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武汉比深圳强多少?强在哪里?弟也

武汉比深圳强多少?强在哪里?

虽然深圳是一线城市,武汉市新一线城市。在经济、科技、企业等方面,深圳是难以被武汉企及的。但武汉市作为中部地区国家中心城市,和我国的“九省通衢”,也拥有自己独特的地方。让我们盘点一下。教育以高校数量作为比较。武汉是我国高等教育最为丰富的城市之一。目前,武汉拥有高等院校82所,高校数量居中国所有城市第二。其中211大学有7所: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985大学有2所: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市校大学生规模居中国首位,达104万人。在高效数量上,深圳是我国大城市中最少的。本土高校有深圳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但有很多著名高校看上了深圳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仿佛在深圳设立分校或者校区。采用这种办学模式的有: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清华大学深圳国际校区、中国人民大学(深圳)、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中山大学(深圳)、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武汉大学(深圳)、天津大学佐治亚理工深圳学院,等等。虽然深圳凭借其强大的财政实力和科研能力,吸引了中国著名院校落户,但武汉的高等教育是经过了百年积淀的,并非是深圳一朝一夕可以赶上的。交通武汉的“九省通衢”的美称不是浪得虚名。看看下面这张图,武汉已经成为我国南北、东西交通路线重要交汇点城市。东进南京、上海,西到重庆、成都,北通北京,南抵广州、深圳。便捷的交通网,让武汉城市坐在轮子上的城市。深圳在华南地区的交通网络中拥有便利,但在全国范围内,深圳是一隅之地,交通地位并不太显眼。以上两点,是武汉独到优势,希望武汉利用好。

四千金

官方正式回复:武汉大学深圳校区,不得不终止!

武汉大学4月底,针对武汉大学深圳校区事宜,有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向深圳市提问。在昨日,深圳市教育局给予了回复。深圳市教育局表示,根据教育部的相关文件要求,深圳市洽谈引进武汉大学建设深圳校区项目不得不终止。深圳市相关提问、回复截图如下:关于武汉大学深圳校区根据此前的报道,武汉大学深圳校区,是武汉大学在深圳建设的一所具备全日制本科及研究生教育体系、在校学生规模2万人左右的高水平大学,其中,本科生12000人左右,硕士和博士研究生8000人到10000人,计划校区占地面积约2000亩。校园教育综合报道!

爱如果

武汉大学深圳校区没了?官方答复:不得不终止!

近期,有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向深圳市市委书记提问武汉大学深圳校区的情况。网友询问了武汉大学深圳校区取消的消息是否属实,以及武汉大学取消深圳校区的原因。网友提问:据说武汉大学深圳校区取消了,是真的吗?武汉大学为何要取消在深圳的校区?还望书记能给出明确答复,谢谢。深圳市教育局回复:为加快深圳高等教育发展,“十二五”以来,我市大力引进国内外名校来深合作办学,其中包括洽谈引进武汉大学。但在 2016 年以后,教育部对高校异地办学政策收紧,2017 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基本建设管理的 通知》(教发厅函〔2017〕12 号),要求审慎决策建设新校区, 原则上不支持、不鼓励跨城市、跨省建设新校区,特别是具有本科教学功能的新校区。教育部还专门要求停止武汉大学深圳校区建设。2018 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做好 2018 年度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通知》(教发厅函〔2018〕215 号)明确要求, 申请设置本科学校的,须不存在跨地市办学的问题。按上级部门要求,我市洽谈引进武汉大学建设深圳校区项目不得不终止。目前,我市在努力办好合作办学高校的同时,正通过自主创办新高校加快推进深圳高等教育发展,同时鼓励和支持全市高校加强与国内外名校合作交流,努力打造开放式创新型的一流高等教育高地。鼓励深圳引进世界一流高校来华合作办学,不支持国内本科高校异地办学实际上,教育部对深圳高教发展的政策,在去年涉及深圳高教发展的人大以及政协提案中就已经屡次提到。教育部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7216号建议的答复中就明确提到关于深圳开展合作办学的主要政策考虑,“教育部积极支持深圳加快教育对外开放,探索合作办学等教育模式”。当前,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教育部正在围绕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改革开放重点战略区域,制定相关教育发展规划,研制加快和扩大教育开放的支持政策,推动形成高水平、开放性、国际化高等教育资源集聚高地。”“教育部也鼓励和支持深圳引进更多世界一流高校来华开展合作办学。地铁站更名透露武大落户无可能据南方都市报,2016年8月,在光明尚未成立行政区时,武汉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周叶中就到访光明,并受到时任光明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邝兵接待。双方就合作办学事宜座谈并进行了深入交流,周叶中表示,武汉大学计划筹备建设深圳校区,拟在深圳建设一所在校生约2万人的高水平大学,计划校园占地面积约2000亩,专业设置主要有大生命健康、大信息科学、大金融科学、先进制造及社会管理等。小编认为:国家对深圳高教的定位是高水平、开放性、国际化高等教育资源集聚高地,主要通过引进更多世界一流高校来华开展合作的方式实现。其实多年来,为了补齐高等教育的短板, 深圳通过自办高校、引进办学及国际化培养联合办学等发展方式已经布局了大量高校或研究机构,其中包括大量国内“一流大学”的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深圳研究生院已成立多年;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也都已在深圳成立了研究院。

处静

深圳和武汉,你会选择在哪个城市生活

对于这种问题,首先要做具体分析,如果是在深圳工作,又习惯了深圳的生活环境,而且经济条件不错,那么首选深圳;否则还是选武汉比较好。诚然,与武汉相比,深圳有很多的优势: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经济发展快,城市配套设施完善,各种保障制度比武汉好得多,而且有山有海,医疗技术一流、教育水平优越,很多地方武汉无法与其相比,但武汉的地域面积要比深圳大得多,发展速度也非常快,武汉有一句口号:武汉每天不一样!几天不出门,就有一个很大的变化;长住武昌的市民几年不去汉口,很多路都找不到北了。我在武汉居住了几十年,对武汉的感情不言而喻,习惯了武汉的生活,适应了武汉的气候,而且武汉的名胜景点及休闲娱乐区域极多:黄鹤楼、古琴台、武汉江滩、东湖绿道、后官湖湿地公园、城区内最大的沙湖公园等等,为我们休闲娱乐的生活提供了可靠的保障。随手贴几张我最近拍的武汉风景图,给大家看一下:黄鹤楼夜景。武汉花博会入口。首义广场塑像。户部巷附近的大排档。武汉长江大桥下一眼看三桥。武汉渡江文化长廊。大花山生态游区。谭鑫培公园的荷花。雨后的洪山广场。紫阳公园。沙湖公园。这样的照片可以贴出无数,限于篇幅不可能多贴。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武汉的生活标准要比深圳低得多,作为平民百姓,如果没有很好的工作,没有丰厚的经济基础,在深圳生活消费不起;武汉的物价低,房价低,适合普通百姓生活。所以,如果两个城市摆在我的面前,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武汉!

发之

告别武汉大学,深圳自办两所学院要来了!选址在这……

5月6日,深圳市教育局给出官方答复称,引进武汉大学深圳校区已经被迫终止,深圳市正通过自主创办新高校加快推进深圳高等教育发展。紧接着好消息就来了,据深圳市建筑工务署消息,深圳将建设音乐学院和创新创意设计学院,有关国际设计招标工作正在推进中。深圳音乐学院位于龙岗国际大学园区5月9日,深圳音乐学院全过程设计国际招标即将启动,正式招标信息将于近期发布,现面向全球设计团队开放预报名及投标意向登记,计划今年8月开工建设。项目概况深圳音乐学院是深圳市政府投资建设的代表城市形象的“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之一。项目立足深圳,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对音乐艺术类高端人才的需求,依托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成功经验,借鉴境内外一流院校先进的办学理念,目标将学院建设成为国际化、创新型、世界一流的音乐艺术高等院校,将填补深圳在音乐艺术领域的高等教育空白。深圳音乐学院选址于深圳市龙岗区国际大学园区内,紧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现状场址内多数为体育场馆,计划在本项目实施前完成场地内现状建筑拆除清理。项目总用地面积约7.3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2.97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暂定约17.5亿元。深圳音乐学院选址龙岗区国际大学园区内,紧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项目总用地面积约7.3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2.97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暂定约17.5亿元。主要设计内容主要设计内容包括:教室、实验实习用房、图书馆、会堂、学生宿舍、食堂、教师生活用房、表演场地(包括可举办国际A类音乐赛事的700座剧院和500座音乐厅,以及200座观摩排练厅)以及专职科研用房(音乐科技中心、音乐管理中心、音乐治疗中心、音乐社会学中心)。深圳创新创意设计学院位于宝安“大空港地区”深圳创新创意设计学院建筑方案与建筑专业初步设计预报名启动,本次国际招标正式公告将于近期发布,现面向全球设计团队开放预报名及投标意向登记。深圳作为全球知名的“创意之都”,对创意设计高端人才的迫切需求日益增加,深圳创新创意设计学院作为深圳“新十大文化设施”之一应运而生,设计学院将成为区域中心城市的重要文化品牌。项目定位深圳创新创意设计学院以建设国际化、高水平、创新性、实践型创意设计学院为目标,聚集世界级设计大师,搭建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成为创新创意设计产业人才培养基地、创新创意设计成果转化基地、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意产业发展高端智库。此外,充分挖掘“创新、创意、设计、国际化”概念,建设创意校园、科技校园、智慧校园、绿色校园,打造应用为导向、跨学科融合的世界一流创新设计学院。项目概况项目地块位于深圳市宝安区重点发展区域“大空港地区”,距宝安国际机场3.5公里,距平安金融中心25公里。所处宝安教育城,是宝安区教育重镇,教育城目前已有东方英文书院、宝安第一外国语学校、深圳宝安职业技术学校等多所学校,项目地块北侧为深职院拟建地。设计学院用地面积约365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19252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28024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25000平方米,架空层、连廊建筑面积为14012平方米。设计学院工程建设项目总投资估算约30亿人民币,其中建安费用26.5亿人民币。建筑高度应该遵循宝安国际机场航空限高限制100米。地块西边由最低高度:15.46米往东边递增,最高高度为128.4米。【购房资讯轻松享,快来关注乐居网】文章来源:教育大件事

中国的下一个“深圳”,不是成都也不是武汉,最可能是这3座城市

中国的下一个“深圳”,不是成都也不是武汉,最可能是这3座城市自从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很多城市都在变化,可以说用意是日新月异形容。最为出名的便是深圳被称为一夜崛起的渔村,深圳在现在的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它现在的地位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中国地大物博,城市众多,而“深圳”这样的城市不会只有一个,还会有更多的“深圳”崛起,以大城市带领小城市发展。即将成为下一个“深圳”的城市既不是成都也不是武汉,极有可能是这四座城市。第一座城市:重庆重庆经常被网友称为魔都,是中国的中西部唯一的国际大都市,是长江中上游地区集合了经济、科技、金融航运为一身的大城市,对中国中西部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小编为什么说它很有可能会成为下一个深圳的原因,也是因为它的地理位置和国家政策。重庆是我国西部待开发的重要战略地点,也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非常重要的连结点。重庆也是中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旅游城市,它的火锅可以是传遍全世界,加上它的地理位置特殊,所建造的基础设施也很特别,可以说重庆是中国最特别的一座城市。被网友戏称为魔都的原因也是在这里的景色,设施的设计都是带着一种魔幻的色彩。2018年的时候,重庆的GDP已经超过了2万亿,增长速度达到了6%。深圳2018年GDP超到了2.4万亿,经济比香港还要多200亿左右。从2018年的数据来看,重庆和深圳的GDP相差数额并不是非常大,能追上深圳也只是时间的问题。第二个城市:南京南京市我国一座历史底蕴非常丰厚的城市,它曾经在历史上当过多次首都,现在是我国东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和是中国东部战区司令部驻地,也是东部沿海经济带和长江经济战略带的重点城市。在2018年南京的GDP达到了1.28万亿,虽然它的经济不是最高的,但是它的增长速度是这各省最高的,达到9.47%。南京虽然在二战的时期遭遇了非常严重的伤害,但是它的历史底蕴却是依旧存在的。近7000多年的文明史,六朝古都,在2019年之时入选了2018年的WFBA世界特色力城市200强。虽然它的经济和深圳差距很大,但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它的经济会越来越好,成为下一个“深圳”也不是不可能的。第三个城市青岛青岛是山东省经济发展得最好的城市,地理位置极好,是我国第一批开放的沿海城市,也还是我国的历史古城。青岛为什么极可能成为下一个深圳呢?那是因为它不但成为了名声大噪的世界啤酒之城,还是中国国务院所批准的山东半岛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城市。在2018年的时候,青岛全市的GDP达到了1.2万亿元,同时也入选了2018年中国最具投资的城市。它的发展早早就超过了山东的省会济南,成为山东省经济发展的第一名。同时,青岛也是我国著名的卫生城市,旅游资源相当丰富,无论是海洋还是森林都非常的漂亮。青岛因为纬度的问题,即使在炎热的夏天,温度也不会很高,比广东福建地区温度要低得多,也是夏天避暑的好地方。如果小伙伴们喜欢夏天不热的海洋,那么青岛非常适合你!小伙伴们有没有觉得奇怪,小编是不是漏了一座这几年发展劲头非常足的城市上海呢?其实小编并没有忘记上海,这些年上海的经济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它在2018年GDP超过了3.2万亿,这是一个了不得的成就。因为它的经济发展已经超过深圳,所以小编没有把它列入下一个深圳的行列之中。按照中国现在经济发展的趋势,小编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崛起,成为和深圳一样的经济大城市肯定不止小编列出的3座城市。对于这些城市,小伙伴们有什么想法呢?它们又是不是你的家乡呢?对这些发展越来越好的城市,小伙伴们又有什么期待呢?【本文由旅游二三小事原创,喜欢本文欢迎点赞留言关注我。注:图片来源网络】

管仲有病

中国有前途的城市,有望成为下一个“深圳”,经济超过武汉成都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很多城市的经济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尤其是深圳,短短几十年间从一个小渔村变成了一个国际化大都市,我相信中国的许多城市将来都有希望成为像深圳这样的城市,今天我们来介绍一下中国最有发展前景的城市,有望成为下一个“深圳”,在经济上超越武汉、成都。这座城市被称为中国最强的地级市苏州,古称吴,或简称苏,或姑苏、平江等,苏州是江苏省经济总量最大的城市,与苏州相比,省会南京的经济总量仍有一定差距,苏州作为一个普通的地级市,能有如此强劲的发展,相信苏州有望成为下一个“深圳”。在2018年12月,苏州入选2018年中国大陆首个最佳地级市、2018年中国第三大最具创新性30个城市和第三大最佳旅游目的地城市。苏州是一座优秀的旅游城市,有太湖、拙政园、狮子林、沧浪亭、柳园、周庄、虎丘、寒山寺等著名景点。太湖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南缘,在古代被称为镇泽和游区,也称为芜湖和李泽,它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太湖位于亚热带,气候温和湿润,属季风气候,太湖河流港口众多,河口众多,主要河流50多条。对于中国有前途的城市,有望成为下一个“深圳”,经济超过武汉成都大家有什么看法吗?你认为未来的苏州有望成为下一个深圳吗?可以在评论区发表意见。

实诚

武汉大学深圳校区项目终止!名校进深圳降温,深圳有哪些合作名校

武汉大学深圳校区项目终止还记得在2016年9月,深圳与武汉大学签署了《武汉大学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合作举办武汉大学深圳校区备忘录》一事吗?当时的媒体报道,深圳要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成功经验,共同将武汉大学深圳校区打造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校区。从那以后到现在4年了,不少人翘首以盼,但这个项目没有动静。另一方面,中山大学和深圳合作举办的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的建设如火如荼,超高颜值的校园即将建成,新生已经招生了,但武汉大学深圳校区建设为何没有动静?有网友按捺不住心中的疑问,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问询深圳,“据说武汉大学深圳校区取消了,是真的吗,武汉大学为何要取消在深圳的校区?”近日,深圳市教育局正面回答这个问题:为了加快深圳高等教育的发展,十二五以来深圳大力引进国内外名校来深圳合作办学,其中包括武汉大学。但2016年以后,教育部对高校异地办学政策收紧,原则上不支持不鼓励跨城市,跨省建立新校区,特别是具有本科教学功能的新校区。设置本科学校的,须不存在跨地市办学的问题。因此深圳市终止洽淡引进武汉大学深圳校区项目。深圳大学校园名校入深圳降温,发展高等教育的捷径被堵我们知道,就经济实力而言,深圳已经是全国第3城,但就高等教育实力而言,这一直是深圳的一个短板。但要新建一所大学再慢慢培养其实力和影响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大规模引进名校,进行合作办学,是深圳发展高等教育的重要模式。全国不少重点大学在深圳开设了研究生院,比如清华,北大,哈工大,华中科大等等。后来一些研究生院发展成为深圳校区,比如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的前身就是创建于2002年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2017年获批成立开展本科教育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其录取分数一路上升甚至超过了本科,引起广泛关注。经过四十年的发展,深圳无论经济实力还是城市环境,都是有目区睹的,它如果一棵巨大的梧桐树,引来了一批批高校金凤凰。深圳有哪些比较知名的与名校合作办学的高校呢?我们不妨来盘点一下:(1)香港中文大学深圳。(2)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3)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4)中山大学(深圳)(5)暨南大学旅游学院等等。另外据近几年相关报道,深圳拟引进众多名校在深圳发展高等教育,包括与中科院合作建立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天津大学佐治亚理工深圳学院,在去年,深圳还曾宣布,剑桥大学和北京大学将在深圳合作办学。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名校进深圳热度降温,深圳高等教育之路要一步一步往前走。教育部严控名校在各地办学,也是防止名校盲目扩张之路,这对深圳高等教育的发展还是有影响的,名校进深圳的步伐将会放缓,但深圳的高等教育之路显然不会停止。目前有两种途径,一是自主创办新高校加快推进深圳高等教育的发展,而雄厚的资金支持是深圳创办新高校的优势,可以吸引大量优秀人才。二是深圳本土高校加大与国内一流高校的合作,提升自身实务和知名度,打造深圳本土全国重名大学。目前深圳本土四大名校有:(1)深圳大学,创建于1983年,深圳规模最大的高等院校,如果再评一次211,深圳大学大概率入选。深圳重点打造的知名大学。(2)南方科技大学,2012年正式建立。新锐大学,在世界年轻大学排行榜中位居前列,在泰晤士高等教育排行榜更是入围了全国十强大学。南方科技大学(3)深圳技术大学,深圳面向新端技术和产业创办的一所新型大学,致力于培养顶尖工匠人才,2018年正式成立。(4)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虽然是一所专科院校,但它却被誉为职业技术学院中的“北大清华”,创建于1993年。另外深圳还将打造全球海洋类大学,师范类大学,艺术类大学等等,相信名校进深步伐放缓后,深圳还会打造几所本土院校,提升深圳高等教育的整体实力,这座城市的高等教育实力依然值得期待。

法眼

提供硕士博士岗位90余个 深圳罗湖前往北京、武汉、天津多地“双一流”高校揽才

10 月 29 日至 11 月 2 日,罗湖区 " 猎英名校行 " 高端人才引进活动走进武汉、天津、北京等多地著名高校,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精准邀约、引进高端人才。此次揽才活动,深圳市罗湖区人力资源局、罗湖区人才工作局组织了辖区 12 家重点企事业单位,相继走进了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理工大学,12 家企事业单位提供硕士、博士就业岗位 90 余个,涉及医疗、交通、市政、金融、生物、化学、人工智能等多个行业领域,综合薪资待遇 15 万元 -40 万元不等。在这些 " 双一流 " 高校,罗湖区的企事业单位的 " 金字招牌 " 颇受欢迎,多所高校学生反响热烈。交流和面试采用了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采取远程视频互动方式与人才深入交流,引才成效显著。如在北京中医药大学揽才现场,罗湖中医院负责人直接视频连线,与有意向的博士生进行视频连线,互动答疑。很多人才表示,此次活动中,他们对罗湖的了解更加深入,期待来深圳罗湖就业。同时,面向社会人才,罗湖区相关工作人员工作细致,进行了一对一邀约,让当地社会高层次人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行业专家了解罗湖区人才发展情况及其优越性,增强了罗湖的吸引力。据统计,本次活动参与人才超 300 人,12 家企事业单位共收到 200 余份优秀博士、硕士求职简历。参与 " 猎英名校行 " 高端人才引进活动的企事业单位负责人表示,罗湖区 " 猎英名校行 " 活动已连续举办多届,这种由政府搭建人才引进平台,以 " 双一流 " 大学高端人才为引进对象,采用市场竞争方式开展招才引智活动,不仅有效地帮助了企事业单位引进硕博士以上高层次人才,降低企事业单位人才引进成本,也充实了企事业单位人才队伍,提高了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为罗湖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罗湖区人力资源局和人才工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利用双一流高校宣传为媒介,提升了罗湖形象,也扩大罗湖在高校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打造了罗湖人才品牌。此举同时将有效解决人才紧缺制约产业发展的难题,助力罗湖企业转型和产业升级。同时,罗湖人才工作的相关负责人也抓住引进双一流高校优秀人才的机会,更深入了解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情况和高端人才择业意向,从而更好地帮助用人单位引进合适的人才,实现罗湖招才引智目标落地。深圳晚报记者 易芬 通讯员 张智超

浮生门

录取了!32岁武汉硕士重新高考再读8年:我没选错

“我是为了传承已经流传了200多年的‘程氏正骨术’。”还记得我们今年高考报道过的新洲汪集小伙程传坤吗?为了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程氏正骨术”,这位材料加工工程专业的硕士毕业四年后再战高考,最终圆梦医学院,被湖北中医药大学录取,将本硕连读8年。9月5日,硕士毕业4年再战高考的新洲汪集小伙程传坤收到了湖北中医药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已经32岁的他将进入该校基础医学院中医学(中西医结合5+3一体化)专业本硕连读,学习8年。“终于得偿所愿。”这个为传承非遗文化“程氏正骨术”的大龄考生显得有些激动。程传坤在考点门前留影。 资料图片 程书雄 摄 来源:光明网本硕连读8年到40岁,值吗?高考分数公布,程传坤考了567分。“基本反映了我平常的学习水平。”程传坤说,远离高中课本10多年,在一年的备考时间里能取得这一成绩,他不算失望。学校的选择也没太多犹豫,程传坤首选湖北中医药大学。但在挑选专业时,他有些困惑:按自己的高考成绩,有希望填报该校本硕连读的“中西医结合5+3一体化”专业,但自己已经32岁了,再读8年,毕业时已经40岁,值吗?“当时内心确实纠结。”程传坤说。他同父亲商量的最终结果:要学就学扎实,填报本硕连读!对照2019年湖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5+3一体化”专业的录取线,程传坤认为自己被录取的机会较大,慎重起见,他专门电话咨询湖北中医药大学招生办,得到的答复是:“几率很大,但也有风险。”“那就搏一把吧!”父子俩这次想到了一块。等待录取的日子,程传坤通过网上查询,得知自己如愿进入湖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5+3一体化”专业,算是松了一口气,直到拿到录取通知书,“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我坚信我的选择没有错”硕士毕业4年后选择再次参加高考,程传坤当时称是“为了传承已经流传了200多年的非遗文化‘程氏正骨术’ ”。再次谈及自己的这次选择,程传坤平静地说:“我依然坚信我的选择没有错。”程传坤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程氏正骨术”第九代传人程声旗的儿子。“程氏正骨术”有200多年历史,其独特的正骨、康复治疗手法远近闻名。近几年,年近六旬的程声旗一直在为“程氏正骨术”物色第十代传人,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第一次高考填报志愿时,父亲就劝我报考医学院,将来传承‘程氏正骨术’。”程传坤说,“但那时我选择了更容易就业的材料专业。”本科毕业后,2013年,程传坤考上山西中北大学的硕士研究生,继续学习材料加工工程。硕士毕业后,程传坤到深圳工作。“但每次回家,父亲依然劝说我继承他的衣钵。”2017年,“程氏正骨术”成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这让我第一次对父亲的医术产生了兴趣”。随着对父亲医术了解的深入,听到一个个远道而来的患者被治愈的故事,程传坤渐渐转变了对“程氏正骨术”的看法:“它不仅仅是一门谋生的手艺,更是能造福群众的一项事业。”2019年6月29日,周六,已经回到武汉工作的程传坤照例回家,当父亲再次提出必须要给“程氏正骨术”找一个传人时,程传坤最终下定决心:辞职,从医!几天后,他选择了重战高考,报考医学院。“传承非遗文化不能仅算经济账”高考结束后,程传坤就一直在父亲的诊所里观摩学习,给父亲当下手。很多人认为他的做法“不划算”。甚至有人替他算了一笔账:复读加上上大学,一共9年时间,光经济损失至少在100万元以上,如果再加上这9年人生成长的黄金时间,程传坤的损失可能难以估计。但程传坤说:“传承非遗文化不能仅算经济账,我觉得这也是我人生航向的一次调整,其社会效益远大于经济效益。”程传坤的父亲程声旗说:“让儿子当传承人,就是希望能够把‘程氏正骨术’发扬光大,造福更多群众。”对将来毕业后的去向,程传坤直言:“传承‘程氏正骨术’并不意味着必须呆在父亲身边,我更愿意进一家大中型医院就业。”武汉市非遗文化保护方面的专家、新洲区文化馆副馆长占霜若为程传坤的行为点赞:“从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的角度而言,每一个非遗项目都应尽一切可能培养合适传人。但一些非遗项目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无人继承的现象,也并非鲜见。程传坤付出巨大牺牲,勇于传承非遗文化,体现了新时代青年人的担当。”她也赞成程传坤将来毕业后去大中型医院工作的想法:“‘程氏正骨术’的传承,可以走培养群体性传承人之路,到大中型医院就业、授课、讲座,不失为增强传承后劲的有效选择。” (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