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前不久,教育部下发通知,明确了研究生导师“十不得”要求,有网友认为是给导师们戴上了“紧箍咒”,有的网友则不看好,说对导师的类似要求一直就存在,只是没有载入专门的文件而已。我的看法还是偏向积极。教育部发文对研究生导师进行约束,这是大好事。至少,在全国教育系统,这是来自于最高层面的声音,不管导师有多么的我行我素,多少会对“十不得”有所顾忌,至少不敢大张旗鼓地针对、刁难和压榨研究生。这些年来,从985名校到三四流高校,相继有硕博研究生坠楼、溺亡等非正常死亡,比如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等。这些正值青春年华、有着大好前途的年轻生命消逝背后,或多或少与导师有着这样那样的联系。因导学关系而造成的研究生意外离世事件,校方查明事实后对涉事导师的处理,多止于停止导师研究生招生资格,或者取消评先评优资格什么的,不痛不痒。与那些消失的鲜活生命,划不上等号,留给离世研究生的亲人以无尽伤痛和遗憾。并且,那些被校方处理的研究生导师,隔上几年就没事了。这不,这样的场景在武汉理工大学上演了。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官网发布的《关于学校2020年通过博士、硕士研究生招生资格审核的教师名单公示》,只要公示期满无异议,名单上的教师即具有相应的研究生招生资格。就是在这张公示的名单上,有一位老师引起了网友的争议,他就是武汉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的老师——王攀。为啥单单对王攀老师有争议呢?这事儿还得从两年前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陶崇园坠楼离世说起,王攀老师正是陶崇园的研究生指导教师。两年前的3月26日,陶崇园从其居住的宿舍楼坠地而亡,警方排除他杀,没有立案。陶家人想起陶崇园生前时不时抱怨导师王攀,在整理陶崇园的个人电脑时又发现其与导师交流的电邮、聊天记录等。陶家人综合这些信息认为,陶崇园的坠楼离世与导师王攀有着密切的关联,此事件在当时一度攀上了网络热搜。校方调查组介入十余天后,即发布情况通报,认定导师王攀存在与研究生认义子关系等与科研无关的行为,存在指导研究生升学就业过程中方式方法欠妥等情况,未发现其他违法违纪违规行为。学校依据有关规定,停止了王攀的研究生招生资格。也就是说,在陶崇园离世后的两年间,王攀老师没有招收新的研究生。现在两年过去了,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院拟恢复王攀老师的招研资格,并且还上了公示名单,偏偏又被眼尖的网友给盯上了,再一次引起了网络热议。最初看到关于武汉理工大学拟恢复王攀研究生导师资格的时候,某平台文章后的评论才六十多条,这才过去一个小时,网友的评论就多达三千多条,话题之热,非同一般。一起来看看网友的观点:“为师不尊,应该永久停止其教师资格”“是让他继续害学生吗”“公示的决策相关人员,败坏武汉理工大学的形象”“道德败坏,祸害学生,坚决反对他恢复招生研究生”“谁敢拜在他的门下”“败笔呀”……说真的,我是在读大学生的家长,如果说孩子考上了武汉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的研究生,即使王攀老师恢复了导师资格,不管其学术水平多么的高超,我都会坚决反对孩子选择王攀为导师,即使是学院指定王攀为孩子的研究生导师,我也会竭尽全力请求院方调整。实在调整不了,宁愿孩子不读研究生,也绝不拜在王攀的门下。道理很简单,作为指导老师,不爱生如子也就罢了,却导致了研究生失去生命。这样的老师,哪个家长敢把自家孩子送到他的门下就读?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尤其是成年人,有些东西是深入骨子里的,又怎么会在短短两年内发生根本性改变呢?也许,王攀老师在师德师风层面已经更上一层楼了,可是家长和研究生信吗?不说别的,就是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院的老师们,你们愿意把让王攀老师担任自家孩子的研究生导师吗?这答案,不说出来相信大家也知道了吧。党纪政纪处分处理决定,都有一定的影响期,期满处分处理自行解除。按说,像王攀老师这样停止研究生招生资格满一定期限后,从规则和操作层面讲,是具备恢复招研资格的。只是,恢复其研究生导师资格真的很必要吗?像王攀这样有着负面影响的老师,是否真的适合做研究生导师,当结合其现实表现,尤其是师德层面,得有一个综合的研判。若仅仅是因为处分期满,而师德师风方面没有明显改进,学校即恢复其研究生导师资格,那就是对新招收的研究生不负责。武汉理工大学贵为“211工程”大学、“双一流”建设高校,师资力量很强,导师队伍同样很强,个人觉得不缺王攀老师一个,恢复其招收研究生资格校方当慎重行事。一年一度的研究生招生考试在即,这里也提醒广大考研的友友,当你在选择研究生导师的时候,一定要穷尽一切方式,多多了解导师的情况,尤其是其负面的情况介绍,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到这个导师指导过的学长,听听学长些的说法,他们的观点最真实、最具代表性。友友们,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院拟恢复王攀老师的招研资格,你敢报读他的研究生吗?欢迎关注、留言评论。(图片源于网络,若有不妥,联系速删)
未来网高校频道3月17日讯(记者 杨子健 通讯员 熊彬)3月15日,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院组织召开第三次疫情防控期间研究生在线教学领导小组会,总结研究生培养前期工作,研究部署本学期后续工作。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分管研究生教育负责人、研工办主任、研究生院主要负责人、研究生院培养处全体人员参加会议。会议听取了该校研究生院培养处戴福祥副处长关于本学前三周研究生培养工作总结。自2月24日开展研究生线上教学以来,在各培养单位的精心组织和图书馆、督导办等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下,研究生线上教学工作有序运行,共开设382个线上课堂,25257人次研究生参加线上学习,总体运行情况良好。通过各培养单位、督导办和研究生院组织人员进行听课查课,发现了当前线上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存在课程准备不足、课堂师生互动少、个别学生迟到等在线教学不规范问题;二是存在少量单位信息报送不及时不完整、调课更新报备不及时、听课频次较少和覆盖面不够等课程监管不够细致全面的问题;三是存在少数课程信息未固化给学生带来不便,使用QQ群、微信群为主教学平台等平台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会议对规范在线课堂纪律、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衔接预案、国家级研究生培养重要资源建设、研究生教育成果奖培育等下一阶段培养工作进行了系统部署。随后,部分学院就线上教学工作进行了典型经验交流。汽车工程学院副院长范涛以“‘三重’有序组织研究生线上教学‘三段’工作”为题,全面总结了学院层面以过程为视角的线上教学整体组织工作经验。法学与人文社会学院副院长刘介明以“‘三创新’探索研究生线上实习实训新模式”为题,系统梳理了学院聚焦研究生线上实习实践,通过形式、方式、内容三方面创新,扎实推进研究生实习实践的工作经验。经济学院副院长陈冬林以“统一认识精心准备规范操作——高质量开展研究生学位论文线上预答辩工作”为题,以线上预答辩为对象,阐述了学院以“质量标准不降低、平台运行不掉链、规范执行不走样”的具体做法。各培养单位分管研究生教育副院长代表所在单位结合自身实际,梳理了本单位研究生教育,尤其是线上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并对改进和改善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最后,梁传杰院长在总结讲话中,对各单位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感谢大家对研究生教育工作的辛勤付出和所作的积极贡献,认为学校研究生教育战线的管理队伍是一支肯干的队伍、是一支能干的队伍、是一支能打漂亮战的队伍。结合当前形势,他提出要增强政治意识,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的重要政治任务,把握好政治方向,做正确政治方向的宣传员、引导员和守护人;要增强质量意识,从教育质量、学生素养、学校文化等层面深入思考加强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从认识层面上形成共识;要增强服务意识,从管理人员的基本职责上认识服务的重要性,要求研究生院管理人员切实从培养单位、师生的需求出发,换位思考,为师生做实事、解难事。结合当前的研究生培养具体工作,他从强化教学整体管理、任课教师管理和学生课堂纪律管理等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同时,他要求培养处尽快梳理各学院(部)所反映的关于研究生招生复试、学位论文撰写、论文送审、学科评估、加强学生线上教学监督等问题,适时组织召开会议研究相关问题,及时解决学院(部)所关心的问题。
文| 李彦慧欢迎关注:说教育考研党刚考上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不仅是211工程高校,而且是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支持的名校。该校的材料科学等工科专业有着很强大的实力,该校的地理位置虽然比不上北京和上海的一些名校,但至少是中上游的水平,因此很多考研学子选择报考这样一所学校。然而最近由于某研究生和导师之间的一些事情,很多网友开始怼武汉理工大学,甚至把矛头指向整个教授团,类似于教授都是“教兽”等言辞弥散于整个互联网空间。那么事实是否如此呢?来看看本校的学生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武汉理工大学的学生评价自己的老师武汉理工大学的本科生认为该教授只是个例,其他导师都还是很好的老师!不过这种现象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来自北航、西交等顶尖名校的教授在最近一年也被报道过。由此可见,考研党遇上一个好导师有多重要?这个时代的少部分人开始把一些本来很值得尊敬的职业搞得变味了,有些东西也不再那么纯粹了,逝者安息!希望校方可以像北航那样早日给出说法,毕竟后面还有无数考研党想考武汉理工大学的研究生!本校学生给考研党的建议导师的层面还存在差异,从本科毕业导师、研究生导师再到博士导师,怎么感觉越往上越要命的样子呢?女生被潜规则,男生被各种压榨,不然就不给学生毕业,而且这一切的一切不只是空穴来风,还都是真实发生的故事。果然是“毕业难”啊!越往上越难!考研党本身压力就很大,除了学业压力之外,还有各种来自生活的压力。看着同学们都挣钱养家了,自己还领着几百块钱的“赈灾款”!希望高校不要回避或者掩盖一些事实,要让社会各界起到监督的作用!刚考上“武汉理工大学”的同学也不必有心理阴影,咱不能以偏概全!
未来网高校频道2月26日讯(记者 杨子健 通讯员 侯智)2月24日,是武汉理工大学本学期开展研究生线上教学的第一天。按照该校研究生院统一安排和要求,研究生院、各学院(部)负责人和管理人员深入网上教学一线,重点就线上教学平台运行、研究生到课、教师上下课时间、课件准备、课堂教学效果等情况进行了检查,研究生院所有处级干部全面了解对口联系学院(部)教学运行情况。受疫情影响,该校目前研究生教学均采用线上教学方式开展。本学期该校研究生共有631门课程采用线上教学。线上教学开课首日,共有研究生课堂28个,涉及外国语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交通学院、管理学院等9个学院(部),共使用了中国大学MOOC、雨课堂、超星尔雅、腾讯等多种线上教学平台,共有855名研究生参加线上教学。从检查情况来看,首日研究生教学平稳有序:任课教师和学生提前做好了充分准备,按时开展教学工作;研究生按时到课,课堂纪律良好;所选线上教学平台总体运行平稳,有2个使用雨课堂平台的课堂出现了网络拥堵,任课教师按照事先准备好的预案,第一时间将主线上教学平台切换到备用线上教学平台上,稳妥有序完成今天的教学工作。在检查过程中,发现了一些开展线上教学的优秀典型。比如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梁友嘉老师所讲授的《综合地理学》课程,采用研讨式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上课积极性,与学生进行充分互动交流,学生反映良好。2月24日下午,该校副校长刘祖源主持召开研究生院工作会议,了解当天线上教学情况,研究了研究生教学工作。在听取研究生教学情况专题汇报后,刘祖源副校长对研究生教学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一是做好疫情防护,充分发挥辅导员、研究生导师的作用,关爱学生身心健康;二是实事求是做好教学方案,要充分考虑疫情给学院、教师、学生所带来的各种困难,做好疫情后的线上线下课程对接预案;三是强化服务意识,服务广大师生,尤其是对不熟悉线上教学的教师,发挥研究生院管理人员和学院有丰富线上教学教师的作用,做好一对一帮扶工作;四是发现教学先进典型,做好宣传工作,积极宣介线上教学改革的好做法、好经验。
大象新闻·东方今报记者 李长需/文 图片来源网页截图近日,有网友爆料,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陶崇园坠亡两年后,其导师——武汉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教师王攀已恢复硕士研究生招生资格。网络截图显示,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官网11月20日发布的一则《关于学校2020年通过博士、硕士研究生招生资格审核的教师名单公示》中,王攀位列通过硕士研究生招生资格审核教师名单之列。11月25日上午,武汉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对此回应,自陶崇园坠亡后,学校已对王攀处以暂停三年招研的资格,今年他提出2021年招研诉求,学校就将其列入名单并进行了公示,并于昨天已关注到网友的反应。如果王攀确实存在不符合招研的条件和原因,我们会依规处理。研究生宿舍坠亡导师被暂停招生,曾道歉并赔家属65万慰问金2018年3月26日,武汉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研究生陶崇园从其宿舍顶楼坠落身亡,警方认定为高坠死亡,排除他杀,不予立案。事发后,陶崇园的家属结合其生前对导师王攀的抱怨,以及事发后在其电脑中发现的从2017年以来陶崇园和王攀的相关聊天记录和邮件往来,认为陶崇园的自杀和导师王攀有关。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引发公众强烈关注。2018年4月8日,武汉理工大学对外发布通报称,针对陶崇园家属反映导师王攀的有关问题,经查,王攀存在与学生认义子等与科研无关的行为,以及指导学生升学就业过程中方式方法欠妥等情况。未发现王攀存在阻挠陶崇园本科毕业时到其他高校读硕士及硕士答辩、侵占学生经济利益、让学生到其家中洗衣服做家务等行为。学校已停止王攀的研究生招生资格,将根据调查事实依法依规处理。2019年3月25日,陶崇园姐姐发布微博称,在法院的调解下,陶崇园家属已和其导师王攀签订了和解协议,时隔一年,王攀认错道歉。在陶崇园姐姐公布的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法院民事调解书中,被告王攀同意于2019年3月25日在法庭的组织下就其对陶崇园在教育培养过程中的不当言行道歉,同时对失去这名优秀的学生深表痛心,对陶崇园的悲剧表示惋惜。此外,王攀同意向原告支付慰问金65万元。学校回应:目前还没找到王攀不符合任导师资格的政策和法规陶崇园坠亡两年多以后,网络近日传出王攀已恢复硕士研究生招生资格的消息。对此,武汉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一位工作人员回应,陶崇园坠亡事件发生后,学校根据教育部和学校的相关规定,已经对王攀做出了相应的处分,暂停了他2018年、2019年和2020年等三年时间的研究生招生资格。今年,他提出2021年研究生招生要求后,学院和相关部门也按照相关规定走了程序,并公示了一个相应的名单。在名单中,确实有王攀老师的名字。在公示期,他们接受学校各个部门、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如果王攀确实有不符合招生的条件和原因,他们会依规处理,并且在公示期会关注到大家的意见和建议。该工作人员说,公示期从11月20日持续到27日。从目前的反应来看,主要是网上反映的情况比较多,不少网友认为这样的老师已不适合再去当导师。网友这些带有一定情绪的回应,学校已经关注到,但学校也会按照流程和规章制度去处理王攀的导师资格问题,既要考虑广大网友的意见,也要考虑国家和学院的政策和法规,还要考虑王攀老师的个人诉求。但目前还没有找到王攀不符合任导师资格条件的政策和法规,目前有争议的地方是他出事以后网民对其导师资格有不同的意见。如果王攀认识到自身问题并会有所改正的话,学校会不会给他一个机会?该工作人员说,会按照相应的规章制度和文件去处理,公示完了之后,还要进行相应的复查,复查完才会确定最后的名单,该名单会对外公布。至于什么时间公布,该工作人员说“不会太久”。对于有媒体报道的关于学校公布的《关于学校2020年通过博士、硕士研究生招生资格审核的教师名单公示》已在学校官网“通知公告”栏查询不到的情况,该工作人员回应,此消息严重不实,现在随时可以点开,也随时可以看到。“我们公布的正式的官方文件,我们干嘛要撤掉呢?错了我们就改正错误,对了就要坚持,我们随时欢迎广大师生、媒体和相关部门的监督。”记者打开武汉理工大学网站,从其“通知公告”中,并没有看到网传的该校10月20日发布的《关于学校2020年通过博士、硕士研究生招生资格审核的教师名单公示》。其最新的更新,是10月12日的《武汉理工大学合并组建20周年活动公告(第五号)》。记者又查询了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官网,在其“通知公告”也未发现上述《名单公示》。
以高水平创新引领新时代卓越研究生教育——武汉理工大学校长张清杰在第三次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老师们、同学们:今天,我们乘着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的东风,再一次共同探讨新时代研究生教育这个重大的课题。首先我代表学校,向多年来辛勤奋斗在学校研究生培养、管理和服务一线的广大老师们和同志们,向全校广大研究生们,表示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今年7月29日召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标志着我国研究生教育全面进入新时代。学校第二次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以来,学校坚持以创新为引领,把卓越教育理念贯穿研究生教育,研究生教育实现了跨越发展,展现出蓬勃生机,为全面进入新时代奠定了坚实基础。刚才刘祖源副校长代表学校系统总结了近10年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工作所取得的显著成绩,相关单位也分享了各自研究生教育的经验,值得大家认真学习和借鉴。今年是一个很特殊的年份,疫情之下我们迎来了“两个百年”的交汇年,同时也是一个谋划未来的规划年,特别是面向未来30年学校第二个中长期发展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地位更加凸显出来。借这个机会,我就如何认识和把握新时代学校研究生教育谈几点意见。一、新时代已经把创新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的根本特征是时代发展特征在研究生教育上的集中体现。总的来讲,可以归结为“三个第一”,即创新已成为发展第一要务,创新人才已成为创新第一资源,研究生教育已成为创新人才第一源泉。从时代发展特征上看,创新已成为发展第一要务。由创新所推动的社会变革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正在引发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个变局最深刻的内涵就是新一轮工业革命蓄势待发,由此所造就的新科技中心、经济中心以及引领性国家,将彻底改变世界格局,其最根本的动因就是创新。因此,中美竞争才会从贸易战上升到科技战,从竞争对手上升到战略对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所谓颠覆性技术、“卡脖子”技术、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等不仅仅是一个科技问题、经济问题,而是事关国家发展大局、事关世界格局的重大战略问题;所谓创新也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创新,而是高水平的创新、高质量的创新、颠覆性的创新。新时代,创新者胜,高水平创新者胜,高质量创新者胜,颠覆性创新者胜。所以,被世界媒体称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文件——面向新时代发展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把创新列在其十二大战略任务的第一位,从战略发展上把创新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并明确提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由此吹响了新时代发展的号角。因此,如果说发展是第一要务,那么创新就是发展的第一要务。这是我们必须要牢牢把握的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的时代特征。从创新要素构成上看,创新人才已成为创新第一资源。世间万事万物都离不开人,人是首要因素,也是决定性因素,体现在创新上也不例外。创新从人开始,到创新成果,到推动发展,到造福人类,人在创新链上既是开始,也是结束。因此,新时代在把创新提升到前所未有高度的同时,也把创新人才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一方面,新时代是一个高水平创新的时代,需要的是高水平创新人才;新时代也是一个高质量创新时代,需要的是高质量创新人才;新时代更是一个颠覆性创新时代,需要的是颠覆性创新人才。另一方面,颠覆性技术、“卡脖子”技术、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等所造就的企业困境、经济困境、发展困境,根本上是创新人才困境,源于高水平创新人才、高质量创新人才、颠覆性创新人才的严重缺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创新人才汇聚、培养、产生、使用才会成为我国亟需破解的时代课题,成为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发展核心驱动。从创新人才来源上看,研究生教育已成为创新人才第一源泉。所谓研究,就是要创新,这是研究生的本质属性,也是现代大学得以确立的重要标志,因此培养创新人才是研究生教育天经地义的事。纵观世界发达国家,无一不将研究生教育置于吸引全球优秀科研人才、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的战略高度进行规划。通过培养未来科学与工程领袖人才、培养具备高级知识的科技人才、培养大量训练有素的研究生,开展突破性原始创新和变革性技术创新,直接推动经济增长和国家繁荣。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1978年我国研究生招生数为10708人,到2020年招生数已突破110万人,研究生群体已成为国家创新体系中最为活跃的生力军,研究生教育已成为创新人才第一源泉。研究生教育进入新时代,就是要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高质量创新人才、颠覆性创新人才。这是我们必须要牢牢把握的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的本质特征。二、坚持以高水平的创新引领一流研究生教育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的根本要求是时代发展要求在研究生教育上的集中体现。坚持创新引领,以高水平创新引领研究生教育,以高水平创新构建研究生教育目标、教育理念和发展思路是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的根本要求。新时代研究生教育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三领人才”研究生教育目标。创新才能引领,引领人才就是创新人才。正是基于这一核心理念,学校在第二次研究生教育会议上,提出了“三领人才”研究生教育目标。一是研究生作为学术前沿领域创新人才的后备军,研究生教育直接关系到学校在学术前沿领域的突破和进展,为此,学校以世界一流学科为牵引,推进重大科技创新,聚焦于优势学科和专业,培养引领科技前沿的拔尖创新人才;二是研究生作为三大行业创新人才的主力军,研究生教育直接关系到行业重大关键技术的突破和进展,为此,学校以行业重大需求为导向,推动行业转型升级,专注于特色优势学科和专业,培养引领三大行业的行业领军人才;三是研究生作为中部崛起战略和武汉市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先头军,研究生教育直接关系到区域发展重要科技需求的突破和进展,为此,学校推动自然与人文交融,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引领区域发展的创新创业人才。“三领人才”根植于学校的厚重历史,成长于学校的办学土壤,并通过“十二五”“十三五”规划建设,在全国研究生教育格局中特色鲜明、独树一帜,极大地推动了学校研究生教育的创新发展。新时代“三领人才”培养要突出高水平创新、高质量创新和颠覆性创新,引领科技前沿要突出颠覆性技术和“卡脖子”技术创新,引领三大行业要突出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创新,引领区域发展要突出区域发展新格局,为“三领人才”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新时代研究生教育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真理追求和创新能力为导向的研究生教育理念。把卓越教育理念贯穿研究生教育是形成学校研究生教育理念的基础。把卓越教育理念贯穿研究生教育就是要把“卓越追求”和“卓越能力”贯穿学校研究生教育,从而形成以“真理追求”和“创新能力”为导向的学校研究生教育理念。面向新时代,学校研究生教育要立足“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一方面,要以“真理追求”立德。真理追求要求我们的研究生教育要充分关注对研究生内在精神的引导和塑造,确立以真理为导向的道德、价值和内心世界的取向和标准,使创新活动沿着真理的康庄大道行进,真正地贡献于人类的文明和进步,特别是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才智,这是研究生教育立德之根本。另一方面,要在立德基础上以“创新能力”树人。创新能力要求我们的研究生要有“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要有“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治学态度,要充分尊重创新的规律,要深刻把握新一轮工业革命将导致的科技、经济、社会的重大变革,要具备历史视野、学术视野和国际视野,特别是要能够在自己最具创新力的阶段产生人生第一个震撼性的意念,从而真正提升创新能力,这是成才之根本,也是研究生教育树人之根本。研究生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承担着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推动科研创新的双重使命,强调育人与科研有机衔接,强调科研服务于育人。因此,要以“立德树人”为导向,赋予学校研究生教育理念新的时代内涵。新时代研究生教育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创新为主线的研究生教育发展思路。围绕“一条主线、两个方向、三大领域”的学校研究生教育发展总路线,要通过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增强其历史生命力。第一,围绕“创新能力、创新思想、创新成果”这条创新的主线,要突出高水平创新、高质量创新、颠覆性创新,进一步强调“以人为本”,以研究生为本,突出研究生的个性和兴趣,而不是以导师的需求、项目的需求或其他东西为本;进一步强调“创新引领”,以学术创新引领研究生教育,突出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成果,而不是以知识、文凭、学历或其他东西为引领,这也是《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要求。因此,这条研究生教育主线要在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中发扬光大,成为学校研究生教育永恒的主线。第二,坚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个方向上的创新,一方面要突出颠覆性技术、“卡脖子”技术、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行业共性技术在顶层设计中的地位,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引领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占据主动;另一方面要坚持以研究生为中心,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思想,对旧有的学科体系、专业方向和教育体制形成强大的改革压力和动力,并通过重大改革和创新,形成以新思想新成果为基础的新的学科体系、专业方向和教育体制,不断推动大学的发展与超越。第三,推进以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学科建设、导师队伍、管理制度“三大领域”改革,一要更加突出“双一流”建设,以世界一流学科为牵引,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构建新时代学校研究生教育学科体系;二是要继续实施“15551”人才工程,特别是要按照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要求,构建学校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导师队伍体系;三是要努力推进现代大学治理,推进以提升研究生高水平创新能力建设为核心的管理制度改革,构建学校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管理制度体系。三、以一流研究生教育支撑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的根本方向是时代发展方向在研究生教育上的集中体现。时代的潮流已经指向教育强国战略目标,世界一流大学是教育强国的重要标志。未来30年,学校第二个中长期战略规划将围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通过“强基固本、全面发展、超越引领”三步走,全面建成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实现建设让人民满意、让世人仰慕的优秀大学的战略目标,这是学校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根本方向。新时代研究生教育要全面支撑学校未来30年“强基固本”的战略目标。2021年至2025年“十四五”时期是学校“强基固本”时期,学校将通过全面提升“2020卓越行动计划”,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行列。一是强思想之基,固制度之本。强化办学思想体系,推进理念创新,构建新时期战略发展理论,提升“三领人才”理念,修订大学章程,构建全新制度体系,奠定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思想基础。二是强学科之基,固人才之本。构建一流学科、一流专业建设架构和体系,面向新时代凝练重大学科方向、汇聚高端学术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在世界大学格局中努力赶超,奠定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学科基础。三是强物质之基,固校园之本。完成南湖校区南院规划建设和“三区五片”学科布局,实现财经规模和办学资源大幅增长,构建充满活力的“环理工大创新经济圈”,奠定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物质基础。四是强改革之基,固治理之本。推进新一轮综合改革,构建具有武汉理工特色的现代大学治理模式和治理结构,进一步提升现代大学治理能力,形成世界一流大学治理能力。新时代研究生教育要围绕强基固本的要求,进一步提升“三强人才”培养理念,强化学校卓越人才培养的基础;进一步推动新时代学科创新、科技创新和导师队伍建设,强化学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学科基础、科技基础和教师队伍基础;进一步构建新时代研究生教育体制机制,强化一流大学治理基础,全面支撑学校在这个阶段强基固本的战略目标。新时代研究生教育要全面支撑学校未来30年“全面发展”的战略目标。2026年至2035年是学校“全面发展”时期,学校将通过“十五五”“十六五”两个五年规划建设和发展,初步建成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一方面学校国际和国家一流学科专业全面发展,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成为世界顶级学科,工程学、信息科学、设计艺术学成为世界一流学科,理学与经管学科成为国家一流学科,全面支撑“三领人才”培养,全面支撑重大科技创新,全面支撑高水平国际合作,全面支撑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另一方面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能力全面拓展,进一步拓展为国家战略、三大行业和武汉国家中心城市的服务能力,进一步拓展为新材料、信息、新能源、高端制造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服务能力,进一步拓展为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一体化等区域发展的服务能力。新时代研究生教育要围绕全面发展的要求,以高水平“三领人才”培养、全面学科创新、全方位社会服务,全面支撑学校在这个阶段全面发展的战略目标。新时代研究生教育要全面支撑学校未来30年“超越引领”的战略目标。2036年至2050年是学校“超越引领”时期,学校将通过“十七五”“十八五”“十九五”三个五年规划建设和发展,全面建成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一是卓越人才培养能力的超越引领。完成向“三领人才”培养的战略转型,引领科技前沿、引领行业发展、引领区域发展。二是办学质量和水平的超越引领。完成向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转型,建成让人民满意、让世人仰慕的优秀大学。三是大学文化影响力的超越引领。全面形成基于学校大学理想和办学思想体系的一流创新模式、一流治理模式和一流大学校园,武汉理工大学成为亮丽文化名片和地理标志。新时代研究生教育要围绕超越引领的要求,坚持把卓越教育理念贯穿研究生教育,以高水平的“三领人才”培养、特色鲜明的研究生教育模式、独树一帜的研究生教育文化引领学校迈向卓越,全面支撑学校在这个阶段超越引领的战略目标。同志们、老师们、同学们,今天我以“以高水平创新引领新时代卓越研究生教育”为题简要阐述了学校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的根本特征、根本要求、根本方向,核心是要牢牢把握创新这个时代发展的特征和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以我们重大的责任、更高的站位和创新的思路,全方位构筑起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学校研究生教育目标、教育理念和发展思路,以新时代卓越研究生教育支撑学校发展,引领学校发展,为在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让人民满意、让世人仰慕的优秀大学共同奋斗!(通讯员:武汉理工大学万新安)
武汉理工大学将在襄阳建设3000-5000人的研究生学院?这个消息不是忽悠人的,这是个实锤。不信请看主流媒体的消息报道——7月25日,武汉理工大学、国家电投集团、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调研座谈会在襄阳市举行。座谈会上,襄阳市与武汉理工大学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及建设技术转移中心协议,双方共建研发平台,开展科技研发,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并进行人才培养与教育合作。也就在这个会上,武汉理工大学校长张清杰说,武汉理工大学有意向在襄阳建立一个三千人至五千人的研究生院,把学校的一部分研究生教育放在襄阳来办,培养襄阳的工程硕士、工程博士和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人才,为襄阳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同时,武汉理工大学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园,也可以在襄阳设立分园,助推襄阳大学生创新成果转化、创业团队孵化。湖北省委常委、襄阳市委书记李乐成要求,市政府要以最快的速度与武汉理工大学进行对接,落实办学规模、专业设置、项目选址等细节,推动研究生院在襄阳尽快落地。对于这个新闻,襄阳媒体及时给与了报道。但是,媒体没有深度去解答广大读者的疑问,襄阳为啥对大学这么渴求?作为一个在襄阳工作生活了近16年的新襄阳人,现在对襄阳的教育状况也有了一些了解。目前,襄阳严格意义上来说,就四所高校。而与同类城市宜昌来说,襄阳的大学就少了一所。襄阳的高校不叫大学,而叫“”学院“。在中国的国情之下,大学的名头当然要比学院要高一个层次。宜昌有三峡大学,而三峡在世界上很有名,所以这个大学的名头也就更响一些。那同样是本科院校的湖北文理学院和三峡大学,他们在国内的排位如何呢?俊哥搜索到最新2019版的排名,发现两者差距巨大。从这个排名来看三峡大学,在全省排名为第13位,在国内排名为216位。湖北文理学院在省内排名27位,在全国排名567位。在办学层次上,三峡大学被称之为区域一流大学,而湖北文理学院被称之为区域知名大学。从星级指标上,三峡大学为3星级,湖北文理学院被称之为1星级。看了这些排名及关键词,作为一个襄阳人,当然觉得有点掉地底气。因为在基础教育方面,襄阳那可是吊打宜昌。襄阳11年贡献了12个高考状元,2019年录取清华北大的学子有62名。这些显赫的成绩,湖北其他城市望尘莫及。但是说起襄阳的高等教育,襄阳人昂起的头颅瞬间就低了下来。一个城市与一个城市的竞争,不仅表现在经济实力的竞争上,更表现在软实力上。科技研发力量、教育水准、能否提供更高级别的人才资源,是当前很多城市都在极力推动的事情。前段时间,武汉抢人更加积极,只要是专科以上的大学生,都可在武汉落户。不光本人可以落户,家人也可以落户。争抢人才大战,不仅各省会城市、一线城市在争,在各地副省域中心城市来说,为了缩小和省会城市和一线城市的差距,也纷纷推出各种政策。襄阳是智圣诸葛亮躬耕过的地方,历朝历代也是名人辈出。但到了近代,高等教育一直比较薄弱。其实,高校不多、层次不高,并不只是一个城市的面子问题,更是制约一个城市长久发展的里子问题。俊哥常年采访企业界人士时,都遇到一个共同的话题,襄阳的企业很难招到好人才。不得已,襄阳很多发展潜力很大的企业,把总部搬到了上海、武汉。比如,襄阳的追日电气、回天胶业设立了双总部,上海是总部,襄阳是总部,其实明眼人可以看出,人家的真正总部已经转移到上海。就连很多创业初期的企业,在企业快速发展需要招人时,也开始在外地设立分公司。俊哥报道的蜂云软件,今年4月底就在武汉设立了分公司。原因如何?因为在襄阳一年收到的科技人才的简历才有上百份。可到了武汉去招人,人家一周就收到了几百份简历。襄阳的企业要发展,要持续的发展,科技创新能力必须跟上。而如今襄阳发展的一大支柱六大产业中,汽车、农产品深加工、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医药化工等行业,都急需大量的高科技人才。而这些所需要的研究人才大都是硕士以上学历,而目前襄阳的高校还没有这种资质培养,而且所开的专业里,很多都与襄阳结合的不太紧密。反观宜昌的高校,与宜昌的主业很匹配,水电、电力、旅游等等院校,培养的人才大部分本地可以消化、选用。而襄阳高校培养的人才毕业后,大都流出襄阳。一个是无法培养出高精尖人才,一方面是培养的实用性人才在本地又吸收的不太多。襄阳的高等教育,为本土经济发展培养的人才,相对而言转换率较低。这也就是襄阳高校如何提档升级并且要结合当地实际开设专业培养人才需要努力的方向。去年,曾有消息曝出,襄阳准备整合几所学校,建设湖北交通大学。消息一出,群情高涨。但是高校的建设及批准,不是襄阳政府所能左右的,涉及到省级主管部门甚至教育部。所以,襄阳迅速能够建立一所大学,难度太大。如今,在省内、国内排名都靠前的武汉理工大学要在襄阳建立研究生院并建立分支机构,对襄阳来说真可谓瞌睡遇到了枕头,恰当其时。湖北省委常委、襄阳市委书记李乐成曾说,襄阳基础教育实力雄厚,但高等教育是一大短板,是市委市政府的“心头之痛”。襄阳要建设汉江流域中心城市、要在高质量发展发挥引领带动作用、要打造“一芯之心、两带之极、三区之柱”,必须在高等教育上寻求突破。武汉理工大学在襄阳设立研究生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对襄阳发展意义重大。我们也真诚的希望,更多的武汉高校能够感受到襄阳发展的需要,在襄阳办更多的分院及合作机构。这样就会更快的提升襄阳的整体软实力,让襄阳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上更快一步,让千古帝乡智慧襄阳名副其实,能够拥有更加辉煌的明天。(作者:姜宗俊)
9月15日上午,武汉理工大学在南湖体育馆举行2020年研究生开学典礼暨奖励大会。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学院党政负责人、分管研究生工作副书记和副院长,各科研基地分管研究生教育的负责人,各学院研工办主任,获得高水平科研成果和高水平竞赛获奖的研究生代表,研究生导师代表,2020级全体研究生等6000余人参加。会议由副校长王世杰主持。大会在雄壮的国歌中拉开帷幕。王发洲副校长宣读《关于对2019-2020学年研究生科研成果进行奖励的决定》《关于对2019年研究生高水平竞赛获奖成果进行表彰的决定》。出席大会的校领导为高水平科研成果、高水平竞赛获奖的研究生代表颁奖。张清杰校长以《研究生在提升学校创新能力和国际声誉中的重要贡献与使命》为题,为2020级全体研究生上了一堂生动的开学第一课。他传达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与批示精神,对全体研究生新生提出了殷切希望。他指出,研究生教育在国家发展和学校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研究生是学校学术前沿领域创新的后备军,是建材、交通、汽车“三大行业”拔尖创新人才的主力军,是国家中部崛起战略和武汉市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先头军。他强调,我校研究生在推进学校原创性成果突破、发表高水平高质量论文、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对提升我校创新能力和国际声誉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他用吴新鹤、段乐乐、胡泽启等15位研究生在创新创业、参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参加志愿服务、抗击疫情等方面的典型故事,激励研究生新生尽早树立学业发展目标,更加明确肩负的使命与责任。张清杰校长要求,2020级全体研究生要以“学者风范”塑造自己的人生特质;要把“立志于学,三十而立”作为追求卓越的内在要求;要把自己深度融入学校的文化和精神,不懈努力奋斗,拓展成功的边界;要具有比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宽阔的心灵世界,以“心所至,无所不至”的人生境界不断开创自己的宏伟事业和锦绣前程。刘祖源副校长作了《全面贯彻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大会精神 推进学校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报告,围绕现有基础与建设目标、重要举措与培养成效、学术道德与安全教育三个方面,介绍了学校学科建设发展基础,明确了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目标,阐释了学校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提出了严守学术道德底线与增强安全防范能力的具体要求,希望全体研究生以“学者风范”不断创造出属于自己、也属于这个时代的卓越人生,不断开创自己的宏伟事业和锦绣前程。化学化工与生命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徐俊作为研究生老生代表发言,从立足新时代,勇担新使命,做新时代的新青年,将个人梦想融入中国梦,分享了在研究生学习中科研和生活方面的体会。法学与人文社会学院硕士研究生万琴作为研究生新生代表发言,她从理想信念、潜心治学、心怀家国三个方面和新生们一起憧憬了研究生阶段的生活和学习。汽车工程学院黄妙华教授作为导师代表发言,她从以思想为师、坚守初心使命,以科研为友、竞逐学科前沿,以健康为伴、开启精彩生活三个方面提出期望,希望2020级研究生能够用心对待生活中的“得”与“失”,追寻未来的美好人生。大会在全体师生一起高唱校歌《卓越之歌》中圆满结束。来源:武汉理工大学 通讯员:李辉鹏、张琴 摄影:姚洪 审稿人:谢中清
8月18日至21日,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指导,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电子学会共同主办的“兆易创新杯”第十五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总决赛于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举行。我校研究生斩获6项全国奖项,其中技术类全国一等奖1项、全国二等奖2项,创业类全国二等奖1项,企业命题类全国二等奖1项、全国三等奖1项。学校获最佳组织奖和突出贡献奖。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以下简称:研电赛)是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中国电子学会联合主办的研究生学科竞赛,是学位中心主办的“全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活动”主体赛事之一,是面向全国在读研究生的一项团体性电子设计创新创意实践活动,是全国高校及科研院所积极参与的主流赛事。其目的在于推动信息与电子类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提高研究生的实践创新和团队协作能力,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第十五届研电赛共有来自全国262所高校及科研院所3818支队伍参赛,15000余名研究生报名参赛。大赛先由8个分赛区初赛筛选,最终109所高校的402个项目晋级全国总决赛。比赛自今年4月启动以来,我校作为华中赛区的举办方,科学谋划、精心组织、积极沟通,克服疫情带来的重重困难,多渠道发布赛事信息、积极动员师生报名、广泛收集参赛作品、组织专家评审,全力做好赛事各项保障工作,确保比赛顺利进行,得到了竞赛组委会、参赛师生、评审专家的高度评价,同时也为我校在全国总决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次比赛获一等奖是在我校获中国研究生十大系列创新实践大赛之能源装备大赛特等奖、智慧城市大赛一等奖、数模比赛一等奖之后又一项大赛一等奖的突破。学校高度重视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致力提升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2019年,我校研究生在中国研究生十大系列创新实践系列大赛等国家级、省部级各级各类创新竞赛中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共238项,创历史新高。近两年,学校举办研究生能源工程大赛、研究生数字技术大赛、电子设计大赛、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等校内赛,累计1274名研究生参与,821名研究生获奖。来源:武汉理工大学
未来网高校频道3月30日讯(记者 杨子健 通讯员 叶楠)3月25日,武汉理工大学召开研究生教育专题网络会议,部署当前研究生教育重点工作。该校副校长刘祖源,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分管研究生教育负责人、研工办主任及研究生院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校学位办主任童泽望主持。 会上,该校研究生院管理处(研工部)副处(部)长兼研究生招生办主任严岿围绕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增量指标分配工作、学位办副主任安江涛围绕疫情防控期间保质有序推进研究生学位授予工作等当前研究生教育重点工作进行了专题部署。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就当前重点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并针对疫情防控期间研究生教育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具体建议和对策。 刘祖源指出,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研究生院按照上级部门的工作要求,对今年的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工作和学位授予工作做出了周密的部署和细致的安排。各研究生培养单位要高度重视招生工作,坚持服务学校改革发展需要和质量提升导向,严格执行招生程序,遵守招生纪律,不断优化招生资源配置,大力提升学校研究生教育的整体质量和水平;各单位要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和服务意识,精准掌握本学期每位申请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进展情况,对受疫情影响的研究生要提供“一人一策”的点对点服务,在确保学位论文质量标准不降低的前提下,简化程序,优化服务,帮助满足条件的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位申请工作,尽可能降低疫情对研究生毕业和学位申请的影响。 童泽望主任在主持会议时强调,各研究生培养单位要及时组织学习和传达本次会议精神,落实落细当前学校研究生教育各项重点工作,认真做好今年研究生招生增量指标细分和研究生线上申请学位等工作,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学校研究生教育各项工作保质有序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