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II(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与AIL(智能物流基金会)对国内外领先企业在智能物流领域新技术、新商业模式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并探讨智能物流对物流行业发展的影响。 智能物流市场快速发展,预计2025年规模超万亿元,行业正由自动化、无人化向数据化、智能化发展。 主要技术中,无人机、机器人、智能快递柜、可穿戴设备、3D打印、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已经逐步开始商用;无人卡车、人工智能正处于研发测试阶段,未来前景大。 行业内领先企业积极布局智能物流,抢占先机。–以亚马逊、京东、阿里等为代表的互联网科技企业:注重通过科技手段提升物流效率,依托自身互联网科技基因,在智能物流各领域积极布局,力图实现弯道超车。–以UPS、DHL、顺丰等为代表的领先快递物流企业:通过组建研发 团队,设立研发机构,或与第三方合作等方式,在应用前景明确, 与自身需求紧密相关的智能物流技术上,如无人机、仓内AGV机器人,进行积极布局。–以G7汇通天下为代表的智能物流物联网企业:独立于物流公司和电商平台,专注于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平台开发和服务,具有很强的技术实力和商业模式优势。在具有互联网思维的专业团队和资本的助力下,发展前景巨大。 未来,领先物流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特性、洞察所在领域的客户、市场变化,做好智能物流的提前布局,追赶者应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拥抱 科技,拥抱智能物流,实现转型升级。一、智能物流的定义物流业是国家经济支撑性产业,2009-2016年,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在GDP中的占比由18.1%下降至15.5%,但与发达国家物流费用占GDP约10%的比例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成为政府、物流企业与其客户力争实现的目标。2016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物流业降本增效专项行动方案》,交通运输部也规划从基础设施建设等四方面着手帮助促进物流业降本增效。智能物流是指通过智能硬件、物联网、大数据等智能化技术与手段,提高物流系统分析决策和智能执行的能力,提升整个物流系统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智能物流集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体现了现代经济运作特点的需求,即强调信息流与物质流快速、高效、通畅地运转,从而实现降低社会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整合社会资源的目的。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当前物流企业对智能物流的需求主要包括物流数据、物流云、物流设备三大领域,2016 年智能物流市场规模超过2,000亿元,到2025年,智能物流市场规模将超过万亿。 智能物流数据服务市场(形成层):处于起步阶段,其中占比较大的是电商物流大数据,随数据量积累以及物流企业对数据的逐渐重视,未来物流行业对大数据的需求前景广阔。 智能物流云服务市场(运转层):基于云计算应用模式的物流平台服务在云平台上,所有的物流公司、行业协会等都集中整合成资源池,各个资源相互展示和互动,按需交流,达成意向,从而降本增效,阿里、亚马逊等纷纷布局。 智能物流设备市场(执行层):是智能物流市场的重要细分领域,包括自动化分拣线、物流无人机、冷链车、二维码标签等各类智能物流产品。二、智能物流发展驱动因素 2.1 国家大力推进互联网+物流业自2015年以来,国家各级政府机构出台了鼓励物流行业向智能化,智能化发展的政策,并积极鼓励企业进行物流模式的创新,主要方向包括: 大力推进“互联网+”物流发展,发挥互联网平台实时、高效、精准的优势,对线下运输车辆、仓储等资源进行合理调配、整合利用,提高物流资源使用效率, 实现运输工具和货物的实时跟踪和在线化、可视化管理。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实施“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 的意见》中提出,鼓励发展分享经济新模式,激发市场主体创业创新活力,鼓励包容企业利用互联网平台优化社会闲置资源配置,扩大社会灵活就业。 鼓励物流模式创新,重点发展多式联运、共同配送、无车承运人等高效现代化物流模式。商务部《2015年流通业发展工作要点》中提出,深入推进城市共同配送试点,总结推广试点地区经 验,完善城市物流配送服务体系,促进物流园区分拨中心、公共配送中心、末端配送点三级配送网络合理布局,培育一批具有整合资源功能的城市配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推广共同配送、集中配送、网订店取、自助提货柜等新型配送模式。 加强物流信息化和数据化建设,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线上线下互动加快商贸流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意见》中提出,鼓励运用互联网技术大力推进物流标准化,推进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 大力发展智能物流,运用北斗导航、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构建智能化物流通道网络,建设智能化仓储体系、配送系统。2.2 新商业模式涌现,对智能物流提出要求近10年来,电子商务、新零售、C2M等各种新型商业模式快速发展,同时消费者需求也从单一化、标准化,向差异化、个性化转变,这些变化对物流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电商快速发展,电商带动快递业从07 年开始连续9年保持50%左右高速增 长,2016年业务量突破300亿件大关, 达313.5亿件。行业爆发式增长的业务量对物流行业更高的包裹处理效率以及更低的配送成本提出了要求。– 未来电商将持续高速发展,阿里研究院预计2020年网络零售额将超过10万亿元人民币,2017年中,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更是提出“一天10亿包裹数量,不会超过八年,估计在六、七年左右就能实现”。– 跨境电商快速发展,预计到2020年将保持年均增长20%,2020跨境电商贸易进出口占整体对外贸易的比例将由19.5%上升37.6%。 新零售兴起,企业以互联网为依托,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对线上服务、线下体验以及现代物流进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这一模式下,企业将产生如利用消费者数据合理优化库存布局,实现零库存,利用高效网络妥善解决可能产生的逆向物流等诸多智能物流需求。 C2M兴起,由用户需求驱动生产制造, 去除所有中间流通加价环节,连接设计师、制造商,为用户提供顶级品质,平民价格,个性且专属的商品。这一模式下, 消费者诉求将直达制造商,个性化定制成为潮流,对物流的及时响应、定制化匹配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3 物流运作模式革新,推动智能物流需求提升互联网时代下,物流行业与互联网结合, 改变了物流行业原有的市场环境与业务流程,推动出现了一批新的物流模式和业态如车货匹配、众包运力等。基础运输条件的完善以及信息化的进一步提升激发了多式联运模式的快速发展。新的运输运作模式正在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智能物流快速增长。 车货匹配,可分为两类:同城货运匹配、城际货运匹配。货主发布运输需求,平台根据货物属性、距离等智能匹配平台注册运力,并提供SOP等各类增值服 务。对物流的数据处理、车辆状态与货物的精确匹配度能力要求极高。 运力众包,主要服务于同城配市场,兴起于O2O时代,由平台整合各类闲散个人资源,为客户提供即时的同城配送服务。平台的智能物流挑战包括如何管理运力资源,如何通过距离、配送价格、周边配送员数量等数据分析进行精确订单分配,以期望为消费者提供最优质的客户体验。 多式联运:包括海铁、公铁、铁公机等多类型多式联运方式,多式联运作为一种集约高效的现代化运输组织模式, 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布局实施过程中,迎来了加速发展的重要机遇。由于运输过程中涉及多种运输工具,为实现全程可追溯和系统之间的贯通,信息化的运作十分重要。同时新型技术如无线射频、物联网等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多式联运换装转运的自动化作业水平。2.4 大数据,无人技术等智能物流相关技术日趋成熟无人机、机器人与自动化、大数据等已 相对成熟,即将商用;可穿戴设备、3D打印、无人卡车、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未来10 年左右逐步成熟,将广泛应用于仓储、运输、配送、末端等各物流环节。较为成熟,将要或已经实现商用的物流相关技术: 仓内技术:主要是机器人技术,包括AGV(自动导引运输车)、无人叉车、货架穿梭车、分拣机器人等,主要用于仓内搬运、上架、分拣操作,可有效提升仓内的操作效率,降低物本,如亚马逊在13个分拣中心布局超3万个KIVA机器人。 最后一公里配送:无人机技术,包括干线无人机与配送无人机两类,其中配送无人机研发已较为成熟,主要应用于末端最后一公里配送,如京东在2017年618期间,已采用无人机在多省市进行农村小件商品配送,完成1,000余单配送。 智能数据底盘:大数据分析技术,通过对商流、物流等数据进行收集、分析, 主要应用于需求预测、仓储网络、路由优化、设备维修预警等方面,如京东采用数据预测方式,提前洞察消费者需 求,并进行预先分仓备货。相对不成熟,距商用仍有一定时间的物流相关技术: 仓内技术中可穿戴设备技术,最后一公里中3D打印,干线技术中的无人卡车,以及数据底盘的物联网、人工智 能等技术多处于研发测试阶段,可分别用于仓内智能分拣、末端产品配送、干线货物运输、产品溯源、决策支持等方面,如在DHL荷兰仓内,员工可根据智能眼镜的图像提示如包裹体积、目的地信息,进行高效分拣。
研究新课题 迎接新格局——在第十九次中国物流学术年会上的致辞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中国物流学会会长 何黎明(二Ο二Ο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各位嘉宾、各位代表,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2002年的11月28日,也就是18年前的今天,首届中国物流学术年会在佛山市南海区创立。18年来,中国物流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和进步,我们物流人不忘初心,18年后的今天又回到了年会的诞生地,这就像18岁的青年又回到了他的出生地来行成人礼。眼前的佛山南海不变的是他们的睿智、热情和对物流业炙热的情感;变化的是经过新一轮改革、开放、创新,展现给我们的是崭新的城市面貌和人们的精神风貌。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感恩感谢佛山,感恩感谢南海!本次年会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总结交流“十三五”时期物流实践发展和理论创新成果,分析研判新发展格局下物流发展的新趋势,为“十四五”时期推进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物流强国”提供智力支撑和理论指引。各位嘉宾、各位代表:“十三五”时期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我们物流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我国社会物流总额由2015年的219.2万亿元将达到2020年的300万亿元,年均增长6.47%;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由2015年的16%下降至2019年的14.7%,相当于节约社会物流成本3.9万亿元;2020年全国快递业务件量有望突破800亿件,比2015年的206亿件增长了将近600亿件;海外仓和保税仓国际国内全面布局,跨境电商进出口爆发式增长;中欧班列通达18个国家的57个城市,到2019年底累计开行超过2.1万列,今年前三季度同比增长46%。在物流业规模扩张和质量效益提升的同时,现代物流体系加快构建。“十纵十横”综合运输大通道基本建成,规模以上物流园区发展到2000个左右,45个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建设,17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70个多式联运示范项目顺利推进。按国家标准评定的A级物流企业总数已超过6000家,其中5A级358家。2019年,物流企业50强物流业务收入合计达到近万亿元,进入50强的门槛提高到30多亿元。在仓储配送、电商快递、网络货运、大宗商品、家居家电、冷链物流等细分领域,头部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市场集中度明显提高。平台经济、数字经济、“互联网+”等新模式、新技术层出不穷。无人仓、无人码头、无人配送小车、无人驾驶、物流机器人、新能源物流车、智能快递柜等技术装备改造升级。快递电子面单、铁路电子货票基本普及。现代供应链成为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动能,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取得新突破。以国务院《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为标志,以降本、增效、提质为主题的政策措施相继出台。行业标准、统计、教育、培训、理论研究和诚信体系建设等基础工作进一步提升。现代物流与供应链写入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五中全会文件,物流业基础性、战略性和先导性作用全面提升。物流实践发展需要宏大的人才队伍和坚实的理论支撑。经过五年发展,中国物流学会会员总数超过1万人,聘任特约研究员327名,其中特别优秀的在校大学生被聘为助理特约研究员。借助学术年会平台举办的“青年论坛”,已有上百名青年才俊展示了出色的研究能力和青春活力,提升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五年来,中国物流学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共设立研究课题1359个,内容涉及物流经济、物流管理、物流技术与工程、物流实务、物流政策和采购与供应链等。有的研究成果被纳入国家社科或自科基金项目,有的被政府部门制定规划和有关政策所采纳,还有的转化为企业决策的依据。五年来,学会组织评审的论文、课题、图书等研究成果总数超过5000件,参与研究的政产学研各界人士达数万人次,已有“90后”“00后”加入作者队伍。五年来,学会在相关院校、企业和研究机构共设立产学研基地226个。每年举行产学研结合工作会议,交流经验,对接项目,一批特色鲜明的优秀产学研基地脱颖而出。学会与海尔集团旗下企业共同打造的“日日顺物流创客训练营”五年来共输出创业课题216项、孵化101个、申请国家专利40项、15个已经落地应用。在教育部物流管理与工程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全国物流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处均设在中物联)指导下,到2019年底,我国已有本科物流类专业点697个,高职物流类专业点1288个,中职物流类专业点560个,在校生达57.3万人。涵盖博士、硕士、本科、专科及高职、中职各个层级,全方位的物流专业人才教育体系日臻完善,五年来累计培养物流相关专业毕业生近80万人。北京中物联物流采购培训中心在544所试点院校开展了物流管理1+X试点,到目前,累计培训师资3000余名,组织学生考试3.5万人,其中2.7万人获得了相关证书。以上成绩的取得是各位理事、常务理事和副会长履职尽责的结果,是广大会员积极参与的结果,也是政府有关部门和各有关方面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中国物流学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各位嘉宾、各位代表: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扩散蔓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国际环境日趋复杂。我国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即将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新征程。刚刚结束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形势,做出了“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的科学判断。提出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历史任务。明确要求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健全现代流通体系和构建现代物流体系。物流业连接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是打通供应链、协调产业链、创造价值链,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和保障。新的形势和任务,对物流实践发展和理论创新提出了新的课题。比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物流业的影响有哪些?新一轮产业革命和科技革命,对推进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在哪里?“物流强国”应具备哪些条件,怎样建设“物流强国”?围绕“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着眼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如何确定物流业发展新方位?新发展格局下,现代物流体系在现代产业体系和现代流通体系中将扮演怎样的角色?如何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把生产、流通和消费联系起来,推动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物流企业如何提质降本增效,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知名品牌?怎样贯彻制造强国战略,推进物流业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如何适应乡村振兴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促进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如何贯彻创新驱动、科教兴国战略,加快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和服务创新,推动物流业动能转换和服务升级?如何贯彻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发挥物流枢纽集聚辐射效应,形成枢纽经济发展新格局?如何配合“一带一路”倡议,自由贸易区提升战略,建立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国际物流服务网络?如何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以绿色低碳物流支持生态文明建设?如何贯彻国家安全战略,构建寓军于民、平战结合的军事物流和应急物流体系,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如何推进原创性、基础性理论研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物流与供应链理论体系?如何贯彻人才强国战略,加强物流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如何建立和完善物流业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等。以上问题的深入探讨,对于推进物流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也是学会下一步研究的重点领域和主攻方向。各位嘉宾、各位代表:“十三五”期间,学会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紧密围绕行业实际,团结政产学研用各界人士,在物流理论体系、学科体系、服务体系、政策法规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等方面取得了新的成绩,行业凝聚力、影响力、公信力和号召力不断增强。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学会工作仍存在许多不足,与新发展格局下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需要我们努力改进和提高。由于抗击疫情的需要,本届理事会将延迟到明年换届。希望各位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特约研究员和广大会员,继续参与和支持学会工作,积极投身于物流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共同推动学会工作再上新台阶。各位嘉宾、各位代表:经过18年精心打造,中国物流学术年会已成为全国物流领域的年度盛会。这次会议选择在创办的初始地佛山市南海区召开。佛山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是“广佛都市圈”、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人杰地灵,经济繁荣,孕育了康有为、詹天佑、黄飞鸿等杰出人物;素有陶艺之乡、武术之乡、粤剧之乡等美誉;创建了南海铝材、佛山陶瓷、半导体照明等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近年来,佛山以敢为人先、求真务实的精神,多项改革举措走在全国全省前列,经济高质量发展态势明显。特别是列入2020年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具有物流业发展的良好条件和光明前景。建议各位代表深入了解当地高质量发展做法,学习佛山经验,谋求合作发展。各位嘉宾、各位代表:本次会议邀请了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和优秀成果作者做大会演讲,同时安排了十几场平行分论坛,将有上百人发布最新观点和研究成果,祝愿大广泛交流,广交朋友,满载而归,不虚此行。让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同心同德,顽强奋斗,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物流强国”而努力奋斗!最后,预祝本次年会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嘉宾、各位代表身体健康,心情愉快。谢谢大家!
物流的概念最早是在美国形成的, 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 欧洲物流协会 (European LogisticsAssociation, ELA) 于1994年发表的《物流术语》中, 将物流定义为“在一个系统内对人员或商品的运输、安排及与此相关支持活动的计划、执行与控制, 以达到特定的目的。”1998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 (Council of LogisticsManagement, CLM;2005年1月1日更名为美国供应链管理专业协会, Council of Supply ChainManagement Professionals, CSCMP) 将物流定义为“供应链运作中, 以满足客户要求为目的, 对货物、服务和相关信息在产出地和消费者之间实现高效率低成本的正向和反向的流动和储存所进行的计划、执行和控制的过程”。物流是重要的商业活动, 它包括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的有机结合。这一过程既通过运输或搬运来完成实物的空间位置变化, 又通过储存保管来调节供需双方在时间节奏方面的差异, 还可通过流通加工来改变实物物理或化学性质, 其总体目标是在尽可能低的总成本条件下实现既定顾客服务水平。在这种背景下, 物流领域也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国内外的学者从从不同的角度对物流管理进行研究, 发表了大量的论文。本文试图从ESI高被引论文入手, 借助知识图谱工具对物流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主题等进行量化分析, 力图利用文献计量工具对节点文献的引文进行共被引分析, 寻找该领域的前沿和热点研究方向, 为今后的研究提供理论帮助。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1.1 数据来源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Web of Science平台。Web of Science信息检索平台是检索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与人文学科的高质量文献的最常用的工具。检索策略:以“logistics”在WOS核心合集中进行主题检索, 文献覆盖时间范围为2007年至2017年 (截止时间2017年6月30日) 共10年, 得到ESI高被引论文124篇。1.2 研究方法ESI (Essential ScienceIndicators, 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 是汤森路透集团在汇集和分析SCIE/SSCI所收录的学术论文及其所引用的参考文献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分析型数据库, 是目前被学术界认可的衡量科学研究绩效、跟踪科学发展趋势的分析评价工具。ESI将所有论文划分到22个学科, 各学科领域被引频次最高的1%的论文即为ESI高被引论文。ESI高被引论文是指引学科发展方向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 其内容特征可以体现学科的研究热点与前沿, 其数量特征可以从宏观上反映学科发展水平。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方法, 对物流领域的ESI高被引论文进行学科分析, 探索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情况;对发文作者的国别进行统计, 分析物流研究前沿的国家分布;对发文作者的机构进行统计, 发现物流领域的顶尖研究机构及其主要研究内容;对论文的参考文献进行共被引分析, 以识别高被引论文的主要研究热点。本研究采用CitespaceⅢ对分析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 科学知识图谱是显示科学知识的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一种图像, Citespace是目前最为流行的知识图谱绘制工具之一。Citespace软件结合了社会网络分析、多维尺度分析以及聚类分析等方法, 对特定领域文献 (集合) 进行计量, 以探寻出学科领域演化的关键路径及其知识拐点, 并通过一系列可视化图谱的绘制来形成对学科演化潜在动力机制的分析和学科研究热点发展轨迹的探测, 在研究和分析学科的演变路径、学科领域研究热点和前沿、知识基础以及相邻学科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应用十分广泛。2. 现状分析2.1 研究力量分布ESI高被引论文是在相应学科领域中被引频次前1%的论文, 是体现一个国家或者研究机构的科研影响力和科研质量的重要指标。通过对物流领域ESI高被引论文的国别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分析, 可以得出结论: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荷兰和中国是高被引论文产出的主要国家, 其中美国论文数量最多, 共46篇, 占总量的近37%, 遥遥领先于其他各国。加拿大和德国分别排在第二、三位。我国论文数为13篇, 数量位居全球第四。美国、加拿大的合作研究较多, 中国的物流研究相对独立。可见, 美国学者是物流研究领域的主力军, 加拿大、德国、英国、荷兰和中国也是该领域的主要研究力量, 发表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论文, 但仍与美国的发文量存在一定的差距。结合Citespace机构合作知识图谱, 绘制了物流领域内的核心研究机构, 表1显示的是发表物流领域ESI高被引论文数前10位的研究机构。德国卡塞尔大学论文数目和被引频次都居于首位, 是该领域的顶尖研究机构, 而加拿大有三家研究机构上榜, 具有很强的研究实力。2.2 学科分布根据WOS数据库的研究方向分类, 对124篇ESI高被引论文所属学科进行统计, 其中56篇论文 (占论文总数的45%) 属于运筹及管理领域, 排名第二的是工程领域。从学科分布来说, 可以发现物流学科交叉范围较广, 交叉较多的学科有管理学、环境科学、计算机和能源等学科,见图1所示。为了更好地显示ESI高被引论文的学科引领作用, 我们也对在WOS检索得到的28093篇物流论文数据进行分析, 发现处于前5位的研究方向分别为:OPERATIONS RESEARCH MANAGEMENTSCIENCE运筹与优化 (6458) 、MANAGEMENT管理 (5230) 、ENGINEERING INDUSTRIAL工业工程 (3522) 、ENGINEERING ELECTRICALELECTRONIC电气与电子工程 (2794) 、COMPUTER SCIENCEINFORMATION SYSTEMS计算机信息系统 (2462) 。可以看出, ESI论文在和WOS论文在学科分布上大致吻合, 具有代表性和引领作用。2.3 期刊分布研究文献的期刊分布有助于了解该研究领域的核心期刊群, 为学者选择成果发表平台和后续研究者进行资料搜集提供指导。124篇物流ESI高被引文献发表分布前10类期刊见表2。可以看出, 物流ESI高被引文献发表的期刊影响因子分布多位于3-5之间, 在业内处于较高水准, 其中RENEWABLE SUSTAINABLEENERGY REVIEWS的影响因子高达8.05。除了INTERNATIONAL JOURNAL OFPHYSICAL DISTRIBUTION LOGISTICS MANAGEMENT位于JCR二区外, 所有期刊均位于JCR分区中的一区。其中, EUROPEAN JOURNAL OFOPERATIONAL RESEARCH发表的物流ESI论文为18篇, 占比为14.5%。被引半衰期 (Cited Half-life) , 显示一份期刊从当前年度向前推算引用数占截止当前年度被引用期刊的总引用数50%的年数, 是测度期刊老化速度的一种指标, 对学术期刊来说, 被引用半衰期较大的一般代表着出版的文章比较经典, 所以才历久不衰;而被引用半衰期较小的则说明了期刊是将出版重心放在新颖的研究结果和倾向于技术的文章, 所以知识更新比较快, 时效性就比较高。从表中可以看出, 这些来源出版物的被引半衰期分布从3-10年的范围, 可以看出这些期刊既有物流领域非常经典的期刊, 也有侧重于新技术新发现的期刊, 都是物流领域内非常活跃的期刊。3. 物流领域研究热点分析3.1 高频和高中心度关键词分析对关键词产生的频次和中心性进行分析能够反映出研究领域的关注点和发展趋势, 通常把频次高的关键词确定为一个研究领域的热点, 而中心度高 (一般大于0.1) 的节点在网络中起到了桥梁作用, 标志着一个研究热点转化的重要转折点, 展现了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动态。据此对Web of science中收录的2007-2017年124篇物流ESI高被引论文信息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 从而可得到物流研究文献的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 通过对图谱得到的关键词进行手动去除停用词、标记词性、同类词, 进而整理出关键词的频次 (大于5) 、中心度和关键词名称的数据表, 见表3。关键词的频次与中心度代表不同的含义, 通过对高频主题词的词频统计分析, 我们可以了解到目前某一专题领域里研究的热点。中心度是测度节点在网络中重要性的一个指标。一般来说, 中心性不小于0.1的节点应重点关注, 因为高中心性通常是链接两个不同领域的关键枢纽, 也被称为转折点 (turn point) , 中心性越高, 节点的重要性越大。我们对物流领域的热门技术关键词进行了提取并做如下分类:一是具有高中心度的技术热词。如system (系统) 、optimization (优化) 、risk (风险) 、programming approach (程序设计方法) 、genetic algorithm (遗传算法) 。这些关键词具有明显的桥梁作用, 如optimization同时连接着resource allocation与operation research。伴随制造业全球化的进程, 对物流准时性、开放性和响应用户的敏捷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物流系统设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二是具有高频次的技术热词。如logistics (物流) 、model (模型)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供应链管理) 、reverse logistics (反向物流) 。这一类热词总结并概括了该领域的知识结构, 是物流领域研究的理论基础。供应链管理研究一直是物流研究的主要领域之一, 它以物流行业为对象, 通过对供应链流程的模型设计实现供应链协同, 提高资源运作效率;反向物流的研究则是在“产品→再生资源”这一阶段保障物流各要素的专用性和确定性。三是同时具有高频次和较高中心度的技术热词。如sustainability (可持续性)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环境管理) 、life cycle assessment (生命周期评估) 等。这些热词代表了国外物流领域的研究热点和未来的研究趋势。物流活动所涉及的相关职能, 如运输、仓储、配送、加工、包装等因处理不当往往给资源、环境带来巨大的负面效应。因此, 可持续发展、环境管理对推动物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将起到重要作用。3.2 研究热点分析Citespace通过跟踪分析专业术语在不同时间区间内出现频率的突然变化 (激增) , 识别出代表研究前沿的若干名词性术语, 即突变词 (Burst Term) 。本研究通过对124篇论文的参考文献进行共被引分析以及突变词的共现分析来发现热点研究主题。由于本研究并不着眼于发现热点的“演化”过程, 而是关注整个时段的热点研究内容, 因此在Citespace界面中只划分1个时区, 时区跨度为10年 (2007—2017年) , 节点类型选择“Cited R eference”和“Burst Term”, 采用的是Stanford NLP GroupPart-of-speech tagging技术, 从Title、Abstract、Author Keywords (DE) 和Keyword Plus (ID) 中提取术语, 并进一步生成共词网络。对分析结果进行可视化后, 对共被引网络进行聚类分析, 聚类的标签从施引文献的标题中提取, 标签词提取方法选择tf*df, 结果见图2。Citespace依据网络结构和聚类的清晰度, 提供了模块值 (Q值) 和平均轮廓值 (S值) 两个指标来评价聚类效果。Q>0.3时就意味着得到的网络社团结构是显著的, S>0.5就可以认为聚类结果是合理的。本次聚类的Q值为0.5943, S值为0.6648, 说明文献类团特征明显, 聚类结果具有高信度, 图谱效果较好。图2中的节点包括引文和突变词两种类型, Citespace的聚类共发现了10个类团 (每个类团的标签都由“#”号和阿拉伯数字进行编号) 。根据各类团聚类标签和突变词, 以及类团内部关键节点文献的内容, 可以总结出物流领域ESI高被引论文的4个研究热点。3.2.1 sustainable supplychain management (可持续供应链管理) :随着资源承载环境的压力和约束越来越大, 可持续供应链管理已经成为物流未来发展的趋势。Craig R.Carte[4]跨越20年的时间框架, 对可持续供应链管理进行系统的描述。他认为应着眼于提升整条供应链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综合绩效, 识别关键环节, 制定一个切实的计划来引导未来的随机研究实现整条供应链的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 并创新管理模式。Sarkis[5]则研究了以环境导向的逆向物流实践, 在利益相关者压力下, 如何与资源动态能力相整合。3.2.2 routing (路径问题模型及算法研究) :为了实现物流活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 学者们借助运筹学线性规划理论和数学算法对运输、仓储、配送等基本物流活动的节点区位、流程、线路等进行科学的建模、最优化设计, 以建立适时的存货和交货系统, 保证高效运转。学者们利用蚁群算法、遗传算法和层次分析法等技术和手段进行仿真和优化。3.2.3 design andmanagement (物流设计与管理) :指利用不同的数据收集和处理办法, 建立计量经济学和管理科学决策模型, 分析如何驱动各个维度的协同管理。Meryl Brod[6]按照科学确立的原则, 对定性的概念问题和框架进行了数据分析, 用实证研究对质量和可接受性进行评估。系统动力模型、混沌模型, 复杂网络.创新性的精益生产等理论与模型收到了高度认可, 并被广泛使用。3.2.4 disaster responseactivities (应急物流) :应急物流是一门新的交叉学科, 主要结合复杂科学、管理科学和计算机仿真技术。它主要研究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发生时, 如何协调紧急状态下的物流活动, 以保障所需应急物资及时高效到达突发事件发生地。比如Wei Yi[7]就提出了基于复杂网络的协调后勤保障和疏散作业的位置分配模型。3.3 高被引文章全文本主题挖掘我们以WOS平台上找到被引频次最高的一篇ESI高被引文章, “From a literature reviewto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sustainabl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8]作为对象进行全文本主题挖掘, 该文发表于2008年, 截止2017年6月30日, 共被引918次。使用citespace中的Extract terms from a fulltext file, 可以得到该文本的主题词表,见表4。表4 主题词表其中TF表示词频, 为词条在文档中出现的频率。idf表示逆向文件频率, 表明词条的类别区分能力。cluping表示簇, 表示根据内容承载词的分配权重制定的聚类。这可以说是物流领域一篇承前启后的经典文献。首先, 它介绍了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的文献综述, 包括1994至2007年间的191篇论文。其次, 它提供了一个概念框架来总结这一领域的研究, 包括三个部分。最后, 该文提出了两种不同的策略:3.3.1供应商风险管理和绩效管理;3.3.2 面向可持续产品的供应链管理。该文的重点可以通过文本分析中的高频词、簇和内容承载词supply chain,sustainability, sustainability, methodology等揭示。结语本文采用定量研究和可视化方法, 不仅对物流领域2007-2017年ESI高被引论文的外部特征 (包括时间分布、国家分布、期刊分布、机构分布等) 进行分析, 探索物流研究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情况, 还通过知识图谱对其内容特征进行深入挖掘, 揭示其主要研究热点。对研究热点的探寻主要通过高频及高中心度词语、共被引文献和突变词分析、经典文献全文本挖掘等方法, 研究显示出全球物流管理主题研究论文总体呈波动上升态势, 其中美国学者是物流研究领域的主力军, 文献发表的期刊多为业内活跃期刊。物流学科交叉范围较广, 交叉较多的学科有管理学、环境科学、计算机和能源等。物流领域呈现出可持续供应链管理、路径问题模型及算法研究、物流设计与管理、应急物流四个研究热点。作者:刘凯,张建华,张流畅,李祺灵,原载《才智》,2018(5)
高等职业教育近几年来发展很快,规模迅速扩大,但在指导高职教育实践方面缺少知识转移方面理论指导。文章以物流管理专业为视角阐述了校企合作知识转移情境的类型及具体内容,强调了高职如何充分利用这些情境实现高职教育质量的提高。一、概述近年来,知识转移越来越受到重视。自1977年Teece提出知识转移的思想以来,知识转移逐渐成为知识管理的焦点。组织内知识有效转移极大地影响高职院校的竞争力表现。Nonaka将知识类型间的转化和层次间的转移同时纳入知识转移过程,引入了知识场(Ba)这一概念,并将其定义为分享、创造及运用知识的动态的共有情境,它为知识转移提供了一个具有抽象意义的具体平台即知识转移情境,它分为源发场、系统场、对话场和演练场四种类型。知识转移过程离不开知识转移情境的支撑。因此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知识转移研究应当将知识转移情境结合专业建设进行分析。本文基于校企合作,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对四种知识转移情境进行讨论。二、物流管理专业知识转移情境(一)物流管理专业源发场源发场是个人分享感觉、情感和经验和心智模式的场所。在这种知识场中人与人之间可以通过面对面的互动共享隐性知识,因此它主要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知识转移的社会化模式相适应。源发场不是过多地设计出来的,而是在物流企业环境中由实践参与的内容和过程所界定的。因此,学习机会更多的是经由工作实践而不是非对称的师生关系被赋予结构的。相应地,物流管理专业学生主要是通过与物流工作实践中的其他参与者的相互关系来学习。高职院校与企业签署校外实习协议,提供更多的预工作机会和企业能工巧匠指导机会。长时间的校外实习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在企业工作实践中学习的机会,也为专业教师的企业实践和职业能力提升提供了很好的平台。通过这一源发场,教师不但了解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及所需的职业能力,而且通过岗位锻炼提高了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教师职业岗位实践的经验积累,一方面促进了实践教学指导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也为老师实施“行动导向”的课程(体系)开发等教学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二)物流管理专业系统场系统场与源发场相比更像一个虚拟世界。这种知识场主要提供将已有的显性知识进行组合的情境,从而使新的系统化知识得以广泛的传播,因此它主要与知识转移的组合化模式相适应。系统场是物流管理专业设计出来的,它往往存在于学校环境中,因此不具备具体真实的工作环境。有关物流管理专业学习的内容、地点、时间、节奏以及相关的社会交往和制度背景,都可以通过“教”的设计得到系统的规划和控制。(三)物流管理专业对话场对话场主要是提供知识外在化的情境。在这种知识场中,隐性知识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分享并使之显性化,而后通过虚拟媒体贮存起来。这意味着对话场不再局限于一个组织内部,它可以跨越学校与企业的组织边界,把具有不同的知识活动系统结构的企业和学校聚到一起,提供一个合作学习的机会。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亮点就在于其构建的对话场极大地促进了知识转移的外在化过程,进而推动了整个知识转移的进程。1.物流协会或商会。借助物流协会或商会平台,物流管理专业可以将学院、物流企业、协会和政府主管部门四方资源融为一体,本着互利共赢原则合作制定了物流技术和物流管理等多个系列的物流标准。标准的制定一方面在行业、企业推广应用,可以产生出良好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依据标准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出高端技能型人才。在物流协会这一开放性的校企合作平台上,物流管理专业可以做到产、学、研三位一体、良性互动、协调发展。此外,物流协会和物流技术委员会的成立使物流专业建设中兼职教师选择、专业建设课程开发、专业教师选择研修企业、实训和实习基地建设、专家的聘请、教师到企业收集教学资源、师生到企业开展项目操作等均获得一定的便利和更大的空间。物流管理专业建设通过行使物流协会职能为物流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开发和校企合作提供了充足的校内外资源;通过行使物流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的职能,扩大专业建设资源整合的规模,提高人才培养资源配置的质量。政府与学校、协会或商会合作,推动举办物流展览会、研讨会,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2.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为主体的对话场是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知识转移的发动机。校方建立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职能包括:根据本地区物流职业岗位对物流管理人才的规格要求,确定本专业培养目标及其岗位(群)所需的能力和知识;审定专业建设方案、核心课程标准和实训实习标准;审定本专业知识和技能考试、考核的标准及方法;指导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协助组建校外实训基地,逐步实现专业建设与“产、学、研”相结合;协助组织安排所需的部分实训指导教师;研究本专业人才培养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并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指导、推荐毕业生就业。为指导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工作,物流管理专业整合来自各领域的各优势专家资源成立物流学院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并参与专业建设的全面工作。其中既有来自学校的专家,又有来自行业企业的专家。此外为加强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工作,还应成立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核心团队。核心团队由校内专职教师和校外兼职教师共同组成,是人才培养方案开发和实施、实践的主干力量。(四)物流管理专业的演练场演练场主要是提供内在化的情境。这种知识场通过实干训练或积极的摸索参与来进行不断的学习和自我完善,它可以分为校内演练场和校外演练场。在学校演练场中,学习者介入的实践是从真实工作中抽象出来的学校任务。而在企业演练场中,学习者变成企业中的一个成员。因此演练场不再局限于学校内部,它跨越了学校和企业的组织边界。物流管理专业利用物流协会或商会提供的产学结合和校企合作平台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训基地,加强实训教学条件的内涵建设,保证全方位、全过程,多层次、多类型地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1.校内演练场。物流管理专业校内演练场的搭建可以通过校企共建的方式来完成:由院校提供场地(土地、建筑、能源等基础设施条件及管理人员、管理机构),企业提供设备、实训师资、生产任务、技术标准、原材料等,这样院校减少了设备、师资的投入和原材料的消耗及真实生产实训环境的其他建设投入,企业减少了征地、基本建设、配套设施的投入,获得低成本的劳动力和技术研发的合作伙伴,缩短了项目从投资到投产的周期,是一种生产要素和职业教育要素优势互补、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原则的具体实现和直接应用。以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物流管理专业配套引进100万元社会资金,共同投资200万元,建成物流管理软件中心,实现物流业务流程训练、物流应用技术培训及物流职业岗位技能培训功能。引进青岛好利佳储运有限公司的业务和设备,合作建立了生产型的物流技术实训基地,与青岛华通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合作建立货运代理实训基地。在基地内可以完成仓储管理、配送管理、物流设备操作、制单、揽货等物流各工作节点的生产实境训练。按照市场需求运营,完成真实工作任务。2.校外演练场。校外演练场是学校、学生和企业三方的合作,学校起主导作用,企业起关键作用。企业的主要任务是生产,企业与校方的合作往往以有利于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为原则,因此校外实习基地运行中,学生和企业是通过市场化运作,双向选择,找准对方。其整个运作过程包括学生培训、寻找企业、安排工作岗位、指导监督、成绩评定等环节。利用教学基地的条件,企业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接受技能训练。除了学校组织的正常实习外,学生还可以利用假期到物流企业去“打工”,作为走向社会前的中试。通过打“暑期工”,不但增强了物流专业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在企业“打工”期间,学生所做的一切是按照物流企业员工的要求来对待,经过这样的训练后,无论是找工作还是在工作中,给他们积累了许多经验,工作起来往往容易打开局面。这些都说明校外演练场起到了在物流人才培养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物流科研项目方面,校外演练场不但在科研上提供非常方便的条件,而且给科研结果进行实际的检验和评价,使校外演练场成为学校名副其实的物流项目开发和科学研究的基地。(五)校企合作战略伙伴关系:既是对话场又是演练场建立校企合作“战略伙伴关系”是校企合作关系的深层次发展,校企“战略伙伴关系”是在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共事中的同兴衰、共成败的命运共同体,共同负责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最终达到质量和效益的双赢。它是一种校企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无缝隙的结合体。这种合作伙伴关系的特点再一次反映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知识转移,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产学研结合中的知识转移的一大特点:前者合作最主要的目标是提高办学质量,职业学校科研项目的实现在其中处于相对连带的地位。而后者的校企知识转移则是基于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这种以科研为主体的合作对教育教学发生连带影响,但不是最重要的影响。这一特点决定了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以人才培养为主要目的,因此组织层次知识转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个体层次的知识转移。三、结语知识的产生和应用不是孤立的,而是一定情境下的产物。比较源发场、系统场、演练场和对话场四种知识转移情境,源发场提供校外面对面情境,系统场则提供校内虚拟情境,而对话场和演练场的区别在于功能与作用,对话场作用是使隐性知识外在化,演练场作用是将显性知识通过训练不断让学生得到知识的提高。本文从物流管理专业角度讨论知识转移情境的分类及其内容,但是知识情境在组织结构、文化、制度、管理等方面也会表现不同的形式和内容,这些都会影响知识情境动力机制的形式和内容,这些都会影响知识情境动力机制的具体表现,呈现出不同的样态,这是今后研究向深度发展的方向。
川观新闻记者 袁城霖11月20日,在四川达州举行的“2020中国物流投融资暨物流枢纽合作大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原副主任侯云春以《新发展格局下物流与供应链发展对策》为题发言,畅谈“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物流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一种判断第三产业的消费需求是最大发展空间“新发展格局是在疫情环境下提出的,也与国际环境变化有关,但决定性因素在国内,在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转换。”围绕主题,一开场侯云春就对双循环的提出背景作出阐释。这种转换具体是什么?侯云春解释,去年我国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上了一个大台阶,标志着我国从主要靠第二产业带动经济增长,转为二三产业并重,并进而主要依靠第三产业来带动经济增长;过去主要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今后主要依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转换还体现在恩格尔系数上。他说,2017年我国恩格尔系数第一次降到30%以下,去年为28.2%,意味着居民收入将更多用于非食物性支出。侯云春认为,进入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第三产业的消费需求是我国经济最大的发展空间,这也对物流业发展提出新的要求。新的要求物流发展由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升对物流业的新要求,具体是何种要求?在侯云春看来,决定物流业发展方向的,除了经济发展空间转向第三产业,还在于第二产业的贸易变化。从国际看,二战后货物贸易额占全球GDP的比重,经历了从10%上升至经济危机前最高60%,又下滑至今年预测37%,这样“倒U型”曲线变化;在国内,国际贸易占GDP比重,经历改革开放初期的9.8%,上升至最高65.17%,去年下降至31.89%,同样是“倒U型”曲线变化。再看国际贸易增速,过去一二十年,这项数据为经济增速的1-2倍。国际经济危机以来,国际贸易增速反而低于经济增速。造成这两项数据的双下滑,侯云春认为,一方面国际分工到了高度专业化阶段,不大可能再像过去大量增加中间需求,从而增加货物贸易和物流;另一方面,经济低迷复苏乏力的情况下,各国普遍采取措施保护本国产业和企业,实际上是保护本国就业、本国市场,贸易保护主义、投资保护主义、技术保护主义均有所发展。“物流是紧紧为制造业服务的,随着国际货物贸易比重进一步下降,与之相伴的必然是对物流的挑战、货运量的挑战。”侯云春说,在今后发展主要在于第三产业的经济规律下,物流业必须有所调整——从大规模高速的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升。三条路径提升物流的智慧化、智能化水平在侯云春看来,物流业发展首先要降低成本。物流成本,表现为物流占GDP的比重。他透露,这项数据我国最高系1991年的23.7%,当前占14.6%,而发达国家仅为6.5%。大幅降低物流成本,其一是加强硬件建设,包括运输工具、仓储、物流设备等;其次加强软件建设,包括物流技术和物流管理的提升;第三是加快物流的数字化转型,在硬件做到万物互联,在管理、技术上更多采用数字技术来提高物流的智慧化、智能化水平。具体到达州,侯云春也给出了建议。他说,达州是物流枢纽城市,应加强物流枢纽建设和物流园区建设,实现相关物流资源优化配置,改善物流管理,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这不仅对达州今后的经济发展发挥引擎作用,对于周边地区,甚至‘一带一路’建设都有重要意义。”【来源:川观新闻】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从信息化时代到数字化时代,各行各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供应链物流行业也不例外。在数字化的发展过程中,物流行业是如何探索的?10月22日,第十四届物流透明峰会在深圳召开,物流透明管理研究院发布了《第十四届物流透明峰会会刊暨物流透明管理研究院2020年度研究报告》(下称《报告》),对物流数字化进行深入分析。数字化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物流企业必须顺应趋势,主动拥抱变化。《报告》基于物流企业决策者的角度,分析如何正确看待和认识数字化,并以此为物流企业找寻适合自己的数字化发展路径带来启发和指引。目前,物流业已经成为重要的现代服务业,也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如今物流运输成本高效率低、物流信息不连通等问题仍旧突出,这也是当前供应链物流行业对数字化探索的不足之处。另一方面,企业与企业间也存在差别。在数智化时代,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面临的状况是不一致的。正如物流透明管理研究院执行院长黄滨在物流透明峰会所言,相比于自诞生初始就具备互联网基因的新兴企业,老牌500强企业尽管具有产业资源的聚集优势,但同样具有缺乏数字化基因的劣势,而数字化是新时代下无法绕过的话题。因此,《报告》认为,物流数字化的最终目的应该是促进业务优化和升级,随着数字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供应链产业领域将进行分化:一是高度数字化的物流企业;二是物流系统上的一个物流生产资源数字元素;三是为物流企业提供特定服务的数字化企业;四是成为数字化的产业综合体。在第十四届物流透明峰会上,物流透明管理研究院执行院长黄滨介绍:所谓数字综合体,就是自身业务种类繁多,包括生产制造、商贸流通、物流交付、金融服务等不同类型,不能用单一业务形态概括的企业。在数字时代,这类企业通过一个完备的数字系统连接起来,成为的业务整体。此外,《报告》认为,数字化最重要的就是数据的采集,而物流供应链数字化也可以简化为为“云、管、端”三字,企业实现数字化的基础是要有充分的能够帮助企业实现数字化的数据,需要开发出种类多样的能采集物流供应链各种场景的数据采集终端,丰富物流供应链的数据来源。目前,供应链物流行业的IoT程度尚有短板,最大制约在于采集各种数据的物联网设备和传感器在种类、性价比和稳定性方面不足,这也是目前行业急需解决的基础性问题。数字化的价值体现,不仅是既有链条各参与者简单的线上化,而是全新的协同、一体化的供应链网络。通过数字化,能有效打通上下游企业数据和业务的打通,实现上下游数据共享,做到多场景协同,从而进一步提升物流供应链水平。但是,数据共享需要资源的加持,由于如今运力普遍过剩,资源也成为更快连接上下游企业的“敲门砖”。《报告》显示,物流企业首先要善于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来推动自己的发展升级。对于要实现数字化的物流企业,可以通过挖掘自身企业资源的独特性来增加数字化成功的砝码。无论数字化如何发展,物流的本质和根基永远不会发生改变。数字化是企业服务升级的工具——作为物流企业,最重要的就是让货物进行空间的跨越,这也意味着,物流企业的数字化发展不同于互联网等其他行业企业,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运行模式,在正确的方式下,才能真正取得数字化的突破。
物流专业需要考研么?都有哪些方向?保研流程如何?来源/汉森商学院作者/陈鹤天考研成绩前些天已经出来,几家欢喜几家愁。很多学生开始准备复试,很多学生铩羽而归,准备今年再战。还有很多在纠结是否要考研的学生,踟蹰不前。那么在进行下一步前,想和同学们聊一聊“考研”,聊聊方向,聊聊规划。首先来看看大家给我的来信:来信1:鹤天老师好。我是一名大二的学生,我的情况是这样,由于高考没考好,来到了一所普通一本学校(非211,在一线城市基本上属于二本学校),非常沮丧。也不想复读,想通过考研来弥补一下自己的心愿。经过学习,我内心还是很喜欢物流专业的,也想考物流专业的研究生,想问一下老师的建议?我们学校也可以有保送研究生的资格,想问一下老师对保送的流程了解么?期待老师的回复。来信2:老师好,我是物流专业的一刚大四的学生,正在奋斗在考研的第一线。现在需要确定一下未来的读研方向,有很多的备选项,比如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综合物流工程、物流信息管理等等。想问一下老师不同的方向会有哪些不同的具体情况呢?包括读研时候的项目、毕业后的就业等。希望老师帮忙解答一下。来信3:老师您好。我刚刚参加完2019年的考研,成绩是372,在准备复试和导师的选择。想问您哪些方向好一些呢?有哪些复试时候需要注意的点,和老师交流及导师选择上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来信4:陈老师您好,之前有和您聊过。目前还在纠结考研还是直接就业,感觉现在的机会很好,很担心读研之后反而就业的机会和可能性降低了,想听听您的建议。回信:物流专业需要考研么?都有哪些方向?保研流程如何?大家好。几乎所有的学生到大三时都会面临人生的又一次选择,考研与否?工作之后再考还是直接就考?考研都要做哪些方面的准备?我适合读研么?要如何选择导师?等一系列问题。由于同学们在家庭环境、认知程度、目标规划等方面的差异,因此很大一部分学生处于模糊的边缘,没有想好如何做这样一个决定。如果你问我物流专业是否“需要”研究生?我的答案很肯定:需要。需要研究生去做什么呢?具备较高的物流规划能力和设计能力。至于你是否适合以及你是否想读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国家需要高水平的物流人才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同样我国高水平的物流人才也是稀缺的,这是一个大前提。虽有巨大的缺口,但很多同学还是会纠结自己要不要读,迷茫很久。这也说明大家对“自己”的了解不够。既如此,那么大家跟着我的思路去想,问“纠结中的你”一个问题:为什么读研?我总结了六个原因,看你是哪一个?1.可以保研,就直接读了。2.考取公务员或进入国企事业单位的学历需要。3.室友、好朋友都准备考研了,或是家长想让我读,从众和盲从心理。4.还不知道物流究竟是什么,就毕业了,完全不知自己可以做什么?5.我想要换一个专业,大学没有机会,想在读研时更换专业和方向。6.对学问有执着的追求,想提高自己的物流规划能力与设计能力。上述原因在同学们心中或多或少都会有,大部分是3、4、5三条。因为大家在大学中没明白大学的真正含义。大学是一个给你不断尝试、不断挑战自我的地方,需要在大学里可以参与各类实习、做各类项目,认清自己、找到目标感或者能在大学中看到行业的变化,找到自己的价值点。进入社会后,试错的成本比较高,因此如果当你认清实事,找到读研价值,那么读研实在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也会是一个接触更高平台的机会。因此,再问问自己,你将来工作的意向是否需要掌握足够的技能和研究水平,是研发类工作还是管理类或销售类的工作?当用“描述未来工作”维度思考时,可能会更接近你的目标。此外,再问问自己内心喜不喜欢研究的生活。因为至少在2-3年的时间里你要做实验、找课题做项目,用你自己的所学不断地在社会上进行应用、尝试,实现自己读研的价值。请相信这样一句话:如果你在大学四年还没清楚想做什么,那么你研究生只会是本科的延续,因为你一直在想,而没有在做。我们不能做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总结一下:1.国家需要大量复合型物流人才,研究生会让你从技术和认知上更精进;2.如果读研,希望你能够潜心到学术中,训练技能(建模、编程等)并在合适的时间多去实习、实践,找到研究内容的价值和自己的定位;3.不要让读研成为本科状态的延续,找到真实的自己,听从自己的内心。接下来从以下3个方面和大家详细说:第一:高校物流相关专业设置与导师及专业方向的选择;第二:保研(推免)如何准备;第三:考研过程中的初试、复试的准备与流程;一、高校物流相关专业设置与导师及专业方向的选择(一)高校物流研究生专业设置及方向在之前的回信中和大家提及了目前我国物流专业教育上的一些现状,而物流相关研究生专业的设置主要出现在以下4种情况中。1.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下分支: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方向(如重庆大学);2.管理学院开设的物流管理与工程专业(以北京交通大学为例);物流管理与工程专业(学硕)里面主要包含3个方向:(1)物流与供应链管理(2)综合物流工程(3)物流信息管理在物流工程专业(专硕)培养方面包含以下3个方向:(1)物流管理工程(2)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3)供应链管理与现代物流3.高校单独开设的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包含多个物流细分专业以西南交通大学为例,系统科学专业包含以下5个方向:(1)交通运输系统分析与集成;(2)复杂网络理论与应用;(3)系统优化与控制理论和方法;(4)现代物流与交通运输系统;(5)综合运输系统理论与方法。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包含:(1)交通运输发展战略及供需理论;(2)运输组织优化理论与方法;(3)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运营管理;(4)交通运输信息化理论与技术。物流工程专业包含:(1)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2)物流技术与应用(3)物流与供应链管理(4)物流系统建模、仿真与优化算法4.学院直接下设物流相关科研中心;如南开大学的现代物流研究中心不同的专业由于处在不同的学院中,培养目标不同,所学内容均有所差异。具体的方向后面的内容需要大家自行查询,还是那句话:follow your heart!(二)高校培养目标1.南开大学:物流管理专业着力于培养掌握现代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基础理论和主要技术、方法,具备独立观察、研究、分析、解决企业物流和供应链管理实践问题的综合能力,具备较强企业内部管理和外部协调能力的物流管理人才。2.北京交通大学: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和管理理论基础、较高的英语水平和计算机基础技能,掌握物流基础理论和方法,具备物流管理、规划、设计等较强实务运作能力的高现代物流管理人才。学生在校期间,除公共基础课、计算机类的课程外,还将学习经济管理类基本知识及物流学导论、企业物流管理、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物流成本管理、运筹学、物流系统分析、采购学、仓储管理、运输与包装、配送与配送中心、物流信息管理等课程,使学生具有应用现代物流管理理论和物流管理技术进行物流管理的能力。学生毕业后,可在工商企业或物流企业从事物流实际运作工作,或在政府机关、咨询公司从事物流管理工作,也可报考本校或其它院校研究生继续深造。3.华中科技大学:物流管理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物流业迅速发展的需要,面向工商业、国家经济管理部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培养具有管理学、经济学、运筹学和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熟悉相关法规,系统掌握现代物流理论与物流管理方法,具备物流系统分析与运作能力,并熟练掌握一门外语的中、高复合型管理人才。列举了三个例子,相信大家心中已经有数。(三)如何选择导师对于研究生导师的选择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导师主要的研究方向自己是否感兴趣:因为很有可能导师会把你派到他研究的课题小组或相应项目;因此需要去查找导师近期所发表的论文或参与的课题;2.提前确认导师是否可以让学生在研二去实习,这一点很重要,有部分导师因为课题量比较重,不允许自己学生在研究生期间去实习;3.导师的影响力及所带方式;导师的影响力包括他的人脉资源、项目资源及平台资源,因此相对可以决定你未来的发展规划与走向。根据以上三点来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导师。当然导师的人格魅力或是其他你认为重要的考量都可以,重要的是你看重什么?二、保研(推免)如何准备若想申请保研,最好从大一开始准备,可以按下面步骤所列进行规划:1.看学生须知了解学校保研的各项制度规定(例如:无挂科、必须过六级、低于70分的学科不超过4门等,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规定)2.找辅导员或导师了解学校保研情况(如是否可以外保,需要专业前几);3.一般前3年的成绩至少专业前7%,尽量在本科发表论文(很重要);4.不少于一个竞赛获奖成果,最好国家级(本书前面中提到的几个活动均可)5.大三暑假前了解保研学校是否开夏令营,准备好申请,选择一个参加;6.英语口语必须训练,保研面试其中一项就是英语测试,非常重要;7.如可行,可让专业导师写推荐信;8.若没参加夏令营也不代表没机会,正式申请时加油,一定要全力以赴。三、考研过程中的初试/复试准备与流程(一)初试准备考取研究生并没有外界渲染的那样,只要你踏实前进,一定会有回报。1.至少在大三下学期之前确定自己是否要考研;(想好那三个问题)2.如大一就明确目标想考,需要平时把数学、思政课、英语、运筹学等学好,同时大量实习,以明确自己研究生时期的研究方向;3.考研四科:数学:重要的是逻辑的把握;分析出题的原因和知识点,做到融会贯通;再次强调:逻辑和基础最重要;区分好数一还是数三;思政类:基础知识点以案例来做解读,需灵活运用;四本书要有所侧重;英语:夯实基础,需要下功夫,转变心态;具体方法详见第8封信;运筹学(或管理学):把握运筹学逻辑,多看真题,注重在实际中应用场景与案例;(二)复试准备因为不同学校考察的是不同的内容,因此我把部分经验传授给大家(供参考)1.明确学校中优秀导师的研究方向;(看论文、看导师出的书和项目)2.管理学/运筹学/物流信息系统等复试科目的准备;3.英语口语的训练【自我介绍】(后续有文章跟进,期待一下);4.和导师的深度交流(论文、研究课题等),不要泛,要专。想对经历过考研的同学说:为了达到目标,你曾全力以赴地奋斗过,无论结果如何,这都是一段宝贵的日子,一段青春无悔的日子,是值得铭记的一段奋斗岁月。另外很多同学也在问,工作后再读研还是直接读研后工作?对此我也给出我的建议(仅供参考):如果想读取国内研究生,尽量选择直接读。并在大一、大二期间实习,明确自己读研的目的和学习方向,这样可以更好的找到自己的定位,继而在研究生阶段,深入到实践领域中持续精进。如果有留学计划的学生,建议先去外企或合资企业工作2-3年,再去留学,这样可以有针对性的学习、研究。在外企工作,一则是为有一个英语的环境,可以快速准备自己的英语考试并提高听说的能力;二则是一种更快速的文化上的融入同时积累资源,也很方便在留学期间可以选择在对应企业的总部或分部持续实习,积累经验。具体留学的准备与选择,详见后续文章。来源/汉森商学院作者/陈鹤天⊙文章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物流指闻立场,转载此文章需经作者同意,同时注明作者姓名及来源。
“时下,阿里、京东、苏宁等电商企业到底在 ‘拼’什么?在我看来他们拼的不是其所售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拼的是服务,更多是物流服务。因此今后在我们研究商品学时,不仅要从商品本身出发,也流通学、消费学等供应链多方面做出新研究、新的考虑。”中国著名流通经济学家、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副主任丁俊发在中国商品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暨换届大会上表示。会议现场新形势:供应链管理与质量管理需有机结合① 供应链运作成企业竞争法则。不得不说,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互联网、物联网、工业4.0、电子商务、云计算、共享经济以及供应链国家战略的出现和应用,改变着原有的经济行为、商业模式以及消费习惯。北京物资学院副校长刘永胜“商品质量也不只限于产品质量的范畴,质量管理也不再限于企业的管理,近年来,供应链管理技术在商业模式中的个性化地位得到了确立,供应链的经营与运作,已经成为联系上下游企业,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法则,因此,供应链管理与质量管理的有机结合就显得非常重要。”北京物资学院副校长刘永胜会上认为。② 服务成商品价值不容忽视内容。丁俊发认为,当前中央之所以提出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正是因为我们的商品供给出现了很多问题。“我认为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消费是真正能拉动经济发展的最根本所在。但这几年,我们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幅度并不高,这里面有消费本身的问题。也存在很多其他方面的问题。”丁俊发强调。中国著名流通经济学家、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副主任丁俊发从实体商品供给问题来说,一是商品供大于求,比如水泥、钢铁、煤炭等,这些都要压缩产量;二是商品供不应求,也就是老百姓需要的东西国内不生产,不得不去国外购买;三是供而不必求,这主要表现在我们生产的商品,消费者却不想买,其原因或是假冒伪略或是商品价格过高等。从服务商品来讲,新时代,我们需要对商品进行新的考虑,因为商品价值除商品本身的价值以及其使用价值外,服务价值不容忽视。③ 供应链、服务商品是今后研究重点。“作为学会来讲,我们主要关心三个方面,一是学科、二是学人、三是学史。通过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这三方面都在发生质的变化。”中国商品学会会长陈冠会上表示。中国商品学会会长陈冠其中,从学科变迁角度来讲,丁俊发先生刚才讲的是一种学理,也是商品学的根本研究,而在商品学的实物研究中,过去我们研究的是有形商品,现在则延展到服务这一无形商品;从商品种类来讲,我们注重的是纺织品等大类商品,而现在大量的特殊商品逐渐成为重要研究领域,比如中药;从研究单一的产品到产业链的研究,如物流供应链。新平台:供应链质量研究学会落地北京物资学院“中国商品学会成立供应链质量管理研究会二级分会,是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要求,符合北京物资学院立地顶天的发展战略,通过供应链管理与质量管理的有机结合,将进一步推进北京物资学院相关专业在本科教学、科学研究、技术交流、社会服务、人才培养的有机衔接,形成开放、共享、创新的交流平台。”刘永胜坦言。供应链质量研究会授牌仪式供应链质量研究会聘任证书发放仪式经大会全体表决同意,由北京物资学院物流学院副院长姜旭任供应链质量研究会会长。“首先,供应链发展到今天,需要用数字、指标说话,所以我们想通过构建中国商品学会供应链质量研究会来推动中国商品的有序发展。第二,作为该分会的会长,我希望今后每年可以做到‘三个一’,即一次会议、一次讨论、一次研究成果展示。第三,在今后的供应链质量研究工作中,我们在行业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方面,不仅站在学校、政府、协会,还将站在企业等多角度、无缝式研究,也只有这样才培养出真正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姜旭会上表示。北京物资学院物流学院副院长姜旭多视角:中国商品质量事关产业链健康有序发展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总工程师夏青:——绿色商品的资源、能源、环境、品质属性反映了公众绿色选择和绿色消费的基本要求,企业遵循三重底线、三位一体、具有三大追求,并有三大体系作为保障的商品价值的绿色属性,绿色产品则突出了每类产品特有的使用价值的绿色属性,将安全、质量、健康、环保、舒适指标依靠绿色融为一体。中国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栗元广:——商品质量的提升和各类质量问题的解决,绝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拿出“啃硬骨头”、“拔硬钉子”的态度和勇气,更离不开全社会的参与和努力。只有全社会一起努力,才能打造商品质量监督工作共治共享的良好格局。中国物资储运协会名誉会长姜超峰:——生产规模和物流规划的扩大都需要大量资金,企业之间的竞争在于成本,生产成本的焦点在于电价及煤价,物流成本的竞争在于运输和仓储,运营成本的竞争在于融资。受B2C电商平台的影响,B2B电商平台业务向多元化发展,衍生业务快速增加、线上交易、线上融资、线下支付等业务。中国商品学会会长陈冠:——品牌是企业乃至国家竞争力的综合体现,影响着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升级方向。实施商标品牌发展战略,是企业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而商标品牌的提升,也是社会经济健康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成果的直观体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宏观背景下,金融业、转备制造业等重点产业的商标品牌价值呈现出符合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要求的时代特点。哈尔滨商业大学管理学院院长白世贞:——人工智能不仅改善商业运作方式,也将变革企业与消费者的交互模式。从人工智能角度拓宽了众包模式研究的范畴,丰富了众包供应链的内涵,有利于实现珠宝产品精准营销,提高个性化定制珠宝的可信度,打造珠宝设计师品牌,为个性化珠宝行业的创新创业提供参考。辽宁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院长谢明:——从中药的原料采购、产品设计研发、成药生产、商业的流通直到使用的终端,基本上这就是中医药商品的供应链体系。从产品设计到品牌的培养,在国务院发布的规划中提到了品牌的培养和国际化大品牌的打造问题,从商业上有GSP,这里面就涉及到物流管理的问题,而且提到中药材和中药饮品的物流体系,国家相关部门也在积极推动该体系的建设。深圳职业技术管理学院院长窦志明:——当前行业组织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自身的实力不强且监管资源有限,参与管理的专业化程度不高,组织内部运行机制不够完善、社会认可度不高等。因此,相关组织要转变监管理念,进一步拓展行业协会发展空间,创新法规政策制度安排,进一步优化行业协会发展环境。强化行业协会的内部治理及自律体系建设,如“去行政化”、“去垄断化”等。北京物资学院物流学院副院长姜旭:——由于我国农产品流通渠道过长、中间环节过多、小商品以及中小企业过密、各种运输方式之间没有形成“通运”模式,造成冷链物流成本较高。解决这些问题方法之一,就是缩短农产品流通渠道、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打通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运输节点,形成无缝式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宋国君:——生活垃圾管理有着“四化”目标,即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低成本化。但在针对生活垃圾“十二五”规划评估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现阶段我国垃圾管理关注的重点仍是垃圾的无害化,提出量化目标,但未细化到各个城市,也未将填埋场、焚烧厂是否达标排放作为无害化的衡量标准;对减量化、资源化仅提出了原则性、试点性的措施目标设置保守,未明确效果目标等。新闻现场供应链质量研究会落地北京物资学院7月22日,由中国商品学会主办,北京物资学院承办的中国商品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暨换届大会在北京物资学院成功召开。届时,北京物资学院副校长刘永胜,中国知名流通经济学家、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副主任丁俊发,中国商品学会会长陈冠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环境研究院夏青总工程师、中国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栗广元、中国物资储运协会名誉会长姜超峰等出席并发表了行业观点;来自全国多所高校领导针对我国商品、质量管理、供应链管理等方面开展主题报告。上海久耶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北京普罗格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企业代表也分享了企业在发展中的相关问题。(与会者合影留念)2017年3月,国家质检总局等11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推动物流服务质量提升工作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通过强化物流企业服务质量意识、建立物流服务质量指标体系、健全物流服务质量标准体系等9项重点任务,树立并强化“中国物流”优质服务形象。在此背景之下,为推动我国供应链质量发展水平,中国商品学会积极推出供应链质量研究会,该分会落户北京物资学院,分会会长由北京物资学院物流学院副院长姜旭担任。据悉,北京物资学院一直秉承开放办学的理念,广泛与社会各界开展合作,积极为各级政府决策提供技术支持。多年来,北京物资学院先后与国家发改委、商务部、质检总局等中央政府机构开展战略合作,其研究成果已引到物流规划之中,此外,还与全国多家地方政府开展战略合作关系,将物资学院的高校资源有效外延,带动了地方物流产业的发展。中国商品学会成立与1995年7月,其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据了解,中国商品学会自成立以来,便得到众多国家有关领导人的重视和支持。如袁宝华同志曾担任中国商品学会的名誉会长,吴仪、王忠禹、陈锦华等当时国家领导人,担任了第一届理事会顾问。现代物流报(微信号:cn156news)记者 杨云飞
研究报告原文获取,请私信回复“研究报告”4个字即可!前言:菜鸟网络从2013 年成立至今,其一举一动备受市场关注,回顾菜鸟近7 年的发展历程,我们试图通过本篇报告回答1)菜鸟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2)未来菜鸟将飞向何处?3)菜鸟对快递企业的影响如何?菜鸟网络究竟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我们通过梳理菜鸟网络的发展脉络,认为其始终是一家平台型物流企业(4PL),定位社会化物流协同平台,基于公司远大的使命“全国24 小时,全球72 小时必达”,公司不断投资构建起仓、干、配等物流生态体系,强化与合作伙伴的关系,不断推动物流行业效率提升,而在阿里生态体系内,菜鸟承担起物流底盘重要角色。菜鸟网络基于“快递、仓配、跨境、末端、农村”五大核心网络开展物流服务:1)快递:向商家、快递企业、消费者提供标准化产品和先进技术,代表性的有电子面单、承诺达、路由分单、菜鸟裹裹等;2)仓配:在全国核心城市建设仓库,为商家或快递企业提供智能仓储服务,并提供落地配/即时配服务(蜂鸟+丹鸟+点我达);3)跨境:面向全球消费者和商家,建立跨境物流平台及海外仓,提供进出口物流服务;4)末端:重点打造菜鸟驿站等最后一公里服务设施;5)农村:成立溪鸟品牌,加速向三四线以下城市下沉。对于菜鸟在下半场重点发力领域,我们认为1)B 端、工业物流市场将是菜鸟网络去突破的领域,预计菜鸟在快运、供应链领域的布局也将加快;2)考虑到进一步提升消费者物流服务体验、以及应对电商同行的竞争,我们认菜鸟将加强对快递基础设施战略资源的把控;3)跨境、同城市场也将是菜鸟重点发力领域。总结与展望:1)回顾菜鸟网络的发展历程,我们看到了菜鸟对于快递行业数字化的赋能,以及快递行业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的快速提升,而通达系与菜鸟之间的关系,也由最初的怀疑、抗拒到如今的全面合作,电商的快速发展亦离不开快递企业的高效物流服务支撑,二者相辅相成。2)展望未来,通达系快递企业通过成本领先战略、精细化管理使其在经济型电商快递领域具备高护城河,对于电商平台而言,国内电商快递企业已然具备战略投资价值,而对于快递企业,聚焦主业,不断提升精细化管理能力与物流服务品质,成为巨头电商平台生态体系内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研究报告原文获取,请私信回复“研究报告”4个字即可!
说起物流管理,大家第一反应都是“哦,送快递的”。这让不少该专业的学生喊冤,自己真不是送快递的!随着网购的发展,物流地位愈发重要。物流管理专业培养具有物流企业经营与管理、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及相关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技能、具有扎实的运筹学、管理学、经济学、物流学及国际运输法规的基础理论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外语和现代化管理技术及方法处理物流管理业务的高级应用人才。物流管理岗位众多,除开基层的业务员,我们把它分为三大类。(一)战略型物流人才从事企业发展方向研究,企业管理体制研究,企业管理软件开发和企业设备研究与开发等方面的高级管理和研究人才,通晓物流活动全局,具有前瞻性思维,熟知至少一个行业或一种模式的物流理论与应用,能从战略上分析和把握其发展特点和趋势。(二)管理型物流人才从我国现代物流的发展现状来看,不仅需要从事企业发展方向研究,企业管理体制研究,企业管理软件开发和企业设备研究与开发等方面的高级管理和研究人才,更需要系统化的物流管理人才、懂得进出口贸易业务的专业操作人才,电子商务物流人才,掌握商品配送和资金周转、成本核算等相关知识和操作方法的物流人才。其特点是精通现代物流商务活动,同时具备足够的物流技术知识,善于提出满足物流活动需求的方案。(三)技术性技能性物流人才从事设备的操作、维护,物流信息搜集、加工、整理,企业配送中心管理和经济核算,储存、运输、配送、货运代理、报关等从事具体工作的中初级实用型人才。从上述三大类我们可以看出,物流管理设计的专业知识十分广泛,除了管理规划类,还要学习财务会计类、计算机课程等。当然,光理论知识可不行,实操也必须要有,采购过程演练,机械操作等都是穿插在日常课程中的。看了这些,你还觉得物流管理只能送快递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