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教育学研究」20个“2020年最新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范例”

「教育学研究」20个“2020年最新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范例”

语文教育即我国的母语教育,语文教学一直是教育领域的重中之重,新课标实施以来,小学语文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个"2020年最新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范例",为大家展现语文教育研究热点。小学语文论文题目:1、浅论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2、探究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3、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对策分析4、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生课堂阅读能力的培养5、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6、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几个误区7、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应用浅探8、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9、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10、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成长式评价的研究11、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12、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应注意小升初语文内容的衔接问题13、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14、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想象能力15、关于"包容教育"的理性思考16、探究制约学校教科研发展的因素17、对合作学习热的"冷"思考18、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说真话诉真情的几种方法19、新课程理念下作业与课堂教学的和谐统一20、谈"对话式"课堂教学在这里给需要查找参考文献的各位朋友推荐一个网站:掌桥科研【一站式科研服务平台】zhangqiaokeyan.com/LBJH-hjy-2020081201。知网下一篇论文至少也要2-6块钱了,而这个网站一篇论文最低只要0.2元,对于学生党来说可以说是大大的划算。有需要写论文的同学可以记得先收藏,别走丢了哈。编辑:HJY

核桃派

「查重修改」怎样写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本文由 查重降重中心 sp8080.com 整理分享教育教学论文是教师对自己教学经验、教学现象的观察、认识和感悟,是教师把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悟诉诸文字的自由的创造过程。教学论文的撰写就如学生习作,如何选材立意、布局谋篇,其实是没有技巧的,不是靠谁能教会或者有什么秘诀可以授受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怎么写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语文教学论文的基本结构(一)题目题目是教学论文的窗户,它应是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一个好的题目让人一对视,顿生好感,引发阅读兴趣,发挥很好的广告效应。比如“磨你千遍也不厌倦--我的《只有一个地球》成长纪实”寓庄于谐,大俗中透出大雅,不仅吸引读者的眼球,而且让读者顿生阅读期待之情。好的题目应是用精辟的语言来阐明自己打算探索和解决的问题,用准确的语言恰当地反映此文章研究的范围及所达到的深度。例如“创新阅读不是‘大话’阅读”,一看就明了文章将对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的创造性与严肃性上进行论述。又如“以小学语文为例对学生学习心理的剖析”使读者一看便知研究的中心内容。所以,题目引用语要确切、简洁、精炼、通俗和新颖,使内行人看得明白,外行人也能有所理解。1、准确。论文的题目和内容要名实相符,也就是说,题目要能准确地反映论文所研究的内容,少用大而统之的术语,比如“浅谈┉┉”“试论┉┉”等表述显得平庸而空泛。一篇论文的题目可以是明确点明题意的,如《低年级课堂呼唤理性的激励性评价》;也可以是不明确点出题意的,如《发展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几种途径》,哪几个途径不具体指明;还可以问题式的,如《低段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无论用哪种形式,题目都应该能确切地反映所要研究的问题,反映所要论述的内容,切忌穿靴带帽唱高调。请看这样二个题目:“聆听生命的呼唤--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观”(文章从“认识生命之源、感受生命之趣、理解生命之谛”三方面来论述);还有一个题目是“让童心在课堂上飞扬”,这两个题目立足点都太宏观,涉及的范围也很大,没有反映出要论述的理念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2、简炼。题目要简短明了,使人看了一目了然,马上就能明白作者想要论述的问题。如果题目过长,或过于拗口,就会影响读者的阅读期待,如《讲授法、讨论法、自学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效果的比较实验,这个题目就显得太冗长了,可以改成《中学语文教学中三种教法的比较实验》,省去十个字,题目更简短明确,也没有违背原来的题意,阅读者看了,同样能理解论文所要研究、阐述的问题。比如有一次我想就如何理解“把握语文教育特点”这一规律谈些浅见,开始时想以“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为题,但发现这样的题目太大太没有针对性,最后就以“悟什么?怎么悟?”为标题,以“对‘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的思考”为副标题,才觉得简明扼要地把意思表达清楚了。3、新颖。教学是在不断发展,探索也是永无止境的。教学论文的题目如果只是复制前人的话语,教学研究就难以发展。因此,要敏锐地把握教学动态,学习有创意地表达。比如“教学的原生态”、“预设与生成”、“绿色课堂”等等词语非常有表现力。题目要亮丽、醒目,有时可以巧借名句,如“一语天然万古新”、“未成曲调先有情”、“巧把金针度与人”;有时可以妙用修辞,如“眼睛上的窗帘”、“飞扬个性天地,栖居心灵空间”;有时可以反弹琵琶,如“近墨者未必黑”;有时还可以巧改古诗、歌词为题,如:“你看,你看,试卷的脸在悄悄地改变”“透过开满鲜花的月亮”“拿什么评价你,我的孩子”“乱:怎一个怕字了得”“佳词妙句巧点击,片言只语总相宜”.当然,想拥有一个既有创意又确切的题目,这需要以稳实的研究、丰厚的积淀、深透的开掘作为基础。4、巧设题记。如果有必要,可以巧设题记。题记可以是两句小诗,可以是一句格言,也可以是短小的寄语。只要能形象、贴切地体现写作意图,并让读者感受到在笔墨挥动之间,处处流淌着墨韵书香。比如《贾老师教语文》的题记很有意思:当年,我为了生活而走上了教育工作岗位;如今,让我离开这三尺讲台,我将一刻也无法生活。又如《于永正语文教学精品录》每一篇阅读教学案例前都有高林生老师的题记,撷取一个题记与大家分享:教人医术者说:要想让别人知道人体的构造,首先你得拿起手术刀,一刀一刀地解剖给人家看;教人武功者说:光说不练那是假把式,自己去摸爬滚打才有可能得到真功夫;教人武功与医术如此,教人学习语言文字大概也是这个理。(二)提要“提要”也称“摘要”,就是将文章的主要内容简要地概括出来,使读者了解论文概貌,以确定其有无阅读价值。提要以二三百字为宜,不要过长。例如《低年级课堂呼唤理性的激励性评价》的【内容摘要】在新理念的倡导下,低年级课堂呈现出热衷于无原则激励性评价的现象。本文通过四个典型案例的阐述,对激励性评价做了深刻冷静的反思,旨在呼唤老师们合理运用激励性评价语,使其发挥应有的功效。一般较短的论文(三千字以下)可不写提要。(三)绪论绪论(也称引论、引言、前言、序言)--提出观点。对本论内容加以简要介绍,把中心论点准确地概括出来。如果是语文教学研究报告,应该概述研究该课题的动机、目的、意义和主要方法,指出前人或旁人做了哪些工作,进展到何种程度,哪些尚未解决,说明自己研究这个问题的主要成果和贡献。绪论文字要简洁、明确、具体,使人看到绪论,就知道本文的基本价值。(四)本论本论(正文)--进行论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论点作分析说明。以事实、数据和有关理论作为论据,按思辨的规则进行推理,展开论证。这一部分是教学论文展开论题、分析问题的主体部分,阐明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必然联系,有理有据地论证自己的观点的科学性、正确性,以最大限度说服读者、感染读者。因此,这部分内容应当丰富、翔实,观点要与材料一致,论述的先后次序,推理的层次,都要根据事理的内在联系来安排,做到有条不紊。所以这部分要求做到结构层次性、论证逻辑性和论据丰富性。如果是语文教学研究报告,这部分是教师表达教学研究成果的主体。这部分的关键在于论证,包括课题的提出,对解决问题的设想、研究过程(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主要数据)、研究结果等。本论部分要注意理论的运用和逻辑推理,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过渡衔接,注意主次,抓住本质。如果结构比较复杂,在中心论点提出后,还要将其分解,按照不同的层次设置若干分论点或小论点,可加小标题,使用序号书写风格要保持统一。(五)结论结论--在论证的基础上提出结论性的意见,作为文章的总概括,得出或重申自己的见解。如果是课题报告,结论部分是整个研究的结晶,是对本论进行分析、比较、归纳、综合、概括而得出的认识。写结论的目的是加强读者对全篇文章的印象,所以撰写时要措词严谨,逻辑严密,文字简明扼要、精确有力,使读者看到作者的独到见解。不得使用“大概”.“可能”之类含混不清的字眼。不能得出明确结论时,要说明有待进一步探讨。(六)参考文献。在文章的最后注明写作论文时所参考的文献;引用别人原话或原文时还需注明出处,以便查找。这样做反映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表示对他人成果的尊重。如果是课题报告的话,也反映了研究者对本课题的历史和现状研究的程度,便于读者了解该领域的研究情况、论文水平情况和结论的可信度。

望日莲

小学语文多元互动策略研究微课题论文

小学语文多元互动策略研究微课题论文摘要: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课程。语文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教学的综合性,决定了教学中参与对象的多元;语文教学的实践性,决定了教学中的互动必不可少。因此,要实现语文高效课堂的形成,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多元互动策略,实现多种知识的习得,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最终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关键词:语文教学;多元;互动;策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语文课程基本理念进行了阐述,指出语文应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在教学建议部分提出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教师应该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做到合作互助。这正是对当前教学中如何实现多元互动,尊重学生主体,构建开放课堂的指导思想。当前的语文教学,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存在教师主导课堂、以分析课文代替学生主动探究学习、课堂交互主体单一、互动程度不够、深度不深等现象。要真正实现小学语文“聚焦课程课堂,实施快乐教育”的课改目标,实现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建设,就必须要在课堂交互主体、互动方式和策略上做文章。对小学语文教学多元互动策略的研究,旨在探索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通过多主体的多元互动,创新课堂教学形式、拓宽信息广度和深度,使学生在多元交互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从而实现高效课堂的目标。一、科学认识“教学多元互动”的内涵。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课堂,是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也是真正培养学生多元理解、创新思维的关键因素。让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才能真正培养学生在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那么,如何结合地区和学科实际,科学界定研究的关键词呢?根据当前我校语文教学实际和研究的目标,我们对研究关键词进行了如下界定:多元:与单一相对应。指语文教学中互动主体、互动内容、互动形式多样。互动:互相作用,互相影响。指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学生、教材、课程资源、媒体等通过各类活动实现信息交流和相互影响,实现师生的提高。多元互动:多个主体通过多种形式手段的互动,实现信息的最大化。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多个主体、多种形式的相互影响,使学生最大程度获取课堂信息、进行语言实践,从而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本研究通过探索参与课堂教学的多个“主体”,开辟多种互动途径,总结多种互动方式,建立较为有效的互动策略,建立以“师师──师生──生生──人本──人机”等多元互动式小学语文教学模式,连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四大要素,教师发挥“引导、促进、协调”作用,学生通过探索、实践与合作,在做中学、探中学,突显语文课堂在教与学活动中的多主体,改变传统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所具有的被动、单项、封闭等为主动、多向、开放等特征的新教学模式。二、准确定位教学多元互动参与对象的角色。传统教育学理论认为,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学习和加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随着小学语文课程体系建设的日趋完善,课堂教学内容的不断融合,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融入,决定了新环境下的小学语文课堂,将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课程为平台的多主体、多角色共同参与的课堂。如何准确界定小学语文教学中主体的角色定位,实现教学中各角色的多元互动,相互作用,将直接决定课堂教学的成败。(一)学生。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是一切教学活动的任务主体,也是衡量教学成败的核心因素。通过语文教学活动,让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培养语文素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因此,学生在教学中的成长,就是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也是检验教学成败的核心指标。(二)教师。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伙伴。教师对教学过程的前期预设,在过程中的相机引导,在教学后的反馈组织,都将决定教学的成功与否。从某种程序上说,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幕后的调控者,是教学活动科学、高效开展的调控者,是教学组织与指导不可或缺的角色。(三)课程资源。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资源是教材,也包括教师在教学中所提供的其他资源。课程资源是实施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凭借。提供的课程资源是否科学、涵盖面是否合理、价值引导是否正确、是否对教学效益,有着重要影响。(四)其他教学媒介。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课程资源和课堂教学方式的不断开放,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参与对象正不断增加,互动方式正不断多元化,如何充分发挥它们在教学中的作用,也能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起到巨大作用。当前,课改课堂中出现的媒介角色主要有多媒体课件、可供资源查找的网站、供学生自主学习的微课视频、教师组织设计的语文实践活动、有目的提供的社会实践环境等。这些媒介由于本身所能提供的巨大信息量,因此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及语文素养的培养,也能起到巨大的作用。三、教学多元互动的有效实施。(一)精心设计,发挥教学中主要参与对象的相应作用。在传统的教学设计中,把教师和学生视作教学活动中的绝对主体,教学设计变成了师生对话的设计,忽视了新课程背景下开放、多元的小学语文课堂的特征,既禁锢了教师创新教学思想,又使学生失去了很多深入参与语文实践的机会,使学生掌握了知识,丢掉了能力;知道了方法,却无法应用于语言实践。要实现小学语文教学多元互动,就要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语文课程、不同的课型,明确主要参与对象和各角色应该发挥的作用,科学设计适合在教学中多元互动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在与不同主体的交互影响中,形成语文学习能力,提升语文素养。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民族之花”单元中的《爱我中华》一课时,根据文本是一篇歌词的特点,在教学设计中,减少了常规的教师、学生、文本对话的设计,我主要设置了一段介绍我国基本情况和改革开放成果的视频和歌曲《爱我中华》的MTV,并利用接入教室的教师教学电脑,让学生可以网络查询资料。在教学设计时,在导入新课,组织学生自读课文后,我组织学生观看介绍中国的视频,组织学生谈感受。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并顺势提出:伟大祖国今天取得的成绩,是怎么得来的?学生的情感激起后,顺势播放歌曲,让学生跟着歌曲,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对作者情感的体悟,水到渠成。(二)以活动为载体,实现教学中主要参与对象的自主互动。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体系,而创设更多语文实践机会是关键。高效的课堂教学观认为,应改变传统以讲授灌输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应是一个个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组成的。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师生双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活动为载体,实现活动中多个参与角色的互动。教师是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学生是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也是活动中最直接的实践与体验者。教学活动成败的关键,应是学生在活动中参与的面和量,在参与中吸收的信息的多少和受到的积极影响的大小。因此,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学生能力的培养与语文素养的养成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活动的开展,目的不单是知识的传授、巩固,应为学生提供更广的实践机会,更深入的实践操作,从而真正在实践中习得知识,形成能力。如组织学生进行了生字教学的小组学习时,不要应试地把活动的目的定位在学生会写会认上,而应给学生创设更多听、说、读、写、思的机会,学生在有序的活动中,自然能实现三维目标的达成。2.教学活动中主要参与对象的自主互动,相互影响是关键。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式,促使主要参与对象更自主、更充分的互动、影响,才能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活动中,这种影响是自主的,是交互的,而不是被动的、单一的。如在阅读教学中,要求学生独立默读批注。此时,默读活动参与的主要对象,就应是学生与文本,教师就应尽量减少其他对象的参与,放大学生与文本的反复影响。默读前,提出学生默读的要求,让学生带着要求,去进行较深入的自主阅读,学生通过“读──思──写”的学习方式的反复,通过“走进文本──深入文本──走出文本”的过程反复,让学生在文本中涵泳,实现与文本的对话,从而实现默读目标的达成。此时,教师的参与、课件的参与,都是低效,甚至是多余的。3.教学策略的选择,应以促进学生实践互动为重要标准。科学有效地选择课堂教学的策略,是课堂是否高效的关键。而教学策略的选择,应关注以学生为主体的参与对象是否能真正参与语文实践,是否能实现深层互动为目标。在识字教学中,生字是学习的主要对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可以借助图片、实物,并创设说、用的活动,实现这二者的深层互动,提高识字教学效益;在阅读教学中,文本是学习对象,学生是主体,利用教材、补充资料,设置默读、朗读、探究读、品读的活动,利用多媒体等实现实践互动,能提高阅读教学效益;在口语交际中,语言表达是主要目标,因此所有人都是参与的主体,通过提供说的主题、营造说的情境、创设说的机会,就能实现教学目标;习作教学中,写是主要目标,因此,教师设置写的主题,通过读文本、看图片、参与活动、教师讲授、师生讨论,引导学生想写、能写、会写,就能实现教学目标。因此,以教学目标为导向,选择适合主要参与对象互动的策略,就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的达成。(三)以能力和素养为重要指标,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实现高效课堂建设,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什么样的课堂,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是我们实现高效课堂首先要思考的问题。教学多元互动的理念,倡导教学活动参与对象实现多元的、深入的互动,在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语文素养。那么,我们在对课堂教学的评价中,是不是也要关注多个参与对象呢?其实,课堂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全体学生知识能力及素养的成长。教学实施中,要考虑多个参与对象,他们都是为全体学生的成长服务的。教学评价中,考虑多个参与对象在教学中效果的发挥,考虑组织和实施是否恰当,根本目的都是为达成学生成长这一目标服务的。因此,学生的成长,是评价高效课堂的核心标准,甚至可以说是唯一标准。当前,有很多教学评价,有抓不住核心,舍本逐末的倾向。教学评价中,过份强调教师讲得是否精妙、活动组织是否精彩、教学课件设计是否精美、个别学生的发言是否出彩,而忽视了,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全体学生成长。语文课程应致力于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培养,而语文能力,必须在具体的语文实践活动中习得。小学语文教学多元互动,正是基于语文实践能力培养的理论基础,倡导通过组织多个对象参与的,深层互动的语文教学活动,实现学生语文知识的习得、语文能力的培养,语文素养的形成,真正实现语文高效课堂的建设目标。

其视下也

专家论文|阅读教学呼唤“真阅读”

封言封语:教育理念为教学之“道”,教学手段为教学之“名”,故教学无“恒道”,亦无“恒名”。阅读教学呼唤“真阅读”卢卫平当下阅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阅读教学无阅读,阅读教学伪阅读、阅读教学缺乏教师指导下的“真阅读”。现象较为突出,各地乃至全国语文优质课比赛,也不乏其例。这些假阅读有哪些弊害呢?学生疏离文本,“无土”阅读,对文本缺乏真切的阅读体验,对文本的情景意象、义理辞章、精妙言语、绝妙章法等无知无感,无觉无味,语言感知钝化,思维活动僵化,精神情感枯萎,审美情趣低俗,文化认知偏狭,语言运用与建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语文核心素养难以真正养成。阅读教学怎样走进“真阅读”呢?总的要求是精研课标,深研教材,熟研学生,细研读法。一、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精研课标明义务教育语文课标(2011版)明确提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课标强调了阅读姿态或阅读态度的必要性(“有感情”“自然”“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阅读方式的多样性(“朗读和默读”“精读、略读和浏览”)、阅读的目的指向性(“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课标也要求教师“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当下语文阅读教学,浮云遮眼,唯有精研课标,把握方向,对课标的这些精神理念,教师须内化于心,外铄于行,细化于做,贵在于用。二、如将白云清风归,深研教材贵有神教师应系统把握从小学到高中整个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教材有关“阅读策略”编写的知识体系、能力目标、结构板块、教学要求、行动路径、操作方式及与之相应的选文特点、文本样式和文本状态,抓住教材“阅读策略”编写的精神理念,落实到每个年段、每册课文、每节阅读教学之中。单就人教社新版部编义务教育语文七至九年级教材看,关于“阅读策略”, 从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学习朗读,品味文中的精彩语句,体会汉语之美”,到九年级下册最后一单元的“诵读古诗文,感受人物的思想和情感,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教材依据新课标有关“阅读教学”的具体要求,遵循学生认知心理规律、语文学习规律、阅读行为规律及阅读认知理解规律,从阅读的一般方法、不同体式文本的阅读方法、基于不同阅读价值取向与阅读目的需求的阅读方法到不同阅读对象的阅读方法,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螺旋递升地精心设计了有关朗读、默读、快速阅读、精读、略读、比较阅读、浏览、阅读新闻类文章、阅读传记类文章、阅读不同类型的散文、阅读游记、诵读古诗文、阅读议论性文章、阅读小说、阅读戏剧作品等“阅读策略”的知识体系、能力目标、教学要求及相应的选文范本。针对每种阅读策略,教材提出了明确的学习方式、学习要求、具体的学习路径,选编了相应的经典文本。如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设计了“学习略读,快速捕捉阅读重点,能够对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的阅读策略。围绕这一阅读策略,教材选编了张中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陈毅《梅岭三章》、梁启超《最苦与最乐》及古文两篇刘禹锡《陋室铭》、周敦颐《爱莲说》。以该册第四单元第13课张中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为例,指导训练学生学习“略读”的策略,要抓住两个训练点,一是“快速捕捉阅读重点”的策略,一是“能够对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的策略。前者要指导学生怎样抓关键句、中心句、总承句、总述句、概括句、结论句、段首句、结尾句、标志句,怎样辨别这些句子特点,它们在篇章语段中的位置,它们与前后语境的关系。文章先交代写作缘由,叶老辞世,自己撰文纪念,接着以“我与叶老的交往”为线索,紧扣“品德”(“立德”),回忆了与叶老交往的一些旧事,突出了叶老对人深厚、待人宽、律己严的高尚品德及其倡导的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的文风,最后一段呼应全文,主张要学习叶老有关“写话”的朴实文风。字里行间,流淌着对叶老的深切缅怀、真切景仰和真挚感佩之情。抓住这些,就抓住了全文阅读重点。怎样“快速捕捉”这些“阅读重点”呢?教师就要进行阅读策略指导。基本策略是快速浏览全文,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结构。怎样理思路、梳结构呢?诀窍是快速扫描,抓准抓好文章关键句。第一段“叶圣陶先生于1988年2月16日逝世”“但纪念文是还要写”“一是写与我有关的”,这些句子交代写作缘由及行文线索。第三段“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深厚而感动”,第六段第一句“叶圣陶先生待人厚,还有一次更为突出,是在某一小型会上发言”,这类句子居段首,既是总述,也是中心;既品人,也述事。第三段段中有这样一句“我同叶圣陶先生文墨方面的交往,从共同修润课本的文字开始”,该句前承段首为写叶圣陶“待人深厚”而总述一事,又启下具体写自己在为叶圣陶修润文稿时他怎样“待人深厚”进行铺垫,抓住这些句子,学生就“快速捕捉”到了“阅读重点”,通过长期坚持不懈训练,这一阅读能力和阅读素养就逐渐培养起来了。三 、如逢幽人见道心,敛身正坐意相逆阅读中,怎样使学生“能够对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呢?教师要指导和训练学生怎样潜心文本、潜入文字、体察文心、捕捉文感、提炼文动、记下文悟的策略技巧,如此学生才能对文章“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朱熹认为“学者读书,须要敛身正坐,缓视微吟,虚心涵泳,切己省察”。所以潜心文本,要求学生阅读时有积极的阅读姿态或阅读态度,敬畏文本,尊重文本,身正体端,心静思凝,全神贯注。注意阅读五忌:随意妄动、心浮气躁、心猿意马、戏嬉玩笑、亵渎文本。潜入文字,要求学生与文本声息相通,声气相求,眼随字动,心随文行,神与文游,意同文感,冥思玄想,联想想象,置身文境,以意逆志。学生读到“他说:‘不必客气。这样反而费事,还是直接改上。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我遵嘱,不客气,这样做了。可是他却不放弃客气,比如有一两处他认为可以不动的,就一定亲自来,谦虚而恳切地问我,同意不同意恢复。我当然表示同意,并且说:‘您看怎么样好就怎么样,千万不要再跟我商量。’他说:‘好,就这样。’可是下次还是照样来商量,好像应该作主的是我,不是他。”学生当似“张中行”,面前就是“叶圣陶”,叶圣陶说什么,怎样说,谦和儒雅的音容笑貌,“待人深厚”的心意情态,恭让有礼的言行举止,宛然眼前。有了这样端正的阅读姿态、积极的阅读心态和恰切的阅读策略,于“文心”自然有感、有思、有悟、有得,至关紧要的,须是边读边思边悟边记,因此当敏锐捕捉、瞬间有感、直觉有得、勤于动笔、及时记下、快速物化。四、乱花渐欲迷人眼,细研读法妙自寻要深入仔细研究不同阅读方法有哪些具体可行的阅读技巧和路径,这些阅读技巧和路径适宜于哪些不同体式和类型的文本。以前述新版教材下册第五单元第18课贾平凹的《一棵小桃树》为例,依据文本体式与类型,作为托物言志的哲理散文,要指导学生学会具体的阅读策略,有两点需研究:一是读什么,二是怎么读。从读什么讲,首先是“物”,其次是“情”,再次是“志”,最后是“理”。 从“物”看,展示了小桃树艰难的生长历程。从“情”看,作者深叹小桃树时运不济、生态恶劣、“委屈”生长的不幸际遇,盛赞它坚韧不屈、傲风斗雨、凛然欲绽的顽强精神,表达对奶奶的深切怀念和无比“懊丧”之情。从“志”看,借树写人,鞭挞“文革”十年对有志青年的疯狂虐杀,彰显青年一代勇于抗争、奋力发展、创造明天的不屈决心。从“理”看,一切事物的发展都充满曲折坎坷,但“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未来是充满美好希望的。从怎么读讲,首先是怎么读“物”,其次是怎么读“情”,再次是怎么读“志”,最后是怎么读“理”。怎么读“物”呢?抓小桃树艰难的几个生命历程(“桃核儿”被埋在墙角,突然长出“嫩绿儿”,长到两尺来高,如今开了花),抓每个生命历程中的生长环境(被埋在墙角、被贱视遗忘、被风雨摇撼、花瓣片片陷入污泥、差点被砍掉),抓每个生命历程中的生长特点(委屈弯头,紧抱身子,默默生长,长得不慢,千百次俯身,千百次挣扎,嫩红花苞,航道灯塔),从中读出生长环境、生命状态、生命品质和生命精神。怎么读“情”呢?从我对小桃树的态度、我对奶奶的感情出发,抓描写“我”的动作情态及心理情感,抓抒情语句(如“我再也不忍看了,我万般无奈”“只是自个儿忏悔,又自个儿安慰”“我忍不住几分忧伤,泪珠儿又要下来了”“我深深懊丧”“对不起奶奶,对不起我的小桃树”“我还叫你是我的梦的精灵,对吗”),从中读出“我”的忏悔、懊丧、怀念、忧伤、同情、叹惋、热爱、憧憬、期盼。怎么读“志”呢?知人论世,抓写作背景(写于1976年),抓时代特点(“文革”十年浩劫,疯狂地摧残、毁灭一切美好事物),抓物与物(盆景里的花草,“从来没有一只蜜蜂、一只蝴蝶飞绕”)、物与人(小桃树与“我”辈青年相似点)、人与人(我与奶奶)的关系,从中读出作者的写作意图即托小桃树所欲言之“志”。怎么读“理”呢?由此及彼,联系所学诗文,迁移拓展,由小见大,联系社会生活和事物发展,读开、读广、读远、读透、读深、读高,由小桃树历经磨难仍成长开花,屡经风雨依旧花苞笑绽,我们不难想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宝剑锋出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等诗句,由特殊到一般,提炼出事物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最终会走向成功。总之,从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角度,阅读教学呼唤“真阅读”,须一课一得,目标精准,内容精要,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空间和机会,指导学生正确的阅读策略和方法。课堂上,防止学生疏离文本、远离文字,防止教师遮蔽、阻隔、拉开学生与文本亲密接触的不当教学行为。要引导学生同文本的语言文字耳鬓厮磨、肌肤相亲、血肉相连、声气相投、灵犀相通、情意相融,文意相生,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敏锐的认知力、感受力、领悟力、想象力、联想力、理解力。要通过“真阅读”,防止学生语感能力的进行性硬茧化、僵死化、老化和钝化。阅读中,要帮助学生体察、体认文本的语言建构特点、建构规律、建构方式及运用方法,琢磨、研习、运用文本富有表达张力、富有情感意蕴的语言文字,积累丰富鲜活的语言材料,形成敏锐精准的语感,丰富积淀生机活泼的个体语言经验,培养其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这一核心素养。在具体阅读指导中,对情味丰富的作品、极富表现力的语言、思想深邃的句子、撼人魂魄的场面、感人至深的意境、催人泪下的情节,要提醒学生不能在文字表面滑行,要深入进去,潜心品读,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以行随之,以神感之,以意逆之。要带领学生潜入文本语言文字最深处,激活自己鲜活生动的直觉思维、丰富感性的形象思维、严谨缜密的抽象思维、质疑求真的创新思维,徜徉、穿行、飞翔其中,进行敏锐认知与感知,积极体察与领悟,从而培养自己的直觉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创新思维能力,培养自己的文学鉴赏素养。要让学生充分地真切阅读感知文本,涵泳咀嚼文字,静思冥想语言文字背后的文化与思想旨趣,汲取文本富赡而滋养生命灵魂的文化养料及思想营养。从情感、思维、审美层面看,应防止教师人为堵塞学生主观情感与文本内蕴情感通道,使学生与文本心灵相通,情意相融,让学生在文本情意的熏陶、感染、滋润下,人文素养得到有效养成,从而避免学生情感世界沙漠化,避免学生葱茏的精神之树枯萎、凋败、死亡。|卢卫平作者简介:卢卫平,男,重庆垫江人,1962年11月生,西南大学心理学硕士研究生,中学语文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重庆市教师教育专家库专家。曾先后被国家教育部、重庆市人民政府、重庆市人社局与市教委、垫江县委、垫江县人民政府评为全国优秀教师、特级教师、重庆市十佳教师、重庆市优秀教师、垫江县第一届拔尖人才、垫江县第三届中青年科技拔尖人才。主持和主研国家级课题6项,地方教材《可爱的垫江》获市人民政府教学成果三等奖,教育论著《学导点燃激情 高效激活生命》(独著)获市成果二等奖。

四时殊气

小学低年级语文落实语言文字运用例谈 微课题研究论文

小学低年级语文落实语言文字运用例谈 微课题研究论文摘要:低年级语文教学,一直以来以“识字写字”为重点、为核心。如何将语言文字训练落实到“识字写字”教学中,的确需要我们细细琢磨。一方面我们不能忽视“识字写字”教学──这是根本。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忽略“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是语文课程性质决定的。其实二者并不矛盾,我们关注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自然就能关注低年级的识字与写字教学了。词不离字,句不离词,相依相存。低年级的语文教学目标,还得以“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为目标。如果我们摒弃语言文字,还走串讲串问、繁琐分析的路,而没有指导学生在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上学会什么,这样的课堂必定是失败的语文课,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的语文课。关键词:语言文字;运用;低年级低年级语文教学,教什么?怎么教?这些问题常萦绕在我的脑海。高年段的语文教学,我的教学理念与大多数老师一样: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品味文章的语言,领会表达的方法,关注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低年级语文教学,许多一线教师时常忽略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他们只关注对于字形的分析、识字量的扩充上,导致很多学生步入中年级后感觉到学习很吃力。一些老师会说:“三年级是过渡期,吃力现象很正常。”这正常吗?教学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过渡也应自然轻松。如果在低年段能合理有效地进行语言文字运用的训练与培养,那很多问题便会迎刃而解。如何在低年级有效地进行语言文字运用的训练与培养?实践出真知!唯有通过思考与实践,才能获得真理──正确的理念指导正确的教学。最近,通过听课学习和教学实践,有思考,有反思,更有感悟。我感受到,原来我们的低年级语文教学也应该在“识字写字”基础上来关注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语用。通过语言的训练,冲破语言学习的瓶颈,拓宽语言学习的思路,找寻语文学习的价值,这正是低年级落实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重要意义。一、关注教学目标。《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故事性强,充满童趣,蕴含丰富知识,很受低年级孩子喜欢的课文。听过很多老师教学这一课,除了学习本课的生字词,便不厌其烦地引导孩子深究“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它都向谁借尾巴?它最终借到尾巴了没有?”以此来作为教学目标,孩子似乎能回答这些问题,便就是读懂了课文,达成了此课的教学目标。其实,这些问题孩子多读几遍课文就能很快找出答案,甚至会用自己的话作简要回答。如此设计教学,“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核心目标在教学中就很难落实和达成。如果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语言文字的运用”上,紧抓文本主要内容,让孩子在自学本课生字词、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孩子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然后引导孩子抓住文本中“燕子在空中摆着尾巴”“小鱼在河里摇着尾巴”“老黄牛在树下甩着尾巴”三句话,“摆着”“摇着”“甩着”三个词语,体会作者用词的贴切和准确;接着指导学生仿照“摆来摆去”“摇来摇去”“甩来甩去”交流平时积累的含有“ 来 、去”的词语;并鼓励孩子模仿课文3、4、5自然段的表达方法,想象写话“小壁虎还会向谁借尾巴,它们会怎么说”,并互相交流写话的内容;最后引导孩子结合课文内容和课外收集到的资料说一说小动物尾巴的特点和功能。以上这些做法,教师很好地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落实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学生在体会、模仿、想象、交流中不仅学习、积累了语言文字,还尝试着运用学到的语言文字去表达。这样的语文教学,从注重阅读理解分析转移到关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转变,学生就能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发展言语能力,提高语文素养。二、突出语言训练。《蜜蜂引路》这篇课文篇幅短小,情节简单,却能给人很深的启迪。列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如果我们的教学紧紧围绕“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话,就背离了本课最为重要的语言训练目标。学生对于“怎样找到养蜂人”这一问题,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厘清列宁找养蜂人的路线,只要我们引导学生思考:“列宁一边走一边看,看见了什么?他是怎样分析的?”进而学生归纳出列宁找养蜂人的路线图:“花丛──小园子──小房子──养蜂人。”如果我们的教学目标就落实在此处,就有点顾此失彼了。一位教师是这样处理语言训练的:师:同学们来读读这两个句子,看看两个带下划线词的意思一样不一样?出示──列宁常常请养蜂的人来谈天。往常派去找他的人不在,列宁只好亲自去找。生:“常常”是经常的意思。生:我从“常常”知道列宁好多次找养蜂人谈天。师:大家能给“往常”换个意思接近的词吗?生:我想换成“原来”。生:我想换成“平时”。生:我想换成“平常”。生:我想换成“以前”。师:大家换了这么多的词,看来换词也是理解词语的一种好方法。老师想考考大家会不会用这两个词,我们来做个小练习。选词填空:常常 往常(1)放学后,他( )到操场踢足球。(2)( )都是妈妈到学校接他,今天妈妈有事,爸爸接他回家。师:你能选择其中的一个词语说一句话吗?生:妈妈常常教育我要好好学习,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生:往常妈妈都是在楼下的洗衣店洗衣服,今天那个洗衣店不开门,她去了另一家。…………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掌握较多的近义词,与其通过枯燥的说教,不如通过实实在在的语言训练。教者的这一词语训练不仅可以巩固“往常、常常”这两个词语,还拓展了对相关近义词的辨析、运用。现实的实例告诉我们,教者只要精心训练,减缓坡度或增加高度,就能达到训练目的。只有让学生在课堂上多说、多练,才能形成语言文字的能力,教师要在这上面舍得花时间、花精力。三、提高表达能力。叶圣陶先生指出,“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就低年级孩子而言,除了识记字形,书写字体外,我们同样重视字词教学与知识的联系,简单地体会词语运用的技巧并提高表达能力也是非常必要的。如教学《画家与牧童》一文的教学,我是这样处理文本中“夸赞、称赞、赞扬”这三个词语的教学:生:围观的人,纷纷夸赞。生:“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一位商人称赞道。生:“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一位教书先生赞扬道。师:孩子们,你们刚才读的句子中有三个意思相近的词语呢?你们发现了吗?看!你发现了,说一说。生:夸赞、称赞、赞扬。师:真棒!真是个善于发现的孩子!请坐,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三个词语吧。(生读)师:同学们,我们祖国的语言多么丰富呀!一个意思,作者却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三个词语,把它们积累下来。(生再读)师:孩子们,课文中商人和教书先生在夸赞的时候用上了“绝妙之作”“神笔”这样形容画作精美的词语,如果我们在夸奖的时候呀,也能用上类似的词语,那我们的语言就变得更加生动和形象了。我来给大家推荐的三个词语: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师:这三个词语能帮助我们把句子说得生动!你想来试一试吗?生:您画的这两头斗牛图真是栩栩如生啊!生:您画的这两头斗牛图真是惟妙惟肖啊!生:您画的这两头斗牛图真是活灵活现啊!师:真好,孩子们,如果能在你刚才说的句子的基础上把我们刚才积累的三个意思相近的词再用上就更好了,我夸赞道……我称赞道……我赞扬道……谁来试试?生:我夸赞道,“您画的这两头斗牛图真是栩栩如生啊!”生:我称赞道,“您画的这两头斗牛图真是惟妙惟肖啊!”生:我赞扬道,“您画的这两头斗牛图真是活灵活现啊!”师:真棒!了不起,孩子们。看,这样你也夸,我也夸,大家七嘴八舌地夸赞,这样夸的就叫作“纷纷夸赞”,这足以证明戴嵩是一位多么著名的画家呀!希望同学们能在生活中积累并运用这些词语。教师就是通过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在充分的比较与揣摩中体会作者用语的精妙与独特。这其中有比较、分析、感悟、理解、运用、表达,训练落实到位,对于学生积累语言,提高表达能力大有裨益!模仿是儿童学习语言最主要的方法,在模仿中学习语言的组合形式,在模仿中内化语言的运用方法,在模仿中整合表达自己的见闻感受,以此来优化学生的书面语言组织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可以潜移默化地指导学生模仿句子(句式)并进行迁移运用,以此来优化学生的书面语言组织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教学,最终还是落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上。“万丈高楼平地起,语言文字是根基”。倘若没有低年级有效的能力培养,那高年级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也只能是空中楼阁。因此我们在低年段教学中,不但要扎实落实识字写字教学,也要着力培养孩子们语言文字表达的能力。夯实基础,落实训练,一切将水到渠成。但愿我们在提高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道路上,且教且学,且行且思!

明星梦

注意这3点,就能选择好的小学语文论文写作主题

选题是撰写论文的首要基础,选题的好坏与否直接影响到论文最终所产生的学术价值,因此选题必须恰当有效。那么,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才能选择好的论文写作主题呢?一、选择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日常教学中存在着大量的问题,但这些问题有的外延较大,短时间内无法加以完成和解决,有的则过于具体,缺乏加以研究的普遍价值,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不是每一种问题都可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加以研究并写到论文里的主题。鉴于此,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立足教学实际情况以及学生实际水平,再综合考虑各种外界因素及内在因素,选定既有现实研究意义又是力所能及的问题。比如“低年级有效识字教学的策略”“阅读教学如何走向高效”“如何利用思维导图优化学生的写作学习”等问题既契合一线教师的日常语文教学活动,是他们应该认真思考并能以实践为依托的,此类论文写作主题便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二、选择有空白的问题前文说到日常教学中一线教师会面临各种各样突出的问题,有些问题是共性的,很多人都已经加以研究,对此,再以这些问题为研究对象进行论文的撰写便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其本身的研究意义;有的问题虽然常见,但尚未被其他教育工作者写到论文里加以正式研究,这些问题可以说便是研究领域中的空白问题,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为此,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具有独特的眼光和超前的意识去思索、去发现、去研究教学实践中那些尚存在空白的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展开研究。比如,高中语文学科已经形成了明确的学科核心素养,但小学语文学科尚未有统一的、规范的界定,对此,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就可以针对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界定问题进行研究与探索,这也是很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的。三、选择的主题宜小不宜大切入点较大的主题很容易大而空,给人研究不深刻、泛泛而谈之感,相反,切入点较小的主题因为是截取某一个小问题或某一个大问题的一个侧面来写,往往能把道理说清楚,给人留下深刻的好影响。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选择的主题宜小不宜大。例如,“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研究”。由于“有效教学”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它包括有效课前预习、有效课堂讲解、有效教学手段运用、有效课堂评价、有效课后复习等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因此,这样的主题就容易显得空而大,把它当作为一个具体论题是不合适的,小学语文教师最好选择其中的一个方面加以研究,像“课前三分钟演讲,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助力”这一主题就从课前三分钟演讲入手,细细分析其如何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产生积极影响的,切入点较小,很容易便能讲透,也能让人理解并从中受益。

健顺

学校教学研讨活动侧记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推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巧妙激趣,在学生兴趣盎然之际,指导学生阅读。第二重境界:指点迷津,在学生掌握要领之时,引导学生阅读。第三重境界:人文渗透,在学生深得感悟之中,鼓励学生阅读。一般的语文阅读教学课堂都是停留在第一阶段,第二三阶段涉及较或未曾接触。语文教学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我称之为语文教学九法。这九法,在我们小学语文教学中要贯穿始终,或者各有侧重。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是单元文章集群,以片段式文章为重点进行组织,部编版教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分量有所增加,选文质量较高,这增加课本的文化内涵。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学是以阅读教学为中心。于漪说:“要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阅读是基础。一名学生阅读能力强,吸收知识、获取信息能力必强,写作能力、听说能力也会随之相应增强。因此,凡是有识见的教师都十分重视阅读教学的质量。”《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语文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基于此次观摩杏园小学童真课堂教学研讨,对语文阅读教学有些许想法。略作讨论,供方家一哂。文本主义文本学是关乎文学作品自身的学问,它主要研究文学作品的存在形态和生成方式。文本是文学作品的本,课堂阅读教学之本,它以语文文字等符号为媒介,运载作者所要表达的信息。阅读教学的根应在理解文本本身,文本主义应该理解为“从文本出发的”、“倚重文本的”。现在的阅读课堂教学往往脱离文本,偏重于多媒体教学。所以我在这里提出”文本主义“这个概念。现在的课堂以多媒体为中心,练习以辅导书为中心,讲解以教师为中心,大有走向”课本的虚无主义“倾向,如果一堂课可以不要打开书本即可以完成,这样的话,会加速AI人工智能替代教师的进程,因为,多媒体建构课堂,AI比人类更细致,更全面。并且学生在此过程中学到的不是对文字的理解和对文字意思和思想的牵连,他看到的只是一堆堆图片和跳动的符号。表面上会觉得学生课堂活跃,透过表象我们没看到的实际上躁动的灵魂,我们没有带着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层的解读。语文课程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生本主义教育的原点是人,出发点必然也是人。教育必须基于人,发展人,成就人。要达此目的,教育必须回到原生态,必须呈现最大的生命关怀,必须进行生命价值的传递与创建。教师不能只满足于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而应当恰当地引导学生学习的不同的阅读策略或方法,建构自身的知识体系来满足自我提升的需要。阅读教学活动是师生双边活动,教师不能把自己放在绝对权威的地位。“我”讲“你”听。学生阅读有积极性,主动性,课堂就能生彩,就会读出质量。教师是辅导员、指导员、教练,与学生是平等关系。所以我们在阅读课的关键是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培养创新意识。指导学生阅读时学会层层剥笋,步步深入。如学《田忌赛马》一文,1、2自然段,让学生领会到田忌和齐威王赛马的规则,这是策略的前提,3-9自然,孙膑没有尽早将自己的策略告诉田忌,这是赛马取得胜利的前提,10-13自然段,田忌在比赛过程中的表现,这是赢和赛马的保证。其实这三个条件是缺一不可的。任何一个战略的部署不是随便和随意的,有些事情看似胜券在握,到时功亏一篑,这样的事情在历史上不可胜数。这咱人文思想的熏陶可适时在课堂上介入,也求尝不可。人文性现代教育十分强调学习兴趣、态度、方法、习惯的培养以及学科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语文课程要致力于学生语文形成和发展。而语文存在于每个学生内部的一种心理结构,它有着不可传递和授受的特性,教师的语文素养不能直接传递或授予学生,只能靠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来构建。“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同时又是潜移默化的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人的生命、心灵、精神律动的过程,是人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是激发人创造力与生命力的过程。语文教育绝不仅是概念的分析、概括,也不仅是工具的掌握,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的熏陶和人格的养成,所以说其天文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工具性“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课程的实践性特点。课堂上的阅读教学应该为生活中的大阅读服务。合理运用教学手段,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阅读策略,提高阅读能力,促进思维发展及阅读素养、人文素养的全面提升,是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1. 预测策略的运用事物都是相通的,在我们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进行预测,通过文本的题目、插图及文本内容提供的“前兆”、“依据”,预测后文的可能性。在《田忌赛马》一文的学习中,由第2自然段的信息,我们让学生预测一下,赛事的结果。学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以事物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为出发点,对已有信息进行分析——推理——预测。得出结论,然后才在后文的学习中,得以印证。假如印证有误,师生还得一起合作讨论,再反向推测产生错误的原因,可以训练学生的推理想象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2. 图像化策略的运用知识的可视化,按现代脑科学的研究,是符合学生的学规律的,因为右脑是图像化记忆脑,而右脑的处理速度是左脑的千万倍。知识的可视化可促进知识的获取、内化、交流、应用、传播和创新。在教学《田忌赛马》时,将马的出场用图片的形式在黑板上展示,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直观形象生动,有助力于右脑记忆。3. 批注策略的运用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教育学生掌握多种批注方法主动阅读,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增强阅读的深度,扩展阅读的广度。促进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自我发展学习能力的提升,为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所以我们在阅读教学过程应该注意这方面的学习指导。4. 提问策略的运用阅读提问策略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也不是只要求学生阅读时提出问题,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买得自己提问,自己思考,自己理解,自己不断探索的阅读学习策略,因为阅读学习完全是一个内化的过程,靠外部压力的作用可能是微乎其微。单纯的应试训练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不起作用。阅读提问策略的应用在当前中小学阅读教学中应用极少,最大的原因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上。整体性“一定要改变对语文学科的陈旧看法,认为语文只是读读、写写等技术性、技巧性的小事,对现代人的培养无足轻重。殊不知语言、思想、情感同时发生,语言这个交际工具不仅是文化的载体,而且还是意识、思维、心灵、人格的组成部分。对语文学科的完整性千方不能阉割。”——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误区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阅读训练时要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语言、布局、谋篇十分必要。实际教学中只见段不见篇的情况屡见不鲜。造成现状的主要原因是被中考高考的指挥棒牵着鼻子,欲罢不能。但是,我们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可以脱离这个窠臼。抓重点段、关键句的教学方式不是不可以,问题我们不能把它零零地提出来,亚里士多德说:“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田忌赛马》教学中,将第一部分:孙膑观赛,发现策略。第二部分:孙膑献策,准备赛马。第三部分:调换顺序,以智取胜。指导学生分割阅读,从内容到结构层次,到语言的运用,并无多少难度。但孙膑的策略产生、运用到赛马的取得胜利却是一个系统过程。孙膑作为军事家,他的考虑与常人是不可能相同,这是战略家的眼光!以及田忌将军自始至终的配合在文本中有所体现,这一点可能是整篇课文教学的难点所在,也是理解文本的整体性的意义所在。这里,我们不单是让学生知晓赛马赢的过程,同时也要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对“田忌赛马”人文性在阅读的过程中得以学习。误区二:以偏概全,挂一漏万。有时,一叶不一定知秋,管中不窥全豹。教材是指导学生进行语言和思维训练的例文,使用时,当然须围绕教学目的要求进行详略的处理、取舍的安排,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所在。但首先要注意的是,目中须有“文”,有整篇的文章,就无所谓重点,无所谓关键。任何一个局部都难以充分显示整篇文章特有的作用。《田忌赛马》一文无论是赛前的观察,策略讨论,赛程的安排,结局的预见性,只抓住比赛过程训练,讨论再讨论,其结果是文章的佳妙之处丢弃了,语言的生动、神态的描写的传神,文字的质朴,简洁、清新就无从谈起,学生品尝不到,也就无法领会全文的要旨,也就无法理解文章实写田忌,实在表现孙膑的足智多谋了。这无形中对这篇文章的阅读价值,对学生的教育和训练意义无形之中大打折扣。“偏”实质上概不了“全”,但是“全”也不是面面俱到。不是把课文从内容到形式上做到滴水不漏,眉毛胡子一把抓。按要求找好切入点,选择好角度。做到疏密有致。详略得当。这是我们语文阅读课追求的目标。杏园小学童真课堂的教学研讨活动结束,虽然我们不是站在什么高度来进行研讨,但过程对每一位参与的教师还是产生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教无定法,这句话是对某些站在高位上的人来说,对我们这此凡人,必然还得有一定的法才行,无法则乱。有法那我们就必须得研讨,在万法中求得利己之一法,或者说是适合自己的法,不可能万法皆通,那是“滥”,也是不可能的。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生活要求我们“从一而终”,正所谓“一招鲜,吃遍天”,可是,现实的世界有几人能此一招呢!#语文教学需要艺术#

息息相通

杏坛小学:智慧共享促交流,研评共进提品质

万物复苏的三月,处处洋溢着美好的诗意。大东区青年教师们怀揣着对课堂教学的热情、对小学语文的热爱、以及对学习与工作上的精益求精,相约在杏坛小学中年部参加大东区小学语文“关注文体特色,助力教师成长”为主题的教学研讨活动中。活动共分为四个环节,分别是课堂展示、论文宣讲、讨论交流和专业指导。课堂展示环节中,杏坛小学教育集团张雨老师的《花钟》和白塔小学的赵薇老师带来的《宝葫芦的秘密》分别进行课例展示。两节课的课程设计都围绕单元整体目标架构,紧扣课时目标,将学习任务按部分化,逐一实现。对青年教师队伍产生了不少的启发。课堂展示后,杏坛小学邵子轩老师宣讲了论文《“学为中心”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研讨》。论文基于在分析学生心理,关注课文的细致解读以及《语文课程标准》的精准把握。还注重对学情了解之后的文本研究,使论文不但有理论价值,又极具实践意义。“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多年来,大东小语人一直坚持走课改之路,开展各种教研活动,老师们在教研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智慧共享、共同提高。本次研讨采用合作学习的形式进行,对以上三位教师的课例和论文开展探讨。大家各抒己见,反应热烈, 见解独到。最后,教研员张老师从不同的层面进行分析评价,明晰了教学设计要有大局观,考虑单元内部彼此之间的横向联系,使之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张老师赞扬了活动呈现出来的亮点,也指出了备课、教材处理和课堂教学生成上存在的不足。这对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解决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具有重要的价值。引导大东小语人在教育改革的路上不断开创自我,戮力前行。有思考的地方必有所获;有钻研的地方必有所得;有磨炼的地方必有成长;有目标的地方必有希望。本次活动就像一颗种子,日后定会生根发芽,变成参天大树,成为语文课堂上孩子们奔跑欢呼的学习天堂!

大眼睛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有哪些好的题目?这十个题目简单又容易过

以下毕业论文题目的范文在论文模板屋都可以下载:1、小学班级中学生地位分化状况的研究 ——以R小学四年级(3)班为例2、小学语文教材组元编排的对比研究 ——以苏教版与康轩版为例3、小学高年级课堂师生互动的调查与分析--以某小学六(1)班为个案4、亲子沟通对小学生学业成就影响的实证研究 ——以常州市某小学为例5、小学课堂中激励性评价语运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6、低年级识字教学学生注意分散现象及对策研究7、小学语文课堂导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8、浅谈儿童故事在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中的应用9、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问题与对策研究——以东光县后屯小学为例10、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有效性提问的策略研究写毕业论文主要是看文献资料而不是看书籍,如果有优秀本科毕业论文供参考,写起来会更简单,更多的题目和范文可去论文模板屋查看!

方将四顾

注意这3点,就能想出好的论文题目

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窗户,透过这扇窗户,读者一眼便能了解整篇文章所研究的中心内容。可以说,一个好的题目能在很大程度上发挥出广告宣传的作用,能让读者读之顿生好感,从而引发浓厚的阅读兴趣。那么,如何才能确定一篇小学语文论文的题目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题目应准确论文的题目和内容一定要相符,也就是说,题目要能准确地反映论文所研究的内容,这样读者透过题目才能准确的知道文章要写的内容。如《小学语文低年级字理识字法》这一题目一眼就能让读者了解到整篇文章所要研究的方向是小学语文低年级的字理识字教学法;再如,《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样能让读者在短时间内迅速明确这篇论文所探讨的方向是语文阅读兴趣的培养……总而言之,一篇小学语文论文的题目应当能确切地反映所要研究的问题。二、题目应简炼题目是对一篇文章所描述内容的概括和总结,从这一层意义展开来讲,题目应务必简练,切忌过长或过于拗口,这样的题目往往不能让读者一目了然地明白作者想要论述的问题,因此其阅读期待也会大大降低。如《任务探究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自主探究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效果的比较实验》,这个题目一共39个字,显得有些过于冗长了,对此,就可以直接简化成《不同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总共19个字,既使得题目更加简练明确,读者看了也能轻松理解这篇文章所要研究、阐述的问题,何乐而不为呢?三、题目应新颖创新永无止境。同样反应在论文研究中,也应当时时刻刻保持着积极创新的态度。对此,小学语文论文题目不能一味地用“浅谈……”“浅论……”“对……的思考”“试析……”等早已掉大牙的说法,而应当敏锐地把握教学动态,学习有创意的表达。比如“语文教学本色”“预设与生成”“形成性评价”等等词语非常有表现力,将其运用在小学语文论文中相信能获得亮丽、醒目之感。总而言之,一个好的论文题目不是凭空形成的,我们小学语文教师要想拥有一个既有创意又确切的题目,必须在立足教学实际情况做好教学认真探索的基础上,不断琢磨、不断修改与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