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21考研时间已定,这份时间表“考研党”要重视,以免影响读研十二夜

2021考研时间已定,这份时间表“考研党”要重视,以免影响读研

文/木子教育笔记2020年,可以说是坎坷不断,非常艰难的一年。我们都知道,受疫情的影响,今年的高考、四六级考试等重大考试都有延迟。那对于考研的学生来说,他们接下来最最关注的考试当然就是考研了。眼看着现在很多考研的同学都已经进入最后的冲刺复习阶段了,可考研的时间却一直都没有公布下来,毫无音讯。这让有些快考研的同学,也开始着急了。2021考研时间已定,这份时间表“考研党”别忽视,以免影响读研:研招网现已公布2021年考研的时间,这次考研的时间在2020年12月26日-2020年12月27日,至于一些考试时间超过了3个小时的科目,将会在2020年12月28日进行考试。虽然这个时间安排比去年没晚多少,只晚了五六天左右的样子,可很多考研的学生在看到以后还是忍不住松了口气,毕竟对于他们来说,多几天总归是好的。而除了具体的考研时间以外,以下这张时间表考研的考生也应该记好,这里面包含了咨询周时间、预报名时间、网上报名时间、网上/现场确认的时间和打印准考证、初试时间。这上面的每一个时间都非常重要,考生一定要谨记才行。如果考生忽视了的话,后果将会非常严重。时间表上的这些时间段,考生都该做什么?1. 考研预报名时间这个时间段里,考生是可以报名的。如果说,考生的报名信息没有问题的话,那正式报名的时候就会以这个信息为主,不需要再做出任何更改。如果说,考生在这个时期报名的信息填写错了的话,那就可以在正式报名的时候更改。这样做,可以保证报名信息的准确度,可以确保每个学生都报上名,以免出现差错。2. 正式/网上报名时间这个时间比预报名的时间要重要得多,预报名的时间是可以错过的,但是正式报名的时间是不能错过的。一旦错过了的话,就将失去报考的机会,想要考研,就只能下一次再报名了。所以说,这个报名时间非常关键,考生一定要重视才行,不然的话,就会影响到我们读研。3. 网上/现场确认时间虽然说时间表等信息在网上会公布,但是,因为考研地区不同,所以也是很有可能出现纰漏的。有考研计划的学生,必须要确认一次才行。不然的话,就很可能会因此而错失考研的机会,影响到我们读研。考研时间越来越近,考生应该如何复习?1. 梳理弱项考点在考研到来之际,考生一定要保持冷静,找出自己的弱项,单独梳理弱项的考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出问题,及时发现问题并掌握解题方法,交上一张令自己满意的答卷。而且,我们还要抓住拉分点,对这些拉分点进行针对性复习,只有这样,我们在考试的时候,才不容易因此而丢分。2. 查漏补缺在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还在进行题海战术,选择整体复习的话,是来不及了的,这只会成为“无用功”。如果我们的真的想有效利用时间的话,我们在这个时候就必须要找出我们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查漏补缺,确保我们不会再在考试中,犯类似的错误。只有这样,我们才算是合理利用了考前时间,真正有效的在进行考前冲刺。3. 整理错题训练在我们找到了错题以后,我们就必须要整理出来,多加训练,常去做相关、类似的习题。只有我们在这个时间段可以多练习我们的错题,这些错题才会被印在我们脑海之中,我们才能有效防止我们再犯相同的错误。4. 制定好冲刺计划越是到最后的时候,我们就越是不能过于慌乱。这个时候的复习冲刺,我们应该做好详细的计划才行。否则,如果我们过于随性,毫无计划可言的话,就很可能会荒废掉这段时间,让我们最后的冲刺阶段失去意义。而这对于我们考研,是十分不利的。5. 调整好心态有很多学生,总是会在考试即将到来的时候,感到过分紧张。如果说,我们调整不好自己的心态的话,考研是一定会受到影响的。因为越是紧张,我们就越容易大脑空白。调整不好我们的心理状态,就意味着我们在考场上随时都有可能会忘记一切,无法继续进行考试,从而导致我们考研失败。所以说,我们在考研即将到来之时,一定要注重自己的心态调整,尽量让自己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要过于紧张,以免影响到考试。现在这个社会可是非常注重学历的,如果我们拥有不错的学历的话,将来也就更容易拥有一份不错的工作。所以说,关于考研的这些事情,我们必须加以重视才行。不然的话,我们的所有努力,都可能被瞬间毁掉,会让我们“白费力气”。你是如何复习的?#教育分享官#

洛基

2021考研时间定了并有重大变化,详细对比解读可能的影响

昨天,教育部公布了关于《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公开确定了2021年考研的各项部署。小编挑出其中重要时间节点,并将今年与《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做了逐条对比,找出其中政策变化,根据自己经验做了说明并推测可能的影响,希望大家一起了解和探讨。时间节点:1、网上预报名:2020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2、网上报名:2020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22:00。3、网上确认(现场确认):由各省级自行确定和公布,一般11月中旬。4、打印《准考证》:2020年12月19日至12月28日期间自行下载打印。5、初试时间:2020年12月26日至27日。12月26日上午8:30—11:30 思想政治理论或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12月26日下午14:00—17:00 外国语12月27日上午8:30—11:30 业务课一12月27日下午14:00—17:00 业务课二12月28日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或有使用画板等特殊要求的考试科目,起始时间8:30,截止时间由招生单位确定,不超过14:306、复试时间:全部复试工作一般应在录取当年4月底前完成。下面来说说,与2020年对比的变化。一、增加:“原则上学术学位类按学科门类分别划线,专业学位类按专业学位类别分别划线(工商管理等管理类专业学位将根据情况分别划线)。”“原则上学术学位类按学科门类分别划线”没有什么变化,专业学位以前虽然少数单独划线,但大多也是按门类划线,比如经济类除审计外都是同一国家线,管理类加上审计是相同的,这回单独明确“工商管理等管理类专业学位将根据情况分别划线”。管理类专业如果分别划线,今年的国家线变动应该还是比较大的。像会计硕士、审计硕士、图书情报硕士等应届生就可以考的专业,录取分数线一般都高于甚至远高于国家线,国家线提高的可能性比较大,对低分调剂学校及低门槛非全日制的考生影响比较大。工程管理,去年加入项目管理、物流工程、工业工程三个专业领域,后两个是应届生就可以考的,工程管理考生本身相比工商管理初试能力也强些,分数线有个提高是有可能的。公共管理,几乎不怎么招全日制了,好的学校可能更重视政府、公共事业等背景,分数线变化应该不大。工商管理,最不重视初试,更重视面试、学费高、招生人数多,再加上EMBA加入后,几乎所有学校EMBA都处于招不满的状态,分数线变化不大甚至稍低都是有可能的。ps:以上纯属个人分析,别做确定性参考哦,有不同意见欢迎交流。二、“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等经济类专业学位硕士业务课一设置经济类综合能力考试科目”,“全国统一命题”,“由招生单位统筹考虑本单位实际情况自主选择使用”。看到这条很多相关考生都慌了,最怕9月出现考试内容的相关新政策了,以前复习方向如果错了就麻烦了。尤其想到去年按照项目管理、物流工程和工业工程专硕复习的考生,这几个专业由工程硕士调整到工程管理硕士,初试科目从500分4门变成300分2分,两种除了100分的英语完全没法找到共同点。(其实相关政策2018年就有预告,只不过很多人没有注意到)不过这回没那么严重,应该有部分这类专业的考生注意到,2020年也有这门科目的,只不过有“供试点学校选考”字样,也就是这类专业试点学校业务课一可选择设置(303)数学三和(396)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2020年同济大学金融硕士初试科目:2020年华东师范大学金融硕士初试科目:今年去掉试点院校的限制并明确全国统一命题,不过还是可选择科目,一方面以前设置(303)数学三的招生单位是否更换还未可知,另一方面统一命题只确定大家同一难度,以前的大纲也不一定有多大变动。当然9月中研招网会更新2021新目录,招生院校也会陆续公布2021新简章目录等,大家还需要及时关注,没有什么改换最好,即使有也可以在10月报名前根据明确的信息做出决定。研究生考试大纲也是需要关注的,今年还没有出来,往年大都在8月底到9月中发布,只有去年7月初就出来了,今年又打回原形,有小道消息下周会出,不知真假,反正就这个月了。需要注意的是,同一个专业统考科目不同会影响调剂,这个看下一条。三、在原“调剂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的基础上,进一步规定“应在同一学科门类范围内”;“统考科目原则上应当相同”,改为“初试全国统一命题科目应与调入专业全国统一命题科目相同”。调剂进一步严格,尤其一些跨学科门类的相近专业,以及统考科目不统一的专业需要注意。四、联合考试不在单独拿出来,统一放入全国统一考试这个概念中。2020:“初试方式分为全国统一考试、联合考试、单独考试以及推荐免试。”2021:“初试方式分为全国统一考试(含联合考试)、单独考试以及推荐免试。”并且在文中,很多的“全国统考、联考科目”都替换成了“ 全国统一命题科目”,统考、联考分开说的都合并到一起。以往联考这个词总是让不了解的人产生没有统考正规的想法,尤其和非全日制结合起来的时候,其实2017之后联考就纳入统考之中,只是由于考试科目的特点区分开了概念。现在把联合考试的概念完全放入全国统一考试之中也算为联考正名吧。五、“现场确认”都替换成了“网上确认(现场确认)”,鼓励网上确认,并增加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条目。今年研究生工作是在疫情防控的基础上谨慎进行,有条件的话会更趋向于无接触的网络化。六、剩下一些不同点如下,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1、网上报名要求中,“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应按招生单位要求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改成了“考生应按招生单位要求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可能以后网报会要求提供更多的信息和资料。2、第三天考试科目,在原“3小时以上科目”的基础上,增加了“或有使用画板等特殊要求的考试科目”。原正常进行的3小时内特殊科目或有变化时间。3、报名条件细化,应届生条目要求中毕业证书后增加:“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其实以前也可以的。4、各招生单位破格复试录取人数压缩,“不超过硕士生招生计划的3%”改为了“不超过全日制硕士生招生计划的3%”5、增加了“结合本地实际需要,统筹建设和使用标准化考点”条目,或将更加重视考场规范和建设。6、招生单位公示信息中细化医学类,“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专业学位按领域或方向”。7、调剂必须通过研招网调剂系统中,可除外的“各加分项目考生”,改为了“退役大学生士兵加分项目考生”。

心愿

重磅!2021考研时间定了!

日前,教育部印发了《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对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进行了部署。△教育部官网截图2021考研初试时间公布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安排在2020年12月26日至27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超过3小时或有使用画板等特殊要求的考试科目在12月28日进行。教育部要求各地各招生单位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的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鼓励有条件的省份积极推广网上报名确认工作。《规定》除公布了考试时间还明确了考试命题、调剂、专业划线等一起来看看↓↓↓1、进一步加强硕士研究生命题工作规范管理,积极深化分类考试改革。2021年起,全面推进经济类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分类考试改革试点,经济类综合能力考试科目将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供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等6个经济类专业学位选用,招生单位要统筹考虑本单位实际情况自主选择使用。2、进一步加强调剂工作规范管理。调入专业应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在同一学科门类范围内。初试科目应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初试全国统一命题科目应与调入专业全国统一命题科目相同。3、进一步推进科学精准划线。原则上学术学位类按学科门类分别划线,专业学位类按专业学位类别分别划线。其中,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旅游管理、图书情报、工程管理、审计等7个专业学位将根据实际情况分开划线,不再统一划线。另外,为帮助考生深入了解招生政策,各研究生招生单位将于9月19日至23日在“研招网”上开展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宣传咨询周活动,届时有关研究生招生单位将在线回答考生提问。来源 | 研招网

佛陀

2021考研风向标

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今天启幕。伴随大学毕业生的不断增加,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报名人数持续攀升。中国教育在线掌上考研“2021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数据显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1年报名人数增长约36万人。同时,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也在不断扩张,2020年研究生扩招18.9万人,招生人数超过110万人,2021年预计将继续延续这一扩张趋势。12月17日,河北工程大学备考考生在自习室复习。郝群英摄/光明图片2020年7月,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召开,此次会议在研究生招生与培养上都有重大意义。会议对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总体设计与定位,提出稳定硕士规模,扩张博士规模,未来高层次研究人才将主要以博士教育为主,硕士生培养将主要以应用型人才,即专业硕士为主。1.研究生报名人数创历史新高2021年考研报名人数继续呈递增趋势。2021年考研报考人数377万,较2020年341万激增36万,增幅约10.6%。超过半数考生读研目的是为了提升知识水平、能力以及就业竞争力近5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迅速增长。2017年研究生报考人数首破200万人大关,达到201万。2021年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377万,5年间,考研报名人数翻了近一番。目前考研热度较高与我国经济处于转型期相关。特别是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就业压力变大,更多的应届毕业生及往届生考研,在缓解就业压力的同时努力提升竞争力。2021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909万人,同比增加35万人,加上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使得就业形势更为严峻。通过对考研动机的调查分析,超过半数考生读研目的是为了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以及由于就业压力大,提高就业竞争力;认为毕业学校不好,想提升学校层次为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此外,受疫情因素影响导致出国留学受阻转向国内考研成为新的考研动因。往届生迅速增长加剧了考研热和考试竞争难度考生构成中,往届生占比上升较快,主要原因是往届生对目前的就业状况不满意,想通过读研来提升自我竞争力,获取更好的就业回报。以云南大学为例,云南大学2020年往届生考研人数为12291人,占比56%,已经超过了总人数的一半。2021年往届生考研人数为15410人,占比63%。西北师范大学2020年往届生考研人数为6913人,占比57%,已超过总报名人数一半,2021年往届生考研人数为8392人,占比62%。数据可见,高校往届生报考比例呈明显上升趋势,部分高校超过六成。往届生迅速增长加剧了考研热和考试竞争难度。2.研究生招生规模持续增长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及学位授权单位、“双一流”高校招生名额均大幅增加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持续增长,2019年招生人数已达到91.7万。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由2010年的6.4万发展到2019年的10.5万,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由2010年的47.4万发展到2019年的81.1万。近10年来,硕士研究生扩招年均增幅达到6%,博士研究生增幅在5.5%左右。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张的背后,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及学位授权单位也在大幅增加。截至报告发布前,根据已公示的30个省市2020年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推荐名单,拟新增硕博学位授权点为3648个,拟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59个、博士学位授予单位49个,拟新增自主审核单位13个。30个省市中,江苏省拟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最多,达到302个,其次是广东省,拟新增博士硕士学位点233个。在拟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点中,电子信息数量最多,第二是生物与医药,马克思主义理论、资源与环境、公共管理、材料与化工等学科数量位列前十。在拟新增博士学位授权点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数量位列第一,其余依次是资源与环境、材料与化工、电子信息、数学、生物与医药等。2021年“双一流”高校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继续增长。经过统计,“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招生计划中,超过67%的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超过77%的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2021年招生计划都有所增长。“双一流”高校招生规模显著增长,其中不乏大量增长规模在1000人以上的高校。专业学位硕士扩大招生多集中在理工类专业,专业学位博士招生规模将进一步扩张近年来,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显著增长。自2017年起,专业硕士招生规模始终高于学术学位硕士。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81.1万人,专硕招生规模达47.4万人,占比为58.5%。2019年专业硕士研究生在校生147.4万人,占比60.4%。专业学位硕士扩大招生规模,更多集中在理工类专业。根据上海交通大学专硕招生计划显示,相较于2020年,2021年航空航天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等理工类学院的专硕招生占比都有大幅提高,其中航空航天学院在2020年招收专硕比例为69.3%,2021年增长到82.4%。媒体与传播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学院等社科类学院的专硕占比增幅较小,甚至略有下降。自1981年教育部下达《关于做好1981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通知》,决定“开始招收博士生”以来,我国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增长,目前每年招生规模已突破10万大关,并保持继续快速增长的趋势。198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为302人,1999年至2004年为快速发展阶段,年均增幅23.8%,但总体招生规模较小。2004年后进入稳步发展阶段,年均增幅为3.2%。直至2017年,博士招生规模再次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18年博士招生人数为95502人,较2017年增加13.9%,2019年博士招生人数达到105169人,增幅为10.1%。博士研究生教育处于国民教育顶端,扩大博士招生规模,发展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符合我国人才强国发展战略,满足提升人才储备水平、推动产业升级、经济转型的需要。2020年9月30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方案提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目标是,到2025年,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增设一批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大幅增加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进一步创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在我国博士研究生招生中,专业学位博士招生数量少,所占比例低。据统计,2009年专业学位博士招生规模为851人,所占比重仅为1.37%。2019年,专业学位博士招生规模突破一万人,达到10386人,占比9.9%。近10年发展中,专业学位博士招生规模持续增长,但总体招生规模仍与学术学位博士差距较大。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的招生类别为教育、工程、兽医、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共计6个。专业学位博士招生规模始终低于学术学位博士,一方面是因为专业学位博士招生类别少,另一方面是因为大多数博士生的未来目标是成为大学教师和科研人员,选择学术学位博士更契合工作方向。为满足产业经济转型、社会发展需求,我国大力推进专业型研究生教育,增加专业学位博士招生专业,未来专业学位博士招生规模会进一步扩张。非全日制招生比例萎缩,理工类非全日制专业招生计划完成率远低于管理类专业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工作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年来研究生大幅扩招的背景下,多数高校的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比例却逐年降低。受报考难度及就业因素的影响,非全日制各专业招生计划完成率呈现较大差异,热门报考专业的招生计划完成率更高。从北京科技大学2020年的非全日制招生录取情况来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专业的报考人数都远高于实际录取人数,报录比分别达到4.7:1、3.8:1、2.6:1,而物流工程与管理、电子信息的报考人数则与实际录取人数差距不大,报录比分别为1.4:1、1.4:1。管理类专业在非全日制招生中报考热度较高,基本能够完成招生计划,部分高校甚至可以超额完成,而理工类非全日制专业的报考热度较低,招生计划完成率远低于管理类专业,缺额普遍。3.推免生招生比例下降高校推免生招生占比下降,高校间推免率差异较大近年来,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张明显,推免生招收数量虽然在增长,但在总招生量的占比并没有增长,甚至部分学校呈现下降趋势。西安交通大学2018年录取的硕士研究生中推免生占比39.3%,2020年下降至35.2%。厦门大学2018年录取硕士研究生中推免生占比28%,2020年下降至25.9%。中山大学2018年录取硕士研究生中推免生占比22.4%,2020年下降至20.2%。郑州大学2019年录取硕士研究生中推免生占比9.55%,较2018年小幅上升,但在2020年下降至4.9%,降幅明显。造成高校录取推免生比例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硕士研究生招生增长规模远大于推免生增量,基数上比例下降,从这个方面看,推免招生并没有加剧统考生的竞争。推免名额是进行推荐免试的前提,根据制定的有关推免政策,不同类别招生单位推免比例不同,差异明显。根据对各大高校推免率的统计,北京大学(校本部)推免率最高,达到56%,南京大学推免率为34%,湖南大学推免率为20.6%,云南大学推免率为10.7%。即使是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推免率也有明显差异。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推免率差异更大。东北师范大学推免率为18.1%,上海大学推免率为11.4%,海南大学推免率为6.6%,宁波大学仅为4.4%。对于一些普通高校而言,仅有1%左右的推免名额,学生获取推免资格难度更大。推免名额的多少与本科学校的层次和实力密切相关。另外,学生要获取推免资格,不仅需要学习成绩优异,还需要在科研能力、获得荣誉、竞赛奖项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竞争异常激烈。名校接收推免生“双一流”高校生源占比居高不下,多数高校未完成推免招生计划根据北京大学2021年拟录取推荐免试研究生公示名单,北京大学(校本部)2021年拟录取2814名推免生,其中2733人来自“双一流”建设高校,“双一流”生源占比高达97.1%,非“双一流”生源仅占比2.9%,不足5%。中山大学2021年拟录取推免生2090人,其中95.5%来自“双一流”建设高校,非“双一流”生源同样不足5%。华南理工大学2021年拟录取推免生2010人,其中84.5%来自“双一流”建设高校,非“双一流”生源仅占15.5%。中国科学院大学2021年拟录取推免生5039人,其中4138人来自“双一流”建设高校,占比82.1%,非“双一流”生源占比17.9%。名校接收的推免生中“双一流”高校生源占比居高不下,接收的非“双一流”推免生数量有限,普通高校推免生进入“双一流”大学要面临较大的挑战,推免生“内卷”明显。整体来看,多数高校未完成推免招生计划。根据部分高校2021年接收推免生数据显示,广西大学2021年计划招收推免生472人,实际拟录取85人,招生完成率为18.01%。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21年计划招收推免生832人,实际拟录取276人,招生完成率为35.5%。北京工业大学2021年计划招收推免生816人,实际拟录取399人,招生完成率为48.9%。(作者:彭怡、邓沙沙,均系中国教育在线掌上考研主编)

火之歌

2021考研风向标:报名人数再创新高,推免招生比例下降

12月17日,河北工程大学备考考生在自习室复习。郝群英摄/光明图片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今天启幕。伴随大学毕业生的不断增加,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报名人数持续攀升。中国教育在线掌上考研“2021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数据显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1年报名人数增长约36万人。同时,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也在不断扩张,2020年研究生扩招18.9万人,招生人数超过110万人,2021年预计将继续延续这一扩张趋势。2020年7月,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召开,此次会议在研究生招生与培养上都有重大意义。会议对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总体设计与定位,提出稳定硕士规模,扩张博士规模,未来高层次研究人才将主要以博士教育为主,硕士生培养将主要以应用型人才,即专业硕士为主。1.研究生报名人数创历史新高2021年考研报名人数继续呈递增趋势。2021年考研报考人数377万,较2020年341万激增36万,增幅约10.6%。超过半数考生读研目的是为了提升知识水平、能力以及就业竞争力近5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迅速增长。2017年研究生报考人数首破200万人大关,达到201万。2021年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377万,5年间,考研报名人数翻了近一番。目前考研热度较高与我国经济处于转型期相关。特别是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就业压力变大,更多的应届毕业生及往届生考研,在缓解就业压力的同时努力提升竞争力。2021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909万人,同比增加35万人,加上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使得就业形势更为严峻。通过对考研动机的调查分析,超过半数考生读研目的是为了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以及由于就业压力大,提高就业竞争力;认为毕业学校不好,想提升学校层次为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此外,受疫情因素影响导致出国留学受阻转向国内考研成为新的考研动因。往届生迅速增长加剧了考研热和考试竞争难度考生构成中,往届生占比上升较快,主要原因是往届生对目前的就业状况不满意,想通过读研来提升自我竞争力,获取更好的就业回报。以云南大学为例,云南大学2020年往届生考研人数为12291人,占比56%,已经超过了总人数的一半。2021年往届生考研人数为15410人,占比63%。西北师范大学2020年往届生考研人数为6913人,占比57%,已超过总报名人数一半,2021年往届生考研人数为8392人,占比62%。数据可见,高校往届生报考比例呈明显上升趋势,部分高校超过六成。往届生迅速增长加剧了考研热和考试竞争难度。2.研究生招生规模持续增长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及学位授权单位、“双一流”高校招生名额均大幅增加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持续增长,2019年招生人数已达到91.7万。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由2010年的6.4万发展到2019年的10.5万,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由2010年的47.4万发展到2019年的81.1万。近10年来,硕士研究生扩招年均增幅达到6%,博士研究生增幅在5.5%左右。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张的背后,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及学位授权单位也在大幅增加。截至报告发布前,根据已公示的30个省市2020年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推荐名单,拟新增硕博学位授权点为3648个,拟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59个、博士学位授予单位49个,拟新增自主审核单位13个。30个省市中,江苏省拟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最多,达到302个,其次是广东省,拟新增博士硕士学位点233个。在拟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点中,电子信息数量最多,第二是生物与医药,马克思主义理论、资源与环境、公共管理、材料与化工等学科数量位列前十。在拟新增博士学位授权点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数量位列第一,其余依次是资源与环境、材料与化工、电子信息、数学、生物与医药等。2021年“双一流”高校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继续增长。经过统计,“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招生计划中,超过67%的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超过77%的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2021年招生计划都有所增长。“双一流”高校招生规模显著增长,其中不乏大量增长规模在1000人以上的高校。专业学位硕士扩大招生多集中在理工类专业,专业学位博士招生规模将进一步扩张近年来,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显著增长。自2017年起,专业硕士招生规模始终高于学术学位硕士。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81.1万人,专硕招生规模达47.4万人,占比为58.5%。2019年专业硕士研究生在校生147.4万人,占比60.4%。专业学位硕士扩大招生规模,更多集中在理工类专业。根据上海交通大学专硕招生计划显示,相较于2020年,2021年航空航天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等理工类学院的专硕招生占比都有大幅提高,其中航空航天学院在2020年招收专硕比例为69.3%,2021年增长到82.4%。媒体与传播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学院等社科类学院的专硕占比增幅较小,甚至略有下降。自1981年教育部下达《关于做好1981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通知》,决定“开始招收博士生”以来,我国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增长,目前每年招生规模已突破10万大关,并保持继续快速增长的趋势。198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为302人,1999年至2004年为快速发展阶段,年均增幅23.8%,但总体招生规模较小。2004年后进入稳步发展阶段,年均增幅为3.2%。直至2017年,博士招生规模再次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18年博士招生人数为95502人,较2017年增加13.9%,2019年博士招生人数达到105169人,增幅为10.1%。博士研究生教育处于国民教育顶端,扩大博士招生规模,发展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符合我国人才强国发展战略,满足提升人才储备水平、推动产业升级、经济转型的需要。2020年9月30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方案提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目标是,到2025年,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增设一批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大幅增加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进一步创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在我国博士研究生招生中,专业学位博士招生数量少,所占比例低。据统计,2009年专业学位博士招生规模为851人,所占比重仅为1.37%。2019年,专业学位博士招生规模突破一万人,达到10386人,占比9.9%。近10年发展中,专业学位博士招生规模持续增长,但总体招生规模仍与学术学位博士差距较大。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的招生类别为教育、工程、兽医、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共计6个。专业学位博士招生规模始终低于学术学位博士,一方面是因为专业学位博士招生类别少,另一方面是因为大多数博士生的未来目标是成为大学教师和科研人员,选择学术学位博士更契合工作方向。为满足产业经济转型、社会发展需求,我国大力推进专业型研究生教育,增加专业学位博士招生专业,未来专业学位博士招生规模会进一步扩张。非全日制招生比例萎缩,理工类非全日制专业招生计划完成率远低于管理类专业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工作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年来研究生大幅扩招的背景下,多数高校的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比例却逐年降低。受报考难度及就业因素的影响,非全日制各专业招生计划完成率呈现较大差异,热门报考专业的招生计划完成率更高。从北京科技大学2020年的非全日制招生录取情况来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专业的报考人数都远高于实际录取人数,报录比分别达到4.7:1、3.8:1、2.6:1,而物流工程与管理、电子信息的报考人数则与实际录取人数差距不大,报录比分别为1.4:1、1.4:1。管理类专业在非全日制招生中报考热度较高,基本能够完成招生计划,部分高校甚至可以超额完成,而理工类非全日制专业的报考热度较低,招生计划完成率远低于管理类专业,缺额普遍。3.推免生招生比例下降高校推免生招生占比下降,高校间推免率差异较大近年来,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张明显,推免生招收数量虽然在增长,但在总招生量的占比并没有增长,甚至部分学校呈现下降趋势。西安交通大学2018年录取的硕士研究生中推免生占比39.3%,2020年下降至35.2%。厦门大学2018年录取硕士研究生中推免生占比28%,2020年下降至25.9%。中山大学2018年录取硕士研究生中推免生占比22.4%,2020年下降至20.2%。郑州大学2019年录取硕士研究生中推免生占比9.55%,较2018年小幅上升,但在2020年下降至4.9%,降幅明显。造成高校录取推免生比例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硕士研究生招生增长规模远大于推免生增量,基数上比例下降,从这个方面看,推免招生并没有加剧统考生的竞争。推免名额是进行推荐免试的前提,根据制定的有关推免政策,不同类别招生单位推免比例不同,差异明显。根据对各大高校推免率的统计,北京大学(校本部)推免率最高,达到56%,南京大学推免率为34%,湖南大学推免率为20.6%,云南大学推免率为10.7%。即使是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推免率也有明显差异。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推免率差异更大。东北师范大学推免率为18.1%,上海大学推免率为11.4%,海南大学推免率为6.6%,宁波大学仅为4.4%。对于一些普通高校而言,仅有1%左右的推免名额,学生获取推免资格难度更大。推免名额的多少与本科学校的层次和实力密切相关。另外,学生要获取推免资格,不仅需要学习成绩优异,还需要在科研能力、获得荣誉、竞赛奖项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竞争异常激烈。名校接收推免生“双一流”高校生源占比居高不下,多数高校未完成推免招生计划根据北京大学2021年拟录取推荐免试研究生公示名单,北京大学(校本部)2021年拟录取2814名推免生,其中2733人来自“双一流”建设高校,“双一流”生源占比高达97.1%,非“双一流”生源仅占比2.9%,不足5%。中山大学2021年拟录取推免生2090人,其中95.5%来自“双一流”建设高校,非“双一流”生源同样不足5%。华南理工大学2021年拟录取推免生2010人,其中84.5%来自“双一流”建设高校,非“双一流”生源仅占15.5%。中国科学院大学2021年拟录取推免生5039人,其中4138人来自“双一流”建设高校,占比82.1%,非“双一流”生源占比17.9%。名校接收的推免生中“双一流”高校生源占比居高不下,接收的非“双一流”推免生数量有限,普通高校推免生进入“双一流”大学要面临较大的挑战,推免生“内卷”明显。整体来看,多数高校未完成推免招生计划。根据部分高校2021年接收推免生数据显示,广西大学2021年计划招收推免生472人,实际拟录取85人,招生完成率为18.01%。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21年计划招收推免生832人,实际拟录取276人,招生完成率为35.5%。北京工业大学2021年计划招收推免生816人,实际拟录取399人,招生完成率为48.9%。(作者:彭怡、邓沙沙,均系中国教育在线掌上考研主编)高层次人才培养呼唤深层次教育变革2020年7月,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召开,标志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进入新阶段,踏上新征程。教育部等三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总体目标为:到2025年,基本建成规模结构更加优化、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培养质量显著提升、服务需求贡献卓著、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的高水平研究生教育体系。到2035年,初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强国。 博士研究生由统考方式向“申请—考核”制转变是大势所趋2003年以前,博士生入学统一考试是高校面向社会招考选拔博士生的唯一方式,它以考试成绩(多采用“初试外语+2门专业课笔试+面试”的模式)为基础,在保证博士研究生招生高效有序的同时也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术能力。2013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文件明确指出“建立博士研究生选拔‘申请—审核’机制”,2019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明确要求“完善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和直接攻博等选拔机制”。如今,博士研究生普遍实行“申请—考核”制,和直接攻博、硕博连读成为并行的招生方式。这有助于推进统筹招生,提高研究生贯通式培养水平,进一步拓宽选才范围。截至2020年,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已经实施“申请—考核”制的有127所,占该类院校的92.7%,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均已实施“申请—考核”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中实施“申请—考核”制的有85所。实行“申请—考核”制在英美等国的研究生招考历史中由来已久。招生不依据统一的入学考试,而是根据申请者的教育背景、学术水平、工作经历、研究兴趣及职业发展等情况自主选拔。不管是借鉴国际经验,还是从改善我国博士生招生效果的角度出发,我国博士研究生招考方式,由统考方式向“申请—考核”制转变是大势所趋。加快建设高水平研究生导师队伍,加大研究生分流力度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过程中,研究生导师发挥着关键核心作用。加快建设高水平研究生导师队伍,对建设研究生教育强国具有重要意义。2020年11月,教育部出台《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从坚持思想引领、规范参与招生、把关学位论文质量、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等8个方面,对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提出了“十不得”要求,为导师指导行为划定底线,为建设一流研究生导师队伍打下了牢固的根基。同时,《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中提出:加大分流力度,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及早分流。畅通分流选择渠道,分流退出的博士研究生,符合硕士学位授予标准的可授予硕士学位;未满足学位授予条件的研究生,毕业后一定时间内达到相应要求的,可重新申请授予学位。为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高校需加大研究生分流力度,在研究生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严把“毕业关”。近年来,研究生清退事件越来越多,高校严把“毕业关”已成为新常态。设立新兴交叉学科门类,推动研究生教育深层次变革交叉学科,是指不同学科之间相互交叉、融合、渗透而出现的新兴学科。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上释放出信息,我国决定新增交叉学科作为新的学科门类。自此,交叉学科将成为我国第14个研究生学科门类。科学上的突破和创新越来越依赖于交叉学科。新增交叉学科门类,加快培养交叉学科领域人才,是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深层次改革的重要举措,满足了我国对交叉学科领域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截至2020年6月30日,我国各高校(不含军队单位)自主设置的交叉学科数量达到了549个。开设交叉学科的高校共计160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东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济南大学、西南林业大学各有9个学科,交叉学科数量位居第一。“双一流”院校开设的交叉学科数量大于非“双一流”院校,共计310个,占比达到56%。设立新兴交叉学科门类,加快培养交叉学科人才,支持战略性新兴学科发展,是加强国家治理、应对国际复杂形势的需要,也将推动研究生教育深层次的变革。链接:赴美读研申请量负增长2005年至2012年,中国学生赴美读研申请量增长率不断上升。2012年起,中国赴美读研申请量增长率锐减,长期处于负增长。美国国务院最新公布的过去一年签证发放数据显示:在今年4月到9月这半年中,美国仅向中国内地发放了808张F1学生签证,而2019年同期则发放了90410张,同比下降超过99%。除了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中国赴美学生签证数量的减少也与美国对中国学生的留学政策有关。自2019年起,美国就对中国留学生加强了背景审查,尤其是涉及公派的高层次人才、敏感专业。仅2019年一季度,美国就拒签了180余名中国学者。2020年5月底,美国白宫宣布,自6月1日起,禁止与中国军方有关的研究生与学者入境美国。9月9日,美国国土安全部代理部长表示,美国将禁止某些中国研究生和研究人员获得签证,以防止他们窃取敏感研究成果。2020年美国先后把中国10余所高校列入实体制裁名单,严重恶化了美国的留学环境。教育部发布2021年考研报名条件中,明确了留学生报考的条件: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具体期限由招生单位规定)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我国考研政策的调整及美国对中国学生的留学政策,让更多的留学生转向国内考研,成为2021年考研大军的一员。(作者:陈福宽、王薏欣,均系中国教育在线掌上考研主编)(原题为《2021考研风向标》《高层次人才培养呼唤深层次教育变革》)来源:光明日报

「6点忠告」2021考研怎么准备?少走弯路!

问题:2021考研怎么准备?同学问我我就答,不知道的我了解完再来答,当初也是一个考研小白,完全不知道怎么下手,很心酸,所以希望一点点经验能够帮助到大家,打算考研不知道怎么做的同学完全可以按照这个节奏做。1、【考研怎么准备】确定专业——本专业or跨专业很多人很幸运地在本科阶段就选到了自己喜欢的专业,那么恭喜你,你可以在自己已有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深造。但是我了解的好多同学在本科没有选到自己感兴趣的专业,那么你就该考虑跨专业考研了。我一直的想法是,考研一定要选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其一是本科已经被不喜欢的专业折磨了这么久,考研还是遵从自己内心一点;其二,喜欢的事情你才能把他做好,才愿意更多心思的去付出不是吗?就业率,考研难度是我们考虑的一部分,但核心还是在自己的兴趣。2、【考研怎么准备】选择院校——985 or 211 or普通院校这是最纠结的点了,每个人在意的东西是不一样的。比如你看重学校声誉,专业排名,地理位置,环境,就业率,考试难度,985/211/普通院校,父母的希望,这都是一些综合考虑的因素,我觉得你把最在意的三个点列出来就可以了,不考虑那么多其他因素。因为这个事情从决定那一刻开始,就该由你自己全权负责,考虑太多反而憋屈难受,这个决定一般人可能至少要纠结个两三个月都是正常的。但是我建议真的不要超过三个月了,找个集中去做这个事情,确定好了就一门心思专攻这个学校就好了,我不太喜欢拖泥带水,所以这个心事一定要处理的快准狠,做了决定就不要前后摇摆,因为每个学校的专业课资料都是不一样的。如果你过段时间换个学校,也就意味着你的复习资料除了公共课全都得换,还有选名校还是普通院校,一是看自己实力,二是看自己心劲。我建议选个冲刺一把的学校,逼自己一把。3、【考研怎么准备】考试科目当你选好了专业学校,就要确认需要准备哪些科目了。注册登录目标院校的研招网,查看历年的招生专业目录和招生简章,基本可以得到你的要准备的科目信息和其他需要知道的东西。你需要确认的事情:英语一or英语二,专业科目是统考or自主命题,考几次考试科目包含:政治:大家考得都一样英语:英语1(学术型研究生考)英语2(专业学位研究生考)英语一难度大于英语二数学:数学1(理工科的学生考)数学2(农学的学生考,相对简单一点)数学3(经济学的学生考)(好多专业不考数学的,数学是好多人的噩梦)专业课:这个就看目标院校的安排了,有的是统考,有的是自主命题,有的一张大综合卷,有的还要分两张卷子考两次,所以一定要关注目标院校研招网的信息。复试:笔试过了后据学校而定4、【考研怎么准备】资料or资源获取(1)目标院校研招网,可以全面了解信息,一定要先自己认真看哦,一般都很全的,很多学校官网也有电话,可以电话咨询一下。(2)看完研招网信息以后,把自己不知道的点记录下来,再去找自己本校的学长学姐取经,让人家有针对性的帮你解决问题,请人家吃个饭喝个东西要懂人情哟。(3)可以咨询自己的关系比较好的老师,热心一点的老师,可以帮你获取很多资源的(4)目标院校的学长学姐,逛完学校的研招网,再去逛逛目标学校的贴吧,论坛,公众号,微博,qq群等等,找找自己目标专业的学长学姐,现在网络这么发达,你自己勤快一点,能找到好多的,有认识的让推荐一下也可以。(5)提前打听一下目标专业的导师,能靠资源联系上更好,但是不要把跟老师说话的时间浪费在一些傻子问题上哟,一定是问一些跟老师专业相关的问题,注意礼貌。(6)资料选择上,我在英语方面了解相对多一些,会专门出一篇关于资料、课程、老师选择的内容,大家记得关注。英语方面,如果你底子差,英语一只用《考研真相》就够了,英语二只用《考研圣经》,一词一句详解,适合基础薄弱的人。这个没什么好考虑的。怎么叫底子差,就是六级没上500都叫底子差,提前把自己定位好再选资料,但是如果你要是底子很好,那你可以选择黄皮书或其它资料。5、【考研怎么准备】备考时间(1)大多数人是从大三下学期开始准备考研的,但是还是根据自己的实力和报考院校的级别,考研战线不宜太长不宜太短,太长容易心累提前放弃。(2)考研部队还没有正式开始,你一个人多少会觉得孤单没氛围;太短除非你底子特别强,或者报考院校要求低,否则就老老实实从大三开始准备。(3)至于上学期还是下学期,我觉得英语可以从上学期开始甚至可以更前,养成背单词的习惯,考个70+都算高分了,可想而知难度肯定是很高的,。(4)好多人说英语决定了你是否能考上研,其实是有道理的,政治拉不开什么分,专业课只要你不偏题,整体差距也不是很大很大,那英语真的是一个坎,英语一直好的人真的占很大优势,人家可以花更多时间放在专业课,所以你还是笨鸟先飞,把自己的不足靠时间来补上,出来混迟早要还的,谁让你选择考研呢。(5)还有一点我觉得,英语储备多了,以后工作也有很大的用处,而且背单词这个过程要经历痛苦的背了忘忘了背的过程,所以早学点多学点没坏处。对了,忘了说,单词本从大三开始的话你就买本闪过英语《考研词汇闪过》,里边按重要程度把必考词,基础词,偶考词,超纲词都分好了,时间不足只背必考词和基础词就好了。主要还是便宜,而且高频词不一定就是必考词,一定要区分开这个,避免买单词本踩雷,花费不必要的时间和钱,你就按这个节奏背,背完笨鸟就不是原来的笨鸟了。6、【考研怎么准备】报考时间每年时间会另行通知,近几年大体时间是不变的:9-11月之前是考试报名阶段12月考试具体时间我会专门出内容来说明,大家记得关注这个时间段就可以了。但是要注意一点,好多小伙伴问我说2020考研是2019年考还是2020年考,这里我说明一下,2020考研其实是2019年12月份考,因为是19年考20年上学,也就是2020届的研究生,所以是2020考研,报名时间也是2019年9月底。以此类推,2021届就是2020年报名和考试。考研这条路是孤独又勇敢的,特别是我后来了解到好多工作很久的人选择继续考研,我打心底很佩服,人这一辈子不就是该干一些自己认为对的事,人都说考研的人都会自带一种优越感,我觉得那不叫优越感,那叫信念感,而考研这个信念,不想任何人打搅,也打搅不来。考研怎么准备,就是以上分享的这些了,我愿考研的人都能挺过来,祝好。

每更为失

考研生注意!最新消息!又有八所院校公布了考研2021年复试信息!

明天即将除夕,相信很多小伙伴们这几天也无心复习,只想等待春节的到来!但是小编提醒在过节的同时不要忘记关注院校的复试信息!新年前夕,小编给大家又整理了一批学校官方发布的复试消息,包括复试科目、复试大纲、参考书目等等,快来看看有没有你报考的学校吧!东北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2月7日公布了2021考研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科目考试大纲。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近期公布了2021考研各专业复试大纲。厦门国家会计学院厦门国家会计学院近期公布了2021考研复试参考教材。沈阳建筑大学沈阳建筑大学1月28日公布了各学院的考研复试大纲。西南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近期公布了2021考研复试形式以及内容。重庆工商大学重庆工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近期公布了2021硕士研究生学术学位招生复试科目考试大纲闽南师范大学闽南师范大学近期公布2021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参考书目。湖南大学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2月3日公布了2021考研复试科目考试大纲以及参考书目。提醒:很多同学在准备复试时,参考的是往年的复试要求,所以备考的时候一定要关注学校最新发布的复试内容,仔细查看复试考试科目、参考书、大纲等内容是否有改变,及时调整复习内容。

水之国

距离2021考研仅剩4天,初试时必须要带这些东西,千万不要遗忘

毕业生选择进入考研队伍的人数越来越多,报考人数也在不断攀升,这一点从考研报名人数的不断增加就可以看出来。招生的研究生逐渐增多,原因无非以下几点:各大高校的扩张、毕业生越来越多了、用人单位不断提高毕业生的标准。不少毕业生选择考研也是为了改变就业现状,如果通过了考研的话,那就在就业时拥有更多的机会,就业的范围也会变得更广。根据数据统计,2021年考研报名人数已达422万人,创历史新高,在高考报名人数增幅加快后,很多院校也将研究生扩招公告发布出来了,目前再过几天后,我们就要迎接全新的2021年了。在本周六周天举行考研的初试,离2021年考研开考还有4天,各位考生复习情况如何,有没有做好临考前的最后准备?离2021考研只有4天了,共同来看一下初试必备所有考生在开考前绝对要把准考证和身份证这“二证”准备好,这“二证”是必须要拿的,而且在考前比较重要,如果出现忘记带或丢失,很难进入考场,打印准考证时最好多拿三张,以免进入考场被录取,绝对要在考试前多打两张准考证作为备用,然后必须要拿健康安全承诺书或体温测试仪,考生在这种特殊的时候必须要在考试期间保护自己的安全,考生在考试前14天,需要每天如实记录自己体温的变化。考前14天内,考生必须填写完整的《健康安全承诺书》或打印好《体温监测表》交给考区工作人员,如果在考前14天内,出现中途中断,或出省情况,务必及时向省考办工作人员咨询。然后就是口罩了,最好在背包里多放几个,这样才能在考场周围休息时得到保障,然后就是答题时用的黑色笔了,最好要多准备几支,以免在考试时出现没水或漏水的情况,下一个就是做选择题用的2 B铅笔。还要带上更换的铅笔芯,然后就是橡皮,最好是准备2 B专用的橡皮,下一个就是在考场拆封试卷袋时用的小刀,而且在考试结束后封卷时要用到胶水,或许在答题的时候还会用到胶水。或在答题卡上写答案时,为避免出现字迹潦草、字迹潦草的字迹,可用尺子标出,否则会影响阅卷效果,这一初试必考科目清单各位考生要清楚,临考前记得做好对照,千万不要漏带任何东西。考试前4天的短跑复习应该注意些什么?首先:需要多翻翻笔记专业课复习的最后几天,还是要多翻翻笔记,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强化记忆的过程,对自己还没记牢的知识点要重点强化,对复习大纲是考试的重点,经常容易出题的章节也要多看几遍,多花点记忆时间。要点二:要多翻错题本考试前几天复习时,为了避免自己考试时再次犯类似的错误,多翻翻错题本也同样重要,从错题本上可以看到自己做错题的原因、看错题的过程,也是能在复习不同题型时可以解放思路。三、背诵几个范文和固定用语临考前几天,各位考生都要多背几个范文和固定用语,主要是写英语作文时会用到的范文和一些固定用语,回答政治问题时也会用到,尤其是那些在教材中经常出现的词汇。这2点对你来说,除了做好考试准备之外,还要在考试之前做好以下准备一、确保充足睡眠临考前,考生们千万不要复习到很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如果睡眠不足,睡眠不足,状态不好,会影响考试发挥,现在还处在寒冬中,还要记得好好保暖。二、调整好心态心态调整也同样重要,倘若在临考前有严重的焦虑紧张状态,肯定会影响到答题的,也容易发生背得滚瓜烂熟的复习知识点突然就想不起来的事情。概述:所说的这些都是考试时需要注意的,各位一定要好好看,不要出现什么意外,各位考生在准备临考前可以先列一个单子,看看要带什么东西,再对照整理,这样就不会出现遗忘了。大家还认为有什么关键点吗,欢迎在评论区告诉小编!#加油考研人#

循循善诱

考研太难啦!2021考研竞争有多激烈?你做好准备了吗?

这十年来,我国硕士研究生的报考热度处于热门的状态,根据往年大数据统计:2010年全国考研报考人数:140万,报名增长率:12.80%,录取人数:47万,录取比例:33.57%2011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151万,增长7.86%,录取49万,录取比例:32.45%2012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166万,增长9.93%,录取52万,录取比例:31.33%2013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176万,增长6.02%,录取54万,录取比例:30.68%2014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172万,增长-2.27%,录取55万,录取比例:32.98%2015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165万,增长-4.077%,录取57万,录取比例:34.55%2016年全国考研考研报名人数:177万,增长7.27%,录取59万,录取比例:33.33%2017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201万,增长13.56%,录取72万,录取比例:35.82%2018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238万,增长18.41%,录取76万,录取比例:31.93%2019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290万,增长21.85%,录取70万,录取比例:下滑2020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341万,增长17.59%,录取101.9万,录取比例:29.9%2021年考研报名人数:422万。根据以上数据分析,这五年的报考人数接近翻番。最近两年,报名人数以每年约50万人的速度上涨,增长幅度至少在15%。但录取率并非年年看涨。11月26日,2021年四川省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安全工作视频会议召开。省考试院公布了我省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作的基本情况:今年我省研招网上报考人数为208867人,较去年同期的174872人,增长了33995人,增幅达19.4%。据了解,今年全省共设59个报考点,新增报考点6个,其中市(州)招生考试机构5个,高校考点1个。新增考位约8.3万余个,其中成都地区新增考位约5.2万个,省属高校今年新增并投入使用考位约2.8万余个,充分满足了今年考生报考需求增量。考研增加人数里还有这样一类:白领人群2020年疫情严重,经济发展受到影响,很多企业也是难以维持。众多在职人士面临失业或者职业的调整。根据2020年智联招聘的一份报告显示,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近9成白领认为找工作难度高于往年,62.4%认为新冠疫情对工作产生了影响,更有高达88.2%的白领认为今年跳槽难度高于往年,于是有的选择攻读。享学一次疫情必然会让行业迅速调整所以学习成为了必然之势拼尽全力能否通过考研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12月13日22:00四川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享学》演播室主持人田川与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刘黔敏教授 、鹏叔英语工作室 创始人 李鹏共同探讨来源:享学

可谓苦矣

上海交通大学中美物流研究院物流工程与管理2021年考研经验指导

一、前言介绍我个人是想要在上海发展的,看中了上海的机会和繁华包容,所以首先将学校圈定在上海,然后个人的本科是个211,想着既然要考研,那么肯定不能比自己的学校要差,最好是上一个台阶,所以我是奔着985去的。上海的985其实就那么几所,就在这里面挑选,挑选的时候我参考了考研文库的历年招生和录取情况,最后通过筛选分析,觉得上海交大是我比较好的选择。大家在择校的时候尽量往自己今后想要发展和定居的城市选,这样机会会多一些。二、具体复习策略英语3—6月的主要任务是背单词和研究长难句,7—10月末主攻阅读。我把英语一阅读题刷了一遍,英语二的刷了两遍。10月末到考前有四个任务:作文、翻译、新题型、完型。最重要的还是阅读,虽然阅读和作文的分数都很多,但是阅读属于客观题,更能够被我们把握住,而作文相对来说比较主观。作文最后按照模板进行练习性价比也是比较高的。建议大家在做真题的时候,精力和时间比较充分的话,可以背一下或者多读一下历年的真题,这对理解和语感都有很大的帮助。199联考数学3分一道,数学完成的情况与耗费的时间直接影响逻辑写作部分尤其是分析推理的做题状态。逻辑应该是我学的最好的一部分,真题质量比模拟题高多了,没必要再刷模拟题了,逻辑要求我们掌握知识点,并不需要使用题海战术练熟练度。写作天天看今日话题、澎湃新闻微信推送的文章。写作练习较少,历年真题动手写了两遍左右。二刷要对薄弱地方要重新听课,我选择的是新祥旭一对一的课程,因为针对性比较强,效率比较高。所谓错题不仅是做错的题目,如果一道题做的时间超过两分半钟就可以称为错题了,做对了也没有价值。二刷的时候就要进行这样的思考,什么样的做题方式是可以让我在考场上更加高效的。选择题毕竟只要可以选对答案就可以了。三、小结复习的路上总会遇到很多难题,会不会只有你自己清楚,你可以选择得过且过,但是你骗不了自己。希望你不要自欺欺人,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请诚实地面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