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20年小企业调查报告未也

2020年小企业调查报告

在经历了难忘的一年之后,我们几乎已经到了2020年年底。根据Constant Contact的调查,70%的消费者在COVID-19大流行以来每个月都会购买小企业的产品,无论是在线还是在实体店。1/5的消费者已经养成了这种习惯,每个月至少购买五次。与2019年相比,6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今年在支持本地企业方面做出了更多努力,另有20%的受访者计划在2020年年底之前这么做。购物者关心价格和快速运输,但仍致力于支持小企业购买商品购物者愿意从小企业购买商品,但Constant Contact了评估购物意图,以了解促使人们选择大企业的原因。1/4的购物者表示,如果有机会从小企业或大型零售商那里购买同一商品,他们总是会选择小企业。只有5%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将始终选择更大的零售商。在失业率创历史新高的一年,价格敏感性是选择从小企业或其他零售商购买商品时的首要考虑因素一点也不奇怪。在接受调查的消费者中有超过36%会选择更便宜的商品,而价格对于55岁以上的消费者而言尤其重要。除了价格,速度也很重要。快速购物或配送对购物者而言是最重要的(18%),年龄在18至24岁之间的消费者对此的评价甚至高于价格。在线小企业可能会吸引假日购物者2020年的假期季节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不同。根据研究,如果小企业在网上销售商品,那么这个假期将有大量的机会。消费者对小额购物的偏好似乎也将延续到假期。71%的受访者计划从小企业购买购物清单中的商品。只有10%的消费者认为他们需要去实体店购物。购物者似乎也准备好并愿意在今年扩大他们的视野,因为62%的消费者计划去一年以前从未购物过的新的小企业购物。亚马逊决定在今年晚些时候举行“黄金促销”,这是否会影响其他企业的假日销售?。事实证明,没在亚马逊上销售商品的小企业也不必烦恼。超过一半的消费者不打算在黄金日购买任何节日礼物。1/3的消费者完全在其他地方购物。支持199IT发展,可加入付费高端知识交流群,感谢!199IT热门报告重点推荐,可直接点击查阅2020年数字营销状况报告2019年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报告报告:移动的重要性2020年世界贸易报告2020年假日习惯报告释放5G消费市场潜力报告文化:定义东南亚Z世代和千禧一代的趋势报告2020年全球消费者调查报告2020年视频和互动内容报告2020年假日购物季报告报告:全渠道和美丽新世界报告:了解印度十亿网民中国互联网经济白皮书3.02021年品牌颠覆报告5G经济报告2020年假日购物季预测报告2020美国门户开放报告2020中国入境旅游发展报告2020上半年视频营销报告2020年第三季度流媒体报告交通运输区块链白皮书(2020)2020年东南亚电子商务报告报告:打开下一波电子商务之门2020年生态威胁报告2020年亚太地区营销情报报告2020中国家族信托报告2019 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2020中国高校毕业生职业发展研究与展望2020年全球人才报告(113页)2020未来城市出行蓝皮书2021年亚太区市场趋势预测--中文版2020年北美移动经济报告2020 年度十大新兴技术报告2020年美国广告流量欺诈报告2020年隐私时代的客户洞察报告中国城市千禧一代和z世代生活与支出报告报告:COVID-19对欧洲假日购物的影响跨国采购报告:影响全球服装采购格局的五大因素2020年亚太地区移动营销报告2020年印度移动支付报告2020年移动应用和社交媒体使用洞察报告报告:封锁期间的视频游戏2020年中国金融稳定报告(168页)中国泛娱乐出海机遇洞察2020年英国最有价值的75强品牌(103页)COVID-19流行期间品牌亲密度调查报告2020中国进口消费市场研究报告2020年电动汽车成本报告2020年全球财富报告2020年第三季度全球金融科技报告(115页)报告:Covid-19后期的电子商务营销个性化2020中小银行金融科技发展研究报告2020年印度媒体和娱乐报告(272页)报告:东南亚社交电子商务的崛起2021年B2B内容营销报告2020年播客广告转化基准报告2020年第三季度美国风险投资报告2020年全球移动网络体验报告2020-2024年全球娱乐及媒体行业展望—中国摘要2020年假日购物季消费者调查报告循环时尚:中国新纺织经济展望报告2020年移动行业影响报告(120页)2021预测之亚太地区2020年未来就业报告(163页)印度OTT报告2020智慧数码城市报告-全城 AI(136页)2020年第14个年度假日购物调查报告2020年第三季度客户参与报告2020年Q2太空投资报告2020世界超级财富报告复苏和超越:疫情后旅游业的未来2020年全球支付报告2020中国移动经济发展报告(中文版)2020年移动金融报告2020年亚洲发展展望报告(270页)2020年第二季度受众报告2020年9月中国乳品报告2020年全球支付报告网络视频报告2019年度中国展览数据统计报告2020年全球工业机器人报告2020亚太社会展望报告2019年中国普惠金融指标分析报告报告:营销决策者与营销公司的关系2020全球消费者洞察报告2020年香港商户调查2020年Q2视频广告指标报告2020年第三季度移动应用市场报告2020年人工智能报告2020年度全球幸福感调查报告COVID-19如何影响消费者使用移动设备的习惯B2B买家行为调查报告TikTok的力量2020年化妆及美容报告2020年南亚经济聚焦报告(112页)2020中国服务设计报告零售业2020:在两极分化的世界中取胜2020年地球大数据支撑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2020年9月网络新闻报告2020年世界石油展望报告(332页)2020年亿万富豪洞察报告游戏行业:无法独享安全报告2020年世界机器人报告敏捷与弹性:迎接新现实的另类投资报告影响世界:了解富国儿童幸福的构成报告2020中国消费品牌发展报告2020年农产品市场状况报告(164页)资产管理报告:支持增长并确保关照首份数字欧元报告:2021年启动数字货币项目2019-2020上半年中国购物中心发展力报告人工智能在五大行业的成就与挑战报告:文化连通性转变2020年Q1-Q2中国TMT行业私募及创业投资报告2020年全球网络消费者指数报告2020中国汽车金融报告联网汽车新趋势报告联合国经济学家网络:塑造我们时代的趋势报告中国线下零售小店数字化转型报告2020年最有价值的75个印度品牌榜2020年粮食及农业相关可持续发展目标指标进展报告2020移动游戏报告2020年保险科技报告2020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2020年汽车营销报告2020中国Z世代汽车消费洞察亚太地区移动电子商务蓬勃发展报告复苏之路:2020年亚太地区电子商务报告2020年贸易和发展报告(165页)2020年品牌激情报告报告:重新思考COVID-19时代的零售策略之日本报告:为潜在客户转化建立关系2020上半年金融科技脉搏报告2020年年度忠诚度报告| NOTICE |

其孰承翼

小微企业调研报告:穿越生死线

如需报告请登录【未来智库】。执行概要2020 年,新冠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总体上看,受疫情影响,大部分受访企业的经营仍然挣扎,我国的“疫后 重建”仍然任重道远。不论从产能恢复、营收利润、现金流,还是雇员和投资 计划看,受访小微企业的表现要远弱于大中企业。教育、文娱体育、住宿餐饮 为综合经营压力最大的三个行业(表 1)。考虑到我国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 “五六七八九”的特征,这一方面表明小微企业仍需政策重点扶持,另一方面则 指向若仅“抓大放小”片面钉住某些宏观指标(例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将 显著高估当前我国经济修复的程度。从当前受访企业面临最大的困境出发,扩 大内需是当前“稳增长”“保就业”的关键所在。一、样本关键词:小微企业、第三产业、经济发达地区小微企业在受访企业中占据绝对比重。受访企业中,87.9%员工数量小于 50 人,93.7%员工数量小于 100 人(图 1);70.5%营收规模小于 500 万, 80.9%营收规模小于 1,000 万(图 2)。在后文的分析中,我们以员工数量为 标准区分了小微企业(小于 50 人)和大中企业(大于 100 人),以对比不同 规模企业的经营现状及预期。样本结构使得全样本的统计指标非常接近小微 企业子样本。尽管受访企业涵盖了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全部 20 个大类行业, 但在后文中关于行业的讨论中,我们未考虑受访企业数量少于 100 的行业,包 括农林牧渔(66家)、电热燃水(64家)、公共管理(55家)、采矿(16家) 以及国际组织(8 家)。从行业分布看,受访企业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占比达 85.6%。其中批发 零售、租赁商服、信息软件、科研技术的企业数量在样本中合计占比达 71.1%。 第二产业占比 14.1%,主要为制造和建筑行业企业(合计占比 13.8%)。第一 产业占比 2.7%(图 3)。从区域分布看,受访企业主要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特别是广东、北 京、上海、江苏、山东、浙江(合计达 15,774 家,占比 67.1%)(图 4)。 值得一提的是,样本中湖北地区企业数量(1,399 家)相较前次调研(387 家) 大幅上升,指向湖北地区复工状况相较 2 月显著改善(只有在问卷发布期间登 录的用户才能参与调研)。类似地,尽管样本覆盖了中国大陆的全部 31 个省市自治区,但在后文关 于区域的讨论中,我们也未考虑观测值少于100的省份,包括内蒙古(99家)、 广西(85 家)、贵州(83 家)、宁夏(54 家)、青海(34 家)和西藏(4 家)。二、复产程度:大小企业“冰火两重天”当前小微企业的复产达产程度显著落后于大中企业:小微企业中,58.7% 产能恢复程度低于 50%,28.5%产能恢复程度低于 10%,仅有 15.3%产能恢 复程度超过 90%;大中企业中,产能恢复程度低于 50%的占比为 18.9%,产 能恢复程度超过 90%/75%的占比分别达到 39.8%/62.7%。全样本的产能恢复 程度仅略好于小微企业(图 5)。由于小微企业产能利用率更低,对未来的预期也更为悲观。在被问及何时 产能可恢复至 75%以上时,仅有 61.6%的小微企业表示三季度前可恢复,有 24.4%的小微企业表示年内恢复无望。而在大企业中,80.1%的企业表示三季 度前可恢复,认为年内无法恢复的不到一成(9.4%)(图 6)。若假设企业在每个选项上服从均匀/正态分布,我们可以大致估算平均复 产程度/产能利用率:全样本的产能利用率约 45.7%,其中大中/小微企业产能 利用率分别为 73.3%/42.5%,可谓天壤之别。 此外,企业对未来产能恢复的预期与其经营现状正相关,即复工程度较低 的企业预期产能恢复也较慢。当前仍未复工/产能利用率低于 10%的企业中, 认为年内无法复工的占比接近六成/超过四成(图 7)。从行业分布看,除样本数量较少的行业外,产能利用率较低的主要行业包 括(括号中数字为该行业产能利用率低于 25%的企业占比):教育(78.0%)、 文娱体育(61.5%)、居民服务(47.9%)、租赁商服(47.8%)、住宿餐饮 (46.2%)、科研技术(39.7%)和建筑(38.2%)。产能利用率较高的主要行业包括(括号中数字为该行业产能利用率超过 75%的企业占比):金融 (49.7%)、制造(45.2%)、地产(42.6%),但即便这些行业产能利用率 超过 75%的企业数量也未过半(图 8)。各行业对产能恢复的预期与其现状高度相关(括号中数字为该行业预期年 内产能利用率难达 75%的企业占比)。教育(37.4%)、文娱体育(37.5%)、 住宿餐饮(30.1%)、租赁商服(28.9%)、居民服务(28.6%)、交运仓储 (24.8%)行业的预期最为悲观(图 9)。从区域分布看,防疫措施最为严格或是受疫情冲击最大的省份产能恢复程 度最低(括号中数字为该区域产能利用率低于 25%的企业占比):北京 (52.6%)、黑龙江(47.9%)、湖北(46.5%)(图 10)。各区域对于产能 恢复的预期与现状之间并无明显的相关关系,部分反映了企业对未来经济前景 的不确定。令人担忧的是,除湖北外,对复工前景最悲观的是我国经济最发达 的地区:认为年内产能难达 75%的企业占比最高的省份/直辖市是北京 (30.0%)、广东(23.6%)、上海(23.5%)(图 11)。三、疫情冲击:供需、经营、融资(一)供需和物流 整体上看,受访企业同时受到海内外供需变化的负面影响(括号内数字为 受负面影响的企业占比,此题为多选)。需求冲击大于供给,国内冲击远超海 外,小微企业对国内供需变化更为敏感。66.7%的企业国内市场订单减少,远 高于国内供给不足/受限的企业占比(31.1%);16%的企业表示物流不畅。有 16.8%/9.3%的企业表示受到了海外需求/供给的负面影响。仅有 10.3%的企业 表示未受疫情负面影响(图 12)。从行业分布看,需求方面,所有行业中受国内需求冲击企业占比均超过 45%,受冲击企业占比超过 70%的行业包括住宿餐饮(78.4%)、文娱体育 (73.9%)、教育(72.3%)、居民服务(70.2%)、租赁商服(70.1%); 受海外需求冲击企业占比最高的行业包括制造(38.0%)、交运仓储 (36.1%)、批发零售(22.3%)、租赁商服 ( 12.0%)、信息软 件 (11.8%)。供给方面,受国内供给冲击企业占比最高的行业包括文娱体育(39.2%)、 建筑(36.4%)、科研技术(33.5%)、租赁商服(32.7%)、信息软件 (32.1%);受海外供给冲击企业占比接近或超过 10%的行业包括交运仓储 (17.2%)、制造(13.7%)、批发零售(11.5%)、住宿餐饮(9.6%)。物流方面,受影响企业占比较高的行业包括交运仓储(37.1%)、批发零 售(21.3%)、制造(19.9%)、水利环境(19.6%)。表示供需“免疫”企业占比最高的行业为金融(32.5%)、地产(20.3%)、 建筑(17.0%)、水利环境(15.2%)。综合来看,交运仓储、制造、批发零售行业中的企业受到海内外供需和物 流负面影响的企业占比最高(图 13)。(二)收入和成本 受访企业在收入和支出两端均面临压力(括号内数字为受负面影响的企业 占比,此题为多选)。收入端的困难主要来自营收减少(71.2%)和回款变慢 (41.7%),支出端的压力主要源自工资、租金、偿还贷款本息等刚性支出 (51.7%)。在这三个方面受影响的小微企业占比显著高于大中企业。大中企业受防疫政策的影响要大于小微企业:一方面大中企业的防疫压力 (33.1%)要高于小微企业(25.5%);另一方面,大中企业在用工和原材料 方面的困难相对小企业更普遍(约有两成企业表示遭受融资能力下降、用工难 和原材料短缺/价格上涨的困难)(图 14)。从行业分布看,水利环境(47.3%)、批发零售(46.6%)、制造 (45.9%)行业反映客户回款变慢的企业最多;教育(61.3%)、住宿餐饮 (59.6%)、文娱体育(59.3%)、信息软件(55.4%)行业的刚性支出压力最大;卫生社服(46.7%)、住宿餐饮(36.3%)、教育(33.5%)行业的防 疫压力最大;信息软件(25.0%)、建筑(23.1%)、批发零售(22.6%)行 业的融资压力最大;建筑(39.8%)、房地产(33.6%)、水利环境(29.5%) 行业中面临用工难的企业最多;制造(32.1%)、住宿餐饮(27.2%)、批发 零售(25.6%)、建筑(25.4%)等行业中不少企业反映原材料短缺/价格上涨。 企业营收我们将在后文展开分析,此处不再赘述(图 15)。(三)融资 在融资方面,受访企业最主要的困难是及时还款压力大(49.8%)和融资 成本高(39.6%)(括号内数字为受负面影响的企业占比,此题为多选)。其 中,超过半数的小微企业(51.4%)面临还款压力,比例远高于大中企业 (35.5%);而大中企业则反映融资的最大困难是融资成本高(46.9%)。对 于金融机构的服务,均有超过两成企业表示面临授信门槛高、效率低、额度不 足等困难。此外,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企业被抽贷断贷的压力相对较小,小 微/大中企业中仅有 9.7%/6.6%的企业面临这一风险(图 16)。从行业分布看,住宿餐饮(61.4%)、居民服务(58.6%)、建筑 (55.%)、文娱体育(55.2%)行业的及时还款压力最大;水利环境 (47.3%)、教育(47.1%)、金融(45.4%)、制造(43.3%)等行业反映 融资成本高的企业较多;信息软件(30.3%)、文娱体育(27.4%)不少企业 表示融资门槛高;建筑(24.7%)、教育(23.2%)、信息软件(23.1%)行 业部分企业表示融资额度不足;卫生社服(26.7%)、制造(26.3%)、信息 软件(23.7%)行业不少企业反映金融机构授信效率低(图 17)。四、经营预期:亏损、裁员、收缩(一)营收及利润 近 3/4 受访企业一季度营收显著下滑,且预期上半年难有改善。一季度营 收同比下滑超过 25%的企业占比达 74.2%,超过三成(34.3%)企业营收锐减 75%以上,仅有 6.6%的企业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总体上企业认为上半年营 收状况相较一季度仅有微幅改善:预期下滑 75%的企业占比减少了 6 个百分 点,但预期营收负增长 25-75%的企业占比增加了近 5 个百分点(图 18)。企 业对营收的预期与其当前的复产状况正相关(图 19)。与复产情况类似,小微企业的营收现状和预期也要显著弱于大中企业。小 微企业/大中企业中,预期上半年营收下滑超过 25%的占比分别为 75.6%/47.5%,预期营收下滑超过 75%的占比分别为 30.9%/7.1%。但即便对 于大中企业而言,预期上半年营收实现正增长的占比也很小(13.4%),正增 长的小企业更是屈指可数(6.4%)(图 20、21)。从行业分布看,各行业均超半数企业预计上半年营收显著下滑超过 25%:其中住宿餐饮(89.7%)、教育(89.0%)、文娱体育(85.0%)预计营收显 著下滑的企业占比将近九成。同时,这些行业中亦有较大部分企业对上半年预 期极度悲观(括号中数字为预计上半年营收下滑超过75%的企业占比):教育 (58.7%)、文娱体育(50.2%)、住宿餐饮 ( 40.4%)、租赁商 服 (38.0%)、居民服务(37.9%)。相比之下,金融(14.1%)、信息软件 (9.9%)、制造(9.5%)、科研技术(9.4%)等行业对上半年盈利较为乐观 (括号中数字为预期上半年营收增长的企业占比),均有10%左右的企业认为 上半年仍能实现营收正增长(图 22)。此外,除卫生行业外,其他多数行业预期上半年营收较一季度仅有微幅改 善,营收显著下滑的企业占比变化均小于 3%。其中水利环境、交运仓储行业 中显著亏损的企业预期上半年营收将进一步恶化(图 23)。从区域分布看,受疫情冲击最严重、产能恢复最慢的地区的企业对上半年 营收最为悲观,北京、湖北、海南、黑龙江等省份预计营收锐减75%以上的企 业占比最高,分别达到41.%、36.0%、35.9%和34.5%。小部分企业预期上半 年营收可实现正增长,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括号中数字为该地区预计上半年 营收正增长的企业占比):浙江(9.4%)、福建(8.8%)、江苏(8.6%)、 重庆(8.5%)、上海(8.0%)(图 24)。受访企业对营收和利润增长的预期显著正相关,对利润增长预期相对更悲 观,并认为上半年相较一季度无明显改善(图 25)。假设企业在每个选项上 服从均匀/正态分布,一季度/上半年全样本的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48.4%/45.9%, 大中企业为-30.3%/-27.2%,小微企业为-50.4%/-48.0%;上半年全样 本的利润同比增速为-47.9%,大中企业为-29.6%,小微企业为-49.8%。值得关注的是,部分企业对上半年营收和利润的预期出现分化:预期上半 年营收正增长的企业中,认为“营增利减”的企业占比超过 1/4(27.6%),表明这部分企业受疫情影响成本上升(图 26)。这一情况在卫生社服、文娱体 育、交运仓储、住宿餐饮等行业更为明显(图 27)。(二)现金流 在疫情带来的极端冲击下,企业的生存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现金流。 与 2 月调研结果相比,当前企业现金流边际好转。两次调研的受访企业大部分 并不相同,但对现金流可维持企业经营时间判断的分布形态高度一致。认为现 金流支撑生存时长在 3 个月内的企业占比下降了 9.9 个百分点,生存时长在 3 个月以上的企业占比相应上升(图 28)。但整体上看,即便综合考虑供求修复和政策支持,受访企业的现金流仍然 十分紧张。根据均匀/正态分布假设估测,受访企业现金流可支撑生存时长平 均为 4.1 个月,小微/大中企业分别为 4.0/5.7 个月。小微企业/大中企业中表示 现金流撑不过三个月的占比分别为 58.9%/41.2%,现金流仅能维持生存 1个月 的占比分别为 18.1%/6.1%。大中企业生存时长超过半年的占比(35.6%)显 著高于小微企业(6.2%)(图 29)。从行业分布看,几乎所有非金融行业都有超过半数企业面临较大的生存压 力。其中压力最大的集中在部分服务业及建筑业(括号中数字为撑不过 3 个月 的企业占比):住宿餐饮(69.0%)、教育(66.4%)、文娱体育(62.5%)、 建筑(61.0%)、居民服务(59.0%)、租赁商服(58.1%)、信息软件 (57.8%)(图 30)。这一方面由于服务业对现金回款依赖度较高,另一方 面也与复产进程高度相关:复产程度较低的企业/行业现金流更为紧张(图 31)。相比之下,地产、制造、交运仓储、批发零售等行业产能利用率恢复程度 较高,也有更高比例的企业表示当前现金流能坚持半年以上(占比分别为 25.7%、24.5%、22.8%和 20.2%)。值得关注的是,约两成企业短期内面临生存困境:有 4,634 家企业(在全 样本中占比 19.7%)认为当前现金流情况已难以维持生存到 6 月末,但届时产 能仍无法恢复至正常水平的 75%(图 32)。从区域分布看,除北京(57.1%)、天津(54.9%)外,其他产能恢复程 度较低的地区,现金流紧张给企业带来的生存压力更为明显(括号中数字为该 地区撑不过 3 个月的企业占比):包括湖北(63.8%)、新疆(63.6%)、山 西(63.0%)、海南(62.4%)、黑龙江(62.2%)(图 33)。(三)雇员及薪酬 由于营收和利润遭受显著冲击,且预期无显著改善,超过九成(91.5%) 的受访企业预期上半年雇员数量相较去年末有不同程度的缩减。根据均匀/正 态分布假设估测,受访企业平均裁员幅度为 22.8%,其中小微/大中企业的平 均裁员幅度分别为 24.1%/11.5%。预期上半年将裁员 25%以上的小微企业/大 中企业占比分别为 35.5%/14.7%。随着裁员幅度的上升,小微/大中企业的分 化愈发显著。预期雇员数增加的大中企业有 14.3%,而小微企业则只有 7.7% (图 34)。从行业分布看,住宿餐饮(61.7%)、文娱体育(57.1%)和教育 (53.5%)行业计划裁员超过 10%的企业比例位居前三,这也是营收预期最悲 观、现金流最紧张的三个行业。雇员计划增加超10%的企业占比最高的三个行 业是水利环境(12.5%),信息软件(12.1%)和制造(10.8%)(图 35)。除裁员外,企业也可通过削减员工薪酬降低人力成本。根据均匀/正态分 布假设估测,受访企业平均减薪幅度为 18.5%,其中小微/大中企业的平均减 薪幅度分别为19.4%/10.5%。四成企业(39.6%)表示上半年将降薪10%以上。其中,大中企业/小微企业中,降薪超过 25%的占比分别为 13.7%/28.1%,上 半年员工薪酬有所上升的占比分别为 15.2%/9.6%(图 36)。从全样本观察,在“裁员”和 “降薪”之间,企业似乎更倾向前者。这也是 企业为维持劳动生产率的合理选择(图 37)。 从行业分布看,与裁员情况类似,教育(58%)、文化娱乐(56%)、住 宿和餐饮(54%)三大行业中降薪超过 10%的企业占比最高(图 38)。各行 业对于裁员和降薪的倾向性存在差异:如在疫情冲击下,卫生社服和金融行业 更倾向于降薪而非裁员,而建筑行业则更倾向于裁员而非降薪。此外,仍有少 数企业在疫情中雇员和薪酬均有所上升,主要是制造(6.2%)、信息软件 (6.0%)、水利环保(5.4%)、科学技术(5.2%)等行业(图 39)。从区域分布看,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地区裁员/降薪的企业占比更高(括号 数字为裁员/降薪超过 10%的企业占比):海南(53.8%/48.7%)、云南 (50.7%/41.5%)、湖北(50.6%/48.4%)、北京(50.4%/46.6%)、黑龙江 (49.6%/46.2%)均有近半数企业预计裁员10%以上。也有部分地区的部分企 业表示将增员/加薪(括号数字为增员/加薪的企业占比),包括四川 (12.7%/12.9%)、安徽(12.5%/15.8%)、浙江(10.7%/12.8%)、江西 (10.6%/12.1%)、江苏(10.6%/13.5%)。(四)投资计划 受访企业的投资计划整体上极其谨慎,仅有不足一成企业计划上半年增加 投资。根据均匀/正态分布假设估测,受访企业投资计划平均收缩幅度达 32.3%,其中小微/大中企业的平均投资收缩幅度分别为 34.1%/16.6%。投资 大幅缩减 25%以上的小微/大中企业占比为 50.7%/23.0%;投资活动基本停滞 (同比下滑超过 3/4 以上)的小微/大中企业占比 23%/8%(图 40)。复工复产是企业投资的前提和基础。产能利用率低于 25%的企业中,超 过七成(70.9%)选择大幅收缩投资 25%以上,仅有 3.8%选择扩张;相比之 下,在复产程度超过90%的企业中,仅有21.0%的企业大幅收缩,投资扩张的 企业占比为 14.4%。企业投资计划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预期收益:在预期上半年仍能盈利的企 业中,38.2%的受访样本投资同比扩张,投资大幅缩减超 25%的企业占比为 9.2%;而在亏损 25%以上的企业中,扩张和大幅收缩的占比分别为 4.6%、 61.5%(图 41)。从行业分布看,投资大幅收缩的主要是复产进度慢、营收预期悲观的行业 (括号中为上半年投资下滑超过 25%的企业占比):教育(67.1%)、文娱体育(62.2%)、住宿餐饮(62.0%)、居民服务(55.3%)、租赁商服 (54.9%)。各行业上半年投资增加的企业均占比较低(括号中为上半年投资 同比增加的企业占比),其中制造(11.4%)、科研技术(9.0%)、地产 (8.8%)、信息软件(8.4%)、批发零售(7.6%)排名靠前(图 42)。从区域分布看,除甘肃省(58.3%)外,复产进度较慢的地区投资收缩更 为明显(括号中为上半年投资下滑超过 25%的企业占比):黑龙江(56.3%)、 北京(55.3%)、湖北(54.0%)、海南(52.1%)等均有超过半数企业投资 大幅下滑。而投资扩张企业占比较高的地区更多为内陆地区(括号中为上半年 投资同比增加的企业占比):江西(11.6%)、陕西(10.7%)、河北 (10.0%)、四川(10.0%)等均好于全国平均水平(图 43)。五、小结:艰难的修复据调研结果估算,4月末我国小微企业(雇员人数小于50)产能仅恢复四 成,大中企业(雇员人数超过 100)产能恢复约七成。受产能恢复缓慢影响, 小微企业对未来的预期也更为悲观。令人担忧的是,除湖北外,对复工前景最 悲观的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北京、广东、上海。当前企业仍临着供需、经营、融资等多方面的困难。供需方面,受访企业 同时受到海内外供需变化的负面影响,需求冲击大于供给,国内冲击远超海外。 经营方面,受访企业的收入和支出两端均面临压力,其中收入端困难主要来自 营收减少、回款变慢,支出端压力主要源自工资、租金、偿还贷款本息等刚性 支出。更多大中企业受到了防疫政策、用工和原材料价格的负面影响。融资方 面,半数受访企业的压力主要源自及时还款和融资成本。3/4 受访企业一季度营收显著下滑,且预期上半年难有改善,超过五成企 业预期上半年营收将下滑50%以上。对上半年营收预期最悲观的是住宿餐饮、 教育和文娱体育行业,预计营收显著下滑的企业占比将近九成。受访企业的利润和营收整体上高度相关,但对上半年利润的预期相对更为 悲观,近 3/4 的企业预期上半年利润同比下滑超过 25%。值得关注的是,即便 在预期上半年营收正增长的企业中,仍有超过 1/4 的企业反映“营增利减”,表 明其受疫情影响经营成本上升。面临疫情的“生死大考”,近六成企业现金流撑不过三个月。综合考虑供求 修复和政策支持,当前企业的现金流与 2 月调研结果相比边际好转。但整体上 看,企业生存压力仍然巨大,约两成企业正挣扎在“生死线”:预期上半年现金 流将耗尽但产能难达 75%。由于营收利润下滑、现金流吃紧,受访企业普遍选择收缩。一方面,超过 九成受访企业预期上半年雇员数量和薪酬相较去年末有不同程度的缩减。另一 方面,受访企业的投资计划整体上极其谨慎,仅有不足一成企业计划上半年增 加投资。小微企业的投资收缩幅度远大于大中企业。……(报告观点属于原作者,仅供参考。报告来源:招商银行)如需报告原文档请登录【未来智库】。

三围四围

中小企业协会调查报告:疫情中的困境与自救

作者:崔秋阳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对宏观经济及微观经营主体的影响持续发酵。2月15日,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发布了《关于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小企业影响及对策建议的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中提到了中小企业这个比较脆弱的群体疫情之下受到的冲击,并给出了一定的建议报告显示,本次参与调研的企业共计6422家,集中分布在东部及南部地区,共2715家占比达到42%;中部地区共1863家,占29%;东北地区1172家,占18%;西部地区672家,占11%。具体来看,调查显示,86.46%的企业受到疫情影响较大,98.43%的企业延长了春节假期。而截至2月14日,已复工的企业进展59.29%。38.9%的企业经营暂时处于停顿状态,20.43%的企业反应受影响特别严重,将导致亏损,18.13%的企业经营勉强可以维持。疫情的爆发,可能成为压垮融资本身就较为困难的中小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调查显示,近67.69%的企业反应营业收入减少;21.61%的企业无法及时偿还贷款等债务,经营资金压力加大;86.22%的企业账上资金无法支撑3个月以上;33.73%的企业资金支撑不到1个月;只有9.89%的企业反映可以支撑半年以上。造成中小企业面临如此困境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疫情发生而导致的市场需求萎缩。报告显示,30.5%和27.09%的企业反映市场订单减少,并且伴有客户流失。不仅如此,据中小企业协会与敦煌网联合对跨境电商的调查结果显示,受国内供应商供货不足和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疫情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超过半数企业已经断货,同期发货量仅为去年的25%,海外订单同比下降了70%。但数据显示,超过七成的企业正在主动作为,积极生产自救:47.24%的企业争取不分开工;32.73%的企业将加快宣传、营销;29.1%的企业正在加快向线上转型和数字改造。可见,疫情爆发后,很多企业已开始全面采用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远程办公、工作协同平台,对企业原来的传统线下业务进行全方位升级。迈迪网充分应用中国中小企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服务,帮助企业在虚拟空间里灵活调节,经营活动得到有效保障。在报告最后,针对以上调查结果,中小企业协会也给出了相应建议,如将中小企业应对措施纳入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机制,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应及时跟踪监测疫情期间和疫情过后的经济运行情况;建议银行等金融机构针对疫情开通“绿色通道”,安排低成本专项信贷资金支持中小微企业;建议央行使用定向降准工具,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金融机构实施差异化监管政策;增加专项再贷款规模;落实缓交税金、利息和社保政策;度稳定企业用工,加大创业扶持力度,发展零工经济;稳定出口;加大政府采购等。(所有图片均来自《关于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小企业影响及对策建议的调研报告》)

老球迷

2020年中小游戏企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研发居多,出海大热

又是一年Chinajoy,想必很多小伙伴们已经都在上海了吧,我们QuickSDK的商务们也都抵达上海,开启一年一度的游戏盛会。在2020年国际游戏商务大会上,游戏工委的秘书长唐贾先生发布了《2020年中小游戏企业 发展状况调查报告》这份报告显示2020年上半年中国游戏市场国内实际销售收入约为1400亿,同比增长超过20%;2020年上半年中国游戏市场海外实际销售收入约为75.89亿美元(约合533.6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32%。由于海外疫情的影响加上国内版号防沉迷等各类政策,海外明显增长高于国内。在中小游戏企业基本状况地区分布图可以看出来多数企业还是在北上广一带,其中北京27.3%,上海16.3%,广东21.8%,而北上广深总占比超过了60%,无论从地理条件还是从开发人员技术经验及资源,一线城市有得天独厚的的优势。虽然在地理上占优势,但中小企业一样也面对巨大的挑战,面对头部大型企业的垄断、国内游戏版号等政策、小企业留不住人才等成为目前生存的难题而中小型企业为了寻找弯道超车的机会,在战略发展策略上选择了多方面的尝试及部署,尤其是这两年最热门的海外市场,当然QuickSDK也提供游戏自发性的技术服务。在面对出海问题时,大多数企业也选择 了自研自发的模式来保证自己利益的最大化,逐渐海外市场成了这些企业的主营业务而且在疫情期间中小企业也受了很大的影响,大多数都是延缓了研发的进度,导致人工成本增加,而在疫情期间这些中小企业也在自己的战略部署中做了不少的调整,疫情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在全球宅文化的兴起的同时,海外市场也成了中小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在出海类型上还是以角色扮演、策略及MOBA占主导,但不仅如此多类型的国产游戏也在海外四面开花,东南亚及日韩也是出海的大热门地区,早年受日韩游戏影响所以整个亚太的玩家对游戏玩法和题材上接受度都比较高在文章的结尾,小编想说,面对国内游戏市场的困局,出海无外乎成为了破局的重要手段,而输出高品质手游及精细化运营才是获胜的不二法门。

罗曼斯

2020-2024年中国中小企业行业预测分析

1.1 中国中小企业户数变化情况根据中投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4年中国中小企业深度调研及战略规划研究报告》,2019年末,共有36.4万户中小企业,较2018年减少4883户,企业数量连续两年下降;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简称“规上企业”)户数的97.8%。其中,中型企业4.3万户,占中小企业户数的11.8%;小型企业32.1万户,占中小企业户数的88.2%。图表 2011-2019年中小企业数量变化情况单位:万户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1.2 中国中小企业营业收入状况根据中投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4年中国中小企业深度调研及战略规划研究报告》,2019年,中小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0.0万亿元,占规上企业营业收入的比重为56.7%,同比增长4.1%,增速同比回落4.4个百分点;比同期规上企业增速(3.8%)高0.3个百分点,比大型企业增速(3.5%)高0.6个百分点。其中,中型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3.9万亿元,同比增长4.2%;小型企业营业收入36.1万亿元,同比增长4.1%。图表 2017-2019年规上企业、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营业收入增速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1.3 中国中小企业未来发展展望根据中投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4年中国中小企业深度调研及战略规划研究报告》,2020年疫情打乱了很多中小微企业的经营计划。但这也是对企业家危机意识和应对危机能力提升的一次真实演练。面对疫情,企业应进行适当的战略决策、生产经营调整、人力资源应对、资本策略等危机应对,消除或降低疫情危机所带来的威胁和损失,先生存后发展。企业要上下同心,共同应战,提高自身免疫力,在战斗中转型。虽然餐饮、影院、批发市场、家政服务等行业受到一定冲击,但依托互联网的网上购物、餐饮外卖、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等行业如火如荼,疫情加速了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零工经济模式已在大型互联网企业成功应用,也给中小企业带来新的经营思路。重视信息化、数字化对产业发展带来的新变革,拥抱互联网,注重线上线下融合,积累企业和行业数据资源,尝试跨界营销等,都是中小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经此一“疫”,可以看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不再是某个企业或某个行业的事情,而是所有产业链都要努力优化的方向。推动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上云,支持企业通过协同制造平台整合分散的制造能力,实现技术、产能与订单共享,加大对中小企业改造提升信息化水平的支持力度;大力发展和运用工业互联网技术,打造统一资源优化平台和资源配置平台,加快装备制造企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和能力,这些都是广大中小企业应对疫情冲击、实现转型发展的致胜法宝,我们要继续鼓励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道路,实现转型升级。中小企业主应不断优化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科学管控现金流、探索适合企业长久发展的融资模式、打造企业文化和人才培养体系、拥抱互联网、掌握科技发展新动态和商业运营新模式,努力追求创新。

陈星

中小微企业:困难不少 信心更足

原标题:中小微企业:困难不少 信心更足上半年,中小企业复工复产有序推进,企业信心逐步恢复,市场预期稳步向好。在各项政策中,中小微企业对减免税收和减免社保政策满意度最高,企业获得感最强,普遍对减免房租、给予培训补贴满意度较低。专家认为,中小微企业走数字化转型之路将成为必然。今年以来,作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较大的群体,中小微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随着我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多项应急纾困政策及时推出,上半年中小企业复工复产有序开展,企业信心逐步恢复,市场预期稳步向好。尽管如此,中小微企业仍存在抗风险能力差、资金缺乏等问题,疫后恢复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减税政策满意度高为深入了解国家出台的帮扶中小微企业政策措施落实情况,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于6月下旬对2507家企业开展了问卷调查,形成了调研报告。据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执行会长张竞强介绍,在调查企业中,大型、中型、小型和微型企业占比分别为7.5%、22.58%、41%和29%。调研报告显示,上半年中小微企业没有出现大规模破产和员工失业现象,初步实现了“稳企业保就业”目标。在受调查企业中,97%以上的企业均享受到了一项或多项扶持政策,八成企业对政策都有所了解。“由此可见,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地方政府及时出台的多项政策措施,力度大覆盖面广,可操作性强。政策红利不断释放,提振了中小微企业信心,推动市场逐步稳定向好。”张竞强说。政策带来的积极效果显而易见。调研报告显示,有53.09%的中小微企业表示市场需求逐步回升,43.27%的中小微企业家信心恢复,27%的中小微企业转型有所成效。在各项政策中,中小微企业对减免税收和减免社保政策满意度最高,企业获得感最强。“很多中小微企业反映,减免税收和社保力度较大,企业获得了真金白银的实惠。”张竞强表示,国家实施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降低了企业负担,增加了企业积累,为企业应对危机增加了储备。此外,调查显示免征中小微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单位缴费政策深受企业欢迎。“随着减税降费政策持续发力显效,中小微企业经营成本有所下降。”据张竞强介绍,在调查中发现,中小微企业普遍对减免房租、给予培训补贴满意度较低。资金紧张难题待解“融资难、融资贵历来是制约中小微企业生存发展的主要问题,而且长期没有得到解决。”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政研处处长宋烜懿表示,疫情发生后,90%的中小微企业陷入困境。“由于企业大面积停工,产品销售不畅,营业收入和利润骤降。加上固定支出不减、回款困难等因素叠加,加剧了资金紧张局面。”调研报告显示,有60%以上中小微企业反映资金链紧张,流动资金存在缺口;只有10%的企业表示自有资金能支撑半年以上。由于金融体系支持中小微企业覆盖面有限,30.36%企业反映融资困难。“除此之外,市场需求不足是当前中小微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宋烜懿认为,6月份以来,国内外市场需求不足较为明显。调研报告显示,近一半中小企业反映,国内订单减少了10%以上;指数报告显示,6月份出口订单指数为42.6%,反映出海外市场更加低迷。在此形势下,中小微企业稳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宋烜懿表示,中小微企业一直是就业的主力军,每年新增的1000多万就业岗位大部分由中小企业提供。“受疫情影响,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突出,用工需求下降,裁员减薪已经成为困境中中小企业的普遍选择。”数据显示,1月份至5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460万人,比去年同期减少137万人。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1.2亿人,比去年同期减少5400万人。“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文化旅游业、社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受疫情影响大、恢复慢,对就业影响比较大。在第三产业缓慢复苏的大环境下,中小微企业就业压力不容小觑。”宋烜懿说。 企业需要“减负”前行“面对中小微企业目前的困境,建议政府通过进一步加大普惠性减税力度、继续降低养老保险费、落实支持创投基金发展税收政策等方式,切实减轻中小微企业负担。”张竞强表示,现行小规模纳税人优惠政策的受益对象是微型企业,没有覆盖到量大面广的小型企业。“建议对月销售收入30万元以下的纳税人免征增值税,扩大小型微利企业受惠面。”张竞强认为,与一些大型经济体比较,我国企业税费负担较重。“企业税费负担重的部分是社保缴费。在各项社保缴费中,职工养老保险缴费是最高的。因此,要降低中小微企业成本,实现高质量发展,降低企业养老保险缴费是一项重要措施。”此外,建议加大支持创业投资行业力度。张竞强表示,种子基金、天使基金、创业投资基金是小微企业初创期融资的主要渠道。“当前,税负高、重复纳税以及征管方式等问题已成为阻碍创业资本集聚、掣肘创业投资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国家有关部门应充分认识创投行业对推动‘双创’的重要意义,理解创投行业的发展规律,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对创投行业税收征管实行系统性、结构化改革。”《中小企业促进法》规定,国家有关部门应当制定中小企业政府采购的相关优惠政策。财政部于2011年出台了《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暂行办法》,特别提出应当预留本部门年度政府采购项目预算总额的30%以上,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其中,预留给小型和微型企业的比例不低于60%。张竞强表示,目前这一政策尚未落实到位。“应该从预留编制环节入手,留出30%份额给中小企业。如果预算没有预留30%份额,就不能通过财政预算审核,不能上报各级人大批准预算。”张竞强表示,今年以来中小微企业对工业互联网的接受程度有了大幅提高。“之前很多中小微企业不太了解工业互联网,觉得会增加投入成本,颇有顾虑。随着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企业对工业互联网认识不断加深,逐渐意识到了工业互联网为中小微企业在共享平台、节约融资成本等方面带来的好处。”张竞强表示,未来中小微企业与工业互联网的联系将日趋紧密,中小微企业走数字化转型之路将成为必然。

何谓才全

疫情下中小企如何自救?调研1435家中小企业后的建议

来源: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疫情中的中小企业如何自救?调研1435家中小企业后,我们提出这些建议|清华经管说来源:中欧商业评论本文作者朱武祥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教授,商业模式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刘 军 北京小微企业综合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魏 炜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管理学教授欧阳良宜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金融学教授,副院长提要本文对全国多地1435家中小企业受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影响的情况及诉求进行了问卷调查,包括收入下降幅度、可维持的时间、成本支付压力、自身对策及对政府诉求等8个问题,验证了政府近期出台的支持中小企业的应急政策的必要性和及时性。基于疫情持续时间和影响的假设,提出了政策预案建议。包括:减免债务、设立国家中小企业救助或振兴基金,以及增加重要节日假期天数,弥补疫情期间未实现的消费,拉动经济恢复和持续增长。调查结果1. 行业分布前四位的行业分别是:高科技企业占19.23%,零售服务业占17.21%,餐饮住宿娱乐及文化旅游占16.93%,加工业占14.70%;物流运输批发贸易占比7.11%、建筑业占7.04%。2. 员工人数64.67%的企业员工人数不超过50人,50-100人的企业占14.01%,100-500人的企业占13.94%。员工人数在500人以内的企业合计占92.62%。3. 2019年营业收入75.62%的企业2019年营业收入在5000万元以下,9.34%的企业营业收入在5000-9999万元。营收1亿元以下的企业合计占比84.94%,营业收入不超过6亿元的企业占98.39%。4. 账上现金余额能维持企业生存的时间35.96%的企业只能维持1个月,31.92%的企业可以维持2个月,17.03%的企业可以维持3个月,能维持6个月及以上的企业只有9.27%。5. 预计本次疫情对公司营收的影响程度31.08%的企业估计疫情导致2020年营业收入下降幅度超过50%,27.80%的企业预计营业收入下降20-50%。合计58.88%的企业2020年营业收入下降20%以上。6. 疫情期间贵公司面临的主要支出压力?员工工资和五险一金占59.79%,租金16.59%,两项合计76.38%。说明多数中小企业员工薪资和五险一金是成本支出的大头,其次是租金。偿还贷款占13.45%,三项合计占89.83%。7. 如何应对现金流短缺?为渡过难关,22.79%的企业计划减员降薪, 15.75%的企业选择停产歇业,这两项影响就业的选择合计占38.54%。还有10.24%的企业选择民间借贷,21.25%的企业准备贷款,13.31%的企业选择股东增资。当然,企业可能会同时采取多种途径渡过难关。8. 对政府和金融机构的诉求50.45%的企业希望政府在社保、租金、员工薪资等成本支出方面给予补贴或减免,20.28%的企业希望减免税费,希望提供流动性支持的企业占比13.17%,还有10.24%的企业希望适度延期偿还贷款或豁免部分债务。面临的基本问题与解决思路1. 遭受的损失能否获得补偿?补偿多少?如何补偿?不同的行业和企业,遭受损失的内容和程度不同。有些是原材料损失或者半成品损失,有些是产成品损失,销售不出去;有些是应收账款难以收回;还有的是确定的订单不能交货,可能遭遇赔偿;已有的货物遭遇拒收,或订单遭遇退款,经营陷入困境;有的行业和企业甚至经营休克、中断。此次疫情爆发和传染属于天灾人祸,除了少数有保险赔付外,其他的重大损失是否也应该赔偿或补偿?找谁赔偿或补偿?如何补偿?补偿多少?这个问题需要专门研究。2. 如何合理分担各种法定的应付款?很多企业因为疫情,经营收入受到重创,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的各种法定应付款仍然需要支付,其诉求者主要是政府、企业内部员工和外部商业经营者——实体经济企业和金融机构,包括国企和民企。政府主要是税、行政事业费等,员工主要是薪资,产业链上下游供销商、经销商、用户主要是应付账款、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退款,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诉求是本息,电力、水务企业涉及燃料动力水电费,经营场地提供者以及贸易、物流、仓储、配送等服务商涉及租金、仓储运输配送费。减免中小企业法定支付压力,就是要在这些法定支付的诉求方之间分担。企业法定支付的分担方式有2类:(1)企业自己承担,包括当期承担,延期支付。包括员工薪资、租金、社会保险费、税款、货款、贷款本息。例如,餐饮可以将顾客定金转换为储值卡。(2)转移承担主体,由政府、金融机构、服务提供商、用户等利益相关者分别承担一部分。可以细分为两种方式:无偿承担  由利益相关者承担相应类型和数额的应付款,但不给予补偿。包括:企业裁员、减少薪资支付,由员工承担;商业物业主减少商户租金;政府减少税费,要求银行降低利率,甚至减免企业部分债务;或者由政府补贴企业的租金、利息、员工薪资等成本支出。有偿承担  利益相关者承担企业的应付款现金流出,但要从企业经营恢复后的收入中补偿。例如,餐饮店把春节期间顾客预订的预收款,以更多优惠转为充值卡。如果利益相关者承担的成本支付数额比较大,可以采用有偿分担方式,例如,作为债务,获得一定的利息;甚至可以采用可转债或者直接折算为股份。当然,企业还可以采取“无偿承担成本现金流出+有偿承担成本现金流出”组合的方式,减少自身损失。3. 如何保持融资性现金流入的供应?企业经营过程沉淀了资金,包括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疫情及经营恢复期,大多数企业因为遭遇损失、经营循环中止,都会缺钱,需要注入新资金。首先是现有承诺的现金流入不中止。特别是现有贷款不抽贷、断贷和停贷;其次是如何注入新的资金?包括债务、股权以及多样化的混合型融资工具。除了金融机构不抽贷、断贷、停贷,金融机构与危机行业及企业还可以通过协商妥协,创新金融工具。历史上,当经济和行业受到重大危机时,往往会出现相应的金融创新。例如,零息票、优先股、收入债券、高收益债券,条款更为灵活,匹配企业经营恢复的现金流期限结构,满足投资者的风险收益要求。政策验证与补充建议此次疫情突如其来,属于不可抗力,并非企业自身的经营问题,企业单独难以承担,需要政府号召、动员,媒体宣传,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员工等全社会力量一起行动,共同分担。上述调查结果,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政府部门近期应急出台的企业扶持政策的必要性和及时性,各地政府正在陆续出台相似政策。包括:1. 减轻中小企业经营成本负担方面根据企业法定支付项目构成及诉求方类型,需要在政府、政府控制的企业以及民企之间分配如何减免中小企业的法定支付。(1)调整税费政策,减轻法定税费负担由于中小企业员工工资和五险一金两项合计占成本支出大头,因此,政府有必要及时通过返还、减免、补贴或延期,以及允许企业在疫情防控期间与员工协商薪酬等多种方式,直接减轻中小企业税费、租金、行政事业费、社保等支出。各地的中小企业行业分布和财政实力不同,需要进一步通过调研,根据企业在疫情时期遭受的损失状况和维持就业能力,提出具体解决办法。例如,如果财政状况比较好,在疫情结束后,延期支付半年的税费;对于餐饮、旅游、科技等行业的企业,如果企业不裁员,政府给予担保公司一定的补偿,鼓励担保公司给企业担保,银行提供一定额度的基准利率下浮的贷款。如果政府减免补贴能力有限,可以允许企业在疫情期间及经营恢复期的房租、人员薪资等税前抵扣。(2)国企提供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服务收费也可以相应降低和减免例如,经营恢复期,可以减免水电费和物流企业及个体运输户的高速公路通行费;国企提供的场地,可以适当减免租金。(3)鼓励有实力的非国企减免中小企业费用例如,租金、物流配送费、广告费等。万达、大悦城等500多家商业物业主已经宣布主动减免商户租金。(4)鼓励社会捐赠2. 降低资金成本,保持信贷供应,减免债务。(1)降低资金成本,保证信贷供应《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向金融机构提出了若干要求。包括“维持信贷供应,加大对疫情防控相关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和“为受影响较大的地区、行业和企业提供差异化优惠的金融服务;对有发展前景但受疫情运行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不得盲目抽贷、断贷、压贷,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企业到期还款困难的,可予以展期或续贷,通过适当下调贷款利率、增加中长期贷款等方式,以及降低再担保费用。”商业银行陆续制定了相关信贷支持政策,例如,不还本续贷。关键是如何落实到位。(2)适当减免债务人民银行等几部委的通知没有提到贷款本金是否可以适度免除、列入坏账核销。如果疫情持续2-3个月,可能有一些企业出现债务违约。为了减少企业破产,特别是对能够恢复经营的企业,需要金融机构作出相应妥协。可以考虑给银行增加疫情专项债务坏账计提额度,适度减免中小企业债务。(3)放宽上市条件疫情可能导致一些拟上市公司业绩下降。中国证监会需要针对拟上市企业由于疫情导致报告期业绩下降、不满足上市前三年业绩达标的情况,相应放宽条件。金融支持升级预案建议根据此次疫情防控上海医疗专家组长张文宏教授1月30号的分析,疫情防控的最好情景是2-3个月内全国疫情得到控制,中间情景可能持续半年至一年。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到,受疫情影响,31.08%的企业预计2020年营业收入下降幅度超过50%,58.88%的企业下降20%以上。同时,能维持6个月及以上的企业只有9.27%。如果疫情持续半年以上,90%的企业将难以为继,很可能歇业或者破产,依靠减免、返还和延迟缴纳税费,减少员工薪资、延期贷款偿还等政策可能还不够。一些中小企业会因持续半年恢复经营、没有收入而还不了到期债务;更达不到现有债务和股权融资条件,需要升级金融支持力度。1. 创新金融工具疫情持续半年以上,出现资金短缺的企业会更多。往往不符合现有贷款及股权融资要求。需要针对企业的经营恢复状况,创新金融工具,在还款条件上设计多种权力,增加灵活性。例如,半期限零息债务、收入债、高收益债等。2. 设立国家中小企业救助或振兴基金如果疫情影响持续半年至1年,前述政策很可能还不够。因为一旦大量的中小企业持续半年以上不能恢复经营,企业股东未必愿意增资,民间金融、正规的商业金融机构也会产生畏惧,出现资金全面紧张的局面。即使有融资能力的企业,也会面临借贷无门。此时,需要进一步升级金融救助方案,政府金融站台、信用背书。可以考虑由财政出资,甚至发行特别国债,成立国家及地方中小企业救助或者振兴基金。此次疫情,波及面大、持续时间可能比较长,对行业、产业和产业生态影响甚大,只救助单个企业可能难以奏效。中小企业救助或振兴基金,可以细分行业设立,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包括国企和知名民企,从产业链或商业生态角度,设计产业或产业生态层次的金融解决方案,带动产业或细分产业或细分行业更多的企业恢复经营。此外,需要研究重大灾害及疫情保险产品。疫情防控见效后,可以考虑增加五一、端午节、国庆假、元旦等重要节日的假期天数,弥补因疫情失去的部分消费,拉动经济恢复和增长。致谢本文调研设计和写作过程中,北京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侯博先生、中国信达陈义斌先生对问卷调查内容和文章内容提出了宝贵建议,王子阳博士制作了调研小程序,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高管教育中心王瑜、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张爱琴女士以及众多企业家、金融家热心推送问卷,1435位企业家热情参与了问卷调查,在此一并衷心感谢!

不顺天子

调查显示:中小微企业对减税政策满意度高

来源:经济日报上半年,中小企业复工复产有序推进,企业信心逐步恢复,市场预期稳步向好。在各项政策中,中小微企业对减免税收和减免社保政策满意度最高,企业获得感最强,普遍对减免房租、给予培训补贴满意度较低。专家认为,中小微企业走数字化转型之路将成为必然。 今年以来,作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较大的群体,中小微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随着我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多项应急纾困政策及时推出,上半年中小企业复工复产有序开展,企业信心逐步恢复,市场预期稳步向好。尽管如此,中小微企业仍存在抗风险能力差、资金缺乏等问题,疫后恢复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减税政策满意度高 为深入了解国家出台的帮扶中小微企业政策措施落实情况,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于6月下旬对2507家企业开展了问卷调查,形成了调研报告。据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执行会长张竞强介绍,在调查企业中,大型、中型、小型和微型企业占比分别为7.5%、22.58%、41%和29%。 调研报告显示,上半年中小微企业没有出现大规模破产和员工失业现象,初步实现了“稳企业保就业”目标。在受调查企业中,97%以上的企业均享受到了一项或多项扶持政策,八成企业对政策都有所了解。 “由此可见,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地方政府及时出台的多项政策措施,力度大覆盖面广,可操作性强。政策红利不断释放,提振了中小微企业信心,推动市场逐步稳定向好。”张竞强说。 政策带来的积极效果显而易见。调研报告显示,有53.09%的中小微企业表示市场需求逐步回升,43.27%的中小微企业家信心恢复,27%的中小微企业转型有所成效。 在各项政策中,中小微企业对减免税收和减免社保政策满意度最高,企业获得感最强。“很多中小微企业反映,减免税收和社保力度较大,企业获得了真金白银的实惠。”张竞强表示,国家实施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降低了企业负担,增加了企业积累,为企业应对危机增加了储备。 此外,调查显示免征中小微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单位缴费政策深受企业欢迎。“随着减税降费政策持续发力显效,中小微企业经营成本有所下降。”据张竞强介绍,在调查中发现,中小微企业普遍对减免房租、给予培训补贴满意度较低。 资金紧张难题待解 “融资难、融资贵历来是制约中小微企业生存发展的主要问题,而且长期没有得到解决。”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政研处处长宋烜懿表示,疫情发生后,90%的中小微企业陷入困境。“由于企业大面积停工,产品销售不畅,营业收入和利润骤降。加上固定支出不减、回款困难等因素叠加,加剧了资金紧张局面。” 调研报告显示,有60%以上中小微企业反映资金链紧张,流动资金存在缺口;只有10%的企业表示自有资金能支撑半年以上。由于金融体系支持中小微企业覆盖面有限,30.36%企业反映融资困难。 “除此之外,市场需求不足是当前中小微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宋烜懿认为,6月份以来,国内外市场需求不足较为明显。调研报告显示,近一半中小企业反映,国内订单减少了10%以上;指数报告显示,6月份出口订单指数为42.6%,反映出海外市场更加低迷。 在此形势下,中小微企业稳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宋烜懿表示,中小微企业一直是就业的主力军,每年新增的1000多万就业岗位大部分由中小企业提供。“受疫情影响,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突出,用工需求下降,裁员减薪已经成为困境中中小企业的普遍选择。” 数据显示,1月份至5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460万人,比去年同期减少137万人。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1.2亿人,比去年同期减少5400万人。“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文化旅游业、社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受疫情影响大、恢复慢,对就业影响比较大。在第三产业缓慢复苏的大环境下,中小微企业就业压力不容小觑。”宋烜懿说。 企业需要“减负”前行 “面对中小微企业目前的困境,建议政府通过进一步加大普惠性减税力度、继续降低养老保险费、落实支持创投基金发展税收政策等方式,切实减轻中小微企业负担。”张竞强表示,现行小规模纳税人优惠政策的受益对象是微型企业,没有覆盖到量大面广的小型企业。“建议对月销售收入30万元以下的纳税人免征增值税,扩大小型微利企业受惠面。” 张竞强认为,与一些大型经济体比较,我国企业税费负担较重。“企业税费负担重的部分是社保缴费。在各项社保缴费中,职工养老保险缴费是最高的。因此,要降低中小微企业成本,实现高质量发展,降低企业养老保险缴费是一项重要措施。” 此外,建议加大支持创业投资行业力度。张竞强表示,种子基金、天使基金、创业投资基金是小微企业初创期融资的主要渠道。“当前,税负高、重复纳税以及征管方式等问题已成为阻碍创业资本集聚、掣肘创业投资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国家有关部门应充分认识创投行业对推动‘双创’的重要意义,理解创投行业的发展规律,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对创投行业税收征管实行系统性、结构化改革。” 《中小企业促进法》规定,国家有关部门应当制定中小企业政府采购的相关优惠政策。财政部于2011年出台了《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暂行办法》,特别提出应当预留本部门年度政府采购项目预算总额的30%以上,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其中,预留给小型和微型企业的比例不低于60%。张竞强表示,目前这一政策尚未落实到位。“应该从预留编制环节入手,留出30%份额给中小企业。如果预算没有预留30%份额,就不能通过财政预算审核,不能上报各级人大批准预算。” 张竞强表示,今年以来中小微企业对工业互联网的接受程度有了大幅提高。“之前很多中小微企业不太了解工业互联网,觉得会增加投入成本,颇有顾虑。随着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企业对工业互联网认识不断加深,逐渐意识到了工业互联网为中小微企业在共享平台、节约融资成本等方面带来的好处。”张竞强表示,未来中小微企业与工业互联网的联系将日趋紧密,中小微企业走数字化转型之路将成为必然。

虎之剑

2017年中国中小企业商旅管理行业调研报告

伴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企业商旅管理意识的提高,标准化、规模化将成为中小企业商旅管理行业的发展模式,而智能化、自动化将成为中小企业商旅管理行业的发展目标。本报告将从行业现状、客户现状及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等维度,对中国中小企业商旅管理行业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希望对行业的发展有所助益。报告中的重要观点:1.2016年中国中小企业商旅管理市场交易规模达到246.2亿元;2.现阶段市场较为分散,行业集中度CR4为9.8%;3.2016年使用商旅管理服务的中小企业客户规模为34.7万户;4.中小企业商旅管理行业毛利率仅为3%-4%;行业存在较高的进入门槛;5.技术进步推动产品标准化和自动化程度提高,行业集中度将随之提升。中小企业商旅管理行业分析外资TMC开拓市场,本土TMC后来居上国外商旅管理行业的发展程度一直远超中国,2000年以后,外资TMC进入中国市场,开辟了中国商旅管理的新纪元,此时中小企业多以票代、旅行社、OTA等预订渠道为主,商旅管理意识仍未觉醒。2006年以后,以携程商旅为首的本土TMC不断发展,小部分中小企业开始了解差旅管理模式。2014年,携程商旅上线企业差旅自助平台,开启了中小企业差旅服务元年,在此之后,随着中国商旅管理意识的不断普及、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本土TMC的成熟,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开始接触并尝试商旅管理。未来商旅管理的市场需求将会不断扩大,而随着服务模式的标准化与规模化,行业集中度将大幅提升。中小企业数量逐年增长,商旅管理市场需求提升2016年中国中小企业规模达2463.9万户,较2015年增长19.9%。但目前中小企业商旅管理的普及度还比较低,企业的商旅管理意识较薄弱,市场需求的开拓空间非常广阔。在大型企业商旅管理市场逐渐饱和的现状下,中小企业成为了商旅管理行业的发展蓝海。中小企业商旅支出平稳增长根据艾瑞监测数据,2016年中国中小企业商旅支出规模达到7337.7亿元,较2015年增长12.7%,占总体商旅支出市场规模的34.2%。由于国民经济环境稳中有进,中小企业商旅支出规模呈现平稳增长的态势。预计到2020年,中国中小企业商旅支出规模将超过1.1万亿元。商旅管理市场交易规模稳步上升,发展态势良好根据艾瑞监测数据,2016年中国中小企业商旅管理市场交易规模达到246.2亿元,较2015年增长21.4%,占总商旅管理市场交易规模的16.8%。市场保持较高增长率的原因在于现代商业环境中,企业信息化转型的压力逐渐增大,其自身现代化管理意识也在不断提升,同时携程商旅等核心企业对中小企业商旅管理市场的不断拓展让更多的中小企业了解差旅管理的价值。艾瑞分析认为,2017年的交易规模增长率将达到22.6%,除了行业龙头携程商旅对于中小企业商旅管理市场的加大投入,一些TMC新秀如阿里商旅、京东商旅等也介入了中小企业商旅管理市场,整体市场教育与推广的力度持续增强。机票占中小企业商旅产品结构主体地位根据艾瑞监测数据,2016年中国中小企业商旅管理市场中,机票交易额占比达到81.3%,酒店居其次,占15.1%。艾瑞分析认为,由于机票为标准化产品,更容易管控,另外中小企业由于差旅体量小,没有议价能力,选择TMC可以获得更优惠的价格,有效降低差旅成本;就酒店而言,酒店供应商比较分散,酒店产品根据地域的不同,标准化程度不一,同时以往酒店现付的习惯以及一些不规范的灰色操作也提升了管控的难度,因此酒店的交易额占比还较小,未来仍有提升空间。中小企业商旅管理意识提高,普及率随之提升根据艾瑞监测数据,2016年中国中小企业商旅管理的普及率仅为3.4%。随着中小企业商旅意识的提高以及商旅管理行业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将开始尝试商旅管理模式,行业普及率预计将会继续提高。TMC及OTA成为中小企业商旅管理客户主流预订渠道根据调研数据,在中小企业的商旅管理客户中,35.2%的中小企业通过TMC进行预订,29.3%为OTA/OTP,机票代理仍占有一定比例,达到16.7%。原因在于,随着中国互联网程度的提高以及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中小企业对各预订渠道的了解越来越完善,企业商旅预订渠道的标准化和自动化程度将会越来越高。行业竞争者众多,TMC专业而全面的差旅管理功能更具优势目前中国中小企业商旅管理行业存在众多竞争者,包括TMC、提供月结服务的传统旅行社、机票代理、航司酒店直销以及与TMC差旅服务系统对接的费控、OA等系统供应商,中小企业客户虽然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商旅产品及服务的预订。但从管理层面来看,TMC专业和全面的差旅管理功能是其他供应商所不具备的,选择TMC进行商旅预订,可以实现商旅审核和管理流程的优化,对企业商旅支出进行全面管控,降低商旅成本,提高企业管理效率。TMC使用者满意程度最高根据调研数据,TMC使用者对其商旅管理模式的满意程度较高,原因包括资源整合能力强、价格较优惠、行业品牌知名度高等。用户对机票代理和航司酒店直销的满意程度较低,这是因为机票代理可提供的资源较缺乏,而由于航司提直降代政策的施行,其利润空间受到挤压,价格优惠程度难以维持;而航司酒店直销无法提供差旅管理系统,用户的易使用感不强。中小企业商旅管理市场分散,集中度CR4为9.8%2016年中国中小企业商旅管理市场集中度CR4为9.8%,原因是随着携程商旅、美亚商旅等本土专业商旅管理公司对中小企业商旅管理市场的发展和扩张,让更多的中小企业认识了商旅管理,促使了更多的中小企业开始尝试商旅管理。未来中小企业商旅管理市场的集中度将会进一步提高,原因在于行业标准化与规模化的趋势将会淘汰一部分在资源、产品、技术等方面缺乏竞争力的供应商,而核心商旅管理企业对于市场拓展的力度逐步加大,会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行业进入门槛高,但毛利率和集中度偏低目前,商旅管理市场正处在扩张期。在行业发展的初期,企业客户只有预订的需求;随着行业的发展和商旅管理意识的觉醒,客户慢慢有了商旅支出的管控、审批及报销流程的简化等各种需求,对TMC的资源、技术、资金等的要求逐渐增高,代理商们面临出局,行业集中度随之提高。此外,中小企业在商旅产品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不仅包括机票、酒店等标准化产品,还包括用车、签证、保险、安全、WIFI等增值服务。中小企业商旅管理行业客户分析中小企业商旅管理客户规模呈稳步增长趋势2016年中国商旅管理行业中小企业客户规模达到34.7万户,较2015年增长20.5%。由于中国国民经济的逐渐放缓,未来五年中小企业的注册数增长率将会缓慢降低,但随着中国商旅管理市场的渗透率逐渐提高,商旅管理行业中小企业客户数将会进一步增长,预计在2020年将超过70万户。中小企业集中预订程度高,国企分支机构分散预订程度最低根据调研数据,79.8%的中小企业客户在商旅预订时是集中预订或混合预订的模式,总体集中预订程度高。从企业类型来看,国企分支机构的分散预订程度明显低于民营企业及外资/合资企业。中小企业商旅预订方式更偏线上,结算方式注重月结根据调研数据,中小企业客户更加偏向于线上预订方式,包括移动端预订、PC端预订及电话预订方式,这是由于近年来中国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推动了企业商旅互联网程度的提高。与此同时,线下预订模式仍占有一定比重。从结算方式来看,中小企业在商旅费用结算上仍偏向使用差旅供应商月结的方式,其占比达49.2%,而企业信用卡和第三方支付的结算方式未来仍有发展空间。四成有商旅供应商的中小企业使用商旅管理系统根据调研数据,在有商旅供应商的中小企业中,使用商旅管理系统的客户达到39.5%,其中27.1%的客户使用的是专业商旅管理公司的系统,9.9%的客户使用的是自行设计的系统,2.5%的客户使用的是外部定制的系统。从企业类型来看,国企分支机构中选择自行开发系统的比例要远高于外资/合资企业和民营企业,这是出于对信息安全的考虑。中小企业商旅管理行业发展趋势市场格局:中小企业商旅管理市场稳步扩张根据艾瑞监测数据,中国商旅管理市场总规模未来四年的复合增长率达19.0%,商旅管理行业中小企业客户未来四年的复合增长率在20.8%。随着商旅管理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中小企业的商旅管理意识将会逐渐提高,有商旅需求的中小企业数量也同时在增加,中小企业在商旅支出上的管控项目增多,因此艾瑞预测,中小企业商旅管理市场规模未来四年的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2.1%。市场格局:标准化服务模式驱动行业集中度提升在客户需求端,随着中国中小企业商旅管理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中小企业客户的商旅管理意识提高,逐渐对企业商旅支出有了更强的管控需求,缺少技术、资金能力的TMC及其他商旅供应商将会失去生存空间,而拥有技术优势的TMC能够为中小企业提供便捷的商旅管理系统,规模化资源,降低中小企业的商旅管理成本,进一步促进行业服务模式的标准化和规模化,中小企业商旅管理行业的集中度将会继续提升。在产品资源端,由于航司提直降代,部分机票代理商失去利润空间,无法再为客户提供价格优惠,从而使得商旅管理行业的集中度急速提升。产品革新:高利润产品预订比例逐步提高,产品日渐丰富在中国中小企业商旅管理市场中,目前大部分需求仍集中在机票产品上,由于航司提直降代政策的施行,机票的利润率已经大幅缩小,商旅管理行业急需提高有高利润率的酒店、用车、保险等产品的预订比例,实现行业毛利率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商旅管理企业在经营中小企业客户市场时,提供的业务不能仅仅局限于机票+酒店的形式,应开拓企业客户的其他需求,创新商旅管理服务的形式,解决客户的痛点,提高客户的黏性,促进商旅管理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产品革新:移动互联网化及产品多元化将成为主流趋势随着中国整体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数量将会进一步增加,商旅管理行业中小企业用户规模也将随之扩大,中小企业商旅管理市场将成为各家TMC争夺的主要战场之一。同时,伴随中国移动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身处二三四线的中小企业客户也会更多地了解到移动互联网的便捷性,促进移动端商旅预订的发展。在商业模式方面,由于中小企业客户数量众多,个性化需求各有不同,TMC要做到产品的全覆盖,才能实现对中小企业客户的标准化和规模化商旅服务。需求趋势:商旅安全及全流程一体化的需求逐步上升在中小企业商旅管理行业,随着企业客户商旅管理意识的觉醒,其目前差旅需求主要包括降低差旅成本、整合差旅产品及服务资源、提高员工差旅安全以及实现企业差旅一体化。在商旅安全方面,由于世界恐怖活动与地区冲突的频发,差旅范围的扩大,企业管理者越来越注重差旅人员的安全情况;而在商旅流程方面,企业也更加倾向于集成多项商旅管理功能的系统,实现审批、预订和报销等一体化流程。未来随着中国商旅管理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企业客户的商旅管理需求将会更加多样化。技术趋势:智能化和自动化成为未来技术发展目标目前中国中小企业商旅管理客户多数选择的是内资TMC来进行企业的商旅管理,而内资TMC大多数都是由做OTA/OTP或机票代理商等渠道起家,且国内互联网发展程度较高,因此内资TMC的技术水平要远远高于中外合资TMC。在未来的商旅管理行业中,技术将成为衡量TMC发展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第一要实现智能化,通过技术为企业客户智能推荐产品,提高用户满意度;第二要实现自动化,在人力成本大幅增长的现实情况下,用技术带动TMC的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或谓之生

中小微企业:困难不少信心更足

上半年,中小企业复工复产有序推进,企业信心逐步恢复,市场预期稳步向好。在各项政策中,中小微企业对减免税收和减免社保政策满意度最高,企业获得感最强,普遍对减免房租、给予培训补贴满意度较低。专家认为,中小微企业走数字化转型之路将成为必然。今年以来,作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较大的群体,中小微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随着我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多项应急纾困政策及时推出,上半年中小企业复工复产有序开展,企业信心逐步恢复,市场预期稳步向好。尽管如此,中小微企业仍存在抗风险能力差、资金缺乏等问题,疫后恢复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减税政策满意度高为深入了解国家出台的帮扶中小微企业政策措施落实情况,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于6月下旬对2507家企业开展了问卷调查,形成了调研报告。据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执行会长张竞强介绍,在调查企业中,大型、中型、小型和微型企业占比分别为7.5%、22.58%、41%和29%。调研报告显示,上半年中小微企业没有出现大规模破产和员工失业现象,初步实现了“稳企业保就业”目标。在受调查企业中,97%以上的企业均享受到了一项或多项扶持政策,八成企业对政策都有所了解。“由此可见,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地方政府及时出台的多项政策措施,力度大覆盖面广,可操作性强。政策红利不断释放,提振了中小微企业信心,推动市场逐步稳定向好。”张竞强说。政策带来的积极效果显而易见。调研报告显示,有53.09%的中小微企业表示市场需求逐步回升,43.27%的中小微企业家信心恢复,27%的中小微企业转型有所成效。在各项政策中,中小微企业对减免税收和减免社保政策满意度最高,企业获得感最强。“很多中小微企业反映,减免税收和社保力度较大,企业获得了真金白银的实惠。”张竞强表示,国家实施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降低了企业负担,增加了企业积累,为企业应对危机增加了储备。此外,调查显示免征中小微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单位缴费政策深受企业欢迎。“随着减税降费政策持续发力显效,中小微企业经营成本有所下降。”据张竞强介绍,在调查中发现,中小微企业普遍对减免房租、给予培训补贴满意度较低。资金紧张难题待解“融资难、融资贵历来是制约中小微企业生存发展的主要问题,而且长期没有得到解决。”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政研处处长宋烜懿表示,疫情发生后,90%的中小微企业陷入困境。“由于企业大面积停工,产品销售不畅,营业收入和利润骤降。加上固定支出不减、回款困难等因素叠加,加剧了资金紧张局面。”调研报告显示,有60%以上中小微企业反映资金链紧张,流动资金存在缺口;只有10%的企业表示自有资金能支撑半年以上。由于金融体系支持中小微企业覆盖面有限,30.36%企业反映融资困难。“除此之外,市场需求不足是当前中小微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宋烜懿认为,6月份以来,国内外市场需求不足较为明显。调研报告显示,近一半中小企业反映,国内订单减少了10%以上;指数报告显示,6月份出口订单指数为42.6%,反映出海外市场更加低迷。在此形势下,中小微企业稳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宋烜懿表示,中小微企业一直是就业的主力军,每年新增的1000多万就业岗位大部分由中小企业提供。“受疫情影响,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突出,用工需求下降,裁员减薪已经成为困境中中小企业的普遍选择。”数据显示,1月份至5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460万人,比去年同期减少137万人。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1.2亿人,比去年同期减少5400万人。“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文化旅游业、社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受疫情影响大、恢复慢,对就业影响比较大。在第三产业缓慢复苏的大环境下,中小微企业就业压力不容小觑。”宋烜懿说。企业需要“减负”前行“面对中小微企业目前的困境,建议政府通过进一步加大普惠性减税力度、继续降低养老保险费、落实支持创投基金发展税收政策等方式,切实减轻中小微企业负担。”张竞强表示,现行小规模纳税人优惠政策的受益对象是微型企业,没有覆盖到量大面广的小型企业。“建议对月销售收入30万元以下的纳税人免征增值税,扩大小型微利企业受惠面。”张竞强认为,与一些大型经济体比较,我国企业税费负担较重。“企业税费负担重的部分是社保缴费。在各项社保缴费中,职工养老保险缴费是最高的。因此,要降低中小微企业成本,实现高质量发展,降低企业养老保险缴费是一项重要措施。”此外,建议加大支持创业投资行业力度。张竞强表示,种子基金、天使基金、创业投资基金是小微企业初创期融资的主要渠道。“当前,税负高、重复纳税以及征管方式等问题已成为阻碍创业资本集聚、掣肘创业投资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国家有关部门应充分认识创投行业对推动‘双创’的重要意义,理解创投行业的发展规律,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对创投行业税收征管实行系统性、结构化改革。”《中小企业促进法》规定,国家有关部门应当制定中小企业政府采购的相关优惠政策。财政部于2011年出台了《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暂行办法》,特别提出应当预留本部门年度政府采购项目预算总额的30%以上,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其中,预留给小型和微型企业的比例不低于60%。张竞强表示,目前这一政策尚未落实到位。“应该从预留编制环节入手,留出30%份额给中小企业。如果预算没有预留30%份额,就不能通过财政预算审核,不能上报各级人大批准预算。”张竞强表示,今年以来中小微企业对工业互联网的接受程度有了大幅提高。“之前很多中小微企业不太了解工业互联网,觉得会增加投入成本,颇有顾虑。随着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企业对工业互联网认识不断加深,逐渐意识到了工业互联网为中小微企业在共享平台、节约融资成本等方面带来的好处。”张竞强表示,未来中小微企业与工业互联网的联系将日趋紧密,中小微企业走数字化转型之路将成为必然。(文章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