业软件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青岛分部)西南交通大学青岛轨道交通研究院青岛动保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科传感技术(青岛)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学青岛研究院中科人工智能创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莱西产业技术研究院
6月29日,西北工业大学举行3个新建研究院和航天学院院长聘任仪式。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晓静、中国工程院院士唐长红、樊会涛、张平祥分别受聘为极端力学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科学家、未来飞行器创新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科学家、航天学院院长、超导材料与应用技术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科学家。聘任仪式上,党委书记张炜代表学校热烈欢迎四位院士担任西北工业大学相关研究院、学院院长,校长汪劲松为四位院士颁发聘任证书,党委常委、副校长侯成义宣读学校聘任文件。聘任仪式由党委常委、副校长何国强主持。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黄维院士,校领导,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聘任仪式并座谈交流。郑晓静,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0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工程学部院士并任工程科学部的评奖委员会主席。现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执委会委员,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副主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等。主要研究领域为板壳非线性力学、电磁固体力学、风沙环境力学。获首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和“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称号,2014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7年获“周培源力学奖”等。研究成果获2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唐长红,201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首席技术专家,第十二届、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长期从事飞机总体气动、结构强度、系统综合等领域研究。先后担任JH7A、运—20飞机的总设计师,带领团队研制出了我国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歼击轰炸机,带动我国大飞机整体研制水平提升。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1等奖4项等。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首届“冯如航空科技精英奖”、“中央企业央企楷模”等多项荣誉。樊会涛,201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科技委副主任,俄罗斯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长期从事飞行器型号研制和预先研究工作,担任多个国家重点型号总设计师。主持研制的飞行器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填补了我国相关领域多项技术空白,实现了相关技术从第三代到第四代的跨越发展。2016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20年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章”。张平祥,201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院长、超导材料制备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长期从事实用化超导材料制备技术、磁通钉扎控制和超导磁体应用技术等方面研究和产业化工作。先后主持和参与完成国家级重大科技项目30余项,相关技术成果,解决了我国新型飞机的结构材料“卡脖子”问题。先后荣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国家创先争优奖状、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等荣誉,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2项,授权发明专利110项。郑晓静、唐长红、樊会涛、张平祥四位院士表示未来将带领相关学院和研究院,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强化与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协同创新,在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和服务国防科技、经济社会发展中贡献更大力量。(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姜泓 任娜)
西北工业大学太仓校区1月16日,据西北工业大学官网消息,通过西北工业大学官网,西北工业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近期透露了学院的“十四五”规划出台的幕后。在编辑推荐语中,西北工业大学表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也是西北工业大学开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征程,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关键时期。为科学编制西北工业大学“十四五”规划,准确研判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聚焦“十四五”发展重点,西北工业大学相关部门策划推出“‘十四五’规划大家谈”系列访谈活动。通过访谈,旨在汇聚大家对于西北工业大学“十四五”规划以及长远发展的真知灼见,破解制约西北工业大学发展的关键问题,凝聚起西北工业大学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磅礴力量。西北工业大学青岛研究院西北工业大学太仓校区
8月27日上午,西北工业大学宁波研究院在高新区宁波智造港的园区正式投用。浙江省委副书记、宁波市委书记郑栅洁,西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张炜及宫蕾、孙旭两名博士生代表把手掌放在显示屏上,伴随着特效,西北工业大学宁波研究院开园。西北工业大学宁波研究院坐落于高新区宁波智造港。这所由宁波市人民政府与西北工业大学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已成为宁波市推进科技创新“栽树工程”、加强院地合作的典型。目前,该研究院已与宁波市龙头企业签订科研合同4200万元,100余人的科研团队全面入驻,形成了“边建设、边科研、边产出”的良好发展态势,有效弥补了宁波研发能力和创新人才不足的发展“短板”。筹建、签约、落地7个月完成西北工业大学计划与宁波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想法,源于2018年9月。当时,工信部组织所属高校在宁波召开了首届产教融合对接会,西北工业大学正好在列。宁波浓厚的实业氛围和优良的营商环境让代表团深受感染,短短1周,西北工业大学就决定布局宁波。“身心契合”,1个月后,西北工业大学宁波研究院院长盛其杰来到宁波考察,用了这四个字来形容宁波与西北工业大学的相似之处。西北工业大学是我国唯一一所以同时发展航空、航天、航海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而宁波以制造业见长,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迫切渴求创新动能和高端人才。“宁波开放务实,西北工业大学低调深沉,两者都是‘工匠精神’的典型代表。”盛其杰认为,西北工业大学可以为宁波高端装备、电子信息、新材料等“246”万千亿级产业发展做支撑,学校的“双一流”建设同样需要宁波协助推进。2019年2月19日,宁波与西北工业大学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按照“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成果转化、产业发展”四位一体的合作模式,在宁波共建西北工业大学宁波研究院。“我记得很清楚,签署协议那天正好是元宵节,宁波市政府、科技局等相关部门为了合作事宜,忙碌了整个春节。”西工大副校长何国强说。7个月后,研究院就完成了“筹建—签约—落地”工作,于9月29日正式揭牌。建设、科研、产出“三不误”现场,一棵五彩斑斓的“科技树”惊艳了全场。这棵树的叶片由柔性OLED屏幕组成,不仅如纸一般薄,可以随意卷曲携带,还能实时更新显示内容。这款产品如今已进入量产阶段。“合作之初,我们就结合‘六争攻坚、三年攀高’行动计划,定下了电子信息和智能制造两个重点,精挑细选出最契合宁波的成果,供宁波‘点菜’。这让后期的成果产出顺理成章。”盛其杰说。一年多来,研究院已取得高性能锥束CT无损检测技术与装备、可调式高光谱成像系统等项目研发成果33个,其中自主研发的片式电阻器用面电极浆料、MLCC电容器用贱金属导体浆料已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柔性电子印刷浆料在关键电子元器件的应用,AI微纳卫星及大数据应用,高性能智能传感芯片模组设计和应用,吸音、减振、降噪材料结构等4个创新成果已进入产业化阶段;宁波维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宁波静远声学科技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已从研究院孵化,宁波宏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浙江中欣动力测控技术有限公司等30余家企业已与研究院建立合作服务机制……“这个研究院相当于在我们家门口搭建了一个大展‘科技拳脚’的舞台。更多被锁在实验室里的成果可以推向市场,更多高端人才可以被引进,我们面临的智造问题也可以直接对接咨询。”在场的企业家对研究院的未来充满了期待。搭建产学研平台聚智引才“我很喜欢这里!”为首批博士后、首批工程博士班学生佩戴校徽后,博士生导师代表盛美萍、虞益挺点赞宁波。当天,西北工业大学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授牌。栽好梧桐引凤来。依托本部、破旧立新,研究院通过打造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平台,逐渐成为院地合作的典范。去年以来,研究院整合西北工业大学优势平台,以柔性电子材料与器件工信部重点实验室、无人水下运载技术工信部重点实验室、航天动力技术工信部协同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平台为基础,购置先进实验和测试设备,建设高标准净化实验室,打造五大宁波特色的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柔性电子技术研究中心、无人航行技术研究中心、民用航天技术研究中心、智能传感芯片技术研究中心及卫星与大数据技术研究中心。当研究院遭遇场地、团队、资金等方面的问题时,宁波不遗余力“伸以援手”。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宁波国家高新区管委会等相关部门、单位组织组建了“种树人”团队,开展片区产业技术研究院月度例会、实地调研等系列活动,帮助研究院成功申报获批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破解异地创新人员聘用等难题,激发了各研究中心招才引智的积极性。目前,研究院已聚集中科院院士等国字号人才11名,教授、副教授62名,OLED材料及传感器件、特种柔性阻隔膜等一批掌握核心技术的创新创业人才汇聚宁波、抱团发展。下一步,研究院将以开园为新起点,背靠西北工业大学,广泛整合创新平台资源,凝聚海内外高端人才,形成突破产业关键技术合力,在“卡脖子”技术攻关、进口替代技术产品攻关等方面参与“揭榜挂帅”,成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主攻手”。来源:宁波发布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丽平日前,省科技厅印发《山东省新型研发机构绩效评价办法》,对省新型研发机构的评价内容、程序、结果应用和相关责任加以说明,并明确对评价结果为优秀的机构给予100万元经费支持。据悉,截至目前,青岛已有46家单位获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备案。根据《评价办法》,评价内容包括新型研发机构的管理运行水平、科研活动、产出、效益等。科技厅将建立新型研发机构绩效评价制度,定期组织对新型研发机构进行评价,三年度为一个评价周期,原则上每年度评价一次。评价成绩等级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次,原则上优秀和良好等次的比例不超过50%。对获得良好以上等次的机构,可通过定向委托方式,支持其承担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和省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对优秀等次的,最多给予100万元经费支持;对不合格的,取消新型研发机构备案资格,不再享受我省出台的相关扶持政策。此外,根据《关于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发展的若干措施》,对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重大创新基地的新型研发机构,省财政将一次性给予最多3000万元奖励支持。新型研发机构主要是指投资主体多元化、组建方式多样化、运行机制市场化,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独立法人组织,以开展产业技术研发为核心功能,兼具应用基础研究、技术转移转化、科技企业孵化培育、产业投融资及高端人才集聚培养等功能。新型研发机构要在产学研合作、管理模式、投入机制、运行机制、市场化服务等方面大胆创新,勇于突破科技发展的体制机制束缚,围绕产业链和创新链,大力发展市场主导、要素聚合、人才云集、效能提升的新型研发机构。各级科技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新型研发机构的支持和服务,协调落实相关扶持政策,推动新型研发机构高水平建设。附截至目前青岛获备案的机构名单:青岛藻蓝生物有限公司武汉理工大学青岛研究院大工(青岛)新能源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青岛海湾科技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大学青岛研究院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青岛海科虚拟现实研究院青岛四方思锐智能技术有限公司青岛海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青岛嘉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山东立菲生物产业有限公司铭数科技(青岛)有限公司光大理工环境技术研究院(青岛)有限公司青岛智能导航与控制研究所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青岛鹏海软件有限公司天津大学青岛海洋技术研究院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青岛明月海藻生物健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青岛航空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青岛研究中心)青岛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青岛市光电工程技术研究院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青岛分院有限公司吉林大学青岛汽车研究院青岛大地新能源科技研发有限公司青岛普美圣医药科技有限公司青岛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研究院纳肽得(青岛)生物医药有限公司青岛航讯科技有限公司中科芯云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青岛金智瑞油气田开发技术发展有限公司青岛市资源化学与新材料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青岛研究发展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研究院西北工业大学青岛研究院中船重工(青岛)海洋装备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青岛黑猫炭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青岛秀山移动测量有限公司中船人因工程研究院(青岛)有限公司长光禹辰信息技术与装备(青岛)有限公司青岛工业软件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青岛分部)西南交通大学青岛轨道交通研究院青岛动保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科传感技术(青岛)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学青岛研究院中科人工智能创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莱西产业技术研究院
10月16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青岛国际校区开工奠基仪式在西海岸新区举行,该校区将搭建国际一流科研和智库平台,实施科研成果转化,为西海岸新区、青岛市和山东省提供优质人才、资源和产业支持。对外经贸大学国际校区落户西海岸,青岛的高校引进工作又进了一步!近年来青岛高校引进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西海岸也成了知名高校的聚集地,具体情况跟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对外经贸大学国际校区落户青岛10月16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青岛国际校区开工奠基仪式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根据合作协议,双方将依托对外经贸大学青岛国际校区,打造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经济贸易大学、对外经贸大学经贸学院、自由贸易创新创业园区等板块,开展国际本科以上层次全日制学历教育和国际人才培养,为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的建设提供智力支持。青岛市委常委、青岛西海岸新区党工委书记、区委书记王建祥,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育局局长、党组书记刘鹏照参加仪式。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青岛国际校区位于张家楼镇和滨海街道办事处交界处,校区规划总建筑面积约48万平方米,总投资约31.5亿元。校区实行总体规划、三期建设,全面建成后可容纳在校生10000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首批“211工程”和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是一所以国际贸易学、金融学、国际法学、企业管理、会计学、外国语言文学等为特色优势学科的多科性财经外语类大学。作为以对外贸易为鲜明特色的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青岛国际校区的开建将在开放政策研究、经贸人才培养、科研项目等方面,推动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建设。为突出国际化办学特色,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青岛国际校区将围绕青岛市和青岛西海岸新区所需重点学科和“双一流”建设优势学科、交叉学科、前沿学科,开展国际本科、硕博研究生学历教育,培养国际化高端商务人才,创建“高等教育国际化示范区”,打造世界一流高端智库,举办具有国际重要影响力的国际会议、论坛。与此同时,该校区将服务“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示范区”建设,面向成员国开展双边和多边教育科研经贸文化交流、人才培养,促进青岛市与各成员国之间的合作。此外,该校区还将发挥全球校友优势,在商贸、金融、教育、文化等领域整合全球校友资源,搭建产学研和“双招双引”平台,开展专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吸引全球人才来青岛西海岸新区投资兴业。联系此前刚刚动工的中国海洋大学西海岸校区,西海岸成了青岛高校的聚集地说到青岛西海岸新区,就不得不提到这里雄厚的教育资源。除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这些学校也纷纷落地这里!▎多个高校项目落地西海岸新区在建项目包括中国科学院青岛科教园、青岛理工大学新校区、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创新发展基地、清华青岛艺术与科学创新研究院、中央美术学院青岛校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古镇口科教园、青岛滨海学院珠山校区、青岛科技大学中德校区、中国海洋大学西海岸校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青岛国际校区。中国海洋大学西海岸校区效果图▎这些项目有了最新进展清华青岛艺术与科学创新研究院项目预计2020年春节前完工,比原计划完工时间提前近一年;青岛理工大学嘉陵江路校区项目8月22日启用新学生公寓,满足了该校长江路校区南校区提前一年搬迁的需求。日前从青科控股集团获悉,由该集团投资建设的中央美术学院青岛校区项目已进入开工建设阶段。同时,积极对接山东艺术学院青岛校区、罗马音乐学院青岛校区项目,争取早日签约落地,实现投资。名牌学校扎堆落户西海岸,这里的未来不可小觑,让我们共同期待!不仅是西海岸新区,青岛近年来与深圳一道,成了高校引进的排头兵现在青岛的引进高校基本上形成了3大集聚区。包括中科院大学海洋学院、哈工程和海大新校区,经济贸易大学青岛国际校区等多所高校聚集的西海岸新区,吸引山大青岛校区和北航科教新城等10余所高校落户的蓝谷,以及山东中医药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高校所在的高新区,青岛高校朋友圈进一步扩容。据初步整理,青岛引进的省外院校有这些: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青岛科技园;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科技园;西安交通大学青岛研究院;天津大学青岛海洋技术研究院;大连理工大学青岛研发基地;上海财经大学青岛财富管理研究院;吉林大学青岛汽车研究院;同济大学青岛研究院;四川大学青岛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青岛科教园;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青岛国际校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研究院;清华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中央美术学院青岛校区;与北京大学开展全面战略合作;复旦大学青岛研究院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青岛建基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青岛校区;西北工业大学青岛研究院……中国康复大学(筹) 西安交通大学青岛研究院北京大学青岛科技园和海洋研究院中国政法大学中美城市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青岛研究院上海财经大学青岛财富管理研究院引进高校就是引进人才,把高校引进来了,无论是从哪个阶段开始培养,对城市而言都是人才的汇聚。毕竟在求学地就业的比例是很高的,科研成果的转化也会助力城市发展。据了解,目前,青岛在青高校以及签约引进的高等教育机构总数已超50所,高校朋友圈进一步扩容。青岛成为高校聚集地对于山东学子是个利好消息未来你会送孩子去青岛上大学吗?
7月14日,市科技局发布通知,同意青岛智能导航与控制研究所等5家单位建设国家海洋技术转移中心专业领域分中心,全市专业领域分中心总数达到17家,拓展了“一总多分”的国家海洋技术转移中心布局。新增的5家中心分别是位于市南区的青岛智能导航与控制研究所,专业领域为海洋导航系统;位于西海岸新区的青岛中石大科技创业有限公司,专业领域为海洋石油工程;位于蓝谷的西北工业大学青岛研究院、青岛海检集团有限公司和山东易华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专业领域分别为海洋探测运载平台、海洋工程装备检验监测和海洋大数据。国家海洋技术转移中心是科技部与我市共建的国家唯一兼具行业特色优势和区域性优势的技术转移中心。2015年,我市依托高校院所、骨干企业海洋领域工程技术研究平台重点建设了海洋生物、海洋仪器仪表、海洋新材料、海洋工程和海水养殖等领域8个海洋技术转移分中心。2018年,我市又依托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青岛青大科技资产经营有限公司、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以及哈工大青岛科技园投资建设有限公司重点建设了海水养殖、海藻纤维新材料、海洋生物、海洋仪器仪表等领域的4个海洋技术转移分中心。这些分中心在资源统筹共享、规范化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先行先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专业技术转移体系,有效促进了海洋技术在本地转移转化,2019年全市共完成涉海技术交易 670项,技术合同成交额20.99亿元,同比上涨15.56%。市科技局指出,各分中心将切实发挥在海洋细分领域的专业优势,认真落实建设内容,积极开展相关领域科技成果评价与咨询、检验检测、工程化开发、集成熟化和转移转化等工作,打造各具特色的专业技术转移体系,高质量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1月12日,西北工业大学发布消息,成立光电与智能研究院。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重要驱动力量,已成为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国家“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提出,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学校作为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肩负着坚持“四个面向”、服务“两个强国”、推动国家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担当。为进一步拓展人工智能学科方向,支撑学校在三航、材料、机电等学科的特色,提升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水平,为前瞻布局人工智能与光电工程等领域奠定基础,发展规划处牵头论证建设光电与智能研究院。经过广泛调研、认真研究、深入论证,研究院建设方案于1月5日下午通过西北工业大学党委常委会审议。光电与智能研究院依托光学影像分析与学习中心建设,该中心成立于2014年,是西北工业大学为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而启动建立的人才特区。经过一个建设周期,中心在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绩,形成了一支初具规模的智能领域师资队伍,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创新人才,产出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围绕国家重大需求与学术前沿,先后承担多项国家重大重点项目,在国际知名期刊、知名学术会议发表系列论文,获各级科学技术奖若干项。未来,光电与智能研究院将着力构建资源全球拓展、体制机制多元的运行新模式,聚焦光电与智能领域的瓶颈问题,开展高端人才培养、科技前沿研究及科技成果转化,力争建成具有国际学术声望、世界先进的研究机构。研究院将以学科建设为牵引,以国家需求为导向,重点解决人工智能“卡脖子”关键问题,产出高质量原创性科研成果。探索建立合作共建机制,充分发挥校企联合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资源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成果分享。全面实施人才引育多元化、考核评价精细化、准入准出动态化的师资队伍建设新机制,建立国际评估和同行评议机制,推进分类别、分层次的考核评价体系,实施能上能下、分流淘汰机制。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建立产教研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机制,培育一大批德才兼备、专业基础扎实、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素材来源:西北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