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超然8月初,武汉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研究生皮超然获得了国家留学基金委(CSC)公派出国留学的资格,将奔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留学生活。2019年11月,武汉科技大学省部共建耐火材料与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先进材料与纳米技术研究院霍开富教授团队的论文“In Situ Formation of N-Doped Carbon-Coated Porous MoP Nanowires: A Highly Efficient Electrocatalyst for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 in a Wide pH Range” 在工程材料类TOP 期刊《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影响因子:14.229)发表,其中皮超然是第一作者。在博士期间皮超然便听过南洋理工大学氧还原研究小组的报告,给他的印象十分深刻,皮超然觉得一些理论和机理研究的很透彻。“我希望能在国外的实验室尝试一些在国内学习没有做过的项目,也期待能使用一些国外比较先进的科研装备,学习一些不会的操作和技能。”皮超然表示。“前辈的帮助让我受益良多”在决定考研前,皮超然便受到学校里师兄们的带领。由于考研时数学的失误,皮超然决定直接回到本校进行研究生的进修。“当时科研对我来说十分陌生,我也不知道自己的科研道路是怎样的。”皮超然回忆道。在确定电催化作为自己的主要研究方向后,皮超然第一次走进研究小组,认识了科研路上的师兄黄超。在完成研究任务的过程中,黄超和他做同一个课题,“师兄会提前给我介绍实验原理,并带着我进行实验。”皮超然表示。皮超然所在小组科研氛围很好,大家有什么问题会一起讨论,师兄师姐们愿意向皮超然分享自己学到的知识。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负责内容,做出来结果后相互进行展示。皮超然在遇到瓶颈时,会向师兄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向师兄虚心请教,“我们乐于分享、乐于讨论,没有个人的小心思,都想着把这个事情做好。”皮超然表示。导师的引领同样让皮超然受益良多,在每一个项目开始前,导师都会提醒皮超然做好实验前的准备。皮超然会提前列出实验的计划,把实验目的标清楚,减少在实验中由于疏忽而导致偏离实验方向的轨道。同时他还会阅读文献资料,理解实验的原理,寻找实验的意义,并找到创新点且自行提出问题,在实验中寻找答案。在做好所有工作后,导师会给皮超然再次点清研究方向,并在皮超然进行的每一步实验操作后给出建议。前辈们的引领让皮超然感受到科研中的乐趣,“不管是师兄师姐还是我的实验导师,他们给我的帮助都让我受益良多。”皮超然表示。“发表论文,是我科研路上最开心的事情”刚开始做高质量论文,皮超然没有太多经验,写论文遇到问题,只是去翻阅文献找寻相应解决办法。但经过导师指点,皮超然很快掌握了一篇论文的核心思路。“导师简洁的教会我写论文的方式和模板,给了我很多的施展空间。”皮超然说道。在导师的带领下,他凭借着对科研内容透彻的理解,能够顺利完成每一篇论文的初稿。在反复修改论文的过程中中皮超然经历过许多挫折和失败,修改好的文章不断地被导师打回,文章内容需要反复修改二十余次。皮超然并没有放弃:“既然有问题,就要马上解决。”回想起修改论文的那段时间,把修改好的文章交给导师时,皮超然就像期末考试结束后期待考试成绩一样激动。导师对文章的细节检查得十分严格。在一个段落中,标点有一处错误,或者多了少了一个空格,导师都会及时发现并要求皮超然改正。“在参考文献中,不小心将一个英文名字的大小写字母混淆,导师也能够及时指出。”皮超然对这件事情记忆犹新。皮超然表示,导师的认真严谨,让他养成了注重细节的习惯。有一次审稿人提出,论文中对于气体产物的证明不严谨。为了能够将论文完成的更加细致,皮超然询问了很多实验室中的器材类型,最终在材料化学实验室借到了气象质谱试验仪。借助气象质谱仪,皮超然完善了实验内容,证明气体产物中有氢气。看到论文发表后,皮超然感慨道:“能够成功发表论文,是我科研路上最开心的事。”“学会适当的去放松,会让大脑在实验时更加灵敏”虽然科研任务复杂且繁重,但皮超然仍然在空闲时间选择拓展眼界,把时间用在自己的兴趣爱好上。“我每天早上八点半打卡,晚上十点半打卡下班,每周有六天工作,在空闲时间我会选择放松自我。”皮超然表示。每个周日都是皮超然的放松时间,听音乐、跑步,或者和朋友谈论科研时事。皮超然会完全放下科研任务的压力,这种安排让皮超然感到在学校的生活十分充实,不管是科研实验还是自我放松,皮超然都会全身心去对待,“我始终坚持着‘做实验就要全身心的投入,放松就要完全释放出压力’的思想。”在兴趣爱好方面,皮超然自己热爱音乐和诗词,遇到喜欢的歌曲也会进行改编。皮超然报名过学校的诗歌朗诵大赛,在每天的实验任务完成后,他独自一人来到教学楼的十楼会议室进行排练,根据每首诗歌的意境来进行配乐、分词。从院级比赛第一到校级比赛第一,一次次的经历让皮超然发现参加其他比赛可以扩充自己其他方面的学识,不再拘泥于科研理论,减轻大脑对科研问题的紧张度。皮超然回忆这段经历道:“学会适当的放松,我的大脑就可以得到休息,从而在做实验时反应更加灵敏。”来源:武汉科技大学,通讯员:陈佩宁,见习记者:姚雄伟
“学生姓名:吴沈卉,录取院校:北京大学。”面对电脑上短短一行字,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大四学生吴沈卉几乎在一瞬间就落泪了。“一年以前,我为自己定下了考北大研究生的目标,一年之后我做到了!”吴沈卉坚定地说:“没想过要放弃,只想过全力以赴。”记者了解到,吴沈卉是我校珠宝学院14级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的学生,2018年3月通过了北京大学的研究生考试,被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地质学专业拟录取。在校期间,她曾多次获得校级奖学金,并于2018年5月11日获得由北方国际大学联盟授予的“理事长特别奖学金”,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马斯金教授为其颁发获奖证书。得父母支持 考研之路并不孤单吴沈卉表示,自己能成功考上北京大学的研究生,离不开父母的支持。当初确立目标时,吴沈卉接受了来自四面八方的质疑,“不可能的,放弃吧”、“做做梦就好,别太较真。”这样的语句,吴沈卉几乎每天都能听到,这也让她一时产生了动摇,“是父母让我坚定了自己的选择,他们告诉我,不要去理会别人的目光,无论结果怎样,他们都会以我为豪。”吴沈卉对记者说,父母从小就鼓励自己要勇敢的尝试,做事情要有自信。“我也知道盲目自信并不是好事,还是要对自己有一个合理的认知。”吴沈卉表示,也许当初自己的目标在别人看来遥不可及,但坚持到最后,结果一定是好的,“不要过于在意别人的眼光,做好自己的事情,我每天都会对自己说:吴沈卉,你就是要考研!你一定能考上北大!”把握方法 能力与心态同样重要说起考研的经验,吴沈卉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她坦言:自己考研从准备到成功录取,其实只准备了一年左右的时间。在学习方面,她认为规律的作息时间和饮食习惯对于保障每天的学习效率来说非常重要,“英语对于考研成功与否至关重要,需要提前做好充足的准备。一旦定好目标,就要全身心地投入去复习迎考。”吴沈卉回顾自己复习备考的那段时间,“每天早上八点准时起床,晚上十二点之前一定准时睡觉,绝不熬夜。”这样规律的作息保证了自己每天11个小时的有效学习时间,根据不同的时间段安排不同的方法来学习,早上起来读书和背诵,晚上临睡前背诵,这两个时间段的记忆力比较好。平时听听音乐,出去跑跑步来减轻压力。对于自己的学习整体计划,吴沈卉也一直有着十分清晰的规划。她表示,对于不同的科目自己的复习计划与安排的时间也各不相同,主要是采取阶段性的复习方法,根据各个科目的掌握情况不同来拟定适合自己的复习计划。说起自己的考研经历,吴沈卉显得十分从容淡定。“英语是需要积累的,因此我从去年三月份就开始准备了,而专业课和总体科目的复习则是从暑假开始,政治则从9—10月份才开始着手复习准备。”吴沈卉根据自己的经验,为想要考研的学弟学妹提出建议。查漏补缺 薄弱部分逐个击破吴沈卉表示,英语一直是自己的薄弱学科,关于英语的学习,吴沈卉认为,最重要是方法。她感叹道:很多人都是看似做了很多题,以为自己做过一遍就会了。但事实上一边做完以后隔了一段时间再拿出新的复印版再做一遍其实还是会再一次犯同样的错误,并没有发挥那些题真正的效用。“没有必要一定要做很多题,但是一定要保证做过的题都理解透彻了,隔一段时间再做一遍,看自己是否还会再犯同样的错误。”吴沈卉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查漏补缺,达到做题的目的。“研究生备考过程是一个持久战,学习上遇到瓶颈也是正常的现象,我的解决方法是保持好的心态,转换一下思路,先学习别的学科。”吴沈卉告诉记者,和很多人一样,在考研的过程中自己也遇到过很多困难,尤其是自己定下的目标还是北京大学,所以自己在临考前有很重的心理压力,害怕自己考不好。“但我会尽量不去想考试该做什么还是继续做什么,一旦开始了,就从未想过要放弃,半途而废意味着之前的努力都全部白费了。”吴沈卉说到,研究生考试是选拔性的,这意味着你只有比和你一起竞争的人更努力更加优秀更加拼命,最后的胜利者才会是你。再苦再累也要咬牙坚持,决不辜负自己。(大学生通讯社记者 吕思辰)
人工智能领域的国际顶级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录用发表了武汉科技大学信息学院柴利教授团队撰写的论文,这是武汉科技大学在该期刊发表的第一篇科研论文。该论文的第一作者为武汉科技大学青年教师宋笑影博士,通讯作者为柴利教授,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张竞新教授为共同作者。第一单位是武汉科技大学冶金自动化与检测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IEEE T PAMI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顶级国际期刊,2019年影响因子为17.86。该论文创新性地提出一种基于图信号处理的化合物物理化学/活性性质与结构之间定量关系(QSAR/QSPR)的模型学习框架,解决了现有方法不能有效区分具有相同图结构化合物的瓶颈问题,算法的预测性能及稳定性显著优于现有方法。首次在原子节点上引入多维信号,设计了具有高辨识度的分子描述符。在此基础上,构造了一个新的分子描述符图结构并利用图滤波器的高通特性增强描述符变量间的差异性,建立了性能更优更稳健的非线性QSAR/QSPR模型。该项研究成果首次尝试从图信号处理与机器学习的角度研究化合物的QSAR/QSPR建模问题,为化合物的预测和分类提供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新方法,对图学习与化合物结构分析等领域的交叉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近日,科科又迎来了好消息接国家科技部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通知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张一敏教授团队牵头申报的“多金属页岩清洁利用与固废全过程控制关键技术”成功获批!该项目由武汉科技大学牵头,联合了国内10家固废及页岩清洁利用领域的优势单位,获批经费1657万元,实施周期为4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黄晶老师为项目负责人。项目聚焦我国大宗多金属页岩开发利用中钒镍钼分离回收效率低,环境问题长期得不到实质性解决等重大问题,以关键基础理论-核心提取技术与装备-组分分离与增值利用-全过程污染控制-尾渣综合利用为研究重点,形成具有重大推广价值的产业化集成示范。项目成果将有力推动我国多金属页岩传统产业向战略新兴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提升沿江重点多金属页岩行业清洁生产和综合利用水平,支撑我国多金属页岩资源集聚区长江流域、南水北调水源涵养地的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项目的成功获批,彰显了武科大在固废及页岩清洁利用领域的领先地位,而项目的实施也将进一步推动我校在相关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发展。此次的项目申报,学校高度重视并周密部署,科学技术发展院全程跟踪指导,是武科大主持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又一重要突破,将推动学校科研实力再上新台阶,助力学校“十三五”规划目标顺利完成。同心戮力不断前行武科大再创佳绩科科的每一个进步离不开武科大人的辛勤付出让给我们一起为TA们点赞!来源:武汉科技大学 编辑:王文宇 图片:梅文清 邱梓怡 材料来源:科发院 出品:党委宣传部
远程复试中,考生要求双机位、通过人脸识别和人证识别,严防“替考”等违纪违规行为。5日,华中科技大学公布,今年研究生招生复试采用网络远程复试方式,通过统一的系统平台,综合运用“双识别”(人脸识别、人证识别)及“四比对”技术(与学信网报考库、学籍学历库、公安部人口信息库、考生诚信档案库等比对)对考生资格进行严格审查。此前,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多所部属高校也相继发布在研招中采用网络远程复试的要求。据悉,华中科技大学研招复试时间从5月中旬开始,分院系、分时段组织复试。复试采取差额形式,生源充足的院系差额比例一般不低于120%。合格生源不足120%,按实际情况组织复试。除“双识别”外,要求考生端通过“双机位”实现远程面试和环境监控,考官端在考场集中组织对考生进行考核。考核过程全程录音录像。考生顺序、考官分组、试题等随机抽取。所有拟录取考生都必须进行复试。复试成绩总分为100分,复试不及格者(低于60分)不予录取。各类加试成绩不合格者不予录取。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复试环境要求整洁 武汉大学复试工作安排在5月初至6月上旬进行,同样采用网络远程复试。考生应提前准备好硬件设备和网络环境,安装相应软件,知晓参加远程复试流程和相关要求;一般应选择安静、封闭的房间环境进行远程复试,力求环境整洁,声音清晰,避免无关人员干扰;复试期间所有行为均应在摄像头覆盖范围之内。 武汉理工大学复试时间安排在5月12日至19日,要求考生面试环境相对独立、无干扰,面试期间不得有其他人在场;面试环境光线明亮,确保复试专家能够看清考生。 主机位和辅机位有角度要求 武汉理工大学远程网络面试采用主机位和辅机位“双机位”视频模式,考生需准备2部手机,使用手机支架或其他方式对手机进行固定,避免因来电震动等情况致使手机跌落。同时要求主机位手机用于面试时考生与复试专家互动,考生本人正对手机摄像头,保持坐姿端正,面部、上半身及双手在画面中清晰可见;辅机位手机从考生后方成45°拍摄,要保证考生及主机位屏幕被复试专家组看到。 “双识别”严防“替考” 武汉大学规定考生不按时参加复试的,视为自动放弃复试资格。考生参加复试须按照培养单位要求,核验本人身份证、毕业证书原件(应届本科毕业生须核验学生证)和准考证等。培养单位将按报考条件严格审核考生(含统考、联考、单独考试、强军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和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等)报考资格。资格审查未通过者不予复试。 武汉理工大学在网络远程复试中,考生进入系统后,进行身份核验,按照要求拍摄一张本人头像照片,系统会自动进行人脸识别比对,通过后可进入考试界面。如2次核验都没通过,页面将出现提示,提交人工审核申请。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也明确网络远程复试采用统一的软件平台,具有对参加复试的考生进行“人脸识别”和“人证识别”的功能,严防“替考”等违纪违规行为。(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杨佳峰)
来源: 张国斌今天,EDA巨头Synopsys(新思科技)武汉全球研发中心正式落成启用! 全球总裁兼联席CEO陈志宽博士、新思科技半导体事业部全球总经理柯复华、中国董事长兼全球资深副总裁葛群、华中科技大学领导、武汉未来科技城开发管委会领导以及产业界、媒体界数百人参加了落成典礼仪式。新思科技武汉全球研发中心是新思科技首个在海外投资建设的顶级研发中心园区,它将承担新思科技重要的IP安全产品研发任务,它的启用也将助力武汉地区半导体产业链更趋完善。目前,武汉地区已经吸引了包括长江存储、武汉新芯、武汉弘芯、天马微电子、华星光电等多个半导体产业链项目,总投资超过4000亿!武汉别称九省通衢,是中国交通最发达的省会城市,以两小时经济圈辐射周边数省 ,目前武汉有130万高校生,是重要的人才储备基地,武汉目前有包括华为武研所、烽火、梦芯、小米、芯动、高德红外等多家半导体公司和电子系统企业。随着新思科技武汉研发中心落成,未来将吸引更多半导体下游公司聚集武汉。新思科技全球总裁兼联席CEO陈志宽博士在致辞中指出,“电子设计进入的新时代,新思科技武汉全球研发中心落成是新思科技在中国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将有力促进中国半导体和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并在支持公司的全球战略布局上发挥重要作用。”新思科技武汉研发中心胡隽介绍了武汉研发中心的7年发展历程,自2012年正式入驻武汉科技城以后,新思科技武汉研发中心稳步发展,目前已经发展到200多人规模,未来新思科技会持续投资,人员要发展到500人!有业界人士也指出新思这样的投资对于未来发展本土EDA产业也有帮助!为新思科技点赞!新思科技武汉研发中心内部设立了新思科技未来馆,详细展示了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以及新思科技发展历程。作为全球EDA龙头,新思科技每年将营收的1/3投入到研发中,每年持续投入10亿美元研发。在落成典礼以后,新思科技举行了半导体科技研讨会,邀请半导体业界知名人士现场宣讲5G等领先技术。台积电原共同运营长、中芯国际原独立董事武汉弘芯半导体(HSMC)CEO蒋尚义在祝贺视频中指出:摩尔定律已经趋缓,但是半导体仍然有创新的空间。例如汽车已经发展了百年,但现在创新仍不断,另外,我们看到千年前古人造的桥我们仍在使用,而千年以前,古人并不知道力学知识、材料学知识等,但是他们造的桥千年后还在使用,这就是创新的典范。弘芯半导体就采用了创新的晶圆代工模式--CIDM(CommuneIDM。中国信科通信集团副总、专家委主任、IEEE Fellow陈山枝博士分析了5G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变,他指出很多人看到5G想到的是高速通信其实这只是5G带来的1/3变革,另外2/3是给产业带来的巨变。例如ARVR、智能制造、智能电力、智能医疗等等。5G也会造成很多颠覆,例如同传翻译等会消失。他以智能网联汽车为例指出中国的智能网联汽车会走与基础设施结合的模式发展自动驾驶,他强调这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将以独特的发展模式超越其他国家。遂原科技创始人兼CEO 赵立东盛赞新思科技投资中国的盛举,指出人工智能领域是开放的市场,也是刚刚起步,提供了很多创新的机会,在数据、算法和算力的推动下推动了人工智能的落地。他指出目前人工智能领域的挑战是算力难以满足,open AI预测算力需求每年翻倍~10倍!所以人工智能应用阶梯式提升是以模型和算力指数级需求为代价的。另外的挑战是最高端AI训练处于垄断地位,以下图为例,高端训练被NV垄断,而云端推断是英特尔、赛灵思等混战。由于NV的GPU不是针对AI优化的,但因为是垄断,所以它优化的动力不大,这个领域需要竞争者。他指出如果训练不能做好则推断也难以做好,长期以往将对中国人工智能发展造成限制,此外它的CUDA生态是封闭的,不利于本土人工智能发展,还有NV的GPU开发板价格昂贵,一个训练卡往往动辄5000-8000美元,让中小公司难以承受。遂原科技近日发布了首款人工智能训练产品 “云燧T10”。这是一款面向云端数据中心的人工智能训练加速卡、双槽位标卡,支持PCIe 4.0,该芯片以12nm FinFET工艺打造,总计141亿个晶体管,将主要应用于云端人工智能训练,支持 CNN、RNN、LSTM、BERT 等网络模型以及 FP32、FP16、BF16、Int8、Int16、Int32 等数据类型,将于2020年第一季度上市。此外,基于可重构芯片的设计理念,燧原科技发布的“邃思”芯片的计算核心包含了32个通用可扩展神经元处理器(SIP),每8个SIP组合成1个可扩展智能计算群(SIC)。SIC之间通过HBM实现高速互联,通过片上调度算法,数据在搬迁中完成计算,实现SIP利用率最大化。其单卡单精度(FP32)算力可达 20TFLOPS,支持单精度 FP32 和半精度 BF16 的混合精度计算,最大功耗 225W,这与英伟达最新 Tesla V100S 单精度算力 16.4TFLOPS、最大功耗 250W~300W 相比,具有性能上的优越性。台积电南京厂总经理罗镇球在发言中指出EUV技术已经在半导体领域成功应用,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台积电将稳步推进高级工艺量产,目前台积电已经能在研发2nm工艺,而台积电5nm工艺已经帮助客户tape out ,这个工艺优势很多,例如同等功耗下速度可以提升15%,而功耗降低30%!晶体管密度可以提升1.8倍!SRAM面积缩小到原来的0.75!另外,他还透露台积电继续优化28nm工艺,最新推出了22ULL工艺,可以实现更多更低的功耗,激发更多可穿戴设备创新。此外他也分享了新思科技合作在3D封装领域的最新进展,如下图所示,最新的CoWoS设计流程,它可以将两颗不同的芯片封装在一起。新思科技的Design Platform全面支持TSMC WoW直接堆叠和 CoWoS先进封装技术。Design Platform支持与3D IC参考流程相结合,帮助用户在移动计算、网络通信、消费和汽车电子等应用中部署高性能、高连接性的多裸晶芯片技术。清华大学周祖成教授也现场发言,他指出5G是一种高速传输技术如果没有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结合,则这样的高速传输没有意义。另外他指出EDA是IC的基石,跟EDA结合就有好的发展,而新思科技将全球研发中心定在武汉很有远见,武汉有大量的人才,有雄厚的历史积淀,加上政府的大力支持,希望武汉可以成为全球的EDA领头羊!华中科技大学则分享了和新思科技的合作,如成立了华中科技大学新思科技微纳电子设计联合实验室,此外,华为中科技大学也和长江存储有深度合作,推动三位相变存储器的量产。新思武汉研发中心项目规划了9年,历时七年建成,新思科技中国董事长兼全球资深副总裁葛群在演讲中激情回顾了武汉研发中心建设过程以及新思科技25年发展历程。他指出集成电路要依靠人才,而中国集成电路人才有30万缺口每年中国的微电子学院只能培养2万人,这个缺口会越来越 大,如何解决?他认为EDA工具要要提升效率,以更少的人开发更多的产品以此弥补人才缺口,这也是新思科技目前在做的。如何让行业走的更远?就是对人才的投资!他说新思科技持续关注集成电路产业人才培养,未来会和更多高校合作培养人才,另外新思科技也成立了新思资本,投资中小企业。他强调致新至远,共思同行是新思科技不变的承诺!新思会与中国半导体同行!
近日,武汉科技大学理学院应用物理系青年教师蒋更平博士以通讯作者身份在 Nature子刊《Nature Materials》发表论文“Efficient metal ion sieving in rectifying subnanochannels enabled by metal–organic frameworks”(Nature Materials, 2020, 1476-4660)该研究成果系蒋更平博士同澳大利亚莫纳什(Monash)大学王焕庭教授团队合作,共同研究的金属有机骨架(MOF)内离子传输、筛分等问题的成果。自1999年加州伯克利大学Yaghi教授成功合成出世界上第一例MOF材料,迄今二十年已有超过18000种不同结构和性质的MOF材料被设计并被成功制备。MOF因其高比表面积、独特的孔道结构、繁多的可调控官能团以及可大规模生产的特性,使其在储能、电化学反应、传感器、气体吸附/分离,甚至生物医药等诸多领域均具有非常独特的应用前景。伴随着MOF材料的发展,其应用背景也逐渐从早期的干燥气体或无水溶液(如:离子液体或有机溶容液)发展到水溶液体系,甚至出现了能在强酸或强碱环境下稳定存在的新兴MOF材料,这为将其应用背景扩展到水溶液体系以及生物医疗领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研究中,通过将UiO-66-(COOH)2晶体填充入预先准备好的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微/纳米孔道中(d = 200~500 nm),从而构成一个稳定的位于MOF材料内部的亚纳米孔道(d<1 nm)。其中一价和二价阳离子传输结果表明,在不同浓度和PH值下,UiO-66-(COOH)2可实现对一价和二价离子高达两到四个数量级的分离比。对此,蒋更平博士通过使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揭示了其内部离子传输过程,证明了随离子水合壳强度的增强(离子半径减少或价电荷的升高),MOF内部的离子迁移率也随之降低。其平均力势(PMF)的模拟结果表明离子在穿过MOF窗口的过程中,伴随有一个复杂外围水分子脱离和再结合的过程以及有机骨架、官能团随离子位置迁移而发生构型转变。这一复杂过程造就了不同离子在传输过程中不同的能垒,即实验和模拟中的不同的离子迁移率。本研究中澳大利亚莫纳什(Monash)大学为主要完成单位,其中第一作者为博士生卢军,共同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为莫纳什大学张华成博士,其余通讯作者分别为莫纳什大学王焕庭教授和武科大蒋更平博士。钾离子和镁离子在穿过UiO-66-(COOH)2内纳米窗口过程中a)自由能; b)配位数;以及c)不同位置下[a-i]离子周围结构的变化此外,蒋更平博士2018年还与博士期间李丹教授团队成员成驰博士共同在《Nature Nanotechnology》发表论文“Low-voltage electrostatic molation of ion diffusion through layered graphene-based nanoporous membranes”(Nature Nanotechnology, 2018, 1748-3395)。该论文研究了在离子浓度梯度下,通过不同门电压下石墨烯纳米孔道的情况。该研究报道了一种反常的跨膜电极电位随门电压下降的过程。蒋更平博士通过使用麻省理工学院Bazant教授所提出的离子关联模型,揭示了在二位石墨烯纳米孔道中可能存在很强的离子关联作用。这一作用将导致对离子和同离子(counter-, co-ions)浓度均随石墨烯表面电势而升高,这一结果与经典的平均场理论和工业应用中的膜理论截然相反。该研究中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以及莫纳什(Monash)大学为主要完成单位,其中第一作者为成驰博士,第二作者为蒋更平博士,通讯作者为墨尔本大学李丹和刘哲教授。蒋更平博士现为武汉科技大学理学院应用物理系讲师、国际钢铁研究院吴开明教授团队骨干成员,2016年9月入职。其本科为中南大学和莫纳什大学双学位,博士毕业于莫纳什大学李丹教授团队,长期从事于水体系下多孔纳米材料(石墨烯膜、MOF等)内部储能和离子分离、输运的理论研究。(中国教育在线 来源:武汉科技大学理学院)
楚天都市报11月20日讯(记者李碗容 通讯员曹广戈)养猪的猪舍两米闻不到臭味、水生植物用于生态修复……今日,“2020年第六批科技成果转化·中科院农业与环保专场活动”在武汉市洪山宾馆成功举办。《微生物技术在畜禽健康养殖中的应用》等7个农业与环保项目进行现场路演,《生活污水景观生态处理技术》等12个项目现场签约,签约金额超过6.6亿元。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等21家科研院所的150余项最新成果现场发布。活动现场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带来的项目《微生物技术在畜禽健康养殖中的应用》引起广泛关注,该项目进行了发酵技术创新,提高了微生物有益菌的环境抗干扰性。该项目路演人惠阳介绍到,畜禽在养殖室养殖,粪便有恶臭,环境不好会引起畜禽的呼吸道疾病。同时因为饲料加工的问题容易引起肠道性疾病。“我们在里面添加了微生物有益菌,病毒和微生物的有益菌属于同类,两者存在竞争关系。这个时候我让微生物有益菌成为优势种群来抑制病毒生长。另外微生物可以利用到氮元素,氮气、恶臭、硫化氢等利用掉,减少了空气污染,遏制了呼吸道疾病。”项目路演该技术的运用有效去除粪污臭味、腥臭体味,营造无臭、干净饲养环境,直接将粪污转化为生物有机肥,抑制有害病菌生长、繁殖,减少畜禽呼吸道、肠道疾病,提高免疫能力。“我们这个技术在实际运用中,畜禽养殖闻不到臭味了,比如说猪舍在间隔两米我闻不到臭味了,闻到的可能就是猪的体味。同时通过这个技术养殖的生猪的口感会比较好,没有腥味,汤特别的鲜美。”该项目负责人惠阳介绍到。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张学治研究员团队研发的基于人工智能的藻类原位分析仪,通过对藻类的智能识别和分类计数,可以实现水华藻类拦截、清除及资源化,有助于有害藻类早期预警,水源地和水产养殖水体保护,湖库水华和海洋赤潮防控等,为政府决策的制定、治理方案的实施以及水厂精细化管理提供关键信息,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中科院武汉分院院长袁志明出席活动并致辞,活动由武汉市科技局副局长赵峰主持。中科院相关研究所负责人、部分成果持有人,市科技局、市科技成果转化局相关负责人,武汉市各区科技部门负责人,武汉市农业与环保领域重点企业技术负责人,部分投融资机构、产业联盟负责人参加活动。袁志明表示,本场活动是中科院武汉分院整合优质科技资源,推动武汉农业与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益探索。本场活动的成功举办,将进一步加强院地交流合作,推动中科院系统的创新资源和科技成果在汉聚集,促进一批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和市场潜力的科技成果在汉落地转化。据了解,自去年3月中科院武汉分院与武汉市科技成果转化局签订《推动中科院科技成果在汉转化合作协议》以来,双方已联合举办了8场中科院大型专场签约活动和2场“走进中科院”精准对接活动,发布成果1800余项,路演项目60个,累计促成133个中科院项目现场签约,签约总金额超过70亿元。【来源:楚天都市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刚刚,武汉科技大学公布了该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快来看看吧,你过线没?相关说明1、武汉科技大学严格执行教育部硕士研究生招生加分政策,符合教育部相关规定,且加分后达到我校相关学科专业复试分数线的考生,请于5月5日前提交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照片(正反面)、有本人手写签名的说明及相关证明材料的照片至研究生院邮箱(文件名和邮件主题命名为“报考学院-享受加分政策-身份证号-姓名”),武汉科技大学将根据教育部文件及名单核实考生加分资格。2、武汉科技大学今年的复试相关工作,将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视疫情防控情况进行妥善部署安排。武汉科技大学复试办法和各招生学院复试实施细则将通过我校研究生院网站及相关学院网站及时对外发布,请考生注意查看,耐心等待后续通知。考生们请安心准备复试,祝顺利上岸,我们武汉科技大学相见!来源:武汉科技大学 武科大研究生院 排版:郭安琪 出品:武汉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
各位考生:我校定于2月21日发布2020年研考成绩。考生若对成绩有疑问,可于2月22日至26日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硕士初试成绩查询网上平台,或我校研招邮箱,向我校提出复查申请。2月26号之后不再接受任何复查卷面分的申请。复查卷面分结果将通知考生,不影响考生志愿调剂和复试。复查办法见1月8日《湖北省教育考试院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成绩公布及复核办法》。初试成绩查询的流程及复查程序将另行通知,请各位考生注意查看武汉科技大学研究生院网站的通知公告。武汉科技大学研究生院2020年2月19日详细通知请参见学校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