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他俩毕业于同一所民办本科院校,一个受华为青睐,一个年入四百万薛瑄

他俩毕业于同一所民办本科院校,一个受华为青睐,一个年入四百万

在很多家长看来,孩子只有考上一所名牌大学将来才有出息。不可否认,考上一所好的大学对将来的就业确实很有帮助,意味着更容易找到一份高薪的工作。但是,大家要知道高考就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竞争是比较激烈的,很多省份的一本率还在10%左右徘徊,这就说明了大部分高三考生考上的是普通本科或者是专科院校。当然,孩子读的是普通本科也不能说他以后就没有出息。很多孩子读完普通本科后通过自身努力也能走上公务员、教师、银行等工作岗位,还有不少人考上211以上的高校研究生继续深造,也有一部分能力较强的普通本科毕业生应聘到福利待遇比较好的公司上班。所以,普通本科毕业生只要努力,也会找到属于自己的春天。今天,为大家介绍的这两个人就是一个较好的例子。他俩一个叫张霁,另一个叫张正,他们毕业于同一所民办本科院校(武昌理工学院),一个受华为青睐,一个年薪达四百万。先介绍一下张霁吧,他是2009年的时候考入武昌理工学院的,当时读的是电信专业。他入学后并不因为自己读的是普通民办本科院校而消沉,反而迅速地给自己的大学生涯作出定位,他给自己定下了本科毕业后继续读研的目标。有了目标后,在课堂上他比谁都要学得认真,去图书馆看书他比谁都勤快。所以在读本科期间他就通过了英语六级考试、计算机二级考试,还拿到了一大堆的证书。本科毕业后他如愿以偿地考上了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的研究生,读完研后他又考上了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的博士生。不管是读研期间还是读博期间,他都一如既往地努力学习,成绩一直保持优秀。正因为表现优秀,所以博士毕业后的他被华为相中了,成为华为“天才少年”计划中的一员,并拿到了最高一档的年薪,高达201万元。另一位叫张正的同学,他同样是2009年考入武昌理工学院,读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他跟张霁一样,进入大学后都在思考着大学四年怎么过的问题。不过,他与张霁不一样的地方就是,他不想毕业后继续深造,只想毕业后能找到一份好工作。于是,他就围绕着如何就业这个问题进行努力,整天泡在学校的图书馆研究有关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别人还在谈恋爱的时候,大二第二学期他就分别拿到了计算机二级(语言)、计算机三级(数据库技术)、计算机四级(数据库工程师),软考中级(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英语四六级等证书。正因为有了这些含金量较高的证书加持,再加上专业知识过硬,本科毕业后,多家知名企业就向他伸出了橄榄枝。工作后,他依然保持着边工作边学习的态度,经过七年的努力,如今他又成为了新加坡一家上市企业资深工程师,年收入高达400万元。尽管很多人会说普通本科院校的毕业生能取得像他俩这样的成绩毕竟是少数的。不过,他俩的身上还是有很多东西值得广大的学子们学习的,同时也会让很多家长得到一些感悟。首先,对学子们来说,进入大学后要对自己有一个准确清晰的定位,做好人生的规划。有了目标后,还要朝着它努力地奋斗,大学期间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以后的就业或者继续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对家长们来说,要认识到孩子考到普通本科院校也不意味着将来就没什么前途。孩子高考成绩为什么不理想,很大的原因是因为偏科。如果进入大学,孩子读到自己喜欢的擅长的专业,他很有可能发挥出自己的潜力。所以,不管孩子考上的是那类院校,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鼓励也很重要,普通生也有成才的可能。你觉得是这样吗?

黄金周

离2021年考研只有100多天了,真的不考虑一下报考各部委研究所?

今年事太多,又是疫情又是洪水又是老鹰抓兔子大战的,大家的注意力根本不够用。这不,一不小心,离2021年教研估摸着又只有100多天了,也就是十几个星期不到一个学期了。是不是想想都很刺激?现在还没到学校开学呢,时间就快没了!刺激归刺激,考试还是要去报个名的,万一碰到鬼了呢!那就更刺激了不是!一般来说,大家考研的时候都喜欢直奔985、211去,这倒是没错,但这个报录比这两年一直不高,难度是真大。一所学校动不动报名人数就是几万,一看才招几千,考完了一看分数线,简直就是地域线!那不去985、211这些学校,去个双非总要好些吧?是的,容易是容易,但是你知道,根据分数守恒定律,少一分就少一分培养质量。所以你懂的!其实还有一类目标,也可以供广大考生选择,那就是各部委下属的各大研究所(不是说的中科院的研究所)。当然,研究所的难度也不小,有时候不比985的竞争轻松。但大部分研究所的考研难度系数相对211来说并不高,考这些地方有特别的好处。难度适中。不像985学校,一个破专业也抢破头,因为大家都要这个名头,所以竞争压力太大。但一些专业研究所,相对来说考试的舒适度就要高多了,因为只是行业内部有影响力,并没有吸引到跨来跨去的那些考生。复试不搞区别歧视。大部分研究所初试、复试就按分数来,因为研究所没有自己的本科生,所以不存在对内部学生照顾一说。而保送的学生相对占用的指标也较少,所以不说复试成功率高,但至少大家凭分数论高低。要知道很多名校其实也是更青睐有名校背景的本科生,在复试时多少会有挑挑拣拣的,搞不好还会有歧视性操作。读研经济收入高。知道大家读书不缺钱,可有缺的啊!大学读研要看老师,老师发不发钱、发多少主要看老板心情,而研究所一般有规矩,至少有个低保线,生活费一般不成问题。坑型导师概率要低一些。当年985、211的导师一般来说都不错,不过双非学校的导师就不好说了。有很多没有科研项目,或者做着一些无聊要死灌水的事,这样的话对个人成长很不利,还有一些导师就是个体户,读研你根本进不了团队,以后浪迹江湖时也难碰到个同门师兄弟。而研究所相对来说,一般都是以课题组、研究室为单位工作,导师不厉害也会有公益研究项目可以参与练手,所以被坑机率要小一些。当然,你要是比较强,笔者尤其推荐中科院的科研院所,这些地方是真正锻炼人,因为中科院是靠科研吃饭,不像大学还有个教育主业,所以人家要玩虚头巴脑的科研就会把单位玩死去。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比如,最近入选华为天才少年最高档的张霁,最初还在武昌理工学院读的本科,先是考入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读硕士,再到华中科技大学读的博士。从当初考个三本都复读的普通大学生到如今逆袭成功的天才少年,相信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在他成长的道路上一定是重要的一环。所以,选择部委下属的这些研究机构读个硕士,也许对于你真是个不错的选择哦!来也来了,看也看了。转发不掉肉,关注更有情!

窈者

华为天才计划招聘的人才,复读才考上三本?

最近有一位叫张霁的27岁毕业生刷爆了我的手机屏幕,原因就在于今年华为将华中科技大学两位“天才少年”纳入麾下,而张霁就是其中之一。入职华为即享受201万年薪,毕业即巅峰,羡慕一时间使吃瓜群众面目全非,只能仰望啦。俗话说人红是非多,有人发现,张霁的本科学校在当时只是一个三本院校,武昌理工学院。还有一点让人惊讶,就是他曾经是一名饱经风霜的高考复读生。这也引发了网友们对学历歧视的新一轮探讨。莘莘学子们十几年寒窗苦读也就是为了最后的那纸文凭,可见学历在社会上的决定性作用。我们总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就是第一院校歧视。一个人的学历再无论多高,最高学历的学校无论多好,也改变不了本科学校不好带来的竞争劣势。教育部明文规定工作时只看最高学历的情况好像还历历在目,用人单位不得进行任何方式的学历歧视。实际上,很多企业也就是一笑泯然。对于硕士、博士的招聘,公然写上只要名校学生。《非你莫属》很多人看过吧,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有一位北大的硕士说完本科学校之后,几位老板纷纷选择离开,原因你也应该想到了,他的本科院校是二本的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以至于其北大硕士的身份连着多年的努力付诸东流,他被否定了!这样的现象是对教育的一种亵渎。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一直存在的,有的人知道,高考可以改变命运,并早早为之努力,有的人不以为然,高考失利后才发现社会凶残,于是奋发图强,想要逆袭人生。学历歧视司空见惯,平等好像只是纸上谈兵,学生和面试官(无论是升学考试还是职业招聘面试官)之间本就不是一个平等的地位,面试官的主导地位岂是学生可以改变的?学生被动筛选虽然无奈但却是正常流程,即便教育部有过明文规定,但是面试官想要拒绝一个面试者,理由信口拈来,不满意学历不一定用学历当做借口,只要面试官愿意,总能找到千奇百怪的理由将你拒之门外。被学历歧视的人委屈么?不委屈恐怕是不可能的,前期没有达到优秀的行列但凭借自己的努力咸鱼翻身,依旧改变不了曾经是咸鱼的经历。我们换一个角度思考,其实也没什么资格委屈,高中三年的努力让一部分人考上了985、211名校,这是他们奋斗的结果,这种特权是他们有资格拥有的。当然我们不能否定后来居上者的努力,但是前半生的荒废弥补起来可能需要花费更多倍的精力。甚至考上名校研究生也不可以弥补,除非你在读研乃至读博期间在同学之中成为出类拔萃的存在,优秀到能够让人忽略你的第一学历。如果你们条件一样,为什么不选择一个本科学历更优秀的呢?这个世界可没有一杆秤告诉你是否公平,不然的话对211、985院校的学生不也是一种否定吗?这时候“小强”精神就应该重现江湖了,如果学历歧视当成前进的动力,在自己的圈子里脱颖而出才能证明我们也不差。张霁的曾经可能让很多人深有同感,本科就读于武昌理工学院,在当时的民办三本,现在升级为二本。甚至研究生学校也是“微不足道”的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2016年他读博才算顺利搭上了名校的火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从此一飞升天。在数据库和磁盘故障预测等方面他的成果只能让我们望尘莫及的惊叹。数据库领域,强化学习数据库调优,发的数据库顶会SIGMOD;数据库查询优化,采用蒙特卡洛树搜索,发的VLDB。磁盘故障预测方面,ATC,DAC都是A类会议,还有ICPP,发表了顶级期刊TPDS等一系列技能和大招连环放,好像还放不完。难能可贵的是他能从理论转化为实际应用。读博期间,去腾讯实习,开发的系统为腾讯节省了大量成本。在腾讯期间获得的国内、国际专利拿到手软,也获得腾讯公司2016、2017年度杰出贡献奖,2019年度卓越运营奖。张霁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天才,毕竟他倒在高考的门槛下,但他只是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天才,华为的实力我们还是只能摩拜,将张霁吸纳进天才少年计划,也足以证明他其实是天才,毕竟他的实力不可小觑,有目共睹。张霁的逆袭,吃瓜群众不得不感叹,人生就好比马拉松,不到最后谁也不知道冠军是谁。以高考为参考,批判学历歧视的同时,我们不可以忽略的是他博士期间的辉煌。学历并不是决定一个人是否强大的标准,他实际取得的成绩才是这个社会需要的。也许行三流院校考到一流院校并不难,真正令人刮目相看的是他在读博期间的成就。和张霁经历一样的人不在少数,沦为一粟,泯然众人的更不在少数,他们的区别就在于一流院校的持续性优秀。学历歧视这种现象的出现有着必然的原因,即使这并不好。这种现象也不是我们可以改变的,与其批判学历歧视,不如放下从前,从现在开始努力起来。弥补曾经“不知天高地厚”的自己。只要你足够优秀,就不会惧怕前途旖旎。

小乙

从复读上三本到逆袭为985博士,年薪201万的华为天才少年牛在哪?

最近,几位入选华为“天才少年”项目的年轻人引发广泛热议。他们虽然无一例外都是刚刚大学毕业的90后,但年薪却都在150万至200万左右。其中,今年刚取得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的张霁更是拿到年薪201万。— 1 —在说张霁之前,我们先来说说华为的“天才少年”项目。华为“天才少年”项目是任正非发起的用顶级挑战和顶级薪酬,去吸引顶尖人才的项目。任正非2019年曾在华为EMT(经营管理团队)内部讲话中提及将从全世界招进20~30名“天才少年”,“这些‘天才少年’就像‘泥鳅’一样,钻活我们的组织,激活我们的队伍”。华为“天才少年”的招聘标准非常严格,一般需要经历7轮左右的筛选:简历初筛、笔试、初面、主管面试、若干部长面试、总裁面试、HR面试。在这每一环节中,都会经过严格的考核和筛选,因此也会遇到很多挑战和阻碍,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或表现不佳都有可能失败,难度非常大。所以能进入该序列,说明张霁决非等闲之辈。— 2 —今年27岁的张霁,1993年生于湖北咸宁通山县,这是个人均收入垫底的小城市。中学时期的张霁,成绩并不算好。复读了一年后,2009年才考上武昌理工学院。通过深入思考,张霁很快便准确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他选的专业是信息工程学院电信专业,这也是他后来一直研究和从事的专业。大一开学后不久就张霁制定了大学四年规划,也确定了毕业后继续考研深造的目标。武昌理工学院的老师说,无论上什么课,张霁永远选择坐在第一排,做一个认真听讲的好学生。空闲时间他经常带着书去学校图书馆自习,如痴如醉,乐此不疲。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大学期间他各门成绩一直在院系名列前茅,顺利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国家计算机二级考试,获得了全国ITAT职业技能大赛职业技能资格认证证书,成为老师与同学眼中的“超级学霸”。同时,喜欢唱歌的张霁还担任电信班里的文艺委员、副班长,通信工程1101班素质导师助理。曾先后获得院级“优秀素质导师助理”,校级“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等荣誉称号,并获得校级一等奖学金。本科出身已成定数,但未来仍可期。要想走学术科研的道路,那就必须继续深造。相比本科期间,他更加的刻苦勤奋,废寝忘食。奋战几百个日夜,终于考上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研究生。这所院校,既非211,也非985。但相对于理科考研者,且本科出身本就不好的人来讲,已经是不错了。不过,武汉邮科院作为烽火科技集团的控股股东,在光纤通信领域具有很强的研发实力,邮科院每年招收的研究生也就100人左右。虽然身边的很多同学本科毕业于一流名校,高手如林,但张霁依然能够保持各科成绩名列前茅,并且成功当选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2013届学生会副主席。— 3 —“有志者,事竟成”。有时候,不是努力就能成功的。要立志,立长志。既然选择了学术人生,那便风雨兼程,不遗余力地去深造自己。在2016年,他力挽狂澜拿到了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国家研究中心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博士录取通知,正式由“双非”(本硕非211,985)逆袭成名校博士。该中心是科技部首批批准组建的6个国家研究中心之一,依托于华中科技大学,与武汉邮院、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中船重工集团第七一七研究所共建。博士期间他以第一作者在ATC、DAC、ICPP、SIGMOD、VLDB、IEEE、TPDS等顶级会议和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并且都是可以直接落地的成果。张霁的学弟“因是旧梦离人”在知乎平台透露,从他2017年进入实验室以来看着张霁师兄的文章从0到N,发表的绝大部分都是顶会(顶级学术会议)。张霁的研究方向是AI for system,具体来说,他在数据库和磁盘故障预测两个领域均作出了显著成果。“我觉得华为等企业对张霁师兄如此看重,是因为张霁师兄做的东西不仅仅是纯学术的,而是能够真正在工业界落地的。”因导师周可和腾讯公司成立了联合实验室,刚进入实验室不久,张霁就被派往腾讯公司总部实习。四年的博士生涯,张霁几乎都是在腾讯公司度过的。2015-2019年在腾讯公司实习期间获得国内国际专利7项,研究成果获得腾讯公司2016、2017年度杰出贡献奖,2019年度卓越运营奖,堪称计算机界的大拿了。2019年10月至今年4月期间,张霁又前往美国纽约大学库朗数学研究所做访问学者。工作之一是在阿姆斯特丹大学INDE Lab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任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AI for System。访问期间,张霁在德国导师Sebastian Shelter的鼓励下独立撰写论文,顺利被ATC接收,并获得评审人高度评价。— 4 —其实在入职华为之前,张霁还收到了腾讯、IBM、阿里巴巴、深信服以及两个初创公司的offer,其中最高年薪超过360万人民币。在面对如此多的选择时,张霁仍是和父母开视频从客观上分析,最终选择华为来施展自己的抱负。张霁说,选择华为,理由不是薪资更高,而是华为招聘主要看的是研究方向和科研能力,论文、专利是一位博士生科研能力的体现,但华为不是一个唯论文、唯学校的公司。“对我目前来说,在华为最艰难的时候加入华为,也是希望自己能够为华为做出一点贡献,所以我也呼吁更多的青年才俊可以加入华为,帮助华为渡过难关,让世界刮目相看。”张霁说,他希望自己能够把所学用在华为最困难的时候发挥出来,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果有可能,帮助华为渡过一些难关。2020年,张霁参加国际会议并做现场报告张霁说,只要有一份热就要发一份光。无论如何,他都会坚强面对前路的坎坷和泥泞,直面挑战与困难。正所谓“根本固者,华实必茂;源流深者,光澜必章”。本硕“双非”,但张霁却能斩获华为“天才少年”的最高年薪,凭的是厚积而薄发、志存而高远。张霁说,无论如何,都会坚强面对前路的坎坷和泥泞,直面挑战与困难。

执圭

三本毕业又怎样?武汉的这个大学生被华为选中!

社会上一直都存在一种观念,好的大学毕业的人就会比普通大学毕业的学生优秀。这种思想根深蒂固,包括了我自己也是这样的看法。所以在求职的时候,普通学校毕业生会面临各种歧视。不同的段位,总会面临不同的结局。但是这种情况今年被颠覆了。一位毕业于“武昌理工学院”(当时为三本),硕士就读于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后来考上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的学生张霁,被华为以201万年薪挖走,选为全球名额极少的“天才少年”。让很多自诩国内一流大学毕业,占据各种光环名头的人羡慕不已。张霁在大学前的成绩并不算太优秀,中上等的他高考也只考入了武昌理工学院。但是上大学后,他便给自己树立了学习目标:考研。通过一系列努力,逐渐成为了大家眼中的“学霸”。今年5月底,张霁入职华为公司,成为华为上海研究所的一员。张霁介绍,除了华为,他还拿到了腾讯、IBM、阿里巴巴、深信服以及两个初创公司的录用通知,其中最高的年薪超过360万元人民币。尽管如此,张霁仍然不认为自己是“天才少年”,而是一个普通人。真正优秀的人,不应该看出处,每个人都有巨大的潜力,明确目标,付之努力,人人都可以取得大成就。

玛丽亚

科研院所与高校,哪个“含金量”更高?附研究生院及科研所排名

近几年,随着就业形势越加严峻,同时伴随着本科学历的普及,应届生数量持续上升,越来越多的同学都希望通过读研,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学历和竞争力,希望通过读研,为未来的求职增添一分筹码,多开拓一条道路。大家在进行考研择校时,一定都思考过一个问题:是选择高校还是研究所呢?研究所和高校,谁的“含金量”更高一点?今天,考研校小编就给大家好好分析一下研究所和高校的区别,一起来看看吧!一、科研院所与高校的区别1.研究所的师生比远高于高校的师生比研究所的导师数量会接近研究生的数量,甚至会超过研究生数量(在有的单位,有五十多位硕士导师,但每年只招三十多名研究生),在某些研究所导师可选范围非常广。高校的导师每人每年都会带学生,但研究所并不是每人每年都带学生。研究所会有几个导师持续带学生,也有一些导师只是偶尔带带学生。研究所的教师有一部分是外聘,特别是一些公共课或是基础课。2.研究所的文献资源总量小于高校,但人均占有量会比高校多的多高校每年会花几百万元购买电子资源,各类文献数据库非常全,清华同方、万方数据、超星、期刊论文、学位论文、电子图书、外文数据库非常全,很多高校都会达到一百多个数据库。而研究所不会下这么大财力购买这些资源,研究所的资源范围更窄,更有针对性,而且会有些特色的数据库。高校的资源通用性更强,而研究所的资源专业性更强。高校的图书馆需要占座,而研究所的图书馆往往没有几个读者。3.高校有着很好的教育与科研氛围,而研究所有着很好的科研与工作氛围研究所的学术活动往往专业性、针对性更强,而高校有着各种各样的学术报告,无论是人文还是科技。高校的导师从事科研项目与教研项目,而研究所的导师几乎没有教研项目,除了科研项目外,还有很多工作性质的项目。高校的导师科研经费多,研究所的导师事业经费多,所以总体上来说研究所导师的钱更多。高校导师会有纯研究的项目,研究所的导师的项目往往面向应用的项目。所以有些导师的项目更像是工作,这些项目往往是下达的任务,而不是需要申请的科研项目。在高校,导师拿下的项目主要是靠研究生干;而在研究所,研究生在项目中并不是主力,因为研究所往往有较为稳定的团队。研究所的教师一般不为本科生上课,研究生基本没有助教的机会。4.研究所个性认知充足,高校通识认知充分高校因为同属教育系统,尽管地域、规模等因素不同,但总体上共性比较多,兄弟院校有许多可比之处,如行政部门设置、网站栏目设置等信息大同小异。而科研院所大多数是政府部门下属的事业单位,因行业性质与管理方式的不同,使得各个院所的个性特征非常明显。而研究所的业务机构、网站栏目设置千差万别。例如,在情报学领域,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中国协和医科院信息所等差别非常大,相互之间无从比较,在研究所感受到社会的东西会更多。二、科研院所比高校的优势1、大部分科研院所每月有工资,相当于已经工作,而且免学费,单位替交;2、大部分毕业后进入工作快,而且在学习期间已经和要工作的单位有联系,日后从人际关系,还是研究工作都是很好的铺垫;3、科研院所考研的成绩要求比较低,一般过了国家线就可以上;4、很多科研院所的研究生毕业后不用为工作发愁,已经签约,而且提前2到3年赶上就业形式,也就是2018年签约的时候是按照18年的待遇,而毕业则是2到3年后,其学位贬值不可预知,当然也有升值的可能,但是升值对于已经签约的同志也是试用的,这就是科研院所的保值增值;5、先期的名校学习可以接触不少名校学生,这是日后的人际资源,这种同学感情的人际关系优势,我就不用多说了,大家都很清楚,不仅仅在中国,国外也是这样的。三、高校比科研院所的优势1、毕业证和学位证书所显示的名气,高校比科研院所有名,虽然科研院所在名校学习,但是毕业证和学位证是科研院所的;2、不用签约,毕业就是自由身,当然这也是双刃剑;3、如果上的学校还算可以的话,比较轻松,可以混到毕业证书,拿学位证,而科研院所可不行,如果要混,那以后的工作优势可就没有了。各方面优势差异如下:首先排除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这两家超级科研院所。大家都公认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清华、北大等超级大学处于同样的学术地位。这里我们还要排除"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军事医学科学院"、"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等等超级热门的科研院所。因为这些科研院所都比较难考,但是如果能考上,那么前途将不可限量。比如就读"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那么进财政部工作的机会就非常的大;就读"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那么进商务部工作的机会就非常的大;而"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在国内被称为"银行行长和银行家的摇篮"。从招生人数比较:各大学招收的研究生多、各科研院所招收的研究生一般较少。从报考人数比较:各大学报考的考生多、各科研院所报考的考生一般更少,往往需要调剂。从科研条件比较:各大学的基础教育条件一般较好、各科研院所的专业研究条件一般较好。从生活津贴比较:各大学的生活津贴一般较低、各科研院所的生活津贴一般较高,甚至很高。从奖学金比较:各大学的奖学金品种很多、各科研院所的奖学金品种一般较少。从生活条件比较:各大学学生都比较多,生活资源人均分配少、各科研院所的学生少,虽然资源少,但是人均资源相对比较多。从生活丰富比较:各大学课余生活丰富、各科研院所的课余生活相对不那么丰富,但是很多科研院所都在中心城市核心城区,另当别论。从毕业分配比较:各科研院所的毕业分配有其专业对口的优势。四、中国研究生院竞争力排行榜第1名: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第2名:清华大学研究生院第3名:北京大学研究生院第4名:浙江大学研究生院第5名: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第6名:复旦大学研究生院第7名:四川大学研究生院第8名:中山大学研究生院第9名:武汉大学研究生院第10名:华中科技大学究生院第11名: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院第12名:吉林大学研究生院第13名:南京大学研究生院第14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第15名:中南大学研究生院五、科研院所人气排名(目前数据仅有17年)以下是主要科研院所的人气排名(按序号排名),供同学参考。(说明:下面的招生数据都是指全日制,调剂生都是指第一志愿未报考本院所的调剂考生)1.中国科学院2.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3.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4.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五院)5.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6.中国艺术研究院(2017年度进入复试的全日制学术学位类考生115人,录取复试比例为1:1.37;全日制专业学位类考生97人,录取复试比例为1:2.77)7.上海社会科学院(2017年度拟录取170人,其中58%是调剂生。除了法学所,其他院所专业基本都没招满)8.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航天八院)9.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学术型117人,专业型22人,上海科大联合培养41人, 上海交大联合培养2人,以上不含专项计划考生。总体复试比例为1:1.66)10.中国中医科学院(2017年度进入复试考生总人数为173人,拟录取151人,复试比例为1:1.15)11.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7年度一志愿上线35人(基本是上线就录取,不少专业无人报考),拟录取133人,其中77%是调剂生)12.北京信息控制研究所(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航天710所)13.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24人,其中25%是调剂生)14.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学术型10人,专业型37人,总体复试比例为1:1.13)15.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16.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70人,一志愿上线34人)17.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18.广东省社会科学院19.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22人,复试比例为1:1.6)21.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二研究所)22.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23.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24.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2017年度进入复试的一志愿考生总人数为21,拟录取28人)25.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26.华北计算机系统工程研究所(电子六所)(2017年度拟录取20人,其中80%是调剂生(有三轮调剂))27.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一志愿上线考生均可参加复试)(2017年度拟录取20人,其中35%是调剂生)28.中科院成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9.石家庄通信测控技术研究所(54所)(2017年度一志愿上线23人,拟录取24人(一志愿17人+调剂7人))30.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59人,其中61%是调剂生)31.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研究院32.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68人,其中82%是调剂生(有三轮调剂))33.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34.江苏自动化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716所,杰瑞科技集团)35.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烽火科技集团)36.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95人,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37.西安机电信息技术研究所(212所)38.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39.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102人,其中6%是调剂生)40.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31人,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41.昆明物理研究所(211所)(2017年度拟录取8人,一志愿上线6人(全部录取))42.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2017年度拟录取59人,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43.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44.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45.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510所(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46.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2017年度进入复试的一志愿考生总人数为26人,拟录取17人,复试比例为1:1.53)47.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48.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177人,其中62%是调剂生)49.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50.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23人,其中13%是调剂生)51.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52.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19人,其中58%是调剂生)53.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061基地,贵州航天技术研究院)54.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205所)55.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7年度拟录取81人,其中11%是调剂生)56.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57.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58.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2017年度拟录取87人,其中31%是调剂生)59.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第五十七研究所60.华北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五研究所)61.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62.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63.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53人,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64.北京系统工程研究所65.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五三研究所(山东非金属材料研究所)66.中国地质科学院67.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68.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航空研究院631所)69.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204所)70.中国航空研究院611所71.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55人,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72.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73.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17人,其中5人是调剂生)74.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26人,其中5人是调剂生)75.机械科学研究总院(2017年度拟录取10人,其中1人是调剂生)76.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19人,其中10人是调剂生)77.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64人,其中47人是调剂生)78.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79.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80.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81.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82.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83.长江科学院84.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85.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86.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87.中国航空研究院618所88.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89.卫生部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90.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91.内蒙古金属材料研究所(52所)92.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即702所)93.中国科学院北京化学研究所94.北京矿冶研究总看完以上内容,相信大家能明白研究所与高校二者的区别了吧,大家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考虑哦,喜欢搞科研求工作稳定的同学研究所肯定是你的第一选择,性格外向喜欢校园生活的同学还是报考各大高校更为合适。

乃非己也

武汉三本毕业生不如普工?这个少年用实力证明,三本也可以逆袭!

前段时间在网上发了一个关于对武汉中小型企业留不住人才的看法,结果有部分网友说武汉的好多大学生都是大专和三本,根本不算人才。说实话看到这个评论的时候确实有点生气,人才的定义是一个人的能力而不是看这个人第一学历。谁都知道双一流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力大部分都很强,但你不能以此否认所有的其他普通学生就很差,更不能因为他们读的三本和大专,就觉得他们不算人才。所谓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每个人不论什么学历出身,都有可能在某个领域做到优秀,他们就应该被称作人才,值得被尊重。一个人的发展是不可预估的,任何时候,都不要贸然的去评估一个人的能力,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你眼前这个平凡无奇的人,也许会创造怎么样的神话,就像最近频频刷屏的华为201万年薪的天才少年张霁,你能想象这么一个大神级别的人,居然是三本出身!天才少年,压根不是“天才”“天才少年”项目是华为的顶尖人才招聘计划,目前,只有4位入选此计划并获得顶级薪酬,其中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2016级博士研究生张霁就是其中一位。然而有趣的是,部分媒体在介绍这个“天才少年”的时候,故意避开了对其本科学历的介绍。但如果你仔细查看相关资料,你会发现张霁大学本科毕业的学校是武昌理工学院,一个三本院校(原来是三本院校,2016年开始,湖北高考从本科二批、三批合并为本科二批招生)。看到这,可能很多人会说肯定是“天才”考高发挥失常,但其实这个学校还是他复读一年才考上的。那么他是如何逆袭的呢?2008年,张霁高考失利,复读一年后考到了武昌理工学院,学习计算机。武昌理工学院是一所普通的三本,不仅在全国民办高校中排名不是很靠前,甚至很多武汉本地人都没有听过。但是这并没有限制张霁的发展,四年后他通过自己的努力顺利考上了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的研究生。这个就比较厉害了,这里是中国光通信的发源地,也是原邮电部的两大研究院之一。相比较本科而言,张霁已经实现了一个极大的跨越。在那里学习3年后,2016年,张霁又考上了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后来在博士期间,他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ATC、DAC、 ICPP、 SIGMOD、VLDB、IEEE TPDS等顶级会议和顶级期刊上发表了8篇论文。在腾讯实习期间,他拿了7项国内、国际专利,研究成果拿到了腾讯2016、2017年度杰出贡献奖,2019年度卓越运营奖。经历了简历筛选、笔试、初次面试、主管面试、若干部长面试、总裁面试、HR面试整整7轮严苛的选拔,张霁拿到了华为“天才少年”最高档的offer182-201万元/年。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完全震惊了,从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三本到双一流985博士,再到华为的201万年薪“天才少年”,这其中的付出了怎样的艰辛和努力,恐怕只有他自己最清楚。没有人天生就是天才,你看到的不平凡,其实是无数个平凡的日子一点点积累起来的。高考不是终点,大学也只是一个新的起点而已其实“三本”逆袭,张霁不是个例,在武汉每年的考研大军中就有一大部分是来自三本学生,也许是知道自己本科不好,所以很多人都努力的让自己考上研究生。虽然失败的很多,但是成功从三本考上一本,甚至双一流高校的也不在少数。看了张霁的案例,很多人都表示这才是年轻人该有的正能量,第一学历永远限制不了一个人的人生高度,有的人可以通过考研来提升自己的学历,而有的人也可以毕业后通过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让自己获得更好的发展。记得以前读高中的时候,老师为了劝导孩子好好学习,总是喜欢把“高考决定人生”挂在嘴边,甚至连爸妈都觉得要是没考好,这辈子就完了。以至于很多人错误的认为没考上双一流的学生就是没出息的,甚至觉得三本读完了也没有多大成就。但人的一生很长,人生旅途中会遇到很多转折点,每一次选择都会让自己的人生发生很大的变化。高考不过是众多转折点中一个比较重要的一个,它可以决定你读什么大学,但却影响不了你的一生,毕竟任何一个变量都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轨迹,高考不是终点,而大学也只是一个新的起点而已。就像张霁一样,虽然读的只是一个普通的三本,但是他却很明确自己想要什么,在大学四年中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的提升自己,抓住好考研这又一个人生转折点,成功逆袭。试想一下,如果他当初只是想顺利的毕业,不想着提升,不去考研,那么他的人生可能又会不一样。所以,人不论处在什么阶段都要对自己有明确的要求,虽然并非所有的三本生都能像张霁那样逆袭,但是他的成功经验却让我们更加坚定,只要自己不甘于平庸,努力去提升自己,就一定会有进步的,也许我们的进步很小,但是至少我们比以前的自己更优秀了,不是吗?写在最后写这篇文章,并非要向用人单位证明三本生到底是不是人才,而是想告诉所有在武汉的年轻人,不论你现在是在读大学还是已经毕业,都要坚定自己的人生是不能被别人定义。可能在目前武汉的求职环境下,部分企业确实存在以学历论人才的情况,毕竟武汉大学生太多了,他们也没有那个精力去辨别双非毕业的你到底有多优秀,是否值得他们给高薪,但是这并不代表自己就正成了他们眼里没有用的人,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的提升自己,用实力证明自己。如果你还在读大学,就好好地规划自己人生,给自己定个目标,在学校期间努力的充实自我,如果你已经毕业了,也好好好的根据自己的工作规划去提升自己的工作技能,只有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会变得越来越好。希望,每个在武汉的年轻人,都能变得越来越优秀!/编辑:筱攸图片:网络

一张一弛

华为天才少年张霁本科为三本,任何时候努力永远都不算晚!

文/妈宝经,内容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到现在我们可以见到华为产品几乎遍布了大街小巷,成为了我国国民电子产品的主导品牌,谈起华为的成功,就不得不让我们说说华为的执行总裁任正非了,能把华为发展的这么好,他本人也是具有一定远见的,早在2019年,他就表示过要招收二至三十位的少年型天才,招收范围大至全球,并且年薪都过百万。而在这其中最令人瞩目的莫过于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张霁,这个湖北天才少年张霁放弃外企高薪独选华为希望助华为渡过难关。但如果你只是光看过他之前的学历,你可能会惊叹道,就这样还能进华为拿百万年薪?但事实上他本人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努力千倍万倍,只不过他努力的阶段是从他的大学开始。张霁其实和很多普通人都一样,读小学和初中的他谈不上有多努力,甚至到了高中他还复读了一年才顺利考上了一所民办的三本院校,但正因如此,从大学开始才真正是他人生的转折点。正当别人还处于考上了大学就能轻松,然后忙着谈恋爱打游戏的时候,张霁却把自己一头埋进了知识的海洋当中,报考各种证书的他更是乐在其中。如此努力的他也是顺利考上了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的研究生,就算如此他也并没有就此懈怠,就着一股努力劲拼上了华中科技大学就读博士。就此张霁算是摸上了名牌大学的门槛,虽然这只是在他的学历上增添了一些光彩,但是这段大学的经历带给他的却是无限的财富。张霁的学习经历告诉我们学习并不分阶段,只要你肯努力就一定会有结果。按照我们常人的固定思维来想,我们从小学开始到高中期段的学习,一定要努力,因为这样才能让我们考上一个好大学,很多老师和家长也是用“到了大学就轻松了”这样的话来激励孩子要努力,但他们却不知道其实到了大学才是真正需要努力的时候。一、努力并不需要区分阶段,要让孩子懂得努力才是最重要的,那么家长要怎样让孩子重视努力呢?1.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家长可以不需要过多的去监督孩子的学习,但是让他们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却是很重要的,不仅仅是因为习惯一旦形成就很难再改变,很多时候也是因为这种习惯的存在,才会让他们对学习具有一定的紧迫感,从而促使他们努力。2.端正孩子的学习态度孩子可以不在学习上花那么多的心思,但是对待学习的态度一定要认真,很多时候就算孩子对学习没有那么努力,但是如果学习态度够端正的话,成绩也不会差到哪里去了,除此之外端正的学习态度也是孩子今后开始懂得努力的前提。3.打好基础要想孩子今后努力,那么学习的基础一定不能差,这就好比我们在建房子的时候,地基一定要十分稳固,而让孩子拥有一个好的知识基础,一方面离不开父母一定的监督,另一方面要教会孩子正确的学习方法,让他们懂得复习和预习的重要性,并且要让他们对所学知识能够举反三才更好。有时候父母并不需要把孩子的学习管得那么严,想学习的孩子自然就懂得什么时候需要努力,努力不分时间,最主要的是要让孩子知道努力的存在和意义。关注「妈宝经」,每天学习专业有用的育儿知识,做新时代好妈妈!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用,记得给我们点赞并分享哦

爱很怪

除了初试成绩,这些调剂信息一定要多加留意!

感谢朋友们大家好,今日,各大高校的考研初试成绩陆续公布,部分没有公布成绩的院校,也将在4日公布。对于成绩理想的同学来说,是时候着手准备复试了。关于复试,我们要多了解要求和流程,了解导师等相关信息,大多数高校的复试中有笔试和面试,一定要提前准备。但除了这些,我们也不能忽略另外一个重要的事儿,那便是“调剂”!考研调剂调剂对于成绩不够理想、能够刚刚达到复试线(按往年复试线来计算)的同学来说非常重要,虽然现在国家线和34所自主划线高校复试线都尚未公布,但也不能忽略调剂的重要性。一方面,提前了解调剂信息,能够让你在调剂时胸有成竹,而不是惊慌失措,另一方面,等到调剂系统正式开通之后,你没有多少时间再来仔细了解这些调剂信息,就算你那个时候再去了解,估计好的调剂选择早就被你错过了,所以说,早作打算为宜。部分院校调剂信息很多高校或者研究院因为要求太高,或者地理位置等原因,使得很多人不愿意报考,也有一些专业确实是缺人,使得这些高校和研究院前两天初试成绩还没有公布之前就发布了调剂信息,比如南京电子技术研究院、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等等。这些研究院所或者高校,当然是希望更多优秀学生关注他们,使满足调剂要求的学生能够及时做出选择。西北大学调剂条件当然,大家一定要注意各大高校的调剂要求,一定要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才可以选定为调剂的目标院校,比如西北大学的调剂条件中,有一条是“本科毕业院校为双一流高校”,比如有些高校要求英语成绩达到四级以上,这些信息必须提前了解才是。部分发布调剂信息的高校或者研究院所整理如下。部分调剂信息在此也要说明一下,大家一定要在相关学校或研究院的研究生官网去查看这些信息,不要被网上其他信息影响。除此之外,调剂信息和名额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大家一定要及时关注目标院校发布的动态信息,以便这些信息发生变化时自己及时了解。

日月得之

复读也才考上三本,刚毕业就拿到华为年薪201万,他凭什么?

这几天,一则#华为天才少年最高年薪201万元#的消息引发了网友的广泛关注。很多人以为他是一位智商超群的天才,或以为他在求学阶段“出身不凡”。然而,这位名叫张霁的年轻人并不符合这些想象,他的经历堪称“普娃逆袭”。曾经高考落榜的 张霁,凭借清晰的目标,坚持奋斗,开辟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他的故事也给父母和教育工作者们以启示:什么才能真正帮助孩子走得更远?“27岁博士毕业入职华为,智商一定非普通人能比!父母是教授吧?是个富二代吧?......”要么天资高于常人,要么家底丰厚,当张霁收到华为201万年薪的offer后,这是大部分网友的第一反应。事实果真如此吗?我在网上查询了一些资料,大概背景如下:张霁,生于湖北人均收入垫底的小城咸宁通山,父亲是中学老师,母亲是幼儿园老师,家境充其量算得上小康。早期的学习背景也平平无奇。据张霁自己说,他高中时就非常努力,而这样努力的结果却不尽人意,复读后才考进了一所三本院校。张霁的母校武昌理工学院,当年张霁考入时还是三本,最近才升了二本另外,我仔细看了下张霁的求学生涯——从武昌理工学院本科毕业后,后于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读了硕士,最终于华中科技大学拿到博士学位。这一路走来,也只能说是一步一个脚印,并没有戏剧化的跃升。看到这里,你还要说他是“天选之子”吗?这分明就是个靠努力和坚持逆袭的普通人范本啊!从高考落榜生到“天才少年”,绝非一蹴而就本科四年:目标坚定、玩乐两不误2009年,张霁第二次参加高考,却依然未进入梦校,而是去了某民办三本大学。“既然本科不够厉害,那就未来考研深造吧。”进入大学后,张霁没有给自己太多的时间用来茫然徘徊,而是快速制定了缜密详实的四年规划。认识他的人说,无论上什么课程,他永远坐在第一排认真听讲。空闲时间也经常去学校图书馆自习,抱着书啃,乐此不疲。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目标坚定的同时,张霁靠极度的自律,成为了老师与同学眼中名副其实的“超级学霸:各科成绩始终名列前茅;顺利通过了英语四六级、计算机二级考试;获得全国ITAT职业技能大赛职业技能资格认证证书等。但你若以为他是个只知埋头学习的书呆子,那就大错特错了!大一竞选班委时,张霁凭借一曲高歌,顺利当选文艺委员,后来还成为了“校园十佳歌手”。另外,他跟着老师学习中国画,自学单反摄影......“他积极上进、乐于尝试,多才多艺,可能是工科男里最诗情画意的了。”他所在班级的素质导师付燕评价道。提及此,张霁说他一直牢记父母从小教导他的一句话,该玩的时候开心玩,该学的时候认真学。所以,他始终能很好地平衡课业和社团活动,“学习之外,会参加一些志愿者活动,或者和同学四处游玩。”研究生三年:学习加倍努力大学毕业后,张霁如愿进入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继续攻读研究生。读研期间,张霁更不敢松懈下来,“毕竟身边很多同学本科毕业于一流名校,高手如林”,在危机感的鞭策下,张霁沿袭读本科时的好习惯——拒绝拖延,做任何事情都提前列好计划,按部就班地去执行。踏实勤恳如他,研究生期间,张霁不仅依然保持各科成绩名列前茅,还成功当选了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13届学生会副主席。博士四年:必须学有所成2016年,张霁在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继续深造,正式成为一名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博士研究生。“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博士生涯里必须学有所成,相对于同龄人一定要做到非常非常杰出。”坚定明确的目标,让张霁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实验室。在博导周可教授眼中,张霁最大的特点就是主动学习能力强,对于新知识有种强烈的渴求欲。一旦发现问题,就要想办法去解决它,“能够获得天才少年的职位,和他长期的刻苦努力分不开。”从高考失利的落榜生,成长为如今刚博士毕业就年薪200万的“天才少年”,张霁绝非一蹴而就,而是以高度的自律坚持了11年。“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他凭什么能拿到“天才少年”的最高档年薪?早在去年,任正非在公司内部邮件中就提到了华为要招收天才少年的计划,“今年我们将从全世界招进20-30名天才少年,明年我们还想从世界范围招进200-300名。”当时,招集天才少年的做法得到了大部分网友的吹捧,但其中亦不乏异声,“天才本就弱于社交,将这样一帮人聚在一起,真能得到理想的化学反应吗?”如今看来,网友是多虑了!华为定义的“天才少年”华为所定义的“天才少年”,并非纯粹意义上的高智商“神童”,而是一个学业水平、科研能力、应用落地能力均突出的年轻人。另外,其价值观,抗压能力,性格,习惯等各个方面,也都会有相应的测评和要求。有知乎网友透露了天才少年的面试流程科研实力过硬张霁在博士生涯期间,发表在顶会的论文有8篇。从论文选题来看,张霁的目标非常明确,研究方向主要在数据库和磁盘故障优化两方面。这篇腾讯与华中科技大学合作的论文,是张霁在腾讯实习期间进行的研究。论文首次提出了云数据库自动性能优化系统CDBTune,可以在缺少相关经验数据训练的情况下建立优化模型,为用户提供在线自动优化数据库性能的服务。性能调优结果首次全面超越数据库专家,大幅度提高了数据库运维效率。这篇论文被2019年ACM SIGMOD收录。这是一篇数据库查询优化方向的研究。论文采用AlphaGo用到的蒙特卡洛树搜索,将之用于数据联结选择,提出了一种AlphaJoin的技术,实验成果超越了当时最前沿的相关研究。论文被2020 VLDB收录。这是一篇有关磁盘扇区错误的研究。这篇论文设计了基于LSTM的自适应清理控制器的分层清理方案,用于预测解决磁盘扇区错误,进一步提高清理效率,提高存储系统的可靠性。该论文被存储行业顶会FAST 2020收录。而另外的几篇论文,也已经被TPDS、ATC 2018、DAC、ICPP 2019、NEDB等顶会收录(文末附论文地址)。这样的实力,无疑是顶尖博士的水平。项目落地能力极强2016年,张霁进入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攻读博士,师从周可教授。在张霁正式进入实验室的前一年,周可刚好和腾讯成立了联合实验室,于是不久就把他派到了腾讯实习。2015-2019年实习期间,张霁获得国际国内专利7项,研究成果获得腾讯公司2016、2017年度杰出贡献奖,2019年度卓越运营奖。如今,张霁开发的很多系统已经上线,为腾讯节省了大量成本。事实上,这种将学术研究落地到工业界的能力,正是华为十分看重的。如此看来,张霁能成为华为的“天才少年”,实非偶然。某知乎网友对张霁的匿名评论写在最后2020年的高考分数刚出来没多久,几家欢喜几家愁。有人说,高考多10分、少10分,你会进入完全不一样的学校,遇到完全不一样的人,拥有完全不一样的人生......看完张霁的故事后,你还会这样觉得吗?事实上,高考不会决定你的人生,更不会决定你变成什么样的人。实现人生的“指数型成长”,选择权其实仍然在你的手里。毕竟,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获胜的关键并不在于开始的那50米,而在于你在漫漫途中是否有足够持久的耐力与恒心。而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其实都算是人生长跑的起步阶段。考坏了没关系,只要你目标清晰,意志坚定,知道自己去哪,无论走了多少弯路,最终都能接近自己的梦想。考好了更不要松懈,未来的路还很长,更何况,你身后还有无数个“张霁”在卯足了劲试图超越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