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光学镜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十四五”光学镜头市场前景广阔儿娃子

光学镜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十四五”光学镜头市场前景广阔

光学镜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十四五”光学镜头市场前景广阔一、概述光学镜头也被称为摄像镜头,是光电行业的重要分支,一般由精密五金、塑胶零件、镜片、光圈、驱动马达、传感器等光机电器件和镜筒组成。技术的创新是光学镜头行业的不断增长的核心动力,相比工业应用领域,光学镜头在消费级市场具有更广泛的运用。全球光学镜头市场规模由 2014 年的 192.6 亿元增长到 2018 年的 432.4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2.4%,预计全球光学镜头市场规模在 2023 年将达到682.8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10.8%。1、利好政策带动行业发展光学镜头作为一种基础性光电元器件,是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穿戴设备等电子产业终端领域发展的基础。同时,由于光学镜头与光学设计、高端精密制造紧密相关、迎合了中国政府近年来提倡的工业 4.0、中国制造 2025、“互联网+”等方向,因此光学镜头产业的发展受到中国政府高度关注。2、下游智能手机应用领域的增长推动行业发展改革开发以来,中国经济增长推动了国民消费水平的提升,消费者对电子设备的摄像要求逐步提高。智能移动终端是当前光学镜头的需求主力,其中智能手机应用是光学镜头主要增长点。中国智能手机发展带动光学镜头厂商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和技术创新,从而实现下游智能手机应用领域的渗透,推动行业的发展。3、变焦镜头市场的渗透率将提高光学镜头可分为定焦和变焦镜头,目前主流是定焦镜头。但随着光学镜头下游应用场景的增加,尤其是视频监控领域,变焦倍数越大,对远距离监控将越清晰,因此变焦镜头在市场运用的渗透率将进一步提高,在技术和产品革新趋势的带动下,变焦镜头将广泛应用到各类视频监控领域,从而形成高分辨率的图像效果和高品质的光学特性。二、中国光学镜头行业定义及分类光学镜头也被称为摄像镜头,是光电行业的重要分支,也是机器视觉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部件,一般由精密五金、塑胶零件、镜片、光圈、驱动马达、传感器等光机电器件和镜筒组成。光学镜头是光学成像系统中的重要核心组成,其功能是光学成像,通过借助光学折射原理将需拍照的景物聚焦到胶片或图像传感器芯片上,其中成像的分辨率、对比度、各像差等指标是衡量光学镜头质量的标准,影响成像质量的优劣、算法的实现和效果。由于光学镜头结合了光学、电子、电机与软件等行业技术,已成为现代信息系统和网络系统中的核心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安防监控、消费电子等领域市场终端产品。光学镜头根据光学镜片特性原理可分为塑胶镜头、玻璃镜头、玻璃塑胶镜头三大类,其结构都由多片镜片构成,镜片越多,镜头的成像质量越高。由于光学镜头产品技术在不同的应用领域,其材料属性、加工工艺、透光率等方面均存在差异性,表现如下:①塑胶镜头是采用光学塑胶镜片组成的镜头,易制成非球面形状,具有可塑性强,方便小型化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手机、数码相机等设备上;②玻璃镜头由玻璃镜片组成,在制造技术、镀膜工艺、精密加工等方面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由于玻璃镜头的透光率高,一般用于高端影像领域,如单反相机、高端扫描仪等设备;③玻璃塑胶混合镜头是由部分塑胶镜片和玻璃镜片共同组成,结合了塑胶和玻璃镜片的特点,形成了较高的折射率和稳定性,广泛应用于监控摄像头、数码相机等。由此可见,光学镜头在不同的光学镜片特性下能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中国光学镜头分类三、中国光学镜头行业产业链中国光学镜头产业链由上至下依次可分为上游光学原材料供应商、光学元器件和电子元器件供应商,产业中游主要是光学镜头研发与制造商,产业下游为光学镜头的多种应用领域终端用户。中国光学镜头行业产业链1、产业链上游分析中国光学镜头产业上游主要由光学玻璃、光学塑料等光学原材料供应商和滤光片等光学元器件和电子元器件供应商构成。在光学原材料方面:①光学塑料目前以热塑性材料和热固性材料为主,其中热塑性材料是目前主要应用。由于光学塑料具有较高的制造工艺技术壁垒,目前该领域主要被日本厂商垄断,如三井化学、日本大阪化学、日本合成橡胶等企业;②中国在光学玻璃镜头行业起步较晚,技术相对落后,目前仍处于生产传统光学玻璃阶段,产品技术含量较低,在光学玻璃等产品方面与国外企业存在一定差距。日本电气硝子公司和德国肖特公司、美国康宁等公司凭借在光学玻璃领域的先进技术积累,成为全球主流的光学玻璃供应商。由于光学材料在光学镜头产业链中占据重要地位,光学原材料的品质如不能达到行业的工业标准,将会降低光学镜头的成像质量。在光学元器件方面,光学元器件产业主要集中在德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及中国大陆,其中德国、日本占据光学元器件行业技术的制高点,中国正逐步成为世界光学元器件的生产基地。伴随着信息产品技术的不断创新,光学元器件生产制造行业成为了现代信息产业发展趋势的重要支撑产业,市场对光学与电子配件和元器件的需求逐年上升,2018 年中国光学元器件的市场规模达到 512.6 亿元,2014 到 2018 年间年复合增长率为 27.1%,预计 2023 年市场规模将突破 900 亿元。由于上游光学元件组件在光学镜头产业链中占据重要地位,且高端光学元器件供应商有限,因此上游光学元器件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较高。光学电子元器件的相关零部件包括传感器、数字图像处理芯片等。虽然中国有相关的电子元器件企业,但由于中高端的光学镜头对传感器和影像芯片要求较高,目前中国大陆大部分企业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较少,中国企业在在光学电子元器件产业链上游环节市场主要从事芯片或传感器的相关零部件生产,竞争能力相对较低。2、产业链中游分析中国光学镜头行业产业链的中游为光学镜头制造商和模组组装商。从价值量看,镜头占整体产业链的 20.4%-30.2%。目前全球光学镜头制造集中在德国、日本、中国台湾及中国大陆地区,其中中国光学镜头制造主要以中低端产品为主,产业的研发技术水平相较国际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光学镜头下游需求场景的增多将反向加快中游的生产制造,且需求端对光学镜头产品性能与科技含量方面提出的要求,将使得生产企业不断完善生产工艺。近年来,在智能手机时代背景下,光学镜头的主要增长点在于智能手机镜头的功能创新,尤其是双摄像头与 3D sensing 逐步在智能手机领域渗透,智能手机光学镜头厂商加快推进手机镜头技术领域创新,如中国台湾大立光已研发出高端 6P 镜头,领先于其他厂商。此外,光学镜头模组环节占整体产业量的价值量在 10.3%-14.8%之间。由于此环节行业壁垒较小,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中国光学镜头相关企业在模组环节受益明显,中国舜宇光电、丘钛、欧菲光科厂商主要面向国内下游手机终端厂商,其中舜宇光电厂商的产品主要供应国内外中高端手机机型。整体来看,尽管中国在光学镜头核心技术的缺乏致使行业议价能力较弱,但随着中国大陆舜宇光电、欧菲光科等厂商在光学技术上的长期累积,光学镜头产品将升级替代,企业完成创新改革,产业链中游中国光学镜头企业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3、产业链下游分析光学镜头的下游用户主要涵盖安防监控、手机相机摄像头模组、车载摄像头模组、机器视觉系统等方面,下游应用领域的增多将带动行业的稳步发展。一方面,智能移动终端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功能手机、是光学镜头的需求主力。根据沙利文数据显示,2018 年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功能手机、分别占全球光学镜头各应用领域出货量的 74.6%、8.6%、7.4%,其中智能手机应用领域占比最高,主要原因是智能手机厂商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使得双摄像头产品逐步在智能手机镜头行业渗透、多摄像头产品也逐渐进入市场,手机光学镜头产品创新能力得到增强,因此,光学镜头在手机应用领域的需求将不断释放。另一方面,目前光学镜头技术正逐步向 AR/VR、视讯、机器视觉等新兴领域渗透,应用场景的多样化以及创新化的趋势将进一步扩大中国光学镜头市场需求,终端用户的议价能力也将不断提高。四、全球光学镜头行业市场规模技术的创新是光学镜头行业的不断增长的核心动力,相比工业应用领域,光学镜头在消费级市场具有更广泛的运用。在全球“互联网+”、5G、智慧平安等领域发展背景下,监控镜头、车载摄像头、手机镜头成为全球光学镜头三大收益市场,表现如下:①在经济发展良好的背景下,各国不断加强社会治安防范,使得监控市场需求不断增加;②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智慧城市发展,全球的自动驾驶及车联网市场迎来发展机遇,车载镜头是自动驾驶中 ADAS 系统的主要视觉传感器。目前全球 ADAS 市场规模每年保持 30.2%以上的增速增长,将持续带动车载镜头市场的增长。此外,车载摄像头是车联网信息处理的重要入口,伴随着车联网的高速增长,车载镜头规模将逐渐扩大;③光学镜头作为手机的重要部件之一,智能手机产量和手机光学镜头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消费者对智能手机高像素镜头要求提高、全球智能手机厂商也在手机摄像功能上寻求差异化,如手机镜头从单摄向双摄、多摄像头发展。因此,车载镜头、监控视频、手机镜头三个细分应用领域成为光学镜头市场规模主要构成。根据沙利数据显示,全球光学镜头市场规模由 2014 年的 192.6 亿元增长到 2018年的 432.4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22.4%。未来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带动下,全球光学镜头技术不断进步和创新,自动驾驶、车联网、智慧城市等终端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宽和深化,将为光学镜头市场注入新的活力,预计全球光学镜头市场规模在2023 年将达到 682.8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10.8%。五、中国光学镜头行业竞争格局概述纵观全球光学镜头竞争格局,高端光学镜头产业主要集中在德国和日本。德国制造商代表是莱卡和卡尔蔡司,其中卡尔蔡司光学镜头是医疗、工业、科研、航拍等高端光学产品的主要厂商之一。莱卡的光学镜头市场则主要集中在工业、科研和相机光学产品上,其中在高端相机市场上拥有较大竞争优势。由于光学原材料中的光学塑料和光学玻璃具有较高制造工艺技术壁垒,而日本拥有高精度制造工艺的优势,使得日本在光学镜头上游形成较强的竞争力。与此同时,日本在光学镜头行业起步较早,已成为光学元器件行业技术的制高点,培育了一批优秀的光学镜头制造厂商,致使日本在中游光学镜头制造环节也占有一定的优势,尤其在安防监控领域,日本富士能、腾龙、佳能等企业具有先进镜头制造能力。相比较国外光学镜头市场,中国光学镜头企业与国外企业在技术上仍存在较大差距,中国的光学镜头产品主要集中在光学镜头中低端市场,行业发展缺乏技术沉淀,光学核心部件及工艺制造能力不足。光学镜头产品在不同的细分应用领域呈现出了不同的竞争格局。光学镜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第一章总论1.1光学镜头项目背景1.2可行性研究结论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第二章项目背景与投资的必要性2.1光学镜头项目提出的背景2.2投资的必要性第三章市场分析3.1项目产品所属行业分析3.2产品的竞争力分析3.3营销策略3.4市场分析结论第四章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4.1建设场址地理位置4.2场址建设条件4.3主要原辅材料供应第五章工程技术方案5.1项目组成5.2生产技术方案5.3设备方案5.4工程方案第六章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6.1总图运输6.2场内外运输6.3公用辅助工程第七章节能7.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7.2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7.3节能措施7.4节水措施7.5节约土地第八章环境保护8.1环境保护执行标准8.2环境和生态现状8.3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8.4环境保护措施8.5环境监测与环保机构8.6公众参与8.7环境影响评价第九章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9.1劳动安全卫生9.2消防安全第十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10.1组织机构10.2人力资源配置10.3项目管理第十一章项目管理及实施进度11.1项目建设管理11.2项目监理11.3项目建设工期及进度安排第十二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2.1投资估算12.2资金筹措12.3投资使用计划12.4投资估算表第十三章工程招标方案13.1总则13.2项目采用的招标程序13.3招标内容13.4招标基本情况表关联报告:光学镜头项目申请报告光学镜头项目建议书光学镜头项目商业计划书光学镜头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光学镜头项目节能评估报告光学镜头行业市场研究报告光学镜头项目PPP可行性研究报告光学镜头项目PPP物有所值评价报告光学镜头项目PPP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光学镜头项目资金筹措和融资平衡方案第十四章财务评价14.1财务评价依据及范围14.2基础数据及参数选取14.3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14.4财务分析14.5不确定性分析14.6财务评价结论第十五章项目风险分析15.1风险因素的识别15.2风险评估15.3风险对策研究第十六章结论与建议16.1结论16.2建议附表:

孰为圭璋

“5G+应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5G赋能共享共赢

"5G+应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5G赋能共享共赢2020 年 11 月 28 日,以"5G 赋能 共享共赢"为主题的 2020 世界 5G 大会在广州圆满闭幕。作为 5G 领域的国际性盛会,世界 5G 大会汇聚了全球信息通信领域专家学者、5G 设备及服务提供商、5G 行业应用商等等,打造出一个围绕 5G 领域前沿技术、产业趋势、创新应用等开展讨论的交流平台。我国 5G 网络建设迈出坚实步伐,2025 年 5G 网络建设投资累计将达到 1.2 万亿元,5G 产业将迎来大规模的需求增长。目前我国 5G 独立组网初步实现规模商用,网络覆盖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及重点县市。截至今年 10 月,已累计开通 5G 基站超过 70 万座,终端连接数超过 1.8亿个,共建共享取得积极成效。同时,5G 产业支撑能力不断提升。预计截止 2020 年,我国仅基站规模就将达到千亿市场,整体 5G 产业市场前景非常广阔。据中国信通院预测,到 2025 年,5G 网络建设投资累计将达到 1.2 万亿元,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以及各行业的应用投资累计超过3.5 万亿元。不论是 2G 时期的短信、3G 时期的智能手机应用,还是 4G 时代的短视频应用,这些新业态都是在网络能力具备以后才产生的。5G 时代,随着网络建设和运用发展互为促进,一定会产生出意想不到的新应用,并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社会的数字化转型。5G 赋能各行各业,落地场景丰富,形式多样,5G 应用将迎来大规模爆发。凭借云网融合的综合优势,各式各样的 5G 应用也正走出"样板房",全面赋能千行百业。在智能钢铁展点,以精致模型与生动影片,华为展示出了利用 5G、AI 与 AR 技术实现落地远程/无人天车、加渣机器人、钢表面 AI 质检、AR 协同装配等场景。在智慧电网展点上,通过 5G 专网,南方电网全业数字化转型得以提速,提高了巡检效率和生产控制的可靠性;中兴通讯展示了应用于 5G网络下的智能巡检机器狗,在低时延网络下实现了对四足机器人的精准操控控制,可用于全地形安保巡检,尤其是在化工厂和核电厂等特殊环境下,同时在自主研发区,中兴通讯展示了自研芯片、操作系统、分布式数据库、数通产品等领域取得的最新成果,其中工业级操作系统已在电信、高铁等关键行业广泛应用;GoldenDB 分布式数据库已率先在大型银行核心业务系统成功投产。同时会上还展览了 15 分钟即可充电至 100%的毫米波手机、通过"5G+VR"观看庭审现场、挥动手臂就能操作的 AI 指挥家等等。小至家庭娱乐,大至智慧交通,5G 技术已融入了生活中的多个角落。按照通讯行业的发展规律来看,在 5G 独立组网标准明确的一年半之后,5G 网络将基本成熟,再过一年半的时间后,面向 C 端用户的 5G 应用将会大规模出现:今年年底,将会有更多的 5G 千元机面市;到了后年年初时,5G 应用将会迎来大规模爆发,鉴于我国5G 进程较快,爆发时点的到来有望提前。5G 初步实现规模商用,主设备、IDC、光模块和物联网四大细分赛道受益。5G 周期上行,一手抓流量,一手抓应用。随着 5G 基站建设加速,主设备商有望核心收益;IDC 将充分享受流量红利,IDC 市场景气度仍将加速向上;电信与 IDC 市场双轮驱动,引发新一轮光模块需求高峰,同时目前国内光模块厂商在全球市占率及影响力正在不断提升,5G 时代有望实现弯道超车,行业成长性高;根据 Analytics 数据显示,截至 2020 年上半年,全球的物联网连接数已经达到了 117 亿,历史上首次超过非物联网连接数,下半年以来,受益于政策推动、NB 标准纳入 5G 标准等,物联网有望延续高景气度。行 业 动 态【5G】1.北京市将持续扩大 5G 网络建设规模,超前布局 6G近日,北京市经信局发布《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智慧城市发展行动纲要(公众征求意见稿)》,《意见》指出,北京市将持续扩大 5G 网络建设规模,积极推进千兆宽带接入网络建设,加快基于 IPv6 的下一代互联网部署,开展冬奥会(北京赛区)、城市副中心等重点区域的光缆建设。推动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和广电 5G 建设一体化发展。推动健康云、教育云等行业云建设,承载智慧城市惠民业务。支持发展混合云和边缘云,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2. 2025 年 5G 网络建设投资累计将达到 1.2 万亿元最新统计显示,中国目前已建成全球最大 5G 网络,国内已累计开通 5G 基站超过 70 万座。据中国信通院预测,到 2025 年,5G 网络建设投资累计将达到 1.2 万亿元,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以及各行业的应用投资累计超过 3.5 万亿元。不论是 2G 时期的短信、3G 时期的智能手机应用,还是 4G 时代的短视频应用,这些新业态都是在网络能力具备以后才产生的。5G 时代,随着网络建设和运用发展互为促进,一定会产生出意想不到的新应用,并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社会的数字化转型。3. 中国铁塔累计承建超 70 万个 5G 基站,97%共享已有站址资源在 2020 世界 5G 大会上,中国铁塔董事长佟吉禄表示,中国铁塔累计承建 5G 基站项目超过 70 万个,97%都是利用已有站址资源改造实现的。在广东,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对 5G 建设的高度重视,以及统筹规划、政策引领、资源开放,中国铁塔会同电信企业累计建成 5G 基站 11万座,5G 网络覆盖广度和深度领先全国。【主设备&终端】1.华为获 4G 芯片授权华为因为受到美国的打压,合作厂商台积电不得不停止对华为提供芯片代工服务,不仅如此,华为在没有得到芯片授权之前,它将无法获得该配件服务,也就是说华为手机在生产上将面临巨大的困难。而在此基础之上,华为不得不将荣耀手机品牌全盘出售,自己独自面对封锁。但好消息是,近日高通获得了美国的授权,可以为华为提供 4G 芯片。虽然在 5G 方面,华为依然没有得到解封,但是 4G 芯片解封后,华为将会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喘息的时间,在智能手机市场上迎来一定的转机。【运营商】1.中国移动香港实现 5G 独立组网,助力行业智慧转型中国移动香港宣布,正式实现商用 5G 独立组网,助力香港建设世界级智慧城市。中国移动香港成为香港首个提供 5G 独立组网服务的移动网络营运商。2.中国电信刘桂清:截至今年 9 月 5G 共建共享已节省投资 600 亿元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桂清指出,全球移动用户数超 5 亿的两大运营商共同推进 5G 网络共建共享,实现"一张物理网、两张逻辑网、4G/5G 高效协同、独立运营",并首创 200MHz 全共享的全球最高 2.7Gbps 峰值体验速率,显著地降低了 5G 建设和运营成本。截至2020 年 9 月,已节省投资 600 亿元;电费、卡租、运营维护年化成本节约超 60 亿元。3.印象笔记与中国电信天翼云达成合作 增加场景化笔记解决方案知识管理平台印象笔记与中国电信天翼云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正式确立双方在产品创新、品牌建设、市场渠道、生态圈建设等方面的深度协同合作。【光通信】1. Dell'Oro:亚太地区光传输设备市场 Q3 同比增长 22%根据市场研究公司 Dell'Oro Group 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受益于亚太地区需求的增长,2020 年第三季度全球光传输设备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9%,达到 38 亿美元。2.国家信息中心发布《全光智慧城市白皮书》在 2020 世界 5G 大会上,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单志广正式发布了《全光智慧城市白皮书》。白皮书首次提出了全光智慧城市的发展理念,通过阐述 F5G(第五代固定宽带网络)技术演进与技术优势,加速全光基础设施的部署升级,以高质量联接构筑城市智慧,推动基于智慧城市的创新应用场景。【云计算】1. ABI Research:全球电信云收入到 2025 年将增至 293 亿美元来自市场研究公司 ABI Research 的一份最新白皮书报告显示,到 2025 年,全球电信云收入将从 2020 年的 87 亿美元增至 293 亿美元,五年间年复合增长率为 27%。电信云的增长主要由于基础设施相关的投资驱动,例如虚拟网络功能(VNF)、管理和网络编排(MANO)和云原生功能(CNF)。2.中国移动携手华为共筑鲲鹏计算产业生态中国移动云能力中心与华为签署合作,宣布共建移动云联合技术实验室,双方将在移动云领域内展开基于鲲鹏硬件和基础软件的联合技术创新合作,构建基于鲲鹏的移动云生态,为多样性算力提供了合作共赢的创新平台。【物联网】1.无锡物联网工程遍及 70 多个国家从 11 月 18 日举行的 2020 物联网博览会创新成果发布会暨中国企业战略投资峰会获悉,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建设 10 年,在关键技术、标准制定、跨界融合和应用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目前,已集聚物联网相关企业 3000 余家,营业收入达到 2800 亿元,物联网工程遍及全球 70 多个国家。2.工信部组织开展 2020-2021 年度物联网项目征集工作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通知,组织开展 2020-2021 年度物联网项目征集工作。征集项目应聚焦物联网产业创新发展、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关键环节和重点问题,突出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对产业带动、规模化应用形成的引领示范作用。项目分为"关键技术与平台创新类、集成创新与融合应用类"两个类别。申报方式采取网上填报和纸质版材料报送结合的方式。3. 5G 与工业互联网的结合已从 5G+工业互联网发展到 5G*工业互联网在今日举行的"2020 世界 5G 大会"之"5G 与工业互联网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表示:"5G 与工业互联网的结合已从 5G+工业互联网(通过 5G 连接企业生产线的工件、装备)发展到 5G*工业互联网(融合进企业网的云边端),发挥 5G 与工业互联网的乘数效应。""5G+应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第一章总论1.1"5G+应用"项目背景1.2可行性研究结论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第二章项目背景与投资的必要性2.1"5G+应用"项目提出的背景2.2投资的必要性第三章市场分析3.1项目产品所属行业分析3.2产品的竞争力分析3.3营销策略3.4市场分析结论第四章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4.1建设场址地理位置4.2场址建设条件4.3主要原辅材料供应第五章工程技术方案5.1项目组成5.2生产技术方案5.3设备方案5.4工程方案第六章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6.1总图运输6.2场内外运输6.3公用辅助工程第七章节能7.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7.2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7.3节能措施7.4节水措施7.5节约土地第八章环境保护8.1环境保护执行标准8.2环境和生态现状8.3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8.4环境保护措施8.5环境监测与环保机构8.6公众参与8.7环境影响评价第九章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9.1劳动安全卫生9.2消防安全第十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10.1组织机构10.2人力资源配置10.3项目管理第十一章项目管理及实施进度11.1项目建设管理11.2项目监理11.3项目建设工期及进度安排第十二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2.1投资估算12.2资金筹措12.3投资使用计划12.4投资估算表第十三章工程招标方案13.1总则13.2项目采用的招标程序13.3招标内容13.4招标基本情况表关联报告:"5G+应用"项目申请报告"5G+应用"项目建议书"5G+应用"项目商业计划书"5G+应用"项目资金申请报告"5G+应用"项目节能评估报告"5G+应用"行业市场研究报告"5G+应用"项目PPP可行性研究报告"5G+应用"项目PPP物有所值评价报告"5G+应用"项目PPP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5G+应用"项目资金筹措和融资平衡方案第十四章财务评价14.1财务评价依据及范围14.2基础数据及参数选取14.3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14.4财务分析14.5不确定性分析14.6财务评价结论第十五章项目风险分析15.1风险因素的识别15.2风险评估15.3风险对策研究第十六章结论与建议16.1结论16.2建议附表:

盗道道

超高清视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政策等利好驱动高清视频领域发展

超高清视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政策推动等利好驱动高清视频领域发展1、政策推动超高清落地,5G重要应用新一轮景气周期可期2020年12月7日,国家广电总局发布《广播电视技术迭代实施方案(2020-2022年)》,其中关于超高清的发展提出要求:贯彻落实《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按照"4K先行、兼顾8K"的总体技术路线,推进超高清视频技术创新和应用,促进4K/8K超高清视频产业迭代创新和融合发展,具体举措包括推动高标清同播向高清化发展,缩短同播过渡期,逐步关停标清频道等四条,近期主要任务包括有条件的广播电视台在不增加频道数量的前提下,开播4K频道等。《广播电视技术迭代实施方案(2020-2022年)》中关于超高清的具体举措和近期主要任务超高清普及有望带来编解码设备领域景气度明显提升。在我们之前的深度报告《5G催化+政策驱动,行业新一轮景气周期开启》,我们提出4K普及给编解码设备这一细分领域带来新一轮景气周期,仅考虑央视频道转化带来的需求就达到37亿元左右,如果考虑各省级电视台及视频网站增量,则2020-2025年央视及省级主要电视台的频道转4K超高清给编解码市场带来的增量约为137亿元,而2018、2019年每年行业规模则仅为10亿元左右,行业景气度明显提升。超高清建设频道持续推进,央视、省台相关采购开始落地。从公开招标网站上得知,2020年以来,央视及部分省级播控平台等部门都开展了关于超高清编解码设备的招标,上市公司数码科技、当虹科技,以及深圳中泰视宇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芒果视线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为中标公司。5G重要应用有望得到市场更多关注,编解码设备厂商逐步迎来利好。1)4G已难以满足超高清视频传输速率等要求,5G有更好的承载能力。传输速率方面,4K视频传输的传输速率至少为50Mbps,8K视频传输的传输速率至少为48~160Mbps,普遍需要135Mbps以上的带宽保证传输质量。目前4G网络的传输速率峰值仅能达到100Mbps,根据不同地区、情况下,网络环境还可能存在下滑情况,已无法满足8K要求,4K也难以保证持续的良好观看体验。而5G网络可提供数十Gbps的峰值速率,单用户体验速率达0.1-1Gbps。时延方面,4K超高清视频要求往返时延(RTT)要小于20ms,而4G通常仅能做到100ms左右。2)随着5G的进一步普及以及编解码等设备采购的不断落地,超高清4K/8K频道落地是大势所趋,确定性高,有望在2021年开始陆续落地,编解码设备提供商有望逐步迎来利好,看好当虹科技、数码科技、淳中科技。2、超高清视频市场空间巨大,产业链完整细致2017到2022年,超高清视频的产业产值的年增长率在逐步加快。在产业发展初期增长率较低,如2017年增速25.4%和2018年的28.7%,这是因为产业链各环节都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克服许多挑战,比如在制作、传输和分发等环节,行业内对帧率、传输码率等关键技术指标没有形成统一标准,超高清视频各环节发展速度不同,在核心技术标准方面一定程度受制于发达国家。但在2019年国家政策对超高清视频产业未来4年的发展定调,产业发展进一步提速,超高清视频产业产值也将加速增长,2019年至2022年的增速预计将保持34%以上,且逐年加快。因此,赛迪顾问预计我国超高清视频产业在2022年有望达到3.4万亿元左右。因为目前超高清视频产业链已完整细致,采集、制作、分发、传输、呈现等各细分环节均有国内多个企业提供相应支持。叠加核心技术和元器件的短板得到逐步解决,自主研制的AVS2标准已得到应用,正向AVS3标准迈进,端到端综合体系逐渐完善,内容供给丰富度提升等,超高清视频产业链的发展障碍逐渐减少,未来在各产业链环节的协同作用下,超高清视频产业的发展将明显提速。中国超高清视频产业产值从超高清视频的产业链上看,总体可分为核心层、服务层和应用层三个层次。其中,核心层提供硬件设备的生产制造,包括视频生产设备、网络传输设备、终端呈现设备和相关核心元器件。核心元器件包含感官器件、储存芯片、编解码芯片、图像芯片、处理器芯片和显示面板。视频生产设备则主要涵盖采集、制作、编码和储存四类设备。网络传输设备按照不同传输方式,又分为卫星传输、有线电视传输、地面广播和互联网传输。终端呈现设备是生活中最常接触到的,像电视、机顶盒、PC、手机、平板、VR/AR等。服务层提供面向超高清视频的平台服务;应用层为超高清视频与各行业融合应用形成的新模式新业态。超高清视频的产业链结构具体到产业链各环节,各国发展状况不同,整体上发达国家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国外在视频采集设备、视频制作系统、有线电视传输设备、电视、超高清视频内容环节有较高竞争优势,我国在编码设备、互联网传输设备、机顶盒、计算机设备、VR/AR、集成服务、编解码芯片等环节和国外水平旗鼓相当。其中,在编码设备方面,国外企业推出了HEVC实时编码器产品。国内在应用了AVS2编码标准后,仍在不断研发AVS3标准,继续提升自主研发编码标准的国产化应用和国际在2019年年底和2020年年初分别发布了自主研发的AVS3开源编码器"天璇"和"天枢"。编码设备的国产化将有力提升国内超高清视频产业的竞争力水平,减少对进口技术和进口产品的依赖,结合自主研发的普惠性AVS编码标准,能降低视频制作、传输、呈现等环节的成本,提高应用效率。据赛迪智库,编码设备环节在2022年规模将达119亿元。3、视频编解码设备向高端领域进阶超高清视频生产是整个超高清产业链的重要开端,视频采集、制作、编码、储存、解码是后续进行传输、内容呈现、行业应用等不可缺少的必要环节,重点以超高清视频的编解码环节为例。对超高清视频的编解码的硬件主要为编码设备、解码设备。编码设备。编码设备能通过特定算法将超高清视频数据转换成格式化视频文件。设备需用到音视频压缩编解码芯片、数据输入输出通道、各类接口控制和嵌入式软件等,需具有极高编码压缩效率、并保证极佳的视频质量,支持多种输出格式和多种应用场合等。4K和8K超高清视频编解码产品发展阶段不同。2019年有大量新制作的4K节目,4K编码设备需求大幅增加,当前4K编解码设备市场较为成熟。产品架构主要包括嵌入式产品和X86服务器,嵌入式产品供应商主要有数码视讯、爱立信、Appear TV等,X86服务器产品供应商主要有当虹、锐马视讯、数码视讯、哈雷、汤姆逊等。解码器。目前国内大多数4K解码器均为嵌入式架构,可同时支持AVS2及H.265,主要采用海思芯片。4K编解码设备趋于国产化。国内厂商已能够满足相应配套和实际使用需求,所以国内运营商趋向于使用国产4K编解码设备,国外企业在本土市场占比较小。央视上星4K节目使用了数码视讯与柯维新编码器组成算法库层面上的主备异构系统,北京、福建等省市的网络公司已采用数码视讯、当虹等厂商的嵌入式4K编码器用于4K节目,如爱上等IPTV平台也已开始通过国内4K编转码器搭建4K节目源平台。8K编解码设备。8K编解码设备处于起步阶段,市面上支持AVS3的设备非常少,只有数码视讯和海思分别发布了商用编码器和解码芯片。2019年8月,我国诞生了第一辆5G+8K转播车,于次月转播了北京男篮世界杯,为2022年冬奥会实现8K+5G转播开创先河。4、超高清视频网络传输快步迈向高速化超高清视频网络传输有两个重要环节,有线电视传输和互联网传输。有线电视传输设备包括干线放大器、干线桥接器、分配器、分支器以及传输介质(电缆、光缆)等。目前国内外的传输设备基本能够满足4K/8K视频传输的速率要求,但国外可支持4K/8K超高清频道设备较多,国内正在加强国产设备的研制。目前国内宽带普及率稳步提升,光纤渗透率也在不断提高,随着4K/8K视频内容的逐渐丰富,未来对国产有线传输设备的需求也将继续增强,国产化率也会再度提高。互联网传输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无源光网络设备(PON)、光传送网交换设备(OTN)、移动通信基站等。固网传输方面,华为、中兴等企业能提供400Gbps传输速率的核心路由器和OTN设备,和10Gbps的传输速率的PON设备。无线传输方面,5G标准能支持100~1000Mbps的传输速率,随着5G加速大规模商用,未来超高清视频对无线传输的高速率需求将得到解决。5、超高清视频终端呈现设备多元化扩张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终端呈现设备从以电视、台式电脑为代表的固定端,扩展到以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等移动端。而人们生活质量一直都在不断提高,对视频体验也有了更高的追求,如VR/AR等全新技术在近年来进入到人们视野。在电视方面,为了更好体验超高清视频的身临其境效果,用户对大屏电视的需求在不断上升。彩色电视机产量经过了2015-2017三年的稳定期后,从2018年起,超高清视频产业未来规划逐渐清晰,人们对大屏电视的关注度重新升温,从而带动了彩电需求的回暖,彩电市场在2018年迎来高速增长,产量增速将近两成。1989年-2019年12月中国彩色电视机产量及增速除了电视外,电脑也是重要的显示设备。电脑主要分为台式和笔记本,台式机和电视类似,都属于固定端设备。而笔记本电脑更具便携式,大大提高移动端的体验。国内外主要笔记本厂商均有推出多款4K商务本和游戏本,满足不同场景下对超高清显示的需求。目前性能较好的4K笔记本均价在万元以上,当下多数主流笔记本仍然都是1080P分辨率,因为4K屏幕的普及还需要考虑成本问题。目前市面上也有5000元左右的中低端4K笔记本,这是因为在CPU、内存、硬盘等硬件成本方面做减法。随着技术的快速更新迭代,4K屏幕的生产成本将会逐渐降低,在中低价位也将出现更多性能更佳的4K笔记本,4K屏幕作为笔记本的标配是未来的一大趋势。近年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演进,虚拟现实技术(VR)进入到了大众日常生活中,其集成计算机、电子信息、仿真技术于一体,基本实现方式是计算机模拟虚拟环境从而给人营造出环境沉浸感。目前多个行业对VR技术的需求日益增强。VR能应用在影视娱乐、教育、房屋设计、医疗诊断、军事侦查和训练等领域。目前VR设备价格较高,一般在三千元以上,但限于目前的画面刷新率和分辨率,会出现部分用户观感不佳的情况。但VR眼镜更新迭代速度较快,未来VR设备的刷新率和分辨率进一步提升,观感有望大幅改善,成本和价位也会逐步下滑。同时,VR设备正不断加大与游戏产品的融合,尤其5G网络商用后大规模覆盖,将带动云游戏和VR进一步结合,VR在游戏领域的渗透率或更快提升。超高清视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第一章总论1.1超高清视频项目背景1.2可行性研究结论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第二章项目背景与投资的必要性2.1超高清视频项目提出的背景2.2投资的必要性第三章市场分析3.1项目产品所属行业分析3.2产品的竞争力分析3.3营销策略3.4市场分析结论第四章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4.1建设场址地理位置4.2场址建设条件4.3主要原辅材料供应第五章工程技术方案5.1项目组成5.2生产技术方案5.3设备方案5.4工程方案第六章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6.1总图运输6.2场内外运输6.3公用辅助工程第七章节能7.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7.2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7.3节能措施7.4节水措施7.5节约土地第八章环境保护8.1环境保护执行标准8.2环境和生态现状8.3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8.4环境保护措施8.5环境监测与环保机构8.6公众参与8.7环境影响评价第九章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9.1劳动安全卫生9.2消防安全第十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10.1组织机构10.2人力资源配置10.3项目管理第十一章项目管理及实施进度11.1项目建设管理11.2项目监理11.3项目建设工期及进度安排第十二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2.1投资估算12.2资金筹措12.3投资使用计划12.4投资估算表第十三章工程招标方案13.1总则13.2项目采用的招标程序13.3招标内容13.4招标基本情况表第十四章财务评价14.1财务评价依据及范围14.2基础数据及参数选取14.3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14.4财务分析14.5不确定性分析14.6财务评价结论第十五章项目风险分析15.1风险因素的识别15.2风险评估15.3风险对策研究第十六章结论与建议16.1结论16.2建议附表:关联报告:超高清视频项目申请报告超高清视频项目建议书超高清视频项目商业计划书超高清视频项目资金申请报告超高清视频项目节能评估报告超高清视频行业市场研究报告超高清视频项目PPP可行性研究报告超高清视频项目PPP物有所值评价报告超高清视频项目PPP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超高清视频项目资金筹措和融资平衡方案

解心释神

直播带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十四五”是电商发展长期趋势

直播带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十四五"是电商发展长期趋势1、直播用户高速增长,直播电商发展空间广阔网民增长步入低增速新常态,网络直播应用时长提高显著。2017-2019年间网民规模同比增速保持在5%-7%。疫情期间短视频加速渗透,截止2020H1,网络直播用户达5.6亿,网络直播占据网民网络时间的7.3%,同比提升3.0pct。2017年6月-2020年6月网络直播用户自疫情以来保持较高增速高增长+低渗透率,2025年直播电商规模有望达到6.4万亿。2016年淘宝直播和蘑菇街率先入局直播电商,2017-2019年CAGR达398%,2019年直播电商渗透率4.2%。据艾瑞咨询预测,2020年直播电商规模有望达到6.4万亿,直播电商渗透率达到23.9%,未来成长空间广阔。直播电商渗透率预计在2025年达23.9%用户在网络直播应用上的时长大幅提升2、直播丰富线上购物场景、提高互动性对于商家而言,我们可以把直播场景分为三类渠道模式:1)KOL主播:李佳琦、薇娅、辛巴等头部主播具备全渠道营销能力,各个平台有私域布局,兼顾商品种草、预热、正售和二次传播的功能;2)直播平台:淘宝、京东、拼多多、抖音、快手等平台优势在于公域流量,商家需要结合平台流量分配规则做自播和达人直播的结合;3)私域直播:适合在微信的社群和朋友圈、公众号等里有一定的粉丝沉淀的达人或者商家,更偏工具属性,更依赖商家或者达人自主组织。本篇报告重点研究是KOL带货为主的直播形式。在满足产品丰富度的前提下,直播进一步强化了线上购物互动性和真实性。直播凭借其购物场景化、内容化和真实性,已经成为商家日常品牌宣传和导购渠道之一,店铺自播常态化发展趋势明显,随着VRIOT技术的发展和商业化应用,消费者未来可能通过直播跟商品还能实现更真实的互动,甚至对供应链的自动化定制,想象空间巨大。直播场景三类渠道模式3、从合作走向生态闭环,内容平台电商化趋势明显电商平台内容化:对内深耕存量提升ARPU,向外争夺增量提升AAC。1)对内:直播形式丰富顾客场景体验,有趣内容提高购买转化率推动ARPU上升,进一步挖掘存量价值。2)对外:内容平台电商化与新电商平台快速崛起,分流潜在用户与在线时长,电商平台内容化是被动守卫存量与主动拓展增量的双重需要。内容平台电商化:直播带货将进一步打开内容平台变现方式。针对性地选择细分顾客群体,为企业提供精益化广告投放方案;"佣金+CPS"的付费机制,降低付费门槛与试错成本。2017-2019年直播广告占比从0提升至12%,企业直播营销投放意愿提升明显。2015-2019年直播广告成为内容变现的着力点之一4、直播电商格局:淘宝、抖音、快手三足鼎立专业主播生态+庞大商品供应链+领先的直播技术+长期用户认知教育,淘宝直播具有先发优势,占据龙头地位,平台内容化、商品品类拓宽、直播场景丰富化驱动其高速成长。淘宝直播自2016年5月正式上线,直播以带货为变现模式,2019年实现GMV超2000亿元,市场份额为47.98%(据艾瑞咨询,2019年直播电商规模达4168亿元),连续三年直播引导成交增速在150%以上。未来将通过扶持商家店播提高全品类直播能力,发展更良性的主播生态提高其竞争优势。抖音/快手凭借其社交+优质内容的平台属性、红人IP和高用户粘性的优势,转化站内流量,直播电商迅猛发展。以快手为例,其拥有独特的"老铁文化",流量偏私域,依托红人与用户之间的信任纽带,主播带货能力强。抖音/快手2019年GMV分别为400/596亿元,市场份额分别为9.6%/14.3%(据艾瑞咨询,2019年直播电商规模达4168亿元)。2018-2020年淘宝直播GMV占绝对优势,快手、抖音迅猛发展投资建议近期多项针对直播电商的监管条例出台,直指虚假营销、数据造假、售后维权难等多种不良行为,明确规范相关主体责任义务,有助于保护直播平台、MCN和消费者三方权益,有利于直播电商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平台:落实平台规则,建立分级管理制度和相关资质审核MCN、主播:完善准入门槛,严控产品质量行业规范趋严背景下,直播电商行业将从"野蛮生长"走向"优胜劣汰"阶段,头部平台、MCN、主播的竞争优势将进一步强化。直播电商结合了传统电商和线下购物的优势,提高了平台的用户粘性和客单价,内容平台电商化趋势明显,我们认为平台的流量分发规则及佣金机制决定了KOL成长性,而KOL与用户之间的信用纽带决定了用户跟随KOL选择购物平台。同时,流量平台和电商平台从合作走向生态闭环,鼓励店播成为平台共识,商家入驻取决于平台流量和技术基础建设,丰富的商品、完善的电商平台建设在店播方面更具优势。直播电商成常态化营销渠道,相关产业链多方受益。推荐1)平台:京东、拼多多,建议关注拟上市公司快手科技;2)MCN及红人营销机构:天下秀、建议关注起步股份、尚纬股份;3)电商代运营:宝尊、壹网壹创、丽人丽妆。风险行业政策监管风险:广电总局加强直播带货监管,对头部主播、高流量、高成交活动重点管理,设立登记备案、实时监控等合规审查方式,直播平台、MCN公司面临经营合规风险。流量刷单造假风险:直播电商乱象频发,出现刷单虚假交易、直播流量造假、销售数据造假,带来行业发展无序、消费者信任度下降的风险。产品质量风险:产品质量与宣传不符、售后退货难等问题。直播带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第一章总论1.1直播带货项目背景1.2可行性研究结论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第二章项目背景与投资的必要性2.1直播带货项目提出的背景2.2投资的必要性第三章市场分析3.1项目产品所属行业分析3.2产品的竞争力分析3.3营销策略3.4市场分析结论第四章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4.1建设场址地理位置4.2场址建设条件4.3主要原辅材料供应第五章工程技术方案5.1项目组成5.2生产技术方案5.3设备方案5.4工程方案第六章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6.1总图运输6.2场内外运输6.3公用辅助工程第七章节能7.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7.2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7.3节能措施7.4节水措施7.5节约土地第八章环境保护8.1环境保护执行标准8.2环境和生态现状8.3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8.4环境保护措施8.5环境监测与环保机构8.6公众参与8.7环境影响评价第九章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9.1劳动安全卫生9.2消防安全第十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10.1组织机构10.2人力资源配置10.3项目管理第十一章项目管理及实施进度11.1项目建设管理11.2项目监理11.3项目建设工期及进度安排第十二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2.1投资估算12.2资金筹措12.3投资使用计划12.4投资估算表第十三章工程招标方案13.1总则13.2项目采用的招标程序13.3招标内容13.4招标基本情况表关联报告:直播带货项目申请报告直播带货项目建议书直播带货项目商业计划书直播带货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直播带货项目节能评估报告直播带货行业市场研究报告直播带货项目PPP可行性研究报告直播带货项目PPP物有所值评价报告直播带货项目PPP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直播带货项目资金筹措和融资平衡方案第十四章财务评价14.1财务评价依据及范围14.2基础数据及参数选取14.3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14.4财务分析14.5不确定性分析14.6财务评价结论第十五章项目风险分析15.1风险因素的识别15.2风险评估15.3风险对策研究第十六章结论与建议16.1结论16.2建议附表:

灵公说之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十四五”前景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十四五”OLED市场前景广阔一、概述OLED 全称为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即有机发光二极管,指采用极薄的有机材料涂层和玻璃基板所构成且当电流通过时会发光的有机半导体,OLED 具有自发光特性。未来 5 年,在中国电子信息行业和制造业自动化的持续深入以及中国 OLED 柔性屏技术日益成熟的驱动下,OLED 产品在下游应用领域需求将保持增长的趋势,中国 OLED 行业的市场规模预计将在 2023 年达到 650.3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29.1%,发展空间非常广阔。1、利好政策支持行业发展OLED 是新一代显示屏中不可缺少的元件,是电子行业如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穿戴设备等各行业终端领域发展的基础。作为现代信息行业的核心行业之一,OLED 行业的发展受到中国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利好的政策为中国 OLED 行业发展创造了更为规范和更具有支持性的环境。近年来,相关部门利好政策频出,鼓励行业发展,促进行业技术水平的提升。2、原材料成本下降,带动 OLED 产品需求在 OLED 面板生产成本方面,无论是硬性 OLED 屏还是柔性 LED 屏,发光材料成本均占据了 OLED 产品生产成本的 31.0%。目前发光材料主要采用的是荧光材料(用于红绿光材料)和磷光发光材料(用于蓝光材料)的组合。中国材料国家实验室正积极推进发光材料技术研究,在荧光发光材料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解决了传统荧光发光材料效率低的问题。3、下游应用领域需求端增长中国的经济增长推动了国民消费水平的提升,高端电子设备日益普及,消费者对显示屏的要求逐渐提高。OLED显示屏是利用有机电自发光二极管而制成的显示屏,不但具备了优于传统 LED 屏幕的显示对比度、色域、可视角、反应速度、柔性高等特点,而且更加轻薄、省电,使得 OLED 下游应用领域对 OLED 屏需求增长,尤其在消费电子领域。OLED 屏凭借柔性、轻薄、对比度高等优点得以广泛应用于智能产品,满足了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及消费体验。随着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等下游应用产品销量增长,OLED 的渗透率将会提高,OLED 市场规模也将随之快速增长。二、 中国 OLED 行业定义及分类OLED 全称为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即有机发光二极管,指采用极薄的有机材料涂层和玻璃基板所构成且当电流通过时会发光的有机半导体,OLED 具有自发光特性。OLED 作为新一代显示技术,其显示性能相比 LCD 更优异,具有显示效果佳、耗电低、柔性高和超轻薄等优点,被广泛运用于汽车电子、智能穿戴设备、VR 设备和消费电子等产品的屏幕上。OLED 按驱动方式可分为主动矩阵 AMOLED 和被动矩阵 PMOLED:①AMOLED 也可称为有源驱动式 OLED,具有 TFT 阵列,可独立地控制每个像素点的发光情况,使得像素点可连续且独立发光,最终形成所需图像。AMOLED 是目前 OLED 行业的主流应用,主要在高端及中大尺寸屏幕领域应用较广;②PMOLED 也可称为无源驱动式 OLED,不具有 TFT 阵列,需通过外部电路控制像素点发光,难以实现对单个像素点的精确控制。MOLED 的分辨率和发光效率较低,PMOLED 只能应用在低端和小尺寸的屏幕。中国 OLED 行业分类三、中国 OLED 行业发展现状目前 OLED 行业集中在美国、韩国、日本、中国等地区,其中韩国 LG 和三星分别在OLED 的大尺寸和中小尺寸面板市场中形成了行业垄断。目前全球 OLED 面板产能主要集中在三星和 LG 这两家企业。截止到 2018 年,LG 占据大尺寸 OLED 面板市场超过 90%的份额,其产品主要应用在电视行业上;三星则占据中小尺寸 AMOLED 面板超过 90%的份额,其产品主要应用于手机行业。中国 OLED 行业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在政府红利政策的支持下,中国 OLED 行业增长迅速。得益于技术的进步与各厂商的积极布局,中国 OLED 行业已形成京津翼、珠三角、闽台、长三角、中西部五个行业集群。2018 年中国本土面板制造商京东方、天马、和辉光电和国显光电等企业大规模投资建厂,大量释放产能,加速推进 OLED 行业的国产化进程。截止至 2018 年 5 月,京东方已在四川成都和绵阳布局了两条第 6 代柔性 AMOLED 生产线,其中成都京东方生产线是全球第 2 条量产的 6 代柔性 AMOLED 生产线,而绵阳第六代柔性 AMOLED 生产线则将于 2019 年建成投产。目前全球范围内的智能全面屏手机均采用三星的 AMOLED 柔性屏,但随着中国京东方成都第 6 代柔性 AMOLED 产线的正式量产,三星的这一垄断地位将被打破,智能手机厂商将拥有更多的选择。2018 至2022 年全球将新增 12 条中小尺寸 OLED 生产线,其中中国大陆占据 6 条,中国有望成为全球第二大 OLED 产能国家。可见,中国 OLED 行业正快速发展,在全球市场中的话语权将进一步提高。四、 中国 OLED 行业产业链中国 OLED 行业由上至下可分为上游参与者包含原材料及生产设备供应商、中游面板制造商和模组组装商、下游为显示屏应用领域终端用户。中国 OLED 行业产业链1、上游分析中国 OLED 产业链的上游参与者包括 OLED 原材料、OLED 生产设备和 OLED 相关部件的供应商:①OLED 原材料包括 ITO 玻璃、有机发光材料、偏光板、封合胶等,其中有机发光材料是由化工原料合成为中间体,再由中间体进一步合成单体粗品,单体粗品由 OLED单体生产材料厂商进行升华处理成为 OLED 单体,后由面板生产企业蒸镀到基板上,从而形成 OLED 有机发光材料。由于中国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中国企业在 OLED 有机发光材料中的中间体和单体粗品有一定影响力,现已成为全球主要的 OLED 中间体和单体粗品的供应商之一。升华材料具有较高制造工艺技术含量且受专利产权保护,受此影响,市场长期被韩、日、德和美厂商垄断,导致中国 70.0%以上的 OLED 有机发光材料依赖进口,中国企业在原材料上的议价能力较弱;②OLED 生产设备包括显影、镀膜与封装设备、检测与测试设备等,存在较高的技术和资金壁垒。从上游的生产设备环节看,中国在显示模组设备的技术和制造水平与国际先进企业接近,但日本 Tokki 和 Ulvac 以及美国 3M、SEIKO、SUSS等厂商在上游 OLED 生产设备中的显影、测试和有机发光材料环节中的蒸镀设备方面优势明显,占据绝对优势。中国企业对进口 OLED 生产设备依赖性较大;③OLED 相关零部件包括驱动 IC、电路板和其他相关材料等。虽然中国有相关的电路板零部件企业,但由于 OLED对电路板要求较高,大部分企业仅从事相关电路板的相关零部件生产,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较少。综上所述,从 OLED 原材料、生产设备和相关部件等上游行业的发展情况来看,中国企业在在 OLED 产业链上游环节市场竞争能力较低。2、中游分析中国 OLED 行业产业链的中游为面板制造商和模组组装商,目前全球量产的 OLED 显示面板主要以韩国 LG 和三星、日本 JDI、夏普为主。随着中国红利政策及资本家对中国 OLED行业前景看好,中国 OLED 企业通过购买 OLED 上游的设备、自主研发 OLED 技术等方式,推动了中国 OLED 行业发展。3、下游分析中国 OLED 行业产业链的下游为 OLED 产品应用行业,包括消费电子、可穿戴设备、汽车、移动终端等领域。随着全球 OLED 生产线陆续投产,下游消费电子市场迅速增长。在应用领域方面,2018 年智能手机以 70.8%的占比成为了 OLED 行业最大的应用领域,其次为可穿戴设备和家用电器及电视领域,占比分别为 9.5%和 7.5%。智能手机是 OLED 行业现阶段比重最大的应用领域,主要原因为智能手机趋向全面屏幕、窄边框及曲面屏等多元化产品发展,OLED 屏幕以可视角度大、对比度高、柔性高等优点成为当下智能手机主流配置,受益于此,OLED 在智能手机领域的渗透率不断提升。五、中国 OLED 行业市场规模在“中国制造 2025”和信息电子化背景下,中国制造业进入了加速转型升级的发展时期。OLED 作为新一代显示技术呈现出新的快速发展趋势。从 OLED 产能来看,中国 OLED制造企业积极推进 OLED 产能建设,大部分企业计划在 2020 年扩张产线以实现产能释放。得益于维信诺、深天马、京东方等企业新产线的量产,截止到 2018 年底,中国大陆已量产的小尺寸 AMOLED 产线达 9 条,中国大陆 AMOLED 规划产能已占到全球产能的 30.0%左右。未来仍有 7 条 AMOLED 产线将先后实现量产,国产 AMOLED 产能将迎来新的增长点,三星的 AMOLED 供给端的垄断地位或将被中国厂商打破,国产化加速发展。伴随着中国 OLED 显示技术的成熟与产能的释放,中国 OLED 产品价格将得到优化,OLED 产品在下游消费电子、汽车电子、航空航天、可穿戴设备等应用领域里的渗透率不断提升。中国 OLED 行业规模从 2014 年的 167.3 亿元增长到 2018 年的1093.4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59.9%。未来 5 年,在中国电子信息行业和制造业自动化的持续深入以及中国 OLED 柔性屏技术日益成熟的驱动下,OLED 产品在下游应用领域需求将保持增长的趋势,中国 OLED 行业的市场规模预计将在 2023 年达到 650.3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29.1%,发展空间非常广阔。六、中国 OLED 行业竞争格局从全球 OLED 市场来看,OLED 企业主要集中在中国、日本、韩国、美国和欧洲等五大区域。韩国厂商凭借成熟技术优势,成为了全球较大的 OLED 生产地区,其中韩国三星几乎垄断了 OLED 市场。根三星电子在全球市场上的占有率达到 95.9%,其次是 LG,市占率为 3.8%。另一方面,美国在 OLED 上游高端设备和相关零部件的显影、蒸镀和测试设备及驱动 IC 等方面方面优势明显,占据绝对优势地位;日本和中国地区 OLED 企业以材料生产为主,其中中国主要供应前端的中间体和粗单体,日本以终端升华后的单体材料等产品为主。得益于政策扶持,中国OLED行业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目前以七大OLED厂商为主的竞争格局已基本形成。这七大厂商分别为京东方、天马、华星光电、和辉、维信诺(国显)、固安鼎以及柔宇科技,其中京东方占据中国OLED供应商市场的领先地位。此外,随着柔性OLED面板以多种优势成为行业内的热门研发产品,目前柔宇科技在柔性显示方面积累了较强的技术优势。现阶段中国七大 OLED 厂商在“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的背景下,中国OLED行业具备了一定的研发及行业化能力。当前中国约有40家从事OLED技术研发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同时,2018年中国OLED厂商京东方、天马武汉、和辉光电、信利惠州等均加快了在OLED产能上的布局,产线预计于2020年建设完成,意味着中国OLED产能将集中释放,行业将会加入高速发展阶段,届时,中国将打破韩国在OLED产能垄断地位。预计在国家利好政策背景下,中国OLED国产化发展迅速,厂商投资回报率将不断提升,吸引新企业持续进入,未来OLED行业竞争将日益激烈。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第一章总论1.1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项目背景1.2可行性研究结论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第二章项目背景与投资的必要性2.1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项目提出的背景2.2投资的必要性第三章市场分析3.1项目产品所属行业分析3.2产品的竞争力分析3.3营销策略3.4市场分析结论第四章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4.1建设场址地理位置4.2场址建设条件4.3主要原辅材料供应第五章工程技术方案5.1项目组成5.2生产技术方案5.3设备方案5.4工程方案第六章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6.1总图运输6.2场内外运输6.3公用辅助工程第七章节能7.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7.2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7.3节能措施7.4节水措施7.5节约土地第八章环境保护8.1环境保护执行标准8.2环境和生态现状8.3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8.4环境保护措施8.5环境监测与环保机构8.6公众参与8.7环境影响评价第九章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9.1劳动安全卫生9.2消防安全第十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10.1组织机构10.2人力资源配置10.3项目管理第十一章项目管理及实施进度11.1项目建设管理11.2项目监理11.3项目建设工期及进度安排第十二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2.1投资估算12.2资金筹措12.3投资使用计划12.4投资估算表第十三章工程招标方案13.1总则13.2项目采用的招标程序13.3招标内容13.4招标基本情况表关联报告: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项目申请报告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项目建议书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项目商业计划书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项目资金申请报告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项目节能评估报告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行业市场研究报告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项目PPP可行性研究报告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项目PPP物有所值评价报告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项目PPP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项目资金筹措和融资平衡方案第十四章财务评价14.1财务评价依据及范围14.2基础数据及参数选取14.3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14.4财务分析14.5不确定性分析14.6财务评价结论第十五章项目风险分析15.1风险因素的识别15.2风险评估15.3风险对策研究第十六章结论与建议16.1结论16.2建议附表:

其来不蜕

11.7公里!南昌VR科创城六条路网规划出炉!三清山大道将南延!

为积极推进VR科创城的建设,支撑城市空间结构拓展,构建较为完整的道路交通主骨架,南昌市红谷滩区人民政府委托南昌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编制完成了《南昌VR科创城配套市政基础设施一期工程(三清山大道、科创大街、常湖池大街、中央湖大街、V谷大街、马咀山路)道路交通详细规划》。道路交通详细规划该项目主要规划范围包括VR科创城内的3条主干路(三清山大道、科创大街、常湖池大街)和3条次干路(中央湖大街、V谷大街、马咀山路),道路总长约11.7公里。规划确定了道路断面,并明确了平面线位、竖向控制、慢行过街施、路口渠化及交通组织方案等。科创大街西起枫生高速连接处立交,东至马咀山路,规划为双向六车道,两侧规划有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中间预留有中运量交通线路空间。V谷大街西起中央湖大街,东至三清山大道,规划为双向4车道,两侧为单行非机动车道,红线宽度29米。中央湖大街西起V谷大街,东至马咀山路,规划为双向4车道,两侧规划独立的有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常湖池大街西起九龙大道,东至沿江路,规划为双向4车道,两侧规划独立的有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中间预留有中运量交通线路空间。三清山大道北起向莆铁路线,南至南外环,规划为双向6车道,两侧规划机动车辅导和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中间预留有中运量交通线路空间。马咀山路北起向莆铁路线,南至常湖池大街,规划为双向6车道,规划为双向4车道,两侧为单行非机动车道,红线宽度29米。三清山大道选址意见书公示根据红谷滩新区经发局《关于对南昌市九龙湖新城市政基础设施三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洪新经发 (2015) 72号),同意南昌市红谷滩新区住房管理委员建设南昌市九龙湖新城市政基础设施三期三清山大道项目。该项目北至宜春大街南至萍乡大街,用地位于红谷滩新区,用地总规模为7.2449公顷,其中农用地2. 7746公顷(耕地0.7741公顷),建设用地4.4703公顷。该项目用地符合南昌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涉及占用生态保护红线。

王通

南昌VR科创城配套市政基础设施总投资56.7亿!

南昌VR科创城项目已列入2020年第一批省重点建设项目计划,经南昌市红谷滩新区经济发展倍息局批复项目建议书(洪新经发(2020)13号)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洪新经发(2020)25号),同意开展前期工作。建设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国家土地供应政策。近日,根据红谷滩新区经发局《关于南昌VR科创城配套市致基础设施一期工程项目立项的批复》同意南昌市红谷滩新区住房及城市建设局在红谷滩新区九龙湖片区南部建设南昌VR科创域配套市改基础设施一期工程。项目拟选址南昌市红谷滩新区生米镇。用地总规模117.849公顷,其中95. 7381公顷符合南昌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2.1109公顷已纳入新-轮国土空间规划中。该项目申请总规模117.849公顷,土地利用现状情况为农用地103.3241公顷(耕地85.1072公顷),建设用地12.7814公顷,未利用地1. 7435公顷。项目原则上少占或不占耕地,尤其是不占用水田等优质耕地。如确需占用耕地,应足额落实耕地开垦费资金,安排补充耕地项目,做到补充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建设单位应做好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提高补充耕地质量,并将相关费用列入项目投资概算。红谷滩新区会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省政府的有关规定,认真做好征地安置补偿的前期工作,采取措施保障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不因征地而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切实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项目总投资56.7亿元南昌VR科创城配套市政基础设施一期工程项目总投资56.7亿元,预计2023年6月1日竣工。此外,九龙湖VR科创城一期起步区土地将进入竞拍阶段,项目将建设总部基地及研发中心及住宅等,此次路网建设将推动项目后期真正落地。(来源:洪城时刻、南昌城玩观)

立德明道

国家多部委联合发文鼓励在公共实训基地应用VR、AR、AI等新技术

为进一步统筹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基础能力建设,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退役军人部、国务院扶贫办等多部委发布《关于推动公共实训基地共建共享的指导意见》,指导支持各地加强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推动职业技能培训资源共建共享,助力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公共实训基地是指由政府主导建设,以就业为导向,向城乡各类劳动者以及行业企业、社会团体、产业园区、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职业培训机构等提供技能实训、技能竞赛、职业技能培训考核评价、创业培训、就业招聘、师资培训、课程研发等服务的公共性、公益性、开放性、综合性公共就业服务场所。《指导意见》强调,在公共实训基地的使用上,一方面要丰富公共实训基地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优先在各级公共实训基地举办省级、市级和县级的职业技能大赛。鼓励在公共实训基地开展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培训,推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人工智能(AI)和电子商务的应用。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智能终端等信息网络技术在公共职业技能培训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培训便利度和可及性。另一方面要聚焦公共实训基地的服务对象。公共实训基地要对城乡各类劳动者开放,统筹兼顾各类就业重点群体,要切实为企业职工以及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城乡未继续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城镇失业人员和转岗职工、退役军人、残疾人等提供亟需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鼓励公共实训基地对脱贫地区劳动力加大开放力度,让有意愿的脱贫人口能在公共实训基地得到培训机会和就业服务。[意见全文]关于推动公共实训基地共建共享的指导意见发改就业〔2020〕195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有关部门: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近年来,职业技能培训尤其是公共职业技能培训,在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提高劳动者就业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持续做好稳就业、保就业工作的重要支撑。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国发〔2018〕11号)和《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国办发〔2019〕24号),根据《关于提升公共职业技能培训基础能力的指导意见》(发改就业〔2018〕1433号)要求,进一步统筹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基础能力建设,指导支持各地加强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推动职业技能培训资源共建共享,助力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现就公共实训基地共建共享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为导向,推动公共实训基地共建共享,进一步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技能人才支撑。(二)基本原则。——坚持统筹融合。公共实训基地应涵盖技能实训、技能竞赛、职业技能培训考核评价、创业培训、就业招聘、师资培训、课程研发等功能,充分体现综合性。强化公共实训基地为城乡各类劳动者提供终身职业技能培训的功能定位,做好公共实训基地与院校实训基地、企业实训基地的有效衔接。鼓励各地以公共实训基地为平台,统筹优化工会、院校、行业、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的培训资源,提升综合利用效率。——坚持合理布局。公共实训基地建设要与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紧密结合,服务区域重大战略,与新型城镇化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助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各地要综合考虑本地人力资源情况与产业发展特点,以区域产业发展急需为牵引,推动人才链、创新链与产业链、供应链有效对接,突出公共实训基地的地方特色和区域辐射性。优先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重、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技能劳动者供需缺口较大、产业集中度较高、返乡入乡创业就业工作成效明显的地区支持建设公共实训基地。——坚持开放共享。公共实训基地要能为城乡各类劳动者提供广覆盖、多层次的职业技能培训,坚持“能共建则共建,能共享则共享”的导向,支持有公共职业技能培训任务和职能的多部门、多行业积极参与,充分体现公共性和开放性。要加强信息化、网络化建设,推动职业技能培训线上线下融合,让职业技能培训具有更强的可获得性。压实公共实训基地的培训责任,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公共就业服务以及企业人才需求的有效衔接,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坚持聚焦重点。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完善职业技能培训支撑保障体系,加快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聚焦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城镇失业人员和转岗职工、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脱贫人口、困难妇女、残疾人等就业创业重点群体,发挥职业技能培训对带动就业创业、培育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作用,充分体现公益性。聚焦发展实体经济,围绕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推动职工综合技能素质提升,缓解高端技能人才供需矛盾。——坚持高效利用。公共实训基地的运营、管理、课程设计和实训方式要密切联系当地产业实际,与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紧密结合,推动培训链和产业链对接,精准培养市场和企业最需要的人力资源,切实增强技能实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高度重视公共实训基地的运营管理,探索多种运营方式,提高设施利用率。公共实训基地要注重技能实训的务实管用,使参训人员尽快掌握一门本领、一项技能,提升就业能力。(三)主要目标。通过支持各地开展公共实训基地共建共享,进一步提升我国职业技能培训基础能力,不断完善职业技能实训体系,加大对脱贫人口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做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技能人才支撑。加快形成布局合理、点面结合、精准有效、机制健全的公共职业技能培训基础设施网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夯基助力。二、公共实训基地的定位(一)公共实训基地的功能。本意见所称公共实训基地,是指由政府主导建设,以就业为导向,向城乡各类劳动者以及行业企业、社会团体、产业园区、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职业培训机构等提供技能实训、技能竞赛、职业技能培训考核评价、创业培训、就业招聘、师资培训、课程研发等服务的公共性、公益性、开放性、综合性公共就业服务场所。(二)公共实训基地的布局。按照省级、市级、县级三个级别,统筹推进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紧密依托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在重点地区建设有效辐射周边区域,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中高端产业发展需求的省级公共实训基地;在劳动力流动规模较大、产业集中度较高的地级市,建设服务当地产业发展的市级公共实训基地;在脱贫攻坚成效显著、主导产业特色突出、基础条件较好的县(市),建设为当地产业链关键环节提供技能人才培训和就业服务的县级公共实训基地。(三)公共实训基地的作用。各地结合实际,通过共建共享的方式加强公共实训基地建设,作为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平台。鼓励各地符合条件的公共实训基地,承担技能竞赛实训和比赛基地、职工职业技能实训基地、职业技能培训考核评价基地、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园地、返乡创业实训基地、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高素质农民培育基地、先进制造业实训基地、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职业院校培训实训基地、全国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实训基地、妇女就业创业培训基地、养老服务人才培训基地、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等有关职能,通过培训资源共享提供相关服务。三、公共实训基地的建设(一)加强公共实训基地资金支持力度。明确公共实训基地的公益性属性,各地在建设时可按国家有关规定减免相关收费。中央基建投资对符合条件的公共实训基地予以支持,主要用于实训场所建设和实训设施投入。鼓励各地统筹各类资金,加大对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支持力度。(二)做好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前期准备工作。各地建设公共实训基地之前,应具备明确的建设方案、监管方案、运营方案。建设方案应包括项目单位基本情况、项目建设内容、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项目土地来源和其他建设条件落实情况。监管方案应包括监管单位、监管责任人和监管措施。运营方案应包括公共实训基地的运行管理机制、师资来源、经费保障、培训生源、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等。申请中央基建投资支持建设的公共实训基地,须完成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落实建设资金、具备按时开工条件等,项目业主单位须是独立法人。项目所在地政府应对项目的建设方案、监管方案、运营方案和相关情况认真审查把关并出具承诺函。(三)加强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和运营监管。根据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原则,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由各地按照管理权限进行审批。各有关部门要严格落实项目建设方案、监管方案、运营方案,切实履行监管责任,督促落实配套资金,加强对项目建设和运营的督促指导。项目单位应认真履行项目建设主体责任,及时组织项目建设并按时投入使用。项目所在地政府应及时组织解决项目建设和运营中的相关困难。(四)规范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和验收。公共实训基地建设中应严格执行工程项目建设程序,切实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建设监理制、项目招投标制、工程合同管理制等要求。同时,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有关规定,做好项目信息公开工作。项目竣工后,相关单位应根据职责及时组织开展项目验收,并将验收结果按规定进行报备。四、公共实训基地的使用(一)丰富公共实训基地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优先在各级公共实训基地举办省级、市级和县级的职业技能大赛。鼓励在公共实训基地开展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培训,推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人工智能(AI)和电子商务的应用。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智能终端等信息网络技术在公共职业技能培训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培训便利度和可及性。(二)聚焦公共实训基地的服务对象。公共实训基地要对城乡各类劳动者开放,统筹兼顾各类就业重点群体,要切实为企业职工以及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城乡未继续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城镇失业人员和转岗职工、退役军人、残疾人等提供亟需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鼓励公共实训基地对脱贫地区劳动力加大开放力度,让有意愿的脱贫人口能在公共实训基地得到培训机会和就业服务。五、公共实训基地的保障(一)加强公共实训基地的师资能力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公共实训基地建立职业技能培训师资库,支持将世界技能大赛和国际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获奖者和省级一类以上职业技能竞赛前三名获得者、省级以上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工匠人才、优秀创业培训导师、省级以上青年岗位能手标兵、省级以上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标兵等纳入师资库。鼓励企业高技能人才和符合条件的技能劳动者兼任公共实训基地的实训教师。(二)加快公共实训基地的课程开发。鼓励有条件的公共实训基地组织开发一批覆盖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地方特色产业,以及艰苦行业、民族传统技艺等相关专业领域的职业技能培训课程。积极开发网络课程、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工作过程模拟软件、通用主题素材库以及名师名课音像制品等多种形式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立动态、共享的职业技能培训资源库。(三)完善公共实训基地技能培训的补贴政策。支持各地合理确定在公共实训基地开展公共实训的培训计划和补贴标准。培训主管部门每年可根据在公共实训基地开展的公共实训计划按规定拨付培训费用,符合条件的培训可通过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账资金予以支持。在公共实训基地上开展的项目制培训可按规定先行拨付一定比例的培训补贴资金。鼓励企业按规定使用职工教育经费在公共实训基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进一步精简享受补贴证明材料,简化在公共实训基地开展的技能培训补贴申领程序,优化培训资金管理流程,为各类劳动者享受培训补贴提供“一次办好”的便捷服务。(四)提升公共实训基地信息化管理水平。在公共实训基地实施补贴性培训实名制信息管理,建立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电子档案。积极探索建立培训就业有效衔接机制,依托各地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系统,健全技能人才需求动态监测分析体系,定期发布技能人才市场供求信息,动态调整公共实训基地培训内容,支持劳动者根据自身就业和职业发展的需要自主选择培训项目。六、组织实施(一)加强公共实训基地管理机制建设。各地应加强公共实训基地共建共享工作的统筹协调,以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为导向,按照“规划统筹、部门合作、多渠道资源建设、高效共享利用”的原则,切实做好公共实训基地的规划布局、统筹建设和持续运营。地方开展公共实训基地建设要符合本地区财政承受能力和政府投资能力,不能造成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二)完善公共实训基地技能培训考核监督机制。进一步强化以就业为导向的技能培训成果验收标准和绩效考核标准,实现从市场的实际需求出发确定培训项目、内容和方式,建立以培训人次、培训质量、培训合格率、就业创业成功率为重点的培训绩效评估体系,满足社会、市场和企业对技能人才的实际需求。鼓励各地将在公共实训基地开展技能培训情况纳入教师评优与职称评聘的考核评价体系。(三)加强公共实训基地共建共享政策解读和舆论宣传。各地应结合推动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各类职业技能培训资源统筹衔接和共建共享的政策宣传,通过公共实训基地与院校、企业等联合开展培训交流活动等多种方式,提升政策知晓度。加强信息公开,及时发布各地工作动态,通过召开现场会等方式,组织开展区域间的经验交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时机来临,未来在地方经济!VR虚拟现实技术,让生活更精彩虚拟现实是一项具有颠覆性的技术。它致力于突破二维显示,实现三维呈现;突破固定屏幕,实现佩戴式自由观看;突破键盘鼠标的传统输入方式,实现人的身体与虚拟环境手、眼、行相协调的自然交互;突破时空局限,体验者可以沉浸在历史或未来、宏观或微观的逼真虚拟环境中。虚拟现实技术正在对人类社会产生重大影响。许多科技机构和专家认为,虚拟现实是继个人电脑、智能手机之后的新一代计算平台,是互联网未来的新入口,将成为人类认识世界、体验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新手段。图:智慧党建一云两库云平台图:VR实景全景技术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装备制造,产生了许多新的制造技术,如沉浸式设计、虚拟样机与评价、虚拟组装、增强现实装拆导引以及操作维护培训等。近年来兴起的数字孪生技术将虚拟现实应用场景扩展到装备设计、样机、生产、装配、销售、培训、运维等环节,全面提升生产和管理效率。医疗健康是虚拟现实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90年代出现点位式数字人体和虚拟人体器官。虚拟人体为医药研究提供全新实验平台,并在临床治疗方面为手术规划、预演、优选提供前所未有的支持手段。文化教育也是目前虚拟现实应用比较广泛的一个领域。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构建各种教学场景,如微观世界的分子、原子,宇观世界的太空、太阳系,以及人体三维器官、重大历史事件场景等,从而大幅提升学习体验和效率。此外,虚拟现实图书将传统纸质图书内容动态、立体化地呈现给读者,提升了图书阅读的沉浸感和理解效果,对阅读、教学方式产生重要影响。图:VR实景沉浸式民宿预看房虚拟现实应用于电子商务,将商品的二维图片展示发展为更具真实感的三维全貌呈现,消费者甚至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感受试戴、试穿、试用效果。正在发展中的其他应用还有虚拟现实+建筑、虚拟现实+文旅和智慧城市等。可以看到,这些应用拓展了人类的感知效能,改变了行业的产品形态和服务模式,推动行业实现升级换代式的发展。总之,虚拟现实的发展为人类生产带来新模态,为人类生活带来新体验,同时形成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型产业。创新无界,3D空间数字互联网助推云生态发展3D互联网,也被称为3DWeb(具备立体+时间4个维度)它是一种立体的三维展示技术,是以计算机绘图技术,在Web浏览器上展现3D的对象,是通过在浏览器中内嵌3D虚拟场景的手段,在保证3D立体效果的同时,有效的降低对网络和硬件的要求,让互联网用户能够快速的体验3D带来的真实感受,并可让使用者直接操控,作出如旋转、移动、放大缩小等动作。3D互联网可以对有形产品构建出能够互动浏览的三维虚拟产品,还能够将三维虚拟产品公布于互联网,让更多人了解产品的细节及全貌,让消费者通过互动交互沉浸式体验,直观了解你的产品功效,细节,达到快速展销产品的目的。图:5D云时代企业立体新官网——企业云上3D互联网数字展览展示空间3D互联网实现了浏览者在网上可任意角度浏览三维虚拟产品,手上不用拿着实物就如同实物在眼前的效果。3D空间数字互联网的组成元素包括:① 3D网页,是一个3D表现形式的数字化活动场所,场所内可存在网络用户在网络上的3D形象、各种3D物品及嵌入的网页;② 3D网站,由一个或者多个3D网页组成。图:2020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服贸会)有别于传统的2D互联网中图形或是动画的表现方法,Web3D技术提供了包括B2B/B2C,商品展现与贩卖、在线教学与娱乐、数字城市、3D景点、虚拟楼盘,多人社群的建立等之功能。可以让人们通过鼠标或者键盘,打开网页就能如临其境,实现360度的自由观看的效果,让互联网用户能够快速的体验3D带来的真实感受。采用这一新的技术,企业可以在互联网上搭建出高度拟真的线上“3D互联网数字展览展示空间”。企业云上3D互联网数字展览空间系统具备以下效果:① 3D立体Web展示环境,通过主流Web浏览器进行PC端或移动端(直接输入网址登录,无须客户端下载安装,简便快捷)全方位观看。参观者可在虚拟空间中用以第一视角浏览整个企业相关信息,也可控制虚拟人物在虚拟场景中通过键盘和鼠标自由控制行走。② 观众可以参看展厅鸟瞰图,并可以点击平面图上的热点快速跳转至相应的展位。③ 为企业搭建基于现实的企业线上3D互联网展示空间,对企业展示的形象和产品介绍提供文字,图片和视频,3D动画,AR实景,VR虚拟现实,联系方式,在线咨询等“数字孪生”在线体现。④基于大数据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帮助参展商与客商进行交易配对,提供交易支持和服务。⑤区块链技术应用为底层,实现不可伪造、全程留痕、可以追溯、公开透明、集体维护的线上虚拟会展形态下的数字信用社会体系。直播电商下沉,乡村直播普适化直播,虽已不是新鲜产物,但却一直在内容上进行创新和改革以吸引受众。一些有意义有创新的直播内容,不断出现在各大网络平台,引起网友们的热议。村播的确创造了很多经济价值,但村播的意义远远不只有“赚钱”。除了基本的经济利益之余,更重要的是村播有助于解决滞销的农产品,给农民开拓一个崭新的销售渠道,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让每一位农民不再忧愁自己辛苦种了几个月的农产品会烂在地里,不会让农民的一片心血付诸东流。通过村播,大量的农产品被迅速的销售出去,农民手里不再有滞销品,换来的是越来越好的经济收入。村播,是农产品销售的载体,是农民依赖的形式。它带给了农村农民希望,给予了农村发展的新机会,是广大网友接触农村、接触大自然的新形势。自然而然,村播就成为了潮流,成为了大趋势。村播发展迅猛,也为之后更好地扶贫铺平的前进的道路。地方特色IP活动,云上虚拟会展生态进一步凸显2020年里中国在有效控制疫情下,同时启动了“云端”会展模式,并已形成线上线下双线融合、促进复展的局面,为全球会展业留下一抹亮色。图:云上2020年中国自主品牌博览会云上虚拟会展的模式不仅仅体现在其对线下会展的延伸,它具备着更大的开拓性和创造性,体现在:1. 突破线下会展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再无国界。传统线下实体会展受限于展馆空间、展览时间、举办地址、成本等诸多客观因素制约致使会展的举办的时间、观众规模、展商数量均是有限。互联网是全球化、国际化,线上虚拟会展将不再受限于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且成本远比线下低廉,主办者在线上可以举办“无限规模、无限时间”展览主题活动,配以全面的推广和宣传渠道将实现远超当前的会展经济整体的影响力和效果,也将为展商和观众带来更多的效益。2.大量新增各类主题会展活动,提升我国会展业展出规模,增进会展经济快速增长。目前,我国每年举办各类境内、境外展数量在几千场次,虚拟会展的线上虚拟空间展示形态可实现在互联网云端快速发起组合不同产业、不同领域、不同企业形成的各类主题会展活动,将破冰当下局面,虚与实并存的形态给会展经济的发展构建了全新的快速上升和发展通道。3.服务下沉,为地方数字经济发展带来新引擎。截至2019年底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县和县级市数量分别为1494、387个,二者共计1881个,约为地级及以上城市市辖区数量(967个)的2倍。从经济看,2019年县及县级市GDP体量为38万亿元左右,占全国GDP的近2/5。其中,作为县域经济核心的县城及县级市城区GDP占全国GDP的近1/4。从人口看,县城和县级市城区常住人口分别为1.55亿、0.9亿人左右,共计2.4亿人左右,占全国城镇常住人口的近30%。五千年的滚滚历史沉淀促使了每一座城市、每一座县城、每一个村落都有其特色。通过3D互联网技术,下沉围绕地方设计打造在线集历史、文化、旅游、支柱企业、农副产品等综合一体化的地方特色主题展览厅,将其成为地方经济发展面向全球性的展示窗口,无论身处何时、何地只要在互联网上就可以了解和看尽中国地方特色,从而形成地方发展贸易经济的新驱动数字引擎。4.创新教育与弘扬传统文化。文化如果不能融入到教育中,终将被遗忘而难以传承,在我国历史的长河中那些历经大浪淘沙般沿袭至今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也必须世世代代传承下去。教育的本质就是传承与创新,大健康、医学、药学、非遗、红色研学、旅游、国粹艺术、中国功夫、历史再现等众多文化领域3D互联网技术在对呈现或重塑弘扬传统文化和教育发展场景应用上均有着巨大的可挖掘空间,也将成为传承文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使命的技术利器。未来,在地方经济,在乡村振兴,在新农村,在新征程时期的村城联动,双流双辅发展。袁帅,会展业信息化、数字化领域专家。中国文化管理协会新农村文化建设管理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融媒体专委会金丝结指导中心执行主任。新社汇&微会动平台创始人,O2O2O活动场景双线闭环数字化运营综合服务解决方案与活动场景数字信息化运营综合解决执行方案提出者,3D互联网数字官网(3D立体官网)服务理念发起人。主张推动以“IP活动+文化+科技+传媒+产标”立体服务的运作模式线上+线下双线闭合赋能产业。

记事本

云VR游戏专题报告:VR大规模普及的“正确打开方式”

如需报告请登录【未来智库】。1、撬动 VR 行业关键因素:“配件化”与“低价化”1.1 类似耳机的“智能配件”,而非类似手机的“独立终端” 1.1.1 硬核用户vs.一般用户:用于游戏独立终端还是娱乐智能配件 硬核用户需求:VR 设备是用于游戏的独立终端。根据 Newzoo 玩家画像 (Gamer Segmentation)分类系统,其将硬核玩家定义为终极玩家,此类 玩家在国内市场占比 22%,他们已经将游戏融入生活,兴趣爱好都围绕游 戏,包括电子竞技、游戏直播以及一些高科技电子、科技产品。在游戏类 型方面,涉猎涵盖市面上的大多数游戏,尤其是重度游戏;在游戏设备选 择时,对价格并不敏感,更追求设备性能的极致和功能的全面,紧跟科技 潮流。因此,当硬核玩家进入 VR 游戏市场,他们也更舍得在 VR 设备、 VR 游戏上进行投入,VR 设备对于他们来说是刚需,是类似于手机、主机 一样的独立终端,而不仅仅是配件。 普通用户需求:一般用户的市场空间更广阔,从其需求来说,VR 设备则 是用于娱乐的智能配件。在兴趣爱好方面,并不将游戏作为唯一爱好和娱 乐方式,他们还热衷于电影、旅游、音乐、追剧等,并且更倾向于在碎片 化时间进行轻度游戏,或在社交场景下和朋友一起参与游戏。在设备采购 时,对于价格比较敏感,游戏设备并非刚需,如果门槛太高会直接选择不 购买。因此,当一般用户进入 VR 游戏市场时,VR 设备对于他们来说更像 是一个移动配件,类似于“耳机”等智能配件,用于辅佐一般娱乐用途。1.1.2 市场分层类比 TWS耳机,预计需求量2022 年达 1560 万 VR 设备或成为一般用户智能配件,价格和市场分布预计与 TWS 耳机趋同。 耳机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有线耳机、假无线蓝牙耳机、真无线蓝牙耳机, 在产品智能化和制造复杂度程度上 VR 设备更类似于真无线(TWS)耳机。 价格下降空间与市场分层:由于其技术的复杂性和制造成本,预期移动 VR 终端价格会略高于 TWS 耳机价格,但低于主机价格。我们根据 2019 年 TWS 耳机市场份额排名情况挑选了各品牌下最热门的 TWS 耳机,发现 高端产品价位在 1499-1888 元区间。主机方面,Switch 价格为 2099 元, Sony PS4 价格为 1899 元。因此预期移动 VR 价格下降到 2000 元以下时, 能够引发一般用户需求的爆发。我们预估移动 VR 的市场分层情况与 TWS 耳机类似,大致低、中和高端市场份额分别为 17%/23%/60%。 需求增长空间:TWS 耳机始于 2016 年 9 月,苹果公司推出第一代 Airpods,2019 年 Airpods 系列市场份额也高达 54.4%。我们将 VR 设备需 求类比 TWS 耳机需求,以 2019 年为移动 VR 元年,来预测 2022 年 VR 设备需求量。据 Statista 数据,2019 年全球智能手机用户数约为 35 亿, 约等于近两年半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因此可以假设智能手机的更新周期 为 2.5 年;TWS 耳机的寿命较手机更短,折旧更快,更新周期约为 2 年, 则 2019 年全球 TWS 耳机需求量约为近两年的全球 TWS 耳机出货量,为 1.29 亿。同理可得全球苹果智能手机用户数 5.15 亿,以及全球苹果 TWS 耳机需求量 0.96 亿。 关键假设如下: ①中性情况下,2022 年国内 VR 市场需求占去国内 5G 用户数=2019 年全球 TWS耳机需求占全球智能手机用户数,具体比例为 4%。 ②悲观情况下,2022 年国内 VR 市场需求占国内 5G 用户数<2019 年 全球 TWS耳机需求占全球智能手机用户数,具体比例为 2%。 ③乐观情况下,2022 年国内 VR 市场需求占国内 5G 用户数>2019 年 全球 TWS耳机需求占全球智能手机用户数,具体比例为 6%。 从我国 4G 普及过程来看,以 2013 年作为 4G 元年,以我国 4G 用户占总 人口比重作为渗透率指标,据工信部 4G 用户数统计数据,2014 年至 2016 年 4G 用户数分别为 0.97/3.86/7.70 亿 , 渗 透 率 分 别 为 7.1%/28.1%/55.7%。我们以 2020 年作为 5G 元年,预估 2022 年我国 5G 用户渗透率约 30%,则预计 2022 年国内 5G 用户约 3.90 亿。中性情况下, VR 设备需求量占国内 5G 用户数为 4%,预期到 2022 年 VR 设备需求量 为 1560 万。悲观情况下,VR 内容的缺乏和价格的高门槛可能导致 VR 设 备普及进程不及预期,则 VR 设备需求占国内 5G 用户数比仅为 2%。乐观 情况下,VR 新设备研发、发布进展顺利,价格不断降低至 2000 元以下, 一般用户 VR 需求激增,则 VR 设备需求量占国内 5G用户数比将达 6%。1.2 VR 硬件分析框架:“性能指标”与“眩晕问题” 1.2.1 性能选择:PC VR 主攻硬核,一体机走向一般用户 性能指标中视觉效果和交互沉浸感直接影响用户的 VR 体验,其中视场角 和追踪度对于分析 VR 设备体验具有重要参考意义。视场角越大,同一分 辨率下视野范围更广;追踪度越高,沉浸感越深入。 ①视觉效果:分辨率、PPD、视场角和可变焦显示四个因素影响画面 质量与拟真度; ②交互沉浸感:追踪定位、眼动交互、声音交互、触觉交互与移动交 互等影响用户体验过程的舒适度和沉浸感;除了设备以外,网络传输 和渲染计算能力也会影响计算处理速度和复杂度,从而带来更流畅娱 乐体验。中国信通院《5G 云化虚拟现实白皮书》将 VR 沉浸感分为四 个程度,目前 VR 主流设备已能达到部分沉浸状态,单眼分辨率满足 1.5k-2k,视场角达 100-120 度,追踪定位基本采用 inside-out。部分 杀手级产品,如 Oculus quest,已加入手部追踪,且发布了多项眼球 追踪专利,预期在下一代产品 Half Home 中实现眼球追踪,深度沉浸 指日可待。 PC VR主攻硬核玩家,移动一体机面向一般用户。PC VR 性能水平高,对 PC 配置要求也较高,主要面向硬核玩家;而移动一体机专注于便携性,性 能相较 PC VR 有所下降,更适用于一般用户。 ①在视场角方面,PC VR 在 100-115 度左右,普遍高于同品牌一体机。 视场角越大,同一分辨率下视野范围更广。人眼从一侧观察到另一侧 的总范围为 210 度,其中左右眼重叠的部分为 120 度,这也是我们看 的最清楚的区域, PC VR相比于一体机更接近这一理想值。 ②在追踪度方面,虽然主流 VR 都采用了 inside-out追踪定位,但在头 显、手柄追踪度方面有差异,一些以轻薄、轻便为看点的一体机追踪 度只有 3DoF,即只能实现注视、摇头点头和方向追踪,无法进行位置 追踪,但这对于进行一些影音娱乐、聊天社交甚至移动量不大的休闲 游戏来说,已经足够使用。而 6DoF 相对 3DoF 而言的最大差异在于 增加了 3 位移变化,即前后、左右和上下位移。 ③在 CPU、GPU方面,PC VR 计算能力更强,原因在于 PC VR 可以 将计算过程在 PC 端实现,能处理更大量、负责的计算,而一体机的 计算过程在 VR 头显中完成,处理能力有限,但其移动化的特点更适 合一般用户的影音娱乐和休闲游戏体验。以 Oculus 为例,对旗下三款 VR 设备,Oculus Rift(2016 年)、Oculus Quest(2019 年)、Oculus Go(2018 年)进行跑分, PC VR Oculus Rift,在 CPU和 GPU方面 优于其他两台一体机,更适合处理复杂的计算过程,面向高 PC 配置 和游戏要求的硬核玩家。1.2.2 眩晕问题:视觉晕动症已有突破,模拟晕动症亟待解决 VR 使用过程中眩晕感直接影响用户体验,降低用户留存率和使用时长, 主要受网络传输时延和渲染处理能力因素影响。眩晕感主要由两种晕动症 产生:视觉晕动症和模拟晕动症。视觉晕动症主要由 MTP时延引起,可通 过提高刷新率和帧率缓解眩晕,其成因是从人运动开始(头部位置和观看 角度发生变化)至显示设备的光学信号映射到人眼上存在时间延迟,导致 视觉接受的自身的身体状态,与内耳前庭器官感知的运动状态不同步,从 而产生眩晕。当绝对延迟控制大约 20ms 以内的时候,几乎就不可察觉了, 用户也不会因为延迟而产生眩晕。 视觉晕动症:屏幕显示延时是用户使用 VR 设备产生视觉晕动症的主要原 因,提高刷新率和帧率可以明显缓解。目前具体存在四种类型的延迟,包 括屏幕显示延时、计算延时、传输延时以及传感器延时。其中屏幕显示延 时 VR 设备延时的主要因素。以 Oculus Rift 为例,Oculus Rift 总延时为 19.3ms,其中屏幕显示延时 13.3ms,延时占比达到 69%。而降低屏幕显 示延时的最简单方法就是提高刷新率和帧率,减少帧间延时,目前主流 PCVR 刷新率普遍高于 VR 一体机,因此 PC VR 在进行重度游戏时延迟感和 眩晕感能有所缓解。在屏幕选择方面,AMOLED 的响应时间是 LCD 的千 分之一,显示运动画面不会有拖影的现象,因此未来一段时间,AMOLED 显示屏将成为解决屏幕显示延迟的最佳解决方案。目前,Oculus Rift S、 Huawei VR glass 等主流 VR 设备 MTP 时延均低于 20ms,视觉晕动症问 题得以解决。 模拟晕动症:虽尚未解决,但对于弱交互 VR 体验影响并不是太大。模拟 晕动症的本质在于用户在视觉上观察到的状态和身体的真实状态之间存在 不一致,这种矛盾的状态刺激大脑产生强烈的眩晕感。虽还未解决,但在 一般娱乐时眩晕感不会如在游戏时那么强烈。用户坐着或站着用手柄来操 控角色移动时,视觉上得到的信息是“我在移动”,然而负责感知身体状态 的中耳前庭器官却给大脑发出“我没动”的信号,这种矛盾的信号会让大 脑认为“自己”处在一个不正常且危险的状态,大脑会立刻用强烈的眩晕 感来警告用户,需要尽快脱离目前的状态。而一般用户在进行休闲游戏或 影音娱乐时,会较少进行高频率位移或运动,因此模拟晕动症对于一般用 户的弱交互 VR 体验影响并不大。而对于强交互的 VR 游戏,也可以通过 选择“传送”的移动方式来缓解模拟晕动症的情况,如 VR 游戏《半衰期: 爱莉克斯》里移动方式就分为“传送”、“顺移”和“持续”三种方式。2. “一体机&云 VR”刺激价格下降,助推移动 VR“配件化”2.1 一体机移动化显著,高性价比短期快速打开硬核玩家市场 2.1.1 Oculus 以低价拓用户,内容回收盈利,但长期不可持续 以补贴维持低价并用内容回收盈利的商业模式,其虽短期适用于快速打开 硬核玩家群体,但长期非面向大众群体的持续盈利策略。Oculus 不以 VR 设备的出售为盈利点,而是依赖 VR 内容,通过低价策略来拓宽用户群体。 其设备的价格压得很低,甚至难以覆盖制造成本,需要由其母公司 Facebook 进行补贴。这种商业模式回收速度很慢,从长期来看不可持续, 但短期内对于迅速推广普及 VR 设备效果显著。比较 2019 年主流厂商推出 的 VR 一体机和 PC VR,尤其是 3 月发布的 Oculus Quest,在性能表现远 优于其他一体机的条件之下,价格仍然位居末位,性价比非常高。 Oculus 的低价策略效果显著,市场份额得以快速提升。自 3Q19 两款 399 美元的 VR 一体机 Oculus Quest 和 PC VR Rift S 发布以后,市场份额从 10.5%增长至 38.8%(1Q19 的低市场份额源于旧版 Rift 的停产)。Oculus 只针对欧美和部分亚太地区发售,其中不包括中国大陆,而在近乎每一个 发售市场,在不到一天时间内,Oculus 官方渠道的前三天 Rift S 和 Quest 备货量已经全部被预购完,订单需求甚至已经排到 2020 年 3 月。在美国 亚马逊,Quest 64GB 版和 128GB 版分别迅速占领移动 VR 头显畅销榜第 一的位置和 PC VR 头显畅销榜第一。根据日本 MoguraVR,经过不到 38 小时,Oculus Quest 的 64GB 版和 128GB 版分别占领了日本亚马逊游戏 类畅销榜的第一和第二的位置。 低价是实现 VR 设备迅速普及策略,优质内容是 Oculus 的盈利点所在, 主要针对硬核玩家。Oculus Quest 平台拥有丰富优质的 VR 游戏资源,内 容来源广泛,品类覆盖全面,每款游戏定价平均在 10 至 30 美元,商业模 式类似于主机游戏。从首发游戏阵容来看,按游戏内容来源可分为:(1) 重度游戏“减重化”“无线化”,包括 PS/PC VR 游戏向下移植内容,如 《Superhot VR》《机械重装》等;(2)轻度游戏加强化、丰富化,包括 3DoF 向上移植内容,如《滑翔》《诱饵》等;(3)针对 Quest 研发内容, 如《星球大战:维德不朽》等。游戏类型覆盖全面,休闲品类尤其丰富,包括休闲社交类游戏,如《娱乐室》《VR 聊天室》《继续说不会炸》等;休 闲解谜类游戏,如《暗影点》《我希望你死》等;休闲益智类游戏,如《诱 饵!》《滑翔》等。2.1.2 串流技术保障性能水平,无线提升便携属性 VR 一体机与 PC VR 相比存在性能有所下降的问题,但串流技术可以缓解 这一问题,保障性能水平。串流分为有线传输和无线串流,有线传输用一 条数据线连接至 PC 端,如 Oculus Quest的 Oculus link。无线串流则是将 VR 头显与 PC 连接至同一局域网下。通过串流可以将部分计算工作转移至 PC 端完成,VR 头显无需承担过于复杂的计算任务,因此性能表现会相对 更好一些。 Oculus Quest为代表的一体机便携性强,无需连接 PC、主机,进一步丰 富 VR 使用场景。传统 PC VR 头显需有线连接 PC 端,只可在小范围内满 足用户交互体验需求,且容易面临被线缠绕绊倒等窘境。大范围内用户需 携带终端 PC、PC 背包、无线接收器等设施,对玩家体力要求较高,游戏 体验将有所下降。而一体机的便携性拓展了用户活动范围,配合震动、风、 热等全感体验,辅助以共同定位技术,允许多名玩家在大空间内实时互动。 以 I-Illusions 推出的《Space Pirate Arena》为例,每位玩家仅需配戴 Oculus Quest 头盔,连接同一 WiFi,即可体验 10m*10m 及以上范围的双 人竞技射击乐趣。2.2 “短焦一体机”实现“移动化” ,云 VR 催化 “配件化” 2.2.1 便携性大幅提升,“短焦一体机”加速 VR 移动进程 “短焦一体机”性能快速下降,大幅提升移动性,但已足够满足大众需求, 未来伴随技术愈发成熟或趋向兼具性能与便携。性能下降速度可分为两种 形式:性能缓慢下降的一体机和性能快速下降的“短焦一体机” 。一体机相 比 PC VR 在 CPU、GPU等性能方面已有所降低,而“短焦一体机”因通 过光学模组,将头显厚度降低至 28mm 或以下,大幅提升了移动性,但性 能相比传统 VR 一体机再次下降。相比于传统 VR 设备 50mm的厚度,“短 焦一体机”在体积上近似于一副太阳眼镜的大小。以 HUAWEI VR Glass 为例,采用超短焦光学模组,由三片光学镜片和多层光学薄膜组成,光线 在三片镜片之间形成了两次反射,形成了一条三段式折叠光路,将显示部 分厚度控制在了 26.6mm。尽管“短焦 VR”目前还存在一些性能问题,但未来云 VR 下对 VR 头显的性能要求降低,且各大设备厂商也在积极提升 “短焦 VR”性能,提升视场角,向 6DoF 方向努力。 “短焦 VR”的性能问题:(1)性能有限,目前主流“短焦 VR”头手追踪 度都只有 3DoF,只可以用于观影、观看直播或进行一些轻度游戏,无法 进行重度游戏;(2)短焦光学方案透镜与屏幕紧贴,视场角变小。如 HUAWEI VR GLASS 视场角只有 90 度,而同为国产 VR 一体机的 Pico G2 4K视场角为 101 度。 各大厂商“短焦 VR”布局:2019 年 3Glasses 和华为分别发布一款“短 焦 VR” 。HTC 也公布 Project Proton 两款 VR 原型机,据 HTC曝光的渲染 图来看,似乎是具备 MR 功能的“短焦 VR”头显,体积大约相当于一款滑 雪护目镜,分为分体式和一体式两种版本。一体式称为“Proton AIO”,该 设备的许多主要组件(如电池和处理器)都位于头带的背面,以实现更好 的重量分配。还可以看到两个前置摄像头,支持 6Dof 内向外定位跟踪。分 体式称为“Proton Glass”,旨在连接到 PC 或智能手机,形态类似于 HUAWEI VR Glass。Oculus 公布的 Half Dome 系列中,Half Dome 3 采 用更先进的光学方案,液晶屏由薄薄的双面光学元件打造,光学模组体积 与同系列 Half Dome 1 相比小了很多倍。还可在不同深度的液晶屏之间进 行画面切换,实现平滑的变焦显示。2.2.2 云 VR 解放现实终端,进一步降低 VR 成本价格 VR 一体机价格已有明显下降,未来云技术或进一步解放计算过程。选取 国内外主流 VR 设备厂商和代表性产品计算成本,PC VR 中选取市场份额 最高的四家及其产品 HTC VIVE COSMOS、Oculus Rift S、Valve Index 和 Windows MR,PC终端选择能兼容 VR的最低配置,价格约为 7000 元, 头显+终端总价超过 1 万元。主机 VR 市场份额最大的为 Sony 的 PS VR, 需配备同品牌最低配置 PS4,头显+终端总价 4700 元。而云 VR 解放终端, 头显采用 VR 一体机。选取 2019 年发售的 4 款主流一体机 VIVE focus plus、Oculus quest、华为 VR Glass 和 Pico G2 4K,无需终端,设备均 价在 3712 元,远低于 PC VR 和主机 VR。未来随着云技术的进一步完善, 更多的计算过程将放置于云端实现,VR 头显只需承担最基本的视频解码、 信号输入及网络碰撞检测功能,因此制造成本会继续下降,甚至远低于当 前一体机中最低价 2499 元,“低价+便携”将进一步推动 VR 设备成为配件。 云 VR 将运算放置于云端,VR 设备仅需要基础的视频解码、呈现、控制信 令接收和上传功能。云端计算工作主要包括云渲染及流化,即完成渲染、 运算及编码压缩后,将视频流通过网络传输至终端的过程。终端设备只需 要具备信号输入及网络碰撞检测功能。包括进行视频解码并显示、手柄进 行动作捕捉并将信息上传云端。当前主流 VR 一体机已配置高通骁龙系列 CPU,可解码高清视频,性能已经足够,云 VR 下对 VR 头显 CPU、GPU 的要求还会进一步下降,只需弱处理能力的头显终端。 云 VR 推动内容标准统一,设备适配问题得以解决。传统 VR 市场由设备 方主导,各自形成了自己的内容生态平台,甚至同一品牌下的不同设备适 配标准也不同,如 Oculus Quest,和同品牌其他产品 Oculus Rift 等完全 基于不同的硬件。原本基于 UE4 殷勤开发的内筒,需要通过串流传输或者 游戏移至的方式在 Quest 上才能体验到,反而加大内容开发难度,造成设 备、操作系统、版本的分裂发展,并不利于 VR 设备的普及化。而 2020 年 2 月 21 日云 VR 下云运算将统一接口标准,减小内容开发难度,无需定制 和自定义,没有适配问题,做到真正的云 VR 统一应用。2.2.3 视博云提供云技术,与运营商合作推动 VR 价格下降 云流化技术是视博云竞争力核心,目前已取得初步云 VR 应用层面进展。 视博云作为国内云游戏平台提供商,通过云流化技术为各大运营商,包括 大连天途、福建移动、浙江移动,与韩国 LG U+合作发布全球首家试商用5G 云平台。云流化技术是应用在云端运行,运行结果使用视频向“终端” 呈现的一种云计算方案,可以帮助用户在低配终端上体验到高品质的、原 来只能在高性能设备上才能够体验的内容,因此对 VR 设备的 CPU、GPU 等性能指标要求下降。云 VR 在保证用户体验的情况下,帮助降低用户侧 终端的成本、重量和价格,进而降低用户进入门槛。 视博云与运营商和其他平台合作成果: ①2017 年 9 月视博云科技联合大连天途、HTC VIVE 共同建设全球首 家利用有线电视网络提供云 VR 服务的运营商级别的云 VR 平台; ②2018 年 7 月视博云科技联合华为等合作伙伴助力中国移动福建公司 上线云 VR 平台,开启全球首个电信运营商云 VR 业务试商用; ③2019 年,全球第一家电信运营商 5G 云 VR 平台在韩国 LG U+正式 发布试商用; ④视博云与电信在云 VR 方面的合作延伸至教育、影视等领域。视博 云与诺基亚贝尔、百度、电信等公司达成战略合作,为上海长宁区愚 园路第一小学云 VR 教育平台项目提供行业领先的云 VR 技术,打造沉 浸教育; ⑤视博云中标中国移动成都研究院 Cloud XR 教育平台。 云 VR 下对设备性能要求虽然降低,但对网络的要求增强。视博云帮助中 国电信搭建服务器和云平台,协助其降低网络延迟。目前的实验条件理想 情况下,可以控制在 70ms 左右,基本能满足一般用户体验需求。对于硬 核玩家的重度游戏体验来说,网络时延至少要控制在 30ms。 国内云 VR 处于发展早期,中国电信推出天翼云 VR,视博云也已在韩国协 助落地云 VR 项目。2019 年,英伟达与韩国电信运营商LG U+达成合作, 上线全球首家 5G 试商用云平台 GeForce Now。据韩媒《亚细亚经济》, LG U+预计截至 2019 年年底将推出 VR 内容 1500 部,靠内容在 5G VR 领 域站稳脚跟。这一平台正是采用视博云 5G Cloud VR 平台解决方案,该服 务通过 5G 支持的云服务器进行流媒体,允许用户无需安装复杂设备或连 接电缆即可畅玩 VR 游戏。3. VR 游戏品类路径推演,《半衰期》或助行业现拐点3.1 从手游品类变迁和研发周期,推演 VR 游戏品类发展路径 3.1.1 手游品类发展:休闲游戏先行,多品类带动规模扩张 强调“手指触碰”的休闲游戏先行,重度与大 IP 游戏的推出推动移动游戏 用户基数和市场规模激增。①发展初期:2009 年至 2012 年,手游行业发 展初期,以《水果忍者》、《愤怒的小鸟》、《神庙逃亡》为代表的休闲游戏 开始流行,一定程度上说明,第一批流行产品的类型往往是用户与硬件独 特交互属性体现的产物,比如切水果的手指滑动动作的运用。②成长期: 随着智能手机硬件发展成熟、价格下降,且移动互联网快速普及,手游内 容类型喷发,端游转手游的 IP红利也表现突出,2011 年至 2013 年,移动 游戏用户规模同比增速分别为 70%、75%和 248%。正因手游并没有仅仅 停留在只是强调“手指触碰”的休闲游戏时期,用户基数与行业规模的拓 展也依赖于多类型游戏内容的创新,尤其是重度游戏的推进节奏。根据艾 瑞咨询的统计数据,2016 年至 2018 年,移动游戏行业贡献收入的主力军 分别是 RPG、MOBA 和 SLG 游戏,2018 年分别贡献 41.9%、20.6%和 7.5%。3.1.2 VR 休闲游戏开发周期约 1.96 年,重度大 IP游戏需近 4 年 与手游类似,休闲游戏相对开发周期较短,而重大 IP游戏开发周期是休闲 游戏约 2 倍以上。以 Steam VR 游戏隔代上线周期作为开发周期的指标, 各品类游戏研发周期平均约 1.75 年,整体位于半年至 4 年区间内,相比于 国内手游并没有显著差异。根据我们对 Steam 上有多代的 VR 独占游戏产 品上线时间进行统计,分具有模拟、运动/动作、休闲和冒险类型标签(不 排重)来看,Steam VR 独占游戏隔代的上限周期分别为 1.66、2.33、 1.96 和 1.34 年。以 VR 游戏行业内个别游戏案例来看,2020 年 3 月 24 日 上线的 3A 级作品《半衰期:爱莉克斯》的研发时间约 4 年,如果精细度 达到如此级别,VR 游戏的研发周期则在上述开发周期统计区间上限。而国 内手游隔代的上线周期平均约 2.77 年,整体位于半年至 5 年的区间内。根 据我们的统计,分休闲、卡牌、RPG、FPS、MOBA 和二次元类型来看, 国产手游隔代的上线周期分别是 1.93、3.54、2.87、0.70 和 3.83 年。如 果不考虑到国内手游版号的不确定性,我们判断两者实际各品类开发周期 可能并没有显著差异。 国外独立和个人 VR 游戏工作室作品成熟度可观,对于国内游戏厂商收购 或参投移植成熟经验提供可能性。从国外 VR 游戏开发商分布来看,以 2019 年 Steam VR 游戏畅销榜单游戏信息统计,独立工作室占比 47%, PC 或主机厂商占比 34%,个人工作室占比 19%。目前,通用的游戏引擎 的适配,如 Unity 和 Unreal Engine 4(UE 4)相对个人和独立工作室比较 友好,其中 Unity 对于市场上大多数主流 VR 设备都可以原生支持。在 VR 内容开发过程中独立团队使用通用引擎也比较多。2016 年的 Vision AR/VR 峰会上 Unity 的联合创始人 Palmer Luckey 提到,使用 Unity 作为 游戏引擎的 VR 游戏占比高达 90%。在手游行业发展比较成熟的国内游戏 厂商对于国内外 VR 团队也有关注,在 VR 行业已取得初步的进展。比如 宝通科技公司与哈视奇签署合作协议,在 VR 内容与技术领域将会有深入 业务合作,哈视奇旗下已有 10 余款优秀 VR/AR 游戏产品。三七互娱也有 参投加拿大 VR 游戏内容提供商 Archiact,不乏精品 VR 游戏产品,如 《FREEDIVER: Triton Down》、《 Evasion》等。3.1.3 VR 游戏品类演变:从休闲动作到 RPG 等重度品类 VR 设备与用户的独特交互性在于空间体感,预计空间交互专属特性游戏预 计率先爆发,如 FPS和休闲动作,RPG、 SLG 和 MOBA VR 游戏可能依 序冒出。根据 Steam 2019 年 VR 游戏的畅销榜单,我们统计了上榜的 82 款游戏,FPS 游戏占比 23.2%,RPG 游戏占比 20.7%、模拟类游戏占比 15.9%,分列前三。而竞速、体育、跑酷、潜行、网球类型合计占比 14.6%,比重也不低,初步印证了空间交互性在 VR 游戏发展初期吸引用户的成果。从上线时间分布来看,优质内容的生命周期也较长,2019 年畅 销榜上的游戏,其中,2016 年上线的游戏占 18%,2017 年上线的游戏占 25%。根据我们对于 VR 游戏品类的推演,预计休闲动作和 FPS 品类在内 容发展初期的 2019 年开始爆发,以《Beat Saber》为代表作品,而 RPG、 SLG 和 MOBA VR游戏可能分别于 2020 年、2021 年和 2022 年开始冒出。 VR 游戏内容多样性延展,可能为国内游戏内容厂商创造新的发展机遇。因 VR 游戏差异化地具备较强沉浸体验和代入感的第一人称主视角,特定 类型的游戏内容一开始会有着相比在其他载体更好的游戏体验。所以目前 市面上大部分 VR 游戏都选择采取第一人称游戏方式,游戏人物在移动和 动作上也受到一定限制,玩法选项相对有限。如今玩家和媒体所讨论的 VR 游戏内容同质化问题,我们判断这可能只是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现状。其 实第三人称视角的游戏也已经出现。而未来 VR 游戏还具备端游和手游的 经典 IP 的移植可能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国内拥有优质游戏内容制作基 础的厂商而言是发展的机遇。国内,宝通科技旗下哈视奇的 VR 游戏《奇 幻滑雪》具备较强的第一人称沉浸体验感,受益行业发展中用户拓展红利。3.2 《半衰期:爱莉克斯》订立新标杆,或成为行业拐点 杀手级 VR 游戏《半衰期:爱莉克斯》(《Half-Life:Alyx》)口碑近封顶。 2020 年 3 月 24 日,Valve 制作发行的 VR 独占游戏《半衰期:爱莉克斯》 (可以理解为 CS 的战役版)正式发售后,历史同时在线玩家人数峰值达 4.29 万人,仅次于《Beat Saber》的 4.66 万人,远高于第三名的《Pavlov VR》的 1.85 万人。各游戏平台媒体评分均处于上游,其中 IGN打出 10 分 满分,VG247 和 VGC也是 5 分满分的评价。3A级大作《半衰期:爱莉克 斯》,作为经典 IP 的《半衰期》系列作品,具备完整的剧情体系和精良的 细节制作水平,包括大量的互动玩法和场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 VR 重度游戏的可行性。 《半衰期:爱莉克斯》适配硬件价格并不低,但 4Q19 预售带动 Valve Index 头显出货量跃升至第 3 位,单季出货量占全年 72%。根据我们的统 计,适配《半衰期:爱莉克斯》VR 设备均价约 5704 元,再考虑到 PC 的 高配要求,虽然游戏单价 163 元人民币(预售折扣价 147 元人民币,买 Valve Index 赠送游戏)并不高,但整体硬件的价格对于用户还是有一定门 槛。即便可能目前仍是主要以硬核玩家为主的消费群体,优质游戏内容对 于硬件销售的带动也有一定效果。根据 SuperData 的统计数据,4Q19VR 头显出货量除了常驻前三的 PlayStation VR 和 Oculus Quest 外,正因 2019 年 11 月开启的《半衰期:爱莉克斯》预售,Valve Index 出货量有明 显提高,单季度出货量为 10.3 万件(全年:14.3 万件),贡献了 72%的份 额,我们判断 4Q19 的出货量中大部分可能是由此次预售带动。4. 投资建议4.1 云 VR 游戏平台:A股主看三七互娱,港股关注腾讯控股 云 VR 游戏平台本质是延迟更低的云游戏平台(运行 VR 游戏),而云 VR 推动 VR 设备配件化,加速拓宽普及面,云 VR 游戏平台作为流量入口有 望加强竞争优势。未来,我们预计国内云 VR 游戏平台发展可能与云游戏 平台类似,两者本质都是云 PASS,核心在于解放终端,未来降低延迟后, 从云游戏平台向云 VR 游戏延展可能性较大,同时云 VR 游戏平台也考验 与内容方的合作和云计算能力(或密切合作) 。考虑到 5G 商用逐渐落地, VR 设备技术成熟,价格或进一步降低,具有独特空间交互属性的 VR 游戏 可能打开大众需求市场,云 VR 游戏平台作为承载入口,或将出现明显资 源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 三七互娱:2020 年 4 月 1 日发布非公开发行预案,拟投资 16.98 亿元建设 5G 云游戏平台,开发内容拟包括基础云层服务、平台层服务和云游戏平台 三部分。正因云游戏平台与云 VR 游戏平台在云 PASS 本质的共同性,未 来降低延迟后,很容易延展到云 VR 游戏。三七互娱参投的 VR 内容公司 Archiact 拥有众多优质 VR 内容,是华为 VR 商店的重要 VR内容提供方, 与华为云的长期合作框架有望帮助三七互娱打造云 VR 游戏生态并进一步 加强平台效应。 腾讯控股:兼具游戏研发发行和云计算能力,腾讯已推出云游戏平台 "Start",且与华为合作预计在 VR 游戏领域拓展。目前在云游戏平台建设 的进展,主要包括腾讯即玩、START 和 GameMatrix 三个平台。①腾讯即 玩。2019 年推出,与英特尔合作,基于 X86 架构主要解决弱终端问题。 ②START:2019 年推出,与英伟达合作,构建基于 PC 和主机游戏的 START 云游戏平台。目前面向部分地区开启公测,包括广东、上海、北京 和江苏等 11 个地区。③GameMatrix:2020 年 3 月 27 日,腾讯游戏与华 为 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利用华为鲲鹏处理器强算力 , 联 合 构 建 GameMatrix 移动云游戏平台,并在游戏引擎、前沿技术(包括 AI/VR/AR) 等领域进行技术合作。 网易:网易云游戏 BETA 平台于 2019 年 11 月推出,主打免安装+多平台 (安卓/iOS/PC/TV),目前已上线 63 款手游,主要包括《明日方舟》、《阴 阳师》等;端游尚处于内测阶段。4.2 云 VR 游戏内容厂商:A股 VR 游戏研发宝通科技和吉比特 具有专属空间交互特点品类先行,VR 游戏内容厂商或受益用户拓展红利。 从《半衰期:爱莉克斯》的高口碑和热度,可以初步印证,优质的 VR 游 戏内容对于玩家的吸引力充足,尤其是硬核玩家,而未来云 VR 的普及有 望从技术层面为重度游戏的可行性奠定基础,从而打开大众需求市场。 宝通科技:与国内 VR 龙头哈视奇深度合作,哈视奇旗下已有《奇幻滑雪》 1、2 代、《罗布泊丧尸》、《危城余生》等 VR 游戏,《奇幻滑雪》3 代预计 或于 2020 年上线,《罗布泊丧尸》曾在 VIVEPORT 付费下载榜排名第一。 根据我们对 VR 游戏品类的推演,休闲动作类游戏或率先爆发,而哈视奇 也对此品类经验丰富,或领跑国产休闲游戏。 吉比特:在自研 VR 游戏产品已有初步成果。目前已在全球 Steam 平台上 线《The Ranger:Lost Tribe》和《Deadly Hunter》两款 VR 游戏。……(报告观点属于原作者,仅供参考。报告来源:国金证券)如需报告原文档请登录【未来智库】。

花事了

VR的加纳德曲线:距离黄金时代还有多远?

文/王新喜5G时代来了,关于5G将助推VR产业的论点也多了起来。VR产业有了升温的迹象。据IDC最新报告显示,2019年第一季度AR/VR头显全球出货量达到130万台,同比增长27.2%,这是AR/VR头显销量经历了上一年度下滑之后出现的首次增长。在上周广州召开的第十一届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GMIC)上,云游控股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汪东风表示,其公司已经于6月28日完成对大空间VR品牌“头号玩咖”的并购,正式进入VR行业。他表示,经过对这个行业的观察,觉得到了最佳的进入点,未来五年将会是VR的黄金五年。此外,VR设备和软件公司NOLO VR完成亿元级别A+轮融资。VR的融资并购在近两年不多见,面对VR,资本似乎正在重新审视并入场。VR的黄金时代真的要来了吗?如果要预测VR产业的未来走势,我觉得其实可以通过加德纳技术成熟度曲线(Gartner Hype Cycle)来看,根据加纳德技术曲线,技术的成熟一般会经过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技术萌芽期:这个阶段是新技术出现的初期。早期的概念验证故事与媒体的兴趣引发了公众的关注,但在这个阶段尚未产生可用的产品并且也没有证明其商业可行性。其二阶段是期望膨胀期:伴随着行业的宣传,有创业成功故事产生,或者伴随着众多巨头入局的故事,但与此同时,也会伴随着大量的失败案例。第三阶段是幻觉破灭期:随着实验和实施的失败,人们对新技术的兴趣开始减弱,技术生产商草草收尾或以失败告终。幸存者只有不断提高他们的产品质量,修补产品短板,提升供应链实力去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并达到早期采用者们的需求才能获得更多投资。第四阶段是复苏期:第二代以及第三代技术开始出现,这个阶段更多的企业开始享受技术发展的红利,但是不少保守的公司依然持谨慎态度。第五阶段是平稳生产期:新技术已经作为主流技术被广泛采用。相关的行业标准已经被制定出来,同时新技术具备了广泛的市场适用性和相关性。我们将VR产业的发展过程对应到这五个阶段,就会发现,VR的萌芽期大概出现在1962年左右,当时左莫顿·海利希(Morton Heilig)研究并发明了 Sensorama,并在 1962 年申请了专利。这种“全传感仿真器”就是虚拟现实技术的思想理论萌芽。而在1968 年美国计算机图形学之父 Ivan Sutherlan 开发了第一个计算机图形驱动的头盔显示器 HMD 及头部位置跟踪系统, 此后可以产生虚拟图形环境的VIDEOPLACE 系统被研发出来,该系统使得用户体验的图像投影能即时响应自己的活动,这意味着产品开始落地。而VR经历了漫长的沉寂期,1994 年,日本游戏公司 Sega 和任天堂分别针对游戏产业而推出 Sega VR-1 和Virtual Boy由于设备成本高等问题也并未引发业内关注。这段漫长的时间都可以归结为第一阶段。而真正到第二阶段——期望膨胀期是在2012年~2016年左右。2012 年 Oculus 公司用众筹的方式将 VR设备的价格降低到了了300 美元,引发了业界的关注。2014年Facebook以2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Oculus VR,微软也斥资1.5亿美元收购了Osterhout公司手中的81项虚拟现实技术专利。当时的手机大厂HTC开始全力押注VR,2014 年 Google 也发布了 Google CardBoard,三星也发布 Gear VR。两年之后也就是2016年,VR火爆一时,风头无两,大量创业公司进入行业,VR风口迅速热了起来。在VR头盔方面有银河数娱、小鸟看、深圳虚拟现实科技(3 Glasses)等公司;一体机、VR眼镜产品领域有睿悦信息Nibiru、焰火工坊等;在内容领域,有暴风魔镜App、赞那度“旅行VR”、周边设备领域,也出现了Virtuix的Omni 体感跑步机、蚁视体感枪、锋时互动手势动作捕捉控制器“微动Vidoo”等公司。此前有媒体数据显示,查询某两市2016年至今的公告发现,在可供搜查的公告里,约68%的公告的发布时间在2016年。美国市场研究公司SuperData也曾经做出统计,2012年至2016年期间,VR/AR/MR的产业投资规模为41亿美元,其中2016的投资规模突破20亿达到了近年来的高点。在2016年的洛杉矶E3电玩展上, VR游戏成为焦点,谷歌、三星、HTC、Oculus VR带来了众多虚拟现实设备与产品。在这一年,大量创业者投入VR热潮,在国内,2016年,魔镜获1000万美元融资,投资方来自华谊兄弟、天音、爱施德、松禾资本等。后来VR垂直门户网87870获3000万美元A轮融资。红杉资本投资蚁视、迅雷投资大朋VR、APUS与丰厚资本投资焰火工坊、腾讯投资赞那度等等。但是,第一代HoloLens、HTC Vive、Oculus Rift、PS VR等AR头显、PC VR等产品正式上市以后,并没有引爆消费者的追捧,所存在体验短板与价格也让不少消费者对VR的兴趣降低。2016年之后的2年时间,VR跌入低谷,不少VR项目进入冷却期,几乎没有爆款出现,大量硬件初创企业倒闭,而随着风口冷却,不少VR内容创作者的投入开始下降,资本关注度也开始降温。不少创业者感慨,原本对VR的技术演进的普遍预期是线性增长趋势的,而实际上技术的发展是指数曲线增长的。这两者有何区别?线性增长是那些不受网络效应驱动的增长,而指数增长本质是一种曲棍球棒效应——在某一个固定的周期,前期销量很低,到期末销量会有一个突发性的增长,在连续的周期中,这种现象会周而复始。归根结底还是当时的产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当时业内的技术水平与产品、内容还支撑不了当时业内对这一新兴产业的期待。而发展到今天,在这一阶段虚拟现实技术从研究型阶段转向为应用型阶段,这是第三阶段——复苏期。因为虽然VR公司针对个人消费者市场多数失败了,但是依然没有消失,在很多大型商场中,VR体验馆、VR商店越发常见,它相当于是VR产业的新品试验田与零售店,推动VR概念与玩法的普及以及逐步强化了消费者的认知度。此外,VR在企业端的应用正在落地,当下不少主题公园里有供消费者戴上VR体验的项目,比如中国电信通过5G传输技术,把世园会的风景传送到世园内的5G馆中,馆内的观众均可戴上4K或8K的VR眼镜,就能看到VR无人机直播;在电商平台上,VR购物早就出现,天猫也在2016年左右就推出了全球首个虚拟现实购物商场——Buy+频道,让用户模拟试穿服装、选购产品等,后来蚂蚁金服展示了 VR Pay,用户可以佩戴的 VR 设备直接通过触控、凝视、点头、语音等方式用支付宝完成付款。而发展到2018年底,VR在资本市场逐步回暖,据映维网的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全球AR/VR领域的风险投资金额已经超过了70亿人民币,相比2017年上半年(26亿人民币)增长了170%。据不完全统计,仅2019年4月份,VR/AR领域融资就有10余笔,国内外融资总额约为29亿元。我们知道,在2016年前,VR产品的局限与短板体现在画面效果差、动作捕捉不够精准,续航时间短、发热严重、内容匮乏、产品容易导致眩晕等,这些产品问题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当产品的瑕疵远低于用户需求预期的时候,复购率走低、行业需求冷却是正常的。而资本追求快速回报,VR其实是一个技术含量较高,回报周期长的产业,缺乏耐心的资本不少退出对VR项目的投资。当整个产业的资本进入冷静期,往往就是行业内公司埋头攻克技术难关的关键期,在过去的这两年,整个行业在不断完善产业链技术与产品体验。比如说VR设备已经有无线版本的一体机了,无论是产品的清晰度以及人机交互体验、配置都与4年前不可同日而语。当技术逐步成熟,产品投入市场不断验证试错之后,行业就会慢慢进入复苏期。也就是说,由于它作为一项进入虚拟世界的新技术——有人将它比喻为脑机接口技术。它虽然在短时间很难达到成熟消费市场应用的目的,但是它是未来一项技术趋势是毫无疑问的,在某些企业化B端的场景比如游戏、直播、教育等诸多领域已经产生了应用需求。因为有市场需求存在,所以它在技术上的解决方案在向成熟期过渡,B端应用场景也在落地,这个阶段更多的企业开始推动技术发展的红利,比如有业内人士谈到到纪录片《手术两百年》一个案例:有医药科技公司可以以影像学、生理学方面的数据和图像为基础,利用AR和VR技术,绘制出全尺寸、高精度的三维模型。利用这项技术,医生可以做到对病人进行更全面的诊断,或者说它可以用作手术前模拟用于医学上的培训。此外,随着重大的技术以及外部行业环境的变化,它往往会迎来新的突破口。这个外部行业环境就是5G。因为5G通讯所具有高速、大带宽、低时延等特性,将极大提升VR设备处理速度,在降低设备延时以及清晰度方面有较大的改善作用。而未来VR的场景还将拓展延伸至远程办公、教育、远程问诊等场景,而这也依赖5G通讯对体验的改善——支持低延迟与大容量的GB级、支持更快更高级别的流量网络与速度,更高清晰度的VR内容才能推动诸多VR远程场景的商用落地。也就是说,5G可以通过云游戏的技术方案提高画质,低延迟特点将推动VR产生质变,因为低延迟在体验感与实用性、高质量互动体验上带来突破。我们知道,现在的VR设备笨重不堪,重要原因就在于需要内置处理器来渲染画面,而且4G处理器相对低效,当低延时能够把网络传输控制在毫秒级别,云VR,云端图像渲染就有了新的可能。据业内提到,4G以4K 30 fps处理视频,但5G有望通过以8K 90 fps处理视频体验(混合云计算和视场角渲染可实现更高的分辨率和帧速率),提升全景视频的分辨率和码率,用户可以获得更丰富的视频观看体验。此外,它在远程手术、VR旅游、VR游戏、VR电影、远程节目转播、远程教育等诸多方面带来了高操作性的效率提升与更好的用户体验。比如韩国SK电讯已经推出了AR与VR电竞服务,戴上VR头盔,用户仿佛置身于游戏的战场场景之中。这些服务由其5G网络提供,为电子竞技爱好者提供更真实、身临其境的观看体验。VR短期依然不能高估,但长期不能低估一个新的技术产品与概念在行业膨胀器热起来之后,往往不会持续太久,而是热度迅速衰退,但是它这个冷却期更多是潜伏期,它在等待一个新的技术条件到来,迎接当第二轮产品落地之后,虚火往往就会转化为实火。根据加纳德曲线来看,经过技术水平几轮迭代成长,能够实现大规模量产的设备以及内容生态逐步成型之后,VR就会从低谷走出来。总的来说,5G是催化器,但不是决定性条件,它的突破不仅仅在于低延时的网络突破,还需要在设备层面与内容层面的突破——包括性能卓越的沉浸式头盔与显示设备的技术突破,以及即时反馈的支持设备以及高自由与控制度的大型交互设备的突破。吴军老师曾经提到过技术的“第三眼美女”概念:一项发明最具意义的时刻不是它诞生的时刻,而是它广泛被大众接受的时刻。当然目前距离VR被大众广泛接受依然言之过早,但从资本的角度来看,入场的时机已到。因此从整个VR行业来看,它还有一段复苏与成长的周期,因为从加德纳技术曲线来看,目前处于复苏期的早期阶段,距离第五阶段——新技术已经作为主流技术被广泛采用以及相关的行业标准已经被制定出来的平稳生产期还远,尤其是内容开发者的数量、内容的数量与质量依然是行业短板,距离内容爆发式增长还较为遥远,现在过于乐观依然太早。毕竟资本追求的快速回报周期,VR内容开发成本高企,对消费者的喜好依然把握不准,当下从硬件到软件内容以及整个商业生态依然处于初级阶段的试水。而没技术、没资源、没资金的创业者,想要在在其中得以生存的几率依旧相当渺茫,理想的状况是成为巨头投资布局与对抗赛下的一颗资本棋子与代理人。张瑞敏曾经说过,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5G带来了外部大环境利好,对于VR的创业者来说,顺势而为的同时,需要冷静判断入场时机,太早或太晚都不行,需要观察新的应用场景,找到合适的用户,推出契合特定市场的产品。这看机遇,也看综合实力。从整个未来趋势看,VR产业在短期内依然不能高估,但长期不能低估。作者:王新喜 TMT资深评论人 本文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我的微信公众号:热点微评(redianwe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