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教育部公布《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国家分数线),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全面展开。教育部此前印发《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和《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就做好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有关文件明确,招生单位在国家分数线基础上,结合生源和招生计划等情况,自主确定本单位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要求及其他学术要求,但不得出台歧视性或其他有违公平的规定。招生单位应统一制定复试小组工作基本规范,复试小组成员须现场独立评分,复试全程要录音录像。接受调剂申请的招生单位每次开放调剂系统持续时间不得低于12小时。对初试科目完全相同的调剂考生,招生单位应当按考生初试成绩择优遴选,不得简单以考生提交调剂志愿的时间先后等非学业水平标准作为遴选依据。所有拟录取名单须公示不少于10个工作日,未经招生单位公示的考生,一律不得录取,不予学籍注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和招生单位要提供考生咨询及申诉渠道,并按有关规定对相关申诉和举报及时调查处理。为方便考生申请调剂,3月20日至4月30日,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将开通“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网网址:http://yz.chsi.cn)。教育部提醒有调剂意愿的考生,要及时登录“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和招生单位网站,充分了解招生单位(含各院、系、所)的调剂工作办法、计划余额,以及相关专业不同学习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在培养、奖助等方面的政策区别,并提前了解调剂系统的使用方法,按要求填报调剂志愿。《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国家分数线)公布。(长江日报融媒体 记者郭丽霞 通讯员罗曼)国家线公布后这些一定要知道!对于一志愿考生来说,其实院校已经有个大概的复试名单,自己能否进入复试受报考人数、成绩排名和国家线多因素的影响。大家在查成绩时有些院校会给出专业排名,这些院校的复试名单就是由排名加上复试比来确定的,比如院校复试比为1:1.2,如果招收名额为20人,那么会有24位考生(1-24名)进入复试,如果普遍分数较高,那么第24名的成绩可能会远高于国家线,如果普遍分数较低,只有20名同学的成绩高于国家线,那么剩余的这些名额就需要靠调剂来补充,所以说国家线仅仅是进入复试的最低标准。同时,国家线的发布也意味着各院校的复试工作将会马上开展,好好准备复试科目的笔试还有面试才是当务之急。对于调剂考生来说,国家线出来之后你需要立刻联系心仪的院校!为什么要第一时间联系院校?原因如下:1、很多院校在国家线发布之前就已经在各途径发布了调剂信息,而有些学校因不确定缺额人数无法告知是否需要调剂,国家线出来后这些问题就都能解决了。2、近两年考研热度的不断增加,导致调剂状况一年比一年激烈,真可谓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所以第一时间联系研招办询问缺额情况至关重要(晚了就打不进电话了,因为其他人都在打电话)同时在调剂系统开放之前,最好能与招生办老师或者导师见一次面。因为需要调剂的考生太多了,优秀的人也很多,不要觉得自己分数高就一定能调剂到心仪的院校,老师们在调剂系统的后台只能看到一个个陌生的名字和分数,除非你分数特别亮眼能够第一时间吸引到老师的注意,这个时候见面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考研调剂六大实用技巧1、弄清各省和地区的分数线国家在划线的时候针对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分数线,一般来说,往比你所报考院校所在区的分数线低一些的地区调剂相对容易一点。2、大量搜集信息以往存在学生找不到学校,而有的学校招不满生的情况。这主要由信息不对称造成,所以,如果你真的很想调剂,那么就多上网搜集信息。3、动用一切关系如果有关系,你可能会调剂到一些不错的院校和专业,甚至是自己考都考不进的。即使一些不太知名的院校,如果你有一些同学或者师兄师姐在那边,那么请给他们打电话。也许他们在导师面前一个建议,你就有戏了。4、多打电话有些人只看网上的信息,这还是不够的,因为有的学校信息更新不快,或者你查看的网页信息不全。建议把有意向调剂的地区的学校全部列出,然后查看专业设置,挨个打电话询问,事实证明,很多人是这样调剂成功的。5、可以联系相关专业不要只盯着自己所考的专业。有些同学在调剂的时候,只找与自己所考专业完全相符的去调剂,这样范围就相对小了一些。如果你对与你的专业相关的专业不是很排斥的话,那么也可以联系。6、简历+自荐信建议采用表格的形式,可以把大学期间的成绩单、获奖证书等一切能证明你很优秀的材料的扫描版本放在简历的后面(要有考研成绩一栏)。邮件正文可以是你的调剂自荐信,内容一定要简洁(不能把懊悔自己发挥失常、抱怨老师阅卷不公等写上去)。有些学校发出调剂结束的信息后,可能还有补录名额,只是还没来得及更新信息。也有可能他们看好的学生选择了别的学校,就会空出一些名额。总之,在调剂的过程中,要有坚持的精神和耐心,只要不轻易放弃,就能找到自己满意的学校去就读。(中国教育在线考研频道)
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今日(14日),教育部公布《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国家分数线),并印发通知,就做好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进行部署。通知指出——研究生考试招生是国家选拔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复试是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疫情防控阶段性成效进一步巩固,但国际疫情持续蔓延,我国防范疫情输入压力不断加大。各地各招生单位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确保安全性、公平性和科学性的基础上,稳妥做好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通知明确——各招生单位要因地因校制宜,自主确定复试办法。复试时间由各招生单位统筹考虑当地疫情形势、应急响应级别以及复试工作量等,按照分区分级、精准防控、错时错峰、防止聚集的要求,综合研判自主确定。复试启动时间原则上不早于4月30日。复试方式由招生单位根据学科特点和专业要求,在确保公平和可操作的前提下自主确定,可采取现场复试、网络远程复试、异地现场复试以及委托其他高校复试等。通知强调——各招生单位要严格复试组织管理,加强试前试中试后监管,确保复试公平公正。要严格考生资格审查,积极运用“人脸识别”“人证识别”等技术,并通过综合比对“报考库”“学籍学历库”“人口信息库”“考生考试诚信档案库”的“四比对”措施,加强考生身份审查核验。要严格复试过程管理,建立健全“随机确定考生复试次序”“随机确定导师组组成人员”“随机抽取复试试题”的“三随机”工作机制。招生单位如采取远程复试方式,应使用统一的软件平台。招生单位认为有必要时,可依据《招生管理规定》对相关考生再次复试。入学后3个月内,招生单位要按照有关规定对所有考生进行全面复查。要严肃考风考纪,对复试过程中有违规行为的考生,一经查实,即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取消录取资格,记入《考生考试诚信档案》。为方便考生及时、准确了解各招生单位复试办法和要求,4月26日至30日,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教育网,点击蓝字进入网址)将组织举办“2020年研考招生复试网上咨询”活动,届时相关招生单位将在线解答考生咨询。“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将于5月20日左右开通,有调剂意愿的考生,可及时登录调剂系统和招生单位网站,查询招生单位调剂工作办法、计划余额等相关信息,按要求填报调剂志愿。教育部郑重提醒广大考生——要切实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法律意识,自觉尊法守法,诚信考试。根据2019年9月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考试作弊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在研究生招生考试中“组织考试作弊”“非法出售或者提供试题、答案”等情形,均应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规定之一的“情节严重”,将依法从重追究刑事责任。(来源:央视新闻)
近日,多所高校相继公布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安排。统筹考虑当前疫情防控要求,今年均采取网络远程复试方式,同时运用人脸识别、人证识别的“双识别”技术,对考生进行严格核查。2020年考研复试分数线已于4月中下旬公布,此次各高校均在官网对复试资格、方式、内容及要求、收费、时间,以及调剂、录取、咨询与监督方式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规定。和往年相比,复试流程出现了许多变化,提醒考生们仔细了解重要信息,提前做好相关准备。武汉大学● 复试工作安排在5月初至6月上旬进行。具体时间、程序及相关要求由各培养单位通知考生本人。考生不按时参加复试的,视为自动放弃复试资格。● 2020年硕士研究生的复试方式为网络远程复试。培养单位提前公布网络远程复试实施办法、系统操作指南等。考生应提前准备好硬件设备和网络环境,安装相应软件,知晓参加远程复试流程和相关要求;一般应选择安静、封闭的房间环境进行远程复试,力求环境整洁,声音清晰,避免无关人员干扰;复试期间所有行为均应在摄像头覆盖范围之内。● 考生参加复试须按照培养单位要求,核验本人身份证、毕业证书原件(应届本科毕业生须核验学生证)和准考证等。培养单位将按报考条件严格审核考生(含统考、联考、单独考试、强军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和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等)报考资格。资格审查未通过者不予复试。华中科技大学● 院系在复试前要对满足分数线考生的报考资格和复试资格进行审核,考生须提供的具体材料详见学校公告及各院系复试工作细则。未通过资格审核的考生不得参加复试。● 复试采取差额形式,生源充足的院系差额比例一般不低于120%。合格生源不足120%,按实际情况组织复试。复试名单由各院系在发布复试工作细则时公布。● 学校采用网络远程复试方式,通过统一的系统平台,综合运用“双识别”(人脸识别、人证识别)及“四比对”技术(与学信网报考库、学籍学历库、公安部人口信息库、考生诚信档案库等比对)对考生资格进行严格审查。考生端通过“双机位”实现远程面试和环境监控,考官端在考场集中组织对考生进行考核。考核过程全程录音录像。考生顺序、考官分组、试题等随机抽取。● 考生可在5月上旬系统开放后,通过手机登录进行网上复试报到确认,签署《考生诚信承诺书》和上传审核材料等。根据网络远程复试特点及校园疫情防控“错时错峰,防止聚集”的要求,学校将综合考虑招生规模、学科专业特点,从5月中旬开始,分院系、分时段组织复试。各院系复试具体时间将提前3天公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5月12日至19日采用网络远程方式开展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网络远程复试采用统一的软件平台,具有对参加复试的考生进行“人脸识别”和“人证识别”的功能,严防“替考”等违纪违规行为。网络远程复试考生须知和操作规程等另行通知。● 全日制各专业不接收调剂;非全日制专业可根据生源情况决定是否接收调剂。不接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等专项计划考生调剂。调剂时间为2020年5月20日—30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统一采用考生网络远程复试,专家组现场集中考核的方式。学校采用统一的软件平台,具有对参加复试的考生进行双机位、人脸识别和人证识别的功能,严防“替考”等违纪违规行为。● 5月中上旬陆续开始网络复试。综合考虑招生规模、学科专业特点,采取分招生单位、分时段组织网络远程复试,具体复试时间由各招生单位确定,各单位具体复试时间将提前至少4天发布,为备考做准备。● 学校的复试小组统一在标准化考场内开展网络面试工作,复试过程全程录音录像。考生应选择网络条件稳定、安静、独立的环境,以保障复试效果。多所高校同时强调,根据教育部招生管理规定,学校认为如有必要,可对相关考生再次复试。(湖北日报记者 方琳)来源 | 湖北日报编辑 | 魏炜文章经授权发布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光谷四初校园效果图。6月30日,记者从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教育文化体育局了解到,该区新增一所公立初中——光谷四初。学校地处高新二路,毗邻光谷国际网球中心,面对湖北二师,设计48个班级、容纳2400名学生。光谷四初校园效果图。记者了解到,学校2020年9月开始招生。该校占地约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3万平方米。学校设计有多功能场馆、个性化学习空间,可满足常规教学及各类场景化学习需要,信息化装备处于武汉市领先水平。2020年该校计划招收七年级新生不超过300人,分为6个班级,每班人数控制在50人以内,小规模起点办学。学生来源依据教育划片范围,以光谷九小毕业生为主。光谷四初校园效果图。学校现有教师26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地市骨干教师4人,首批校招教师全部为北师大、华师大毕业生,硕士学历占比70%。特级教师是省级优秀班主任,将担任七年级班主任工作。为保障学生安全,学校今年拟借用光谷十二小教室上课。光谷十二小2018年开办,目前只有三个年级,学校教学资源充分。2021年春季开学时,所有学生再回到四初校园。【来源:长江日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近几天,武汉不少高校分别发布了2020年普通本科招生计划,不少学校2020均增加了在鄂招生计划。华中师范大学增加16个招生计划,华中农业大学增加了40个招生计划,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增加了30个招生计划。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得知该校去年在鄂招生计划为1300个,今年也将有小幅增加。一起来看看吧!一、华中师范大学招生人数变动对于志愿填报是很重要的参考,高考家长速看!华中师范大学2020年招生总计划4700人,与去年相同。其中,在鄂招生计划为979人,比去年增加了16个招生计划。今年华师在全国计划招收1600名公费师范生,其中湖北招收148人,比去年增加40人。华中师范大学2020年普通本科在鄂招生计划今年,华中师大依旧实行大类招生,招生类别有公费师范、非公费师范和非师范。并新增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土地资源管理3个专业。“对于农村学生,我们主要是两个招生类型,一是国家专项,今年计划招收320人;二是高校专项,今年计划招收95人。国家专项是针对贫困县的考生,农村的孩子主要可以报考高校专项。”华中师范大学招生与就业工作处副处长曾艳梅说。 曾艳梅介绍,公费师范生在校学习期间,免除学费、免缴住宿费,并每月补助生活费600元。品学兼优的公费师范生,还可享受国家和学校设置的各类奖学金,奖励金额800-10000元不等。“合格的公费师范毕业生需要在教育系统工作年限为六年以上,一般在教育系统内自主择业,国家确保100%就业,并优先考虑解决公费师范生编制问题。公费师范生毕业到用人单位工作半年以后,只要用人单位考核合格就可以不用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在华中师范大学可直接攻读教育硕士。”二、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2020年在全国31个省(区、市)普通全日制本科招生计划为9200人,与去年持平。艺术类招生省份在原先12个省(区)基础上,新增4个招生地区——北京、天津、上海和四川,目前该校艺术类招生地区共计16个。今年,武汉理工大学新增2个本科专业,分别是导航工程和应急管理。导航工程主要解决“我在哪”、“我去哪”、“怎么去”等问题,涉及定位、跟踪、通信等多方面技术,是一个多学科交叉专业。目前,该校与10多家导航设备系统研制企业、行业单位签订了合作培养协议,毕业生可在航空航天、交通、军事、电子、信息及通讯产业等部门工作,也可在政府部门、教学和科研单位从事研发、管理、教学及应用等工作。学校新增的应急管理专业是今年3月经教育部审批设立的全国首个应急管理本科专业。应急管理教育是国家应急能力体系建设重大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该专业涉及多学科融合,包括医学、心理学、计算机技术、政治学、新闻传播学、公共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作为学校重点打造的专业之一,应急管理专业保研率将会超过2020届的15%,预计达20%左右。学校招办主任闫树温馨提示意向报考考生:“投档到我校且符合有关录取规则的考生,将按照投档成绩和专业志愿,从高分到低分顺序录取并分配专业,不设专业级差。如考生所填志愿都无法满足时,服从专业调剂者,根据投档成绩在计划未满的专业范围内调剂录取,否则作退档处理。”对于想报考武汉理工大学的湖北考生,闫树也做了有针对性的提示,“我校的所有招生类别和招生专业均在湖北省招生,考生选择范围大、机会多。湖北考生需要注意的是武汉理工大学有两类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一类是中英(车辆工程)中澳(金融学)项目,另一类是中法项目即武汉理工大学艾克斯马赛学院,这两类项目之间是不能相互调剂,分数线也不相同。”三、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今年面向全国招收本科生4700人,较去年增加100人。其中,面向湖北省招收1003人,较去年增加30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根据该校2020年普通本科招生计划,学校今年计划招生4700人,较去年增加100人。预科97人,较去年增加4人。在鄂招生1003人,较去年人数增加30人。学校继续实施大类招生,共有40个招生单元。该校2020年新增一个本科专业——土地整治工程,设在公共管理学院,招生计划为30人。 中国地质大学招生计划公告四、华中农业大学2020年面向全国31个省(区、市)招收普通全日制本科生4760人,较2019年增加60个计划。华中农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经过122年发展,已形成以农科为优势,以生命科学为特色,农、理、工、文、法、经、管、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今年,该校新增四个专业,分别为智慧农业、生态学、光电信息与科学、农村区域发展。学校共有5个学科(群)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分别是生物学、园艺学和作物学、畜牧学、兽医学、农林经济管理。华中农大在湖北省的招生计划为1083个,比去年增加40个。此外,学校招生办公室主任田甜温馨提示。“学校所有招生类别和招生专业均在湖北省招生,考生选择范围大、机会多,文史位置值在3000名,理科位置值在16000名左右的湖北省考生可以关注报考。今年,学校新增四个专业,分别为智慧农业、生态学、光电信息与科学、农村区域发展。五、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也发布了2020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去年在鄂招生计划为1300个,今年在鄂招生计划也有小幅增加。该校今年新增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六、武汉大学第三章 招生计划第十条学校在国家核定的年度招生规模内,按照“优化生源结构,促进区域均衡”的原则,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和学校实际办学条件,结合近年分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同)分专业招生计划(以下简称来源计划)编制及使用情况,统筹考虑各省应届普通高中毕业生人数及各省考生占全国报名总量的比例、优质教育资源享有情况、生源质量和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等因素,科学、合理地编制来源计划。第十一条在国家核定的年度招生规模内,学校预留少量计划,用于调节各省统考上线考生生源不平衡的问题,预留计划不超过本校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1%。第十二条学校实行专业招生计划动态平衡机制。对于社会需求量大且生源好的专业,可适当增加招生计划;对基础学科或就业形势好但报考人数少的专业,可采取一定措施予以扶持;对个别社会需求量小、学生报考少的专业,学校可调整其招生计划,对其采取减招、隔年招生或停招的办法。你喜欢的专业招生情况怎么样?欢迎留言区说说。更多学校招生计划持续发布,保持关注哦!
近日, 武 汉 市 委 组 织 部与武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面向部分高校公开发布选聘公告,选聘一批2021届优秀博士、硕士毕业研究生,安排到武汉市事业单位工作。公告中明确了选聘的博士、硕士毕业院校以及本科阶段的毕业院校,看看有你的学校吗?看看自己能不能报考吧!一、博士、硕士毕业院校名单二、本科毕业院校名单符合上述学校的同学,再看看具体选聘条件,如果符合条件准备报名吧!三、选聘条件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2、思想政治素质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成绩优秀,综合表现较好。3、2021年部分高校应届毕业生,应在2021年7月31日前获得全日制硕士或博士学历学位(其中本科须取得内地有关高校全日制大学学历学位)。具体高校名单见附件1。4、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年龄一般在28周岁以下(1993年7月31日以后出生),应届毕业博士研究生一般在32周岁以下(1989年7月31日以后出生)。5、具备选聘岗位需要的其他资格条件,身体健康。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报考:1、现役军人、非应届毕业生;2、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在校或工作期间受过处分、在各类考试中被认定有作弊行为的;3、法律、法规、规章及政策规定不得报考的其他情形。四、选聘程序1、网上报名。报考人员请于2020年10月29日(周四)上午9:00--11月13日(周五)下午16:00期间点击武汉组工网上的报名进入“武汉市2021年专项选聘考试”报名系统。进行网上注册,提交报名申请(含上传照片)。本次专项选聘考试收取报名费用50元,正式聘用且到岗入职后凭缴费凭证在用人单位报销。2、资格审查。报考人员在网上报名系统提交申请后,须同步将资格审查材料电子版发送到指定邮箱,截止时间为2020年11月13日(周五)下午16:00。资格审查材料清单:(1)《报名登记表》电子版;(2)学校核发的应届毕业生就业推荐表扫描件(如果已与其他单位签订协议,可在办理入职手续前提供);(3)身份证、学生证扫描件;(4)2寸免冠照片电子版;(5)大学本科学历学位证书扫描件(博士研究生还须提供硕士学历学位证书扫描件);(6)学校出具的学生成绩单,反映主要学术成果和重要奖励等材料扫描件。资格初审通过后,报考人员请于2020年10月29日(周四)上午9:00--11月14日(周六)下午16:00期间,登录考试报名系统进行网上缴费,缴费成功即确认报名,未按期缴费确认的视为自动放弃。3、打印准考证。报名人员应于2020年11月16日(周一)上午9:00至11月21日(周六)上午7:00期间,登录武汉组工网相应链接下载打印武汉市2021年选聘生面试准考证(A4纸张黑白打印即可)。4、集中面试。面试采用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方式进行,时间定于11月21、22日(周六、周日),在武汉集中进行。面试主要测试考生的综合素质、组织协调能力和专业素养。根据考生面试成绩,划定合格分数线,高于合格分数线的,按照1:1比例确定考察人选,进入考察人员名单将在武汉组工网上公布。5、考察和体检。考察采取深入考生所在院系访谈、查阅学生档案等方式进行,重点了解其思想政治、学习、一贯表现情况。如考察中出现影响聘用的情况,根据用人单位的意见,按照面试成绩从高到低进行递补,并对递补人选进行考察和体检,不适合进行递补的岗位核减或取消选聘计划。对于经过考察没有发现影响聘用问题的考生,由用人单位按照武汉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体检标准,组织拟聘用人员进行体检。体检不合格的取消选聘资格。考察中存在影响聘用问题或体检不合格的,可根据面试成绩从高到低进行递补,不适合进行递补的岗位核减或取消选聘计划。6、公示和聘用。对体检合格的拟聘用人员,在武汉组工网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5个工作日。拟聘用人员名单公示之后,如有放弃聘用资格的不再递补。对于公示结果不影响聘用的拟聘用人员,按照武汉市事业单位补充新进人员登记有关规定和专项选聘生的待遇规定,办理其就业报到、岗位认定登记、落实编制、工资兑现等有关手续。拟聘用人员不能按时毕业或未取得招聘岗位规定的学历学位证书的,取消其聘用资格。拟聘用人员已与其他单位签订就业协议的,待本人与该单位解约后,方可办理相关聘用手续。五、管理培养1、管理岗位的聘用人员,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的,一般聘任到事业单位7级管理岗位;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一般聘任到事业单位8级管理岗位。2、专业技术岗位的聘用人员,博士研究生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可以聘任到专业技术9级岗位;硕士研究生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可以聘任到专业技术10级岗位。3、所聘用人员享受武汉市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政策和武汉市选聘生政策规定的落户、住房、补贴和培养等方面待遇。对于正式聘用人员,在办理聘用手续时,由用人单位报销其报名费、体检费及参加面试和体检往返武汉的交通费。4、所聘用人员应执行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有关政策规定,包括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试用期、考核、职务晋升、辞职等制度规定。试用期一般为1年,首聘期一般为3年(含试用期)。5、选聘生由武汉市委组织部负责宏观管理,市委组织部建立专项选聘人员信息库,跟踪掌握选聘生岗位安排、教育培训、实践锻炼、履职尽责、选拔使用等情况,对于综合表现优秀、符合调任条件的,优先调任党政机关公务员岗位。市委组织部每年组织新入职选聘生岗前培训和往届选聘生调训,定期组织召开选聘生座谈会,加强培养使用。每年拿出一定名额,定向从选聘生中招录选调生。符合条件的小伙伴赶紧去报名吧!#大学#
北京市和武汉市都是中国重要的高等教育资源集中城市,其中北京市有全国最多的高校,武汉市有着世界上最多的高校学生数,北京、武汉两大高教城市,进行数据对比,专硕和学硕背后的秘密,一起来看看吧。北京、武汉高等教育的比较比较各大学的数据,北京市的高等教育质量更好,但武汉市的高等教育数量更现实和实力,从全国高校的杰伊蓝数据可以看出明显的对比,北京有全国顶尖的两所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与全国其他大学的数据差距越来越大。武汉市的前两名很高,学校的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也有很好的表现,但是和北京市的前两名高校相比,差距很大,北京市借助经济和政府中心的地位,对高端科研人才的魅力很强,因此在高端科研人才的牵引下,把北京市高校的综合实力水平比武汉市大学的综合实力水平很高是的。优秀研究生流失从硕士课程的考试数据来看,武汉市高等教育是北京市高等教育的补充,武汉市优秀高校毕业生离开武汉市出现在北京,其中武汉大学成为全国保研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数量最多的大学,这也是武汉市大学和北京市高校构造差异的原因。前二名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本科生规模高于研究生规模,北京市top2高校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研究生的招生规模是本科生规模的两倍,另外,荣获清华大学特别奖,4年间完成了大连读,8发表CNS主刊论文的博士生白蕊是武汉大学从保研到清华大学的优秀毕业生,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也开展了高端科研人才引进模式,但与北京高校相比差距很大,特别是研究平台和条件的差距很大,研究条件和实验器具的落后也是研究生升入北京大学的重要原因。学硕和专业的硕数据最明显。在研究生的申请中,学士和专家的数据对比最清楚,越是有高端人才和学术大牛的地区,学士水平越强,专业大学就越注重应用技能训练,大学科研平台和环境有很高的要求,在大学研究平台的对比上,武汉大学的基础研究平台上比较好,电信比较差,大学有几个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和国重实验室平台,但偏应用理工学。以上就是北京、武汉两大高教城市,进行数据对比,专硕和学硕背后的秘密。
阳光正好,微风不燥。大家好,我是啥都不懂的大葱,送给正在奋斗中的人一句话,你未必出类拔萃,但一定与众不同。4月8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被按下暂停键的武汉重新启动了,武汉市解除了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有序恢复对外交通,离汉人员凭湖北健康码安全有序流动。在这一时刻被称为中坚七校的湖北七大著名同时发声,亲爱的武汉,欢迎回来!下面咱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中坚七校的实力:1.武汉大学武汉大学: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教育部直属的985,211,双一流全国重点综合类大学,全国排名前十的高校,也是湖北省综合实力最强的高校。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4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57个。前身为晚清重臣张之洞创办的自强学堂,后经过发展与湖北省立医科大学,湖北省立法科大学等高校合并为武昌中山大学,在1949年更名为武汉大学。全国排名前五的专业有:遥感科学与技术,测绘工程,水质科学与技术,导航工程,地理国情猜测,包装工程等专业。2.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教育部直属的985,211,双一流全国重点大学,全国排名前十的高校,综合实力仅次于武汉大学。拥有一级学科硕士点4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0个。其前身为四大工学院之一的华中工学院,后来经过发展,由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合并成立了华中科技大学。全国排名前五的专业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封装技术,机械工程等专业。3.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教育部直属的六大师范院校之一,全国重点的211,双一流师范大学,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2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3个。其前身为华中大学,经过一系列发展在1985年更名为华中师范大学,并且是邓小平同志亲自题写的校名。全国排名前五的专业有:应用心理学,心理学,汉语言文学,教育学,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教育技术学等专业。4.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教育部直属的,教育部与交通运输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的211,双一流全国重点理工类大学,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1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46个。全国排名前五的专业有:款物加工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轮机工程,航海技术,材料化学等工程。5.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中国地质大学有两个,一个为北京,一个为武汉,两所学校独立办学,综合实力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实力更强,是教育部直属的211,双一全国重点理工类大学。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1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3个。全国排名靠前的专业有:地质工程,资源勘查工程,石油工程,安全工程,环境工程等专业。6.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教育部直属的211,双一流全国重点农林类大学。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1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7个。全国排名前五的专业有:水产养殖学,园艺,动物科学,水族科学与技术,植物科学与技术,茶学等专业。7.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教育部直属的211,双一流全国重点财经类大学。由原隶属于财政部的中南财经大学和原隶属于司法部的中南政法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7个。全国排名比较靠前的专业有: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劳动关系,国际商务,投资学,贸易经济等专业。以上这七所高校是湖北省最好的七大高校,全部位于武汉市,被人们成为中坚七校,实力非常强悍,值得报考,也预祝这七大高校发展的越来越好,更上一层楼。
国内有众多高校,若是要给它们排个名次的话,我想大家都知道占据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学校是哪个。但是若是说第三名的话,就有点意见不同了。针对这个问题,湖北武汉也是如此,武汉有不少著名的大学,比如第三梯队的三所大学,有一所大学的实力已经快赶上211的学校了。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在武汉第三梯队里,一共有这几所大学,分别是武汉科技大学、湖北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武汉的大学一共是分为三个级别的,分别为第一梯队,第二梯队,第三梯队,相对与第一、第二梯队的话,那第三梯队的实力当然会弱一点。但有一点不可否认的是,第三梯队的大学实力正在不断变强,特别是我们今天要说的这3所大学,可是非同凡响的。第一所就是武汉科技大学,该学校被简称为“武科大”,位于湖北武汉市,这里先后培养出来不少优秀人才,且被称之为湖北省的一所重点高校,其实力快赶上211大学了。学校是在1898年创建成功的,最早的时候被称之为是湖北工艺学堂,后来在1958年祖建称武汉钢铁学院,开始了本科教育。学校经过多年的发展,实力已经相当雄厚了,其中参与建设的企业就有好几个,后来在1999年的时候,被改为现在这个名字。学校自创建到现在,一共有三个校区,即青山、黄家湖和洪山。校园面积为171.43平方米,二级学院有20个,还开设了77个本科专业等。多年来,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人才,其中硕士和博士生就有六千多人。第二所学校就是湖北大学,简称为湖大,该学校也是国内一所重点大学,先后获得过许多荣誉称号,且参与的项目也比较多。学校最早的时候,并非是叫这个名字,而是叫做湖北省立教育学院,先后经历了多个时期,在1984年的时候,才改为了现在这个名字,经过多年的发展,学校的教育水平也是深受大家认可的,其中培养出的硕士、博士生就有六千多人,还有1500多名专任教师,可见师资力量是相当雄厚的。第三所学校就是中南民族大学,简称为中南民大。该学校最早的时候并非叫这个名字,而且创建的时间也有百年了。听到这个名字,大家就应该知道这是一所民族学院了,在2010年的时候,学校第一次实现了拥有56个民族学生的目标,完全满足了学校最初的建校宗旨。经过多年的发展,学校现在的实力也是很强的,先后有硕士、博士、预科等学生就有两万七千多人,其中教师有1392人,而且每个教师的教学能力都十分强,为国家输送了不少人才。以上三所大学都属于武汉第三梯队大学,通过介绍,大家应该知道这三所学校的实力也是非同小可的,如今与第二梯队的差距越来越小了。
大学生留鄂、留汉意愿是否增强?哪些大企业最受欢迎?考研深造和出国留学的人更多了吗?本科生和研究所薪酬差距多大?这两天,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在汉部属高校发布了2019年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记者进行了详尽分析,为准大学生和准毕业生提供参考。湖北成毕业生首选地 研究生更愿意留武汉记者对比各校近年来数据发现,从热门就业地来看,优秀人才“孔雀东南飞”的现象进一步得到改变,湖北省、武汉市对人才的吸引力进一步加强。除华中科技大学本科生外,5所学校毕业生流向最集中的省份是湖北。武汉大学2019届本科毕业生就业遍布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其中就业分布比较集中的省份中,湖北以26.08%(去年为24.14%)首次超过广东的25.06%排在第一位;研究生方面,湖北(30.95%)继续领先广东(21.44%)排在第一位。华中科技大学本科生就业人数最多的仍为广东省(28.28%),湖北省(27.02%)差距较小,研究生就业最多的省份是湖北省(37.52%),大大超过广东省(21.01%)。值得一提的是,“同城双星”都显示出研究生更愿意留在湖北。其中,华中科技大学近三年留汉研究生人数达6449人(不含定向委培)。武汉理工大学2019届留鄂毕业生占比为本科生33.90%、研究生40.40%,比2018届均有提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9届留鄂毕业生总体比例高达36.57%,超过2018届的34.76%。留鄂学生占比最少的华中师范大学也达到24.20%,同样是最多省份。一所高校的就业指导部门负责人表示,随着长江经济带建设,“我选湖北”“百万大学生留汉”等工程不断推进,地区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区域就业竞争差异缩小,大大吸引了毕业生就业湖北、服务湖北。考研留学意愿居高不下 更多人准备“二战”从各校数据看,2019届毕业生整体就业情况比较稳定,部分学校就业率数据有所下滑,最主要原因是等待考研“二战”或出国留学。武汉大学分析,该校本科生就业率下降的原因:一是签约就业人数持续减少,仅1756人,占毕业生总数的26.53%;二是拟升学出国的人数大幅增加,达到656人,占待就业学生80.89%(2018年这一数据为434名、61.75%);三是出国深造的人数下降3.05%。华中师范大学,超过一半的2019届未就业毕业生准备继续备战考研,有19.12%的未就业毕业生准备参加公务员、事业单位等招录考试。2019届本科毕业生选择升学的仍然占比很高,其中国内升学的(含保研和考研),武汉大学为39.70%,华中科技大学为44.28%;出国(出境)继续攻读研究生的,武汉大学为17.07%,华中科技大学为13.7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也表示,该校2019届本科毕业生选择出国留学和自主创业的学生有一定幅度的增长,其中出国留学的增幅较大。进入世界500强不稀奇 华为招武大400人虽然因升学意愿导致就业率数据有影响,但记者发现,5所学校的就业质量均有所提升,进入世界500强企业不是稀奇事。武汉大学2019届毕业生进入世界500强企业的,占协议就业人数16.04%;进入中国500强企业的占17.92%;进入国内民营500强企业的占8.08%。其中,世界500强企业签约武大学生最多的三家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和腾讯。华为招录武大2019届毕业生403人,比2018年同期数据(211人)接近翻番。华中科技大学2019届本科毕业生就业人数最多知名企业有中国建筑(116人)、华为(83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38人)、腾讯(29人)等。研究生毕业生就业人数最多的行业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卫生和社会工作、教育,学生最欢迎的企业也包括华为和腾讯等。华中师范大学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在“教育”领域(70.57%),其次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9.47%)和“金融业”(3.94%),该校公费师范生就业率保持为100%。不同学历起薪差距明显 总体水平有进步在大家都普遍关心的就业薪酬方面,公布分析结果的高校,也都有增长。华中科技大学通过回收的3462份2019届本科毕业生调查报告分析,本科毕业生平均薪资达9448.85元,其中月薪超过15000元的达到10.64%。调查机构的数据显示,武大2018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税前月均收入为8898.45元。其中,本科毕业生的月均收入为7272.09元;硕士研究生的月均收入为8998.91元;博士研究生的月均收入为10565.22元。华中师范大学表示,该校毕业生的月均收入呈现上升趋势,学校2019届毕业生月均收入为5854.70元。其中,本科生为5745.40元(月均收入5000元以上的较2018届增加2.68%),研究生为6773.37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9届本科毕业生的薪资多为5000元—6000元,占比为28.07%,研究生毕业薪资待遇多为8000元以上,占比为43.99%。武汉理工大学2019届本科毕业生转正后的月均收入为7333元,研究生毕业转正后的月均收入为9484 元。本科生和研究生薪资水平差异每月约为2000元,年差异约为3万元。从以上数据看出,学历越高,其月均收入水平越高。(楚天都市报记者 柯称 见习记者 李碗容 国倩)来源 | 楚天都市报编辑 | 宋涛文章经授权发布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