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陕西排名前10的大学,全省仅3所“985大学”,你知道是哪3所吗?花打朝

陕西排名前10的大学,全省仅3所“985大学”,你知道是哪3所吗?

#陕西#1、西安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简称:西安交大),于1896年创建,坐落于陕西省西安市,前身是南洋公学,是中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属于“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七所高校、“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九所高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学校是具有理工特色,涵盖理、工、医、经、管、文、法、哲、教、艺等10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设有26个学院(部、中心)、9个本科书院和20所附属教学医院。2、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简称:西工大),于1938年10月始建,位于陕西西安,是中国唯一一所以同时发展航空、航天、航海(三航)工程教育和科学研究为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其由西北工学院和原西安航空学院于1957年10月合并而成。学校办学资源富集,学科特色鲜明。占地面积近5400亩,设有23个专业学院和国际教育学院、教育实验学院、西北工业大学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工程学院。拥有67个本科专业,34个硕士学位一级授权学科,21个博士学位一级授权学科,21个博士后流动站。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简称:西电、西军电),于1931年始建,坐落于陕西省西安市,是直属中国教育部的理工大学,''两电一邮''成员,中国电子信息领域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核心基地,位列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其前身是中央军委无线电学校,1988年更为现名。学校是国内最早建立信息论、信息系统工程、雷达、微波天线、电子机械、电子对抗等专业的高校之一,开辟了我国IT学科的先河,形成了鲜明的电子与信息学科特色与优势。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简称:西农),于1934年创建,坐落于陕西省杨凌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中管32所副部级建制重点大学之一,由原西北农业大学、西北林学院等7所科教单位合并组建而成,属于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985工程、211工程。学校设有26个学院(系、部、所)和研究生院,共有14个博士后流动站,1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1个本科专业。现有7个国家重点学科和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工程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化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8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 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2个学科进入ESI前1‰之列。目前,已发展为全国农林水学科最为齐备的高等农业院校。5、西北大学西北大学(简称“西大”),于1902年始建,坐落于陕西西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中国西北地区历史最为悠久的高等学府,首批国家“211工程”“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其前身为陕西大学堂和京师大学堂速成科仕学馆,1912年始称西北大学。学校现有太白校区、桃园校区、长安校区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2360余亩。现有24个院(系)和研究生院,88个本科专业,其中24个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接下来依次就是陕西师范大学、长安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科技大学。以上就是2020陕西省排名前10的大学,全省仅3所“985大学”,那就是: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你都知道吗?

何少何多

国内“退步”明显的4所985高校,南开、西安交大都上榜了!

【导读】短短几十年,我国各大高校的排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部分高校因占尽天时、地力、人和,这些年发展得顺风顺水,短短几十年便迅速崛起;有的高校却因位置偏远、经济落后、科研经费不足等原因,开始渐渐没落。此番境遇不免让人感慨万千!事物发展原本就是此消彼长的,对于高校而言也是如此。在国内经济一片繁荣昌盛的环境下,高校之间展开了你追我赶的竞争态势。为了能够在这场竞争中占得先机,很多高校从教育经费投入、人才储备、基础设施建设到生源选拔可谓是不遗余力,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扩张,跻身于国内名牌高校的行列,诸如:上海大学、浙江大学、深圳大学等。有的大学却因为跟不上变革的步伐,在这场竞争当中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开始慢慢走下神坛,渐渐的没落。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国内4所退步明显的985高校”吧。NO.1南京大学南京大学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拥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的高校之一。19世纪50年代是南京大学最辉煌的时刻,曾经力压东京大学(线位列亚洲第一),被誉为“民国最高学府”。而后南京大学(原国立中央大学)一分为二,拆分成了两所985高校,一所是现在的南京大学,另一所是东南大学。至此南京大学元气大伤,开始走下坡路。到了19世纪末期,国内各大高掀起合并重组的浪潮,而南京大学依然“固步自封”错失了这次复兴大好时机。NO.2南开大学南开大学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国内一流高校的代表,可与清华、北大、复旦并列,可如今的南开完全和前三所不是一个档次了。南开的退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王牌专业优势不在。光学工程、统计学、化学等学科曾经是南开大学的王牌专业,然而由于科研经费不足、领军人才外流等原因,这些昔日的王牌专业已经渐渐的失去了优势。二是生源质量退步明显,一所高校的长足发展首先是离不开优秀的人才,但是近些年南开大学的投档线,一年比一年低!甚至在有的省份投档线出现大跳水。从这两点上来说,南开走到今天确实很“尴尬”。NO.3兰州大学兰州大学由于地处西部经济欠发达的偏远地区,因此很多优秀的考生都不愿意去兰州大学就读。这也使得兰州大学每年都出现投档线断档的情况,生源质量一直下滑,面临“青黄不接”的现象。好在还有地理学、生物学、生命科学与技术等几个优势学科托底,否则兰州大学很可能会从此一蹶不振!NO.4西安交通大学西安交大和上海交大属同宗同源,最辉煌的时候西安交大跻身国内前5,是为人津津乐道的名牌高校,而上海交大当时只能屈居30名左右。然而“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如今两大高校地位发生了逆转。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西安交大地理位置偏远,很多优秀的考生都“外流”到兄弟院校上海交大那儿去了,致使西安交大生源质量不断下滑。此外历经数十年,西安交大的师资力量也不比从前了。综上所述,以上4所老牌高校都面临着走下坡路的窘境,在这种不进则退的大环境下,这种走下坡路也可以被理解为“进步缓慢”或者“固步自封”,希望在新一轮的“双一流”高校建设当中,这些曾经荣耀一时的老牌名校能够快速走向复兴之路![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何不为乎

西北最强的3所985高校,西安交大第1,第3被人蹲点“挖人”?

目前来看,在高考志愿填报中,考生还是比较倾向于东部或者南方等发达省份,对于西北的学校有种“望而却步”的感觉。其实,西北地区也是有一些实力比较强的985高校,它们的实力都是毋庸置疑的。西安交大,这所学校本来在上海,是老交大的正统继承人,为了发展内陆,这所高校整体西迁到西安,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如今的西安交大。目前学校是C9联盟成员,传统工科、财经、医学专业比较强,学校在校友会的排名达到第14名,是西北高校的扛把子。但是不可否认,西安交大这些年确实有些衰落,曾经的分支上海交大如今都已经将它甩在身后,不由让人感慨万分。西工大全国排名30,位列西北高校第2名。这所学校因为以军工类专业为主,所以比较低调,在行业内名气很大,出了行业名气就不是很响亮了。很多人甚至都知道被戏称为“民办211”长安大学,却不知道赫赫有名的“西工大”,“西工大”的名气着实让人有些“遗憾”。目前西工大的录取分数线在985高校里面排在后面,同时西工大比较强势的“三航”录取分数线也要比北航、哈工大等高校低不少,对于励志从事这些的学生来说算是一个好消息,西工大算是985里面性价比比较高的学校。兰州大学是西北高校的“3哥”,全国排名第32,学校现在的情况比较“尴尬”,地理位置不太好影响了学校的发展,很多学生不愿意到大西北更不愿意到兰大那偏远的新校区,造成学校对学生的吸引力不是很强,生源质量堪忧。而且东部地区的高校对兰州大学也不是很友好,尤其是江苏某新兴211高校,甚至被传在兰州大学旁边租下酒店蹲点挖人,兰州大学师资外流现象比较突出。但是我们也应该知道,兰大有清末的至公堂,观成堂等历史建筑,也有历史厚重的图书馆、理科楼、化工楼等充满了兰大辉煌时期的印记。虽然这几年学校实力受损、排名下滑,但兰大依旧是值得读的好大学。对于考生来说,这3所高校因为地域导致录取分数与其实力不太匹配,如果考生本科毕业不太倾向于就业,而是有深造打算的话,这3所高校可以重点考虑一下。如果本科毕业就要就业,那么这三所学校没有地域优势,可能会对学生的就业产生一些不太有利的影响。

性知

研究生有3个选择,武大、天大、西安交大,是你会怎么选?

文/四眼学长武大、天大、西安交大均担任了211、985“双一流”的“职务”,并且都是“中坚九校”的重要成员,单论综合实力而言仅次于“华五人”(华东五校+人大)。所以这3所学校是妥妥的顶尖名校,能够进入就能实现考研学子普遍存在的“名校情结”,考上就是学霸,是一件无上光荣和自豪的事情。如果考研究生的话,在这3所高校之间如何做出选择呢?三点秒懂。第一点:千万不要去看排名,也千万不要过多的在乎地域条件。在五花八门的高校排行榜中,排名结果各不相同,并且严重脱离了高校的实际水平。最重要的是一些权重很大排名指标跟学生们的关系不是很紧密,所以排名结果不能完全说明学校教书育人的能力。对于名校而言,地域条件其实不是一个很重要的评价因素。因为本身就够优秀,每年毕业季全国有需求的用人单位自会主动上门招聘。“学校在哪儿,就业就在哪儿”这种说法对于名校来说是不太适用的。第二点:考研党要着重分析它们的学科专业建设情况。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优势专业和劣势专业,名校也不例外,不可能处处都是最强的。比如世界顶尖名校哈佛大学除了拥有大量的优势专业外,也有像物理学这样的劣势专业,连美国前10也排不进。武大规模庞大的“巨无霸”高校,优势学科专业众多,整体偏文理,在经管、法学、新闻传播、金融等领域尤为突出,另外在测绘、遥感、水利、电气等偏工科的领域也实力不俗,特别是测绘可以说是享誉海内外。天大和西安交大则相对偏工科一些。天大在建筑、化学、土建、船舶、电气等工学分支领域颇有建树,西安交大则在电气、能源、机械等领域影响深远。当然了,由于它们都是综合实力突出的名校,所以几乎没有大的“偏科”现象,在其他偏文理的领域也是实力不凡的。第三点,重点要结合自身的情况看看。如果你的本科专业偏文理,武大肯定是更优的选择,相反如果偏工科,那天大和西安交大则更好。当然,还要看自身的初试复习情况。考研报名一般是每年的10月份,之前的复习情况如果比较好,可以进行择优选择,但感觉准备得不是很充分,也可以去报考目标专业不是很优秀的其它院校。比如你想考建筑,但觉得天大困难,那报考建筑不是很优秀的武大也不错啊,毕竟是名校,只要自己能力突出,就业也是很有竞争力的。以上的这些分析都是基于客观情况,并没有考虑考生自己的主观情况,比如地域偏好、学校偏好、是否跨考等等。再具体的选择过程当中,客观与主观之间需要作出权衡,但最好以客观为主。你怎么看?

荷兰人

西安交大没有交通专业,为什么叫交通大学?

1949年国立交通大学更名为交通大学。1955年国务院欲將其迁往西安,于是西安有了交通大学。但后因国际形势缓和,仍保留上海部分,这样,1959年,交通大学便一分为二,便分别称为上海交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1896年成立南洋公学,1896年11月20日,北洋铁路总局在上海《申报》上刊登“铁路学堂告白”,开始招生。一开始,交大的老祖宗就与铁路交通结下了不解之缘。历经邮传部高等实业学堂……南洋大学堂……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交通大学上海学校……交通部南洋大学……交通部第一交通大学……国立交通大学(1946)……交通大学(1949)。实际上交大历史上与培养铁路官员密切相关,隶属于交通部,故称交通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确立为交通大学,专业设置以工为主,经过调整,交通专业不复存在。因为西安交大由交通大学而來,已经国家院系调整,故无交通专业。“交通”一词,来源于1921年学校划归“交通部”主管,改名为“交通部专门 工业学校 ”这一历史事件。作为沿用名称,存在于1921年至1959年。此后演变成 上海交通 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北京交通 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台湾新竹交通大学等五所高校。此外交通是校名,更是一种办学之道,真正让交通大学卓尔不群百十载的,正是这种“天地交而万物通”、“交通成和而万物生”的办学之道。想了解更多信息,欢迎关注我,更多内容希望能够帮助您!

方术

上海和西安,为何各有一所交通大学?

作者| 邵传芬来源| 国家人文历史交通大学从上海西迁古都西安,是新中国高等教育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回望这段历史,如果当年没有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和支持,迁校的历程不会进展得那么顺利,或许也就不会有现在这两所分别位于中国的东部和西部、同样蜚声海内外的交通大学。一通来自北京的特殊电话1955年4月6日晚上,上海徐汇,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彭康接到了一通来自北京的特殊电话。这次北京来电中所谈的内容,也直接影响了彭康校长以及许多交大师生此后的人生走向。在彭康校长接到电话之前的一个星期,也就是3月30日,位于北京的高等教育部根据中央方针,提出并上报国务院《关于沿海城市高等学校1955年基本建设任务处理方案的报告》。该报告中写道:“减少沿海城市高等学校招生任务,相应地扩建内地学校,提前在内地增建新校等措施,…… 将交通大学机械、电机等专业迁至西北设交通大学分校,准备在两三年内全部迁出。”1950年代,位于上海徐家汇的交通大学正门3月31日,国务院第二办公室向陈毅、陈云、刘少奇、朱德、彭真、邓小平、周恩来等7位中央领导人报告,并得到圈阅同意。1955年4月初,高教部部务会议文件《1955年到1957年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及新建学校计划(草案)》明确提出:“将交通大学内迁西安,于1955年在西安开始基本建设,自1956年起分批内迁,最大发展规模为12000人。”4月6日晚,高教部将这一精神,以电话告知的形式通知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彭康同志。其后,高教部于7月21日正式发文通知交通大学:“经我部研究并经国务院批准,决定你校自1956年开始内迁西安,并提前于1955年开始进行基本建设工作。”教职员工和家属陆续迁往西安1955年4月9日,彭康校长根据高教部的电话通知,迅速召开党委会、校务委员会,传达中央指示精神和迁校西安的决定,部署相关工作,并指派总务长任梦林等人去北京高教部接受新校址的筹建任务。5月,彭康带领朱物华、程孝刚、周志宏、钟兆琳、朱麟五几位系主任和老教授奔赴西安,共同察看和商议校址,最后选择了西安市和平门外、东南近郊、离市区1.5公里的皇甫庄一片黄土地作为新校址。新校址的对面是唐代兴庆宫和龙池遗址。踏勘新址9月,正式成立交通大学迁校委员会,由副校长陈石英任主任委员,教务长陈大燮、总务长任梦林任副主任委员。党内成立苏庄、邓旭初和任梦林组成的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校的搬迁工作。迁校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设备装箱在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努力下,图书、实验仪器、教学用品等陆续运往西安。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完成了10万平方米的基建任务,建成了教学中心大楼、行政楼、学生宿舍、食堂等教学和生活用房。1956年7月20日,在副教务长张鸿带领下,第一批教职员工和家属迁往西安。8月10日,副校长苏庄率领600余名学生和400余名教职工和家属乘火车到西安。9月初,2133名新生直接到西安校址报到。这样一二年级学生共3906人,教师243人,员工572人,已可以正常开展教学活动了。首批交大迁校教职员工踏上西迁旅途,图为当时在上海徐家汇火车站欢送的情景迁校起风波,周总理提出三个方案本来按照已定迁校方案可操作下去,但随着1957年前后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及一部分教师对西迁存在的不同想法,迁校起了风波。当时国际上中美大使级会谈趋于缓和,毛泽东主席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要更多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大环境有所变化,交大校园内对于是否继续迁校也有了几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迁校是中央的决定,毫无疑问是正确的,应该迁。但是,另一种意见占了上风:迁到西安是不正确的。此外还有第三种意见:不要全迁,或缓迁、或在西安设分校。交大党委及时向高教部汇报了不同意见,原本进行中的各项搬运工作及西安的基建工作由此被暂停。建设校园党中央、国务院、高教部都非常关心交大的西迁,周恩来总理对此更是非常重视,他决定亲自过问并处理这一问题。1957年5月23日至25日,周总理在百忙中抽出时间,连续3天与交大教工代表和领导谈话。5月28日,周总理在北京中南海邀请彭康校长和著名教授陈大燮、程孝刚等座谈,会议从晚上7点开到次日凌晨2点,周总理也在座谈会上作了长篇讲话。他强调:“1955年决定交大内迁,是根据西北工业建设的要求和离开国防前线的条件下提出来的,是必要的。1956年从十大关系、新形势新安排,是可搬可不搬,但西安已经招收两千多名新生,西安校舍基本建成,家也搬了一半,是‘骑虎难下’,……交大问题如何解决?着眼点还是从一切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一切为了更好地动员力量为社会主义服务,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对于迁校,周总理提了几个方案:第一个方案,坚持搬西安,少数不能去的不勉强;要有多数人去,交大的老底子还保存……第二个方案,新的形势,沿海与内地兼顾,上海还有需要。第三个方案是折中方案,向师生进行动员,愿留西安的可留西安,对支援西北人民有好处,对全国人民的团结有利,对交大也有利……周总理最后说:交大的一举一动,都会有很大的影响,交大同仁一言一行必须照顾大局,总的原则是求得合理安排,支援西北方针不能变。交大自己讨论,决定后再上报高等教育部批准。广大师生听取了彭康校长传达的周总理讲话,经过反复讨论,一致认为周总理的讲话亲切、中肯、全面、客观,信任交大师生,把交通大学的问题交由交大师生自己决定,尊重交大师生。于是,交大党委根据广大师生的意见,在1957年7月29日正式向高教部上报:交通大学分设西安、上海两地,两部分为一个学校,统一领导。”从交大的两个部分到各自独立1957年9月5日,周恩来总理亲笔致函杨秀峰,通知国务院批准交通大学分设两地的新方案。全文如下:杨秀峰部长:八月四日高教部报告和九月四日你的来信均阅。关于交通大学解决迁校问题及上海、西安有关学校的调整方案,前已口头同意,现再正式函告批准,请即命令公布,以利进行。周恩来一九五七.九.五.1957年9月12日,国务院下发《关于交通大学迁校问题的批复》,正式批准交通大学迁校及上海、西安有关学校的调整方案。全校再次统一思想后,迁校工作继续展开。交通大学作为一个整体,分为西安、上海两个部分。到1958年暑期,交大的动力系和机电各系大部陆续迁至西安。全校70%以上的教师、80%以上的学生来到西安新校园;74%的图书资料、大部分仪器设备及全部历史档案,均相继运抵西安。建设校园时间到了1959年,由于考虑到交通大学上海、西安两个部分规模都比较大,距离又远,行政上要实现统一管理,有许多不便之处。1959年7月31日,经国务院批准:交通大学上海部分、西安部分分别独立为两所学校,定名为“上海交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两所学校都为全国重点大学。彭康同志任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谢邦治同志任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至此,迁校历程圆满告一段落。学生们在西迁后的交大图书馆阅览在西安教工宿舍形成一个“上海新村”回顾交大西迁历程,很多事情不是一纸命令就能做成的。而当时,在师生员工对西迁有许多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的情况下,彭康校长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做了深入细致的说服动员工作。他铿锵有力地说:“我们这个多科性工业大学如何发挥作用,都要更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我们的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因此考虑我们学校的问题必须从社会主义建设的合理部署来考虑。”交通大学西迁之时,彭康已步入知天命之年,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头举家西迁,在西北扎下根。彭康校长处理迁校过程中,彭康校长通过上海的有关部门,动员一批理发、修鞋师傅配套西迁,在西安教工宿舍形成一个“上海新村”,使师生员工很快适应西安的生活。一对教授夫妇动情地在“西迁”回忆录中写道:“在搬迁前十几日,总务处就派人到各家,帮助教师把所有家具用麻袋、草绳仔细地捆扎好,甚至把煤球炉也捆得好好的,使我们一到西安就能生火做饭。列车一到西安,学校立刻派车把我们接到教工宿舍。到宿舍一看,都惊喜绝了:一切家具都已安排妥当,房间也打扫得干干净净,甚至碗筷、碗勺都放在原先的包裹里,我们只要打开铺盖就能休息了。这一切都是彭康校长安排的。”1956年9月,彭康在西安主持兴办了数理力学系、无线电系、工程物理系等7个尖端新专业,连同迁来的电机、动力、机械各系,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多科性工业大学学科格局。西安教工宿舍外景他们把校风、教风、学风扎根在黄土地上在彭康的号召下,17位交大党委委员中的16位迁到西安,西迁的教授、副教授、讲师和助教占到交大教师总数的70%以上,一大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年富力强的学术骨干更是舍弃上海优越的生活,义无反顾地成为黄土地的高教拓荒者。“中国电机之父”钟兆琳教授,西迁时已57岁,接近花甲之年。而且身患多种慢性病,妻子也卧病在床,并且周恩来总理也提出“钟先生以留在上海为好”,但他毅然决然,安顿好夫人后,只身一人投入到首批西迁队伍之中。授课中的钟兆琳教授到西安后,钟兆琳没有以教授自居,和广大师生一起,天天吃食堂。他是第一个到教室给学生上课的教授。年近花甲的钟兆琳,不辞辛劳,事必躬亲,在一片荒凉的黄土地上将西安交大电机系扶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此后又建立了全国高校第一个电机制造实验室。钟教授直到80岁高龄,仍不辞辛苦前往新疆和甘肃等地考察,还学习维吾尔语,为新疆人民服务。在当时西迁的25名教授中,时年38岁的陈学俊是最年轻的一位,他也是中国锅炉专业、热能工程学科的创始人。1957年临行前,他与同在交大任教的夫人袁旦庆(作家冰心的外甥女)决定,将自己位于牯岭路(上海国际饭店后面)的房子,无偿交给上海市房管部门,带着4个孩子随校西迁。至今有人说起此事,认为他们太吃亏了,房子保留到现在,那两间在国际饭店后面的房子不是很值钱吗?但陈学俊这样解释道:“既然要扎根西北的黄土地,就不要再对房子有所牵挂,钱是身外之物,不值得去计较了。”陈学俊教授和家人陈学俊来到西安后,开始指导研究生研究两相流与传热课题,他在国内外首先提出 “液膜倒置”现象。夫人袁旦庆则带着40多位教员,在果园、荒地上,建起了实验室,编写教程,培养年轻教师。两人将大半生的心血都奉献给了西安交大。离休后,陈学俊和袁旦庆拿出积蓄,资助了数十位陕南农村的贫困孩子上学。2017年7月4日,98岁高龄的陈学俊教授离世,他也是西迁教授中最后离世的一位。作为迁校带头人之一的陈大燮教授是我国热力工程学界的先驱。他卖掉了在上海的房产,义无反顾偕夫人一起,首批赴西安参加建校工作。1957年,在西安部分新生入学典礼上,陈大燮说:“我是交通大学上海部分和西安部分的教务长,但我首先要为西安部分的学生上好课。”一席话,坚定了大家献身大西北的决心。作为我国热力工程教育的开拓者,陈大燮教授同杨世铭教授一起,将热工教研室完整地搬到了西安,也把交通大学的优良校风、教风、学风牢牢扎根在西北黄土地上。他在生前立下遗嘱,自己的遗产不留给后代,这样对后代有益。去世后家属遵其遗言,将留下的3万元储蓄捐赠给西安交通大学。1982年夫人去世,女儿又将其留给夫人的一万元生活费悉数捐献。西安交大以此4万元为基金,设立“陈大燮奖学金”。陈大燮教授在指导学生没有晚开一天学、迟开一门课、少做一个实验1956年9月10日,交通大学在西安人民大厦礼堂举行了开学典礼。学校没有因为迁校而晚开一天学、迟开一门课、少做一个实验。当时到西安的学生徐通模(后任西安交大校长)回忆说:“那时西安他们是这样形容的——马路不平,电灯不明,电话不灵。”西安的生活条件和上海根本不能比,十分艰苦。一群热血青年学生对学校西迁充满信心和热情,电制53班学生在1956年3月,提出了“跑西安”的倡议,建议用“上海到西安”的象征性长跑祝贺学校西迁。据交大校刊记载,从1956年3月4日到6月6日,有41个班级在“西安”胜利会师,全体同学实际跑步路程累计8万多公里。开学典礼西迁中不仅有著名的教授,也有讲师、助教、职员、技术员,还有炊事员、理发师、花工等后勤服务人员,甚至包括酱菜厂、煤球厂的工人。他们从繁华的大上海来到贫瘠的黄土地,交大人自豪地说:“哪里有事业,哪里有爱,哪里就有我的家。”当时西迁的教工中,年龄最小的赵保林16岁,年龄最大的是校医沈云扉,当年已66岁。沈云扉再三婉拒学校领导的照顾,和侄儿沈伯参一同举家随校西迁。身为卫生保健科主任的沈伯参不仅自己带头西迁,还将在上海的私宅无偿提供给学校,作为学校的驻沪办事处。有一位“老花工”胡全贵师傅,从上海到西安,他为交大的绿化事业奉献了一生。六十多年前从上海同时迁来的梧桐树,如今根深叶茂、郁郁葱葱。当他退休要回老家时,却有人看到他在校园里转了一圈又一圈,抱着他培育长成的梧桐树失声痛哭。西迁后的交大校园六十多年过去了,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这两所同宗同源的高校,在各自走过了多年的发展历程之后,都成为国家“211”“985”工程建设的高校,取得了辉煌成绩。2017年9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公布的“双一流”建设(争创世界一流大学和争创世界一流学科),上海交大和西安交大双双荣列“双一流”建设名单。从上海到西安,两所同宗同源的高校,在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领域都取得了卓著的成就(素材来源|国家人文历史 编辑|冯秋璐 江北新区融媒体中心出品)

白驹

交大西迁60多年了,西安交大和上海交大现在是什么关系?

同宗同源的亲兄弟西安交大和上海交大之间的关系是具有非常深的历史渊源,如果追溯两所大学的根基的话,可以说这两所高校起源于同一所大学。比较重要的校庆活动是一起举行的,并且上交和西交会互换学生培养,每年上交也会给西交提供大量研究生面试名额。只是两所独立的大学按照目前的发展实践来看,西安交通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之间并没有什么关系,只是两所独立的大学,而且他们同属于全国重点大学、国家985工程大学、国家211工程大学、国家C9联盟成员,在2017年的时候又同时入选世界“双一流”大学建设规划。可以说,这两所大学是国内高校圈内实力非常强的大学之一。虽然这两所大学的起源相同,但是我们注意到经过两所大学分建而立,经过60余年的发展之后,而今两所大学出现了一定的实力差距。按照目前两所大学的发展现状来看,上海交通大学的实力绝对是要强于西安交通大学。在各大高校排行榜上,上海交通大学基本上都是稳居前五名的,但是西安交通大学似乎经常会被排到前十名以外。西交和上交同根同源,同母兄弟非上西二交的就不要一天到晚争谁是正统了。我们共享校友,共享资源,共享荣耀,共担艰难。反正同时期一定会有一所交大特别出彩就对了。至于现在是什么关系——好兄弟的关系。我们上交的教务处官网经常能看见和西交的交换交流项目,也经常能在公众号微博balabala的地方看见五交的联动。交大全球校友会不分哪个交大,五交一家,交通大学双甲子的校庆就是五交合办的,很盛大。小编总结全国的几个交大。都是同宗同源。你们仔细看他们的校徽就发现。基本上大同小异了。综合来讲,这两所学校均属于我国综合实力比较强的大学,尤其是在工科方面的实力,绝对是国内一流的。尤其是上海交通大学的综合实力与国内影响力,在国内高校圈内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由于两所高校起源于同一所高校,因此很多人都会将这两所大学放在一起比较。不过,目前西安交通大学的综合实力,相对于上海交通大学而言,确实存在了一定的差距。

仙人掌

西安交大8000多名研究生开学 校长嘱托将“为世界之光”化为具体行动

央广网西安9月12日消息 西安交通大学2020级研究生开学典礼9月12日在中国西部创新港举行,八千余名新生齐聚一堂,为创新港注入新活力。截至9月12日,累计已有1.3万余名研究生入驻创新港学习、科研和生活。中国科学院院士侯洵、中国工程院院士邱爱慈、中国科学院院士陶文铨、中国科学院院士管晓宏等出席典礼。开学典礼上,五名学生代表声情并茂地讲述了124年来交通大学的发展史、64年来的西迁奋斗史及西安交通大学新港创业系列故事,三个故事展现了交大人一往无前的奋进历程,将交大人以国为重、爱国爱校的情怀,拼搏奋进的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西安交大校长王树国说,在百年未遇之大变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时代背景下,世界向何处去,是值得每一位学子深思的问题。新冠疫情的扩散证明,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独立于世,人类要构建全球命运共同体,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大学需要主动投身社会实践,主动融入社会发展,大学生要在多元文化交流、学习中不断进步,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王树国嘱托学子们:“西安交通大学是一所开放包容的大学,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面向全世界开放,是一个让大家充满梦想并放飞梦想的地方。希望我们携起手来,将‘为世界之光’化为具体的行动,为21世纪人类更美好的明天共同奋斗,把我们的精神财富奉献给社会,让人类社会变得更美好!”(通讯员李莉)

其风域然

西交大真的掉队了吗?西交:不是我退步,而是其他学校进步太快!

现在很多人提到“C9”,下意识的就会想到两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并且还会说到:其他7所高校叫“清北华五”,只有哈工大和西交大才会称自己是“C9”高校。关于哈工大的相关情况在之前文章有过详细介绍,本文我们重点关注西安交通大学,从几个方面来了解一下它是不是掉队了。关于西交的历史想必不用多说,稍微对于教育有些了解或者爱好的人们,都很清楚西交起源于大名鼎鼎的原交通大学,在1952年的院系大调整后成为“多科性工科大学”,虽然众多院系被调出,不过实力依旧不可小觑,1956年学校正式西迁陕西西安。此后,学校一直为我国重点建设的工科院校,于1959年第二批进入全国重点大学序列,并且成为首批试招研究生高校(此时,浙大、南大等都还榜上无名)。历经几十年发展,于2000年与西安医科大学和陕西财经学院两所部属院校合并,组建新的西安交通大学,正式向建设综合性大学进发。不仅如此,西交大是我国首批14所入选副部级建制高校之一;首批7所入选原211工程院校之一;首批9所入选原985工程院校之一;首批22所开设研究生院高校之一;首批16所入选重点大学之一,还是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十所创会会员之一,全国研究生综合试点14校之一等等。总之,全国符合这些要求的大学仅有6校。从这个层面上看,不管你多看不起西交大,或者觉得它现在多么不入流,但是从国家、社会层面上讲,它始终都是当之无愧的第一梯队顶尖学府。学校目前拥有两院院士44名(含双聘)、另有百余名中高层次人才;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工程实验室3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8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8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共有1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工程学进入前万分之一行列。学校曾创造我国史上多个第一,并且长期承担国家重大科学工程的攻关任务,在众多国家工程中均有突出贡献,就拿近期来说,“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中所使用的超轻金属结构材料“新型镁锂合金”,“嫦娥五号”探月工程中自主采样任务成败的关键“表取采样视觉信息处理系统”等均出自西交大。迁校以来,学校获得国家三大奖达237项,同时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发展作出巨大贡献。有关学校录取分数线的问题,目前学校录取分数线处于第三梯队(大致在清北,华五人、国科大、北航、北师、同济、两财一贸之后),其实在此之前也不会高太多,毕竟中西部地区始终没有东部沿海地区吸引人。不可否认,学校由于众多因素的限制,在之前的一段时间发展受到很大阻碍,不过随着创新港建设的持续推进,经费投入、人才引进力度的持续加大,学校发展已经步入快车道。最后,祝愿西安交通大学发展得越来越好,重现昔日辉煌!

净化

市民诉说:西安地铁站名怎么没有交通大学老校区 太可惜了

西安交通大学老校区没改成地铁站太可惜了,建议西安地铁5号线创新港站改成西安交大创新港。回复西咸新区管委会网民朋友:地铁5号线二期工程站点命名工作通过现场踏勘、召开研讨会、向社会征集意见及专家论证等环节,经西咸新区管委会审定后,于2020年3月6日在官网对外公告并推行。其中创新港站位于“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南侧,“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为官方名称,因此以其简称“创新港”作为本站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