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奋力打造科技创新中心,过去的一年,谁是科技创新企业的领跑者?4月15日举办的武汉科技创新与创业高峰论坛暨武汉科技创新企业领跑者系列活动颁奖典礼上,10家企业拔得头筹。“武汉科技创新领跑者系列活动”是由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武汉市科技局、武汉企业联合会、武汉企业家协会、武汉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武汉科技报社等单位自2010年开始举办的武汉年度科技活动盛典,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科技创新企业和科技创新企业家,打造了武汉企业科技创新品牌,加强了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也为各职能部门进一步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打下了基础,目前已成为武汉科技企业界的品牌活动。2020年武汉科技创新领跑者活动报名企业169家,经过遴选,武汉市桥梁工程有限公司等30家企业分别荣获“2020科技创新企业领跑者”“2020科技创新企业成长者”“2020武汉十大科技创新示范企业”称号,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书平等10名企业家荣获“2020武汉十大科技创新企业家”称号。获奖企业行业分布广泛。例如,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在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及长距离跨海电缆联网研究及设计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武汉艾崴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武汉安检产业的明星公司,推出自主研发的X光大型集装箱扫描安检设备,最大可以对高4.5m的集装箱进行安检扫描,扫描速度高达0.8m/s,扫描完成时间为每辆车25秒,在短时间内扫描出集装箱内货物的种类、尺寸、密度、温度、材质等信息,用二维彩图的方式表现出来。武汉蓝焰自动化应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研发生产的蓝牙圈存机和NBIoT物联网燃气表等产品,市民足不出户用手机就可以为燃气卡充值缴费,让银发族轻松跨域数字鸿沟。主办方介绍,2020年,武汉的一大批科技企业在战胜新冠疫情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本次活动通过对武汉企业科技创新的推评、调研和交流,反映出了武汉科技企业积极应对不利的市场大环境、危中寻机、逆水行舟的精神面貌,展示出武汉企业的科技优势、科技实力,打造了武汉科技创新企业的知名品牌。2020武汉科技创新企业领跑者系列活动获奖名单:2020武汉十大科技创新企业领跑者: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中交三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武汉市市政工程机械化施工有限公司武汉市园林建筑工程公司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武汉市桥梁工程有限公司武汉市天然气有限公司中诚信征信有限公司武汉蔬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卓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2020武汉十大科技创新示范企业:武汉裕大华纺织有限公司武汉蓝焰自动化应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武汉市燃气热力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武汉海绵城市建设有限公司武汉存济口腔医院有限公司武汉市华大百果蔬农贸有限责任公司武汉市园林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华夏精冲技术有限公司广州中设机器人智能装备(武汉)有限公司源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2020武汉十大科技创新企业家:何勇 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肖宇松 中铁武汉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书平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冯鹏程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孟新 武汉市政环境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洪 武汉钢铁集团气体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雷涛 东风(武汉)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欧阳超 中建钢构武汉有限公司董事长邓霞飞 人福医药集团股份公司总裁林黎明 湖北车安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2020武汉十大科技创新企业成长者:武汉生物智造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湖北天凯风林电子有限公司湖北瑞能华辉能源管理有限公司武汉福达食用油调料有限公司武汉杨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武汉艾米森生命科技有限公司武汉艾崴科技有限公司武汉朗德电气有限公司武汉昱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湖北穆兰同大科技有限公司(长江日报记者吴秋娜 通讯员孙思 郑莉莉)
2021年4月8日,由武汉房天下主办的《“武”与伦比“汉”动未来——2021武汉房地产互联网年度峰会》在泛海喜来登酒店盛大开启,共同探讨2021年房地产大势在楼市宏观调控下,房地产营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以及新形势下,房天下产品将如何赋能合作客户,互利共赢。进入2021年,在新形势和同类城市的激烈竞争下,武汉占有怎样的位置?该如何抢占先机?武汉楼市将出现哪些新趋势与新变革?在《“武”与伦比“汉”动未来——2021武汉房地产互联网年度峰会》上,中指研究院华中市场研究总监李国政先生以《唤醒与焕新:站在历史分界线上的大武汉》为主题进行了演讲,从交通、医疗、供地、政策等层面全方位分析了武汉的现状,并对未来楼市走势做了预判。中指研究院华中市场研究总监李国政李国政表示,在2020年76天的封城经历,让武汉人依然铭记在心。这次事件,让武汉人更清楚的认识了武汉。武汉的交通枢纽优势依然存在,还将继续强化。2020年1月23日武汉封城,1月24日开始,在很短的时间内4万多名医护人员从全国各地坐着高铁、飞机快速抵达武汉,这离不开武汉强大的交通优势。在湖北最新的高铁计划内,今年可能就有三条,武汉还有沿江高铁这样的支线路,目前武汉提出的口号就是一小时、两小时、三小时朋友圈,武汉交通枢纽的优势还将持续加强。加强用地建设强度控制李国政认为,因主城区多以高层、超高层为主,人口密度远超郊区,未来必将是向三环、四环甚至外环去扩散的,2020年的黑天鹅事件加速了武汉这一发展趋势,让城市更有品质是未来发展方向。一方面,武汉将加强用地建设强度控制,降低密度。另一方面,也要加强老旧小区的改造。在武汉市老旧小区改造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中,就提出对2000年前建成的配套设施不全、功能不完善、公共服务级社会服务不健全的城镇住宅小区进行改造,2021年,武汉计划改造老旧小区300个,棚户区2万户。湖北省提议,武汉之于湖北西昂党员上海之于长三角,坚决支持武汉做大做强!那么如何建设“强武汉”呢?李国政先生也给出了他的分析。武汉发展趋势不变、优势不变、地位不变,要发展成为长江中游第五大城市群,重要的增长极。为此,武汉旗帜鲜明的提出了一个目标、五个中心的建设:坚定不移锚定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这一目标定位,坚定不移加快国家经济中心、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区域金融中心“五个中心”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升级 招商引资错位竞合有产业,才能留住人才,有人才,才能建设更大更强的武汉,武汉产业升级,至关重要。2021年,武汉市把各个区域的产业做了一个大概的定位,协调分工更加的有效,尽量避免内部竞争,重点发展9大支柱产业、6大新兴产业、5大未来产业,共享构建“965”产业体系新机遇,力争到2025年,新引进50名左右战略科技人才、1000名左右产业领军人才,吸引大学生留汉就业创业不少于150万人。同时探索全面放开高端人才购房、子女入学等限制,建设国际人才自由港,让各行业人才愿意来、留得住、干得好。15分钟生活圈是未来生活发展趋势武汉目前还有一个现状就是,主要的医疗、教育、文体娱乐等配套都集中在主城区,而接下来,武汉另一发展趋势就是优质公共服务资源的均衡化,15分钟生活圈、10分钟公共活动圈、12分钟文体圈是未来生活趋势。武汉房地产政策宽松力保稳定2021年一季度,武汉住房成交44877套,面积518.18万平方米,同比去年一季度,大幅增长282%和280%。2020年4月到2021年3月,12个月的时间,武汉住房成交20.77万套,与创造历史的2019年持平,武汉去库存显成效。2021年,武汉商品住房计划出让12900亩,其中中心城区3022亩,仅占23.42%,中心城区的住房供地持续减少,未来竞争将越来越激烈。同时,集中供地出台后,房企拿地或还将面临其他城市供地计划的影响。武汉将继续稳妥推进“一城一策”长效机制试点工作,将试点工作各项任务细化分解到各区、各部门,实施目标管理,围绕“一城一策”工作方案的实施,精准调控、综合施策,确保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同比价格指数原则上不超过5%。投资武汉就是投资未来。
汉南人:近期,中国政府采购网公示了武汉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和智慧医疗装备研究院新校区概念性方案设计征集公告,在方案设计答疑文件中显示,该项目规划用地区位位于武汉开发区(汉南区)智慧生态城,意味着军山街将迎来首所重点大学。目前,武汉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和智慧医疗装备研究院新校区概念性方案设计项目已由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标竞得。军山街智慧生态城范围较大,那么武汉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和智慧医疗装备研究院新校区具体在哪里呢?方案设计答疑文件显示,项目东侧靠近有轨电车T1终点站,且临黄陵大道。结合武汉城市规划一张图综合分析,新校区应该位于官莲湖得胜村附近,此处用地功能为文化设施用地,交通也比较方便。待新校区建成之后,肯定也会安排公交对接,以满足师生出行需要。根据网上公示的信息,武汉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和智慧医疗装备研究院新校区项目规划用地范围内总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包含计容面积及地下非计容面积),建设内容包含新两院教室、实验室及配套用房、图书、会堂、室内体育用房、行政及院系办公、师生活动用房、学生宿舍、学生食堂、后勤及附属用房等基本办学用房,以及科研及研发用房,室外体育设施、道路、管线、绿化景观、校大门等。计划总投资预计25亿元,包含建筑、构筑物、室外体育设施、水电气网络基础设施、地下管网、道路、室外绿化景观等所有费用。该项目与军纱大道及官莲湖大道交汇处只有一公里左右的距离,离纱帽主城区直线距离也不到10公里,对汉南地区的发展也有一定的辐射作用。作者:看见
4月12日,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考察组来我市考察,副市长颜志超陪同。考察组一行先后来到市公共检验检测中心检测大楼、食品检验所、产品检验所检验室,实地调研实验室建设运营、安全管理、样本采集、处理和检验检测等环节有关经验做法。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双方就加强实验室建设、管理、项目申报、人才培养等方面工作进行交流。考察组指出,希望仙桃市公共检验检测中心与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强化技术联姻与检测资源共享,在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方面深化合作,在高质量发展中互惠共赢。(记者 李兵) 【来源:仙桃日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长江日报3月29日讯争创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实施科技创新“十大行动”。29日召开的武汉市科技创新大会上,《武汉科技创新“十大行动”工作方案》(简称《十大行动》)正式发布,为未来五年武汉科技创新工作指明十个主攻方向。《十大行动》同时为“十四五”期间武汉市科技创新工作定下目标:力争到2025年,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获批,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基本建立,热带雨林式创新创业生态全面形成,一批“卡脖子”核心技术得以攻克;东湖科学城建设初具规模,带动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协同发展。武汉市在湖北省“一主引领”作用充分发挥,成为推动中部地区崛起、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国际医学中心建设指挥部指挥长解孝林:“武汉提出实施创新平台建设行动,让人振奋。位于华科大国际医学中心的高端生物医学成像设施,正在加紧建设,预计今年6月交付验收。”解孝林说。解孝林介绍,该设施由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共建,将为生命科学基础研究、重大疾病的诊疗机理、关键药物研发提供先进的、全方位的观测手段。解孝林说:“我们将加快重大设施建设,争取早日投用,用更快的速度研发供给国产高端的医疗装备,把老百姓问诊的价格降下来。”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党委书记邵新宇:“华中科技大学一直坚持‘以服务求支持,在贡献中发展’的传统,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积极发挥创新引领支撑作用。” 邵新宇说,学校以“四个面向”为指向,在未来着力打造对外开放的窗口,进一步服务大科研平台建设,力争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解决高精尖缺等“卡脖子”问题,为武汉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作出更大贡献。邵新宇表示,当前,武汉汇聚了各项创新要素,拥有巨大的创新发展潜力,将形成强大的发展引领力和推动力,“华中科技大学与武汉经济社会发展同命运共进步,将进一步推动创新研发与科技成果在汉转化,力促校地联动再上台阶,更好地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争创世界一流大学。”武汉经开智造科技企业孵化器负责人翟江岸:武汉经开智造科技企业孵化器2017年启动,园区总面积30万平方米,已孵化项目93个,累计引进了新能源与智能汽车、智能制造等方向企业226家。翟江岸介绍,接下来,孵化器将重点围绕经开区现有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未来新兴产业的布局,围绕“数智网端”、下一代汽车、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战略产业以及院士引领高端产业等方向,把专业性孵化器做得“更专、更深、更透”,加速科研成果、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助推武汉经开区建设产业创新大走廊。武汉锐科光纤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副部长刘叶青:锐科激光是国内光纤激光器龙头企业,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带动超过千亿产值终端应用市场。“今年,我们制定了700人的招聘计划。其中200人为专业研发人才。”刘叶青说,科创大会提出要打造国内一流的创新人才集聚高地,并制定多项具有吸引力的政策,让广大在汉科技企业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锐科的招聘面向全国各大专业院校进行,近年来,新招聘应届生中武汉本地毕业生占比不断提升,招聘规模保持稳定增长。”刘叶青介绍,武汉高科技企业发展迅猛,尤其正在建设中的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培育光芯屏端网产业集群,本地就业吸引力正在不断加强。高德红外董事长黄立:“武汉的科技创新氛围高涨,这对于我们这些高科技企业来说,是个好消息。”黄立介绍,武汉市科技创新大会上传来的对前沿技术的强烈关注、对攻克“卡脖子”技术的空前重视,都传达了积极的讯息。高德红外作为一家长期自主创新的企业,更将当仁不让全力驱动创新第一动力。黄立介绍,接下来的一年,高德红外将围绕新技术发展航空航天 、智能驾驶、资源勘探等应用场景,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为中国及武汉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中科院武汉先进院执行院长康翼鸿:3月29日,武汉市科技创新大会上,作为院士引领十大高端产业项目之一,中科院武汉先进技术研究院与中科院深圳先进院、武汉经开区就Seeram院士智能微胶囊项目现场签约。康翼鸿说,经过多年的研发,该院在智能微胶囊领域取得突破,形成了智能变色微胶囊、智能控温微胶囊和智能纺织材料三大系列。“下一步,我们将加大研发力度,推动智能微胶囊在柔性显示器、医疗植入设备等领域的应用和产业化。”康翼鸿表示,中科院武汉先进院将充分利用武汉的人才和科研优势,重点围绕武汉市“光芯屏端网”等产业领域需求,加大高端人才项目引进、“卡脖子”战略关键材料攻关、电子信息材料产业化、中科院系统科技成果转化和高科技企业培育等工作的力度,助力武汉争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武汉华星光电技术合作与管理部长吕玉香:3月29日,在武汉科技创新大会上,华中科技大学熊有伦院士团队与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协议,校企合作推进新型显示喷印制造装备及产业化项目,院士引领高端产业项目落地提速。我国显示面板产量已达世界第一,显示产业链制造规模超过3万亿元。武汉市中小尺寸柔性显示面板产能全球第一,汇聚了华星光电、京东方、武汉天马、联想等显示器件龙头企业。新型显示喷印技术为我国新型显示制造技术“变道赶超”提供了重大机遇。吕玉香介绍,利用高校最优势的科研成果,武汉华星光电将致力于冲破新型显示喷印装备制造的难点和痛点,助力武汉高端装备制造取得新突破。光谷金融控股集团总经理助理吕世公:吕世公表示,《十大行动》提出,以光谷金融控股集团为基础,筹建光谷科技银行、光谷科技证券、光谷科技保险和光谷科技租赁等专营机构,建成全牌照的现代科技金融机构体系。“光谷金控集团将不断强化引领社会资本和金融服务科技产业创新的能力。挖掘企业成长价值,助力科技型企业发展。” 吕世公表示,光谷金控为服务湖北省光谷科创大走廊战略规划、武汉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加快建设国家级科技保险创新示范区,创新科技保险产品和服务,服务高新区并辐射全省全市。江汉区科技与经信局负责人:“发挥江汉区服务业优势,打造科技金融、研发设计等科技服务业集聚区和科技产品应用示范区。布局数字经济,大力发展区块链和人工智能。”江汉区科技与经信局负责人表示,江汉区是“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示范典型”,是全省唯一千亿级省级金融示范集聚区,拥有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平台基础和丰富的数字经济应用场景。该负责人介绍,今年江汉区按照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的总体要求,将突破性发展数字经济。接下来,江汉区将大力促进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与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相融合,通过有效提升各领域的数字化水平,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提供强劲动力。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董卫国:3月29日,武汉市科技创新大会上获得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的董卫国说,武汉提出实行重点项目攻关“揭榜挂帅”制度、为创新企业提供更多财政支持等系列创新举措,科学、有力,必将激发创新活力,形成极具竞争力的创新生态环境。董卫国对下一步的创新研究工作充满信心和期待。“‘十大行动’不仅描绘了美好蓝图,更有实实在在的行动举措,未来,政府、高校、企业会有更多联动,创新氛围会更加浓厚,为吸引创新人才、企业扎根武汉,创造更优渥的土壤。”(长江日报记者吴曈 李佳 李金友 陈洁 邓小龙 通讯员滕宏达 孙方生 余小小 张晨博 王潇潇 )【编辑:张玲】【来源:长江日报-长江网】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wccm.sinanet.com
长江日报讯4月12日,湖北武汉将再次站在全球聚光灯下。其实,过去一年多里,从抗疫到浴火重生,这座英雄的城市从未从全球目光中移开。回望武汉战疫,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这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凝结出“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是一堂呈现在全国人民面前的鲜活“大思政课”。3月13日,武汉大学开启为期两天的“抗疫医护赏樱专场”,以最高礼遇迎接抗疫医护人员进校赏樱。 长江日报记者苗剑 摄【中国自信】总书记亲自指挥,中央指导组一线战斗,党员干部下沉社区——武汉战疫彰显社会制度优越的中国自信“那段日子太不容易了,但中国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回忆起战疫经历,青山区工人村街青和居社区党总支书记桂小妹感触颇深。令桂小妹十分开心的是,经过这场战疫,社区工作人员与居民的感情更加深厚。在她看来,抗疫斗争伟大实践再次证明,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无比坚强的领导力,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武汉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迅速作出决策部署,接连召开会议、作出指示——人民领袖亲自指挥了这场前所未有的疫情防控人民战争。中央指导组迅速赶赴武汉,每天都在通宵达旦工作,在极度紧张和顽强的战斗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党中央领导下,武汉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坚决扛起政治责任,迅速建立战时指挥体系,科学制定防控措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力以赴投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武汉在全国率先启动在职党员下沉社区工作,5万多名党员干部,支援中心城区社区,编入网格参与抗疫,当守门员、安全员、跑腿员、采购员……衡量一个国家的制度是否成功、是否优越,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看其在重大风险挑战面前,能不能号令四面、组织八方共同应对。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博导齐卫平说,武汉战疫,彰显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政治优势。【中国典范】治愈3000余80岁以上、7位百岁以上新冠肺炎患者 ——武汉战疫彰显了切实尊重人权的中国典范疫情期间,一张“90后”医生刘凯陪八旬新冠肺炎患者王欣一起看落日的照片,曾温暖了无数人。去年4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医护人员的接力救治下,87岁的王欣老人痊愈出院。中午1时许,背着心爱的小提琴,王欣告别了住了58天的病房。仅以高龄患者救治为例,湖北武汉成功治愈3000余位80岁以上、7位百岁以上新冠肺炎患者,多位重症老年患者被从死亡线上救回。为满足重症患者救治需要,想尽一切办法筹措人工膜肺(ECMO)设备,能买尽买,能调尽调。武汉市重症定点医院累计收治重症病例9600多例,转归为治愈的占比从14%提高到89%,超过一般病毒性肺炎救治平均水平。总书记多次要求:必须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从武汉保卫战开始,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都作为首要任务。在武汉,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医疗支援行动,仅用10天建成有1000张病床的火神山医院,仅用12天建成有1600张病床的雷神山医院,都是在与病魔抢夺生命。生存权、发展权是首要的基本人权。在湖北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江畅看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是全国人民抗击疫情的信念支撑。【中国力量】医疗界天团劲旅驰援,雪中送炭的暖流从未中断——武汉战疫彰显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中国力量 24岁的武汉市民吴炎坤觉得这场抗疫斗争,凝聚了中国力量。他时常回忆起居家隔离的日子里,武汉人自发组织合唱,从《义勇军进行曲》到《我和我的祖国》。武汉战疫,是一场投入举国力量的人民战争。全国支援,全民动员,力撑武汉。全国3.5万多名医务人员千里驰援武汉,人民解放军和全国各地精锐医护力量以最快的速度、最强的力量迅速集结出征。“最硬的鳞”来了,医疗界天团劲旅决战武汉。在“封城”的76天里,雪中送炭的暖流从未中断。中央指导组与武汉人民并肩作战。通过九省联保联供机制,国家累计向湖北省调运生活必需品约7.12万吨。从肉、蛋、菜,到水、电、气,一样不少,一样不落。武汉人民和湖北人民顾全大局、顽强不屈,为阻击病毒作出巨大牺牲。武汉是英雄的城市,也是“志愿者之城”,目前在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注册的志愿者达181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16%。疫情防控期间,哪儿有需要,哪儿就有志愿者。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欧阳康说,社会主义制度所具有的非凡组织动员能力、统筹协调能力、贯彻执行能力,所具有的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急事的独特优势,在抗疫斗争中得到充分彰显。【中国精神】两个多月基本控制疫情,三个季度浴火重生 ——武汉战疫彰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精神 2020年一季度,武汉GDP同比下降40.5%,在全国遭受创伤最重。当年4月8日,大城“重启”。在党中央的果断指挥下,武汉启动了世界罕见的核酸检测全民覆盖,用“最安全的城市”,开启了疫后重振的加速跑。搏杀二季度、冲刺三季度、决战四季度,武汉跑出了疫后重振的“中国速度”。一个个重大项目接连落户,一批批重大工程集中开工,主要经济指标加速回升,新产业与新业态接连涌现,新旧动能转换加速……2020年,武汉全年地区生产总值重回全国城市前十,位列第九。短短三个季度,从受新冠疫情影响最大的城市,到疫后经济发展的“风向标”,不少企业家、经济学家纷纷评价:“武汉疫后重振具有全球示范意义。”2021年一季度,全市215个集中开工重大项目总投资达3305.4亿元,创下全市单次集中开工之最。也在一季度,在全市招商引资项目签约大会上,112个招商引资项目签约总金额达3462亿元,为武汉历年来单场招商活动之最。两个多月基本控制住疫情。武汉,曾经作为中国战疫主战场,经受住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压力测试,也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武汉市解放中学思政老师吴又存说,和“两弹一星”精神等中国精神一样,伟大抗疫精神将转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中国担当】最早发布疫情通报,果断关闭离汉通道,积极参与全球抗疫——武汉战疫彰显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担当 国际公共卫生界有句名言:“疫情的发生不可避免,但疫情的扩散却可避免。”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曾明确:疫情通报最早来自武汉。2019年12月27日,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向武汉市江汉区疾控中心报告不明原因肺炎病例。2020年1月5日,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就中国武汉出现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进行通报。1月12日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作为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定机构,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交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序列信息,在全球流感共享数据库(GISAID)发布。1月22日,中央要求,立即对湖北省、武汉市人员流动和对外通道实行严格封闭的交通管控。给千万级人口城市按下“暂停键”,需要巨大的政治勇气,需要果敢的历史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既对本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也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仅用两个多月时间,这场百年来全球发生的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在武汉得到基本控制。不仅如此,“武汉经验”和“武汉力量”也迅速开始为全球抗疫提供解决方案。2020年7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计之都线上会议上,来自武汉的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第七设计院首席总建筑师李黎分享了武汉客厅方舱医院设计经验。东湖高新区企业明德生物检测试剂很快取得了欧盟CE准入、澳大利亚TGA认证及巴西NVISA的认证,产品抵达海外50多个国家。董事长陈莉莉说,中国发起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援助时间最集中、涉及范围最广的紧急人道主义行动,武汉企业有能力、也有义务赶紧行动起来,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长江日报记者邓小龙 杨幸慈 陈晓彤 李佳 制图王语哲)【编辑:朱晨颖】
中共湖北联通产业互联网运营中心党支部驻教科院项目党小组昨天成立,该党小组将在市教科院党委指导下,为建设武汉市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大数据平台提供组织保障。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是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关键环节。2020年元月,湖北联通与市教科院签约武汉市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大数据平台建设项目,5月,湖北联通正式开始该项目的驻场工作。双方通过对各区学校的调研走访和专题研讨,最终确定9个业务模块的开发流程,并希望以3年为周期,精准利用AI云计算等智能手段了解全市中小学教育质量情况,比如,通过采集某校的“笑脸”数据,研究分析该校教学质量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等。湖北联通产业互联网运营中心党支部书记、湖北联通产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熊敏说:“大数据平台建设对教育质量的评价和监测方面是一种创新,武汉市教科院为我们数据模型的搭建,包括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了非常好的指引和参考。”市教科院质量检测与评价中心主任兼第八支部书记王一凡说:“这次我们以项目党小组的方式来促进技术和教科研的深度融合,通过党建将不同的单位进行结合,形成研发合力,形成武汉市学生、班级、学校、区、市立体交互的教育质量评测网络,为教育决策、学校变革发挥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在此非常时刻,用真实的记录,笔者要为那些平凡和不凡发声!处于这样的定会被历史铭记的特殊时刻。我们相信,真实人物故事,更具说服力,更感动人心。武汉加油! 中国加油!想让你的言语表达更有魅力吗?关注并私信我,私信发送文字“表达”即可获得《别输在不会表达上》学习书籍~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艺飞说
3月13日,武汉大学开启为期两天的“抗疫医护赏樱专场”,以最高礼遇迎接抗疫医护人员进校赏樱。长江日报记者苗剑 摄4月12日,湖北武汉将再次站在全球聚光灯下。其实,过去一年多里,从抗疫到浴火重生,这座英雄的城市从未从全球目光中移开。回望武汉战疫,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这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凝结出“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是一堂呈现在全国人民面前的鲜活“大思政课”。■ 中国自信总书记亲自指挥,中央指导组一线战斗,党员干部下沉社区——武汉战疫彰显社会制度优越的中国自信“那段日子太不容易了,但中国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回忆起战疫经历,青山区工人村街青和居社区党总支书记桂小妹感触颇深。令桂小妹十分开心的是,经过这场战疫,社区工作人员与居民的感情更加深厚。在她看来,抗疫斗争伟大实践再次证明,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无比坚强的领导力,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武汉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迅速作出决策部署,接连召开会议、作出指示——人民领袖亲自指挥了这场前所未有的疫情防控人民战争。中央指导组迅速赶赴武汉,每天都在通宵达旦工作,在极度紧张和顽强的战斗中度过,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党中央领导下,武汉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坚决扛起政治责任,迅速建立战时指挥体系,科学制定防控措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力以赴投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武汉在全国率先启动在职党员下沉社区工作,抽调5万多名党员干部,支援中心城区社区,编入网格参与抗疫,当守门员、安全员、跑腿员、采购员……衡量一个国家的制度是否成功、是否优越,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看其在重大风险挑战面前,能不能号令四面、组织八方共同应对。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博导齐卫平说,武汉战疫,彰显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政治优势。■ 中国典范治愈3000余80岁以上患者,武汉人“封城”期间吃上喜欢的活鱼——武汉战疫彰显了切实尊重人权的中国典范疫情期间,一张“90后”医生刘凯陪八旬新冠肺炎患者王欣一起看落日的照片,曾温暖了无数人。去年4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医护人员的接力救治下,87岁的王欣老人痊愈出院。中午1时许,背着心爱的小提琴,王欣告别了住了58天的病房。仅以高龄患者救治为例,湖北武汉成功治愈3000余位80岁以上、7位百岁以上新冠肺炎患者,多位重症老年患者被从死亡线上救回。为满足重症患者救治需要,想尽一切办法筹措人工膜肺(ECMO)设备,能买尽买,能调尽调。武汉市重症定点医院累计收治重症病例9600多例,转归为治愈的占比从14%提高到89%,超过一般病毒性肺炎救治平均水平。总书记多次要求:必须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从武汉保卫战开始,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都作为首要任务。在武汉,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医疗支援行动,仅用10天建成有1000张病床的火神山医院,仅用12天建成有1600张病床的雷神山医院,都是在与病魔抢夺生命。“武汉人喜欢吃活鱼,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多组织供应。”总书记在武汉考察时叮嘱的话,暖了武汉人民的心。生存权、发展权是首要的基本人权。在湖北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江畅看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是全国人民抗击疫情的信念支撑,也正成为得到全社会普遍认同的当代价值观。■ 中国力量医疗界天团劲旅驰援,雪中送炭的暖流从未中断,武汉市民守望相助——武汉战疫彰显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中国力量24岁的武汉市民吴炎坤觉得这场抗疫斗争,凝聚了中国力量。他时常回忆起居家隔离的日子里,武汉人自发组织合唱,从《义勇军进行曲》到《我和我的祖国》。武汉战疫,是一场投入举国力量的人民战争。全国支援,全民动员,力撑武汉。全国3.5万多名医务人员千里驰援武汉,人民解放军和全国各地精锐医护力量以最快的速度、最强的力量迅速集结出征。“最硬的鳞”来了,医疗界天团劲旅决战武汉。在“封城”的76天里,雪中送炭的暖流从未中断。中央指导组与武汉人民并肩作战。通过九省联保联供机制,国家累计向湖北省调运生活必需品约7.12万吨。从肉、蛋、菜,到水、电、气,一样不少,一样不落。武汉人民和湖北人民顾全大局、顽强不屈,为阻击病毒作出巨大牺牲。面对离汉离鄂通道关闭后与外隔绝、交通停滞、城市“停摆”,克服了近距离接触病毒、医疗资源和生活物资紧张以及长时间隔离带来的困难,忍住失去至爱亲朋的痛苦,服从大局,咬紧牙关,团结坚守。武汉是英雄的城市,也是“志愿者之城”,目前在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注册的志愿者达181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16%。疫情防控期间,哪儿有需要,哪儿就有志愿者。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欧阳康说,社会主义制度所具有的非凡组织动员能力、统筹协调能力、贯彻执行能力,所具有的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急事的独特优势,在抗疫斗争中得到充分彰显。■ 中国精神两个多月基本控制疫情,三个季度浴火重生——武汉战疫彰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精神2020年一季度,武汉GDP同比下降40.5%,在全国遭受创伤最重。当年4月8日,大城“重启”。在党中央的果断指挥下,武汉启动了世界罕见的核酸检测全民覆盖,用“最安全的城市”,开启了疫后重振的加速跑。搏杀二季度、冲刺三季度、决战四季度,武汉跑出了疫后重振的“中国速度”。一个个重大项目接连落户,一批批重大工程集中开工,主要经济指标加速回升,新产业与新业态接连涌现,新旧动能转换加速……2020年,武汉全年地区生产总值重回全国城市前十,位列第九。短短三个季度,从受新冠疫情影响最大的城市,到疫后经济发展的“风向标”,不少企业家、经济学家纷纷评价:“武汉疫后重振具有全球示范意义。”2021年一季度,全市215个集中开工重大项目总投资达3305.4亿元,创下全市单次集中开工之最。也在一季度,在全市招商引资项目签约大会上,112个招商引资项目签约总金额达3462亿元,为武汉历年来单场招商活动之最。两个多月基本控制住疫情。武汉,曾经作为中国战疫主战场,经受住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压力测试,也铸就了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中国伟大抗疫精神。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武汉市解放中学思政老师吴又存说,和“两弹一星”精神等中国精神一样,抗疫精神将转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 中国担当最早发布疫情通报,果断关闭离汉通道,积极参与全球抗疫——武汉战疫彰显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担当国际公共卫生界有句名言:“疫情的发生不可避免,但疫情的扩散却可避免。”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曾明确:疫情通报最早来自武汉。2019年12月27日,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向武汉市江汉区疾控中心报告不明原因肺炎病例。2020年1月5日,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就中国武汉出现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进行通报。1月12日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作为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定机构,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交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序列信息,在全球流感共享数据库(GISAID)发布。1月22日,中央要求,立即对湖北省、武汉市人员流动和对外通道实行严格封闭的交通管控。给千万级人口城市按下“暂停键”,需要巨大的政治勇气,需要果敢的历史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既对本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也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仅用两个多月时间,这场百年来全球发生的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在武汉得到基本控制。不仅如此,“武汉经验”和“武汉力量”也迅速开始为全球抗疫提供解决方案。2020年7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计之都线上会议上,来自武汉的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第七设计院首席总建筑师李黎分享了武汉客厅方舱医院设计经验。东湖高新区企业明德生物检测试剂很快取得了欧盟CE准入、澳大利亚TGA认证及巴西NVISA的认证,产品抵达海外50多个国家。董事长陈莉莉说,中国发起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援助时间最集中、涉及范围最广的紧急人道主义行动,武汉企业有能力、也有义务赶紧行动起来,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长江日报记者邓小龙 杨幸慈 陈晓彤 李佳(责编:周恬、张隽)
2020年8月14日-8月17日,武汉市多家三甲医院改扩建工程招标启动,分别是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门诊楼九层生殖医学中心改建工程、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新建内科综合楼、中部战区总医院负压病房改造工程及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升级改造工程中部战区总医院负压病房改造工程及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升级改造工程,以及华中科技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大楼实验动物房、同位素实验室和生物安全实验室净化工程。上述工程的完成后,将有效提升武汉乃至湖北地区的医疗水平。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门诊楼九层生殖医学中心改建工程已由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院长办公室以生殖医学中心及部分办公区域调整专题会议纪要批准建设,项目业主为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建设资金来自自筹。项目位于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169号,本工程为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改造净化装修工程,涉及生殖中心科室。生殖中心位于大楼九层,设计面积约1320㎡,其中净化面积约510㎡,共设2间万级移植室、2间万级取卵室、1间万级人工授精室、2间万级精液处理室、2间千级胚胎培养室及相应万级辅房以及其他十万级洁净走廊及辅助用房;门诊区位于大楼同层,设计面积约810㎡,均不设净化。净化机房、汇流排间均同层设置。2020年8月17日,该项目工程进行招标,招标内容包括本项目的装饰、强电、弱电、净化空调、舒适性空调、医用气体、给排水系统、消防系统等的深化设计及施工一体化工程,以及配套设备和材料的选配、采购、运输、安装、调试、维保、主管部门的检测验收,免费培训招标方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等。计划工期150日历天,计划开工日期2020年9月30日,合同估算价1140万元。2020年,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也迎来好消息,该院新建内科综合楼项目项目报建。天佑医院将新建一栋集门诊、急诊、住院、医技、科研、教学等功能为一体、兼顾“平战结合”的内科综合楼,主楼地上20层、 裙楼地上6层。项目总建筑面积49800㎡,其中:地上建筑面积 41300㎡、地下建筑面积8500㎡。配套建设道路及广场、绿地,设置地下停车位200个。设置床位500张。项目总投资额为44996.96万元。2020年8月15日,华中科技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大楼实验动物房、同位素实验室和生物安全实验室净化工程招标。华中科技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大楼实验动物房、同位素实验室和生物安全实验室净化工程已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以教发函【2015】23号批准建设,项目业主为华中科技大学,建设资金来自自筹。华中科技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大楼建筑地上15、16层,地下1、2层。本次施工范围包含:1.大楼15层、16层动物房及其辅助区域净化工程施工;2.地下一层生物安全实验室及同位素实验室净化工程施工;3.地下二层垫料间区域施工。本项目施工总面积约 3480 m2;4.本项目动物房按照SPF级设计,动物房万级区换气次数按照25次设计;5.生物安全实验室按照BSL-2设计,核心区换气次数按照20次设计;6.夏季室内设计参数:温度:24℃,相对湿度:60%,冬季室内设计参数:温度:22℃,相对湿度:50%。此次招标范围为:华中科技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大楼实验动物房、同位素实验室和生物安全实验室净化工程施工图纸范围内实验动物房、同位素实验室和生物安全实验室及辅助功能区域的室内装修施工,以及为实验室及辅助区域服务的空调通风系统、气体管道系统、给排水系统、配电照明插座、弱电系统、防雷接地、自控系统施工建设。计划工期150日历天,计划2020年9月15日开工,合同估算价3015.53万元。2020年8月14日,中部战区总医院负压病房改造工程及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升级改造工程中部战区总医院负压病房改造工程及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升级改造工程招标。中部战区总医院负压病房改造工程及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升级改造工程已由郑州联勤保障中心与郑联建【2020】39号批准建设,项目业主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建设资金来自其他资金。项目位于武汉市武昌区武珞路627号 ,建设内容为:1.改造建设百级负压病房3间,正/负压切换病房1间,单间隔离病房4间,建筑面积约400平方米,预设床位1-2张/间,总计16张床位。2.增建1套标准化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配备独立的负压系统、空调、送风净化装置(送风柜、初效过滤器、中效过滤器、高效过滤器)、排风净化装置,以便能进行细胞培养及病毒转染和分离,以及较大量地存储符合生物安全要求的阳性样本,并设计独立区域供样本销毁使用。招标范围为:设计施工图范围内的装饰装修工程、给排水工程、门窗制作安装工程、强弱电安装工程、空调及通风系统等全部工作内容。计划工期30日历天,计划开工日期2020年9月11日,合同估算价153.31万元。
央广网北京4月10日消息(记者王红霞)据“中国生物”官方微信公众号消息,4月9日,国药集团中国生物研究院重组新冠病毒疫苗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试验批件。这是继国药集团中国生物两款新冠灭活疫苗后,又一技术路线的新冠疫苗获批临床,成为中国生物第三款新冠疫苗。重组新冠病毒疫苗是基于新冠病毒刺突蛋白(S蛋白)受体结合区(RBD)的天然结构特征,运用结构生物学、计算生物学自主设计研发,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工程细胞株,重组表达抗原蛋白,靶点明确,针对性强。免疫后可诱导机体产生针对性中和抗体,从而阻断病毒与受体细胞的结合,发挥保护作用。据悉,基因重组蛋白疫苗技术路线成熟,适于规模化生产,在制备全过程中不涉及活病毒及其他感染性材料,无需在高等级生物安全环境进行。在研发过程中,中国生物研究院充分发挥自主开发的基因重组蛋白疫苗研发平台技术优势及研发经验,不断攻克技术难题,确保项目有序推进。记者了解到,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2020年1月19日,中国生物成立了由科部“863”计划疫苗项目首席科学家杨晓明挂帅的科研攻关领导小组,以战时节奏迅速安排了10亿研发资金,布局各大研究院所,在全病毒灭活疫苗和基因重组蛋白疫苗等多条技术路线上并跑开发新冠疫苗。2020年4月12日,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全球首家获得新冠灭活疫苗临床试验批件后,中国生物持续科技攻关,2020年4月27日,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发的新冠灭活疫苗再获临床试验批件,为新冠灭活疫苗研发加上双保险。目前,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两款新冠疫苗已分别于2020年12月30日、2021年2月25日在国内获批附条件上市,并于2020年12月9日、12月13日,2021年2月5日、2月25日,在阿联酋、巴林、玻利维亚、塞舌尔获批注册上市。中国生物新冠灭活疫苗成为国内供应和接种量最大的新冠疫苗,也是全球范围内获批使用最广泛的新冠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