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凡的2020年悄然画上了句号,充实的秋季学期也刚刚结束。西安理工大学2020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重磅来袭!让我们用数据看看毕业后的XUTers有多优秀!No.1、毕业生深造率稳中有升毕业生的升学比例2020届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选择国内升学的比例分别为5.6%、29.8%、38.2%。毕业生读研院校的主要类型其中,本科生升学院校为“一流大学”或“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比例为33.7%。No.2、毕业生薪酬年年提高本校研究生毕业生平均薪酬2020届毕业的研究生中,有23.5%的人月收入集中在5501-7000元区间段,17.5%的人月收入集中在8501-10000元区间段,18.0%的人月收入集中在7001-8500元区间段。本校本科生毕业生平均薪酬2020届毕业的本科生中,有21.4%的人月收入集中在5501-6500元区间段,21.1%的人月收入集中在4501-5500元区间段。2020届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的月收入较2019届均有不同程度地提升。No.3、用人单位与学生关系高度融洽来本校招聘过的用人单位均表示未来愿意继续招聘本校毕业生。可见,本校招聘工作开展成效较好,对相关用人单位的吸引力较高。用人单位继续招聘本校毕业生的意愿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满意度用人单位对本校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为98%,具体调研结果如图。No.4、毕业生进入典型用人单位就业的情况给2020级的毕业生们点赞!下面就随小编一起阅读一下报告的具体内容吧!来源:西安理工大学 单行线新媒体工作室 学生处 编辑:罗驰;责任编辑:彭雅兰 王硕 审核:惠海龙 李博
这两所大学都位于西安,在陕西省各大学排名中也大致相同,在河北省的高考录取分数都相差无几,2018年理科,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是593分,西安理工大学是589分。最关键的是这两所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同样获评B档。因此在这两所大学中做出选择,的确有点难。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是建筑老八校之一,省部共建高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下设17个学院,63个本科专业;有一级学科博士点9个,博士后流动站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5个。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有5个B+(建筑学、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1个B(材料科学与工程)、2个C+(机械工程、美术学)、1个C(冶金工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王牌专业和建筑学相关,虽然建筑老八校的光辉已不那么耀眼,但是毕竟建筑相关专业实力还是不错的。西安理工大学也是省部共建高校,同样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下设16个二级学院;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有3个B+(控制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3个B(马克思主义理论、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5个B-(仪器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1个C(计算机科学与技术)、4个C-(信息与通信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工程、设计学)。西安理工大学的水利水电专业在全国还是很有名气的,除了985和211大学之外,该专业在全国属于实力很强的了。这两所大学无论在地域、综合实力、学科实力、在行业认可度等方面都相差不多,真的很难选,那题主就从将来想从事的行业领域方面选择吧,或者从住宿条件、校园环境、交通条件等方面选择吧。两所旗鼓相当的高校,材料专业也实力相当,实在给不出题主明确的建议。
尚未配妥剑,转眼便江湖。愿历尽千帆,归来仍少年。——题记近期,西安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材163班的毕业纪念视频火了!这条视频被陕西发布、第一新闻等多个媒体转发,陕西省教育厅也为这个班点赞!1、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共同书写了“我们”。一张张纯真的笑脸,共同组成了青春。四年时光,匆匆而过,点点滴滴的记忆如同涓涓细流,在脑海中汇成江河湖海,奔腾向前。2020届毕业生们,正在经历一次“毕”生难忘的毕业季,同样也让无数正青春与曾经同样青春的人,重温了毕业时的不舍与感动。材163班不仅有充满班魂的团结力,更是一个“学霸班级”。全班共36名同学,其中保研5人,考研录取19人,出国深造1人,研究生升学率达69.44%。这样名副其实的“学霸班级”你慕了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学霸班级”的神秘面纱。材163班共36名毕业生他们分别是严成、王轶男、王晨曦、王峰、王一、冯俊可、任博浩、师唐絮、孙晨皞、陈鑫、李鹏程、李荣、李泽铭、吴光正、吴丽君、张博、张杰、张凯、张兴洲、张泽乾、罗熙烨、杨俊、杨艳艳、徐丹蕾、高启丹、郭天琪、郭雅楠、康坤、董潇婉、彭标、阚志勇、张金虎、梁庆开、郭浩瀚、赵奔、杨孟欣。班级荣誉该班先后获得标兵班集体、五四红旗团支部、运动会总分第一等多项荣誉,并集体登上“知行榜样”颁奖典礼。个人荣誉班级同学共获得省级及以上奖励15余次,90%以上同学获得过校级以上奖励。看到这些荣誉证书,小编忍不住为他们点赞!耀眼成绩的背后离不开老师的帮助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小编特地采访了材163班的老师和同学们,听他们聊聊自己眼中的“学霸班级”。师说身为材163班的班级导师/辅导员,您如何看待材163班取得的优异成绩?班级导师 王涛:8、作为班级导师,我觉着这四年完成最有意义的工作是对他们学习和生活的引导。首先,在大一入学之初引导他们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和特长同时了解工作和读研所导致的机会成本的差异,思考并尽早确定大学毕业之后的人生规划,在此基础上做好大学四年的学业规划;其次,引导他们树立积极参与意识,培养主动进取精神,通过参加各项科技和实验竞赛去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再次,引导他们要主动去营造良好的宿舍氛围,为大学学习和生活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我们班取得这些优异成绩同每一个同学的努力拼搏和积极进取是分不开的,我为他们感到骄傲和自豪。辅导员 刘东:9、记得第一次开年级会的时候我给我的学生说:”不管你的高考分数考了多少,现在都已经成为历史,此刻的你们是在一条起跑线上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人逐渐成为了领跑者,有些人则变成了被套圈的人”。很欣慰材163班的同学理解并记住了这句话。作为他们的辅导员,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给予他们最大的帮助,记着大一下学期开始上大学物理这门课,考前两周的时候,我给班级同学开班会重点强调,这门课是很多人大学生涯的“噩梦”,那段时间班级成立了学习小组,集体上晚自习,复习较好的同学上台给大家讲解重难点,最后全班通过了考试。大三考研的时候,有些同学开始迷茫不自信,知道情况后我把他们召集起来,耐心引导,帮助他们科学规划复习计划。从大一开始,材163班的学习成绩、四六级通过率一直在年级14个班级里名列前茅,突出的自我管理能力是这个班同学的最大特点。四年时间,不间断的学习、个人能力的锻炼、性格的不断完善,这些积极因素的积累,使材163班的同学在面临更重要的选择时会站的更高,选择更多!班级说在你们相处了四年的班集体里,发生过哪些让你记忆犹新的事情?班长 严成:1、从曲江到金花,从在曲江篮球场第一次整队军训,到近日即将分别的我们,作为班长四年间发生的每件事都犹如就在昨天。大二时,老师公布全班大学物理全过时的喜悦,搬宿舍时我们相互帮助,都让我既欣喜又感动。大三时,熬夜画出的加热炉,银川实习的轴承,都是我最感动的记忆。每一次的一呼百应是35位同学对我的最大支持,也见证着我们之间越来越多的默契。团支书 王铁男: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回想起我们曾经参加过的诸多活动,这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大一刚开学和班级同学一起参加学院组织的“材料之星”活动,我们班级准备的节目是情景喜剧《一念天堂》,当时我提出这个想法之后,同学们都积极响应,最后由有着喜剧天赋的东北小伙儿冯俊可出演男主角,郭雅楠、张杰分别出演天使和魔鬼,还有一些戏份不多但绝对不能缺少的“绿叶”们:医生护士、小偷的父亲、被偷的贪官、被救的母女以及准备道具和服装的同学们。4、最终,我们班在“材料之星”的舞台上获得了掌声和喝彩以及第二名的好成绩,这是来自五湖四海的我们凝聚在材163这个大家庭中获得的第一个集体荣誉,也是每位材163同学心中美好的回忆。学习委员 吴丽君:5、珍贵的四年大学生活已接近尾声,作为班级的学委,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们班级的“严谨、进取、创新”的学习氛围。浓厚的学习氛围使我们班获得“学霸班级”、英语四级通过率高、全班一次性通过大物考试、上研率达69.44%等优异的成绩。我很幸运能够成为材163班的一员,让我收获了充实、快乐的大学生活,四年内的点点滴滴都将化为美好的记忆!回首大学四年,材料163班有太多美好回忆。经过四年磨砺的同学们将更加不畏风雨、不惧挫折、不再迷茫。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愿他们的所有努力都能开出人生出彩的繁花。山水一程,三生有幸此去一别,便是经年材料163班将不舍与感动都写在了毕业寄语里一起来看看吧~毕业寄语董潇婉:感谢各位同学,你们仿佛一束光,照亮了前方也温暖了我。希望各位山水有相逢,来日皆可期!郭雅楠: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前程似锦,星光满路。李泽铭:如果,清风有情,那么明月可鉴。但当清风拂过我茂盛的叶时总有留在当年的绿荫下的叶沙沙作响。或有遗憾,但就像不知为何相聚,却知因何别“理”。赵奔:漫步在校园林间小道,每一步都是那么温馨,却也如此不舍。大学四年,我们见证了每个人的成长和转变,我始终坚信,离别不会产生距离,离别是为了让我们更加珍惜。梁庆开:一位位可爱的伙伴们来自四方,聚于材料组成温暖的大家庭,此去定是鹏程万里,余生难忘西理工之情。毕业快乐,各位珍重!陈鑫:四载同窗,时光镌刻我们如歌的友谊点滴。两处校区,西理见证我们无悔的奋斗青春。彭标:六月的阳光灿烂,分别的泪花闪闪。不必把相聚的誓言宣,深厚的友情记在心间。今日告别,来日再见。同学们,让我们重逢在完美的明天。祝你前程似锦,一帆风顺!高启丹:即将毕业,四年的欢声笑语如电影回放般历历在目。愿大家在今后的日子里能扬起新帆,拼搏出光辉的前程!张金虎: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各位四年同窗好友,前程似锦。李荣:十年寒窗,发挥在此时,精神抖擞,奋战考场中,放松心情,沉着来应对,充满信心,考出好成绩,祝疫情下的20届考生更加有韧性,西安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欢迎你。杨艳艳:疫情磨练了你们的意志,题海丰富了你们的知识。特殊时期内的高考,更显你们卓尔不群的品格和才识。高考在即,愿你们每一位都能成就自己,加油!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会走得更远。学霸班级的“传奇”是他们努力拼搏、不懈奋斗才取得的成果。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高考在即,“学霸”们也有寄语送给高三学子们!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 小编也有句话送给乘风破浪的每个人:伴着欢笑与泪水、温情与澎湃,愿你前程似锦,未来可期!乘风破浪,不负锦绣年华。来源:西安理工大学 信息来源:材料学院 校团委 排版:孔梦琪 编辑:罗驰 岳怡婷 责任编辑:彭雅兰 张常春 审核:王凌云 监制:王辉
“大西安”释放“西引力”。9月14日下午,2018年落户西安的硕士突破2万名。毕业于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的陈昊哲幸运地成为今年第20000名硕士“新西安人”。27岁的陈昊哲2016年毕业于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昨日,顺利落户灞桥区红旗派出所的他告诉记者:“能够成为第2万名硕士‘新西安人’很荣幸、很开心。”据了解,获得此次2018年度“第20000+”硕士“新西安人”名誉的还有贾威、李庆圣、刘正晨三位硕士。为欢迎这4位硕士“新西安人”,西安市特意向他们赠送了一份包含“食、住、行、游”的礼包,真诚地希望他们在西安衣食无忧、住行方便,生活幸福、工作顺利,事业有新成就,创业有大发展。目前,西安市委、市政府正在奋力追赶超越,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并深入实施户籍、人才、创新创业“三大新政”,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招才引智。据西安市公安局最新统计,2018年1月1日至9月14日13时,全市市外迁入共612660人,其中博士以上1036人,硕士研究生20005人,本科生194937人,人才引进26776人。第20000名硕士“新西安人”陈昊哲:英国留学归来,要在西安发展“我老家在延安,但是从小我对西安却有着深厚的感情,上大学后,我更加坚信毕业后要回到西安工作。”9月14日,今年第20000名硕士“新西安人”陈昊哲说,“之所以想回到西安,是因为这座城市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深深地吸引了我。”“从诺丁汉特伦特大学毕业时,在国外也有不少工作机会可选择,但我还是选择回到西安,在我的内心深处,这里早已是我的家乡。”27岁的陈昊哲激动地说,2016年,他从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毕业。当时,不仅他回到西安,还有一起在英国上学的女友也回到西安。很快,他们在西安有了满意的工作,并在西安与女友步入了婚姻殿堂。落户时,他的孩子已4个月了,如今他们一家三口全部落户西安。他笑着说:“刚回到西安,我一直忙于工作,没考虑落户的事情,今年看到西安越来越受欢迎,我决定落户西安,不仅自己落户,妻子和4个月大的孩子也一起落户西安。”昨日,他们一家顺利地在公安灞桥分局红旗派出所办理了落户手续。第20000+硕士“新西安人”贾威:西安早已是我的第二故乡毕业于西安理工大学材料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贾威今年29岁,老家在河南驻马店的他告诉记者,自己从中学就来到西安,心中早已把西安当作第二故乡。这些年,他目睹了西安的变迁和快速发展。“虽然地处西北,但是西安以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为目标,大力发展经济、科技;‘厕所革命’‘烟头不落地’让城市环境更美好。而随着京东、海航等巨头落户西安、各项经济指数的飞速增长,西安凭借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高校科研资源的聚集、强大的国防科技工业的优势,让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选择安家西安,把这里作为实现自身发展与自我价值、社会价值的根据地。”贾威说。在灞桥区席王派出所顺利办理完落户手续之后,贾威说,毕业两年,现在终于落户在了他深深热爱着的城市,终于正式成为了西安人,很激动,感谢这座城市对他的培养,希望落户后为“大西安”发展添砖加瓦,奉献一份力量。第20000+硕士“新西安人”李庆圣:落户西安实现我多年的愿望“五年多前,我来西安旅游过,当时就觉得这座城市特别亲切,从那时起,心里就有了一个小小的愿望,希望在这座城市生活。” 9月14日,2018年度“第20000+”硕士“新西安人”李庆圣说,“去年以来,看到媒体对西安的宣传,不仅让我对西安有了进一步了解,更让我有了来西安安家的愿望。”李庆圣,今年26岁,2018年毕业于中北大学的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拿到户口本时,他激动地说,西安对人才的引进与重视,让每一个新落户西安的人都非常感动。目前,西安正在飞速发展,更让大家看到这座城市未来发展的无限潜能。他说:“在办理落户的过程中,公安灞桥分局洪庆派出所户籍窗口民警耐心细致地为我解答户籍政策,不到10分钟,就办完了相关落户业务,这些都让我非常感动,服务窗口的效率,也让我充分地感受到西安市政府对人才的重视度。作为一名刚毕业的学生,希望为西安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第20000+硕士“新西安人”刘正晨:西安成为年轻人创业干事的沃土今年34岁的刘正晨从新疆医科大学硕士毕业后,便应聘到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成为肝胆外科的一名住院医师。他直言,临近毕业,在就业选择时,支持自己最后决心来西安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西安是13朝古都,文化底蕴深厚;二是从新闻媒体报道中感受到了西安市政府对人才的重视。“政府对人才的重视程度,可以看出一个城市的发展潜力。西安市政府推行的各种人才引进政策,如户籍和落户新政,让我深深感受到了西安对人才的迫切渴望。”刘正晨说,按照这样的形势发展下去,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才聚集在西安,使这里快速成为年轻人创业干事的沃土。昨日,他笑着向记者说,他已经和同为新疆医科大学毕业的女朋友商量好,让她也落户西安,从此在这里安家落户,共同为西安的发展尽绵薄之力。来源:西安晚报
大家好,我是作者小代,本期为大家介绍非“211工程”中较好的理工类大学。虽然不是211大学,但是实力依然强劲,就业率、考研通过率都有保证,走在其他高校的前列,高考填报志愿时,可供您参考。上海理工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坐落于上海市东北部、中环线和黄浦江之间,毗邻复兴岛和共青森林公园。军工路校区,源于1906年创办的沪江大学;复兴路校区,源于1907年创办的德文医学堂。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4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550余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6人(含双聘),国家级中青年专家、国家级教学名师等国家级各类专家20余人。南京邮电大学南京邮电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双一流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南京邮电大学是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其前身是1942年诞生于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八路军战邮干训班,是我党、我军早期系统培养通信人才的学校之一。学校现有博士后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4个,专业学位授权点(领域)13个,本科专业53个。现有各类在籍生3万余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双一流学科:大气科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享有“中国气象人才摇篮”之美誉,其前身南京气象学院始建于1960年,197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2004年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校是江苏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和中国气象局三方共建高校,同时得到江苏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海洋局共建。拥有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教育培养体系,并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大气科学学科在教育部一级学科评估中排名全国第一,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具有百年办学历史,是一所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于2001年由原南京化工大学与原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是江苏省重点建设高校。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3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2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107个,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精品教材1门,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2个,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成都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双一流学科:地质学)1956年3月15日,国务院批准建立成都地质勘探学院,2001年由教育部批准组建成都理工大学。学校由地质部、地质矿产部、国土资源部直属,2000年划转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省属重点大学。学校位于成都市市区,地理位置优越。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2007年,学校被教育部评为本科教学优秀单位。学校连续7次获得了“四川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还被评为“2011-2012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五十强)。重庆交通大学重庆交通大学创办于1951年,是一所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专业覆盖工、管、理、经、文、法等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学校由南岸校区、双福校区及大坪分部组成。现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学校在长期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交通特色,土木工程、水利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等学科优势明显。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工业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双一流学科:纺织科学与工程)天津工业大学是教育部与天津市共建高等学校。始建于1958年河北纺织工学院,2000年更名为天津工业大学,是我国最早开展纺织高等教育的学府之一,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管、经、法、艺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工业大学。学校现有60个本科专业,其中包括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5个天津市品牌专业、6 个天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1个国家重点学科,7个天津市重点学科,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0个一级学科硕士点、6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和6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3个博士后流动站。学校拥有天津市属高校中唯一的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科技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天津科技大学是中央和地方共建、天津市重点建设的以工为主,工、理、文、经、管、法、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1958年,天津轻工业学院,2002年独立更名为天津科技大学, 2011年学校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学校建有 “发酵工程” 国家级重点学科,有“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 “化学工程与技术”、“海洋科学”、“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设计学”等7个省部级重点学科,有“发酵工程”、“制浆造纸工程”、“食品科学”3个天津市“重中之重”学科,有“食品科学与工程”、“ 包装工程”、“生物工程”和“轻化工程” 4个国家特色专业以及13个天津市品牌专业。北方工业大学北方工业大学位于北京市,是一所以工为主、文理兼融,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培养层次和高水平棒垒球运动员招收资格的多科性高等学府,具有硕士研究生免试推荐资格,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院校。现有1 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9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涵盖5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5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其中,11个工程硕士领域、1个法律硕士授权点、1个工商管理硕士授权点、1个会计硕士授权点、1个建筑学硕士授权点),3个第二学士学位授权点。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始建于1953年,目前已发展成为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综合性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稳居全国高校百强行列。2013年5月,由学校牵头建设的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国家2011计划,成为全国首批14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之一。学校现有4个博士后流动站;有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5个,涉及一级学科8个,其中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有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01个,涉及一级学科32个,其中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4个;具有工商管理硕士、工程硕士、农业推广硕士、药学硕士、工程管理硕士等5种专业学位授予权;具有硕士研究生免试推荐权和外国留学生、港澳台学生招生权。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是一所电子信息特色突出,经管学科优势明显,工、理、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相互渗透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先后隶属于第二机械工业部、第四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信息产业部等中央部委,2000年实行浙江省与信息产业部共建、以浙江省管理为主的办学管理体制,2007年成为浙江省与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共建高校,2015年被列为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拥有4个国防特色学科、2个浙江省重中之重一级学科、2个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1个浙江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9个浙江省重点学科。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由原广东工学院、广东机械学院和华南建设学院(东院)于1995年6月合并组建而成,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拥有7个省优势重点学科一级学科,5个省特色重点学科二级学科,有工程硕士(17个领域)、工商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会计硕士、翻译硕士5种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同时具有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学校现有83个本科专业,自2014年起,所有本科专业均在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第一批本科录取批次招生。机械、信息、材料、化工四个学科为广东省重点建设学科。2012年以来,工程学科位居ESI世界排名前1%行列。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建校于1951年,学校在青岛、泰安、济南三地办学,主校区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区位优势明显。有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3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7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实验室(基地)和工程研究中心61个,其中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另有青岛市重点学科3个、重点实验室4个、工程实验室2个、工程研究中心3个。学校设有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培训中心授权业务中心、山东—俄罗斯科技合作中心、青岛市制造业信息化人才培训基地。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在学校设有中国唯一的“中国科学中心”。哈尔滨理工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由原机械工业部所属的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电工学院和哈尔滨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于1995年合并组建而成, 2008年,获批教育部“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高校。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有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0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和2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4个国防特色学科。西安理工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属中央和陕西省共建、以陕西省管理为主的高校。学校前身是北京机械学院和陕西工业大学于1972年合并组建的陕西机械学院,1994年1月经批准更名为西安理工大学。学校是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入选高校、陕西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工程支持高校。学校是我国首批获得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学校设有研究生院,现有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1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1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学位授权点覆盖全部本科专业。水利工程学科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涵盖5个二级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等21个学科为陕西省重点学科。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招生政策为准。祝愿广大考生在高考中取得成功。欢迎大家关注作者小代,翻阅其它文章。如果对您有帮助,请收藏、分享。也欢迎大家在下面评论,发表自己的意见。
菜鸟有幸去过西安理工大学,当时去的应该是属于老校区,在金花校区。那个地方是属于研究生的校区,新校区是在曲江新区,菜鸟没有去过。西安的高校比较多,好学校也确实不少,菜鸟下面大概谈谈吧。一、西安的部分大学排名情况这是菜鸟整理的西安部分高校的排名情况。从这个表格中,可以清楚的看到西安理工大学的排名情况,是排到第九名的位置。讲真的,这个排名已经很可以了,因为西安的高校确实很多,能排到这个位置着实是很不错了。二、西安的一本大学名单这是菜鸟整理的西安的一本大学。从表格中可以看到,西安理工大学在一本大学中也是比较靠前的大学,很不错的大学。录取的分数也是比较高的,这是平均的录取分数,不是那一年的具体录取分数,这个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国家级特色专业:水利水电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工商管理;家级重点学科: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水工结构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西安3所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5所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原来的985学校三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 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B类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原来的211五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西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空军医科大学。除过原来的985、211外,一档西安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二档西安邮电、陕科大、西外、西政法。三档西安工业大学、西安科大、西石油、西工程。西安理工是除了原来的985、211外是排名第一的学校,实力和就业都是不容小觑的。
最近受新冠病毒疫情的影响,很多省市都要求学校延迟开学,高三的同学们也是不能返校进行高考复习和冲刺,那这段时间待在家里,也不能把功课落下,毕竟还有150多天就要高考了,时间也还是很紧张。高考是一个人的人生中非常大的一件事,家里有一个高考生,全家都要为高考生服务,各种营养以及平时的学习需求,都要满足,其实在高三的这一年里,不光是学生们压力大,很辛苦,做后勤工作的家长也是压力非常大的。高考生们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填报志愿。很多人有疑问,志愿不是高考结束后才填报吗?为什么现在就要开始着手准备志愿的事情呢?因为填报志愿可以说是关系到自己一辈子的大事,所填报的城市以及专业,都很影响自己未来几十年的发展。选择城市就是一个首要的因素,是选择本地的大学,还是外地的大学,因为一般所选择的大学城市,就决定了自己未来会在哪里生活和工作。所选择的专业也非常重要,如果选择了一个不好就业的专业,那也很影响自己未来的发展,还要在毕业之际转行,所有的知识从头开始学习,还是很辛苦,也很浪费时间的。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5个大学专业,本科毕业后就业不好,但是如果考研后,就业就非常吃香,希望可以帮助到各位同学。一、环境科学这个专业主要培养的就是具备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等从事科研、教学、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就业方向大致就是环境保护方面的研究工作研究人员、环境工程师、大中专学校里环境工程专业的老师,以及公务员。推荐院校: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山西大学。二、材料工程与科学毕业生一般就是到钢企、制造企业、汽车厂或者是陶瓷、水泥、家电等企业工作,这个专业本身就是比较有特殊性,带了一点研究的性质,如果不考研直接就业,前景是非常不好的。推荐院校: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大学、中南大学。三、材料化学很多人都觉得这个专业是中看不中用,现实生活中能用到的地方太少了,但其实材料化学在生活中用的地方还是很多的,像冶金行业,在钢铁、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中效率低、产品质量差、生产过程中浪费严重等问题,都需要用材料化学的知识来解决。推荐院校:北京大学、复旦大学、西安理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四、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其实算是一门理科和医学相结合的专业,它是应用工程技术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解决医学防病治病,保障人民健康的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培养的是具备生命科学、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及信息科学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医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医学仪器以及其它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产业等部门从事研究、开发、教学及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推荐院校: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五、光信息科学与技术是一门很典型的理科类专业,是一门结合物理学、电子学、光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多种学科,对光信息科学与技术进行研究的新兴交叉学科,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物理学、现代测绘技术相互渗透,紧密联系。毕业生一般在与此专业相关的高等院校、科研部门、企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推荐院校:北京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理工大学。
微机电系统工程微机电系统工程专业是以机、电技术,尤其是微机械为基础的,综合多种学科领域技术的新型交叉学科。本专业的研究领域主要有微传感器、微加速度计、微陀螺和微惯导系统、微光学器件、微测量技术等。主干课程:微机电工程材料、微机电器件与系统、微机械学、微纳米测量与测试技术、微细加工技术、现代传感技术、精密工程制造基础和光存储技术等。毕业生可在集成电路制造、航空、航天、机械工程、精密仪器、微电子、医疗器械等行业和领域的研究院所、大中型企业、合资企业及高等院校从事科研、设计、生产等方面的工作。开设高校:西北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设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培养具有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生物学和医学等领域的相关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解决工程中局部问题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主干课程:纳米材料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物理效应、纳米材料的结构、尺寸和形貌的表征技术、纳米粉体材料的制备与表面修饰、一维纳米材料的制备、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纳米结构材料的制备、纳米材料的物理特性与应用、纳电子器件的基本原理和微加工技术、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等。该专业的毕业生一般都可以在科研院校及纳米材料、黏合剂、涂料、电镀、陶瓷等相关领域从事相关产品开发、生产和检测等工作。与材料专业方面的学生基本有着相似的职业发展道路。纳米材料专业同学可以有以下去处: 一是选择继续出国深造或者进高校、研究院从事纳米材料研发工作,这是纳米材料人才继续本领域内研究的主要途径。二是选择进入纳米材料行业企业。三是进入传统材料相关企业。开设高校:苏州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京理工大学、陕西科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许昌学院、黄河科技学院水声工程本学科所依托的国家级“水声技术重点实验室”作为我国水声技术基础研究最重要的研究单位之一,研究方向基本涵盖了水声技术的全部研究领域,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水声装备研制和系统集成技术研究等多方面和谐发展。该专业具有四个相对稳定、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研究方向:声纳总体技术;信号处理;传感器及声系统;计量与测试技术。主干课程:自然辩证法概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基础英语、专业英语、矩阵理论、数理统计、声学原理与噪声控制、水声学基础、振动理论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信号处理、数学物理方程、振动和声学问题计算、水下噪声学、近代试验技术、线性系统理论、最优估计理论与系统辨别、离散随机信号处理、学术报告会。水声工程专业的一级学科是船舶与海洋工程,以国防领域为主要研究背景,涉及声学、水声学、信号处理、测试技术等多种学科的基础理论和技术。人才众多,就业前景比较光明,就业面宽。在未来迅速发展的声学领域中,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和发展前景。在船舶、兵器、核能、航空、航天、民航、交通运输、民用动力、环境工程等领域相关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和部队有着广阔的就业前景。开设高校:哈尔滨工程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海军航空大学、江苏科技大学、海军潜艇学院、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电波传播与天线电波传播与天线专业是旨在培养具有坚实数学物理基础,掌握现代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能运用计算机等现代工具对无线电系统及信息获取进行分析、设计和综合应用的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主要课程:信号与系统、电磁场理论、电波传播、电磁波散射、天线原理与设计、微波技术基础、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路基础、数字逻辑设计及应用、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电磁场数学方法、阵列天线分析与综合、自适应天线、天线与微波测量、数字信号处理、随机信号分析等。本专业的就业前景还不错,毕业生可到信息电子、航空、航天、船舶、电信等工业部门和国防科研院所从事相关科学研究、技术研发、技术应用、技术管理和教学等工作。开设高校:天津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武汉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是教育部的特设专业,结合电气工程和计算机科学,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是将软件设计与硬件设计一体化,并结合电力电子学的一门专业。主要课程:电子和计算机工程专业本科核心课程有:硬件类,如逻辑与计算机设计、计算机组成、计算机体系结构等,讲述嵌入式系统、实时系统和智能机器人系统;算法与语言类,如算法分析、数据结构、C语言、Java等,讲述编制计算机程序所需的语言基础及方法;系统类,如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并行计算、移动计算等,讲述不同级别的计算机系统的原理及方法;人工智能和数据科学,数据库、人工智能、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视觉等,讲述不同领域进行应用程序开发所需的计算机知识;安全类,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库系统与数据库安全、网络安全等,讲述保障计算机系统及数据安全所需的相关知识。电子信息产业是国内外发展最迅速的领域,我国在制定面向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战略计划中把电子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列于首位。毕业生就业范围广,不受行业限制,近三年毕业生在全国各类人才需求中一直稳居前列,就业率超过90%。毕业生可以在邮电、通信、金融、电力部门以及电子信息与计算机应用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从事科研开发和技术管理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还可以在政府机关和国民经济的许多领域从事电子信息系统的维护管理工作。开设高校: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南石油大学、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汕头大学地理国情监测地理国情监测专业是为了满足国家重大工程、重大战略、突发事件、宏观管理等对地理国情监测紧缺人才的迫切需求而开设的。该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现代测绘技术、人文社会科学调查技术,具有地理国情动态获取、集成处理、综合分析和评估等能力的交叉复合型专门人才。主要课程:地理国情概论、地理国情调查技术与方法、地理国情监测原理、地理调查与编码、地理国情数据分析,地理国情监测应用建模、地理国情数据处理(双语课程)、数字传感器网络技术、测量学、遥感原理、摄影测量学、全球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地理国情报告与发布、空间数据库、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与区域规划、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运筹学、网络地理信息系统、国情信息技术集成(全英文课程)、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C语言)、数据结构、数字图像处理、空间智能与辅助决策、地理国情可视化与地理模拟。毕业生能在测绘、国土、规划、民政、水利、交通、环境、生态、矿产、农业、林业、人口、海洋、气象、国防、军事、安全、公共卫生、重大工程等政府部门、科研院校、企事业单位从事与地理国情监测相关的科研、教育、技术研发和管理工作。开设高校:武汉大学、南宁师范大学飞行器适航技术飞行器适航技术专业主要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掌握航空专业知识、适航法规、适航验证与审定技术以及适航工程管理等理论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本专业采用本硕连读优秀生培养模式,通过招生录取选拔,入学后与飞机设计、航空发动机、航空电子、航空电器、飞行器制造工程等专业合作办学,前3年学习飞机、发动机、飞机系统与机载设备、飞行器制造等专门知识,第4年集中学习航空器适航审定技术与管理知识,考核合格后,直接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航概论、飞行力学、飞机结构适航基础等,将发挥交通运输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和动力机械工程等学科交叉优势,力求将科学与工程应用进行有机融合。该专业是为适应我国民用飞机的研制、生产、使用和维护的发展需求所创办的新专业。该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去向是:上海适航审定中心、沈阳适航审定中心等适航审定与管理部门,中国东方航空公司、中国南方航空公司、中国国际航空有限公司、深圳航空公司等民航单位,以及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航空电器有限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等民用航空设计、制造单位,也可去高等学校、生产企业和管理部门从事该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科研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开设高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西北工业大学、安阳工学院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专业是为了适应我国国民经济和国防核科技工业发展需要而开设的学科,能培养在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及相近专业领域从事科研、设计、生产、应用和管理等的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核燃料循环概论、同位素分离原理、化工原理、核燃料后处理及核废物处置、 核材料工程等。核电事业的发展将为该专业的学生提供巨大的发展前景,该专业的毕业生主要是从事核材料开发和性能测试,其次就是在相近专业领域从事科研、设计、生产、应用和管理工作。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专业毕业生主要服务于国防军工和核电行业及其相关民用产业,还可到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及行政单位等工作,可从事辐射防护方面的科研、教学、环境管理等工作。开设高校: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华理工大学、南华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兰州大学历史建筑保护工程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已经成为建筑院系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专业领域,属建筑学新兴的学科方向,并且与社会对这一领域的职业化需求相适应。主要课程:建筑初步、美术、历史建筑形制与工艺、建筑设计、建筑历史、建筑技术、保护技术、艺术史、文博专题等。随着社会历史保护意识的迅速发展,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在我国正呈现出快速的发展趋势,我国作为历史建筑遗产资源及其丰富的文明古国,有必要在该领域与国际先进接轨,以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对此类专门人才的需求,很多建筑、土建类专业的考生在选择在职研的过程中都会选择这一专业,而从就业率来看,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也不负众望,成为就业率较高的专业之一。开设高校:北京建筑大学、同济大学、湖南理工学院、苏州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廊坊师范学院、南阳理工学院
“大西安”释放“西引力”。9月14日下午,2018年落户西安的硕士突破2万名。毕业于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的陈昊哲幸运地成为今年第20000名硕士“新西安人”。4名硕士研究生落户灞桥27岁的陈昊哲2016年毕业于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昨日,顺利落户灞桥区红旗派出所的他告诉记者:“能够成为第2万名硕士‘新西安人’很荣幸、很开心。”记者现场了解到,获得此次2018年度“第20000+”硕士“新西安人”名誉的还有贾威、李庆圣、刘正晨三位硕士。为欢迎这4位硕士“新西安人”,西安市特意向他们赠送了一份包含“食、住、行、游”的礼包,真诚地希望他们在西安衣食无忧、住行方便,生活幸福、工作顺利,事业有新成就,创业有大发展。目前,西安市委、市政府正在奋力追赶超越,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并深入实施户籍、人才、创新创业“三大新政”,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招才引智。据西安市公安局最新统计,2018年1月1日至9月14日13时,全市市外迁入共612660人,其中博士以上1036人,硕士研究生20005人,本科生194937人,人才引进26776人。英国留学归来 要在西安发展“我老家在延安,但是从小我对西安却有着深厚的感情,上大学后,我更加坚信毕业后要回到西安工作。”9月14日,今年第20000名硕士“新西安人”陈昊哲说,“之所以想回到西安,是因为这座城市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深深地吸引了我。”“从诺丁汉特伦特大学毕业时,在国外也有不少工作机会可选择,但我还是选择回到西安,在我的内心深处,这里早已是我的家乡。”27岁的陈昊哲激动地说,2016年,他从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毕业。当时,不仅他回到西安,还有一起在英国上学的女友也回到西安。很快,他们在西安有了满意的工作,并在西安与女友步入了婚姻殿堂。落户时,他的孩子已4个月了,如今他们一家三口全部落户西安。他笑着说:“刚回到西安,我一直忙于工作,没考虑落户的事情,今年看到西安越来越受欢迎,我决定落户西安,不仅自己落户,妻子和4个月大的孩子也一起落户西安。”昨日,他们一家顺利地在公安灞桥分局红旗派出所办理了落户手续。第20000+硕士“新西安人”贾威——西安早已是我的第二故乡毕业于西安理工大学材料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贾威今年29岁,老家在河南驻马店的他告诉记者,自己从中学就来到西安,心中早已把西安当作第二故乡。这些年,他目睹了西安的变迁和快速发展。“虽然地处西北,但是西安以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为目标,大力发展经济、科技;‘厕所革命’‘烟头不落地’让城市环境更美好。而随着京东、海航等巨头落户西安、各项经济指数的飞速增长,西安凭借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高校科研资源的聚集、强大的国防科技工业的优势,让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选择安家西安,把这里作为实现自身发展与自我价值、社会价值的根据地。”贾威说。在灞桥区席王派出所顺利办理完落户手续之后,贾威说,毕业两年,现在终于落户在了他深深热爱着的城市,终于正式成为了西安人,很激动,感谢这座城市对他的培养,希望落户后为“大西安”发展添砖加瓦,奉献一份力量。第20000+硕士“新西安人”李庆圣——落户西安 实现我多年的愿望“五年多前,我来西安旅游过,当时就觉得这座城市特别亲切,从那时起,心里就有了一个小小的愿望,希望在这座城市生活。” 9月14日,2018年度“第20000+”硕士“新西安人”李庆圣说,“去年以来,看到媒体对西安的宣传,不仅让我对西安有了进一步了解,更让我有了来西安安家的愿望。”李庆圣,今年26岁,2018年毕业于中北大学的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拿到户口本时,他激动地说,西安对人才的引进与重视,让每一个新落户西安的人都非常感动。目前,西安正在飞速发展,更让大家看到这座城市未来发展的无限潜能。他说:“在办理落户的过程中,公安灞桥分局洪庆派出所户籍窗口民警耐心细致地为我解答户籍政策,不到10分钟,就办完了相关落户业务,这些都让我非常感动,服务窗口的效率,也让我充分地感受到西安市政府对人才的重视度。作为一名刚毕业的学生,希望为西安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第20000+硕士“新西安人”刘正晨——西安成为年轻人创业干事的沃土今年34岁的刘正晨从新疆医科大学硕士毕业后,便应聘到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成为肝胆外科的一名住院医师。他直言,临近毕业,在就业选择时,支持自己最后决心来西安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西安是13朝古都,文化底蕴深厚;二是从新闻媒体报道中感受到了西安市政府对人才的重视。“政府对人才的重视程度,可以看出一个城市的发展潜力。西安市政府推行的各种人才引进政策,如户籍和落户新政,让我深深感受到了西安对人才的迫切渴望。”刘正晨说,按照这样的形势发展下去,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才聚集在西安,使这里快速成为年轻人创业干事的沃土。昨日,他笑着向记者说,他已经和同为新疆医科大学毕业的女朋友商量好,让她也落户西安,从此在这里安家落户,共同为西安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141篇学术论文、59篇SCI检索、2位“优青”、1间宿舍,这两位“学神”的故事,就发生在西安理工大学。一间宿舍走出两位“优青”的概率是多少?一间宿舍同时出现两位“优青”,简直不可思议。但这种极小概率的事件就发生在理工大厦南322宿舍,这间宿舍同时走出了我校水利水电学院的两位“优青”李炎隆老师和许增光老师。李炎隆老师和许增光老师理工大厦一间宿舍住6名同学,其中两名同学荣获“优青”的概率是多大?一间宿舍共计发表学术论文141篇,其中SCI检索59篇的概率又是多大?要想正确回答这些题目,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优青”是什么,“SCI”又是什么。“优青”是什么?“优青”是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设立的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官网统计数据,2019年国家优青项目的受理项目数额为5623项,但仅有600人获此殊荣,资助率仅为10.67%。什么是SCI?SCI是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的简称 ,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之一,是目前国际上被公认的最具权威的科技文献检索工具。要想细细了解这两位老师的缘分与故事,那得从2001年的盛夏说起。初识水利 相遇西理工2001年夏,又是一年开学季,西安理工大学又迎来了一批带着梦想的少年们,其中一个山东小伙和一个陕西小伙带着重重的行李相遇在理工大厦南322宿舍,他们就是李炎隆老师和许增光老师。李炎隆老师和许增光老师在理工大厦322宿舍开启了他们大学四年、研究生三年同班同宿舍的同学时光。“你为什么报考这个专业啊?”许增光问。“阴差阳错吧,我被调剂了,你呢?”李炎隆耸耸肩。“我算是受家庭影响吧,我家人是西理工毕业的”。如今水工专业的两位青年带头人,他们的话匣子就这样打开了。跟现在一提起水工专业“旁征博引,神采奕奕”的状态截然不同,他们也曾有过迷茫。一个“大牛”的诞生,必将经历“小白”时期的懵懂。 没有天生的达人,所有的成功都是持之以恒积蓄来的能量爆发。本科期间,他们深知课堂的重要性,跟随老师的思路,紧扣课本上的内容,不懂就问,多做多练,成绩一直名列专业前茅。通过对专业知识循序渐进地学习,他们从最初的“跟着学”到“想着学” 再到“抢着学”,将个人主观能动性发挥在汲取知识的每一个环节。通过水工专业的生产实习,他们对专业的认识和理解也渐入佳境,他们逐渐意识到这个专业可以凝结铸造一个强国惠民的伟大工程,这是一个重要且崇高的专业。李炎隆老师(前排左一)和许增光老师(前排左三)热爱水利 求索不息带着对水工专业的热爱,两位少年选择了继续求学,经历了认真的备战复习,2005年他们一起如愿考上了西安理工大水工专业的研究生,再次成为了同班同宿舍的同学。研究生的学习与本科不尽相同,需要更加主动地将专一性、广博性、研究性与创造性相结合。因此他们成为了图书馆二楼期刊室的常客。“当时上网没有像现在这么方便,我也是在逐渐摸索,通过各种途径去看去了解,只有看的多了,了解的多了,才会有自己的思考。写科技论文就是要有自己的东西,重复别人的工作是没有意义的,找到不同,才有创新”许增光老师回忆道。在更加积极主动的付出下,经历了一次次整理——思考——推翻——调整的过程,许增光老师在研一下学期发表了属于自己的第一篇论文,研二上学期李炎隆老师的第一篇论文也见刊了。“当时的研究生毕业,没有发表论文的要求,但我们都觉得发表论文是对自己付出的肯定和继续探索的鼓励。”李炎隆老师接受采访时这样说。在求知欲驱使下,两位老师选择继续深造读博,下定决心要在这一领域寻求真谛、开拓思维,最终服务和回馈社会。2008年李炎隆老师选择在本校继续读博,而许增光老师去了上海交通大学。博士三年,他们奋斗在不同的学校,研究着不同的方向,但他们依然相互鼓励、相互见证、共同进步。他们依然保持着高度的自律和不怠的坚持。许增光老师每天会在笔记本上记下思考的过程,或是勤勉汲取的摘抄,或是灵光一现的切入点,亦或是沉心勤恳的数值计算,数十个笔记本上罗缕纪存,折射出他踏实勤奋、厉行求真的科研态度。李炎隆老师在西理工的校园每天都重复着“宿舍-食堂-实验室”的路线轨迹,“发问-思考-解答”的学习模式。啃理论、写论文、搞实验,带来的压力有时也会让两位少年感到焦虑,每当遇到瓶颈时,他们总会给对方打电话“聊一聊”,分享彼此的研究进度,听取对方的建议,相互打气,相互鼓励。李炎隆老师说:“搞科研是需要定力和耐心的,但这并不代表科研是自娱自乐,更不能闭门造车”。有效的交流和沟通能带来新的思路,打破固有的思维。李炎隆老师和许增光老师学生时代的笔记钟情水利 反哺育人博士毕业后,两位老师又做了同样的选择,他们回到了母校,回到了记录着他们的青春、他们的成长的西理工校园,成为了一名教师。曾经的付出成就了他们的现在。他们想像他们的老师一样,培养出更多的学生,让水利人才像大江大河一样绵延不绝。随着越来越熟悉这个专业,他们也越来越热爱这个令人骄傲的专业。水利工程作为一项民生基础建设工程,其发展事关国民经济和社会的总体大局。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中国的超级工程背后都能映射出水利人的努力付出。两位老师想通过自己的研究成果,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水利工程是一项兼顾水电开发、保障民生、实现水利安全和人水和谐的重要工作。因为一脉相承的传统和对学校的深厚情感,他们想用自己的所学、所悟、所思感染每一位学生,用自己的成长经历帮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中两位老师寓教于情,他们通过工程实例让学生知道水利事业是一种带有公益性质的事业。他们经常告诫学生,“当你们学有所成,将知识、热情、青春悉数投入一个项目时,将会感觉到自己在和这个伟大的工程一起成长,那种自豪感值得一生去铭记。”说起教学和科研两项工作,李炎隆老师说:“人生没有捷径,最后的成果就是努力程度最直接的反映,希望学生既会‘听话’端正态度,汲取意见;又要‘不听话’主动思考学会质疑”。许增光老师说:“要沉得住气,稳得住心,学会在庞杂中寻主导,大方向中找中心,不要只说不行动,也不要光干不思考”。李炎隆老师(左)和许增光老师(右)两位老师和水利事业一起成长,一起明心立志,共同绘制人生蓝图、相互借鉴、追赶超越。两位老师分别于2017年和2019年入选国家“优青”,在自己钟爱的事业上,获得更多荣誉,承担更多的责任。看完两位“学神”老师的成长之路,大家是不是和小编一样对两位“学神”老师心悦诚服呢?大家可以在留言区交流自己的看法呦!来源: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排 版:白雨鑫 编 辑:张鹏鹏 责任编辑:张 明 审 核:王 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