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课题立项伴成长 科研兴校促发展——新星小学获得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教育部规划课题立项半段情

课题立项伴成长 科研兴校促发展——新星小学获得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教育部规划课题立项

九江新闻网讯近日,2020年度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教育部规划课题《基础教育课业改革与小研究生创新学习实验》总课题评审结果正式公布,新星小学《学业课业中的德育渗透研究》课题喜获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教育部立项(课题批准号:FHB160516),同时该校被被认定为全国基础教育科研核心基地(项目基地编号:FHB160516-GT432)。这标志着该校在新课题研究中将扬帆起航,开启教学科研新的征程,翻开新的篇章。课题申请的成功给新星小学老师极大的鼓舞,同时课题团队将以本课题研究为契机,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科研带教研,以教研促教学,为培养人格健全、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祖国接班人而努力!我们相信在校领导的带领下,在全体课题组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本课题的研究一定会取得圆满成功。(新星小学教导处 供稿)

方明为御

解放路三小:聆听德育专题讲座,助推市级课题研究

为提升学校对市级德育课题的研究水平,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3月24日,六安市解放路第三小学邀请裕安区淠河学校顾仁双老师莅临学校作了题为《德育,在故事中徜徉》的讲座,助力学校教师科研成长。学校各相关课题组成员以及来自解放路三小将军路校区、解放路第一小学的同课题老师参加了本次活动。顾仁双老师结合自身在德育教学道路上的摸爬滚打和心得体会,从德育的概念、德育课程中故事教育的意义、故事教学与儿童意义世界建构的内在关联性、故事教学通达儿童意义世界的实践策略等方面,为老师们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和交流。顾仁双老师始终站在台下不时和老师互动,整个过程都面带微笑,语言非常舒畅,讲得动情也很投入。他的“理念”和“事例”总能引发老师们的共鸣和思索。与会老师听讲非常认真,并埋头认真地记录着,生怕错过精彩的知识点,笔下的每个字都承载着对孩子们沉甸甸的爱和责任。听讲后大家意犹未尽,都纷纷表示顾仁双老师讲座内容扎实,非常具有针对性,为一线教师加深了对德育课题研究的理解,提高了翔实的方法。也相信此次讲座所传递的德育理念,必会让学校课题组的老师们在德育课题研讨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实。(朱成红)【来源:裕安区教育体育局】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东北方

让德育之花绽放在菁菁校园——浅谈小学生的德育工作

目前 学校的德育工作,常常遇到与客观环境的变化不想适应的矛盾,本文例举了德育工作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最后对班主任工作提出意见。赫尔巴特说: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 教育 的最高目的。“苟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三字经》中关于教育的重要性千百年来为后人所传颂着。家庭,是教育的启蒙;学校,是教育的引路人。“人之初,性本善”强调了后天教育对人格塑造的重要性;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塑造学生品格上是如春风般,润物细无声的。作为小学班主任,不仅要给祖国的花朵和幼苗以知识,还要给他们健全而完善的人格,这才是我们教育的真谛。如何使思想教育入情、入礼、入心,把思想教育工作做到小学生的心坎上,这是当前摆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亟待 研究 的一个重要课题。当今 社会 ,各种各样的硬约束如规章制度,法令等约束着小学生的行为,而社会道德教育像软约束一样,引导学生培养真、善、美的高尚情操。然而,随着我国 经济 的 发展 ,随之而来的各种价值观也冲击着小学生的思想和心灵。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一、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严重脱节我国虽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之美誉,然而随着新 时代 条件下独生子女增多的现实,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严重脱节。严格的具有约束力的学校教育与溺爱式的家庭教育,使小学生们不自觉地形成双重人格,在学校里培养热爱 学习 ,参与劳动;而在家里高跷二郎腿,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两种矛盾的人格特征存在于青少年个体中,“五天的学生,两天的小皇帝”,这种不良的循环机制长此以往,会使学生劳动观念淡薄,并把打扫卫生当成一种肉体惩罚而不是美德。可想而知,在这样的教育机制下,再谈“劳动最光荣”是多么苍白无力。二、社会大环境下形成的各种价值观让青少年无所适从社会大环境下带来很多良莠不齐的东西冲击着青少年的价值观,金钱至上的庸俗价值观,“包小蜜”等不良社会风气,“炒股,投机”等社会不良行为,让缺乏明辨能力与是非观的少年儿童麻痹眼睛,无所适从。例如:孩子们懂得机遇的可贵,但又不知如何把握好机遇;参与意识在加强,但合作意识在淡化;他们往往以个人为中心,是个性化的一代,集体的观念淡化。他们往往表现欲强,好胜心强,希望被关注,希望被宠爱,这些矛盾使从事德育工作者普遍感到学校德育的投入与实际收效相比十分不协调,收效甚微,事倍功半,可以说现实中的德育工作远远达不到人们和社会对孩子们的期望。为此,必须在教育理念上实现新的转变,改变传统的训诫式,家长式的教育,突破教育的瓶颈,实现人文教育的重要目标,迫在眉睫。三、素质教育力度不够应试教育“根深蒂固”,应试教育只注重学习成绩和升学率,强调“服从”“应试”“分数”,培养的学生都具备了这些“共性”,千篇一律,忽视了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而在当今,正由于这种“应试”观念的根深蒂固 ,相当一部分老师仍然把道德教育作为社会的一种客体,并不断强化其工具性价值,因而,道德教育成为 政治 的传声筒,经济的扬声器,文化的维护者。其主要表现为重智育,轻德育,忽视 体育 和美育,分数就是一切。所以,实施素质教育首要的且最艰巨的任务就是转变教育观念。作为德育工作者,就应当具备创新的素质,尽自己的最大可能去打破原有的条框约束。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才能使学校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让德育之花绽放在菁菁校园,让祖国的花朵和幼苗更多一份属于自己的天空。为此,转变教育理念,树立切实可行的德育目标,显得尤为重要。为此,作为德育工作者,特提出如下意见:要求班主任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学生眼里,教师是完美的,也是学生的榜样,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更是学生的楷模。因此,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既然我们选择了教师的职业,承担起了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就要注重细节,身教胜于言教不断完善自己,不但要重视言教,而且重视身教,处处铭记为人师表的责任,用自身的人格魅力熏陶学生的行为,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在潜移默化过程中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情操。因此,班主任应努力做到:1.不要把 学习 能力当作学生唯一的能力评价学生要结合多方面的标准,班主任价值重心的取向往往会 影响 着学生的行为。著名 教育 家陶行知说: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的本领,也无甚用处。并且,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因此,树立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及其重要。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反映些《董存瑞》,《少年毛泽东》,《小兵张嘎》等影片陶冶学生的爱国情操;可以让学生参与打扫 社会 公共卫生,环保宣传员等,让学生体验参与劳动的快乐,丰收的硕果,从而获得真情实感,在道德选择中形成良好的习惯;可以让学生在班会课上扮演 “父母”、“教师”、“解放军”、“售票员”、“交警”、工人”、“农民”,让学生设身处地地进入角色中,从而体验不同角色的艰辛,培养他们尊重他人以及高度的责任感。2.公平、公正对待学生青少年独特的敏感心理使他们渴望被尊重与认可,这就要求班主任必须放平心中的秤,把爱洒向班级的各个角落,公平、公正地对待班级的每一位学生。班主任公正、公平的处事原则,让学生享受到自由平等的权利,并将这种积极的处事原则实现爱的传递,以同样的方式对待身边的朋友和家人,所以,教师道德修养不仅是个人自身素质的要求,更对学生群体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只有良好的楷模,才能塑造优秀的人格。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就是这个道理。3.实现强制教育向互动教育的转变。新教育理念下要求学生与教师是两个平等的个体,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新形势下教学相长的要求。因此,班主任不能再是传统的“高高在上,举着鞭子”的说教者的形象,而因尊重学生个体的 发展 ,过去传统观点总是觉得老师比学生掌握更多的道德真理,因此道德教育只能是单向的灌输。但是,随着各种新兴文化的兴起,这种传统观念发生动摇, 中国 青少年 研究 中心的孙云晓通过调查研究,认为在各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中,都有一些较成人更为难能可贵的品质。因此,提出新的道德理念,向孩子学习——实现两代人共同成长。教师还要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自己犯错误时也能勇敢的承认,虚心的接受,这样才能让广大的学生群体对新理念下的道德教育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争当道德的先锋,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绿茵下

锦州市实验学校国家级课题结题了

2020年10月9日,党委书记、校长等领导及部分干部教师陆续走进锦绣校区403会议室,参加全国十三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基于核心价值观培养的“九化”德育模式研究》的结题报告会。科研处主任钟华宣布开会。课题主持人张洪东做结题报告。重点阐述了《基于核心价值观培养的“九化”德育模式研究》的课题,重在对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而个性地发展。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探索适合学校发展的特色德育模式,运用行动研究法、教育调查法、个案研究法等,对德育管理模式展开行动研究,确立了“九化”德育模式,强化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提升学校育人实效,真正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效果。课题从问题的提出,包括研究的政策依据、理论依据、实践依据;研究主题的本质和研究课题的界定与假设。到深入开展实践研究,历时三年,达到了研究的目的,实践效果凸显。肯定了课题组老师实事求是,谦虚严谨的精神,坚持不懈,坚定不移地开展课题研究的工作作风,真正把学校的德育工作与科研紧密地结合起来,推动教育科研一体化,立足常规科研活动,探索德育模式、拓宽德育途径,夯实德育实效,实现了课题研究与学校德育工作之间的良性循环,科研发展了学校。课题组其他成员亦补充发言:一致认为课题研究达到预期的目的,对课题研究结果给予了肯定。专家组对张洪东同志主持的中国教育学会十三五教育规划课题《基于核心价值观培养的“九化”德育模式创新研究》结题鉴定意见如下:课题具有较强的实践价值。课题研究的组织工作扎实有效。课题组组织结构合理,能认真组织开展各项培训、研究活动,结果本校德育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协调指导,从课题提出、研究方案的制定、课题研究的组织实施总结提升,都尽可能做到了规范、科学。课题研究方法选用恰当,科学性、操作性较强。该课题主要采用教育行动研究的方法,边研究边实践,着力解决德育发展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提升德育管理智慧。课题研究具有实效性和一定的创新性。课题资料全面、详实、丰富。课题研究过程中注意搜集、整理各种资料,并用文字、图片 等形式进行了记录,真实反映了课题研究的过程和轨迹,有利于研究者进行反思和提升,并为同类研究提供了操作性较强的做法和经验。该课题组基本完成了预定的研究目标,同意通过对该课题的结题鉴定。科研处主任钟华宣布开会课题主持人张洪东作结题报告会议现场

器之

教育动态 | 小学德育优秀教学案例展示会在南京市石鼓路小学举行

4月22日上午,由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主办,秦淮区教师发展中心与南京市石鼓路小学共同承办的小学德育优秀教学案例展示暨中标课题培训会在石鼓路小学顺利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小学德育学科专家、教师代表以及石鼓路小学部分师生共同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伊始,石鼓路小学的全体学生为来宾们展示了学校的大课间活动——特色绳操,有序的进退场、整齐的动作彰显了学生们良好的精神面貌。在校报告厅,来宾们观摩了来自浙江、四川、南京等地的老师们执教的小学德育教育优秀展示课。课堂上,教师们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进行了精巧的教学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学生们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师生互动良好,课堂气氛活跃。观摩课后,石鼓路小学校长高云梅和大家分享了学校以“立美修德”为核心开展的一系列德育实践活动以及取得的成果。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教研员方丽敏对展示课进行点评并提出了中肯的建议。活动圆满结束。01:12

猫老大

德育研究的未来展望

当今世界,人工智能势头迅猛,信息社会已经到来,既存在着经济技术的全球化,也存在着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教育的多元化与多样化,甚至逆全球化,我国德育研究者需要思考,在研究使命上,如何使学校德育能够适应社会转型与全球化的压力,应对价值多元与道德相对主义的挑战,对德育实践产生更持久、更深刻的引领作用。一走向综合与多元德育研究有必要借鉴心理学、艺术、美学甚至宗教研究成果,研究无意识、潜意识对人道德成长的影响,利用各种艺术形式及艺术教学来激发学生向善的情感,在幸福快乐的体验中自然而然地走向美善。德育研究者需要更为开阔的学术视野,将生物学、心理学、人类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及时进行吸纳与整理;道德教育方面的理论对话和学术活动,应有意识地邀请来自这些领域的研究者与实践者,促进教育研究的学科基础走向综合;德育研究工作者需要在国际交流视野中审视道德教育发展的趋势,积极与国际学者进行对话,并加强对多元文化意识与国际理解教育的研究。同时,德育研究者对于技术变革造成的道德风险也应保持警惕,理论研究者需要从“技术—人—文化—社会”的综合视野中研究与审视道德教育问题。在研究思路及价值取向上,关注差异,倡导多元,将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多元文化主义中批判权力的思路纳入研究视角;在研究的方法论基础上,有意识地将复杂思维、系统理论等作为追求新知识的方法;在具体研究方法上,将诠释主义和批判主义的研究范式自觉地运用于德育研究。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学校德育实践与理论研究之间似乎横亘着难以跨越的鸿沟,彼此关心的问题不同,话语体系不同,因而缺乏共同语言与相互承认。尽管研究者已经做了一些将理论研究转化为实际成果的工作,但还远远不够,需要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首先,直面问题。比如,道德问题与价值问题之间的界限是什么?如何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融合价值多元的视角?又如,德育体系建构问题,如何在大中小学实现德育的纵向衔接、在学校—家庭—社区实现德育的横向融合?再如,理论研究者有义务为实践工作者提供更好的、超越简单加减法的行为量化评价方式;还如,教育惩罚问题,理论研究者可关注教师的道德两难问题,提供理论和视角帮助教师开展教学行为的道德反思活动。其次,改进实证。提升实证研究的科学品质,超越简单的定量研究。其一,进入教育实践现场,在充分发掘事实的基础上归纳修正理论和建构理论。其二,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如建立全国范围内监测儿童道德发展状况的信息库,为教育研究者和决策者提供比较可信的信息数据。其三,德育实证还要谋求对德育现实的干预,开发出更有操作性和情境性的德育技术方法,并在实践中检验其有效性。其四,以平等合作的行动研究取代单向的、居高临下的指导式教育应用研究。比如,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的U-S模式无疑是一个推进学校德育变革、将理论转化为现实的良好方法。最后,重视转化。将理论关涉的事实与观点以大众能够理解的方式深入浅出地表达出来;积极参与同实践者对话的活动,为实践者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提供咨询服务;将宏大理论进一步具体化、操作化,提供技术方法指导。如关于道德情感培养的研究,可以为实践工作者提供培养学生同情心和移情能力的校本课程、设计系列的校本活动等;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也可转化为系列的教材和具体的德育方式方法。三建设高品质的研究共同体现有的德育研究机构形成特点鲜明的学术研究共同体的还不多。有的德育研究者缺乏理论坚守,诉求不强烈、特征不够明显,还未形成围绕重大德育问题协同攻关、共同讨论、持久研究的氛围。这需要围绕某一个德育问题做持之以恒的深入研究,发表系列高水平论文,不断更新学术观点。尽管我们已经有了生活德育论、制度德育论等一些德育思想理论流派,但还需要更深入的理论论证与更系统的实践检验,加强理论研究之间的交流,推进与国际道德教育理论流派开展富有成效的对话。学术研究共同体的生命在于其研究特色,而研究特色的形成,关键在于找到或者提出体现时代精神、回应时代挑战的真问题,并围绕课题进行前后相继的“接力研究”,在此基础上,建构具有共同信念、知识结构全面、年龄结构合理的研究团队。就此而论,彰显团队研究特色、突破学术亲缘关系、壮大团队研究实力、形成有持久影响力的中国德育理论学派,将是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缩手缩脚

海曙蜃蛟小学交流课题成果——特色乡情教育促成长

近日,古林镇蜃蛟小学“基于古村文化的乡情育人实践研究”课题成果推广活动在该校举行。市教科所专家、海曙区教科室专家、各校教科研负责人以及蜃蛟小学部分师生与家长参加。活动现场,学生们与教师、家长一同动手制作碱水粽、灰汁团、米馒头、方糕等蜃蛟特色米食,展示了蜃蛟独特的米食文化。“跟着孩子参加这个活动,不仅增进了亲子间的沟通,还让孩子增长了见识。”与孩子一起参加米食制作的家长王丽云说。在随后进行的课题成果推广会上,蜃蛟小学的几位教师向参会人员详细介绍了“乡情育人”课题的设计缘起、研究过程以及研究成效,获得了区、市教科专家和参会教师的一致肯定。据介绍,蜃蛟小学在“乡情育人”课题总框架下,借助蜃蛟当地遍布的名胜古迹和深厚的古村文化,展开人文篇、农耕篇、米食篇三个方面的研究,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结合学校德育理念,积极开展体验式社会实践活动。教师带领学生走进古村遍访名胜古迹、寻访蜃蛟及其周边先贤望族、探访遗落坊间的名人轶事,并通过制作特色米食、栽种水稻等一系列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感受蜃蛟独特的人文历史文化、农耕文化和米食文化,培养学生审美、动手实践、团队协作等能力。以活动为载体,人文底蕴为基石,蜃蛟小学的“乡情育人”课题成功获评我区规划课题一等奖和全市规划课题三等奖,该校今年还成功入选了浙江省“三全育人”德育落实机制典型培育学校名单,系全区唯一。“蜃蛟小学以‘乡情育人’的探索,使德育的实践和体验纵向贯通、横向结合,落实、落细了‘立德树人’要求。”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汪静点赞了蜃蛟小学的思路、做法。【来源:宁波市教育局】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大定持之

湖东路二小承办花山区小学市级规划课题成果推介会

为加强校际间课题研究的交流与合作,推广课题研究成果,实现资源共享,4月19日上午,花山区小学市级规划课题《小学特色德育活动促进和善校园文化构建的研究》成果推介会在湖东路二小召开。本次活动由花山区教育局教研室主办,湖东路二小、花山区“许先哲名校长工作室”、市第三届“1+4”湖东路二小教育研究共同体共同承办。会议由湖东路二小教科研主任丁一主持。活动在湖东路二小校长许先哲热情洋溢的致辞中拉开了帷幕。接着进行的是成果展示环节,本环节中的《学校特色德育活动集萃简介》视频以及大课间主题升旗仪式的现场展示让与会领导及老师赞叹不已。随后,该校德育办主任芮敏、课题组成员谢挺老师分别针对课题研究过程中开展的实践活动进行阐述,课题负责人王从跃老师对课题研究的历程和具体收获做了详细的论述。接着,花山区教育局德育办主任申国琴针对该课题给予肯定,同时也在成果汇编方面给予实质性的建议。活动中,区教育局教科研负责人吴悠做了《小学课题研究成果提炼与汇编的几点建议》的专题讲座,有效地提升了参会教师的科研意识与科研能力。最后,花山区教育局教研室主任施萍作总结发言,她对湖东路二小教科研活动的扎实有效给予充分肯定,同时希望花山区全体教科研同仁们,切实把教科研当作提升教育质量的核心任务来抓,进一步做好接地气的教研,砥砺前行。(许静 王从跃 审核:许先哲)【来源:市教育局】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购物车

温暖德育深入人心,成都太平小学新教育实验行动展成果

2月27日,成都市太平小学校开展了新教育实验行动“推进每月一事”项目半年总结暨第十四届班主任论坛活动。学校德育处组织活动,德育处教师盛娅迪主持活动。活动中,学校六年级班主任蔡廉以学校MS主题德育课程中的“爱国”为主题,融合语文学科特色,总结介绍了六二中队通过学科教学以及专题活动开展的系列爱国教育。班主任王飞以德育课程中的“友爱”为主题,以主题班队活动为课程载体,将班级分为三人一小组,让同学们发挥自身才能组织开展系列“友爱”主题班队会,在活动中理解“友爱”蕴含的深意与“与良友交,路遥不觉远”的快乐。班主任唐丽开展了以“爱国”为主题的德育课程,带领同学们从一言一行、一点一滴、一件件小事做起,在细微之处提升爱国主义情怀。她指出,爱国德育课程的开展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推动同学们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学校副校长罗正忠肯定了六年级班主任老师们在过去一学期里围绕德育课程主题开展的系列活动的有效性,并以“德育的行动逻辑与本质——基于MS主题德育课程实践的思考”为主题分享了教师应该用什么办法来育人,什么样的育人方法有效等实用方法策略。参会教师纷纷表示获益匪浅。学校校长王大才向教师们提出希望,教师们要凝心聚力,共同努力提升教学质量,为太平树立良好口碑而奋斗,认真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做一名有志向有干劲的太平教师,做一名爱学生、爱教育的温暖教师。(宋得恩)

娃娃谷

凝心聚力为探索 共赴德育新征程——湖口县第四小学吴琳德育名师工作室开题会

九江新闻网讯(欧阳曙云)2018年9月13日,在这个秋高气爽天气却略显炎热的午后,湖口县第四小学吴琳德育工作室课题组全体成员及课题研究实施对象——有经验的班主任,召开课题《“互联网”+少先队建设的应用研究》开题报告会。会上,工作室主持人、课题负责人、校长吴琳指出,工作室要以课题研究为引领,传承好红色、绿色、古色基因,弘扬好三色文化,充分利用“互联网+”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推进少先队建设工作。接着,工作室成员、湖口四小副校长王爱学宣读本课题立项通知书及几点要求。随后工作室成员袁红霞副校长作研究课题开题报告,对选题的背景及意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组织分工、预期成果等进行全面阐述。工作室成员冯艺校助详细解读了2018--2019(上)课题研究计划,并根据人员分工作了精准安排。德育工作中常思、常想,更时代化、人性化、民主化、个性化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互联网+少先队建设的研究,探索出符合湖口县各校实际学情、班情的特色德育项目,工作室全体成员在主持人吴琳校长的带领下,将会齐心协力,共赴德育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