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规划十三五群体课题《中小学生科学素养提升实践研究》举办阶段成果汇报会,会议由北京市海淀区教科院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中心白雪主任主持。图为方丹发言课题负责人方丹指出,课题组依据自主研发的评价指标体系,初步开发出了适合学校统一测评使用的分级类评价工具。这套指标体系具有普适性的特点。能够适应于小学和初中阶段所有教师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判断使用,不依赖于课程和教材。通过测评,能够为每所课题学校提供一份整体的学生科学素养发展“体检报告”。学校可以以此较为客观地判断自己学校的教育优势与不足,进行教学改进。课题将在促进教师对科学素养的理解和落实能力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北京合众美华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梅锋表示,合众美华教育与北京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共同研究实践,构建了分级分类的学生科学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帮助教师摆脱授课内容的限制,为教师提供一个普适性的学生科学素养评价工具。运用这些数据,不仅可以检验一个学校相对于海淀区总体科学素养的水平高低,而且还可以通过对比和跟踪测试,检验不同的跨学科教学改革产生的效果。项目试验学校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长李晓晖表示,作为课题学校,该校为课题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大量的实证数据,也为其他课题学校提供宝贵的实践经验。这个课题,不仅为学校的孩子们丰富的课程活动资源,为学校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发展平台,在学校已有的课程体系上,进一步丰富了学校的资源,带动了学校科研能力的提升。学校深入挖掘外部资源的利用价值,对引进的合众美华教育研发的AB未来课程进行改进,改变了现有的以设计用途为分类的局限,系统的融入了艺术、历史、工程学、城市规划、建筑学等学科。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充分结合,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造价值的能力。借助科学素养提升的课题,学校教师与其他项目学校组成教师学习共同体,定期参加教研活动,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学校合作的资源单位合众美华教育的老师们定期来我校,指导教师备课,参与学校的课程教研,就这样,教师们展开了一场“做中学”,不断开拓思维,提升了该校的教研与教学能力。北京理工大学附中小学部校长樊蓉介绍了通过学校课程建设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探索。表示,在这个项目中,理工附中小学部以课程建设为重心,贯彻理工附中“发现教育” 理念。在多种渠道、以多种方式,时时、事事、处处激发学生去发现学习和成长的真谛,使自我发现、自我激励、自我管理,深入到每一名学生的学习生活,真正实现“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六大核心素养的主体发展。该校本着以人为本、以教师多元发展为本的思考,深度讨论研究适合小学部教师多元发展路径与机制,期待构建出一种基于不同教师发展需求的教师培训服务文化。在学校原有的合众美华教育研发的AB未来课程的基础上,该校从兴趣出发,创设情境开展活动,以适合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课程设计为依托,运用可操作、可观察的手段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不同于以往课程之处就是引入了“实践”和“跨学科”的概念,强调了它们与学科素养密切相关,不可分割。北京市丰台区丰台第一小学校长殷楠作为大会特别邀请的外区嘉宾,与来宾分享了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培养教师的跨学科思维的宝贵经验。作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 新坐标",核心素养的提出是对教育本体的重新审视,是对主体“素质观”的重要更新,是对素质教育实践的重要突破。为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建构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新课程体系,这就需要高水平、高站位的教师。面对适宜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跨学科学习、项目式学习、综合性学习等方式青年教师进入得更快,学习得也更深入,对持续推动学校整体工作的开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学校成立青年教师工作坊,开展翻转式研修,着力培养教师的跨学科思维。据记者了解,在国务院办公厅2016年2月印发《全民科学素养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之后,海淀区设立教育规划十三五群体课题——中小学生科学素养提升实践研究。在项目组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于今年9月确定了中小学学生科学素养评价体系,完成测评工具开发,并通过学校主动报名对项目学校部分学生进行了科学素养测试。项目组将在此基础上进行基于评价的教学改进研究。(光明融媒记者李慧)
新京报讯(记者 冯琪)一本适合中小学生学习和实际操作的科学教材即将问世。7月20日记者了解到,中国科学院正在组织编写一本科学教材,该教材从中科院各研究所的科研课题中选择适合中小学生学习和实际操作的内容,能够将高端科研资源与中小学生科学教育连接起来。“自北京很多中小学推行‘课后330服务’以来,学生放学时间延迟了,科学教育的时间增多了,可是不少科学老师却反映,不知道怎样更好地利用这些课后时间、教什么、怎么教。”7月18日,在科学出版社主办的“高端科研资源科普化暨中小学科学素养教材研讨会”上,一位教师的话引起了在场众多一线科学教师的共鸣。如何进一步提升中小学生科学教育的效率和质量?该研讨会给出了一个方案,那就是架起一座桥梁,将中科院的高端科研资源与中小学生的科学教育连接起来。会上,中科院博士徐震介绍了自己正在组织编写的一本中小学科学教材,该教材从中科院各研究所的科研课题中选择适合中小学生学习和实际操作的内容,由科研人员、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共同编写。从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科技知识、提升操作技能,还能借此真正参与到国家级的科研项目中去。据悉,将中科院的高端科研资源服务于中小学科学教育之中,是中科院“高端科研资源科普化”计划和“‘科学与中国’科学教育”计划的一部分。2015年,中国科学院、科技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中国科学院科普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实施“高端科研资源科普化”计划、“‘科学与中国’科学教育”计划的举措,目的是促进中科院丰富的科研资源转化为科普设施、科普产品、科普人才;服务公众的科学教育,促进科教融合;建设科普工作国家队,引领国内科普工作发展。“中科院掌握着最宝贵的科研人才、大科学装置、科学实验室等雄厚的科研资源,我们要把这样的资源转变成青少年能够理解、接触和感受的知识类、精神类产品,直接服务并影响青少年。”会上,中科院科学传播局高级业务主管徐雁龙说。据了解,该教材的编写不仅得到了中科院相关单位的支持,还得到了核桃编程、联想集团、北京卫星制造厂等企业的支持。新京报记者 冯琪 校对 李世辉
对中小学而言,所谓课题研究,是指学校或教师以自身教育教学实践中产生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问题解决为研究目标,通过研究,改进和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效益的一种研究活动。由此不难看出,课题研究的问题是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课题研究者当然应是学校教师,课题研究地点当然也应该在学校。课题“外包”显然违背了课题研究的宗旨,当然也就失去了意义,没有了价值。课题“外包”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学校、教师对课题研究意义和作用认识不足、功利思想在作怪:学校只是把课题成果作为提升学校知名度的一种招牌;教师只是把课题成果作为评优树先、职称晋级的一种筹码。另一方面,更暴露出我们的课题管理出现了漏洞。一般的课题研究,从立项到结题,少则三年,多则五年或更长。在这期间,课题管理部门,基本上是“只审两头不管中间”: 一个课题立了项,研究就成了课题组自己的事。研究中间,教科研部门很少或者说根本就不再对课题研究进行过程性指导、调研和督察。只要研究“够了时间”,研究者就可提出鉴定申请。当下的课题结题有两种,一种是会议鉴定,一种是通讯鉴定。无论哪种鉴定方式,都是课题组提交材料,由专家组对着材料进行评议。即便是会议鉴定中偶有答辩环节,也是就材料中的问题进行答辩。这当然就使得对课题的鉴定变成了对材料的审核。一个课题能不能结题,不是察课题是否进行了扎扎实实的研究,到现场看是否达到了预期成效,只要“纸上”谈得头头是道,逻辑严密,成果丰硕,就可结题。此种情况下,就给某些头脑灵活者提供了可乘之机,就可以花钱将课题”外包”,不费自己一丝力气,就可坐享科研成果。因此,要杜绝课题“外包”之类的教育科学研究造假,一方面是要进一步提高干部教师对课题研究意义和作用的认识,另一方面,更要建立完善的课题管理机制,加强对课题研究的过程性管理。要建立起一支由基层教科研骨干教师、教科研专家、各级教育科研管理人员组成的思想、业务双过硬的教科研管理团队,加强对课题研究的过程性指导、督察。实行课题包保制,将立项课题分工到人,明确责任,从课题研究方案的制订,到课题研究过程的各个环节、细节,再到对结题材料的收集、整理和归纳,直至结题报告的撰写、课题研究成果的提炼等等,整个课题研究的全过程都置于课题管理部门的视控之下,确保每一个课题研究的真实性和实效性。课题管理负责人,对于所承包的课题研究的真实性负直接责任,对研究过程不实或有弄虚作假行为的,实行一票否决。(当然,对于课题包保管理负责人,要建立相应的考核奖惩机制。)此外,课题鉴定时,要采取现场实地查验、材料审核、质疑答辩等形式相结合的方式,确保课题研究的实效性。对中小学而言,课题研究的过程就是发现教育教学中问题的过程,改进的过程,创新的过程,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就是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得到提升,教育教学的中问题、难题就是在研究中得到解决。一个课题研究即便结不了题,但只要研究过程扎实,教师专业水平就会有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会有提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小学的课题研究,过程比成果更重要,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性管理比课题结题鉴定更重要。
有老师问: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中的课题研究,对于教育教学工作来说,有多少实际意义?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不知道谁把高校的课题研究移植到了中小学。前些年评职称要论文,老师们就千方百计买论文,自掏版面费发表。论文被吐槽得久了,不再唯论文了,好么,换成了课题研究。中小学教育,都是一些非常基础的规律性的知识,大多一线教师,被教育教学和各种繁杂的事务包围,整天忙得不可开交,下班回家还有家务孩子老人一堆的事儿,连读书的时间都难得能挤出来,还有精力去搞课题研究?反正据我观察到的,所谓的课题研究,都是凭空想象一些理念,在网上搜索、复制、剪切、粘贴,拼拼凑凑,改头换面,上报课题时再去教育局找个熟人说说情,有时再花点钱送个礼啥的,也就差不多能立项了;中间的一年搜集点图片文字材料,最后一年再搞点结题材料,上交一大摞打印的材料,就等着拿证书吧。如果这就叫研究,真让人觉得好笑;科研能儿戏到这样的程度,也真叫人绝望。那么,是不是搞成了课题研究的教师就一定比没有课题的教师水平高读书多有思想会教书呢?还真不一定。拿到不同级别的课题证书,对应着能在职称评定中加多少分,只要晋升了职称,谁还会说课题这回事?早扔到一边儿了。要是问老师课题的一些专业问题,他还不一定能说清楚。可以说,现在的课题研究,就相当于当年的论文,把老师折腾得不轻。很多老师感叹:真难呀!好不容易盼走了论文,可是又发明了个课题研究,比论文的难度更大!一些所谓的课题研究培训,更是挤占了老师的时间,浪费了很多人力、物力;养活了一批贩卖套路的人。学生呢?成为老师表演、捞取利益的材料!真是的,几千年来,老祖宗留下来的智慧真是有的,尤其是折腾的智慧。职称制度把很多任何事都异化了,原本初衷很好的,一沾上职称,就会很快变了味儿,然后,就会看到很多人都在这其中被扭曲了。教师渐渐变成了全围着职称转,对职称有利的事就去争去抢,没有直接利益的事情不愿去做,能静下心来读书研究的教师越来越少了,有思想有文化底蕴的教师越来越少了,一些优秀的人才不愿再呆在这个染缸里,纷纷选择出逃,因为这样不科学的事情时时会折磨着一个清醒的人的神经,你如果想要好好地生存下去,除非把自己和他们变得一样!
课题研究1.文献资料法: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国文教学生活化、课内外结合等文献的收集和研究,使课题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更丰富,更明确,更科学。争取在现有研究水平的基础上有提高和突破。2.问卷调查法:在实施课题阶段,对没有实施此课题的年级的学生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进行调查研究,用以了解学生的数学发展现状与发展需求,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并根据调查结果有针对性采取相应的策略与手段。 3.行动研究法: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在实际的教育教学环节中,通过个案分析和作品分析等,对个体的发展进行跟踪调查,及时改进研究措施。4.经验总结法:在教学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课题研究重点,随时积累素材,探索有效措施,总结得失,寻找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提高学生实际运用、实践能力的方法。 5.测量法等多种研究方法。
近日,淄川区小学科学教研团队课题推进会召开,科研科、课题主持人及主要成员、全区小学科学教研团队骨干教师参加了会议。会上,淄川区教研室小学科学教研员、淄博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小学科学体验式活动课实施策略研究》课题负责人汇报了课题进展情况,对“全区小学科学体验式活动课教学研讨会”、“淄川区小学科学体验式活动课优质课评选”等典型活动进行了点评,并结合在“淄博市小学科学学科课堂教学研讨会”上的发言,对课题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的工作计划进行了说明。科研科针对课题研究进展情况,从课题研究的意义、如何深度推进课题研究以及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创新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发言,对课题基本内涵、实施原则、教学策略、实践价值、成果的提炼和推广等方面进行了深刻分析和具体指导,并与课题组成员、教研团队骨干教师进行了沟通交流,解答了老师们课题研究和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和困惑。本次会议,总结了淄川区小学科学学科教科研工作的有效经验,查找了问题与不足,明确了下阶段工作的目标和方向,为进一步提高淄川区小学科学学科课题研究和教育科研质量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促进作用。(李刚 张戈)【来源:淄川区教育和体育局】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科创大赛、达人挑战赛、“小院士”评选、机器人竞赛……多元平台为怀揣科技梦想的孩子们提供了展示才能的窗口,也为部分人提供了投机取巧的空间。近日,部分小学生的“高端课题”引发公众关注。记者查询发现,中小学生的科创项目,既有与肿瘤微环境、虚拟现实、智能学习、石墨烯、人机交互等前沿热点相关的“高大上”的研究探索,也有对排水井盖、锄头、螺丝起子等身边事物的改进创新。专家指出,青少年开展科创,在充分理解课内外所学知识的基础上,举一反三,有所发挥和应用,就属于创新,对于孩子而言不能一味追求原始创新,也切忌过深、过偏、过怪。评委、家长和辅导教师,都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荣誉观,培养真正的科学家。第37届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举行的“展示活动”上,众多学生正在参观“科技创新成果”展览。摄影/卜向东孩子的课题也能“高大上”家长老师不要过分“代劳”于加(化名)有20多年学生科创项目辅导经历,曾获“全国十佳科技辅导员”称号。他介绍,科技、教育部门推出了多个项目,为学有余力的孩子们的梦想“助力”;尤其是北京的中学生,更是背靠充足的高校资源和科研平台,可以进行“高端”的课题研究。比如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打造的“翱翔计划”和中国科协、教育部的“英才计划”等都致力于开展创新人才的培养,让中学生提前走进科研院所开展研究。于加说:“这些孩子进行高大上的研究再正常不过了。”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的刘楚骅就是科研资源的受益者,她将自己的研究对象瞄向了“不死的癌症”痛风。这个看起来对中学生遥不可及的选题,来自中科院专家讲座的启发。“一次,中科院专家来到学校讲座,谈到多年的实验室与现场应用都证实磁场不利于管道中晶体的长大。”专家的一席话让刘楚骅动了心思,“对工业管道中的晶体有作用,会不会对人体‘管道’内的晶体也有帮助呢?”刘楚骅妈妈的一位好友是痛风病患者,变形的手脚和折磨人的疼痛给她留下深刻印象。人体血液中尿酸过多时,尿酸结晶会在关节、体液和组织中聚集,引起痛风。“这些恼人的结晶体能否通过磁处理进行干预呢?”与老师一交流,她的想法得到了肯定。于是,刘楚骅以《磁场干预痛风石主要成分尿酸钠晶体生长的影响条件探究》为题参加了“翱翔计划”,在学校老师和中科院物理所磁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专家的指导下,踏入科研的精彩世界。不过,“高大上”课题的确有掺假可能。中国科技馆原馆长、北京市科协原副主席王渝生曾担任过好几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终审评委会委员、副主任,他直言不讳地指出,如果中小学生为了在大赛中取得名次,不切实际地选择“高大上”的题目,“一般是学校的辅导老师和作为专家学者的家长过分‘代劳’的结果,这是很不正常的。”兴趣和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小切口背后隐藏着大课题当然,更多的研究灵感还是来自生活,尤其对于低幼阶段的学生来说。科技辅导老师张好(化名)介绍,她在启迪学生确定科创项目选题时,一般从学生的兴趣着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此,于加也表示认同,“小孩子大多喜欢小动物、小植物,他们的观察角度跟大人是不一样的,所以有时候会有很多很有意思的产出。”即便是购物、动漫这类听上去与科研无关的爱好,背后也可能隐藏着可以挖掘的课题。生活中的痛点是不少科技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的重点,也是孩子们的灵感源泉。毕业于人大附中的王佳琦,中学期间就获得过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她的不少科研灵感,就来自对身边事物的细致观察。她读初中时,北京深受雾霾困扰。雾霾一来,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关窗。“关窗到底有没有效果?”王佳琦决定用实验进行验证。在中国科学院地理所老师指导下,她监测分析了室内外大气雾霾浓度区别,并获得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进入高中,王佳琦加入人大附中远古探秘社,并担任了副社长。在学校博物馆参观时,一个长约10厘米的中空管状岩石引起了她的注意,那件展品叫雷击石,内壁光滑,外壁吸附了沙砾,有些粗糙。“这个岩石是怎么形成的?能复制吗?”好奇心又让她开始行动了。在校内外老师的指导下,她和同学一起开展“雷击石的鉴别与人工合成尝试”课题研究。那段日子并不轻松,双休日、寒假她都要投入到课题中。她和同学们还多次到野外考察,采集标本。“门头沟深山、二连浩特空旷荒漠、山东淄博等古生物活跃的地方,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王佳琦记得,有次在内蒙古荒漠深处,暴雨突袭,因地界空旷担心闪电,“所有人都不打伞,空中雷电交加、暴雨倾盆,我们被淋成了落汤鸡!”更大胆的冒险则是在山东沾化中科院一个气象观测站,王佳琦和同学尝试做人工引雷制作雷击石的实验,“当雷电来时,我们向空中发射小火箭,下面坠有铜线,将雷电引至地面的石英砂池,引雷击石。”经历挫折后学会了坚强参与过程比获奖更重要为追求奖项名次而失去科研初心的功利做法最近也频繁引发讨论。教育部办公厅日前也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竞赛主办单位全面开展自查,对以往获奖项目的真实性、独创性进行复核。事实上,对于很多孩子来说,从确定选题到一路获奖的整个经历,比获奖这个结果更重要。参加过“翱翔计划”之后,刘楚骅说,自己对科研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和深切的向往,在实验探究过程中,不断经历失败也不断享受惊喜,“科研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枯燥,不断发现的过程其实很有魅力。”当然,科研还需要一颗强大的心。参与调查“北京城区自行车路网现状”的王月林,成了第一个申请政府信息公开的中学生。为了了解北京市公共自行车道的相关信息,她唐突地“闯”入路政部门,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提交了申请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北京八中毕业生贺婉卓曾通过“英才计划”在中科院开展《天冬多糖通过诱导细胞凋亡选择性抑制髓源抑制性细胞》研究,并到国外参赛。与世界各国的优秀选手交流后,她意识到自己的项目实用性不够强,应该从临床角度入手,解决实际问题。比赛中,她还接触到生物医学领域的前沿专家,“我接触到了大量专业的文献和知识,初步建立了较为专业的思维方式与习惯。”而王佳琦也提到,在野外考察的时候,“经历一次次挫折后我学会了坚强。”于加总结,做科研并不只是闷头做实验,还需要有跟人采访调研的技巧、答辩展示的能力、展板布置规划的能力等,这是一个综合能力的提升。专家说法树立正确的荣誉观培养真正的科学家到底什么样的奖项受评委青睐?王渝生分析,在学校课堂科技教学和课外科技活动基础上,让中小学生充分理解所学知识,举一反三,有所发挥,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就属于创新,而不是一味追求原始的创造发明。他也坦言,“孩子们的科技论文,其内容往往是前人结论的追述和延伸;孩子们的新奇实验,往往是重复科技界众所周知的事实;孩子们的科技创新过程,实际上是在体会、了解、学习、模仿科学家从事科研工作的方法和游戏规则。所以,不宜追求项目名称和内容的‘高大上’,切忌过深过偏甚至过怪的题目和内容。”干了一辈子科研和科普工作,王渝生有感而发:“无论是评委、家长还是辅导教师,都要坚守诚信、以身作则,对祖国的下一代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树立诚信友善为荣、弄虚作假为耻的正确荣誉观,引导青少年通过创新大赛等活动成长为真正的科学家!”(原标题:科学研究容不得投机取巧 孩子的“科创梦”急需引导)来源:北京晚报本报记者 牛伟坤 任敏流程编辑:TF020
(记者 张伟 通讯员 宋彬彬)6月16日上午,郑州市惠济区东风路小学在二楼活动室举行了2020年度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会。郑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综合研究室主任胡远明及惠济区教科室主任吴亮应邀参加,对本次开题报告的课题进行再论证和指导。惠济区东风路小学举行2020年度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会郑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综合研究室主任胡远明及惠济区教科室主任吴亮参加活动开题会上,五名市级课题研究主持人及七名区级课题研究主持人,就课题研究的背景、现状综述、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课题成员分工及预期成果进行了详细地汇报。课题主持人做开题报告随后,区教科室吴主任肯定了这次开题会的意义及学校在教育科研工作上的努力,向老师们介绍了自己在课题研究上的一些经验和做法,指出了东风路小学在全区教育科研上的优势和成绩,同时也寄予了学校更高的目标和要求。接着,市教科所胡主任对汇报的课题逐一进行了点评和梳理,指导老师们根据研究问题理清研究内容、目标,明确研究思路,合理进行分工,为课题的进一步开展指明方向。惠济区教科室主任吴亮指点郑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综合研究室主任胡远明指点最后,学校教学副校长马伟亭对两位专家的精心指导表达了感谢,表示学校将始终坚持科研兴教的办学理念,高度重视教育科研工作,鼓励并大力支持老师们做课题研究,不断提升学校的教育科研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副校长马伟亭“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题的开题直接关系到研究的进程和质量,东风路小学会借此开题会契机,汲取专家意见和建议,对课题进行重新审视,不断完善课题研究工作和研究计划,以确保课题研究的深入、有效开展!
2020年12月17日,芜湖市小学科学教研活动暨《区域内基于深度学习的学科综合化实施途径的研究》课题研讨活动在芜湖市中江小学拉开帷幕。参加此次活动的有芜湖市教科所教研员项森林老师和来自全市各校70余位科学老师。 中江小学的文娟老师为本次活动准备了一节研究课《设计制作小车(一) 》。本节课是一种全新的工程设计课程,对教师来说极具挑战性。文娟老师从观察透明的小车入手,抓住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设计小车的兴趣,明确设计任务。本节课学生经历工程设计流程的“明确问题”和“设计方案”两个阶段过程,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科学知识,更是促进了学生协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多种素养的发展。 课题研讨活动由邓海、陈明老师主持,大家结合今天的研究课进行了研讨。本次教研活动,为科学教师们提供了一个交流、探讨、研究的平台。围绕科学教学理论和方法,大家畅所欲言、分享经验,为进一步打造有思考力的课堂提供了可行路径。探索师道,是教师一生追寻的征途;教学相长,是教师发展的永远主题。我们相信,有一群热爱教研的新时代教师,我们的科学教育必将不断向前迈进。【来源:中江小学】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属于教育科学研究的范畴,而教育科学研究则是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要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的内涵及特点,必须先理解和把握科学研究及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本质。科学研究:科学研究就是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探索自然和社会的客观规律的活动过程它表明以下三层含义:(1)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规律,发现事物的真相或本质,以便预见并改造现实例如科学史话中关于毛地黄草治心脏病的传说说的是一个巫婆用马尾巴上的毛天落水毛地黄草等六种东西配成药,可治心脏病后来人们偶然发现这六种东西中少了某一种,有时也能治心脏病,有时却不能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六种东西中,只有毛地黄草是必不可少的从而证实了治心脏病靠的是毛地黄草尽管这个故事仅仅是个传说,却也说明科学研究的目标指向。(2)科学研究依靠的是科学的理论与方法马克思主义的哲学集中反映在辩证唯物论的原理规律及范畴之中它虽然不能代替具体的科学研究,却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为我们认识和探索客观规律,指出正确的途径和思考方法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方法论的合理移植和借鉴,如分析和综合比较和分类归纳和演绎及类比系统思维方法等为我们提供了思维的途径而具体的科研方法,如观察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行动研究法实验法以及数学方法等的合理应用,则提供了可供操作的手段。(3)科学研究是一种探索性的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人们固然关注探索研究的结果,关注研究能否验证某种假设,揭示某种规律,但更关注的是研究的过程巴甫洛夫说过:“科学是随研究方法所获得的成就而前进的研究方法每前进一步,我们就提高一步,随之在我们面前也就开拓了一个充满种种新鲜事物的更辽阔的远景因此,我们的头等重要的任务乃是制定研究方法”可见,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并运用研究方法,是促进科学发展掌握规律并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关键。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科研人员的人生观世界观进一步形成,他们的科研意识得到提高,科研方法渐趋成熟,对困难与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大大加强所有这些,都是别的活动过程所不能给予的。科学研究的特征科学研究一般具有三个特征:客观性系统性创造性。(1)客观性科学研究是探索客观规律的活动过程,它必须客观地反映客观现实其客观性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认识:———研究对象来自客观世界科学研究作为为人类的特殊的认识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的行为过程而每一项研究,都是缘于客观世界有待解决的问题或是有待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现实的需要例如上世纪80年代杭州市天长小学“幼小衔接”的研究课题,就是由于不同层次幼儿园的孩子在小学低段的不同状况这一客观教育实践需要而提出并加以研究的课题。———研究过程的客观性为了使科学研究准确地揭示事物的客观规律,就必须在研究过程中克服随意性,确保客观性这就要遵循一定的研究规范,例如要有科学的假设,明确的研究目标;科学的研究设计;准确系统的记录与分析;可靠的资料与数据;等等防止胡乱抽取个别的典型例子或凭个人主观倾向取舍材料例如有位哲人碰巧抓了一只丢了条腿的苍蝇,就断言苍蝇的腿是五条这就是以个别例子代替客观现实的一个案例。———研究结果的客观性科学研究的结果往往是客观真理,要求各方面都十分准确,例如资料准确观察准确调查准确统计和测量准确分析论证准确结论表达准确等等它具有可检验性一方面,就研究的结果而言,有明确的预设的可供检查的指标,绝对不是主观臆测的产物;另一方面,科学研究本身就是一种对已有规律不断进行检验的活动,它不仅要检验所得的结论能否用于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而且要检验它在解决新问题时能否得到综合运用。(2)系统性现代系统论理论把系统定义为由若干个相互独立又相互依赖的要素,根据一定的结构形式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我们可以把研究对象放在系统的框架中加以考察,把系统作为认识的出发点,从整体着眼,对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作分析科学研究的系统性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认识:———研究内容的系统性任何一项研究都是更大的研究系统的子系统,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即使是填补空白的项目,也要借鉴他人的理论方法与资料,不可能“脑袋一拍,计上心来”例如韩进之等1983年开始研究儿童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这一在我国尚属空白的课题,他们就查阅了我国有关自我意识的研究资料,并借鉴苏联的一些研究成果,才开始起步的。———研究方法与程序的系统性科学研究是按一系列预定的步骤进行的系统的科学探索,有明确的目的严密的计划科学的方法周密的组织合理的安排总之,不仅研究的方法是系统的,而且研究的程序也是系统的。———研究结果的系统性所得到的研究结果,即某方面事物规律的知识体系在这一体系内部,各要素之间不仅不互相排斥自相矛盾,而且互相补充紧密联系在这一体系外部,它是更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例如对儿童道德品质养成教育的研究,学校教育本身就是一个系统,但它仅是整个社会教育的子系统学校教育只有与社会教育尤其是社区教育家庭教育紧密结合,才能形成教育的合力。(3)创造性创造性是科学研究最本质最重要的特征对此,也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认识:———内容的创造性一项研究课题,不是去重复研究人们早已解决了的课题,而是要在继承前人成就的基础上,解决前人没有解决或是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对于别人已经解决的问题,必须赋予新的内涵,从新的角度去进行思考与研究,以获得更进一步的结论换句话说,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方法的创造性科学研究本身就是用科学方法探索发现新的规律,因此,科研方法上的革新突破就更显重要目前比较常用的科研方法若按方法来分类,可分为历史研究描述研究相关与比较研究实验研究理论研究等等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一项研究往往是多方面的综合的,需要同时运用好几种方法在这里,研究者如何充分发挥主体性进行创造性劳动就很重要。———思维的创造性科学研究是很艰巨的创造性的脑力劳动从某种程度上说,某项研究课题的创造性程度,取决于研究人员的创新思维即能否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敢于“标新立异”?是否善于抓住研究过程的机遇,“当机立断”?对资料有否高度的鉴别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捕捉“闪光点”?敢否直面失败,勇于“东山再起”?总之,科学研究的实质是创造这是它与其他研究活动的主要区别,缺乏创造性的研究活动,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