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之路中国教育在各个领域都存在问题,存在争议,最近关于读研关于做学术尤其引人关注。这里边,一方面是制度的原因,一方面是老师和学生自身的原因,还有一方面,往往会被世人所忽略,就是读研究生做学术这条道路后面的利益关系。也正是因为这种利益关系,导致读研究生变得更加让人困惑。读研究生究竟会发生什么,读完以后又是什么样子的,其实对于很多大学生都是不清楚的,对于很多没有读过研究生的人来说也是不清楚的。今天很多学生读研究生,不是因为他们明白什么,很多更多的是跟风,也没有谁来解释究竟会发生什么。读研究生和读小学、读中学、读大学差别很大,就是这里有真实的师生关系,有学术传承,有各种利益在里面。尤其是对于那些想真正的走学术道路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读研和随后的学术之路,导师和学生之间可能牵涉到各种利益关系,这是非常复杂的事情。在我看来,读研究生就已经是一种工作,只不过这是一种与学术传承有关的工作,而不仅仅就是学习。这种工作和其他的工作差别很大。在读研的过程中,老师会传承学术,这必然导致会选择学生。同时,这个学术机制和科研体制,也会在读研究生的期间起到某种选拔的作用。这些都是事实,一方面读研究生期间会做学术工作,一方面毕业后,尤其是博士毕业的工作和读研期间的表现关系密切,同时毕业后拿基金项目也有各种利益关系。所以在这里,老师和学生成为什么样的关系就成为了很重要的事情。而在这个事情上,冲突很严重,因为这本身超出了读研究生这个事情本身。老师、学生都会有自己的想法,不一定会达成一致。读硕士的,十个只会有一个去读博士。读博士的,十个只会有一个真正的走学术道路,拿下各种基金项目。所以这条道路,其实走起来竞争非常积累,利益非常巨大。所以,读研究生成为了一种仕途。古语说,学而优则仕,成为了真实的写照。好的研究方向,好的研究资源,好的工作推荐,好的机会待遇,等等,都成为了学生在这条道路上的选择。虽然读研本身,这些看起来都没有关系,但是实际上这些都是息息相关的。这和以前的读小学、读中学、读大学是完全不同的。尤为重要的是,在这种师生关系中,不仅是学生的利益,同时也涉及到了老师的利益。如何调和这种现实的、眼前的利益,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涉及到了利益,就会涉及到了冲突。一方面只有很少的学生有机会走出来,对于一个老师来说,也只能有少数的机会给学生。一方面,学生的表现和努力,直接和老师的利益挂钩,学生的不努力和不听话,都可能会给老师的职业生涯带来毁灭性的打击。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老师给自己机会,每一个老师都希望学生去努力,拼命的工作,但是这可能么所以,仅仅把读研究生,看成是一种学习过程,把研究生期间的师生关系看成一般的师生关系来看是一种非常错误的态度,也是导致师生关系恶化的推手。如何能够更好的界定研究生期间的师生关系,哪些是可以的,哪些是绝对不可以的,这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如何引入一种契约制度,使得双方都能够在彼此允许的情况和谐的完成这段培养和学习的过程,毫无疑问都是非常重要的。
研究生是学历,硕士、博士是学位。学士、硕士、博士都是一种学位,学士到硕士再到博士,是一种学历提升的过程。 本科毕业,一般可获得学士学位,如有国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没过关等意外,可能只获得毕业证而无学士学位证;研究生是高等教育的一种学历,可分为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是高等学历教育中最高的教育等级。 除此之外还有学位,包括硕士学位、博士学位。 硕士生:即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学术水平。博士生: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学术水平。高等学校毕业生,成绩优良,且达到规定的学术水平者,可授予学士学位;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生,或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的人员,通过硕士,博士学位的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成绩合格,达到规定学术水平者,可授予硕士,博士学位。考取硕士研究生一般需要考外语、政治、综合科目根据报考专业不同而不同和专业课。而考博士不需要考政治。硕士研究生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全日制硕士通过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进行招生,非全日制硕士主要是指在职研究生。此外,在学位划分上,硕士研究生还分为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两种,学术型硕士的入学要求及毕业要求均高于专业型硕士。一般地,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就读年限为3年,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为2年。2年制研究生又叫做专业型硕士,主要是对研究生的职业能力、业务水平进行培养。3年制研究生又叫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主要培养具有高水平科学研究能力的人才。二者将来的就业方向也大有不同,很多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会在比较好的中学当老师,从事一线教学工作。而学术型研究生多数在科研机构、高校当老师,有的选择继续读博做科研。博士研究生的主要工作是做研究,而且理论上博士研究生应该做的是全世界都没人在这个细分领域做过的事情,因此研究的压力大很多。而且博士研究生会受到更多的专业训练,这使得其学术水平更高,更像是一个专家。总之,博士研究生属于走学术路线的,是我们国家科研与创新的主力军。 博士是标志一个人具备出原创成果的能力或学力的学位,是目前最高级别的学位。拥有博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同等学力,意味着一个人有能力由学习阶段进入学术阶段。具备出原创成果的能力或学力是博士学位的核心内涵,也是拥有博士学位的人的最本质特征。考博士研究生:首先是已经获得硕士学位的人员,在校应届毕业生也可以报考。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两部分,因博士研究生考试是每个学校自主命题,所以时间不统一。初试一般在3-4月份;复试在3-5月份。博士研究生一般为全日制;博士毕业和硕士毕业,虽然说,都是研究生,但是,博士文凭和硕士文凭有着一定的差距。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博士文凭作为最高层次的学历,在现实生活中,找工作的时候,含金量相对最高。一个人能够读到博士,意味着在学历教育上已经到顶了。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在专业能力上的差距,决定了在就业市场上的待遇也不同,进而影响了这两类高层次人才在薪资待遇上的差别。因此,如果你希望追求更高的就业起点和更好的待遇,拿到博士文凭,更有助于实现这个梦想。在当下,博士毕业生还是非常抢手的,而硕士研究生越来越多。找工作的时候,博士文凭和硕士文凭摆公司面前,对于前者,他们会高看一眼,对后者则不一定。博士人才普遍比较稀缺,找工作的时候,相对也比较容易。尤其是大城市或中西部地区出于对人才求贤若渴的心态,一部分中西部地区的省市区,对引进博士人才基本上是来者不拒。只要你愿意到欠发达省份,地方高校和财政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愿意给博士安家费,还会解决家属就业或子女入学等问题。很显然,硕士很难享受到如此好的待遇。
说起学术造假这四个字放到现在来说应该是非常常见了,虽然像这样的一些事情经常都会被曝光出来,比如说谁谁谁学术造假,谁谁谁又怎么样了。这样的事情虽然会引起无数网友关注,会让大家讨论,可是这样的乱象却一直都没有停止过,即便是曝光了这么多起,但更多的造假行为我们还不得而知。其实一般的学术造假都是有着一些较高文聘学历的人所进行,可是在最近这段时间里面却发生了一件怪事,一名小学生在研究癌症的时候成功获奖了。一个小学生,研究癌症还获奖了,这样的事情只是听着就会让大家感到非常惊讶难以置信,因为如果这件事是真的话这个孩子说不定会是一个神童,于是很多网友就开始关注起了这件事,也去看来这名小学生的研究。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不少人在看了这名小学生的研究之后发现,这其中的专业水平差不多是硕士堪比博士的级别,而这就让无数网友感觉不对劲,一名小学生应该在学习一些基础的教育为什么会知道这么多高端的学问呢?而且这个孩子在研究中还写了,“老师给了我一个基因...我上网搜了一下什么叫基因”“不太了解基因...”这样一些字眼,更是让大家怀疑这个研究到底是不是这名学生所进行的。事件经过发酵之后大家的质疑也是越来越严重,而后中科学昆明动物研究所给出了回应,成这个研究的学生是自己研究所里面一名所员的孩子,目前研究所已经成立了调查组进行调查。这起事件从开始到现在,一直都让大家感到非常荒谬,因为小学生研究癌症这件事只是听着就有那么一点搞笑还成功获了奖,正像某些网友所说的那样,毫无医学专业知识的小学生研究癌症,一个敢报一个敢评。像这件事已经可以称得上是明目张胆的造假了,这次事件即便是一般网友都能够看出不对劲,不过在现实当中,相较于这样明目张胆的造假,更多的则是私下里造假我们很难知道,而这也让大家所忧虑,像这样子的造假行为到底到什么时候才会停止呢?
近日,东亚经济研究院学术专家副主委周天勇表示:“十四五”期间看能否延长义务教育的时间,同时为了使整个经济有新的劳动力进来,小学到研究生的教育应当缩短两年。此言论一出,引发了社会热议,不管是学术界还是教育界、学生群体、家长群里都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对于这个问题,支持方的声音似乎更大一些,主要有这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压缩教育年限,可降低高学历人才的年龄焦虑按照国内现有的教育结构,学生一般六岁入学小学一年级,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本科一般是四年(医学类专业、建筑类专业一般为五年制),也就是最年轻的大学毕业生也是22岁,再读研三四年,有些考生如果还考虑读博的话,基本都到了30岁而立之年了,男生相对而言还好,对于女生,这种现状就比较难以权衡了,这让很多的高学历人才对压缩教育年限的提议表达了支持的观点,早点毕业早点步入社会,是很多在校生的心声。第二、压缩教育年限,可优化企业劳动力结构优化劳动力结构,让年轻人尽快进入社会,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这无论对于企业还是学生自身,都是有利的,这也是周天勇教授发出此提议的初衷,提前两年毕业,对于高学历人才而言,有足够多的时间去积累社会经验,培养核心竞争力。而现在高科技技术人才需求越来越大,需要不断有年轻的毕业生加入。第三、延长义务教育时间,可提升全民受教育水平现阶段,普高的升学率并不高,很多初中生中考没有考上理想的学校,就只能选择其他的出路,从而,整个社会上,低学历人才还是非常多,延长义务教育时间,比如,把高中教育也纳入义务教育,而义务教育是国家强制要求完成的,势必会提升全民受教育水平,是一个非常好的尝试。第四、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压缩学生的教育年限,这就要求,在更短的时间内要消化更多的专业知识与核心竞争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会给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压力,而这种长时间线的压力,将会成为一股无形的动力,让学生尽快成才。现阶段,小学教育和大学教育的时间都是值得推敲的,六年小学教育完全有压缩的空间,而大学的大四那一年,可以与研究生无缝对接,即在大学最后一年,直接让学生选择就业或者考研读研。当然,教育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周天勇教授的此次演讲也仅仅是提出了一种可能性,是否能够实施还需要相关部门不断地研究,从实际出发,对于受教育者而言,顺势而为,努力提升自己,就是最好的应对策略。对于:教育专家发声:延长义务教育时间,读研学生尽早就业,值得支持吗?这个话题,你怎么看?
考研的同学在备考阶段,或许都会陷入短暂迷茫,不清楚自己到底能考到什么层次的院校,确定“选择”后,又不知该如何着手准备,甚至有些考研常识也不是那么清楚。比如:我是选择全日制还是非全日制,二者有什么联系?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又是什么?有什么区别?今天,川川带大家来了解“全日制与非全日制”“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的联系与区别,希望对大家在考研备考阶段有所帮助。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全日制研究生:是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年限内,全脱产在校学习的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录取,在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一般应适当延长基本修业年限)内,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时,所在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根据其修业年限、学业成绩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发给相应的、注明学习方式的毕业证书;其学业水平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位标准,可以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证书。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全国硕士研究生按照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可分为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两种。二者处于同一层次,是相对的研究生种类。主要有以下区别。第一,培养目标不同。获得专业学位的人,主要从事具有明显职业背景的工作,如工程师、医师、教师、律师、会计师等。这是一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方式。学术硕士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等研究人员。第二,培养方式不同。专业硕士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要求有实践环节。学术硕士的课程设置侧重于加强基础理论的学习,重点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创新工作的能力和素质。第三,报考条件不同。以《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中的要求为例:专业硕士报考条件:除了要符合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基本条件外,部分专业学位有单独规定,如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硕士中的工程管理[代码为125601]和项目管理[代码为125602]、旅游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专业,报考条件为: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学术硕士报考条件:【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具体期限由招生单位规定)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第四,招生专业不同。专业硕士,招生专业比较有针对性,根据研招网“专业知识库”显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包括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审计、法律、社会工作、警务、教育、体育、汉语国际教育、应用心理、翻译、新闻与传播、出版、文物与博物馆、建筑学、城市规划、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土木水利、生物与医药、交通运输、农业、兽医、风景园林、林业、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护理、药学、中药学、中医、军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旅游管理、图书情报、工程管理、艺术等,共计47个一级学科。学术硕士在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13大门类,及其下设的一级学科、二级学科,涵盖所有的专业方向招生。注:具体到某一招生单位的某一具体专业是否招生,请参照招生单位当年的招生专业目录。第五,学费标准不同。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收费标准,按不高于本校现行普通专业学术型自筹经费研究生收费标准确定(没有普通专业学术型自筹经费研究生的学校,应参照当地其他院校同类专业的有关收费标准确定)。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收费标准,原则上每年硕士生不超过8000元、博士生不超过10000元。第六,学制不同。具体表现为,专业硕士学制一般为2-3年,学术硕士学制一般为3年。具体情况依各招生单位当年政策为准。第七,读博方式不同。专业硕士,一般不能硕博连读或直博,硕士毕业后若进行考博,请咨询招生单位了解相关政策。学术硕士,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导师直接读博,不用参加全国统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直博或者硕博连读。你还有哪些想要了解的考研常识?评论里留下你的疑问吧~注: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以教育部当年发布的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和招生单位当年发布的最新招生简章为准。编辑 |熙妹 校对 | 木尧 审核 | 关关来源 | 研招网往 期阅读
对于考研的同学而言,能考上研究生固然不错,但是想研究生顺利毕业,也需要经过一番辛苦努力才可以,现在国内高校一般都是一个研究生导师指导几名学生,学生能否顺利毕业还需要导师的指导。而且研究生导师一般都是有博士学位的老师,在一些高校一些研究生导师还是博士生导师,并且这些研究生导师已经发表的学术成果非常的多,还申请参加了很多课题,但是实践中发现一些研究生导师自己学术成果丰硕,但是自己指导的学生却毕业不了,那么为何会存在这些现象呢?是否真的是导师水平不行呢?我认为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研究生导师虽然个人学术成果丰硕,但是平时从事行政方面工作,疏于对自己学生的论文指导,没有严格的要求学生,导致学生的研究生毕业论文没有通过外审,所以无法顺利毕业。比如某些研究生导师个人就是系主任或者学院领导,自己每天工作都是行政管理方面的事物,给予研究生论文指导的时间有限,一些研究生基本上一个月才可以见一次研究生导师,研究生和导师的关系可想而知。第二,研究生个人缺乏学术训练,没有认真钻研学术。虽然说研究生毕业论文确实需要研究生导师的指导和必要的帮助,但是其实还是要落实到学生个人才可以,一些研究生在学校上学期间每天无所事事,也没有学习写毕业论文所必须的技能,因而对如何写一篇合格的毕业论文并不清楚,导致自己研究生毕业论文没有通过外审,导致自己毕业不了,当然也与研究生导师的指导不周有一定的联系,但更多的是自己责任。第三,学生的研究生毕业论文创新要求太高,或者论文选题出了问题。比如一个学生是学产业经济学的,但是他的导师确是研究生农业农村问题的,很可能他的导师会给他指定农业方面的毕业论文,这样就与产业经济学不太相关,会导致他的研究生毕业论文外审的时候不被专家认可,导致论文没有通过评审,导致没法顺利毕业,也与导师的水平有一定的关系。以上是从老师我个人研究生期间的个人经验总结而来的三个原因,总体来讲研究生能否顺利毕业,研究生导师对论文的指导有很大的影响作用,但一些研究生导师个人学术成果丰硕,但是指导的学生却毕业不了,也是值得导师和学生反思的。
这几年,学位论文抄袭、作假事件从未远离过网络。比如,不同学校不同届的学位论文雷同,连“致谢”部分也几乎一样。而更普遍的可能还是使用同义词、改变句子结构等方法“打擦边球”。9月22日,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发布《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学位论文作假行为作为信用记录,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将学位论文作假作为信用记录#也成为微博热搜。在微博热搜中,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洪大用的介绍也引起讨论。他提到,今年在学研究生将达到300万人,中国已成为世界研究生教育大国。伴随着研究生招生数量增长的,是研究生教育的质量问题频频爆出,演员翟天临论文抄袭事件等新闻更是陆续引发热议。不断强化对学术不端的处理是提高研究生培养水平的必要之举。不过,在微博等社交媒体的讨论中,除了对强化学术规范的支持之外,亦有许多其他值得思考的评论,如“除了学生,导师学术作假也应该同等对待”“每年太多人毕业,学的东西都差不多,都要写毕业论文,都要求创新太难”等。这些讨论指向了师生关系、学位论文如何创新、研究生的课程质量等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的多个问题。作为论文指导教师的导师也担心如果要求过严,会导致学生走向绝望,同时也有导师反而以此作为威胁学生的权力资源。这些问题同样重要。撰文 | 刘亚光1不那么“学术”的研究生美国有一位程序员、博客作者叫保罗·格雷厄姆,他曾提出一个“学历时代正在终结”的观点。他认为,学历在当今社会的一个核心作用是帮助企业在招聘人才时能快速地做出一个人才“预期”,即在无法判定一个人的具体能力的时候,用最高效的方式筛选出更大概率拥有更强能力的员工。在他看来,学历的这种为应聘者提供“预期证明”的作用在员工数量庞大、结构复杂的大企业的招聘中体现得更为突出,而随着创业公司和小企业的数量越来越多,学历在招聘中发挥的作用将会慢慢被淡化,代表个人能力的“效能”将取代“文凭”成为应聘的核心竞争力。电视剧《毕业时刻》(2011)剧照。然而至少在当下的中国,情况似乎并不如格雷厄姆所述。随着社会竞争的愈加激烈,“效能”确实开始越来越被重视,但各大用人单位似乎并没有放松对学历门槛的要求。根据智联招聘2020年的调研,超过七成的企业提高了对员工岗位核心职责的要求,以此巩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同时近6成企业提高了就业的学历门槛。而2019年秋季求职指数也显示,计算机软件、网络游戏占据行业竞争指数的前列——这些行业恰恰也是格雷厄姆口中的“大公司”分布集中的行业。如前所述,2020年,我们在学研究生超过300万人,研究生的大规模扩招、市场的供需失衡使得企业无法放弃使用学历门槛来快速完成人才预期的判定。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带来了研究生们心态的微妙变化。顾名思义,研究生教育最初的定位,是培养具有学术科研潜力的高素质人才。然而不论是从日常感受出发,还是翻阅近些年针对研究生读研动机的各类调研,我们都能得出一个大致不会出错的结论:至少从心态上,研究生变得越来越不“学术”了。《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显示,有55%的大学生考研的动机是就业前景好。而六年之后,2020年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提升就业和从业核心竞争力”的考研动机占比最多,超过60%,而出于“对学术研究感兴趣”而选择读研的学生比例仅仅在20%徘徊。马克斯·韦伯在1917年11月发表“科学作为天职”演讲的慕尼黑斯坦尼克艺术厅。在《学术与政治》中,马克斯·韦伯曾经将学术研究比作一场“鲁莽的赌博”,走上学术之路的人不仅需要忍受枯坐冷板凳的清苦,还需要面对各类可能导致自己心态失衡的风险与诱惑,走上学术道路的人需要“有最好的心态,并做最坏的打算”。然而,在当下成为一名研究生——一名名义上的“学术预备军”——可能更多时候是出于“保险”。正如一则之前在豆瓣上流传的段子说的一样,“我现在选择不读研究生,反而说明我面对现实的能力比较强”。这或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学术不端频发的现象。在“剪刀加浆糊”式写毕业论文依旧频频出现的当下,谈“学术创新”似乎就显得奢侈了。这也就不难理解在一条有关打击学术不端的新闻下,受到更多热议的反而是另一个话题:学位论文的“创新”。这同样也是近年来教育部门严抓的有关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问题。“论文的选题都被前面的人写烂了,为了避开查重句子才乱改,难道论文重点“本科论文要求写创新点不是强人所难?”一类的评论都获得了高赞,也反映出“论文创新”是绝大多数研究生面临的难题。“论文创新”令研究生们抓耳挠腮,在学术储备不足的情况下,甚至会出现许多“强行创新”的情况,浏览许多高校教师的微博和豆瓣,都能看到对这类现象的吐槽:或是借用一个貌似新颖的理论框架去“裁剪”经验事实,或是生造一个新的学术“概念”却并无与既有学术谱系的有效对话。在《社会学的想象力》中,C.赖特·米尔斯曾为我们描摹过真正“创新”的研究图景:能理解历史与个人的生活历程,以及在社会中二者的前景。这样的研究往往从独特而鲜活的个人经验出发,并最终能够与个人身处时代的结构性问题相连接。这一要求无疑建立在研究者对“研究”一事拥有切实的关怀和兴趣上,而在客观上研究生学历普遍贬值、主观上研究生的心态出现转变的大背景下,这显然成为一个很高的要求。《社会学的想象力》,[美] C.赖特·米尔斯 著,李康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3月。2“魔鬼导师”或“放养导师”黄灯在《我的二本学生》中曾如此描写初到她所任教的二本院校的体验:“暑假备课期间,我终于明白,《经济应用文写作》是多么乏味的一门课程。我脑中不停转动‘报告、请示、命令、决定、通告、公告、通报、批复、会议纪要’这些毫无感情色彩的词汇,这和我博士期间接触到的‘现代性、叙事学、解构、规训、德里达、后现代状态、韦伯、利奥塔、本质主义、启蒙、自我认同、民族国家’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一种是直接的、功利的、交易的知识传达,一种是理论的、虚空的、逻辑的知识训练。”《我的二本学生》,黄灯 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20年8月。而就在近日,《三联生活周刊》的一篇名为《绩点为王:中国顶尖高校年轻人的囚徒困境》的采访引发了一波刷屏转发。文中呈现的顶尖高校学生们“受困于绩点”、偏爱选择“分高、保险”的“水课”,乃至于很多人“即使按照高考的逻辑获得了高绩点,但专业水平却是倒数”。黄灯笔下二本学生对知识“功利化”的接受,在某种程度上也出现在中国顶尖高校的学生身上:他们中的许多人用接受“报告、命令、通告”的方式,来理解“现代性”和“德里达”。而这也使得通过高绩点获得保研等继续深造机会的学生,未必真正培养起了对理论的兴趣。在某种程度上,这同样影响着他们面对学术论文的态度。《意见》也提及,“需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精准选拔人才,完善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严格监管的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体系。”然而就采访反映的现况来看,建立一个选拔出真正对学术有兴趣的人才的制度,依然任重道远。不过,研究生不都志在学术未必是一个不好的现象。毕竟随着社会的变迁,研究生教育会承担不同的功能。关键在于,相关培养方案改革应该同时适应社会对研究生定位的多元化。如《意见》也指出,应该优化培养类型结构,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点以专业学位授权点为主。只有通过培养方案的合理化,才能让“以学术为志业”的学生和志在就业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除了关于“论文创新”的烦恼,“将学位论文作假作为信用记录”话题下被热议的还包括导师。评论纷纷表示:“难道不该管管老师吗?下梁不正的根本原因是上梁歪”“导师论文造假同样应该严惩。”其实,不管是这次颁布出台的《意见》,还是教育部门一直以来的要求,都在不断强调导师责任,将学位论文作假纳入信用记录也不意味着忽视对导师的要求,但这些评论的背后反映出的情绪仍然值得重视。近年来校园中连连发生的研究生受到导师压迫而选择轻生的悲剧,在让人扼腕叹息之余,也让人对研究生导师的“权力”更敏感。而在各类媒体的报道中,我们同样也能发现,这些评论中提及的“侵占、剽窃学生成果”“抢第一作者”等现象,确实也是导致许多悲剧的重要原因。豆瓣小组“今天被导师关爱了吗”建立九个月,有三余万人加入。图为回复较高的帖子。动用手中权力给学生施加强压的“魔鬼导师”自然受到广泛的声讨,而另一种“放养”型的导师也同样被评论吐槽。学生遭遇这一类导师的普遍性似乎也可以通过一个有趣的“窗口”得到观察:毕业论文致谢。感谢还未出现的女朋友、回忆室友一起做过的糗事、罗列学校里的风景和饭餐……随着越来越多的论文致谢成为网红段子,似乎在硕士论文里细致地谈论导师或是学术前辈如何具体地影响了自己的学术生涯的致谢还是比较罕见的。虽说导师永远是被放在论文致谢里的第一个,但现在许多对导师的致谢也很像套了感谢语模板。虽然说“致谢”谈论学术以外的事轻松一下完全无可厚非,但这可能部分说明当下存在的部分导师的“放养”以及其与研究生之间联系淡漠的现实。网上甚至有人总结出《被导师放养必备生存指南》,生动刻画了“被放养研究生”的“惨状”:“导师很忙,明明近在眼前却遥不可及,无缘相见;被放养者犹如身处孤岛与冷宫,得不到导师的垂爱与指导;时刻在自由过头的边缘处试探,自律与放纵仅有一线之隔。”然而,在拥有无限“权力”的形象之外,有的导师们也有自己的委屈和苦衷。对于评论中讨论的“抢第一作者”等问题,部分高校教师也认为工作量的具体分配以及导师起到的作用需要视具体情况来评价,不可一概批评导师和学生共同署名的现象。而许多高校教师甚至自嘲成为了“高危群体”:对于本就对学术兴趣寥寥的学生,如果管得太松,后果很可能是论文质量不达标。如果管得太严,又担心学生不堪重负,导致不好的后果。尤其是一旦出了事被媒体曝光,舆论场天然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又会进一步强化导师的负面形象。制度设计中逻辑一致的对导师的严格要求和导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在现实中有时却会呈现出一种复杂难解的张力。对于研究生学习,导师的影响至关重要。在选拔制度和培养制度的完善之外,如何建立相关条例以明确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关系,显然也就成为对广大研究生来说最为利益攸关也最令人感觉棘手的问题。参考链接:高校导师有话说:害群之马是少数,不敢不让学生毕业 https://www.sohu.com/a/227827069_665455《2020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https://www.eol.cn/e_ky/zt/report/2020/content02.html#sc_2_5《被导师放养必备生存指南》https://xw.qq.com/partner/standard/20200921A0EQA7/20200921A0EQA700?ADTAG=standard&pgv_ref=standard毕业生考研动机调查:就业前景好占55%http://kaoyan.xdf.cn/201406/10059358.html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作者:刘亚光;编辑:西西;校对:刘军。题图为《四月物语》(1998)剧照。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延伸阅读学历贬值愈演愈烈,我们还能走出“文凭社会”吗?韦伯与学术人:现实关怀,立身何处?
相信很多本科生现在还对一些教授、研究生导师、博士导师很是崇拜,认为他们一般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因此在选择研究生导师的时候没什么辨别是非的能力,一部分学生在跟随自己的导师读研后,当自己要写论文或者需要课题研究作为支撑时,却发现自己导师的学术水平很“水”,影响了自己在学术道路上的前进,自己心里又是五味杂陈,你知道这是怎样的体验吗?小编特地介绍几位同学的经历,大家细细品味。研究生和导师介绍的第一位同学是某普通财经大学的学生,当年考研成绩优秀,但是这位同学本科是三本大学,再加上考研时候又该跨专业考研,所以当年考研时候没有敢去报考211大学。考上这所财经大学以后,选择导师他选择的是该学校的研究生副院长做导师,满怀着对学术的研究兴趣和对未来的期望,但是过几个月后发现,自己一个月才能去见导师一次,而且发现导师已经快九年没有发表论文,也没有申请过课题,每次和导师学术交流越深,越发现自己导师学术水平有限,对前沿的知识理论不懂,还妄加指责学生,这位同学很是受伤。而且当他写研究生毕业论文的时候,导师都是瞎指挥,每次都要修改论文,但是修改了以后又修改了回来,就这样因为学术和毕业论文和导师之间有了矛盾,导师在同学周围散发对这位同学不利的言论,最后这位同学研究过毕业也没有和导师吃散伙饭。可以说整个研究生三年对这位同学而言,因为导师的学术水平很“水”,让这位同学研究生期间求学道路上备受挫折,是非常煎熬的体验,对学术没有了兴趣,也不想再读博士。研究生毕业介绍的另一位同学,则是某985大学自动化专业的研究生,这位同学本科就是该学校的,本科期间学习成绩优秀,最后获得保研资格,跟随了一位博导作为自己研究生导师,但是学习了一段时间以后大学自己的导师申请课题的工作,都是学生自己做的,导师一般什么也不做,而且导师基本上每天不认真做学术,每天都是处理一些行政工作,当博士学姐和学长发表论文时候,把导师的名字挂为第一作者,所以看上去近些年导师论文发表数量有所增长,其实这都是博士学姐和学长的功劳。这位同学研究生期间没有受到导师认真的学术指点,也没有给他怎样的学术指导,导师的知识体系还是好多年前的知识体系,自己毕业论文也是瞎指挥,没有什么真材实料,说一些假大空的话,当毕业论文需要外出盲审时,导师居然还说毕业论文过不了不关他的事,让这位同学心“凉凉”,可以说这位同学因为导师学术水平“水”,让他研究生期间过得并不好,自己的学术水平提升不了,也没有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论文发表,影响了自己博士的申请。研究生毕业从这两位同学经历可以看出,读研期间若发现自己的导师学术水平有限,学术水平很“水”,影响了学生已经的学术水平的提升,也影响了导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甚至让导师和学生之间矛盾升级,让学生在研究生三年期间的生活苦不堪言,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一、兴趣在生存与学习中的意义什么是兴趣?我们从功能的角度来解析。兴趣把每个人有限的精力和注意力,不均等地放在你所遭遇的人物、学科、游戏、事件上面。在我们的身体里,能完成这种功能的有两个系统。一个是理性,另一个是情感。兴趣落在情感这个系统中,它是情感工具箱当中的一个工具。在哺乳动物崛起的过程中,随着进化慢慢产生一些得心应手的工具,叫作情感,喜怒哀乐、恐惧、厌恶,等等。当你遭遇不同对象的时候,马上有一个情感涌现,帮你做出选择。在灵长目晚期的时候,进化出另一个系统,叫作理性。这两大系统在相当多的场合相辅相成。一个下快棋,一个下慢棋;一个当机立断,一个仔细算计。但是不幸有的时候它们发生了对峙,比如说就在前不久你要参加高考,此前你有兴趣听音乐、踢足球,但是理性告诉你:不能干这个了,要去补你学科上的短板。对劣势的科目多半是没兴趣的。两个系统影响行为的强度不一样。兴趣能给你注入更大的热情和能量。理性算计了半天,同意做这事,可是远不如热爱时的状态。有诸多因素能推动你的学习。我认为兴趣能排第一位。不做对比的说辞是空洞的。第一个对比是勤奋。我们看到两个同学的学习都是废寝忘食,但是一个是兴趣驱动,另一个是功利驱使下的勤奋。这是大不一样的学习。有兴趣者是点点滴滴到心头。另一位目的达到后,就与努力学习的东西拜拜了。这些枯燥东西占据我头脑里的硬盘,清盘吧。很多顶级的科学家、文学家、体育明星,都曾告诫我们:做好一件事情靠勤奋。这其实和我观点一点也不对立。他们说勤奋,是对有兴趣的人说的,即不能只凭兴趣,还要勤奋。如果你对大师说你没兴趣,他会说:你去干别的吧。大师们讲“勤奋”时,兴趣是不待言的。第二个对比是智商。要学好东西,兴趣要紧还是智商要紧?兴趣。有个门槛理论,说要想学到一流,智商没有120是不成的。但是过了这个门槛,可就不看智商了。智商150的人未必超过智商120的人。过了门槛后比的是性格。性格因素里排在比较靠前的就是兴趣。想象力、自主性、意志力,这些东西通通都对你的学习发生作用,绝不仅仅是一个智商。人类这一百年来都魔怔着崇拜智商。而崇拜最过火的是我们中国人。智商没有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而我们民族的弱项,我们教育没有培养出的东西是个性。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的学校,进来的人智商都挺高的,但是别的素质,兴趣、自主性,都强吗?大概是这些方面弱,所以北大的毕业生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学习拉提琴。一个爱好者要能上台演奏,必要操练过3000小时,一个专业的琴手则要操练过1万小时。能练1万小时真的难乎其难。光靠励志和刻苦精神干不下来。刻苦精神和兴趣一定要都具有才可能完成。而天才都是乐在其中的。我个人以为,做学术应该有两个支点,缺一个动力就不够充沛。自然科学家们的动力是什么,是经世济民?不是。我们分别向爱因斯坦和陈景润提出同一个问题,您二位的研究成果,将在何年、何月、以何种方式造福人类。我断定他们二位答不出来。你们不知道自己的成果怎么造福人类,为什么要做它?可以做瓦特、做袁隆平嘛。那他们的动力是什么呀?是对大自然,对数学奥秘的极大兴趣。数学最前沿的成果,应用到其他领域当中通常是一二百年以后,有些上千年,甚至一直没有应用的场合。造福人类是伟大科学发现的副产品。没了兴趣,科学家这个队伍将萎缩。社会科学比起自然科学的基础理论,和经世济民的关系更直接一点,但也就是一点儿。二、教育对兴趣发育的正负功能我以为,教育的宗旨和使命,是帮助受教者产生这样那样的兴趣,包括对工作技能的兴趣,也包括对生活的兴趣,对音乐、美术、体育的兴趣,对木工、烹调的兴趣,等等。不然的话,不管挣多少钱,生活乏味。当然还要对某个职业技能产生兴趣。我认为,教育成功与否的最重要指标是,受教者有没有因为教育而提升了他对某个事物、某个游戏的兴趣,如果没有,教育是失败的。兴趣是怎么形成的?三个字:自生长。它依赖一些条件。第一,要有空。第二,要能自主。第三,整个受教过程当中要能比较广泛地接触到好多学科、游戏、信息,才更可能发育兴趣。这三个条件本来应该稀松平常,但不幸在我们今天的教育中,大多数学生都得不到。前些年很多望子成龙的家长认为,成才的路径就是向孩子灌输知识。今天有些家长好像明白过来了,说不能这么对待孩子,我要培养孩子的兴趣。他们好像开悟了,其实是从一个误区走进另一个误区。他的兴趣凭什么是你能培养的,太霸道一点了。那是一种生命体验,你能帮的事儿,是让他多接触一些信息、游戏、学科,仅此而已。他对哪个有兴趣,之前谁都看不清楚。那是自生长过程。做一个不太贴切的比喻,就是自由恋爱,不是包办婚姻。家长帮助孩子找到兴趣,大概比找对象,概率还要低一点。兴趣是如此微妙诡异的东西。他着迷一件东西之前,外人看不出来,他自己也不预知。我非常敬佩日本人的幼教。我会讲几个人类学家观察记录的段子。我们现在的幼儿园也知道了,不能光是课业,认字算数。在国外有法律规定,不可以认字和算数的。为什么这个年龄段不要认字和算术,是因为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神经系统还很弱小,不能重负,你让他认字算数,他能学会,可是他学习的时候花了很多精力和注意力,这影响性格的发育。性格包容广大,包括自立精神,该学会擦屁股的时候就自己擦屁股,该自己穿衣、系鞋带的时候就自己做。还要学会交朋友,能够着迷一些游戏。中国幼儿园的游戏课上,中国老师会说: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做什么游戏呢,拍皮球。日本幼儿园里老师说:同学们这节课是游戏,玩去吧。教室四围都是玩具,游戏是你自选择,你爱玩什么就玩什么,拍球,跳绳。甚至有些孩子不要道具就一块儿玩起来。为什么要放任?给孩子们自选择的机会。日本幼儿园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值日生宣布今天的菜谱。轮流做值日锻炼说话能力。把桌子拼起来一块儿吃,吃完这顿饭以后,同学们还要打扫卫生,锻炼自立。吃饭的时候,座位随便,无形中增加了孩子们自由选择愿意和谁坐在一起。人家从幼儿园起,从一个吃饭的场合的自选座位,来落实这种培养。日本幼儿园里还发生了这么一个镜头,一个男孩儿打别的孩子,老师在那边冷眼旁观,不干预。人类学家们问这个日本老师为什么不去干涉。她说:我是有意不去管教的,如果打得很重我会把他拉开。她说:去训斥一顿能校正过来吗?这不是一个最好的手段。孩子的社会跟成人的社会一样,是互动的,要在互动中成长和解决问题。有时候被打的孩子找老师。老师第一时间要跟他说:打你的时候你为什么不抵抗,打不过他你不会喊叫吗?每个被欺负的孩子都学会抵抗,爱打人的孩子就慢慢收敛了。幼儿园要培养的是自立、自主、自卫、自娱的性格。小学学习过程当中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在这么小的年龄就开始追求高分。大家都忘了分数的设计中有一项叫作及格,及格是个好事儿啊,怎么在我们这儿成垃圾了。及格是个大坎儿啊,比优良中哪些坎儿都重要。孩子过了这道坎,家长应该释然。我为什么说追求高分是荒诞的,因为那样学过的东西就必须一遍、二遍、三遍地复习,以求得到高分。考的是个什么东西?要是一二年级,考的就是一些生字或是加减乘除。即使我们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都是仅仅及格,五六年级的时候,拿来一年级的生字,我几乎每个都认得。那你为什么一年级的时候非要我争取高分呢?达到及格几乎没有成本。高分是有成本的,可不光是时间,浪费了感情,增加了无聊。及格多么轻松,剩下时间就撒欢,就玩去了。到六年级,四年级以前的生字全都认识。我所说的这个路子叫作以新带旧,学习新的东西就把旧的东西不知不觉地复习了。中学问题的焦点是高考。高考的不二法门是补短板。努力提升长板是愚不可及的。花单位时间补短板长20分,长板只能长几分。一个人的长项通常就是他的长项,这是大概率。当你不断地补短板,到最后,你的兴趣已经不复存在,你没在那里发育。高中期间是一个人智力成长的花季,高中前看不到,因为智力还没有发育到这个程度。到了花季争奇斗艳,各展才华。在我们这里则是一个肃杀的季节,都忙着补短板。再有一个问题就是除了复习还是复习。我们这里如果曾经有几个潜在的天才,在复习中消失殆尽。我写过一本书《吾国教育病理》。我在书中说了一段话:一匹潜在的良马拉了一年磨,今生绝无可能做千里马。爱因斯坦说,他为了准备一个考试复习了小一个月,三个月都没缓过来。我们整个高三就是复习的一年,我们得花多长时间缓过来啊?何况有些人还要复读呢,复读有的是为了考上大学,还有的是为了考北清,真是愚不可及。我在我的母校北京八中给全校师生做演讲,我说给个体出主意是最难的事情,因为每个人不一样。但我想对你们当中最优秀的一些学生说,你们多半能考上北清。我劝你们放弃北清,好好伺候你的兴趣。演讲中我说,我初三的时候是这个学校800公尺的年级冠军。800公尺要跑两圈。我们每次比赛都是第一圈太快,不敢落后啊,跑第二圈时体力不支。我在西城区拿过第四名,那次比赛第一圈用时比第二圈快了7秒钟。如果第一圈慢3秒钟,后发制人,我可能是西城区第一名。但一块儿跑的人第一圈没有人敢放慢。有个学术名词叫“囚徒困境”,我这个道理可以叫“八百米赛跑困境”。到了大学以后呢,你们将越来越感到,为保研就要伺候绩点,还是补短板。绩点高的同学保研了。读研和不读研的同学走上不一样道路了。像我们这样的大学,读研的同学日后做职业学者的比重比较大。在提倡通识教育上大家有共识,可是在解答为什么要提倡通识教育上,很多解答没说到点上。在这个年龄搞通识教育,是因为你们还不知道自己的学术兴趣在哪儿。让你接触的学科宽一些,别上来就进入一个胡同,过后发现根本不喜欢。美国中学生报考的是大学,不是其中的某个院系。入学后最晚可以在三年级开学时确定院系。前两个学年,哪院系的课都随便听。在这样的学校里还用得着提倡通识教育吗?广泛的资讯供同学们选择,这才是通识教育最大的支点。钱锺书高考数学不及格,陈景润对文史没什么兴趣,怎么了?耽误什么了?数学家杨乐高一时就确定了一生的方向。但这些不是大概率。多数学生要通过通识教育,发现自己的兴趣,确认自己的方向。我认为这是实行通识教育的大道理。而给大家广博的知识是小道理,我不否认它。一个十六七岁的人上来就痴迷数学,痴迷诗歌,有什么不好?对这一小撮兴趣很早定型的人,有无通识教育是无大所谓的。我反对让人厌学的复习,但不反对而且极力鼓吹多读书。就是说,读书跟读书方式太不一样了。你过手的多数的书,不必读第二遍。非常重视的地方,做个笔记,做个索引,什么什么观点,在哪本书多少页,十几个字就行了。有个模糊记忆就够了。你应该读非常多的书。你到网上搜一搜,看看哈佛、耶鲁、牛津、剑桥对本科生、研究生要求的年阅读量,能吓着你。我们这里,要求读的书不多,时间花在了复习和考试上面。这两种读书方式天壤之别。三、发现自己的学术兴趣如果从正常的教育过程中走过来的人,到高中就发育出兴趣来了。也就是说,兴趣的发生几乎是一件无意识的事情,就好像一个适龄的男女,置身在同龄男女中,你不必有意识地提醒自己。当你发现意中人的时候是不由自主的,还用提醒吗?但是你是在一个异化的教育环境中走过来的。到了这个阶段,第一你要知道你已经晚了,你到现在对兴趣一脸茫然,你面临的问题是亡羊补牢。所以,你要不断提醒自己,我要在今后几年中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你要把有些人可以无意识的发育,变成一个有意识的活动。不然,你大概就错过了你一生中选择兴趣的末班车了。抓住这四年。如果大学的四年中还没有找到自己文化上思想上的兴趣,以后是找不到的。最后要谈的是怎么找到你的学术兴趣。要珍惜你在这个校园里,在今后四年中的种种因缘,读到了一本好书,遇到了一个良师,相识了一位辩友,脑子里纠缠的大小问题。当你遭遇这些人物、事件、图书、问题的时候,你心中升起的一些兴趣,你要珍惜,不可以让它们随风而去,这些兴趣不会没完没了地出现。先说书。通常读过五分之一就知道这本书合不合你的心。如果符合,就提升你对它的关注度,马上开始一个忠实于自己的兴趣,伺候自己兴趣的阅读过程。通常一本书能打动你,这个作者的其他著作打动你的概率是很大的。找书读不能没头苍蝇似的。这本书非常打动你,你马上查看这位作者还有哪些著作,他的书你都得过一遍,竭泽而渔。还有就是,学术是一种传承,书中有些观点特别打动你,对此他引用了一些别人的著述,你把那些书也找来读读。一本好书后面的参考书目你一定要看,从其中选书,找来翻一翻。这个过程就是“滚自己的雪球”。世界上好书很多很多的,但是这个世界上平庸的书是汪洋大海。何况什么是好坏,涉及主观。有很多书很好,但跟你没缘分。这无所谓,因为还有一些好书可能跟你有缘。所以,和你有缘分的好书就没那么多了。别听别人说,为自己滚个雪球。四年下来自己喜欢的书能有二十本,你可望成才了。再说第二点,喜欢哪个课程的老师,盯住他。老师很多很多,但是平庸的老师肯定比优秀的老师要多很多,而优秀的老师当中和你有缘分的只是一部分。所以对那个老师有兴趣,搜索他的履历、作品,和他神交,想出一些你自以为深刻的、怪异的问题请教他,争取吓他一跳。第三点就是寻找智力生活中趣味相投的同学,在这里找到的概率最大。要珍惜生存、生命当中的这些机会。你本来有一点兴趣,很薄弱,如果在这个兴趣上找到一个志同道合的人,你俩一起切磋,这个兴趣就会壮大。我从来都以为,无论是在中学还是大学当中,同学间的帮助超过老师。因为彼此接触太频繁了,还因为名校中不乏少年天才呀,这些同学给你的激发,给你的营养,不低于老师的。你毕竟处在这样的一个年龄,很多问题会来敲击你。要珍惜这些问题,努力解答。不要轻易相信成人、教师、教科书、官方给你的答案。它既然成为一个问题浮现在你头脑,就说明你对现存的答案不怎么认可,有了怀疑之心,这太可宝贵了。首先是自己解答,常常找不到完美的解答,你要第二个、第三个问题,一路问下去。这种穷根问底叫作研究精神。我评价学生不看绩点。要能自己找书读,选择好的老师和课程,交往智力生活中的同道,能不断地提出和解答问题。形成这样的习惯,就是上路了,可望成为一个学者。祝愿你早日上路。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大学学历的含金量变得越来越低,于是乎很多大学生在毕业后纷纷走上了考研的这条道路。眼下距离2020年考研只剩下了一百多天的时间,作为一名大学生,你有没有决定报名参加今年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呢?也许此刻的你还处在一种观望的状态,既想要通过考研提升自己的学历,又害怕考研没有用。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考研和不考研的大学生,10年后差距有多大这一话题。在小编看来,那些在毕业后选择考研的学生与不考研的学生,主要会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着差距。第一,考研与不考研的大学生,会在学历上存在着差距在10年后,也许其他方面的差距还并不明显,但学历上的差距已经成为了事实。眼下,作为一个普通学校本科生,在毕业后你可能会轻松找到一份工作,但这份工作很有可能并不是让你满意的那一份工作。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激增,很多用人岗位有了更多选择的权利,为了更好地筛选到优秀的人才,也为了减轻招聘的成本,他们往往会首先提高招聘的学历要求。举个例子,在十年前,作为本科毕业生,你可以轻松获得一份高中教师工作。但在今天,同样是本科生,你只能去小学做教师。我们把眼光放长远一些,也许到了十年后,一份小学教师的工作都会要求求职者具有硕士学历。这种情况下,考研与不考研的大学生,在学历上的差距就会显现出来。第二,考研与不考研的大学生,会在能力上存在着差距在本科阶段,我们普遍实行的通识教育,学生们除了学习到一些基础的专业课知识外,很少具备扎实的学术研究能力。正因如此,很多大学生在毕业后都纷纷抱怨自己什么都没学到。到了研究生阶段,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被放到了首要位置。通过2~3年的研究生学术训练,大家的科研能力会得到极大地提高。而在研究生阶段培养出来的科研能力,也将会在大家工作后显现出来其重要的价值,毕竟研究生毕业后找到工作,大多数都是跟科研相关的。此外,除了科研能力的培养外,经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还会使得大家的逻辑思维能力,独立判断能力和辨别是非能力得到提高,这都是本科阶段无非具备的。第三,考研与不考研的学生,会在人脉上存在着差距本科阶段招生人数多,基本上都属于大班授课,这种情况下极其不利于大家人脉的拓展。等到毕业后,你就会发现,在大学里你的人脉仅仅就局限在了大学舍友这一层次。而考上研究生后,除了更高层次的同学外,你还可以结交到更多的教授级别的硕导。在未来,这些研究生同学和导师,都将成为你的重要人脉,对你起到重要的帮助作用。结语考研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在备考的过程中你会经常因为看不到希望,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甚至想要中途放弃。这都是正常的现象,只要我们坚持下来,都会拥有更美好的明天。如果此刻的你感觉到特别累,那么我要恭喜你,因为你现在正在走一条上坡路!你认为在10年后,考研的学生和不考研的学生差距会很大吗?欢迎发表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