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工信部直属的985工程大学,双一流建设大学,作为我国航海,航空,航天领域的著名大学一一西北工业大学,在陕西省教育厅最近发布的2020年度陕西省优秀博士论文公示公告的名单中,有18篇优秀博士论文进入这个公示名单,入选论文的数量和规模位居全省高校前列。西北工业大学新校区的图片。陕西省教育厅官方网站在2020年12月22日发布了《关于对2020年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进行公示的公告》,西北工业大学共有18篇优秀博士论文入选这个名单。西北工业大学的数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兵器科学与与技术等一级学科各有1篇优秀博士论文入选这个名单。它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有4篇优秀博士论文入选,这个名单。西北工业大学大门的照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有2篇优秀博士论文入选这个名单。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有2篇优秀博士论文入选这个名单,力学一级学科有两篇优秀博士论文入选这个名单。
西北工业大学近日,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公布了2020年度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奖名单。经过评审,10篇论文获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4篇论文获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从名单来看,西北工业大学独占2名,其次是北京理工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大学各拥有1人获奖。提名奖中,清华大学2人,厦门大学1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人。数据源于中国人工智能学会获悉,为推动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进步、鼓励创新性研究、促进青年人才成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自2011年起开展优秀博士论文评选工作,共评选出66个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和25个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最后,祝贺获奖的同学们以及指导老师!
日前,陕西省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处(省政府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发布了《关于对2019年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进行公示的公告》。根据单位推荐、通讯评议和专家会议评审,共评出2019年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99篇,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政法大学等多所高校博士的论文入选。2017陕西优秀博士论文 资料图详细名单如下:2019年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公示名单资料来源:陕西教育厅、网络等
▲ 知乎用户“二十五铌”文章截图“为此浅陋之文,以资博士之谋,诚不胜惶恐也。”这是西北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现场的肺腑之词。据知乎认证为“西北工业大学 材料加工工程博士在读”的用户“二十五铌”,在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博士论文答辩中,一位答辩人文言文致谢感情真挚,令现场评委潸然泪下,尤其两位女老师情到深处感动涕零。▲答辩现场。 来源:知乎用户“二十五铌””予以二八之年求学于外,背井辗转已逾十年矣。进不得衣锦还乡,以光门庭,退未尝趋庭鲤对,而事双亲。其为子也,殊不孝也。”“独见故乡十年无夏,不察父母容颜渐改。”超过十年难以在家过寒暑,这是多少硕博学子的切身体验。大学之大,不在大楼之大。该博士生的这种人文精神,是新时代博士生的价值展现。据了解,答辩学生为材料学院钛合金先进成形与仿真研究室博士生郑友平,其博士论文题目为《Ti-22Al-25Nb合金板条组织及其准解理断裂研究》,师从曾卫东教授。于3月9日上午9:00进行,并顺利通过答辩。祝贺!“自吾去蜀入秦,凡五年矣。”据作者介绍,原在成都川大上学,此后奔赴西安读博士。“昔之来者,翩翩素衣,白马银鞍,谈笑无忌。今将去也,堪堪而立,褐面黄须,肱股生腴。“读博士前,翩翩素衣,白马银鞍,谈笑无忌,一入博士深似海啊~05:33▲答辩现场视频,作者解读用词用意。来源: 知乎用户“二十五铌”以下为致谢原文:西北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致谢 郑友平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自吾去蜀入秦,凡五年矣。昔之来者,翩翩素衣,白马银鞍,谈笑无忌。今将去也,堪堪而立,褐面黄须,肱股生腴。不得少瑜之梦笔,唯学祖逖而闻鸡。心高气傲以格钛二铝铌之物,智短才疏稍致材料加工之知。为此浅陋之文,以资博士之谋,诚不胜惶恐也。初入长安,即为恩师所知遇,幸何如之。恩师曾公,名讳上卫下东,少有才名。师夷西学,以涉重洋,修诸德国,而报故邦。求索未知,惟日孜孜,正襟治学,不尝稍忘。及至聘为教授,时年仅三十有四耳。潜心于经典,焚膏以继晷。学问博如四海,非唯囿于简牍。每亲临工厂,必鱼贯相请,凡所问者莫不相答。尝有经年不解之惑,观之如庖丁之牛,解之以经理,人皆称善,莫不拜服。吾师声名之隆者如此。自吾拜于门下,言传之,身教之,伏九不怠。及其斧正拙笔,字斟之,句酌之,晨昏弗懈。为学莫重于尊师,恩师循循以导,谆谆而教,恩德未可胜计,无论尽报。予以二八之年求学于外,背井辗转已逾十年矣。进不得衣锦还乡,以光门庭,退未尝趋庭鲤对,而事双亲。其为子也,殊不孝也。人之行,莫大于孝。夫致孝者,怀橘卧冰,温衾恣蚊。无报严君之德,何如三迁之恩。吾素远游无方,岁末而归,十数日复去。独见故乡十年无夏,不察父母容颜渐改。父母年逾天命,两鬓霜凝,尤以垂垂之姿,而为版筑之作。每念及斯,愧也,疚也,恨无地也。吾弟求学于成都,学业既成,此诚不胜之喜也。幼时尾从终日,及长而别,少聚多离。愚兄痴长五岁,孝悌两违,贤弟勿见责也。学贵得师,亦贵得友。朋曰共砚,友曰志同。承蒙见遇,铭诸五内。清风明月同唱苏子,高山流水共操五音。刀笔可录春秋,缣帛难表衷言。敬列诸君之名于文末,以表谢忱,倘有阙漏,唯乞见谅耳。祝贺博士毕业!预祝更多还在战线的博士生,早日毕业,迈向人生巅峰!在厨房做饭时接电话会引发爆炸 ?真相是……公交车上来了一个嫌犯!女乘务员这波操作太帅了考生注意!教育部:考研复试全程要录音录像来源:友谊西路127号(ID:NO_127_YouYiXilu)、人民日报微信监制:陈知春编辑:王朝、周喆实习:马菲文理双全!
北京时间2019年10月11日,西工大理学院陈凯杰教授团队在《科学(Science)》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 “Synergistic sorbent separation for one-step ethylene purification from a four-component mixture”(Science, 2019, 366, 241-246)。此项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利用三种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协同吸附,实现了在四组份混合气体条件下,一步分离制备高纯度乙烯。这项研究成果将为复杂工业分离体系下绿色低能耗工艺的研发提供一种全新的设计思路。该论文也是继6月22日西工大生态与环境保护研究中心团队以西工大为通讯单位,在同一期《科学(Science)》杂志上发表3篇论文之后,我校2019年在《科学(Science)》杂志上发表的第4篇研究论文,彰显了西工大在基础研究领域接连取得的丰硕成果,展现了我校在“双一流”建设进程中迈出的坚实步伐。相关论文说明如下:“一步到位”提纯乙烯乙烯的高纯制备在初级化工原料生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传统的乙烯分离方法步骤繁琐、能耗较高。乙烯与乙炔、乙烷、二氧化碳等气体的物化特性十分相似,提纯过程需要三步工艺——需使用碱性池分离二氧化碳;用贵金属催化剂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将乙炔转化成乙烯或乙烷;而乙烯和乙烷两种气体的纯化分离仍依赖于分步蒸馏工艺,即利用不同组份的沸点不同,控制其分步流出分离塔并收集。这样的分离工艺步骤繁多、成本较高且能耗高。如何用更加节能高效的方式,实现乙烯的分离和纯化呢?我校理学院陈凯杰教授(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联合爱尔兰利莫瑞克大学Mike Zaworotko教授(共同通讯作者)、利莫瑞克大学David G. Madden博士(共同第一作者)和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Brian Space教授科研团队(论文主要合作者),首次实现了在四组份体系下乙烯的一步高效分离制备。其中,西工大为论文第一单位。该论文利用三种高性能超微孔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之间的协同作用,实现了高纯度乙烯在四组份混合体系下的一步分离制备。该研究发现,通过有效地串联三种MOF材料在单一吸附柱内,能够分别将乙炔,乙烷和二氧化碳依次高效地去除,从而在吸附柱尾端实现高纯度乙烯(>99.9%)的一步分离收集。这一物理吸附分离工艺在常温条件下就可进行,可大大降低乙烯分离工艺所需能耗。同时,该成果从分子尺度上,利用分子模拟手段对体系内四种气体分子与三种MOF材料的微观作用机理进行了阐释,从而详细地剖析了三种吸附材料对不同气体选择性吸附的本因。其中,SIFSIX-3-Ni由于其特殊的结构特征能够对二氧化碳分子实现强作用力的四齿螯合,从而对其具有最高的吸附选择性;TIFSIX-2-Cu-i对乙炔分子能够实现牢固的直线型双氢键束缚,从而对乙炔有着最强的吸附作用力;Zn-atz-ipa则因其独特的孔道结构,能够对含有最多氢原子的乙烷分子形成多重弱氢键作用,从而对乙烷分子有着最高的吸附选择性。结合其三者的优势,最终实现了乙烯气体的一步分离制备。文章还对该串联吸附柱的低能耗再生性能进行了研究,证明其在60度下活化一个小时就能完成材料的再生。“85后教授”并非一路坦途谈到当时选择回国加入西工大,他讲到“我出国的时候就想好,一定会回国。也许是受军人出身的爸爸影响,当时就觉得学成后应该回报培养自己的国家。”陈教授的女儿当时在爱尔兰出生,他没加思索地为女儿选择了中国国籍。陈教授说道,“西工大是一所有家国情怀的高校,有担当,有精神,是个可以踏踏实实干事,施展抱负的地方。”自入职西工大以来,陈凯杰得到学校和学院政策的大力支持,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开展此项研究,论文的主要合作作者还包括西工大孔杰教授和张秋禹教授。该项研究也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北工业大学和中央高校建设经费的资助。西北工业大学这位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的西工大青年教师,是一名1986年出生的年轻教授。但这却不是一个天才一路顶着光环走来的故事,你会发现科研和成长的道路永远不是一片坦途。陈凯杰教授提及,自己当年在中山大学进行博士阶段学习时,也曾遇到科研瓶颈,在发表成果方面并不能让自己满意。当时他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是放弃科研这条路,还是再给自己一个机会?当时的他想再努力一把,觉得自己当下取得的成绩虽然并不如意,但却也感到自己已经在导师陈小明院士课题组打下了扎实的科研基础和能力,总觉得未来会有属于自己的机会。最终,他选择了去国外深造,在爱尔兰利莫瑞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我很庆幸做了这个决定,没有放弃。我经常和博士生们讲,你们现在发的文章比我当初发得好多了,要坚持。”作为一名化学研究者,他曾经历过许多次失败,不过其中一次“幸福”的失败却让他记忆犹新。在爱尔兰利莫瑞克大学博士后期间,满怀希望地期待自己合成的一个MOF材料能够实现乙炔和乙烯分子的完全筛分。可结果出来发现两种气体都轻松地被材料所吸附。当时看到这样的数据,失望油然而生。在仔细查看数据后,他惊喜地发现,相比于常规多孔材料,这个材料对乙炔的吸附作用力要明显强一些。他很好奇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现象?顺着这样的思路,他对体系进行了大量的优化和深入挖掘,并最终将此研究成果顺利发表。“保持好奇,注重细节,贵在坚持,当你在一个领域深耕多年却看不到前路的时候,可能成功已经在下一个路口等你。”谈到未来的规划,陈教授希望将这项研究拓展到能源化工领域内其它多种能源化工原料单体的分离纯化工艺中。同时,也要努力实现材料的低成本化,模拟更加复杂的工业分离体系,让成果有机会从实验室走出来,更好地服务于现实生活。另一方面,他也希望能进一步从微观尺度理解分子和多孔材料作用的深层机理,为指导和设计更高性能多孔材料提供依据,探索更多能源领域中的化工难题和瓶颈问题,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来源:西北工业大学 文案|高莹 图片|司哲 编辑|张懿萱 审核|付怡 责编 | 雷军 刘建平
陕西省是我国的高等教育强省。虽然位于我国西部,人口也不多,但陕西省拥有34所公办本科高校,要知道,人口总数是陕西两倍多的河南省只有38所公办本科高校。更厉害的是,陕西省的好大学也非常多。现在,陕西省拥有8所211大学,其中三所还是985高校。11月4日,陕西省教育厅公示了2019年陕西省99篇优秀博士论文,根据统计,这99篇论文来自15所高校。优秀博士论文数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高校的学科实力和人才培养质量,那么,哪些高校入选的论文比较多呢?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一、三所985高校入选论文最多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都是我国著名的985高校,这三所大学也是陕西综合实力最强的三所大学。从上面可以看到,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入选论文数量也是陕西高校当中最多的。具体来看,西安交通大学入选的论文主要属于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等学科,西北工业大学入选的论文主要属于材料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入选的论文几乎都属于农学学科。可以看出,三所985高校入选论文所属学科几乎都是它们的优势学科。二、陕西师范大学超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高校当中,除了三所985高校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名气最大,因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主干专业比较热门,就业情况也非常好。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只有7篇论文入选,反而是低调的陕西师范大学有8篇论文入选。具体来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入选的论文主要是属于信息与通信工程领域。很多人都知道,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我国的信息科技名校,其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一直在全国排名前列。而陕西师范大学入选的论文有一半是属于人文社科类学科,有一半是属于数学、化学等理学类学科。三、三所军校实力很强在上面的排名中,空军工程大学、空军军医大学、火箭军工程大学都是军校,这三所军校当中,只有空军军医大学是211大学。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这三所军校都有5篇论文入选,这说明空军工程大学、火箭军工程大学的实力也非常强。具体来看,空军军医大学5篇入选论文均属于医学,根据最新排名,这所大学的综合实力可在全国医学院校当中排名第11名。空军工程大学的入选论文分别属于电子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军队指挥学。而火箭军工程大学有3篇入选论文都属于控制科学与工程,在这个学科上,火箭军工程大学的实力可进入全国高校前16名。四、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表现抢眼在陕西省省属非211高校当中,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入选论文数量最多。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是一所实力很强的大学,并且是“建筑老八校”之一,这所大学没入选“211工程”,让很多人感到可惜。具体来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入选的论文均属于土木工程学科。西安理工大学是一所实力很强的工科高校,现在,这所大学的工程学已经进入ESI全球前百分之一,学校实力最强的学科是水利工程和控制科学与工程。但是,西安理工大学入选的3篇论文分别属于机械工程、土木工程、农业工程。你对上面的排名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大家在下面评论,分享观点。
▲ 知乎用户“二十五铌”文章截图“为此浅陋之文,以资博士之谋,诚不胜惶恐也。”这是西北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现场的肺腑之词。据知乎认证为“西北工业大学 材料加工工程博士在读”的用户“二十五铌”,在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博士论文答辩中,一位答辩人文言文致谢感情真挚,令现场评委潸然泪下,尤其两位女老师情到深处感动涕零。▲答辩现场。 来源:知乎用户“二十五铌””予以二八之年求学于外,背井辗转已逾十年矣。进不得衣锦还乡,以光门庭,退未尝趋庭鲤对,而事双亲。其为子也,殊不孝也。”“独见故乡十年无夏,不察父母容颜渐改。”超过十年难以在家过寒暑,这是多少硕博学子的切身体验。大学之大,不在大楼之大。该博士生的这种人文精神,是新时代博士生的价值展现。据了解,答辩学生为材料学院钛合金先进成形与仿真研究室博士生郑友平,其博士论文题目为《Ti-22Al-25Nb合金板条组织及其准解理断裂研究》,师从曾卫东教授。于3月9日上午9:00进行,并顺利通过答辩。祝贺!“自吾去蜀入秦,凡五年矣。”据作者介绍,原在成都川大上学,此后奔赴西安读博士。“昔之来者,翩翩素衣,白马银鞍,谈笑无忌。今将去也,堪堪而立,褐面黄须,肱股生腴。“读博士前,翩翩素衣,白马银鞍,谈笑无忌,一入博士深似海啊~请诸君品致谢原文。以下为致谢原文:西北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致谢 郑友平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自吾去蜀入秦,凡五年矣。昔之来者,翩翩素衣,白马银鞍,谈笑无忌。今将去也,堪堪而立,褐面黄须,肱股生腴。不得少瑜之梦笔,唯学祖逖而闻鸡。心高气傲以格钛二铝铌之物,智短才疏稍致材料加工之知。为此浅陋之文,以资博士之谋,诚不胜惶恐也。初入长安,即为恩师所知遇,幸何如之。恩师曾公,名讳上卫下东,少有才名。师夷西学,以涉重洋,修诸德国,而报故邦。求索未知,惟日孜孜,正襟治学,不尝稍忘。及至聘为教授,时年仅三十有四耳。潜心于经典,焚膏以继晷。学问博如四海,非唯囿于简牍。每亲临工厂,必鱼贯相请,凡所问者莫不相答。尝有经年不解之惑,观之如庖丁之牛,解之以经理,人皆称善,莫不拜服。吾师声名之隆者如此。自吾拜于门下,言传之,身教之,伏九不怠。及其斧正拙笔,字斟之,句酌之,晨昏弗懈。为学莫重于尊师,恩师循循以导,谆谆而教,恩德未可胜计,无论尽报。予以二八之年求学于外,背井辗转已逾十年矣。进不得衣锦还乡,以光门庭,退未尝趋庭鲤对,而事双亲。其为子也,殊不孝也。人之行,莫大于孝。夫致孝者,怀橘卧冰,温衾恣蚊。无报严君之德,何如三迁之恩。吾素远游无方,岁末而归,十数日复去。独见故乡十年无夏,不察父母容颜渐改。父母年逾天命,两鬓霜凝,尤以垂垂之姿,而为版筑之作。每念及斯,愧也,疚也,恨无地也。吾弟求学于成都,学业既成,此诚不胜之喜也。幼时尾从终日,及长而别,少聚多离。愚兄痴长五岁,孝悌两违,贤弟勿见责也。学贵得师,亦贵得友。朋曰共砚,友曰志同。承蒙见遇,铭诸五内。清风明月同唱苏子,高山流水共操五音。刀笔可录春秋,缣帛难表衷言。敬列诸君之名于文末,以表谢忱,倘有阙漏,唯乞见谅耳。祝贺博士毕业!预祝更多还在战线的博士生,早日毕业,迈向人生巅峰!来源:友谊西路127号(ID:NO_127_YouYiXilu)
这个学期,天津大学有3000余名研究生面临毕业答辩,但受疫情影响,答辩无法按常规方式进行。本着“开学延期,答辩不延期”的原则,天津大学研究生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线上方式进行答辩。就在不久前,经过约2个小时的在线答辩,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2015级博士生杨艳鹏在江苏宜兴市家中通过在线会议软件完成了博士学位论文答辩,成为天津大学首位采用线上方式答辩的博士研究生。这场线上答辩的另一端,是由6位教授组成的答辩委员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程大学杨德森教授,西北工业大学宋保维教授,清华大学阎绍泽教授,北京大学刘才山教授以及天津大学王树新教授、何柏岩教授分别在哈尔滨、西安、北京等地参加线上答辩会。与此同时,研究生院学位办公室主任何芳、机械工程学院院长王天友、副院长孙涛作为校院两级督导人员参加了答辩会。答辩还吸引了机械学院相关领域50余名师生旁听。尽管是线上答辩,但程序与线下答辩相同。杨艳鹏首先介绍了其博士阶段的研究工作,对论文创新性成果进行了总结,并逐一回答了答辩委员会委员提出的问题。随后无关人员退出在线会议,答辩委员会在线讨论后,形成了答辩决议,并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最终,答辩委员会全票通过杨艳鹏的学位论文答辩,建议授予其工学博士学位,学位论文答辩过程严谨规范,秩序井然。天津大学在疫情期间,经过广泛调研和论证,制定了完善的线上答辩方案,并实行校院两级答辩督导制度,以有效保障线上答辩质量。“此次答辩会或将开启天津大学答辩模式的变革。”在天津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郑刚看来,这将为天津大学进一步深化博士研究生培养国际化,特别是学位论文答辩的国际化提供更好的平台和机遇,推动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国际国内双轨评价以及将高水平人才纳入国际一流标尺下进行评价。而与传统线下答辩相比,博士生学位论文在线答辩将成为国内外同行深入研讨和交流的新平台,对促进思想碰撞和学术交流意义非凡。“这段特殊经历将使我终生难忘!”答辩结束后,杨艳鹏表达了对于完成此次特殊答辩的感受,“尽管疫情对我们的科研和生活造成了一定影响,但是我们要有家国情怀、勇于担当,在困难面前要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相信疫情只是暂时的,相信祖国一定会早日战胜疫情,取得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全面胜利!”(来源:科技日报)
为了应对新冠疫情,多所高校都决定启动线上毕业论文答辩来保证硕博生的正常毕业。也陆陆续续有不少硕博生进行了线上答辩,他们的经历是怎样的?又有什么好的建议能给大家?南京大学—— 被“围观”心情复杂徐晓茜是一名2014年本科毕业后入学的五年制直博生。“按学制,本应该2019年博士毕业,但中间因为怀孕生孩子,耽误了一年。去年底,我和院里商量了这学期的答辩时间,2月17号开学,20日就答辩。”图源:南京大学研究生院官网发布公告截图“春节期间疫情蔓延,我赶紧电话联系了导师周东山教授,问是否要延期答辩。导师说校领导目前正在研究相关方案,建议我试着申请学校的线上答辩。”徐晓茜告诉记者,两天后,学校竟真的出台了方案,学校分管研究生工作的张艳副院长第一时间把相关通知发给了她,表示支持她线上答辩。徐晓茜说,“在申请线上答辩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很多难题。”徐晓茜说,“现场答辩的步骤十分繁琐,我也打过退堂鼓,但导师和辅导员一直鼓励我,有什么不能解决的问题一起想办法。”作为南大首个线上答辩的学生,徐晓茜同学的博士答辩公告在研究生院官网公示后,迅速引发火热关注。“很多人都想到网上来围观。” 徐晓茜坦言,当时心情挺复杂的,一方面觉得这是个很好的考验和挑战,“如果我真过了这关,相当于获得更多人认可,不仅是学科内的,也许还有产业界的乃至社会的认可。”但另一方面,徐晓茜苦恼的是“如果我的答辩中涉及了一些暂时没有发表的成果,或者是涉及商业机密的成果,我在答辩时候如何处理,这也让我非常头疼。”当天的答辩利用会议远程视频技术平台进行。与普通答辩现场不同的是,答辩会的所有成员都地处不同。答辩委员会主席由南京大学胡文兵教授担任,委员由东南大学吴富根教授、南京林业大学周晓燕教授、南京大学薛奇教授、南京大学汪蓉教授组成,李林玲副研究员担任秘书。他们有的在南京家中,有的在学校办公室,还有的在无锡、深圳等地。原定答辩时间开始后,虚拟会场瞬间涌进了100多个人。“这里面有业内人士,也有些看新鲜的,但这100多人都有共享屏幕的权利,每个人话筒都可以开放,这就会对我的汇报造成影响。” 徐晓茜告诉记者,部分答辩委员会的老师多次尝试后仍无法顺利进入会场。为保证答辩有序进行,经紧急磋商,委员会重新申请了会议室,并将原定于9:30开始的答辩会议推迟到11点举行。在严格执行南京大学博士毕业论文正式答辩标准的前提下,参加答辩的40多名师生同行共克时艰,高质量地完成了南大首位博士学位论文在线视频答辩。“这种形式非常好,大家不用提前去借场地,布置会场。我只要在家里安心的准备我的线上答辩就可以了。 最重要的是,线上会议,的确是更加公开透明的。”完成答辩后,徐晓茜感慨,“线上答辩”的这一特点,要求答辩人的成果要更加经得起推敲。当然,平常时期要进行线上答辩,或将来想推广,还需要解决线上人员控制和相关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徐晓茜学位论文题目是《氧化铁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在答辩PPT汇报阶段,徐晓茜详细的介绍了三种不同形貌的氧化铁及其复合产物的制备方法以及这三种材料作为锂电负极材料的优势。在专家提问阶段,答辩委员会专家对“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氧化铁复合材料是否能在工业上实现量产”及“与目前同行的工作和市场上的产品相比,工作中有哪些特别的创新之处”等方面进行了提问,徐晓茜针对答辩委员会专家所提的问题进行了实时答辩。答辩汇报时PPT展示答辩完成后经过答辩委员的线上讨论, 投票表决,一致认为博士研究生的研究成果、学位论文和答辩过程达到了博士学位的要求,建议学位委员会授予博士学位。为了确保学位论文线上答辩的公开、真实、完整、可记录,让网上答辩经得住检验。整个答辩过程,以及后续的匿名表决环节都做了录屏、截屏,作为答辩记录留存。学位申请材料提交也将采取线上提交方式,在学位管理系统学术成果模块提交。南京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朱俊杰教授表示, 抗“疫”是眼前的第一要务,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我们既要抗好“疫”,也要在尽最大的努力保证研究生的正常毕业。为了做好这次在线答辩,研究生院反复研究,在国家政策许可的前提下规范、优化程序,目的就是既便利同学也确保质量,从结果看,这个目的达到了。上海交通大学——学业不延期,师生线上“面对面”提前于约定好的时间,上海交通化学化工学院2016级博士生苏慧登录网络会议室,等待老师们加入。她有一些紧张,因为这是一场特殊的网络视频学位答辩。苏慧说,答辩开始前我依然有些紧张,但是随着答辩的流程的正常推进,我感觉这其实和在学校答辩并没有什么区别,只要我们以一种平常心的心态认真准备就可以了。在整个答辩的准备过程中,学院的老师总是能对我的各种问题及时回复,让我的心感觉暖暖的。苏慧成为当天第一个完成视频学位答辩的博士,等她完成学位论文归档,下月底就能获得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了。“非常时期,完成了一次特别的答辩,感谢一路所有帮助过我的老师、同学和朋友们,特别感谢爸爸妈妈对我的鞭策和鼓励! 在非常时期的这次特别的经历,让我对国家和自己更加充满信心,我相信一切困难都是可以渡过的!”苏慧在朋友圈记录道。苏慧博士的“答辩室”苏慧曾荣获国家奖学金、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学术之星”,也是2020届上海市优秀毕业生。她早早规划好自己的学业,申请了今年3月的学位。按此计划,原本应该在2月开学后就参加最重要的学位答辩。可是疫情防控不容忽视,延期开学不提前返校应严格执行。除了苏慧,上海交大化学化工学院还有3名博士和8名硕士要在这一阶段完成答辩。为了让学生们的学业不因疫情“延期”,学校和学院出台相关操作准则,配合视频会议软件教程,师生得以在线上“面对面”。上海交大化学化工学院党委副书记郑浩介绍,视频答辩由一位教师担任答辩秘书,负责邀请校内外评委、组织答辩会,工作流程、答辩要求和标准都与平时一样。学院已定下3月召开分学位委员会会议的时间,即使在疫情期间,学位委员会也会以适当方式召集会议按时审批学生们的学位申请。西北工业大学——近3000名硕博毕业生提请了线上毕业视频答辩流程2月24日早8:30,为了应对新冠疫情,西北工业大学今年首场毕业论文答辩在线上开展。据悉,目前学校已有近3000名硕博毕业生提请了线上毕业视频答辩流程,答辩预计在3月13日前全部结束。2月24日,一大早,来自西北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的2017级硕士研究生皇甫一鸣,就穿好西装、打好领带,调试好手机和电脑,端坐在家中的摄像头前。今天,是他硕士毕业答辩的“大日子”。在这个特殊的时期,远在1000多公里外的江苏南通,他要通过线上与身处西安的导师顾军渭和答辩委员会老师们“面对面”,完成自己的毕业论文答辩。8:15,参会师生陆续上线,大家笑着打招呼:“皇甫今天很精神啊,一会儿要加油哦!”8:30,西北工业大学今年首场线上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开始。答辩委员会主席、西安交通大学解云川教授主持会议;皇甫一鸣同学陈述;西工大史学涛副教授、唐玉生副研究员、孔杰教授,解云川教授先后提问;皇甫同学一一作答……答辩流程紧凑有序,与线下答辩并无太大区别。最后,经答辩委员会无记名投票,全票(5/5)通过皇甫一鸣的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并建议授予皇甫一鸣工学硕士学位。在答辩感言中,皇甫一鸣同学说:“2020年,我们迎来了一个不一样的开始。随着抗疫战线的延长,学校春季学期开学时间被迫延迟。为了不影响我们的正常毕业,学校决定进行视频答辩。作为本年度西北工业大学第一个视频答辩的学生,我感到非常荣幸。在此,非常感谢学校,感谢默默付出的师长们为我们保驾护航。”“最后,我想说的是,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有强大的祖国作为后盾,有全国人民的众志成城,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战胜疫情,中国加油、武汉加油!”“本次视频答辩过程严格执行了西北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正式答辩标准。相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够战胜疫情!”随着答辩主席解云川教授宣布答辩会圆满成功,“会议室”内响起热烈的掌声。在线上会议室的另一端,校领导张炜、万小朋、张卫红,校长助理张艳宁、杨益新、王宇波,以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旁听了本次线上答辩。早在寒假前,皇甫一鸣所在的结构/功能高分子复合材料(SFPC)课题组便开始着手准备2020年研究生毕业答辩工作。“我们本来预计的答辩时间也在24日左右。寒假期间,我已经准备好毕业答辩的PPT和文稿,期间导师也对其进行了多次修改。”皇甫一鸣说,“没想到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毕业节奏,但是学校很快就安排了线上答辩,这样我们便放下心来。”对于线上答辩,皇甫一鸣特别感谢SFPC课题组全体成员和全体答辩委员会成员,他表示:“老师们和SFPC课题组小伙伴们前期作了大量的工作。作为答辩学生,只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就会很顺利的。”早在一周前,皇甫一鸣、导师顾军渭教授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便与研究生院、信息化管理处等职能部门着手准备本次毕业视频答辩工作,确保硬件、软件无误,以及答辩流程顺畅。对于后续即将进行线上毕业视频答辩的同学,皇甫一鸣给出4条建议:一是要熟悉自己的PPT和文稿,这是基础;二是一定要提前测试设备和线路,熟悉答辩流程;三是要保障室内光线充足,网络通畅;四是要准备两部手机(静音状态),打开手机热点,无线网络断线备用。此外,最重要的是,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当看到屏幕前老师和同学们亲切的笑脸,我就不紧张了。连日来宅家的烦闷也一扫而光。希望疫情早点结束,就能早点见到大家。”皇甫一鸣说。开学日期现在未定,但线上答辩各个高校也进行的如火如荼,希望大家都能提早做准备,不耽误自己的毕业。(点击图片,查看活动详细信息)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在共青团中央部署开展“同舟共济、青春偕进”关爱帮扶受新冠肺炎疫情直接影响的青少年特别行动的整体框架下,中国青基会联合33家省级青基会共同开展“抗击疫情、希望同行”——希望工程关爱抗疫一线医务人员子女特别行动,向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致敬,向他们的子女提供关爱,传递党的关怀和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3月1日下午15:00-16:00敬请锁定“青联大讲堂”
2019年12月30日,西北工业大学“翱翔榜样力量”优秀学生先进事迹分享会,在长安校区翱翔学生中心举行。2018-2019学年,西北工业大学共有15 位“优秀学生标兵”和10位“优秀研究生标兵”,让我们一起来围观他们的风采吧!1、赵嘉墀,航空学院2017级本科生,荣获本学年校优秀学生标兵、国家奖学金、本科生科技之星。他热爱竞赛科研,在竞赛方面,本学年共荣获国际级奖两项,国家级奖五项,省部级奖两项,以及各类校级奖;科研方面,国家级优秀结题大创一项,国家级及省部级在研各一项。2、周易成,2017级航空学院博士研究生,中共党员,师从吕震宙教授。他在2018-2019学年学业测评1450分,在航空学院硕博研究生中位居第一。博士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完成并发表论文11篇,包括9篇SCI、1篇EI。由于较突出的论文成果,他获得了2019年度西北工业大学博士论文创新基金的资助。3、丁舒昱,航天学院02011701班,中共预备党员。2018-2019学年平均学分积92.64,专业排名第1,综合测评成绩114.152,专业排名第1,英语六级成绩572,雅思成绩7.0。获2019中国机器人大赛亚军(一等奖)等9项奖项;一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和一项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重点立项。4、何伟,航天学院17102-1班,博士研究生,导师为刘佩进教授和严启龙教授。获宝钢奖学金、国家奖学金、优秀研究生标兵及学术之星等荣誉。以第一作者在顶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篇。发表专利2项,主持博士论文创新基金重点项目1项。参加多项学术会议/活动。5、王亦晨,航海学院03121602班,中共党员。本学年平均学分积专业第3,综测成绩专业第一。成立逗拾叁文化传媒工作室和深蓝立方水下多功能航行器团队,获工信部创业一等奖学金。获创新创业荣誉12项。2019年国家奖学金、优秀学生标兵、宝钢奖学金、“创新创业之星”获得者。6、张宝收,航海学院博士生,兵器科学与技术专业,导师为宋保维教授。综合测评744分,连续3年在学院全年级博士中排名第1。博士期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5篇:含10篇SCI论文(6篇为一区,本学年2篇),并连续三次获得“标兵”称号、“国家奖学金”等。7、韩浩杰,材料学院本科生,在2018-2019学年国际数模竞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奖项;分别以学生一作、第二作者和第三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3篇,并申请有国家发明专利两项。他荣获2019年宝钢优秀学生奖,优秀学生标兵以及国家奖学金等荣誉,现保研至清华大学材料学院。8、许海龙,材料学院2016级博士研究生,2019获研究生标兵称号,他是老师眼中勤奋刻苦的学生,也是同学心目中最可信赖的朋友。目前共发表SCI论文17篇,含4篇ESI高被引论文,影响因子总和117.4,公开2项国家发明专利。9、冯建国,机电学院16105-2班班长,师从常洪龙教授和Pavel Neuzil教授;上学年他以第一作者发表SCI 1区TOP期刊论文2篇,综合测评成绩728分,位居全院第一。他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吴亚军奖学金,以及“优秀研究生标兵”等荣誉称号。10、简巍,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06011702班,共青团员。2018-2019学年学分积92.12,综测成绩119.12,专业排名第1。在本学年,他以导师一作,学生二作身份发表国际顶会论文“Second dimension rection method for high-dimensional rotor-bearing system model”;此外斩获国际数模竞赛、全国周培源力学竞赛等国际级、国家级、省级、校级奖项共计10余项。11、段姝宇,电子信息学院08031603班的本科生,中共党员。她热爱科研,成绩优异,学分积与综合测评成绩均排名专业第一,在2018-2019学年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两篇;她团结同学,投身志愿,担任小班学习委员与校庆志愿者,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12、邱彬,中共党员,电子信息学院2017级博士研究生。他师从王伶教授,他以第一作者分别在TOP期刊IEEE TIFS和IEEE ACCESS发表2篇高水平论文,公开/受理4项国家发明专利。他荣获2019年西北工业大学优秀研究生标兵,“学术之星”称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13、茅鑫宇,自动化学院2016级本科生,大学三年学分积95.02,满分学科累计7门。他热爱机器人,积极参加机器人竞赛,2018-2019学年获国际冠军两项,国际一等奖一项。他英语能力出色,四级成绩662六级成绩607雅思成绩7.0,获英语竞赛C类特等奖。他希望能够保持谦卑,信仰进步。14、张舵,计算机学院10011705班本科生。大二学年综合测评1/222。获国际级奖项3次,国家级奖项7次,积极参与国家级、省级大创项目,参与暑期科研项目获“优秀实习生”称号。担任校学生软件协会副会长和科创部部长,获 5星级社团。15、陈穆林,计算机学院CS110-3班博士研究生,中共党员,导师为李学龙教授。2018-2019学年综合测评成绩专业第一。获国家奖学金1次,优秀研究生1次,优秀研究生标兵2次,宝钢奖学金优秀学生奖1次。公开发表13篇学术论文;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为多个国际期刊长期审稿人。16、程泽堃,理学院11051702班本科生,学分积专业第2,综测专业第1,曾获“国家奖学金”等奖学金,“十大社团年度风云人物”、“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等称号。获国家级特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项7次。主持国家级、省级重点大创项目各1项。现任“五星级社团”软件协会理事长,省大骨班学员。17、郭永强,中共党员,理学院2018级博士研究生,师从顾军渭教授,连续3年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18-2019学年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一区论文4篇, ESI高被引论文3篇(2篇同时为ESI热点论文),入选2018年中国100篇最具影响国际论文1篇;授权和公开国家发明专利各1项。18、张馨元,管理学院12031601班本科生,中共党员,担任管理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书记以及班级班长。2018-2019学年她的学分积为94.14,综合测评98.8,专业排名第一,英语六级579分。19、王孜航,人文与经法学院2016级本科生,中共党员。2018-2019学年平学分积与综测成绩均位列专业第一。她曾获“观韬中贸杯”陕西省高校英文模拟法庭辩论赛冠军、第九届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陕西省银奖等奖项。20、曲卓涵,软件学院2016级本科生,上学年学分积91.43,位列年级第9;综合测评132.444,位列年级第1。作为一名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他深知实践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各类竞赛。他曾获得中国机器人大赛一等奖、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亚军等多个国家级奖项。21、石林,软件学院硕士生,师从史豪斌副教授。获得华为奖学金、工信部奖学金、国奖、一等奖学金、优秀研究生、优秀标兵、技术达人等荣誉。综合测评全院第一。发表论文3篇,包括sci1区、3区论文,竞赛获奖9项,申请种子基金2项、软件著作权4项。22、李美萱,生命学院本科生,上一学年学分积90.17,综合测评成绩115.926,排名均为第一;获国际遗传工程机器设计竞赛银奖、国际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陕西省一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二等奖等;同时她还担任西北工业大学学生读书协会会长。23、赵茜茜,女,中共党员,生命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2017级博士研究生。她连续两年综合测评成绩全年级第一,先后获得了优秀研究生标兵,优秀研究生等荣誉称号,也获得了国家奖学金,专业一等奖学金等奖励。已发表科研论文10篇,其中作为第一作者发表论文6篇。24、陆芃芃,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本科生。2018-2019学年学分积93.26,综测118.118,均排名专业第一。英语专四笔试和口试均获优秀等级。获第二十四届全国英语演讲比赛最佳主持人及其他科技竞赛奖项16项;本学期在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交流,所有课程均获A或A+,平均分98.67。25、李鹏飞,教育实验学院HC001601班,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本科生。本学年平均学分积95.18,全院排名3/140,综合测评成绩121.724,全院排名2/140,前三年总学分积93.8,全院排名1/140。本学年,共获校级奖2项、省部级奖1项、国家级奖3项、国际级奖3项。国家级重点大创项目一项在研。比你优秀的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们为什么还这么努力!想想自己曾经立下的FLAG是不是有些坐不住了?还不赶紧去自习室好好学习!来源:西北工业大学 文案|高莹、戴卓 图片|郭友军、学工部提供 编辑|王翠萍 审核|孙中奎、付怡 责编 | 雷军 刘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