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啦!2018年山东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项目管理专业改名为工程管理专业了。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更新越来越快,人们为了适应工作需要,必须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使人们的职业岗位变动增加,转岗就业培训需求增强;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带来的继续教育需求也将增加;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人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愿望越来越高。这一切使终身学习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主考院校介绍山东大学是中国目前学科门类最齐全的大学之一,在综合性大学中具有代表性。本科生和研究生层次教育涉及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大学科门类。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5个,专业学位博士点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27个,本科专业11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1个,形成了结构完整、实力雄厚、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近年来山东大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各项事业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学校的综合水平和办学质量明显提升,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目前有15个学科的学术影响力和贡献能力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70所学校签署了校际合作协议。 二、工程管理专业介绍(原项目管理专业)工程管理专业是新兴的工程技术与管理交叉复合性学科。该专业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信息工程、土木工程等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工程管理专业是新兴的工程技术与管理交叉复合性学科。该专业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信息工程、土木工程等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 三、专业特色本科段仅14门课程,专本套读三年即可获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文凭以及学士学位证。一考三证:本科学历证书、学士学位证书、职业资格证书三种含金量极高的权威性证书一次获得。四、报考须知专科在籍生或专科学历毕业者均可报名报名所需材料:1.身份证及学历证书复印件各2份(含电子版)2.一寸蓝底彩色免冠照片2张(含电子版)3.《报名登记表》一份助学单位留存常年接受报名 注册入学一年两次学籍注册时间:5月,11月;注册满两年准许申请毕业。总之,有个国家承认的本科学历在当今社会无疑很重要,平时看似没有用,当需要学历时,再去着手,不仅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金钱,重要的是人生的机遇也丧失许多了,所以建议各位在职人员,都应考虑自己该通过哪种途径获取本科。
算来接触项目工作有十余年了,从项目管理的小白到成为通过认证的项目管理专业人士,一路走来颇有感触。记得刚毕业的时候,工科出身,我满脑子琢磨的都是技术钻研和业务水平提升。那时的眼中只有设计和产品而没有项目,总觉得项目很虚,项目经理无非就是开会催工,没有什么技术含量。随着年资渐长,成为资深工程师和技术专家后,开始慢慢地被指派一些需要带领团队完成的不再那么具体化的任务。从只盯着技术的单兵作战到带领团队做事的旅程就此开始。人就是这样奇怪的动物,看别人做的时候总觉得没有技术含量,轮到自己的时候才发现其实自己做得远不如人家。依然记得第一次上台讲话时的紧张,处理团队冲突时手心冒汗,要资源谈判时技巧欠缺,我方才意识到这里面有大学问,这是一片广阔的新天地。当工程师时只做别人指定好的工作内容,追求深入挖掘、技艺精进,以期成为某一技术领域的大牛。而从事管理工作,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则是每天的工作内容,引领团队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去高效实现团队目标,而这一切,跳出工程师思维是第一步。中国的项目管理有其特殊之处,在了解了西方项目管理的思想和方法论之后,明白了要根据实践将其本土化,不能生搬硬套。中国社会是个人情社会,团队沟通时情商的修炼尤为重要,特别是在矩阵型结构的组织里,项目经理对资源并没有控制权,总是要和职能经理就资源问题进行谈判协商。另一方面,多数人才的个性都是高傲的,如果简单采用“命令式”来分配工作任务,结果恐怕常常事与愿违。有道是“人聚一处是团伙,有共同的目标才是团队”,在共同目标的指引下,了解各成员的真正需求,才能有的放矢,高效沟通。一言以蔽之,项目经理如何在“微权力”下协调好各方资源,成为“无冕之王”,调动各方积极性去完成项目目标是衡量项目经理素质水平的关键之一。学习项目管理到底给我带来了什么?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层面:第一层 知识层面的掌握现行(第六版)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分为五大过程组和十大知识领域:整合、范围、进度、成本、质量、资源、沟通、风险、采购、相关方等,它们之间相互交织支撑,又可相对独立指导实践。从学术角度看,项目管理丰富的内容糅合了《管理学》、《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公司财务》、《管理沟通》、《生产与运营管理》、《质量管理》、《数据、模型与决策》等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的部分核心理论,如马斯洛需求理论,双因素理论、团队发展的塔克曼五阶段模型、挣值管理、数据分析等等,涉及到的工具技术例如名义小组、焦点小组、原型法、观察与访谈,SWOT分析等都很实用,可以直接用于工作和项目实战。系统学习项目管理,将之前零散的项目经验进行梳理,使之体系化,从而形成网状知识结构。有时甚至是纠正学习之前的一些想当然的错误认知:项目目标要求做到100分,我们做到110分是正确的吗?项目管理视角的专业答案是:工程师思维下的精益求精臻于完美的匠人精神可能造成项目镀金,范围蔓延,将本来可用于其他地方的宝贵资源用在超过项目范围的努力上,造成浪费,也是一种过错。始终聚焦在“做且只做”,牢记这一点很重要。再举个关于风险管理例子:不论做项目还是其他事情,风险是总是无处不在的。除了用在项目风险管理上,还可以将知识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例如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矩阵以及对应的策略(其实在管理实践中有很多类似的二维矩阵表格)给我的启发是,概率低影响大用买保险的方式予以转移,概率高影响小的设法减轻发生可能,概率高影响大的重点规避,概率小影响也小的持续记录监控即可。这种思维的训练使我们遇事总是能从至少两个维度去考虑问题,而不是单一的线性思维,或者既然无论如何都无法彻底避免风险,那就什么都不做,不加任何识别和区分,胡子眉毛一把抓采用同一种策略处理对待。这种多维度思维方式使人终生受益。第二层 实践应用中体会总结和举一反三项目实践中发生的状况形形色色,更多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做多维度考察和决策,去平衡各种制约条件。资源总是有限的,项目遭遇的环境总是在不断动态变化的,那我需要花80%的项目时间来做个“完美的”计划吗?值得吗?如何取最优化的平衡点?项目管理的实践操作中,达到质量、交期、成本、范围等四大制约因素同时满足的成功案例是极少的。这么多不可控,为什么还要管理项目?如何公允衡量项目已完成部分的价值大小?为何有的项目在立项时财务数据显示是赚钱的,进行到一半时发现已经在亏钱了,这种窘境如何避免?项目一定要追求完成吗?明显已经没有财务收益的项目,需求已经不再存在的项目,再继续进行下去就是在做对组织有害的事情了,果断地把这一类的项目砍掉才能及时止损。做什么与不做什么的考量,就像“To be or not to be, this is a question”一样是个问题。项目组合管理,就是从组织的层面对项目进行取舍(价值分析),类似地,项目整合管理是从项目层面对各项工作进行取舍。第三层 系统思维和大视野的建立在十大知识领域中,整合管理能统筹全局,成为项目经理不可授权出去的核心职责,重要性可见一斑。讲个段子:有人在街上看到有两个人在绿化带上作业,前一个人挖坑,后一个人填土。奇怪的操作引得路人急忙上前告诉他:你不要再挖坑了,你挖的坑都让后一个人给填啦!此人很无辜地告诉路人:领导给我分配的工作就是挖坑啊!问后者,答到:领导给我分配的工作就是填坑啊!继续询问才得知,原来本应在中间放树苗的那个人今天生病了没来上班!!段子固然可笑,但这里面的逻辑让人思考:当团队的个人都认为自己圆满地完成了自己的工作和绩效的时候,谁又会为项目的整体绩效负责?管理项目也是如此:大家都只完成自己负责的领域,却丝毫没有注意到项目整体的绩效为零!忙了一天,一颗树苗也没有种上!谁对整体绩效负责?项目经理是恰恰就是这样一个关键整合者!全局管控能力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去总结历练,长期角色使然训练出系统思维和大格局视野的职业能力:项目管理者在接受任务后,按部就班开展工作(多快好省,有啥资源?内部的外部的?让谁满意?整体层面的整合和风险控制),知道遇到问题如何处理、反馈等方法论(最佳管理实践理论框架下)。项目管理这项技能,通过内化之后可以用到方方面面。最关键的是这种系统的思维让人养成严谨有序的思维方式,即便在触类旁通地解决项目以外的问题时,也是大有裨益的。通过认证不是结束,恰是一个新阶段的开始,诸君共勉!才聚学员来稿,转载请联系。
工程管理硕士(MEM)项目管理专硕,院校有哪些呢?项目管理的本身是一种科学化执行项目的思维模式,遵循这一思维模式执行项目能达到精确利用项目时间,有效节省项目成本,提高了项目实现质量、规避项目风险发生的效果。因此其可以被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所以项目管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就业舞台是非常广阔的,且薪资水平会相对较高,而且未来可以向企业CEO发展。那么必尚考研为大家介绍一下开设项目管理专硕的院校有哪些吧!1、沈阳工业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涵盖工、理、经、管、文、法、哲、艺术等八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研究应用型大学。学制为2.5年,学费为人民币2.2万元/年,合计5.5万元。项目管理的报考条件为大学本科毕业具有3年及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获高职高专毕业或大学本科结业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2、哈尔滨理工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是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国家“973”、“863”项目承担高校,黑龙江省高水平大学和优势特色学科(黑龙江省“双一流”)建设高校。非全日制采取不脱产(进校不离岗)的学习方式,授课形式为面授,时间一般安排在周六、日和节假日。完成课程学习和论文工作的时间一般需3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约为1.5年,论文工作时间约为1.5年。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3、上海理工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学为主,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研究型大学,上海市属重点建设大学,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试点单位。4、合肥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项目管理知识领域主要包括:项目整体管理、项目范围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风险管理、项目采购管理。6、江苏科技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坐落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镇江市,是一所以工为主、特色鲜明、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的普通高等学校,是江苏省重点建设高校,江苏省人民政府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共建高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学制为3年,研究方向有项目计划与控制、项目成本控制与管理等。7、西安石油大学西安石油大学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国家三大石油公司共建,是陕西省省属高水平大学、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自主招生院校、博士学位授予单位。项目管理工程领域主要培养方向有:项目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项目经济评价与方案优选、项目管理信息系统、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等。21备考双证硕士私信:考研
跨界学习本不容易,跨界考研更是难上加难,对于风风火火还在准备考研的你来说,或许是压力大的。或许是敷衍了事的欺骗自己的,但最后的结果是不会欺骗自己的,不要再做无畏的挣扎了,有个像样的学历,对你日后的发展来说都是非常有帮助的,俗话说好的“敲门砖”在手,你还怕找不到契合的团队伙伴、商业合作商吗?进入我们的正题:瑞士中央管理大学MBA、金融学硕士、工瑞士是一个高度发达的 资本主义 国家,也是全球最富裕、社会最安定、经济最发达和拥有最高生活水准的国家之一。而或许很多人对于瑞士更多的印象是手表,风景,其实瑞士也是不少人选择留学、工作、移名定居的城市之一。如瑞士的瑞士中央管理大学(Swiss Management Center University)简称SMC,成立于1985年,在2002年升级为国际知名的大学,为在职人士提供高端教育服务。按照瑞士和欧洲的法规,SMC拥有颁发工商管理学士学位(BBA)、工商管理硕士学位(MBA)以及工商管理博士学位(DBA)的资质。同时瑞士中央管理大学拥有国际顶尖机构的认证,遵循《博洛尼亚宣言》,学生的学分可以在欧洲高校之间自由转移。对于这样顶尖的院校来说,瑞士中央管理大学排名也是相当高的,在2018年排名表中瑞士境内排名第6,全球排名第546名。而我们的MBA/MSF的学制只有18个月,相比国内的院校要短很多,国内最少也要3年,瑞士中央管理大学MBA课程很好地结合了叙述以及实际的商业内容。课程设计在于对商业组织中不同领域的复杂性的良好认知,并给你商业组织中经常发生利益冲突的各部门提供实际的解决方案。适用于想要实现领导、监督、运营的管理层和创业者,让学生拥有全面运营商业组织的能力。而MSF到底是什么,全拼MASTER OF SCIENCE IN FINANCE,金融学硕士。金融学硕士,这种设置形式主要为培养金融专业人才。MSF主要的专业方向包括金融分析、投资管理以及公司财务等。典型的核心课程包括投资分析。其基础学科包括经济学、会计学、计量法(货币的时间价值与统计学概论)。主要的研究领域包括:证券管理、金融模型建构、兼并与并购以及实物期权等。尽管有一些非数量分析的选修课程,如公司治理、商业伦理以及商业战略等,但基本上MSF主要课程以数量学方面为主。相比通用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金融学硕士具有专业性和针对性更强,因此对于特定专业领域从业人士来说,含金量更高,越来越受到财务、金融领域从业人士进阶发展的欢迎。而博士作为学术界的顶端更是让不少人累死累活的想拥有,但国内的博士不但要求严格,同时对于导师和论文也是相当难搞,头疼的。国内有句话常说十个博士,九个都说难,难在文献SCI上等等。更是有人五年都拿不到博士学位证书。而瑞士中央管理大学不但不用参加国内的联考,同时也没有任何的英语要求。学制36个月内完成指定的课程学分修满,论文撰写及论文答辩即可获得博士学位证书。报考学员只需满足:1、具有硕士学位;2、三年以上的高级管理经验;3、参加并通过DBA专家评审组的面试;或许还有人会说这三项条件我还是不满足呀,那该怎么办呢?如果你够幸运的话,你还可申请少量的硕博连读名额!所以名额有限,如果满了那也是无能为力,只能等。所以想要报考该院校或者还在犹豫的你一定要抓紧这次机会了!
在上期项目管理的文章中,咱们聊到了译前准备的项目流程,对比了传统翻译模式和译马网助力下的翻译模式在译前四个环节的区别。了解了译马网在译前格式转排、文件去重、稿件拆分和分派上的优势所在。(上期文章:关于项目管理,你不知道的事(上))在翻译项目中,除了译前,译中和译后环节的重要性也不容忽略。能否按时、保质完成任务对项目成败与否有着重要影响。只有在译中做好质量和进度把控,在译后按照客户要求妥善做好收尾,这项翻译项目才算圆满完成。本文将从译中和译后两个环节对比传统翻译模式和译马网平台的翻译模式,探索译马网在译中、译后项目管理上的优势。译中环节低错检查众所周知,译员翻译时难免会在标点、术语或者拼写等小问题上出错。翻译中的低级错误在译员自我检查的过程中会消除一部分,但是传统翻译模式仍需要专门的校对人员来辅助进行低错检查。传统的低错检查环节是不借助计算机软件进行的纯人工检查,校对人员眼累、手累、心更累,不仅要考虑格式、拼写等细节,还要保证译文的一致性(比如译文中术语的统一),千头万绪、复杂繁琐的工作让校对人员苦不堪言。图1. 译马网“低错检查”细致入微译马网的“低错检查”功能其实发挥了校对的作用,对译文进行低级错误的自动检查,例如检查译文是否有错译、漏译、拼写错误、标点符号错误等,及时缓解了校对人员压力,有效提高了翻译质量。译审同步在传统翻译模式下,翻译项目完成时间是翻译时间和审校时间之和,审校人员在译员完成全部翻译后才上手进行审校,这种方式存在延迟交付的风险。而且,在审校过程中,如果发现团队中某位译员的翻译作业与期望相差甚远,这时再去更换新译员为时已晚。其实,翻译团队如果使用译马网执行项目就不会出现这些问题。在译马网,译员每确认提交一句翻译,审校人员就可以在编辑页面马上进行审核。项目经理也可以根据实际翻译情况决定是否及时更换译员。翻译项目的完成时间就是翻译时间,译马网直接将项目周期减半,帮助翻译团队轻松应对紧急任务。进度监控在过去,为了保证翻译项目正常进行,最常见的就是项目经理当面,或者通过电话、邮件等通讯工具向翻译团队持续询问进度情况。翻译团队不能及时回复的情况时有发生,如果在项目关键节点上项目经理联系不上人,就会有一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绝望感。传统模式下项目进度信息的采集和更新无法及时传达到团队中每一个人,容易造成团队整体的执行效率低下。随着技术的进步,如今在线项目管理系统已经可以动态跟踪项目具体执行情况,帮助提高沟通管理效率。图2. 译马网工作进度一目了然通过译马网,让项目经理跑断腿磨破嘴的老大难问题得到了解决。项目经理能够清晰知晓每个成员的工作情况,可以对项目进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作出指导,有效监控项目进度按计划施行,降低了延迟交付风险。协同翻译随着翻译产业化时代的到来,之前传统的译员“孤军奋战”模式很难保证翻译进度与效率,现在译员在大型翻译项目中更多地是“协同作战”而非以往的“单兵作战”。图3. 协同翻译也是译马网特色之一在译马网,译员之间可以通过共享翻译记忆库与术语库内容进行协同翻译作业,节省翻译的时间成本,另外还可以从源头上保证了译员协同翻译时用词的统一,这一点在专业性文章中所发挥的作用尤为明显。为了更好地提高翻译团队沟通和管理效率,译马网自动创建项目讨论组,成员之间能够实时交流讨论项目,无需通过QQ、微信、邮件等第三方聊天软件,直接在翻译界面就能通过聊天窗口沟通,大幅度提高了译者工作中的沟通效率,为多译者多角色协同工作提供了平台。译后环节对照导出不同翻译项目会有不同的译文格式要求,有的客户在译前会明确表示希望得到的译文是原/译文对照或者译/原文对照格。一般的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做不到对照导出这一点,需要在导出后专门安排排版人员手动排版,增加了用人成本和时间成本。图4. 译马网支持多格式导出译马网在导出环节增加了原/译文对照导出和译/原文对照导出两种方式,提高了文件处理效率,简化了项目流程,这也是译马网作为智慧翻译平台独具特色的一点。图5. 译马网对照导出稿件样例核算工作量图6. 译马网支持一键导出员工业绩表项目完成后,核算工作量一直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大型翻译项目中,翻译、编辑和审校人员众多、薪酬不一、工作量也不同,财务需要一一统计并核算,耗时很久才能做出工资报表来。译马网贴心地为项目团队开发了“工作量统计”功能,项目经理可以一键导出员工业绩表,表内会明确给出每一项目中翻译、编辑等人的具体业绩,数据实时统计,省时省心。语料回收传统的翻译模式受技术限制很难实现语言资源的整合与共享,造成了一种无形的资产浪费。而译员在使用译马网翻译时,一方面可以对已有语言资源加以整合利用,另一方面也可以将译员翻译过的文本进行存储记忆,这一点就好比译员之间共同建立起一座“语料银行”,译员在翻译过程中整合自己的语言资产,将其共同放入同一个翻译记忆库或翻译术语库,而且随着协同翻译进程的深入,“语料银行”会不断增容,实现数据库的“利滚利”。图7. 译马网一键完成语料回收译马网的“导出到项目记忆”功能,客户可以自行选择是添加到现有的语料库或者新建语料库,甚至可以根据具体要求选择需要填充到语料库的句段。随着翻译记忆库与翻译术语库容量的增大,文本相似度也会呈现上升趋势,从而节省翻译企业后续的生产成本。“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从译中和译后的环节看来,译马网注重过程、注重细节、注重效率,秉持着匠人精神,在细微之处下功夫。在译马网上,译员可以高效协同地进行翻译,审校能够从繁琐工作中获得解放,项目经理也不用为分身乏术忧愁了!
考试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刚刚得知通过了PMP考试的那种激动的心情,现在依然能够清晰的感受到,虽然很遗憾没有拿到5A,但是能够拿到4A通过PMP,对我来说也是给我几个月的复习一个圆满的回应。得知有PMP考试也是我在北京做项目经理的时候了,也许是做一行爱一行的原因,因为热衷于项目经理的这个职位,便想在这方面有所进步。同时,也因为公司对人才的一些激励的政策,激发了我学习PMP的欲望,同时也是为了能够应用PMP的知识能够给我的工作带来一些帮助。也是因为机构的一些好的口碑吸引到了我,让我再诸多的选择之中选择了,让她做为我在考取PMP的路上的陪伴。也是因为APP上生动的课程、每周老师直播总结引导我们找到的学习的方向,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终于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或许和大多数人一样在拿到了PMP的教材之后,可能在看到教材的厚度以及听到老师说需要将PMP的教材翻阅几遍之后,心理感觉一阵眩晕,这么大一本书,我们怎么才能够记得住,三个月的时间备考,我们怎么才能够获得一个不错的成绩,在这里我就分享一下我再这三个月时间的学习心得,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在刚拿到书的当天晚上,我大致翻阅了一下PMP的教材,大概把这本教材分为了以下的几个部分。开篇将项目经理是什么、他所处的环境是什么样的、项目是一个什么东西、项目管理又是一个什么内容;接下来对项目管理进行剖析,把项目管理分为5大过程组及10大知识领域,通过说明告诉你为什么要这么划分,他们之间彼此有什么关联;然后将10大知识领域分开来讲,告诉你这十大知识领域是干什么的,分别包含哪些过程,在这些过程当中,我们要用到之前的过程的什么内容(输入),我们需要用那些工具和技术来输出后续所需要用到的内容(输出);全篇就按照这种模式将PMP的知识点层层解析。讲到关键处告诉你这个工具是谁发明的,有什么用,应该怎么来用,层层跌进让你能够将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或许根本不用记住,只需要理解这些内容是怎么使用的,这些知识点都能够给我们的工作带来极大的帮助。在对教材进行剖析之后,我给自己制定了以下几点计划:第一、跟着班主任老师提供的计划来层层跌进。第二、抽出时间来巩固书本的内容。第三、反复练习,找到题目之间的共性,仔细对理解错误的题目进行回顾。第四、自己整理了一份每个过程需要用到的自己还不熟悉的工具的文档,强化记忆。在备考的这一段时间里面,也正是项目上比较忙的那一段时间,白天的时间都是花在了工作上,只有周末和晚上能够抽出时间来学习,也正是因为这些挑灯备考的日子,让自己感知了学习的乐趣。
欢迎点击关注!获取更多有价值信息哦!从1998年开始的大学扩招,距今已经走过21年。这21年时间里,无论是本科、硕士还是博士,数量激增。尤其是本科生,二十年前还被奉为天之骄子,如今满大街到处乱窜,甚至出现了本科毕业即失业。博士还好点,虽然扩招,但毕竟基数小,再加上博士毕业很有难度,博士仍是学霸级的存在。其实,能读到博士的学生,大部分能够沉下心来做事,很多人博士毕业后也希望从事一些学术研究性的工作。可是,毕竟学术机构招聘名额有限,现在很多博士毕业后进入了企业,包括很多大型国企。随之需要面临一个问题:做研究,基本上在最底层,前途和钱途都不大;做管理,丢弃自己的专业,感觉可惜。实在难以抉择。这是很多博士刚毕业后都会遇到的问题,毕竟辛辛苦苦博士几年做了一些研究,甚至有些从硕士开始做的课题和方向。如果毕业后做管理,实在是有些不甘心;如果做学术研究,除非著名的大型互联网公司,很多企业在研发上投入的钱少得可怜。无论企业对外宣传多么重视科研,可宣传跟实际是有出入的,而且出入相当地大。所以,在这些单位做研究,基本上就是在一线一直做,收入还不如一个小小的部门负责人,不会有太大的涨薪;而能够做出成果最好,但能够作出很好成果的毕竟是少数。这就导致很多人毕业后,甚至毕业前就开始筹划工作后转管理岗。并不是说管理岗不好,毕竟人各有志、每个岗位都需要人。但是,想说的是,做管理并不需要博士学历。从学术方面来说。博士做管理确实有点可惜。可是,实际中,对于竞争管理岗位,博士学位反而是一种加分项。智商、情商均在线,优势相当明显。所以,有些人就放弃原来的专业,转而做起管理,不少人还做的风生水起、有声有色,只能说,这些人确实适合做管理,即便他没有博士学位,同样可以做得很好。只不过博士学位可以让他们有一个更高的平台。但是,对于很多博士来说,还是希望能够安安心心、沉下心来做一些研究,也有很多人不屑于做管理,挤破头竞争领导岗位,正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沧浪之水》中的池大为,对于仕途名利毫不关心。但是,现实中,对于这些人的发展是很不利的,不然贾宝玉家族最后也不会一败涂地,池大为也不会变了心志。做学术研究,如果争取不到学术资源的支持,很多研究根本没办法开展下去。而争取学术资源,就要遵守其中的规律,基本上还是要紧靠掌握资源的领导。所以,无论如何,最终都是要走向领导这条路,无论愿意与否。多以,对于那些抱着“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想法的博士,还是尽早放弃吧,毕竟社会有社会的生存法则。但是,如果哪天,那些不屑于仕途经济的学者,有了很好的上升通道的时候,也许就是我们国家科技真正发达的时候。小伙伴们,你们同意吗?欢迎留言讨论。多个关注多条路!欢迎点击加关注!
项目管理是管理自己,影响他人。管理方式与技巧只是形式,真正要懂得的是理解人心。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对于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和应对方法。好了,说到做到,今天我准时更新了。就像我们做项目管理一样,定好时间节点,就要去遵守它,无论过程中你遇到了什么乱七八糟的困难,你都要想尽一切办法去遵守它。我们进入正题,分享一下我对项目管理的一些个人理解。这些都是经过我学习了不少视频课程、书籍理论知识、前辈指点、还有亲身踩坑到“怀疑人生”之后得到的想法和技巧。我将分几个阶段给大家分享:一、项目管理的懵懂认知阶段这指的是刚刚开始项目管理的阶段,懵懵懂懂的,手忙脚乱,不知所措。可能很多人一开始都会觉得管理项目,定个项目计划,按计划准时执行,这不是简简单单吗?按理说,这么做也对;但往往现实总是比想象中的要残酷很多,甚至是很多倍。我们先看一段对话:(故事参考《做项目,就得这么干》,但取实于本人的亲身经历)领导:阿逸,你看这项目新加的需求大概要多长时间才能完成?我:一个月左右吧领导:别跟我说“左右”!准确一点,究竟多少天?我:那就30天吧领导:30天太长了,给你两周吧。我:两周实在太短了,领导领导:那就3周吧,别再讨价还价了,我这不是菜市场,就这么定了。我:好吧看完这段话,有没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现实往往是这样,在我们评估的第一个时间点基本是刚刚好能够完成目标的时间节点,而领导总会觉得你掺和了水分时间,并继续压缩时间成本。(因此朋友们,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就要注意你评估的时间是否足够充裕和合理;当然不是每个领导都这样,有些小伙伴也许会幸运一些)所以,这种带有“拍脑袋成分”的项目计划,在执行过程中,能否有效地把控进度,恐怕连自己都不知道。我试过一次一个项目上线,先后调整了3次时间和项目计划。因为当项目管理不当时,工作并不是越做越少,有可能是越做越多,产生很多连带效应。即使你再有冲劲,在混乱的项目管理氛围下,即便是使用了“洪荒之力”,项目仍然坎坷。所以第一阶段,要做的是,抛弃幻想,认清真正现实中的项目管理,一切从实际出发。二、项目管理的基础招式阶段在对项目管理有了一定认知后,我们就要学点真正要用到的一些基本招式了。(1)为了预防出现上文提到的“拍脑袋”的行为,我们不能接到项目任务就直接开干了,而是先花一些时间去研究项目的背景、项目的需求和项目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例如:bug层出不穷,无法收敛;crash率高达50%;体验效果差)。或者说最起码的你得先知道这个项目接下来是要干什么的。而且必须学会从“业务”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不仅仅是技术实现。这让自己不再追求技术实现的细节,而更多的是关心业务的实现,以业务目标为导向。(2)在了解了项目的真正需求和存在问题后,制定好项目规划、具体工作计划及对应内容,并主动和主要干系人沟通,确定资源。和团队成员一起评估、确认,并用里程碑的方式同步干系人确认,达成共识,明确项目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例如说短期目标:一个月内改造完版本,开启上线测试;长期目标:打磨品质,达成五星产品)。这让项目计划的执行有了目标导向、有迹可循、有约束力。(3)根据短期目标,用时间表抓住项目的关键里程碑节点,各团队按计划输出。因为里程碑节点比验收节点更重要。作为PM是要紧盯过程的,只有过程有了有力的保障,才能确保最终的结果。这让自己有了跟进项目的方向,不再一脸茫然。(4)明确团队成员的职责,拆分项目模块,划分各系统模块负责人,各司其职。梳理团队流程,按流程和规则执行(自运转);再以目标为导向,以问题来驱动,提升团队执行力(加强过程控制)。(5)提倡多沟通,扁平化管理,加快决策力。时间是最宝贵的,决策拖延一天两天可能会让产品在市场的维度差距落后半年甚至一年之多。这里再切入一则故事:2011年初腾讯紧急推出“微信”阻击“米聊”,上线前期小龙哥亲自上阵主导产品,马化腾也亲自带队腾讯所有决策高管深夜在自己的“微信”群讨论。什么地方用的不爽就改,天天如此高强度的研发持续了一个月时间,这是腾讯关乎移动互联网未来生死攸关的生死时速。像腾讯如此大的公司,关键时刻都可以抛弃无关紧要的流程,扁平化驱动,加快决策力,快速抢占市场,你应该能感受到这是多么重要了。(6)定期(例如每天)汇报分享工作,对每个迭代版本进行总结回顾。汇报和总结回顾,让团队所有人都知道我们目前的工作进度及实际情况。看了这几个基本招式是不是有点模样了,基本可以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了。但这只是理想状态下的基本招式,而最重要是应对突发情况的“变招”。三、项目管理的“变招”阶段随着我们项目计划的进行,我们也许会进入一系列的困境情况中。例如常遇到的:(1)陷入了忽略目标的盲区,对长期目标没有进行再斟酌和分析关于这点,到后期复盘总结的时候才会意识到,项目的目标是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作为PM,需要清楚和把握每个阶段性的项目目标,这样才更有利于对项目的掌控。(2)低估了版本的质量风险,只是一味地求快(3)没有从业务的角度去思考项目一个项目上线,不仅仅只是版本本身,还有很多周边,基础建设,TDR流程,PR流程等等。(4)以为有了流程就可以管好项,一劳永逸了流程是为了效率服务的,要在项目的过程中不断且持续地优化更新。(5)报喜不报忧项目中的实际问题大部分的时候被过滤掉了,客观的情况没有及时反馈给管理层,更没有征得主要干系人对项目的支持。……无疑上述等等情况都会为项目带来很大的潜在风险。所以,预测未来,预判项目可能的风险,做好风险管理并落实到项目执行中。这是我认为项目管理中的重中之重。有意识:是说PM必须是要有风险的意识,不能觉得项目计划做好就万事大吉了;寻规律:从分解目标和制定计划中,寻找依赖关系预判风险;借鉴其他项目发生过的问题,预测是否有可能发生问题;思平衡:着重考虑铁三角的平衡,有哪方面的偏重,比如范围蔓延,则必然会导致人力和时间方面的风险;定机制:预判到风险后,制定解决风险的应对计划。建立和管理层定期汇报的机制,同步问题解决情况,还能借力打力。最后项目管理是管理自己,影响他人。管理方式与技巧只是形式,真正要懂得的是理解人心。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对于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和应对方法。真诚待人,用心做事才是正道。感谢你耐心的阅读,如果你有一些自己的见解,欢迎与我交流,互相学习~本文由 @叫我阿逸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2018年9月,在机构远程班的辅导下,通过了PMP的考试,取得了还不错的成绩,在这里要感谢各位老师,辅导员帮助,以及同学们的相互鼓励和支持。学习PMP,于我而言只是为了提升自己项目管理的能力。我做了很多年的项目管理,主要是信息化方面,但个人总感觉自己的管理是在从领导同事身上,公司的组织过程资产上学习,没有成体系,成理论的去学习,所以一直在寻找这样的机会。在考PMP之前,我已经在机构的培训下,通过了其他的考试,所以这次考试也毫不犹豫的选择了,下面我就分享下我的备考心得,供大家参考。首先,要树立信心。我在2016年左右通过了软考,但一直没有参加PMP考试,是因为一直没有信心,担心英语不好报名的问题,担心自己时间不够,担心考不过没面子等等,因此一直迟迟没有报名,后来是我的身边同事陆陆续续通过了考试,对我形成了刺激,我觉得自己再不卖出这一步可能说不过去了。报名之后,拿到书的时候,很是担心,但在老师的反复鼓励下,自己也是硬着头皮看了一遍,对不起,真的只看了一遍,后面我会说。现在回顾下,其实信心真的很重要,同是对自己的评估也很重要,既不要妄自尊大,也不能妄自菲薄,看光环的通过率,按照既定步骤去学,通过真的是大概率事件。因此,既然报考,首先要有信心。其次,我要说的是,在备考过程中,要学会平衡PMP考试与实际工作经验。换句话说,就是备考考试中,一定要有PMP的思维,这一点非常重要,中国的国情和美国不一样,我们做项目的经验往往会误导我们,因此我们要慢慢学习PMP的思维。其实这并不矛盾,正是因为我们做项目时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才会学习PMP,学习标准的做法是什么样的,但理论是要结合实际的,虽然目前我们做不到完全按照PMP的要求去做项目,但我们心里一定知道努力的方向和标准是什么,那就是PMP考试的答案。举个例子,PMP知识域中,对项目发起人的职责是有规定的,一般是高层,不需要也不应该管理具体的事,在现实中,很多项目发起人要么管的太多,要么管的太少,项目经理十分难做,学习完PMP后,我们就知道一个合理的范围管理边界在哪里,标准是什么,虽然很多时候我们不能要求发起人也按照PMP要求去做,但是我们知道后可以慢慢引导,甚至当我们作为发起人,知道应该如何去要求项目经理,这也就是平衡好PMP考试与实际工作经验的关系原因所在,切忌不要说我平时的工作不可能怎样,按照经验去备考PMP考试,肯定会撞到头破血流。再者,和大家分享的是PMP备考看书与做题的关系。个人理解,大家参考。我们是成人考试,考试的目标肯定是花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收益,就是通过考试。我本身也算参加过一些考试了,其实备考无非就是学习知识点(看书、看视频,)和做题两种方式。对于PMP考试,我的经验是不要过分在某一方面投入过多精力,要至少反复两轮。就是学习知识点,做题、再学习知识点,再做题,至少要两轮以上,但是每轮的时间不用花得太长。不看书,不了解知识点,肯定不行,但是不做题,你就不知道哪里是知识点,就是摆在那里,你也不会去理解和思考。没有重点的看书,效果并不好。我在备考时首先是快速看了一遍书,之后就针对各个知识点去对照查找,后来又看了一遍视频。其实看视频会比看书的效果好,毕竟老师提炼一遍了。一定要做题,但不需要过分迷信题海战术,做题的目的一方面是理解掌握PMP思维,另一方面是发现书中的知识点,有些题目出题本身也不严谨,因此,过分做题有时未必是好事。两个多月的备考,回头看来,虽有艰辛,但也有收获。同学间的激励和督促,老师的督促都很重要,其实,PMP考试的关键并不是考试本身,而是你对自己的要求和信心,有了目标、有了信心、有科学的教学体系,通过考试只是水到渠成的事。
为什么要考PMP?2018年的时候,公司HR提倡考试认证,其中就有PMP认证。当时已经有一个小伙伴已经考完,在她的推荐下,我加入PMP备考大军中。后来,我一直想,我为什么要考pmp。想了许久,原因有二,一是过了而立之年,焦虑和危机感剧增,我有强烈求生欲,想要抓住点什么,提升自己,给自己更多的可能性。第二是因为我对项目管理有兴趣,我想更多深入的了解,并且把这些工作技能应用到实践中,转变成价值,然后成我我账上的工资。备考过程的趣事—选择机构于是,我报名了机构。 对的,PMP考试的前提是有参加培训的35个小时证书,所以,所有的报考人员都需要参加培训班。至于为什么选择机构,一是同事亲身体验后介绍;二是了解了机构的培训业绩;三是对比了培训班价格。综合考虑,我们一行7人选择了机构的备考之旅。参加培训班后,会有一个班级群和班主任,帮忙指定学习计划和敦促学习进度。毕竟对着一本700多页跟字典一样厚的书,大部分人是会望而却步,需要敦促的。我在英文报名中,很幸运的被美国抽中检查资料了。可能是因为我写了三段项目管理经历,建议大家在英文报名的项目经理中,写2个就好。如果被抽中,就需要把自己的报名材料打印出来,同时翻译成英文版本邮寄到美国审核,审核通过方能参加考试。大部分人都不会被抽中,只有10%的概率被抽中。这时候培训班老师的经验就很重要了,会提供资料准备的注意事项。报名成功后,等待审核,然后缴费。这个期间要不间断复习功课,看书是重点。建议是指定一个计划,每天坚持看1-2小时,厚积薄发。学习小贴士很多小伙伴会写很多笔记,或者画思维导图便于自己记忆和理解。一本书700多页,只能每天看一部分,总结一部分,慢慢将书看薄。一般备考时间再3个月左右,就是比如3月份报名考试,就可以参加6月份的,每天坚持,通过率还是有保证的。机构远程班的通过率一般是93%以上。不同阶段,班主任会通过邮件,聊天群,电话,定期关注和关心,督促完成学习进度,排忧解难并且在适当的时机打鸡血。我是3月份参加考试的,但是我在6月之前都没有完成看书3遍以上的学习安排,在第一次模考的时候,成绩太差,导致信心不足,于是我申请延期,参加9月份的考试。班主任老师给打了电话过来关心,协助做好继续备考计划。考试心得-一鼓作气,不要退缩事实证明,延期3个月我并没有更加认真的看书6个月,我还是在后面一个月开始突击做题,重新翻书。建议还是一鼓作气,当下报名就当下考试。模考题和冲刺题很重要,一场考试4个小时,真的很考验应试者的忍耐力和体力。我是注意力集中度很差的人,我没有办法四个小时都集中精神做题。一般我在做题的时候,2小时之内就做完了,没有那么慢多耐心。班主任也建议不在万分确认的情况下,不要随意更改答案,于是我索性考完试就不再费心检查了。这是因为每做一题的时候都认真应对,不给自己过后再来修正的机会,因此也避免马虎对待。小彩蛋光环的张立台老师是个很有趣的人,因为是光头,所以人称光头老师。他讲题和直播都有趣生动,给我们考试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也是艰难备考中的一股清流。每一场考试,都应该有明确的目标,拆解好的可执行性计划,并且在执行过程中,及时总结和处理突发风险。同时,好的经验教训是最好的教科书,要提前关注。因此,你需要一个团队,而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还好,我们选择了光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