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8月4日电(记者陆中秋)北京时间2020年7月31日晚,由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ICSF)、马来西亚新亚洲战略研究中心(CNIA)和德国文明对话研究院(DOC)联合主办的“中国与世界:直面现实与共享未来”国际线上学术讨论会顺利召开。来自中国、德国、马来西亚、英国、美国、新加坡和南非,涵盖包括三个主办机构以及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清华大学、全球化智库(CCG)、马来西亚大学等在内的共10所海内外高校与研究机构的十余名专家学者,50多位与会者,就全球疫情背景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共识和现实困境等重大理论、政策和实践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为搭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学术网络和学术共同体打下坚实的基础。会议分为两个环节,分别为专题演讲和自由问答。专题演讲环节包括两个专场,由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副院长张艳秋教授主持;自由问答环节由副院长姬德强教授主持。张艳秋教授首先对会议的联合主办方进行了简要介绍,并代表会议的主办方对各位参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张艳秋教授主持专题演讲环节专场一主题为“改变现实与共享未来:新时代、新概念、新秩序”。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院长李怀亮教授对参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指出:二战以来,美国主宰的世界秩序发生了重要变化,世界变得更加多元,我们应当正确理解自由民主原则——包括多元化、自由贸易和市场经济——的适用性和背后的权力关系。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局势,中国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即构建一个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已成为中国外交政策的指导思想。他还指出,具有不同体制的国家可以共存。追求合作、相互尊重、共赢的关系是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将为世界前进提供新的动力。李怀亮教授作主旨发言德国文明对话研究院首席执行官Jean-Christophe Bas先生对文明对话研究院的使命和工作作了简短介绍,并围绕人类共同的价值和共同的未来,以及如何建设一种新的国际主义进行了分享。他指出,今年适逢联合国创建75周年。联合国的建立是基于关于平等和人的尊严的全球共识。延续这一历史经验,新的国际主义呼吁人们互相倾听,弥合鸿沟,文明之间的畅通而丰富的对话将有利于打破偏见,建立共识。他认为,欧洲将在塑造新世界秩序中扮演重要角色,包括承认多元文化,致力更多合作等。德国文明对话研究院首席执行官Jean-Christophe Bas马来西亚新亚洲战略研究中心理事长许庆琦先生梳理了当前的国际环境、中国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和中国内部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他认为,中国拥有巨大的市场,并在技术进步、创新驱动和新基建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中国的崛起不是国际自由秩序的威胁,而是为世界发展做贡献,中国应当积极完善其国际传播话语技术,提高其文明的软实力。马来西亚新亚洲战略研究中心理事长许庆琦伦敦大学国王学院Kerry Brown教授从新冠肺炎病毒的含义说起,指出人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缺少信任,存在误解,缺乏共识。他认为,我们应当承认中国政府为其人民福祉所做出的贡献,面对现实,积极构建一种双轨世界的治理结构。伦敦大学国王学院Kerry Brown教授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Klaus W Larres教授从欧洲、中国和美国的三角关系谈起,展望了欧美、欧中和中美关系的未来。他强调,理解各自关系中的复杂性,寻找合作共赢的机会是关键。他预测,最迟到2021年初,美国、中国和欧洲之间将有一个新的重大接触,将对各种问题进行建设性的谈判。欧洲正在推动双方真正找到一个建设性的妥协,以使世贸组织生存和建设性地发挥作用。专场二主题为“中国和世界:变化、挑战和共识”。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Bert Hofman教授从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发展谈起,梳理了新冠疫情对世界各国经济增长的冲击和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他认为,新冠疫情也好,新冷战也好,改变并不是不可预测的,而是历史使然。他还指出,如果要发生新的冷战,一定是在经济贸易关系中,要避免如此,需要欧洲、美国和中国都作出积极的改变。苏州大学讲座教授、全球化智库(CCG)副主任高志凯重点讨论了中美两国如何和为什么需要和平相处,认为特朗普政府担心在与中国的竞争中失去全球领导地位,而实际上中国不是美国的敌人,改革开放非常响亮和雄辩地展示了中国发生的根本变化,当今世界和平和发展才是关键。马来西亚大学中国研究院S.M.Ali教授从中美关系的历史发展说起,认为中国的底线是平等互惠原则,解决当前中美以及世界各国关系变化的关键是在不干预别国内政的原则下,坚持与所有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进行和平而持续地合作。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史安斌教授指出,我们需要超越“中国与世界”或“世界中国”的双重愿景,开展数字公共外交,坚持以世界主义为核心的全球交流和以“共享未来共同体”为核心的传播理念。南非国际事务研究所中非关系问题高级研究员、中非项目(独立新闻网站)研究部主任、研究员Cobus van Staden从非洲国家面临的困境谈起,认为美国、欧洲和中国都是非洲的重要伙伴,非洲也正在努力维持这些合作关系,而不是被迫在他们之间进行选择。他重点提出,中国呼吁的全球金融体系改革对非洲至关重要,这是中非关系重新开始的完美时机,作为盟友与非洲携手前进,朝着一种以全球南方为中心的未来发展模式迈进,每个人都应以更具建设性的方式共同努力,不仅要克服新冠肺炎本身,而且还要朝着解决气候变化等更大挑战的多边问题的方向迈进。自由问答环节由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副院长姬德强教授主持,Jean-Christophe Bas先生、Kerry Brown教授、史安斌教授、高志凯教授、许庆琦先生分别就“中欧关系的未来”“数字外交网络”“当前的中美关系”“中国与西方国家沟通方面的弱点”等问题作出了精彩的回应。最后,姬德强教授致闭幕词,线上对话会圆满结束。为回应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世界格局的变化,提升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全球传播力和中国传媒大学的国际学术影响力,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先后举办了多次线上高端学术讨论会,汇聚全球学者,共议前沿议题,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图片作者授权同意中国日报网使用)来源:中国日报网
南湖之滨红船畔,2020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如约而至。6月25日至27日,由中国民俗学会和嘉兴市人民政府主办,嘉兴市委宣传部、嘉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嘉兴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端午文化研究基地办公室承办,嘉兴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秀洲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协办的“风俗画的20世纪”2020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在嘉兴举行,22位专家学者围绕全国各地、不同时代的风俗画展开叙述和探讨。作为节日里的学术担当,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已持续推出十二届,学术品牌项目在海内外形成了重要影响。本届研讨会定题“风俗画的20世纪”,研讨会将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回顾、探讨20世纪中国乃至亚洲风俗画的历史发展历程。风俗画,是具象化了的民俗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它是最贴近普通民众生活的绘画形式之一,也提供了一种有别于文字记录来了解社会历史风貌的重要途径。当代风俗画在传统风俗画的基础上,将中国画艺术和对民俗的抢救性呈现进一步融合,突出了风俗画在理性文明日益发达而人情日益淡薄的当代社会中,以艺术的形式保存了正在加速消亡的乡风民俗。开幕式后,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安琪带来主旨演讲。郑土有带来《民俗生活场的呈现:农民画的立足之本》,张从军带来《汉画像石叙事方式》,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王加华带来《形式即意义:重农、劝农传统与中国古代耕织图绘制》。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研讨会期间,嘉兴还推出当代全国风俗画展、风俗画相关理论讲座、嘉兴风俗画创作基地考察等,立体而多元的展示全国和嘉兴在风俗画方面的探索。嘉兴文艺之家同步推出郑土有教授题为“民俗生活场的呈现——农民画的立足之本”的讲座,为嘉兴美术界、民间文艺界及市民爱好者带来有关风俗画的学术观点,提供交流探讨之机。好戏连台,云上共飨。今年的学术研讨会采用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形式。“记住乡愁”——当代中国风俗画五人展除了展厅呈现,也在网上推出云展览。据悉,专家学者将于6月27日上午前往嘉兴文艺之家参观“记住乡愁”——当代中国风俗画五人展,随后去往秀洲区油车港镇风俗画创作基地,考察嘉兴农民画创作基地及创作情况。
浙江在线10月24日讯(记者 万笑影 通讯员 梅颖婵)10月23日,由浙江省外办和全罗南道国际协力局主办的浙江省—全罗南道第22届学术研讨会以线上形式举办,近100名浙韩政企代表、专家学者围绕“后疫情时期浙韩中小企业产业链合作与发展”主题作主旨演讲和交流研讨。据悉,浙江省与全罗南道自1998年建立友好关系以来,在经济、社会等领域持续开展了卓有成效的交流合作。作为促进两省道学术交流的主要平台,自1999年开始举办的浙江省—全罗南道学术研讨会对增进双方民间交流与学术合作关系,推进务实交流发挥了积极而独特的作用。目前,浙江正在积极探索中韩“两国双园”合作新模式,畅通产业链双向互动和长期深入合作新渠道,努力营造更优营商环境,推动浙韩产业深度合作。与会代表希望双方以本届学术研讨会为契机,互学先进经验,形成共识成果,实现共赢发展。【来源:浙江在线】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2020年8月25日19点-21点30分,西安市中医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恒瑞医药共同举办陕西省“肛麻相济”线上学术研讨会。西安市中医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西安市中医医院肛肠科主任沙静涛担任本次研讨会的大会主席。大会由西安市有色医院肛肠科主任席艳君、西安市第四医院麻醉科段晶主持。西安市中医医院肛肠科副主任李朝阳、孙林梅作为研讨嘉宾参加了本次大会。首先,大会主席沙静涛进行大会致辞。指出随着无痛病房和舒适化医疗理念的提出,疼痛越来越受到医患高度重视,无痛术后、舒适、高质量生活是我们一直努力的目标。因肛门部神经丰富,感觉敏锐,肛肠术后疼痛一直是困扰临床医生的一个重大难题。在战胜疫情的特殊时期,为了更好地开展肛肠病术后疼痛的管理工作,本次研讨会通过网络学术交流平台,携手麻醉科专家、肛肠科专家共聚一堂,探讨肛肠疾病术后镇痛管理这一话题,为获得更全面的诊疗方案及助力围术期疼痛管理的建立共尽绵薄之力。西安市中心医院肛肠科主任周勇讲解了“肛肠预知性疼痛的管理与经验分享”。西安市第四医院郑凌副主任解析了“预知性疼痛的概念”。随后进入了学术研讨环节,就肛肠患者围术期的预知性疼痛及治疗方案、围术期管理模式、预知性疼痛最佳的管理模式、快捷有效的止痛方法、肛肠出院患者的“预知性疼痛”的管理、患者的疼痛教育、麻醉科和肛肠科在围术期的配合协作、围术期新技术新产品、术后快速康复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及经验分享。最后,大会主席沙静涛作了总结性发言。本次研讨会圆满结束,共上线1.3万人次。感谢各位专家在此次会议中的精彩发言及分享,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就解决肛肠病患者术后疼痛这个话题,需要我们肛肠科及麻醉科医生在今后临床工作中努力钻研、探讨及配合,真正解决患者的术后疼痛问题,造福广大患者。(西安市中医医院供稿)编辑:刘少华 【来源:西部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近日,由金融科技50人青年论坛主办,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金融科技研究中心学术支持的“2020金融科技青年论坛首场研讨会”在线举办。本期会议聚焦:疫情之下,金融科技如何助力金融服务升级。 突出其来的疫情改变了我们的金融生活。银行、证券、保险、支付等机构深刻认识到在“非接触式服务”方面的能力储备不足,提升“线上服务效率”的挑战扑面而来;与此同时,在疫情的压力下,催生了一批积极拥抱数字经济的新客户,社会在线化模式进一步深化,规模化的机遇也随之到来。数字化浪潮席卷的当下,我们的金融行业是否已经顺利完成数字化转型?疫情,就是这场金融科技能力大考的“试金石”,“危”与“机”,都正在其中酝酿。疫情不仅改变了金融生活,也改变了工作模式。来自全国各地的嘉宾,通过远程的形式参与了本次研讨。主题发言环节,我们邀请到了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信息官高峰、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研究部主任陆强华、北京市网络法学会副秘书长车宁、神州信息副总裁马洪杰、腾讯金融研究院秘书长杜晓宇从不同的角度带来深入的分享。会议由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杨涛主持。杨涛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杨涛指出新冠肺炎给金融方面带来了变革的冲击压力,并作出五点说明。一是疫情之下,我国从经济、社会、金融层面,更加重视数据信息的优化、标准化;二是疫情的压力为客户端带来了新的冲击与影响,催生了一批积极拥抱数字经济的中老年新客户,值得我们未来继续关注;三是金融端在疫情下,更加重视数字化转型;四是科技助力金融更好地服务于受疫情影响的实体企业在疫情下经受了实战考验;五是从经济社会层面来说,新技术利用离不开制度规则、文化伦理等方面的合理、透明、规范。高峰 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信息官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信息官高峰首先肯定了金融科技在银行抗击疫情中的积极作用。经过此次危机,金融从业者的责任感有所增强,各大银行积极响应银保监会优化丰富“非接触式服务”渠道,提供安全便捷的“在家”金融服务的要求。同时,据中国银行业协会统计,抗“疫”期间,银行的服务从传统的零售端转向贸易链、供应链,进行了新的尝试,服务范围也发生了变化。他还特别指出我们应关注后疫情时代的金融科技发展,金融科技应用场景会更加丰富,如VR、AR的应用,远程银行等,未来为客户提供有温度的远程服务体验。陆强华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研究部主任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研究部主任陆强华聚焦疫情对支付的挑战和机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享。陆强华首先谈到了疫情对支付行业的影响。疫情期间,不可避免出现线下支付交易量大幅下滑的现象,但影响是暂时和可控的,只要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经济活动出现强劲反弹,能够带动支付业务的反弹。同时,结合今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期待政府会出台更大力度,甚至超常规的改革和开放的政策,更有力地激发经济活力。但考虑到疫情的不确定性,要做好预判,提前做好支付风险的防范工作。其次,在对支付行业的结构性影响方面,陆强华指出,移动支付在疫情期间由于非接的特性,更受欢迎。“戴口罩”对刷脸支付造成一定影响,但属于短期扰动。刷脸支付的发展还是取决于推广力度、客户体验以及对个人隐私保护等多方面因素。协会在春节前出台了《人脸识别线下支付行业自律公约》,对刷脸支付进行了规范,有利于刷脸支付的健康发展,也为监管部门的管理提供经验。最后,陆强华分享了关于支付科技的思考。他认为,正是由于支付科技的深入应用,支付行业数字化程度比较高,在疫情期间,支付行业保证了业务连续性和高效服务,表现不错。另一方面,支付科技不仅是一个工具,更负有协助社会安全管理、打击犯罪活动的责任。同时,疫情之后,支付业务在加快经济和商业业态数字化转型方面发挥更大的支撑和促进作用,支付科技的创新和应用是其中的关键。未来,支付科技在区块链、安全防护、业务连续性以及信息处理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应用空间。车宁 北京市网络法学会副秘书长北京市网络法学会副秘书长车宁介绍了疫情之下,金融科技在助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方面发挥了作用,大部分金融机构在线上场景能力有了实质突破和进展,解决了部分银行APP使用低频化的现象。但同时指出,金融科技的标准化特点,在应对小微企业的个性化需求方面,仍然较为被动,效能有待加强。另外,他认为以在线办公为起点,可能带动对公互联网业务、政务互联网、智慧城市的发展。马洪杰 神州信息副总裁神州信息副总裁马洪杰提出了金融科技企业在应对类似疫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的两点建议。首先从科技企业自身的角度出发,指出疫情对于以科技业务为主的金融科技企业的冲击也是很大的。他认为为了应对类似疫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金融科技企业需持续进行智能化和数字化输出,推动技术服务于目标产业,加速目标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真正做到让科技赋能实体经济。其次,金融科技企业应持续做好标准化工作,充分发挥数据标准和接口规范两方面工作引领作用,同时加快推广速度,以解决一些由于标准割裂导致的重复低效做工。圆桌对话环节,来自神州信息、中国人民大学国发院、中诚信征信、中航信托、雪球财经、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北京互联网金融协会等嘉宾结合自己所在行业与企业的特点,就“疫情之下的金融服务实践”展开交流。“在线、实时、敏捷、智能、非接触”等关键词,不断重复出现。大家的共识是:金融是一种服务,而不单是一个场所。杜晓宇 腾讯金融研究院秘书长腾讯金融研究院秘书长杜晓宇首先对金融科技在疫情应对方面的表现做了全方位的评价,认为移动支付对本次公共应急事件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支撑性作用。他指出支付机构在医疗卫生领域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服务,区块链电子发票也支持了全流程、非接触式的服务,在金融风险防范方面,金融科技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而在保险领域推出了免费的新冠肺炎相关保障保险服务等。他同时指出,疫情的出现暴露了线上金融服务方面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其次,杜晓宇提出了一些有关金融科技未来值得关注的问题:如“口罩文化”兴起后,刷脸支付的生存问题,未来无接触式金融服务进一步普及问题,金融科技在优惠政策落地上积极发挥精准识别及风险防控的作用问题,关注弱势群体”数字鸿沟“可能加大的问题,以及通过此次疫情中的表现,应更加肯定金融科技的积极作用,进一步稳定金融科技政策预期等问题。宋鹭 中国人民大学国发院院长助理中国人民大学国发院院长助理宋鹭首先从宏观角度谈到了一些需要关注的问题,如应急管理体系的短板和不足、社会心理问题及纾解、对实体经济的短期冲击等。其次,宋鹭分析了货币金融政策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方面发挥的作用。宋鹭表示,不能忽视货币金融政策在提供增量资金、维护经济金融环境和定向精准支持方面的作用,同时也要提前预判和防控信贷体系和金融市场可能产生的风险异化。宏观经济政策的逆周期调节需持续发力,稳健的货币政策要进一步灵活适度,未来货币金融政策还有很大的操作空间,金融科技将在各项金融支持政策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闫文涛 中诚信征信总裁中诚信征信总裁闫文涛从短期和长期两个层面谈到了疫情对金融风控方面的影响。他指出,短期来看,小微企业融资将更加困难,虽然小部分企业可以借助金融科技手段通过供应链金融方式盘活应收账款等存量资产获得融资,但整体情况仍不乐观。客观上,疫情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金融机构的客群广度和服务场景的宽度,为后续金融产品进一步的普惠提供了可能。长期来看,此次疫情首先可以促进银行、保险机构对金融科技技术投入的力度,加速其数字化转型。再者,将推动智慧城市信用城市等城市治理体系建设的加快,政府主导的大数据治理水平将有大幅提升,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具有重大意义。袁田 中航信托首席研究员中航信托首席研究员袁田充分肯定了金融科技在助力信托机构抗击疫情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首先介绍了信托行业运用金融科技和数字化管理方式抗击疫情、开展“非接触式”金融服务的典型案例。她介绍到,疫情期间,信托公司积极响应监管和行业号召,积极发挥慈善信托优势,成立“中国信托业抗击新型肺炎慈善信托”,61家信托公司募集慈善信托资金3090万元。本着精准投放、高效落实慈善项目的原则,该专项慈善信托从倡议发起,到资金划转、到项目执行的全过程均采用线上沟通与线下协调相结合的方式,点对点支持疫区防控救助工作,及时为疫区提供了资金和物质支持与帮助。在落实《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金融服务的通知》方面,袁田介绍了疫情防控特殊时期,中航信托充分利用各种网络平台和线上学习工具,组织开展企业内部学习讲座,助力员工增强知识储备,提高专业素养。在促进与客户有效沟通方面,中航信托开展中航财富系列公开课,邀请相关行业领域的专家学者在2周内陆续开展10余场直播讲座,内容广泛涵盖医疗健康、航空科普、文化赏析、营销管理等内容,每场讲座在线人数均过万人,实现了良好的线上互动效果,有效地增加了客户粘性,收获了积极的沟通效果。在提升数字化治理能力和智能化服务能力方面,袁田表示,信托公司应科学理性看待疫情带来的生活和消费习惯变化,“危”中寻“机”,根据客户需求和交易伙伴复工复产的动态变化,在资金端和资产端两端发力,推动线上与线下服务相结合,促进信托服务向数字化和智能化方向更好地迭代。李欣烨 雪球财经政府事务部副总裁雪球财经政府事务部副总裁李欣烨表示,证券业得益于之前服务线上化的不断积累,几乎没有在运营层面和交易层面上受到疫情带来的重大冲击。而与此同时,为解决一些私募基金管理人路演难、获客难、服务难等问题,雪球也正在尝试为业内特别是风控合规能力强但渠道和服务能力弱的这种私募管理人搭建与投资者联系和交流的平台。最后李欣烨表示,相信在疫情结束之后,会有新的模式和机构在这次挑战机遇中崛起。周运涛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高级主管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高级主管周运涛肯定了保险科技在此次疫情中的积极作用,同时指出疫情坚定了保险行业深入推进保险线上化和数字化转型的决心。对于未来保险行业如何应对此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周运涛分享了三点看法:一是将保险融入国家突发公共卫生管理制度体系中,充分利用科技赋能,更好地发挥保险的综合防灾减灾和有效保障作用;二是在商业可持续方面,依托保险科技,保险行业推动精算技术与风险管理创新,为企业的可持续经营提供有力保障;三是此次疫情将深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管理方式,在可穿戴设备、云计算等信息科技支持下,保险将在未来健康管理领域发挥更大作用,更广泛地惠及社会民众。李晶 北京互联网金融协会党委副书记北京互联网金融协会党委副书记李晶首先介绍了疫情之下,金融科技凸显的四个现象。一是在非接触式服务背景下,包括中老年群体支付方式的转变;二是疫情下,传统模式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也遇到很多约束,但总体来看线上经济活动,相对线下服务较少;三是涉农客户近期在网络平台表现活跃;四是由于数字化程度有限,目前银行、保险、证券、理财领域需要面签、面谈的业务处于停滞状态。其次,李晶指出,疫情之下,金融科技面临着商业机会,并给出了四条建议。一是有效利用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模式,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二是在金融扶持政策上,直接把流动性推送到离中小微企业最近的金融科技机构;三是加强金融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协调线上线下业务发展;四是推进金融科技能力输出,加快与数字智慧城市等方面的融合,提高政府治理能力。
4月15-16日,由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波兰研究中心,波兰波兹南密茨凯维奇大学中文系、孔子学院主办,宁波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宁波财经学院人文学院协办的“中国—波兰等中东欧国家语言文化研究的意义及前景”国际学术会议在线上线下同步举行。4月15日下午,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波兰研究中心分会场聚集了近30位专家学者,与来自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波兹南密茨凯维奇大学等近20位专家连线,在线人数达107人。会议舒缓悠扬的肖邦钢琴曲中拉开序幕,波兰研究中心副主任胡海鹏和波兹南密茨凯维奇大学现代语言与文学学院东方研究院副院长Tomasz Wicherkiewicz共同主持了会议开幕式和会议研讨。在开幕式上,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副校长章献民、波兰波兹南密茨凯维奇大学副校长Rafa Witkowski、宁波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副院长赵旻燕和宁波财经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夏柯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章献民表示,在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建校20周年之际,与波兹南密茨凯维奇大学联合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是我们两校多年合作交流的一大里程碑,希望这种学术交流能成为我们双方新的合作模式,长期有效地多方面推广,多学科融合,共同推动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学术研究的平台建设和学者间的深层次交流。4月16日下午,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副院长蔡亮和密大中文系系长Halina Wasilewska共同主持了会议第二部分:语言与外语教育的研讨以及闭幕式。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院长、波兰研究中心主任王小潞和密大中文系系长Halina Wasilewska分别在闭幕式上致辞感谢各方与会学者,会议圆满闭幕。此次会议聚焦中国—波兰等中东欧国家语言文化研究的意义及前景。6位主旨报告专家分享了各自的最新研究成果及未来合作设想。密大语料库语言学专家Katarzyna Klessa教授分享了密大现代语言与文学学院的主要在研项目,包括濒危语言的保护与传播、波兰濒危语言的语言遗产文献数据库建设和多模态语料库的建设等。上海交大外国语学院博导常辉教授以“韩国汉语学习者汉语主题句加工的眼动实验研究”为题分享了实验成果,指出成人二语学习者在句子处理中可能同时依赖语义和句法信息。密大东方研究专家Maria Kurpaska从比较视角发现中波方言的现状,政策及社会评论等方面的异同。认知神经语言学专家王小潞教授的主旨报告考察的是语言能力和文化背景这两个因素对汉语作为外语的学习者在汉语字谜理解上的影响。密大Joanna Krenz博士提出中波诗作的不同以及如何加强中波诗学交流的跨文化对话的独特视角。浙大翻译界专家王之光副教授提出的推动中波文学交流的翻译项目设想得到了波方专家的热烈响应。此外,还有8位参会学者在小组讨论环节汇报了在跨文化交际、语言教学、语言文字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多角度探讨中波学术交流的可拓展性。浙大宁波理工学院与波兹南密茨凯维奇大学的合作交流开始于2015年,两校的师生交流已取得稳步推进。此次两校联合举办的学术会议是校际学术合作的新起点,希望未来打造成校际学术合作的品牌项目。(通讯员:浙大宁波理工学院郑弟升)
2020年11月28日是无产阶级伟大导师恩格斯诞辰200周年。近日,杭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过视频会议召开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学术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由杭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浙江省社联“浙里·悦读”读书会联盟发起者之一的起原读书社主办,杭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余龙进教授主持会议,来自全国各地300余位专家学者参会。余龙进表示,举行本次视频学术研讨会,首先是为纪念全世界无产阶级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恩格斯诞辰200周年,其次也希望能够借此机会团结更多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共同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视频学术研讨会视频会议研讨中,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刘同舫、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刘军、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拥军教授和杭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种海峰教授分别做了专题报告。刘同舫教授以“恩格斯的伟大精神”为题,高度评价了恩格斯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卓越贡献,从奉献精神、合作精神、谦逊精神、创新精神、革命精神和奋斗不息精神六个方面概括分析。刘军教授以“如何正确理解马恩之间的关系——驳斥马恩对立论”为题,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角度,划分四个阶段论证马恩共同创立马克思主义。马拥军教授以“恩格斯《费尔巴哈论》中的世界观”为题,通过对恩格斯《费尔巴哈论》的深入解读,讲明把世界观等同于哲学世界观是断章取义。种海峰教授以“恩格斯对‘文化史观’的批判与唯物史观的确立”为题,浅析“文化史观”,进而对恩格斯有关“文化史观”的批判以及恩格斯的文化观作了详细阐释。起原读书社|供稿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人民网北京8月30日电 国内体育法学界昨日举行线上学术研讨会,纪念《体育法》颁布25周年。会议聚焦《体育法》的修改,从学术层面对相关问题展开深入又有建设性的探讨。本次研讨会由中国政法大学体育法研究所主办,中国法学会体育法学研究会会长刘岩、常务副会长于善旭、副会长王小平出席,中国政法大学体育法研究所所长马宏俊主持。来自全国多地的高校教师、律师、体育工作者共70余人参加研讨会,其中大部分是体育法学研究会会员。《体育法》实施25年来,为规范和保障我国体育事业改革与发展,加强体育法治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效果,但也显现出不能很好适应当下体育法治建设需要的一些问题。研讨会围绕《体育法》总则、全民健身、学校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仲裁、保障条件、体育社会组织等八个主题展开。与会人士踊跃发言,深入研讨了《体育法》修改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并在视频平台及其附设的聊天平台热烈交流。专家学者就《体育法》的整体修改理念、修改思路等宏观性和原则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阐述,特别是对《体育法》的性质定位、立法取向、基本概念、基本制度等涉及理论基础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有益探讨。马宏俊在会议总结时指出,研讨会不但为《体育法》修改工作打开了良好局面,也进一步扩大了体育法学研究力量。
2020.8学术交流的未来8月3-5日,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和科睿唯安联合主办第二届“学术交流的未来”热点研讨会在线上成功举办。本届大会以探讨“中国学术期刊未来发展的走向”为核心,邀请到19位来自国内外学术界、出版界以及管理部门等相关领域专家解读科研与期刊的评估新政、国际品牌期刊的定位、数字化架构的出版标准、同行评议进展、科学家讲科学等,旨在为期刊界同仁打造一个国际交流平台,以了解国际期刊发展趋势,启发创新思想。来自海内外近400位专家、学者、期刊编辑等全程参与了大会三天的报告。浙江大学出版社社长褚超孚代表主办方致辞。褚超孚社长谈到“学术交流的未来”热点研讨会有志于为推动中国学术期刊变革发展的期刊出版人和学者搭建一个探索未来出版交流趋势,从理论到实践,有国际视野,能引起世界碰撞的交流平台,助力中国建设世界一流期刊。主题一:研究、评估与伦理国家自然科协基金委原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卫总结了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项目的评价策略演变的六个里程碑。他指出中国大陆基础研究的进展具有两个特点:各项指标的快速增长和质量指标的逐步提高。这两个特点在最近对COVID-19的研究热潮中也是显而易见的。科研评价的最新转变是对政策的调整,该政策在主观(同行评议)和客观(量化指标)评估之间徘徊。潘云涛研究员从科研评价的视角讨论中国科技期刊和学术出版进入新阶段,她提到中国科技期刊经过40年的发展,经历了规范化阶段、质量提升阶段、关注影响力阶段,进入了成熟发展阶段,与此对应的,科技期刊评价指标体系的重点转变为引导和激励科技期刊切实支撑各学科领域的发展,既关注国际影响力和国际交流,也关注其在国内的知识传播和学术交流中的功能和作用。科睿唯安Web of Science 总编Nandita Quaderi详细介绍了Wos如何科学并严格控制选择过程以确保内容可信以及一整套包括24项质量评标准、4项影响标准的评估机制。通过与出版商和研究群体密切合作,以识别不道德的出版行为、引文操纵和其他破坏学术诚信的行为。还通过WoS和相关产品(如JCR和Publons)帮助出版商提高显示度触及全球读者。美国科研诚信办公室(ORI)教育与诚信处原主任Zo Hammat探讨了在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指控时平衡透明度和保密性,认识“加速研究”的风险,以及提高研究结果可信性等诚信有关问题。美国恩波利亚州立大学生物系教授,学术期刊主编John Richard Shrock举例说明了同行评议和科学编辑中的具体问题。主题二:谁是期刊之王?研究人员对学术出版的期望美国国家信息标准协会运营总监Alice Meadows从建立可持续的开放研究基础设施着眼,就如何确保研究人员获得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工具和服务提出建议;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徐雷为参会人员娓娓道来人工智能发展的3种可能趋势和1种不得不深化的基础研究——小样本学习,追求分布式个人智能计算,着重推理分析和因果发现。西湖大学讲席教授、副校长许田带领大家进入生物学的世界,探讨尺寸属性如何支配我们的身体、精神和健康的问题。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张婵研究员,让科学期刊编辑具备一双慧眼,提升样本和数据来源在统计学视角下的认识。主题三:世界一流学术期刊与学科发展来自牛津大学出版社期刊出版总监Rhodri Jackson, 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科学出版社)总经理彭斌,《科学》系列期刊出版人Bill Moran以及科睿唯安业务总监宁笔就“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界定与实施”专题发表了精彩观点。Rhodri Jackson谈到了期刊开放获取的趋势,重点讨论可持续处理该变化的重要性。彭斌分享了科学出版社近几年在优化布局、平台支撑、提升学术质量和竞争力等方面所做的努力。Bill Moran引入了变革时代保持和扩展世界一流品牌的管理认知。宁笔总监结合JCR数据库用翔实的数据剖析了中国期刊的表现,并提出大胆发挥强势学科、关注新兴、交叉学科,继而实施以单刊切入突破,强刊变大、大刊变强路径,从而推进刊群发展等针对性意见和建议。主题四:期刊可持续发展的市场意识与技术战略该专题邀请到了中国激光杂志社总经理杨蕾和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副社长刘冰分享期刊变革创新、集群化出版平台建设和融媒体发展的措施与进展。来自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出版和平台总监Patrick Franzen带了了光学工程学会20多年的平台经验,围绕平台增强展开对未来发展的思考。主题五:学术出版的未来最后一个主题也是最令同业憧憬的“学术出版的未来”,在畅想未来之前还是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和改善。信息方案总监前ISI副总裁Mark Garlinghouse回顾学术出版的主要作用以及如何预测未来的发展。欧洲科学编辑学会前主席Pippa Smart综合最新的同行评议倡议,批判性地思考新发展对同行评审的影响。中国激光杂志社总编辑王晓峰详细介绍了国际学术出版协会2019出版创新奖各项目的功能以及在学术出版领域的应用。本届大会为期三天,采用线上云会议室平台,提供智能翻译字幕,同期转播等便于观众实时理解与报告回顾。共19位顶尖专家带来高质量的报告,5位主持人联合主持, 100多个问题共同点燃线上的火花,带来具有创新性、鲜明论点、激荡智慧的报告,让每位与会人员下线后有回味、有启发、有动力。可以说,大会汇聚了行业翘楚和中流砥柱,我们深信同业们今天的交流是为未来的学术交流和学术出版找到一条可持续的光明之路,萌发世界一流的中国科技期刊版图!【来源:浙大学术期刊】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中新网北京11月24日电 (记者 余湛奕)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埃塞俄比亚驻华使馆23日共同举办纪念中国埃塞建交50周年线上学术研讨会。来自两国学术界、企业界代表以“中埃五十年:从古老文明到现代伙伴”为主题深入交流,共同回顾中埃塞传统友好,展望中埃塞、中非美好未来。埃塞副总理兼外交部长德梅克·梅孔嫩在线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埃塞财政与经济发展部部长艾哈迈德·希德、驻华大使特肖梅·托加和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林松添、驻埃塞大使赵志远分别致辞。研讨会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林怡和清华大学中非领导力发展中心联席主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副总干事恩吉达共同主持,部分非洲驻华使节、两国外交部、商务部等政府部门、地方友协、智库媒体、企业商会代表近200人在线旁听。德梅克首先代表埃塞俄比亚政府和人民对埃中建交50周年表示热烈祝贺。他表示,中埃两国是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典范,“一带一路”倡议和中非合作论坛两大峰会成果为埃塞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转型升级、连通全球市场、实现经济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助力埃塞实现快速发展成为可能。埃塞期待与中方持续推进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做好本国中长期规划与“一带一路”倡议和中非合作论坛的战略对接与政策衔接,不断深化两国互利合作,为中非合作和南南合作树立典范。林松添表示,埃塞是“一带一路”倡议重要合作伙伴和中非产能合作先行先试示范国家,中国一直是埃塞致力于自主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合作伙伴,没有之一。这是因为两国长期拥有高度的政治互信,相互尊重、互相支持,拥有广泛的友好民意和社会基础;这是因为两国加强发展战略对接,积极推动落实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和北京两大峰会成果,持续深化“一带一路”合作;这是因为双方坚持互学互鉴,坚持改革开放,并为促进双边互利合作提供政策支持和服务。与会金融机构负责人和企业家介绍了互利合作经验,学者分享了各自研究成果。双方一致认为,中国在全球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实现复工复产,为世界各国战胜疫情、恢复经济注入了强劲信心,也为中埃塞未来合作提供了不竭动力,期待双方在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园区建设、人力资源开发、数字经济、电子商务、减贫发展等领域不断深化互利合作,并在教育、文化、旅游、妇女、青年等领域开展广泛友好交流,推动两国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向纵深发展,更好惠及两国和两国人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