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记者从市教育局联合多个部门出台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获悉,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中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市将把研学实践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并将遴选认定一批研学承办机构和实践基(营)地。研学实践是面向全体中小学生,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以培养中小学生的生活技能、集体观念、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也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意见》要求,各中小学要结合实际,将研学实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精心设计研学实践活动计划和方案,灵活安排研学实践时间,其中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原则上安排在义务教育四至八年级和高中一、二年级进行,每学年安排不超过2次,每学年小学累计不超过3天、初中累计不超过4天、高中累计不超过5天。同时,研学实践要逐步建立小学以乡土乡情为主、初中以县情市情为主、高中以省情国情为主的不同层次和多种类型的研学实践活动课程体系,并将学生参加研学实践活动结果纳入综合素质评价、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此外,还将打造一批示范性精品主题线路,逐步形成布局合理、互联互通的研学实践网络。编辑:陶子瑶【来源:郴州新闻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近日,海南省教育厅等12部门联合制定并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根据教育教学计划科学合理安排研学旅行时间,原则上安排在小学四到六年级、初中一到二年级、高中一到二年级,每学年安排不少于一次,每学年小学累计2—3天、初中累计3—4天、高中累计4—5天。同时,要将学生参加研学旅行活动结果纳入学分管理体系和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对此,学校老师和家长们纷纷点赞,但也有人担心费用和安全问题。什么是研学旅行?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意见》指出,研学旅行是面向全体中小学生,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以培养中小学生的生活技能、集体观念、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学校组织集体外出活动现状担心经费和安全,有的学校从未组织学生集体外出采访中,记者发现,我省中小学校鲜有组织学生研学旅行的。有的学校会以春游、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形式组织学生集体外出或参观学习,但往往当天去当天回。受时间限制,在活动中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机会并不多。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学校或班级从未组织学生集体外出。为什么不热衷组织学生集体外出?采访中,几位学校负责人不约而同地给出相同的答案——经费和安全问题。海口一中学有关负责人表示,该校偶尔组织学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但与研学教育仍有差别,“因为安全问题,我们组织集体外出活动往往当天去当天回。”“基本上,我们每学期都会组织学生春游,上学期组织去了红树湾湿地公园,带学生们去看火烈鸟。”海口港湾小学德育处主任谭曲表示,春游由学生自愿自费参加,家境困难的学生的费用则予以减免。家长怎么看?为研学旅行点赞,盼解决好安全和收费问题采访中,家长们纷纷表示,“研学旅行是个好举措。”海口市琼山五小学生家长刘女士认为,研学旅行可以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和生活体验,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加学生认识历史、体验文化的机会。“都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研学旅行可以拓展孩子的知识面,同时通过集体食宿增强集体意识和自我能力。”海南中学学生家长王女士表示,自从孩子上了初中,她每年都会抽出时间带孩子去旅游,在旅游中学习。“我们一般带孩子去红色革命基地或者是博物馆、海洋馆,实践证明,这确实对孩子大有裨益。”王女士说。但也有不少家长表示担忧。“集体外出,孩子的安全如何保障?”“会不会导致乱收费的问题?”“研学旅行会不会流于形式?”如何开展?1安排每学年不少于一次《意见》指出,各中小学要结合实际,将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做到有课时、有师资、进课表,要精心设计研学旅行活动计划和方案,避免“只旅不学”或“只学不旅”现象。《意见》强调,灵活安排研学旅行时间。原则上安排在小学四到六年级、初中一到二年级、高中一到二年级,每学年安排不少于一次,每学年小学累计2—3天、初中累计3—4天、高中累计4—5天。研学旅行时间尽量避开旅游高峰期。2课程根据学段特点和地域特色开发课程体系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根据学段特点和地域特色,逐步开发建设乡土乡情、县情市情、省情国情等不同层次,以及自然与文化、历史与地理、科技与人文、工业与农林、城市与乡村、传统与现代、参与与体验等多种类型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体系。3考核纳入学分和综合素质评价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科研部门要研究制定研学旅行评价标准和评估体系,促进中小学校不断改进研学旅行的育人效果,增强育人功能。中小学校要将学生参加研学旅行活动结果纳入学分管理体系和综合素质评价体系。4基地争取到2020年底,全省遴选出约30个省级研学基地《意见》指出,争取到2020年底,每个市县至少遴选出3-5个市县级研学旅行基地,全省遴选出30个左右的省级研学基地,并向教育部申报20个左右国家级研学旅行教育实践基地。每个基地至少具备一个研学旅行活动主题,有地域特色的研学旅行课程,能够满足不同学段学生研学旅行的需求。5费用财政支持,经费不足部分由学生个人承担《意见》指出,研学旅行不得开展以赢利为目的的经营性创收。对特困家庭的学生要减免费用。各级地方财政建立以奖代补的经费保障机制,按每生每年100元的标准拨付经费奖补学校开展研学旅行活动。从2019年开始,省属学校所需经费根据上年实际参加活动的学生数由省财政承担,市县所属学校(含民办学校)所需经费根据上年实际参加活动的学生数由省、市县按照5:5比例分担。开展活动所需经费不足部分由学生个人承担。6安全学校须买校方责任险,与家长签订责任书《意见》强调,各地要制订科学有效的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安全保障方案。各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属地原则,负责督促学校落实安全责任,审核学校报送的活动方案、投保信息和应急预案。学校必须购买校方责任险,宣传和鼓励学生家长为学生购买学平险,与家长签订安全责任书。
1月7日,成都市教育局等11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今后,研学旅行将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坚持公益性原则,“不得开展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性创收,对贫困家庭学生要减免费用。”《指导意见》明确,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根据《指导意见》,研学旅行将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各中小学要教育教学计划灵活安排研学旅行时间,一般安排在小学四到六年级、初中一到二年级、高中一到二年级。学校要确定相应的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专门负责研学旅行工作,组织研学旅行活动要计入教育教学工作量。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要充分利用、挖掘当地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结合学段特点和地城特色,逐步建立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为主、初中阶段以县情市情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为主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体系,有条件的地方也可开发国外研学旅行课程。在规范研学旅行组织管理方面,《指导意见》明确,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要制定研学旅行工作规程,做到“活动有方案,行前有备案,应急有预案”。按规定,开展研学旅行要坚持公益性原则,同等条件下,优先到公益性基地开展研学旅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全市学生集体参观实行免票。“家长在自愿的前提下支持孩子参加活动,学校不得从组织学生开展研学旅行中营利,相关费用可纳入学校代收费项目。”同时,受委托开展研学旅行的企业或机构必须投保旅行安全相关责任保险,并为参加人员投保意外险。承担研学旅行组织、接待的相关单位(企业)、机构要对家庭困难的学生给予费用减免。此外,《指导意见》要求,各区(市)县要建立健全中小学生参加研学旅行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把中小学组织学生参加研学旅行的情况和成效作为学校综合考评体系的重要内容,将学生参加研学旅行情况的评价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关注乐居买房,掌握购房好时机。】
1月7日,成都市教育局等11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未来,研学旅行将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建设一批具有天府文化特色、安全适宜的研学旅行基地。坚持公益性原则,不得开展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性创收,对贫困家庭学生要减免费用。将研学旅行纳入教育教学计划《指导意见》明确,各中小学要根据教育教学需要,结合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将研学旅行纳入教育教学计划。学校根据教育教学计划灵活安排研学旅行时间,一般安排在小学四到六年级、初中一到二年级、高中一到二年级。结合学段特点和地域特色,逐步建立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为主、初中阶段以县情市情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为主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体系,有条件的地方也可开发国外研学旅行课程。建设一批研学旅行基地同时,成都还将建设一批具有天府文化特色、安全适宜的研学旅行基地。依托金沙遗址、武侯祠、杜甫草堂等博物馆,成都科技馆、成都规划馆和都江堰历史文化遗产,加强自然科普型研学旅行基地建设;依托在蓉高校、地震遗址、国防教育基地等资源,加强励志拓展型研学旅行基地建设;依托天府绿道、林盘景区、防灾减灾教育馆、知名企业等资源,加强体验考察型研学旅行基地建设。积极推动资源共享和区域合作,打造一批天府文化研学旅行精品线路。坚持公益性原则按规定,开展研学旅行要坚持公益性原则,同等条件下,优先到公益性基地开晨研学旅行,爱国主义育基地对全市学生集体参观实行免黑。家长在自愿的前提下支持孩子参加活动,学校不得从组织学生开展研学旅行中营利,相关费用可纳入学校代收费项目。同时,受委托开展研学旅行的企业或机构必须投保旅行安全相关责任保险井为参加人员投保意外险。承担研学旅行组织、接待的相关单位(企业)、机构要对家庭困难的学生给予费用减免。封面新闻记者 周丽梅 杨晓蓓
今年五指山市“两会”,五指山政协委员梁潇予建议:大力推进五指山市各校“行走中的课堂”,使其在五指山市教育主体部门蓬勃发展。梁潇予认为,应该逐步扩大参与研学旅行的教育对象覆盖面,让更多在校学生获得研学旅行的机会。让更多的学生接受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在体验中感悟提升的变化,萌发发现新事物思维。此外,开发多种研学旅行路线和内容方案。长短途研学旅行相结合。根据研学目的开发多种研学旅行路线方案,根据路线长和短、内容多和少、参加研学人数、研学目的地支出经费等情况确定出发和返回日期。创新研学旅行课程内容。研学旅行是一门行走在路上活生生的体验课程。建立研学旅行多重保障机制,开展研学旅行活动,联动家庭、学校、教育部门和政府。建立由政府统筹、教育部门主管、服务提供方之间联动,学校主体、家长支持的健康有序的研学旅行协商调动机制,保障研学旅行工作从始至终能顺利进行开展。在经费保障方面,根据研学旅行课程内容安排,建立由政府财政、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家长多元化承担经费,社会资助支持研学旅行方案,确保项目经费支出规范机制。完善安保机制,配备相关陪学教育工作人员,保障路上的课堂有组织、有计划、有秩序进行。(石祖波)【来源:南海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1月7日,成都市教育局等11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根据《指导意见》,研学旅行将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各中小学要教育教学计划灵活安排研学旅行时间,一般安排在小学四到六年级、初中一到二年级、高中一到二年级。学校要确定相应的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专门负责研学旅行工作,组织研学旅行活动要计入教育教学工作量。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要充分利用、挖掘当地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结合学段特点和地城特色,逐步建立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为主、初中阶段以县情市情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为主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体系,有条件的地方也可开发国外研学旅行课程。《指导意见》强调,研学旅行要坚持公益性原则,“不得开展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性创收,对贫困家庭学生要减免费用。”《指导意见》要求,各区(市)县要建立健全中小学生参加研学旅行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把中小学组织学生参加研学旅行的情况和成效作为学校综合考评体系的重要内容,将学生参加研学旅行情况的评价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针对《指导意见》,成都市教育局特别作了内容解读。一、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什么?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二、《指导意见》出台的背景、依据是什么?为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传承巴蜀文明,发展天府文化,根据《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教基一〔2016〕8号)和《四川省教育厅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川教〔2017〕114号)要求,结合本市实际制定。三、成都市研学旅行的工作目标是什么?以立德树人、培养人才为根本目的,以预防为重、确保安全为基本前提,让中小学生在研学旅行中感受祖国大好河山,发扬传统美德,继承革命传统,传承天府文化,感受改革开放伟大成就,增强对坚定“四个自信”的理解与认同。引导中小学生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定,促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开发一批育人效果突出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建设一批具有天府文化特色和示范带动作用的研学旅行基地,开发一批具有天府文化特色的精品研学旅行线路,建立一套规范管理、责任清晰、多元筹资、保障安全的研学旅行工作机制,探索形成中小学生广泛参与、活动品质持续提升、组织管理规范有序、基础条件保障有力、安全责任落实到位、文化氛围健康向上的研学旅行发展体系。四、《指导意见》提出的成都市研学旅行基本原则是什么?一是教育性原则,要结合学生身心特点、接受能力和实际需要,注重系统性、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良好成长空间。二是实践性原则,要因地制宜,呈现地域特色,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在与日常生活不同的环境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了解社会、亲近自然、参与体验。三是安全性原则,要坚持安全第一,建立安全保障机制,明确安全保障责任,落实安全保障措施,确保学生安全。四是公益性原则,不得开展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性创收,对贫困家庭学生要减免费用。五、成都市研学旅行工作的安全要求是什么?一是各区(市)县要制订科学有效的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安全保障方案,探索建立行之有效的安全责任落实、事故处理、责任界定及纠纷处理机制,实施备案制度,做到层层落实,责任到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督促学校落实安全责任,审核学校报送的活动方案(含保单信息)和应急预案。二是各学校要提前拟定活动计划并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做好行前安全教育、信息告知等工作,负责确认出行师生购买意外险,必须投保校方责任险,与家长签订安全责任书,与委托开展研学旅行的企业或机构签订安全责任书,并要求承办方对使用的营运车辆和驾驶员资质进行核查。三是各承办方要明确并承担学生研学旅行安全责任,探索建立承办方公开承诺机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四是各级研学旅行工作协调小组成员单位落实好各部门安全职责。六、成都市研学旅行经费筹措机制是怎样的?一是坚持公益性原则,同等条件下,优先到公益性基地开展研学旅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全市学生集体参观实行免票。二是家长在自愿的前提下支持孩子参加活动,学校不得从组织学生开展研学旅行中营利,相关费用可纳入学校代收费项目。三是受委托开展研学旅行的企业或机构必须投保旅行安全相关责任保险并为参加人员投保意外险。承担研学旅行组织、接待的相关单位(企业)、机构要对家庭困难的学生给予费用减免。四是各区(市)县要探索建立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共同承担的多元化经费筹措机制,鼓励通过社会捐赠、公益性活动等形式支持开展研学旅行。七、成都市研学旅行组织保障措施有哪些?一是成立成都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协调小组,协调小组由教育、发改、公安、财政、交通、文化、卫生、食药监、旅游、金融和共青团等相关部门组成,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局,研究协调制定全市研学旅行政策。二是各区(市)县要成立由教育部门牵头,相关部门、组织共同参加的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协调小组,加大对研学旅行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管理指导,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应工作方案。定期检查工作推进情况,建立校外多方协作管理机制。三是各区(市)县要建立健全中小学生参加研学旅行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把中小学组织学生参加研学旅行的情况和成效作为学校综合考评体系的重要内容,将学生参加研学旅行情况的评价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四是各区(市)县要积极创新宣传内容和形式,向学生、家长、社会宣传研学旅行的重要意义,探索搭建研学旅行新媒体服务平台,为研学旅行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促进研学旅行工作平稳、有序推进。该文件的解读机构为成都市教育局,解读人为胡倩,联系电话为028-61881670。(记者 陈淋)来源:四川新闻网想获取更多政务新闻及服务资讯,请下载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政务客户端──四川发布。
梧桐山、美术馆、音乐厅……深圳的这些地标,如何转换为孩子们在校外深度学习的资源?寒暑期和节假日,如何激发孩子以项目式学习的方式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秉持“和以立德,美以树人”的办学理念,深圳市滨河小学2017年系统构建以突出“责任与服务”为主线,培育有理想、有担当小主人为目标的少先队“星火课程”。“缤纷假期”综合实践校本课程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板块。组建研学小组、制定分工与计划表、确定主题、设计调查问卷、组织头脑风暴、实地考查、制作思维导图、总结分享……综合实践课程中,滨河小学的孩子在“玩中学,学中乐,乐中思”,综合素养在体验活动中得到进一步提升。撰文:叶淑萍学校供图分年级设立48个研学课题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2016年12月,教育部印发《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要把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这是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大事件。研学活动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可以帮助少先队员了解国情、走向社会、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着力提高少先队员们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育有理想、勇担当的和美阳光少年不是一句口号。滨河小学通过开发“缤纷假期”综合实践校本课程,编制实践活动指南手册代替传统的寒暑假作业,鼓励学生在假期里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包括阅读一本好书、市内研学旅行、参加志愿服务、坚持体育运动、设计红领巾社团团徽、设计30周年校庆标志等,这种以“玩”为主的“创新作业”深受学生和家长喜爱。“在深圳这座城市学习、生活、生长,我们的孩子首先应该了解深圳。”滨河小学校长李国平表示,为了让少先队员深入了解深圳,该校围绕爱国主义、自然生态、人文艺术、科技创新四大类八大项研学主题,按队员的年龄及适应能力区分为48个研学课题,作为研学主要内容。鼓励学生走进莲花山公园、大鹏所城、大芬村、观澜版画村等市内研学基地,开展丰富的实践学习活动。研学指导手册则结合这些景点的推介,包含研学地的概况、核心价值、开放时间、交通指引,指导学生开展规划路线、实践准备、心得记录、专题研究等学习活动。实践过程中,高年级的同学开展了具有针对性的小课题研究,孩子们自发组队成团,走进社会,体验多彩生活,完成了有价值的研究性学习报告,切实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学校还把研学旅行上升到课程层面,实现从设计——实施——评价的全过程规范。其中包括常态化举办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的体艺、科创素养与良好的品德修养。重实践更重服务与担当去年11月26日,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进一步强调坚持立德树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滨河小学的“星火”课程体系,由“爱与责任”“美言美行”“服务创新”三个层级组成,其内涵正好构成一个“快乐生活、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新时代和美阳光少年”。其中,“胸有大爱、责任担当”是“大脑”课程;品德“严”“实”、习惯良好,发现美、创造美、弘扬美是“双手”课程;关爱他人、乐于服务,热爱科学、创新实践是“两足”课程。滨河小学同时鼓励少先队员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去体验、去服务。每周六,该校小志愿者都在地王大厦“深港之窗”为游客讲述深圳故事,在志愿服务U站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三年来,学校主动开发了深圳博物馆、深圳科学馆、深圳少儿图书馆等8个少先队校外实践基地,为“星火”课程实施提供了更为开放、更为丰富的课程资源,队员们都乐于参与,乐于体验,并在参与体验中自主发展,有效提升综合素养。学校还在严格规范校内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基础上,依托学校家委会宣传动员,全校1200多个家庭当中,有900多名家长自发加入深圳市义工联组织成为正式义工,投身学校校外辅导员行列,成为安全辅导员、社团辅导员、社会实践辅导员等,带领和服务队员参与校内外课程的具体实施。2017年,被评为全国“小小志愿者”活动试点学校后,滨河小学将劳动教育从校园小当家、社会小义工两个岗位延伸到家庭,引导少先队员将在学校班级、社会岗位工作中收获的责任心,动脑、合作、创新的工作方法带到家庭岗位工作中去,做好家庭小帮手。学校鼓励少先队员们在家中寻找一个适合自己能力的岗位,学会做简单的事情,同时挖掘岗位中的资源。一项创新和延伸,让学生懂得做事要主动自觉、有方法,能持之以恒,还要学会感恩。宅学手册拓展居家学习内涵跟爷爷奶奶学习包饺子、为爸爸妈妈做一顿爱心晚餐……在今年“停课不停学”期间,滨河小学通过红领巾“云”行动,倡导少先队员居家完成系列打卡任务,助力前方抗疫。“停课不停学”期间,滨河小学依照长短课交替、文化课与活动课并重、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原则,合理设计学生宅家学习课程,除安排有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道法等文化课,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综合实践等素养课外,还安排了快乐习字、古诗吟诵、成语故事等活动课内容,以及结合学校传统设置的和美故事、“三岗”服务、校园No.1等特色课程。数据显示,仅“校园No.1”网络竞技项目一项就有3100多人次参与其中,共创造了75项校区纪录,包括9项全国赛区纪录。疫情居家期间,滨河小学少先队开展“红领巾云行动,争做抗疫小先锋”活动,讲述疫情期间美故事、征集书画作品与音视频作品、发挥“家庭帮手岗”作用、书写抗疫故事、云上致敬英雄。录制《不放弃》手语视频,开展与对口支援城市——荆州少先队员手拉手活动,为湖北人民送去鼓励和温暖。“云”行动根据队员的身心特点,围绕在线互助学习、“家庭帮手岗”做家务、讲述抗疫美故事、爱眼护眼、体育锻炼、展现艺术特长等几个方面,分年段分别制定打卡任务。队员们在家定时打卡,寻找、学习抗疫先锋故事,并通过故事讲述、书画作品、歌舞表演等对逆行先锋表达感激之情。大队部号召全体队员积极参与,用行动为抗疫增添一份力量。本次“云”行动深受队员和家长喜爱,大队部共收到26个中队推荐的200余篇作品,除了通过网络公众号等途径进行宣传,激励队员们继续好好表现,努力抗疫。返校之时,大队部为表现优秀的中队、小队和队员颁发了“抗疫小卫士”奖章。2020年暑假,学校创新研制综合实践活动指南《宅学手册》,从“宅计划”“宅阅读”“宅运动”“宅抗疫”“宅实践”几方面对全校学生进行指导,教会学生如何宅出自律、宅出健康、宅出兴趣。开学后,学校又利用两周的班队活动时间,各班组织活动分享交流与评选。发动学生自主申报优秀学员,包括“阅读美少年、运动美少年、艺术美少年、劳动小能手、实践美少年、假期好少年”,每一学生最多可申报2个单项,对于学生而言,这是极大的鼓励。
图为市复兴中学研学旅行走进王边画家村。中原新闻网邯郸讯(记者常慧杰)近日,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邯郸市教育局出台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据了解,研学旅行是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按照《意见》要求,各中小学要结合当地实际,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配备专兼职教师,制定学校整体方案,做到有课时、有师资;要把研学旅行与学校课程和学生学习相结合,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要精心设计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做到立意高远、目的明确、活动生动、学习有效,要做到“学”与“游”兼得。要根据学段特点和地域特色,逐步建立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为主、初中阶段以县情市情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为主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体系,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同时,各县(市、区)要结合本地实际,遴选建设一批安全适宜的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市教育局将各县(市、区)遴选确定基础之上,根据研学旅行育人目标,结合域情、校情、生情,依托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红色教育资源和综合实践基地、大型公共设施、知名院校、工矿企业、农业产业、军营文化、科研机构等,遴选建设一批安全适宜的中小学生市级研学旅行基地,供全市中小学生研学,并以基地为重要依托,积极推动资源共享和区域合作,打造一批示范性研学旅行精品线路,逐步形成布局合理、互联互通的研学旅行网络。各基地要将研学旅行作为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的重要载体,突出祖国大好风光、民族悠久历史、优良革命传统和现代化建设成就,根据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的研学旅行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发自然类、历史类、地理类、科技类、人文类、体验类等多种类型的活动课程。市教育局将社会实践基地和研学旅行基地有机融合,评选精品路线20—30条,30—50个示范基地,通过微信公众号和教育局官方网站对外公布基地信息(含位置、类别、路线、承载量等),并逐步建立相应的网站和平台,供全市中小学生研阅、预约、评价。《意见》指出,研学旅行不是一般的旅游,要根据学科教学内容、特点和进度,精心设计活动行程,参照研学旅行基地相关要求,合理地安排好不同学段、不同课程、不同年龄学生的研学旅行主题,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泼、形象直观,做到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效果突出,促进研学旅行更有针对性、实效性。各县(市、区)教体局、市直各学校要探索制定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规程,做到“活动有方案,行前有备案,应急有预案”。《意见》称,研学过程中学校要在充分尊重个性差异、鼓励多元发展的前提下,对学生参加研学旅行的情况和成效进行科学评价。一看学生在研学过程中的表现,如情感价值观、积极性、参与状况等,作为“优秀学生”评比条件;二看学生学习的成果,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演出展示等方式呈现,可ABCD四个等级记录在案,优秀者计入学生成长记录袋中。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称,我市作为全国研学旅行示范区,推进研学工作任重道远。因此,各县(市、区)要把研学旅行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充分利用独特而优异的十大文化脉系,通过研学旅行让广大中小学生感受祖国大好河山,感受中华传统美德,感受革命光荣历史,感受改革开放伟大成就,通过“游”达到“学”的目的;同时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促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中小学生了解国情、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着力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近年来,教育部高度重视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指导各地丰富研学实践教育活动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12月2日,教育部答复《关于完善研学旅游市场秩序的提案》中表示,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各地根据《意见》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答复表示,为严格研学旅行承办企业或机构的准入条件和服务标准,2016年,国家旅游局发布了《研学旅行服务规范》,明确要求承办方应为依法注册的旅行社,应设立研学旅行的部门或专职人员,宜有承接100人以上中小学生旅游团队的经验等资质条件,进一步提升了研学旅行开展水平。为进一步提升研学旅行人才质量,2019年增补设置“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在1+X证书制度试点过程中,遴选发布研学实践策划与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学生培训和考核工作正陆续开展。文化和旅游部也通过指导相关协会加强人才培训,为研学实践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同时,为推动各省高度重视研学旅行工作,国家教育督导部门已将“推动学校实践教育条件和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以及全社会共同参与立德树人氛围营造的情况”纳入对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内容中进行督导。下一步,教育部将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研学实践教育管理制度,推动建立研学旅行市场联合监管机制,研制《中小学研学实践活动指南》,推动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在各地各校有序、有效开展。
第一节 课程概述一、课程的概念“课程”一词在我国始见于唐宋期间。唐朝孔颖达为《诗经》作注:“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这是我国历史上迄今为此所能见到“课程”一词的最早使用。但这里所说的课程并不是现代意义的。宋朝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多次提及课程,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这里的课程即指功课及其进程。在西方,“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它由拉丁语派生而来,意为“跑道”。根据这个词源,最常见的课程定义是“学习的进程”,简称学程。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所教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某一门学科。它主要体现在课程计划(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教科书)之中。二、课程类型(一)根据课程任务: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研究课程。基础性课程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学力的课程,及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基本公民的“三基”(读、写、算)为中心的基础教养,是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拓展性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知识与能力,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并迁移到其他方面的学习。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这类课程给学生一定目标,让学生自己探究,从而得出结论。(二)根据课程的设计方式: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学科课程是指从各门科学领域选择部分内容、分门别类地组织起来的课程体系。我国古代的“六艺”和古希腊的“武士七技”都是学科课程。学科课程分科设置,重视学科内容的内在逻辑联系,但不重视学科之间的联系;重视对知识的系统学习,但不重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而且忽视学习的过程。活动课程,又称儿童中心课程、经验课程,是为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活动为中心组织的课程。活动课程的代表人物是杜威。(三)根据课程的综合程度: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分科课程是指从不同门类的学科中选取知识,按照知识的逻辑体系,以分科教学的形式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课程。分科课程与学科课程基本上是一致的。综合课程是指打破传统分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领域构成的课程。根据综合课程的综合程度及其发展轨迹,可分以下几种: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四)根据对学生的学习要求: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必修课程是根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制定的,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习的科目。它是个体社会化的基础,主导价值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共性。就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课程现状而言,必修课程一般包括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选修课程是针对必修课程的不足之处提出来的,是为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而开设的课程。(五)根据课程的呈现方式: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显性课程亦称公开课程,是指在学校情境中以直接、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显性课程的主要特征之一是计划性,这是区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主要标志。隐性课程亦称潜在课程、自发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如师生关系、校风、学风等。隐性课程是伴随显性课程而生的,没有显性课程也就没有隐性课程.(六)根据课程设计、开发、管理的主体来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①国家课程:是指由国家统一组织开发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课程。 特点:权威性、多样性、强制性。②地方课程:指地方自主开发实施的课程,即由地方根据国家教育方针、课程能够管理政策和课程计划,在关注学生共同发展的同时,结合本地的优势和传统,充分利用本地的课程资源,直接反映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自主开发并实施、管理的课程。③校本课程:是指由学校根据本校实际自主开发并在本校实施的课程,其主导价值在于创建学校办学特色,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并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三、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社会、知识、儿童和课程理论是制约学校课程的四大因素。具体包括:1.社会需求社会需求包括生产、经济、政治、道德、文化、科技等多方面。学校课程直接受制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规定。社会时代发展的状态与需要,是形成不同时代学校教育课程总体结构体系重大差别的重要原因。2.学科知识水平课程内容反映各门学科中那些具有高度科学价值和实践价值的基本理论、法则和基本要领。课程的编制应考虑学科体系的完整性、知识结构的内在逻辑性,反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以保证学校课程的科学性、系统性。3.学习者身心发展特点学习者身心发展的需要既具有年龄阶段的差异性,又具有个体间的差异性。因此,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必然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及其需求,把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放在突出的位置上考察。4.课程理论建立在不同的教育哲学理论基础上的课程论及课程的历史传统,对课程产生重要的结构性影响。四、主要课程理论流派(一)学科中心主义课程理论1.代表人物:布鲁纳(B.S.Bruner)和施瓦布(J.J.Schwab)2.基本观点(1)知识是课程的核心;(2)学校课程应以学科分类为基础;(3)学校教学以分科教学为核心;(4)以学科基本结构(组织结构、实质结构、句法结构)的掌握为目标;(5)学科专家在课程开发中起重要作用。(二)学生中心主义的课程理论1.代表人物:杜威、罗杰斯等;2.基本观点:(1)学生是课程的核心;(2)学校课程应以学生的兴趣或生活为基础;(3)学校教学应以活动和问题反思为核心;(4)学生在课程开发中起重要作用。(三)社会改造主义的课程理论1.代表人物:布拉梅尔德、(美国)、弗莱雷(巴西)等;2.基本观点:第一,社会(改造)是课程的核心;第二,学校课程应以建造新的社会秩序为方向;应该把学生看作社会的一员。第三,课程知识应该有助于学生的社会反思。课程的价值既不能根据学科知识本身的逻辑来判断,也不能根据学生的兴趣、需要来判断,而应该有助于学生的社会反思,唤醒学生的社会意识、社会责任和社会使命。第四,社会问题而非知识问题才是课程的核心问题;第五,吸收不同社会群体参与到课程开发中来。第二节 课程目标一、课程目标的概念课程目标是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它规定了某一教育阶段的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以后,在发展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期望实现的程度,它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最为关键的准则。二、影响课程目标制定的因素(1)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2)学生因素(3)学科发展(4)社会要求三、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一)对学生的研究学生是课程目标指向的对象,对学生的研究就是要明确教育者期望在学生身上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它通常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现状,并把它与理想的常模加以比较,确认其中存在的差距。2.了解学生个体的需要。3.了解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差异。(二)对社会的研究在课程领域里通常采用的方法是把社会生活划分为若干有意义的方面,再分别对各个方面进行研究。泰勒介绍的一种可行的分类是:(1)健康;(2)家庭;(3)娱乐;(4)职业;(5)宗教;(6)消费;(7)公民。课程编制者需要对“学校课程能够给予适当满足的社会需求”与“只有通过社会上其它各种机构的合力才能完成的社会需求”两者之间作出区分。例如,学生健康的问题,学校课程可以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知识、习惯和态度,但这需要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全力配合。(三)对学科的研究学校课程所要传递的知识很难通过其他社会经验获得,而学科是知识的最主要的支柱。由于学科专家熟悉本学科领域的基本要领、逻辑结构、探究方式、发展趋势,以及本学科的一般功能及其与相关学科的联系,因此,学科专家的建议是课程目标最主要的依据之一。四、课程目标的类型1.行为取向性目标:是学习前事先规定的学生达到的学习结果,具有操作性,适合技能课和训练课。例如关于阅读,可以规定“学生能用普通话朗读、不读错字,能比较流畅朗读,能在朗读时读出感情”等等都是具体的行为目标。主张学习要培养学生的行为取向的目标的教育学家有:①泰勒:课程目标必须指出学习后学生身上的变化,因此他认为确定的课程目标必须包括三点:可观察的行为、行为发生的条件、可接受的行为标准。②布卢姆:把教学目标分为:认知领域目标、情感领域目标、动作技能领域目标。认知领域目标由低到高分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情感领域:接受、反应、价值评价、价值组织、价值形成;技能领域:知觉、准备、机械动作、适应、创作。2.生成性取向目标:不是事先规定的目标,而是随着学习活动的展开自然生成的目标。3.表现性取向目标:教育过程中每个学生的创造性能力的表现,适合以学生活动为主的课程。第三节 课程资源一、课程资源介绍(一)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编制、实施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课程资源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理解:广义的课程资源泛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一切因素,如生态环境、人文景观、国际互联网络、教师的知识等;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教学内容的直接来源,典型的如教材、学科知识等。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教材是课程资源的核心和主要组成部分。(二)课程资源分类从课程资源的空间分布区分:校外课程资源、校内课程资源按课程资源的存在方式区分:显性课程资源和隐性课程资源。显性课程资源指看得见摸得着,可以直接用于教育教学的课程资源,如教材、计算机网络等。隐性课程资源指以潜在方式对教育教学活动施加影响的课程资源,如学校风气,社会风气,师生关系,家庭氛围等。按课程资源的存在形态区分,有物质形态的课程资源和精神形态的课程资源。物质形态的课程资源如风景名胜、文物古迹等;精神形态的课程资源如社会生活方式、价值规范、人际关系等。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开展当代社会调查,不断地跟踪和预测社会需要的发展动向,以便确定或揭示有效参与社会生活和把握社会所给与的机遇而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二)审查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以及为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能够从中获益的各种课程资源,包括知识与技能、生活经验与教学经验、教与学的方式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各种课程素材。(三)开发和利用课程实施的各种条件,包括图书馆、实验室和各种活动场馆、专用教室等的合理建设。(四)研究一般青少年以及特定受教学生的情况,以了解他们已经具备或尚需具备哪些知识、技能和素质,以确定制定课程教学计划的基础。(五)鉴别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包括自然与人文环境,各种机构、各种生产和服务行业的专门人才等资源,不但可以而且应该加以利用,使之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财富。(六)建立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拓宽校内外课程资源及其研究成果的分享渠道,提高使用效率。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特别应该注意以下几种资源:(一)教师。教师不仅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而且其本身还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二)学生。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真实的生活经验,理解学生不同的思维方式,利用学生不同的探索经历,丰富教育内容。(三)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一个程序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师生互动中,新的思想、新的问题、新的态度都是可以成为教育学生的素材。因此,教学过程是动态的课程资源。三、新的课程资源:综合实践活动课(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界定综合实践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规定,是3-6、7-9,10-12年级的一门必修课程。所谓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二)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及其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 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②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 ③ 劳动与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它强调学生通过人与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从事操作性学习,强调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④ 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展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这既包括发展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还包括发展学生对浩如烟海的信息的反思和辨别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信息理论。(补充)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特点:综合性、自主性、生成性、开放性、实践性。第四节 课程内容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涉及教学过程中教师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的问题。目前在我国,中小学课程主要由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三部分组成。1992年,原国家教委在制定九年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时,把“教学计划”更名为“课程计划”。指导我国这次课程改革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仍用“课程计划”这一术语,把原来用的“教学大纲”改称为“课程标准”。一、课程计划(一)课程计划的概念课程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具体规定了教学科目的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其中,开设哪些科目是课程计划的中心问题。(二)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计划的特征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1.强制性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不是普通的教学计划,它是国家实施义务教育的具体保障,其制定的依据是《义务教育法》。也就是说,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是《义务教育法》的实施计划,体现了《义务教育法》的基本精神。因此,它具有强制性。2.普及性义务教育教学计划的适用范围要比普通的教学计划宽得多,它规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等是针对全国绝大多数学校、绝大部分地区和绝大多数学生的,既不过高也不过低,坚持“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原则。3.基础性义务教育教学计划的作用就在于充分保证为学生的各项素质全面和谐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课程门类要齐全,不能重此轻彼,各门课程的课时比重要恰当。二、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教师应将课程标准作为检查自己教学质量的依据。编写课程标准是开发课程的重要步骤,具体包括这样几方面内容:(1)前言:结合本门课程的特点,阐述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性质、基本理念与本标准的设计思路。(2)课程目标: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以及素质教育的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现三方面阐述本门课程的总体目标与学段目标(如果有学段的话);学段的划分大致规定在1—2、3—4、5—6、7—9年级,有些课程只限在一个学段,有些课程兼两个或两个以上学段。(3)内容标准:根据上述的课程目标,结合具体的课程内容,用尽可能清晰的行为动词阐述的目标。(4)实施建议:为了确保国家课程标准能够在全国绝大多数学校的绝大多数学生身上实现,减少中间环节的“落差”,需要在国家课程标准中附带提供推广或实施这一标准的建议,主要包括教与学的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以及教材编写建议等。同时要求在易误解的地方或陈述新出现的重要内容时,提供适当的典型性的案例,以便于教师的理解,也是引导一种新观念的有效方法。(5)术语解释:对标准中出现的一些重要术语进行解释与说明,使使用者能更好地理解与实施标准。三、教材教材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它是知识授受活动的主要信息媒介,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教材可以是印刷品(包括教科书、教学指导用书、补充读物、图表等),也可以是声像制品(包括幻灯片、影视、光盘等)。教科书是教材的主体,是学生获取系统知识的重要工具,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新课程将教材视为“跳板”而非“圣经”。新的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为教学活动预留了充分的空间,视教材为案例,开放教材,鼓励教师充实并超越教材。教师应将教材视为教学活动的“跳板”,使之成为学生学习和创新的有利凭借。四、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与要求(一)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教科书的内容首先必须是科学、可靠的知识,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客观真理。一般地,科学上尚未定论的东西不应当被选入教材内容之中。教材的科学性是基础,教材的思想性应寓于科学性之中,要使学生能从科学的内容中掌握正确的观点,要使他们能把理论、事实、观点与材料紧密结合起来,使其在思想上有所提高。(二)强调内容的基础性基础教育重在知识的普及,其教科书应力求基础,所以在编写时要选择社会需要、适于学生学习、难易适度的本门学科的基本事实材料、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阐明学科基本结构。(三)强调内容的适用性另外,在保证基础性的同时,教科书的编写还要考虑到我国社会发展现实水平和教育现状,必须考虑到基本教材对大多数学生和大多数地区、学校的适用性。(四)知识的内在逻辑与受教育者的心理顺序要求的统一每门科学都有自身的系统性,编写每门学科的教科书必须考虑到这门科学本身的内在逻辑。但是一门学科不是相应科学的缩写本,它必须把科学知识的系统性和教学法的要求统一起来,使科学知识在叙述和逻辑上得到合理的安排。(五)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第五节 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的概念课程设计是在一定的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下,将所选出的多种课程要素妥善地组织课程结构,使多种课程要素在动态运行的课程系统结构中产生合力,以有效地实现课程目标。二、课程内容的选择依据1.课程目标课程目标作为课程编制过程中首要的组成部分,对课程内容的选择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依据课程目标。2.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身心发展水平课程的主要功能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课程内容一方面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及需要,对于提高学生的有效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另一方面学生的身心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课程内容的深度、广度、难度。3.社会发展学生的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交织在一起,在选择课程内容时,必须考虑现实社会与未来社会法鏖战的需要。“教育先行”就是体现。4.科学文化知识课程内容的基本要素是知识。因此,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考虑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术本身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三、课程组织的原则和方式1.课程组织的原则(1)连续性。强调课程“广度”,直线式地陈述主要课程要素。(2)顺序性。强调课程“深度”,对同一课程要素作根深、更广、更复杂的处理。(3)整合性。不同的课程内容之间建立适当的联系,以达到最大的学习累积效果。2.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1)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纵向组织是指按照知识的逻辑序列,从已知到未知、从具体到形象的先后顺序组织课程内容。横向组织是指打破学科的知识界限和传统的知识体系,按照学生发展的阶段,以学生发展阶段需要探索的社会和个人最关心的问题为依据组织课程内容,构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内容专题。(2)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逻辑顺序是指根据学科本身的体系和知识的内在联系来组织课程内容,是传统教育派的主张。心理顺序是指按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来组织课程内容,是现代教育派的主张。(3)直线式与螺旋式直线式指把课程内容组织成一条在逻辑上前后联系的“直线”,前后内容基本不重复,即课程内容直线前进,前面安排过的内容在后面不再呈现。强调知识本身内在逻辑的直线性。螺旋式指在不同阶段、单元或不同课程门类中,使课程内容重复出现,逐渐扩大知识面,加深知识难度,即同一课程内容前后重复出现,前面呈现的内容时后面学习内容的基础,后面学习内容是对前面学过内容的不断扩展与加深,层层递进。三、课程设计模式(一)泰勒(R.W.Tyler)的目标模式1.基本观点:泰勒(R.W.Tyler)提出的四大课程基本问题:(1)学校应努力达成什么目标?泰勒认为应根据学习者本身的需要、当代校外生活的要求以及专家的建议三方面提出。(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一目标?泰勒提出了选择学习经验的五条原则:1.必须使学生有机会去实践目标中所包含的行为;2.必须使学生在实践上述行为时有满足感;3.所选择的学习经验应在学生能力所及范围中;4.多种经验可用来达到同一目标;5同一经验也产生数种结果。(3)如何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泰勒认为最主要的必须根据继续性(即在课程设计上要使学生有重复练习和增进提高所学技能的机会)、序列性(即后一经验在前一经验基础上的泛化与深化)、综合性(即课程的横向联系)的标准来组织学习经验。(4)如何确定这些教育目标是否达到?要进行课程评价,泰勒认为评价是课程编制的一项重要工作。它既要揭示学生获得的经验是否产生了满意的结果,又要发现各种计划的长处与弱点。泰勒原理可概括为:目标、内容、方法、评价。2.泰勒原理的基本评价长处:(1)泰勒的目标模式注重目标、效率和行为控制,强调通过控制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教师的教学过程来促进学生对于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是一种有条理的、系统的课程设计过程。(2)目标模式把评价融入课程设计过程,提供了可用于修改课程计划的反馈方式。(3)目标模式结构紧凑,逻辑脉络简洁清晰,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师生有据可依,课程设计容易实施,因而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4)目标模式把评价关注的焦点从学生身上转向整个课程方案,是一种突破。局限:目标模式强调课程目标的预先计划,使其具有严密的逻辑体系和确定性,强调了教学过程的可控性、可预期性方面,却忽视了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忽视了在一定情况下点滴改进的必要性;降低了师生在教育过程中对各种现象进行处理和解释的自主性。另外,目标模式中,课程目标都是以显性行为来界定。因此,像理解力、鉴赏力、人的情感、态度、情趣、价值观等一些不能完满转化成可测量的和可清楚地被观察到的行为的目标就会丢失。(二)过程模式“过程模式”是斯滕豪斯对泰勒“目标模式"批评的基础上提出的。过程模式的特征是不以事先确定好的、由仔细分解一般目的而得出的目标系统作为课程编制的依据,而是关注整个课程(包括教学)展开过程的基本规范,使之与宽泛的目的保持一致。在他看来,编制课程不是为生产出一套“计划”“处方”,然后予以实施和评价效果,而是一种研究的过程,其中贯穿着对整个过程所涉;及的变量、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不断评价和修正。这个过程将研究、编制和评价合而为一,是个连续不断的过程。整个过程是一种尝试,没有确定不变的、必须实施的东西。所有的关注点集中于课堂教学实践,教师是整个过程中的核心人物。所以,与其说它是一个详述编制步骤的“模式”,不如说它是一种编制的思路,一种编制的思想,在这种“模式”中,编制过程究竟如何展开恰恰是需要在实践中研究和探索的。第六节 课程实施一、课程实施的概念课程实施即将已经编定好的课程付诸实践,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一般来说,课程设计得越好,实施起来就越容易,效果也就越好。课程实施作为一个动态的序列化的实践过程。二、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辛德等人关于课程实施取向的分类研究受到了课程学者的普遍认同。他们将课程实施或研究课程实施的取向分为三种:忠实取向、相互调适取向、课程缔造取向。1.忠实取向认为课程实施过程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衡量课程实施成功与否的基本标准是所实施的课程与预定的课程计划之间的符合程度,符合程度越高则课程实施越成功。持这种取向的教师在具体的课程实施过程中显得呆板、僵化,缺乏创造性,与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不相适应,是被批判的实施取向。2.相互调适取向认为课程实施过程是课程变革计划与班级或学校实际情境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模式诸方面相互调整、改变与适应的过程,它又可分为两种倾向:实用性倾向和批判性倾向。前者更接近忠实取向的研究,后者则显得更为互动和着重脉络的影响。3.课程缔造取向课程缔造取向认为,真正的课程是教师与学生联合缔造的教育经验,课程实施本质上是在具体教育情境中缔造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既有课程计划只是这个经验缔造过程中可供选择的媒介之一而已,课程实施反而更看重参与者建构教育经验。三、课程实施的结构1.安排课程表课程表的安排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1)整体性原则在安排课程表的过程中,学校要从全局着眼,统筹安排好课程计划所规定的每一门课程,使每一门课程都处在能发挥最佳效果的恰当位置。(2)迁移性原则在安排课程表时要充分考虑各门学科之间相互影响的性质和特点,利用心理学上的迁移规律,促使课程之间产生正迁移,防止负迁移现象的发生。(3)生理适宜原则课程表的安排,要考虑到学生的生理特点,是学生的大脑功能和体能处于高度优化状态。2.分析教学任务教学任务通常包括三个方面:(1)学生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学生所要形成和发展的体力、智力和能力;(3)学生所要养成的情感、态度、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3.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学生的学习特点有四方面特性:独特性、稳定性、发展性、灵活性。4.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实现预期的课程目标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教学活动的基本范型。为实现预期的课程目标,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和学生学习特点选择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5.规划教学单元和课教学单元通常是指某门课程的教材内容中的一个比较完整的部分。在对教学单元进行规划时,需要对教学单元中的主要原理、主要概念、技能、态度、诊断性测验和评价等方面加以考虑。课是教学单元的组成部分,所要解决的是课堂教学活动如何安排的问题。6.组织教学活动是课程实施的展开过程。7.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是课程实施的最后一项任务或环节。四、有效实施课程的条件1.课程计划本身的特点一是合理性,即指课程设计以及课程计划的编写是否具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否确实改进了已有的课程;二是和谐性,即课程计划的制定不仅要考虑未来人和社会的发展,还应考虑当下人和社会的要求;三是明确性,如果缺乏明确性就容易造成使用者的混淆,以致增加困惑和挫折感;四是简约性,过于复杂的课程设计可能不易被理解或无法被接受,导致实施困难;五是可操作性,即课程计划向各地学校推行的难易程度以及实施、使用的方便程度。2.教师的特征教师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的参与。教师根据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设计教学活动,确定教学策略,实施课程。让教师参与课程计划、课程标准的拟定,可以增强其实施课程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第二,教师的态度。采取封闭态度的教师对课程改革缺乏关注,也不易接受新的理念和方法,对课程的实施会产生负面影响。采取开放式态度的教师关注改革的进程,乐意接受新课程、新方法,有利于课程计划的实施。第三,教师的能力。课程实施效果的差异除了取决于教师对课程的认识、态度以外,更重要的还是他们自身的个人背景、智力水平、学历层次所造成的能力差异。第四,交流与合作。这种交流和合作可能是教育决策者、课程设计者与教师之间的,也可能是教师与教师之间。这有助于加强相互间的理解与支持,有利于课程的实施。3.学校的特点第一,学校领导和行政部门的态度与工作;第二,学校支持系统的保障;第三,学校环境的氛围支撑,这包括学校环境所形成的心理环境和物理环境。4.校外环境校外环境包括政府机构和社会各界。政府机构是影响课程实施的重要力量,学校的课程计划与学校所在地的需要越一致,就越能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社会各界如新闻媒介、社会团体、学生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也可以成为推动课程实施的无形动力。第七节 课程评价一、课程评价及其主要模式课程评价是以一定的方法、途径对课程的目标、实施和结果等有关问题的价值和特点作出判断的过程。它包括对课程本身的评价和对学生学业的评价。现代教育评价理念提倡发展性评价,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个体差异。(一)目标评价模式目标评价模式是美国课程评价专家泰勒。这种模式以目标为中心展开。该评价原理可概括为七个步骤或阶段:1.确定教育计划的目标;2.根据行为和内容来界定每一个目标;3.确定使用目标的情境;4.设计呈现情境的方式;5.设计获取记录的方式;6.确定评定时使用的计分单位;7.设计获取代表性样本的手段。其中,确定目标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因为其他所有步骤都是围绕目标展开的。目标评价模式强调要用明确的、具体的行为方式来陈述目标,并以预先规定和界说的目标为中心来设计、组织和实施评价,从而确定学生通过课程教学所取得的进步,亦即确定学生达到目标的程度,找出实际结果与课程目标之间的差距,并利用这种信息反馈作为修订课程计划或更新课程目标的依据。(二)目标游离评价模式该评价模式是由美国学者斯克里文针对目标评价模式的弊病而提出的。即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来。评价者不应受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影响,尽管这些目标在编制课程时是有用的,但是不适宜作为评价的准则。(三)CIPP评价模式 CIPP是美国教育评价家斯塔弗尔比姆倡导的课程评价模式。他认为课程评价不应局限在评定目标达到的程度,而是一种过程,旨在描述、取得及提供有用的资料,为判断各种课程计划、课程方案服务。该模式包括四个步骤:第一,背景评价,即确定课程计划实施机构的背景;明确评价对象及其需要;明确满足需要的机会;诊断需要的基本问题;判断目标是否已反映了这些需要。背景评价强调应根据评价对象的需要对课程目标本身作出判断,看两者是否一致。第二,输入评价,主要是为了帮助决策者选择达到目标的最佳手段,而对各种可供选择的课程计划进行评价。第三,过程评价,主要是通过描述实际过程来确定或预测课程计划本身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决策者提供如何修正课程计划的有效信息。第四,成果评价,即要测量、解释和评判课程计划的成绩。它要收集与结果有关的各种描述与判断,把它们与目标以及背景、输入和过程方面的信息联系起来,并对它们的价值和优点作出解释。CIPP课程评价模式考虑到了影响课程计划的种种因素,可以弥补其他评价模式的不足,相对来说比较全面,但由于它的操作过程比较复杂,难以被一般人所掌握。(四)CSE评价模式CSE评价模式由斯太克提出,古巴、林肯等进一步发展而成的课程评价模式。CSE评价模式的实施步骤是:1.需要评定;2.方案计划;3.形成性评价;4.总结性评价。该模式最主要的特点是把问题而不是目标和假设作为评价的先行者。在此基础上,评价者再进行系统的观察、调查、访问、测验,或其他任何有助于理解并解决有关问题的评价活动。这种评价的优点在于,不再单纯从理论出发,而是从关心评价结果的各听取人的需要出发,注重满足他们的需要;评价的形成性职能和总结性职能得到了有机的统一;评价活动贯穿于教育改革全过程。它较好的适应了多元社会的现实和具有不同观点的评价听取人的需要,其结果也具有相当的弹性和应变性。因此,CSE评价模式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和好评,一些学者甚至认为该模式是迄今为止所有评价模式中最全面、最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