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被现代医学研究人员称为“都市病”,到底是什么病?结婚吧

被现代医学研究人员称为“都市病”,到底是什么病?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人人都体会过紧张和放松。现代人紧张的生活状态几乎让我们忘记,其实人最初的最本能的状态是放松的,平静的,正如婴儿睡觉时的状态一平和、宁静、呼吸深长而轻松。这种与生俱来的平静随着年龄的增长似乎慢慢的磨灭,人的思想意识变得越来越复杂,精神状态也变得越来越紧张,来自社会的种种压力让我们常常忽略了放松。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常常在工作之余走进酒吧,饮酒作乐,从某种意义上看,人们似乎是让自己从一种紧张的工作状态里解脱出来,心情会变得轻松一些,但长此以往,这种放松的方式其实是一种恶性循环,会导致内分泌失调、失眠、头痛、心悸等症状,而这些也正是现代人的通病,被现代医学研究人员称为“都市病”。瑜伽把紧张分为两种,良性的紧张和恶性的紧张。前者有利于身心,有利于人们积极地进入到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状态,推进社会的发展,所以人们有规律的工作,学习的紧张状态是良性的紧张;而没有规律的工作,学习和不当的放松方式让现代人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这是典型的恶性紧张的表现,其症状是疲惫,失眠,头痛,记忆力下降等。解决这种紧张最根本的方法是放松身心。瑜伽姿势是把紧张和放松结合到最佳状态的练习,在有限的范围内极度的紧张,然后彻底的放松,用放松的状态去体会身体紧张过的部位,而且它不借助任何外力,通过心智和自身的按摩就可以达到放松,平和的状态。瑜伽放松是瑜伽练习中的精华部分,也是瑜伽练习当中十分重要的部分,是一贴简单而有效的放松身心的良方。人需要有三部分的完全放松:身体上,心理上和精神上。我们每个人的思想状态和身体状态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现代社会,许多人的身体和意识时时刻刻处于紧张的状态,甚至在睡觉时也是如此,这种时时刻刻的紧张状态会直接严重的影响到心脏,肠胃等各个内脏的功能,使内分泌紊乱,进而导致体内各系统失去平衡。因此,瑜伽中用瑜伽休息术来放松身心,达到身心的健康。一般采取的放松姿势有挺尸式,侧卧的鱼戏式,婴儿式和俯卧式,其中挺尸式是最常用的也是绝大部分人喜爱的放松姿势。只是这几种方式经常作为最后的放松姿势,或者作为姿势与姿势之间的放松姿势。在做瑜伽放松时要把呼吸放松到成为一股缓慢,顺畅,稳定而有节奏的气流,这时神经紧张得到了消除,心灵得到了平静,全身恢复了能量,进而带给你平和,宁静的感觉。放松的关键:先是心,然后是身,身心放松才是真正的放松。

夫春与秋

广东省现代健康产业研究院院长张咏:大健康全产业涵盖人的生命全周期

01:053月26日,第30届中国(广州)国际大健康产业博览会于广州国际采购中心隆重举行,同期举办还有第19届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及多主题的高峰论坛。广东省营养健康产业协会理事长、广东省现代健康产业研究院院长张咏在演讲中分享了自己对大健康产业发展趋势的看法。他表示,大健康产业已经形成几个发展趋势。第一,高科技化。未来我们用可穿戴设备、远程医疗、双向音频远程、慢病监测、区块链医学等高科技将在医学领域大范围应用。第二,精准化、标准化和专业化。未来将通过精准的检测、治疗、康养来实现个性化、专业化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的照顾管理系统。第三,智能化。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将为大健康产业带来变革。AI智能等信息化技术够提升诊断治疗的智能化的水平。第四,融合化。未来的大健康产业将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第五,国际化。国际合作与资源共享是未来医疗健康产业发展的趋势。通过“一带一路”大健康驿站建设,为中国与世界大健康产业合作。张咏表示,自己之前曾预计,疫情之后,大健康产业将迎来“报复性”增长,现在看来,自己的这个预测是完全正确的。他表示,大健康全产业链是涵盖人的生命全周期养护过程带来的全产业链。为实现涵盖人生命全周期养护,人工智能、科技医疗,再到健康消费,不同领域的健康力量正在实现跨界融合发展。《中国健康养生大数据报告》也显示,从性别来看,女性在健康养生上的重视程度远高于男性。女性占比为63.2%,男性为36.8%,女性占比是男性的近两倍;从年龄来看,养生这件事引起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关注,18岁至35岁群体占据了八成,充分显示出健康养生不仅仅是年长人士的专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关注自身的健康问题,并付诸实际行动。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肖欢欢实习生潘梓弘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蔡凌跃

符瑞

现代健康管理是假的?这里面有多少是你不知道的事

WHO健康社会因素决定论进一步提示人们,单纯依赖医学手段难以有效根治健康问题产生的社会根源,需要卫生系统内外,政府内外,多部门的协调行动,共同推动对影响健康的各种社会条件和结构因素的干预和管理。而对于推动健康管理的全面拓展,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大到宏观社会、经济、文化环境条件及社会结构因素,小到年龄、性别生物遗传因素都属于多层次健康影响因素方面,另一方面就是现代健康观的新特征,包括(1)改变了健康定义的导向,冲破了一直把健康的着眼点局限在有无疾病的传统健康观的范畴,积极地直接指向了健康本身。(2)对健康的解释从过去局限在人体生命活动的生物学范围,扩大到生物、心理、社会诸多方面,使医学真正把人作为整体看待,改变了医学、护理学的着眼点,为医学、护理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3)把健康看成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过程,因此健康可以有不同水平,并且衡量健康的标准也是多样的。(4)从关注个体健康扩大到重视群体健康。(5)把健康放入人类社会生存的广阔背景中。而这些特征对于关注不同健康状态及生命周期的健康研究,关注健康结果转向关注健康影响因素,重视二者结合。多层次健康系统由个体健康到群体健康再到社会健康,对于多层次健康有着不小的影响。而健康管理的基础核心内容是个体健康风险评估技术与方法,通过个体健康风险评估技术与方法由企业、保险公司、医疗机构、政府部门等来进行健康管理。从狭义来看,健康管理是以健康需要为导向,包括对个体和群体的健康状况及各种健康危险因素进行监测、分析评估及预测,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咨询和指导服务。同时制定相应的健康管理计划,协调个人、组织和社会行动,对各种健康危险因素进行系统干预和管理。其宗旨是更好地调动和整合个人、集体和社会的健康管理资源和行动;通过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管理活动来获取最大的健康效果。而广义的健康管理则是以现代健康观为指导,运用医学、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和社会学等技术管理手段,协调微观、中观、宏观不同层面的健康维护、改善和促进行动,对家庭、组织、社区、城市、国家甚至全球等范围内各种健康管理资源的充分调动、协调和整合运动,实现对影响群体健康的各种危险因素及不良社会条件和环境因素监测、诊断、分析评价和干预,通过推动健康组织、健康社区、健康城市等不同健康环境支持系统的建设行动。其宗旨是实现在所有环境中促进和改善公众健康的目标。现代健康管理呈现多层次化,形成了多水平的健康管理系统。这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健康管理的知识,如果你有不同的见解,欢迎在下方评论区发表你的见解。

金娃娃

陈根:医学进步带来“疾病泛化”,现代人的“健康”是什么?

文/陈根医学服务于健康。在现代医学的支持下,人类预期寿命不断增加。现代医学开创了全新的局面,改变了人与其自身,与疾病、苦难和死亡的联系,也改变了人们对“健康”的定义。现代医学的发展,使得诊断和治疗出现了分离。终于,更灵敏的医疗技术设备,大量涌现的诊断理论和术语,对人的身体“深层”所迸发的前所未有的科学兴趣,所有这一切使得从前不能被诊断的疾病得以诊断。健康,不再是没生病就可以。近日,顶刊《细胞》上发表了一篇里程碑式综述,详细描述了健康的八个核心标志,包括屏障的完整性和局部扰动的抑制,随着时间的推移保持内稳态(循环和翻转、环路整合和节律周期),以及对压力的一系列适当反应(自稳弹性,刺激调节、修复和再生)。其中,屏障完整是除了皮肤、肠道、呼吸道为人体提供与外界环境相隔的屏障外,人类体内不同尺度的屏障,比如,血脑屏障。血脑屏障由神经血管的多种细胞紧密连接而成,限制了血液循环中的细菌或导致炎症的化学物质等进入脑组织。血脑屏障“渗漏”,被发现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有关。遏制局部变化是人体中对微小的局部变化,包括外力造成创口,病原体入侵,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各种“意外”造成的DNA修复失败、出错的蛋白质堆积等反应与修复。保持内稳态和对压力的适当反应都各自包含了三大健康特征。研究人员从整体组织、器官、细胞、亚细胞、分子等多个层面,对健康给出了系统性的8个新定义,任何这些相互关联的特征的破坏都具有广泛的致病性,导致系统的急性或渐进性脱轨。可以说,现代医学的“进步”,造成了疾病的泛化。一切皆可“生病”,要么现在“生病”,要么有“生病”隐患,这早已脱离人的实际感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恰恰是医学的成功使人处在了疾病当中。但这也需要我们更新对健康的认识,用新的健康观念来回应我们的生活。

君原于德

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现代医学不再强调单打独斗,加快创建整合型健康服务体系

封面新闻记者 罗田怡 刘秋凤 实习生 邹阿江 张弋凌宇“这并不是我第一次来四川了,一直以来,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通过此次交流活动,140多位院士相互交流,将对未来四川项目引进、人才培养起到重要作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空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病医院院长樊代明告诉记者。9月17日至20日, “四川省创新驱动发展两院院士四川行”活动将在成都举行,140多位川籍院士、在川院士和与四川有合作项目、合作意愿的院士受邀出席此次活动,共谋四川高质量发展大计。记者了解到,这也是截至目前全国省级层面规模最大的一次“院士地方行”活动。虽然樊代明出生于重庆市,但在他看来,自己同样是一名四川人,“作为一名川籍院士,更应该把自己的家乡建设好。”樊代明表示,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不仅人民的生活习惯正在发生改变,医学也在发生相应变化。“例如现代的很多疾病,造成的原因是多因素多方面的,针对这样的情况,一个国家或一个相关专业专家的单打独斗将不再起效,只有建立整合型的健康服务体系,才能应对接踵而来的医学挑战。”整合型的健康服务体系包含哪些要素?樊代明告诉记者,整合型的健康服务体系涵盖了医学的方方面面,例如整合型的医学研究体系、医学教育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学预防体系、将这些体系根据人类健康需求发展进行整合,就能形成新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助于中国医学走在世界前列。“我们已在四川设立了整合医学中心,在远程会诊、学术活动、科研项目等领域都建立了联系,未来也将继续加强交流与学习,定期开展培训、进修等活动。”樊代明谈到。同样在9月17日,成都中医药大学发展战略院士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根据框架合作协议,11名院士重磅加入,组建学校发展战略高端专业智库。这11名委员均为生物医药领域领军人物,其中樊代明任主任委员。“西医与中医本就是一个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的过程。” 樊代明表示,当前,四川正在建设中医药强省,在建设过程中,不妨向吉林、云南、贵州等省份学习,取长补短,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资源,多角度多方面地建设中医药强省。

鹤鸣

百年老字号九芝堂的创新“野心”:领跑现代前沿医学研究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5日讯(记者 朱国旺)“生物制药是21世纪医药研究的热门领域,而干细胞更是处于热门领域的前沿,前景非常广阔。”在6月30由中国抗衰老促进会、九芝堂集团联合发起的“心脑健康与抗衰促进工程”签约仪式期间,被誉为“中国造血干细胞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吴祖泽接受了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的简短采访。在谈到如何看待干细胞的未来时,他边说边竖起大拇指,表达了非常看好的肯定之情。同样看好干细胞未来的还有李振国——九芝堂集团总裁。他不仅仅看好,还在这个充满希望,同时也充满未知和暗礁的深海里,秉承曾经十年发明创制一个新药的眼光与执着精神,从2018年开始,投入巨资参与干细胞项目。显然,李振国要带领九芝堂走一条不但九芝堂之前300多年没走过,而且目前整个中药行业都很少尝试的路——干细胞研究,这一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作为医药领域重点支持和发展方向的前沿领域。“不能让百年九芝堂败在我手里”在一次与李振国总裁不到十分钟的访谈中,有一个问题他前后自问了三遍:中药企业到底该如何传承和创新?一般人可能不会理解他为什么会纠结这个问题,但如果了解九芝堂的历史,可能就会知道他的困惑由来。九芝堂前身“劳九芝堂药铺”起源于清顺治七年,即公元1650年。现代的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设立于1999年,公司秉承“九州共济、芝兰同芳”的企业理念,主营中成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等业务。2000年,湖南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成功进入资本市场;2006年,“九芝堂”被国家商务部认定为“中华老字号”。近期,九芝堂在行业内引起广泛关注的莫过于2015年,百年品牌九芝堂与创新型中药企业牡丹江友搏药业实现重组。对于这次重组,一方面,李振国表现的信心满满,认为这是强强联合,可以形成资源及优势互补,有助于九芝堂更大的发展;但另一方面,李振国却又感到惴惴不安,他在多个场合表示:“千万不能让300年的九芝堂败在我的手里。”这种不安,促使李振国不断思考:中药企业,特别是拥有300多年历史的传统中医药企业,传承和创新的路应该怎么走?李振国认为,首先是要把九芝堂三百多年的中医药文化传承好,发扬好;同时,一定要在传承的基础上做好创新。“百年九芝堂 服务大健康”。李振国说,九芝堂的真正价值在于服务于人类健康事业,做好这项事业,仅靠传承是不够的。要将传承和创新相融合,通过创新体现百年老字号制药企业的责任、使命和担当。因此,创新是以创新起家的李振国倾注更多心血的关注点。“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创新决心不可否认,我国中药企业在创新上存在先天不足。与化药、生物药制药企业相比,中药企业在基础研究、高技术开发以及现代医药研究等方面,整体上存在一定差距,难以满足中药产业变革的需求。在与九芝堂重组之前,友搏药业的拳头产品疏血通注射液,就是李振国发明研制的。他为此付出了十年光阴和数不清的艰辛,对中药的创新之苦有切身体验。现在,疏血通注射液已成为九芝堂的第一梯队核心产品,持续为九芝堂贡献不菲利润,体现出创新所带来的巨大价值。即使在疏血通注射液上市后的二十多年来,李振国仍然带领公司致力于该产品的临床研究,为患者提供更有保障的产品和服务。2012-2015年,完成了国家“十一五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中药上市后再评价关键技术研究”,采用前瞻性医院集中监测注册登记式研究方法,全国共 61家医院参与,有效观察病例 32546例,结果显示:疏血通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97‰,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 0.03‰,属于非常罕见。2019年4月揭盲的“十二五”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疏血通注射液循证医学临床研究(SPACE),率先采用国际公认的金标准评价的中药注射剂循证医学临床研究,是在国内外卒中领域第一个采用核磁影像客观评价急性期栓塞性卒中复发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研究,填补了卒中二级预防的空白。揭盲结果表明:疏血通注射液对于降低卒中复发率具有确定的疗效,且安全性良好,体现出疏血通在卒中急性期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和重要地位。从执掌友搏药业到成为九芝堂的当家人,李振国把友搏的创新基因移植到了九芝堂。他首先找准了九芝堂创新的动力与根本目的。“为了人类健康是大家共同的目的。”他告诉记者,健康是人们永恒的追求,也是尚没有得到充分满足的需求。不断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健康需求,为人类提供最大价值的健康产品和服务是九芝堂的核心价值理念,也是九芝堂创新的动力所在。有动力,然后就是找方向。“宁做鸡头,不做凤尾”。李振国表示,九芝堂始终瞄准国内尖端领域,以新的理念开展创新。将传统医疗和精准医疗进行整合和融合是体现新时期九芝堂的发展方式、发展布局,也是向高质量发展经营模式转变的体现。因此,李振国带领九芝堂将创新目光投向了抗体药、干细胞等生物制药前沿领域。2017年,九芝堂通过增资成为北京科信美德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的股东。该公司正在开展的REMD-477分子是世界首例开发的针对胰高血糖素受体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临床分子,经美国 FDA 批准,该分子在美国已完成针对1型糖尿病患者的I期临床试验及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II期临床试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洪天配教授认为,包括胰高糖素受体抗体在内的阻断胰高糖素信号通路的策略是糖尿病治疗非常重要的一个研究方向。如果这类新药能够顺利获批上市,必将为糖尿病(特别是1型糖尿病)患者带来福音,因为近一百年来,除胰岛素外,几乎没有任何新的治疗1型糖尿病的新药。此外,九芝堂还在开展新型抗凝药物LFG的研究,突破了现有抗血栓药物存在的出血危险及药代较难预测缺陷的技术难题,如果申报成功,该药物将成为国内首个源于海洋生物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凝一类新药。计划未来3-5年将完成产品的临床研究。而九芝堂投入重金开发的干细胞研究,更是引领国内空白的再生医学发展新方向。用前沿产品展现布局全球的雄心有研究报告指出,全球干细胞市场规模已突破千亿美元,2020年将会达到近1800亿美元。这一广阔市场吸引了无数的“淘金客”。美国Stemedica细胞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有着14年干细胞研发生产历史的公司,其干细胞制备技术和质量控制体系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符合美国cGMP要求,获得了FDA颁发的药品生产许可证。先后在美国、瑞士、墨西哥等国开展了16项临床试验,适应症包括心脏疾病(心梗和心衰),神经系统疾病(脑卒中、阿尔茨海默病)、糖尿病、退行性关节炎等。2018年,九芝堂参与投资的并购基金投资这家公司,并成立九芝堂美科(北京)细胞技术有限公司,作为成为Stemedica公司干细胞技术的中国唯一承接方,负责开展与干细胞研究相关的业务。脑卒中是我国成年人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在世界各国均是主要的致死原因。据不完全统计,全球目前已批准数十种细胞治疗产品,但用于脑卒中治疗的干细胞药物仍为空白。6月28日,中国卒中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暨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CSA&TISC2019)在北京举行,国际干细胞专家、Stemedica首席技术官Alex Kharazi博士做了《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GMP生产和临床应用》的演讲报告。该临床研究显示,Stemedica干细胞治疗脑卒中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疗效。在6月30日的签约仪式上,Alex Kharazi博士再次分享了这一成果。据他介绍,Stemedica公司独有的BioSmart干细胞制剂生产平台,模拟干细胞在体内的低氧环境,产品抗缺氧能力更好,更适合缺血性心脑疾病治疗。Stemedica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产过程全程监测,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和可追溯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干细胞扩增效率。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其他干细胞研究还大多处于临床前阶段时,Stemedica干细胞在部分国家已经进入临床应用。据九芝堂介绍,目前用Stemedica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法已获得哈萨克斯坦卫生部批准上市,并已与哈萨克斯坦LLP “ALTACO-XXI”公司在霍尔果斯中哈合作区内签署了实施临床科研项目的合作协议,共同建设九芝堂-ALTACO国际医疗中心。这意味着公司的干细胞产品开始商业化运营。这在我国国内尚属绝对领先。同时,九芝堂美科正在北京大兴按照中国、欧盟及美国cGMP认证标准进行厂房的建设施工;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签订了《干细胞临床研究基地共建协议》,共同建立了“北京天坛医院九芝堂美科干细胞临床研究基地”;九芝堂国际医疗中心还将作为九芝堂与中国抗衰老促进会共同发起的心脑健康与抗衰促进工程临床应用示范工程,以加速干细胞临床应用研究。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干细胞临床研究已经成为世界上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并在部分疾病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总体上,患者的临床获益及产业发展状况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明显差距,产业链存在较多薄弱环节,干细胞的未来仍然充满各种挑战。李振国告诉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近年来干细胞在全球受到的关注也越来越多,很多公司都在加大投入力度,干细胞研究处于你追我赶的局面。在此背景下,如果国家能够出台更多的扶助政策,行业趋向规范化,那么谁能率先拿出可靠的产品,率先在全球布局,谁家的干细胞就最有可能实现最大的商业化。十年毕路蓝缕研制疏血通注射液的经历,让李振国不惧挑战。“干细胞是有生命的药,又是为人类生命服务的药。现代医学对很多疑难杂症都束手无策,都把希望寄托在干细胞药上,它的前途不容置疑。我们必须要把它做好,打造行业标准,体现百年九芝堂的诚信品质和责任担当。我也希望通过这种将传统医学与精准医学融合的探索,能够为国内中药企业创新发展摸索出一条路径。”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李孟夏

专家:许多耳熟能详的疾病 医学手段都无法治愈

来源:中国青年报“人体太复杂了,医学目前所知道的可能跟人体实际情况差别很大,我们可能只知道人身体的1%,甚至1%都不到。”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四部、五部主任詹庆元在谈到医学的局限性时,有着非常深刻的体会,“人身体的任何一个细胞都比一台电脑要复杂得多,更何况人体是一个由无数细胞构成的复杂系统”。詹庆元介绍说,经过无数代人的努力,现代医学对很多疾病是有把控能力的,比如很多传染性疾病,基本上能做到早期预防。对于需要住院和门诊治疗的一些患者,甚至是早期的肿瘤患者,现代医学采用一些药物、手术治疗、介入治疗,可以让患者完全治愈,“这是我们愿意看到的,是最希望的,也是现代医学努力的目标”。根据多年临床工作经验,詹庆元告诉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现在普通大众对医学的期望值很高,总以为大部分疾病都能治愈。然而,“医学不是万能的,医学甚至是非常无奈的。比如,最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肿瘤等,这些疾病都是治愈不了的”。虽然能治愈的疾病有限,但是现代医学研究出了相关疾病的预防方法,面对现代医学的无奈,这也是普通大众必须认识到,并且可以做到的。詹庆元介绍说,从一个人还没有出生时就开始的筛查工作,到吸烟、肥胖等高危因素的预防都是现代医学给出的方法。然而,由于老百姓对医学寄予了太高的期望,导致他们轻视了预防在维护生命健康中的作用。詹庆元认为,目前非常普遍的现象是,胡吃海塞、不规律生活、不注重锻炼,等真生了病,患者到了医院以后,会发现疾病治疗起来很难,与此同时还会花费高额的医疗成本。在詹庆元看来,规律生活、坚持健身和定期体检,都是非常重要的。常年与危重患者接触,让詹庆元觉得健康比什么都重要,因为健康是所有幸福的载体。然而,人不能永远拥有健康,死亡终究会来临,詹庆元说,面对死亡,他现在看得比较简单,“生就是死,在死亡面前,大家都逃不开”。所以,如果有家里人到了生命终末期,詹庆元不会让他们到医院进行强行延长生命的治疗,反而更偏向于缓和医疗,希望家人在离开人世时可以少受一些痛苦。然而实际情况是,即使詹庆元会把这些建议告诉患者及家属,但是在他主管的病房内,依然会有很多靠机器设备维持生命的患者。有一名患者已经靠呼吸机维持了9年的生命,这位已经90多岁的患者平时一个人躺在病房内,子女只在春节的时候会来病房看望他一次,其余时间都在国外工作。詹庆元说,其核心原因是死亡教育的薄弱。詹庆元同时兼任北京协和医学院及首都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在回顾自己受教育的经历时说:“在我受的初级教育中,几乎没有什么死亡教育。大学期间因为我是学医的,会有一些零散的内容,但是其他学科的大学教育中很少会有死亡教育。”“因为我们国人大多不信宗教,因此会对死亡有一种恐惧的态度。”而这种态度蔓延到患者终末期的治疗时,就会有放弃生存质量只为延续生命长度的治疗选择。对于这些患者,其实,现代医学技术能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在医疗资源一定的情况下,为这些患者延续低质量的生命长度,就势必会占用其他患者的就医资源。詹庆元会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死亡教育。在孩子五六岁时,他们一起看动画片《小鹿斑比》,当看到斑比的爸爸去世时,詹庆元告诉孩子爸爸将来也会去世。后来家里其他亲人去世时,他也会带着孩子过去,让孩子看一下死亡的过程。“我觉得这很正常,因为每个人都会去世,但是学校里没有相关课程告诉孩子们。应该让孩子明白这个事实,因为当你能坦然面对死亡的时候,才会知道怎么好好去生活”。当大众能明白现代医学能治愈的疾病非常有限时,才会更加注重预防,这也是好好生活的重要方面。(记者 刘昶荣)

正者

哈佛大学医学院研究发现: 人体这4个尺寸能看出身体健不健康, 准确率相当高!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人的体型与健康密切相关。从身体某些部分的尺寸,能够看出身体是不是健康,而且准确率非常高。1、腰臀比:达标值:男性<0.9,女性<0.8测量方法:测出腰围后,再环绕臀部最宽处测量出臀围,两者相除即得腰臀比(腰臀比例=腰围/臀围)。“腰臀比”是判断腹型肥胖的重要指标。研究显示,腰臀比每增加0.1,男性早亡几率增加34%,女性增加23%。美国运动医学学会推荐的评价方法是,当男性的腰臀比大于或等于0.94,女性的腰臀比大于或等于0.82时,其患冠心病、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的危险性就会大大增加。如果男性腰臀比高于0.9,女性在0.8以上,可能就说明内脏脂肪过剩了。这类人除了进行运动,更要注意饮食上少精多粗,把一部分精米白面换成豆类、粗粮,少吃肥肉和油炸品,把炒、炸的烹饪方式改成蒸煮、炖等。            2、身体质量指数(BMI):达标值:18.5~23.9计算方法:BMI=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BMI是世界公认的一种评定肥胖程度的分级方法。按照2003年卫生部颁布的《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BMI超过24为超重,超过28为肥胖。世界卫生组织推荐,BMI在20~22之间为成人的理想体重。《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显示,中、日、韩等东亚人的BMI在22.6~27.4死亡风险最低。       3、腰围:达标值:男性<85厘米,女性<80厘米测量方法:身体直立,两臂自然下垂,不要收腹,呼吸保持平稳,皮尺水平沿肚脐上缘和肋骨以下的部位围绕腰部1圈,测量腰最细的部位。腰围是衡量一个人寿命长短的重要指标。美国哈佛大学、波士顿医院等机构科研人员通过对4.46万名女性的患病记录、腰围等分析发现,腰围超过89厘米的女性比腰围小于71厘米的女性,早亡风险高79%。腰腹部还是肾脏、胰腺、肝脏等重要器官的集中地,如果脂肪过多,就会破坏胰岛素系统,加大高血压、血脂异常、脂肪肝、糖尿病等疾病的危险。不仅如此,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曾有报告称,腰围每增加1英寸,患癌症的风险就增加8倍。国家卫计委颁布的《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明确规定,男性腰围≥85厘米,女性腰围≥80厘米即为超标。专家建议,腰围超标的人应尽快改变生活方式,每天锻炼半小时以上,每周至少5天做中等强度的快走、慢跑等有氧运动。同时,戒烟限酒、合理膳食,少吃高油高脂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等。       4、大腿围:达标值:46厘米~60厘米测量方法:用皮尺水平围绕在大腿的最上部位,臀折线下进行测量。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医院研究人员在12年里,通过分析257名男性和155名女性的身高、体重、大腿围和疾病情况后发现,与大腿围接近60厘米的受试者相比,大腿围小于46厘米者死亡率增加3倍,患心脏病的几率增加2倍。研究人员认为,大腿围的长度可能和心肌的重量成正比,大腿越细,心肌重量也较轻。研究同时发现,大腿围太粗,肥胖的几率会增加。因此研究人员给出了参考建议——理想的大腿围应为60厘米,不要低于46厘米。注:图片来自网络    

两条线

桑葚有多好?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对这5种问题均有显著疗效!

只要提到桑树,很多人就能联想到桑叶和桑葚,以及与它们有关的文学典故。桑叶除了养蚕,还能用来泡茶;而桑葚则是营养又美味的新鲜水果,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是御用的补品。加上桑树特殊的生长环境能够使桑果具有天然生长、无任何污染的特点,所以桑葚又被称为“民间圣果”。桑葚的营养价值桑葚又名“桑果、桑枣、桑乌、桑椹子”,为桑科植物桑树的成熟果穗,大多为红紫色或黑色椭圆形聚合果,也有少数品种为白色。鲜果桑葚汁浓似蜜,甜酸清香,营养成分十分丰富。经科学鉴定其中含有大量的游离酸和人体必需的18种氨基酸,以及胡萝卜素、果糖、葡萄糖、丁二酸果胶、纤维素等,此外还含有钙、铁、锌、锰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因而和沙棘、悬钩子等一起被誉为“第三代水果”。桑葚的药理作用桑葚入药,始载于唐朝的《唐本草》。在《本草纲目》中亦有记载,桑葚“单食,止消渴。利五脏关节,通血气,久服不饥,安魂镇神,令人聪明,变白、不老……捣汁饮,解中酒毒;酿酒服,利水气消肿”。中医认为,桑葚味甘,性寒,入心、肝、肾经,具有补肝益肾、生津润燥、乌发明目等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桑葚对降低血脂及减轻神经衰弱、睡眠障碍、动脉硬化、风湿关节疼痛等均有显著疗效。日常生活中人们常食桑葚以期达到缓解眼睛疲劳、免疫促进、延缓衰老的效果。桑葚的保健功能桑葚除了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外,还含有多酚和多糖两大类功能性化合物,这些功能性成分具有抗氧化、辅助降血糖和辅助降血脂等作用。其中,桑葚的抗氧化活性与其多酚类化合物含量及种类密切相关,如花色苷、芦丁、白藜芦醇和原花青素等;桑葚的免疫保护、抗疲劳等作用则跟多糖类化合物的活性有关。有研究结果显示,桑葚中生物碱类化合物含量远低于桑叶,随着桑葚果实的成熟,多酚类化合物、多糖类化合物不断增加,而生物碱化合物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至标志桑葚成熟的紫黑期时1-脱氧野尻霉素(DNJ)含量极少甚至为零。由于成熟的桑葚果实不易贮藏,且不方便运输,因此多被加工成果汁、果酒、果脯、果酱、果干和果醋等。桑葚果酒在酿造过程中,既有利于保持桑葚鲜果中的天然营养成分,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又能增强桑葚酒的保健功能,尤其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安安有话说桑葚虽好,但食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甘令人中满”,桑葚甘甜,食用过度,会令人有饱胀感觉,影响食欲,脾胃虚寒、大便溏者不宜多吃新鲜桑葚;其次,因桑葚含糖量较高,糖尿病患者不宜多食;再次,又因桑葚中含有较多的胰蛋白酶抑制物鞣酸,会影响人体对铁、钙、锌等物质的吸收,少儿不宜多吃桑葚;最后,桑葚中含有溶血性过敏物质及透明质酸,过量食用后易发生溶血性肠炎;同时,忌用铁器熬制桑葚膏。作者:北京市保健品化妆品技术审评中心,王志钢参考文献:1.《桑葚提取物功能性研究进展》,轻工科技,20202.《立夏时节话桑葚》,科学饮食,20183.《桑葚的医疗保健功能与开发利用研究进展》,中国蚕学会第八届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4

静之至也

如今医学已经很发达了,为何还是无法战胜癌症?医生说出实情

癌症是很多人的噩梦,我们在生活中处处小心谨慎,就是为了让自己的身体保持健康,不要沾染上癌症,但还是有人不幸被癌症找上门来了。这种时候,他们除了去医院看医生,依靠现代医学来治疗,就别无他法了。虽然说出来很残忍,但是我们要知道,即便现代医疗手段已经很发达了,但它也不是万能的,有得癌症即便是最发达的医学,也无能为力。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医生告诉你。首先这和癌细胞的特性分不开关系。癌细胞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我们身体内部的环境合适,它就会不停地繁殖,分裂、扩散,而且永无止境。我们现在很多的癌症都非常善于伪装,等我们出现相关症状,去医院检查的时候,一般都是中晚期了,这个时候的癌细胞扩散其实已经比较厉害了。若是我们进行手术切除肿瘤,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情,然而对了零散的癌细胞,还做不到全部消灭。因此在术后五年内,都属于癌症复发的高发期,据了解,仅有25%的患者挺过了这段时期。一旦这些遗留的癌细胞再次发生转移、扩散,那救治的难度就大大增加了。还有一种原因,癌症本身就很复杂。我们都知道,癌症发病具有多源性,有可能是病毒入侵,也有可能是慢性感染,还有可能是直接接触了有毒物质导致的。病源的多样性本就极大地增大了治疗的难度,更别提目前还有一些癌症甚至连病源都没找到,那治疗难度可想而知。对于这类疾病,带着一部分的未知领域,我们或许只能通过保守治疗来替患者缓解痛苦,延长寿命,但想要根治还是有很大难度的。最后还有一点原因,连医生都很无奈,就是患者自身的不注意。很多患者不知道定期体检的重要性,因为他们一直觉得没事忘医院和体检中心跑是浪费钱,所以一直等到身体感觉出现大问题的时候才舍得去检查,结果往往是中晚期,别说浪费钱了,是直接连根拔起倾家荡产的程度了。因此,定期体检很重要,尤其对于是正处在术后五年生存期的患者,体检结果就是你们接下来能否抗癌成功的风向标,一定要重视起来。还有一类患者,以为自己做完手术就万事大吉了,对于自己的术后护理一点也不上心,甚至重新抽起了烟、喝起了酒,从而导致了癌症的急性发作。对于这些患者,再好的医疗手段都回天无力。但是我们反观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患者,不仅可以平安度过术后的五年,甚至有的人癌症十年都没有再发作,一直健康生活到最后安享晚年的癌症患者也不再少数。最然因素是现代医学无法干涉的方面,但是我们却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总的来说,虽然现代医学已经很厉害了,但还是会拿有些癌症束手无策,不过我们不必就此对现代医学失去信心,因为这已经是目前最能帮助我们治疗癌症的手段了,相信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发展,医疗水平也会越来越好,总有一天我们会征服这些癌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