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学姐分享:在香港中文大学 (CUHK) 就读是怎样一番体验?靓妹仔

学姐分享:在香港中文大学 (CUHK) 就读是怎样一番体验?

商科可谓是时下最热门专业以其高标准、严要求而著称今天Roxy老师邀请了在香港中文大学就读的Grace师姐跟我们分享在港中文的就读体验!学校概况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成立于1963年,是全亚洲首屈一指的大学。本校以“结合传统与现代,融会中国与西方”为使命,透过灵活的学分制、独有的书院制和中英兼重的多元文化,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提供以人为本的全人教育和关顾辅导。香港中文大学本部香港中文大学是香港唯一有诺贝尔奖得主(高锟,杨振宁)、菲尔兹奖得主(丘成桐)、图灵奖得主(姚期智)任教的大学。截至2017年,学校拥有教职员工7960人,其中教授1059人,各类讲师及专业顾问564人,教学助理94人,副研究员及以上520人,研究支援人员1156人。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碩士(MBA)课程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自1963建校即成立,同年,商学院设立MBA/EMBA课程,成为亚洲第一个开办MBA/EMBA的大学。目前中大商学院已成功培养近6,600名MBA毕业生,分布于全球40多个国家。商学院校友更达34,000名。其全日制和在职兼读制课程,每年吸引超过来自20多个国家的150多名学员。图为香港中文大学校园景色申请经历我于2013年本科毕业(某985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日语双学位)之后在某国有银行山东分行工作,主要业务是公司贷款和国际业务。2017年1月份,我来到我银行在香港的机构外派。在对香港的生活、教育、就业、和移民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2017年9月份,我毅然决定申请一个香港的研究生,将来留在香港工作。我当时读研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香港外派续期,读在职研究生;另一种是辞职,读全日制研究生。后来我选择了后者。因为香港的所有大学全日制学生毕业后都会给一年的不限制逗留签证,只要找到工作就可以续签;而我作为国家公职人员外派的话虽然补贴还不错,但是对于个人限制比较多,且不得累积在香港的居留年限,不得申请香港永久居民。关于专业,我首先考虑的是我读经管或社科类专业。在香港学医学、法律和金融、经管、数理相关专业是比较实用的,容易找工作,收入也不错,而且香港的大学在这些专业也比较有优势,当然竞争也比较激烈。在选专业上,我主要考虑以下几个:MBA(港大、中大、科大、城大;需要雅思+GMAT);金融学、经济学、市场营销(港大、中大、科大;需要雅思+GMAT);环球企业管理(科大、城大);国际政策研究(港大)、政治经济学(中大)。其中MBA学费最贵,金融学、经济学其次,国际政策研究和政治经济学等社会科学类的学费比较便宜,申请压力也小一点。其中最适合像我这样工作4-5年的专业肯定是MBA了,其他几个专业都是如果有相关领域工作经验的话,是加分项。比如港大、中大、科大的金融学和会计学也都是竞争力很强的,录取的学生近一半也都是有相关工作背景的,一般是1-3年,所以并不太适合我。在落实好学费问题后,最后我决定只申请MBA。因为我做决定太晚,科大的MBA申请和录取都比较早,我赶不上,所以决定重点申请中大的MBA和港大的MBA,另外城大的MBA保底。当时我的当务之急是考雅思+GMAT。因为我着手准备真的很晚,同时还在上班,所以很辛苦。我根本没有时间去上辅导班,雅思只做了剑桥真题,听说读写各报了一个网课,都是只有六七节课、点题班性质的、主要教应试技巧的那种,不太贵,不过那网课真的很有用。在备考25天后,2017年9月29日,雅思一战6分,感觉真的是仓促应战,听说读写都没准备好,当然实战还是很积累经验的; 一个月后,10月28日,雅思二战6.5分,达到各目标大学MBA的录取要求了。二战感觉还是准备不够充分,如果多给三个星期,我应该可以达到7分,但是因为还要备考GMAT,真的没时间再战雅思了。之后两个多月我考了2次GMAT,都是太仓促,而且每天都像在战斗一样,身心俱疲,成绩都比较低,不过有了这两次的经验,自己还是有信心在三战有较大进步的。同时我回本科大学找教授签好了推荐信、盖好了各种毕业证书和成绩单,写好了申请的各种文书。我最先提交了中大和城大MBA的申请,打算首先积累点申请和面试经验,同时准备第三次GMAT,之后赶港大MBA最后一轮申请。中大反应很快,我刚提交申请大约5天,就收到面试通知,5天的准备时间。君明老师有给我面试的主要问题,并帮我做模拟面试。中大MBA的面试官Lawrence人很Nice,在中大MBA做招生主任有十几年了,面试的套路每年都差不多。但是因为我长期疲于备考,根本没机会练习英语口语,雅思口语分也是超级低,我在模拟面试发挥很差,正式面试发挥也一般。我口语流利度不太好,也许Lawrence对我回答问题的内容还比较认可,在面试结束时Lawrence对我说我的英语口语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另外他认为我比较真实,他对我的感觉还不错,最后他说希望以后有机会再见到我。之后大约5天,我就收到了中大MBA的条件录取,就是要求我邮寄雅思成绩、GMAT成绩以及本科的学位证书等。我很意外的是他们接受了我第二次比较低的GMAT成绩,不需要我再考GMAT了。同时他们要求我尽快交8万港币的留位费(学费的一部分)。开学典礼因为港大、中大、科大的MBA的国际排名差不太多,近几年科大的排名稍高点,但是我已经放弃了,所以我主要对港大和中大的MBA做了下比较,有以下几个方面:1、 中大MBA与其他香港及亚洲的MBA项目相比,优势是交流项目众多,与全球近50家知名大学合办全球交流项目,港大MBA只有4所大学;2、 中大MBA还有与法国HEC商学院、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荷兰鹿特丹管理学院等合办双MBA学位课程可选;3、 中大MBA的选修课比较丰富,有人反应港大MBA选修课没什么好选的;4、 中大MBA还有众多实地考察和学习旅行,足迹也是遍布世界各地;5、 科大、中大MBA课业比港大MBA重一些,强度大,压力大,港大MBA相比轻松一些;6、 中大商学院是本校的重点学院,专业比较多,资源也比较多,这可能是中大MBA交流学校多、可选的课也多、考察多、活动也更密集的原因;港大的经管类专业并不多,港大以文史哲和医学著称。经过比较后,我直接接受了中大MBA的offer,城大MBA的面试也没去参加,并放弃了港大MBA的申请,总算轻松了,开始准备办理签证了。总结一下我的情况,我认为我之所以收到Offer,首先我在大陆和香港两地的工作背景可能是加分项;另外我本科的大学还好(985大学),专业也还不错,是经济/日语双学位,但是我本科绩点比较弱,只有82分。香港是一个国际化都市,他们比较喜欢有多地复合工作背景、复合专业的人,如果有欧美的学术背景或工作背景那就更好了,另外MBA对本科的专业和工作的领域并不局限,录取者一般不到一半是做金融、咨询、会计的,另外一多半遍布各种行业: IT、Marketing、Sports、教育、工程、传媒、地产、零售、医疗、物流等各行业都有。我在乒乓球比赛中获得第一名日常生活关于日常生活,我们先来谈一下香港,我之前去香港旅游过,就是逛逛街,买买东西,感觉香港除了商场超级多,高楼大厦很多(有很多公司的亚太区总部,各种清算中心等),好像也没什么别的东西。但是当我到香港居住、生活之后,我对香港的认识改变了。我认为香港的突出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1、 香港治安非常好,大家不要被香港的警匪片误导了(澳门治安也非常好,不要被赌场误导了),与美英法意等国家相比,香港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地区之一,同时具有经济发展水平高、距中国比较近、教学质量好的突出特点,尤其女孩子在香港安全系数高。在这里不与加拿大和澳洲做比较,因为这两个国家地广人稀,跟香港风格不一样,日本和德国治安也不错,但是非英语国家,需要学小语种。2、 香港的交通和生活相当便利,香港的公共交通效率和便利度远远高于大陆北上广深各大城市,港铁的运营高效性在全世界著称。香港私家车保有率比较低,所以堵车不太严重,好于国内所有一二线城市。香港是世界美食之都,另外商区和商场、商店众多,购物特别高效和便利,来自全世界的商品,在香港没有买不到的。3、 香港自然环境超级好,虽然人口密集,但是森林和公园保护非常好,很多公园和行山径就在市中心或居民聚居区,闹中取静。香港有上百条行山径,有众多马拉松、越野、冲浪、滑翔伞、自行车、铁人三项爱好者,是像我这样的户外爱好者的天堂。4、 香港的医疗条件世界一流,2017年香港的人均寿命超过了日本,位列世界第一,这样说明香港人饮食、生活习惯很健康,又爱生活、运动。5、 对于中国人来说,香港比较容易适应,普通话在香港大致适用,大陆人也多,与其他国家相比,生活上面临的困难比较少。香港是中西方文化交融的一个中心,国际化视野比北上广深好一些。6、 香港是世界金融中心、清算中心,这个是北上广深都取代不了的,金融相关的岗位和机会众多,精英聚集,是我们金融从业者的福地和熔炉。7、 与大陆的大学相比,香港的大学资源和设施普遍要好很多,因为政府资金和社会捐款众多,香港的教职待遇也是非常高的。8、 香港所有的全日制学生毕业后都有一年的不限制逗留签证,与美英澳加相比,大陆学生在香港就职比较容易,因为有普通话(广东话)的优势,只要找到工作就可以续工作签证,享受香港居民的医疗和低税收、子女也可享受香港教育资源,达到七年即可申请香港永久居民,移民成本较低。关于香港中文大学,我认为,它与香港其他大学相比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校园大,据说香港其他七所大学的校园面积加起来也不如中大。在香港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这是何等的奢侈。中大校园与科大有点像,就是自然环境非常好,校园里起起伏伏,有些小山;与港大、城大等相比,大大的校园使得这里非常有学校的氛围。另外,学校交通比较便利,地铁站依学校而建;学校距深圳非常近,从学校到深圳罗湖或福田口岸只需20多分钟。宿舍可看到的风景关于宿舍,香港各大学一般宿舍先分给non-local的本科生,然后是博士,授课型的master一般都是没有的,但是我们学校有给我们MBA的预留宿舍,而且是single-room,海景宿舍,还不错。香港的租金几乎算是世界第一贵,对我来说,香港什么都好,就是居住成本太高,平民普遍住得比较挤,但有钱人住的超级好,都住半山上的海景别墅。宿舍可看到的海景去日本参观企业北海道大学访学学校组织俱乐部去看赛马香港不愧是亚洲金融之都,师姐的分享让小编看得十分激动,小伙伴们是否也想亲自去香港看看呢?Grace师姐就读的港中文工商管理专业(MBA课程)属于商科,不知道有多少人也一样想读商科专业,又或者还没有确定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

只眼

博士生要求月薪5000也出局,老板们一席话让人深思!40岁考研抉择

最近朋友圈里一直在讨论考研的事情,有个人说自己这次考研失败了,但是还想继续考,而且还要继续考博士,后来大家一问才知道他已经40岁了,然后就有人提出思考:这是励志,还是幼稚?其实我想说40岁考研的确很励志,但是否有意义还得看你自己的处境和家庭情况,不能一概而论。先和大家说一个我前几天看到一档求职类栏目《非你莫属》,具体哪一期我也不太记得了,当时有个求职者叫刘本良,35岁,他是香港中文大学博士毕业,他一直辞职在家搞研究,家里的生活和孩子都是老婆和父母照顾的,他说自己研究的项目是一个什么超级能源,一小节电池就能为三口之家提供一年的电力能源,但是随后要求的月薪只有5000,让人大跌眼镜,最终求职失败。且不说他的研究项目是否有价值,仅仅一个博士生要求5000月薪拿个单位都会给的,但所有人都拒绝了,原因是什么?老板们都说没有担负起对家庭的责任,很难说这是一个靠谱的人!那么现在对你来说,也是一样,如果你的家庭条件很好,自己也有财富积累,那读研算是自我提高,挺好的一件事,但如果家里经济条件非常一般,甚至是完全依靠老婆和父母在过日子,那我认为你读研究竟是为了什么?要知道现在的研究生读完之后,未必就能改变你的命运,功利性的读研有时候也未必能如愿以偿。当然,如果你的职业很特殊,就是做某方面研究的,那没问题完全可以去努力,但我真的怀疑你40岁了,手上有什么值得继续读研再来研究的项目?综上所述,我认为你首先得考虑清楚自己的责任和家庭现状,如果没有任何后顾之忧,也能取得家人的支持,那完全是一件非常励志的事情。但如果家庭生活困难,妻子起早贪黑,有太多的怨言,那考研有何意义呢?这就是典型的缺乏理智了。你认为40岁考研,值不值得?欢迎留言分享!更多精彩内容,请在上方关注“育学笔谈”

和宫

华科90后博士,刚毕业拿年薪200万:熬过读书的苦,才多了选择路

01近日,腾讯、华为年薪200万争夺华科博士的事件火了。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国家研究中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14级直博研究生左鹏飞,收到了华为年薪200万元的offer。同时,还有华为、腾讯、阿里、深信服,4家公司均向他抛来了橄榄枝,薪资也很可观,其中一家公司开出了年薪近300万元的条件,税后收入比华为高出了40%。经过慎重考虑,左鹏飞决定选择华为。他特别提到:华为可以满足我的一些其他诉求,比如保持跟学术界的接触。并且表示,希望自己能够在现在的专业领域做到更大更强,在企业界带出几个成功的项目。此时正处在秋招季的尾声,其他同学尚且还在为工作奔波焦虑,左鹏飞已经顺利签约著名企业,并且是以高达200万的年薪。刚一毕业,就达到了别人一辈子都无法企及的高度。事情一曝光,在网络上引起热议。并且还针对此事时间,发起了投票话题:你刚毕业时年薪多少?根据投票显示,其中4.1万人的投票结果是5万元以下,勉强维持生活。其中1.4万人是5—12万,属于不愁吃穿行的标准。其中收入在12万—25万人,达到了略微有富裕的标准。25万元以上收入的只有4709人。还有部分网友留言调侃,“为什么就没有3万元以下的选项?”收入越往上,人数越少。而在刚毕业就能够拿到200万年薪的人,放眼到整个中国,这样的人才也是凤毛麟角。在2019年的秋招,很多毕业生面临的情况并不如意。毕业生一:某211硕士工科女,本科一本,简历投递40+,收到的 offer为0。自从秋招以来,并没有睡个好觉。经常做梦,梦里都是一个残酷的事实,一毕业就失业。从梦里醒过来,常常泪流满面,觉得自己很差劲,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有些专业即使是与工作岗位对口,在现场投出去的简历也都统一石沉大海。经过几轮面试,也都全部扑街。而自己的室友呢?已经拿到四个offer……毕业生二:本人工科女,是一本院校,不过是双非,本人在本科期间还算优秀,成绩绩点毕竟高,一些奖学金也拿了一些,但是到了秋招就业季呢,还是一筹莫展。每天都奔波在各中招聘会上,自己的学校基本上在211和985的比对之中,也容易被筛掉,所想进的公司,有太多比自己还优秀的人。在学历和实力上完全被碾压,参加招聘,自己压力很大,我一个人独处的时,经常会崩溃。同样作为毕业生,为什么大多数人还在为工作一筹莫展,而左鹏飞刚毕业就能拿到常人无法企及的高薪。这一切,都是因为他值得。凭本事拿高薪,是被人佩服的。在博士期间,左鹏飞的座右铭是这样的:“一个高水平的博士毕业生,需要是一个领域里首屈一指的专家,所有人提到这个领域都会想到你的名字”。在校期间,左鹏飞以第一作者发表了高水平论文10余篇,其含金量甚至超过一些科学界国际顶尖期刊。因为其傲人的成绩一度被外界称为“天才少年”,左鹏飞谦虚的认为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打游戏时间都用在实验室里了。在这五年里,他对于自己的学习生活极其自律,每一天都严格按照计划进行。早上8时起床,8时30分之前进实验室,学习到11时30分吃中饭。下午2时多到5时30分进实验室 ,晚饭后,晚上6时30分到9时30分在实验室,有时会呆到10时多,才回寝室睡觉。这5年里,几乎天天如此。若非常人,谁有他一般的毅力与决心?所以今天他所有拥有的一切都是他应得的,因为他熬过了读书的苦,所以才多了更多选择的机会。02《奇葩说》第六季正在热播,詹青云火了,因为在节目中的惊艳表现,一时间圈粉无数。詹青云的辩论总是如一把温柔地刀,砍向对手。她对所有的知识典故永远是信手拈来的样子,所有的经典,素材,她都熟稔在胸。关于詹青云的履历,也十分耀眼。本科就读于香港中文大学,哈佛大学法学博士。游历过20多个国家,贷款100多万留学。2014年参加国际华语辩论邀请赛夺取冠军,并获“最佳辩手”。2015年《精彩中国说》节目总冠军。2018年华语辩论世界杯获得“总冠军”、并且荣获总决赛“最佳辩手”。随着詹青云的走红,她小时候的故事也被挖了出来。我们才知道如今如此出色的詹青云,20多年前,她却实实在在是个“输在起跑线”上的孩子。詹青云出生在贵州某县城一个化工厂大院,母亲是高中英语老师,父亲是普通工薪阶层。四五岁时,詹青云是乡邻眼中的“神童”,四大名著的故事他记得滚瓜烂熟,还能滔滔不绝的用自己的方式讲给小伙伴听。小时候詹青云酷爱读书,妈妈为了满足她的阅读爱好,一到休息日就把她放到书店里。到了寒暑假,更是不限制地允许女儿捧着武侠小说不吃不睡。可一上学,她就跌落了“神坛”,开窍晚,学习差、成为了最让老师心烦的学生。从小学到高中,阿詹经历过6次转学,每到一所新学校,学习成绩都是落在别人后面的。因为学习差还被老师劝她妈妈早点送她去读技校。后来因为频繁转学,一度被老师嫌弃。每一次转学,对她而言都是一次难熬的经历,频繁的转学让她一度成为班里最跟不上的差学生。詹青云是一个在起跑线上走得很慢的小孩,但她妈妈却无比开朗,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鼓励詹青云。詹青云读一年级成绩在班里垫底,妈妈会特别神秘说:“妈妈算过了,到了四年级,你就会成为学校最棒的学生”。詹青云从小就对妈妈的话特别迷信,可是不幸的是,四年级的时候她还是垫底。这时妈妈又对她说:妈妈重新算了一下,你成为年级第一的时间会在初一。在妈妈一次又一次的"算命"中,高二那年,阿詹拿到了年级第一。到了高中后,詹青云似乎突然开窍了,妈妈的预言终于灵验,她的成绩赶上来了。最后,高中毕业于贵阳市第一中学的詹青云,2008年高考之后被香港中文大学经济系录取。之后顺利从哈佛大学法学院毕业。提到这段回忆的时候,詹青云极为感慨,她说提升成绩的过程是极其痛苦和辛苦的。阿詹多次在微博上直言:“我就是一个靠考试改变命运的人。”在法学院第一年,学习压力巨大,吃饭的时间都舍不得多花,每天商量去哪里打包,真的只考虑快,就近,附近有空桌子,可以尽快学习最好。每天走路回家的路上,听见教堂的钟响,都恨自己不能走快一点。因为读书,没时间谈恋爱,阿詹被分手。有朋友去看她,她很开心,但是她希望朋友明白:自己是真的很着急学习,因为现在陪你的一分一秒,都要用我本来就不足的睡眠来补。比我们优秀的人,都尚且比我们更努力,我们又有什么资格停滞不前?我们只有足够努力,才能足够自由。无论是华科90后博士左鹏飞,还是天才辩手詹青云,在他们成功的背后,是超乎常人的自律与努力。读书固然是辛苦的,也无法立刻实现经济价值,但在未来你会发现,所有为读书付出的辛苦,都是值得的。读书虽苦,却能照亮你前行的路。

灯塔情

谷歌2019博士生奖研金名单出炉:清华、上交大、港中文入选最多

来源 :新智元谷歌2019博士生奖研金项目新科入选名单公布:全球55人入选,其中华人/中国学生13人。谷歌的博士生奖研金项目(Google Ph.D Fellowship Program)创立于2009 年,以奖励在计算机学科及其相关学科或者其它前瞻科研领域方面表现优异的博士生。该项目为攻读计算机科学(或相关领域)研究生学位的学生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机会,资助其自由探索影响未来的科技。创立10年来,Google Ph.D Fellowship已经资助来自澳大利亚、中国和东亚、印度、北美、欧洲、中东和非洲的近400名学生。每年,谷歌PhD Fellows会被邀请参加全球 PhD Fellowship Summit,在那里他们可以接触到谷歌正在进行的最先进的研究,并有机会与谷歌的研究员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其他博士研究生交流。Fellows们有机会展示海报,与谷歌的研究员讨论他们的工作,并从各自领域的大牛那里直接获得反馈。小组讨论由2位来自Google和2位来自学术界的校友组成,同时提供来自学术界和工业界的观点。今天,谷歌在官方博客宣布了新科Ph.D Fellowship入选者。一共55人入选,其中,中国人/华人学生13人,分别比去年少2人。入选领域:算法,优化和市场Peilin Zhong, Columbia University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4年级博士,导师为 Alex Andoni, Cliff Stein, and Mihalis Yannakakis,研究方向理论计算机科学,主要是在算法的设计和分析。本科在清华大学姚班学习,发表顶会(包括NeurIPS、ICML、ICALP、SODA等)论文14篇,今年一年发表6篇!哈佛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3年级博士,导师为David C. Parkes博士,研究方向机制设计,机器学习和算法。本科在上海交通致远学院,发表论文9篇.入选领域:人机交互Hua Hua,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ANU博士在读。研究方向是知识表征与推理。入选领域:机器学习Diana Cai, Princeton University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生,研究贝叶斯统计和机器学习方面的问题。特别感兴趣的是开发用于概率建模和推理的强大且可扩展的方法。目前在机器学习女性董事会任职。研究得到了谷歌博士学位机器学习奖学金。入选领域:机器感知,语音技术和计算机视觉Chenxi Liu,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博士师从Alan Yuille,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B.E. 在清华大学获得硕士学位。还曾在芝加哥的谷歌,Adobe,丰田技术学院,多伦多大学和莱斯大学度过时光。研究方向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计算机科学系5年级博士。师从Kristen Grauman教授。 研究兴趣是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 2015年获得香港中文大学(CUHK)信息工程系颁发的一等荣誉学位。在香港中文大学,在Wing Cheong Lau教授的监督下,通过图形抽样进行了大型图形挖掘的研究。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CSE部门的二年级博士生。师从Ravi Ramamoorthi教授。 本科清华大学姚班。研究兴趣包括计算机图形学和计算摄影,特别关注真实的外观建模,捕捉和操作。悉尼科技大学(UTS)ReLER实验室的三年级博士候选人。师从 Yi Yang教授。2016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香港中文大学MMLab二年级博士。师从Xiaogang Wang。研究兴趣包括:Auto ML,大规模(> 1M类)分类和神经网络理解的优化问题。是CVPR,ICCV,AAAI,IJCAI,T-PAMI,IJCV,TCSVT,PRCV的评审。入选领域:NLPHao Peng,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华盛顿大学保罗G.艾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三年级博士学,师从Noah Smith研究兴趣包括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本科北京大学,曾在Google AI,Microsoft Research Asia和爱丁堡大学实习。入选领域:NLPYuan Su, University of Maryland at College Park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计算机科学专业三年级博士生。师从Andrew Childs。入选领域:结构化数据和数据库管理Zhuoyue Zhao, University of Utah犹他大学计算机学院四年级的博士生。师从Feifei Li教授(注:这位教授是一位男性)。本科上海交通大学ACM班。研究兴趣是大规模数据管理系统;,特别是近似查询处理和查询优化、OLTP和OLAP引擎以及流处理。2019 年谷歌博士生奖研金完整名单算法,优化和市场Aidasadat Mousavifar, EPFL Ecole Polytechnique Fédérale de LausannePeilin Zhong, Columbia UniversitySiddharth Bhandari, Tata Institute of Fundamental ResearchSoheil Behnezhad, University of Maryland at College ParkZhe Feng, Harvard University计算神经科学Caroline Haimerl, New York UniversityMai Gamal, Nile University人机交互Catalin Voss, Stanford UniversityHua Hua,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Zhanna Sarsenbayeva, University of Melbourne机器学习Ablsalam Ometere Latifat, Afric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bujaAdji Bousso Dieng, Columbia UniversityBlake Woodworth, Toyota Technological Institute at ChicagoDiana Cai, Princeton UniversityFrancesco Locatello, ETH ZurichIhsane Gryech,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Of Rabat, MoroccoJaemin Yoo,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Maruan Al-Shedivat,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Ousseynou Mbaye, Alioune Diop University of BambeyRedani Mbuvha, University of JohannesburgShibani Santurkar,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Takashi Ishida, University of Tokyo机器感知,语音技术和计算机视觉Anshul Mittal, IIT DelhiChenxi Liu,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Kayode Kolawole Olaleye, Stellenbosch UniversityRuohan Gao,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Tiancheng Su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Xuanyi 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ydneyYu Liu,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Zhi Tian, University of Adelaide移动计算Naoki Kimura, University of Tokyo自然语言处理Abigail See, Stanford UniversityAnanya Sai B, IIT MadrasByeongchang Kim,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Daniel Patrick Fried, UC BerkeleyHao Peng,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Reinald Kim Amplayo, University of EdinburghSungjoon Park, 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隐私与安全Ajith Suresh, Indian Institute of ScienceItsaka Rakotonirina, Inria NancyMilad Nasr,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Sarah Ann Scheffler, Boston University编程技术与软件工程Caroline Lemieux, UC BerkeleyConrad Watt, University of CambridgeUmang Mathur,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量子计算Amy Greene,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Leonard Wossnig,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Yuan Su, University of Maryland at College Park结构化数据和数据库管理Amir Gilad, Tel Aviv UniversityNofar Carmeli, TechnionZhuoyue Zhao, University of Utah系统和网络Chinmay Kulkarni, University of UtahNicolai Oswald, University of EdinburghSaksham Agarwal, Cornell University如果您喜欢此类文章,我们请关注或使用评论功能↓↓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公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钓鱼去

这六所大学的学费高得吓人,普通家庭可能不吃不喝好几年都上不起

众所周知,好好学习,考上一所好的大学,这是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能够在自己孩子身上看到的事情,特别是对于绝大部分普通家庭来说更是如此。因为孩子考上了好的大学,不仅意味着可以接受更好的教育,改变现有生活和命运,更是因为好的大学大都是公立性质的大学,享受国家政策和补贴,各项费用都不是很高,更够大大地减轻家庭的压力。给大家举个例子:同样是读大学,考上了重点大学的学生,一学年学费只要四五千,甚至有的学校都不要学费;而那些差一些的大学,学费可能一年就是两三万甚至十几万,这是人所共知的事情。当然了,这并不绝对,因为有些中外合办或者私立大学,虽然不是重点,但录取分数一点也不比985、211这些大学低,但这些学校的学费也常常高得离谱。今天,学习君就给大家介绍六所这样的大学吧,普通家庭可能不吃不喝好几年都上不起:一、西交利物浦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位于苏州,由西安交通大学和英国利物浦大学联合创办。有南北两个校区,开设14个院系,32个本科专业和37个硕士硕士专业、14个博士项目。利物浦大学,是英国的老牌名校,世界前百名的一流研究型大学 ,该校的临床医学和兽医专业分别位列全球53位和第5位;化学、计算机科学专业均位列全英第一名。而西交利物浦大学很多教师均是毕业于剑桥、哈佛、牛津等世界知名高校的博士和教授,每年也受许多家长的青睐。不过,想要在西交利物浦大学大学上学,每年的学费可是很贵的。以2019年本科新生学费为例:每学年需要学费人民币88,000元(2+2后两年学费另计);住宿费为每学年人民币2,200元/人(四人间);代收费为每学年人民币2,000元(含教材费等,多退少补)。二、宁波诺丁汉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同样也是一所中外合作办学的大学,由英国诺丁汉大学与浙江万里学院合作创办,同时也是国内第一家中外合作大学。目前全校共开设了15个学院,28个本科专业和19个硕士专业,在校学生6000余人。宁波诺丁汉大学校采用的是2+2的办学模式,也就是说,学生可以选择先在国内上两年大学,然后去英国诺丁汉大学留学两年,毕业之后就能够拿到两个学校的毕业证和学士学位证了。所以宁波诺丁汉大学的学费也是很贵的。以2019年本科新生学费为例:每学年需要学费人民币90,000元(2+2后两年学费另计);住宿费为每学年每学年3,000元人民币(含空调折旧费) ;教材费为每学年2,500元人民币(多退少补)。三、上海纽约大学上海纽约大学,是美国纽约大学和中国华东师范大学合作创办, 是中国第一所中美合作创办的国际化大学。开设有文理学部、商学部、工程与计算机科三个学部 。学生在大学4年中,最少有1-3个学期可以选择包括在纽约大学校本部及世界其他的13个教学中心学习,毕业后可同时获得纽约大学学位证书和上海纽约大学的毕业证。同样,纽约大学作为世界著名的私立综合性大学之一,实力是非常强大的,其商学院、法学院、数学科学研究、地产研究及牙医院均排在全球前十名,而且纽约大学目前已经培养出了36位诺贝尔奖得主。所以上海纽约大学的学费也是很贵的,以2019年本科新生学费为例:前两年每学年需要学费人民币120,000元,第三、四学年学费则是180,000元/年。四、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和前几所合办大学的不同之处是,它是由香港中文大学和深圳市政府联合创办,按照《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设立,2014年正式开始招收第一批学生。开设4个书院、3个学院及研究生院,在校本科生、硕士及博士研究生4500余人,学生毕业后可获得香港中文大学学位证书。相同的是,每年学费也非常昂贵,每学年学费为人民币95000元,据说之所以这样昂贵是因为学校花了大价钱引进了270多名全球知名教师,并且其中还有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所以不光学费飞涨,近几年入学的门槛也越来越高,录取分数已经超过了很多国内的985大学。五、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是由以色列理工学院与汕头大学合作办学的一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大学,坐落于广东省汕头市。作为中外合作办学的大学,它每年的学费也是非常昂贵的,它的每年学费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非常一致,本科阶段学生学费也是每学年95000元人民币。六、昆山杜克大学昆山杜克大学是一所由美国杜克大学和中国武汉大学合办的一所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在国内也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大学,它和其他几所学校一样,每年的学费也高得吓人。、以本科生为例:前两年的学费为2万美元,相当于140,000元人民币;第二第三学年若是选择留学,那每年至少要花费250,000左右,更别说还有一些住宿、生活费等费用了。光是这学费一般条件的家庭可能不吃不喝好几年都上不起。好了,以上就是学习君今天给大家分享的内容了,对此你有什么不一样的看法了,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分享、讨论。更多往期文章阅读推荐:他被称为“浙大保姆”,仅13年就把浙大从二流大学带成了顶尖名校这四所大学,比清华北大还“难考”,但只要考上了,将来前途无量都说高中的孩子分五层,直接影响着成绩,你的孩子属于哪一层呢?更多教育相关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我:高分学习分享学习君每天都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一些教育热点、高校资讯、学习故事、学习故事。

功成者堕

12年了,654分摘状元上北大,毕业2年后读博的浙江女孩,如今怎样

12年前,浙江女孩申屠李融以654分,摘得省文科状元。她在电话里激动地说:“黄老师,我现在太激动了!先让我挂掉电话大笑几声再打回给你。”话音刚落,电话就挂了,过了几分钟,她才重新给班主任黄老师打了过来。温柔娇小的申屠,似乎毫不费力就获得了文科状元,让人羡慕不已!其实背后的辛苦,只有她知道。从2008年2月15日开学后,她就没有回过一次老家,一直在学校进行紧的高考复习;直到高考分数出来后,她说:“现在有点想家了,这几天要回家去好好看看父亲。”就在高考成绩出来没多久,清华、北大的招生老师先后找到了申屠李融,他们都开出很丰厚的条件,专业任选,还有可观奖学金。清华的老师还表示,只要她报考清华,第二年还有去美国交流学习的机会。面对清华如此优厚的条件,申屠还是婉拒了,选择进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会计专业。如今12年过去了,不知当年的女学霸现状如何?一、中高考状元申屠李融是浙江建德新安江人,父亲是一名教师。申屠从小聪明伶俐,初中上了新安江第二初级中学,三年后她以建德中考第一名的成绩考上杭高。有人认为申屠学习成绩好,是因为她天赋异禀。其实很多人不知她为了学习,付出了多少努力。上了高中后,她一直住在学校,平时和家人相处的机会很少。女儿没有回家,母亲就只好来陪。高三最后一个学期,母亲来到杭州,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和女儿住在一起。为了她有更多的时候学习,母亲照顾好她的生活起居。“在学习上,申屠有一个习惯,就是不懂就问,有一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班主任说,她是一个率真、谦和、有点孩子气的学生。她学什么都很扎实,每次下课问题最多的就是她,问的问题也很细小,就算是一个字的音调,一个病句,她都能琢磨上很久。”学霸的学习方法,除了不懂就问,有一个最经典的方法——纠错法。申屠会把习题里所有做错的题目都记录在一个本子上,每门课都分开记下来。她说:“经常把原来的错题拿出来看看,对提高成绩帮助很大。”申屠李融就是依靠这些简单的学习方法:在时间上熬;对不懂的问题紧追不舍;做好错题本并经常拿出来复习,就这样熬出了好成绩。在2008年高考上,她考出了文科最高分654分,成为了省状元,最终考上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学习会计专业。二、本科毕业后,申屠工作2年再读博上了大学后,申屠李融在英才汇聚的北大,更不敢放松自己,做好学习,还积极参加校内各种社团活动。努力就有回报,本科毕业后,她收到了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德勤会计师事务所的offer,成为了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咨询方面的业务顾问。她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帮助客户梳理和改善原有的各种财务信息和业务信息流程,再将整合后的需求反馈给技术顾问。很多人羡慕她有一份好工作,认为她会一直做下去。然而,申屠只工作了两年,又重返校园了。她在2014年前往香港中文大学,攻读会计学博士。三、如今怎样?从本科到博士,申屠李融学习的都是会计,她觉得做学术在时间安排和内容选择上自由度比较高,她希望能够在学术道路上坚持下去,做一些有趣也有用的研究。所以,在2019年博士毕业后,申屠没有到外面再找工作,而是到了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成为了一名年轻的助理教授,研究方向是公司治理,以及董监高社会网络。相信在她的聪慧和努力下,未来在学术道路上能够开花结果,为祖国建设贡献一份力量。对于申屠李融的故事,你有什么看法?欢迎下面留言!(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好兄弟

香港高校的含金量还有多少?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常松】香港高校的含金量今后会降低吗?对于即将去香港求学的高中生、即将深造的本科生,乃至即将赴港的访问学者,这都是当下一个很关切的问题。往更大的角度说,不仅仅是学生、家长,甚至整个教育界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其实,香港高校含金量的讨论在各种论坛和平台讨论已久,众说纷纭。但是,随着近几个月来,香港高校的种种乱局,香港高校对于内地生的吸引力堕入冰点,甚至于内地师生思考的问题从“是否有含金量”转变为“是否有人身安全”。从今日中央到特区政府的表态和行动上看,香港的社会秩序已临近触底反弹,向好的方向发展。但是,深藏在香港高校中的各种层面的问题根源并没有得到任何改善,在高校校园肆虐的暴徒学生仍旧生活在香港,甚至在未来他们摘下口罩后还会重新坐到教室中和内地学生一起上课。因此,香港高校还能“香”多久,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比之前更加明确。资料图:视觉中国家门口,还是家门里?赴香港高校求学或访学,究竟算不算“留学”?对于当下很多人才引进政策和教职招聘条件来说,香港高校依旧享受着“海外”的政策优势。比如在很多城市的人才争夺政策中,香港高校毕业属于海归,享受海归优惠待遇。这一点,哪怕是清北这样高校的毕业生也只能是干羡慕。香港,这个一边密切联系中国内地,一边高度国际化的特殊位置也成就了香港高校对于内地学生的吸引力。这也正是香港高校的独到优势。2018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香港就有4所高校跻身前50:香港大学位列26位,香港科技大学第30位,香港中文大学第46位,香港城市大学第49位。回归以来,香港特区政府也重视教育与科技的发展:1999年,政府注资50亿港元设立“创新与科技基金”,2015年再追加50亿港元。并且在同年成立“创新及科技局”,制定全面的科技政策。 2017年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发布任内首份施政报告,拨款超百亿推创新科技,提出任内5年把本地研发开支相对于GDP的比率,由目前的0.73%升到1.5%,并额外预留100亿港元支持大学研究。 为了壮大本土科技企业的人才力量,特区政府又增加“科技人才引进计划”,吸引来自内地和全世界的人才。 如果把教育当做一项“投资”来看,香港教育具备国际性,研究生教育时间短(如一年的硕士项目)、学费比欧美更便宜,因此收益率无疑更高。特别是香港经济的支柱产业——金融、服务、物流和旅游四大行业,积累了大量从教学到实习的资源,与商业或者金融、法律有关的科目,在香港广受欢迎,也是大部分香港高校的优势学科。同时,由于香港本身仍处于华语文化圈,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文化距离上,是离内地最近的“留学”目的地之一。因此,这也吸引一批渴望孩子留学却担心难以适应欧美环境的家长的青睐。尽管享有这么多优势,各留学中介机构在各种软文中也对香港高校大加追捧,但是,关于香港高校含金量降低的讨论却越来越多。那么,在未来香港高校的文凭含金量会不会下降呢?时代在变化香港高等教育没有变,变的是整个时代。在笔者参与的本校招生工作中,在5年前还会准备一下如何动员考生报考本校而非港校的说辞。而几年来这种情况已经越来越少。一方面,诸如海淀区各种附中顶级生源这样的尖子生,可以直接在本科时申请欧美等世界TOP10的顶级名校,并不需要再去香港高校当跳板;另一方面,香港本地的就业压力、房价、内地人的发展天花板等因素也使考生和家长留港就业的意愿大大降低,而内地顶级名校这些年的发展、各种出国深造机会、国内就业形势等也越来越好,更不用说在政商界TOP2的校友资源优势。此消彼长之间,港校的比较优势越来越低。大学的发展核心资源是人,反映在学校就是师资和生源。来自两岸三地的人才都向香港汇聚,特别是新世纪头10年,吸引不少师资和学生。但是,今年以来,来自香港本地部分人的不友好和香港社会的无视,使得以往的傲慢与偏见演变成公开的挑衅与伤害。内地交流的教师、内地求学的学生人身安全都得不到保障,那么显然对于人才资源丰富的内地是没有吸引力的。社会的持续混乱,对于平民的恐怖袭击行为,对于其他地区或国家的学者、学生也很难有以往的吸引力。当然,开放仍旧是香港的优势。香港高校的成功在于开放,港校更加熟悉和适应西方的语言环境教育习惯,对于在欧美企业就业确实仍有相当便捷,深造时对接英国教育体系也更加方便。特别是“纽伦港”的全球金融市场中,国际知名公司在香港设计各种机构,给港校学生的实习和从业提供了极大的机会。笔者采访的在香港投资的内地基金公司负责人表示,香港毕业生的职业性相比于内地学生还是有相当优势,特别是英文能力等更为突出。但是如果在未来学校治理混乱,社会治安每况愈下,引起跨国公司外逃,恐怕连这最后的优势也难以保证了。从学习渠道上来看,在那个SAT考试在内地还没有考点的年代,赴美留学仍然是奢侈品,选择港校作为跳板,或者在香港可以接收到比内地更好的教育资源,都是不错的选择。但是现在内地高中生赴欧美名校留学的渠道畅通,甚至催生了发达的留学中介商业。和香港在开放中的纽带作用一样,港校的欧美留学中转站作用日渐削弱。而港校和内地名校面对的真正竞争是哈佛、MIT这些学校的直接争抢。就算是想到一个距离较近、华语文化圈的地区留学,香港高校也已经全面被新加坡的高校赶超。就在今年,酷炫的“星耀樟宜”综合体亮相世界最佳机场新加坡樟宜机场,另一边则是香港机场屡次被暴徒袭扰,两下对比,怎么选择一目了然。反过来,如果在内地就业,无论任何行业,清北等顶级学校毕业生在各行业,尤其是政经领域的校友人脉资源,是任何一所港校所不能比拟的。同时,香港高校内地毕业生来内地发展的少之又少,甚至还不如台湾籍生源。港校毕业的香港人在内地工作数量更加稀少,难以在中国内地任何领域形成力量。所以内地学生也日益体会到,若想走国际化道路,直接出国去欧美名校;要想国内深耕,读内地TOP5搞人脉资源。香港,恰恰在这样的格局中尴尬在了中间——本土资源不是最优势(善于在内地环境竞争),国际资源也不是最优势(善于在国际市场竞争)。不在发展中辉煌就在发展中灭亡全国各地的高校和城市人才争夺战正愈演愈烈。在这场战斗中,任何城市都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香港归根到底还是中国城市格局中的一员。本土面积狭小,本土人才生源有限,敞开怀抱吸引来自包括中国内地在内的世界各地的人才来港永远是最根本的策略。但是,香港的政策几乎没有体现出足够的开放。香港的学科结构问题在日益放大。香港科技大学公共政策学部副教授白立邦博士曾谈道,香港的高校有一流的研究人员和教授,然而STEM科目(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似乎对学生不太有吸引力,理工科学生入学率比商科要低,科技行业的就业偏低。但是回归以后,港人一直担心发展空间受内地人才的挤压,因此对于内地来港工作的门槛设得较高。比如在新的“科技人才引进计划”中有条例规定,企业每雇用1名外地人士,必须保证同时雇用3名本地人士。香港的科技公司埋怨在本地招不到足够的人才,而香港的大学毕业生却难得到科技公司的录取。香港理工大学创新及科技发展总监、应用生物及化学科学系客座教授刘乐庭博士则认为,在对接内地发展资源方面,香港的效率也是相当有问题。在香港邻近深圳市边界的落马洲河套区,虽然多年前已酝酿规划建设重点科研基地,但港深两地协商多年至今却仍未落成。反观这些年深圳却早已一马当先,在前海等多个地区发展起创新科技园区。对此,刘乐庭指出,香港发展有着自身难题,需要顾虑的因素比较多。特别是如今香港社会,出现了一些罔顾社会发展大局,为反对而反对的声音。所以,河套地区的发展是无法与深圳或者内地其他城市的建设速度相比的。香港与深圳交界处(图/视觉中国)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助理教授李薇博士更是指出由于产业的单一化(缺乏制造业,金融和地产行业等服务业对经济贡献占很大的比重),导致年轻人就业出路狭窄,反过来影响了他们的专业选择,使得科技人才缺乏,在科技方面的产出也有限。其实,香港的地缘经济和大湾区的整体大发展。这些问题会随着香港日益融入大湾区而得到解决,甚至会由于其独特的优势得到新的发展,吸引更多内地生源。然而,这扇本应敞开大门,被废青上了一把锁。在香港高校求学的内地生近日返回校园时也感到无比痛心。被暴徒破坏的香港理工大学。图片来源:北京晚报在香港的校园中,说普通话甚至会受到骚扰,现在连基本的人身安全还面临威胁。近年来,甚至“排华”成了香港一些大学里的时髦。殊不知,相比于2300万人口的台湾,香港几百万的人口和近在咫尺的距离,使它更难以离开内地的支撑。在新一轮的升学周期里,很多大四的内地学生和高中生选择了缩短甚至放弃在香港高校的学习。如果香港的高校继续混乱,香港社会还不能形成力量自发喝止,那么香港高校的含金量下降无疑是必然趋势,最终影响到的是香港未来的进一步发展。是任由那些蒙面黑衣人继续占领校园,还是大家重回正轨,齐心协力谋发展?相信受风波影响的香港人最后心里都会有本清楚的账的。能挽救香港的,首先是香港人;对于内地学生,最直接的恐怕就是用脚投票。

已发

应届月薪11万+!香港中文大学最具“钱途”专业你都知道哪个?

这是一张难得的世界物理学界顶尖科学家集体合影,照片中皆是当今著名的物理学家,如“夸克之父”盖尔曼等。而受大家推举站在C位的,则是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最早的华人诺奖得主之一——杨振宁教授!作为香港唯一一所拥有诺贝尔奖、菲尔兹奖得主、图灵奖得主任教的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是这位杰出的科学家回国后,第一个跨入教育界的落脚点。它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令杨振宁教授在这里驻足多年安心教书育人呢?本期就来探校香港中文大学,这所既有实力又能任性的宝藏学校!港中大成立于1963年,是香港第二所成立的大学也是唯一实行书院联邦制的大学,四所书院分别为新亚书院、崇基学院、联合书院以及逸夫书院,是香港乃至亚洲首屈一指的研究型综合大学。在留学热门地区之一——香港,香港中文大学一直以“港三大”之名享誉留学界,超过97%的教师皆拥有博士学位,是众多准留学生憧憬的名校之一。它着重全人发展,培养了以史学家余英时、数学家丘成桐、银行家郑海泉等为代表的无数既具专精知识又有处世智慧的各界杰出人才。中大前任校长刘遵义和沈祖尧认为:“每一个大学应该有自己的定位,然后发挥它的作用,而不是单去追求排名。”尽管中大一向佛系,但在各项世界排名证明了中大的实力一点儿也不佛系!QS世界大学排名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 路亚太区最具创新力大学排名 泰晤士高等教育最国际化大学排名 《世界大学学术排名》 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名 美国发明专利全球前100家大学 港中文的“钱途”专业 那么想要申请港中大,有哪些群英荟萃、“钱途”光明的王牌专业呢?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扒一扒港中大的“头牌”们~医学专业医科在香港高校界被称为“神科”,而香港中文大学的医学专业更是在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榜上名列第43。医科虽然学制长,但熬完这几年,一毕业就能站在月薪5万的起点,若是去私立医院长期发展下去,月薪10万+不是梦!历史学专业香港中文大学的历史学隶属于文学院,文学院共有11个学习共开设13项主修课程,旨在加强学生对人文学科的了解,并为社会培育专才。其课程极具多样化,每年超过八十门的历史科目,涵盖古、今、中、外的重要历史空间和时间,而且学生有最大的选课自由 (如饮食文化、古物古迹、商业史及比较神话等)据统计香港中文大学历史学毕业生的去向一般是公务员、出版界、教育界等。而其中公务员的薪资最为乐观,福利多、够稳定、以及拥有“领先”其他行业的待遇优厚等(如医疗及牙科福利,房屋福利,教育津贴,丰厚的退休金和公积金等)。会计及金融专业香港有四大会计师行,不少学生梦想研学会计专业,毕业后考入四大会计师行,扶摇直上。而从香港中文大学会计及金融专业毕业的学生,薪资相当可观。曾有一项调查展示2016届这一批毕业生的薪资中位数达到了HK$21,107,最高可达11万港币!从LinkedIn数据看,香港中文大学会计及金融专业的毕业生大多去了汇丰、安永、渣打、瑞银、花旗、摩根大通等金融/会计巨头公司。申请条件 ◆ 持有认可大学颁授的学士学位,应届毕业生在课程开始前如能取得所需学历资格方可申请入学。◆ 若申请者本科阶段的教育语言不是英语,则要求雅思6.0分或以上(各单项成绩不低于5.5分);托福80分或以上;申请与MBA、金融等商科有关的专业强烈建议提供GMAT成绩。(个别院系或专业可能会设定更高的英文水平要求)。◆ GPA3.0以上,平均分80以上。◆ 985/211院校毕业的申请者更具优势。申请流程 ◆ 准备文书材料:PS/CV/RL等◆ 提交申请申请时间一般是从前一年的11月份开始到第二年的2~3月份结束。准备成绩单:GPA3.0以上,中英文各一份,需经过学校公证。准备英文水平证明:雅思或托福成绩复印件准备GRE成绩复印件文书材料◆ MSN面试学校收到你的申请后,会审核信息和材料,然后通过邮件发送面试通知,这种MSN面试只有经过筛选后符合条件的学生才会参加。◆ 等待结果图:港中大著名景点——合一亭以上内容是本期全部的探校分享。踌躇满志的准留学生们,这么诱人的福利你怎能错过?如今香港中文大学部分专业仍处于开放申请阶段,勇敢才会有开始,不必迷茫,提早规划提早申请,放心大胆的在香港中文大学里做个月薪11万+的种子选手吧!

中心镇

他小学数学考5分,却用2年半读完金融博士,41岁成首席教授!

在我国,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开设了数学课,学习数字推理和事物之间的量化关系,我们曾经听说过很多小朋友从小就有很强的数学天赋,小小年纪参加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就拿到金奖。但是也有一些小朋友小学时数学很差,虽然平时学习也很努力,但成绩就是提不上去。但是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甚至是毕业后工作都会用到数学,所以学好数学会让孩子受益终生。在大学里,就有这么一个专业,研究的内容要求对数字特别敏感,那就是金融学。金融学可以说是近年来非常火爆的专业了,研究的是和财富打交道的学问,学习的主要是经济学、金融理论等。从国内各重点财经院校的金融学录取分数线就可以看出来,这个专业的人气有多高。而且从每年的财经类大学生就业情况来看,金融学专业的学生应聘的单位都是非常高薪的,有国有银行、投行、咨询公司、券商、保险、基金公司等。但要想学好金融学,去名企拿高薪,就必须学好数学,这是金融学的基础。而今天小新带给大家的这位,他小学的时候数学才考了5分,但大学毕业后读研究生,仅仅用了两年半的时间就完成了硕士和博士的答辩,成功拿到了金融学博士学位,在他41岁的时候就成为了世界名校的首席教授,他就是香港中文大学的代表最高学术级别的首席教授郎咸平。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郎咸平教授,近十几年来,他一直活跃在香港和大陆,参加各类经济讲坛和电视节目,在国内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力,在国内很多重要经济难题上都有非常犀利的观点,人送外号“郎旋风”。从公开资料可以发现,郎咸平1956年生于台湾桃园县,祖籍山东潍坊,家里有父亲母亲,哥哥姐姐和他共5口人。由于排行老三,年龄最小,所以妈妈很疼他。但据郎教授自述,他小的时候总感觉孤独和压抑,常常望着天空发呆。可以看出,他小的时候有点自卑。小学时,他连123都不会写,一加一等于几也不会算,在一次小学算数考试中他才考了5分。后来到了中学,郎咸平12岁过后就像是开了窍一样,逐渐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学习成绩一次次进步,从全校的800多名,进步到500多,再到300多,在这个过程中他渐渐地建立了自信,最终他考上了台湾的东海大学读经济专业。大学期间的一次月考中,郎咸平作弊被抓成绩作废。这件事成为郎咸平人生中重要的转折点,他开始反思自己,痛定思痛,从此他发愤图强,刻苦学习,别人每天学习8个小时,他就学习16个小时,就是在这样残酷的自我要求下,他渐渐地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从此学习成绩非常好,他开始发现自己并不是很笨,大学毕业他成功考上了台湾大学经济学研究所。两年的研究生毕业后,他在台湾找了多份工作,但是都太如意,所以他在母亲的支持下,决心去美国留学,最终他考上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金融系,但由于成绩一般没有获得奖学金,所以他母亲毅然决定卖掉房子凑足了学费供他去留学。自此郎咸平就开始了他“开挂”般的人生。在沃顿商学院的两年里,郎咸平跟着学校一位公司治理方面的大牌教授做研究,其实就是个打杂工。由于这位教授非常严谨严厉,给手下的学生非常大的压力,正是这样高强度的锤炼和学习,让郎咸平的留学生涯非常饱满,可以说他在这里赚到了经济和金融知识的“第一桶金”。两年后他顺利拿到了金融学硕士学位,但在之后的半年时间里,他又成功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拿到了博士学位。这样的学习速度,自沃顿商学院建校以来都是屈指可数的。博士毕业后,郎咸平留校任财务学讲师,郎咸平在顶级国际期刊上发表了很多学术论文,奠定了他在国际上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在其后的五六年间,他多次跳槽,先后任密歇根州立大学助理教授、俄亥俄州立大学访问助理教授、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助理教授和副教授并获终身教职、芝加哥大学访问正教授。38岁他从美国来到香港,成为香港中文大学教授,三年后,41岁的郎咸平成为香港中文大学的首席教授。随后郎咸平调整研究方向,从美国经济问题研究转向亚洲经济问题研究,从此郎咸平多次发声,成为国内非常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有人这么评价他,郎咸平是位观点鲜明而且具有世界级学术成就、在中国博得极高知名度的大师级学者。从郎咸平教授的经历中我们可以发现,每个人都可能经历一段灰暗的时光,但只要不放弃自己,建立自信,坚持梦想,拥有永不服输的精神,就有可能走出逆境,创造惊人的能量。

行气

博士求职要价5000元仍被灭灯离场

最近天津卫视综艺节目《非你莫属》,再一次走进了大家的视野,在节目中一个香港中文大学的博士,竟然来节目现场求职,而且只要月薪5000,更让人吃惊的是,最后也并没有被录取而是自己黯然离场。节目现场咱们首先来分析一下,该博士的现场表现,表现的确实也是差强人意,对于几位面试官的提问可谓一问三不知,竟然连自己生活附近街道名称也说不出,最后主持人也以职场双向选择的官方话,结束了这一轮面试。对于小编来说,这个问题其实是很深刻的。近些年来,我们经常能听到一些,“谁谁是大学生,毕业以后在家没工作,靠着父母挣钱养活”。“月薪三千,给刚毕业的大学生吧,我们这些技术工工艺最低都是5000起”等这也引发了社会的一些舆论是不是读书没啥用了,大学毕业生工资,还不如工地上搬砖挣钱多。对于这些现象,小编感觉很大程度上跟我们对教育的认识有关。其实教育和工作是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的,但是很多家长,还存在着以前国家包分配时候的思维,多读书出来就有好工作。对于现在的教育,很多家乡是处于懵懂的状态的。比如,还在初中毕业后成绩并不好,想尽办法,哪怕花10万,20万也要送去高中,明明孩子就不想读书,为什么就不能送去一些职业中专高校,学一项技术,实现专业对口呢?很多家长不理解,其实从国家对于中专支持力度上看,就可以知道,我们缺不缺这些理论性,科研性的人才,实际是不缺的,现在国家每年研究生毕业人数都将近70万,本科更不用说了,我们缺的是那种专业性强,操作能力强的技工。有的高级技工月薪5万,都招不到人。而那些大学毕业生,可能你是从所谓的一本大学本科毕业,但是你没技术,学历又比不上研究生,所以工作很难找,在此期间就更不用说那些被这些压力压成学习机器的一些学生了。所以希望更多的人能正确认识教育和工作之间的关系,适合的才是最好的,符合社会要求,能为社会创造价值的才是最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