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究#研讨主题:运用课题研究的情景教学法,建构有生命力的课堂本次研讨,结合政治组《新时代道德与法治学科情景教学模式建构的研究》课题研究,老师们围绕“运用情景教学法,建构有生命力的课堂”分享自己的观点与教学经验。情境教学就是一种新的有效的教学方式。所谓情景教学,就是教师根据教材情景,通过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让教材情景再现,达到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效果。将生活情境带入教学中,是符合新课标精神的教学方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情景教学融入情感教育,有利于更好建设师生教学共同体,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提高学生应试能力与核心素养的和谐统一。 1、紧贴学生生活,增强情境创设的真实性、典型性在创设教学情境的过程中,要选择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这样才能满足情境教学的带入感,盲目的带入反而会使学生产生不适感。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要基于对学生了解的前提下结合教材内容设计教学情境。例如,在进行法律知识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一些生活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带入到法律中,如消费时买到了假的商品、寄快递时发生了破损、丢失等情况,如何申请赔付等,这些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与接触到的问题,带领学生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能够引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实现自我保护。这样的话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并且与学生产生互动,还能使学生感受到道德法律学习的实践意义等。情境的选择除了教师能够想到、了解到的学生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情况外,还可以选择一些学生熟悉的模范人物进行学习等。2、问题情境创设,突出思想性“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知一自主探究,学习新知一强化练习,巩固新知一课堂总结、梳理新知一布置作业、拓展新知”这是课堂情境教学的一般流程。首先,教师提出的问题情境要有针对性,即创设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的问题情景,同时也创设悬念型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这样也能激活思维。其次,问题情境要有探索性和开放性,即创设启发学生思维的问题情景,创设实验性问题情景,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景。教师提出的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多设计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问题要有思考的价值和可探索的余地,能激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能让学生借助已知去探索未知,而非拘泥于所谓的标准答案。3、通过表演体会情境,增强实践性、体验性道德与法制教学,离不开全员参与。通过对教材知识的情境编排演绎,让学生们集体参与进来,增强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运用能力。情境教学中的表演分为两种形式,一是进入角色,二是扮演角色。“进入角色”就是将自己想象中情境中的一位;例如,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化身“外交部发言人”“政协委员”“人民调解员”“志愿者”……在情景式教学中充分体验,明白不同职业和角色的责任和义务。这样,学生对教材中的例子必然产生亲切感,在参与中加深了内心体验,在体验中理解知识,在理解中延伸到实践生活中。将生活情境带入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能够使教材中固定的文字内容转变为丰富多彩的、动态的生活,使学生深刻感受到学习这些知识的意义所在,并且将所学知识反作用于生活,自觉运用于生活中,促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的意义,以及道德与法律在生活中的力量,自觉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与法律素养。情感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十分关键,关系到学生学习的进步和效率,影响着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合理地运用情感教学,帮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西工区师训办王向芬主任全程参与了这次教研活动,肯定了这次教研活动成效。并指出主题教研活动应注重结合教学实际筛选和确定教研主题,并及时总结,生成问题,深化研究,为进一步提升教研效率,推动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的形成提出了指导性建议。
10月29日下午,市级课题《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校本教研策略研究》研讨活动在我校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我校张晓琴主任主持,与会人员包括协同体课题组的十八所成员校参研教师。研讨会上,张晓琴主任再一次为大家解读了“核心素养”的内涵,她指出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是个体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生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各成员校参研教师代表依次介绍本校的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校本教研开展情况:射洪市太和四小的“六个一点”、“四研究”,校本教研“四步曲”;盐关街小学校本教研深抓“生命课堂”建设,“五疑”课堂模式;高升实验小学的“名师工作室”、“大单元整合教学”校本教研;城北小学校本教研主抓“四S”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长乐街小学教研集中研讨“乐学课堂”模式;城南小学的校本教研重在研讨“四学一导”的教学模式;燕山小学的“五环模式”、“3+3模式”;洋渡实验学校的“青蓝师徒结对工程”;安居区梧桐路小学倡导的“悦读悦美”理念;蓬莱小学提出“教学因研究而美丽”,以活动为载体,大家在活动能锻炼、展示、成就自我……他们的交流,给参会教师留下深刻印象。最后高升实验小学张翠彬副校长做总结性发言,我校张晓琴主任对课题组成员进行了分工,明确了各组职责所在,同时分配了中期课题组成员的主要任务。本次活动加强了协同体内的学校之间的联系,通过探讨交流,扩大科研范围,体现了“同研同创,共建共享”的协同体宗旨,促进各学校各学科之间教研教学水平的发展。文稿编辑/洋渡实验小学 张燕摄影/张晓琴审核/余弘扬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师资队伍素质是制约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建构合理的校本教研制度、开辟出多种有利教师专业化提升的校本教研路径,并为教师营造良好的专业发展氛围,以此夯实校本教研之基,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铺就教师发展之路,从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扎兰屯市义务教育均衡县创建达标之后,基础设施已经达到标准化的水准,但作为学校内涵发展、质量提升起决定作用的教师队伍建设成为摆在学校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重要课题。为突破这一瓶颈,我校以校本教研为切入点,积极探索提升教师专业化素养发展路径,不断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从而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一、完善校本教研制度框架,搭建教师专业化发展平台校本教研,就是为了改进和优化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教研、科研、培训三位一体是校本教研的基本形式,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实践反思是校本教研的有效途径。清晰的角色定位是校本教研的前提。在实施校本教研工作中,校长是第一负责人,是校本教研的领导者、引领者;业务领导是校本教研的具体执行者、策划者、设计者、搭台者;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体。在校本教研实施的过程中,我校切实构建了“思想到位,理念先行;目标明确,计划可行;分工协作,责任到人”的制度框架,搭建培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格、深厚的教育情怀、精湛的专业化素养的发展平台。二、构建校本教研运行体系,拓宽教师专业化发展路径1.加强培训学习,厚植理论素养。“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方式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最主要的方式。让教师和教育发展走在前沿地区的教师、学者零距离接触,会带给教师从理念到教育行为的转变。而校本培训,则是学校学习培训最基本的方式,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常态化形式。校本培训主要有三种方式:读书活动、主题培训和视频学习。开展读书活动,推荐给老师必读书目,让教师自由阅读,也可以开展主题阅读,语文老师还可以师生共读,学校同时要为教师阅读搭建展示交流的平台,让阅读活动从浅层阅读走向深度阅读。每周都设立读书分享时刻,利用周五例会时间,以年组为单位轮流面向全体教师做“好书推荐”或读书分享活动,每个学期开展一次教师读书汇报会,展示每位教师的读书成果。在开展这些活动的时候要特别关注教师读书的深度,是否有了自己独立的思考,有目的的安排教师将读书中学到的方法应用到教育教学当中来,实现学以致用。通过这样的阅读活动,改变校长和教师的行走方式,让我们的专业成长有温度、有宽度、有深度。开展专题讲座,这是培训的重头戏。主要有五种形式:通识培训、学科知识培训、应用技术培训、专题培训(含班级管理、学科教学、家校共建、心理等方面的培训)、学术沙龙活动。培训工作制度化推进,就有一批业务骨干在不断梳理反思中成长为“品牌教师”,她们身边的追随者也慢慢会成为骨干教师。开展网络或视频培训,把国内知名的专家名师的专题讲座、课堂教学实录等资源推荐给教师观看。这些教育信息都是最前沿的,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大有裨益。2.着眼同伴互助,打造学习共同体同伴互助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是优质教育质量的基础保障。我们以学科为主线,根据年段特点组合搭配结对教师,由学科主任、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和本学科其他教师结成学习共同体,实现教学中的互相帮助与提高。互助双方通过集体备课、听课、说课、评课这种动态的交流,充分发挥群组的作用,在互动交流中提升专业素养。学习共同体有三种形式,分别是业务领导与学科教师结成的学习共同体、教研组形成的学习共同体、骨干教师和学科教师所组成的学习共同体。学校要充分发挥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辐射引领作用,让他们和学科新入职或相对薄弱的教师结成学习共同体,这种共同体可以体现在日常的备、讲、批、辅、考、研各个方面,缔结学习共同体,随时随地开展教研活动,在学校就会形成良好的群动力,长此以往,群动力会蜕变成学校的动力群,这将成为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有利支撑。3.注重示范引领,实现群组共同发展。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骨干教师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是提升课堂教学水平的一个有效途径,学校要有计划地开展课堂教学观摩活动、研讨活动、竞赛活动,通过能手示范、素养大赛等形式发挥学科骨干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并在学校有组织的评课过程中加深老师对教材的理解、教法和学法的运用,促进课堂教学水平提升,并保障了教学质量的稳定和提高。针对不同阶段教师的特征,通常设置七种课型的教研课:常态推门课,新教师实践课,岗位练兵展示课,骨干教师观摩课,业务领导引领课,课题研讨课,优质参赛课。这七种课型覆盖到学校全体教师,既关注到新上岗的青年教师,也关注到骨干教师;既有常态的课程,也有示范引领课程。同时加强学科组集体备课活动,通过对不同专业水平的教师实行分层培养,实现缩短青年教师适应期,补齐短板;加快青年教师成长期,突破瓶颈;推动骨干教师成熟期,跨越高原。 4.突出岗位练兵,提升专业素养。岗位练兵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必不可少的手段。学校采取集体练功和个人练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基本功训练,个人练功重在提升教师的基本素养,如三笔字、写作、简笔画、朗读、计算机操作能力等,在集体练功环节中,重在提升学科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如《课程标准》学习、学科素养培养、电子白板使用、微课录制、备讲批复考研活动、班主任技能技巧学习等,积极营造教师争做骨干教师、品牌教师的场域文化,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5.引导线上学习,重视线下实践。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互联网已经成为教师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正所谓知之为知之,不知百度知。在日常教育的备讲批辅考研等常规活动中,教师们已经习惯利用互联网随时随地查找一些资料,下载一些资源,以互联网+自学的模式学习,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但这种互联网+自学的形式是碎片化的,不够系统,怎么做才能让教师深度学习,实现融合拓展?我校采取线上主题学习+线下实践研讨的方法深度学习,实现融合拓展。线上的主题学习内容源于哪里?对本地区来讲,我们可以依托内蒙古自治区教育云平台资源,同频互动课堂、各类名师工作坊以及教师自建的网络资源来实现线上主题学习、实现线上的互动交流、线上的答疑释惑,并结合线上内容开展线下的研讨和展示交流活动,让线上学习的理念方法在线下得以应用。6.促进校际联盟,助力共同发展。在校本教研工作中,学校应该将象棋思维转化为跳棋思维,象棋是你吃我我吃你,单兵作战,而跳棋是借助对方的力量让自己跳得更快走得更远。所以开展校际联盟,就可以实现跳棋借力的效果,让每所学校都能借助对方的力量让自己快速的发展起来。建立联盟学校,无论域外的名校还是域内的共建校,要实现校际上的资源共享,尤其是向先进地区学习。更要实现有教师参与的观课、培训等教学活动,让联盟活动从理念上有改变,做法上有启发,操作上可借鉴。从而实现助力发展,优势互补,资源共享。7.着力课程研发,促进特长人才成长。众所周知,现代课程改革向着跨文化、跨学科、跨国界的大趋势发展,在学科中心、儿童中心、社会生活中心之间,做着整合与探究,但一个结论似乎是无可争议,丰富的课程比单一的课程更有利于孩子们的人性丰满。所以在校本课程设置研发上,我们实现了三个突破,突破了校内师资限制,广泛招募家长和有专业特长的人才担任校本课程教师,学校开设了28个门类的校本课程;突破学科定位的狭窄,开发话剧课、影视课;突破班级规制的固化,实现不同学段学生的融合课等。在这些课程的实施中,我们聚焦核心素养,融合育人目标,解构重组,在破中立,基础素养筑牢,充分激发教师的个性特长,实现小舞台中的大突破,小反思中的大成长。 8.启动课题引领,激发教师专业成长的内驱力“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很喜欢梅贻琦的这句话:“一个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并不在于它有多少幢大楼,而在于它有多少个大师”。作为义务阶段的小学,怎么培养名师,如何产生大师?开展课题研究,让教师成为学习者、成为研究者、成为课程的管理者,它是深化校本教研工作最为有效地手段,更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内驱力。唤醒教师专业发展的意识才能够更好的激发教师发展的内驱力,我们要通过各种课题研讨活动,不断给教师以积极的心理暗示,“我很重要,我还有无限的潜力,我会做得越来越好!”但课题研究中一定要注意,要选择从小问题入手,选择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要不断让教师感受到研究过程中的成功感、成就感,正所谓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无限的可能,就为教师的职业理想提供无限可能。三、挖掘校本教研思想内涵,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准我们常常说要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其实培养教师的家国情怀更为重要,只有热爱教育的人才能做好教育的事,才能真正落实争做“四有好老师”的精神。目前备受家长瞩目的名师是在哪里产生的?是谁给了她们那么高的社会评价?其实所谓的名师,是依托学生产生的,一旦脱离学校,也就无所谓名师了。在专属教师的学校舞台上,才有了教师个人发展和提升的空间。“清情静敬”做教师,这是文化小学的师训,时刻告诫教师要有清醒的头脑、有高尚情怀、安静做教育、心存敬畏,她不仅是师德上的一个要求,更是家国情怀的体现,专心做教育,安心做教师,爱心育桃李,从而走向思想先进、业务精湛的专业发展快车道。总之,我校依托主题教研成果,依托课题研究成果,梳理完成了识字拓展课、精读拓展课、略读引领课、快乐读书吧等六种阅读经典课型,同时整理编撰了课型成果、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培训心得近10卷成果。这是文化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积淀,成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有效促进了教师成长。未来已扑面而来,这是一个存在无限可能的场域,让我们依托校本教研开启今天的专业成长,带着情怀、带着温度,无问西东,向心而行,在基础教育之旅追梦2035!(作者:内蒙古扎兰屯市文化小学校长 姜日莉 校长派供稿)
“面对现实,关注课堂,立足学校发展,是校本教研的出发点和归宿地。”衡阳县渣江镇中心小学邹旺华老师对校本教研的理解一以贯之。二十一世纪之初,他带领自己的团队,用开拓创新的勇气身体力行地做校本教研的“拓荒者”,并由此收获“衡阳县教研教改的‘排头兵’、教育战线的‘拼命三郎’”等桂冠。巧用乡土人文地理元素开发校本教材。渣江镇中心小学坐落在千年古邑——渣江,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邹旺华同志利用当地历史文化资源优势,依据孩子的成长规律,自主开发出独具浓郁乡土气息的校本教材。教材里,有“不要官,不要钱,不要命”刚直不阿的伟丈夫和用一生咏梅画梅恋梅有情有义的奇男子融于一体的清朝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书画家彭玉麟;有二十世纪中后期在华人文化圈掀起爱的旋风的世界文化名人琼瑶;渣江的饮食文化绚丽多姿,有晶莹剔透绵软如玉的渣江米粉,鲜辣香溢的假羊肉,以及落口即融齿贝留香的霉豆渣;而渣江的美景更是叫人流连忘返,蒸水河沿岸风光旖旎,马头山神奇险峻,一马平川的凌盯稻浪翻滚……让学生陶醉其中,从而激发起爱国爱家乡的情怀。善用教研成果提升学科教育质量。教育质量是立校之本,发展之基。“强化校本教研,向研究要质量。”成了邹旺华老师的口头禅。他当学校教研组长时,就建立起以“个人反思、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为核心要素,以教学反思、交流研讨、网络研修、协作解决、结对帮扶、专家讲座、咨询指导、听课评课、课改沙龙、对话论坛为基本形式的校本教研制度,并通过教学观摩、教学研讨课、案例评析或个案研究交流等活动,为教师参与校本研究提供机会,创造条件。2016年10月,他主持了衡阳市教科所立项的《提高农村小学课堂有效性的研究》课题。他虚心好学,潜心钻研,协同攻关,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并撰写了多篇高质量的论文发表。在他的影响下,一大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成为学校乃至全镇语文学科的教学骨干,为全镇语文学科整体水平的提高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当今时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教育界的共识。为此,邹旺华老师于今年4月申报了省级课题《农村小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研究》,又开启了艰辛的研究历程。活用新兴技术架设空中课堂。随着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微信、直播课堂、网课、抖音等已成为学校师生“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重要抓手,邹旺华同志作为五年级班主任、语文学科教师,他一方面利用公益平台,向学生推荐优秀网课,另一方面针对本班的学情,自主开发课程,收到满意的效果。为加强线上教学管理,他利用微信平台与学生和家长联系,每天在群里视频上课,在群里布置作业、批改作业,在群里与学生谈人生、悟知识。
点击右上角关注【教育好文】,遇见更多教育类文章和材料订阅后购买本专栏进入第一篇文章阅读到文章末尾提取本专栏全部70余篇电子文档如何将教育科研与校本教研一体化?最近和一些学校管理者交流,大家一致将话题聚焦在长期以来,教育科研与校本教研、教学实践分离的这个问题上。有的学校,教育科研被神秘化,不能有效地研究和指导教学、服务于教学实践,科研工作只是教科室主任或者个别教师的事情;有的学校,尽管科研工作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进行,但形式上在一起,内容上却是分离的……于是,如何将教育科研与校本教研一体化成为了大家难以消解的困惑。各个学校的校长都非常强调教育科研与校本教研、教学实践必须紧密结合,学校管理者强调从教师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在校本教研的过程中,执教者以课例的形式呈现问题,观课者通过课堂观察,发现问题并分析问题,通过课后讨论,专家引领,大家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并落实到自己课堂教学实践的这么一个过程。听到这儿,老师们可能要问我:关于教学的课题研究是能够与校本教研紧密结合的,那德育课题的研究不能放入到校本教研中,该怎么做呢?其实可以将德育课题与班主任工作、校园文化建设联系起来,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研究效果非常的好。解决教育科研与校本教研一体化策略有:
4月23日,迎着“世界读书日”的热潮,秭归县郭家坝镇平睦河小学通过学校英语组线上教学现场教研活动观摩,重启了校本教研模式,以助力教师专业发展。平睦河小学全体科任老师全程参加本次活动,活动由英语教研组组长汤艳老师主持。首先,年轻教师詹琼芳进行了人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B部分Let's talk的现场说课。詹老师通过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等环节,向老师们展示了个人的线上教学思路与方法,其说课仪态自然,落落大方,目标明确,突出了重点,为老师们呈现了线上课堂的全过程,其间博得了阵阵掌声。接着,英语组三位老师分别就詹老师的说课与课堂直播回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罗令老师虽是位年轻的老师,但有着深厚的教学功底,专业素养极为突出,她充分肯定了詹老师在课堂设计方面的前瞻性,尤其对会话板块极其欣赏,认为有特色,有创新。英语组组长汤艳老师评价:詹老师这节课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英语会话课的课型特点各环节之间的衔接自然流畅。从部分到整体,思路清晰,讲解细致,从生活实际出发。由词到句,循序渐进,逐步突出并突破重难点,训练到位。语音语调亲切自然,指令简洁,语速适中,是一节准备充分并精心设计的好课!需要改进的地方:语言的输出需要通过适当地拓展对话,让学生自由创编对话,以达到灵活语用的目的。李玲副校长点评:詹老师教学基本功扎实,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把握了教学重难点,是一节很有实效的课堂。课堂教学设计好,环环相扣,吸引学生注意力,充分调动了学生课堂上互动积极性,熟练运用课堂小程序,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随后,汤艳老师以如何进行线上教学研究为主题,结合英语组近期进行相关活动,进行了线上教学研究的全程讲解,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紧接着,李玲副校长以“争做学习型、研究型、合作型、辐射型的平小教研团队”为题,讲了四个方面的要求:1、坚守课堂“主阵地”,追求高效教学;2、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提升教师科研品质;3、组织日常研修活动,把教研落实落地;4、追求专业发展,树立终身学习观。最后,校长谭红胜就重启校本教研模式,助力教师专业发展作了总结,并布置了2020年全年的学校教研工作,并希望各教研组通过这次重启会,举一反三,大胆创新,为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赋予新的灵魂。(图文:谭红胜 李玲 梅云枝)
点击右上角关注我,遇见更多教育类文章和材料全文6677字,阅读需要15分钟,汇报大约40分钟左右购买专栏后在进入第一篇文章文末有全部40余篇学校各类汇报材料电子文档的获取方式主题:教以导人研以修己——开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正文: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教师专业发展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以校为本的研修推动课程改革走向学校,走向教师。简言之:课程实践呼唤校本研修。在市区教育局、教育学院、市中小学教育办公室、省市教科所、区教师进修学校的帮助和指导下,我们着手开始了以校为本的校本研修。多年来,我校教师本着“教以导人、研以修己”的信念认真投入校本研修,努力实现学生、教师和学校共同发展,努力构建学习型组织。下面,我用四句古诗从四个方面展开汇报:一、 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我们所认识的校本研修我们认识的校本研修是一种教师教育的组织形式。就像眼睫毛长在我们眼前,我们却发现不了。方法和规律就在我们学校里,我们应该好好利用才是。校本研修的特点是:1、“为了学校”:以解决学校自身的问题为目标。即以改进学校实施新课程教育教学实践,解决学校、教师开展教育教学、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自身专业化成长中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选择学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经常遇到和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进行研究。学校自身的问题包括很多方面,而我校校本研修主要以解决课程改革中遇到的问题为核心。如对课标的领会、教学方式的转变、师生关系的转变、课程资源的开发、课程评价的取向等问题。2、“在学校中”:置身于学校的教育情境之中;学校自身在实施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由学校自己来解决,由学校校长、教师共同来分析探讨,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使学校逐步适应课程改革。学校的教育情景是指学校的教研活动、课堂教学、教育活动等,我们正是在这样的情景中转变教师观念,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提高教师专业技能。3、“基于学校”:依靠学校文化环境和资源。从本校和教师自身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学校内部的教育智慧,盘活学校内部的资源及适时邀请专家参与,开展各种形式的研究活动,提高教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除了校外的专家资源,我校校内的教育专家、特级教师、市区学科带头人等名师资源更是我校校本研修的专业引领者,而占70%的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校本研修的主要力量,他们善于交流、善于合作,好学上进,观念新、肯钻研,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合作氛围是校本研修的有力保障。我校校本研修的追求——学校组织发展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统一。对学校组织发展而言——●校本是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实践●校本是重建学校文化的探索●校本是一种学校自我发展的机制●校本是课程创生的平台●校本是同环境进行信息与能量交换的系统●校本是网络学习终端的“内化装置”对教师专业发展而言——●研修是教师终身持续发展的需要;●研修突出教师的主体性和自我更新发展取向;●研修体现教师职业劳动和专业生活的特点;●研修关注教师学习的有效性总之,校本研修是推动教师专业成长的组织形式,能够通过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来发展学校,促进学校、学生和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二、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我们开展校本研修的做法(一)我校校本研修的内容和形式一年来,我校根据学校自身的实际问题选择了教师专业素质、以学科为载体的新课标解读、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等多方面内容开展校本研修。1、针对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开展的校本培训众所周知,课程改革对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专业化发展成为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我校不论是新上岗的教师,还是教学经验极丰富的教师都有专业素质提高的迫切需求。我校针对教师的具体情况,主要采用了校本培训的方式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我校校本培训的形式丰富。首先,我校通过邀请专家到校讲座,有效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专业素质。学校每学期邀请十余位专家到校开办讲座。每场讲座教师们都和专家充分互动交流,面对面地进行咨询。在我校的发展过程中,与一些知名专家建立了长期合作的关系。我校与高校专家密切联系,积极争取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和帮助,让专家走进学校。专家们引领我校教师关注教育教学专业发展动态,重视专业素质的锤炼和提高。其次,我校采用技能大赛的形式培训教师的专业技能,我校先后组织语文教师开展了“朗读技能比赛”、“演讲比赛”、“下水文比赛”,组织数学教师开展了“速算比赛”、“巧算比赛”,组织美术、音乐教师技能赛,英语教师口语技能赛,组织全校教师开展“普通话比赛”、“论文比赛”、“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比赛”等等。通过一轮又一轮的专业技能赛,教师们练习基本功,提升专业技能的浓厚兴趣被激发,而且坚持不懈,互帮互学、互相竞争、互相鼓励。再次,我校开展了一系列的校本专题培训活动,主题包括:“教学方式的转变”、“师生关系的转变”、“课程资源的开发”等等。其中最有特色的是紧紧围绕我校办学特色之一:“信息技术教育”每学期开展的以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技能为目的的培训。我校具备良好的网络资源、技术资源,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有效利用成为我校教师的广泛需要。我们组织实施信息技术专项培训,有时一学期进行近十次培训,有时利用寒暑假开展集中培训。以学年度下期我校信息技术培训为例,为了让教师更好的使用新设备,服务于自己的课堂教学,我们对背投电视和实物摄像机的使用进行了重点培训。同时开展了网页制作的培训,以学科组为单位使用FrontPage制作学科网页。通过一期的培训,教师能够自主安装和使用实物摄像机,课堂使用效果较好。大部分教师能够制作网页,20%的教师制作的网页效果很好。通过信息技术校本培训,我们现在经常可以看到教师将信息技术有效的融入课堂,呈现给孩子们生动精彩的课堂。我校五十多岁的特级教师常常乐此不疲,带领孩子们在计算机教室上语文课,开办网络主题班队活动。我校开展的有目的、有计划,融参与、互动、探讨等方式为一体的校本培训切实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质,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全面提升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2、以学科为载体进行新课标解读的校本教研和校本科研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够很好的解读课标精神、内化课程改革理念,在课堂上落实课标。所以,我们设法在学校里、教师间营造“研究状态下的工作”、“工作状态下的研究”的氛围,团结组织教师以学科为载体,通过多种层次、多种途径的校本教研和校本科研,转变教师观念,进而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首先,我们尤其注重教师的
中心学校的校本研修方案如何做?我们一起来看看啦!为贯彻中共中央、XX省、XX市、XX区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落实《XX市中小学教师培训“十三五”规划(2016—2020)》,强化各中小学对教师专业发展工作的责任意识和自主发展意识,提高校本研修的水平和实效,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现根据《XX市中小学校本研修指南(试行)》和《XX中小学校本研修工作指导意见》精神,为进一步增强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进学区课堂教学的深化改革,打造有学区特色的智慧课堂,根据学区实际制定2020年春季学期校本研修方案。研修主题立足“生本智慧课堂”的构建、打造智慧教师团队二、研修背景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等相关文件精神,推进智慧课堂建设,进而推进教育教学创新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智慧课堂的建设,教育教学的创新发展,需要培养一批又一批智慧的教师,为此教师队伍的优化,教师素质的提升,是目前任务之首。三、研修目标1.锤炼教师专业精神,全面提升教师素质;2.构建生本课堂模式,打造生本智慧课堂;3.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全面提升教学质量;4.探究新教师成长路径,快速促进新教师成长。四、研修内容针对青年教师研修内容:1.青年教师重走求职路教育教学理论和师德涵养;2.青年教师课堂技能培训、课堂打磨验收;3.“生本智慧课堂‘三智‘融合课堂”范式;4.“生本智慧课堂”微型问题研究策略;5.质量提升举措及课堂规范;6.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落实。针对优秀骨干教师研修内容:1.“生本智慧课堂‘三智‘融合课堂”范式;2.“生本智慧课堂”微型问题研究策略;3.质量提升举措及课堂规范;4.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落实;5.引领力与示范效应。针对中老年教师研修内容:2.“生本智慧课堂‘三智‘融合课堂”范式;3.“生本智慧课堂”微型问题研究策略;4.质量提升举措及课堂规范;5.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落实;6.引领力与示范效应。五、研修方式课题研究:立足“生本智慧课堂”的构建、打造智慧教师团队的策略研究。专题讲座: 以活动为载体构建学区“生本智慧课堂”;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中落地生根;质量提升重在课堂规范;如何发挥中老年教师、各级名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引领力和示范效应;以问题为导向的课题研究助推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教师培养在学校在课堂。岗位练兵:各校开展教师“三笔字”“普通话”“特长展示”“预设性说课”“智能运用”五项全能练兵。标杆验收:学区各校分批次确立智慧课堂标杆教师,三级(组、校、学区)打磨验收,学区智慧课堂建设全覆盖。优课推送:优课录像在学区各校推送,优课送教下校实地推送,学区智慧课堂向纵深推进。课堂比赛:以推送区教学竞赛、一师一优课选手为契机,每学年举办一次中小学教师优质课大比武,分批次进行,促进更多教师教学技能提升。研课磨课:立足“智慧课堂”打造,进行新岗教师三级(组、校、学区)研课磨课验收课活动,促进新岗教师快速成长。重走职路:以打造智慧课堂为目标,打磨青年教师的课堂,促进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再提升;加强师德培训,促进团队合作意识,增强职业认同感,获得感,坚定不忘初心从教信念;设置无生课堂及现场答辩,模拟招聘教师,依据无生课堂竞赛,现场答辩及入职以来至2019年春末业绩评价结果综合评定教师成绩。巡课研课:学区每月不定时对学区各校进行巡课,针对问题课堂进行改造追踪 。专题研究:每年5、6月份,学区组织九年级各学科骨干教师针对中考考点进行研究,以专题讲座、同课异构、中考复习沙龙等有效形式促进中考复习目标的高效达成。微研问题:针对课堂教学中的疑点、难题,研究策略,解决问题。六、活动安排七、预期成果1.智慧课堂优课课例:学区标杆教师优课录制一人一节,没有录课的开成课堂实录一节。2.智慧课堂微研课题:微研成果集一册,案例一册。3.智慧中考复习策略:中考复习策略集一册。4智慧课堂打磨纪实:各校记录智慧课堂研磨过程,形成视频集。八、保障举措1.成立领导小组 。由总干事任组长,业务干事任副组长,中小学校长、教学副校长任组员。业务干事负责每个月将具体事项及时传达给各校负责人落实,在学期初、学期末分别组织开展一次布置会议、总结会议。各学校校长、教学副校长负责学校研修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工作,材料收集整理工作、记录工作等。2.建立管理机制 。针对研修方案,形成周、月、学期跟踪制,每月根据计划进行项目跟踪,及时跟进未实施的项目,保障各项计划能及时开展。3.建立评价机制。根据规划中的各类项目,每学期按区下发的校本研修考核方案进行考核评价,将其纳入学校考核、校长考核。对未完成或效果不佳的学校及时整改,确保各研修活动实施的有效性。邀请教研员、专家对研修过程和研修结果进行诊断与引领,保障研修活动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教研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先锋本学期,我校教研工作在总校中学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我校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做到: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新课程为载体,以教育科研促进教学改革,以教学改革优化课堂教学,以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研究为重点,以高效课堂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生本课堂”,全面提高教师教学业务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我从三个方面总结如下:1、教研活动2、教研组活动3、科研课题管理。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教研活动】1、有效的教研是方向:2018-2019我校教研的重点工作是:建立一个平台:以课堂为实践和研究的平台,大力推进“生本课堂”, 提升教师教学艺术品味。推进两个培训、三个工程、青蓝工程》 《梯级名师培训工程》 《五个一工程》《菜单式理论培训》 《问题式理论培训》集体备课三个结合:与学习新的教学理念相结合、与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相结合、与课题研究相结合教研活动体现三化:活动时间经常化、活动内容专题化、活动主题序列化教研活动要:“四定三有”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专题、定主讲人三有:有检查、有考核、有记录教研必须做到四个一:做好一次集体备课上好一堂教学研讨课写一篇教研总结每次听教研课后写一份评课稿。加强“五位一体”研究。要将课题研究、集体备课、反思交流等有机结合,组织开展“备、听、平、研”五位一体的小本教研活动。积极开展“过五关”工程。教育理论关、课标教材关、课堂教学达标关、现代教育技术关、实验教学关积极开展六种常规教研:教材分析 集体备课 课例研究集体反思 案例剖析 主题研讨推进教师“五级评价”。合格教师、教学新星、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学科名师。教研活动每学期不少于10次,每次不少于两节课。加强课题管理:人人有课题,组组有课题教研组确定主题式校本教研,真实有效的开展活动。教师小课题、教研组课题、教师县级、市级、省级课题,真正做到真实有效的研究,服务于自己的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教研组课题围绕学校课题、教研组活动围绕本组课题、个人小课题围绕教研组课题。2、狠抓高效课堂建设:领导重视、组织制度健全、教师培训、高效课堂论坛、听课指导、组织活动:小学数学优质课大赛、小学语文优质课大赛、小学英语优质课大赛、小学科学优质课大赛、中学英语说课大赛、中学语文优质课大赛。我们的课堂发生了变化:学生不再是全部面对黑板,我们实行分组围坐式,前后两块黑板供学生展示。“课堂”变“学堂”:教师不再是按部就班地授课,而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成果展示或就某一疑点进行探讨交流。教师只是在学生遇到无法解决的难点疑点时,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即时给予点拨。教师由课堂上滔滔不绝满堂灌的“演员”转变为策划组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导演”。“一言堂”变成“百鸟争鸣”3、加强梯级名师培养:通过学校梯级名师培养工程,引导和激励教师树立终身学习,不断进取的职业意识,经过持续的培养,努力造就一批学校星级名师,把优秀的星级名师推选到县、县骨干教师、名师、杰出教师及教育名家的队伍中去。我校努力培养造就14名一星教师(学校合格教师)、7名二星教师(学校希望之星)、5名三星教师(学校骨干教师)、5名四星教师(学科带头人)、2名五星级教师(学科名师)。现已完成。4、发挥骨干教师作用:定方案、定制度、定培训、定检查,注重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骨干教师培训回来之后给其他教师再培训。我校骨干教师张士英和张志军给其他教师培训两次。2018年我校注重骨干教师的培养,经学校教育教学处一审,学校领导二审、总校三审,2018年8名骨干教师已经产生。5、青蓝工程彰显魅力:我校举行青年教师拜师活动,我校举行青年教师听课活动,提高课堂效率,提高青年教师自身的教学艺术水平。培训高效课堂模式、听课指导、有经验的老师给青年教师做示范课 听课后反思、青年教师写心得体会,青年教师在会议室进行研讨活动,各位青年教师表示:积极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尽快适应我校的教学模式----“五环节课堂教学流程”,提高课堂效率。6、教师培训凸显力量:校长培训:加强学习,实现课堂双有效、如何打造高效课堂、董义民校长培训:如何进行高效课堂建设、教师教学中靠什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我主持的培训:小课题研究方法与步骤、教研组如何开展活动更有效、“五环节”高效课堂流程、小组合作的实效性、教师怎样进行说课、高效课堂22条。菜单式理论培训 (4次)问题式理论培训 (2次) 总共培训(16多次)7、课堂教学达标验收工作已经胜利完成:全校一线教师50多人,历时两周多所有的课全部听完,合格以上教师100%。学生课前展示【教研组活动】教研组活动:定时间、定地点、定专题、定主讲人、有检查(检查4次,每月一次)、有考核、有记录、有平时督查教研组有以下活动:1 教材分析 1次2集体备课 3次3课例研讨 3次4 课例研讨后反思 3次5专题研讨 1次 (共11次)【科研课题管理】1、课题管理:立项课题随时监管(有检查、有记录、有平时的督导)如期如实的开展研究(2012县级课题3个 市级课题2个 省级十二五课题1个 )申报中课题两个(一个市级、一个省级)2、结题课题:有汇总、有证书、 有成果、 有成果推广3、学校有课题,组组有课题,人人有小课题学校有课题(1个)(有效的校本教研促课堂高效)组组有课题(12个)(语文、数学、英语、综文、综理、小语文、小数学、小英语、艺术、信计、校本、综实)人人有小课题(中学17 、 小学13)总共:50 个课题 我们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积极性高,愿意研究课题,教师从课题研究中和教研中感到没有教科研就没有教学,就没有自身的成长和发展,也没有高效课堂。我们的课题是“做”出来的学问,行动才有收获。行动即研究,问题即课题。小课题与大课题不同,小课题具有“小、快、活”的特点,立足“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全部课题都来源自鲜活的教育教学现场,具有指向性强、目的性明确等特点。小课题研究改变了教师的工作和生活状态,让教师在由问题到课题的轮回中与教科研亲密接触,热情相拥,最终品味、享受教科研带来的幸福滋味。总之,我们有付出、我们有泪水、我们有艰辛,但我们也有回报、有幸福、有快乐。我将一如既往的、坚持不懈、再接再厉的带领我们的教师团队进行教学研究,打造“精品”“科研”型教师团队,为大石岭九年一贯制学校做出更大贡献。
每个学校都有许多优秀的教师,优秀的教师团队,他们站在教育的一线认真地从事着教育工作,辛勤教育着,可爱又天真的孩子们。教师们将所知所学倾囊相授。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学生。在这光鲜神圣的外表下,他们也有属于自己的困惑与遗憾。首先说一说教师的困惑,教师从毕业进入学校从教后,会有一段经验空白期,带着满腔热血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很认真的教书育人,花费大量时间精力教书育人,可是学生对他所讲的知识接受程度并不高,年轻的教师带着这样的困惑在摸索着前行,渐渐的会在工作中总结大量的知识和经验,得心应手地成工作,并对从前的自己轻声叹息。再来说一说遗憾,教师的遗憾更加现实,教师们虽然都能在工作中总结经验,并开拓创新行成自己的教育方法。但是由于时间、精力、等各种原因,没办法将自己的经验与方法分享给其他教师。尤其是分享给年轻的新入职的教师,使其少走弯路,更好更快的投入到教学中。有没有一种跨越时间、地域与学科的超级分享方式呢?那就是课题的研究。很多教师都在做课题,如何使自己的课题成功呢?第一、确立好课题研究的方向课题不需要做的特别大,学校的课题研究最重要是要有针对性,实用性,并且容易实施。因为课题是为教学服务为教师提供帮助。让学生在生动高效的教学氛围下学习成长。所以选题要针对某一学科中的某一领域的具体问题来进行研究。比如以校本教研问题的研究这个课题为例,最好不要笼统的说校本教材课题的研究,这样无从下手,铺展的材料也会太多会很难结题。所以可以针对学段、针对领域与具体问题来确定课题名称如:沙画艺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这样针对的学段是小学,针对的领域是校本教材,针对的具体问题是沙画艺术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做课题是为了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所以越细化越容易实施,对实际教学也越有帮助,也就越容易结题。第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确立好的课题,如何实施课题研究是是关键,课题不是一个人的单枪匹马,众人拾柴火焰才会高,才能让思想浴火重生!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取长补短,共同努力才能完成课题,让它去影响教学,帮助教师。惠及学生。所以选择课题组成员很重要,要有与课题内容相关的知识,有照相摄像积累素材的能力,有良好的表达思想与理念的文笔,有自己对课题内容的独特见解,有团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有一颗坚持到底的心。这样的团队会在一次又一次的研讨中迸发思想的火花,完成课题的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