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20年,我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小麦继续增产;夏粮收购平稳进行,小麦收购总量同比减少,市场化收购占比提升;2021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格上调20元/吨,体现出国家对于粮食安全高度重视;由于需求回升以及玉米价格上涨,带动小麦行情震荡攀升,临储小麦大量成交,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小麦库存结构也得到显著改善。展望2021年,国内宏观形势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国内主产区小麦播种面积稳中有增,小麦丰收基础稳固;供应平稳、消费提升,使得国内小麦库存结构进一步改善;小麦继续保持较大数量进口,以满足市场消费和国家储备要求;预计2021年托市收购难以大范围开展,但存在“点”状启动可能,市场化收购将占绝对比例;2022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或继续上调;预计2021年,国内主产区小麦行情或在玉米带动下呈高位运行态势。2020年我国小麦供求情况分析(一)小麦生产再获丰收,质量创10年来最好据《国家统计局关于2020年粮食产量数据的公告》,2020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16768千公顷,同比增加704千公顷,增长0.6%;单位面积产量5734公斤/公顷,同比增加13.9公斤/公顷,增长0.2%;总产量66949万吨,同比增加565万吨,增长0.9%。其中,小麦播种面积23380千公顷,同比减少350千公顷,下降1.5%;单位面积产量5742公斤/公顷,同比增加112公斤/公顷,增长2%;总产量13425万吨,同比增加66万吨,增长0.5%。尽管2020年一季度国内全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加之小麦生长期间主产区遭遇多次不利天气影响,但各产区加强田间管理,积极抗灾减灾,不仅小麦生产再次获得丰收,小麦质量也创下近10年来最好纪录。据9个主产省小麦品质测报形成的《2020年新收获小麦质量调查情况的报告》数据,新收获小麦的容重平均值795g/L,同比增加2g/L;三等以上小麦占96.2%,同比增加0.2个百分点,一等比例、三等以上比例均为历史最高水平;千粒重平均值44.4g,同比增加1.3g;不完善粒率平均值3.0%,同比降低0.9个百分点;降落数值平均值356秒,同比增加17秒。种植收益方面,以河南省小规模种植农户收支平均值为例:亩均种植投入约480元,同比增加约10元,主要是田间管理费用略有提升;出售小麦(按照当年6月下旬一级市场收购价格计算)毛收入约972元,同比减少约50元,主要原因是农户对新冠疫情存在顾虑,增加了自留粮数量,商品率有所下降;综合亩均收益约493元,同比减少约60元。但随着疫情防控成果不断巩固,种粮农户在随后出售粮食的收益显著高于2019年。(二)口粮消费基本平稳,饲用消费大幅增加综合多个机构数据及市场调研情况,2020年我国小麦总体呈产大于需的格局,但需求增幅大于产量增幅。消费量约12560万吨,同比增加140万吨,增幅1.2%。其中,制粉消费8700万吨,同比减少200万吨,减幅2.2%。主要原因是新冠疫情导致国内一季度总体消费下滑,尽管后期快速复工复产复学,食品工业用粉提升,但占较大比例的民用粉销量减少。饲用消费约2300万吨,同比增加400万吨,增幅21.1%。一方面是生猪养殖快速恢复,饲料消费显著增加;另一方面是玉米价格大幅上涨,引发小麦大量进入饲料领域。小麦工业消费和种用量分别为960万吨和600万吨,同比基本持平。(三)进口数量大幅增加,进口来源渐趋多元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累计进口小麦838万吨,创下1996年以来新高,同比增加489万吨,增幅达1.4倍。从进口的品种结构上看,用于食品加工的高筋麦进口量依旧占半数以上,用于饲用加工或部分用于食品加工的软麦进口量占比相对较小。从进口来源国情况看,不仅有传统的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从法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立陶宛进口的小麦也占据了相当比例。其中,从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的进口量排名居前。2020年小麦进口量大幅提升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国内对高等级小麦的需求稳步提升,出于品种调剂、品质改良的原因扩大进口;另一方面,扩大进口量、拓宽进口渠道是进一步巩固国家粮食安全的具体举措,特别是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必须保障粮食供给。2020年我国小麦市场行情回顾(一)需求推动小麦价格重心提升2020年,我国小麦市场行情呈现恢复性增长,同时,受到玉米价格上涨的带动,小麦价格重心显著提升。由于临储小麦大量投放,制约了小麦价格涨幅。总体来看,2020年国内小麦市场行情走势总体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月份到4月下旬,国内主产区小麦在小幅波动后快速上涨。进入2020年,市场行情持续平稳,由于企业对春节假期消费预期不高,旺季特征不明显,加之供应渠道流量不减,华北地区二等以上普麦主流采购价格多维持在2390~2420元/吨区间,优质强筋小麦价格多在2520~2560元/吨区间。1月中下旬,新冠疫情突如其来,春节假期全面延长,原粮购销处于停滞状态;2月中旬后,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及疫情防控要求,陆续复工复产。为切实保障民生供给,在各地统一部署下,一些主要面粉加工企业逐步恢复生产。但由于各地实施严格的人口流动和车辆交通管制措施,物流不畅导致原粮供应效率大幅下降,企业加工以消化自有库存为主。随着开工率不断提升,企业自有库存明显下降,从市场采购意愿增加,小麦价格较春节假期前稳中趋强。至2月底,由于物流条件改善,主产区小麦价格小幅回落。进入3月份,新冠疫情得到显著控制,物流运输等也有序恢复,临储小麦交易稳步提升。在运输条件改善的情况下,加工企业到货量显著增加,企业库存快速恢复。受限于旅游餐饮未完全放开、大中院校学生尚未返校、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员暂未完全到岗的实际情况,集团性消费在3月下旬之前并没有全面启动,小麦市场价格弱势运行。这一时期主产区小麦价格多在2370~2410元/吨区间,优质强筋小麦价格多在2500~2540元/吨区间,均较春节前下降20元/吨左右。从3月底开始,小麦价格开始快速上涨,特别是到4月中旬,主产区企业收购价格达到2440~2540元/吨,个别地区企业甚至给出2600元/吨的收购价格。这一时期行情大涨的主要原因:一是全球疫情蔓延导致不少主要农产品出口国刻意限制粮食产品出口,引发国内对小麦供给的担忧,促使加工企业提价收购;二是进入4月份以后,国内各行各业全面复工复产,多省陆续出台学校返校时间表,下游口粮消费较前期显著提升;三是区域间供需差异导致部分地区价格上涨,进而带动周边区域协同走高。随着国家喊话市场“保持理性”,加之临储小麦投放量从之前的300万吨左右增加到400万吨左右,投放区域也相应增加,成交量大幅提升,至4月下旬,主产区小麦价格止涨回稳,个别地区出现回落。第二阶段:4月底到5月底,主产区小麦行情快速走低。由于前期市场需求旺盛、价格偏高,临储小麦在4、5月份大量成交并陆续出库,在加工需求得到缓解的同时,企业开始逐步调低小麦收购价格。新小麦在5月上、中旬陆续成熟收割,也制约了企业继续大量采购陈麦的积极性。至5月底,主产区企业陈麦收购价格回落至2300~2380元/吨区间,比4月中旬高点时下调150元/吨左右。新小麦上市初期价格较低,也是拖累小麦总体行情的关键因素。湖北地区自5月上中旬起就有新作小麦零星进入市场,初期地头高水分粮收购价在1400~1600元/吨,烘干后装车价在2100~2200元/吨,华北产区企业挂出2360~2400元/吨的收购价。但出于疫情防控要求,以及考虑到南方产区新麦长势情况,企业入鄂采购态度消极,加之河南、安徽局部地区也有小麦上市,烘干粮导致小麦品质受损等因素共同影响,至5月下旬,华北及华中地区面粉企业将水分在14%左右的新麦挂牌收购价格调整至2260~2320元/吨,且以质论价,拒收烘干粮。第三阶段:6月份至9月底,主产区小麦高开高走,行情稳步提升。随着新麦大量上市,市场关注重点转向新小麦购销。据市场监测,6月初南部主产区企业小麦挂牌价在2240~2280元/吨(容重750~770g/L,水分13%~13.5%),到6月底,同样区域的价格已经调整至2280~2320元/吨,而华北地区的企业挂牌价则在2320~2360元/吨区间,容重要求770g/L以上,水分在13%以下,个别地区企业收购价甚至达到2400元/吨。新麦价格快速上涨的原因:一是2020年小麦虽是丰收年,但产区农户不仅增加了自留口粮数量,同时对价格的预期也明显提高,惜售心理严重。二是各类收购主体在积极补库的同时,对等级质量要求较高,均提高了挂牌收购价格。6月份,根据用粮企业对2020年新小麦的初步化验,总体品质良好,特别是河南地区普通小麦的面筋值多在36%~42%区间,明显高于常年。三是市场上陈粮供应主要来自临储小麦投放,在新小麦尚不能全面加工使用阶段,新麦价格快速向临储陈麦价格靠拢。7月份,主产区小麦继续震荡走高,特别是在7月下旬,部分地区企业采购价格出现明显上调。在普麦上涨的同时,优质小麦也同步提升,一类优质强筋小麦,如“新麦26”“师栾02-1”等品种的收购价格在2680元/吨左右,二类强麦如“郑麦366”“济南17”等收购价格在2600元/吨左右,比6月底平均上涨约40元/吨。8月至9月下旬,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迟缓,但价格上行趋势不减,企业挂牌价格多依照到货量多少而进行灵活调整。至9月底,主产区普麦主流收购价格在2380~2460元/吨区间,比6月末涨幅明显。同期,优质强筋小麦继续保持强势,市场对“新麦26”等一类强麦的浓厚兴趣直接体现为价格不断提升,其收购价格已达2720~2760元/吨。一类强麦受到重点关注的主要原因是个别品种的产量同比有所萎缩,加之持粮主体对后期保持较高预期而不愿出库;二类强麦或三类强麦价格基本稳定,主流市场价格在2500~2560元/吨。第四阶段:10月份至年底,主产区小麦高位波动。6~9月的集中收购结束后,主产区小麦延续前期趋势惯性上涨,至10月中下旬,普麦收购价进入2440~2520元/吨区间。优质强筋小麦继续大幅上涨,特别是华北地区企业对于“新麦26”的旺盛需求,使得市场价格达到2900~2960元/吨;其他品类强筋小麦价格也涨至2640元/吨左右。分析其原因:一是10月份正值秋收秋种时期,农户无暇售粮,导致流通偏紧;二是玉米价格居高不下,进一步强化市场预期,小麦贸易商多持粮惜售、待价而沽;三是面粉企业加工多以外采为主,鲜有动用自有库存的计划;四是饲料养殖企业积极收购小麦,进一步推涨了市场行情。针对市场急迫的需求,国庆假期之后,国家不仅将临储小麦投放量从之前的300万吨增加到400万吨,还在部分销区省份投放移库小麦以满足市场消费。10月下旬后,市场上的小麦供应快速增加,市场行情止涨回稳。至12月底,产区小麦主流采购价格在2420~2500元/吨区间震荡徘徊。同样,优质小麦价格也回归平稳,至年底,“新麦26”收购价格在2880元/吨左右,“师栾02-1”市场价格多在2740元/吨左右,其他二类强筋小麦价格多在2600~2660元/吨。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临储小麦供应充裕,企业门前到货量大幅增加,导致企业在短时间内不再因粮源而发愁。据初步统计,10~12月份临储小麦累计成交约1450万吨,而2018、2019年同期的成交量却分别仅有282万吨和68万吨。另一方面,玉米价格上行势头减缓,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市场对小麦价格的预期。年末华北地区饲料玉米的采购价格多在2460~2510元/吨,基本与小麦价格持平,饲料厂使用小麦替代的比例维持较高水平,但临储小麦供应充裕,饲料养殖企业采购心态平稳。(二)收购期形势与往年有多处不同综观6~9月整个集中收购期,由于市场环境与往年不同,加之其他农产品行情持续走强,新小麦上市后引发各界高度关注,高涨的收购热情贯穿整个收购期。总体来看,2020年夏粮收购与以往有多个不同:一是整个收购期间临储小麦持续投放,不仅没有像2019年那样暂停一段时期,反倒是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化,每周的投放量从6、7月份的100万吨提高到8月份的200万吨,继而在9月份又提高到300万吨,体现出国家调控的灵活性和指向性。二是收购进度迟缓,收购总量下降。收购期间,媒体一则“小麦收购量同比减少900余万吨”的新闻被误读为小麦产量大幅减少,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但也反映出2020年的收购形势与2019年差异明显。为保护农民种植收益,6月9日、10日、12日,7月17日国家先后在湖北、安徽、江苏、河南等四省启动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由于市场行情偏强运行,加之农民惜售心理严重,实际收购进度偏缓。据统计,2020年累计收购新产小麦5484.6万吨,同比减少1591.6万吨,其中托市小麦收购615.1万吨,同比减少1395.7万吨。三是企业收购积极性高涨,以质论价情况突出。由于终端消费对于面粉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企业在收购时也相应提高了对质量标准的要求,更多的企业在收购时明确要求容重、水分和有关理化指标的下限,否则拒收,而高出标准的则按比例增价。四是农户及村头粮点的捂粮惜售心理明显增强。主要是因为一季度的新冠疫情导致小、微型面粉厂大面积停工,已经将小麦交给周边加工点的农户无法按约定交换到应得的面粉,造成生活紧张的局面,使得过去极少存粮的农户感到“手中无粮”的危机感。另外,在收购期间加工企业不断提高小麦收购价格,玉米价格也在大幅上涨,加之部分地区的小麦产量与上年存在差异,均令种粮农户的售粮心态收紧。五是南北产区价差缩小,而普麦、优麦之间的价差扩大。从价格监测情况来看,9月末,华北石家庄地区与南部合肥地区小麦的价差在60元/吨左右,而在往年,两地价差一般在100元/吨左右;同期,华北地区普麦和一类优麦价差在300元/吨左右,上年同期二者价差在150元/吨左右。各地、各品种的产量情况是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三)现货价格走高激活临储小麦交易2020年,临储小麦交易参与度大幅提升,成交量屡创新高,不仅满足了企业加工需求,对平抑小麦市场价格也起到了积极作用。投放方面,2020年临储小麦累计投放51周,同比多11周,主要是因为在夏粮收购期间临储小麦未暂停投放;周均投放量300.5万吨,同比基本一致,但在年内不同时期、针对不同的市场形势,投放数量灵活调整;投放区域上,在不同时期分别对10个销区省份进行移库小麦的投放,以满足市场需求。成交方面,2020年累计成交2323.3万吨,同比增加2056.8万吨,成交量增长7.7倍;周均成交45.6万吨,同比增加38.9万吨。从各周成交的情况来看,4、5月份因市场价格走高,成交量出现一波小高潮,国庆假期过后的10月份成交量达到顶峰,其中10月21日临储小麦单日成交292.4万吨,不仅超过2019年全年的成交总量,更创下自临储小麦拍卖以来单日成交量之最。在随后的11、12月份,成交量持续保持相对较高位置。2020年下半年临储小麦成交量大幅提升,主要是由于玉米价格快速上涨,导致小麦的饲用替代量大幅增加,并引发饲料养殖企业大量采购临储小麦作为饲料原料,同时,贸易商也在竞价交易中购得临储小麦后再转售给饲料养殖企业。火爆的交易情况势必拉动临储小麦的成交均价。据统计,2020年临储小麦成交均价为2344.78元/吨,同比上涨38.27元/吨,涨幅16.5%。(四)托市政策继续执行,价格水平略向上调10月末,国家《关于公布2021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格的通知》指出,2021年国家继续在小麦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综合考虑粮食生产成本、市场供求、国内外市场价格和产业发展等因素,经国务院批准,2021年生产的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为2260元/吨,比2020年上调20元/吨。同时要求,继续对最低收购价小麦限定收购总量,总量限定为3700万吨,并按照分两批次下达方式执行。其中,第一批数量为3330万吨,不分配到省;第二批数量为370万吨,视收购需要具体分配到省。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复杂严峻的情况下,提高主粮品种最低收购价格无疑体现出国家对粮食安全的高度重视。鉴于市场对“上调”托市价格早已有了一致预期,加之小麦市场价格已经远高于2021年的托市价格,消息发布后并未对市场行情造成过多影响。2021年我国小麦市场走势展望(一)冬小麦播种面积稳中有增国家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在10月下旬的全国四季度“三农”重点工作视频调度会上,明确指出“要确保冬小麦播种面积只增不减”;随后在国家发改委《关于进一步做好秋冬季农业生产相关工作的通知》中,强调“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引导稳定小麦生产,确保种植面积基本稳定”。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安徽小麦播种面积约4260万亩,同比增加20万亩;河南小麦播种面积8668万亩,同比增加158万亩;山东小麦播种面积5460万亩,同比增加20万亩;河北小麦播种面积3627万亩,同比增加21万亩。根据近年来我国小麦产量和质量的统计情况,预计2021年我国小麦总产量将在1.34亿~1.36亿吨之间,最终质量情况将取决于整个生长期间的气候状况和收获期天气情况。(二)总体供应虽无近忧但存远虑2021年上半年国内小麦供应渠道主要以政策性粮源、中小贸易商库存为主。其中,政策性粮源将对稳定小麦价格起到关键作用:一是当前我国政策性小麦储备充裕,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末,剩余托市小麦7500万吨左右,如果再加上各级储备,完全可以满足1年的国内面粉加工需求;二是临储小麦在投放周期、投放区域、投放数量和投放价格等方面相对固定,虽然导致小麦的价格形成缺乏弹性,但能免除市场对粮源的顾虑;三是保供稳价将成为2021年粮食市场的一项重要工作,国家发布有关通知明确,在“两节”“两会”期间要确保原粮供应充足。各级贸易商手中库存也将是2021年上半年市场供应的重要渠道。尽管这类群体囤粮挺价心态坚定,但随着市场趋势的转变,或在二季度集中售粮,从而拖累小麦价格走势。在2021年下半年,新小麦上市流通,如果产量和质量均正常,市场供应环境将得以明显改善。但是,或因市场价格原因,启动托市的可能性较小。四季度后随着各级政策性小麦进入市场,年内小麦的供应环节将保持正常稳定状态。需要注意的是,进入2021年以来,随着玉米价格的大幅飙升,临储小麦大量成交并进入饲料养殖领域,在临储小麦库存结构得以改善的同时,存量减少势头若得不到有效控制,远期市场的调控能力或打折,进而影响到口粮供给安全。从粮食战略安全考虑,2020年我国小麦进口量创下近20多年来新高。预计2021年我国小麦进口或将继续保持较高数量、多种渠道、不同等级等特征,以满足食品加工、战略储备需要,预计进口量在750万~850万吨之间。(三)小麦的饲用消费量将大幅提升在消费需求方面,制粉消费和饲料消费依旧是小麦消费的两个主要方面,工业用和种用消费相对稳定。综合多方面数据及企业调研情况,预计2021年国内小麦的制粉消费量在8500万吨左右,比上年度增加约300万吨。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国内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就业率稳步提升,加之新冠疫情得到有效防控,国内各企事业单位、院校团体等已经进入正常运行状态,面粉消费将有所增加;二是玉米供需的阶段性缺口导致价格高企,玉米淀粉相比小麦粉已经丧失价格优势,在食用和饲用领域中减少的玉米淀粉用量将被面粉所替代;三是消费结构升级、经济快速发展带来对高端食品、冷冻食品及速食食品消费的增加,高端专用粉成为面粉消费的增量将进一步突出。2020年是小麦饲料消费全面启动的一年,这种态势也将在2021年延续。一是总体的饲料加工形势好转。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数据显示,2020年前11个月我国饲料总产量为22870万吨,同比增加1985万吨,增幅9.5%。其中,在小麦添加占比较多的肉禽料、水产料中,肉禽料同比增加912万吨,水产类同比略减107万吨。二是生猪养殖基本恢复至常年平均水平。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末,生猪存栏、能繁母猪存栏同比分别增长31%、35.1%;而2020年猪饲料产量7714万吨,同比增加669万吨,增幅9.5%。三是玉米价格持续攀升导致小麦的饲用替代消费显著扩大。2020年末,国内主产区玉米均价达到2500元/吨左右,而2021年1月中旬玉米均价达到2880元/吨,同期小麦与玉米价格倒挂280元/吨。如果国家不进行适当调控,在2021年10月份之前,玉米供需紧张的局面将难以得到显著改善,而小麦流入饲料加工领域的数量也将保持较高水平。预计2021年国内小麦的饲用消费或在3000万吨左右,比2020年增长约700万吨。(四)2022年托市价格预计上调2021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继续执行。综合考虑2021年市场的供需格局,以及小麦价格运行情况,预计2021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预案启动的可能性较小,即便是在部分地区启动,托市小麦的收购量也极为有限。综合判断,如果2021年小麦产量和质量保持常年平均水平,预计2021年全社会累计收购总量或在5200万~5600万吨之间,其中小麦托市收购量预计在200万吨左右。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12月份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同时要求,要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和加强种粮农民补贴,提升收储调控能力,坚持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扩大完全成本和收入保险范围。所以,2022年将继续实行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其政策价格或会在10月份公布,预计2022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水平将继续上调20~40元/吨,达到2280~2300元/吨(三等)。由于小麦相对于玉米的价格优势,2020年下半年临储小麦成交量大幅提升,极大程度上改善了临储小麦的库存结构,由此预计,在2021年国家将不会对临储小麦的交易底价进行调整。(五)国内小麦价格将在高位运行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确保粮食安全、维持粮价在合理区间意义重大。特别是对于主要的口粮品种,主管部门将高度关注小麦的市场动态,以确保小麦供需结构良性、价格运行理性、市场预期中性。由此预计,标准品质二等白麦在2021年接新前,主产区陈小麦的市场平均价格或在2520~2600元/吨之间;如果2021年新麦产量和质量正常,新麦上市初期的市场均价或在2360~2400元/吨之间;收购期结束至2021年底,预计主产区市场均价在2500~2580元/吨之间。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最近大家应该都在积极抢收玉米吧很快又是小麦的种植收获时间了那对于今年的小麦你又有什么样的了解呢受玉米价格的影响今年小麦其实一直有缓慢在往上增加相较于去年同比涨幅已经增加12%左右不过相较于前几个月小麦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稳定后首次大范围下调价格但是跌幅比较小在2厘—4厘之间我国一直是农业生产大国,首先可以看一下我国小麦种植面积的地理位置,主要是河南、河北、山东、江苏等地区。从18年的数据来看,山东种植小麦大概是4058.59千公顷,河南5739.85千公顷。小麦全球种植分布小麦国有优质和非国有优质趋势的差不多从2018年10月到2020年7月期间2019年07月时小麦价格大幅度暴跌后续慢慢有所增加,今年六七月有小幅度下降8月又开始往回涨小麦价格走势而对于不同品种的小麦来说小麦价格涨幅趋势都是差不多的混合麦中等一向是销售价格比较高的其次是红小麦中等最后是白小麦中等4月初白小麦价格有小幅度增加但是涨幅不多小麦销售价格走势其次是小麦出厂价与小麦超市价这两个价位一直是比较平稳的从18年十月到今年七月小麦同比下来价格增加了12%也算是有一小部分的提升小麦超市价格走势小麦出厂价格走势目前已经进入了“金九银十”’如果九月份小麦的市场还不能再往上涨那么十月份再增加的的可能性也就不大了关注我,带您看更多与农业相关的知识如果您也从事农业,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小程序“吃土了”农活小程序,欢迎您的加入!数据来源:网络/侵删农业号不一样的农业资讯媒体土地|农机|农资|粮食
2020年夏粮上市以来,小麦市场价格“高开高走”,总体与2018年基本持平;但小麦消费数量和结构呈现“食用稳、饲用增、总量增”的特点。受玉米价格上涨影响,小麦饲用量明显增加,并创历史新高。近日,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首席分析师王晓辉在国家粮食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种变化短期内利于消化超期储存小麦,对口粮安全影响有限。目前国内小麦库存充足,国家积极释放出明确的调控政策信号,小麦市场平稳有序运行。产量总体增加据了解,我国小麦常年产量在1.25-1.35亿吨,年度之间面积波动不大,主产区主要集中在黄淮海地区。单产受自然灾害影响大,年度间略有波动。2020年国内小麦总产量1.34亿吨,同比增加65.5万吨,处于历史较高水平。我国小麦市场总体平衡有余,根据2015/16-2019/20年度产需结余情况可大体判断,正常年景我国小麦产需结余量在1500万吨左右。2020/21年度出现“产不足需”,既有玉米价格上涨刺激小麦饲用增加的原因,也有国家主动消化超期储存小麦的原因。饲用波动较大从消费看,我国小麦需求主要包括食用需求、工业需求和饲用需求。食用需求相对稳定,年度间波动不大,属于城乡居民刚性消费,数量在9000万吨左右。工业需求主要以小麦为原料,生产淀粉、酒精、酿酒等,需求量小幅波动,数量在1000万吨左右。饲用消费受小麦品质、玉米与小麦价差等因素影响,年度之间波动较大,近20年在700-3500万吨之间波动,年平均1382万吨。“在小麦消费结构中,波动最大的还是饲用消费。”王晓辉介绍。针对近年小麦进口,王晓辉表示,我国小麦种植品种主要为中筋品种,而进口多为高筋和低筋小麦。近20年我国小麦年度进口量在4.3万吨(2008年)-838万吨(2020年)之间大幅波动,2000-2020年,平均进口量265万吨。加入WTO以来,我国小麦进口量从未超过963.6万吨的关税配额,2020年进口838万吨,创入世以来最大进口量。“从‘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未来我国小麦进口仍将保持一定数量。”王晓辉说。玉米带动麦价上涨2020年6月,新小麦(国标二等,下同)开秤价2250-2330元/吨,同比高开50元/吨,8月涨至阶段性高点,比开秤初期上涨100元/吨,此后高位趋稳。2020年国庆节后,受玉米价格“高开高走”影响,小麦价格重启上涨态势,10月上涨50元/吨左右。由于最低收购价收购量大幅减少,小麦市场供应充足,11月、12月小麦价格持续走弱,下跌30-50元/吨。2021年1月以来,由于小麦价格持续低于玉米,加之玉米价格高位运行,带动小麦价格上涨,尤其是1月13日和20日两周,政策性小麦公开竞价销售基本“高溢价、全成交”。为此,1月27日当周小麦竞价销售交易规则调整,参拍主体趋于理性,3月23日当周成交量降至100万吨左右。3月底小麦主流进厂价2500-2550元/吨,比节前下降50元/吨左右,同比上涨100-150元/吨,与2018年基本持平,总体属于恢复性上涨。小麦有望再获丰收小麦作为两大口粮之一,库存充实、储备充足、供给充裕。王晓辉表示,可满足市场一年以上消费需求,保供稳市具有坚实的物质基础。从种植面积方面看,黄淮海和西北地区小麦种植面积有所恢复,预计比上年增加300多万亩。单产方面,春节后北方冬麦区气温偏高,利于冬小麦安全越冬和萌动返青;降水明显增加,有利于增墒蓄墒,利于冬小麦生长。王晓辉说,“今年新小麦面积、单产和产量有望实现‘齐增’,丰收在望。”玉米对麦价的拉动趋弱今后一段时间的市场价格走势会怎么样?王晓辉认为,近期华北和东北两大主产区玉米明显上量,价格高位回落。今年玉米产量有望恢复性增加,加上进口玉米及其替代品、饲用稻谷、小麦供应充足,玉米价格走势趋弱。国内玉米远期期货合约价已降至2650元/吨以下。王晓辉表示,玉米对小麦价格拉动作用趋弱。新型粮食市场监测预警体系基本成型,小麦市场监测预警能力加强,调控的精准度提高。中央储备粮“压舱石”和地方储备粮“第一道防线”作用充分发挥,调控的物质基础坚实。预期引导、储备吞吐、产销衔接等调控手段日益多样,调控的灵活性增强。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高文图片:新华社监制:李国龙;编辑:裴逊琦
1、小麦基本情况现在内地河北、山东小麦新麦已经陆续上市,新麦开始大量供应,对陈麦需求逐渐冷清,同时面粉企业需求进入淡季,逐渐减少;就目前情况看,临储高企,拍卖粮逐渐遇冷,近期麦价承压下行。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国内小麦有减产预期,农户惜售情绪浓,贸易商囤货积极性高。受新冠疫情及中美贸易战影响,及前期国内粮食供应偏紧的潜在预期,消息称,今年小麦进口低关税配额(1%)可能扩大到小麦,小麦进口量可能达到创纪录的700万吨。从6月份的国内小麦供需平衡表看,供需缺口在170万吨左右,较小,况且临储库存高达7800万吨,为近几年高位,从比例上也较大,因此,今年小麦的实际减产情况和临储拍卖的进度对今年国内小麦的价格将起到主要影响。目前,国内主要面粉企业的开机率在五成半,尤其近两月以来下降明显,大型企业的开机率略高,在六成半,其中疆内企业的开机率也在六成以内。从开机率情况统计看,当其恢复到七成以上时,市场需求会逐渐转好。从近几年看,开机率高峰出现在1月下旬、4月中旬和9月上旬。2、小麦走势分析截至2020年6月9日,天下粮仓从上图中,可以看到,近5个年度以来,国内小麦价格整体呈现震荡下行的走势,供需周期为12-13个月,价格低点基本出现在6月份;12年至今个别年份因供需结构和国内经济周期影响,价格低点延后到7月初,甚至9月末。从19/20年度及今年情况看,19/20年度,小麦价格上升走势延续10个月,下降走势延续2个月(到今日),价格震荡幅度较近几个年度偏小。从经济周期和小麦价格统计数据看,今年有概率进入到新的大的价格周期,可能是整体上升的价格周期,与国内粮食供应偏紧暗合。值得注意的是,19年,山东地区深加工及饲料产业逆势增长,饲料产业更是达到国内第一的规模,可谓是双第一;同时国家暂停了燃料乙醇项目,放缓了粮食深加工产业的发展进度。因此,从价格周期、经济周期及国内粮食供需的基本情况看,目前的粮食产量增速是低于国内饮食、深加工规模的增速的。从粮食供应结构上看,单方面的增加小麦的临储供应也是不合适的,也不符合国家粮食产业供给侧改革的基调。所以,在未来几年,供应偏紧的情况可能会逐渐显现。从战术层面,考虑到小麦的价格周期,显然6月、7月可能决定了20/21年度的小麦价格大势的。那么6月整月的小麦价格强弱走势就具有操作意义了。本文的表达比较隐晦,而且是从分析的角度去说商业的机会的。2020年6月9日
8月国内新麦市场处于集中收购期,麦市整体购销情况活跃且现货价格波动频繁,为了解主产省小麦市场购销形势与价格发展态势,8月17日-21日在郑商所支持下,期货日报组织调研团,走访了河南、山东、河北的制粉企业和粮库,对当地的小麦生产、贸易及消费情况进行重点调研。第一站郑州益海嘉里工厂据河北省粮油集团田总介绍,2020年河北省小麦种植面积约3305万亩,较2019年减少约100万亩,主要是因为河北地下水超采治理,衡水和沧州地区适当调减小麦种植面积。2020年河北省小麦单产在800-1000斤/亩,属于正常年景,小麦品质整体较好,一等、二等小麦占比分别为69%和23%。小麦现货购销方面,现阶段河北地区普麦收购价(国标一等)报1.24-1.25元/斤,优质强筋小麦收购价报1.27-1.30元/斤,价格较往年同期偏高,主要原因:一是受疫情影响,农户有存粮惜售心理;二是随着玉米价格持续走高,饲料企业入市采购新麦积极性较高;三是北京地区地方储备库小麦刚性补库需求量大,粮库收购价格较高,提振了河北地区小麦收购价格。但后市在政策性小麦拍卖调控力度加大以及玉米市场降温的情况下,麦价继续上行阻力较大。据河南粮食投资集团张总介绍,2020年河南省小麦整体丰产,但豫北和豫南地区存在分化,豫北地区整体属于丰收年景,而豫南的南阳、驻马店和周口均出现小麦减产的情况。小麦市场购销方面,受农户惜售、玉米价格飙升等因素支持,河南地区小麦收购价格整体高开高走,现阶段豫南地区普通小麦收购价(国标三等)报1.19元/斤,优质强筋小麦收购价报1.33元/斤。目前河南部分地区小麦收购价格已高于托市价,8月6日河南暂停新乡、漯河市小麦托市收购,受此影响,河南省小麦托市收购量同比偏少,小麦收购进度整体也偏慢。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数据,截至8月5日,河南省小麦累计收购912.4万吨,同比减少538.8万吨。最后郑州商品交易所的梅经理向与会企业代表介绍了强麦期货合约规则修订的相关内容及小麦期货现状,为小麦产业客户普及了小麦期货知识,给企业利用期货工具规避小麦现货风险分享了一些理论经验。第二站河南豫粮种业有限公司据河南豫粮种业有限公司许昌市长葛库的总经理介绍,该库点现有8个粮仓,共6万吨仓容。夏收期间粮库原计划使用一个仓容为5千吨的粮仓进行托市小麦的收购,但由于小麦价格持续走高,目前普通小麦收购价报1.19-1.195元/斤,已高于托市价,小麦托市收购基本停滞,目前仅收到3200吨托市小麦。第三站河南豫粮集团据河南豫粮集团漯河郾城粮食储备库徐主任介绍,该库区占地约160亩,总仓容达15万吨,主要承担省级储备粮和托市粮的收储工作。夏收以来,郾城粮库共收购新季小麦约1.1万吨,其中托市小麦约600吨,政策性小麦共8千吨左右,小麦收购量整体少于往年同期。据徐主任介绍主要原因是:一方面新麦上市期间现货价格涨幅明显,漯河当地普麦现货报价由7月下旬的1.14元/斤一路上涨至8月中旬的1.20元/斤,麦价高于托市价 ,漯河市小麦托市收购启动5天后陷入停滞状态,粮库上量困难;另一方面受疫情影响叠加漯河以南部分地区小麦减产,农户及贸易商有存粮惜售心理,据介绍,现阶段农户及贸易商手中余粮约占漯河地区小麦总产量的20%-25%。第四站驻马店市西平县18日下午,调研团前往驻马店市西平县了解当地西农979小麦的产购销形势。西平县是西农979小麦种植的示范区域,2019年全县种植面积约70万亩,受2020年春季干旱及倒春寒天气影响,小麦单产有所下降,约600-700斤/亩,受此影响该县小麦整体产量下降20%左右。当地的粮食贸易商李总介绍,他所在的粮点目前西农979小麦收购量约6千吨,明显低于去年同期的1.1万吨,主要原因是当地小麦减产明显。价格方面,目前西农979小麦现货报1.20元/斤,后市随着市场粮源不断被消耗,李总对当地小麦价格仍持看涨预期。第五站遂平克明面业据驻马店市遂平县克明面业有限公司的陆总介绍,公司主要以生产挂面为主,现阶段两个厂区日处理小麦约3千吨,年产挂面约34万吨。调研团了解到,目前遂平投产以及在建中的小麦加工企业日加工小麦达1.4万吨,主要包括克明面业3000吨、五得利面粉集团5350吨和今麦郎面品在建的3200吨。大型面粉加工企业入驻遂平,将会影响包括驻马店在内的豫南地区小麦外流情况和市场购销形势。第六站开封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开封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的李局长介绍,2019年开封市小麦种植面积约370万亩,较往年减少约30万亩,2020年小麦产量约165-175万吨,品质整体较好,平均容重达到 800g/L,达到国标一等小麦标准。夏收以来,开封市小麦市场购销形势较为复杂,一方面麦价上涨速度较快,受玉米价格上涨拉动,新麦收购价格在进入8月后快速上涨,目前普麦现货报价普遍在1.20元/斤以上;另一方面,贸易商屯粮惜售现象普遍,据介绍,现阶段当地贸易商小麦出货量小于库存的50%,贸易商手中存有大量粮源,惜售看涨后市。针对后期麦价走势,开封市粮食产业集团的扶总分析,由于小麦市场仍处于政策市,而国标一等小麦起拍价为1.185元/斤,加上出库费、部分水杂费和运费等,实际到厂价在1.23-1.24元/斤之间,预计后市小麦价格难以突破政策性小麦到厂成本价。第七站山东菏泽粮食储备库考察团继续前往山东菏泽粮食储备库进行座谈交流。据介绍,2020年菏泽市小麦受4月倒春寒以及5月初高温天气影响,小麦单产为800-900斤/亩,较2019年下降约200-300斤/亩,但仍属于正常年景。市场行情方面,新麦上市后受疫情影响农户惜售,叠加玉米价格上涨带动,小麦价格高开高走,部分地区普麦现货报价达到1.22元/斤。不过近期山东地区玉米市场有所降温,小麦价格也出现回调,但麦价整体出现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不大,主要是因为新麦上市初期贸易商收购价在1.12-1.15元/斤,比2019年高3-5分/斤,加上存储费用,成本较高支撑小麦现货价格难以低于1.20元/斤,而麦价向上预计难以突破政策性小麦拍卖到厂成本1.24元/斤。第八站濮阳市利民面业调研团来到濮阳市利民面业有限公司参观交流。据了解,2020年濮阳市小麦整体品质较好,容重普遍在800g/L以上。据利民面业的负责人介绍,该公司以生产面条粉和馒头粉为主,日加工小麦约300吨,现阶段开机率在70%-80%。新季小麦上市以来,受疫情影响,当地农户惜售心态较强,现阶段手中存粮约3-4成,较往年同期偏多;另外玉米价格上涨后,贸易商普遍看涨小麦后市价格,卖跌不卖涨,面粉厂小麦到货量减少,被动上调小麦收购价格,最高达1.23元/斤。不过近期随着玉米市场降温,小麦价格普遍小幅回落,目前容重为810g/L、水分11.5%的普通小麦收购价报1.22元/斤。调研团从濮阳市当地的一个粮食贸易商那了解到,2020年当地新麦开秤价报1.12元/斤,新麦上市后价格一路走高,最新普麦收购价报1.205元/斤。截至目前,该贸易商已收购200多吨小麦,由于对后市看涨预期强烈,现阶段不急于出货,计划在“十一”前后出售部分小麦腾仓收购玉米。第九站河北省大名县五得利最后,考察团来到河北省大名县五得利面粉集团进行座谈交流。五得利集团目前有19家子公司,日加工小麦达5.8万吨,2019年共加工小麦1300多万吨,现阶段公司整体开机率在95%左右,与往年水平基本持平。五得利集团的魏总分析,2020年新麦上市后,南方主产区出现强降雨天气导致小麦流通受阻,加上玉米价格飙升、中美贸易关系及疫情影响,农户及贸易商存粮惜售,面粉企业原粮到货量偏少,7月底至8月初持续上调现货小麦收购价。不过8月10日后随着玉米价格出现回落,麦价上涨势头被打压,部分地区一周内降价2分/斤,目前普通小麦收购价报1.20-1.245元/斤,仍比去年同期高了3分/斤。受麦价上涨至高位影响,该公司已开始参拍临储小麦20-30万吨,预计中秋节前小麦现货报价不会继续出现大幅上调。来源:郑州易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国内外小麦价格均上涨,价差缩小。前期拍卖成交小麦陆续出库将有效缓解市场供应压力,制粉需求较为平稳,预计后期国内小麦价格的上涨空间有限。2020/21年度全球小麦整体供需形势较为宽松,预计国际小麦价格将呈现高位震荡态势。(一)秋冬种进展顺利。大部分地区墒情适宜,有利于秋冬种顺利开展。据农情调度显示,截至10月21日,全国冬小麦播种进度已经近6成,比去年同期快了3个百分点。(二)国内小麦价格小幅上涨。进入10月份以来,集中收购期结束,市场粮源数量减少,部分贸易商惜售情绪较重;而国内玉米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局部地区出现小麦玉米价格倒挂的现象,导致饲料厂转向小麦采购,小麦饲用量增加,国内面粉加工企业为保障粮源供给和控制成本,被动加大小麦采购力度。本月国家最低收购价小麦拍卖投放量增加100万吨至400万吨,这是今年7月份以来的第三次加量,而成交量持续维持高位,反映市场需求强劲。10月14日、21日、28日实际成交量分别为165.41万吨、292.5万吨、269.9万吨,成交率41.2%、73.4%、67.7%。今年1-10月累计成交最低收购价小麦1571万吨,同比增加1362万吨。需求强劲推动小麦价格持续走强,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普通小麦价格每斤1.23元,环比涨2.5%,同比涨6.3%;优质麦每斤1.40元,环比涨2.9%,同比涨12.9%。(三)国际小麦期现货价格大幅上涨。自9月下旬以来,因美国大平原种植区以及黑海地区天气干燥,影响小麦产量前景,而需求依然强劲,国际市场小麦期现货价格大幅上涨。其中,墨西哥湾硬红冬麦(蛋白质含量12%)平均离岸价每吨276美元,环比涨17.4%,同比涨24.9%;堪萨斯期货交易所硬红冬麦期货近期合约平均价格每吨200美元,环比涨13.0%,同比涨29.9%。(四)国内外价差缩小。本月国内外小麦价格均上涨,但因国际价格涨幅高于国内,国内外价差较前期缩小。10月份,美国墨西哥湾硬红冬麦(蛋白质含量12%)离岸价直接折人民币每斤0.93元,比优质麦产区批发价低0.47元;配额内1%关税下到岸税后价约每斤1.27元,比国内优质麦销区价低0.09元,价差比上月缩小0.11元。(五)预计2020/21年度全球小麦产量将创历史新高。因澳大利亚天气持续利好产量增加,2020/21年度全球小麦产量预测数本月调高近500万吨,将创历史新高。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10月预测,2020/21年度全球小麦产量7.65亿吨,比上年度增0.4%;消费量7.57亿吨,比上年度增0.8%,产大于需830万吨;期末库存2.85亿吨,比上年度增3.7%;库存消费比37.6%,同比上升1.0个百分点;贸易量为1.84亿吨,比上年度增0.2%。(六)预计后期小麦价格上涨空间有限。10月29日,国家发布《关于公布2021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格的通知》,2021年生产的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为每50公斤113元,较2020年提高1元,限定收购总量依然为3700万吨。由于之前市场主体对国家提高2021年小麦最低收购价已有预期,政策发布对市场的影响有限。供给方面,10月政策性小麦拍卖成交量较大,随着成交小麦陆续出库,对缓解市场供需压力的作用将逐渐显现。而国家最低收购价小麦库存仍较为充裕,市场调控力量较强。需求方面,面粉需求平稳,价格上涨困难,制粉企业继续抬高小麦收购价的能力不强;后期随着主产区玉米上市量逐步增加、临储玉米出库以及进口玉米和替代品陆续到港,玉米价格有望保持稳定或小幅回落,对小麦的推动作用将逐步减弱,小麦价格上涨空间有限。国际市场,近期国际小麦价格大幅上涨主要源于主产国不利的天气状况,10月最后一周,美国大平原地区、黑海干燥地区均迎来降雨,缓解了干燥气候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国际小麦价格有所回落。从后期走势看,2020/21年度全球小麦整体供需形势较为宽松,制约价格上涨空间,预计国际小麦价格将呈现高位震荡态势。(文章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目前,尽管国内外市场形势依旧复杂,但由于小麦市场供给充裕,加之政策调控“稳压器”作用明显,最低收购价稳中上调,预计2021年小麦价格走势仍将在合理区间内运行,出现反常表现的概率不大。回顾2020年,这是比较特殊的一年,也是小麦市场极不寻常的一年。受疫情及周边市场影响,小麦市场波动频率、幅度同比偏高,加之国际市场风云变幻,产粮国收紧出口管制,各国纷纷进入“自保模式”,因此,国家政策对小麦市场的调控始终较强,“压舱石”“稳压器”效果明显。虽然小麦价格重心同比上移,但整体以稳为主的市场态势并没有改变。市场监测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末,主产区主要粮油批发市场普通小麦交易均价为2406元/吨,同比上涨61元/吨,涨幅为2.6%。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刚刚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要确保口粮绝对安全。如此背景下,2021年小麦市场又将如何演绎?供需依然充裕,不会缺粮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小麦单产383公斤/亩,同比增加7.5公斤/亩,增长2%;小麦总产量1.3425亿吨,同比增加65万吨,增长0.5%。据预计,2020/2021年度小麦新增供应量为1.41亿吨,小麦消费总量为1.3127亿吨,供求结余量为972万吨。尽管结余量较2019/2020年度有所下降,但整体供需仍然宽裕。2020年政策性小麦年度总投放量1.5326亿吨,实际成交2323万吨,同比增长771.86%。目前临储小麦剩余库存量在7500万吨左右,同比下降1530万吨。虽然去库存压力有所减轻,但仍处于较高水平。2020年秋冬种力争冬小麦种植面积保持在3.3亿亩以上,大力发展优质强筋弱筋小麦种植。据中央气象局消息,2020年12月下旬,全国冬小麦一、二类苗占比分别为21%、79%,长势基本正常。业内人士认为,2021年小麦播种面积和产量出现明显变化的可能性均不大。调控更加灵活,稳市效应明显2020年上半年,在新冠病毒大流行的背景下,小麦市场流通受到影响,部分地区居民有囤米、囤面现象,疫情改变消费流通格局,小麦价格一涨再涨。为保障市场供给,国家加大政策性小麦市场投放力度,中央及地方储备粮轮换销售更是频繁出库,政策调控引领小麦价格逐步趋于平稳。2020年国庆节后,由于农户忙于秋收秋种,贸易商忙于秋粮收购,无暇顾及小麦出售,市场流通量减少,供需出现阶段性偏紧,加之当时玉米价格出现大范围上涨,饲料企业采购助推麦价进一步走强。为调控市场,国家最低收购价小麦每周投放量增至400万吨。随着市场供需形势的改变,小麦市场价格再度趋稳,之前存有投机心理、抢拍小麦的贸易商,由于滞留手中的小麦难以出手,不得不吞下难咽的苦果。业内人士认为,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仍在持续,全球粮食减产或供应链断裂的风险依然存在,我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总体仍是紧平衡。近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提升收储调控能力,坚持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2020年相关部门不断根据市场供需调整投放力度,7月份周度投放量为100万吨,8月中下旬增至200万吨,9月中旬增至300万吨,10月份以后增至400万吨。预计2021年小麦市场调控亦将更加灵活,政策对市场的“稳压器”“定盘星”效应仍会明显。饲用性价比高,替代或将持续2020年,国内粮食市场最大的热点莫过于玉米价格的“疯狂”。玉米价格大幅上涨使得小麦、玉米价差缩小,有的甚至出现倒挂,越来越多的饲料厂家采购 小麦,部分地区饲料厂和面粉厂抢麦现象频出。市场人士指出,夏收以来,饲料企业抢购对小麦价格上涨起到明显的推波助澜作用。市场反映,近来华北地区玉米价格有“抬头”迹象,不少饲料企业也在小幅上调收购价格,而东北地区的拍卖成交结果也进一步夯实了玉米的底部基础。当前,华北玉米收购价为2500~2600元/吨,辽宁锦州港主流价格为2600元/吨。有关机构调研数据显示,目前小麦在肉鸡饲料中占比为10%~30%,在肉鸭饲料中占比高达30%~60%。预计,2020/2021年度国内小麦饲料消费及损耗为2100万吨,比2019/2020年度增加850万吨。当前来看,小麦饲用的性价比还是很高的,由于新年度市场对玉米的预期仍然较高,估计小麦饲用替代的状况仍会持续。市场人士预计,2021年将会有1000万~1500万吨托市及轮换陈小麦以及1000万吨的新小麦流入饲料企业。若不出意外,2021年新小麦上市后,饲料企业仍会成为抢粮大军的主要力量。上有顶下有底,把握阶段机会2020年,在特殊的疫情背景下,国家将粮食安全提到新的高度,保供稳价已成为做好“六稳”、落实“六保”的关键举措。笔者认为,在国家收购政策及销售政策的共同引领下,2021年国内小麦价格整体上将在“上有顶下有底”的区间轨道内运行。从近年小麦市场运行的普遍规律看,由于小麦生产、收储、消费的季节性特征相对明显,加之结构性供需矛盾仍存,小麦价格的变化多体现于阶段性市场及品种市场上。综观2020年的小麦市场,国内、国际环境错综复杂,市场行情波澜不惊。期间既有惊喜、也有沮丧,既有欢乐、也有忧伤。由此看来,2021年小麦购销在政策与市场的博弈中,如何抓住季节性波动与区域性供需所带来的阶段性市场机会仍非常必要。
国内小麦价格持平略涨,国际价格明显上涨。近期面粉企业开机率上升,小麦需求增加,且集中收购期结束,利好小麦价格,预计后期小麦价格高位趋稳。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小麦增产,全球小麦市场供给充裕,预计后期国际小麦价格小幅回落。(一)夏粮收购基本结束,市场化比重提高。今年夏粮收购整体呈现三方面特点:一是优质优价特征明显。据中华粮网监测,9月份主产区小麦收购均价为每斤1.18元,较去年同期高0.03-0.05元;优质小麦收购均价为每斤1.29元,较普通品种高0.11元。二是市场化收购比重提高。储备粮轮换收购企业、面粉企业及饲料企业等多元市场主体收购积极性较高,小麦市场化收购活跃。截至8月31日,小麦市场化收购比重超过87%,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三是集中收购期拉长。一方面,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农户储粮防灾应急意识增强;另一方面,今年小麦市场行情较好,粮食贸易商存在看涨惜售心态。(二)国内小麦价格小幅上涨。市场进入面粉消费旺季,面粉企业开机率持续提升,支撑小麦价格偏强运行。据中华粮网监测,9月份,安徽、山东、河南面粉企业平均开机率分别为40.0%、62.0%、60.3%,分别较上月涨4.0、2.2、0.3个百分点。部分地区面粉企业为增加小麦收购量,小幅上调小麦收购价。其中,河南面粉企业小麦平均收购价为每吨2370元,较上月涨2.1%;安徽面粉企业小麦平均收购价为每吨2298元,较上月涨1.1%。9月份,小麦价格稳中略涨,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普通小麦价格每斤1.20元,环比涨0.7%,同比涨5.9%;优质麦(新麦26)每斤1.36元,环比涨3.7%,同比涨14.8%。新麦26单品种短期内供需偏紧,价格较高,涨幅较大,但优质麦整体价格相对稳定。(三)国际期现货小麦价格均上涨。因炒作阿根廷、欧洲及黑海地区干旱天气,且美元指数持续下跌,支撑国际小麦价格大幅上涨。其中,墨西哥湾硬红冬麦(蛋白质含量12%)平均离岸价每吨235美元,环比涨4.9%,同比涨13.0%;堪萨斯期货交易所硬红冬麦期货近期合约平均价格每吨177美元,环比涨9.9%,同比涨20.4%。(四)国内外价差缩小。9月份,美国墨西哥湾硬红冬麦(蛋白质含量12%)离岸价直接折人民币每斤0.80元,比优质麦产区批发价低0.56元;配额内1%关税下到岸税后价约每斤1.14元,比国内优质麦销区价低0.20元,价差比上月缩小0.02元。(五)2020/21年度全球小麦产量调增至7.65亿吨。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10月预测,2020/21年度全球小麦产量7.65亿吨,比上年度增0.4%;消费量7.57亿吨,比上年度增0.7%,产大于需830万吨;期末库存2.85亿吨,比上年度增3.7%;库存消费比37.6%,同比上升1.0个百分点;贸易量为1.84亿吨,比上年度增0.2%。(六)预计后期国内小麦价格高位企稳。国内市场,影响小麦价格涨跌的因素较多。导致价格上涨的因素有:近期面粉企业开机率上升,小麦需求增加;小麦集中收购期结束,流通粮食减少。导致价格下跌的因素有:贸易商腾出仓容收购秋季新粮,出售小麦积极性较高;政策调控力度不断加码。今年夏粮收购以来国家政策性小麦持续投放市场,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统计,自2020年7月中旬以来,国家最低收购价小麦累计投放1962万吨。其中9月16日、23日的最低收购价小麦投放量均增加至300万吨;10月14日的最低收购价小麦投放量增加至400万吨,这是今年7月以来第三次加量。投放量增加,使得市场粮源供应更加充足,同时也使得贸易商惜售心态松动,售粮节奏更为平稳。预计后期小麦价格高位企稳。国际市场,一方面,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小麦增产,全球小麦市场供给充裕。8月31日,加拿大统计局预测加拿大小麦产量将增加200万吨至3600万吨;9月7日,澳大利亚农业资源经济科学局(ABARES)预测澳大利亚小麦产量将增加250万吨至2850万吨。美国农业部(USDA)9月预测,全球小麦总供给量10.70亿吨,比上月预计数调增330万吨;期末库存3.19亿吨,比上月预计数调增260万吨,比上年度上升6.3%。另一方面,9月底美元开始反弹,制约美麦出口前景,预计后期美元指数延续涨势,美麦出口数量有望减少。综合判断,预计后期国际小麦价格小幅回落。(文章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中商情报网讯:国内外小麦价格均上涨。国家政策性小麦大量供应,有效缓解了市场粮源偏紧的状态,随着气温升高,面粉消费进入淡季,预计新麦上市前,国内小麦价格将平稳偏弱运行。受新冠疫情冲击,全球小麦消费下滑,短期内国际小麦价格将维持弱势震荡格局。(一)冬小麦整体长势良好。4月下旬,我国西北地区大部、华北冬小麦处于拔节至孕穗期,新疆西南部、陕西关中、黄淮大部、江淮、江汉等地进入抽穗开花期;西南地区大部进入开花至乳熟成熟期。总体看,北方冬麦区水热条件总体较好,利于小麦拔节孕穗和抽穗开花,目前长势以正常和偏好为主。据中央气象台农业气象苗情监测,截至4月24日,全国冬小麦一类苗占比22%,比去年同期高1个百分点,二类苗占比77%,比去年同期高3个百分点。本月下旬,河北、山东部分麦区出现晚霜冻,影响小麦幼穗发育;黄淮南部出现阴雨天气易于小麦赤霉病侵染。预计5月上旬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热量充足,利于冬小麦开花灌浆;但气温偏高会加剧土壤失墒,需密切关注冬麦区墒情和病虫害发展情况,及时灌溉喷药。(二)国内小麦价格上涨。本月初,全球疫情持续发展,多国限制粮食出口,引发国内居民恐慌性囤粮;加上复工形势较好、大中院校陆续开学等利好消息提振面粉需求,制粉企业备货积极,而市场上流通粮源较为有限,主产区小麦价格上涨较快。为满足市场需求,4月15日后,国家政策性小麦每周拍卖量达400万吨以上,较去年同期明显增加,市场供给偏紧态势得到有效缓解。而优质小麦市场剩余数量有限,又没有政策性粮源补充,价格涨幅大于普通小麦。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普通小麦价格每斤1.23元,环比涨2.6%,同比涨1.7%;优质麦每斤1.34元,环比涨6.3%,同比涨3.5%。(三)国际小麦价格上涨。4月份的前两周,全球疫情发展引发的粮食安全恐慌持续发酵,国际小麦价格延续3月下旬的上涨态势;但各国际机构公布的预测数据均表明,全球小麦供应整体仍较为充裕,欧洲和黑海地区天气改善又提振了新季小麦产量前景,后两周国际小麦价格逐渐回落。总的来看,本月国际小麦价格较上月上涨。其中,墨西哥湾硬红冬麦(蛋白质含量12%)平均离岸价每吨236美元,环比涨3.1%,同比涨8.8%;堪萨斯期货交易所硬红冬麦期货近期合约平均价格每吨176美元,环比涨4.8%,同比涨13.5%。(四)国内外价差与上月持平。4月份,美国墨西哥湾硬红冬麦(蛋白质含量12%)离岸价直接折人民币每斤0.84元,比优质麦产区批发价低0.50元;配额内1%关税下到岸税后价约每斤1.16元,比国内优质麦销区价低0.20元,价差与上月持平。(五)一季度进口大幅上升,出口下降。据海关统计,3月份我国进口小麦及制品58.55万吨,环比增71.5%,同比增1.0倍;出口0.94万吨,环比减29.7%,同比减55.2%。1-3月累计,进口小麦及制品126.52万吨,同比增22.6%;进口金额3.62亿美元,同比增13.8%;同期出口5.59万吨,同比减20.8%;出口金额0.21亿美元,同比减22.2%。进口主要来自澳大利亚(占进口总量的36.7%)、法国(占27.5%)、加拿大(占11.5%)、立陶宛(占10.3%);出口主要目的地是朝鲜(占出口总量的71.7%)、香港(占26.1%)。(六)2020年度全球小麦产量有望达到7.63亿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4月预测,2019/20年度全球小麦产量7.63亿吨,比上年度增4.2%;消费量7.61亿吨,比上年度增1.2%,产大于需210万吨;期末库存2.73亿吨,比上年度增0.5%库存消费比35.9%,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贸易量为1.74亿吨,比上年度增3.3%。(七)预计新麦上市前国内小麦价格平稳偏弱。国内市场,国家政策性小麦大量供应和各级储备小麦轮换出库的增加,将有效缓解市场粮源供应偏紧的状态。后期随着气温升高,面粉消费将进入淡季,预计新季小麦上市前,小麦价格走势以平稳偏弱运行为主。国际市场,全球小麦供给充裕,欧洲和黑海地区降雨改善2020年新季小麦产量前景。而受新冠疫情的冲击,部分地区如东南亚小麦面粉销售下滑,制约进口需求,短期内国际小麦价格将维持震荡格局,上涨空间有限。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稻米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策划、产业园策划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2020年夏粮上市以来,小麦市场价格“高开高走”,总体与2018年基本持平;但小麦消费数量和结构呈现“食用稳、饲用增、总量增”的特点。受玉米价格上涨影响,小麦饲用量明显增加,并创历史新高。这种变化短期内利于消化超期储存小麦,对口粮安全影响有限。目前国内小麦库存充足,国家积极释放出明确的调控政策信号,小麦市场平稳有序运行。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首席分析师王晓辉表示.产量总体增加 饲用波动较大我国小麦常年产量在1.25~1.35亿吨,年度之间面积波动不大,主产区主要集中在黄淮海地区。单产受自然灾害影响大,年度间略有波动。2020年国内小麦总产量1.34亿吨,同比增加65.5万吨,处于历史较高水平。我国小麦市场总体平衡有余,根据2015/16~2019/20年度产需结余情况可大体判断,正常年景我国小麦产需结余量在1500万吨左右。2020/21年度出现“产不足需”既有玉米价格上涨刺激小麦饲用增加,也有国家主动消化超期储存小麦的原因。从小麦消费看,“我国小麦需求主要包括食用需求、工业需求和饲用需求。食用需求相对稳定,年度间波动不大,属于城乡居民刚性消费,数量在9000万吨左右;工业需求主要以小麦为原料生产淀粉、酒精、酿酒等,需求量小幅波动,数量在1000万吨左右。饲用消费受小麦品质、玉米与小麦价差等因素影响,年度之间波动较大,近20年在700~3500万吨之间波动,年平均1382万吨。因此,在小麦消费结构中,波动最大的还是饲用消费。”王晓辉介绍。针对近年小麦进口,王晓辉表示:“我国小麦种植品种主要为中筋品种,而进口多为高筋和低筋小麦。近20年我国小麦年度进口量在4.3万吨(2008年)~838万吨(2020年)之间大幅波动,平均进口量(2000~2020年)265万吨。加入WTO以来,我国小麦进口量从未超过963.6万吨的关税配额,2020年进口838万吨,创入世以来最大进口量。从“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未来我国小麦进口仍将保持一定数量。”玉米高位运行 带动麦价上涨2020年6月,新小麦(国标二等,下同)开秤价2250~2330元/吨,同比高开50元/吨,8月涨至阶段性高点,比开秤初期上涨100元/吨,此后高位趋稳。国庆节后,受玉米价格“高开高走”影响,小麦价格重启上涨态势,10月上涨50元/吨左右。由于最低收购价收购量大幅减少,小麦市场供应充足,11月、12月小麦价格持续走弱,下跌30~50元/吨;2021年1月以来,由于小麦价格持续低于玉米,加之玉米价格高位运行,带动小麦价格上涨,尤其是1月13日和20日两周,政策性小麦公开竞价销售基本“高溢价、全成交”。为此,1月27日当周小麦竞价销售交易规则调整,参拍主体趋于理性,3月23日当周成交量降至100万吨左右。3月底小麦主流进厂价2500~2550元/吨,比节前下降50元/吨左右,同比上涨100~150元/吨,与2018年基本持平,总体属于恢复性上涨。市场供给充裕 小麦丰收在望王晓辉同时表示,小麦作为两大口粮之一,库存充实、储备充足、供给充裕,可满足市场一年以上消费需求,保供稳市具有坚实的物质基础。“从种植面积方面看,黄淮海和西北地区小麦种植面积有所恢复,预计比上年增加300多万亩。单产方面,春节后北方冬麦区气温偏高,利于冬小麦安全越冬和萌动返青;降水明显增加,有利于增墒蓄墒,利于冬小麦生长。今年新小麦面积、单产和产量有望实现‘齐增’,丰收在望。”对于今后一段时间的市场价格走势王晓辉认为:近期华北和东北两大主产区玉米明显上量,价格高位回落。今年玉米产量有望恢复性增加,加上进口玉米及其替代品、饲用稻谷、小麦供应充足,玉米价格走势趋弱,国内玉米远期期货合约价已降至2650元/吨以下,对小麦价格拉动作用趋弱。新型粮食市场监测预警体系基本成型,小麦市场监测预警能力加强,调控的精准度提高;中央储备粮“压舱石”和地方储备粮“第一道防线”作用充分发挥,调控的物质基础坚实;预期引导、储备吞吐、产销衔接等调控手段日益多样,调控的灵活性增强。(高文)【来源:农民日报中国农网】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wccm.sina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