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亮医生走了。在我们平常的焦虑和担忧中,总有一些可爱的人为我们送上暖心的安慰和暖心的祝福,高龄的钟南山院士,极具责任心的李兰娟院士,奋战在一线的工作人员以及韩红带领的慈善基金会等等,这些可爱的人为我们带来了温暖。可是如今却有这么一个人,他是武汉大学的医学博士:用自己的一生兑现了上学时的承诺!李文亮医生 ,在2004年的时候入读武汉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在2011年的时候毕业,同时获得了医学博士学位。说起他上学时的表现,跟大多数普通人一样,也就是按时上课,按时完成作业,但是毕业后的他,可以说用自己的生命去做好了医生这个行业。当疫情发生后,李文亮医生奋战在一线,在拯救患者的过程中,他不幸成为了一名患者,2月1日,李文亮医生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就在2月7日的凌晨,他离开了这个他所热爱的世界,永远地离开了他所热爱的医学行业。他曾说过“理论是灰色的,但是生命之树常青”,这是他朋友圈的签名。他用自己上学期间所学的理论,去打造生命这棵常青树。他的离开,让我们感慨医学生的伟大,更是感慨他们高尚的品格,身边不乏有学医的同学们,在他们学习期间,他们永远都很忙,很少有时间去休闲娱乐,他们在这个领域小心翼翼,用最认真的态度去对待自己所学的专业,是他们医学生的严谨,也是他们对生命的负责。很多人觉得医学这个专业很枯燥乏味,但是却依然有很多人会去选择医学这个行业,他们把救死扶伤当作自己一生的承诺,在工作中更是用尽了自己全身的力气去热爱着这个行业。他用尽了自己的一生,去兑现了医学生“救死扶伤”一生的承诺。我们只有惋惜和哀悼。但是如今,我们要做的除了缅怀这些可爱的人,我们更加需要努力学习。我们的祖国从建立到如今的繁荣,经历了多少的风风雨雨换来了我们的今天,回报他们最好的礼物就是好好学习,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去贡献自己的力量,不辜负他们的期望,也不辜负国家对我们的教育。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中国高校在路上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6月21日,湖北省委组织部发布干部任前公示公告称,武汉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协助部长负责日常工作)、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第一书记(兼)陈红辉拟提名为武汉市政府副市长人选。公示时间为6月22日至6月29日。陈红辉,男,汉族,湖南岳阳人,1971年7月生,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学历、医学博士学位,1992年7月参加工作,199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武汉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协助部长负责日常工作)、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第一书记(兼)。拟提名为武汉市政府副市长人选。公开信息显示,陈红辉曾任武汉市精神病医院副院长、院长,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市卫生局副局长、党委委员,原武汉市卫计委副主任、党委委员,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市一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等职。2016年后历任原武汉市卫计委主任、武汉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武汉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编辑:贾璇(版权属《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择业就是入行,在哪里上班?想在哪上班就在哪上班,有时候碰到也不见得会庆幸,因为面临的是一种艰难的选择,何去何从往往让人头皮挠破。看到一个医学博士的就业困惑,同时被武汉的同济医院和上海第一人民医院录取了,很是不知道应该去哪家。一眼看去两家都不错,但是细细毕竟起来还是有区别的,一个业界权威,一个城市翘楚,左右为难是不可避免的。那么该怎么选?在我看来选择上海第一人民医院是正确的,因为有很多隐性的因素决定了我的倾向,在就业别只看自己,还应对子孙负责的框架下,上海自然是优先的优选。怀揣着人生的理想去工作,这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状态,但是之所以成为一种梦想就是因为它的概率太低。这里不谈我们工作是为了理想,还是为了理想而工作,工作就是工作,我们把它看成一种谋生的手段就好。面对生活可以说,每个人都想自己过得好,然而有时候可能只是想想而已。在我们的身边面对生活长吁短叹的人太多了,从非洲到欧洲谁能不说“投胎是个技术活”?在职场上或人生中有时候会有“拼爹”的情境出现,当爹拼不过人家的时候要求出生在一个好地方过分吗?退而求次往往不过分。父母与子女在孔二老人家嘴里说是“情欲发而”,但事实上我们现在的婚姻已经相当自由了,在婚配上的自主选择权已经很大了。和谁结婚?想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也少不了因为和他(她)结婚孩子会怎么样的思考。门当户对会给下一代一个好的出身,而对工作的选择往往也有很大的可能带给下一代一个好的出身。当就业可以顺带子孙一个好的出身的时候可以说堪称完美,自身和儿孙都有照顾到还有什么事情比这好呢?可以自己不是一个“好爹”,但可以给子孙一个出生的好地方,任由他们去发展,一个好的地方意味着一个好的起点,而这个好的起点往往保证着不会输在起跑线上。回到医学博士的就业选择题上,武汉VS上海肯定不在一个量级上,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或者城市的规模上上海都是遥遥领先于武汉的。有人说选择上海会被房价打趴,对此不做解释和辩护,只想说高消费的城市附加值从来不低,上海这样的城市有无数人在这里靠着扫马路过着生活,工资也就三四千元一个月,但是他们为什么还愿意在这里而不是回原籍生活呢?选择上海可以在这里落户,可以有一个让无数上海外来人口羡慕的上海户口,别看我们的身份证拿出来都是一样的制式标准,但是内容上的区别还是很大的。在上海生活过的人应该知道很多东西和户口紧密关联,孩子读书只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但是这却是福利的一种。若是有幸在上海大学读书的同学不妨问问来自上海本地的同学,看看他们的录取分数是多少。别扯试卷的内容不同,为什么一些特定的城市始终严防死守着高考试卷不统一呢?深处就不说了,就一句总结:近水楼台先得月。上海好不好?来了才知道,不来光想象始终是漂浮的。因为工作在上海落户了,那么以后的子孙自然也就是上海人了。上海人优势有多少?只知道财政对市民的反哺有很多。一个朋友孩子一直读到高中没交过钱,三口之家三个低保小日子就够过了。当然了,还有其他捡垃圾的收入在支撑。这个事情同样不往深处去说,脑补一下就可以了,只是说像朋友这样的情况换在上海以外的城市就不见得日子会有这么好过。富不过三代,也穷不过三代。有人俏皮地说穷不过三代是因为穷而断代了,或许是吧。上海有穷人吗?问的就是废话,华尔街都有讨饭的。因为穷而断代,没钱讨不上媳妇的人和地方多了去了,但是在上海有吗?我曾经一度认为上海穷人讨的媳妇全是漂亮而好看的,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大量的外地女人想嫁入上海(同样包括无数真正帅哥想入赘上海),她们不怕配偶穷,其实上海人能穷到哪里呢?上海的穷人放在外地怎么看都是一架骆驼。说到这里,忽然想到和我差不多大的同代中的女子大概有不下于5人嫁在了上海,她们是我村的,而她们的男人基本上比我年龄要大。在脑海里这5个女子的容貌全是打分在90以上的,可惜去吧!这就是现实,再穷,只要出身的城市够大漂亮媳妇可劲的挑。我们没有理由去指责嫁入上海的人,选择是自由的,嫁入上海15年取得上海户口,谁能说她不是上海人?在房产限购的时候,听说有人持户口和人结婚,在成功购房后离婚,服务一次几万块。哈哈,服吗?不服你要有上海户口亮出来。这些不是题外话,而是和上海有关。富不过三代,谁能保证自己读到博士子孙也能如此呢?老子英雄儿好汉,说说就好,做人保守一点好,留给儿孙一个上海户口就非常好了。财富和权力世袭不了,但是户口传下去是可以的。所以当户口有好处的时候,如果因为工作的选择可以顺带把这好处占了何乐而不为?面对博士就业选择的问题,有人说武汉同济比上海第一医院强,算这样的人对吧。就算在一个行业变成了泰斗又能怎么样?自身优势不见得有在儿孙上延续啊,在上海哪怕委屈,如果是我也要忍受,因为我要照顾后代。在农村老子英雄无限,儿子丢腿卸脚,拿不出打不响,我们把这个叫做“英雄被老子出尽了”。自己可以风光无限,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没法保证的。选择在上海工作,其实可能是保守了,但是这还是比较稳妥的。工作为了养家这个意义是永远变不了,当在某一个地方工作能给家庭带来莫大的好处,那么那个地方必然是工作就业的首选。情怀当不了饭吃,工作才可以承担生活。究竟选择在同济上班还是去一医?工作是最现实的,实惠的不要拒绝,所以上海第一人民医院是个不错的就业选择。
小伙救人的全过程被路人拍下。武汉晚报讯(记者尹勤兵)6月10日中午,抖音平台上一则视频,感动了众多武汉网友。一位老人在街头晕倒,危急关头,一个小伙子摘下口罩,抢上前为其做人工呼吸。该视频标记的拍摄地点为武昌区水果湖步行街附近。视频中,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突然倒地昏迷不醒,一个小伙子俯下身子给老人做心肺复苏,有节奏地按压胸部的同时,时不时给老人做人工呼吸。视频的画外音是一名武汉口音的中年女性,她说,“这太值得表扬了!”视频很短,打动了很多人,点赞近万,有网友留言评论,“为小伙子点赞,特殊时期有这样的大爱值得表扬”“世上最帅的小伙子!”热心市民龙先生向本报反映,希望借助报纸帮忙找到这个小伙子。龙先生说,在疫情防控形势下,小伙子敢于摘下口罩给老人进行人工呼吸,这是一种多么勇敢的行为。大家都想知道,“这个勇敢的小伙子,是不是医护人员?是否救活了老人?他现在情况怎么样了?”记者从警方和120急救中心了解到,当日中午11时49分,确实有一名老人在武昌水果湖步行街昏倒,随后被送往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记者从该院了解到,遗憾的是老人送到医院时,已经没有了生命体征。据在现场拨打120急救电话的仇女士称,事发地点为水果湖步行街一理发店门口。老人倒地后,因为情况不明,围观的人不敢上前。此时,一个小伙子挺身而出,为老人做人工呼吸。“大家都非常佩服,他挺勇敢的!”当时围观者议论纷纷,有人说小伙子肯定是附近医院下班的医生,或者是医学院的学生。水果湖街派出所民警陈念介绍,事发时,他和同事孙维斌正好路过,当时老人面部朝下,脸色发紫,倒在地上。因为不懂急救,他也只好和围观群众一起拨打120,并疏散围观群众,开放急救通道。“我是学医的!”此时,一个身高约1.8米的年轻小伙子,主动上前救人。陈念和小伙子将老人随身的黑色小包垫在其头部,施救过程中,小伙子做人工呼吸的手法娴熟,施救时间约十几分钟。陈警官说,120急救车辆到达后,他和医护人员一起将老人抬上车,等转头回来,小伙子已经悄然离开,没能留下联系方式。“作为一个学医的,遇到那种情况责无旁贷……”10日下午,记者联系上救人小伙子。他叫吴亦凡,25岁,武汉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博士生。小吴学骨科,还有两年毕业。小吴说,事发当时他刚好路过,发现有老人倒地,当时就对民警说“我是学医的!”随后上前施救。当时老人戴着口罩,清理时口鼻中有呕吐物,但小吴根本没时间想“脏不脏”。对于做人工呼吸,怕不怕感染?他说“当时救人要紧,根本没想这么多,没有什么比人命更重要的。”小吴回忆,人工呼吸做了十几分钟,做到一半,一个30多岁的黑衣女士,应该也是医护人员,主动过来搭把手。小吴说,他曾在医院实习,这次救人,最让他难忘。让小吴感动的是,救人后,周围有热心市民给他递上水和纸巾,还催他赶快清理一下。
“爸爸,你还好吗?保重!”2月1日晚上,已是武汉市洪山区青菱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谭伟搬进医院吃住的第10天。为了全力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他既是青菱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也是武汉科技大学校医院院长。这位博士院长带领中心400余名医护人员奋战在防疫一线,整个春节期间都未能回家。儿子发来的短短数字,让谭伟的眼眶一下子就红了。把手“南大门”,检测乘客体温3万余人次1月21下午6点,青菱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到洪山区卫健委通知,中心将承担青郑高速武昌收费站乘客体温检测工作。谭伟预感此次疫情非同小可,加之出行高峰即将来临,他果断成立了高速出行体温检测队,由50名医护人员24小时轮流蹲守。次日,武汉市启动全城进出城道口重大疫情排查防控工作,谭伟带头第一批值守。当天,共检测乘客体温3万余人次,筛查发热患者,给车主讲解防控医学要求,无一遗漏。25日,疫情开始蔓延,中心就诊量激增,高峰时患者近400人。刚从高速上轮值下来的谭伟,又一头扎进发热门诊,接待病患、分诊导医。谭伟介绍,中心之前就开设了发热门诊,安排一医一护,因疫情加重,这次升级为24小时发热门诊,充实为两医两护一检测一放射,“为降低不明情况下感染的风险,对于发热病人,医护人员提供一对一全流程服务,跑腿挂号、缴费、取结果,发热病人不再四处流动。”接转重症患者百余名,吃睡都在科室26日,武科大天佑医院、市六七二医院、省人民医院东院被设为发热定点后,该中心共转接三家医院的102名危重症患者和36名透析患者。当晚,他安排救护车转运病人至凌晨一点,为尽快妥善安置患者,他和综合内科同事连续奋战了3个通宵。为防止交叉感染,医院楼层被严格分区,三楼为重症患者专区,由30名医护人员全天守候。“透析患者不像普通市民那样居家隔离,他们必须出门,本就害怕,不能再让他们着急、担忧!”为减少透析患者乘车辗转之苦,谭伟决定,疫情期间,医院专车照常接送。“我每周透析3次,医院专车接送,不用担心!”29日,患者曹清河刚做完透析,面色红润。他表示,自己家住江夏,今年71岁,透析6年来,去过三四家医院的透析中心,每次早上4时多起床赶第一班公交车,做完4个小时透析再坐车回家,耗费大半天总是疲惫不堪。但到青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后,才发现这里的长期透析患者有医院专车接送。血透室护士长胡艳介绍,该中心血液透析室原本有8台透析机、34名长期透析患者。1月26日,武科大天佑医院、市六七二医院、省人民医院东院被设为发热定点以后,中心共转接三家医院的36名透析患者。为此,中心新添置8台透析机,加上原有的8台,16台透析机满负荷运转。血液透析室现有2名医生、6名护士,连续4天吃住睡都在科室。首个集中隔离点投用,24小时在线监测谭伟告诉笔者,在承担青郑高速武昌收费站乘客体温检测工作、开设发热门诊、接转危重症病人的同时,中心还承担着集中隔离点医学观察任务。1月30日上午,笔者在洪山一家酒店看到,20名身着白大褂、戴着口罩的医护人员正在酒店内穿梭忙碌,这里目前集中收治了 近百名高度疑似人员。这也是洪山区首个集中隔离点。谭伟介绍,隔离入住后,医护人员每天会给每位隔离人员测两次体温,还会通过微信、电话等确定他们在房间内的生活情况,并尽量满足他们的生活需求,“医护人员手机要求24小时开机,确保隔离人员一个电话就能联系到我们”。据谭伟透露,这些高度疑似人员需要在观察点隔离14天,若到时检查身体状况没有问题可以解除隔离。这个占地面积近40亩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平时为青菱辖区13万余居民和学校师生,提供“三甲”医疗保障服务。疫情来袭,462名医护人员和干部职工奋战一线,承担起“守好武汉南大门健康”的重任。谭伟表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发现疫情的“哨点”,基层医护人员就是哨兵,该中心将积极发挥卫生健康服务体系的“网底作用”,构筑起这座城市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洪轩)(责编:周恬、张隽)
今天,武汉国际会展中心的“方舱医院”正式启用。记者镜头中,无意拍到了一位看书的年轻人。他有些与众不同。众声嘈杂中,他翻看着手中厚厚的书,神情专注。疫情突如其来,这么多天,很多人心头笼罩着焦虑、不安、恐惧……这位清流读书哥的照片,一经上网,刷屏走红了。有人说,看到他,心里多了片刻的安宁。今晚,楚天都市报通过电话辗转采访到了他。原来他是一位高学历的留美博士后!他在美国读博士后这位“清流哥”介绍,自己姓付,今年39岁,老家在孝感市汉川,后随父母在武汉生活。他从武大博士毕业后去美国深造,目前博士后,在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教书,研究方向是高分辨冷冻电镜。“这次回武汉是探望父母,没想到和家人都中招。”他说,爸爸大年三十开始发烧,在家观察一个星期没有缓解,在武汉协和医院检查,最终确诊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当时他也有些咳嗽症状,发烧,经过CT、核酸检测,2月1日确诊新型肺炎,便一直在隔离。接到通知,他于2月5日晚上作为第一批患者转到江汉方舱医院。自己平时就喜欢读书“现在自我感觉还好,没有发烧,就是有点咳。”付先生说,平时自己就很喜欢看书,这本书也是回武汉后在书店买的,纯粹是因为兴趣爱好,压根没想到自己在网上走红。他手中的书↓↓付先生委托记者向网友的关注表示感谢。他说,“希望大家将更多的焦点放在医护人员身上,他们每天忙进忙出十几个小时,我很心疼。他相信,只要配合治疗,一定会好起来。网友评论Dr.Wang王医生:他读的是:《政治秩序的起源:从前人类时代到法国大革命》。作者弗朗西斯·福山生于1952年10月27日,日裔美籍学者。哈佛大学政治学博士,现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保罗·尼采高级国际问题研究院、舒华兹讲座、国际政治经济学教授。苏小争:这次疫情中的清流、定海针、压舱石!罗军:熬过最艰难的这几天,一切都会好起来的!阳光依然灿烂,生活依旧美好!絮果:希望他还没能看完,就出来啦!孟晓H:好学习的人运气都不差!谢谢你小帅哥,你的“平静”让我们悬着的心平静下来!Dr Jia:网红帅哥,加油,你给方舱医院的患友做出来表率,早日康复!加油!慕紫Judy:看书是很好的抵抗精神病毒的方法。霞:静下来,读读书,减压,充电!年轻人,好样的!人应该永远活在希望中!去见何苦:泰然,从容,淡定,生生不息的渴望。方信兰: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杀灭病毒的良药。你真棒!加油!临淄王李隆基:能在这样的环境下依旧保持对知识的饥渴,让我这个在安全环境内依旧不知进取浑浑噩噩的人感到羞愧。陶慧泉:方舱医院是决胜战疫的关键,只有轻症、疑似都隔离了,才能阻断传染。为了自己和家人、为了武汉,加油,条件会好起来的!
楚天都市报记者 李碗容 通讯员 李进 高翔“我在武汉学习生活了10年,毕业季首选就是留在英雄的城市武汉。”前日,记者联系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呼吸内科2020届博士毕业生张磊,7月中下旬,他入职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他告诉记者,选择留在武汉,留在同济医院是他的初心,他要追随老师、师兄师姐的脚步践行医生的使命,和英雄的城市武汉共成长。张磊在华中科技大学毕业典礼上发言10年华中大历练他一步一个脚印2010年秋,张磊考入华中科技大学,从家乡湖南来到了武汉。大学期间他勤奋求学,2015年大学毕业,他留在华中大继续读研深造。2016年张磊顺利获得国家医师资格证书并于2017年成功转博。研究生求学阶段,作为一名学术型研究生,他刻苦奋斗,辛勤钻研,收获了较为优秀的学习成果,他目前正参与3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并承担主要的任务分工,旨在探索呼吸系统难治性疾病(肺癌、哮喘和肺纤维化)的发病机制以及针对性寻找疾病防治的有效办法,科研上他也取得诸多成绩。张磊在做科研“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对于我们成长成才十分重要,在研究生阶段一定要做好本职工作,学术型研究生主要是好好做科研,专业型研究生侧重于提升临床技能。这些积累对于我们求职发展十分重要,我十分感谢母校10年的培养。”张磊告诉记者。对于就业求职,他还建议,“我们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清楚自己的能力。时刻保持自信乐观的态度,优秀的人在哪里都会有舞台。当然,自己也要用心,多关注各类招聘信息。”张磊介绍,今年学校就举行了多场线上的招聘会,他所在的学院还给学生提供了求职补贴,助力学生就业。在校期间,张磊还十分注重全面发展,他积极参加同济医院组织的健康宣讲活动,组织医学博士生走进武汉龙湖东岸社区,将健康义诊服务带到广大百姓的身边。张磊在同济医院研会主席团任职期间,曾主办了同济医院研究生元旦晚会、同济医院研究生羽毛球赛和同济医院研究生辩论赛等。日常生活中,他十分热爱运动和音乐,多次参加各类运动比赛和歌唱比赛并获奖。“我们博士不是书呆子,我是热爱生活的人,科研学习和娱乐生活我希望做到平衡。学习时我努力把时间价值最大化,注重效率。生活时就多做有意义的事情,给生活添色彩 。”张磊说。张磊参加歌唱比赛毕业季毅然留汉他说要传承医生的使命“在去年12月初,我投递了外省的医院,陆续收到一些面试邀约和录用通知,但是我还是想留在武汉,想留在同济医院。”张磊回忆。今年2月底,经过层层选拔后,张磊被同济医院正式录用。看到录用结果,张磊内心除了喜悦更有一份使命感。“我最初选择呼吸内科是感兴趣,但是这次新冠疫情让我对自己的选择有了新的思考。尤其是看到老师和师兄师姐们在前线抗疫,我被他们的事迹所震撼、所感动。老师们用实际行动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也让我永远铭记自己披上白衣时的铮铮誓言,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疫情期间张磊虽然没能在医院参与抗疫工作,但是他积极参加家乡的基层防疫工作,承担社区值守和物资采购工作,“我想着,暂时不能上医学一线,那就到社区去。”目前张磊正在同济医院呼吸内科工作,“我现在的状态忙碌又充实,我要抓紧时间学习,尽快进入状态,争取早日成为一名能独当一面的好医生。”每天早上8点不到,张磊就到了医院,他提前查看病人的病历了解检查的情况。晚上他也会多做些功课再下班,有时候回到家里了他还会整理病人的病历,巩固临床知识,“工作生活目前适应的还不错,但是还有很多需要学习。”
协和医院重症隔离病房工作的团队中,有个由两男一女三位博士组成的小组,大家叫他们“博士三剑客”。当重症隔离病房需要科室支持时,他们主动请缨。2月14日,当他们工作两周后,又主动要求取消休息,留下来继续战斗。王寅何琪“三剑客”由外科医生王寅、风湿科医生王成和消化内科的女医生何琪组成。33岁的王寅被大家叫做“班长”,是主动要求进重症隔离病房的。“我是一名老党员,也是我们科的党支部书记,第一批医院主要是调派内科系统的同事,第二批开始征集外科医生的时候,我第一个在科室报了名。老实说,完全不怕是不可能的,家里的孩子刚满1岁,妻子和岳父也都是协和医院的医生,也随时在听候医院的召唤。医院了解了情况后,同意了我和妻子分批次支援的请求。现在妻子在普通病房一线工作,能照顾老人孩子,了却了我的后顾之忧,我就安心的来了。”王成第一次进重症隔离病房,对患者进行贴身换药、取咽拭子等工作都是高危,“三剑客”都亲力亲为。他们在重症隔离病房经常要工作24小时,经常是“忙着忙着天就亮了”。何琪说,说实话自己没有很害怕,“因为这就是一个你害不害怕都要去做的事情,害怕的益处是提醒大家做好防护,余下的也无益。我们很多年轻大夫都会互相鼓励对方说,没关系,我们年轻,可以的。”紧张的工作中,“三剑客”也有自己的浪漫瞬间。王成会和女友微信视频,而王寅也记得和妻子连线的细节。那天妻子在病房值夜班,他在外面隔离。“那天下了大雪,我和抱着女儿的妻子站在各自的窗户旁视频连线,看着漫天的雪花,好像现在还能感觉到空气中清冽而又新鲜的气息,这是另一种生机勃勃,想起来也还是挺浪漫的。”经过主动请命,19日“三剑客”将再次进到重症隔离病房病房工作。何琪说,“现在人手紧缺,能多在一个岗位坚守长一点时间,对于整个医院的运转都是减负。”王寅则表示,一岁的女儿现在不会对这场灾难有印象。“日后,我一定会向她提起这段经历,我希望告诉她,在任何时候,都需要敬畏生命,需要做一个正直的温柔的有担当的人。”(长江日报-长江网 记者余国华)
吴玉剑在实验室 通讯员刘万鹏 摄身着白大褂,口罩、手套戴得严严实实,吴玉剑沉醉于显微镜下纷繁复杂的微观世界。这样踏实而满足的日子,他已过了15个年头。2013年从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毕业,他成为光谷一家基因检测公司实验室主任,2016年,考入武汉市公安司法鉴定中心法医物证室担任法医。如今,33岁的吴玉剑已成为武汉警方新一代DNA测序技术研究的排头兵。放弃高薪加入警营,他说,自己的信念越发坚定:让新技术更好服务案件侦破,让城市更平安。博士考入警营当法医2003年,吴玉剑考入东北师范大学生物学专业,4年后,这个聪明勤勉的四川小伙考入了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博连读发育生物学专业。在校期间,与同在一个实验室的武汉姑娘相识相恋,2013年毕业后,被聘请到光谷一家基因检测公司,专攻以高通量DNA测序技术为基础,开发癌症风险评估、优生优育相关基因检测产品。由于能力突出,很快被提拔为技术主任、实验室主任,还被派往国外接受业务培训,逐步成长为公司业务高管,收入不菲。“从小看《鉴证实录》《大宋提刑官》等影视剧,《法医秦明》小说也让我印象深刻,对法医这个职业一直很感兴趣。”2016年初,吴玉剑偶然看到了武汉市公安局的招警公告,招收一名具有DNA相关专业博士学位的专业人才。吴玉剑觉得,这简直就是命运的安排,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一路过五关、斩六将,吴玉剑成功考入警营。吴玉剑说,家人得知自己报考法医,最初有些意外,但看到他穿上一身帅气的藏蓝色警服、铆足了劲投身实验室攻关克难,慢慢都选择了理解和支持。虽是DNA检测方面的行家里手,初到市公安司法鉴定中心法医物证室,吴玉剑仍以新人的姿态学习公安业务。凭着多年来养成的一股子钻研劲,吴玉剑进入状态极快,一般人1年多才能掌握的一系列检测流程、方法,他两三个月就全部烂熟于心。同事们说,吴玉剑学习能力强,从去年武汉警方举办的“枪王争霸赛”中就可见一斑——参警前从未摸过枪的吴玉剑,与全局100多名精英同场竞技,取得了个人第6名的优异成绩,令所有人吃了一惊。运用新一代DNA技术来破案去年夏天,青山某地发现一具无名女尸。由于死亡时间较长,面部已经无法辨认。经过缜密检验,警方排除了刑事案件可能。因为DNA的特性,生物体死亡时间越久,检验工作难度越大。为了让逝者“找到回家的路”,吴玉剑克服瓶颈,凭借工作中摸索出的经验,调整相应技术参数,成功提取到了逝者DNA数据。与此同时,一名女子到派出所报案,称其患有老年痴呆的母亲走失,民警抽取女子血样送到DNA实验室。经对比,逝者正是这名女子的母亲。参警以来,吴玉剑受理、检验案件600余起,检验检材1500余份,直接参与多起重特大刑事案件侦破。在市公安司法鉴定中心,同事们见到吴玉剑,都会喊上一声“吴博士”。吴博士明白,这个厚重的称呼背后的期许和压力。传统DNA测序技术,通过检测样品中的特征信息进行鉴定,存在一些“盲区”,无法获取样品原始序列信息,容易导致“遗漏”,面对复杂的混合样品,检测起来时常力不从心。在学校和企业中,吴玉剑常年研究新一代高通量DNA测序技术,该技术可直接读取样品中原始序列数据,可实现亲子鉴定、个体识别、复杂的混合样品检测方面的高精度应用。“这个技术在科学界如火如荼地发展,但在公安领域运用还不多。”如今,吴玉剑参与搭建了法医物证实验室的二代测序平台,“我相信,未来这项技术将会更好地服务实战,让城市更平安。”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斯睿 张豪通讯员 陈平2月29日中午,王海明赶到武昌火车站行包房,仔细清点了由广州发来的91箱防护物资,每隔两三天,他都要跑一趟这里。“第一次来挺紧张的,生怕盘点错了,当地派了一辆中型货车,驾驶室内坐下了司机和两位装卸工人,我就在货箱里头,连着物资一起被‘拉’了回来。”提及当时的场景,他记忆犹新。“85后”的王海明是南方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八年制博士,2013年毕业后留校工作从事骨科临床、教学工作,是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医疗队队长助理,也是广东支援湖北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医疗队(以下简称“广东医疗队”)物资组长。王海明(左二)搬运防护物资库存一度只够维持半天,他几乎夜不能寐2月29日傍晚,等来了广东省卫健委发来的250箱酒精,王海明随即转运至武汉市汉口医院的库房。“酒精易燃,放在医院比较安全。”看着满满当当的仓库,让他紧绷近40天的神经稍稍有所缓和,“终于储备够了10天的物资”。然而,物资最紧缺的那几天,他几乎彻夜难眠。1月24日除夕夜,广州大雨。作为一名党员,主动请缨的王海明随第一批由9家医院组成的广东医疗队飞奔武汉。由于走得匆忙,他们携带的物资并不齐全。“除夕中午紧急发通知组队,下午就说要来。那个时候广州的医院防护物质也挺紧缺的,各个医院把‘家底’都给带来了,比如说像南方(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防护服带的多,但是口罩就带的少。”王海明说。当天接到通知,广东医疗队第二天中午就得接管武汉市汉口医院,为了保证一线医护人员使用,防护物资上缴统一调配。此时,王海明与同事清点再三,预计仅能保证3天左右的防护供应。“26日晚上我看到了值班表,我知道能用到初四(28日),当时的(防护物资)数量很寒酸。”王海明掰着手指数道:“防护服500套,护目镜100个,N95口罩只有300个。”在医疗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医疗队召集了感染防控专家成立洗消班,决定对护目镜洗消重复使用。不过,防护服和口罩只能用一个少一个,而最大问题就是N95口罩紧缺。“300个的话,我们这么用也就够用三天。”王海明回忆称,医疗队物资最紧缺的情况是大年初三的晚上,在所有队员都回房休息后,他穿好衣服下楼又清点了一遍物资。“要是再得不到补给,初四上午上完班后,广东医疗队医护人员甚至无法进入病房。”王海明(左)搬运防护物资热心市民纷纷伸援手,他的手机被打爆恰好当晚武汉市的领导来广东医疗队慰问,第二天一早紧急送来了100个N95口罩。然而这100个口罩也仅仅能够支撑广东医疗队133人的队伍一天的消耗。此时,广东第一批医疗队队长郭亚兵也在媒体上向公众求助的信息。没想到第二天,王海明的手机被无数个陌来电打爆。“每三分钟就打来一个,从早到晚电话没有停过。当天就有武汉热心市民开着车,手捧着一箱物资放到酒店前台,不留名转身就走了。各种各样的志愿者给我们医疗队捐口罩的,有的送了50个,最多一箱收到200多个。”除防护物资,还有一些吃的食物。“听说医疗队队员吃不习惯辣的,还有市民抱着几箱子方便面送过来。”1月29日一早,王海明与同事再次来到武昌站,接收省卫健委前一天晚上从广州运来的物资。这一下,困扰广东医疗队多日的“物资荒”稍稍有了缓解。“当时省里要保证防护物资10天的消耗量,国家发改委也发文称医疗队要携带10天的物资,当时想有4至5天的量已经很开心了,曾经出现过半天的库存,这个我都坚持过来了。”王海明如是说。微信群报告库存情况,三天量成警戒线随着广东各批医疗队陆续增援,2月1日广东医疗队正式成立了前线指挥部,王海明担任医疗队物资组长。记者走进他的房间,原本很宽敞的房间里堆满了大大小小的纸箱子,为了方便各队来指挥部能及时领取物资,王海明把医用外科口罩、护目镜、鞋套等常用装备搁在了自己房间。“他们随时过来,我就随时发给他们,就不用再去仓库了。”每天晚上,各医疗队都会在微信群里报告自己的物资存量与消耗情况,只要存货少于三天,王海明就会主动联系医疗队将物资送过去。目前在武汉的广东医疗队分布在大大小小11个医院,物资也存放在三个不同的仓库。短短的采访期间,王海明接了五六个电话,全都是一线调配物资的电话。他不知道自己一天要接多少个电话,也不知道要打多少个电话,但每一项物资的数量他却清清楚楚。在房间的桌子上,摆放着两本书,分别是《实用内科学(下册)》、《军官素质论》,尽管每天工作都很忙碌,但只要有空总会翻一翻。王海明房间内的书籍王海明最喜欢《军官素质论》里的一个小故事:某国的一名将领还是少尉的时候被指派去修厕所,虽然是与战斗无关的事情,但他依旧兢兢业业,修了一个全团最好的厕所。“对于大多数军官来说,关键事件也许不那么富有戏剧性。”王海明直言,他也要“修”支援武汉医疗队里最好的仓库。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责编 | 吕航审签 | 吕航实习生 | 梁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