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8岁在编乡村教师是考在职研究生还是做生意补贴家用赛末点

28岁在编乡村教师是考在职研究生还是做生意补贴家用

一个28岁一岁半孩子的父亲,考上乡村在编教师了,每月工资3500元,纠结是考个在职研究生还是作点小生意补贴家用。1、已经考上在编乡村教师了,为什么不在此深耕呢?考个研究生提升一下学历,在单位好好干,努力当个先进教师,抓住各种竞赛的机会。一、练好基本功,参加竞讲。这是让大众认识你的好机会。拿个含金量高的证书,也是一个资本。二、参加各种竞赛,最好是官方组织的。比如论文、课件、说课、一师一优课、短视频等等,勤奋耕耘,会有收获。每年都有科研先进评比,力争先评上科研先进,并努力提升先进的级别。从镇先进到县级先进到市先进。三、教学过程中多思考,不要照本宣科,并写一些反思,形成自己的观点,最好在正规的刊物上发表,坚持下去,形成行业影响,会有编辑主动向你约稿,你可以挣稿费。四、等有资本了,往城关调动,即使档案迁不走,但可以到好一些的学校去工作,提升你的教学能力。五、等你有名气了,会有学生主动找你的。这会比你做点小生意来得长久。六、职评晋级,评上高一级别的职称了,会长工资的。既然做了教师,就在知识的方向挣钱,一个知识分子,就靠脑力劳动挣钱。2、你在企业上班,效益差了,工资没保障才辞职,说明你内心求一份安稳。3、做点小生意,固然能补贴家用,但这只是一时的,恐怕也不能长久。4、公务员一直考不上,说明你不适合。欢迎关注@楚月话坊

奚益

乡村老师:“我宁愿赔4万违约金,也不愿留下来”,真相惹人落泪

教师属于“铁饭碗”工作,外界看来,教师的薪资待遇方面非常可观,没有多少行业能与教师相媲美。但事实并非如此,教师也分“三六九”等,相对来讲,农村教育的待遇真的是苦不堪言。由于工作环境的驱使下,很多农村教师都选择离职,追求更高待遇的职位。曾有位农村教师直言:宁肯送外卖,也不留在农村。这不,有一位乡村教师毅然离职:“我宁愿赔4万违约金”真相惹人落泪。“我宁愿赔付4万违约金“,乡村老师毅然离职,背后真相太戳心这位教师家庭经济条件不好,但高考成绩还不错,为了能保证有一份好的工作,给父母减轻经济压力,他选择了报考公费师范生。毕业后,直接去了千里之外的偏远山区任教,起初还沾沾自喜,不用四处奔波找工作。但报考的岗位仅招8个人,自己却只排名倒数第二。之后去了一所初中学校,灰暗的教室里共有20多名学生,整个学校也不过才200人。放眼望去,仅有自己是年轻面孔,其他教师都是满脸沧桑。没成想,才过去10多天就没有了新鲜感,对这里的生活不适应,想要置办东西,也只能去几十里外的小镇集会上购买。此地的方言也着实让人头疼,学生说的话真的难以理解。每当夜幕降临,心里的孤独无助感就会油然而生,即害怕又后悔,终于坚持了一年多无法再忍受下去,选择了离职,赔付了4万元违约金,回到家乡重新开始。离职的背后真相太戳心,即便有对农村学生的恋恋不舍,也不愿留下来。后悔当初没有慎重考虑,但也真心佩服扎根农村的教师。只能给各位高考学子一个忠告,报考公费师范生需慎重!乡村教师离职,除工作环境外,这些原因也是推手1、薪资待遇方面各行各业的员工都是为了生活而工作,要说教师就应该奉献自己,这是不可能的。教师的生活保障也是依靠工资来维持,但由于农村环境的问题,导致乡村教师的工资水平并不理想。一般一个月也就在2000元左右,一旦身体发生什么意外的话,难以有足够的资金去治疗。况且,教师学历一般都不低,这样的条件足以找到待遇更高的职位,总归是现实打破了理想。2、乡村教师队伍薄弱国家一直都注重解决乡村教师稀少的问题,但由于长久缺乏新鲜血液的注入,加之越来越多的农村教师选择离职,从而造成了农村教育越来越少的恶性循环,增加了农村教师的工作量。无法用更多的时间管理班级的学生,导致学生们学习只能依靠兴趣,所以学生成绩就会呈现下降趋势,而老师也无暇看管,教学的积极性不高,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乡村教师退出。3、农村父母落后的思想观念农村父母很多都会选择外出务工,减轻家庭经济压力。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接触到了城镇的思想教育,也深知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但他们只看到了表象教育,觉得将孩子送到学校让老师教育即可。但其实,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才是非常大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果仅仅靠学校来教育的话,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只要学生成绩不理想,家长都会将责任推卸给老师,从而增加了老师的压力。公费师范生虽好,但这三类考生不适合报考不愿吃苦的学生虽说公费师范生在毕业之后,会直接给分配工作,但由于工作地点多数都是我国偏远的农村地区,因此不愿吃苦的学生是不适合报考的。通常,公费师范生都会在毕业之前与校方签订合同,学生被分配到的工作地点几乎要工作6年之久,才有可能被调回自己的家乡工作。分数较低的学生整体来看,公费师范生所享受的福利待遇还是非常不错的,就光免学费这一点就能吸引大批量的考生,毕竟大学学费让很多家庭经济条件差的考生难以负担。每年报考公费师范生的考生众多,但拥有公费师范生名额的大学,基本都属于我国师范类大学排名前列的院校,所以这类院校的录取分数线会高一些,不适合分数低的考生报考。考脱产研究生的学生一般,公费师范生在毕业之前,或者在协议规定服务期之内,是不可以报考脱产研究生的。毕业生需要经过考核并符合要求后,才可以录取为教师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够在岗学习专业课。也就是说,公费师范生不能再回到学校备战考研,而是只能选择报考在职研究生。所以,如果有攻读研究生考虑的学生,不适合报考公费师范生。【写在最后】农村教师收入低、待遇差、发展空间小等因素,都是无法留住优秀农村教师的根本原因。而想要改变这一现状,显而易见是非常困难的。因此,考生如果想要报考公费师范生的话,一定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是否能接受艰苦的工作环境,以及工资收入。本期话题:你是否会选择报考公费师范生?

驷驖

农村从教25年,却没有晋升高级的资格?教师评职有多难?

今天一大早,看见一个闹心的视频。一位中年乡村女教师倾诉,去年满心欢喜盼来了当地(广西柳州)出台政策:农村从教25周年直接晋升副高级职称(中学高级教师),不受名额限制。今年评职称,已在农村从教25周年的她以为稳操胜券,却接到了学校领导的电话:学校没有她晋升高级教师的名额!到手的鸭子又飞了?倍感惊愕的女教师反问领导:国家政策说的是农村从教25周年直接晋升,不受名额限制呀?分管职称的领导答复:“您已经从农村调至乡镇工作,不满足相关政策规定。”原来,该女教师虽已在农村从教25周年,却在两年前调至目前的学校,一所乡镇中学。而且该教师并非想逃离农村教育,而是因为生源减少,农村学校撤校并点,她和同事一起被调至乡镇学校。女教师自诉已经51岁,还有4年就要退休。如果她想享受这一评职优惠政策,必须重新找一所农村学校至少工作5年,而且还不一定能评上。毕竟她的编制不在农村学校了,谁会把如此稀缺的高级名额给外校教师呢?盼了多年的副高级职称,仍然遥不可及,看似即将到手的鸭子就这样飞了。心有不甘的女教师发视频向网友求助,令人同情。农村从教25周年直接晋升高级教师,本是各地政府针对性制定的激励措施。目的是平衡教育资源,让教师安心长期扎根农村,让农村学生也享有优质的师资力量,也避免一些教师中途想办法返回城镇。但这名乡村女教师因为撤校并点,失掉了晋升高级教师的机会,是否有点亏呢?职称晋升有多难?职称晋升到底有多难?小编一名朋友已经45岁,还在为中级职称打拼。并非她懈怠或者教学业绩不好,而是时运不济。她曾经脱产一年读了在职研究生,可惜本地政策是:应届全日制研究生参加工作三年,直接晋升中级职称,她不符合条件,研究生“白读”了。后续评职称时,她要么缺少论文,要么缺少优质课证书、要么缺课题、要么缺农村工作经历,每年总是阴差阳错地缺其中某一项。她工作了10年的学校,离乡镇大约30分钟的车程,当时算农村学校。当她具备评职资格时,政策变了,该校不算农村学校了,这样她又缺少了农村任职经历!为了评职,她2019年申请去了农村学校,至于待几年还说不准。因为本地职称评定有规定:在农村学校评上优秀交流教师,就有资格评职,还加一分。没评上,至少需要两年才能参评。去农村学校交流的几乎全是需要评职的教师,都巴望着这个优秀,但教育局给的优秀名额非常少,只有20%的交流教师能评上优秀,而且是划片评比。也就是一个中心学校下辖3、4所甚至7、8所学校,只有1-2名交流教师能评上优秀!如今去农村执教1-2年已成为多省市职称评定的基本条件。一方面体现了国家对农村教育的重视,另一方面弊端也不少。申请下乡交流的,绝大部分是需要评职的城镇教师,他们必须找关系讲人情,才能找到愿意和自己对调的农村教师,因为绝大部分农村教师不愿意来城镇——农村教师如果来到城镇交流,这几年不算农村工作经历,而且农村津贴也没有了,于己不利。城镇教师下不去,农村教师不愿来,是不是很尴尬?奇葩的规定让人无语一名乡村教师发帖,某地的职称政策真可谓奇葩之至,让人无语:给教师普降职称!附图如下。教师队伍确实庞大,每年的工资总量对当地财政是个巨大的数目。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关乎人才的培养,国家的兴盛。不能因为教师队伍庞大,就采用普降职称的方式,减轻财政负担!伤了教师的心,教育的出路何在?令人欣慰的是,教育部已经连续发文,督促各地确实提高教师待遇。但愿以上这种奇葩的规定从此不再有!小编心语小编所在地区评定职称的优惠政策是:农村从教30周年直接晋升中级职称,不受名额限制。若想评副高级职称(中学高级教师),政策向农村教师倾斜,如农村执教达到若干年以上就奖励多少分。这一政策对于长期坚守农村的基层教师是个福音,有部分老师解决了中级职称。但对大部分农村教师而言,想评上高级教师还是可望而不可即。想评正高级教职称更是难上加难,从国家规定中学可以评正高这几年来,整个区也只有1、2人评上了,真可谓凤毛麟角。职称,是大部分教师心中无法磨灭的痛。一句“僧多粥少,难啊!”将多少教师拒之门外!何时可以不设门槛和职位限制,达到相应的教龄就自动晋升?希望这个美梦能早日成真!夏天包裹严实像粽子,冬天露脚踝讲风度,中学生的世界你不懂!3名中学生行为颠覆三观,令人发指!他们缺失了哪3样东西?都说中学生有“三怕”,华晨宇却说他上中学时偏不怕,为啥?

黑蜡烛

中师毕业5年,我离开乡村小学上研究生,20年,再辞公职入律所

原题:辞去公职,入职魔都律所作者:李植目录序言一、中师刚毕业当头便迎来一棒二、我被校长戏剧般的“解雇”了三、苦读四年竟圆了研究生梦四、再次入公职并出版个人专著五、看到职业天花板后通过法考六、辞去公职入职魔都律所后记序 言疫情趋稳,我正式向组织递交辞职申请书,结束了两段近二十年的公职生涯,入职律师事务所。坐在律所办公室,看到不同的环境与同事,我一时竟有些恍惚,过往的种种如潮水般席卷而来,令人思绪万千。百感交集之下,我便一气呵成如下文字,将已知的经历整理成文聊以总结,权当为自己的过去饯行,也希望转行开辟律师业务的新起点上,让更多的朋友了解我,从此开启新的旅程。一、中师刚毕业当头便迎来一棒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出生在豫南H县淮河岸边的乡下,父亲是乡村小学教师,母亲务农。九八年,我在乡中学读初三。临近毕业,我听从父亲的安排投考中师。三年后,我从H县师范学校毕业分配至我的母校中学,子承父业,成为一名乡村中学教师。中师,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盛极一时,如能考上就意味着拥有铁饭碗,对农家子弟诱惑极大。因此,在那时只有各乡村中学一流的学子才能考上。后随着经济发展,中师的影响日渐式微,到我投考时已日薄西山,是二三流学生的选择了,现在几乎成了历史。虽然其作为特殊年代的产物培养的学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广大乡村教师短缺的问题,为农村基础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对于中师毕业生而言,他们中多数人的未来也仅局限在当地中小学的三尺讲台上,未能走上与他们能力更加匹配的舞台,无不是个遗憾。当然,也有少部分人通过各种途径走出去经商、从政或做学术,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比如复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张涛甫教授就是中师生中的佼佼者之一,但毕竟凤毛麟角。图为20年前在小县城读中师时的我与同学们,那时“研究生”、“律所”等词汇对我而言遥不可及。我的体会是,人生无须制定太多太详细的计划,因为一个偶然都可能会改变人生方向。要紧的是,扎扎实实做好基础工作,以应各种变化。言归正传。我刚入社会,当头便迎来一棒。毕业去学校报到的有十多人,彼此几乎都认识,不少还是校友。或许因自己长相不够成熟,或许是其他原因,我是那批人里唯一不教主科的老师。学校如此安排,令我十分不满。由于副科属于边缘角色,我无需多少精力用于备课,空闲时间较多。一些年轻老师课余会相聚打牌喝酒,我无趣于此,无事时像只无头的苍蝇在乡上那条尘土飞扬的马路上晃荡。后来发现,因被边缘化这件事,是导致我多年处于飘荡的直接原因。二、我被校长戏剧般的“解雇”了一天晚上,我又是无所事事,去张老师的单身宿舍与之闲聊。张老师是比我年长几岁的中师校友,从脱产去省城进修了两年,毕业后返回单位边工作边准备考研,最后考取硕博研究生,如今是副教授了。聊天时,不知道话题为何扯到读书这件事上。张老师对我说,你还年轻,也要学习考研才对。考研是什么?作为一个小县城毕业的中师生来说,我那时甚至不清楚大专与本科的区别在哪,何谈考研?更何况考研需考英语,简直天方夜谭。又虚度了数月,我觉得实在没有意思,某日突然想起张老师那番话,细想倒有几分道理,于是,我决定读书。虽然没有明确的目标,但我觉得不读不行。说干就干,我先从最难啃的英语下手,并报名了在职大专班。那时没有网购,我记得我特意跑到县城书店买了四本新概念英语书,我也清楚地记得仅第一册就自学了近一年的时间。这过程相当痛苦,且收效甚微,我烦透了英语。我毫不怀疑,我花费在英语上的时间远比考研专业课和法考加起来还要多很多。就这样漫无目标地学着,一晃中师毕业就两年了。那时,张老师暑假去省会备考,租住在大学旁的城中村里,我也去张老师那里探探情况,这也是我首次出远门。看到繁华的省会,我心向往之,幻想着如能在这里读书生活该多幸福啊。哪知,我这一走从此告别了那个中学。原因颇为戏剧:暑假快要结束,正当我打算回家上班时,同事告诉我,校长把学校里十几个人调到村小学去了,我是其中之一。说的难听点就是,我被“解雇”了。虽然从乡中学调到村小学,工资没有变化,但这种调动没有任何理由,没有任何私下沟通,没有任何官方通知,实体与程序均莫名其妙,对我的打击很大,不啻为耻辱。可能的原因是,我是副科老师,主要心思放在读自己的书上,是领导眼中的另类,打破了惯有的氛围,可能对其他老师起到“榜样”作用。也许,一果多因,真相是其它,不过已没深究的意义了。事已至此,摆在我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是接受现实回到乡村小学上班,然后结婚生子直至退休;二是发奋读书考出去,但这条路风险极大,一旦失败再回原路,对自己又是一个巨大的精神打击。三、苦读四年竟圆了研究生梦经过短暂权衡后,我果断选择第二条路:一定要考上研究生去圆梦,一定要脱离农村去大城市生活,一定要找份体面的工作证明自己。可现实的学习困难,并不以我的决心与动力为转移。考研之路无异于愚公移山,英语又是山中一块巨石。虽然我已自学一年有余,但由于基础差,自学也不得要领,离考研要求相去甚远,有时想想考研对自己是不是太过虚幻?是不是自己为了面子掩耳盗铃?但又想,如果就此放弃就只能重回村小教书,内心着实不甘。于是,我硬着头皮开始我的所谓的考研生涯。那几年的自学生涯,是单调的,枯燥的,痛苦的,平时早晨去八角楼铆足劲地用功读书,日复一日,月复一月,深夜就着路灯回到孤独的出租屋。八角楼有两个大教室,可容纳一百多人,主要供本校的学生自习,但实际上里面混了不少像我这样的来自全省的自考生,考研生,甚至还有个别爱学习的保安。我们时常将我们这些人,戏称为“社会闲杂”。在这里,每年都有一批社会底层的子弟通过自学考研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备考期间,我认识了不少研友,有几个还成了知己。八角楼的考生是全省考生的一个缩影,虽然充满艰辛,但十分励志。八角楼里的多数人,学习态度非常好。我始终认为,除了天才,态度是影响成败的首要因素。记得有次因考试,教室里被占的座位重新洗牌,待考试结束最后一名考生走出教室的时候,候在门口的人一哄而上争抢座位,把教室门上的玻璃直接挤碎,有个女孩子竟被吓哭了。结果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有人抢到了位置,有人失去了宝座怅然离去。我的朋友就丧失了自己的领地,非常难过,干脆就在那个人旁边的地上坐了一天,结果那人扛不住心理压力主动归还了他的座位。典型的非暴力不合作。多年后,朋友们在杭州喝酒聊到这件事时,大家笑到前俯后仰,早已没了当时学海无涯的压力,这也成为了我们青年时代珍贵的回忆。而这个朋友,现已是处级领导,一心夙夜为公,在此,祝福他能在仕途上更进一步,为百姓做出更多的贡献。图为当年自学考研的某大学八角楼,在这里不少农家子弟通过读书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十分励志。我认为,除了天才,态度是影响成败的首要因素。图片来自网络。零五年初,首战考研,结果不出意外。过完年后,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备考。一年的时间,在键盘上一敲就轻飘飘地结束了,但真正埋头书海时,既希望“早死早超生”又唯恐时间不够复习不充分,心态极其矛盾,所承受的精神折磨无法用语言来描述。次年再战,抱着必过的信心走进考场。然而,因压力过大,考前一夜几乎未眠。到了下午英语,虽然遇到一道十分的原题,但无奈精力不济总体考的狼狈不堪。我交完卷子尚未走出考场,想到一年的辛苦又要打了水漂,眼泪便顺流而下,那种痛苦与绝望的滋味刻骨铭心,至今无法忘记。到了晚上心想,次日的专业课即使过了也白费,我打算放弃,但后来又想既然考了就考完吧,于是第二天按原计划进行。由于身心俱疲,又没了心理压力,当晚倒是睡得踏实,第二日专业课反而考得异常顺利。假如我那晚放弃了考试,也许现在还未走出乡村。第二天,我负气把一些书当着废品给卖了,打算绝不再考,实在受不了这份苦。不过,我还是在出手的时候留下几本,后来辗转多地都把这几本书带在身边,每当看到那些书的侧面被磨得黑黑的样子,就想起了当年埋头苦读的场景。卖出去的书,考研英语词汇书最让我后悔,因为书翻的破烂不堪,它见证了我的努力与付出。我要把这些书连同法考教材一直保存下去,等到向阳向陶长大后,放在他们的书桌上。考完试便回了老家,但一想到考试就难受,心口不时隐隐作痛。两个月后,我惴惴不安地坐班车跑到县城网吧里,用颤抖着的双手去查分数,在输入密码后,我闭上眼睛不敢直视。最后的成绩,表明我进入了复试。此时,我没有想象中的兴奋,反而比较冷静,思考着如何准备复试。最让我担心的英语,分数正好超过学校的复试线一分,现在想起来都后怕。如果我当时不是做了大量的习题,也不可能碰到原题。所谓运气、机遇,很多时候不过是努力的结果而已。复试中,虽然我学历起点较低,但还是侥幸被录取。中师毕业五年,我终于圆了自己的研究生梦。几年的付出,终究得到了回报。对于普通人而言,摒除家庭背景、天赋等因素,付出中师毕业五年,我终于圆了自己的研究生梦与收获往往是成正比例的。图为硕士毕业授位时与当时女友的合影,现为我妻。婚姻需要缘分,如孟子言,莫非命也,顺受其正。四、再次入公职并出版个人专著三年后,找工作又是一场劫难。临近毕业,也没获得一家单位青睐,当初的兴奋如今变成了巨大的心理负担,令人绝望,我体会到了工作之于人尊严的意义。终于在毕业后,才勉力找份工作糊口。几个月后,朋友邀请我报名沿海S市的招考,虽然我已无信心也无兴趣,但未经住朋友请吃饭的诱惑,还是以陪考的心态参加了。结果,无心插柳,我却意外地通过了考试。该相片摄于杭州西湖。当年,专门去杭应聘,终究未能如愿,结果去了更大的城市。之后,我正式加入S单位。虽然我对这份工作也有怨言,但它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无论是经济收入,还是社会地位较之前均有了不少提升,也为我买房、结婚、生子奠定了物质基础,并给我带来了心理上的安全感。从入职到离开这个单位,我待了近五年。这五年是我真正进入社会的五年,接触到了形形色色的人与事,让我逐步开始成熟起来。同时,这五年也是我最辛苦的五年,基层的忙碌是没有体验过的人无法想象的,一不小心被投诉,甚至被追责。尤其第一年,我几乎承受不了这样的压力和强度,时刻想着辞职,但现实的再就业与生存又让我心生畏惧。入职的第二年,我开始独立处理工作,不仅要办案,还要处理各类矛盾纠纷以及值班等各种工作,不过这切实地锻炼了我的业务能力,尤其是调解纠纷的能力。某日,我看到实习生写论文时突然想到了写作,或许这是突出能力跳出基层的捷径。经初步调研,纠纷调解方面的论文乏善可陈,其矛盾在于理论和实践的脱节。换言之,即有理论的人多数缺乏经验,有经验的人多数欠缺理论。我预感这是一个未经开采的富矿,便决定尝试下。于是,边工作边写作,竟真的发表了些文章。机会确实给了有准备的人。在基层工作的第五年,上级单位选拔研究生,我很快如愿以偿。调入新单位后,我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沿着之前的研究方向继续深耕下去,出版自己的专著,争取在全国本系统调解领域的研究做到一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希望是件美好的事。”每每念及自己的目标,我对未来的工作和生活都充满了动力与热爱。“希望是件美好的事,也许是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这句经典台词,是我受挫时重燃斗志的火种。有了希望就有了追逐的动力,生活就不会一潭死水。在此与诸君共勉。然而,书尚未出版我就遭到了精神打击。人生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失去希望,而我已经看到了自己的职业天花板。我曾一度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给出了全盘否定自己的答案,我对未来心灰意冷。我不断反思造成自己被动的各种原因,最后得出结论,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自己未能掌握具有竞争力的知识。自己已到中年,现在尚且如此,待年龄更大的时候,再遇到如今的状况,或许更无尊严可言,更无还手的机会。当我看到身边的朋友,逐步开始在自己的事业上有所斩获,而自己之前的积累与希望一夜化成了泡影的时候,更有深深的挫败感。那段时间,我有时夜不能寐。五、看到职业天花板后通过法考不久,我看到同事正在准备法考,突然意识到,这也许是改变我当前境况的救命稻草。孔子的那句“困而学之”的话是多么的经典,我就是那种典型的生活没了办法才想到读书的人,根本不是为了汲取知识追求真理而读书的人。这次,没有任何犹豫,我决定背水一战。之前也曾想过,之所以没有参加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将希望过多的寄托在专著上,二是没有足够的信心挑战中国第一难考。现在,我无暇顾及于此,迅速调整心态准备当年的法考。于是,我开始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去学习,甚至在开车的高速路上,戴着耳机听课。通过三个月的学习,侥幸过了客观题考试,却终因知识薄弱以两分之差未过主观题考试,为此遗憾了一段时间。首战差点创造自己的传奇,更加证实学习态度的极端重要性。随后,开始准备再战。法考的过程是痛苦的,因为内容太多,记不住法条理解不了法理。我时常想放下书本看手机,陪孩子们玩一玩,但一想到自己被动的情形,想到孩子们长大后既没时间陪他们开阔眼界,又没足够的物质条件使他们受到更好的教育时,我又像打了鸡血般更加卖力地学习。我时常安慰自己,曾经的痛苦让我脱离了农村,今天的痛苦也许能换取更多的回报。就这样,时间一天一天地往后熬。期间,不少朋友时常电话对我鼓励,我也向他们倾诉痛苦释放压力。这些朋友,是我一生的温暖。一年转瞬即逝,我再次来到考场。四个小时后,虽然没有像考研英语结束后那样泪流满脸,但绝望的心情让我坐在校园角落里不停地叹气,恍惚的眼睛望着前方欢声笑语的年轻人,久久不愿离开。我付出那么多,报以希望,终究还是一场空,不知道接下来该如何面对糟糕的未来,也没了勇气与自信第三次走上考场。虽然我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但上帝对我似乎太不公平了。然而,一个月后的清晨,当我在楼顶上得知法考通过的消息后,并没有想象中的兴奋,眼泪却情不自禁地往下流。此时,对个别人与事的怨恨也消减了很多,所有的吃亏、挫折、羞辱与痛苦,终究通过考试实现了精神上的救赎。一定程度上,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前所未有的轻松和踏实让过去的不快一扫而光,这大概就是幸福与自由的重要组成部分吧。天道酬勤,福祸相依。放眼望着前方的佘山,郁郁葱葱,觉得那么轻松,又对未来重燃斗志与希望。图为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结尾的画面。安迪和瑞德历经劫难终在小岛会合,实现了他们的自由,完成了救赎。我也希望能早日获得自己的自由。余兄,等你。朋友们,一起努力。朋友们祝贺我,认为作为一名中师生,能过三大考试,从一名乡村教师到沿海大城市安家立业,非学霸无疑。但事实并非如此,我读书很一般,没有哪次考试是顺利通过的。因记忆力差不会做题,考研时撕过书,法考时还揍过吵闹的向阳。惭愧。究其原因,我认为,不服输的性格与学习态度才是三次通过难度较大考试的根本。我两次受到打击,都没有认输沉沦下去,而是选择直面挫折,最终以务实的学习态度实现了自己的目标。我认为,当认准目标,只要坚韧不拔地坚持下去,早晚一定会实现的,除非目标特别不靠谱。当然,坚持的过程往往是痛苦的,不少人因无法坚持而放弃,而收获往往就在绝望之际。在备考的过程中,专著也同步出版。期间陆续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对我的文章给予肯定,让我充满了成就感,这对当时背负巨大心理压力的我而言,无疑是莫大的鼓励。意外的是,本书现得到相关部门的肯定并支持再版,作为系列实务丛书之一推出,这无疑是对我过去工作的肯定,是对我过往职业的最大嘉奖,必将成为我生命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是专著再版的目录,前后花费我五年的心血,2020年下半年再版上市。虽然我离开了这个岗位,但因本书的存在,我的身上依然流淌着曾经职业的血液。我将其视为我的第三个孩子,是我一生的骄傲。不过,我已看到了自己的职业天花板,预测到了退休那天的情形,这是我所不能接受的。事到如此,又有两条路摆在我面前:一是继续留在原地,波澜不惊,直至退休;二是离开原地,活成自我,但存在风险。我希望再次突破自己。当然,我并没有抱怨的意思,围城内好与不好,主要取决于自己的实际情况,即能否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我的教训是,应当掌握随时离开围城的能力,不能过分的依赖它,否则一旦出现变故,自己将变得十分被动。只有这样,才会更有尊严,才会得到更多的尊重,才会对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六、辞去公职入职魔都律所现在,我坐在律师事务所的办公室里,望着窗外上海滩的车水马龙,意味着又开启了新的工作与生活。至此,人生的几次转折点均非计划所得。虽然从纵向看,自己总体在进步,但这样忽高忽低的进步因不确定带来了很多焦虑与痛苦。我希望能计划自己的未来,按部就班碎步前进,能生活得更加快乐些。做出离开的决定实属不易,毕竟作为家中不可或缺的一员,我重担在肩,失去稳定就意味着未来充满不确定性。母亲为此夜不能寐,我也焦虑不安,两鬓染霜。虽然有压力,但凭着这些年的基本积累和人生中两次挫折积攒的自信与经验,我相信,在面对新的困难和挫折时,应当会比以前更加从容些。后 记从中师毕业到现在近二十年的时间内,我每一次的进步都与几次重要的考试相关,因此,我要感谢中国的考试制度。时至今日,我依然认为,读书是社会底层子弟改变命运的重要手段,尤其难度越大的考试其含金量也越高,也越公平。此外,我还要对我的家人以及帮助过我的朋友们说声谢谢,这终将成为我一生的精神财富,永远铭记在心。凡是过往,皆为序章。脚踏实地,未来可期。作者简介:李 植:法学硕士,现就职于京衡律师集团上海事务所。曾先后就职于某实务部门、某院校,拥有丰富的法律实践经验,发表文章30余篇,并出版专著一本。(李植老师授权发布)

德兼于道

马云又要奖励乡村教师了 这一次浙江7位老师入围

图片来自网络  浙江在线杭州7月7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王湛 记者 郑琳 通讯员 吴荃雁)近日,“马云乡村教师计划”300名入围教师名单揭晓,浙江省有7位教师入围。我们介绍其中的五位,另外两位下期再做详细报道。  在我们固有的印象中,“乡村教师”生活在中国的高地和远山——他们一脸风霜,收入低微,口音浓重,在陋室之中,持节而立,教会无数孩子写下人生的第一笔。  确实,这些年,乡村山形依旧、水势不改,一代人早已远走高飞,可当初训蒙他们的乡村教师们依旧在那里,守乡护土,守护着中国乡村的文脉。  他们有自己的风骨和气节,他们早就习惯了坚守。  但是,这些不代表中国乡村教育只是落后和无力。  相反,随着大批“80后”、“90后”进入这一职业领域,随着互联网引发的时代革命,中国的乡村教育也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巨变。  比如,1987年出生的张仕凯,在工作五年后,报考了北京师范大学的在职研究生,跟北大附小、人大附小、海淀实验小学等名校的老师们成为了同学,并一起学习和探讨教育思想。  比如,在临海汇溪镇圣雄希望小学的江灵凤,班上一半都是留守儿童,她不仅要帮孩子们洗头洗澡,也要建一个微信群,随时跟在外打工的孩子的爸爸妈妈们保持联络,反馈情况。  比如,今年50岁的温州平阳县海西镇的周春微,在乡村教师的岗位上坚守了32年。“幻灯机和投影几年前装上了,这学期装上了一体机。”周春微说,类似于一块触屏的电脑,用手指可以在上面写字,手指一推就可以切换画面。而她刚刚当老师的时候,教学工具是一块涂黑漆的木板。  ……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说过一句话,“中国可以没有阿里巴巴,没有马云,但是不能没有你们,如果没有你们的努力,中国的乡村就会荒芜……你们在做中国最大的善事。”  “大凉山彝族的小女孩能够读上书,不是像我当年的姐妹一样过早嫁人,这就是我最初办学的想法。”2016届“马云乡村教师奖”获得者、彝族女教师阿苏英雄说。  去年,是她最幸福的一年,不仅到三亚参加了颁奖礼,而且她曾教过的学生考上了大学。  “马云乡村教师奖”由马云公益基金会发起,从2015年开始,每年举办一届,旨在寻找100位优秀的一线乡村教师,给予持续三年总计每人10万元的现金资助与专业发展机会。  2017年,该计划面向全国开放申报。自2月15日启动申报至4月15日两个月时间内,2017届“马云乡村教师计划”共有4899人注册申报,其中完成全部内容的申报材料1734份,报名情况超过预期。  经一个半月紧张的初筛工作,基金会本着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初评评委会通过多元选择评委参与、交叉打分、电话回访核实等方式,从符合“马云乡村教师计划”基本条件的申报者中,最终选出300名符合标准的入围乡村教师。  初筛结束后,还将通过初评、终评来确定获奖教师100人。并将在2018年1月,公布100名获奖教师名单并举办颁奖典礼。  据统计,中国义务教育阶段有9000多万名儿童在乡村学校就读,带给这些孩子知识、智慧和文明的是300多万乡村教师,他们是支撑乡村教育发展最关键的力量。  山水有相逢。这一路,发现乡村教师们对于无法改变的现况,从不怨天尤人,给予学生、家长乃至乡亲,都是乐观和笑脸。但每一个笑容背后,都是一个紧咬牙关的灵魂。  “若有光芒,必有远方”,马云认为,正是这些乡村教师影响着贫困地区的孩子,“这些孩子一定会影响我们和我们孩子的未来”。  这一次,我们展现在纸面上的故事,只是他们中最为凡常的几位。江灵凤江灵凤 台州临海汇溪镇圣雄希望小学  村里留守儿童,都喊她“妈妈”  台州临海汇溪镇圣雄希望小学的教师江灵凤,是自愿选择留在农村教书的。  1999年,她从台州临海师范学校毕业,放弃了分配到镇里教书的机会。  “我从哪里来就回哪里去。”江灵凤留在了家乡汇溪镇教学,这一呆就是18年,从一名代课老师到成为一名优秀班主任。  她不仅是孩子们的老师,更像他们的妈妈。  江灵凤现在台州临海市汇溪镇圣雄希望小学担任一年级(1)班的班主任,这个班有一半都是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外出打工,家里仅剩孩子和爷爷奶奶。  没有父母的照顾,留守儿童的洗澡就成了问题。“一眼就能看出哪些是留守儿童。”江灵凤说,“他们没办法自己洗澡,所以个人卫生很不好。”  夏天,头发长的女生不洗头尤其容易长虱子,江灵凤“看不下去”,她便将孩子们带到自己的教师宿舍,烧开水给他们洗洗头,用香皂帮他们擦擦手臂。  冬天,一些学生买不起棉衣和袜子,江灵凤便自掏腰包。“我给他们一人买一件棉衣,他们穿上了整个星期都不换。有时我碰到在镇里工作的同学,告诉他们这个情况,他们也会帮我组织捐赠。”江灵凤说,“现在,我儿子的衣服也会拿来给他们穿。”  在课堂上,这些孩子有时候会脱口而出“妈妈”,平时也会称江灵凤为“江妈妈”。毕竟,这些孩子才七八岁。  令江灵凤印象最深的是2006年,她带的第一届毕业班,其中有三个留守儿童。那时候,江灵凤每周都带他们一起回家,给他们做饭,陪他们游戏。“现在他们都上大学了,有一个还考上了浙大,每周都会和我通电话。”江灵凤说。  今年立夏的那一天,班上44个学生,每人带了两个鸡蛋,说要送给江灵凤。在临海,有立夏吃蛋的习俗。  江灵凤又感动又为难,“他们说我吃谁的鸡蛋,以后就对那个同学好。这让我怎么吃呢?”  灵机一动,江灵凤想到了一个办法,“立夏习俗不仅要吃鸡蛋,而且还有其乐无穷的斗蛋习俗。就是立夏这天,比比谁的鸡蛋壳硬,没碰坏的继续下一轮斗蛋。”  于是,她在班级里搞了个活动,让学生们进行斗蛋比赛,比赛后写一篇作文。  胜出的那个鸡蛋自然是被江灵凤吃掉了,而最后,孩子们的作文都写得很好,因为他们亲身经历过且乐在其中。  “我比较喜欢互动性的教学,这样的学习,孩子们比较喜欢也容易掌握。”江灵凤说。  “那天我走进教室,咳嗽了一下,就听到底下有孩子说‘江老师咳嗽了,大家安静’。那一刻觉得那些孩子真的很懂事。”江灵凤说。  江灵凤也收到过学生送的许多礼物。大多都是卡片,上面写一句话。“其实那些也不是卡片,也就是本子上随便撕下一张。”每年教师节,孩子们还会在门口买1毛钱一朵的塑料花送给江老师。  “孩子们可能不用那么优秀,但是要学会怎样做人,懂得感恩。”这是江灵凤的教育理念。周春微老师和学生。周春微 温州平阳县海西镇西湾小学  32年坚守乡村,不忘初心  今年50岁的温州平阳县海西镇的乡村教师周春微,将自己比喻为“渡船人”:把学生接上船,教给他们知识,然后再送到更美好的彼岸。  她就这样撑着船,扎根乡村,一待就是32年,“根扎下去,拔不出来了。”  当周春微从校长处得知,当地教育局推荐她报名“马云乡村教师奖”时,还有些不情愿。她认为自己是一个平凡人,做了一些平凡的事,只想做一小块默默孕育种子的土地。周春微老师所在的学校。  1996年2月,在工作10年后,周春微被调至平阳县海西镇西湾中心小学。小学位于山区,一个山头连着另一个山头。周春微通常在周日吃完中饭出发,到达学校时就该吃晚饭了。由于路途遥远,两周才回一趟家。  那时,女儿才刚会说话。有时候心疼女儿,便多在家留一晚。这样做的结果是,周一的凌晨四点出发往学校赶。  “步行20分钟,坐40分钟三轮车,再步行20分钟到车站,再坐一个半小时的车才能赶到学校。”周春微回忆当时去学校的路,有时候没有车,她只能一路步行,整整要走5个小时。乡村的道路偏僻,一个女子孤身一人走着,难免提心吊胆。  周春微在山区呆了三年,1999年8月,她到了西湾乡海滨小学(现在叫西湾小学)工作。  去上班的路依然如“囧途”。从家到学校的车半小时一班,且很不准时,每次都要提早好久去等车,末班车在下午4:30。学校4点钟才放学,她只好每天小跑着去赶车。有时候错过了末班车,只能在路边招手搭顺风车,拖拉机、货车什么的都坐过。  3年前,周春微用积蓄买了辆二手小汽车,上班就方便多了,还能顺便载上同事。“现在是水泥路,特别宽敞。”周春微说。  学校的条件也在慢慢变好。一开始是一块木头做的黑板,用白粉笔。后来是半面墙的大黑板,再后来就是现在的磁性黑板了,可以用水笔写。  “幻灯机和投影仪几年前就装上了,这学期还用上了一体机。”周春微开心地说。一开始,新设备装上后,大家都不知道怎么用,“我比较有探索精神,慢慢摸索,学会了再一个个教给老师们。”  西湾一带近几年建设海涂,建新城,发展工业,吸引了一大批外来人员,这也使周春微的课堂多了许多外地学生。  “上学期转来两个外地学生,语文考试只能考几分(满分100分),我真的着急。”周春微一有空就把他们叫到办公室,读课文,听写生字,有时也让同学们帮助他们。  一个学期过后,虽然他们的考试成绩还是不好,但认识了很多新词语。  “有个学生小学毕业后回到老家贵州,突然不想读书了,家长劝不听只能给我打电话。”周春微给那个孩子打去电话,和他讲了知识的重要性和一个人对家庭的责任,这个孩子总算被劝回了教室。  “被家长和学生这样需要着,真的很幸福。”周春微说。  她不是没想过离开乡村。32年来,外调的机会也有不少,但每次要走,家长和孩子们总是来恳求,想要她把一届学生带到毕业。  周春微每次都心软,不知不觉就在这所乡村小学待了32年。  “出身于农村的我,深刻地知道乡村比城里更需要好的老师。家长们望子成龙的期望都是一样的,孩子们对于好老师的期盼也是一样的。”  “以前眼界窄,只埋头于自己的班级,想着把自己班的孩子教好就好了。现在目光长远了,不单想教好自己的学生,还想全校的孩子都好。”周春微现在有空就会和年轻教师聊聊天,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  年轻教师总是来了又走。周春微就是学校里那个“铁打的营盘”,她打算一直待在这里,坚守那份乡村情绪,坚守对孩子的爱。  “一切都在变,校舍变新了,人变老了,只有一颗心仍然那么执着……”周春微说。张仕凯张仕凯 温州瑞安市塘下镇下林小学  读完硕士还要读博士,不放过任何进步机会  张仕凯今年30岁,而他已经在温州瑞安市塘下镇下林小学当了七年乡村教师。  2010年,张仕凯从浙江师范大学毕业,决定回家乡当老师。当时有许多镇中心小学可选,而他却选择了离家较近的一所村小学。  很快,张仕凯便获得了小学高级教师的职称,在省内外刊物上发表了多篇教学相关的论文。  乡村小学狭窄的平台的确给他带来不少烦恼。评职称难、发展优质课难、出去上公开课难,教师个人的发展机会少之又少。“有时候我真想有个专家指导我,说不定一句话就让我豁然开朗了,有些问题靠一个人想想,真的很无助。”  “你怎么还待在这个学校啊?”面对别人的询问,张仕凯有时也会迷茫,深深地为得不到外界的认同而烦恼。  他说,去年“马云乡村教师奖”获奖教师杨燕燕的事迹给了他很大的启发。“杨老师虽然在乡村学校工作,却取得了骄人的教育成就,我也想成为专家型教师,继续服务乡村教育。这是我走上三尺讲台第一天就立下的志向。”  张仕凯做了一个决定,考北京师范大学的在职研究生。这个决定他现在想起来仍心潮澎湃。  “给自己一个争取进步的机会吧,哪怕苦一点,这个目标值得我去付出和追求。”在走上教师岗位五年后的那个暑假,张仕凯拼命地学习,而在之后的日子,他则不放弃每一分钟的空余时间。那次考研,张仕凯打败了全国99%的考生,如愿以偿地收到了北京师范大学在职硕士的录取通知书。  他读的,是北师大小学教育专业,同专业的19位同学全部从事小学教育工作,“不过他们都来自一些全国知名学校,比如北大附小、海淀实验小学等等,只有我一个(来自乡村小学)。”  “在与同学们的交流中,我从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学到了许多前沿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张仕凯说,这是他读在职研究生的重要收获之一。  接下来,张仁凯还有个目标,就是考华东师范大学的在职博士,继续用最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  “我想,哪怕在乡村学校,自己也能做出一番成就。”张仕凯认为,求学深造让他获得了外界的认可,不再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要趁年轻的时候,做一些无悔于青春的事情。”  张老师说,自己班级里有很多很有天赋的孩子,很聪明。  班上有个女孩,作文功底不错。有一次,经过细心指导,女孩的一篇作文在报纸上发表了。“小姑娘兴奋地跑到办公室,跟我说收到一封报社写的信。看到她那样高兴,我自己也很欣慰,感觉付出没有白费。”  在采访中,张仕凯一再地强调说,“这些孩子真的都很优秀,如果能得到更好的教育,未来会发展得很好。”韩美丽老师是此次浙江入围教师中教龄最长的一位。韩美丽 嘉兴南湖希望小学  扎根乡村40年 我是浙江乡村教育发展见证者  在这次的马云乡村教师奖申请人中,60后的韩美丽是从教年龄最长的。将近40年,她一直在嘉兴市郊区的乡村小学第一线教学。  韩美丽现在所在的学校——嘉兴南湖希望小学,坐落在嘉兴市秀洲区王店镇。这所1996年投入使用的希望小学是嘉兴市唯一的一所希望小学。  从前,这个地方叫“蚂桥乡”。在韩美丽还是学生的时候,家住在蚂桥乡西北角的一联村。1978年,高中毕业的韩美丽通过选拔考试当上了民办教师,她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蚂桥乡东南角的“幸福小学”当一名教师。  “那时候从家里走到学校,要走一个小时。”韩老师说,“学校为了让我方便,在蚂桥中心小学的教室里给我划了半间做临时的寝室,回家太晚的话可以住在学校里。”  而这个“蚂桥中心小学”,正是如今南湖希望小学的前身。韩老师当年住的“临时宿舍”的破旧平房,早已被全新的塑胶操场和现代化教学楼替代。  40年,韩老师亲眼见证了嘉兴的乡村小学的巨大变化。  从倒塌教室里救出一个班的学生  从此觉得当乡村老师是神圣的  上世纪90年代,南湖希望小学投建前,蚂桥乡中心这里还是大片农田,中心小学仅有半个操场大小、几幢破旧平房。  几十年过去,嘉兴郊区的变化是巨大的。如今这里都是新建的商品住宅,或是农家自建的别墅了。王店镇还有一个大型物流公司,以及许多乡镇企业,给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和本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真正种地的农民已经见不到了。  “不少得到拆迁补助的本地居民,都已经买了城里的房子,他们的孩子也到城里念书去了。”  于是,留在南湖希望小学的学生,一半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  韩老师的家也早就搬到了市区,不过她却一直留在乡村小学教书。她说对乡村小学有一种“执念”。  “这是因为我自己小时候就在乡村小学念书,对乡村有感情。给我影响最大的一件事发生在1982年。”  那一年,韩老师还只有20出头,在幸福小学教书。有一天早上早自修的时候,韩美丽听到房顶隐约有奇怪的声响。上世纪80年代初的乡村小学,校舍是相当破旧的。危机意识忽然袭来,韩美丽本能地喊:“孩子们快跑!”  小朋友们听到老师那么喊,马上从前后两扇门逃出教室。  “就在最后2个孩子跑到门口的时候,教室整个塌下来了!我站在门口被呛了一脸的灰。”韩老师说,“从我听到房子响开始到整个塌掉,真的是很短的几分钟,太惊险了。万幸的是,只有最后跑出来的2个孩子稍微擦破了点皮,其余的都安然无恙。”  这下整个村的家长都知道这位老师是孩子们的“救命恩人”。韩美丽现在回忆起来还是有自豪感,“那时候很年轻啊,听到家长和孩子们感谢的话,觉得特别感动,让我感到当老师是很神圣的职责。”  当老师没什么秘诀  只要有一个都不能落的责任心  就在记者走访南湖希望小学的前一天,韩老师又去学生家家访了。  那是来自四川的务工人员的孩子,一家6口人都住在简陋的出租平房里。韩老师和另一位数学老师就在这间屋子里给孩子讲解了期末考试卷。  “这个孩子挺聪明的,学习成绩不错,我觉得他将来会有出息。”韩美丽告诉记者,“但是小孩子么,毕竟是爱玩的。家长平时忙着工作也可能盯不紧。所以我要趁着暑假刚开始,给孩子家长聊一聊,让他们多关注孩子的学习,好好培养他。”  家访是韩老师保留到现在的习惯。虽然信息时代有了微信、QQ等更多沟通的手段,韩老师还是觉得亲自上门是很必要的。  “其实我觉得当老师是没什么秘诀的,最重要的是有没有责任心,能不能对每个孩子都上心。我是一个都不愿意落下的,成绩差的学生特别要关注他们。”  两年前,韩美丽碰到一个转学生,父母是在开化做生意的,孩子五年级之前一直在开化读书。由于父母工作繁忙,没时间管,孩子的成绩非常差。后来父母把孩子送回爷爷奶奶这里,就进了南湖希望小学。  “刚来的时候,数学考个位数,语文考十几分。”韩老师说,“但是我观察这个孩子,其实一点也不笨的。所以我就一直管着他。中午吃完饭把他叫到办公室,一题一题地讲。对这样的孩子,还一定要鼓励,稍有进步就要奖励他一点小礼物。”  到毕业时,这个孩子语文考了70多分,把他妈妈高兴坏了。韩老师笑着说,“现在初二了,据说写周记的时候,还会写到韩老师多么好,以至于后来他们初中的语文老师还专程跑来跟我‘取经’。”  从韩老师办公室里一柜子学生寄的贺卡能看出来,学生们对这位老师感情都挺深。他们中的一些佼佼者,考上了中科大、浙大。  如今,乡村小学的硬件设施,和城里的学校差别已经不大了。“政府一直很关心我们,校舍也在翻新。我想这里的孩子最缺的可能是更开阔的眼界。”韩老师说,“例如我们图书室里的书籍都是各方捐赠的,但是类目很杂乱,有些也已经很陈旧了。我希望孩子们可以看到更多有益的书籍。”雷艳的学生们雷艳 温州市永嘉县碧莲镇小巨小学高级教师  我想通过教育,改变乡村孩子的命运85后的雷艳,自从2007年从师范学校毕业,就自愿参加“浙江省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欠发达地区和西部地区”计划,分到永嘉县枫林镇福和希望小学支教两年。但是服务期结束后,她并没有离开,而是留在了永嘉县碧莲镇小巨小学任教。  雷艳记得上班第一天,就被告知,全校6个班级,在校就读生只有不到50名,其中95%以上是留守儿童,学校在职教师9名,教师的平均年龄在45岁左右。而且,每位教师至少要担任2门主课。  “我的新任务是3-6年级的英语,6年级的数学和科学,外加6年级的班主任工作。”雷艳说,“孩子们的英语基础为零,科学和数学成绩也不尽人意。山里的孩子几乎跟着爷爷奶奶,老人家管孩子吃、穿、住,可是没办法管学习啊。”  于是,雷艳决定利用课余时间和周末不回家的时间给孩子们补课。辛勤的付出有了收获,孩子们的进步有目共睹。  雷艳说:“教育是一个不完美的大孩子领着一群不完美的小孩子,一起追求完美的过程。我们的孩子,有成绩出挑的,也有成绩暂时落后的;有漂亮的,也有并不漂亮的;有说话乖巧的,也有木讷寡言的;有气质颇佳的……但没有哪个孩子不值得我们爱。他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个体。”  所以,除了学习成绩之外,雷艳老师也注重孩子们人格的培养。有多少个学生,就应有多少把尺,作为老师,始终坚持“花苞心态”的育人理念,“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很远,乡村孩子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的梦想一定能实现。”责任编辑:郑莹欢

捧喝

教育部:吸引公费师范生毕业后到农村中小学任教

本文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今天(15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2021届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公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各有关中小学校要切实制定教师引进的激励措施,完善待遇保障,吸引公费师范生回省任教、终身从教。全文如下: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部属师范大学: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教育部等部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公费教育实施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18〕75号,以下简称《实施办法》)要求,保证2021届部属师范大学公费师范毕业生全部安排到中小学校任教,现就做好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加强就业教育。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部属师范大学要高度重视公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工作,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通过组织政策解读宣讲、一线优秀校长教师报告会、优秀公费师范生谈体会等多种形式,引导动员广大公费师范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教师节重要寄语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成才观,争做“四有”好老师,在工作岗位上做好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要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发布就业教育与职业指导知识内容,开展生动有效的政策宣传,营造支持公费师范生就业的良好氛围。 二、优化就业服务。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机构编制部门在核定的中小学教师编制总额内,提前安排、准确核查接收公费师范生编制计划,统筹本地区中小学教师岗位需求,于2021年1月8日前将本省(区、市)公费师范生就业岗位需求信息通报给部属师范大学,同时在相关网站或平台公开发布。各地各校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特别是通过手机信息、App等途径,及时公布、针对性地推送用人信息及人事招聘政策,做好公费师范生就业岗位选择与中小学教师岗位需求的有效衔接。部属师范大学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加大与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协调沟通力度,采取多种方式为公费师范生提供就业支持和信息服务。要依照《教育类研究生和公费师范生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改革实施方案》(教师函〔2020〕5号)要求,做好公费师范生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改革有关工作,保障符合条件的公费师范生按时获得相关教师资格证书,促进公费师范生就业。 三、全部落实岗位。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持续组织公费师范生专场招聘活动,通过优先利用空编接收等办法,保障符合就业条件的公费师范生有编有岗,严禁“有编不补”,全部落实任教学校。2021年5月底前,确保90%的公费师范生通过双向选择落实任教学校。2021年6月底仍未签约的公费师范生,其档案、户口等迁转至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由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统筹安排到师资紧缺地区的中小学校任教,公费师范生离校前须全部落实任教学校。 四、规范跨省任教。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实施办法》规定,严格按照公费师范生跨省任教条件,规范执行跨省任教审核程序和手续。对符合跨省任教条件的,做好生源接收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与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沟通、核准工作。公费师范生跨省任教后,由接收省份负责管理。公费师范生在服务期内申请跨省就业的,须报请归口管理省份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按照国家和本省(区、市)公费师范生相关政策规定执行。 五、严格履约管理。要加强就业信息统计报送工作。各部属师范大学确保2021年1月8日前将2021年即将毕业的公费师范生信息上传至管理系统(http://sfs.ncss.org.cn/admin),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核实2021年毕业的公费师范生生源信息后,从2021年2月起每月更新就业签约数据。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公费师范生的履约管理,确保公费师范生严格履行师范生公费教育协议,除因重大疾病无法完成学业或不适合从教,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定的三级甲等医院按照教师资格认定体检标准检查确认后终止协议,应届公费师范生毕业前一律不得解约。公费师范生因特殊原因不能履行协议的,须经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并按规定退还已享受的公费教育费用、缴纳违约金,解除师范生公费教育协议,重新改派就业。 六、实行督查通报。各地各部属师范大学要加强相关职能部门协调配合,建立定期会商机制和就业工作督查机制,确保公费师范生就业政策落到实处。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公费师范生就业工作督查机制,适时检查并向各省(区、市)人民政府通报情况。对于公费师范生就业工作落实不力的地方,将酌情减少部属师范大学在当地的招生计划。 七、落实政策保障。各地、各有关中小学校要切实制定教师引进的激励措施,完善待遇保障,吸引公费师范生回省任教、终身从教。在入编入岗、工资发放、待遇落实等方面完善保障,确保公费师范生顺利就业、安心从教。各地要将公费师范生履约任教后的在职培训纳入“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加强公费师范生新入职培训、岗位胜任能力培训,持续支持公费师范生专业发展和终身成长。要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等优惠政策,为公费师范生到农村任教提供办公场所、周转宿舍等必要的工作生活条件,吸引公费师范生毕业后到农村中小学任教。

八千万

中办国办印发意见 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

新华社北京2月23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全文如下。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促进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建设,现就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提出如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和加强党对乡村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把乡村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大力培养本土人才,引导城市人才下乡,推动专业人才服务乡村,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健全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强化人才振兴保障措施,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人才支撑。(二)目标任务。到2025年,乡村人才振兴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乡村振兴各领域人才规模不断壮大、素质稳步提升、结构持续优化,各类人才支持服务乡村格局基本形成,乡村人才初步满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基本需要。(三)工作原则——坚持加强党对乡村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贯彻党管人才原则,将乡村人才振兴纳入党委人才工作总体部署,引导各类人才向农村基层一线流动,打造一支能够担当乡村振兴使命的人才队伍。——坚持全面培养、分类施策。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全方位培养各类人才,扩大总量、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尊重乡村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人才,实施差别化政策措施。——坚持多元主体、分工配合。推动政府、培训机构、企业等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参与乡村人才培养,解决制约乡村人才振兴的问题,形成工作合力。——坚持广招英才、高效用才。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引才与引智相结合,拓宽乡村人才来源,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用好用活人才,为人才干事创业和实现价值提供机会条件,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内在活力。——坚持完善机制、强化保障。深化乡村人才培养、引进、管理、使用、流动、激励等制度改革,完善人才服务乡村激励机制,让农村的机会吸引人,让农村的环境留住人。二、加快培养农业生产经营人才(四)培养高素质农民队伍。深入实施现代农民培育计划,重点面向从事适度规模经营的农民,分层分类开展全产业链培训,加强训后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支持创办领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充分利用现有网络教育资源,加强农民在线教育培训。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计划,加强培训基地建设,培养造就一批能够引领一方、带动一片的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五)突出抓好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培育。深入推进家庭农场经营者培养,完善项目支持、生产指导、质量管理、对接市场等服务。建立农民合作社带头人人才库,加强对农民合作社骨干的培训。鼓励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科技人员、农村实用人才等创办领办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支持农民合作社聘请农业经理人。鼓励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参加职称评审、技能等级认定。三、加快培养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人才(六)培育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深入实施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培育行动,不断改善农村创业创新生态,稳妥引导金融机构开发农村创业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加快建设农村创业创新孵化实训基地,组建农村创业创新导师队伍。壮大新一代乡村企业家队伍,通过专题培训、实践锻炼、学习交流等方式,完善乡村企业家培训体系,完善涉农企业人才激励机制,加强对乡村企业家合法权益的保护。(七)加强农村电商人才培育。提升电子商务进农村效果,开展电商专家下乡活动。依托全国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建立农村电商人才培养载体及师资、标准、认证体系,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层次人才培训。(八)培育乡村工匠。挖掘培养乡村手工业者、传统艺人,通过设立名师工作室、大师传习所等,传承发展传统技艺。鼓励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开展传统技艺传承人教育。在传统技艺人才聚集地设立工作站,开展研习培训、示范引导、品牌培育。支持鼓励传统技艺人才创办特色企业,带动发展乡村特色手工业。(九)打造农民工劳务输出品牌。实施劳务输出品牌计划,围绕地方特色劳务群体,建立技能培训体系和评价体系,完善创业扶持、品牌培育政策,通过完善行业标准、建设专家工作室、邀请专家授课、举办技能比赛等途径,普遍提升从业者职业技能,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专业化、标准化水平,培育一批叫得响的农民工劳务输出品牌。四、加快培养乡村公共服务人才(十)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落实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继续实施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和银龄讲学计划。加大乡村骨干教师培养力度,精准培养本土化优秀教师。改革完善“国培计划”,深入推进“互联网+义务教育”,健全乡村教师发展体系。对长期在乡村学校任教的教师,职称评审可按规定“定向评价、定向使用”,高级岗位实行总量控制、比例单列,可不受所在学校岗位结构比例限制。落实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加强乡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按规定将符合条件的乡村教师纳入当地住房保障范围。(十一)加强乡村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按照服务人口1‰左右的比例,以县为单位每5年动态调整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总量,允许编制在县域内统筹使用,用好用足空余编制。推进乡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开招聘,艰苦边远地区县级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根据情况适当放宽学历、年龄等招聘条件,对急需紧缺卫生健康专业人才可以采取面试、直接考察等方式公开招聘。乡镇卫生院应至少配备1名公共卫生医师。深入实施全科医生特岗计划、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和助理全科医生培训,支持城市二级及以上医院在职或退休医师到乡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多点执业,开办乡村诊所,充实乡村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完善乡村基层卫生健康人才激励机制,落实职称晋升和倾斜政策,优化乡镇医疗卫生机构岗位设置,按照政策合理核定乡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总量和水平。优化乡村基层卫生健康人才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加强在岗培训和继续教育。落实乡村医生各项补助,逐步提高乡村医生收入待遇,做好乡村医生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工作,深入推进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推动乡村医生向执业(助理)医师转化,引导医学专业高校毕业生免试申请乡村医生执业注册。鼓励免费定向培养一批源于本乡本土的大学生乡村医生,多途径培养培训乡村卫生健康工作队伍,改善乡村卫生服务和治理水平。(十二)加强乡村文化旅游体育人才队伍建设。推动文化旅游体育人才下乡服务,重点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倾斜。完善文化和旅游、广播电视、网络视听等专业人才扶持政策,培养一批乡村文艺社团、创作团队、文化志愿者、非遗传承人和乡村旅游示范者。鼓励运动员、教练员、体育专业师生、体育科研人员参与乡村体育指导志愿服务。(十三)加强乡村规划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支持熟悉乡村的首席规划师、乡村规划师、建筑师、设计师及团队参与村庄规划设计、特色景观制作、人文风貌引导,提高设计建设水平,塑造乡村特色风貌。统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管护人才互通共享,搭建服务平台,畅通交流机制。实施乡村本土建设人才培育工程,加强乡村建设工匠培训和管理,培育修路工、水利员、改厕专家、农村住房建设辅导员等专业人员,提升农村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及农村住房建设管护水平。五、加快培养乡村治理人才(十四)加强乡镇党政人才队伍建设。选优配强乡镇领导班子特别是乡镇党委书记,健全从乡镇事业人员、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到村任职过的选调生、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常态化机制。实行乡镇编制专编专用,明确乡镇新录用公务员在乡镇最低服务年限,规范从乡镇借调工作人员。落实乡镇工作补贴和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政策,确保乡镇机关工作人员收入高于县直机关同职级人员。落实艰苦边远地区乡镇公务员考录政策,适当降低门槛和开考比例,允许县乡两级拿出一定数量的职位面向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具有本地户籍或在本地长期生活工作的人员招考。(十五)推动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选拔思想政治素质好、道德品行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公道正派、廉洁自律,热心为群众服务的党员担任村党组织书记。注重从本村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本乡本土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中的党员里培养选拔村党组织书记。对本村暂时没有党组织书记合适人选的,可从上级机关、企事业单位优秀党员干部中选派,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探索跨村任职。全面落实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党委组织部门备案管理制度和村“两委”成员资格联审机制,实行村“两委”成员近亲属回避,净化、优化村干部队伍。加大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中考录乡镇公务员、招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力度。县级党委每年至少对村党组织书记培训1次,支持村干部和农民参加学历教育。坚持和完善向重点乡村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制度。(十六)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培育计划。鼓励各地遴选一批高等职业学校,按照有关规定,根据乡村振兴需求开设涉农专业,支持村干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退役军人、返乡创业农民工等,采取在校学习、弹性学制、农学交替、送教下乡等方式,就地就近接受职业高等教育,培养一批在乡大学生、乡村治理人才。进一步加强选调生到村任职、履行大学生村官有关职责、按照大学生村官管理工作,落实选调生一般应占本年度公务员考录计划10%左右的规模要求。鼓励各地多渠道招录大学毕业生到村工作。扩大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招募规模。(十七)加强农村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推动乡镇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吸引社会工作人才提供专业服务,大力培育社会工作服务类社会组织。加大本土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力度,鼓励村干部、年轻党员等参加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评价和各类教育培训。持续实施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支持计划。加强乡村儿童关爱服务人才队伍建设。通过项目奖补、税收减免等方式引导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返乡入乡人员参与社区服务。(十八)加强农村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依法依规划分农村经营管理的行政职责和事业职责,建立健全职责目录清单。采取招录、调剂、聘用等方式,通过安排专兼职人员等途径,充实农村经营管理队伍,确保事有人干、责有人负。加强业务培训,力争3年内轮训一遍。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各地探索建立仲裁员等级评价制度。将农村合作组织管理专业纳入农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范围,完善评价标准。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人才培养,完善激励机制。(十九)加强农村法律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执法人员培训力度,完善工资待遇和职业保障政策,培养通专结合、一专多能执法人才。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力量下沉,通过招录、聘用、政府购买服务、发展志愿者队伍等方式,充实乡镇司法所公共法律服务人才队伍,加强乡村法律服务人才培训。以村干部、村妇联执委、人民调解员、网格员、村民小组长、退役军人等为重点,加快培育“法律明白人”。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构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人员与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的密切联结机制。提高乡村人民调解员队伍专业化水平,有序推进在农村“五老”人员中选聘人民调解员。完善和落实“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六、加快培养农业农村科技人才(二十)培养农业农村高科技领军人才。国家重大人才工程、人才专项优先支持农业农村领域,推进农业农村科研杰出人才培养,鼓励各地实施农业农村领域“引才计划”,加快培育一批高科技领军人才和团队。加强优秀青年后备人才培养,突出服务基层导向。支持高科技领军人才按照有关政策在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农业科技园区等落户。(二十一)培养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人才。依托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等平台,发现人才、培育人才、凝聚人才。加强农业企业科技人才培养。健全农业农村科研立项、成果评价、成果转化机制,完善科技人员兼职兼薪、分享股权期权、领办创办企业、成果权益分配等激励办法。(二十二)培养农业农村科技推广人才。推进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创新,完善公益性和经营性农技推广融合发展机制,允许提供增值服务合理取酬。全面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深化农技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突出业绩水平和实际贡献,向服务基层一线人才倾斜,实行农业农村科技推广人才差异化分类考核。实施基层农技人员素质提升工程,重点培训年轻骨干农技人员。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信息员队伍。鼓励地方对“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发放补贴。开展“寻找最美农技员”活动。引导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开展专家服务基层活动,推广“科技小院”等培养模式,派驻研究生深入农村开展实用技术研究和推广服务工作。(二十三)发展壮大科技特派员队伍。坚持政府选派、市场选择、志愿参加原则,完善科技特派员工作机制,拓宽科技特派员来源渠道,逐步实现各级科技特派员科技服务和创业带动全覆盖。完善优化科技特派员扶持激励政策,持续加大对科技特派员工作支持力度,推广利益共同体模式,支持科技特派员领办创办协办农民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和农业企业。七、充分发挥各类主体在乡村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二十四)完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全面加强涉农高校耕读教育,将耕读教育相关课程作为涉农专业学生必修课。深入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加快培养拔尖创新型、复合应用型、实用技能型农林人才。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改造提升现有涉农专业,建设一批新兴涉农专业。引导综合性高校拓宽农业传统学科专业边界,增设涉农学科专业。加强乡村振兴发展研究院建设,加大涉农专业招生支持力度。加强农林高校网络培训教育资源共享,打造实用精品培训课程体系。(二十五)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加强农村职业院校基础能力建设,优先支持高水平农业高职院校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采取校企合作、政府划拨、整合资源等方式建设一批实习实训基地。支持职业院校加强涉农专业建设、开发技术研发平台、开设特色工艺班,培养基层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采取学制教育和专业培训相结合的模式对农村“两后生”进行技能培训。鼓励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高素质农民、留守妇女等报考高职院校,可适当降低文化素质测试录取分数线。(二十六)依托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培养基层党组织干部队伍。发挥好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分类分级开展“三农”干部培训。以县级党校(行政学校)为主体,加强对村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基层团组织书记等乡村干部队伍的培训。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等模式,将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的教育资源延伸覆盖至村和社区。(二十七)充分发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等培训机构作用。支持职业院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培训学校(机构)、农技推广机构、农业科研院所等,加强对高素质农民、能工巧匠等本土人才培养。探索建立农民学分银行,推动农民培训与职业教育有效衔接。建立政府引导、多元参与的投入机制,将农民教育培训经费按规定列入各级预算,吸引社会资本投入。(二十八)支持企业参与乡村人才培养。引导农业企业依托原料基地、产业园区等建设实训基地,推动和培训农民应用新技术。鼓励农业企业依托信息、科技、品牌、资金等优势,带动农民创办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打造乡村人才孵化基地。支持农业企业联合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建设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基地,培育科技创新人才。八、建立健全乡村人才振兴体制机制(二十九)健全农村工作干部培养锻炼制度。完善县级以上机关年轻干部在农村基层培养锻炼机制,有计划地选派县级以上机关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到乡镇任职、挂职,多渠道选派优秀干部到农村干事创业。(三十)完善乡村人才培养制度。加大公费师范生培养力度,实行定向培养,明确基层服务年限,推动特岗计划与公费师范生培养相结合。推动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建设涉农专业或开设特色工艺班,与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用工企业精准对接,定向培养乡村人才。支持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地方政府、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加强合作,按规定为艰苦地区和基层一线“订单式”培养专业人才。(三十一)建立各类人才定期服务乡村制度。建立城市医生、教师、科技、文化等人才定期服务乡村制度,支持和鼓励符合条件的事业单位科研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到乡村和涉农企业创新创业,充分保障其在职称评审、工资福利、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权益。鼓励地方整合各领域外部人才成立乡村振兴顾问团,支持引导退休专家和干部服务乡村振兴。落实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职称原则上要有1年以上农村基层工作服务经历要求。国家建立医疗卫生人员定期到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从事医疗卫生工作制度。执业医师晋升为副高级技术职称的,应当有累计1年以上在县级以下或者对口支援的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经历。支持专业技术人才通过项目合作、短期工作、专家服务、兼职等多种形式到基层开展服务活动,在基层时间累计超过半年的视为基层工作经历,作为职称评审、岗位聘用的重要参考。对县乡事业单位专业性强的岗位聘用的高层次人才,可采取协议工资、项目工资、年薪制等灵活多样的分配方式,合理确定薪酬待遇。鼓励地方通过建设人才公寓、发放住房补助,允许返乡入乡人员子女在就业创业地接受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解决好返乡入乡人员的居住和子女入学问题。完善社保关系转移接续机制,为返乡入乡人员及其家属按规定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提供便捷服务。(三十二)健全鼓励人才向艰苦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激励制度。适当放宽在基层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条件。对长期在基层一线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加大爱岗敬业表现、实际工作业绩及工作年限等评价权重,落实完善工资待遇倾斜政策,激励人才扎根一线建功立业。推广医疗、教育人才“组团式”援疆援藏经验做法,逐步将人才“组团式”帮扶拓展到其他艰苦地区和更多领域。(三十三)建立县域专业人才统筹使用制度。积极开展统筹使用基层各类编制资源试点,探索赋予乡镇更加灵活的用人自主权,鼓励从上往下跨层级调剂行政事业编制,推动资源服务管理向基层倾斜。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县管校聘”,推广城乡学校共同体、乡村中心校模式。加强县域卫生人才一体化配备和管理,在区域卫生编制总量内统一配备各类卫生人才,强化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鼓励实行“县聘乡用”和“乡聘村用”。(三十四)完善乡村高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组织农民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职业技能竞赛等多种技能评价。探索“以赛代评”、“以项目代评”,符合条件可直接认定相应技能等级。按照有关规定对有突出贡献人才破格评定相应技能等级。(三十五)建立健全乡村人才分级分类评价体系。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完善农业农村领域高级职称评审申报条件,探索推行技术标准、专题报告、发展规划、技术方案、试验报告等视同发表论文的评审方式。对乡村发展急需紧缺人才,可以设置特设岗位,不受常设岗位总量、职称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限制。(三十六)提高乡村人才服务保障能力。完善乡村人才认定标准,做好乡村人才分类统计,加强乡村人才工作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乡村人才管理网络。加强人才管理服务工作,大力发展乡村人才服务业,引导市场主体为乡村人才提供中介、信息等服务。九、保障措施(三十七)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要将乡村人才振兴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建立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指导、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的乡村人才振兴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把乡村人才振兴纳入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和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加强农村工作干部队伍的培养、配备、管理、使用,将干部培养向乡村振兴一线倾斜,选优配强涉农部门领导班子和市县分管乡村振兴的领导干部,注重提拔使用政治过硬、实绩突出的农村工作干部。(三十八)强化政策保障。加强乡村人才振兴投入保障,支持涉农企业加大乡村人力资本开发投入。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和复垦腾退建设用地指标注重支持各类乡村人才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鼓励证券、保险、担保、基金等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引导工商资本投资乡村事业,带动人才回流乡村。(三十九)搭建乡村引才聚才平台。加强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区、农村创业创新园区等平台建设,支持入园企业、科研院所等建设科研创新平台,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奖补等政策,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加强人才驿站、人才服务站、专家服务基地、青年之家、妇女之家等人才服务平台建设,为乡村人才提供政策咨询、职称申报、项目申报、融资对接等服务。(四十)制定乡村人才专项规划。对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评估乡村人才供求总量和结构,细分乡村人才供求缺口,探索建立乡村人才信息库和需求目录。在摸清乡村人才现状基础上,制定乡村人才振兴规划,明确乡村人才振兴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政策措施,推动“三农”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四十一)营造良好环境。完善扶持乡村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建好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改善农村发展条件,提高农村生活便利化水平,吸引城乡人才留在农村。通过优秀人才评选、创新创业比赛、职业技能大赛等途径,每年选树一批乡村人才先进典型,按照规定给予表彰和政策扶持,引导乡村人才增强力争上游、务农光荣的思想观念。

被衣大说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

新华社北京2月23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全文如下。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促进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建设,现就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提出如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和加强党对乡村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把乡村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大力培养本土人才,引导城市人才下乡,推动专业人才服务乡村,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健全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强化人才振兴保障措施,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人才支撑。(二)目标任务。到2025年,乡村人才振兴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乡村振兴各领域人才规模不断壮大、素质稳步提升、结构持续优化,各类人才支持服务乡村格局基本形成,乡村人才初步满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基本需要。(三)工作原则——坚持加强党对乡村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贯彻党管人才原则,将乡村人才振兴纳入党委人才工作总体部署,引导各类人才向农村基层一线流动,打造一支能够担当乡村振兴使命的人才队伍。——坚持全面培养、分类施策。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全方位培养各类人才,扩大总量、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尊重乡村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人才,实施差别化政策措施。——坚持多元主体、分工配合。推动政府、培训机构、企业等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参与乡村人才培养,解决制约乡村人才振兴的问题,形成工作合力。——坚持广招英才、高效用才。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引才与引智相结合,拓宽乡村人才来源,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用好用活人才,为人才干事创业和实现价值提供机会条件,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内在活力。——坚持完善机制、强化保障。深化乡村人才培养、引进、管理、使用、流动、激励等制度改革,完善人才服务乡村激励机制,让农村的机会吸引人,让农村的环境留住人。二、加快培养农业生产经营人才(四)培养高素质农民队伍。深入实施现代农民培育计划,重点面向从事适度规模经营的农民,分层分类开展全产业链培训,加强训后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支持创办领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充分利用现有网络教育资源,加强农民在线教育培训。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计划,加强培训基地建设,培养造就一批能够引领一方、带动一片的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五)突出抓好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培育。深入推进家庭农场经营者培养,完善项目支持、生产指导、质量管理、对接市场等服务。建立农民合作社带头人人才库,加强对农民合作社骨干的培训。鼓励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科技人员、农村实用人才等创办领办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支持农民合作社聘请农业经理人。鼓励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参加职称评审、技能等级认定。三、加快培养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人才(六)培育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深入实施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培育行动,不断改善农村创业创新生态,稳妥引导金融机构开发农村创业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加快建设农村创业创新孵化实训基地,组建农村创业创新导师队伍。壮大新一代乡村企业家队伍,通过专题培训、实践锻炼、学习交流等方式,完善乡村企业家培训体系,完善涉农企业人才激励机制,加强对乡村企业家合法权益的保护。(七)加强农村电商人才培育。提升电子商务进农村效果,开展电商专家下乡活动。依托全国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建立农村电商人才培养载体及师资、标准、认证体系,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层次人才培训。(八)培育乡村工匠。挖掘培养乡村手工业者、传统艺人,通过设立名师工作室、大师传习所等,传承发展传统技艺。鼓励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开展传统技艺传承人教育。在传统技艺人才聚集地设立工作站,开展研习培训、示范引导、品牌培育。支持鼓励传统技艺人才创办特色企业,带动发展乡村特色手工业。(九)打造农民工劳务输出品牌。实施劳务输出品牌计划,围绕地方特色劳务群体,建立技能培训体系和评价体系,完善创业扶持、品牌培育政策,通过完善行业标准、建设专家工作室、邀请专家授课、举办技能比赛等途径,普遍提升从业者职业技能,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专业化、标准化水平,培育一批叫得响的农民工劳务输出品牌。四、加快培养乡村公共服务人才(十)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落实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继续实施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和银龄讲学计划。加大乡村骨干教师培养力度,精准培养本土化优秀教师。改革完善“国培计划”,深入推进“互联网+义务教育”,健全乡村教师发展体系。对长期在乡村学校任教的教师,职称评审可按规定“定向评价、定向使用”,高级岗位实行总量控制、比例单列,可不受所在学校岗位结构比例限制。落实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加强乡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按规定将符合条件的乡村教师纳入当地住房保障范围。(十一)加强乡村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按照服务人口1‰左右的比例,以县为单位每5年动态调整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总量,允许编制在县域内统筹使用,用好用足空余编制。推进乡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开招聘,艰苦边远地区县级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根据情况适当放宽学历、年龄等招聘条件,对急需紧缺卫生健康专业人才可以采取面试、直接考察等方式公开招聘。乡镇卫生院应至少配备1名公共卫生医师。深入实施全科医生特岗计划、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和助理全科医生培训,支持城市二级及以上医院在职或退休医师到乡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多点执业,开办乡村诊所,充实乡村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完善乡村基层卫生健康人才激励机制,落实职称晋升和倾斜政策,优化乡镇医疗卫生机构岗位设置,按照政策合理核定乡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总量和水平。优化乡村基层卫生健康人才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加强在岗培训和继续教育。落实乡村医生各项补助,逐步提高乡村医生收入待遇,做好乡村医生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工作,深入推进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推动乡村医生向执业(助理)医师转化,引导医学专业高校毕业生免试申请乡村医生执业注册。鼓励免费定向培养一批源于本乡本土的大学生乡村医生,多途径培养培训乡村卫生健康工作队伍,改善乡村卫生服务和治理水平。(十二)加强乡村文化旅游体育人才队伍建设。推动文化旅游体育人才下乡服务,重点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倾斜。完善文化和旅游、广播电视、网络视听等专业人才扶持政策,培养一批乡村文艺社团、创作团队、文化志愿者、非遗传承人和乡村旅游示范者。鼓励运动员、教练员、体育专业师生、体育科研人员参与乡村体育指导志愿服务。(十三)加强乡村规划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支持熟悉乡村的首席规划师、乡村规划师、建筑师、设计师及团队参与村庄规划设计、特色景观制作、人文风貌引导,提高设计建设水平,塑造乡村特色风貌。统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管护人才互通共享,搭建服务平台,畅通交流机制。实施乡村本土建设人才培育工程,加强乡村建设工匠培训和管理,培育修路工、水利员、改厕专家、农村住房建设辅导员等专业人员,提升农村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及农村住房建设管护水平。五、加快培养乡村治理人才(十四)加强乡镇党政人才队伍建设。选优配强乡镇领导班子特别是乡镇党委书记,健全从乡镇事业人员、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到村任职过的选调生、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常态化机制。实行乡镇编制专编专用,明确乡镇新录用公务员在乡镇最低服务年限,规范从乡镇借调工作人员。落实乡镇工作补贴和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政策,确保乡镇机关工作人员收入高于县直机关同职级人员。落实艰苦边远地区乡镇公务员考录政策,适当降低门槛和开考比例,允许县乡两级拿出一定数量的职位面向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具有本地户籍或在本地长期生活工作的人员招考。(十五)推动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选拔思想政治素质好、道德品行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公道正派、廉洁自律,热心为群众服务的党员担任村党组织书记。注重从本村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本乡本土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中的党员里培养选拔村党组织书记。对本村暂时没有党组织书记合适人选的,可从上级机关、企事业单位优秀党员干部中选派,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探索跨村任职。全面落实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党委组织部门备案管理制度和村“两委”成员资格联审机制,实行村“两委”成员近亲属回避,净化、优化村干部队伍。加大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中考录乡镇公务员、招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力度。县级党委每年至少对村党组织书记培训1次,支持村干部和农民参加学历教育。坚持和完善向重点乡村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制度。(十六)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培育计划。鼓励各地遴选一批高等职业学校,按照有关规定,根据乡村振兴需求开设涉农专业,支持村干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退役军人、返乡创业农民工等,采取在校学习、弹性学制、农学交替、送教下乡等方式,就地就近接受职业高等教育,培养一批在乡大学生、乡村治理人才。进一步加强选调生到村任职、履行大学生村官有关职责、按照大学生村官管理工作,落实选调生一般应占本年度公务员考录计划10%左右的规模要求。鼓励各地多渠道招录大学毕业生到村工作。扩大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招募规模。(十七)加强农村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推动乡镇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吸引社会工作人才提供专业服务,大力培育社会工作服务类社会组织。加大本土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力度,鼓励村干部、年轻党员等参加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评价和各类教育培训。持续实施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支持计划。加强乡村儿童关爱服务人才队伍建设。通过项目奖补、税收减免等方式引导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返乡入乡人员参与社区服务。(十八)加强农村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依法依规划分农村经营管理的行政职责和事业职责,建立健全职责目录清单。采取招录、调剂、聘用等方式,通过安排专兼职人员等途径,充实农村经营管理队伍,确保事有人干、责有人负。加强业务培训,力争3年内轮训一遍。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各地探索建立仲裁员等级评价制度。将农村合作组织管理专业纳入农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范围,完善评价标准。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人才培养,完善激励机制。(十九)加强农村法律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执法人员培训力度,完善工资待遇和职业保障政策,培养通专结合、一专多能执法人才。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力量下沉,通过招录、聘用、政府购买服务、发展志愿者队伍等方式,充实乡镇司法所公共法律服务人才队伍,加强乡村法律服务人才培训。以村干部、村妇联执委、人民调解员、网格员、村民小组长、退役军人等为重点,加快培育“法律明白人”。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构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人员与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的密切联结机制。提高乡村人民调解员队伍专业化水平,有序推进在农村“五老”人员中选聘人民调解员。完善和落实“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六、加快培养农业农村科技人才(二十)培养农业农村高科技领军人才。国家重大人才工程、人才专项优先支持农业农村领域,推进农业农村科研杰出人才培养,鼓励各地实施农业农村领域“引才计划”,加快培育一批高科技领军人才和团队。加强优秀青年后备人才培养,突出服务基层导向。支持高科技领军人才按照有关政策在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农业科技园区等落户。(二十一)培养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人才。依托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等平台,发现人才、培育人才、凝聚人才。加强农业企业科技人才培养。健全农业农村科研立项、成果评价、成果转化机制,完善科技人员兼职兼薪、分享股权期权、领办创办企业、成果权益分配等激励办法。(二十二)培养农业农村科技推广人才。推进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创新,完善公益性和经营性农技推广融合发展机制,允许提供增值服务合理取酬。全面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深化农技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突出业绩水平和实际贡献,向服务基层一线人才倾斜,实行农业农村科技推广人才差异化分类考核。实施基层农技人员素质提升工程,重点培训年轻骨干农技人员。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信息员队伍。鼓励地方对“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发放补贴。开展“寻找最美农技员”活动。引导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开展专家服务基层活动,推广“科技小院”等培养模式,派驻研究生深入农村开展实用技术研究和推广服务工作。(二十三)发展壮大科技特派员队伍。坚持政府选派、市场选择、志愿参加原则,完善科技特派员工作机制,拓宽科技特派员来源渠道,逐步实现各级科技特派员科技服务和创业带动全覆盖。完善优化科技特派员扶持激励政策,持续加大对科技特派员工作支持力度,推广利益共同体模式,支持科技特派员领办创办协办农民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和农业企业。七、充分发挥各类主体在乡村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二十四)完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全面加强涉农高校耕读教育,将耕读教育相关课程作为涉农专业学生必修课。深入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加快培养拔尖创新型、复合应用型、实用技能型农林人才。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改造提升现有涉农专业,建设一批新兴涉农专业。引导综合性高校拓宽农业传统学科专业边界,增设涉农学科专业。加强乡村振兴发展研究院建设,加大涉农专业招生支持力度。加强农林高校网络培训教育资源共享,打造实用精品培训课程体系。(二十五)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加强农村职业院校基础能力建设,优先支持高水平农业高职院校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采取校企合作、政府划拨、整合资源等方式建设一批实习实训基地。支持职业院校加强涉农专业建设、开发技术研发平台、开设特色工艺班,培养基层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采取学制教育和专业培训相结合的模式对农村“两后生”进行技能培训。鼓励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高素质农民、留守妇女等报考高职院校,可适当降低文化素质测试录取分数线。(二十六)依托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培养基层党组织干部队伍。发挥好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分类分级开展“三农”干部培训。以县级党校(行政学校)为主体,加强对村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基层团组织书记等乡村干部队伍的培训。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等模式,将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的教育资源延伸覆盖至村和社区。(二十七)充分发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等培训机构作用。支持职业院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培训学校(机构)、农技推广机构、农业科研院所等,加强对高素质农民、能工巧匠等本土人才培养。探索建立农民学分银行,推动农民培训与职业教育有效衔接。建立政府引导、多元参与的投入机制,将农民教育培训经费按规定列入各级预算,吸引社会资本投入。(二十八)支持企业参与乡村人才培养。引导农业企业依托原料基地、产业园区等建设实训基地,推动和培训农民应用新技术。鼓励农业企业依托信息、科技、品牌、资金等优势,带动农民创办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打造乡村人才孵化基地。支持农业企业联合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建设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基地,培育科技创新人才。八、建立健全乡村人才振兴体制机制(二十九)健全农村工作干部培养锻炼制度。完善县级以上机关年轻干部在农村基层培养锻炼机制,有计划地选派县级以上机关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到乡镇任职、挂职,多渠道选派优秀干部到农村干事创业。(三十)完善乡村人才培养制度。加大公费师范生培养力度,实行定向培养,明确基层服务年限,推动特岗计划与公费师范生培养相结合。推动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建设涉农专业或开设特色工艺班,与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用工企业精准对接,定向培养乡村人才。支持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地方政府、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加强合作,按规定为艰苦地区和基层一线“订单式”培养专业人才。(三十一)建立各类人才定期服务乡村制度。建立城市医生、教师、科技、文化等人才定期服务乡村制度,支持和鼓励符合条件的事业单位科研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到乡村和涉农企业创新创业,充分保障其在职称评审、工资福利、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权益。鼓励地方整合各领域外部人才成立乡村振兴顾问团,支持引导退休专家和干部服务乡村振兴。落实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职称原则上要有1年以上农村基层工作服务经历要求。国家建立医疗卫生人员定期到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从事医疗卫生工作制度。执业医师晋升为副高级技术职称的,应当有累计1年以上在县级以下或者对口支援的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经历。支持专业技术人才通过项目合作、短期工作、专家服务、兼职等多种形式到基层开展服务活动,在基层时间累计超过半年的视为基层工作经历,作为职称评审、岗位聘用的重要参考。对县乡事业单位专业性强的岗位聘用的高层次人才,可采取协议工资、项目工资、年薪制等灵活多样的分配方式,合理确定薪酬待遇。鼓励地方通过建设人才公寓、发放住房补助,允许返乡入乡人员子女在就业创业地接受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解决好返乡入乡人员的居住和子女入学问题。完善社保关系转移接续机制,为返乡入乡人员及其家属按规定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提供便捷服务。(三十二)健全鼓励人才向艰苦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激励制度。适当放宽在基层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条件。对长期在基层一线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加大爱岗敬业表现、实际工作业绩及工作年限等评价权重,落实完善工资待遇倾斜政策,激励人才扎根一线建功立业。推广医疗、教育人才“组团式”援疆援藏经验做法,逐步将人才“组团式”帮扶拓展到其他艰苦地区和更多领域。(三十三)建立县域专业人才统筹使用制度。积极开展统筹使用基层各类编制资源试点,探索赋予乡镇更加灵活的用人自主权,鼓励从上往下跨层级调剂行政事业编制,推动资源服务管理向基层倾斜。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县管校聘”,推广城乡学校共同体、乡村中心校模式。加强县域卫生人才一体化配备和管理,在区域卫生编制总量内统一配备各类卫生人才,强化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鼓励实行“县聘乡用”和“乡聘村用”。(三十四)完善乡村高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组织农民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职业技能竞赛等多种技能评价。探索“以赛代评”、“以项目代评”,符合条件可直接认定相应技能等级。按照有关规定对有突出贡献人才破格评定相应技能等级。(三十五)建立健全乡村人才分级分类评价体系。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完善农业农村领域高级职称评审申报条件,探索推行技术标准、专题报告、发展规划、技术方案、试验报告等视同发表论文的评审方式。对乡村发展急需紧缺人才,可以设置特设岗位,不受常设岗位总量、职称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限制。(三十六)提高乡村人才服务保障能力。完善乡村人才认定标准,做好乡村人才分类统计,加强乡村人才工作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乡村人才管理网络。加强人才管理服务工作,大力发展乡村人才服务业,引导市场主体为乡村人才提供中介、信息等服务。九、保障措施(三十七)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要将乡村人才振兴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建立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指导、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的乡村人才振兴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把乡村人才振兴纳入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和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加强农村工作干部队伍的培养、配备、管理、使用,将干部培养向乡村振兴一线倾斜,选优配强涉农部门领导班子和市县分管乡村振兴的领导干部,注重提拔使用政治过硬、实绩突出的农村工作干部。(三十八)强化政策保障。加强乡村人才振兴投入保障,支持涉农企业加大乡村人力资本开发投入。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和复垦腾退建设用地指标注重支持各类乡村人才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鼓励证券、保险、担保、基金等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引导工商资本投资乡村事业,带动人才回流乡村。(三十九)搭建乡村引才聚才平台。加强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区、农村创业创新园区等平台建设,支持入园企业、科研院所等建设科研创新平台,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奖补等政策,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加强人才驿站、人才服务站、专家服务基地、青年之家、妇女之家等人才服务平台建设,为乡村人才提供政策咨询、职称申报、项目申报、融资对接等服务。(四十)制定乡村人才专项规划。对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评估乡村人才供求总量和结构,细分乡村人才供求缺口,探索建立乡村人才信息库和需求目录。在摸清乡村人才现状基础上,制定乡村人才振兴规划,明确乡村人才振兴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政策措施,推动“三农”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四十一)营造良好环境。完善扶持乡村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建好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改善农村发展条件,提高农村生活便利化水平,吸引城乡人才留在农村。通过优秀人才评选、创新创业比赛、职业技能大赛等途径,每年选树一批乡村人才先进典型,按照规定给予表彰和政策扶持,引导乡村人才增强力争上游、务农光荣的思想观念。

其静若镜

教师考编制,去城市还是农村?亲身经历者这么说

在各地的教师编制考试中,一般会将城市岗位和农村岗位分开考试,很多立志当老师考编的人对于报考哪类岗位往往会有所纠结,城市教师岗位吸引力更大但竞争更加激烈,农村岗位竞争稍小但局限性大。作为一名在农村中学工作了五年,又在城区中学工作了两年的我来说,城区和农村的学校,感觉完全不一样。应届大学毕业考教师,城区农村如何选?大学毕业后,我参加了教师编制考试,报考了几个地区,城区农村的都有,从考试竞争激烈程度来看,城区的竞争要大大高于农村,我第一次报考的地区是省会城市的一个下辖区,比较幸运的是进了面试,进了面试之后发现,同时进面试的其他人大多是名牌大学研究生毕业,如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学校,而且大多数人都有在职教师的教学经验,而我毕业的大学名气不大,自己除了教育实习外也没有其他教学经历。因此,这一次考试意料当中的没有上岸。可以看出,城区,特别是经济较发达的城市教师岗位会吸引其他地区在编在岗的教师来报考,虽然招考时分了毕业生岗位和骨干教师岗位,但很多其他地区在职在编的老师只要在年龄范围内都会以毕业生身份来参加考试,无形中增加了竞争的激烈程度。后来参加了该城市下辖县的农村教师招聘考试,竞争没有那么激烈,但也不小,达到了30比1,由于当时发挥比较好,顺利考上,分配到了农村,成为一名农村中学老师。因此,对应届大学毕业生报考选择来说,我是这么看的:1、农村学校对年轻教师包容性更大,城区学校对年轻教师要求更高。由于农村教师流动性大,每年都有新鲜血液补充,大家都是新手,农村学校领导对于教学成绩的要求没有那么高,作为新手老师,在农村学校面临的压力相对来说要小一些,有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我曾经工作的农村学校,学校领导笑称学校就是教师人才培养基地,培养了一批人考走了,再来一批人,继续培养。当然,如果感觉自己特别优秀,可以选择直接报城区,压力就是动力,考进城区后更有利于激发自己的潜力,成长更快。2、城区学校生活方便,农村学校更加安静。我是一个喜静的人,所以来到农村学校后,丝毫没有因为环境的寂静感到不适。但如果你是一个喜欢热闹,对生活环境要求高的人,建议加吧劲,努力考城区学校,毕竟在城区干啥都更方便。3、农村学校有教师宿舍,城区学校最多只提供临时休息用房。在农村学校,由于土地廉价,学校有大片地能用来建教师宿舍,每个教师能分配到宽敞的套间,带厨房和卫生间的那种,还配好了床铺和电视机,教师不用外出租房,对于刚参加工作的年轻老师来说,能省一笔不小的租房费用,相对来说,在城区生活成本要更高,外面租房的话每月至少一千五,当然城区有些学校能提供单间的临时休息用房(由以前的学生宿舍改建而成),要求不高的话也是可以住的。在农村学校教书和城市学校教书哪个更累?1、农村学校由于规模较小,专业老师很难配齐,出现甲专业老师教乙专业的现象很普遍,除了语数英三门主科外,其他科目教研组形同虚设,教师基本上属于但单打独斗,我刚参加工作时,由于学校一位英语老师休产假,教导主任便安排我教了两个班的英语,一个班的政治加班主任,当时成了全校课程最多的老师,课多,要学习的东西更多,确实比较累!后来,学校缺少生物老师,我便又开始教生物,总之分到农村学校要做好教任何一门学科的准备。城区学校规模大,竞争大,教师配备齐全,各部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制度清晰,教研组集体备课,教学方面没有跨科教学的担忧,能专注于教自己所学专业科目课程,在这方面来说城区学校相对轻松。2、农村学校很多孩子属于留守儿童,大多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住在一起,家庭教育的缺失让一些孩子学习习惯糟糕,学习目标不明确,沉迷于手机与电脑游戏,教学成绩很难提上来。在一些情况下,家长不能与学校老师不能有效配合,有些家长甚至还会对教师大加责难,让老师身心俱疲。我以前有个同事对没有背诵过关的学生留校背诵的时候,家长直接打电话过来责备老师不应该留校,威胁他说如果孩子在回家的路上出了什么事要你老师来负责。城区学校家长普遍更重视教育,家长对自己孩子的要求更高,家校配合度更好。但正因为如此,家长对老师的要求也更高,教师的压力也比较大。在这方面来说城区教师和农村教师承受着不同角度的压力。3、农村学校教师间竞争压力不大,有时甚至不存在竞争,我以前工作的农村中学,一个年级3个班,全校才9个班,由于缺乏生物教师,初二年级的3个班生物全是我教,这个纯粹就是自己和自己竞争。而且,农村学校会议少,一个礼拜就开一次周前会。到了城区中学后,一个年级就有25个班,每次考试,全年级各个班的优秀率,及格率和平均分都会公示,如果自己教的班级成绩太差真的会不好意思。每次考试后,学生会、家长会、科任老师会必不可少,还有各项活动的各项会议,所占用的时间很多,在这方面来讲,城区学校老师压力要大大高于农村老师。在农村学校和城区学校哪个发展空间更大?1、农村学校相对来说地处偏远,最远的农村学校进城开车要一个多小时,学校教师基本上是两个年龄阶段,一是刚毕业参加工作的年轻老师,二是快退休的老师。并且教师的流动性大,很多老师达到一定年限后都考走了。由于实际情况的存在,教学成绩要求也不高,教学压力这一块不大。很多年龄大一些的老教师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安稳熬到退休,然后享受含饴弄孙的乐趣,在这样的环境中,很容易让自己安于现状,教学水平提升不会很明显。2、城区学校教师年龄分布较合理,我所在的学校教师目前平均年龄32岁,很多老师正处于教学黄金年龄,年级较大的老师和年轻老师上一样的课时量依然兢兢业业,对年轻教师起了榜样示范作用,学校教研氛围浓厚,平台更大,团队作战,力量更强,特别是在参加教学比赛当中最能体现,很多同事灵活智慧的教学方法和踏实高效的工作作风能让你学习到很多,成长很多。在自我成长与发展空间方面,城区学校有较大的优势。不过,教师的成长速度归根到底还在于自己的态度,你有一颗钻研的心,即使是在农村中学也能闪闪发光,我们县农村的一位生物老师就受到了省级媒体的采访报道,他为了让学生更牢固的识记知识点,将这些知识点编成rap,寓教于乐,创意满满,效果很好,深受学生喜爱。3、农村学校评职称相对容易,一般情况下,到了年龄就能评上。城区教师评职称竞争相当大,因为教师人数多,名额又限制得紧,有很多老师40多岁了还是个初级职称,在上一次的晋级中级职称中,城区最大的一位老师是52岁。所以,来城区当教师,职称晋级方面要保持好心态,顺其自然。总体来讲,在城镇化大背景下,教师的流动大趋势是从农村流向城市,但依然有一部分老师会选择扎根农村,为农村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这部分老师是值得我们点赞和敬佩的。各位网友,你觉得一名安逸的农村老师有必要去竞争激烈的城区学校当老师吗?欢迎讨论。

管仲

教师考编制,去城市还是农村?亲身经历者这么说

在各地的教师编制考试中,一般会将城市岗位和农村岗位分开考试,很多立志当老师考编的人对于报考哪类岗位往往会有所纠结,城市教师岗位吸引力更大但竞争更加激烈,农村岗位竞争稍小但局限性大。作为一名在农村中学工作了五年,又在城区中学工作了两年的我来说,城区和农村的学校,感觉完全不一样。应届大学毕业考教师,城区农村如何选?大学毕业后,我参加了教师编制考试,报考了几个地区,城区农村的都有,从考试竞争激烈程度来看,城区的竞争要大大高于农村,我第一次报考的地区是省会城市的一个下辖区,比较幸运的是进了面试,进了面试之后发现,同时进面试的其他人大多是名牌大学研究生毕业,如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学校,而且大多数人都有在职教师的教学经验,而我毕业的大学名气不大,自己除了教育实习外也没有其他教学经历。因此,这一次考试意料当中的没有上岸。可以看出,城区,特别是经济较发达的城市教师岗位会吸引其他地区在编在岗的教师来报考,虽然招考时分了毕业生岗位和骨干教师岗位,但很多其他地区在职在编的老师只要在年龄范围内都会以毕业生身份来参加考试,无形中增加了竞争的激烈程度。后来参加了该城市下辖县的农村教师招聘考试,竞争没有那么激烈,但也不小,达到了30比1,由于当时发挥比较好,顺利考上,分配到了农村,成为一名农村中学老师。因此,对应届大学毕业生报考选择来说,我是这么看的:1、农村学校对年轻教师包容性更大,城区学校对年轻教师要求更高。由于农村教师流动性大,每年都有新鲜血液补充,大家都是新手,农村学校领导对于教学成绩的要求没有那么高,作为新手老师,在农村学校面临的压力相对来说要小一些,有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我曾经工作的农村学校,学校领导笑称学校就是教师人才培养基地,培养了一批人考走了,再来一批人,继续培养。当然,如果感觉自己特别优秀,可以选择直接报城区,压力就是动力,考进城区后更有利于激发自己的潜力,成长更快。2、城区学校生活方便,农村学校更加安静。我是一个喜静的人,所以来到农村学校后,丝毫没有因为环境的寂静感到不适。但如果你是一个喜欢热闹,对生活环境要求高的人,建议加吧劲,努力考城区学校,毕竟在城区干啥都更方便。3、农村学校有教师宿舍,城区学校最多只提供临时休息用房。在农村学校,由于土地廉价,学校有大片地能用来建教师宿舍,每个教师能分配到宽敞的套间,带厨房和卫生间的那种,还配好了床铺和电视机,教师不用外出租房,对于刚参加工作的年轻老师来说,能省一笔不小的租房费用,相对来说,在城区生活成本要更高,外面租房的话每月至少一千五,当然城区有些学校能提供单间的临时休息用房(由以前的学生宿舍改建而成),要求不高的话也是可以住的。在农村学校教书和城市学校教书哪个更累?1、农村学校由于规模较小,专业老师很难配齐,出现甲专业老师教乙专业的现象很普遍,除了语数英三门主科外,其他科目教研组形同虚设,教师基本上属于但单打独斗,我刚参加工作时,由于学校一位英语老师休产假,教导主任便安排我教了两个班的英语,一个班的政治加班主任,当时成了全校课程最多的老师,课多,要学习的东西更多,确实比较累!后来,学校缺少生物老师,我便又开始教生物,总之分到农村学校要做好教任何一门学科的准备。城区学校规模大,竞争大,教师配备齐全,各部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制度清晰,教研组集体备课,教学方面没有跨科教学的担忧,能专注于教自己所学专业科目课程,在这方面来说城区学校相对轻松。2、农村学校很多孩子属于留守儿童,大多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住在一起,家庭教育的缺失让一些孩子学习习惯糟糕,学习目标不明确,沉迷于手机与电脑游戏,教学成绩很难提上来。在一些情况下,家长不能与学校老师不能有效配合,有些家长甚至还会对教师大加责难,让老师身心俱疲。我以前有个同事对没有背诵过关的学生留校背诵的时候,家长直接打电话过来责备老师不应该留校,威胁他说如果孩子在回家的路上出了什么事要你老师来负责。城区学校家长普遍更重视教育,家长对自己孩子的要求更高,家校配合度更好。但正因为如此,家长对老师的要求也更高,教师的压力也比较大。在这方面来说城区教师和农村教师承受着不同角度的压力。3、农村学校教师间竞争压力不大,有时甚至不存在竞争,我以前工作的农村中学,一个年级3个班,全校才9个班,由于缺乏生物教师,初二年级的3个班生物全是我教,这个纯粹就是自己和自己竞争。而且,农村学校会议少,一个礼拜就开一次周前会。到了城区中学后,一个年级就有25个班,每次考试,全年级各个班的优秀率,及格率和平均分都会公示,如果自己教的班级成绩太差真的会不好意思。每次考试后,学生会、家长会、科任老师会必不可少,还有各项活动的各项会议,所占用的时间很多,在这方面来讲,城区学校老师压力要大大高于农村老师。在农村学校和城区学校哪个发展空间更大?1、农村学校相对来说地处偏远,最远的农村学校进城开车要一个多小时,学校教师基本上是两个年龄阶段,一是刚毕业参加工作的年轻老师,二是快退休的老师。并且教师的流动性大,很多老师达到一定年限后都考走了。由于实际情况的存在,教学成绩要求也不高,教学压力这一块不大。很多年龄大一些的老教师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安稳熬到退休,然后享受含饴弄孙的乐趣,在这样的环境中,很容易让自己安于现状,教学水平提升不会很明显。2、城区学校教师年龄分布较合理,我所在的学校教师目前平均年龄32岁,很多老师正处于教学黄金年龄,年级较大的老师和年轻老师上一样的课时量依然兢兢业业,对年轻教师起了榜样示范作用,学校教研氛围浓厚,平台更大,团队作战,力量更强,特别是在参加教学比赛当中最能体现,很多同事灵活智慧的教学方法和踏实高效的工作作风能让你学习到很多,成长很多。在自我成长与发展空间方面,城区学校有较大的优势。不过,教师的成长速度归根到底还在于自己的态度,你有一颗钻研的心,即使是在农村中学也能闪闪发光,我们县农村的一位生物老师就受到了省级媒体的采访报道,他为了让学生更牢固的识记知识点,将这些知识点编成rap,寓教于乐,创意满满,效果很好,深受学生喜爱。3、农村学校评职称相对容易,一般情况下,到了年龄就能评上。城区教师评职称竞争相当大,因为教师人数多,名额又限制得紧,有很多老师40多岁了还是个初级职称,在上一次的晋级中级职称中,城区最大的一位老师是52岁。所以,来城区当教师,职称晋级方面要保持好心态,顺其自然。总体来讲,在城镇化大背景下,教师的流动大趋势是从农村流向城市,但依然有一部分老师会选择扎根农村,为农村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这部分老师是值得我们点赞和敬佩的。各位网友,你觉得一名安逸的农村老师有必要去竞争激烈的城区学校当老师吗?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