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共有十三大学科: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每年择校择专的时候,就会有小伙伴问:哪个学科比较好考?下面是对考研十三大学科门类难易程度的分析,给大家一些参考!【一】13学科门类难易分析哲学学科门类:包含哲学1个一级学科;8个二级学科,分别为:010101马克思主义哲学、010102中国哲学、010103外国哲学、010104逻辑学、010105伦理学、010106美学、010107宗教学、010108科学技术哲学。考研难度:☆☆优势:招生学校多、报考学生少劣势:就业不乐观经济学学科门类:包含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2个一级学科,16个二级学科,其中理论经济学6个、应用经济学10个经济学6个、应用经济学10个。考研难度:☆☆☆☆☆优势:就业前景好,吸金快劣势:报考学生多、竞争大法学门类:包含5个一级学科,31个二级学科,其中法学10个、政治学7个、社会学4个、民族学5 个、马克思主义理论5个。考研难度:☆☆☆☆☆优势:就业前景好,吸金快劣势:报考学生多、竞争大教育学门类:包含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3个一级学科,17个二级学科,其中教育学10个、心理学3个、体育学4个。考研难度:☆☆☆☆优势:招生学校多、考试难度相对较小、有些不考数学劣势:报考学生多、竞争激烈文学门类:包含4个一级学科,29个二级学科,其中中国语言文学8个、外国语言文学11个、新闻传播学2个、艺术学8个。考研难度:☆☆☆☆☆优势:不考数学劣势:报考学生多、考试难度相对大历史学门类:包含1个一级学科——历史学,8个二级学科——史学理论及史学史、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考研难度:☆☆☆优势:报考人数相对较少劣势:就业不乐观理学学科门类:包含12个一级学科,50个二级学科。考研难度:☆☆☆优势:不易跨考,报考人数相对较少劣势:考试内容难度较大工学学科门类:包含32个一级学科,113个二级学科。考研难度:☆☆☆☆优势:不易跨考劣势:考试内容难度较大农学门类:包含8个一级学科,27个二级学科,其中作物学2个、园艺学3个、农业资源利用2个、植物保护3个、畜牧学4个、兽医学3个、林学7个、水产3 个。考研难度:☆☆☆优势:报考人数相对较少劣势:就业前景欠佳医学门类:包含8个一级学科、54个二级学科,其中基础医学7个、口腔医学2个、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6个、临床医学18个、中医学13个、中西医结合2 个、药学6个。考研难度:☆☆☆☆☆优势:不易跨考劣势:考试内容难度较大、报考人数多军事学门类:包含8个一级学科,19个二级学科,其中军事思想及军事历史2个、战略学2个、战役学2个、战术学2个、军队指挥学6个、军制学2个、军队政治工作0个、军事后勤学与军事装备学3个。考研难度:☆☆☆☆优势:就业牛劣势:招生条件有要求管理学学科门类:包含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5个一级学科,14个二级学科。考研难度:☆☆☆☆☆优势:就业相较不错,部分不考数学劣势:报考人数较多艺术学学科门类:包含1个一级学科,8个二级学科。考研难度:☆☆☆优势:公共课分数要求低劣势:报考人数也不少【二】如何正确择专业?了解了这些学科的特点后,怎么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呢?大致说两点——第一步:搞清楚考研是为了就业还是兴趣?其实选专业,主要是兴趣导向和就业导向,如果自己没有特别感兴趣的专业,那一般就是选择就业比较好的专业,就业好的专业当然大家都想考,报考人数多,竞争就激烈。又或者是你只要学历,专业无所谓,那就选择冷门专业报考。第二步:考数学or不考数学?如果你是跨专业考研,要先搞清楚自己考不考数学,数学不好建议不要选择数学,俗话说“人被逼急了什么都做得出来,除了数学题…”
新京报快讯 据教育部官网9月30日消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已审议通过《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方案指出,到2025年,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增设一批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大幅增加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图片来自教育部官网附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根据《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加快推进新时代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方案。一、成就与挑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主渠道。自1991年开始实行专业学位教育制度以来,我国逐步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一是完善了我国学位制度,开辟了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通道,实现了单一学术学位到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并重的历史性转变。二是探索建立了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教融合为途径的中国特色专业学位培养模式。三是培养输送了一大批人才。截至2019年,累计授予硕士专业学位321.8万人、博士专业学位4.8万人。四是有力支撑了行业产业发展,针对行业产业需求设置了47个专业学位类别,共有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996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78个,基本覆盖了我国主要行业产业,部分专业学位类别实现了与职业资格的紧密衔接。五是探索形成了国家主导、行业指导、社会参与、高校主体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格局,积累了中国特色专业学位发展经验。面对新时代的新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认识需要进一步深化,重学术学位、轻专业学位的观念仍需扭转,简单套用学术学位发展理念、思路、措施的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二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结构与质量问题并存,类别设置仍不够丰富,设置机制不够灵活,个别类别发展缓慢,培养规模仍需扩大,培养模式仍需创新,培养质量亟待提高。三是博士专业学位发展滞后,类别设置单一,授权点数量过少,培养规模偏小,不能适应行业产业对博士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四是发展机制需要健全,在学科专业体系中的地位需要进一步凸显,人才需求与就业状况的动态反馈机制不够完善,与职业资格的衔接需要深化,多元投入机制需要加强,产教融合育人机制需要健全,学校内部管理机制仍需创新。二、发展与目标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深刻变化,经济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断增长,各行各业的知识含量显著提升,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知识能力、专业化程度提出了更高要求,从数量到质量的转变更加需要高层次专业化教育。专业学位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科技越发达、社会现代化程度越高,社会对专业学位人才的需求越大,越需要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主动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路径。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全球科技创新进入密集活跃期,新经济、新业态不断涌现,国际科技竞争日趋激烈,大国竞争越来越体现在科技和人才的竞争。目前,我国在很多领域都有尚待突破的关键技术,成为制约我国创新发展的瓶颈,这些技术相当程度集中在科技应用和转化方面,需要大量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同时,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也对我国公共卫生等领域高水平、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挑战。专业学位以提高实践创新能力为目标,在适应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化、专业化、对人才需求多样化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已成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需要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专业学位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重点。长期以来,研究生教育把培养教学科研人员作为目标,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是研究生就业的主要渠道,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才市场的需求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研究生在行业产业就业的比例逐年提高,各行各业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需求越来越大。从国际上看,美英法德日韩等发达国家高度重视专业学位发展,以职业导向或较强应用性的领域为重点,设置类型丰富、适应专门需求的专业学位,有力支撑其经济社会发展。专业学位具有相对独立的教育模式,以产教融合培养为鲜明特征,是职业性与学术性的高度统一。国内外的需求变化表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地位日益重要,必须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主要针对社会特定职业领域需要,培养具有较强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专业学位一般在知识密集、需要较高专业技术或实践创新能力、具有鲜明职业特色、社会需求较大的领域设置。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面向国家发展重大战略,面向行业产业当前及未来人才重大需求,面向教育现代化,进一步凸显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重要地位,以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为主线,按照需求导向、尊重规律、协同育人、统筹推进的基本原则,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发展机制,优化规模结构,夯实支撑条件,全面提高质量,为行业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目标是,到2025年,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增设一批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大幅增加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进一步创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产教融合培养机制更加健全,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衔接更加紧密,发展机制和环境更加优化,教育质量水平显著提升,建成灵活规范、产教融合、优质高效、符合规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三、着力优化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结构1.完善硕士专业学位类别设置和授予标准。硕士专业学位类别设置条件,应更加突出鲜明的职业背景和专业人才指向,增强对行业产业发展的快速响应能力和针对性,一般应要求具有广泛的社会需求,明确的职业指向,所对应职业领域的人才培养已形成相对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硕士专业学位授予基本要求,应更加突出研究生掌握相关行业产业或职业领域的扎实基础理论、系统专门知识的程度,以及通过研究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2.健全更加灵活的硕士专业学位类别管理机制。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在现代制造业、现代交通、现代农业、现代信息、现代服务业和社会治理等领域,增设一批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开展硕士专业学位类别自主设置试点,放权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自主设置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定期统计并向社会公布。改进硕士专业学位类别进入专业学位目录的机制,对于由高校自主设置的硕士专业学位类别,若已在高校形成一定规模,得到社会和行业产业认可,形成了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和知识体系,有长期稳定人才需求,招生就业良好,由行业产业、高校进行论证后提出申请,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批通过后,即进入硕士专业学位目录。行业主管部门、行业产业协会等也可提出硕士专业学位类别设置申请,基本程序与博士专业学位类别设置程序一致。3.推动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模稳健增长。稳步扩大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布局,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原则上只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点以专业学位授权点为主,支持学位授予单位将主动撤销的学术学位授权点调整为专业学位授权点。将产教融合、联合培养基地建设作为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申请基本条件的重要内容,不把已获得学术学位授权点作为前置条件。推动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紧密服务区域、行业产业发展,继续放权省级学位委员会承担本地区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审核工作,并注重发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的作用。支持学位授予单位优化人才培养结构,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增量主要用于专业学位,可将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调整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四、加快发展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1.明确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定位。推动博士专业学位、博士学术学位的协调发展。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主要根据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需求,培养某一专门领域的高层次应用型未来领军人才。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掌握相关行业产业或职业领域的扎实基础理论、系统深入专门知识,具有独立运用科学方法、创造性地研究和系统解决实践中复杂问题的能力。2.完善博士专业学位类别设置标准。博士专业学位类别一般只在已形成相对独立专业技术标准的职业领域中设置,该职业领域应具有成熟的职业规范和特定的职业能力标准,需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且具有较大的博士层次人才需求。博士专业学位类别设置的重点是工程师、医师、教师、律师、公共卫生、公共政策与管理等对知识、技术、能力都有较高要求的职业领域,也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按照成熟一个、论证一个的原则,在其他行业产业或专门领域中设置,一般应具有较好的硕士专业学位发展基础。3.健全博士专业学位类别设置程序。专业学位类别设置的基本程序是:相关行业产业主管部门、行业产业协会和学位授予单位提出建议,并提交论证报告;相关学科评议组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进行必要性论证,并提交评议意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组织专家进行可行性评议;评议通过后,编制设置方案,提交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核。4.扩大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模。在确保质量的基础上,以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教育博士专业学位为重点,增设一批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快速提升培养能力。将产教融合和行业协同作为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增设的优先条件,不把已获得博士学术学位授权点作为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增设的前置条件。完善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区域布局,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支持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增设一批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向专业学位倾斜,每年常规增量专门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博士专业学位发展。在科研经费博士专项计划中探索招收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并逐步扩大规模。五、大力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1.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坚持正确育人导向,强化导师育人职责。大力推动地方领导干部、“两院”院士、国企骨干、劳动模范等上讲台,探索建立各级党政机关、科研院所、军队、企事业单位党员领导干部、专家学者等担任校外辅导员制度,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推动培养单位和行业产业之间的人才交流与共享,各培养单位新聘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须有在行业产业锻炼实践半年以上或主持行业产业课题研究、项目研发的经历,在岗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每年应有一定时间带队到行业产业开展调研实践。鼓励各地各培养单位设立“行业产业导师”,健全行业产业导师选聘制度,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2.深化产教融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坚持正确育人导向,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学术道德和职业伦理教育,提升实践创新能力和未来职业发展能力,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实施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研究生招生分类选拔,进一步完善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申请考核制选拔方式。推进培养单位与行业产业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开设实践课程,共同编写精品教材。鼓励有条件的行业产业制定专业技术能力标准,推进课程设置与专业技术能力考核的有机衔接。推进设立用人单位“定制化人才培养项目”,将人才培养与用人需求紧密对接。实施“国家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计划,重点依托产教融合型企业和产教融合型城市,大力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鼓励行业产业、培养单位探索建立产教融合育人联盟,制定标准,交流经验,分享资源。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产教融合育人体系,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在具备较高创新创业潜质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中,推荐免试(初试)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支持培养单位联合行业产业探索实施“专业学位+能力拓展”育人模式,使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获得学历学位的同时,取得相关行业产业从业资质或实践经验,提升职业胜任能力。3.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评价机制。强化专业学位论文应用导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可以调研报告、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艺术作品等为主要内容,以论文形式呈现。博士专业学位论文应表明研究生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并在专门技术上做出应用创新性的成果。完善专业学位论文评审和抽检办法,推动专业学位论文与学术学位论文分类评价。完善专业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制度,将产教融合培养研究生成效纳入评估指标体系,并与专业学位授权点建设等支持政策相挂钩。破除仅以论文发表评价教师的简单做法,将教学案例编写、行业产业服务等教学、实践、服务成果纳入教师考核、评聘体系。六、组织实施1.编制专业学位类别目录。专业学位类别目录由国家统一编制,主要用于学位授权和学位授予,每五年集中修订一次。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在论证批准后,即在当年进入目录。专业学位类别一般下设专业领域。除临床医学等行业规范要求严格的类别外,专业领域由学位授予单位自主设置,其清单每年统计发布一次。2.推进与职业资格衔接。发挥行业产业协会、专家组织的重要作用,积极完善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准入及水平认证的有效衔接机制,在课程免考、缩短职业资格考试实践年限、任职条件等方面加强对接。推动专业学位与国际职业资格的衔接,促进我国专业学位人才的国际流动,宣传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中国标准,提升我国专业学位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3.强化行业产业协同。支持行业产业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办学,明显提高规模以上企业参与比例。鼓励行业产业通过设立冠名奖学金、研究生工作站、校企研发中心等措施,吸引专业学位研究生和导师参与企业研发项目。强化企业职工在岗教育培训,支持在职员工攻读硕士、博士专业学位。鼓励行业或大企业建立开放式联合培养基地,带动中小企业参与联合培养。4.建立需求与就业动态反馈机制。遵循“谁提出、谁负责”的原则,提出设置专业学位类别的行业产业部门应建立人才需求和就业状况动态监测机制,每年发布人才需求和就业状况报告。依托用人单位调查、毕业生追踪调查等,对各单位人才培养质量进行真实反映。对需求萎缩、培养质量低下的专业学位类别,实行强制退出。5.构建多元投入机制。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行业产业、培养单位多渠道筹集经费的投入机制。完善差异化专业学位研究生生均拨款机制,合理确定学费标准。探索实施企事业单位以专项经费承担培养成本的“订单式”研究生培养项目。引导支持行业产业以资本、师资、平台等多种形式投入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完善政府主导、培养单位和社会广泛参与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奖助体系。6.发挥专家组织作用。按专业学位类别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吸收更多实践部门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士担任委员,充分发挥其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学位授权、招生培养、学位授予、质量保障、监督评估、国际合作和研究咨询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行业产业协会、学会等第三方组织在专业学位教育中的积极作用。7.强化督导落实。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教育部加强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情况的监测分析,建立专业学位质量效益与授权审核、招生计划分配等方面的联动机制。强化各省级学位委员会、教育督导委员会对本地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管理,支持其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质量指导和监督,办好本地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8.加强组织领导。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应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政策协调,强化专业学位对应行业产业部门的专业指导作用,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省级学位委员会应根据本方案,结合区域发展实际,研究制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或计划,明确工作方向、思路和支持政策。学位授予单位应转变专业学位办学理念,落实主体责任,实施分类培养,出台本单位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具体措施,切实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编辑 赵天晨
随着大学毕业生的数量越来越多,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许多招聘单位对学历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所学的专业也有具体的要求。大学中共有近百个学科,500多个专业,这么这些专业中既有大众追捧的热门专业,也有无人问津的冷门专业。尤其是当年考大学被调剂到自己不喜欢的专业,所以这部分同学对自己的专业很不满意,把希望寄托在考研上,希望通过考研,圆自己的梦想,自己喜欢的领域,闯出一片天地。下面给大家推荐,大学中最值得考研的四个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就业前景一片光明,身价立马翻倍。1、行政管理行政管理专业历来是接收研究生的大户,这个专业主要是运用国家权力对社会事务的管理,也泛指企业和事业单位中的行政事务管理,是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分支。这个专业主要是以单位的行政管理事务为研究对象,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高素质行政管理专门人才。随着社会的发展,行政管理的对象会更加广泛和细化,所以未来行政管理人员的需求会越来越大。这个专业的就业单位主要以各级党政机关,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为主。著名院校有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和中山大学等。2、新能源科学与工程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来对能源的需求会越来越大。社会供给的传统能源,尤其是石化能源日趋减少。因此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这个新兴产业应运而生,这是一个技术领先的专业。我国在这方面已经走出领先的一步,计划在山东建设中国能源大学,未来对这个专业的研究生需求会越来越大。希望立志于能源研究专业的同学,一定要把握住这个机会,争取顺利考研,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著名的院校有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3、公安管理专业公安管理专业主要是培养在公安机关部门从事综合管理以及警务保障,以及其他相关工作的高级管理人才。这个专业属于法学大类专业中的一个分支,要求毕业生能在公安部门从事犯罪侦查工作,或是检察院、法院等部门从事司法相关工作。我国目前从事公安工作的人员严重不足,尤其是对高素质的人才需求很大。公安大学本科毕业生基本上都能在本专业顺利就业,研究生毕业更容易受到单位的青睐,还没毕业基本上就被用人单位签约。比较著名的公安类院校有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刑事警察学院、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等。4、教育管理教育管理就是通过对教育内部人力、财力和物力等资源的综合调控,达到配合最佳,效率最高,实现教育管理目标的活动过程。这个专业可以细分为教育行政管理和学校管理两大类,主要是学习现代教育管理知识和教育科学理论,管理类的相关培训。这个专业的研究生毕业后主要从事高等院校的教学及管理工作,目前随着大学的规模越来越大以及对现代管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所以这类专业在研究生这个阶段是相对于比较好就业的。著名院校有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现在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招聘单位对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选择考研也是为今后就业,提高竞争力的一种手段。但同学们在选择时一定要综合考虑社会的需求,来确定自己的定位,选择对了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对于以上提到的这四个专业。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跨专业考研的考生大多会选择专业性不是很强的专业。部分考生由于在高考志愿填报的时候因为地域、分数等等问题的限制无法报考理想的专业,于是在本科毕业后通过读研深造的机会,合理选择跨专业考研。1、新闻学新闻学是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的重点是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的一门科学。培养目标:具备在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宣传部门及各企事业单位从事编辑、记者、媒介经营管理、音像策划、广告制作等素质的现代传媒人才。专业层次:硕士专业类别:文学就业方向:编辑、记者、媒介经营管理、音像策划、广告制作等方向。2、工商管理依据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等基本理论,通过运用现代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来进行有效的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培养能够胜任工商企业和经济管理部门高层管理工作需要的务实型、复合型和应用型高层次管理人才专业类别:管理学专业方向: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目前主要包括如下学科方向:会计学、企业管理、旅游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等。3、会计学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会计、审计和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会计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实务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会计师事务所、金融机构、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以及有关部门从事会计、财务、审计等实务,也可到高校、研究单位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4、金融学金融学是研究价值判断和价值规律的学科。主要包括传统金融学理论和演化金融学理论两大领域,是现代经济社会的产物。本专业培养具有金融学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的专门人才。专业类别:经济学金融行业监管部门、各类银行、信用社、保险公司、证券/信托/基金机构、资产管理公司、上市公司证券部、高校或研究所等各类金融机构从事金融行业工作或教学科研等。5、教育管理教育管理专业主要培养普通中小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人员。源于文革后恢复的大学教育系学校教育专业,80年代中期从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专业课程。培养能在各级各类师范院校、教育行政部门、科研机构及各级各类中小学校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咨询和辅导等方面工作的应用性人才。专业类别:教育学就业方向多为高职院校教学及管理工作、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中小学教育管理岗位等。6、城市规划城市规划专业主要培养城市规划、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城市交通、城市市政工程规划、区域规划等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城市规划设计等基本训练,掌握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城市规划管理的基本能力。能参与城市社会与经济发展规划、区域规划、城市开发、房地产筹划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城市规划学科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专业类别:工学各级规划管理部门、各级规划设计院、在建筑规划设计公司、房地产企业、规划开发咨询机构,从事项目规划设计、房地产筹划及相关政策法规的咨询和研究工作等
为帮助21考研的同学们充分了解教育学各专业相关考情,用心团队特设专栏——教育学专业介绍,每期为大家介绍一个专业,为报考提供指导和参考。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教育史专业(040103),请各位同学参考~01.专业简介02.报考条件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人员,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03.研究方向用心团队提醒广大考生各大院校教育史的研究方向有所不同,以南京师范大学为例:教育史的研究方向主要有:01 (全日制)中国教育史02 (全日制)外国教育史04.考试内容05.培养目标本专业要求毕业生掌握系统的教育史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熟悉国内外教育史学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专业功底扎实,可在高校、中学或其它科研、文教机构从事教育史及相关学科教学、研究等专业工作;具有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创新意识和独立从事教育实际工作的专门技术水平,一般能担任中教史、外教史、中外教育比较、中外文化教育交流、历史学等课程讲授与学术研究任务,胜任教育、文化、历史文献咨询及有关文教机构或高校的管理工作,一并能担任文化教育类报刊杂志、出版机构的专业编辑等工作;能够熟练地阅读本学科的外文文献;成为适应国家和地方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复合型教育史专门人才。06.研究生课程设置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外国语,现代教育学原理导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中外教育思想史专题,专业文献导读,教育史前沿问题研究,中外教育比较史专题,中国古代教育史研究,中国近现代教育史研究,外国教育史研究。07院校推荐08.就业前景教育史专业是研究近代中外教育文化交流史,中国近代教育史,中外教育交流史,外国近现代教育史,德育理论与实践等,文科专业就业范围相对较小,此类专业技能不强,替代性比较大,所以就业前景并不乐观。此专业就业的学历要求较高,一般可以选择去高校或研究所进行教学和研究工作。随着教育的发展,各种教育培训机构飞速发展,这就为教育学的毕业生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从事相关教育工作。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去中、高等师范院校、教育机关、教育科研院所从事基础教育工作,各级教育出版社任编辑工作,从事教育管理工作和企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文字等工作。用心教育团队:以教育学考研辅导和服务为宗旨,第一时间为你推送教育学考研相关政策、招录信息、最新考研动态。全程陪考,用心考研!【用心教育学考研】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根据《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加快推进新时代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方案。一、成就与挑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主渠道。自1991年开始实行专业学位教育制度以来,我国逐步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一是完善了我国学位制度,开辟了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通道,实现了单一学术学位到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并重的历史性转变。二是探索建立了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教融合为途径的中国特色专业学位培养模式。三是培养输送了一大批人才。截至2019年,累计授予硕士专业学位321.8万人、博士专业学位4.8万人。四是有力支撑了行业产业发展,针对行业产业需求设置了47个专业学位类别,共有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996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78个,基本覆盖了我国主要行业产业,部分专业学位类别实现了与职业资格的紧密衔接。五是探索形成了国家主导、行业指导、社会参与、高校主体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格局,积累了中国特色专业学位发展经验。面对新时代的新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认识需要进一步深化,重学术学位、轻专业学位的观念仍需扭转,简单套用学术学位发展理念、思路、措施的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二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结构与质量问题并存,类别设置仍不够丰富,设置机制不够灵活,个别类别发展缓慢,培养规模仍需扩大,培养模式仍需创新,培养质量亟待提高。三是博士专业学位发展滞后,类别设置单一,授权点数量过少,培养规模偏小,不能适应行业产业对博士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四是发展机制需要健全,在学科专业体系中的地位需要进一步凸显,人才需求与就业状况的动态反馈机制不够完善,与职业资格的衔接需要深化,多元投入机制需要加强,产教融合育人机制需要健全,学校内部管理机制仍需创新。二、发展与目标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深刻变化,经济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断增长,各行各业的知识含量显著提升,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知识能力、专业化程度提出了更高要求,从数量到质量的转变更加需要高层次专业化教育。专业学位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科技越发达、社会现代化程度越高,社会对专业学位人才的需求越大,越需要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主动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路径。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全球科技创新进入密集活跃期,新经济、新业态不断涌现,国际科技竞争日趋激烈,大国竞争越来越体现在科技和人才的竞争。目前,我国在很多领域都有尚待突破的关键技术,成为制约我国创新发展的瓶颈,这些技术相当程度集中在科技应用和转化方面,需要大量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同时,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也对我国公共卫生等领域高水平、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挑战。专业学位以提高实践创新能力为目标,在适应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化、专业化、对人才需求多样化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已成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需要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专业学位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重点。长期以来,研究生教育把培养教学科研人员作为目标,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是研究生就业的主要渠道,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才市场的需求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研究生在行业产业就业的比例逐年提高,各行各业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需求越来越大。从国际上看,美英法德日韩等发达国家高度重视专业学位发展,以职业导向或较强应用性的领域为重点,设置类型丰富、适应专门需求的专业学位,有力支撑其经济社会发展。专业学位具有相对独立的教育模式,以产教融合培养为鲜明特征,是职业性与学术性的高度统一。国内外的需求变化表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地位日益重要,必须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主要针对社会特定职业领域需要,培养具有较强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专业学位一般在知识密集、需要较高专业技术或实践创新能力、具有鲜明职业特色、社会需求较大的领域设置。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面向国家发展重大战略,面向行业产业当前及未来人才重大需求,面向教育现代化,进一步凸显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重要地位,以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为主线,按照需求导向、尊重规律、协同育人、统筹推进的基本原则,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发展机制,优化规模结构,夯实支撑条件,全面提高质量,为行业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目标是,到2025年,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增设一批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大幅增加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进一步创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产教融合培养机制更加健全,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衔接更加紧密,发展机制和环境更加优化,教育质量水平显著提升,建成灵活规范、产教融合、优质高效、符合规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三、着力优化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结构1.完善硕士专业学位类别设置和授予标准。硕士专业学位类别设置条件,应更加突出鲜明的职业背景和专业人才指向,增强对行业产业发展的快速响应能力和针对性,一般应要求具有广泛的社会需求,明确的职业指向,所对应职业领域的人才培养已形成相对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硕士专业学位授予基本要求,应更加突出研究生掌握相关行业产业或职业领域的扎实基础理论、系统专门知识的程度,以及通过研究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2.健全更加灵活的硕士专业学位类别管理机制。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在现代制造业、现代交通、现代农业、现代信息、现代服务业和社会治理等领域,增设一批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开展硕士专业学位类别自主设置试点,放权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自主设置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定期统计并向社会公布。改进硕士专业学位类别进入专业学位目录的机制,对于由高校自主设置的硕士专业学位类别,若已在高校形成一定规模,得到社会和行业产业认可,形成了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和知识体系,有长期稳定人才需求,招生就业良好,由行业产业、高校进行论证后提出申请,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批通过后,即进入硕士专业学位目录。行业主管部门、行业产业协会等也可提出硕士专业学位类别设置申请,基本程序与博士专业学位类别设置程序一致。3.推动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模稳健增长。稳步扩大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布局,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原则上只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点以专业学位授权点为主,支持学位授予单位将主动撤销的学术学位授权点调整为专业学位授权点。将产教融合、联合培养基地建设作为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申请基本条件的重要内容,不把已获得学术学位授权点作为前置条件。推动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紧密服务区域、行业产业发展,继续放权省级学位委员会承担本地区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审核工作,并注重发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的作用。支持学位授予单位优化人才培养结构,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增量主要用于专业学位,可将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调整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四、加快发展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1.明确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定位。推动博士专业学位、博士学术学位的协调发展。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主要根据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需求,培养某一专门领域的高层次应用型未来领军人才。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掌握相关行业产业或职业领域的扎实基础理论、系统深入专门知识,具有独立运用科学方法、创造性地研究和系统解决实践中复杂问题的能力。2.完善博士专业学位类别设置标准。博士专业学位类别一般只在已形成相对独立专业技术标准的职业领域中设置,该职业领域应具有成熟的职业规范和特定的职业能力标准,需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且具有较大的博士层次人才需求。博士专业学位类别设置的重点是工程师、医师、教师、律师、公共卫生、公共政策与管理等对知识、技术、能力都有较高要求的职业领域,也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按照成熟一个、论证一个的原则,在其他行业产业或专门领域中设置,一般应具有较好的硕士专业学位发展基础。3.健全博士专业学位类别设置程序。专业学位类别设置的基本程序是:相关行业产业主管部门、行业产业协会和学位授予单位提出建议,并提交论证报告;相关学科评议组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进行必要性论证,并提交评议意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组织专家进行可行性评议;评议通过后,编制设置方案,提交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核。4.扩大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模。在确保质量的基础上,以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教育博士专业学位为重点,增设一批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快速提升培养能力。将产教融合和行业协同作为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增设的优先条件,不把已获得博士学术学位授权点作为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增设的前置条件。完善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区域布局,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支持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增设一批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向专业学位倾斜,每年常规增量专门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博士专业学位发展。在科研经费博士专项计划中探索招收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并逐步扩大规模。五、大力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1.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坚持正确育人导向,强化导师育人职责。大力推动地方领导干部、“两院”院士、国企骨干、劳动模范等上讲台,探索建立各级党政机关、科研院所、军队、企事业单位党员领导干部、专家学者等担任校外辅导员制度,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推动培养单位和行业产业之间的人才交流与共享,各培养单位新聘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须有在行业产业锻炼实践半年以上或主持行业产业课题研究、项目研发的经历,在岗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每年应有一定时间带队到行业产业开展调研实践。鼓励各地各培养单位设立“行业产业导师”,健全行业产业导师选聘制度,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2.深化产教融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坚持正确育人导向,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学术道德和职业伦理教育,提升实践创新能力和未来职业发展能力,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实施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研究生招生分类选拔,进一步完善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申请考核制选拔方式。推进培养单位与行业产业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开设实践课程,共同编写精品教材。鼓励有条件的行业产业制定专业技术能力标准,推进课程设置与专业技术能力考核的有机衔接。推进设立用人单位“定制化人才培养项目”,将人才培养与用人需求紧密对接。实施“国家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计划,重点依托产教融合型企业和产教融合型城市,大力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鼓励行业产业、培养单位探索建立产教融合育人联盟,制定标准,交流经验,分享资源。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产教融合育人体系,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在具备较高创新创业潜质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中,推荐免试(初试)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支持培养单位联合行业产业探索实施“专业学位+能力拓展”育人模式,使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获得学历学位的同时,取得相关行业产业从业资质或实践经验,提升职业胜任能力。3.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评价机制。强化专业学位论文应用导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可以调研报告、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艺术作品等为主要内容,以论文形式呈现。博士专业学位论文应表明研究生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并在专门技术上做出应用创新性的成果。完善专业学位论文评审和抽检办法,推动专业学位论文与学术学位论文分类评价。完善专业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制度,将产教融合培养研究生成效纳入评估指标体系,并与专业学位授权点建设等支持政策相挂钩。破除仅以论文发表评价教师的简单做法,将教学案例编写、行业产业服务等教学、实践、服务成果纳入教师考核、评聘体系。六、组织实施1.编制专业学位类别目录。专业学位类别目录由国家统一编制,主要用于学位授权和学位授予,每五年集中修订一次。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在论证批准后,即在当年进入目录。专业学位类别一般下设专业领域。除临床医学等行业规范要求严格的类别外,专业领域由学位授予单位自主设置,其清单每年统计发布一次。2.推进与职业资格衔接。发挥行业产业协会、专家组织的重要作用,积极完善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准入及水平认证的有效衔接机制,在课程免考、缩短职业资格考试实践年限、任职条件等方面加强对接。推动专业学位与国际职业资格的衔接,促进我国专业学位人才的国际流动,宣传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中国标准,提升我国专业学位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3.强化行业产业协同。支持行业产业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办学,明显提高规模以上企业参与比例。鼓励行业产业通过设立冠名奖学金、研究生工作站、校企研发中心等措施,吸引专业学位研究生和导师参与企业研发项目。强化企业职工在岗教育培训,支持在职员工攻读硕士、博士专业学位。鼓励行业或大企业建立开放式联合培养基地,带动中小企业参与联合培养。4.建立需求与就业动态反馈机制。遵循“谁提出、谁负责”的原则,提出设置专业学位类别的行业产业部门应建立人才需求和就业状况动态监测机制,每年发布人才需求和就业状况报告。依托用人单位调查、毕业生追踪调查等,对各单位人才培养质量进行真实反映。对需求萎缩、培养质量低下的专业学位类别,实行强制退出。5.构建多元投入机制。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行业产业、培养单位多渠道筹集经费的投入机制。完善差异化专业学位研究生生均拨款机制,合理确定学费标准。探索实施企事业单位以专项经费承担培养成本的“订单式”研究生培养项目。引导支持行业产业以资本、师资、平台等多种形式投入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完善政府主导、培养单位和社会广泛参与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奖助体系。6.发挥专家组织作用。按专业学位类别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吸收更多实践部门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士担任委员,充分发挥其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学位授权、招生培养、学位授予、质量保障、监督评估、国际合作和研究咨询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行业产业协会、学会等第三方组织在专业学位教育中的积极作用。7.强化督导落实。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教育部加强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情况的监测分析,建立专业学位质量效益与授权审核、招生计划分配等方面的联动机制。强化各省级学位委员会、教育督导委员会对本地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管理,支持其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质量指导和监督,办好本地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8.加强组织领导。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应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政策协调,强化专业学位对应行业产业部门的专业指导作用,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省级学位委员会应根据本方案,结合区域发展实际,研究制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或计划,明确工作方向、思路和支持政策。学位授予单位应转变专业学位办学理念,落实主体责任,实施分类培养,出台本单位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具体措施,切实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
据《2020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无论是应届生,还是往届生,都有将近 20% 的同学在考研时,会报考非本科专业。为什么那么多考研党都准备跨专业考研呢?宗师君总结了三种最为常见的跨考原因,看看你属于哪一类?兴趣驱动型第一类考生,或是由于高考失利,没有进入自己心仪的专业学习,故想通过考研再次圆梦,抑或是经过本科阶段的深入学习后,发现对本专业没有很大的兴趣,故想在研究生阶段以兴趣为导向学习喜欢的学科。学历驱动型第二类考生,对于研究生阶段到底学什么专业并没有具体明确要求,他们最想要的是一纸硕士学历文凭,所以能够考上研究生,或者再进一步,考上名校研究生几率更大的专业会成为他们的首选。而在这种情况下选择跨考,往往是因为本专业考研难度太大。就业驱动型第三类考生,选择跨考专业的首要考虑因素是就业前景,就业率高、薪资优渥、发展空间大的专业会成为他们的跨考首选。其实无论哪种类型的跨考生们,都是在为了自己的未来而大胆迈出新的一步,努力拼搏以期成功转型。小编也为此总结了六个热门跨考专业及其报考优势,供同学们参考~会计硕士(专硕)1. 专业简介专业会计硕士( Master of Professional Accounting,简称 MPAcc )旨在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系统掌握现代会计理论与实务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与技能,具备会计工作领导能力的高素质会计人才。2. 就业前景会计硕士的就业率很高,且就业范围广泛,小到工商个体户,大到政府机关、跨国公司,无一不需要会计加持。一般来说,本专业毕业生可供职于政府办公室、企事业单位、审计事务所、各大银行、保险公司等,发展前景向好。3. 跨考生优势会计硕士属于管理类联考专业之一,也是跨考生占比最多的大热门专业,它对数学的考察要求并没有金融学等专业一样高。不过经管类本科生及理工科类的本科生报考会有一定的优势。4. 考试科目会计硕士属于管理类联考专业之一,考查科目为:199管理类联考和英语(二)。其中,管理类联考的内容包括:① 数学 (算数、代数、几何、数据分析);② 逻辑 (形式逻辑、论证逻辑、分析推理);③ 写作(论证有效性分析、论说文)5. 考研院校推荐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翻译硕士(专硕)1. 专业简介翻译硕士(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缩写 MTI ),是我国为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促进中外交流,培养高层次、应用型高级翻译专门人才而设置的专业学位。2. 就业前景翻译硕士学位获得者应具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熟练的翻译技能和宽广的知识面,能够胜任不同专业领域所需的高级翻译工作。毕业生可在各大跨国公司、职业翻译公司、国际组织等从事口笔译工作,或在各大教育机构、高校从事口笔译教学工作,或是成为自由译者,自行接单。3. 跨考生优势国家非常鼓励非外语专业学生报考,因为翻译硕士注重实践,如果具有复合专业背景,那么在遇到涉及本科专业的相关专业术语翻译时,就具备了外语专业学生无法比拟的优势。4. 考试科目(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11 )翻译硕士英语、( 357 )英语翻译基础、( 448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5. 考研院校推荐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新传硕士(专硕)1. 专业简介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的英语名称为:“Master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简称 MJC。是我国为适应新闻与传播事业发展对新闻与传播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新闻与传播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新闻与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新闻与传播人才培养质量而设置的专业学位。2. 就业前景新传学生就业范围十分广泛。既可在报社、出版社、电视台、电台从事编辑、记者、编导等传统媒体工作,也可在广告公司、公关公司、互联网公司、中央和地方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等地从事广告设计、产品运营、品牌策划等新媒体工作。3. 跨考生优势与传统新闻学专业学生相比,跨考生更多了跨行业的专业知识,属于复合型人才。比如本科为经管类专业的学生,在跨考新传硕士后可以重点往财务新闻方向发展,优势明显。4. 考试科目(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4 )英语二、( 334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440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但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对外语要求较高的院校会考英语(一),考生们应查询目标院校的具体招生要求。5. 考研院校推荐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暨南大学、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行政管理硕士(学硕)1. 专业简介行政管理硕士是一个综合性强,研究范围广泛的专业,以哲学,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等为基础,对公共事物和行政管理进行综合性全面研究。行政管理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行政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行政学理论研究、公共政策分析、社会调查与统计、外语、公文写作和办公自动化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行政管理的基本能力及科研的初步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本文介绍的行政管理硕士是管理类(学科门类),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硕士,不需要有工作经验即可报考。而另有一种 MPA 公共管理专硕,是需要一定社会工作经验的人员方能报考。2. 就业前景无论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还是各大大中小企业都需要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社会需求大,就业率极高。另外,企业等单位近年来也在不断增设行政管理人员职位,就业机会近一步扩大。3. 跨考生优势本专业的社会需求大,且报考门槛相对较低,更重要的是大部分院校都不考数学,适合各个专业、尤其是本科为经管类专业的学生报考。4. 考试科目每个学校由于其具体研究方向各不相同,会考察不同的专业科目,考生需及时查阅报考院校相关要求,确定具体报考方向及需要复习的科目。常见的考查形式为:(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620 )学科基础(《学科基础》含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三个部分)、( 841 )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5.考研院校推荐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法律硕士(非法学)专硕1. 专业简介法律(非法学)硕士研究生,是法律硕士(Juris Master简称 JM )专业型硕士学位之一,是具有特定法律职业背景的职业性学位。本专业主要培养面向立法、司法、律师、公证、审判、检察、监察及经济管理、金融、行政执法与监督等部门、行业的高层次法律专业人才与管理人才。法律(非法学)硕士研究生符合社会对于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具有极其重大的优势。2. 就业前景法律(非法学)硕士的就业前景总体向好,且就业面十分广泛,无论是各大公检法机关,律师事务所,还是跨国企业、金融机构、互联网公司等,都少不了法律人的身影。法律(非法学)硕士的司法考试通过率比法学硕士通过率高,且本专业出身的都是复合型法律人才,优势明显。3. 跨考生优势从名字不难看出,本专业专门招收跨考生,采用全国联考形式,所有跨考生站在同一起跑线,公平度极高。只要是对法学专业感兴趣的跨考生们,在合理评估自身情况后皆可放心大胆地报考。4. 考试科目( 101 ) 思想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398 )法硕联考专业基础(非法学)、( 498 )法硕联考综合(非法学)。值得注意的是,公共课英语主要为英语(一),相比于其他专硕,对英语要求较高。5.考研院校推荐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武汉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等。金融硕士(专硕)1. 专业简介金融硕士专业学位主要培养充分了解金融理论与实务,系统掌握投融资管理技能、金融交易技术与操作、金融产品设计与定价、财务分析、金融风险管理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具有很强的解决金融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金融专门人才。2. 就业前景金融专业毕业生既了解国际金融业的前沿发展,又能密切联系中国的实践,具备比较强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潜力,可以适应金融管理部门、各类金融机构和研究机构的工作。常见的去向包括但不限于:投行、银行、咨询公司、基金公司、证券公司、政府证监系统或财务系统等。3.跨考生优势一般来说,学金融需要运用一定的逻辑思维分析能力,对数学有一定要求,适合理工科或者经管类本科生跨考。但如果有一些人文社科类数学基础较为薄弱的本科生想要报考,也不用担心,因为金融专硕的部分院校考的是 396 经济类联考,难度会比学硕的 303 数学三低,考生们可以从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相关院校。4. 考试科目公共课方面,大部分院校考英语(二),但也有一小部分对英语要求较高的院校需选考英语(一),如中央财经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专业课方面,通常为 431 金融学综合+ 396 经济类联考/ 303 数学三,具体考察哪一门需及时查阅目标院校招生信息。 5. 考研院校推荐北京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厦门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跨考小建议在最后,宗师君也想给出一些针对跨考生的复习备考小建议,供大家参考。1. 充分评估后再确定目标专业确定目标专业对于跨考生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一步。我们应根据自身实力,扬长避短,合理选择报考专业。如数学较为薄弱的考生,就应谨慎选择是否报考金融学等对数学要求较高的专业,此为避短;再比如本科为外语类专业,想要跨考法律(非法学)专业,成为复合型人才的考生,则是扬长。2. 有需要时可以及时报班学习对于跨考生来说,考研相当于从头开始学习一门全新的学科,难度可想而知。且往往一部分同学在大三时仍需花费不少精力于自己的专业课上,故备考时间上也十分紧张。在这样的情况下,报班学习便成为了高效备考的重要方法之一。无论是在读研究生前辈们的一对一专业课程,还是目标专业的线上大班课程,同学们都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进行选择。毕竟有专业人士的帮助及督促,绝对比在时间急迫的情况下还要孤军奋战自学成才要有用得多。3. 坚定信念,不要动摇一旦确定了心之所向,就不应畏首畏尾,瞻前顾后,一有风吹草动便盲目听信,陷入焦虑状态之中,这对跨考百害而无一利。我们应相信自己在权衡利弊后作出的谨慎决定是最佳的,只管埋头苦干,安心备考即可。良好的心态是成功上岸的关键所在。好了,以上就是本期六大热门跨考专业的盘点及跨考复习建议了。在此,小编也衷心希望各位考研er们能够早日择定目标专业,进行科学高效的备考,相信长此以往,梦校的录取通知书近在眼前!本篇原创文章由“宗师考研”发布,我们将会持续更新考研及大学生主题的干货文章与上岸经验贴,敬请关注!
日语专业的学生去日本留学大部分都会选择人文学专业、教育学专业、社会学、传媒学 等专业,今日柠檬为同学们介绍一下千叶大学教育学专业,这里是日本大学研究生申请最早截止的地方,真的极好,一个不小心就错过了。想研究教育学专业的同学们一起来康康叭~千叶大学教育学研究科是为了培养高度专业的职业人员和教育学研究人员而设立的,已经过了约35年的历史。千叶大学教育学专业的很多毕业生不仅作为教育部门和教育行政的负责人而活跃,而且有的还成为大学教师等研究人员,这是值得一提的。另一方面,近年来对教师素质不断提高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因此,大学院的教学能力和指导能力也被要求提交。为了满足这个要求,开设了专业职学位课程,也就是所谓的教职大学院。千叶大学教育学研究科也在2016设立了教职大学院,来推进研究生(硕士课程)和教师一体化充实的教育和研究。今日柠檬在这里只讲解针对留学生可以申请的教育学专业进行讲解。千叶大学教育学专业介绍:千叶大学教育学的目标是,从科学、实践的角度来捕捉教育的各种问题,通过学习方法来培养能够正确应对问题的人才。并且,通过进一步充实现职教师的再教育,以谋求教育部门和教育学之间的桥梁为目标。该专业由教育发展支援系和横断型授课系、语言·社会系、理数·技术系、艺术·体育系5个系构成。①教育发展支援系:教育发展支援系的目标是培养具备儿童、学生的学习过程、从婴幼儿到儿童·青年为止的孩子的身体·认知·社会的发展的过程,发育障碍者、重复残疾儿童的教育支援、儿童·学生的健康支援等的广泛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够应对当今课题的人才。主要研究领域: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保育幼儿教育、特别支援教育、学校健康宣传、保健教育。这里是很多中国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梦想的地方,千叶大学教育学研究生申请首先看这里。②横断型授课系:要建立超越学科、领域界限的新课程,以及关于教育的现代课题进行实践性、理论性的研究。实际去教育现场,进行一套授课,基于授课实践的研究,以及关于教育的现代课题的临床性、哲学性的研究。以培养能够开展新课程和教育实践的人才为目标。主要的研究领域:关于课程开发的领域(以新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开发、教育实践为基础的授课,关于非行问题的临床研究,活用ICT·数字机器的授课)生活科·综合性学习,职业教育,制作·技术的教育、国际理解教育、教育的哲学考察等。③语言·社会系:人们的语言活动、生活·行动方式被称为【人类与文化】,从这一共通概念出发,该系对国语、英语、社会、家庭等科学教育、人类与文化各领域的展开研究。然后,以培养将其研究成果应用于教育·研究领域的人才为目标。主要研究领域:国语教育、英语教育、社会科教育、家庭科教育。千叶大学教育学研究生申请其次看这里。这些研究分野是不是你可以尝试的呢?④理科、技术系:与自然、技术相关的理科、数学、技术知识非常广泛。需要有广泛的知识来理解具体的现实的课题、重要的论点、数学的考察力、实验实习制造技术。理科、技术系的目标是培养具备这种能力,不断丰富地创造理科、数学、技术的学习意义和方法的人才。主要研究领域:理科教育、数学教育、技术教育⑤艺术·体育系:艺术、体育系的目标是在“表现”的同时,将“感性”、“感觉”、“传承”、“创造”、“鉴赏”等概念定位为该系的共通概念,培养作为承担今后教育核心的人才所需要的资质和能力。并且,以培养在音乐、美术、体育的教科教育中活用其学术研究成果的人才为目标。主要研究领域:音乐教育、美术教育、体育科教育。美术教育也非常适合艺术设计类专业出身同学的追捧,除了平面设计制品设计,千叶大学教育学研究生申请走美术教育也可以哟。千叶大学教育学专业研究生的申请:外国人申请千叶大学教育学专业的研究生都是需要进行事前审查的,且事前审查需要提前近一年的时间,比如2022年4月入学千叶大学教育学研究生的事前审查的截止时间预定为2021年的6月下旬。大家前往不要错过,再没有比千叶大学教育学部研究生申请再早开闸的了。海外申请2022年10月千叶大学教育学专业研究生的事前审查已经于2021年12月截止.因此,在日本以外地区申请千叶大学教育学部一定要从速从早。关于千叶大学:千叶大学(日文平假名:ちばだいがく;英文:Chiba University),简称千叶大,2020年日本大学排名第14位。千叶大学诞生于1949年,是一所本部设置在日本千叶县千叶市稲毛区的知名研究型综合国立大学,是日本文部科学省的超级国际化大学计划(SGU)投资的一流大学。千叶大学是日本首都圈内拥有独特高水平学部学科的综合大学,其医学部、园艺学部、工学部是该校重点专业。以上就是柠檬为您带来的日本研究生申请每年最先开始的是千叶大学教育学,想了解更多关于日本留学的信息可戳柠檬哟。留言给小白江吧,更多日本留学一手干货等你来拿
这两年,考研大热,其中教育类专业又是一大热门,报考的人数非常多,人多竞争就更大,学科教学的复试分数对于工科学生来说就是望尘莫及,复试线很容易就是380+,西南大学学科教学(英语)2021年的复试分数更是达到了409分。初试成绩不理想,或者一志愿复试落榜,只有寻求调剂,学科教学英语可以调剂到什么专业?学科教学英语专业肯定可以调剂,我们还可以调剂一些对专业没有限制的专业,或者相近的专业。现代教育技术、教师教育学都可以调剂我们参加调剂,肯定首先想到的就是调剂本专业,这样的结果是最理想的,如果能够调剂学科教学(英语),成功上岸,那是可喜可贺的一件事情,可惜现实非常残酷,今年370+的同学收不到调剂通知的大有人在,学科教学(英语)这条调剂的路走不通,那我们可以考虑它的相近专业,或者对你本科专业没有限制的专业,理论上专业代码前四位相同都可以调剂,但每一个学校还会有具体要求,可能对你本科专业进行限制,比如西南大学的教师教育学专业,它对于本科专业没有限制,但是学科教育类专业都会有限制,如学科教学(历史)要求历史学类专业(含师范和非师范),不会接受跨考的同学。还有现代教育技术也是可以考虑的一个调剂专业,有不少学科教学(英语)的学生也都是调剂这个专业上岸的,这个专业接收调剂的学校比较多,相对机会更大一些。如果你本科是财务相关专业,你还可以考虑职业技术教育(财经商贸方向),最后还有一个最无奈的选择,非全日制学科教学(英语),就目前来说,应届生读非全风险非常大,学校没有补贴,社会认可度低,有可能出现自己花钱上几年过后,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工作在哪。最后,希望大家都能调剂成功,成功上岸。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本好的复习辅导资料,可以减轻考研人复习的压力,使自己的学习效率更高。经过漫长时间的整理与细心雕琢,大家期待已久的老王主编的舒白梅《现代外语教育学》课程讲义终于出来了!舒白梅的《现代外语教育学》是华中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赣南师范大学等院校的的参考书目。在很多同学的印象中,这本书是比较难理解的。的确,相对于王蔷老师的《英语教学法教程》来说,舒白梅老师的《现代外语教育学》这本书难度是稍微要大一些。它主要难在哪里呢?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这本书的题量要大一些,知识点要多一些;一方面是这本书的知识点比较杂,需要同学们自己去归纳、总结。因此,拥有一本老王主编的舒白梅《现代外语教育学》课程讲义是很有必要的,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去学习与理解知识点。整本讲义总共分为了18个章节,每一个章节都有提供导读、解析和方法技巧等,而且讲义中也穿插了思维导图和表格,便于同学们理解和区别繁琐的重难点。好了,废话不多说,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品读一下这本讲义的部分内容吧。在讲Understand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 时,老王讲到:Approach的本质是被使用的理论和主张,和method,technique有“质”的区别。Method是一套系统的方法,比如(听说法),用来实现(realize)approach。Method和technique则是“量”和组织形式的区别。注意:不同的书上对approach和method的界定不同,大家以舒老师的解释为准。在讲Disciplines Contributing to FLT时,老王讲到:教学法有极强的跨学科性。Sociology帮助我们更加了解社交活动;心理学研究记忆,认知过程;Pedagogy着眼于课堂管理,课堂交流;语言学则是我们深入了解语言本身的利器。这些知识与理论互相效力,帮助我们成为更好的英语教师。在讲Principles of FLT时,老王讲到:H.D.Brown在书上写的是principles of second acquisition or learning,而舒老师给的标题是Principles of FLT(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通过这条general principle 我们可以看到二者并不矛盾。“教”要符合“学”的规律,同时促进“学”。在讲Mentalism(Rationalism)时,老王讲到:认知主义的语言观从根上就与行为主义不同。在这里语言是基于规则(rule-based)的复杂系统。但是认知主义并未给语言教学提供具体的方法帮助,这一点在第十六章还会讲到。还有很多更精彩的内容哦,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当然,如果结合我们的配套课程来看,会更加容易理解,还可以领略到老王流利优美的英语发音,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大家的口语水平,为将来成为优秀的英语老师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