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致所有文都考研学子的一封信(上)达芙妮

致所有文都考研学子的一封信(上)

各位文都考研的同学:大家好,我是文都学员王立尧。说到我自己,可能我是所有文都学员里面,参加过表彰大会最多的人了吧,遥想大二的时候,我代表所有19级考研的早起鸟的考研学生站在这里演讲,那时候的我站在这个台上,心里想着两件事:第一件事是祝贺所有考上的学长学姐,第二件事是对于自己未来考研的憧憬,可以说,自从大一我敲门进入文都报名的那一刻起,我就想着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我都会义无反顾的坚持考研这条路。此刻,我第三次来到表彰大会,看着台下的你们,好似看到曾经的自己那有些迷茫有些担忧的眼神,但是我要告诉你们,既然你们选择考研这条路,就算跪着也要坚持走下去!鸡汤说到这我就要开始说正事了。首先介绍一下我自己的情况。我不知道在场的有没有物理系数媒的学弟学妹们,如果有那你们一定知道,咱们专业每年的传统就是很多人报考同一个专业,就是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可能还有些同学对于这个专业有些迷茫,说到底,就是将教育和现代信息化相结合,运用现代化的工具来传授教育知识。我报考的是华中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可以说华中师大几乎是我们物理系数媒专业每年必报的学校,到今年已经是第四年了,最好的成绩是去年学姐周殊言,以初试复试第一的成绩被录取。今年我们有三个同学被录取,我是所有数媒专业考现代教育技术第一个男生被录取的。我初试成绩357分,政治英语65分,专业课一333教育综合110分,专业课二C语言程序设计117分。初试成绩排名这个华中师大现代教育技术38名。华中师大现代教育技术应该算是全国所有现代教育技术学校里招生人数比较多的学校了,19年招生50人,推免1人。去年招生45人,我估计2020年华中师大招生的人数不会减少,应该还会增加。复试结束后,我前进12名,最后成绩是第26名。其实说实话,这一年一路走过来,除了艰辛的备考以外,最重要的一定是信念和决心。当你决定要去考研的那一刻起,你就要想好,未来的这几个月的路该怎么走。不知道大家的复习情况是怎么样了。如果听过一些老师的考研规划课,大部分人会听过说,3,4,5月是基础阶段,6,7,8是强化,然后9月份以后就是冲刺阶段了。如果你是按照这样的进度来进行,那么这也许是最正确的选择。按部就班,一步一步的循序渐进是考研路上的必修课。现在处于基础阶段,每门科目都要有自己的方式,而且每门科目的在不一样的阶段,复习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首先,101政治,在基础阶段要做的就是把四本书的最难学的一本马原给先拿下,不是说要在这一阶段完全学懂,但要求就是明白马原中的相关知识点和原理,因为他们是贯穿整个政治最基础的框架。要有上层建筑,首先要建好经济基础。马原就是整个整治中的经济基础,跟着文都的大牌老师,边听课边理解书上的内容,适当做一些马原的选择题,到了强化阶段,马原依然是重点,除此之外,毛中特和史纲也要紧跟着老师的脚步进行,这两个科目没有马原难,相对来说属于记忆性科目,所以最重要的就是书上知识点的记忆与掌握,在这里我有个技巧就是画出一个历史时间轴,从近代史的开端1840年开始,一直划画到2050年,并且标注上每个时间段上的历史事件,以后就背这个时间轴,毛中特和史纲就可学起来方便许多。政治属于一个头轻脚重的科目,但在所有的复试时间段中,马原最主要攻克的一定是选择题,选择题得高分政治才能高分,尤其是多选题。在最后的阶段 每个人都会背大题,而且参考的书目都是那几本,拉不开差距的,选择题这里我推荐蒋中挺800题,任燕翔1200题,这三本我都刷完了大约两遍。在11月份末,背大题是完全来得及,主要参考书目,配合任燕翔主观题跟我背,足够。最后政治大家的考试成绩相差不会很多,大部分人都在60到70之间,所以,政治最重要的就是,跟着一个老师走,就没问题了。接着,就到了204英语,作为专硕的考生,我考的是英语二。江湖上流传英语二比英语一简单这一说。简单的地方,最主要的区别在新题型和翻译上面。作文差距也有些,一个是图画一个是图表。考英语二的同学比英语一省力的地方就是新题型和翻译的难度上,除此之外,几乎差不多,我说的差不多是指题型和做题方法,千万别以为英语二的难度会低很多,因为就今年的考试来看,英语二的阅读的难度上升里一个档次,很多细节题做的时候总在两个选项中徘徊纠结,我考试的时候就是这样。先说一下英语的复习方法,如果说政治是头轻脚重,那么英语就是头重脚轻。英语不同于其他科目,这门科目是从小学开始就在每个人上学经历中都学过的,每个人的英语基础不一样,复习的方法就大有不同,如果你六级500+的选手,你完全不用在意你的英语,因为这门科目不会让你觉得慌张,你只需要跟着老师走下去就OK了,大部分时间就放在专业课上面去吧。英语基础薄弱的同学,你一定要记住,在考研的这段期间要有每天都去复习英语的习惯,利用零散时间去刷一刷单词就可以,现在基础阶段,每天跟着老师的公众号,去看每日一句和每日一讲。何凯文老师的长难句基础阶段的课程一定要看完,然后试着自己去练习断句,找主谓,切分。英语真的是只要养成好的习惯你就不会有问题。到了强化阶段,最重要的复习资料就是真题,因为英语二的真题很少,所以先做英语一的阅读和小作文真题。真题的宝贵价值真的太重要了!到了冲刺阶段,一定自己去背作文,更要自己写作文!不要指望背一篇就上考场,多背各种类型,然后默写下来。并且,在后期也要模拟考试,英语模拟考试太重要了!!三个小时的时间里,你要按照小作文→大作文→阅读→新题型→翻译→完型的顺序去做。这些在跟着老师的课他都会讲,至于英语二听课听哪个老师,别问,问就是波妈(谭剑波)!!!未完待续,下一篇我们继续说专业课(文章太长了,哈哈哈)本文《致所有文都考研学子的一封信》来自华中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专业19级研究生王同学。19考研初试成绩357分,政治英语65分,专业课一333教育综合110分,专业课二C语言程序设计117分

死也

天津外国语大学2021硕士研究生四批拟录取名单汇总!包含36个专业

昨晚,天津外国语大学研招办公布了2021年硕士研究生第四批拟录取名单。包含了各专业的拟录取人数。以各种语言类口译和笔译专业为主,也包含了哲学专业的录取名单。——包含各专业的初试成绩,复试成绩,以及录取成绩。这组数据对明年准备报考该校的同学来说,务必收藏好!因为麦麦把近期四批的拟录取名单一起整理了发布了出来。务必收藏好本文!第四批拟录取名单(4月4日):10个专业;第三批拟录取名单(4月2日):8个专业;第二批拟录取名单(4月1日):11个专业(含4个第一批专业);第一批拟录取名单(3月4日):11个专业;PS:如果在这批#天津外国语大学#录取名单里面有你的名字,请同学在留言区留下您的祝福!让更多的同学们一起“沾沾喜气”!另外,高级翻译学院的英语语言文学(同声传译)专业,即将在 4月5日22:00开放调剂,调剂关闭时间为: 4月6日10:00。有需要的同学请务必早做准备。这已经是该校第七批调剂专业了,所剩名额和专业不多了。2021年天津外国语大学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示(第四批)第四批拟录取名单是4月4日晚10点公布,含一志愿及调剂学生,共10个专业。德语笔译拟录取名单俄语笔译拟录取名单俄语口译拟录取名单日语笔译拟录取名单日语口译拟录取名单日语语言文学(高翻学院)拟录取名单日语语言文学(日语学院)拟录取名单英语口译拟录取名单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拟录取名单哲学拟录取名单2021年天津外国语大学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示(第三批)第三批拟录取名单实在4月2日公布的。请考生注意查看,含一志愿+调剂考生。共计8个专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拟录取名单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拟录取名单朝鲜语笔译拟录取名单朝鲜语口译拟录取名单法语口译拟录取名单法语语言文学拟录取名单西班牙语笔译拟录取名单意大利语语言文学拟录取名单2021年天津外国语大学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示(第二批)第二批拟录取名单是在4月1日公布,不包含推免生。11个专业录取名单:阿拉伯语笔译拟录取名单阿拉伯语语言文学拟录取名单管理科学与工程拟录取名单国际商务拟录取名单金融拟录取名单汉语国际教育拟录取名单汉语言文字学拟录取名单葡萄牙语语言文学拟录取名单亚非语言文学拟录取名单现代教育技术拟录取名单学科教学英语拟录取名单2021年天津外国语大学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示(第一批)第一批拟录取名单于3月31日公布,包含11个专业,不含推免生。理论经济学拟录取名单第一批国际商务拟录取名单政治学理论外交学国际政治拟录取名单新闻与传播拟录取名单中国古代文学拟录取名单德语语言文学拟录取名单德语口译拟录取名单第一批西班牙语笔译拟录取名单西班牙语语言文学拟录取名单第一批金融拟录取名单第一批管理科学与工程拟录取名单-end-注:文中数据均来自天津外国语大学研招办,麦麦仅作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百厌妹

考研:最值得报考的四个专业,就业前景光明,薪资待遇高

随着大学毕业生的数量越来越多,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许多招聘单位对学历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所学的专业也有具体的要求。大学中共有近百个学科,500多个专业,这么这些专业中既有大众追捧的热门专业,也有无人问津的冷门专业。尤其是当年考大学被调剂到自己不喜欢的专业,所以这部分同学对自己的专业很不满意,把希望寄托在考研上,希望通过考研,圆自己的梦想,自己喜欢的领域,闯出一片天地。下面给大家推荐,大学中最值得考研的四个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就业前景一片光明,身价立马翻倍。1、行政管理行政管理专业历来是接收研究生的大户,这个专业主要是运用国家权力对社会事务的管理,也泛指企业和事业单位中的行政事务管理,是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分支。这个专业主要是以单位的行政管理事务为研究对象,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高素质行政管理专门人才。随着社会的发展,行政管理的对象会更加广泛和细化,所以未来行政管理人员的需求会越来越大。这个专业的就业单位主要以各级党政机关,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为主。著名院校有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和中山大学等。2、新能源科学与工程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来对能源的需求会越来越大。社会供给的传统能源,尤其是石化能源日趋减少。因此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这个新兴产业应运而生,这是一个技术领先的专业。我国在这方面已经走出领先的一步,计划在山东建设中国能源大学,未来对这个专业的研究生需求会越来越大。希望立志于能源研究专业的同学,一定要把握住这个机会,争取顺利考研,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著名的院校有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3、公安管理专业公安管理专业主要是培养在公安机关部门从事综合管理以及警务保障,以及其他相关工作的高级管理人才。这个专业属于法学大类专业中的一个分支,要求毕业生能在公安部门从事犯罪侦查工作,或是检察院、法院等部门从事司法相关工作。我国目前从事公安工作的人员严重不足,尤其是对高素质的人才需求很大。公安大学本科毕业生基本上都能在本专业顺利就业,研究生毕业更容易受到单位的青睐,还没毕业基本上就被用人单位签约。比较著名的公安类院校有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刑事警察学院、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等。4、教育管理教育管理就是通过对教育内部人力、财力和物力等资源的综合调控,达到配合最佳,效率最高,实现教育管理目标的活动过程。这个专业可以细分为教育行政管理和学校管理两大类,主要是学习现代教育管理知识和教育科学理论,管理类的相关培训。这个专业的研究生毕业后主要从事高等院校的教学及管理工作,目前随着大学的规模越来越大以及对现代管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所以这类专业在研究生这个阶段是相对于比较好就业的。著名院校有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现在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招聘单位对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选择考研也是为今后就业,提高竞争力的一种手段。但同学们在选择时一定要综合考虑社会的需求,来确定自己的定位,选择对了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对于以上提到的这四个专业。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战警

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2020年考研报录比1:10?

山东师范大学是山东省省属重点高校,也是最早的一批。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2年山东大学堂内设师范馆。1950年10月,在原华东大学教育学院和山东省行政干校的基础上组建山东师范学院。1952年原齐鲁大学物理、化学、生物三系并入。1981年3月,学校更名为山东师范大学。现有24个学院(部),87个本科专业,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6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覆盖十大学科门类,学科、专业学位数量居省属高校前列。新闻与传媒学院成立于2017年。学院前身是1985年设立的电化教育专业,1993年成立电教系,1995年学校在电教系、电教中心、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的基础上成立了传播学院,2011年专业整合后更名为传媒学院,2017年5月学科整合后更名为新闻与传媒学院。学院设有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文学、新闻学、广播电视学、数字媒体艺术、播音主持艺术六个本科专业。学院现有戏剧与影视学、新闻与传播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山东省最早),下设广播电视艺术学(含广播影视语言艺术方向)、电影学、新闻学、传播学四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另设有三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分别为:电影、广播电视、新闻与传播。一、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考研招生目录及人数1、招生院系:新闻与传媒学院2、招生专业:055200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3、研究方向:不区分研究方向,只招收全日制。4、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④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5、招生人数:2020年招生计划:未公布。不过2018和2019年固定招生人数在36人左右。6、学费及学制:全日制学制2年,学费10000元/年。二、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复试分数线及报录比(近三年)2019年:政治:51,外语:51,专业课:77,总分:355分招生计划33人,报名人数218人,上线人数45人,实际录取36人,报录比1:62018年:政治:55,外语:55,专业课:83,总分:345分招生计划26人,报名人数191人,上线人数30人,实际录取37人,报录比1:5.22017年:政治:53,外语:53,专业课:80,总分:345分招生计划10人,报名人数50人,上线人数13人,实际录取14人,报录比1:3.6育明考研点评:山东师范大学,进入国家线就可以进复试,一般这个专业不会再单独划线。从近两年的报考情况可以看出2017年以前这个专业招生人数很少,自2018年后招生人数剧增。当然了报名人数也是直线上升的,报录比一年比一年高,至于2020年能否达到1:10,让我们拭目以待。这个主要是因为有些山东考生不再盲目的报考211,觉得山师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往年是进了复试就能被录取,从19年开始,进入复试也会有少部分不能被录取,所以复试的参考书也要看起来了。三、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考研参考书目(官方指定参考书目)1、初试参考书目:《新闻报道教程》高钢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年版;《新闻编辑学》(第三版),蔡雯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4 年版;《新闻评论教程》(第二版),马少 华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 年版;《传播学教程》(第二版),郭庆光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2011 年版;《网络传播概论》(第三版), 彭兰著,中国人民大学出 版社,2012 年版。2、复试笔试科目及参考书目《大众传播 理论:范式与流派》, 刘海龙编,中国人民大 学出版社,2008 年版;《新闻学概论》(第五 版),李良荣著,复旦 大学出版社,2013 年版;《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新闻大学》 《现代传播》《新闻记者》等专业学术期刊。3、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 目及参考书目①中国新闻传播史: 《中国新闻传播史:传 媒社会学的视角》(第 二版),陈昌风著,清华大学出版社;②外国新闻传播史: 《全球新闻传播史》 (第二版),李彬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四、2018年真题分析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试题有简答题5个,论述题4个,考题的方向是新媒体和社会热点居多。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试题有4个简答题,2个论述题,1个消息写作,1个评论写作。其中新闻评论是考察的重点,简单、论述和最后的大题都会考到这部分的内容,需要重点关注和多进行练习。五、山东师范大学2020年研究生招生变化与2019年招生专业目录相比,2020年招生专业目录有非常大的变化。1、新增招生专业外国语学院:亚非语言文学公共管理学院: 外国哲学、 政治学理论(由马克思主义学院调入)、中外政治制度音乐学院:(全日制/非全日制)艺术硕士(舞蹈)图书馆:(非全日制)图书情报2、暂停招生专业马克思主义学院:伦理学、科学技术哲学、国际政治(已调整至公共管理学院)教育学部: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非全日制)现代教育技术外国语学院:(全日制/非全日制)学科教学(英语)商学院:(非全日制)会计硕士3、调整招生学科专业,这个影响不大,不再赘述4、初试科目变化专业商学院:技术经济及管理公共管理学院:土地资源管理美术学院:美术学、美术、艺术设计音乐学院:音乐5、初试参考书目变化专业新闻与传媒学院:新闻学、戏剧与影视学(广播电视艺术学方向)、广播电视其他专业也有十多个有变化,这个是特别特别重要的。6、研究方向变化专业这个也有近20个,大家可以去山师的网站上关注一下。

大稻埕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根据《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加快推进新时代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方案。一、成就与挑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主渠道。自1991年开始实行专业学位教育制度以来,我国逐步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一是完善了我国学位制度,开辟了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通道,实现了单一学术学位到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并重的历史性转变。二是探索建立了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教融合为途径的中国特色专业学位培养模式。三是培养输送了一大批人才。截至2019年,累计授予硕士专业学位321.8万人、博士专业学位4.8万人。四是有力支撑了行业产业发展,针对行业产业需求设置了47个专业学位类别,共有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996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78个,基本覆盖了我国主要行业产业,部分专业学位类别实现了与职业资格的紧密衔接。五是探索形成了国家主导、行业指导、社会参与、高校主体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格局,积累了中国特色专业学位发展经验。面对新时代的新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认识需要进一步深化,重学术学位、轻专业学位的观念仍需扭转,简单套用学术学位发展理念、思路、措施的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二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结构与质量问题并存,类别设置仍不够丰富,设置机制不够灵活,个别类别发展缓慢,培养规模仍需扩大,培养模式仍需创新,培养质量亟待提高。三是博士专业学位发展滞后,类别设置单一,授权点数量过少,培养规模偏小,不能适应行业产业对博士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四是发展机制需要健全,在学科专业体系中的地位需要进一步凸显,人才需求与就业状况的动态反馈机制不够完善,与职业资格的衔接需要深化,多元投入机制需要加强,产教融合育人机制需要健全,学校内部管理机制仍需创新。二、发展与目标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深刻变化,经济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断增长,各行各业的知识含量显著提升,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知识能力、专业化程度提出了更高要求,从数量到质量的转变更加需要高层次专业化教育。专业学位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科技越发达、社会现代化程度越高,社会对专业学位人才的需求越大,越需要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主动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路径。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全球科技创新进入密集活跃期,新经济、新业态不断涌现,国际科技竞争日趋激烈,大国竞争越来越体现在科技和人才的竞争。目前,我国在很多领域都有尚待突破的关键技术,成为制约我国创新发展的瓶颈,这些技术相当程度集中在科技应用和转化方面,需要大量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同时,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也对我国公共卫生等领域高水平、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挑战。专业学位以提高实践创新能力为目标,在适应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化、专业化、对人才需求多样化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已成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需要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专业学位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重点。长期以来,研究生教育把培养教学科研人员作为目标,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是研究生就业的主要渠道,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才市场的需求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研究生在行业产业就业的比例逐年提高,各行各业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需求越来越大。从国际上看,美英法德日韩等发达国家高度重视专业学位发展,以职业导向或较强应用性的领域为重点,设置类型丰富、适应专门需求的专业学位,有力支撑其经济社会发展。专业学位具有相对独立的教育模式,以产教融合培养为鲜明特征,是职业性与学术性的高度统一。国内外的需求变化表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地位日益重要,必须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主要针对社会特定职业领域需要,培养具有较强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专业学位一般在知识密集、需要较高专业技术或实践创新能力、具有鲜明职业特色、社会需求较大的领域设置。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面向国家发展重大战略,面向行业产业当前及未来人才重大需求,面向教育现代化,进一步凸显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重要地位,以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为主线,按照需求导向、尊重规律、协同育人、统筹推进的基本原则,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发展机制,优化规模结构,夯实支撑条件,全面提高质量,为行业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目标是,到2025年,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增设一批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大幅增加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进一步创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产教融合培养机制更加健全,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衔接更加紧密,发展机制和环境更加优化,教育质量水平显著提升,建成灵活规范、产教融合、优质高效、符合规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三、着力优化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结构1.完善硕士专业学位类别设置和授予标准。硕士专业学位类别设置条件,应更加突出鲜明的职业背景和专业人才指向,增强对行业产业发展的快速响应能力和针对性,一般应要求具有广泛的社会需求,明确的职业指向,所对应职业领域的人才培养已形成相对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硕士专业学位授予基本要求,应更加突出研究生掌握相关行业产业或职业领域的扎实基础理论、系统专门知识的程度,以及通过研究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2.健全更加灵活的硕士专业学位类别管理机制。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在现代制造业、现代交通、现代农业、现代信息、现代服务业和社会治理等领域,增设一批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开展硕士专业学位类别自主设置试点,放权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自主设置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定期统计并向社会公布。改进硕士专业学位类别进入专业学位目录的机制,对于由高校自主设置的硕士专业学位类别,若已在高校形成一定规模,得到社会和行业产业认可,形成了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和知识体系,有长期稳定人才需求,招生就业良好,由行业产业、高校进行论证后提出申请,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批通过后,即进入硕士专业学位目录。行业主管部门、行业产业协会等也可提出硕士专业学位类别设置申请,基本程序与博士专业学位类别设置程序一致。3.推动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模稳健增长。稳步扩大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布局,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原则上只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点以专业学位授权点为主,支持学位授予单位将主动撤销的学术学位授权点调整为专业学位授权点。将产教融合、联合培养基地建设作为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申请基本条件的重要内容,不把已获得学术学位授权点作为前置条件。推动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紧密服务区域、行业产业发展,继续放权省级学位委员会承担本地区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审核工作,并注重发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的作用。支持学位授予单位优化人才培养结构,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增量主要用于专业学位,可将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调整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四、加快发展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1.明确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定位。推动博士专业学位、博士学术学位的协调发展。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主要根据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需求,培养某一专门领域的高层次应用型未来领军人才。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掌握相关行业产业或职业领域的扎实基础理论、系统深入专门知识,具有独立运用科学方法、创造性地研究和系统解决实践中复杂问题的能力。2.完善博士专业学位类别设置标准。博士专业学位类别一般只在已形成相对独立专业技术标准的职业领域中设置,该职业领域应具有成熟的职业规范和特定的职业能力标准,需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且具有较大的博士层次人才需求。博士专业学位类别设置的重点是工程师、医师、教师、律师、公共卫生、公共政策与管理等对知识、技术、能力都有较高要求的职业领域,也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按照成熟一个、论证一个的原则,在其他行业产业或专门领域中设置,一般应具有较好的硕士专业学位发展基础。3.健全博士专业学位类别设置程序。专业学位类别设置的基本程序是:相关行业产业主管部门、行业产业协会和学位授予单位提出建议,并提交论证报告;相关学科评议组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进行必要性论证,并提交评议意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组织专家进行可行性评议;评议通过后,编制设置方案,提交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核。4.扩大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模。在确保质量的基础上,以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教育博士专业学位为重点,增设一批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快速提升培养能力。将产教融合和行业协同作为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增设的优先条件,不把已获得博士学术学位授权点作为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增设的前置条件。完善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区域布局,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支持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增设一批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向专业学位倾斜,每年常规增量专门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博士专业学位发展。在科研经费博士专项计划中探索招收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并逐步扩大规模。五、大力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1.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坚持正确育人导向,强化导师育人职责。大力推动地方领导干部、“两院”院士、国企骨干、劳动模范等上讲台,探索建立各级党政机关、科研院所、军队、企事业单位党员领导干部、专家学者等担任校外辅导员制度,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推动培养单位和行业产业之间的人才交流与共享,各培养单位新聘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须有在行业产业锻炼实践半年以上或主持行业产业课题研究、项目研发的经历,在岗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每年应有一定时间带队到行业产业开展调研实践。鼓励各地各培养单位设立“行业产业导师”,健全行业产业导师选聘制度,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2.深化产教融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坚持正确育人导向,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学术道德和职业伦理教育,提升实践创新能力和未来职业发展能力,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实施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研究生招生分类选拔,进一步完善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申请考核制选拔方式。推进培养单位与行业产业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开设实践课程,共同编写精品教材。鼓励有条件的行业产业制定专业技术能力标准,推进课程设置与专业技术能力考核的有机衔接。推进设立用人单位“定制化人才培养项目”,将人才培养与用人需求紧密对接。实施“国家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计划,重点依托产教融合型企业和产教融合型城市,大力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鼓励行业产业、培养单位探索建立产教融合育人联盟,制定标准,交流经验,分享资源。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产教融合育人体系,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在具备较高创新创业潜质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中,推荐免试(初试)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支持培养单位联合行业产业探索实施“专业学位+能力拓展”育人模式,使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获得学历学位的同时,取得相关行业产业从业资质或实践经验,提升职业胜任能力。3.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评价机制。强化专业学位论文应用导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可以调研报告、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艺术作品等为主要内容,以论文形式呈现。博士专业学位论文应表明研究生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并在专门技术上做出应用创新性的成果。完善专业学位论文评审和抽检办法,推动专业学位论文与学术学位论文分类评价。完善专业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制度,将产教融合培养研究生成效纳入评估指标体系,并与专业学位授权点建设等支持政策相挂钩。破除仅以论文发表评价教师的简单做法,将教学案例编写、行业产业服务等教学、实践、服务成果纳入教师考核、评聘体系。六、组织实施1.编制专业学位类别目录。专业学位类别目录由国家统一编制,主要用于学位授权和学位授予,每五年集中修订一次。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在论证批准后,即在当年进入目录。专业学位类别一般下设专业领域。除临床医学等行业规范要求严格的类别外,专业领域由学位授予单位自主设置,其清单每年统计发布一次。2.推进与职业资格衔接。发挥行业产业协会、专家组织的重要作用,积极完善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准入及水平认证的有效衔接机制,在课程免考、缩短职业资格考试实践年限、任职条件等方面加强对接。推动专业学位与国际职业资格的衔接,促进我国专业学位人才的国际流动,宣传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中国标准,提升我国专业学位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3.强化行业产业协同。支持行业产业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办学,明显提高规模以上企业参与比例。鼓励行业产业通过设立冠名奖学金、研究生工作站、校企研发中心等措施,吸引专业学位研究生和导师参与企业研发项目。强化企业职工在岗教育培训,支持在职员工攻读硕士、博士专业学位。鼓励行业或大企业建立开放式联合培养基地,带动中小企业参与联合培养。4.建立需求与就业动态反馈机制。遵循“谁提出、谁负责”的原则,提出设置专业学位类别的行业产业部门应建立人才需求和就业状况动态监测机制,每年发布人才需求和就业状况报告。依托用人单位调查、毕业生追踪调查等,对各单位人才培养质量进行真实反映。对需求萎缩、培养质量低下的专业学位类别,实行强制退出。5.构建多元投入机制。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行业产业、培养单位多渠道筹集经费的投入机制。完善差异化专业学位研究生生均拨款机制,合理确定学费标准。探索实施企事业单位以专项经费承担培养成本的“订单式”研究生培养项目。引导支持行业产业以资本、师资、平台等多种形式投入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完善政府主导、培养单位和社会广泛参与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奖助体系。6.发挥专家组织作用。按专业学位类别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吸收更多实践部门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士担任委员,充分发挥其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学位授权、招生培养、学位授予、质量保障、监督评估、国际合作和研究咨询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行业产业协会、学会等第三方组织在专业学位教育中的积极作用。7.强化督导落实。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教育部加强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情况的监测分析,建立专业学位质量效益与授权审核、招生计划分配等方面的联动机制。强化各省级学位委员会、教育督导委员会对本地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管理,支持其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质量指导和监督,办好本地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8.加强组织领导。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应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政策协调,强化专业学位对应行业产业部门的专业指导作用,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省级学位委员会应根据本方案,结合区域发展实际,研究制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或计划,明确工作方向、思路和支持政策。学位授予单位应转变专业学位办学理念,落实主体责任,实施分类培养,出台本单位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具体措施,切实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

张晶

习近平对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习近平对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李克强作出批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就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即将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基础上迈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迫切需要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习近平强调,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研究生教育,推动研究生教育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坚持“四为”方针,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深入推进学科专业调整,提升导师队伍水平,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批示指出,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面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人民群众需求和世界科技发展等最前沿,培养适应多领域需要的人才。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优化考试招生制度、学科课程设置,促进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加强国际合作,着力增强研究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更坚实的人才支撑。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29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出席会议并讲话。她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为核心,深化改革创新,推动内涵发展。把研究作为衡量研究生素质的基本指标,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注重分类培养、开放合作,培养具有研究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加强导师队伍建设,针对不同学位类型完善教育评价体系,严格质量管理、校风学风,引导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会议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和江苏省负责同志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胡浩)来源:新华社

介而离山

盘点:这6个跨专业考研的热门专业,你的在其中吗?

跨专业考研的考生大多会选择专业性不是很强的专业。部分考生由于在高考志愿填报的时候因为地域、分数等等问题的限制无法报考理想的专业,于是在本科毕业后通过读研深造的机会,合理选择跨专业考研。1、新闻学新闻学是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的重点是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的一门科学。培养目标:具备在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宣传部门及各企事业单位从事编辑、记者、媒介经营管理、音像策划、广告制作等素质的现代传媒人才。专业层次:硕士专业类别:文学就业方向:编辑、记者、媒介经营管理、音像策划、广告制作等方向。2、工商管理依据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等基本理论,通过运用现代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来进行有效的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培养能够胜任工商企业和经济管理部门高层管理工作需要的务实型、复合型和应用型高层次管理人才专业类别:管理学专业方向: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目前主要包括如下学科方向:会计学、企业管理、旅游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等。3、会计学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会计、审计和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会计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实务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会计师事务所、金融机构、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以及有关部门从事会计、财务、审计等实务,也可到高校、研究单位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4、金融学金融学是研究价值判断和价值规律的学科。主要包括传统金融学理论和演化金融学理论两大领域,是现代经济社会的产物。本专业培养具有金融学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的专门人才。专业类别:经济学金融行业监管部门、各类银行、信用社、保险公司、证券/信托/基金机构、资产管理公司、上市公司证券部、高校或研究所等各类金融机构从事金融行业工作或教学科研等。5、教育管理教育管理专业主要培养普通中小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人员。源于文革后恢复的大学教育系学校教育专业,80年代中期从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专业课程。培养能在各级各类师范院校、教育行政部门、科研机构及各级各类中小学校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咨询和辅导等方面工作的应用性人才。专业类别:教育学就业方向多为高职院校教学及管理工作、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中小学教育管理岗位等。6、城市规划城市规划专业主要培养城市规划、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城市交通、城市市政工程规划、区域规划等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城市规划设计等基本训练,掌握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城市规划管理的基本能力。能参与城市社会与经济发展规划、区域规划、城市开发、房地产筹划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城市规划学科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专业类别:工学各级规划管理部门、各级规划设计院、在建筑规划设计公司、房地产企业、规划开发咨询机构,从事项目规划设计、房地产筹划及相关政策法规的咨询和研究工作等

寄生虫

还有二本招生的5所“双一流”高校,考研有优势,总有一所适合你

我国高校中规格最高的当属“双一流”大学了,由于无论是在学校办学水平、科研实力上,还是在学生保研、考研、就业等方面,“双一流”大学比其他普通本科大学都占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双一流”大学的录取分数和批次也要比其他普通本科大学要高。当然,也有个别“双一流”大学的录取分数和批次相对要低一些的。今天就给大家盘点5所在二本批次招生的“双一流”大学,供大家参考。1、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是一所以水产、海洋、养殖、食品为特色的应用研究型大学,在海洋类院校中的办学水平和科研实力仅次于中国海洋大学,为中国水产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骨干人才,被誉为“中国现代水产教育的摇篮”。植物与动物科学、农业科学两个学科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水产获评A+,食品科学与工程、海洋科学获评B+,生物学获评B-。近3年,该校本科毕业生总体就业率稳定保持在96%以上。2020年,该校在北京、重庆、湖北、广东等地有二本批次招生。2、成都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地质、能源、资源科学、核技术、环境科学为优势,以化工、材料、电子、机械、信息科学、管理科学等学科专业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校友遍布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国土资源、勘察、地质、石油(能源)等行业。地球科学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获评B+,地质学、土木工程获评B-。近几年,该校本科毕业生总体就业率均在90%以上。该校二本批次招生的专业有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和会计学等,但都是中外合作办学专业。3、石河子大学石河子大学是一所政策扶持建设高校,虽然综合实力比不上东部发达地区的“双一流”大学甚至部分普通本科大学,但却是新疆最好的大学之一。这所学校与三师、八师、十师、十四师、玛纳斯县、沙湾县、和硕县等兵团、自治区30余家单位签订了校地合作协议;与新疆天业、新疆天富、天山铝业、新疆西部牧业等30余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因此,只要你肯留在新疆发展,基本上不愁找不到工作。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外地考生少有报考,所以这所学校在很多省市都有二本批次招生。4、西藏大学西藏大学与石河子大学一样,也是一所政策扶持建设高校,也是西藏最好的一所大学。这所学校的学生被本地视为宝贝疙瘩,毕业生在当地各级政府单位和企业机构中很吃得开,只要你肯留在西藏发展,考个编制或者国企单位问题不大。同样,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这所学校在很多省市都有二本批次招生。5、海南大学海南大学是我国最南端的一所“双一流”大学,“热带、海洋、旅游、特区”特色鲜明,校友编辑海南各大行业,其中不少人成为管理与技术骨干,还有一大批人才在境外创业就业。2020年,该校的十多个专业在全国十余个省份有二本批次招生。大家都知道,现在高校越来越“内卷”,在研究生招生时更倾向于招收同层次院校的本科毕业生,二三本高校本科毕业生想考研进入“双一流”大学的口子越来越小。如果考入还有二本招生的“双一流”大学,然后再考本校研究生的话,会有相对优势。

冲霄楼

他10岁上大学,13岁读研究生,被称现代神童,父母是这样教育他的

神童10岁就考上大学,成为年龄最小的大学生,父亲透露这样教育他有一个小男孩,他1995年出生于辽宁盘山,上小学的流程用了不到两年就走完了,初一初二正常读,初三回家自学,九岁的时候他做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我要直接读高三!”,十岁上大学,考上天津工程师范学院,他就是张炘炀,据说是他出生那天天气非常炎热,所以他的父亲给他取名“炘炀”,希望他以后能够发光发热,散发出自己的光芒。也许取名的那天他父亲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儿子后来竟然这么厉害吧。中国从古至今出现过很多神童,其中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大概就是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了吧,虽然最后泯然众人唉,但是不得不说他年少时真的是聪明绝顶,令人赞叹啊!而今天我要说的这位主人公张炘炀与“方仲永”是恰恰相反,小时候不仅聪明过人,长大后仍然在学习的道路是不断前行,一路高升。十岁的张炘炀上了大学之后,依旧在开挂的道路上一路狂奔,十三岁的时候通过北京工业大学的复试,16岁的时候又被北航的数学专业录取,他成了一代传奇人物,不仅成为全国年龄最小的硕士研究生,还成为全国年龄最小的博士生!这个天才神童打破的一系列的记录,到现在为止都还没有人打破他创下的记录!下面就是一个值得我们大家去思考的问题,为什么张炘炀会如此成功呢?他的父亲被采访说道,主要还是家庭气氛,父母教导和遗传,因为张炘炀的父母都是普通知识分子,一个是街道干部,一个是学校老师,两个人都是爱看书的人,且爱学习,爱动脑子,经常思考,在张会祥看来,家里有了一个学习的气氛,孩子自然而然就能跟上来了。“不求最好,但求博闻。”这是张会祥对儿子唯一的要求,“我们不给他定目标,非要他考到哪里,非要考多少名次,考试只是检验学习成果的一种形式,跟别人比是中上水平就可以了。”张炘炀上小学六年级的时候他爸爸有意辅导儿子稍微学习一下初中的知识,初中快毕业的时候再让他学习一点高中的知识,中考结束的暑假就辅导儿子着重学习预习高中课程,这样每次多学一点,积累的知识就广阔很多,再加上儿子自己努力和好学,他的知识范围总是比同龄人要高一大截,因此也就有了后来的跳级,开挂。父亲教他学习英语时,就自己找1000个词汇让他每天记一些,他不想学的时候,父亲也不强迫他,只是在一旁给他念,他也很乖的用耳朵听。张炘炀虽然没有正儿八经地学习过英语语法,但是会用,靠英语的文章理解记忆学习,总结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在高考时,英语仍然考了100多分。“学习不是为了考试,会用不就行了?”张炘炀不理解别的小朋友一遍一遍地做题。而张炘炀学习英语的思想也是应了他父亲的那句话“不求最好,但求博闻”,实际上,学习中只有自己真正理解了学习的含义,并总结自己的一套方法和思想,成绩自然而然就上来了,这也足以见得他父亲在他的学习道路中的影响。虽然张炘炀是一个天才,可他毕竟也才十几岁,还是一个未成年的少年啊,记者采访他的时候,他时而走来走去,时而靠在父母怀里“旁听”,也不时地插嘴回答问题。每当这时,张会祥都会用慈爱的目光注视着他,让孩子尽情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这儿也足以见得张会祥对自己儿子的尊重。谈起这里张炘炀妈妈说,“即使父子俩观点不同,父亲也不会拿出家长的威严去教训他。”更多的时候,他们就像两个同龄人在探讨问题。张会祥认为,无论如何,都不能逼迫或者威胁孩子,还是要让孩子快乐,只有快乐和热爱生活才能学习好。张会祥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和儿子交流探讨,他认为,孩子能从这种交流中悟出道理,体会到“生存是本能,生活就是要活得有点精神。”读了张炘炀的故事我们不难发现,一个成功的孩子必定有一个优秀的父母,这个优秀不是说父母有多么聪明,而是父母的教导方法是多么的明智。因此父母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在我给大家介绍一套如何教育孩子书籍,这套书籍有四本,分别是《不吼不叫培养好孩子》,《正面管教,孩子的成长99%靠妈妈》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会说》,《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不吼不叫培养好孩子》这本书给了父母很多如何教育孩子,如何教育好孩子的建议,因为父母如果养成了好的习惯和性格可以让孩子受益终生。《正面管教,孩子的成长99%靠妈妈》 这本书可以说是广大孩子妈妈的福利,读了这本书对自己的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上都会有很大提升。《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会说》这本书能教会家长如何从“说”和“听”两个方面入手,让孩子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让父母可以了解到最真实的孩子并采取更好的措施帮助孩子成长。《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用亲切睿智的语言和贴近生活的案例教导父母,通俗易懂,帮助父母找到家庭教育的病症所在,从而在教导孩子的过程中避免误区,从而更好地引导和教育孩子,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这本书意在告诉你,只要找到了合适的方法,任何孩子都是优秀的,与此同时,优秀的父母一定是不可或缺的角色。这四本书里面都是家庭教育专家总结的内容,如今已经成就了无数家长和孩子。如果你觉得孩子的教育很重要,不妨选择这套书籍,相信你看了以后一定会有一个全新的教育观。毕竟一套书籍不贵,但是孩子的未来却很重要!

大坝头

2021考研有新变化!我的答题和思维又该如何变化?

昨天,2021考研时间正式确定,初试时间安排在了2020年12月26日至27日。今天,研招网又出了2021考研管理规定的五大变化。一句话总结下来就是在保障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的前提下,我们的报名、初试方式、进入初试成绩的基本要求、调剂细则都更具体更明确。时间定了,要求也出了,我们的准备真的要严阵以待起来了。但9月我们的答题和思路还在爬坡和提升中,除了做好充足的理论、案例、数据、好句积累,我们更需要明确的是,在这些各大院校初试考察的背后,已经不仅仅是从专业的角度要求我们去理解媒介和传播本身,还需要我们借媒介和传播之力去理解社会、理解社会中各个主体之间的关系。昨天中国人民大学还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新增三名副校长。其中有一位就是从事传播学与公共传播研究的胡百精教授。而同时兼任人大新闻学院执行院长的胡百精教授所研究的公共传播,其实就是一个借传播之力去理解社会和社会多元主体关系的视角,理解好这个概念,你的答题和思维就能上升一个层次。虽然公共传播听起来有点抽象,明确考察的学校并不多,但其实它可以被广泛地运用在我们的答题中,让我们的论述上升一个层次!我们先来看怎么用这个概念,然后一起来理解公共传播这个专题。(框架图)一、公共传播使用指南+(一)从概念本身直接考察1. 简述公共传播对社会治理的角色与作用。(2020中国人民大学,学硕872,简答)2. 公共传播对公共治理的意义。(2018复旦大学,简答)3. 公共传播。(2017四川大学,名词解释)分析:一些比较热门的老牌院校考察直接考察过公共传播的概念以及对社会治理的作用,那这个不用说,你直接背诵理解就完事儿。(二)从国家和社会治理的角度考察1. 2018年 8 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中提出: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请结合互联网发展与国家治理的实践,谈谈你对这个表述的理解。(2020中国人民大学,专硕440,论述)2. 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出,“以内容建设 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机制为保障,推进全媒体传播”,请谈谈你的认识(2020中国传媒大学,学硕814,论述)3.互联网上人人都能发声,使得治理难度很大,如何降低谣言和假新闻的危害? (2020中山大学,学硕838,简答)这一类题虽然没有明确考察公共传播,更多是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互联网治理的角度考察,这个时候你需要联想到公共传播,公共传播强调的是多元主体的协商和参与,我们的国家和社会治理必然是在多元主体的互动中展开的。(三)从措施类的题型进行考察1.论述多元社群互动传播环境下如何有效地构建社会认同。(2020中国人民大学,专硕440,论述)2. 运用公关理论分析为何产生网络舆情热议,并说明如何引导?如何塑造社会理性?(2020中国人民大学,学硕610,论述)我们在答措施类题目的时候,常用的一个思路就是从不同主体的角度进行思考:政府、媒体、公众、法律,如果我们在答完多元主体后再用公共传播这个概念进行升华和总结,那么我们的论述就上升一个层次了。(四)从建设性新闻的角度进行考察1. 建设性新闻(2020清华大学,学硕618,名词解释)2. 建设性新闻的缘由、特点、趋势(2020西南大学,专硕334,论述)建设性新闻是去年的学界的研究热点,建设性新闻的提出其初衷也是为了推动社会向善,提倡新闻从业者秉持着“如何能够推动社会变好”而非“为什么情况这么坏”的思路展开报道,从而将新闻业的合法性从单纯的呈现和批判现实向着推动人类进步的维度转变。而这一思路无疑切中公共传播的方向和内容。(五)从新闻工作者的培养进行考察1.请谈谈全媒体时代如何提升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素养(2020南京师范大学,613B,论述)2. 全媒体时代新闻工作者职业素养和责任(2020四川大学,916,论述)分析全媒体时代我们对新闻工作者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实现从新闻工作者到公共传播人才的转型,更加注重其在知识传递、关系建立、数据分析上的能力。二、什么是公共传播公共传播指的是多元主体基于公共性展开的沟通过程、活动与现象,旨在促进社会认同与公共之善,它是诸如互联网革命、传播生态变迁、现代性转型和全球化进程加剧,以及知识层面跨学科融合的产物。多主体、多中心正是今日传播生态的基本境况,也是公共传播概念得以成立的现实前提之一。以2015年的天津爆炸事件为例,我们已经很难站在政府、企业、媒体社会组织或公众等某个单一主体的立场或视角考察传播的要素、过程、结构和效果,而必须获得多元主体互动、协商的整体框架和办法。三、公共传播介入国家和社会治理1.作为治理对象,首要的是依法治理公共传播,保障多元主体表达、交往、对话的权利,亦适配对等的责任。当然,法治也有其局限,舆论的问题不能全然交付法律解决,遑论法律难以全面覆盖、灵敏响应所有议题和新技术场景下的公共传播问题。同时,针对舆论和公共传播的各项规制本身亦需从公共协商中得来。规制内容和方式虽由立法权威主导,但其本身的合法性却绕不开公共协商。譬如在新冠病毒扩散早期,8 名医生因网上传播疫情信息而遭 “造谣”罪名训诫。后因民意奔涌,媒体、专家介入讨论,最高人民法院予以 “平反”。2.作为治理动能和手段,公共传播的未来之计在于转向公共协商、拓展协商民主。从必要性看,与其忧惧公共传播加剧现代性转型风险和认同危机———忧惧的一个“本能”反应便是强力管制,不如主动为其辟出正当、合理的出口。正当即符合现代治理的基本价值、精神和伦理,如平等、包容、参与、协同、共享、可持续等。合理即尊重传播规律,响应治理现代化需求和新技术革命大势,关怀人的尊严、权利和公共生活境况。在今日公共传播时代,人之 “被照亮”的需求变得更加强烈,渴望进入公共空间、参与意见竞争,以呈现自我、连接他者和世界。这说明公共传播只能向前发展、有所升进,而实难重返单一话语时代。3.【案例】仍以新冠肺炎事件为例,公共传播转向公共协商的必要性和潜质在事件中全面显现。疫情爆发初期的信息封禁引发严重社会焦虑和不满,恐慌、愤怒情绪持续蓄积,政府公信力、决策正当性和治理能力受到质疑。及至政府推动信息公开,职业媒体持续供给事实,专家权威意见介入,多元对话大体通畅展开,焦虑与信心、不满与期冀、恐慌与理智、批评与建设等突性意见得以充分表达、呈现和比较,众志成城抗疫的整体共识恰于此达成。四、新媒体时代公共传播的困境第一重困境是信息的飞沫化机构和精英主导了web1.0 时代的海量信息生产,普罗大众则基于 web2.0平台进一步贡献了无量无际的内容。面向公共空间的信息传播,越来越像在在大海中注入一滴水,于人可能视而不见,于“海”则不增不减。人们告别了从报章上剪下一篇“健康窍门”、 “养生大全”的历史,公共卫生部门、NGO、商业医疗机构、媒体开始主动调研和筛查目标人群。即使精准定位人群,这些机构传播的健康信息、知识和倡导也极易飞沫化,弥漫空中,瞬时消散。第二重困境是传者的去中心互联网在技术结构上的“去中心化”被复制到它所影响的社会交往领域,技术意义上的平等、开放和民主为人们提供了改善现实的广阔想象空间。但是, “去中心”未必自然形成理性建设性的“多中心”, “去中心”之后很可能遭遇“无中心”的风险和灾难。第三重困境是大众生活的“社交媒体化”报刊、广播和电视皆延伸了人的特定感官,互联网首先融合、强化了这些延伸,进而通过社交平台和移动互联重构了人与世界的关系。这是一场正在发生的有关人的在世状态和社会文化的深刻变革,社交媒体改造了人们对工作时间和业余时间的支配方案,勾划了新的生活路线图。更进一步,当社交媒体把普通个体转变为问题的提出者、答案的质询者,直至成为自主自觉的表达者,话语权的再分配就得以实现,阻碍这种再分配的传统范式将被不断被破坏、戏谑,或者干脆被忽略、遗忘。五、新媒体时代公共传播的出路一是重构“一”与“多”的关系确立“一”、接纳“多”,进而于对话中寻求多元共识。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认同危机,说到底是如何在现代性情境下重构“一”与“多”的关系。这个“一”在政府治理和市场规制层面即国家干预,既赋予政府适当干预市场的合法性,在社会治理层面,这个“一”即公平、正义,兼顾发展和美好。在心灵秩序层面,这个“一”即传统信仰、道德的复苏与革新,从而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创造新的人,创造新的社会秩序”。由此出发,多元主体围绕“时代病”展开公共讨论,表达各自的主张和诉求,进而谋求可能的共识。这种多元一体的共识,并非在所有领域、所有问题上都达成一致同意。例如,围绕“何为公共利益”,不同主体所论虽异,却并未滑向彻底对立或简单趋同。各方始终保持着对公共利益问题的辩论、协商状态,以期逐步发现和扩大共识。即便所愿未遂,维系对话本身亦成为一种共识。二是为达成多元共识创造条件、规则和环境多元共识并非自然生成,它往往取决于如下因素:承认多元主体的平等地位;开辟畅通的沟通渠道,构建敞开的表达空间;养成表达能力、公共理性和公共讨论伦理;营造多元协商的氛围、文化和法律、政策环境。在具体问题和情境中,鼓励对真问题、元问题的捕捉、辨别和讨论,从而确认可协商的议程;提供足以支持各方论述的事实基础;合理设置多元协商的预期和结果,譬如追求价值共识、认知共识还是行动共识?抑或兼而有之?追求完整一致的认同、公约数式的共识还是彼此承认?同时,公共讨论应与行动者的实绩关联互动,彼此给予持续强化的正向反馈。当大企业主动革新,总统和政府积极推动立法,中产阶级有机会参与城市和企业管理,工人和农民改善了生活处境,各方对始于沟通、导向立法的改革路径的信心也随之增长。三是构建始于公共传播、导向立法和公共政策优化的多元共识机制此中有三个关键节点:媒体通过报道事实和揭示问题,为多元共识提供认知层面的事实基础和可供协商的价值选择;广泛的公共讨论为达成行动或偏好性共识创造现实可能性;基于立法和公共政策优化凝聚、巩固多元共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媒体在公共传播中始终扮演重要角色,既要基于事实和问题设置议程,也要推动多元社会主体围绕“时代病”形成畅通的言论渠道和有效的行动网络。但媒体终归是特定社会结构和历史情境中的角色,亦有其力所不及或过犹不及之处。譬如改革既要反映事实和问题,更要拿出整体和具体的行动方案;不仅要动员舆论,而且要诉诸立法和政策创新。公共传播和多元协商的价值恰在此处:正视现代社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尊重个体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同时也直面个体的局限性,倡导公共讨论和多元共识,不悖公共性且持续反哺之。六、作为公共协商的建设性新闻建设性新闻是指 “在新闻生产加工中运用积极心理学技巧,以期创造建设性的积极效果,且持守新闻核心功能———提供事实的新兴新闻形态”。若将建设性新闻观念的兴起置于公共传播、多元对话、自由与秩序关系重构的宏观语境之下,则可厚植其理论根基,获得某些新的理解。一是建设性新闻以协商民主和社会整合视角建设性新闻旨在促成改变媒体———公共协商重要参与主体的新闻生产偏好,为多元主体达成公共偏好提供三个现实支撑:事实、解决方案和积极行动意愿。放任多元意见竞争,极易导致无序、虚耗、非理性的众声喧哗,或同质意见简单聚合。为此,有效的公共协商须以充分的事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作为讨论基础,否则泛道德化、泛政治化、泛娱乐的非理性论争势必压倒理性对话。当然,各方也要抱持强烈的对话、参与意愿,既不漠然疏离、“退回个体”,亦不固守个体偏好、为对抗而对抗。建设性新闻恰可于事实基础、解决方案和对话意愿三处发力,在改变媒体自身偏好的同时推动各方偏好转换。二是建设性新闻以促进公共协商、达成多元共识为导向。在公共协商的框架下,所谓建设性、积极并非与破坏性、消极截然分立,评价的核心标准在于从采访到叙事是否有助于促成公共讨论而非陷入疏离或对抗,有助于调适协商过程和场景、增进对话理性和品质,有助于供给充分事实并使各方获得更完整的判断、达成哪怕最低限度的共同理解,有助于多元观点的有效表达且为之提供理由,有助于提出、辨识、解释关键问题、议程和解决方案并安排其优先序列,有利于抵达共识、倡导积极行动。一言以蔽之,建设性新闻的 “建设性” “积极”即促成公共协商、达及多元共识的主动性和可能性。与之相应,建设性新闻的积极中立原则亦可更明白地表述为: 提供可对话、有共识的事实真相和解决方案。三是建设性新闻应增益公共理性多元对话并非易事,须遵循正当合宜的程序或价值规范。哈贝马斯基于普遍语用学分析提出了交往理性概念,将之操作为对话伦理的基本规范:真理宣称、正当宣称、真诚宣称。“说话的人必须向听者证明自己的关于外部世界的描述是真实的,关于道德规则的表述是正当的,关于内在情感的表述是真诚的。”七、面向社会的公共传播人才培养平台社会的兴起与公共传播时代的加速来临,使公共传播人才的培养与供应成为新闻传播教育界普遍关心的问题。未来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回应公共传播时代对公共传播人才的融合生产、公共连接与专业精神三大能力的培养要求。1.注重“知识传递”的能力训练随着社会生活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日益凸显,公众对信息的需求由“告知”逐步转向“阐释”,这一点在财经领域尤为明显。未来可以通过新闻传播学与经济学、金融学等学科交叉的培养模式,为专业媒体及其他组织机构提供既掌握传播技巧,又掌握经济金融知识的高级应用型传播人才。注重对新闻传播人才“知识传递”的能力训练。2.注重“关系建立”能力的训练从公共传播的能力需求来看,交互设计注重对学生“关系建立”能力的训练:在内容产品已由“观看”转向“体验”的当下,“交互”作为“关系建立”的核心路径,意味着产品使用的技术可用性、可理解性与愉悦性。未来通过新闻传播学与设计艺术学、用户行为研究等学科与领域交叉的培养模式,为专业媒体的新媒体部门以及互联网公司提供类似“产品经理”的高级应用型传播人才。3.注重“数据分析”能力的训练从公共传播的能力发展来看,大数据传播注重对学生“数据分析”能力的训练:立足平台社会的语境,数据是平台运作的基本要素。通过对数据进行挖掘并以可视化形式呈现,公共传播人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方法无法揭示的规律进行识别,从而更好地指导传播实践。未来需要通过新闻传播学与计算机科学、数据分析技术等学科与领域交叉的培养模式,为专业媒体以及智库、研究院等其他组织提供既懂传播又掌握多种数据分析技术的专业人才。参考文献:[1]胡百精.公共协商与偏好转换:作为国家和社会治理实验的公共传播[J].新闻与传播研究,2020.[2]胡百精,杨奕.社会转型中的公共传播、媒体角色与多元共识——美国进步主义运动的经验与启示[J].中国行政关系,2019.[3]胡百精.健康传播观念创新与范式转换——兼论新媒体时代公共传播的困境与解决方案[J].国际新闻界,2020.[4]胡百精.概念与语境:建设性新闻与公共协商的可能性[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9.[5]胡百精,杨奕.公共传播研究的基本问题与传播学范式创新[J].国际新闻界,2016.[6]张志安,冉桢.平台社会语境下公共传播人才的培养[J].青年记者,2020.主编:羽生生编辑:猛犸爱传播专注新传考研辅导多年,想得到更多新传前沿热点及干货分享,可以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