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你必须知道7个影响消费者决策的心理学效应关雎

你必须知道7个影响消费者决策的心理学效应

营销运营总是没有标准化完美解决方案的,但生活工作中,总会有一些知识点或者经验,让你一下茅塞顿开,灵感爆棚。1锚定效应你在生活中遇到某个商品,第一眼留下印象的价格将在此后对购买这一产品的出价意愿产生长期影响。比如说为了避免部分淘宝商家双11双12先涨价再打折的套路,用户往往会选择购买购物车中自己很熟悉价格的商品,确保优惠折扣是实实在在的。2厌恶损失效应某种程度上来说,害怕失去某种东西的想法,比渴望得到某种东西的想法对人们的激励作用更大。我们害怕错过最新发生的新闻和流行,我们害怕没有别人都有的东西,我们害怕不知道别人都已经知道的八卦和热点。因为这意味着落伍,意味着脱离群众。3从众效应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随大流”,这也是在品牌营销中,品牌方在KOL打造口碑上的预算比重越来越高的原因,也是玩转社群经济的重点。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一书中说道:“人一到群体之中,智商就会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倍感安全的归属感。”归属感,马斯洛需求层级的第三层,仅次于生存需求和安全需求。4诱饵效应人们对不相上下的选项进行选择时,因为第三个新选项(诱饵)的加入,会使某个旧选项显得更有吸引力。威廉斯—索诺马公司首次推出家用烤面包机时,多数消费者不感兴趣。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为什么不买旁边摆着的那台样式新颖的咖啡机?为糟糕的销售业绩所苦恼,面包机厂家请来了一家营销调研公司。他们提出:再推出一个新型号的面包机,不仅个头比现在的要大,价格也要比现在的高。这下销量开始上升了,尽管卖出的并不是大号面包机,但作为诱饵,它让消费者有了对比有了选择。5预期效应我们对事物已有的印象/预期,会影响到我们对其的态度和体验。比如很多电商在销售过程中会送一些产品外的小礼品刷好感,让用户在收到货物时有一些预期外的收获。6曝光效应又称多看效应、暴露效应、接触效应等等,它是一种心理现象,是指的是我们会偏好自己熟悉的事物。社会心理学又把这种效应叫做熟悉定律,我们把这种只要经常出现就能增加喜欢程度的现象叫做曝光效应。曝光效应在广告宣传方面好像有着天然的优势,这也是很多品牌为什么执着于刷屏的原因,但也不是绝对的,当公司或产品还较新颖、消费者还不熟悉时曝光才有促进作用,同时还不能违反预期效应。7狄德罗效应即“愈得愈不足效应”,在没有得到某种东西时,心里很平稳,而一旦得到了,却不满足。或称“配套效应”,比如买了一件衣服还得配一条裤子一双鞋子一顶帽子……不断配置与其相适应的物品,以达到心理上平衡的现象。今天的消费者越来越不在乎谁是细分品类第一,谁销量最高,他们在乎的是品牌能否赢得自己的认同与共鸣,能否凸显自我的品位和个性,消费者的心理正在悄然改变。广告作为一门捕捉人性的艺术,理应成为每个人一生的必修课。快传播是一家专业的社会化媒体营销平台,可以根据你的需求量身定制个性化推广策略,坚持用匠心精神为每一个品牌量身打造推广服务。

夺命号

2019时尚育儿消费心理量调查报告:仅2成消费者跟随“大V”意见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记者 宋杰)双11临近,宝妈们的消费选择会有哪些新趋势?由CBME中国孕婴童展举办的2019 CBME中国孕婴童产业峰会秋季研讨会(以下简称2019 CBME秋季研讨会)10月27-28日在沪举行。此次大会以“燃——黄金时代在我们面前,而不是在我们背后”为主题,邀请到得到营销外脑小马宋、混沌大学创新领教伏磊、香港大学商学院荣誉教授宁钟等多位跨界行业精英,探索新家庭经济黄金时代产品和商业的迭代升级。Informa Markets杭州总经理顾晓媛现场分享“回到年轻‘妈妈’的消费清单里——2019时尚育儿‘消费新力量’调查报告”,并指出:“新家庭经济时代,母婴消费者愿意为美好孕育买单,但也越来越成熟,‘挑剔’。”围绕“创新打法,营销方式与运用”、“增速放缓,企业如何逆风翻盘”、“新家庭经济的新驱动力”“新经济周期下的效率思考”等话题,包括独立战略营销顾问、得到营销外脑小马宋,混沌大学创新领教、DDI大中华区首席顾问、曾任任天堂(Nintendo)大中华区首任副总裁的伏磊,复旦大学管理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香港大学商学院荣誉教授宁钟等不同领域的专家,与业内约450位知名品牌、代理及零售的高管进行思维碰撞,聚焦新家庭经济时代下孕婴童企业及企业家应如何应对。会上发布的《2019时尚育儿消费心理量调查报告》显示,51%的消费者都要进行多渠道的比价,寻找更好的性价比。74%的消费者曾经或者打算参加拼团购。消费者最多的会去到5个以上的渠道购物,其中占比最高的是54%的消费者都会在3-5个渠道购物,其中还有36%选择两个渠道。代表只有5%的消费者在一个渠道购物,基本上都是多渠道采购婴童商品。此外,25%的消费者选择线上购物是因为在当地买不到这样的东西,所以选择去线上购买。有21%的消费者会根据大V推荐和筛选的产品,会跟随大V的意见做购买。但是调查也发现90后对大V的迷信程度比前几个年龄段要弱一些。有60%的消费者会通过直播卖货,网红图文“种草”,抖音短视频等形式进行线上新形势的消费,而且28%的消费者在这样新形态上的消费已经有10%左右。“大家不要觉得这些‘种草’是只有品牌商需要去做的,我们的渠道商也完全可以种草,我们也可以把商品通过各种形式传播出去落地到自己的购物渠道来,”顾晓媛认为。据了解,上述调研有覆盖到我国所有的省份,其中41%的样本来自于一线城市,59%是来自于其他级别的城市。受访者有64%是职场妈妈,而且在全职的妈妈里面有四成消费者打算在一年之后重回职场。83%的妈妈选择首次生育年龄是在25-35岁。从收入来说,六成的受访者家庭收入在一万元以上。

两厘米

洞察消费者心理!《2018互联网房产平台调查报告》出炉

在“互联网+”的时代,线上房产交易平台如何斩获消费者的心?近日,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发布的《2018年中国互联网房地产交易服务平台认知及满意度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给了我们答案!1、认识调查机构,了解报告发布背景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China Association for Quality Promotion,CAQP),创立于1994年,是由政府部门、中央新闻机构、经济学家、名优企业及科技界等各方面人士和单位自愿结成的全国性组织,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负责组织、指导、协调全国质量万里行工作,业务主管是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8年12月,为了解线上房产交易平台发展现状,促进平台优质化发展,促进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 “2018年互联网房地产交易服务平台认知及满意度调查”,从全国近二十座主要城市收回有效问卷10638份,以此为基础,发布了调查报告。2、真实是第一要义,消费者选平台最关注“真实度”随着经济“互联网化”的发展,消费者买房、卖房或出租、租住房屋时,不再以线下实体店为首选媒介,而是转为挑选合适的线上房产交易服务平台为媒介。那么,消费者选择互联网房产交易服务平台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呢?根据《报告》显示,73.75%的受访者,将“房源信息发布的真实性”选做了首要原因。另外,70.79%的受访者认为“房源信息丰富性”是重要因素,而以往单凭“中介服务费高低”来选择平台的消费者仅占到三成。此项调查结果表明,随着时代的进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房产交易行业的深化发展,消费者购房的理性程度在逐渐提高,在价格和服务质量二选一的条件下,更加的注重平台的服务质量,而平台质量最直观的体现就是以“真实存在,真实在售,真实价格,真实图片”为标准的真房源的数量。3、现状与需求相悖,假房源泛滥仍是行业“痛点”目前,能做到“四真”房源标准的房产交易平台寥寥无几。《报告》指出,有53.26%的受访者表示,在接触互联网房产交易平台过程中遇到了“房源信息作假”,假房源泛滥仍然是中介行业的“痼疾”,是线上房产交易平台存在的主要问题。其次,以42.91%的占比排名第二的平台大问题是“泄露客户隐私”。据业内人士透露,尽管泄露客户隐私属于违法犯罪行为,但仍有不少“无监管、无承诺、无投诉渠道”的三无线上平台和中介机构在打擦边球,导致很多在这些平台留过个人信息的消费者接到来自中介的“夺命连环call”。除了以上两大问题,受访者在接触互联网房产交易服务平台过程中,还会遭遇诸如:未按规定退还佣金、遭遇价格欺诈、不签合同、拒绝开发票等一系列问题。可以说,我国线上房产交易平台的发展还有巨大的改进和提升空间,谁能首先取得整改成功,解决消费者难题,谁就能先一步的占领市场。4、品牌认可度方面,这些平台排名靠前在行业主要品牌认可度方面,57.05%的受访者对互联网房产交易服务平台的房源信息真实性表示满意,品牌方面,受访者对链家网、贝壳找房、21世纪不动产、安居客、我爱我家、58同城等全国性主流品牌在房源信息真实性一项满意度相对较高。其中,成立不到一年的贝壳找房,在房源信息真实性认知排名中名列第二位,排在第一位的是“同源“的链家网,其余平台排名如下图所示:《报告》对此项排名结果进行了解读:贝壳找房和链家网自诞生伊始就有着真房源基因,其对入驻平台伙伴的房源信息真实要求近乎“苛刻”,是互联网房产服务真房源市场的引领者。另外,从链家网的“自营”走向目前“平台”,贝壳找房需要把其真房源标准真正贯彻到所有入驻的经纪品牌之中,尤其是此前仍习惯传统作业的二、三线品牌,将是一个长期的挑战。

玫瑰城

市场调研:让消费者说真话

市场调研,是一个常见的了解消费者意愿的一个手段,不过,很多企业在做市场调研时也遇到过统筹不当、消费者不说实话的例子,那么真正能让消费者说真话的市场调研是如何展现的呢?在这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吧~可口可乐:说不出真话的消费者20世纪80年代,可口可乐公司希望了解消费者对可口可乐口味的评价,以及征询消费者对新可乐口味的意见,公司花费了数百万美元,在13个城市进行了无标签饮料口味测试,当时口味测试市场调研的结果显示,超过六成的消费者认为新可乐的口味比旧可乐的口味好,因此可口可乐的决策者就很乐观的以此为依据,结束可口可乐的旧配方,上市新配方的可口可乐。但是新可乐在上市后,可口可乐陷入一片危机之中。原来旧版可乐在消费者眼中不仅仅是一种饮料,而是一种传统的美国精神,而新可乐的配方抛弃了这种精神,可乐迷们集体抗议。几个月后,可口可乐公司不得不重新推出最原始的经典可口可乐。可口可乐的案例就是典型的“数据陷阱”市场调研,口味测试结果虽然支撑了新可乐口味,但却忽视了经典可口可乐在美国文化中代表的情感和精神,这些是数据背后的“真话”,而可口可乐公司却忽略了比数据更重要的“真话”。“数据陷阱”还直观的验证,市场调研不只是为了验证营销猜想,更为重要的是发现和挖掘潜在机会,识别未知的风险,互联网时代下,数据的支撑变得简单,那更需要洞察消费者的“真话”在哪里呢?市场调研:如何让消费者说真话洞察消费者以过去式为基础洞察消费者,是重中之重的市场调研之一,而用户访谈,又是实现洞察消费者最不可或缺的方式之一。但在现实中,不规范的市场调研往往采用了错误的用户访谈:“您能接受的价格大概是多少?”“如果您觉得不错,您会推荐给朋友吗”“您最看重的功能是什么,不喜欢的功能呢?”事实上,如果你直接询问消费者愿意付多少钱,他们几乎一定会说一个中庸的数字,就如同他们更愿意在问卷上选择A和C之间的B选项一样;如果你问消费者是否喜欢、愿意推荐,那你就是在变向地强迫他们对你说“我喜欢,我也会推荐给别人”。而深究原因,其实是——人们无法对自身的行为做出正确预判。做用户访谈时,市场调研设计方案中,应该明确指出,正确的用户访谈是基于过去式的提问,而不是将来时。人们无法预测未来的行为,但是,市场调研的用户访谈却能把自己曾经做过的事、过去的想法一五一十的说出来。所以,一个有效的用户访谈,一定是基于对用户过往行为、想法的发问,从而间接得到需求洞察的调研行为。隔绝消费者的从众心理市场调研时,我们经常需要深入目标消费群体,展开焦点小组访谈。但是小组中消费者越多,调研越难以得到意料之外的真相。因为从众心理会悄无声息地扭曲消费者的真实想法。在访谈过程中,如果其中一位消费者的想法与其他多数消费者的想法不一致,这位消费者可能受到周围人群或环境的影响,更改自己的真实答案,会主动或被动地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从而消除与众不同的心理压力。为了避免消费者出于从众心理而隐藏真实想法,小组访谈时可以采用两种常见的办法:(1)访谈隔离:在不同消费者分别隔离后再进行访谈;(2)纸条匿名:让消费者用纸条作答,但不公开每个纸条所属的姓名。过滤消费者维护形象导致的虚假信息市场调研涉及敏感话题时,消费者为了维护身份形象,往往会故意说谎。年轻女性偏爱低热量食品,会说是因为颜值高、更时尚,而不会说是为了减肥。(我才不胖呢);家庭少妇购买电饭煲,会说是因为电饭煲做饭更有营养,而不会说做饭更省事。(我不是为了偷懒)。这些都是典型的调研场景。解除消费者的身份形象顾虑,市场调研就成功了一半。过滤这些为维护形象而产生的虚假信息,市场调研时应注重以下两点:一是保持消费者匿名。二是转移消费者心理负担。当有些调研问题不宜直接询问消费者时,你可以嫁接给其他同类消费者,询问“你觉得你的家人、朋友或XX人群有什么感受和想法”。总之,转换成第三人称,不要向消费者询问 “你怎么看”,而是询问“你觉得别人对此怎么看”。赛立信:某酒业口味测试调研(案例)某酒业在研发完成新酒品即将上市前,想了解消费者对几款新酒品的接受情况,为此赛立信设计了符合该酒业的口味测试调研方案,并完成了此次口味测试调研。为更好洞察某酒业消费者的“真话”,赛立信同时设计了符合本次调研的调研问卷,遵循上述所说的“以过去式为基础”来询问消费者对产品的看法等因素;在测试过程中,一律采取问卷方式对消费者进行问答,防止消费者因环境和交谈出现从众心理,同时,为防止消费者顾虑自己形象而出现虚假信息,所有调研消费者均采取匿名编码的形式进行调研。在此次口味测试调研中,为更好洞察消费者的“真话”,尽量从消费者的视角去审视竞品,这样才是真的为消费者讲真话的市场调研。总结:乔布斯有句名言“消费者并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直到我们拿出自己的产品,他们才发现这就是他们想要的。” ,那些声称“市场调研没用”的人最爱抛出这句话,这其实既不了解乔布斯的本意,也不了解市场调研的本质。市场调研无论是传统的调研方式,还是当下结合了互联网的调研方式,都是了解消费者“真话”的一种有效途径,市场调研不会退出市场,只要还有市场,企业和产品就需要市场调研,来洞察消费者的“真话”,当然,以上并不是全部的市场调研内容,了解更多市场调研的内容,关注我们。产品交给你们,而消费者,交给我们市场调研工作者。

迪赫奇

女性主导?精英消费?你所不知道的心理咨询消费数据

心理咨询作为一种专业帮助,正越来越被大众认可和接受,在互联网心理服务平台的推动下,已经成为一种日渐普及的生活方式。12月24日,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CBNData)联合简单心理、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发布《2018心理咨询行业人群洞察报告》(下简称《报告》),基于简单心理和CBNData调研数据、简单心理平台数据,解析心理咨询行业发展现状和用户需求,洞察行业未来发展趋势。CBNData《报告》显示,国家政策助力下,心理咨询行业迎来发展新机遇,心理咨询专业机构和从业人员规模均在迅速成长;女性成为心理咨询行业新关注点,80后和90后是心理咨询的主力军;付费心理咨询和付费心理内容学习成为趋势;心理咨询行业拥抱互联网,主流心理咨询界开始逐渐接受视频的方式进行心理咨询;专业人才培养、轻量心理服务、标准更趋规范化是心理咨询行业未来发展趋势。谁更愿意心理咨询?女性!高学历!“一开始只是觉得需要找个安全的地方倾诉发泄,所以尝试了免费心理热线服务,后来才开始定期心理咨询。”在北京工作的85后白领陈兰,面对“催婚”、“职业瓶颈”、“车房还贷”等多重压力,开始关注和学习心理学,并接触心理咨询。这样的女性咨询来访者愈发常见,能顶半边天的现代女性将更多关注给到了自己。阅读心理专业书籍、上网查找相关资料都是大众了解心理健康状态的热门方式,但在国内,也有越来越多的人主动前往专业心理咨询平台寻求专业帮助。整体来看,女性更爱做自己情绪的管理者,因而成为心理咨询行业新关注点。CBNData《报告》基于调研数据发现,45%的女性和34%的男性总是关注自己的心理或者情绪状态,82%的女性和67%的男性在觉察到自己有情绪困扰的时候,会主动求助。以简单心理为例,从2014年至2018年,该平台的来访者与咨询师中女性比例均远高于男性,稳居主导地位。在2018年简单心理平台的付费来访者中,女性占比高达76.14%。心理咨询行业在欧美国家已经有了较高的接受度,但在我国尚属新兴事物。CBNData《报告》显示,高学历群体较愿意接受心理咨询。根据简单心理数据统计,心理咨询来访者学历主要分布在本科及以上,占比高达83.52%,其中学历为本科和硕士的来访者是两个最大的用户群体,占比分别为52.96%和27.89%。有趣的是,经常被伤害的“单身狗”们,似乎在面对困扰时,更愿意通过心理咨询的方式来寻求专业帮助。在付费的心理咨询来访者群体中,首次咨询时婚恋状况为“单身”的来访者占比为49.70%,“已婚”的心理咨询来访者紧随其后,占比为30.25%。老中青心理困扰各不相同80后90后是心理咨询主力军近年来,丧、抑郁、焦虑、空虚、逃离等成为了社交平台上经久不衰的热门话题,撩拨大众情绪,产生了无数篇10W+。而CBNData《报告》显示,整体来看,抑郁、焦虑等情绪困扰,自我成长需求和各种关系带来的压力,是当代社会人群最常面临的三类心理困扰。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困扰也颇具不同人生阶段的显著特征。简单心理的调研数据显示,情绪压力是各年龄段人群共同面临的首要心理困扰。此外,以家庭为单位生活的60后、70后和80后,心理困扰更多来自家庭和亲密关系,而未婚人士居多的90和00后就少了“长辈”们的这些烦恼,但初入社会、职场“菜鸟”的他们,承受了更多来自个人成长方面的压力。但整体来看,处于职场和家庭双重压力中的80后和90后是心理咨询的主力军,简单心理平台数据显示,2018年,80后及90后群体占全部来访者85.10%。但值得注意的是,心理咨询来访者的平均年龄有不断下降的趋势,心理咨询来访者的平均年龄由2014年的30.76岁下降至2018年的29.05岁。此外,不同年龄段的来访者群体在进行心理咨询的次数上也略有差异,70后及80后来访者进行心理咨询的平均次数更多。心理咨询受重视付费咨询、付费学习成趋势人们愿意为个人成长、解决心理困扰支付更多费用。CBNData《报告》显示,简单心理平台数据中,2018的年度人均心理咨询花费相比2016年增长近28%,达到人均5913.56元/年。在心理咨询价格段选择上,70后和80后在各个价格段的消费选择上分布较平均,而66.27%的90后来访者选择了定价在500元/次以下的咨询师。随着心理相关服务的日益发展以及咨询师数量和类型增多,心理咨询来访者消费呈现更多的特征,对于心理咨询服务价格的选择也越来越多元化。在简单心理2018年的付费心理咨询来访者中,选择300元以下/次、300-400元/次、401-500元/次、501-600元/次价格段的来访者占比均为20%左右。从地域来看,心理咨询的来访者大多来自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域。CBNData《报告》援引简单心理抽样调研数据显示,平台付费心理咨询来访者中有57.07%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但相较于2014年,2018年来自非一线城市的心理咨询来访者占比提升近15.73%,其中来自成都、杭州、武汉、天津、重庆五市的来访者占比增高尤为明显。除了付费咨询,一些在线心理内容付费课程也受到年轻人的欢迎。CBNData《报告》显示,内容类产品付费人群中90后占比过半。心理咨询行业拥抱互联网视频心理咨询成热门移动互联时代,心理咨询行业也正在随之变化。问卷调研中有40%受访者表示通过互联网平台预约心理咨询,远超传统心理咨询机构等渠道;同时,越来越多专业心理咨询师选择入驻互联网平台,为用户提供心理咨询。CBNData《报告》显示,具备1000小时以上咨询经验的心理咨询师中, 80%左右会选择入驻互联网平台。经典的心理咨询以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面对面进行为主,但随着网络技术发展、以及受到地域和资源的限制,主流心理咨询界开始逐渐接受视频的方式进行心理咨询。选择使用视频进行心理咨询的人数占比不断升高,由2014年的30.83%提升至2018年的40.12%。年轻人对视频咨询的接受程度更高,90后群体中40.07%的用户选择视频咨询,比例高于其他年龄层。心理咨询行业趋势及展望专业人才培养、轻量心理服务、标准更趋规范化对于心理咨询行业未来的发展,CBNData《报告》总结出专业人才培养、轻量心理服务、标准更趋规范化等三大趋势。首先,我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尚不完善,专业人员严重不足,截止到2017年底,全国精神科医师3.34万人,心理治疗师仅有约6000人,心理咨询师缺口多达130万人。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持续输出。来自北师大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的专家认为:要解决我国心理咨询师供不应求的局面,需要从根本上建立系统、完善的咨询师培养体系,包括学历教育、继续教育、专业资质认证与监管体系等,从而推动行业朝着有序、健康的方向发展。目前学历教育正在不断完善和发展壮大中,此外,市面上也出现了一些连续、系统的、参照学历教育开设的培训。其次,大众心理帮助突破“咨询范畴”,专业的轻量心理内容产品获得青睐。CBNData《报告稿》显示,对比上一年度,2018年52%的简单心理付费用户在心理内容类产品上增加了花费。最后,心理咨询服务标准及内容趋于规范化,专业及市场共同探索心理服务新定义。CBNData《报告》指出,随着心理咨询行业的发展,多类“心理服务”不断涌现,如何规范“心理服务”的内容、边界及服务标准,是心理咨询行业后续发展的重要命题,决定后续心理服务行业的走向。行业协会、业内专家,也将协同一线企业,结合市场反馈共同探索心理服务的新定义。

蹲乎会稽

韩国eBay 2020年消费趋势大调查,为你揭秘韩国消费者行为习惯

据悉,今年韩国食品和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不高,但消费量将进一步扩大,这将为诸如奢侈品和高档家电等昂贵产品打开市场。据了解,韩国eBay在1月9日至16日对1915名Auction客户进行了为期一周的“2020年消费者心理和消费计划”调查。首先,当被问及选择哪类产品时,四分之一的人选择必需品和家居用品(26%),而选择“食品”的人也达到20%。其次是时尚美容(18%)、数码和家用电器(12%)和休闲用品(7%)。在高价也会购买的品类中,选择包括名牌产品在内的“时尚美容”(23%)和“数码和家用电器”(23%)类别最多。紧随其后的是食品(13%)以及家具和室内装潢(12%)。就性别而言,女性(27%)和男性(22%)都选择“生活必需品、生活用品”作为精打细算的商品。然而,无论价格如何,女性更多选择“时尚美容”(25%),而男性则选择“数码和家用电器”(28%)。面对“今年花费较多的购物产品”的提问时,大多数人的回答是食品(22%)和生活必需品(20%)。这一结果反映了因经济不景气而萎缩的消费者信心。相反,对于今年能节省开支的商品,25%的受访者(不分男女老少)选择了时装和美容(名牌)。对于“2020年一定要购买产品”的提问,男性回答主要是数码和家电产品,如手提电脑、电视机、空气清洁器、平板电脑、吸尘器等。女性则选择了烘干机、冰箱、旅行用品、名牌包。韩国eBay市场营销总监Lee Jung-yeop表示:“这就是所谓的“单一类型消费心理”,消费者更愿意为高价产品掏腰包,而不是在比较价低的必需品上省钱。从这一点来看,期待心理和现实消费之间差距将会非常大。”随着韩国经济的发展,现在是进入韩国市场的好时机。更多11街、UNIT808、Gmarket等韩国电商平台入驻通道和市场热门资讯,可点击雨果网会员专区获取!(来源:韩国姐妹花)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雨果网立场!本文经原作者独家授权供稿,转载需经雨果网授权同意。上雨果网搜索“跨境资料库”,领取欧美/东南亚各国市场商机、各大平台热销品报告、跨境电商营销白皮书!

百叶窗

广告市场调研的内容-消费者调研

广告市场调研的内容-消费者调研对消费者的调研成功与否是整个广告设计成败的关键因素。广告设计人员不但要了解营销策略,还要把市场的营销信息准确地传达给消费者,只有对消费者进行详细的调研才能针对目标消费群体的需求和行为进行有效的把握。针对消费者的购物需求、购买方式、购买决策和心理进行调研,才能最终为广告目标与广告策略提供依据。因此,做一个用户调查问卷是消费者调研的重要一步。消费者调研一般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首先,从消费者自身出发,调研消费者的年龄、性别、职业、学历、收入、家庭状况、社会层次等,使消费人群定位的更精准。其次,从消费者的行为与影响其行为的因素出发,包括消费的时间、地点、数量、频率,以及影响他们购买行为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其中外部因素主要指社会因素、商业因素、产品因素等;内部因素主要包括购买的心理状态与生理状态。再次,购买的决策过程包括消费者的购买动机,购买的目的等。最后,是购买心理,主要指购买者心理需求的满足感、对商品的满意程度和下次购买的动机。其特点表现为习惯性、理智型、价格型、冲动型、感性型、疑虑型、随意型的特点。

镜中女

想要获取更多有效信息?教你用这7个方法做用户调研

消费者研究也称消费市场研究,是指在对市场环境(政治、法律、社会、文化、技术)、人口特征、生活方式、经济水平等基本特征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各种市 场调研技术和方法,对消费群体通过认知、态度、动机、选择、决策、购买、使用等阶段实现自身愿望和需要的研究。包括消费者基本特征研究、消费者行为研究、消费者动机研究三大部分:研究方法主要有定性分析技术、定量分析技术和市场分析技术。当我们在谈论“消费者调研”的时候,我们谈论的并不是简单地“问”消费者,而是有目的,有方法地问。在消费者调研中,首先,我们应该彻底地了解我们的产品与市场上其他产品相比,具有怎样的特点;其次,我们需要了解消费者能够从产品中获得的实在的或者被感觉到的好处;最后,我们需要分析怎样让消费者能够获得的这些独特价值或者特征的产品特点,比如功能上的、经济上的、社会上的或者心理上的。我们需要深入消费者调研的内涵,这样就不会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而深入消费者调研的内涵,需要我们对消费心理学有一些简单的认识。心理账户理论:人们在消费的时候,在内心对消费品进行了分类,并且根据这个分类调整了自己的消费意愿。消费者购买每一件商品都是为了达成某个目标或者状态,但是不同的消费者却有可能出于不同的目标去购买同一件商品。比如说,顾客购买一辆车可能是出于代步的需求,或是为了向同事炫耀。他们购买的是同一个东西,但却是出于不同的动机(交通需求和面子需求)。于是,这两种消费行为进入了不同的心理账户。当我们进行消费者需求调研的时候,如果能搞清楚典型的消费人群的心理账户,就能够为品牌宣传策略、定价等营销的多个方面找到关键性证据。锚定效应:当人们需要对某个事件进行评估时,会将某些特定数值作为起始值,起始值像锚一样制约着估测值,当人们决策时,会不自觉地给予最初获得的信息过多的重视。日常生活中的锚定效应无处不在,比如我们看到路边的乞丐,乞讨的碗里面总是事先放了一些额度不低的钱,这样给其他的施舍者一个价格的心锚。锚定效应在众多领域的决策问题中得到验证,在消费者调查中最多的案例出自商品定价的方面。锚定效应是一个应用极其广泛的心理学效应,而作为消费者调研中的一部分,调查清楚消费者的心锚是调研中的一个重要任务。互惠原理:给对方造成亏欠感,以此可以增加彼此信任,降低成交难度的心理学原理。人在心理上是互惠互利的,一旦接受对方一些好处,就会产生一定的负罪感并且下意识地回报对方。互惠原理的应用及其广泛,正因为我们需要把握什么是能够让消费者感到真实受惠的行为,或者消费者怎样才能切实受到精神上的奖励。比如我们常见的商场里的试吃活动,商家让消费者试吃一些食品。实际上,消费者此时已经接受了商家的一点点“好处”,同时对产品有了一些了解,更加容易做出购买行为。承诺和一致原理:人倾向于言行一致,不能言行一致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是不舒服的,是需要额外消耗能量的。而人自然地倾向于节约能量,所以诱导消费者作出承诺成为了商家说服消费者产生消费行为的重要做法之一。在商业中,使用承诺和一致性原理的具体例子有很多,比如,淘宝商家邀请顾客去给他写好评,最开始可能消费者是出于互惠原理,因为商家返送的一些小礼品而去写的好评。结果在写好评的过程中“承诺与一致”的心理产生了,消费者越写好评,越是觉得这家产品真的好,于是又在这家购买了更多的商品。实际上,通过调研洞察消费者心理是营销中广泛使用的做法,在消费行为中,心理现象几乎无处不在。通过把握消费者心理进行营销的事例更是渗入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消费者调研中,我们通过问卷调查、采访以及数据分析等多种手段来洞察消费者心理和消费行为是如何产生的。而调研的本质,在于对应消费者心理原理来把控商业活动中的细节和具体手法。END

理事

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离散趋势明显!

大学生的消费情况是大家关心的问题。一个还在学校上学的学生每个月消费多少才算是正常的,既要不浪费,又要不太过拮据,这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个考验,有钱的学生可能每个月用得多,没钱的可能还要勤工俭学才能保证每个月的开支,所以,经济状况不同的大学生他的消费金额也是不一样的,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欢迎大家参考!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一、前言随着经济社会的纵深发展,在大众传媒影响力日益扩展的背景下, 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中一个比较特殊的消费群体,具有比较特殊的消费心理。他们既是当前消费主体之一,有着独立的消费意识和消费特点,也是未来中国消费的主力和消费潮流的引导者, 他们的消费观念更为直接的受到名人/影视作品等的影响。大学生针对奢侈品的消费特征通常被认为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他们在占用社会资源方面居于劣势,经济能力尚未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另一方面,又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和相对超前的消费观念。这两方面的矛盾使得他们的消费行为存在不少问题。大学生的奢侈品消费状况、消费观念与消费模式,对未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奢侈品消费文化的构建都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为真实了解当代大学生奢侈品的消费水平、状况,把握大学生奢侈品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培养大学生形成科学、理性、文明、责任的新消费理念,促使他们成为新消费运动的践行者、推动者,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二、调查目的大学生消费问题正逐年为高校及国人所重视,作为收入很少的学生群体其购买力却在逐年增加,奢靡攀比之风日益增长,其消费结构和消费能力是否合理发人深省,我既是以此为出发点,以问卷调查及采访等形式确定高校大学生奢侈品消费情况调查与分析为课题的社会实践,其意义和目的在于通过对部分高校的实地调研及调查、研究、分析。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三、采访概况及分析为了对大学生奢侈品消费情况有比较全面准确地了解,我们开展了研究。并对商丘工学院在校大学生进行了奢侈品消费情况的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5份,收回有效问卷45 份,有效率为100%。其中男性大学生占53%,女性大学生占47%。调查问题主要包括客观选择题,设计费的经济来源、月消费状况、消费支出情况及其消费观等多个方面。旨在让同学们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理财。本次调查虽然抽样比例较小,但我们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貌。现将我们对商丘工学院的大学生消费的基本状况调查总结如下。通过上表可以看出,在关于在校大学生月平均花销状况一栏的调查中,600元以下的有12人;600-1000元的有13人;1000-1500元的有12人;1500元以上的有4人。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也比较分明,这在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通过上表看出,在支配生活费方面,有7人认为自己很节俭;16人认为自己刚好;15人认为自己有些浪费;而4人认为自己严重超支。在购买奢侈品资金来源方面,有16人是自己挣钱购买;9人家长购买;8人有活动奖励经历;12人属于其他来源。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这使我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300-8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1500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我们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但也有一部分同学追求时尚会购买一些奢侈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开始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们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我们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我们非常关注的内容。在购买类型方面,冲动型的占38%,理智型的占44%,盲目型的占18%,这说明大学生并没有完全清楚自己的消费结构和状况,没有这个习惯的制约,使大学生的盈亏状况不同,见到热衷的东西,半数以上的人却表现出较弱的自我控制性。当然毕竟是同龄人,消费中自然也表现出了不少相同点。据调查,37.40%的同学在拿到一个时期的生活费时,不会做什么安排,随意取用。占调查调查人数的大多数大学生无预期的计划和目标。从未思考过钱应该怎么花、花多少,而且消费的随意性很强,面对有奖销售、打折等促销手段容易冲动,不知不觉就把钱都花了。在调查中,只有24.39%的大学生选择先存一定数额的钱,剩下的当作此时期生活费,所以说大学生储蓄观念并不强。由调查不难看出,城镇比乡村的大学生消费要高些,但这主要决定于城乡传统的家庭收入落差,由此可以看出制约其消费的是家庭经济状况。另外,城市大学生遇到自己想买的东西但没钱会向家里要或找朋友借,而农村大学生则干脆不买或存钱自己来买。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对不同物品的选择反映了其不同的心理。在对消费的态度和顾虑方面,农村大学生的行为也体现了中国的老话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们消费原则多是能省则省,10人一个月要进行一次奢侈品的消费; 13人三个月会进行一次;9人一年进行一次;也有13人要经过长久的计划后才会做出是否要进行消费的决定。当代大学生奢侈品消费的观念与行为:其一,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其二,社会建设范畴中缺少大学生勤俭节约生活消费观的内容。(一)在校大学生奢侈品消费结构的特性:1)奢侈品消费结构的地区不平衡性2)年级不同而导致奢侈品消费观和消费结构的不同3)性别不同导致奢侈品消费结构的差异(二)大学生奢侈品消费结构中存在的问题:1)消费差巨拉大,出现两极分化2)奢侈品消费结构不合理,存在攀比心理3)人际交往奢侈品消费增多(攀比心理作怪)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六、问题分析及解决针对大学生奢侈品消费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改善和解决:社会方面、学校方面、家庭方面、个人方面。(一)社会方面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大学生的理财仍是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大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持币的额度越来越大,支配金钱的空间愈来愈宽泛。然而,对于大学生而言,一方面他们绝大部分人还不能拥有更多的金钱,另一方面他们的消费欲望则越来越大。可这二者之间的矛盾以及理财观念的淡薄,通常使他们对待金钱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于科学理财更是知之甚少。(二)学校方面学校重视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消费意识和理财观念社会:(1)学校设立专门的理财教育课堂,对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进行辅导和培训,让他们早日树立正确科学的理财观念。(2)对追求时髦和赶潮流的学生,应给予高度重视。(三)家庭方面家庭应变无私奉献为适度供给,父母扩无私奉献助长了有些大学生奢侈浪费之风。过分溺爱,导致自理能力低下,过分依赖他人。做到勤俭持家。(四)个人方面强化大学生自身的管理和监控(1)钱要花在刀刃上。(2)学会记帐和编制预算。(3)遵守一定的生活消费和理财原则。(4)严禁杜绝攀比、追星、过分追求时尚与个性。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七、结束语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同,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基本掌握了当代大学生奢侈品消费心理趋势及现状。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大体上是现实的、合理的。但离散趋势明显,个体差异大,这主要是生源来自全国各地,由于家庭情况的不同和消费习惯的差异造成的。在以寄生性消费为主的大学生中,培养独立的理财能力、科学的价值观和信用概念应是当务之急。总之,我们希望所有大学生都能静下来想想自己的消费合理吗,有多少用于购买奢侈品,这些奢侈品对我们有什么积极意义吗?更希望社会各界都能从实处关心大学生,用社会的力量引导大学生健康合理的奢侈品消费,为我们未来栋梁的茁壮成长保驾护航。

警察局

消费者不说实话,市场调研怎么办

关于市场调研,互联网时代非常流行的是行为数据分析。社交媒体、电商等平台积攒了海量的用户数据。因此,互联网上诞生了“互联网调研当兴,传统调研已死”的论调。然而,事实可能并非如此。1、市场调研有且只有3个目的某护肤品品牌收到这样的调研结果:你的用户中包含64%的25-35岁的女性;XX产品好评率达到85%;首页商品“点击-下单”转化率达到12%;“纯天然”是用户点击率最高的关键词;……确定“纯天然”是这个关注度最高的关键词后,开发了零添加的“纯天然”护肤品。结果消费者并不买账,因为缺乏某些添加剂的护肤品气味和质地与从前大不一样。原来,消费者追求的“纯天然”其实是对皮肤更小的刺激,而不是单纯的去掉各种添加剂。这些数据有数值,有来源,有行为路线,而且互联网上随处可见,我们称为“定量调查”。然而,这样的调研并没有提供有意义的洞察。如果你不知道消费者行为背后的故事,即便拥有海量数据,也只是干巴巴的数据库,最终有理有据地走向失败。更重要的是,很多创新型产品和服务并没有现成的直接的数据可作参考,比如大疆无人机、Uber。而且有的产品开发成本较大,不能像软件产品和一些轻量型产品那样随便开发一款,放在互联网上测试迭代。这种调研问题很常见,根本原因就是调研人员过于相信数据的力量,而忽视数据背后更深刻的洞察。其实,这和传统调研中的“数据陷阱”如出一辙。20世纪80年代,百事可乐召集消费者发起“百事可乐大挑战”口味盲测实验,并以57%的好评率战胜可口可乐,赢得大量媒体报道。于是可口可乐决定改善可乐口味,最终新可乐在口味盲测中重新获胜。但是新可乐在上市后,却遭到可乐迷们集体抗议。可口可乐陷入一片危机之中,几个月后,不得不重新推出最原始的经典可口可乐。原来,新可乐味道更甜,在口味盲测时,消费者少量饮用,味道自然更佳。但是消费者平时整瓶饮用,更甜的味道反而更腻。而且实验环境仅仅考察了可乐口味,却忽视了经典可口可乐在美国文化中代表的情感和精神。改变口味的决策虽然在数据上得到了直观的验证,但在实际的商业乃至文化环境中却失去了根基。这个经典的产品营销实验广为流传,但其中的问题和互联网时代过于相信数据而造成的错误如出一辙。市场调研不只是为了验证营销猜想,更重要的是发掘潜在机会,识别未知风险。验证营销猜想往往直观简单,那需要洞察的潜在机会和未知风险在哪里呢?答案就在消费者身上,只是消费者没有能力告诉你真相。如果你回到古代,调研交通工具,得到的答案可能是白龙马或乌骓马。消费者不会告诉你需要的是汽车、地铁、飞机。但是这片消费者认知盲区就是企业获取洞察,实现创新的机会,也是一切调研风险的来源。毕竟,如果消费者有能力直接告诉你真相,那么市场势必会变成“紫海”,企业就变成消费者需求的追随者,而不是领创者。古人云:“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过,发现问题即解决了一半,这片认知盲区大致可归为两种:消费者存在无意识的感知偏误消费者观念跟不上企业创新2、消费者存在无意识的感知偏误市场调研或产品测试,企业最容易想到的是邀请用户内测,或者设计问卷让消费者投票。但是消费者对营销方案或新产品的判断,往往没有足够的科学认知,而主要依靠主观感知。人造黄油刚刚发明的时候是白色的,一直打不开市场。因为没人能够接受黄油是白色的,尽管它的味道、口感和营养与普通黄油没有什么差别。如果你去向消费者调研为什么不喜欢人造黄油,他们通常会说“味道不如原来的黄油”。后来人造黄油是怎么流行的呢?制造商把人造黄油做成了黄色的,然后用锡纸包装,并且在包装上印上皇冠,给人一种高档的感觉。结果消费者认为这种黄油的口感和味道更好了。七喜公司也有类似的发现。七喜在推出新款饮料时,在包装上增加15%的黄色,消费者感觉饮料中的柠檬味加重了。上述基于消费者感官体验而进行的营销设计,我们通常称之为“感官营销”。比如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声音:汽车门关闭时清脆的声响象征可靠的质量(后来被移植到笔记本电脑的磁吸)颜色:洗衣粉加入蓝色颗粒象征更强的清洁能力(现在洗衣液也都改成淡蓝色了)很多产品的细节创新,在现在看来理所当然,但放在当时,消费者是难以接受的。比如说你穿越时空,调研人员这样问你,你一定感到很奇葩:你能接受汽车关门时产生明显的声响吗?(有明显的声响?这车要散架吧)你能接受洗衣粉颗粒混杂不同的颜色吗?(乱七八糟,看起来多别扭)消费者感知偏误既为市场调研提出了挑战,也为企业创新提供了可能。“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3、消费者观念跟不上企业创新当企业开始关注消费者的感知偏误,打算开发一款引领创新的产品(比如突袭诺基亚的iPhone)时,可能又要被泼冷水。这样的故事,历史上不断循环。我们现在常见的办公椅几乎都是黑色塑料材质、网状椅背、有曲线构造的,坐起来贴合舒适。但是刚刚设计出来的时候,消费者认为它奇丑无比,无法接受。因为当时消费者一致认为大靠垫、高椅背、政治家风格的椅子才是时尚潮流。后来,这种不受待见的椅子得到了设计界的关注和好评,还获得了美国工业设计师协会颁发的“十年最佳奖”。从此,这种椅子转身成为新的时尚潮流。同样地,卡洛驰洞洞鞋刚上市时,消费者也都觉得洞洞鞋丑爆了。可是这款鞋子却在时尚圈先流行起来,随后,成为消费者竞相追捧的对象。消费者观念会参照从前的大众习惯,所以通常跟不上企业创新。市场调研中消费者看不惯的,可能正是企业太前卫的、市场太稀缺的。在经济欠发达的时候,往往是消费者需求推动企业向前发展(生产导向);但在经济发达的时候,往往是企业领导着消费者需求积极开拓(创新导向)。中国科技和消费市场持续升温,未来的成功企业一定是能够引领消费潮流的“商业洞察家”。那么,企业该如何通过市场调研,穿透上述表象,获得真实洞察呢?Grant总结了市场调研中常见的4类误导性信息和应对策略,可以帮助你透过现象看本质:从众心理导致虚假信息维护形象导致虚假信息思维锚定导致低效信息广告干扰导致低效信息4、从众心理导致虚假信息市场调研时,我们经常需要深入目标消费群体,展开焦点小组访谈。但是小组中消费者越多,调研越难以得到意料之外的真相。因为从众心理会悄无声息地扭曲消费者的真实想法。美国心理学家阿希召集了一批大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7人,其中6人是事先安排的,剩下1人不知情。实验中有两张纸,一张画有直线X,另一张画有三条直线A、B、C。这时让大学生判断直线A、B、C中哪条与直线X等长。结果发现,当同组中事先安排的6名大学生故意一致说错时,剩下的1名真实受试大学生跟着说假话的概率是35%。而保持观点独立,始终没有从众行为的大学生只有1/4。这种从众心理源于同侪压力,个人的观念和行为受到群体的影响,会主动或被动地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从而消除与众不同的心理压力。这种现象很常见:同宿舍男生都在打游戏,好好学习的同学反而感到尴尬。乞丐先在碗里放一点钱再去沿街乞讨,更容易得到路人的援助。喜剧节目的背景音乐插入一段事先录制的笑声,即便节目没有笑点,观众也会被带动笑起来。为了避免消费者出于从众心理而隐藏真实想法,小组访谈时可以采用两种常见的办法:访谈隔离:在不同消费者分别隔离后再进行访谈;纸条匿名:让消费者用纸条作答,但不公开每个纸条所属的姓名。此外,如果调研项目与实际消费或生活场景关系不大,选择互联网调查会更加便利。5、维护形象导致虚假信息市场调研涉及敏感话题时,消费者为了维护身份形象,往往会故意说谎。年轻女性偏爱低热量食品,会说是因为颜值高、更时尚,而不会说是为了减肥。(我才不胖呢)家庭少妇购买电饭煲,会说是因为电饭煲做饭更有营养,而不会说做饭更省事。(我不是为了偷懒)老年人回避宣传高龄人群特供的产品,会说是因为产品质量不好或者为了省钱,而不会说它伤自尊了。(我才刚过花甲妙龄)之前有厨卫行业的朋友咨询,关于卫生间这样的私密空间产品,消费者沟通会很尴尬,甚至回避话题。这些都是典型的调研场景。解除消费者的身份形象顾虑,市场调研就成功了一半。Grant提供两点建议:一是保持消费者匿名。现实中衣装革履的白领到了微博就变成毫无底线的键盘侠,原因就是互联网形成了集体匿名,用户不必担心身份形象。同理:涉及个人形象和隐私的话题,尽量不要在有其他人在场的情况下访谈。非必要的时候,可以忽略消费者某些身份标识信息,比如姓名、公司、住址等。总之,让消费者保持匿名、非公开和不被冒犯的状态是访谈的关键。二是转移消费者心理负担。人的心理存在映射现象,放在生活中,就是你如何解释别人行为背后的意图,直接反映了你如何看待这种行为,你是什么样的人。文学作品中常用这种表现手法,常人眼里的流水落花,在林黛玉看来就是亟待埋葬的美人尸骨,其实林妹妹想要埋葬的是自己的悲剧命运。所以,当有些调研问题不宜直接询问消费者时,你可以嫁接给其他同类消费者,询问“你觉得你的家人、朋友或XX人群有什么感受和想法”。总之,转换成第三人称,不要向消费者询问 “你怎么看”,而是询问“你觉得别人对此怎么看”。此外,去除或改换调研问题中的敏感信息,也是非常重要的细节。比如减肥茶不叫“减肥茶”,而叫“减轻茶”或“健康茶”,老年人活动不叫“夕阳红”,而叫“岁月静好”。6、思维锚定导致低效信息开发一款有独特功能优势的产品,是大多数企业梦寐以求的。但是这种强烈的渴望或自信有可能会在调研中成为阻碍。企业过于关注独特的功能优势,把研究思维和调研问题锚定在这一点,反而影响消费者的真实想法。一家国际著名太阳镜品牌在做市场调研时,曾询问消费者“如果一副太阳镜可以高效过滤有害紫外线,防止眼睛失明,你愿意为这副眼镜支付多少钱?”如果消费者原本愿意为太阳镜支付1000元,那么这种情况下,可能会高估自己能够接受的心理价位,比如1400元。因为调研人员强调了“防止眼睛失明”这个特点,可以暂时唤起消费者对紫外线危害的恐惧。这也是很多广告为了促进消费者提高价格或尽快下单常用的手段,在互联网广告所见即所得的加持下尤甚。(江湖俗称“男人怕虚、女人怕丑、老人怕死、小孩怕笨”)但是放在调研中,我们的目的是洞察消费者真实的需求和消费状态,恐惧意识反而会干扰调研结果。不仅如此,调研人员的提问包含很多主观倾向和前提条件。在真实的购物环境中,消费者可能并不了解紫外线的危害,甚至还会导致失明。而且,消费者会综合考虑品牌形象、外观设计、材质、舒适度等多种选购标准,抵御紫外线不一定是消费者最看重的。在眼镜行业的消费文化中,太阳镜的装饰作用可能越来越大于功能作用。为了解决这个常见的误区,调研人员可以参考两种办法:条件提取:把调研问题中隐含的前提条件提取出来,作为事先的补充问题。倾向剔除:去掉问题表述中具有主观倾向的措辞。比如修改为这样:你在选购太阳镜时通常会考虑哪些标准?最看重的标准是哪些?(隐含前提条件的问题)你了解阳光中紫外线对眼镜的影响吗?(隐含前提条件的问题)你对常规的太阳镜一般愿意支付多少钱?(剔除主观倾向的问题)你对于高效过滤紫外线的太阳镜愿意支付多少钱?(最终问题)思维锚定不只是调研误区,也是产品战略中常见的误区。一个手机企业的管理者可能会询问消费者“你认为更好的手机是什么样的”。但如果他问“你认为日常沟通最高效的方式是什么”,最后得到的答案可能是微信或Apple Watch等通讯工具。无印良品的首席设计师原研哉说:“我做的是光线的设计,而不是产生这些光线的照明器材的设计。”市场调研的失败,不全是执行的问题,也许最初的战略思维就锚定在围墙之中。7、广告干扰导致低效信息互联网时代,与其说信息爆炸,不如说广告爆炸。广告除了商业赢利的作用外,也逐渐融入社会文化中。如果一家企业想要通过市场调研发掘一片蓝海市场,就不得不面对被广告洗脑的消费者。消费者告诉你喜欢一款产品的理由,可能只是重复了一段广告语,而不是真实的、连消费者自己也没有意识到的深层原因。比如喝凉茶是为了什么?消费者会说“怕上火”。但是“上火”是中国特有的概念,几乎任何病理症状都和“上火”有关。(医生说你上火,当心他是庸医哦)凉茶起源于岭南地区,最早能追溯到东晋道学医药家葛洪。发展至今,凉茶已经成为岭南地区的文化元素,就像可口可乐之于美国。岭南人民喜爱凉茶,可能只是怀念小时候妈妈熬制凉茶的味道,或者三五人围桌畅聊的民俗。如果你不了解这些深层原因,轻信消费者耳熟能详的广告说辞,那么你最终可能会感到“这些消费者真难伺候,自己说要的却不买单”。那怎样做市场调研才有洞察呢?史玉柱在创办脑白金时,亲自走访社区街道陪老人聊天,发现老人不只有养生的需求,而且自己还舍不得花钱。所以脑白金提出了“收礼只收脑白金”的广告策略,通过年轻人(购买者)送礼来满足老人(使用者)的需求。而那些只看到保健品风口,却忽视“老人舍不得花钱”的同行大都夭折了。近几年火锅的兴起,不只是因为优质食材和配料,也有社会层面的原因。重庆火锅中,经常有一个行家主持饭局,向大家展示肉片怎么涮,调料怎么搭,而且互相配合,喝酒划拳。大家一边辣得抓耳挠腮,一边玩得大呼过瘾。这些真实的社交体验是互联网经济无法取代的。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说:“我们的日常表达可以分为两部分,分别是给予和流露。给予就是我们有意传达的那部分信息,比如我们说了什么话,而流露则是我们无意间传达的信息。”市场调研最重要的就是捕捉消费者自我流露的瞬间。要想捕捉这些瞬间,你需要掌握两个原则:由浅入深:访谈时不直接提问,话题慢慢深入生活和消费场景;行动证言:访谈中记录对话的同时,不断探索消费者行动上的依据。8、市场调研中容易混淆的3种误差乔布斯有句名言“消费者并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直到我们拿出自己的产品,他们才发现这就是他们想要的。”那些声称“市场调研没用”的人最爱抛出这句话,这其实既不了解乔布斯的本意,也不了解市场调研的本质。这种观点的持有者可能思维里有“墙”。Grant把市场调研的误差归为三种:固有误差:事物与生俱来的,难以被具体识别和控制的误差。(比如消费者存在无意识的感知偏误,消费者观念跟不上企业创新)随机误差:时间、地点、人员和事物的随机性导致的误差。(比如选取的调研样本缺乏代表性)主观误差:个人主观的认知和行动问题导致的误差。(比如错误的调研行为导致4种误导性信息)企业市场调研的失败根源,往往不是固有误差,而是随机误差和主观误差。只是某些企业喜欢把各种误差混为一谈,试图把调研之锅甩给广大消费者,以获得内心自洽。我想我们需要转变对市场调研的态度:对固有误差心存敬畏,对随机误差不怀侥幸,对主观误差严于律己。调查只是开始,研究才是关键。欢迎关注下期文章,Grant教你如何分析调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