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题的提出 我国由于长期受应试 教育 的 影响 ,对学生的 学习 评价的做法已远远落后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教育改革在全球范围内表现出一种整体性和系统性的势态,在这场全球性的教育改革中,一些发达国家对学生的学习评价的做法已普遍采用综合评价。美、英、日等发达国家已普遍采用过程性评价,我国的课改实验区近两年才开始对课题进行探索,使学习评价成为课改重要环节。本课题的 研究 不仅仅是对评价体系进行变革,更重要的是对评价理念,评价 方法 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进行探究。本课题要改变评价方法中存在的 内容 单一,评价工具和方法单调的现状,拟采用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相结合,绝对性评价和相对性评价相结合,由单一内容向多元内容评价转变的评价方法。 二、总体设计 (一)政策依据。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贯彻《标准》的基本理念,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 音乐 学习评价要考察学生是否参与到音乐实践中,对音乐与相关文化的理解以及审美情趣的形成等,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有效地促进学生 发展 。 (二)研究评价应遵循的原则。当前音乐学科已成为推进“素质教育”中的主要课程,评价工作亦应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进行评价,在研究评价工作中应遵循以下五条原则:着眼整体、重视发展、强调实践、注重能力、承认差异。 (三)研究目标、内容 1、研究内容。评价内容要全面化,多元化,包括一般发展性目标和学 科学 习目标。评价涵盖学科素养各方面内容,既要关注学生终身发展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又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学习方法与技能、学习行为习惯和思维创新等方面的变化和进步。 2、研究评价技术与方法,创立多种教学评价模式。教育评价模式是对评价范围与方法的大体构思,包括评价的范围、基本程序、主要内容与一般方法。他既要依据评价 理论 ,又要适应评价实践的需要,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产物。评价主要从以下四种模式进行研究:实践活动模式、自我评估模式、相互评定模式、综合测量模式。 3、健全评价的监控措施。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思想影响,音乐学科处于“副科”的地位。当前,音乐学科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对其教学质量管理必须要规范化、制度化、才能使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教学评价要发挥教师本身的主观能动作用,从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的高度出发,自觉把关,学校行政加强管理,才能真正做好监控工作。 4、研究步骤 ⑴准备阶段(2003、6—2003、12):①提出课题;②制订课题研究方案;③召开课题实验工作会议,明确任务,提出要求,落实责任。 ⑵实施阶段(2004、1—2005、1):①课题实验全面普开;②写出实验报告;③对实验进行反复验证。 ⑶ 总结 阶段(2005、2—2005、5):①完成课题实验总结,并在全校推广;②提出关于加强学校音乐教学工作的意见和措施。 三、操作策略 (一)加强理论学习,指导改革实践。老师们的思想转变是科研试验的关键,也是最艰巨的一项工作,要改变人的传统思想,就象要改变他们的生活习惯一样,需要他认同、内化才能转变为自觉行为,我们采取自学和集体讨论相结合的办法,学习教改趋势、科研方法、新课程理念、课程改革、国外先进的评价方法等,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融入到实践工作中,随着实验过程中遇到的 问题 调整学习内容,力求给老师最及时、最有效的信息。同时,组织老师参加省市各级培训,观摩活动,老师开阔了眼界,吸取新信息。试验老师之间互帮互学、协调合作,形成良好的研讨氛围。制定研究计划,如:分单周、双周、每两周一次的大组学习和小组讨论,注意及时总结,在回顾工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不断完善。 (二)反思现有评价状况,建构发展性评价体系。回顾并反思学校评价工作的实际情况,挖掘与新的评价理念相一致的经验和做法,明确与新评价理念相饽的地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如: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对学生的音乐评价都是以期末 考试 来决定评定成绩,这样的评价就不够全面,也忽略了音乐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的特点,但是,也不能对其全盘否定,而是应采用多种评价互相结合的方式,达到综合互补的效果。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对学生学习评价的改革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1、日常过程性评价的改革。评价是教与学并行的同等过程,它贯穿于教育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为孩子创设宽松的氛围,使学生感到学习是轻松愉快的,对学习充满兴趣与信心,让每一个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1)建立学生档案,进行诊断性评价。学期或学年开始时进行诊断性评价,主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性格特征、学习风格、能力倾向及对本学科的态度;学生前一阶段学习中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对学校学习生活的态度、身体状况及家庭教育情况等,以此来确定学生的学习准备情况,为教学活动提供依据;识别学生发展的差异,适当安置学生;诊断个别学生在发展上的特殊障碍,以作为采取补救措施的依据。我们一般在学期前进行一次摸底测验,进行音乐基本素质测验, 参考 以前的相关成绩记录,并访谈、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等,以此为依据,来制定学期的教学计划,不断地调整教学方法,区别对待学生的差异,采取补救的措施。 (2)加强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学习过程。(1)采用激励法评价。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他们的性格、习惯、喜好千差万别。课堂上,有的特别爱表现自己却有点惟我独尊,不善于与人合作;有的能安静地听别人说却怕事不敢发言;有的十分好动,既不爱听讲也不爱动脑筋┉┉,对于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这些不同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我们采用了目标激励的方法。引导学生根据个人不同的实际情况制订音乐学习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孩子们认真填写,然后在目标下方画一张“具体行动评价表”,内容有认真、投入学习 分钟;主动展示 艺术 才能;是否善于与他人合作;学习效果等,每堂课后自评,优秀的项目画上一朵红花,两周累计一次,当某个项目优秀居多,达到预定目标时,教师奖励其一颗星,把星星放入自己的成长记录袋。一个个目标的达成,就是对学生的一次次肯定的评价,成功的体验时刻激励他们朝目标不断努力。此外,评价要根据学生不同特点及最近发展区,分层推进地作出针对性、艺术性的评价,这样才能激励学生从多方面来把握自己的现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发展。(2)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谁来评价学生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也就是说到底由谁来评价学生,谁来判断他到底是个好学生还是个相对来说还有待进步的学生。这是我们的评价过程中的主体问题。我们在实践中实行多元的评价主体,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来对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作出某种评判。 学生自评主要是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我反思,给自己下结论,初步学会正确看待自己。不管在学习过程中还是在阶段测评中,我们总是提供给学生自评的机会。如学生唱完一首歌,让学生自己评价完成得怎么样,演唱是否投入?然后在“自我满意表”中,用不同表情的脸的图案来表示。总之,教师应引导学生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 使他们能在自我评价中,看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坚定学习的信心,学会自我肯定。互相评价主要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从多角度进行互评,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和竞争意识,促进学生共同进步和发展。如低年级我们设计了“多彩的果树”评价表,根据评价的内容学生进行互相观察,共同评价,然后把相应果子贴到树上,用这个办法引导学生用最直观的方法去评价其他同学,在评价别人的同时也和自己比较,学习别人的长处,使评价双方都受益。教师家长评价主要是教师、家长从各个不同侧面、全面了解学生,对学生进行评价。教师和家长评价要具有激励性、鼓舞性、引导性,才能是教师、家长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通过 这样多元的评价主题进行评价,一可以改变作为评价对象的学生的弱势地位,二可以从各个评价主题的评价中反映出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与人生,更能体现评价的全面性、客观性及教育性。 (3) 艺术 成长记录袋。成长记录袋是本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质性的评价 方法 ,它记录了学生一系列的成长故事,是评价学生进步过程、努力程度、反省能力及其最终 发展 水平的理想方式。而艺术学科的 学习 情况,既能充分地展现学生的全面素质的发展,又能体现学生的个人特长,因此,我们特别地设置了“艺术成长记录袋”,使每位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途径,凸现个性,展示自我,从而真正实现自主发展、主动发展、可持续发展。 档案袋的设计尽量做到;简约、主干、体现特色, 内容 包括a.个人档案:有学生个人、家庭、学校等方面的内容。如:“嘿!这就是我”,可以贴照片也可以让学生画自画像;我爱我家,可以贴全家福,并介绍家庭成员的爱好特长;我爱学校,可以画校园的一景。每个栏目都配上详细的文字介绍。B.成长的足迹:包括最得意的 音乐 小创作(节奏、旋律、歌曲等),也可以包括在小组合作中完成的作品;参加艺术类各种竞赛的奖状,及照片、音像带等;学习成绩单,被奖励的星等。C.心灵的独白:主要是让学生以成长日记的形式对自己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进行反思性剖析,日记可以用文字、绘画、自编歌曲等形式表示。其次,设立优点单,把老师、同学、或其他人对你的鼓励语,自己的优点写在上面;有 “我对自己说”、“同学对我说”、“爸妈对我说”、“老师对我说”等栏目,学生经常看看,不断的增强自己的自信心与上进心 2、在实践活动进行表现性的评价。表现性评价:在我国新一轮的课程评价改革中,表现性评价以其发展性特征而备受关注。所谓表现性评价是指通过观察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时的表现来评价学生已经取得的发展成就,通过对学生表现的观察 分析 ,评价学生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与人合作能力以及健康的情感、积极的态度、 科学 的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我们认为音乐学科本身的特点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特点,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审美情趣、创造能力等都可以在实践活动中得以最完整的体现。所以在实践活动中,对学生进行表现性评价,能较全面的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课内实践活动如:音乐课让学生创编小品、音乐剧并表演;或组织一台联欢会;学生不仅要拥有相应的知识和技能的储备,而且要拥有较强的表现欲望、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勇敢的冒险精神等心理素质。通过测查,评出学生在心理素质方面的发展状况,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得到较好的表现,特别是学生知识面的宽窄程度、口头表达能力的高低、与人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的高低,其他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水平都较好的反映出来。 课外实践活动如:学校每年举行“小百灵歌手赛”,比赛的目的不在于选拔、甄别,而是面向全体学生,每个班级先开一个演唱会,人人参与,特别是那些音乐素质较差的同学,要肯定他们上台的勇气,教师引导,学生参评,先评出每个人的优点,再提出改进的建议,最后让学生自己推出代表参加学校的比赛,校级的比赛普及广,尽量让更多的孩子能够参与。此外,学校每年六一节举行“百花园艺术节”,全校人人参与,有的参加大型集体舞的表演,有的在大操场上现场作画;元旦举行“迎新年”文艺汇演;学校器乐比赛等,这些活动充分的展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全面的评价学生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3、期末考核与评价的改革。美国心 理学 家爱里克森强调:小学生的勤奋来自于从学习中获得的成功。我们认为期末的评价与 考试 要帮助学生体验成功。为此,我们改变了以往单一的考试方式,设计了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增设了口试、听力测试、成果展示、实践操作等形式,评价手段较灵活,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有达到一定标准的给予免试;学生觉得自己在考试中哪一项表现不是最高水平,可以允许第二次考试,如音乐考试,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拿手的一种形式进行表演,有的同学要求再给他一次机会重考,学生在第二次考试中整体水平明显高于第一次,学生体验到成功,内在的动力,促使他不断的追求进步。学生的最终成绩由期末考查、平时表现、参加实践活动情况而定,实行“模糊评价”,采用等级加评语的评价方式。 四、 研究 成果 (一)提高了学生的素养。我们欣喜地看到我们的学生因为有了新的评价体系,更好的改变了学习状况,进一步获得了全面的发展。试验班级经过试验,最另人欣慰的是学生的进步,他们在老师的精心培育下茁壮成长,实验班的学生们普遍喜欢上体音美的课程,他们个个自信开朗,积极参加各种活动,综合素质高。如:四年级试验班的同学,音乐老师让他们创编音乐剧、小品,在他们自己组织的表演会上,同学们全体参与,积极踊跃,创编并表演了《海的女儿》、《灰姑娘》等富有创意的童话音乐剧、成语故事、寓言、生活小品,他们把平时课堂上学习的歌曲或经典的歌曲经过歌词、旋律的加工创编, 应用 于剧中,进行了惟妙惟肖的表演,更可贵的是他们在排练过程中体会到的互相合作及集体创作所带来的快乐。由于实施了新的评价措施,衡量评价学生尺子多了,每个学生身上的优点都被挖掘出来,他们学习起来都充满自信,特别是那些受先天因素及后天环境 影响 的素质较差的学生,他们更是在教师与同学的激励下取得很大的进步。 (二) 教育 教学质量的提高。随着学生学习评价改革的深入,教师们也在不断的调整着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衡量的尺子多了,施教的方法也就多样了,在不断的探索中提高教学质量。 (三)改革促进教师的成长。教师的课程意识和开发课程的能力不断增强。课题组形成积极探索、团结协作、敢于创新的氛围,试验组的老师经常参加省市各级课程培训,学习教育教学 理论 ,交流心得体会,不断地 总结 ,教师们创作出一系列得奖课例及论文成果,使实验得以顺利进行。 五、工作体会及今后设想 两年以来,课题从调查准备、确定研究方案到具体实验,在脚踏实地的摸索过程中,总结出以下几点体会:1、更新教育观念是科研的关键。2、我们要对实验成果进行反复的验证,同时探索新方法,完善评价体系,以期能在全校铺开实验。3、领导的重视及课题组成员的稳定是顺利开展课题研究的保证,在学校的支持下,让改革向着纵深发展。4、教学评价具有 社会 制约性,社会发展阶段对教育产生的负面影响,也不可能孤立地依靠评价解决。 总之,一套深受孩子喜爱、利于孩子积极发展的评价方法是一种良好的教育手段。近两年来,我们的评价方法已初见成效,为学生的发展起了很好的促进作用。然而,教育评价是个复杂的 问题 ,我们 目前 的研究尚很粗浅片面,我们将在鲜活的教育实践中继续探索评价改革之路,使之更加科学、合理、全面、易行。
一、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 音乐欣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怎样才能培养和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呢?比如欣赏《劳动回家转》,这是动画片《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中的一首歌曲。教学中我简单介绍了迪斯尼乐园中的动画人物,然后请大家欣赏。音乐中动听、明亮的声响,活泼跳跃的节奏感染着学生。于是我插入了图片,迪斯尼乐园的建筑壮观美丽,设施新颖奇特,有孩子们喜爱的动画人物,学生们目睹了迪斯尼乐园的美。优美的音响和动人的画面,把学生带到了真善美的小世界之中,为学生创设了身临其境的情境,有的学生说:“如果能到那里去游玩,我一定高声歌唱。经过前面的体验,学生很自然的进入角色,歌曲唱的异常动听感人,这是他们自己找到的小世界。 二、运用律动让学生感受乐曲的内在情绪 律动是儿童随着音乐节拍,进行有节奏动作的一种活动。小学生生性好玩,“动”是学生表达自己对音乐感受、理解和体验的最直接、最喜爱的方式,教师应充分利用孩子们好“动”这一特点,通过律动来激发他们对音乐欣赏课的兴趣和期待,在音乐课上让学生跟着音乐动起来,就是律动,就是对学生渴望用肢体语言表达音乐感受的满足。当学生的这种渴望被满足时,内心会非常愉悦。例如老师在讲解音乐中关于力度时,可以先让学生欣赏一下《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整个力度平缓舒和,学生能够敏锐感受到节拍的变化,并在欣赏过程中跟着节拍拍打;而当我切换到《黄河大合唱》时,小学生又可以明显感觉到力度的加大,手跟着拍子的节奏也变得急促。通过这两首歌曲,可以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律动的变化,同时学生通过跟拍用拍手的形式表达出自己对音乐的渴望。 三、结合故事来欣赏音乐 音乐是一门艺术,它主要是通过听觉来刺激人们表达一种情感的诉求,因此,听是欣赏音乐的主要途径,也是音乐欣赏课的难点。小学生的性格还未成熟,对于未知事物的好奇心较强,同时对于一些故事性的东西比较敏感。针对这一点,我们在音乐欣赏课时,可以巧妙的安排一些故事性和知识性、趣味性较强的音乐作为欣赏课的主要内容。如在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时。我向同学讲述了王二小的故事,同学们在故事背景下了解了歌曲的创作背景,更加有兴趣去学习和欣赏这首歌,又因为这首歌通俗易懂,而且王二小是语文课本中的人物形象,学生在理解歌曲内容也较为容易。故事性的音乐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在发散思维创造故事,因此音乐能够真正刺激他们的创作欲,从而达到欣赏的目的。 四、用动画片引入欣赏教学 动画片的情节与音乐始终紧密结合,加之其色彩鲜明、造型夸张,能够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动画片具有形象鲜明、画面丰富、音乐旋律轻松活泼的特点,优秀的动画片吸引孩子的除了丰富多彩、动感十足的画面外,还有与画面交相辉映的背景音乐,挖掘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童趣动画片,在音乐欣赏课与动画有机的结合能收到一定良好效果。如在欣赏《劳动最光荣》时,这首歌曲是电影美术片《小猫钓鱼》的主题歌,我在课前导入时,播放了《小猫钓鱼》的动画片,学生们看的津津有味,画面上两只可爱的小猫深深的吸引了他们。让学生看着动感的画面,听着优美的圆舞曲,体验溜冰的惬意心情,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容。 五、在游戏中欣赏音乐 在乐欣赏课教学中,运用音乐游戏,有利于学生们感受不同的音乐情绪,为此,在音乐教学中,我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一些音乐游戏与活动,为学生们创设一个活跃的思维环境,这对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其他各种能力很有益处。我在欣赏课教学中创编了放音乐,猜一猜歌曲出自哪部动画片的游戏。首先请学生戴好各自的头饰,围成一大圈,边听音乐边按着节奏拍手,听到相关音乐,就走到圈里,围成一个小圈。例如:我播放《一个师傅三个徒弟》的音乐,戴《西游记》中人物头饰的学生就拍手走到圈里,围成一个小圈,其他人站在外圈拍手。我播放《劳动回家转》的音乐,戴《西游记》中人物头饰的学生退回到圈外,戴《白雪公主》头饰的学生拍手走到圈里,围成一个小圈。在轻松、愉快的音乐游戏中,学生轻松的听到了不同的音乐,带给了我们不同的情绪,他们在欢乐活泼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六、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下欣赏音乐 现在的孩子都喜欢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千方百计地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学生和睦相处。依据学生的意愿和爱好,选择比较适合且健康的歌曲进行欣赏教学。小学音乐课堂的宗旨就是引导学生学会参与。教学过程中学生由想动、爱动到行动、意动、情动,就是创造吸引力的过程,也是活跃性原则的中心内容。只有在一个动静结合的课堂上,学生才能愉快主动地学习,尽情地享受音乐的美,以饱满的激情投入到音乐欣赏的学习中,塑造自我。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而音乐欣赏对学生的教育作用是其他任何教学手段不能替代的。因为音乐欣赏课具有最直接、最具体的审美教育价值。“它以一定的音乐为审美对象,以参与欣赏活动的人为审美主体,形成一种特殊的审美观,通过这种音响的聆听,实现对音乐美的感受和鉴赏。”让我们为了音乐美,而共同努力。
四川行知教育网讯:2021年3月11日,双流区实验小学(东区)举行了音乐常态教学研讨活动。徐嘉琪老师在活动中带来了一堂精彩的音乐研讨课----《理发师》。马丽娜副主任和全体音乐教师参加了活动。当欢乐的上课铃声响起,徐老师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很快活跃了一年级一班孩子们的学习气氛。在上课过程中,面对老师的提问,孩子们积极举手,大胆发言。紧接着,徐老师针对本节课的节奏进行仔细讲解,她采用儿童喜欢的语言和他们能够理解的方式让孩子们学得轻松。讲解后,她带领孩子们用不同的形式反复练习。在学唱新歌的时候,同学们容易出现节奏不准确的情况。针对这一现象,徐老师用对比演唱的方式,及时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最后,伴随着欢快的歌声,老师和同学们来了一场集体表演唱,愉快地结束了本堂课的教学。课后,马主任带领大家进行了评课。她对徐老师的课堂进行了肯定,并提出建议: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孩子,课堂内容和形式还可以更丰富一些。音乐课堂不仅要让每一个孩子学习音乐,更重要的是要引领他们走进音乐的世界,感受音乐的美妙。双流实小东区积极开展艺体科教学活动,通过对常态课堂的观摩研讨,发现存在的问题,改正不足,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效率,让孩子全面发展。图文:陈杨诗琪编审:周福生编辑:伊佳责编:付艺薇来源:双流区实验小学(东区)
>begin--> 为扎实推进课题研究工作,提高课题组成员的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近日,淄博市教育科学“十三五”重点课题《中小学音乐“绘乐”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组在淄川二中举行课题研讨活动。活动第一阶段,课题组成员对课题研究内容进行了认真梳理,通过发现问题,创新策略,交流措施,实施课例分析,明确“绘乐”课堂的特点。同时结合课题研究目标,将绘乐课堂模式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进一步提高对“绘乐”的认识,引发老师们的思考,增强了学习研究意识。活动第二阶段,课题负责人首先对前期课题研究举措和成果做了总结,对实施绘乐课堂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客观分析,并梳理课题阶段性成果,逐步完善三个绘乐作品集,为课题研究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启示。负责人建议在接下来的课题研究中从学生学习需求出发,以应用研究为重点,务求课题研究的实效性,并指导课题组成员从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实现对课题研究成果不同层次的展示及推广,同时确立了后续教研跟进活动的筹划及实施方案,以巩固和提升本次研讨活动的效果,并发挥积极的辐射带动作用。以研促教,静待花开。本次研讨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增强了课题组成员学习、思考、研究的意识。研讨中,既有理论的个性解读,也有实践的真知灼见,思想的火花碰撞不时闪现,实现了对课题研究内容的精准定位,为接下来的课题研究指明了方向,必将助推本课题研究向更深处漫溯。(张展展)【来源:淄川区教育和体育局】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九江新闻网讯(曾一君)为推进素质型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原理与运用,提升音乐教师教研能力,提高音乐教育教学质量,2019年4月19日,在双峰小学濂溪校区举行了教研活动暨新体系实验课题中期汇报活动,江西省教研室音乐教研员杨文立老师莅临现场指导,双峰小学全体音乐组成员参与活动。第一节课,由濂溪校区曾一君老师执教《春色》一课,该课选自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教育新体系——小学音乐课程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该节课全面运用了体态律动教学法,通过反复聆听、节奏游戏、火车接龙、擦记歌词等多重方式层层递进。老师运用奥尔夫乐器,在恒拍中帮助学生感受体验音乐的节奏、旋律。在朗读童谣部分,通过短长节奏,用“跟我学”的卡农形式让孩子在反复的体验中学习。第二节课,由本部校区尹轶群老师执教《解冻》一课,该课选自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教育新体系——小学音乐课程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尹轶群老师一开始让孩子们恒拍踏步进教室,接着通过冰块消融的过程引入四分节奏、八分节奏和十六分节奏的学习,在这个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孩子们反复地进行各种活动,并通过律动,增强学生的联觉乐感,这也就是声-音-动的联觉训练。两节课后,由课题负责人、双峰小学书记吴盼军做课题汇报发言。接着,由江西省音乐教研员杨文立老师围绕新体系的两节课进行了点评,提出在新体系教学中应准确树立教学目标,强调新体系的音乐教学特点以感性认知为基础,以感情体验为主线,以音乐审美为指导。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为主要目标,以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情感体验,学会通过音乐活动积极的唤起情感、抒发情感。这是一次新体系教学的实践课,促进课,成长课,就让初“新”的我们,在春天踏歌起航。
随着社会的发展, 音乐课在中小学教育中也越来越备受重视。学校里的音乐教育是学生学习必不可少的一门重要学科。但是大部分中小学的音乐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那么如何才能进行更好的音乐教育呢? 我想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综合教学的运用。怎么样才能在音乐课中进行综合教学呢, 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注重音乐课内部之间的综合教学 音乐不仅仅是唱歌, 它包括好多好多的知识, 如: 音乐欣赏、视唱练耳、器乐舞蹈以及乐理知识等等很多。要想达到教学目的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联系:1.歌曲与舞蹈对于一节音乐课, 如果我们仅仅把它讲成一节唱歌课的话就显得太单调乏味了, 不仅老师上课没有激情, 学生也没有上课的热情经常表现为前热后凉。刚开始唱的时候, 大家的热情还是比较高的, 但到后来学生却表现的“有气无力”、“昏昏欲睡”, 老师也精疲力尽。2. 视唱、乐理与唱歌中小学生在学习音乐时, 有很大的倾向性。他们喜爱歌曲而不喜欢歌谱和乐理知識, 在许多地方都存在这样的现象。学生只会唱歌而不认识歌谱、只喜欢学唱歌词而不愿学习视唱, 这样局限性的学习对学生音乐素质的提高有着很大的障碍。我们应在音乐教学中把视唱、乐理知识与歌曲巧妙的结合在一起。 3.音乐欣赏与歌曲演唱学生对音乐欣赏的理解能力处于一个不成熟阶段, 因为他们不能够很好的去欣赏其中之美, 所以他们也就对此表现十分冷漠, 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中, 要把学生喜欢的歌曲放在其中就能发挥其最佳作用, 学生可以通过演唱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认识。例如, 小学六年级有一节音乐课欣赏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合唱》。我认为如果仅仅是给学生介绍那么深奥难懂的背景、作品分析等, 那么学生绝对不会感兴趣的, 如果让学生开口去唱, 唱唱其中的主旋律《欢乐颂》, 非常清晰流畅的线条, 悦耳动听的旋律, 也许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通过他们自己的演唱就可以体会到歌曲的情绪是欢快、自由的。另外还可以通过乐器的演奏来表现音乐。同时也可以让同学们欣赏同一首作品的不同表演形式。既提高了他们的视野,也提高了他们的欣赏能力。 二、音乐课与其他学科的综合教学 鲁迅先生就曾说过: “学理科的偏看看文科的书, 学文科的偏看看理科的书, 看看别人在那里研究的是怎么一回事。”这里我们提倡的就是要学科综合, 打破传动的学科分类、孤立教学。将各个学科都融合在一起, 相互配合协助, 为更好的教学增加一双翅膀。对于音乐教学来讲亦应如此, 与其它学科教育的联系需要密切配合。1.音乐与语文音乐就是语言, 任何的歌曲都是以语言为基础的, 无论哪个国家、地区, 他们的音乐都是以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的。同样在在音乐教学中可以结合文学知识, 如音乐与诗歌的结合, 很多音乐作品都是以诗歌为题材的。 2.音乐与美术在教育实习中, 我发现如今中小学的音乐课和美术课已经合二为一, 并称之为《艺术》。艺术教育就是将音乐教育和美术教育结合在一起。音乐是听觉的艺术, 美术是视觉的艺术。人的各个感官不是独立的, 而是相互合作的, 耳朵听到了就会引起眼睛的想像。将美术和音乐结合在一起既培养了学生的音乐感官能力, 又提高了学生的美术直观实际能力。3. 音乐与其它学科音乐同样与历史、地理等学科也是可以综合学习的, 可以学习不同的历史时期音乐、不同地区和不同国家的音乐, 以及相关的文化知识。如我们学习藏族歌曲《走进西藏》, 可以让学生知道青藏高原的地理环境, 风俗人情, 传统文化, 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等等。不仅仅是音乐上的学习, 在其他知识的学习上也受益匪浅。还有音乐与数学、物理、化学等等都是有相关的联系, 我们都可以把它综合教学。 三、音乐与社会教育的综合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 是明天的太阳, 我们要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新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越来越多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 孩子是家里的中心, 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态度是“含在嘴里怕化了, 捧在手里怕掉了”, 这样, 不免对孩子的成长是一个很大的糖衣炮弹, 所以, 我们必须在学校中重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如何将德育融合在音乐教学中呢? 1. 音乐课堂与品德教育 孩子的心里是纯真无邪的, 他们对社会中的事物现象都是陌生而又好奇的。他们是一张白纸, 需要老师在上面为它描绘色彩。他们有很大的可塑性, 我们要在教学中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在音乐课堂上我们可以通过选择一些歌曲的学习来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 所以说, 我们从小就要热爱劳动,不能做家里当小公主、小皇帝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 2.教师的品德示范教育 教师作为祖国花朵的培育者, 不仅要有高尚的思想道德修养、渊博的知识内涵、还要对工作认真负责, 对学生和蔼可亲。己不正不能正人, 首先教师应严格要求自己, 从自己做起, 为学生树立好的榜样。作为一名音乐教师, 要为自己的教育事业奋斗, 以一个合格优秀的教师来衡量自己。课堂上, 教态端庄大方, 语言生动活泼, 要有扎实专业技术能力和丰富的知识库存, 用自己全部的热情去投身于工作之中, 将自己最大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总之, 让每个学生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是每位家长的心愿, 更是我们的职责。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愿我们的音乐课能够成为学生们真正快乐的天地。 四、结语 在学科综合化的潮流中, 我们的教育正是在向着综合教育发展。音乐课的综合教学也是必不可少的, 要求我们应该去认真对待, 深入研究。只有把音乐课丰富化、多样化、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提高他们的音乐素质和综合素质, 才能更好的将音乐教学优质化、科学化, 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
相较于其他学科而言,小学音乐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在其教学中让学生对音乐作品产生心理体验,使学生通过情感的体验来获得与欣赏音乐的美感。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小学音乐教学的重点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强调音乐作品的多元化表现形式,这就需要教师采用体验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形成情感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 一、体验式教学应用于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意义 体验式教学指的是教师创设具有一定感情色彩的情景和氛围,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有效活跃学生的思维。通常知识的体验可以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而情感的体验则能使学生对相关知识终身难忘。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体验式教学时,具有如下几点意义:①教学方式灵活多变。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多是采用单一化的教学方式,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学内容,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体验式教学的运用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音樂学习内容,借助创新式的方式对教学内容的内在意蕴进行体验,确保教学方式的灵活多变,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加快教学方式的创新变革;②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小学音乐教学中采用体验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平时缺乏学习兴趣或不善于表达的同学在音乐作品欣赏中产生学习的兴趣,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索,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和学习效率;③强化学生的审美情趣。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体验式教学,能够调动学生的审美欲望,让学生在丰富的音乐体验中进行审美享受及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审美情趣的提升。如部分热衷于流行音乐的小学生在体验式教学活动中,学会欣赏高雅的音乐作品,对其中蕴含的审美意蕴进行体验,学会欣赏美和创造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体验式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一)关注学生的地位 将体验式教学应用于小学音乐教学中,必须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体验学习活动中,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人翁地位,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积极性。当然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重视感性引导,及时关注学生的情感,通过科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音乐体验活动,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更好地感知与理解音乐作品。如讲述《蓝皮鼠和大脸猫》的内容时,教师要求学生从自身的喜好出发,扮演大脸猫与蓝皮鼠,对两个动物的声音进行模仿,歌唱与自己扮演角色相关的部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先组织扮演大脸猫的学生学习猫叫,然后组织扮演蓝皮鼠的学生学习鼠叫,然后分别组织练唱,使学生各司其职,扮演好自身的角色,共同演唱。 (二)加强情景体验与参与体验 情景是引导学生融入体验活动的重要因素,有效创设情景可以触及学生的情绪,满足学生对音乐学习的需求,提高教学效率,这是因为在情景体验中会考虑学生的情绪,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因此在体验式教学中引入情景显得尤为重要。如学习《春光好》时,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相对真实的场景,向学生展示春天万物复苏的图片,打造富有春意的课堂场所,让学生更加深入感受作品的旋律,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使学生爱上音乐作品,更加向往春天。此外,情感因素对学生学习积极性具有一定的影响,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从情感与感性的角度引导学生,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有效领悟和体验作品。例如讲解《小动物歌唱》时,教师可鼓励学生扮演成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让学生单独模仿小学生,根据学生的爱好进行分组,确保各小组之内的声音不重复,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深度与积极性。 (三)适当渲染氛围 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沉浸在音乐学习活动中,积极参与音乐表达或安静欣赏作品,才能达到音乐体验教学的目的。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选择能吸引学生的教学资源,使学生自主思考作品传达的情感,进而形成音乐欣赏方法。以《少先队植树造林歌》为例,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作品的演唱方法、节奏、风格等,将少先队的责任传达与植树的环保意义作为情感教育目标;或者是讲解作品创作的背景,使学生意识到植树的意义及少先队的关荣性,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通过背景知识的讲解,渲染多元化和高尚的音乐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进小学音乐教学的进步。 (四)加强沉浸体验 教师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吸引性的语言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思考音乐作品,对其中蕴含的情感加以体会,从而培养与发展学生的音乐欣赏思维。如讲述《保护小羊》的知识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欣赏音乐作品,明晰作品的社会意义,或者是讲述歌曲创作的北京,使学生明白保护动物的意义,进一步规范自身的行为,提高教学效率。小学生拥有充足的想象力及感性的思维,借助音乐引导学生进行体验,使学生充分理解相关主题内容,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体验式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将其应用于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应该立足实际,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引导学生加强情景体验、参与体验、沉浸体验,适当渲染氛围。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音乐作品内涵进行深入了解,与作品的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构建高效的音乐课堂。
九江新闻网讯(尹轶群)2018年12月3日上午,双峰小学全体音乐老师在新校区汇聚一堂,开展音乐学科教研活动。活动分两个环节进行:第一环节是由曾一君老师执教一节课题研讨课,第二环节是教师分享外出学习的心得体会。首先,曾一君老师执教了一节二声部节奏课《小鸭子》。曾老师围绕课题研究方向,在教学中运用新体系的教学方法,让孩子们以体验为主,在感受音乐魅力的同时,提升了孩子的艺术表现力。课堂伊始,曾老师带领学生踏步恒拍进教室,并在音乐声中有节奏的相互介绍自己,建立了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接着,老师根据儿童年龄特点,通过开火车的游戏练习节奏谱,并用简单的体态律动带领学生参与体验音乐。在读童谣时,通过图片和律动,使学生对童谣的记忆不断的深化,加深了学生对童谣的记忆。让原本枯燥单调的童谣活跃起来,课堂生机勃勃。 为了突破低年级学生在学习“二声部”过程中的难点问题,通过口读、手拍强化学生对节奏的印象后,在学生熟读、熟记第一声部的基础上,教师加入第二个声部,让学生初步感受、聆听二声部。再进一步合成二声部,层层递进,由易到难,轻松解决了教学难点。 整节课紧紧围绕着音乐基本要素,融入新体系体验教学法,以师生配合、生生配合等方式,最后通过小鸭子下池塘的游戏活动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课堂上下一片欢声笑语,孩子们与老师一同在愉快的游戏中共同体验着音乐赋予个人的音乐表现力。课后老师们汇聚在小会议室进行了积极研讨,老师们各抒己见,教研气氛浓厚。第二环节先由高倩倩老师汇报了她和应贻朵老师参加的由省教研室主办的“传承经典,共享文化——江西省戏曲动漫进校园音乐教师培训”活动学习心得。通过培训,对京剧、豫剧、赣剧“唱、念、坐、打”及道具、乐器等实物进行了了解,同时在培训学习中,台上老师指导,台下的学员也自发地跟着练习,真可谓“台上台下,学乐浓浓”,收获满满。紧接着夏丽文老师汇报了她与高倩倩老师,前往海南参加的全国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培训)曁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新常态音乐教学研讨会的学习心得。本次活动以“弘扬民族音乐”为基准,有37节课优秀课例进行了现场展示。课题选材广泛,各具特色,音乐课堂精彩纷呈,浓郁的民族音乐文化淋漓尽致的展现在专家和老师们的眼前,老师们感觉听课后心潮澎湃,热血沸腾。会上还传来喜讯,该校黄丽章老师执教的《拉德茨基进行曲》,夏丽文老师执教的《我是人民小骑兵》,分别获得2018年度一师一优课的部级优课。 通过内容丰富的教研活动,一方面,老师们对于新体系教学有了一个直观的接触和思考;另一方面,外出学习的老师们,又为大家带来的新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学无止尽,共同期待下一次精彩的音乐教研活动!
音乐的艺术之美也许就是陶冶情操的结果了。音乐是积聚灵感、催发情感、激活想象的艺术,它是实施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在优美的旋律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其中的诗情画意,而且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然而,实践证明,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热爱音乐的本性。长期以来,音乐课堂都是以教师为中心,把音乐教育禁锢在固定的区域内,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热爱音乐的情感受到极大的抑制。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如何激发学生的音乐灵性,以满足学生的“自我表现”的需要?如何让音乐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呢? 一、开放音乐课堂,为音乐知识注入生活气息 开放的音乐教学是指音乐教学的多元性,它不拘于一种固定的模式,是学生对音乐的认识与对音乐的实践。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天性活泼、好玩好动、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他们对音乐的感受总是通过各种动作表现出来。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为了让课堂成为学生充分展示生命智慧的舞台,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平等、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活动的空间,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尽情地施展自己的才华。我们教师根据儿童好动、好游戏的心理特点,把少儿的音乐学习与游戏、舞蹈有机结合起来,把抽象的音乐概念、复杂的音乐原理以及枯燥的技能训练,转化成生动有趣的游戏、舞蹈,使之形象化、具体化,让少年儿童过自身的活动,把听、视、触等各种感觉活动和运动、唱歌、表演、游戏、舞蹈等结合起来,从而把他们从座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既动口、动手、动脚,也要动脑,蹦蹦跳跳地进入音乐世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音乐知识、技能,培养思维能力,同时也受到美的熏陶。 在教学《数鸭子》时轻声用小鸭子的叫声哼唱歌曲曲调,歌曲表演时由学生自由选择唱还是用动作表演,很多同学都喜欢动作表演,这样既生动形象又容易记住歌词,在活跃的课堂氛围里学会了新歌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编歌词环节,孩子们很兴奋,都争着表演不同的角色,而且他们还创编了许多自己喜欢的动作及表情,甚至有些同学还创作对白,设计动作造型。他们的神态是那么的认真,分组创编,根据学生报出来的喜欢的动物,自由组合在所贴的动物画前讨论并演唱,最后分组表演体现了孩子们丰富自由的创编能力及培养了她们的自我表现力。在这种自编、自导、自演的实践活动中,音乐不再是抽象的、虚幻的知识,而是充满魅力和灵性的造物,与生活息息相关。它既激发了学生对音乐浓厚的兴趣,树立了自信心,孩子们的身心得到了发展,天真活泼的个性得到了解放。在这种开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孩子们学生通过歌唱、表演、創作,达到对歌曲的体验,师生之间平等互动,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交流合作。他们完全沐浴在优美的情境中,充分感受音乐的趣、音乐的美,激化和深化学生心中对音乐美的熏陶。 二、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可以说,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无论是对于普通的音乐听众,还是对于音乐的专家来说,感情体验都是在进行音乐学习时不可缺少的一种心理要素。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的魅力在于能给人们驰骋想象的空间。任何一首歌曲或乐曲都是艺术家的情感产物,它通过音乐特有的方式来表现,或活泼或婉转或庄严或凄凉的情感,使人们受到美的熏陶,情感的陶冶。教师应充分挖掘音乐形象中的情感因素,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去体验音乐中的情感,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在音乐的审美实践与创造中逐步发展与丰富。由此,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我首先以自己的情感去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让他们带着一份真情去体验音乐,享受音乐带给他们的乐趣。使之产生共鸣,愉快地进行教学。 在教学《小鸟,小鸟》这首歌曲时,小学音乐教师必须先掌握整首歌曲的主题,其主要以小鸟为主题,将春天中的阳光、花草、树木等大自然美景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几幅春天风景画,让学生体会春天美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能够积极参与音乐教学活动。再以这首歌曲的伴奏为背景音乐,利用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设备播放自己精心制作的有关“春天到了,万物复苏”的影片。学生在欣赏之余,积极情绪再度高涨,学习兴趣再度提高。学生仿佛置身于春天这一美好的季节,扑面而来的都是满满的春意。 三、情感投资,以情动情 情感教育是人格教育的核心,音乐就是情感的艺术。通过音乐教学活动,塑造孩子美好心灵,在实践中加深情感体验,进而产生对音乐的共鸣,使其灵魂得以净化、情感得以升华,最终实现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 新课堂理念下的音乐课堂教学,不仅应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方法,更应使学生人文素养得到提高。这样的课堂才是充满认知情趣,这样的课堂才能放飞学生的个性,这样的课堂才能焕发生命的活力。
小学音乐教学介入微课设计,这是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的重要技术运用。在具体操作时,教师要做好多方面调查,找准微课介入角度,以提升微课教学运用效度。引题时切入、质疑时切入、训练时切入、结果时切入,针对的是学生思维激发启动点,教师科学设计、适时投入微课,可以成功激活学生参与兴趣,矫正学生学习方向,拓宽学生认知视野,赢得音乐课堂教学主动权。 一、引题时切入,激活学生参与兴趣 音乐课堂教学之初,学生思绪还不够统一,课堂学习气氛还没有完全建立,教师此时投入微课,可以快速集合学生关注力。因为微课是较为直观教学手段,教师通过微课传递极为丰富学习信息,特别是多种个性信息材料的展示,能够给学生多种感知器官造成一定冲击,个性的图片、生动的视频、多元的文字、精彩的动画等,为学生打开认识音乐世界的一扇大门,学生学习兴趣被顺利激活,课堂学习逐渐进入到正确轨道。 《我是小小音乐家》导入时,教师让学生学做小小主持人,介绍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并和大家一起欣赏。学生大多不敢主动参与。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微课视频,引导学生观看人家是如何做主持人的。学生观看完视频后,对做小小主持人有了一定信心,参与热情开始高涨。有学生这样主持:今天咱们要学习《我是小小音乐家》,大家听过这首歌曲吗?在听歌曲时,我们不妨回想一下,在我们记忆里,还有哪些歌曲曾经和这首歌有相通之处,给你带来怎样的感悟和启迪呢?教师帮助播放歌曲音频《我是小小音乐家》,主持人发动学生展开讨论,课堂教学顺利展开。 二、质疑时切入,启动学生多元思维 音乐学习时,学生难免要遇到一些学习障碍,对歌曲内涵不理解、对旋律不熟悉、对歌曲演唱不熟练、对乐理常识不掌握,都可能造成一些困惑。教师要及时切入微课视频,用最为生动形象感知手段,为学生提供思维导向,引导学生展开多向思维。为提升学生认知品质,教师不妨发动学生展开质疑活动,并通过释疑对话挖掘课堂教学深度,为學生提供重要学习契机。正所谓: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欣赏歌曲《中国娃娃》时,教师一连让学生听三遍歌曲视频,并鼓励学生展开质疑活动。学生继续听歌曲,然后给出一些质疑问题:歌曲为什么用多种演唱形式展示?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歌曲表达什么样的情感?教师针对学生提问,与学生一道展开深入讨论,很快形成了共识:这首歌曲运用了齐唱、合唱、轮唱等演唱形式,这样安排是为了丰富歌曲的表现形式,提升歌曲深度,而且有力渲染了歌曲轻快活泼气氛,表达了对祖国的赞美之情。 三、训练时切入,矫正学生学习方向 音乐课堂训练设计时,教师不妨利用微课视频进行示范展,为学生学习树立榜样。音乐训练包括歌曲演唱、歌词诠释、节奏把握、乐理识记、演奏练习等,教师利用微课对相关技术环节进行重点展示,可以有效消除学生训练桎梏。学生音乐基础不在同一水平线上,在音乐训练环节,学生表现自然呈现个性化特征。教师在微课设计时,要关注不同群体学生认知实际,为学生提供覆盖面更为宽广的微课视频。 在学习《美丽的黄昏》歌曲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示范演唱歌曲微视频,这里有教师亲自演唱的,也有学生演唱的。学生被微课视频所感染,纷纷展开跟随演唱和律动。教师引导学生对歌词展开对位解读,并提出思考问题:你感觉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子的?歌曲表现了什么意境?你感觉用什么样的歌声表现最为合适?学生展开热烈讨论,有学生说:这首歌曲表现了黄昏的美丽,给人的感觉就是恬静、舒适,有美丽的钟声衬托,黄昏背景厚度大幅度提升。教师让学生自由演唱歌曲三遍,同桌之间展开合作学习,展开互评活动。学生积极行动起来,课堂训练顺利展开。 四、结果时切入,拓展学生认知视野 音乐课堂教学结束时,教师及时介入微课视频,可以为课堂学习认知进行系统梳理,也可以借助微课视频布设课外学习任务。俗话说:结果如撞钟,轻音有回响。因为临近下课,学生思想很容易出现松懈,教师利用微课展示,可以快速收拢学生思维,顺利构建音乐学习认知体系,明确课外学习任务,准确锁定学习目标。真正结果成为那实实在在地“撞钟”,让学生学习思维延续拓展。 《蜗牛与黄鹂鸟》歌曲学习结束时,教师展示微课视频,这是教师对《蜗牛与黄鹂鸟》的改编视频内容,学生看得非常认真。教师布设课下作业:根据视频提示,改编《蜗牛与黄鹂鸟》这首歌曲,用歌曲旋律,对歌词进行适当改编。学生下课之后,学习热情都很高,纷纷展开改编活动。有些学生还一边演唱一边律动,教室内学习气氛正浓。课堂展示时,很多学生都有比较出色的发挥,课外训练获得良好效果。微课视频内容没有限制,如果能够将学生作为视频主体内容,其展示效果会更显著。小学生大多喜动不喜静,对微课视频具有偏向性,启动微课视频教学具有特殊教育启迪效果。 教师利用微课视频引导学生展开课文学习,学生学习积极性得到有效延伸,这说明教师微课视频做得非常成功。改编歌词是学生比较喜欢的学习形式,对提升学生歌曲理解能力有一定积极作用。 微课被称为课堂教学的“轻骑兵”,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微课凭借短小精悍等特点,已经赢得师生的广泛欢迎。校准微课介入角度,可以最大限度发挥微课的引导启发作用。小学生思想活跃,对微课有特殊敏感性,教师多角度介入微课教学,能够快速引领学生进入音乐作品核心,提升音乐感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