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小学生游学,一次数万?莫让研学旅行变了味萱草

小学生游学,一次数万?莫让研学旅行变了味

根据北京青年报的报道:近日,县曲江第一小学一到四年级部分学生拿到了学校印发的一张游学宣传单,其中有一项“日本动漫文化亲子团”内容,7天的游学,报价高达33600元每人。还有一项是“新加坡智慧家庭亲子团“标价33400元/2人。后来校方解释,日本的亲子团实际为33600元/2人,宣传资料印成33600元一人是工作人员的疏忽。但两个游学活动总价都在三万多块,我不知道有多少家庭能承受得起。笔者前几天写了一篇文章,是关于研学旅行的,我认为,研学旅行自古有之,孔子带学生周游列国,徐霞客,李时珍遍访名山大川,都可以看作研学旅行的先行者。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研学旅行确实能够取让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国外的研学旅行已经比较成熟,比如日本,日本学生的修学旅行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小学,初中,高中整个学习阶段,研学内容多种多样,几乎全员参与,研修旅行从参观名胜古迹到职业体验,自然体验等等。日本的研学经费由政府买单,提供经费保障。欧美发达国家的研学旅行也是常态化开展,每一次研学旅行都带着问题出门,带着成果和思考归来。河南教育厅不久之前也下发了一个《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施方案》的文件,在方案中提出:中小学每学年都应安排一到两次的校外研学活动。探索建立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共同承担的多元化经费筹措机制。鼓励通过社会捐赠,公益活动等形式支持学校的研学活动,号召各场馆,景区,景点对中小学生的研学活动实施门票减免的政策。为什么国内学校的”研学活动“迟迟不能开展?首先只怕就是经费的制约,校外研学,涉及到交通,食宿,门票等各种费用,学校没有这方面的经费来源,最后只能向家长收取,收费容易引发质疑,所以很多学校不愿意组织这样的活动。其次,安全方面也是一个大问题,校外活动,安全风险增加,现在学校工作是安全压倒一切,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干脆不组织校外活动。西安曲江小学这次的天价研学,又让我们有了另外一种担忧,”研学旅行“应当以学为主,为何一定要组织境外游呢?收费如此之高,有多少人能够参与进来呢?研学活动毕竟不能只针对贵族学生,它应该是普遍的,针对大多数学生的。如此高价的研学,怎么能不让家长质疑其中的猫腻?学校把研学活动外包给旅游公司,自己做甩手掌柜,那还要学校组织什么?家长自己带着孩子去旅行好不好?研学旅行之所以和旅行不一样,就是因为要带着学习的目的,研究的目的,要有教学的过程,以学为主,不能游而不学,多游少学。我认为,学校要组织一次成功的研学旅行,必须考虑到大多数的家庭的承受能力,收费可以几百到一千之间。我们祖国幅员如此辽阔,历史如此悠久,省市没有适合研学的地方呢?省内走遍了,周边省市也可以游一游。研学旅行不能变了味,不能只是一游了之,学校要精心准备活动方案,要有目标,要带着问题出门,带着思考和成果归来!

劳我以生

中小学研学旅行该啥样?

安澜新闻背景教育部联合11部委出台《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已有两年多,研学旅行犹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迅速发展,受到学校、家长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但与此同时,在实践过程中,研学旅行也显现出一些问题,比如研学旅行市场行业门槛低且缺乏标准、一些研学旅行变成了集体旅游,等等。那么,中小学生需要什么样的研学旅行呢?1旅行存在三大问题研学旅行的优势在于可以超越学校、课堂和教材的局限,在活动时空上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活动领域延伸。尽管各中小学开展研学旅行课程如火如荼,但实际情况并未达到预想效果,还有许多地方需要完善。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学旅行研究所所长王晓燕认为,目前中小学的研学旅行存在三大问题。首先,研学旅行课程的教育目标不明确。通过研学旅行究竟应该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品格和素养,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知和理性的分析,许多研学活动没有明确的教育主题,没有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开发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的适切内容和目标,而是“脚踩西瓜皮,走到哪说到哪”,活动随意性很大,育人效果不理想。其次,研学旅行课程的教育内容浅层化。一些研学活动内容简单,大多都是组织学生集体参观、浏览,简单停留在眼睛课程、耳朵课程,走马观花,浮光掠影,没有让学生进行深度体验,更没有在能力上让学生有提升,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有体悟,教育质量不高。第三,研学旅行课程的组织形式单一。缺乏校内外课程的整体性设计和统筹协调,还没有打破学科界限,形成跨学科综合实践学习的组织育人体系,而且,也没有把学校知识学习与校外实践进行有效衔接、统筹考虑。2研学课程需要整体设计“要确保研学旅行高质量、健康可持续推进,课程开发是关键,必须进行科学的课程设计。”王晓燕认为,教育性原则是研学旅行的第一原则,此外,研学旅行还要突出实践性、加强融合性、提高专业性、确保安全性。北京市陈经纶中学是较早开展“研学旅行”的学校。学校把研学旅行设定为“人生远足实践课程”,由若干门性质相关或相近的单门课程组成一个结构合理、层次清晰、彼此联结、相互配合、深度呼应的连环式综合课程。“2018年暑假我们的‘穿越西域重走丝路’研学课程设计是在‘课程序列’和‘学科关联’两个层面进行的。”北京市陈经纶中学高中校区校长牟成梅介绍。学校让师生在研学中走中国古丝绸之路的经典线路,经过西安、张掖、嘉峪关、酒泉、敦煌、兰州,跨越陕西省和甘肃省,感受2000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这里面,学科关联内容丰富,比如:雅丹国家地质公园、七彩丹霞地质公园是特殊地质地貌,整合了地理、语文知识;秦始皇兵马俑,展现了秦朝皇陵的结构布局、军事规模、科技文化的成就,对应了历史、地理、语文学科。研学旅行的课程资源需要整合,既包括多学科整合、跨学科整合,也包括校内外教育资源的整合、跨界整合。近几年,北京市海淀区不少学校利用校园周边的文化、科技、自然资源等,以综合实践活动或学科实践活动的方式,创立了很多特色校本课程或学区课程。如清华附中的“走进圆明园”课程,八一学校附属玉泉中学的“三山五园”课程,中关村中学的“寻找中关村”课程,理工附中的“校园周边古迹寻踪”课程等。当然,研学旅行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还要靠教师。当前教师自身对研学旅行的课程研究、课程开发能力亟待提高。因此,建立健全研学教师培训制度非常必要,开展对研学旅行专兼职教师和相关人员的全员培训,在整个研学旅行的教育实践活动中,使教师成为整个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使教师在研学旅行的路途中,能及时捕捉活动中学生动态生成的问题并加以解决。3研学效果应有科学评价研学旅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一方面,使教育走出学校的围墙,使教学不再局限于教室之内;另一方面,研学旅行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旅行变成课堂,社会成为教材,世界成为老师。随着国家研学旅行政策的推进,目前,我国很多省份都已经出台了研学旅行实施细则,但不可忽视的是,全方位统筹协调的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从研学旅行课程的开发到课程体系的建立、课程效果的评价等方面,都需要进行整体设计、科学论证,这样才能使各个环节相互配合、有序有效开展。目前,北京市十一学校将研学旅行课程纳入学生的必选课程,构架起了覆盖北京、天津、上海、山东、山西、陕西、安徽、江西、浙江、江苏、辽宁、河南、云南等省市的研学旅行课程网络,并对学习过程进行科学评价。学校的研学旅行课程评价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部分。其中,过程性评价内容占80分,主要关注学生的时间观念、纪律意识、自身形象等方面,由指导教师全面、具体负责考评;终结性评价内容占20分,重点评价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课题的完成情况,评价项目包括成果原创性、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分享交流活动中的表现,如态度、见解等。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开展的“追寻红色足迹情系大别山区”的研学旅行课程,要对每名参与的学生进行考核,每个项目分A、B、C三个等级,考核人员由小组同学、住户农家和带队老师组成。研学活动结束两周后,学校还要进行交流、总结和分享,让学生在感悟中成长。专家观点研学不能“只旅不学”国家督学、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北京市教育学会会长罗洁认为,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应避免“只旅不学”或“只学不旅”的现象。“这是一个变革学习方式的问题,要做到‘学’与‘旅’的深度融合。在研学旅行中,若过度地强调学,那么学生便会背着包袱去研学;如果只强调旅行、旅游,便会失去课程的本质意义。”罗洁表示。怎样才能做到学与旅的深度融合呢?罗洁建议从学校和教师两个层面着手。学校应该认真修订研学旅行课程的整体规划,让全校教师都能理解研学旅行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与价值。同时,要明确研学旅行课程是一门校本必修课,且课程的设计者和实践者,就是学校里的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学校教师需要逐步提高课程开发能力,以典型引路、团队协作的方式来推进这项工作。例如,让每个年级组研制、共享研学旅行的手册,每使用一次就修订一次,一次次的经验累积会不断提高教师们的课程开发能力。总之,在研学旅行中,学习是一种旅行,旅行也是一种学习,这种实践方式能让学生感到新奇美妙,进而引发探求兴趣,使学生产生出实践无限好、探索真奇妙的追求。这种方式有利于推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

周昌

学霸妈妈的私藏研学攻略,带孩子在旅行中学习大语文,赶快学起来

每次假期带娃旅行,出门前殚思竭虑,做过很多功课。但真到了现场,总是我故作兴奋地指点娃看这看那,而娃礼貌而不失敷衍地看上一眼,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后来看到一位高知妈妈的分享,才发现学霸家的旅行是不一样的。她叫曾进,人民大学硕士,曾任《瞭望东方周刊》、《中国国家地理》等撰稿人,果壳网旗下分答、在行的联合创始人,后创立了骑象小学堂。她和儿子合作规划的亲子游,吸引了一大票粉丝。她把带孩子的每一次旅行,都当作了一次人文课题。让孩子玩得开心,同时收获满满,一个假期就把跟同龄人的差距拉出好远。学霸妈妈设计的亲子游首先是行前准备,她会放手,让孩子自己做主。她提前设计好了度假行李清单,孩子根据这个清单,就可以自己准备好行李。每次她还会让孩子制定感兴趣的课题和行程,自己去收集资料。想去西安追逐李白的足迹,先让孩子在网上查了查李白哪些诗歌跟西安有关。原来竟有《忆秦娥》《子夜吴歌》《行路难》《对酒忆贺监》《长相思其一》等等,非常丰富。于是,他们计划每天旅行中,读一首和西安有关的古诗。孩子很喜欢看《国家宝藏》,国宝汇集的陕西历史博物馆成了必去的打卡地。这次他又把《国家宝藏》翻了出来,陕历博的三件国宝,杜虎符、葡萄花鸟纹银香囊和《阙楼仪仗图壁画》,被仔细地誊抄在手账本上。探究式学习旅游的过程中,孩子还要带着课题去探险。这次他们把西安的研究课题确定为:兵马俑的衣服颜色。对于小学生而言,他很难理解一个人死去,为什么要那么多人陪葬。孩子更容易感兴趣的是,讲解员介绍的兵马俑的颜色,以及修复的细节。孩子非常惊讶:没有想到白色的颜料,竟然是用骨头等材料做成的。原来涂在兵马俑上的颜料,都是奇奇怪怪的动物、日用品粉碎而来的呀!后来还一直在,哪些颜色是过去人用什么材料做的?为什么碎的东西,修复如此困难?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化学的魔力。看完兵马俑,又接着看了兵马俑的剧目演出,还去了博物馆旁边的农民家,做了个手工的兵马俑。当咱们大人从历史观去看兵马俑时,孩子更在意一些细节,跟他们认知年龄相适应的、甚至可能是碎片化的小知识点。后来,他把西安的旅程做了一份手抄报,选用了中国古代的屋檐作为框架,里面写了很多兵马俑的制作过程。没想到,交到学校里还拿了一个小小的奖,自信心爆棚。PBL课题研究法从一个问题出发,把旅行当成一次课题研究——这也是现在国外流行的问题导向型学习方式(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课题)。先提出问题,让孩子自己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通过自己的研究掌握知识。一二线城市里,很多重点中小学或者国际学校,已经在日常教学中引入这种模式。不少中高端的夏令营,也以PBL课题作为主打招牌,不过收费也不菲,项目十天往往就要花费上万。而学霸妈妈曾进所设计的项目,仅仅只需要零头,孩子收获不比这些夏令营少。学霸妈妈亲手打造的研学手账随着年龄增加,孩子可以记录的东西越来越多。而研学手帐要求也越来越复杂,不仅仅是空白纸一张,而是要有很多功能性,帮助孩子把美好的东西记录下来。也因为这个念头,曾进开始去寻找适合小学生的研学手账。但市面上真正适合孩子使用的、成体系的研学手册,几乎没有。于是,她决心自己研发一套研学手帐,帮助大家都能把亲子旅行时光记录下来。于是,她开始琢磨,如何把语文课本的诗词歌赋、人文地理、非遗文化,真正转化成现代孩子喜欢的场景,让更多孩子喜欢上研学旅行。她挑选了亲子游热门的十座古城,和10位专家团队一起,历时一年,将大语文和PBL课题研究融入到这些城市的研学手册,出版名为《跟着诗词游中国》,成为家长们热捧的亲子游利器。书中每个主题项目都有出行准备环节,让孩子查阅目的城市的地理位置资料、看看这个城市里有什么是自己想玩的、想吃的,收集资料,做一本自己独家的导游手册。让孩子游览城市风光、品尝当地美食的同时,还考虑到了语文的学习。为什么语文老师常说孩子的作文“言之无物”?其实就是平时观察生活不够仔细,积累的素材不够多。书中的“研学小课题”,挑选了每个城市的特色课题,以互动游戏的形式呈现,比如故宫里的神兽和建筑,皖南民居的门楼,西湖诗歌的填字游戏,引导孩子自己去了解当地标志性的人文和自然景观。孩子亲身体验后,再记录下旅途中或开心或烦恼的事儿,就是写作文的好素材。更为亮点的是,把诗词学习带到城市旅行中。比如在西湖边上,跟着杨万里去描绘“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每座城市都由大诗人进行“陪玩”,这些名家诗词都配有图画、漫画等形式的互动,让孩子边走边读,边感受边打卡,深入理解诗歌同时也能记得更牢。这套研学手册对应了10个城市,北京、南京、成都、杭州、西安、苏州、敦煌、皖南、绍兴、洛阳,有没有今年暑假想打卡的城市呢?带娃旅行带上它,把简单的走马观花变成有内涵的研学实践,是不是很赞?即使不准备出门,在家把成都、西安、杭州这些名城云游一遍,这个暑假也不算白过。全套10本原价298元,团购价仅168元,额外附赠了199元诗歌课程,扫码就能看。点击下方商品卡即可订购:

饮水

乌鲁木齐小学生研学旅行之幸福体验

近日,乌鲁木齐市第79小学西校区五年级全体学生,前往乌鲁木齐动车运用所开展了一天的研学旅行活动。乌鲁木齐晚报讯(记者陈彦仿 王畅彤摄影报道)“寻找夏天”,这个充满文艺气息的主题,是乌鲁木齐市14小本期研学旅行的内容,要求在6月21日夏至前完成。昨日(5月22日),带着这样的学习主题,孩子们走上街头,感受这座充满活力、正在加速发展的城市的变化。“树上山、水进城、煤变气、地变绿、天变蓝、城变美”……一项项重点工程的推进,让城市变得更美、更好。在天清气朗、城美人和的乌鲁木齐,孩子们可以收集到研学旅行所需要的各种素材,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也正体验着幸福的童年。花草树木五彩斑斓“寻找夏天”,孩子们眼中的夏天有不同的美景。14小五年级(2)班学生李卓阳对这次研学旅行作业充满信心。他拿出了妈妈4月带他去雅山的学习笔记,上面记录着:雅玛里克在蒙古语中意为“山羊之家”,这里曾是一座荒山。“妈妈说,是阿姨叔叔们扛水上山,种了一棵棵树,才有了现在美丽的雅山。”李卓阳对和妈妈的这一次调查研究记得很清楚。五年级(1)班学生刘思妤说:“我爷爷家住在十七户,爷爷家门口的小游园很漂亮,花草树木五彩斑斓。”市14小德育处副主任张春蓉说,把课本知识扩展开来,对孩子们进行美育教育。比如今年的“树上山”绿化工作,将新增绿化建设面积2万亩,相当于乌鲁木齐市44个人民公园。当老师把这些消息告诉孩子,他们都十分惊叹,因此,我们确定了这一期的研学旅行主题,以此让孩子感受身边幸福生活的生动场景。画笔绘就靓丽街景市59小的孩子收到一份作业:用画笔描述我的家。收到作业后,孩子们瞬间有了思路。四年级学生高子琦说:“老师,我爷爷是上海人,我家住在建设路,爷爷打电话回老家时总和老家人说,‘建设路现在建设得就像小上海。’我要画出爷爷在新疆的上海之家。”“我要画的是乌鲁木齐夜景。每个楼都在发光,不会说话的小弟弟看到闪着五彩灯光的楼体,都会高兴地拍手!”五年级学生刘宇轩说。学校党支部书记李弘说,2017年,首府开展了以建筑节能改造为目的的城市靓化工程,让“每个楼体都在发光”,每条街道都有自己的特色,孩子们在课堂上也描述着家周围的变化。于是,美术老师让孩子通过画笔描述家的美。听地铁人讲述地铁故事市35小今年的研学旅行项目已经确定,带着孩子们迎接首趟地铁,听地铁人讲述乌鲁木齐的地铁故事。“我们学校门口就是地铁站,很快,围栏拆掉,就能见到地铁的真面目了。好激动、好兴奋。叔叔们每天辛苦修建,我特别想说一声:叔叔、谢谢您!”市35小六年级(5)班的胡博涵说,很快他就小学毕业了,不在研学旅行行列中,但他还是想来参与,想通过自己的学习,把其中的科技、信息、技术告诉身边的小伙伴。“第二天,每个孩子都交了一份非常好的研学旅行作业,他们用感受、图片、查找的数字等信息,描述着中国铁路的高速发展。”市35小校长李萍说。研学旅行是由学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让孩子走出课本,重视实践,广泛接触社会,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感受学习知识,做到“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是研学旅行的根本目的。如今,已经有更多的学校加入到研学旅行中。让老师们感到幸福的是,在这个城市,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内容等着孩子们探索、发现、研究、分享。“孩子能在家门口学习到这些知识,把课堂和社会融入在一起,很幸福。这个城市给我们的孩子创造了如此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要给我们的城市点赞。”市3小大队辅导员彭曦说。(来源:乌鲁木齐晚报)

六重唱

中小学研学旅行不能“只旅不学” 到底如何玩中学听听专家怎么说

新闻背景教育部联合11部委出台《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已有两年多,研学旅行犹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迅速发展,受到学校、家长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但与此同时,在实践过程中,研学旅行也显现出一些问题,比如研学旅行市场行业门槛低且缺乏标准、一些研学旅行变成了集体旅游,等等。那么,中小学生需要什么样的研学旅行呢?1 旅行存在三大问题研学旅行的优势在于可以超越学校、课堂和教材的局限,在活动时空上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活动领域延伸。尽管各中小学开展研学旅行课程如火如荼,但实际情况并未达到预想效果,还有许多地方需要完善。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学旅行研究所所长王晓燕认为,目前中小学的研学旅行存在三大问题。首先,研学旅行课程的教育目标不明确。通过研学旅行究竟应该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品格和素养,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知和理性的分析,许多研学活动没有明确的教育主题,没有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开发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的适切内容和目标,而是“脚踩西瓜皮,走到哪说到哪”,活动随意性很大,育人效果不理想。其次,研学旅行课程的教育内容浅层化。一些研学活动内容简单,大多都是组织学生集体参观、浏览,简单停留在眼睛课程、耳朵课程,走马观花,浮光掠影,没有让学生进行深度体验,更没有在能力上让学生有提升,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有体悟,教育质量不高。第三,研学旅行课程的组织形式单一。缺乏校内外课程的整体性设计和统筹协调,还没有打破学科界限,形成跨学科综合实践学习的组织育人体系,而且,也没有把学校知识学习与校外实践进行有效衔接、统筹考虑。2 研学课程需要整体设计“要确保研学旅行高质量、健康可持续推进,课程开发是关键,必须进行科学的课程设计。”王晓燕认为,教育性原则是研学旅行的第一原则,此外,研学旅行还要突出实践性、加强融合性、提高专业性、确保安全性。北京市陈经纶中学是较早开展“研学旅行”的学校。学校把研学旅行设定为“人生远足实践课程”,由若干门性质相关或相近的单门课程组成一个结构合理、层次清晰、彼此联结、相互配合、深度呼应的连环式综合课程。“2018年暑假我们的‘穿越西域 重走丝路’研学课程设计是在‘课程序列’和‘学科关联’两个层面进行的。”北京市陈经纶中学高中校区校长牟成梅介绍。学校让师生在研学中走中国古丝绸之路的经典线路,经过西安、张掖、嘉峪关、酒泉、敦煌、兰州,跨越陕西省和甘肃省,感受2000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这里面,学科关联内容丰富,比如:雅丹国家地质公园、七彩丹霞地质公园是特殊地质地貌,整合了地理、语文知识;秦始皇兵马俑,展现了秦朝皇陵的结构布局、军事规模、科技文化的成就,对应了历史、地理、语文学科。研学旅行的课程资源需要整合,既包括多学科整合、跨学科整合,也包括校内外教育资源的整合、跨界整合。近几年,北京市海淀区不少学校利用校园周边的文化、科技、自然资源等,以综合实践活动或学科实践活动的方式,创立了很多特色校本课程或学区课程。如清华附中的“走进圆明园”课程,八一学校附属玉泉中学的“三山五园”课程,中关村中学的“寻找中关村”课程,理工附中的“校园周边古迹寻踪”课程等。当然,研学旅行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还要靠教师。当前教师自身对研学旅行的课程研究、课程开发能力亟待提高。因此,建立健全研学教师培训制度非常必要,开展对研学旅行专兼职教师和相关人员的全员培训,在整个研学旅行的教育实践活动中,使教师成为整个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使教师在研学旅行的路途中,能及时捕捉活动中学生动态生成的问题并加以解决。3 研学效果应有科学评价研学旅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一方面,使教育走出学校的围墙,使教学不再局限于教室之内;另一方面,研学旅行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旅行变成课堂,社会成为教材,世界成为老师。随着国家研学旅行政策的推进,目前,我国很多省份都已经出台了研学旅行实施细则,但不可忽视的是,全方位统筹协调的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从研学旅行课程的开发到课程体系的建立、课程效果的评价等方面,都需要进行整体设计、科学论证,这样才能使各个环节相互配合、有序有效开展。目前,北京市十一学校将研学旅行课程纳入学生的必选课程,构架起了覆盖北京、天津、上海、山东、山西、陕西、安徽、江西、浙江、江苏、辽宁、河南、云南等省市的研学旅行课程网络,并对学习过程进行科学评价。学校的研学旅行课程评价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部分。其中,过程性评价内容占80分,主要关注学生的时间观念、纪律意识、自身形象等方面,由指导教师全面、具体负责考评;终结性评价内容占20分,重点评价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课题的完成情况,评价项目包括成果原创性、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分享交流活动中的表现,如态度、见解等。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开展的“追寻红色足迹 情系大别山区”的研学旅行课程,要对每名参与的学生进行考核,每个项目分A、B、C三个等级,考核人员由小组同学、住户农家和带队老师组成。研学活动结束两周后,学校还要进行交流、总结和分享,让学生在感悟中成长。专家观点研学不能“只旅不学”国家督学、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北京市教育学会会长罗洁认为,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应避免“只旅不学”或“只学不旅”的现象。“这是一个变革学习方式的问题,要做到‘学’与‘旅’的深度融合。在研学旅行中,若过度地强调学,那么学生便会背着包袱去研学;如果只强调旅行、旅游,便会失去课程的本质意义。”罗洁表示。怎样才能做到学与旅的深度融合呢?罗洁建议从学校和教师两个层面着手。学校应该认真修订研学旅行课程的整体规划,让全校教师都能理解研学旅行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与价值。同时,要明确研学旅行课程是一门校本必修课,且课程的设计者和实践者,就是学校里的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学校教师需要逐步提高课程开发能力,以典型引路、团队协作的方式来推进这项工作。例如,让每个年级组研制、共享研学旅行的手册,每使用一次就修订一次,一次次的经验累积会不断提高教师们的课程开发能力。总之,在研学旅行中,学习是一种旅行,旅行也是一种学习,这种实践方式能让学生感到新奇美妙,进而引发探求兴趣,使学生产生出实践无限好、探索真奇妙的追求。这种方式有利于推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来源:北京日报 安澜流程编辑:RB013

实自回也

500名小学生开展研学活动,走进自然感受春光

楚天都市报28日讯(记者徐啸寒 通讯员姜传浩)“这么近距离地亲近大自然,认识植物和庄稼,还跟同学一起体验团队的力量,太令人兴奋了。”27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城小学五(5)班的陈展博举着自己制作好的植物标本,兴奋地说。当天,该校四五年级一共500多名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位于武汉市蔡甸区侏儒山街的一处生态休闲农场, 开展研学旅行活动。为了让大家体验团队协作的快乐,课程设置了更上层楼的游戏。这是一个锻炼和考验同学们团队分工、协作、相互激励的拓展训练项目,要求同学们以团队为单位各自完成泡沫塑料垫的拼块、堆塔、护塔工作,竞赛哪个团队在同样时间内搭建的塔最高。看,孩子们在农场里尽情发挥着各自的特长,大家分工明确,小心翼翼地搭建起一座座高塔。随后,孩子们在辅导员的带领下,走进农场的丛林里,每位同学至少要认识10种不同的园区植物,并采摘至少一样植物,制作植物标本。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通过植物标本展现出来。最后,大家有序进入生态大棚进行蔬果采摘,各团队辅导员给大家现场讲解生态种植的知识,让这些来自城市的孩子们知道了很多蔬菜种植的知识。新城小学校长许海艳表示,本次研学旅行活动,结合新城小学独特的“快乐童年 多彩人生”办学理念,特别制订了本项主题为“快乐童年 欢聚春天”的研学旅行课程方案,让孩子们走出城市、走出课本,沉浸式的体验自然生态、体验团队建设、参与农业实践、参与生态保护,在明媚的春光中,欢聚在美丽的田园农庄,共享多彩的人生成长。

天仙配

行走在“农历的天空”下,这所小学研学旅行好丰富

楚天都市报记者 柯称 通讯员 舒畅 实习生 李佩君研学旅行不是一场简单的旅行,更是行走在路上的课堂。春暖花开时,武汉多所中小学开展了研学旅行活动,其中武汉市广埠屯小学开展的活动与传统文化教育紧密结合,让人印象深刻。行前一课、边行边学、事后分享……4月18日上午,该校首届“行知节”首场研学系列活动圆满结束,三年级200余名学生收获满满。行前一课,有备而行与一些学校将主要精力放在研学活动当天不同,广埠屯小学在学生出发前就精心准备了“行前一课”,让孩子们带着疑问出发,准备好在经历中求学。4月12日下午,学校组织全体三年级家长参加研学旅行沟通会,了解学校策划的“农历的天空”研学课程。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生导师王光艳,给家长们带来了“行前一课”的体验,预热农历24节气的研究学习,受到家长们的青睐。4月16日下午,王光艳继续为三年级全体同学们授课。同学们手捧研学手册,认真聆听24节气的来历与习俗,为研学旅行做好最充分的准备。最美课堂,边行边学4月17日,盼望已久的研学旅行开始了。200余名学生带着雀跃的心情来到新洲的“凤娃古寨”,感受“农历天空”下不一样的课堂。在古寨国学堂开展的国学课堂上,学生们感传统私塾的教学环境和学习过程,聆听华中师范大学的老师讲解有关汉字的演变文化,手握毛笔亲身感受汉字的书写,感受传统文化的精粹。在陶瓷村开展的实践课堂上,孩子们通过泥与水的融合,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来进行塑造各种造型,实践自己的梦想。了解到中国自古以瓷器闻名世界,英文“China”正是由此而来。德育课堂则搬进了烈士陵园。大家胸前佩戴着白花,整齐列队向先烈默哀三分钟,并在烈士墓前进行了庄严的宣誓。结合24节气之清明节,本次活动还设置了快乐课堂。同学们感受踏青的快乐,在宽阔的草地上放纸鸢、踢蹴鞠,体验最传统的清明习俗。学思知行,分享体会研学并没有随着旅行一同结束。4月17日,学生们回到学校以后,利用班会时间整理研学笔记,进行分享交流。同学们轮流上台展示研学笔记、发表活动感言,总结收获的知识,评价自己在活动中文明礼仪、爱护环境、守纪等表现。大家畅所欲言,收获满满。据了解,广埠屯小学是武汉市研学旅行试点学校。该校把研学旅行课程开发作为重点工作之一,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发展需求,积极研发设计有意义的课程,设计有意思的体验活动,整合校内外更多的资源,为学生成长提供更广阔空间。学校的研学旅行课程将在各年级分主题进行,三年级活动的实施为首届“知行节”拉开序幕,并积累了经验,接下来其他年级的研学旅行将陆续开展。

不若休之

追寻伟人足迹,来看看小学生们的红色研学旅行

楚天都市报5月26日讯(记者揭明玥 通讯员黄宁)追寻伟人足迹,传承革命精神。昨日,武汉市汉阳区德才小学师生们先后来到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和武昌毛泽东故居,进行了一次特别的红色研学旅行。上午9时许,同学们在老师和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当看到铁血十八星旗的时候,有同学好奇地问道:“为什么旗子上有十八个圆点呢?”原来,铁血十八星旗是武昌起义胜利的标志。旗面为红色,象征铁血精神;十八颗星为十八个行省,以此代表全国。听到讲解员的详细回答,不少孩子都拿出小本子认真地做着笔记。在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和毛泽东故居,学生们看到了陈潭秋任教、伍修权上课的教室,了解到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于1927年03月由毛泽东同志在武昌主办,这里为革命培养了大批优秀干部。而在毛泽东故居,当孩子们看到现场陈列着毛泽东同志用过的铁箱、夏明翰用过的蚊帐、木箱等,都感觉非常激动。对此,德才小学校长张玉玲介绍,武汉在近现代史上三次成为革命的中心,是首义之都、大革命中心,以及抗战初期的战时首都,红色资源十分丰富,也是这座城市最珍贵的文化资源。红色旅游研学是研学旅行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带孩子们参观红色纪念馆,是对学校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有力补充,有助于树立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建立他们在逆境中坚持不放弃的信念。更多精彩报道,请下载看楚天app

迹冢

北京市出台中小学研学旅行要求:小学不出京、中学不出境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月20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樊未晨)记者刚从北京市教委获悉,为确保师生安全,切实提高研学旅行活动实效,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起草了《关于加强全市中小学研学旅行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现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该征求意见稿提出,开展研学旅行活动要遵循小学原则上不出京、中学原则上不出境。小学原则上不出京 中学原则上不出境该征求意见稿提出,各区要切实履行属地管理责任,落实对辖区中小学研学旅行活动的管理职责,指导小学原则上不出京、中学原则上不出境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建立完善管理规范、责任清晰、部门协同、保障安全的研学旅行工作机制,研制区级管理制度。统筹推进区域内研学旅行基地建设。签订协议书并向家长公开费用收支情况该征求意见稿提出,学校自行开展研学旅行的,要根据需要配备一定比例教师和安全员,也可吸收少数家长作为志愿者,负责学生活动管理和安全保障,与家长签订协议书,明确学校、家长、学生的责任权利。学校委托开展研学旅行的,应选择依法注册并符合相关行业标准(参照国家文化和旅游局颁布的《研学旅行服务规范(LB/T 054-2016)》)的旅行服务机构作为研学旅行活动承办方,并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或协议。学校在组织研学旅行活动前,要通过召开家长会或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告知家长活动目的、时间安排、出行线路、学习内容和注意事项等信息,应与家长签订协议书,明确学校、家长、学生的责任和权利。加强和规范研学旅行收费,严格执行有关收费政策,向家长公开费用收支情况。不得与学生升学、毕业挂钩 还要避免“只旅不学”北京市教委提出,学校组织出京研学旅行活动,应坚持学生和家长自愿原则,不得将学生参加出京研学旅行活动情况作为学校教育评价的依据和标准,不得与学生升学、毕业挂钩。学校应为不参加活动的学生提供相关课程学习机会,确保学习效果。学校要加强研学旅行组织过程管理,行前做好活动设计与安排,行中做好活动组织与管理,行后做好教育效果的固化与提升。完善研学旅行评价机制,对学生参加研学旅行的情况和成效进行科学评价。北京市教委强调,不得以组织研学旅行为名开展变相旅游,确保学生“游有所研”“旅有所学”,避免“只旅不学”。各区教委和中小学要制定科学有效的研学旅行安全保障方案,强化各项安全工作的落实。学校要主动监督承办方选择的食宿、交通等服务供应方的资格资质、服务内容、安全条件等情况。研学旅行活动一般应由校级领导带队,配齐配足安全保障力量。活动前,学校要对师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和公共卫生教育。学校要加强应急管理,明确学生生病或受伤等应急情况处理流程,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演练,提高应急响应能力。据悉,此次征求意见时间截至2021年1月22日。(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何哉

武汉市研学标准9月底出台,今年不少小学把一日秋游变三日研学

楚天都市报11月1日讯(记者张屏 通讯员付珍妮 蔡盼 李璐)今日,武汉市光谷第二小学四、五、六三个年级的1400余名学生分别去往两家教育基地,开始了为期两日的研学,两天里,孩子们不允许带电话,他们不仅要集中外宿,还要进行军事队列训练、锻炼团队合作默契、自己野炊等。而这并不是个例,此前,武汉市光谷第五小学1400余名学生也在工作日开展了类似的三日研学。记者了解到,还有武汉市光谷第二十九小学等将启动为期三日及以上的研学课程。这些学校以往的秋游都是市内景点一日游,学生们去的大多是星期八小镇、欢乐谷、九峰动物园等,活动主要是玩各种项目。为什么今年纷纷启动长时间研学?多位校长说,今年9月30日,武汉市公布了《武汉市中小学研学旅行系列标准》,研学有了标准可依;另一方面,要做好教育,就一定要将校园的学习生活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10月10日,我校就请来家委会成员开会讨论三日研学方案,家长们全票通过,上周绝大部分学生都参与了三日研学,星期五他们回来后,各班级群里家长们都很感慨,有的说孩子表达了对爸爸妈妈的想念与感谢,这在之前从来没有过;有的说孩子回去之后自己动手帮忙做事。”光谷五小校长习海平说,以前学生出去秋游一天,主要还是玩,触及心灵的内容少,如想让学生多反思,研学至少需要安排三天。“今年效果很好,明年我们可能要延长到五天。”他说。“孩子不会一直在父母身边,大人迟早是要放手的。我之前在学生中做了调查,十来岁的孩子没有离开过父母、长辈生活的很普遍,他们没有独立的机会,这对他们的成长其实是不利的。而且我们学校大、学生多,他们尤其需要培养纪律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家长们也非常支持。”光谷二小校长贺清文说,今日一名偷偷带了电话的四年级学生跟爸爸诉苦说想回家,爸爸赶到基地后一看,说不接了、孩子就需要这样的锻炼。记者了解到,这类研学一天的花费在百余元,均为家长承担,但对于家庭比较困难的学生,学校也会给予支持。“我们约300多名学生要参加研学,我们会想办法,不让学生因经济原因去不了。”光谷二十九小校长李娟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