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人才 | 在企工作博士突破1万人,武汉光谷设立人才创新创业服务中心杨雄

人才 | 在企工作博士突破1万人,武汉光谷设立人才创新创业服务中心

11日,在光谷武汉未来科技城举办的武汉创新会青年博士专场暨首届留汉博士论坛上,东湖高新区宣布设立武汉人才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光谷)。据了解,该中心将设有政府公共服务区、人才引进和就业服务区、创业孵化和成果转化区、项目路演和资本对接区、人才交流和赛事活动区等五大功能区,统筹整合政府、市场和社会各方资源,有效集聚配置人才、资本、技术、成果等创新要素,为各方面、各层次人才在汉创新创业就业、投资兴业发展,提供更加高效优质的政务服务和市场化社会化支持。活动现场还成立了武汉创新会光谷博士联谊会。截至今年10月,东湖高新区在企工作博士突破1万人,是10年前的5倍,尚不包括在高校院所工作或求学的博士。武汉市和东湖高新区历来高度重视、尊重人才,尤其是具备技能专才的博士人才,东湖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将竭尽所能,努力营造“亲才、爱才、富才”的良好环境,让海内外人才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得好。近20年来,武汉持续实施博士资助项目,对入选博士按照每月2000元的标准给予为期3年的资助补贴,已累计资助1300余名留汉博士。该论坛由武汉市招才局、武汉东湖高新区管委会主办,东湖高新区招才局、武汉人才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光谷)承办。链接——做芯片领域的翻译机武汉芯泰:30岁博士投身集成电路国家战略行业刘览琦正在进行项目路演研制出全球第一枚泛在通信芯片的团队,就在武汉!而他们的研发骨干,是一群30岁上下的博士!11日,首届留汉博士论坛的项目路演活动中,娃娃脸的武汉芯泰科技有限公司设计部经理刘览琦带着项目亮相,他刚满30岁,是华中科大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博士。刘览琦常被人打趣为“浏览器”,生于网络时代的他,似乎天生为网而生。他介绍,物联网是一个亿万级的市场蓝图,而万物互联,核心就在芯片上。可是,当前市面上的芯片传输着不同的信号,分别使用不同的频率,芯片的网络制式也各不相同,芯片之间无法互联互通。而武汉芯泰的芯片被喻为信号的“翻译机”,企业一直致力于推进“泛在网络”建设,他们研发的芯片,比硬币还小,但却藏着一个微型的基站,能够对不同频率及不同协议的信号进行转换,使用IP数据实现不同网络制式的芯片互通,“能将3G、4G、WIFI等不同协议在同一颗芯片中实现兼容,兼容现有网络,创造未来的通信方式”。这颗芯片在通信技术上也有独到之处。“在一些大型会场,wifi信号常不给力,人越多越卡,这是因为信道宽窄有限,好比人多堵车,而在‘泛在网络’上,从45兆赫兹到2.5吉赫兹,能在信息高速公路上随时搭路随时下,此路车多我换路走,能自动切换到别的频点。”他介绍,通信设备最担心的问题就是信息干扰导致通信中断,这种能随时“通路”的技术能够解决这种问题,能应用在上百个市场领域,“比如无人机,避免通信干扰,需要‘不掉线’的芯片,另外在应急通信、抗震救灾等领域也大有可为”,他介绍,该项技术实现后将与国家信息发展战略紧密连接,大力推动智慧城市发展,可加速我国进入未来5G通讯时代,助推亿万级信息消费市场,助推光谷“芯屏端网”万亿产业集群崛起,“能把5G接入兼容的芯片也已在研发之中,我们希望能够创造一个整合的通信网络,打破不同协议形成的信息壁垒!”据介绍,拥有20多项核心专利技术的该企业,员工不过48人,博士就有7人,“我还不是最年轻的,在咱们公司,芯片集成电路设计骨干岗位,还有位90后博士”。包括该项目在内,毕业于自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科大学等知名学府的6个博士项目,当场成功与投资机构现场签订意向协议。(长江日报融媒体)关心武汉变化编辑:夏俊俊

铉曰

武汉东西湖区引进博士人才政策“打折扣”

来源: 人民网人民网武汉12月30日电 日前,有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给湖北省委书记留言,反映2016年武汉市东西湖区发布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博士人才,招聘时区人社局领导承诺博士聘用为事业单位管理七级岗位(正科待遇),然而入职后却被告知不具备竞聘管理七级的资格,只能从科员做起。武汉东西湖区引进博士人才的政策未落实,寒了部分高端人才的心。从“5年内留住100万大学生”,到“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再到招才局的设立,武汉拿出“事竟成”的气魄,召唤英才到来。在全国引起了很大反响。在这种情况下,东西湖区也积极推行引才计划,吸引高端人才来汉就业。一名被引进的博士告诉记者,2016年12月,武汉市东西湖区面向社会发布了公开招聘博士人才公告。在招聘宣讲会上,东西湖区人社局主要领导对相关政策进行了详细解读。承诺引进博士聘用为事业单位管理七级岗位(正科待遇),并做出了落实到位的承诺。优厚的条件吸引了10名博士投身东西湖。然而,自2017年正式入职以来,招聘时承诺的相关待遇一直未能得到落实。“我们这批引进的博士都是985、211高校毕业的。有些本身就有不错的工作。”投诉人告诉记者。本来满怀希望和憧憬的来上班,却被浇了一盆冷水。本来就有工作经验的博士,被告知以往工龄不认,社保不能转接,全部按新人重新缴纳。一些以前就有编制的博士,明明是办理的调动手续来汉,却被告知身份无法确认,也要重头开始。根据有关政策,博士研究生在入职后可以直接聘用管理七级岗位,但这些被引进的博士已经入职2年多了,想竞聘单位的七级岗位,却被告知不具备竞聘管理七级的资格,只能从管理九级(科员)做起。科员满三年竞聘副科长,副科长满三年才能竞聘科长。“这样和本科毕业生有什么区别。怎么体现高端人才的差异呢?”投诉人表示难以接受。在经济待遇方面,人才引进时招聘公告中明确写了,博士聘用到事业单位管理岗位的,按七级管理岗位工资标准与受聘岗位工资额度的差额给予人才专项津贴;聘用到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的,按八级专业技术岗位工资标准与受聘岗位工资额度的差额给予人才专项津贴。依据《关于印发<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西湖区)优秀人才激励支持办法(试行)>》的通知精神,招聘的博士研究生,还可享受为期3年的岗位津贴,岗位津贴以每年3万元人民币的标准按年发放。招聘的博士研究生,在武汉市内暂没有住房的,给予其为期3年的住房补助,以每年2万元人民币的标准按年发放。但是承诺的补贴也遭遇“兑现难”。直到2019年10月才发放完2018年的相关经费,2019年的经费至今没有着落。两年多过去,当年引进的博士因为各种原因仅剩7名。他们分布在东西湖区各个委办局。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他们也曾找区领导反映情况。区领导对这批博士的境况非常重视,要求人社局拿出方案解决相关问题,但直到目前为止,情况没有任何的改善。“引进人才的政策落实不了,对武汉市招才引智的形象会造成影响。”投诉人说。记者致电东西湖人社局相关负责人想了解情况。该负责人表示要向领导汇报后再进行回应。截至发稿时间,记者还没有收到相关回复。

金属人

武汉高校毕业生有三盼

如果没有这场突然袭来的疫情,按照年前的找工作计划,王悦现在应该刚刚参加完广州一家传媒集团的第二轮面试。可不久前,她接到对方的通知,“面试推迟举行,目前还不能确定时间”。王悦是武汉一所985高校新闻学院的应届硕士毕业生。去年秋季招聘开始后,她就给十几家企事业单位投去了简历,“受疫情影响,可能招聘单位的流程滞缓,目前只有两三家反馈”。至今还阻隔在湖北随州老家的王悦,正在复习备考省选调生和公务员考试,“多一手准备,就会多一点希望”。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874万人,比去年增加40万人。连日来,记者在武汉多家高校采访,倾听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心声。一盼招聘岗位多起来“过完年,招聘需求缩水了。”这是陈伟最直观的感受。他是武汉市一所211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四学生,家在河北沧州。去年年底结束研究生考试后,他做了两手准备,应聘上山东青岛的一家国企岗位。由于时间较为充裕,目前,在写毕业论文之余,陈伟在线上协助学校就业处老师负责就业信息员工作。陈伟注意到,往年这个时候,正值春季招聘,不少企事业单位会联系就业处,在学校就业官网上发布相关招聘信息。“相比去年同期,今年疫情期间就业网站上发布的招聘信息减少了一半”。而不少定于春季举行的校园招聘会也因为疫情不得不取消,无形之中加剧了“校园招聘空中双选会”的竞争。线上招聘还未正式启动前,武汉一所理工类高校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2017级研究生李昆就一直盯着网上各种渠道的招聘信息,每天刷一遍企业官方网站、招聘软件,记录线上双选会的时间节点。李昆说,去年秋招时,不少跟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相关的岗位尚有空缺。可今年3月以来,他发现与专业对口的岗位招聘人数明显下降。放寒假前,李昆就在学校收集完了毕业论文所需的实验数据。目前,在河南信阳老家,他一边整理资料写论文,一边在线上找工作。他投了近10家公司,大多都是安全管理员、建筑单位的安全员、设计院的研究员等职位。投完简历,基本上在两天内就会有人联系他,其中近一半收到了面试通知。“自己的专业找工作并不难,但找到心仪的还是比较有难度。”眼瞅春招进行了一半,心仪的工作还未找到,李昆的压力骤然增加。为了做足准备,有空时他就将之前做过的几个科研项目进行回顾,打开手机摄像头,模拟视频面试问题,“还是希望工作岗位多一些,自己能够顺利地找到一份比较心仪的工作”。3月7日,陈伟所在的高校招生就业处联合一家校园招聘网站举办了“2020春季校园招聘空中双选会”。记者查看了这家网站,这场“空中双选会”对外数据显示,招聘企业有296家,招聘职位1823个,参与人数1.7万人,将持续到3月31日。在这家校园招聘网站上,记者看到与陈伟所在高校同时期举办“空中双选会”的还有武汉的一所985院校,这场“空中双选会”对外公开的数据显示,招聘企业有594家,招聘职位3911个,参与人数5.1万人。一位大四毕业生希望,疫情不要影响企业的招聘规模,用人单位能多给毕业生一些展示的机会。二盼线上面试包容多一点在采访中,一些高校的应届毕业生反映,在网络求职中,信息沟通不如线下通畅。李昆说,以前学长的经验,可以及时在双选会上与用人单位互相反馈信息、跟同学一起分享交流招聘信息。而如今在家的他只能尽量凭借一己之力去搜集大量的企业资料,线上投递简历后无法快速收到回复,甚至不清楚企业是否会查看。一位正在求职的研究生认为,受疫情影响,在目前开始的各大线上双选会中,求职信息扎堆儿投递,用人单位的招聘流程又受疫情影响滞缓,故而降低了招聘效率。李昆觉得,网络看似信息发达,但与线下招聘相比还是有一定区别,需要适应新的变化,“线上求职,了解信息的渠道靠个人。在学校,同学们在一起交流,触角更广泛,信息的规模效应集聚。”由于平台和网络信号等原因,视频中的卡顿也让一些毕业生感到困扰。李昆的校友、2016级材料与冶金专业王世豪在视频面试某家企业时,和另外两人一组,同时面试,话说到一半,有一个同伴突然掉线,打断了面试。王世豪只能和另一位同伴把观点先说完,而后按照面试官的要求下线。“网络稍有卡顿,对面试就很有影响,面试官说话,可能就会因为延迟听不清”。疫情暴发前,一家财经类高校研三学生李明投了30多份简历。从2月开始她又在网上投了10份左右的简历。她认为:“线上笔试、初面和复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面试时只能看到彼此的脸,不能看到所有的面试官,无法根据面试氛围和主考官的变化及时作出调整,体现不出个人综合水平。”李明也认为设备故障、网络中断等对求职有一定不利影响。“有的软件只能允许4个人在线视频,而本人并不知道本次面试会有几个面试官,这就需要临时更换其他的App。”虽然现在没有收到0ffer,但李明仍然在积极地找工作,她希望企业对2020应届生给予政策倾斜,多提供一些岗位,减少一些限制性条件。三盼相关毕业服务细一点王世豪说,可能因为疫情推动了在线教育,行业也正好缺人,最近他很顺利就通过了一家教育集团武汉分公司的面试,应聘上了初中数学的助教。长时间跟同学一起关注和讨论就业问题,王世豪也有自己的心得体会。在他看来,疫情对就业带来的影响,要看到困难也应该看到新的希望,短期内生产制造行业、餐饮、旅游、服务业受到很大冲击,但是医疗、公共卫生、应急保障还有远程教育、网上商务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对王世豪而言,现在最大的困难是,可能无法如期提交毕业设计,“最怕上班的时间到了,还不能正常毕业”。在家中不像在实验室,有的选题方向,看起来简单,做起来难。这需要老师的指导,不然做到一半发现自己无法完成,就来不及了。在家中问老师,始终没有在学校问得透彻,也不方便。武汉一所独立学院新闻专业大四学生徐娇,去年10月中旬,面试了几家和新闻专业对口的公司。经朋友介绍,与一家从事影视后期的公司签订了实习协议,公司总部在湖北鄂州。疫情突发,她的实习也被迫中断,急匆匆准备从武汉中转回内蒙古老家的她,因为武汉封城,被困住了。她便计划开学之后,先回学校完成自己毕业论文的答辩,再做下一步打算。疫情对正在写论文的毕业生而言,也带来不小的冲击。武汉某985高校研究生张君的毕业论文,原定于2月给导师上交初稿,可疫情阻隔长期在家里,写论文常常无法静下心来,而且很多资料的查询也相对麻烦,直到前几天才上交给导师。导师反馈:“写的不好,还需要再修改。”毕业论文和面试需要同时准备,这让张君觉得有些身心俱疲。“毕业论文,对于文科生而言,在家写,还能想办法克服困难。对于理工科需要做实验得数据的同学而言,就特别棘手。”张君的一位朋友是武汉一所985院校机械专业的博士生,他向张君吐槽,由于数据只能在学校实验室取得,可现在又禁止返校,在家里快两个月了,论文所需的数据任务一项都没推进。张君也曾注意到,教育部在2月12日提出,适当延长择业时间。对离校时未落实工作单位的高校毕业生可按规定将户口、档案在学校保留两年,待落实工作单位后再及时办理就业手续。但是延长到什么时候,他咨询过学校的辅导员,目前也不知道具体的安排。辅导员也担心,即便求职成功,如果不能如期毕业拿到毕业证,同学们可能会面临无法按期入职或被裁员。张君期待疫情能早点结束,也希望学校对于毕业期限能够更明确一点,好给自己一个心理预期,倒逼自己的时间安排,“毕竟大多数人一起离校才感觉是真正的毕业。”(应受访者要求,文中王悦、陈伟、李明、张君、李昆均为化名)

目想

武汉又出引才留才新政 对专科人才及其配偶敞开大门

央广网武汉7月12日消息(记者左艾甫)为了充分发挥人才第一资源引领支撑作用,推动武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11日,武汉部署今年引才育才10项重点任务举措,围绕人才落户优化,武汉将对专科人才及其配偶敞开大门。据了解,高等学校专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毕业生、年龄不满45周岁的(博士、硕士研究生不限年龄),可凭毕业证申请登记为武汉市常住户口,其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均可随迁落户;各类技能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满足在汉创业就业一定年限的,可申请落户。根据近期出炉的《武汉市引才育才年度重点任务及资金安排》,武汉市将每年拿出15亿元专项资金用于人才开发。对于留汉大学生,武汉将作为优秀青年人才予以培养。遴选500名左右优秀留汉大学生青年人才,授予“武汉黄鹤英才(优秀青年人才)”称号,给予专项资助、储备培养、发展激励等支持;对入选的海内外知名高校博士毕业生、省级以上优秀毕业生,给予每人6万元、2万元资助。春、秋两季开展常态化校园招聘,为大学生筹集就业岗位20万个以上、实习实训岗位超5万个。在人才安居和服务方面,武汉支持发展专业化长租公寓,年内筹集长租公寓5万套(间),并为留汉大学生提供租赁补贴;推出共有产权房1000套,依据人才对武汉的服务和贡献,最终将共有产权折算为完全产权。对国家、省市级人才工程项目入选者发放人才服务绿卡,可享受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落户、居留签证、配偶(子女)就业、子女入学入托、医疗等“绿色通道”。在人才集聚区设立人才服务中心,提供一站式管家服务、上门服务,推进人才服务事项“不见面审批”和“全流程网上办”。同时,武汉市将依托已有基础,加快推进全域自主创新,实施“卡脖子”攻关工程,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下功夫,尽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为改变我国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不利局面作出贡献。这些重点领域包括,芯片、操作系统、智能装备、地球空间信息、生命健康等。武汉市提出,要发挥企业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政策支持引导,扶持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形成围绕芯片的产业集群。同时,强化企业引才用才主体地位,靶向引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核心技术、科技成果国内外领先或填补国内空白、能够引领武汉市相关产业突破性发展的战略科技人才和产业领军人才。

别管我

博士来了、海归也来了……武汉中小学招聘吸引力增强,大学副教授主动要求教小学

硕士来了、博士来了、海归也来了……中小学教师岗位越来越受重视。楚天都市报记者从华中师大一附中光谷分校获悉,该校2018年教师招聘吸引了2000多人报名,最终有114人经过几轮考核成功突围,其中67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这批新聘老师中,有一位原是大学副教授,学校希望将她安排到初中或高中部,但她态度坚决,只教小学。楚天都市报记者 柯称 通讯员 魏忱 陈宇昕副教授主动要教小学35岁的吴迪是武汉人,本科和研究生均毕业于武汉大学,之前一直在武汉一所军校任教,并于2015年取得了副教授职称。这次华中师大一附中光谷分校招聘中,她以优异成绩通过了层层考核。当学校把合同递上前,她却提了一个令人意外地要求:只教小学语文。“我在大学教的都是人文领域的课程,但我发现,很多高考成绩优秀的学生,在人文方面还是有欠缺。可是,到了这个阶段再去培养人文情怀,说实话有些晚了。”吴迪说,她从刚上小学的女儿身上发现,小学生对人文教育接受特别快,书本知识真正能影响到他们的人生观形成,这让她萌生了去教小学的想法。“我自己从人文受益很多,就想着脚踏实地做好基础教学,为人文也做一些贡献。”吴迪的爱人在光谷工作,她也是光谷快速崛起的见证人之一,因此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所在光谷起步的新学校。“光谷是高知聚集地,学生家长的教育理念一定会更先进,对我的教学水平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吴迪说,她目前正在做教学准备工作,期待着九月开学。武大工科男立志从教“选老师不能只看学历,高学历不代表一定有高教学水平。”华师一附中光谷分校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次招聘考试设置了试讲和面试环节,淘汰了一些研究生,也招了不少名校本科毕业生。正在进行毕业实习的武汉大学大四学生李亨,就是通过一堂数学试讲课被看中的。“当时我刚把主要内容讲完,还没来得及结尾就被叫停了。”李亨说,一开始以为自己发挥得不好,后来专家组提了几个问题后,才说他很适合教小学。李亨不知道的是,专家组成员、东湖高新区教育发展研究院的专家,给学校方面反馈的评语是:该老师好好培养,五年内必成大器。李亨介绍,他学的是水利专业,但一直向往从事教育工作,也做了很多准备,取得了教师资格证。“大学期间,我做过两年的兼职家教,帮助一个学生明显提高了成绩,发现自己有这方面的天赋。后来我也在暑期去培训机构兼职过,发现当老师很有获得感。”这次该校新招聘老师中,还有多人具有海归背景。已经在该校初中部工作一年的英语老师王诗斯认为,今后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海归投身校园。“现在国内发展日新月异,我一回来就被移动支付的普及,和共享单车的便捷震撼了。”24岁的王诗斯高中和大学阶段都是在美国学习,她告诉记者,这几年国内教育改革力度不断加大,教育理念越来越多元化,给了海归老师巨大的发展空间。教育不存在大材小用越来越多的高学历老师愿意选择中小学,华师一附中光谷分校的招聘结果并非个案。11日刚刚结束报名的武汉事业单位招考中,报考教育类岗位的就有大面积的硕士研究生。武汉市教育局透露,2015年,该市中小学、幼儿园新进教师中,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占19.09%;2017年,这一数字提升至22.45%。2017年,该市示范性学校共招聘122名教师,其中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达到76%。该局相关负责人同时强调,教师招考中,只要求满足最低学历要求,更高的学历只是参考因素,并非决定性因素。“博士、硕士来教小学,会不会大材小用,浪费人才?这些老师会不会没有动力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采访中,也有家长提出了担忧。“我觉得教小学一点也不简单。让一个零基础的孩子,从一笔一划开始接受学习、爱上学习,多需要技巧啊!”吴迪副教授认为,只要是全心投入教育,就不存在大材小用的说法,“认为大学老师一定比小学老师厉害,是一种偏见。教小学和教大学所要付出的心力是完全一样的。”华师一附中光谷分校相关负责人也认为,基础教育是教育的根本,教书育人谈不上“浪费”。学校将从职业培养、福利待遇、科研支持、成长通道方面,保障高学历教师教得好、留得住。记者了解到,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已于2015年在全国范围推开,明确了在新的中小学教师职称系列中设置正高级职称。也就是说,中小学教师也可以获得相当于大学教授的职称,这将最大限度地打通中小学教师职业发展通道,提升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和教师的专业成长。

剑少爷

招聘|@高校毕业生,好消息!武汉一大波国企、事业单位岗位等着你

好消息!好消息!找工作的高校毕业生看过来!一大波事业单位、国企岗位专为你们准备!求职现场 资料图武汉市政府办公厅近日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2020年全市高校毕业生留汉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敲黑板划重点事业单位招聘数量在2019年基础上增加14%以上,主要用于招聘高校毕业生;武汉市国企新增就业岗位中,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的岗位不得低于60%。通知要求今年扩大武汉市公务员、事业单位招录招聘规模。2020年,全市公务员和选调生招录计划名额不低于2019年,增加面向高校毕业生的职位计划。事业单位招聘数量在2019年基础上增加14%以上,主要用于招聘高校毕业生。充实社区工作者力量。2020年、2021年全市分别招聘一批高校毕业生充实到社区工作者岗位。发动国有企业挖掘一批就业岗位。2020年全市各类国有企业在新增就业岗位中拿出不低于60%的比例,专门用于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鼓励校友企业、楚商企业增加一批就业岗位。2020年各相关校友企业、楚商企业新增2000个就业岗位用于招聘录用高校毕业生。加大创业带动就业力度。2020年新增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40家,吸引500个以上的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团队入驻,带动5000人以上就业。增加实习实训和就业见习岗位。2020年新建实习实训基地300家、就业见习基地100家以上,组织高校毕业生实习实训28万人、就业见习1万人。武汉市还鼓励引导各类市场主体扩大招聘规模。积极对接龙头企业、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作用,扩大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数量。来源 | 湖北权威发布微信公众号编辑 | 夏俊俊文章经授权发布 转载请注明出处

狗仔队

武汉女博士年薪156万入职华为!网友:美貌与智慧并存

今年,华中科技大学又有两位博士张霁、姚婷入选华为“天才少年”计划。加上去年入选的左鹏飞和钟钊,华中科大一共有4名学子入选。此前报道↓↓↓张霁左鹏飞钟钊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博士生姚婷,今年也入选了华为“天才少年”计划,年薪156万元。而她更是用实力演绎了什么是“美貌与智慧并存”!姚婷“天才少年”是如何过五关斩六将,获得华为的offer?领着高薪的他们,又如何看待自己目前的工作?昨日,楚天都市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女博士说自己是“成长型选手”“外界普遍认为女博士年纪大、严肃无趣、难以接近,其实我们不要太年轻,不要太有活力。”姚婷说。相比于“天才型选手”和“努力型选手”,姚婷说自己更像是“成长型选手”,始终在各个小环境做到优秀,再随着环境的改变提升自己。不畏惧变化和挑战,是姚婷成长的重要驱动力,让她保持着勇往直前的鲜活状态。本科课业之余,姚婷尝试了很多事情:大一参加辩论队、校运会短跑项目、中英文演讲比赛,几乎是学校各演讲比赛的冠亚军;大二担任学生会外联部副部长,辅修第二专业英语对外翻译,暑期支教;大三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全国大学生物联网大赛;大四保研……回首四年,她觉得无比充实。读博期间,她敢于挑战短板、突破局限,走进系统结构研究领域,把握各种研究课题、论文写作、参加学术会议、出国学习交流的机会。曾经计划在高校工作却最终选择加入华为,姚婷说自己不设限的人生就是要去尝试,激发潜能、让自身所学真正为工业界所用,科技有所转化。他拒绝更高薪工作选择华为华为“天才少年”计划,是任正非发起的用顶级挑战和顶级薪酬去吸引顶尖人才的项目。早在2019年6月,任正非就曾在华为EMT(经营管理团队)内部讲话中提到,在2019年将从全世界招进20—30名“天才少年”,在2020年还将从世界范围招进200-300名。这一项目经过任正非宣布之后迅速得到落实,2019年7月,一封由任正非签发的华为总裁办电子邮件,展示了获得华为顶级薪酬的8位“天才少年”。他们的工资都是按年发放,共有三档,分别为89.6万元-100.8万元、140.5万元-156.5万元、182万元-201万元。目前,全球仅四人拿到“天才少年”最高一档年薪,分别是钟钊、秦通、左鹏飞和张霁,其中三人均为华中科技大学校友,分别是该校今年的博士毕业生张霁、去年的博士毕业生左鹏飞、本科毕业于该校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的钟钊。钟钊张霁认为,自己“不是天才少年,是一个努力型选手”。硕士毕业后,张霁刻苦学习考入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成为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博士研究生,在校期间他跟随导师周可教授勤奋求学。张霁在一次国际会议上,张霁与华为结下了缘分。经过7轮严苛选拔,张霁拿到华为“天才少年”最高档offer。“我认为华为招聘主要看的是研究方向和科研能力,其中研究方向是华为最看重的。论文、专利是一位博士生科研能力的体现,但华为不是一个唯论文、唯学校的公司。”拥有了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工作,张霁内心却很平静。他感到肩上的责任和压力更大了,更多的是思考今后该如何做好工作。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张霁收到过多家互联网名企的offer,其中还放弃了一份年薪超过360万元的工作。去年,左鹏飞也做了同样的选择,他放弃了一家薪资比华为高出40%的工作。选择华为,两个“天才少年”的想法一致。张霁告诉记者,选择华为是为了能够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做有意义的事。左鹏飞则谈到,“华为提供了与我想做的研究非常契合的岗位,华为有很多有经验的技术专家,我会有很多学习机会,可以进一步提升自己。”导师希望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张霁的导师、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周可教授告诉记者,张霁最大的特点就是主动学习能力强。“他对于新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渴求,一旦发现了问题,就要想办法去解决它。张霁能够获得天才少年的职位,跟他的刻苦努力是分不开的。”周可还谈到,“我希望大家不要仅仅关注年薪,做科研是老老实实的工作,科研本身存在很多乐趣。我们国家现在科技逐步发展起来了,大企业对技术的需求很旺盛,这是我们的幸运。作为导师我希望给他们更多空间,他们后面的路还很长,大家在关注的同时,不要给他们太大的压力。”张霁成长于一个普通家庭,爸爸曾是一名中学老师,妈妈是幼师,父母深知教育对于孩子个人成长和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张霁是家中的独子,但父母既不娇惯,也不多干涉,这也养成了他独立和富有主见的性格。张霁选择就读计算机专业时,互联网行业还处于低谷,但他坚持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并得到了父母的理解与支持。张霁的父亲告诉记者,上大学之前,张霁的成绩只能算中上等。但进入大学校园后,他给自己树立了进入更高学府深造的目标,并拟定了大学四年的规划。不管是什么课程,他都会坐第一排,空余时间也会选择泡图书馆。也正是因为这份韧性和努力,张霁如愿以偿进入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继续攻读研究生。虽然身边不少同学本科毕业于一流名校,但张霁依然保持各科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科研比工程更需要一双慧眼,要看得长远。科研很容易失败,但贵在坚持。”张霁说。“天才少年”为何都出自这里昨日,记者联系上了去年入职华为的左鹏飞。他说,目前自己的工作状况很好,工作开展顺利。他跟今年入职的师弟师妹彼此认识,“十分开心他们也加入华为。”左鹏飞(右四)近年来,华为在华中科大招聘的毕业生数量保持在每年300人左右。据统计,有超过10000名华中科大毕业生曾就职于华为公司。目前在职的华中科大毕业生数量在5700人左右,也推动了华为武研院落户武汉。为何该校培养了这么多优秀毕业生?贡献了三位“天才少年”的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党委书记夏松给出了答案:“这与同学们的勤奋努力,华中科技大学优秀的学风,三全育人、开拓创新的培养体系有很大关系。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的老师,包括几位‘天才少年’的导师,都是站在学科最前沿开展研究,将最优质的科研创新优势转化成育人资源。我们竭力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同时非常注重帮助同学们树立远大理想。”夏松说,学校十分重视校企合作,以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为例,该研究中心在存储领域研究比较深入,跟百度、阿里、腾讯、华为等企业都有合作。张霁刚进实验室时,导师周可就把他派到腾讯实习,帮助他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来源:楚天都市报记者:李碗容 刘丁维 通讯员:高翔 王潇潇 王奇峰编辑:肖苔实习编辑:钟淑婵

实知

武汉大学博士毕业,只能去二本院校当老师?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题目是《985博士毕业,只能去二本院校做老师了?》,如下:在高校招聘过程中,我们常常听闻学历查三代的说法,毕业院校就好比一个人的外貌着装,光鲜亮丽的外在首先就能获得不错的印象分。再者,学校层次越高往往意味着科研环境越好,出成果的概率就更大,所以毕业院校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求职者的学习和科研水平。那么什么层次高校的毕业生可以进入二本院校任教呢?或者说,二本院校在招聘教师具有哪些倾向呢?我们收集整理了湖北省五所二本院校近两年来录用或拟录用专任教师的公示情况,希望能给想要在中部地区求职二本院校的硕博们一些参考。从这篇文章调查的结果来看,湖北这5所二本院校,近2年来录取人数排名第一的居然全是武汉大学的博士,高达71位武大博士,也就是说,平均每年录用了35位武大博士,每所二本院校每年平均录用7位武汉大学的博士。这个数据还是很能说明,目前中上985高校博士毕业的大体去向趋势,就是往二本院校占坑。双一流(原985和211)高校的那些坑,本来就不多了,而且大多数已经都留给学阀大佬们的海龟弟子们,国内大学毕业的博士,基本上进不到那种坑。就算偶尔有一两个土博士能进,也是压力山大,而且现在好一点的大学都是实行教授考核机制,隔几年没成果要么工资降级,要么解约合同,并不再是以前那种能够啥也不付出就能过安稳日子的待遇。但是对于二本的土博士来说,科研考核目前还没有那么严格,也没有实行教授考核的制度,倒是对于那些想啥都不干也能过安稳日子的博士们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富哉

1875个博士岗位!江西举行高层次人才“云招聘”湖北专场

与往日熙熙攘攘甚至有些嘈杂的传统现场招聘完全不同,在江西省引进高层次人才网络云招聘现场,宽大的房间内,一个单位一台电脑,招聘人员正带着耳麦,在线与求职者们轻声交谈着。 赣仁轩 摄中新网南昌5月14日电 (记者 王剑)由中共江西省委人才办、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的2020年江西省引进高层次人才网络云招聘湖北专场13日在昌举行。记者14日从江西省人社厅获悉,招聘活动共收到1172名高层次人才简历,当日面试465人次,139名高层次人才与招聘单位达成了初步意向。与往日熙熙攘攘甚至有些嘈杂的传统现场招聘完全不同,在江西省引进高层次人才网络云招聘现场,宽大的房间内,一个单位一台电脑,招聘人员正带着耳麦,在线与求职者们轻声交谈着。由于提前做好了信息发布,招聘节奏很快。江西中医药大学人事处的吴亚穹说,她们已经锁定了来自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的多位人才,涉及中药学、生物学、化学工程等领域。“短短的一个小时,已经面试了三个博士,还有一个硕士研究生,都是我们学校现在比较紧缺的相关专业。”由中共江西省委人才办、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的2020年江西省引进高层次人才网络云招聘湖北专场5月13日在昌举行。 赣仁轩 摄“今天我们收到简历有16份。”江西钨业控股集团人力资源部招聘经理江伟认为,相比传统线下招聘,“网络云招聘成本上更节约,方式更灵活。”当日,江西省共组织了36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国有企业、民营科技企业和上市公司参加,面向湖北地区的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十多所高校的博士、硕士毕业生,共提供岗位需求1897个,其中博士岗位1875个、硕士岗位22个,最高年薪120万。据统计,当日,江西财经大学、南昌航空大学、泰豪集团等5家单位进入直播间宣传单位引才政策,向湖北高校学子“毛遂自荐”,并在线回答求职者的热点问题,吸引在线观看人数达32.5万。江西省人才市场招聘部部长廖明波表示,自疫情发生以来,该省已组织东北地区、西北西南地区、湖北地区等多场网络云招聘活动,成效明显。“通过前几场的招聘,反映出来这种形式比较精准,从今天现场的对接情况看,效果还是比较好,每个单位的上线人数都比较多。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开通一些行业专场,比如VR,比如制造业,都会在网上进行发布。”(完)

何必

武汉发布2017年度高校毕业生薪酬报告 博士收入增长最快

新华社武汉3月10日电(记者廖君)根据武汉市人才服务中心近日公布的2017年度高校毕业生薪酬调研报告,武汉市2017届高校毕业生实际平均月薪4461元,平均年薪56417元;学历越高,薪酬涨幅越大。数据显示,近3年,留汉就业高校毕业生薪酬整体稳步上升。和2016年相比,去年专科生增长1.54%,本科生增长8.25%,硕士生增长9.34%,博士生增长14.42%。博士的薪酬增长率远高于平均值,显示了武汉对高端人才的重视程度和较高渴求度。本次调查数据覆盖武汉近百所高校的2017届留汉就业专科、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生,共回收调查问卷12584份。调查结果显示,武汉市2017届高校毕业生实际平均月薪4461元,实际平均年薪56417元。与他们的期望值相比,实际月薪比期望低1576元,年薪则低2.6万元。虽然低于期望值,但毕业生的实际收入超过武汉去年确立的高校毕业生最低年薪指导标准,即专科生年薪4万元、本科生年薪5万元、硕士生年薪6万元、博士生年薪8万元。尽管如此,武汉高校毕业生的薪酬水平与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毕业生对在汉工作满意度最高的是工作环境,其次是职业发展机会和工作强度。在选择留汉的毕业生中,七成人首要原因是离家近,三成人认为受家人或恋人影响,26.72%的人选择看好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孙泽厚建议,要留住大学生,关键在于增加优质岗位,政府要从推动产业升级、打造新民营经济集聚地等方面下功夫,“调查结果显示,单位规模越大,毕业生平均月薪越高,大企业薪酬明显高于小企业。要提高薪酬,武汉还是要想办法增加优质企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