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武汉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揭牌成立必授之职

武汉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揭牌成立

武汉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揭牌成立 马芙蓉 摄中新网武汉11月22日电 (马芙蓉 吴江龙 舒悦)武汉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22日揭牌成立。该研究院是依托于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联合数学与统计学院、电子信息学院、测绘学院等17个校内单位共同建设的大型跨学科研究平台。据了解,研究院将努力实现三项主要职能,即:攻关人工智能重大基础理论难题和“卡脖子”技术问题,培育人工智能核心竞争力;致力于人工智能一级学科的建设,形成本、硕、博一体化的完整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体系;为多学科的发展赋能,提升武汉大学综合实力,推动湖北省、武汉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场签约仪式 马芙蓉 摄武汉大学校长窦贤康表示,研究院成立有助于来自不同学科的人工智能研究人员进行充分交流,取长补短,形成合力,集中攻坚克难,共同推进人工智能学科的进步,进而带动学校相关学科发展。他指出,研究院首要任务是做好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据悉,研究院将引进和培养一批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领军人才,开展多层次专业人才培养,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技术落地,使之成为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研究、多学科交叉应用技术创新、相关领域学者学术交流的平台,为武汉大学各学科发展和科技创新服务。成立仪式上,武汉大学还与北京小米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科寒武纪科技有限公司分别签署科研合作协议。(完)来源:中国新闻网

大管家

武汉大学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

11月22日,武汉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揭牌成立。该研究院依托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联合17个校内单位共同建设,是大型跨学科研究平台。武汉大学校长窦贤康指出,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是学校在已有的人才、科研基础上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做出的重大举措。研究院的成立有助于来自不同学科的人工智能研究人员进行充分的交流,取长补短。清华大学吴建平院士表示,武汉大学学科门类齐全,学科基础扎实,这对于人工智能交叉学科来说具有得天独厚的学科综合优势,此时成立人工智能研究所是厚积薄发,正当其时。在随后举行的人工智能国际研讨会上,刘经南、陶大程围绕“人工智能研究前沿”主题作了特邀报告,海内外人工智能领域专家学者围绕“后深度学习时代的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学科人才培养”等主题进行探讨和交流。据了解,研究院将引进和培养一批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领军人才,开展多层次专业人才培养,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技术落地,使之成为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研究、多学科交叉应用技术创新、相关领域学者学术交流的平台,为武汉大学各学科发展和科技创新服务。(中国日报湖北记者站)来源:中国日报网

始基

62所研究生院排行榜,国科大亮眼,国家级研究院所表现突出

文|冷丝栏目|研究生招生和培养新学期开学,这也就意味着距离2021年考研的日子越来越近了。按照中国科教评价网统计的数据,全国62个研究生院排名居于前列,其中,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居于第一名的位置,其次是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北京大学研究生院、浙江大学研究生院、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和复旦大学研究生院。一些名校研究生院综合实力排名成绩不错,比如四川大学研究生院、中山大学研究生院、武汉大学研究生院、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院、吉林大学研究生院、南京大学研究生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等等。比较显眼的有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还有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生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林业科学院研究生院等等,这些研究生院都是国家科研院所创建的研究生院。截至2019年12月,国科大研究生院各培养单位有在岗研究生指导教师11257人,其中,博士生导师6786人,含中国科学院院士23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5人参与研究生的教学、 培养和指导工作。目前,国科大研究生院每年招收博士研究生近7000名,硕士研究生9000余名,在学研究生达5.17万名,其中博士生占52%。仅以2020年为例,国科大研究生院共有130余个培养单位计划在哲学、教育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8大学科门类的160余个专业招收博士研究生约7000名。130余个培养单位计划在这11大学科门类的200余个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9000余名,全日制硕士生8600余名,非全日制硕士生500余名。全日制硕士生中含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150名左右,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100名左右。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拥有6个教学研究部、40个教学院系的现代化研究生院。该院拥有博士生导师616人,硕士生导师989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作为我国人文和社会科学学科设置最完整的一流研究生院,截至2017年底,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11个,在校研究生4100余人。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增长,2020年全国高研究院所扩招就有18.9万人。2018年的统计数据,我国研究生教育招生85.8万人,在学研究生273.1万人,毕业生60.4万人。因为在读研究生人数较多,提高研究生质量,提升科学研究高水准是新时代对研究生队伍的呼声。毋庸置疑,科学研究需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钱学森曾发出著名的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由此可以看出,研究生的培养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无论如何,作为研究生,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是关键的。衡量研究生知识和能力的量化指标主要体现在学术论文撰写方面,研究生要在规定学制内发表研究成果,必须直面论文压力和学位压力。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面临着未来成家立业的巨大压力,由于招生数量不断扩大、需求市场日渐饱和及研究生就业观念存在误区等因素,研究生就业形势较为严峻,导致一些学生做事倾向于急功近利,而且个人自律意识较差。早在2009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要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拔尖人才作为一项战略任务,独立思考是创新能力的前提要素。冷丝也认为,不仅仅是这62所研究生院,全国其他高校研究生院和科研院所研究生院都要注重培养质量,尤其要注重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鬼面人

科研院所与高校,哪个“含金量”更高?附研究生院及科研所排名

近几年,随着就业形势越加严峻,同时伴随着本科学历的普及,应届生数量持续上升,越来越多的同学都希望通过读研,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学历和竞争力,希望通过读研,为未来的求职增添一分筹码,多开拓一条道路。大家在进行考研择校时,一定都思考过一个问题:是选择高校还是研究所呢?研究所和高校,谁的“含金量”更高一点?今天,考研校小编就给大家好好分析一下研究所和高校的区别,一起来看看吧!一、科研院所与高校的区别1.研究所的师生比远高于高校的师生比研究所的导师数量会接近研究生的数量,甚至会超过研究生数量(在有的单位,有五十多位硕士导师,但每年只招三十多名研究生),在某些研究所导师可选范围非常广。高校的导师每人每年都会带学生,但研究所并不是每人每年都带学生。研究所会有几个导师持续带学生,也有一些导师只是偶尔带带学生。研究所的教师有一部分是外聘,特别是一些公共课或是基础课。2.研究所的文献资源总量小于高校,但人均占有量会比高校多的多高校每年会花几百万元购买电子资源,各类文献数据库非常全,清华同方、万方数据、超星、期刊论文、学位论文、电子图书、外文数据库非常全,很多高校都会达到一百多个数据库。而研究所不会下这么大财力购买这些资源,研究所的资源范围更窄,更有针对性,而且会有些特色的数据库。高校的资源通用性更强,而研究所的资源专业性更强。高校的图书馆需要占座,而研究所的图书馆往往没有几个读者。3.高校有着很好的教育与科研氛围,而研究所有着很好的科研与工作氛围研究所的学术活动往往专业性、针对性更强,而高校有着各种各样的学术报告,无论是人文还是科技。高校的导师从事科研项目与教研项目,而研究所的导师几乎没有教研项目,除了科研项目外,还有很多工作性质的项目。高校的导师科研经费多,研究所的导师事业经费多,所以总体上来说研究所导师的钱更多。高校导师会有纯研究的项目,研究所的导师的项目往往面向应用的项目。所以有些导师的项目更像是工作,这些项目往往是下达的任务,而不是需要申请的科研项目。在高校,导师拿下的项目主要是靠研究生干;而在研究所,研究生在项目中并不是主力,因为研究所往往有较为稳定的团队。研究所的教师一般不为本科生上课,研究生基本没有助教的机会。4.研究所个性认知充足,高校通识认知充分高校因为同属教育系统,尽管地域、规模等因素不同,但总体上共性比较多,兄弟院校有许多可比之处,如行政部门设置、网站栏目设置等信息大同小异。而科研院所大多数是政府部门下属的事业单位,因行业性质与管理方式的不同,使得各个院所的个性特征非常明显。而研究所的业务机构、网站栏目设置千差万别。例如,在情报学领域,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中国协和医科院信息所等差别非常大,相互之间无从比较,在研究所感受到社会的东西会更多。二、科研院所比高校的优势1、大部分科研院所每月有工资,相当于已经工作,而且免学费,单位替交;2、大部分毕业后进入工作快,而且在学习期间已经和要工作的单位有联系,日后从人际关系,还是研究工作都是很好的铺垫;3、科研院所考研的成绩要求比较低,一般过了国家线就可以上;4、很多科研院所的研究生毕业后不用为工作发愁,已经签约,而且提前2到3年赶上就业形式,也就是2018年签约的时候是按照18年的待遇,而毕业则是2到3年后,其学位贬值不可预知,当然也有升值的可能,但是升值对于已经签约的同志也是试用的,这就是科研院所的保值增值;5、先期的名校学习可以接触不少名校学生,这是日后的人际资源,这种同学感情的人际关系优势,我就不用多说了,大家都很清楚,不仅仅在中国,国外也是这样的。三、高校比科研院所的优势1、毕业证和学位证书所显示的名气,高校比科研院所有名,虽然科研院所在名校学习,但是毕业证和学位证是科研院所的;2、不用签约,毕业就是自由身,当然这也是双刃剑;3、如果上的学校还算可以的话,比较轻松,可以混到毕业证书,拿学位证,而科研院所可不行,如果要混,那以后的工作优势可就没有了。各方面优势差异如下:首先排除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这两家超级科研院所。大家都公认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清华、北大等超级大学处于同样的学术地位。这里我们还要排除"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军事医学科学院"、"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等等超级热门的科研院所。因为这些科研院所都比较难考,但是如果能考上,那么前途将不可限量。比如就读"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那么进财政部工作的机会就非常的大;就读"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那么进商务部工作的机会就非常的大;而"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在国内被称为"银行行长和银行家的摇篮"。从招生人数比较:各大学招收的研究生多、各科研院所招收的研究生一般较少。从报考人数比较:各大学报考的考生多、各科研院所报考的考生一般更少,往往需要调剂。从科研条件比较:各大学的基础教育条件一般较好、各科研院所的专业研究条件一般较好。从生活津贴比较:各大学的生活津贴一般较低、各科研院所的生活津贴一般较高,甚至很高。从奖学金比较:各大学的奖学金品种很多、各科研院所的奖学金品种一般较少。从生活条件比较:各大学学生都比较多,生活资源人均分配少、各科研院所的学生少,虽然资源少,但是人均资源相对比较多。从生活丰富比较:各大学课余生活丰富、各科研院所的课余生活相对不那么丰富,但是很多科研院所都在中心城市核心城区,另当别论。从毕业分配比较:各科研院所的毕业分配有其专业对口的优势。四、中国研究生院竞争力排行榜第1名: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第2名:清华大学研究生院第3名:北京大学研究生院第4名:浙江大学研究生院第5名: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第6名:复旦大学研究生院第7名:四川大学研究生院第8名:中山大学研究生院第9名:武汉大学研究生院第10名:华中科技大学究生院第11名: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院第12名:吉林大学研究生院第13名:南京大学研究生院第14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第15名:中南大学研究生院五、科研院所人气排名(目前数据仅有17年)以下是主要科研院所的人气排名(按序号排名),供同学参考。(说明:下面的招生数据都是指全日制,调剂生都是指第一志愿未报考本院所的调剂考生)1.中国科学院2.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3.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4.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五院)5.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6.中国艺术研究院(2017年度进入复试的全日制学术学位类考生115人,录取复试比例为1:1.37;全日制专业学位类考生97人,录取复试比例为1:2.77)7.上海社会科学院(2017年度拟录取170人,其中58%是调剂生。除了法学所,其他院所专业基本都没招满)8.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航天八院)9.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学术型117人,专业型22人,上海科大联合培养41人, 上海交大联合培养2人,以上不含专项计划考生。总体复试比例为1:1.66)10.中国中医科学院(2017年度进入复试考生总人数为173人,拟录取151人,复试比例为1:1.15)11.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7年度一志愿上线35人(基本是上线就录取,不少专业无人报考),拟录取133人,其中77%是调剂生)12.北京信息控制研究所(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航天710所)13.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24人,其中25%是调剂生)14.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学术型10人,专业型37人,总体复试比例为1:1.13)15.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16.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70人,一志愿上线34人)17.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18.广东省社会科学院19.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22人,复试比例为1:1.6)21.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二研究所)22.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23.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24.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2017年度进入复试的一志愿考生总人数为21,拟录取28人)25.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26.华北计算机系统工程研究所(电子六所)(2017年度拟录取20人,其中80%是调剂生(有三轮调剂))27.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一志愿上线考生均可参加复试)(2017年度拟录取20人,其中35%是调剂生)28.中科院成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9.石家庄通信测控技术研究所(54所)(2017年度一志愿上线23人,拟录取24人(一志愿17人+调剂7人))30.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59人,其中61%是调剂生)31.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研究院32.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68人,其中82%是调剂生(有三轮调剂))33.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34.江苏自动化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716所,杰瑞科技集团)35.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烽火科技集团)36.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95人,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37.西安机电信息技术研究所(212所)38.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39.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102人,其中6%是调剂生)40.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31人,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41.昆明物理研究所(211所)(2017年度拟录取8人,一志愿上线6人(全部录取))42.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2017年度拟录取59人,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43.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44.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45.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510所(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46.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2017年度进入复试的一志愿考生总人数为26人,拟录取17人,复试比例为1:1.53)47.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48.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177人,其中62%是调剂生)49.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50.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23人,其中13%是调剂生)51.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52.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19人,其中58%是调剂生)53.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061基地,贵州航天技术研究院)54.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205所)55.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7年度拟录取81人,其中11%是调剂生)56.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57.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58.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2017年度拟录取87人,其中31%是调剂生)59.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第五十七研究所60.华北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五研究所)61.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62.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63.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53人,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64.北京系统工程研究所65.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五三研究所(山东非金属材料研究所)66.中国地质科学院67.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68.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航空研究院631所)69.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204所)70.中国航空研究院611所71.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55人,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72.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73.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17人,其中5人是调剂生)74.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26人,其中5人是调剂生)75.机械科学研究总院(2017年度拟录取10人,其中1人是调剂生)76.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19人,其中10人是调剂生)77.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64人,其中47人是调剂生)78.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79.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80.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81.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82.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83.长江科学院84.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85.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86.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87.中国航空研究院618所88.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89.卫生部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90.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91.内蒙古金属材料研究所(52所)92.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即702所)93.中国科学院北京化学研究所94.北京矿冶研究总看完以上内容,相信大家能明白研究所与高校二者的区别了吧,大家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考虑哦,喜欢搞科研求工作稳定的同学研究所肯定是你的第一选择,性格外向喜欢校园生活的同学还是报考各大高校更为合适。

全而无非

泰康珞珈(北京)科学技术研究院到我校考察交流

11月23日上午,泰康珞珈(北京)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泰康珞珈研究院”)院长郭明磊、副院长马晓刚一行受邀来访考察交流。学校党委副书记、院长张书明,现代服务学院院长杨文凯、会计学院院长白洁、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李亚光及相关专业老师参会。会议由李亚光主持。张书明对郭明磊一行到访表示欢迎,他首先简要介绍学校的历史沿革、发展历程和办学特色,并重点解读了学校在面向现代服务业,聚焦“康养文旅”,打造专业集群、培养应用型人才等方面相关情况。杨文凯、白洁、李亚光分别对各学院的办学特点、特色专业、校企合作等情况做了介绍。泰康珞珈研究院院长郭明磊首先对泰康保险集团及泰康珞珈研究院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就目前该公司在全国的校企合作情况做了分享交流。马晓刚介绍了健康财富规划1+X培训体系与健康财富规划师认证体系情况,并重点介绍了拟与我校开展项目的合作设想。泰康珞珈研究院是第三批“1+X”健康财富规划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及标准的的建设主体和认证主体。由泰康保险集团与武汉大学于2004年共同组建,公司践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理念,借助泰康在大健康领域的龙头优势地位及武汉大学的教育资源优势,以“健康中国战略”为指引,搭建大健康产业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培养高素质管理人才和职业技能人才。下一步,经济管理学院将和泰康珞珈研究院就合作问题进一步接洽,促进多元校企合作的实现,以1+X为起点,开启校企合作新篇章。转载来源 |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官网图文编辑 | 刘祯洁责任编辑 | 孙润青

其数若何

两位教授先后离开北大,因武汉病毒研究所的王延轶,被人叙旧

从事教育和科研的知识分子,经常游走在校园和讲台之上,但是依然免不了人与事的纷纷扰扰。能够在人际关系之间游刃有余的大学教授,虽然从科研和教育的事业上分散了精力,却有可能在学术界获得一定的地位,而不屑于处理人际关系的大学教授,可能没有多少发光的头衔,但是却能在科研和教育上发挥更多能量。例如先后在北京大学任教的两位归国教授,都带着各个的科研成就和教育理念,开始了截然不同的学术人生道路。经历了近十年的时间,两位教授因为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的所长王延轶,与“双黄连”的事情,开始被人们叙旧。先回到北京大学的舒红兵教授,相当于白手起家,从一个普通家庭考到兰州大学,一步一个脚印,从国内大学到国外大学,最终获得美国埃默里大学的博士学位。舒红兵来到国内的顶尖大学任教之后,对国内学术环境的适应能力比较强,并不是以批判的态度面对国内的科研文化,而是一边做好学术和教育,一边处理好人际关系。而且在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担任北大特聘教授的时候,遇见了当时正在北大读本科的才女王延轶。能够处理好人际关系的舒红兵,不仅可以处理好自己的关系,还能为学生王延轶处理关系。于是在王延轶从北京大学毕业之后,自己先行一步,直接来到武汉大学担任生命科学学院的院长,而王延轶则配合默契,去往丈夫舒红兵曾经任教的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留学,并拿下了 硕士学位。此时的舒红兵已经在武汉大学站稳脚,能够为王延轶的未来发展之路撑起一片广阔的前景。王延轶也没有辜负舒红兵的好意,不仅嫁给了自己的老师舒红兵,还走上了舒红兵护航的道路,看似一路顺风顺水。在两人同行的过程中,舒红兵在2011年通过院士增选,竞争过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院长施一公教授,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院长饶毅教授,以及现在的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当选为中科学院的院士。而王延轶在武汉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之后,从武汉大学的讲师位置顺利当上副教授的位置。不到两年的时间,王延轶就进入了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这是一个拥有顶尖P4生物实验室的研究所。6年之后,王延轶就当上了武汉病毒研究所的所长,而丈夫舒红兵也成为了武汉大学副校长,两人曾被称为中国学术界的居里夫妇。相比于舒红兵的发展之路,饶毅的学术上升之路更加纯粹,没有涉及师生关系的纷扰。据悉,饶毅教授在北大担任院长的时候,曾经强调过老师和学生之间是不允许发生师生恋的,只是饶毅当上院长之后,舒红兵和王延轶已经离开了北京大学。尽管如此,饶毅教授对于学术界的一些人和事,还是会以批判的态度来面对。饶毅教授曾和施一公教授一同在权威期刊上发表文章,直接点名批评中国科研文化的一些问题。在北京大学的一次讲座上,饶毅教授直接表示,身处目前的科研文化中,论文和关系比科研本身还重要。此类真话体现出了饶毅教授的魄力和风骨。时至今日,饶毅教授已经离开北京大学,曾因为担心职务影响自己的科研和教育,放下了北大生命科学院院长的头衔,如今虽不想当院士了,但是对于教育的执念依然还在,于是当上了首都医科大学的校长。尽管饶毅教授已经是一个大学的校长,但是对于学术界的人和事,依然保持原有的耿直态度,刚毅的风格没有变。而在王延轶和舒红兵的师生关系上,之所以饶毅教授被广发提及,还是因为饶毅教授的为人风格。舒红兵和王延轶被质疑的时候,我们应当能够从饶毅教授的一句话中汲取教训:科研学者不应该过于留恋职务上的利和名,而应把更多精力放到教育和科研之上。

黑活儿

武汉大学文明对话高等研究院揭牌成立

文明对话高端论坛 舒佩 摄中新网武汉6月28日电 (马芙蓉 陈世银 祁天)以人文学科为主、多学科交叉融合,聚焦中华文化传承创新与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学术研究机构——武汉大学文明对话高等研究院,28日揭牌成立。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吴根友担任该研究院院长。他介绍,研究院将汇聚、整合人文学相关研究力量,并与其他学科密切合作,围绕“文明对话”主题,在多层次、多领域展开学术研究;将汇聚一批国内外高端人才,涵育一批青年才俊,注重研究积淀并持续展开学术对话,服务文明交流互鉴大局。吴根友表示,“一带一路”倡议为人文学者提供了异域文化与思想史新材料,研究院将密切关注研究此领域的新材料,产生一批重要的学术成果;将开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文化、文明特征研究,为中国政府、中国企业在当地的投资与合作,提供有价值的咨询报告与学术成果。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院士帕尔·默顿教授在致辞中说,随着世界各国在经济、政治、社会和环境方面的关联日益密切,不同文化之间相互理解和对话的需求从未如此迫切。他认为,研究院旨在提高对真正文明间对话所需要的条件和方式的认识,将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韩进指出,希望研究院弘扬传统、博采众长、文明相通、思想互融,通过搭建平台、汇聚名家、高端对话、涵育精品,成为文明冲突中国解决方案的发源地之一。揭牌仪式后举办了“文明对话高端论坛”。北京大学哲学系讲席教授、美国夏威夷大学终身教授安乐哲,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终身教授姚新中,武汉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冯天瑜围绕“轴心时代与新轴心时代文明的对话与交流”主题,进行了对话研讨。(完)

不亦难乎

武汉大学整合跨学科研究平台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

新华社武汉11月22日电(记者李伟)联合17个校内单位共同建设的武汉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22日成立。这一大型跨学科研究平台将成为我国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研究、多学科交叉应用技术创新、相关领域学者学术交流的新平台。武汉大学校长窦贤康院士说,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是学校在已有的人才、科研基础上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做出的重大举措。研究院的成立有助于来自不同学科的人工智能研究人员进行充分交流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人工智能学科的进步,进而带动学校相关学科发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吕金虎认为,武汉大学在人工智能各个交叉学科有着深厚底蕴,人工智能研究院通过学科交叉融合,集中人才资源优势,有助于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与传统学科融合,挖掘和拓展人工智能领域。未来,武汉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将结合学科优势,校企共建、产学研高度融合,重视基础、高度交叉,人才培养模式系统健全,实现攻关人工智能重大基础理论难题和“卡脖子”技术问题,培育人工智能核心竞争力,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路人甲

武汉大学:四方联手打造国家级智库,共建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院!

11月12日,“第二届世界大健康博览会·第二届健康医疗大数据论坛”在武汉召开。武汉市、武汉大学、中国信科集团、中国诚信信用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建设武汉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院,致力于打造健康中国的武汉模式,建设国家级智库。会上,武汉大学校长窦贤康,武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红辉、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陈家伟、武汉市黄陂区人民政府区长何建文致欢迎辞。窦贤康指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健康医疗大数据在病毒溯源、疫情监测、疫情预测分析、复工复产等方面发挥了关键性作用,未来健康医疗大数据的采集挖掘、分析利用和数据存储量会以几何倍数快速增长。“以数据流引领资金流、人才流,不仅是未来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体系完善的发展方向,也会成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和支撑。”武汉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李涛、武汉大学副校长唐其柱、中国信科集团烽火通信科技公司副总裁蓝海、中国诚信信用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骥共同签署《共建武汉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院战略合作协议》,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国家战略、助力武汉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推动武汉大健康产业长远发展提供智库研究。会上,健康医疗大数据领域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围绕“公共卫生与健康医疗大数据”主题,深入探讨我国健康医疗大数据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需求、技术难题及发展前景,为我国健康医疗大数据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建言献策。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马费成、国家卫健委体改司副司长杨志光、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万军、武汉大学大数据国家研究院兼董辅礽研究院院长毛振华、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主任兼中日友好医院发展办主任卢清君、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院院长兼山东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院院长薛付忠、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徐甲甲、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远程医学中心主任罗雄作主题演讲。他们以《大数据环境下用户健康需求信息组织》《大数据与卫生健康》《基于互联网+医疗的慢病健康管理体系建设》《突破政策法规瓶颈,促进医药健康大数据应用》《互联网+医疗的政策环境与发展趋势》《大数据助推医学研究与健康产业》《人工智能助力医疗健康发展》《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全流程皮肤病互联网医院建设与探索》为题,围绕健康医疗大数据相关理论、政策、技术、应用等进行探讨。在圆桌对话环节,翰宇药业(武汉)有限公司总经理易琼、武汉英纽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邹爱标、深圳市财富趋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山、中国诚信信用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骥、联仁健康医疗大数据科技公司政府事务部主任郭佺共话健康医疗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本次会议由武汉大学、中日友好医院主办,武汉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武汉大学董辅礽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武汉市黄陂区人民政府承办。据悉,武汉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成立于2018年10月。武汉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在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指导下,以武汉大学为依托,社会共同参与,构建开放、共建、共享的合作平台,研究院以健康经济学理论为支撑,以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研究为核心,努力打造服务健康中国战略的国家级智库。来源: 武汉大学 董辅礽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 通讯员傅倩

阿松

抗疫,人工智能“显神通”

大浪淘沙,危中蕴机。人工智能等现代智能信息技术的引入对疫情防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近日,由北京市经济与信息化局指导、北京电子电器协会主办,北京科技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联合主办了“智慧抗疫中的人工智能新技术研讨会”。这次在线研讨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82.7万余观众。人工智能新技术支撑抗疫“科学技术是社会进步的强大支撑,更是决胜疫情防控不可或缺的硬核重器。”北京市经济与信息化局副局长潘锋在研讨会上说。北京市政府为应对疫情,运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及时开发的多场景应用软件取得了良好应用效果。为落实疫情防控相关部署,北京市经济与信息化局先后上线了“京心相助”“京心相护”“健康宝”,分别解决了进(返)京人员到社区的报到问题、楼宇出入人员的信息收集和统计问题以及所有在京及进(返)京人员个人健康状态查询问题。同时,依托“健康宝”数据基础与底层架构,为企业开复工、楼宇调查、教育系统学生返京等提供有力支撑。潘锋认为,目前正处于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在防控措施方面应该从四个方面来实现“防得住,放得开”的目标:一、打通各部门以及三大运营商数据,实现数据的整体性和全面性;二、建设协调方案,形成京津冀三地信息互认共享标准规范;三、落实“外防输入、内防扩散”要求;四、依托政府及企业既有信息平台,全力保障信息采集与疫情防控。企业应释放创新基因抗疫疫情发生以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如何在疫情中变被动为主动,能否将危机转化为机遇是值得探讨的问题。“面对疫情,有数字化底蕴和创新基因的企业走得更快。”阿里云副总裁李树翀在研讨会上表示,阿里作为基于互联网的IT企业,虽然疫情有影响,但影响不大。阿里的健康码很早就在内部存在了,数字基础设施相对比较完善。过去,传统制造业基于互联网平台实现了创新的前景,未来全行业创新的速度也将越来越快。腾讯云架构师郭红英则表示,企业在贡献科技力量的同时,需要思考如何更好地打磨自己的产品。腾讯重在打磨产品,也得到了用户的良好反馈。充分借助疫情期间的大量数据,问题反馈有利于对产品进行快速迭代。学术前沿推动技术新发展技术在实现产业落地前基本都经历了学术实验室阶段,为了更好地用科技力量对抗疫情,学术基础要夯实,而高校正是这一过程的中流砥柱。本次在线研讨会上,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学的优秀学者分享各自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等学术前沿技术领域如何助力产业发展的经历。清华大学信息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尹浩表示,他正与多个团队合作进行《疫情传播预测与精准防控系统》项目的研究,周期为一年(2020.3.20—2021.3.19)。此项目的背景正是因为面对新冠病毒疫情的快速蔓延,我们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与应对体系,也缺少跨平台多维度大规模数据资源的融合与可信安全应用体系以及基础设施、医工深度结合的数据密集型科学分析与评估体系。项目的核心研究目标就是建设大规模人群流动的传染病精准防控策略与系统。北京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黄安鹏教授则表示,他的团队正进行“应对大规模疫情的互联网医疗核心技术”的研究。他认为,疫情期间,IT技术早期的作用不明显,到了中后期才开始逐渐发力。从全球来看,应对疫情大流行,用的都是“全民不流行”(隔离)的土办法。未来希望能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数字中国”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