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武汉大学法学院公示了2020年接收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从公示的推免研究生录取名单来看,武汉大学法学院2020年一共接收推免学生165人,其中来自武汉大学本校的学生最多,有30人;来自同城的另一所法学强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学生有16人;来自北京大学和西南政法大学的学生各有9人,来自中山大学的学生有7人,来自浙江大学、南开大学、重庆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的学生各有6人,还有许多来自其他高校的学生,一共来自47所高校。为保护隐私,就不公布具体的名单了,只公布统计结果,具体如下:从整体来看,武汉大学法学院推免生来源学校基本都为985/211大学,除了法学强校西南政法大学之外,都是211大学。武汉大学法学院实力雄厚,在法学领域中,武大法学还是基本排名前五,在国际法领域享有盛誉,在环境法领域也很不错,在行政法和宪法领域也很有竞争力。另外,我之前统计了一下,武大法学院出的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青年长江也不少,虽然今年有一位长江到华中科技大学当法学院院长去了,不过今年公示的2018年的长江特聘名单中,武大法学院又上了一个长江特聘,师资力量可谓非常雄厚。另外,武汉大学法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全日制招生计划人数为282人,除了接收推免165人之外,还有统考名额117个。武大法学院2020研究生统考名额:END!
不知道各位网友最近是否有听说过这么一件事情,来自于武大的硕士吐槽了,他们学校有很多非全日制专硕的硕士也能够参加校招。并且他表示这些人曾经就已经参加过校招,并且也工作过,经验什么的,比他们肯定要丰富得多。并且这名武大的硕士还表示,他们真正的说是和这些人完全站在一个起跑线上,毕竟人家经验比他们丰富,所以说很有可能他们就没有办法获得一个很好的名额。武大硕士发文吐槽他们学校为了赚钱居然培养了一批非全专硕,所称本科都说最差的学校,如果连一本都不是的话,那么又有什么资格来和他们抢这个校招的名额呢?那么对此各位网友当然也是表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从这位武大的硕士的表述,我们可以完全的看出他一直都在指责这些在职研究生。目前网上对于他的这个看法多半是持批评态度的焦点,小编个人也不是太赞同他的这种说法,那么网友们又是怎么来看待这件事情的呢?有许多的人都觉得这位同学的看法不是非常的全面,眼光非常的狭义,为什么他不在前期努力反而要抱怨别人来抢他校招的机会呢?觉得他这种考上了好大学,就能够觉得自己毕业之后肯定能找到好工作的,这种想法已经是很早之前的事情了,建议她如果有这种思想的话,那么还是去上个世纪大学比较好。最近大家也知道,就目前我们国家很多学校都已经不再采用毕业包分工的这种做法。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们有着更多的一些自由的选择,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张学生们平时在业余的时候多找一些本事,到最后那一段时间才能够拿出自己的本事找到一个自己的能力符合的工作。还有一些在阿里的公司上班的人也表示自己是最早的那一批。目前已经念着演绎了,最近还没有毕业,但是自己已经能够在阿里上班,目前的一个待遇还是非常的不错的。由此就可以看出来,他多半想要表达的意思就是能力才是最主要的,文凭的话其实并不是那么的重要,只要有足够的能力加上一定的文凭。那么相信不管去了哪里,肯定都是能够受欢迎的。有了网友就直接明说了,觉得去武大的学生的话,那么在某些方面的素养一定是非常高的,至少不会说出像这位同学的一番言语,觉得他的智商应该不属于武大的一员,那么对于这个同学说法,你有着怎样的一些看法呢?本文为原创作品,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
作者本人情况及备(xia)考(pao)情况简介作者系北京某工科211院校2013级学生,2017年毕业,现为社科大法律诊所名誉顾问。本科期间荒于学习,大三备考一年2016司法考试416分通过。2017年就职于广州某律师事务所。2018年3月开始准备考研,4-5月参加登山协会培训,6月断断续续听着法硕的课程,7-8月广州市律师协会组织实习律师集中培训到9月,9月又报名了广东省司法厅的公共法律服务,到基层进行了一个月法律援助,10月赶上国庆和朋友去了一趟四姑山穿越,回来处理完一些事务已经是10月中旬,这个时候才开始真正备考。12月23日初试结束后,缓了一周。元旦假期加年假飞新疆,从北疆玩到南疆。2019年2月15日查到初试成绩347,预计能够过线后辞职准备复试。3月30日复试。4月4日官网公布拟录取名单,被拟录取。接下来我会以问答的方式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考研的经验,分数不高,重在过线;经验不多,贵在实用。--------------------------------------------干湿分割线一、要不要考研关于这个问题在我工作之后接到过很多学弟学妹的电话,还有我父母的朋友的孩子的电话,都是在问我就业的感受以及寻求意见。首先说结论:要读,而且是必须读。接下来说原因:(一)知识储备我大学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参与了各类活动,唯独没有好好学习,大三备考司法考试,司法考试结束之后知识有了部分储备,勉强到了入行标准。但是我要提醒大家的是,司法考试是门槛考试,非常的粗浅,靠着听课和刷题很容易高分,这种粗浅在我在工作之后发现自己在处理简单案件时尚可,但是一旦处理复杂案件时总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非常难受,2018-2019间也曾有几个大案摆在我面前,但是在核心问题处理非常吃力,明显感觉到知识储备不足,所以有时候我也会和朋友自嘲说自己是个“法律民工”,在做一些没有营养的事情。(二)同辈压力以我本科班级为例,班级中至少有一半人的在国内读研究生,还有一部分出国深造,就业的仅仅的一小部分,而且有相当一部分进入了公职系统,每天刷朋友圈看着大家各式各样的学习研究、休闲娱乐,再看看自己,总感觉自己不知不觉之间落后了许多,而且在入职律师事务所后,特别是广州有两个月的实习律师集中培训,我发现身边的研究生并不在少数,而且有着相当数量名校生,在广州律师群体中很容易感受到自己被西政、中山、武大的人包围,在交流中也能明显感受到自己和他们的差距(无论是知识储备还是工作内容),这让我感到有些煎熬。(我本科班主任极力要求我考研究生,同辈压力就是老师提出的理由之一,但是我当时并没有听进去)(三)平台差距说到平台问题,我如今的看法是如果能进大所尽量还是先进大所,有的人会担心进入大所之后成为了一颗螺丝钉,没有空间,流水线学不到东西,这些情况确实会有,但实际上很少,除了少数几个公司制律师事务所以外,大部分律师事务所都是团队制,一个大型律师事务所里有很多个团队,有自己不同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方向,夸张一点你甚至可以理解为一个大型律师事务所就是由很多个“小律师事务所”构成的。相比于中小规模的律师事务所,大型律师事务所最好的一点就在于这些律师事务所的管理相对来说会比较规范,这有助于入行初期树立自己的风险意识和自我管理意识,避免一不小心踩雷,这种意识会对你整个职业生涯都有很大的帮助。(四)拥有更高的天花板律师说到底是服务业,一看水平二看圈子,拥有更好的学历能够更简单的融入到层次更高的圈子里,这既体现在有更大的机会进入更好的平台,也体现在你的同学你的朋友更有可能出现优秀的人才,以前看过一篇鸡汤文,提到“朋友的高度决定你的高度”,虽然有些中二,但是确实是有深层道理的,或许我们可以改进一下:“你的高度决定你能结交到什么样的朋友,而你的朋友又能对你的工作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当你具有足够的学识,又能够拥有一帮不错的朋友,相比之下,获得更多更好的机会概率自然大大增加。二、大四很迷茫,学不进去怎么办?首先我想明确的是,大部分人在这个阶段都会很迷茫,不必为此感到焦虑,但是要尽可能的去理清楚自己迷茫的原因。以我自己为例,大学期间不学无术,靠着突击拿了个司考高分,顿时就对学习失去了兴趣。虽然大家都在劝我考研,但是我并不知道为什么要继续读书,更不知道自己要去读什么书,既没有方向,也没有动力,所以我选择了工作。但是我确信研究生是要读的,至于是在职还是全日制,什么时候考,我当时想等到工作时再确定。有时候大家总是埋头赶路,但当在十字路口时不妨顿一顿,把背包放下,东南西北都探上几步,瞧瞧四面风景,想想当初又是为什么出发,再行决定,这更能坚定你接下来前行的信心。所以如果你如果和当时的我一样,可以试试出来工作,遭受一下社会的毒打,但是建议不要超过三年,以及做好承受更大压力的准备。这里我要特别提醒大家,无论你的选择如何,一定一定要始终保持学习,学会积累。我在毕业后开始读英文小说,这是我英语复习花费精力不多却考了70+的原因之一。三、法学硕士or法律硕士?为了便于理解,我先说说他们的区别:(一)考试形式法学硕士考试是各个高校自主命题,题型不固定,法律硕士是全国统考,分地区阅卷,除34所高校可自主划线外,录取分数以国家线为起点,从报考人员中从高往低录,最低的分数被叫做“院线”。法学硕士在填志愿时就要选择专业方向,例如刑法、民商等,法律硕士则不分,在入学之后再细分。(二)培养方式法学硕士一般来说是三年时间,但许多学校可以提前毕业,法律硕士(法学)一般是两年,如果是非全日制则往往是三年。(三)学习内容法学硕士属于“学术硕士”,偏理论研究,研究比较深,法律硕士属于“专业硕士”,偏应用,相对来说要浅一些,而且法学硕士往往是“师门”小班教学,法律硕士部分院校采取大班教学,写论文时才有导师,有的学校课程会比较水,但是现在有的学校现在在弄分流培养,教学质量和学硕相差无几。(四)社会认可度据说专硕刚出的时候社会认可度一般,但是现在我并没有看到社会招聘对于专硕有什么特别的歧视,政府部门校招倒是有,比如公安部只要刑法专业,完全可以理解。【总结】选择专硕还是学硕建议大家考虑以下两个因素:1.未来方向首先,专硕报考不分方向,所以如果没有特别想学的方向可以选专硕,学硕则需要你有明确的目标。其次,专硕学硕都能读博,但是一般来说学硕偏研究更有利于读博,三年时间相比专硕则更加充裕。因此,如果你有明确的方向,硕士毕业打算继续深造,则可以考虑学硕,反之则可以考虑专硕。2.学习习惯本人比较喜欢听课刷题,让我自己看书学习会有点茫然抓不到重点,而且我一直特别喜欢用闲暇时间学习,上下班路上没事就插着耳机倍速听课,所以专硕全国统考,培训机构教学视频满天飞,各种真题模拟题对我来说让事情变得简单了很多,如果你和我一样建议专硕,但是如果你是那种自己抱着书本能看得津津有味善于自己抓住要点的人,学硕对你来说也许也不难,就是真题比较难找,虽然网络上也都有,但真假难辩且质量参差不齐,最好向往届学姐学长寻求帮助。四、如何备考插入两个某乎回答,备考建议非常充分,建议重点阅读,我只结合我的经验对这两个回答做些补充,希望大家兼听则明。想考复旦法硕有可能吗? - 文文文静sama的回答法律硕士(法学)(法本法硕)该如何准备? - 陈锦帛的回答(一)备考材料1.专业课(1)关于《考试分析》几乎所有人都会将《考试分析》放在首位,因为是官方指定教材,但是我买了之后看完民法就扔进了角落里,几乎再也没翻开过,因为内容极少,逻辑结构行文比较混乱,非常不利于理解背诵,所以我不太能理解为什么大家都推荐《考试分析》。我个人认为这个本书就和司法考试中“三大本”的性质一样,是留给考试培训老师们的去研究教学方向的。作为考生,只需要找到合适的培训老师,研读被培训老师整理好的知识体系即可,这能大大提升效率。因此,不建议大家使用《考试分析》备考,买来镇宅不错,毕竟大家都买,不买心慌。(这个观点与网络上其他绝大多数攻略不符,大家慎重考虑)(2)推荐老师①民法:杨硕;②刑法:陈永生;③法理学:陈璐琼;④宪法:马峰;⑤法制史:马志冰。他们的音频视频网上基本都能找到,官网会有视频课售卖,另外有个“法硕联盟”网,可以几个同学一起凑钱买一个账号然后下载课程,省得还要花时间去搜索资源,如果再拮据一点可以某宝、某鱼搜索,但是要提前问好卖家更新进度安排,不然卖家半路跑路了比较难受。(3)习题法律硕士联考历年真题及答案详解(高等教育出版社)+法律硕士联考考试分析基础配套练习(高等教育出版社)(4)我觉得买了没什么用的书也列出来给大家参考一下吧:)①《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联考考试指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我买了完全没看过。②《六脉神剑》,感觉不贵,买了最后也没看,还是背的讲义和冲刺手册。2.英语小黄书阅读150篇+《考研的真相》+其他我2017年也从众性的考了研,当时买的小黄书和《考研的真相》就做了十分之一的样子,所以这次直接拿来继续用。《考研的真相》非常适合语法差,对于长难句有困难的同学,每一篇真题后面都会有非常详尽的分段分句解析,将长难句拆开解释,句子结构一目了然,建议重点使用。我一篇阅读基本都会用三遍,第一遍自己做,第二遍自己整体翻译,第三遍对照答案分句翻译,有人担心说进度慢,我觉得无所谓,读懂一篇比赶进度做五篇也管用,考研结束也才做到五分之一。小黄书是模拟题,难度比真题大,我建议先看解析部分的重点单词再做题,把它当成记单词的一种方式来学习。底子弱的同学还可以考虑一下朱伟的“恋恋有词”课程,直接百度云搜索,哪一年的都无所谓,不要买书,准备一摞a4纸,一边听了一遍做笔记,每天听上三四十分钟单词肯定会有改善,但是朱伟的课夹带私货比较多,每节课有很多时间在讲一些无关的东西,可以开1.6倍以上速度听,跳跃设置成4-5s,能大大提高效率,如果觉得太耗时间可以放弃,也有人推荐其他老师,大家可以搜一下。至于作文我是放弃了,考前随便抄了《考研的真相》几篇范文,用来找感觉,熟悉一下总分总的作文结构,所以这块我就不提建议了。重申:有效果的重点学习比赶进度式的刷题更能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书看没看完不重要,重要的是词汇量和阅读能力有没有提高。3.政治徐涛课本+优题库+四套卷八套卷考研政治我听了过肖秀荣团队的课,感觉一般。徐涛的课程逻辑严谨,关键是通俗易懂,而且徐涛胖萌胖萌的,还有点幽默,听他的课莫名减压,刷题效果也很好。其实我这次书还是买的肖秀荣的书,但听徐涛的课配肖秀荣的书我总是找不到对应的知识点,导致听课很难受,我也没觉得肖秀荣的书有什么特别之处,还是书和课配套比较好,方便理解和做笔记。题目我之前也用过1000题,量太大太耗费时间,所以我用了网上推荐的优题库,也是徐涛的,效果不错,关键是薄,适合时间紧张的人群。最后冲刺阶段,只能是四套卷八套卷,肖秀容的四套卷八套卷的内容很有可能就是考研原题,各种“神迹”网上一搜都有。关于政治的学习,我建议大家前期不要去做大题,听到知识点,熟悉知识点能把选择题搞定就可以,考前一个半月左右再开始做材料题,时间不够的情况下材料题泛读题干,答案只写思路要点即可,要熟悉材料风格,学会在答案里“打官腔”,这样即使不太会现场编也能编个70+。(二)备考进度安排1.专业课我比较崇尚笨鸟先飞,无论是司法考试还是考研我开始的时间都比较早,把战线拉得很长,这样学习起来没那么紧张,我还能抽出一些时间玩耍,但是有的人就比较适合突击,时间太长到后期会乏力,大家依据自己的情况来定。(1)3-7月 泛听找感觉这个时候新的《考试分析》还没有出,相关培训机构出的资料也不全,可以拿着上一年的考研资料先看,基础课程其实差不多,3-5月之间不用太紧张,没事就插着耳机听课,有时间就做做笔记,但是也不要浪费时间,这个阶段主要是让你熟悉法硕的知识点,进入到一个学习的状态中。6-7月一般就出当年先修班、基础班课程了,及时更换资料继续听课。(2)8-9月 精读+刷模拟题经过3-7月几个月时间零零碎碎的法硕一轮课程都听完,甚至过了两轮,到7月之后各机构逐步推出系统强化班,内容相比于基础班会少很多,同时其讲课顺序也会做一些调整,比如说马志冰的法制史基础班的按照时间线讲的,而强化班讲义则是按照法制指导思想、部门法等划分方法来讲的。这个阶段的资料量相比于基础班少很多,但是要求会高很多,这个阶段一定要对照着课程将笔记完整的记在讲义上,因为有时候老师追求讲义的精简部分内容就没有直接写在讲义上,但也属于可能考察的范围。到了这个阶段,基础课的讲义就不要再去反复看了,只有在强化阶段讲义看不明白或者觉得有所遗漏的时候再去翻一下基础讲义。(3)10-12月 冲刺背诵+刷真题9月新的《考试分析》出来之后各机构会有一个国庆课程,针对新版《考试分析》的变动做解读并预测重点,如果精力足够的话可以找来听一下(我时间紧张没听)。除了课程之外这个时候培训机构也开始推出考前冲刺背诵手册,网上直接能下载到,你要做的就是下载下来,开始死磕,都背下来。11月中开始刷真题,熟悉命题人的命题风格,然后大概估算一下自己的答题时间。这里给大家推荐两个背诵办法:①删改例如法制史科目,在15题中,我就将“如”后面的举例删去了一部分,在16题我将引用的文言文除了“子为父隐、父为子隐,直在其中”这种核心句子以外全部删除,时间上我改成了“并且自汉高祖起……”。多年来的考试经验告诉我,只要有采分点,后面的内容形式大于实质,“如”字后面你接一个例子还是三个例子完全不会影响你的得分,在各种删改之后,复习量可以少五分之一,因为主干知识很好记,就是这些零碎的内容背起来很耗精力,在删改边边角角之后,语句也会变得更加简洁,容易记忆。②编口诀编口诀我比较常用的是在每个要点里面提取一个或数个字,然后组成一句话。例如,法理学中法的规范作用包括指引作用、评价作用、教育作用、预测作用、强制作用,因为打球不时会被不剪指甲的人挂到,所以我分别提取指、价、教、预、强,编成口诀就是“指(指引)甲(评价)教(教育)育(预测)强(强制)”。再比如法制史中唐律的特点包括一准乎礼、科条简要,繁简适中、用刑持平、立法技术空前完善四项,我分别提取礼、简、平、善,但是很难拼凑,所以我做个一个联想,礼=李,善=好,变成一句话就是“李(一准乎礼)简(科条简要)平(用刑持平)技术好(立法技术空前完善)”。如果怕弄混,可以进一步联想:唐朝的李简平立法技术极好,而且“李”本就是唐朝国姓,更加好记。在“立法技术空前完善”这一项中,资料夸了唐律很长一段:篇章结构井然有序,法律形式相得益彰、概念精炼明确……,这里又可以用删改法来减轻复习量了,我不认为阅卷老师会因为你夸少了而扣你分,只要你开头夸了两句+结尾“显示立法技术的高度成熟与发达”就没问题。合适的口诀能够大大提高记忆效率,但是一定要把握度,很多人追求精简以至于口诀背到最后无法还原,包括我自己偶尔也会出现这种情况。口诀我主张博采众长,网上一搜一大片,哪个好记用哪个,不一定非要跟授课老师,觉得都不合适的部分你就像我一样自己编。2.英语英语我7-8月份才开始看,但是因为我毕业后一直在看英文小说所以捡起来难度没有很大。建议1-2天做一篇真题阅读,而且是精读,前面在推荐备考资料的时候已经提过就不再赘述。到11月的时候可以开始写作文,一周写一篇,写不出来就去抄范文,因为我英语写作特别差,英语长期停留在能看懂的水平,所以我作文部分属于半放弃,抄范文是为了练习“笔感”以及分析英语作文的篇章结构,谨防不知所云甚至无从下笔的情况。3.政治10月份再开始复习政治完全可以,花一个月甚至一个班半月时间听完所有课程,同时在11月中旬之前刷完所有模拟题和真题,但不要做大题,如果实在要做就写一下要点。到11月中旬之后就看错题,找到相应知识点巩固,然后就等肖秀荣的四套卷八套卷出来开始刷这12套卷子。四套卷八套卷出的时间比较晚,后期复习任务很重的情况下,大题熟悉材料,答案可以只写要点,反正政治大题也都是“要点+材料”,抄材料挺浪费时间的,注意研读参考答案,理解他的思维方式,尽量去贴合他。(三)备考软件推荐PC端:KMPlayerKMPlayer播放器体积很小,界面简洁,但是功能非常多,而且有很多的快捷键,在听课的时候加速减速、快进倒退都非常的方便。手机端:变速MP3播放器+专注森林变速MP3播放器可以自由设置倍速,快进时间长短,MP4自动转换成MP3音频,文件直接wifi传输,堪称神器。需要专注时,打开 APP种下种子,只要在设定的时间内不离开应用,种子就可以长成大树,但关闭应用使用手机其他功能,小树就会立刻枯萎。来电时,仍可以正常接起电话,并不会因此造成小树影响。这个app还有很多小功能,比如选择树种,如果需要使用手机则可以开启使用手机模式,但不计入排名,也可以给自己增加标签和标语自我督促。五、其他我初试分数只有347,在五院四系里只能过一部分学校的初试线,但是在这种学习强度下我已经很满意了。毕业时我给自己的计划是工作三年后再读书,这次考研只是提前熟悉一下考研情况。事实证明,只要足够专注,保持效率,考研就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回顾过去一年,虽然相比全职备考的学霸们我没有那么努力,但是也付出了很多:上下班的路上、去公检法的路上、出差的路上、甚至是旅游的路上,我大部分时间都插着耳机在听课,听了一遍又一遍,在11月下旬也会看书看到一两点,失眠到在临街的房间睡不着抱着被子去客厅睡了一周,像小学生一样跟爸妈用微信语音背诵知识点,压力大时拉着最好的朋友一聊就是一整晚,恰如那句老话:“你必须十分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复试内容基于篇幅原因在此就先按下不表,以后有机会再写写我复试的逆袭之路。最后,希望大家一切顺利。
本文转载自有间大学(ID:youjian-university)考研成绩也如约揭盅。据教育部统计,2019年考研报考人数达290万,比去年激增52万,是十几年来增幅最大的一年。图/中新网2019年考研报考人数达290万,是十几年来增幅最大的一年。虽说结果无外乎就两种,录取或落榜。但若是遇上了分数尴尬,不得不调剂至非全日制研究生时,不少同学可犯了难。中国教育在线不久前发布的《201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指出,近半数考生表示不考虑非全日制,46%的考生担心毕业后非全日制文凭不被就业单位认可,很多单位在招聘要求中就明确提出只接受全日制研究生。考上了全日制当然可喜可贺,而考上非全的,心情可能会异常复杂。非全还是在职?傻傻分不清楚早前,社会人要读在职研究生,有三条路径:一月联考、五月同等学力考和十月联考。一月联考难度最大,含金量也最高,可以拿到学历证(毕业证)和学位证“双证”。先考试后入学,只有法律硕士、MBA工商管理硕士和MPA公共管理硕士三种专业,但在改制之后被并入十二月的普通联考。2016年开始统一划线2016年,非全日制与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录取开始统一划线。五月同等学力考试形式为免试入学,但未和国际研究生教育主体形式接轨。流程是先修学分后考试,论文答辩通过后即可授予学位,只有学位没有学历。因为学校设置自成体系,执行混乱而且标准参差,略水。同样水力滔天的十月联考也是没有学历证书的“单证”研究生,先考试再入学,但题目难度、科目设置等比十二月的统考低了不止一个台阶。因为学费贵、拿学位相对容易,一直被诟病为“花钱买文凭”,目前已经被取消。图/中新网考研之路,一年更比一年挤。2016年九月,教育部下发将非全日制与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并轨的政策,统一划线,取消每年一月和十月联考,并入每年十二月的研究生统招统考。到了下一年,考研报名人数再次猛增。各大高校为了响应计划,纷纷扩大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计划。在突然失去一月和十月两条读研路径之后,在职考生瞄准的目标就只能是各大高校的非全。可他们万万没想到,跟他们同场竞技读非全的,还有因成绩不够,从全日制被调剂下来的应届考生。“服从调剂去非全日制,还不是为了上985。”目前就读非全研究生的有两种人,一种是已经工作的在职研究生,一种是分数不够而被调剂的应届考生。而后者这些将就派,往往占了大多数。要念香饽饽985高校的全日制研究生,对本科“门第”的要求越来越高,大部分招生已经在九月通过推免完成,留给普通考生的机会已经很少。图/《青春派》保研者已经占去大半名额,考研人只得挤破脑袋捡剩。要争夺985读研的入场券,除非特别优秀,否则就只有钻非全招生计划的空子,通过从全日制变非全的调剂,入读理想的学校。这样一来,当边工作边念书的在职考生和全天候复习的应届考生站在统一的起跑线上时,小年轻们自然占据了优势。由于全日制和非全的分数线统一,为了完成调剂招生计划,各高校实际的复试分数线其实有所下降。但在在职考生看来,哪怕是“拖了后腿”的年轻人们,实际上也拉高了进入复试的平均分。对于在职考生而言,考研从以往的水水就能过,难度直接跳升到了hard模式,进入复试的机会瞬间缩水。图/sohu录取这件事情,自然是人数涨了分数就会变高。 但那些上了复试线,又无法达到全日制要求的夹心饼考生也不好过,失去“全日制”三字金牌的保驾护航,新推出的非全研究生含金量如何、就业市场承认度如何,都是未知之数。是上普通学校的全日制,还是985前途未明的非全,抑或勇敢的二战,成为没有先行者可以解答的难题。普通学校的全日制,还是985的非全?而习惯被追逐的高校也不好过,教育部批准34所可以自主划线的院校也陷入了焦头烂额的状态。因为上头硬性规定非全复试要和全日制分数统一,硬撑高准入门槛的学校纷纷面临非全上线人数个位数的窘境:改革元年,北大法硕的非全仅上线一人,武大更是无人上线。非全被歧视,到底冤不冤就读非全最大的顾虑,无非是读完出来学历不受肯定,遭遇HR的冷眼,学历和工作经验两头落空。非全遭受的冷遇,是从一贯被贴上水货标签的在职研究生流传下来的惯性歧视。在职研究生被鄙视,主要在于其“宽进宽出”的政策,而这正是非全改制最重要的一点。学历的含金量和其难度是成正比的,和全日制拉平了入学的难度,解决了“进”的问题,接下来就要关注“出”的问题。图/中国教育在线调查非全学习的时长集中在周末,形式有点像夜大速成班,时间短剂量大,学生接收的效果如何很难说。另外,不同学科受到的限制也不同,比如金融、外语类等偏理论的学科,全日制和非全的学习内容基本一致,两种学制的教学不会相差甚远。但是电子、机械等需要花时间进实验室研修的工科专业,非全和全日制学生对项目投入的时间、精力就有很大差别了,学习质量难免大打折扣,被HR歧视也并非毫无由头。我只想知道,读什么文凭比较“值”其实,在就业市场中被歧视的何止非全研究生。英国、香港等地区的一年制授课型研究生项目近年来因为申请比较容易、时间短、性价高而获得青睐,也因此陷入了“水货疑云”。同学们到了当地才发现,读这种快准狠、十几万学费搞定的授课型研究生的,身边同学基本都是内地人。出国留学别担心语言问题,大家都一个地方来的。图/pexel本地学生多是做研究、拿奖学金的学术型研究生,或是延长学时的在职学生。如果学校不是特别优秀,普通的海外大学授课型研究生学成归来,就业并没有比本科生有很大优势。而2009年才在政策扶持下发展迅速的专业硕士,也许能给惴惴不安的非全研究生们打一筒鸡血。当年推出的时候,因为和“名门正统”的学术型学位学习方向有明确不同,时长也短,也受到了一定的质疑。图/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但近年来,学术硕士和专业硕士的录取分数已经基本一致,就业市场的认受度也相差无几。2017年,全国多地都出现了专硕报考人数反超学硕的现象。非全研究生的未来发展,也许会向专硕的道路靠拢。非全能不能被正名,最重要的还是看政策。以海外硕士为例,只要在外国呆满360天并在北京找到工作,而且刚好单位还有落户指标,那么只要读一年硕士也能获得许多人为之奋斗一生的北京户口。这些诱人的政策一天还存在,海外读硕就不会失去魅力。毕竟,不管是发出”专硕还是学硕性价比高“,或是”读985非全日制值不值得“的疑问的人,更在意和焦虑的问题,也许不是哪一种教育更适合自己,而是同样是一纸文凭,哪一张更高效省时、更受用人单位待见呢?
耐心看完,值得收藏2020年考研,是非常不平凡的一个考研年,疫情肆虐、复试推迟、线上复试,一系列前所未有的状况一次又一次冲击着考生。2020年的分数情况也不容乐观,在扩招的情况下,大部分专业国家线仍然涨分,对于法硕而言,国家线涨到325分,创历史新高,清华384,人大370,武大370.......名校的分数线同时再次刷新了我们的认知。法律硕士,现在俨然已成为了考研的热门专业,仅次于会计专硕和金融专硕,通过考法硕低分逆袭名校的途径,仿佛已经被堵死。现在要考名校的法硕,已经是和高考差不多——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如果你问我:我还是想考名校法硕,那我该怎么办?我会告诉你一个考名校法硕的最基本要求:充足的备考时间。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基本要求,接下来我会细细给大家分析保障充足备考时间的必要性、大致需要的时间测算以及如今同年法考与法硕名校“双杀”的可能性,请大家耐心看完,作为参考。一、基本假设1.以一般人的智力、学习能力为标准。过目不忘的天才不在讨论范围内哈,这些学一遍顶别人学十遍,名校随便考,但产生的概率基本是万里挑一,对分析影响不大,我们还是以一般人的水平作为角度分析。2.假设有考取名校的可能性。指经过充足时间投入,是有可能考生名校的。排除某些记忆力极差,学习能力极差,即使尽了洪荒之力也无法考300分以上的考生,确实读书这条路不适合所有人,有少部分人读书对他们来说是最不擅长的,应该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发光发热为好。3.排除心态、杂事等其他耽误时间的因素干扰。全心全意只为考研一件事,不做耽误备考时间的一切事情。二、保障充足的备考时间的必要性1.法硕的考试特点、改卷特点使然①法硕考试不考数学,专业课考试难度中等,跨专业的也能很快学会。但考查内容多,考查的内容多达几十万字,密密麻麻的,就算归纳成考点也有两千左右的考点,且法硕的考查趋势是越来越全面,非重点也经常考,所以备考过程中只能全面掌握,不可只学所谓“重点”,大大增加了备考难度。②法硕专业课考试的题型包含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分析题、案例题等。以主观题为主,这必然要求考生肚子里“有料”,如何“有料”,就是靠反复理解、熟悉、记忆,才能把知识烂熟于心,才能应付越来越灵活的考题,不管考题多难多灵活,对知识的熟悉是基本功,基础功牢固了才能答好题。而练基本功是需要大量时间投入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法硕考试也是同理。③法硕专业课改卷特点是:由于考生多,卷子多,赶速度,不灵活,基本以教材上的框架和要点为准,这就需要尽可能高度还原教材的框架和要点(不是所有文字,是框架和要点),一定要以教材的知识为基础去灵活作答,特别对于考法律专业的,万万不可瞎编去行使什么“紧急立法权”,如果不会就是真不会了,瞎编的分数一定是很低的。所以改卷特点也决定了考法硕对教材知识的理解、记忆要求是很高的,也是投入非常多时间的。2.法硕的热门程度使然相信大家已经从各大媒体的宣传以及分数线的上涨知道,法硕已经成为考研的热门专业,法硕每年考生高达40万人以上(含非法学和法学),特别很多非法学的同学,发现身边同学慢慢如雨后春笋似的备考法硕,这确实是我国深入推进依法治国,需要大量法律人才的需要,但也增加了备考难度。全国共有243所院校招收法硕,全国总共招生法硕的名额不到2万人,从全国来看,40万人报名只要2万人,只有5%的人可以考上,而且这还是从全国看,包含了一些非名校,如果是名校,录取率更加低,接下来也会分析。3.名校法硕的难度使然法硕名校主要指“五院四系”和一些热门985,下面稍微列举一下2020年这些名校的分数线。上表可见,名校法硕无论是单科线和总分线都是很高的,难度很大。要求每个考生不能偏科,一旦偏科,即使总分特别高,单科没过,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对于偏科的同学更是要多花精力补足自己的短板,使自己成为全能选手,这也是需要大量时间投入。同时,上表的分数线只是能进入复试的最低资格线,并不是说你有资格进入复试就稳了,复试也是要刷人的,而且擦线党被淘汰的概率很大,初试考得高出分数线几十分的就稍微轻松一些。因此,有志于考名校法硕的同学,务必把目标定得更高,怎么地也得380-400分的目标,如果不以高目标要求自己,基本上是与名校无缘的,必须抓紧一切时间备考才是王道。4.人本身的学习、记忆规律使然①对于法硕而言,学每一门课基本上都要经历几个步骤:理解、记忆、练题、模拟。先把书上的知识点全部理解,做到一看就明白它说的啥,最好连它背后的原理、具体应用都搞明白;理解后,需要不断地熟悉、记忆,能够自己独立表述书上的知识;针对考试的题型,我们还需要不断地做题、巩固,体会出题规律,运用做题技巧,才能争取到更高的分数;最后还需要一些仿真模拟,按照真实考试时间、试题进行模拟,提前找出可能遇到的突发情况,及时纠正应对,在正式考试就会从容很多。因此,理解需要时间,记忆更需要时间、做题也要大量时间、模拟更是要花时间去做。很多同学单纯地以为法硕只需要背就完了,这是大错特错的,不要被网上一些帖子误导,现在的法硕,早已不是靠背这么简单,如果真那么简单,大家都会背,那为什么还是那么多低分的?还是那么多人无缘法硕?可见,其他的环节,理解、做题、模拟同样重要,同样要投入大量时间,这是大家一定要注意的。②相信大家对“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并不陌生。这条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很快,并且先快后慢。对于记忆东西,及时、反复地记忆非常重要。记忆次数越多、时间越长,则记忆保持越久。很多同学妄想一遍就把全部东西记住,但是根据艾宾浩斯总结出来我们人的记忆特点,怎么可能呢?一遍就记住了基本是反人类的超人行为了,是吧?但是我们可以两遍、三遍、五遍、十遍嘛,遍数够多总能记住嘛。别忘了,随着你记忆的遍数越多,你就越熟练,记得越快,后期一天过一到两门轻而易举。但是,前提还是老规则,你得有投入足够的时间,你的腾出的时间与你能过的遍数成正比,也与你考试的分数成正比。可以说,法硕考试也是个时间投入的竞赛,从历史经验看,备考时间长的考生总体来说比备考时间短的考生分数要高很多。三、具体时间要求测算前文已经说明了投入足够的时间如此关键,那么多少时间才叫“足够”呢?精准的时间因人而异,这里不可能准确测算,但本文可以通过笔者多年辅导经验与观察大致总结考名校法硕所需要的时间,供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参考适用。1.英语(满分100分)①英语词汇。考名校法硕英语词汇总体记忆时间需要700小时。英语词汇的学习记忆是长期工作,贯穿于整个考研过程,可以说从第一天到考前每一天都是要背单词的,时间要平摊到每一天。②各个题型解题技巧课程的学习。包括语法长难句、翻译、阅读理解、新题型、完形填空、写作。每一个题型都有相应技巧,全部学完并理解透,需要100小时时间。③第一遍做近20年英语一真题。全部做完并消化解析大致需要80小时。④分析近20年英语一真题。把这20年真题所有不会的单词总结、每个选项选择的理由总则、阅读理解全文翻译,认认真真把每一份真题分析透彻。每一份真题大概需要4小时,20套需要80小时。⑤3次以上的模拟考。考试时间+考后复盘总结,每次6小时,3次共18小时。⑥后期的打磨、写作练习。大概需要30小时。总结:考名校法硕英语至少要投入大致1000小时。目标80分以上。2.政治(满分100分)①两遍全程课,并消化。大概需要200小时。②做肖1000题两遍并总结错题,其他老师练习题一遍。大概需要100小时。③肖四肖八冲刺卷、其他老师冲刺卷做题,大概需要50小时。④一定的背诵记忆时间。大概需要100小时。总结:考名校法硕政治至少要投入大致450小时。目标80分以上总结:考名校法硕政治至少要投入大致450小时。目标80分以上。3.专业课(两科,每科满分150分,共300分)①两遍全程课,打通理解关,含课后消化梳理。大致需要300个小时。②练习客观题。真题选择题至少做两遍(分章节的)、基础配套练习一遍,大纲配套练习一遍,至少做这三本,并完成做题纠正与整理(做完题的错题整理还是比较花时间的)。大致需要150小时。③主观题各题型训练。熟悉各大主观题题型的考查方式、做题技巧和一定的练习纠错。大致需要150小时。④反复记忆、背诵。重头戏,理论上多少小时都不过分,这里暂时按500小时计算。⑤模拟考试至少3次,考试时间+考后复盘总结,每次10小时,3次共30小时。总结:考名校法硕专业课至少要投入大致1100小时。目标240分以上。综上,所有科目加起来,考名校法硕至少需要投入的时间为:1000+450+1100=2250个小时。当然,这只是保守估计,时间自然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大概可以预估,如果你是打算花一年时间备考名校法硕,平均每天至少投入6.25小时;如果你是打算花半年时间备考名校法硕,平均每天至少投入12.5小时,还必须不偷懒,没有其他事情干扰的情况。如果有科学的规划和专人督导,效率会高些,可能实际耗时会少。投入时间与学习效率是成反比的,提高学习效率是节约时间、低备考成本高分数收益的关键。四、同年法考与法硕名校“双杀”的可能性近年来,法考改革改为“一年两试”,9月份考客观题,10月份考主观题,客观题和主观题同时通过后才算法考过关。法考考查范围基本涵盖所有部门法,范围很广,难度比法硕专业课要大,以疑难案例分析为主。一般法考的复习时间一般是1000小时左右,但是从备考时间总量来看,同年法考与法硕名校“双杀”,总共需要的时间至少是1000+2250=3350小时,如果你用一年时间“双杀”,则每天差不多需要10小时,如果用半年时间,则是20小时(基本不可能!);从备考的安排上,“双杀”会让你的复习侧重点混乱。举个例子,7-8月暑假时间对于考研来说是极为宝贵的,是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暑假把握不好,则下半年的考研便会困难重重,但是暑期同时也是法考客观题的考前时刻,更是法考客观题需要最终发力的时期,试问你要复习哪个?而10月份,是法考主观题考前发力时期,也是考研预备冲刺时期,你又要兼顾哪个?单纯是同年备考法考与法硕就已经如此吃力,何况法硕名校?因此,就目前来看,同年法考与法硕名校“双杀”的可能性已经趋向于0(并不代表完全没有,天才除外!)但是,如果你的考研目标只是国家线的学校,努努力还是可能实现的。综上分析,笔者给出以下建议:1.2018级(即大四的时候,2021年年底考试)的学生有考名校法硕的想法的,尽快下定决心,早点开始着手准备,根据自身实力和院校难度1-1.5年的备考时长是合适的,一般从2020.6-2020.12开始着手都是可以的。2.2017级(即大四的时候,2020年年底考试),目标名校的,务必挤出一切时间备考,每天全程高能,要比高三还拼还忙。3.在职考生不建议考名校法硕。4.脱产、二战以上考生时间要求基本同1 、2,可视自己的经验适当缩短。5.非常不建议法考与名校法硕同时准备,成功率趋近为0。法考与一般国家线左右的学校同时准备倒是可以试试。6.科学的安排,督导可提高效率,减少实际耗时。7.考难度低于法硕名校的院校可参考上文分析,时间上可以适当宽松一些,但建议还是以名校的标准要求自己,增加胜率。
教过的一名学生,他的母亲昨天找到学校,让老师帮忙劝一下儿子参加国考:“一定要今天报名,今天是最后一天……孩子以前最听你的话。”这名学生的家庭是非常普通的工薪阶层。当年他考上四川大学,临行前,谈到自己的梦想是去剑桥大学读研究生。考进大学后,他“定下一个小目标”:三年赚够三十万,做好留学第一年的准备。为了实现这人目标,他在食堂做过送餐员,在街上发达传单,大一下半学期开始去做一对一家教,给一个高中学生补习数学,一小时一百块,一星期三次,每次补课时间两个半小时,路上骑车往返两个半小时。那一年高考,小孩的数学成绩是132分,据说,四川省数学的最高分是148分。家长高兴坏了,要送他一部手机,推辞半天,他问家长:“帮忙介绍几个学生给我,可以吗?”直到大三,暑假、国庆他从未回家。大三下学期,他终于“清醒地明白”,自己不可能去剑桥留学。那天晚上,喝多了酒,打电话给老师:“我就是想出去看看,看看他们在国外干什么……没想到赚三十万这么难。”本来想在电话里说一点安慰的话,又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是怪他心比天高,还是给他灌一碗心灵鸡汤,告诉他:“命运就是一只落在鸡窝里的鹰”?然后,整整一年,他没有再和老师联系,直到第二年考研成功,进入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临近毕业,他成功入选华为星计划,兴奋地给老师留言说:求学20年,现在终于可以赚到三十万了。但是,这种高兴劲还没完全过去,父母却竭力主张他参加今年公务员考试。这名学生,从留学的梦想破碎,到不得不屈服于现实,努力考研到武汉大学,经过努力,一步步地走到今天,最后签约华为公司,入选华为星计划,这样的孩子足可以让母亲“在众人面前炫耀”。但是,面对数十万年薪的岗位,母亲为何还是固执地要孩子“参加国考”?公务员,是很多父母心目中的“铁饭碗”,华为公司的工资高,但是每天的工作时间比较长,也存在“职业寿命”,再好的企业,也不保牢。“买房子,结婚,养育小孩”,实现这些人生大事,“公务员,特别是国家级公务员,是你最好的选择。”老师不能随意置喙孩子母亲的要求,当然也不能给学生提什么建议。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近几年发展势头迅猛,计算机学科已处于ESI排名全球前2.47‰,虽然比不过清华上交的计算机专业,但也完全可以排进国内前十六强。在“国考”报名的最后一天,不知道他是否会听从母亲的建议,放弃好不容易得来的高薪岗位,去挤一挤国考的“独木桥”。本次国考,共计139万人报名,通过资格审查的人数大约为127万,最热门的职位,竞争比已经达到2315:1。吃过的苦终有回报,知识改变命运。相比几十万高薪的岗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据报道,本次国考的很多岗位招录,“仍延续此前坚持基层导向的特点”。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考研成绩也即将如约揭盅。据教育部统计,2019年考研报考人数达290万,比去年激增52万,是十几年来增幅最大的一年。命运之锤即将落下,这290万学子能否过个好年,将成为整个二月全国最大的悬念之一。2019年考研报考人数达290万,是十几年来增幅最大的一年。图/中新网虽说结果无外乎就两种,录取或落榜。但若是遇上了分数尴尬,不得不调剂至非全日制研究生时,不少同学可犯了难。中国教育在线不久前发布的《201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指出,近半数考生表示不考虑非全日制,46%的考生担心毕业后非全日制文凭不被就业单位认可,很多单位在招聘要求中就明确提出只接受全日制研究生。考上了全日制当然可喜可贺,而考上非全的,心情可能会异常复杂。非全还是在职?傻傻分不清楚早前,社会人要读在职研究生,有三条路径:一月联考、五月同等学力考和十月联考。一月联考难度最大,含金量也最高,可以拿到学历证(毕业证)和学位证“双证”。先考试后入学,只有法律硕士、MBA工商管理硕士和MPA公共管理硕士三种专业,但在改制之后被并入十二月的普通联考。2016年,非全日制与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录取开始统一划线。五月同等学力考试形式为免试入学,但未和国际研究生教育主体形式接轨。流程是先修学分后考试,论文答辩通过后即可授予学位,只有学位没有学历。因为学校设置自成体系,执行混乱而且标准参差,略水。同样水力滔天的十月联考也是没有学历证书的“单证”研究生,先考试再入学,但题目难度、科目设置等比十二月的统考低了不止一个台阶。因为学费贵、拿学位相对容易,一直被诟病为“花钱买文凭”,目前已经被取消。考研之路,一年更比一年挤。图/中新网2016年九月,教育部下发将非全日制与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并轨的政策,统一划线,取消每年一月和十月联考,并入每年十二月的研究生统招统考。到了下一年,考研报名人数再次猛增。各大高校为了响应计划,纷纷扩大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计划。在突然失去一月和十月两条读研路径之后,在职考生瞄准的目标就只能是各大高校的非全。可他们万万没想到,跟他们同场竞技读非全的,还有因成绩不够,从全日制被调剂下来的应届考生。“服从调剂去非全日制,还不是为了上985。”目前就读非全研究生的有两种人,一种是已经工作的在职研究生,一种是分数不够而被调剂的应届考生。而后者这些将就派,往往占了大多数。要念香饽饽985高校的全日制研究生,对本科“门第”的要求越来越高,大部分招生已经在九月通过推免完成,留给普通考生的机会已经很少。保研者已经占去大半名额,考研人只得挤破脑袋捡剩。图/《青春派》要争夺985读研的入场券,除非特别优秀,否则就只有钻非全招生计划的空子,通过从全日制变非全的调剂,入读理想的学校。这样一来,当边工作边念书的在职考生和全天候复习的应届考生站在统一的起跑线上时,小年轻们自然占据了优势。由于全日制和非全的分数线统一,为了完成调剂招生计划,各高校实际的复试分数线其实有所下降。但在在职考生看来,哪怕是“拖了后腿”的年轻人们,实际上也拉高了进入复试的平均分。对于在职考生而言,考研从以往的水水就能过,难度直接跳升到了hard模式,进入复试的机会瞬间缩水。录取这件事情,自然是人数涨了分数就会变高。 图/sohu但那些上了复试线,又无法达到全日制要求的夹心饼考生也不好过,失去“全日制”三字金牌的保驾护航,新推出的非全研究生含金量如何、就业市场承认度如何,都是未知之数。是上普通学校的全日制,还是985前途未明的非全,抑或勇敢的二战,成为没有先行者可以解答的难题。普通学校的全日制,还是985的非全?而习惯被追逐的高校也不好过,教育部批准34所可以自主划线的院校也陷入了焦头烂额的状态。因为上头硬性规定非全复试要和全日制分数统一,硬撑高准入门槛的学校纷纷面临非全上线人数个位数的窘境:改革元年,北大法硕的非全仅上线一人,武大更是无人上线。非全被歧视,到底冤不冤就读非全最大的顾虑,无非是读完出来学历不受肯定,遭遇HR的冷眼,学历和工作经验两头落空。非全遭受的冷遇,是从一贯被贴上水货标签的在职研究生流传下来的惯性歧视。在职研究生被鄙视,主要在于其“宽进宽出”的政策,而这正是非全改制最重要的一点。学历的含金量和其难度是成正比的,和全日制拉平了入学的难度,解决了“进”的问题,接下来就要关注“出”的问题。图/中国教育在线调查非全学习的时长集中在周末,形式有点像夜大速成班,时间短剂量大,学生接收的效果如何很难说。另外,不同学科受到的限制也不同,比如金融、外语类等偏理论的学科,全日制和非全的学习内容基本一致,两种学制的教学不会相差甚远。但是电子、机械等需要花时间进实验室研修的工科专业,非全和全日制学生对项目投入的时间、精力就有很大差别了,学习质量难免大打折扣,被HR歧视也并非毫无由头。我只想知道,读什么文凭比较“值”其实,在就业市场中被歧视的何止非全研究生。英国、香港等地区的一年制授课型研究生项目近年来因为申请比较容易、时间短、性价高而获得青睐,也因此陷入了“水货疑云”。同学们到了当地才发现,读这种快准狠、十几万学费搞定的授课型研究生的,身边同学基本都是内地人。出国留学别担心语言问题,大家都一个地方来的。图/pexel本地学生多是做研究、拿奖学金的学术型研究生,或是延长学时的在职学生。如果学校不是特别优秀,普通的海外大学授课型研究生学成归来,就业并没有比本科生有很大优势。而2009年才在政策扶持下发展迅速的专业硕士,也许能给惴惴不安的非全研究生们打一筒鸡血。当年推出的时候,因为和“名门正统”的学术型学位学习方向有明确不同,时长也短,也受到了一定的质疑。图/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但近年来,学术硕士和专业硕士的录取分数已经基本一致,就业市场的认受度也相差无几。2017年,全国多地都出现了专硕报考人数反超学硕的现象。非全研究生的未来发展,也许会向专硕的道路靠拢。非全能不能被正名,最重要的还是看政策。以海外硕士为例,只要在外国呆满360天并在北京找到工作,而且刚好单位还有落户指标,那么只要读一年硕士也能获得许多人为之奋斗一生的北京户口。这些诱人的政策一天还存在,海外读硕就不会失去魅力。毕竟,不管是发出”专硕还是学硕性价比高“,或是”读985非全日制值不值得“的疑问的人,更在意和焦虑的问题,也许不是哪一种教育更适合自己,而是同样是一纸文凭,哪一张更高效省时、更受用人单位待见呢?撰稿 | 阿钱编辑 | 秋裤排版 | 阿明* 未标明出处图片来源自网络*原文首发于《新周刊》旗下公众号“有间大学”
武汉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3月5日,武汉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发布了《武汉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公告》,2019武汉大学考研复试分数线,具体分数线如下:分数线解读:可以看到分数线最高的是专业学位的金融专业,分数线是385分,其次是数学与统计学院的应用统计专业(专业学位),分数线是370分,除此之外,新闻与传播、哲学、测绘工程、药学(医学)等专业的分数线也较高。复试方面,武汉大学的研究生复试采取差额形式,差额比例一般不低于120%,生源不足的学科、专业统筹考虑调剂生源情况划定复试分数线。另外,本次公布的分数线未部分专业分数线,2019武汉大学考研复试分数线将陆续更新中,敬请关注武汉大学研究生院复试录取工作公告和各学院官网。关于武汉大学研究生院:武汉大学研究生教育发端于1935年,至今已有70余年的历史。 1955年,武汉大学招收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批研究生;2002年,武汉大学成为34所自行划定复试分数线学校之一。截至2014年4月,学校共有在校硕士研究生13429人,博士研究生6789人,自2000年以来,武汉大学已毕业硕士生40000余人,授予硕士学位60000余人,授予博士学位9000余人。2019考研分数线这次,你报考武汉大学了吗?你过线了吗?你觉得分数线是高了还是低了?欢迎发表你的看法与大家一起讨论!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考研成绩也即将如约揭盅。据教育部统计,2019年考研报考人数达290万,比去年激增52万,是十几年来增幅最大的一年。命运之锤即将落下,这290万学子能否过个好年,将成为整个二月全国最大的悬念之一。2019年考研报考人数达290万,是十几年来增幅最大的一年。虽说结果无外乎就两种,录取或落榜。但若是遇上了分数尴尬,不得不调剂至非全日制研究生时,不少同学可犯了难。中国教育在线不久前发布的《201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指出,近半数考生表示不考虑非全日制,46%的考生担心毕业后非全日制文凭不被就业单位认可,很多单位在招聘要求中就明确提出只接受全日制研究生。考上了全日制当然可喜可贺,而考上非全的,心情可能会异常复杂。01 非全还是在职?傻傻分不清楚早前,社会人要读在职研究生,有三条路径:一月联考、五月同等学力考和十月联考。一月联考难度最大,含金量也最高,可以拿到学历证(毕业证)和学位证“双证”。先考试后入学,只有法律硕士、MBA工商管理硕士和MPA公共管理硕士三种专业,但在改制之后被并入十二月的普通联考。2016年,非全日制与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录取开始统一划线。五月同等学力考试形式为免试入学,但未和国际研究生教育主体形式接轨。流程是先修学分后考试,论文答辩通过后即可授予学位,只有学位没有学历。因为学校设置自成体系,执行混乱而且标准参差,略水。同样水力滔天的十月联考也是没有学历证书的“单证”研究生,先考试再入学,但题目难度、科目设置等比十二月的统考低了不止一个台阶。因为学费贵、拿学位相对容易,一直被诟病为“花钱买文凭”,目前已经被取消。考研之路,一年更比一年挤。2016年九月,教育部下发将非全日制与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并轨的政策,统一划线,取消每年一月和十月联考,并入每年十二月的研究生统招统考。到了下一年,考研报名人数再次猛增。各大高校为了响应计划,纷纷扩大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计划。在突然失去一月和十月两条读研路径之后,在职考生瞄准的目标就只能是各大高校的非全。可他们万万没想到,跟他们同场竞技读非全的,还有因成绩不够,从全日制被调剂下来的应届考生。02 “服从调剂去非全日制,还不是为了上985。”目前就读非全研究生的有两种人,一种是已经工作的在职研究生,一种是分数不够而被调剂的应届考生。而后者这些将就派,往往占了大多数。要念香饽饽985高校的全日制研究生,对本科“门第”的要求越来越高,大部分招生已经在九月通过推免完成,留给普通考生的机会已经很少。保研者已经占去大半名额,考研人只得挤破脑袋捡剩。要争夺985读研的入场券,除非特别优秀,否则就只有钻非全招生计划的空子,通过从全日制变非全的调剂,入读理想的学校。这样一来,当边工作边念书的在职考生和全天候复习的应届考生站在统一的起跑线上时,小年轻们自然占据了优势。由于全日制和非全的分数线统一,为了完成调剂招生计划,各高校实际的复试分数线其实有所下降。但在在职考生看来,哪怕是“拖了后腿”的年轻人们,实际上也拉高了进入复试的平均分。对于在职考生而言,考研从以往的水水就能过,难度直接跳升到了hard模式,进入复试的机会瞬间缩水。录取这件事情,自然是人数涨了分数就会变高。 但那些上了复试线,又无法达到全日制要求的夹心饼考生也不好过,失去“全日制”三字金牌的保驾护航,新推出的非全研究生含金量如何、就业市场承认度如何,都是未知之数。是上普通学校的全日制,还是985前途未明的非全,抑或勇敢的二战,成为没有先行者可以解答的难题。普通学校的全日制,还是985的非全?而习惯被追逐的高校也不好过,教育部批准34所可以自主划线的院校也陷入了焦头烂额的状态。因为上头硬性规定非全复试要和全日制分数统一,硬撑高准入门槛的学校纷纷面临非全上线人数个位数的窘境:改革元年,北大法硕的非全仅上线一人,武大更是无人上线。03 非全被歧视,到底冤不冤就读非全最大的顾虑,无非是读完出来学历不受肯定,遭遇HR的冷眼,学历和工作经验两头落空。非全遭受的冷遇,是从一贯被贴上水货标签的在职研究生流传下来的惯性歧视。在职研究生被鄙视,主要在于其“宽进宽出”的政策,而这正是非全改制最重要的一点。学历的含金量和其难度是成正比的,和全日制拉平了入学的难度,解决了“进”的问题,接下来就要关注“出”的问题。非全学习的时长集中在周末,形式有点像夜大速成班,时间短剂量大,学生接收的效果如何很难说。另外,不同学科受到的限制也不同,比如金融、外语类等偏理论的学科,全日制和非全的学习内容基本一致,两种学制的教学不会相差甚远。但是电子、机械等需要花时间进实验室研修的工科专业,非全和全日制学生对项目投入的时间、精力就有很大差别了,学习质量难免大打折扣,被HR歧视也并非毫无由头。04 我只想知道,读什么文凭比较“值”其实,在就业市场中被歧视的何止非全研究生。英国、香港等地区的一年制授课型研究生项目近年来因为申请比较容易、时间短、性价高而获得青睐,也因此陷入了“水货疑云”。同学们到了当地才发现,读这种快准狠、十几万学费搞定的授课型研究生的,身边同学基本都是内地人。出国留学别担心语言问题,大家都一个地方来的。本地学生多是做研究、拿奖学金的学术型研究生,或是延长学时的在职学生。如果学校不是特别优秀,普通的海外大学授课型研究生学成归来,就业并没有比本科生有很大优势。而2009年才在政策扶持下发展迅速的专业硕士,也许能给惴惴不安的非全研究生们打一筒鸡血。当年推出的时候,因为和“名门正统”的学术型学位学习方向有明确不同,时长也短,也受到了一定的质疑。但近年来,学术硕士和专业硕士的录取分数已经基本一致,就业市场的认受度也相差无几。2017年,全国多地都出现了专硕报考人数反超学硕的现象。非全研究生的未来发展,也许会向专硕的道路靠拢。非全能不能被正名,最重要的还是看政策。以海外硕士为例,只要在外国呆满360天并在北京找到工作,而且刚好单位还有落户指标,那么只要读一年硕士也能获得许多人为之奋斗一生的北京户口。这些诱人的政策一天还存在,海外读硕就不会失去魅力。毕竟,不管是发出”专硕还是学硕性价比高“,或是”读985非全日制值不值得“的疑问的人,更在意和焦虑的问题,也许不是哪一种教育更适合自己,而是同样是一纸文凭,哪一张更高效省时、更受用人单位待见呢?本文转自有间大学,内容仅作分享之用,不代表本公司观点,请读者仅作参考;文章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之前我们已经介绍过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相关知识。忘记的同学可以回顾推送武大新传取消非全!“非全日制研究生”还值得读吗?对于非全日制,21考研的同学们可以将其作为一种选择,工作学习两不耽误;20考研的同学们也可以把非全日制作为调剂的选择之一,如果今年成绩不理想,调剂到非全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为什么说非全日制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呢?当然是有官方文件支撑的啦。日前,教育部办公厅、中共中央组织部办公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 、国务院国资委办公厅五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指出了,对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就业机会,不得设置与职位要求无关的报考资格条件。这个通知里强调了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的同等地位,强调非全日制研究生享受与全日制同等的就业和落户机会。以下是通知全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组织部、教育厅(教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公安厅(局)、国资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组织部、教育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公安局、国资委,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各人民团体组织人事部门,各中央企业,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发展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是促进我国学习型社会建设、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加快培养高层次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促进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健康发展,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采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教育形式。为推进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加强规范管理,2016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教研厅〔2016〕2号),明确自2017年起,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由国家统一下达招生计划,考试招生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培养质量坚持同一要求,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二、强化就业权益保护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平等就业机会。各级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公开招聘要根据岗位需求合理制定招聘条件,对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就业机会,不得设置与职位要求无关的报考资格条件。各地要合理制定人才落户条件,精简落户凭证,简化办理手续,为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落户机会。三、加强就业指导服务高等学校要加强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就业指导服务,广泛应用“互联网+就业”新模式,精准推送政策、岗位和指导信息,积极举办校园招聘活动,加强校园内招聘活动管理,发布招聘信息不得含有教育形式限制性条件。对取得学籍并完成学业的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毕业研究生,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和高等学校要按规定统一办理就业手续,定向就业的研究生按定向合同就业。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根据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需求,积极推送岗位信息,提供针对性职业指导,推荐适合的职业培训、就业见习机会。各地要落实好就业创业政策,确保符合条件的研究生都能享受。四、加强政策宣传引导各地各相关部门要积极宣传国家关于发展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各项政策,指导用人单位完善招聘研究生的相关办法,为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营造良好环境。五部门联合发文说明了国家对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问题的重视,这个文件就是为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上保险,确保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的同等地位。可以想见,非全日制将会越来越成为一种利好的选择。当然,非全日制学校的选择也不能随随便便,学姐综合考量之后为大家精心挑选了4所含金量高的学校作为新传专业非全日制研究生的首选。华中科技大学招生目录:招生要求:从18年开始,华中科技大学的新闻与传播方向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我校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原则上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学费:11000元/人·年。没有国家助学金,但可申请院系其他奖学金,华科新闻学院单独出资为非全研究生设置了一到三等奖学金。学制:2年。推荐理由:华科非全日制研究生有许多都是校内调剂的。不论是导师这一块儿还是日常上课、活动等,在华科新传院,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没有任何区别!上平日班还是周末班,学院会在开学前让大家自己选。总而言之,选导师、导师带你做选题做项目写论文、上课、入党、参加活动这些都是没有区别的。(有一点:华科的公共课,非全是必须一起上周末班的。)中国传媒大学招生要求:我校硕士研究生按其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全脱产在校学习,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为非脱产学习。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校不解决住宿,无国家拨款的奖助学金。考生报考时的报考类别(非定向、定向)即为录取类别(非定向、定向),请考生在报考时慎重选择。报名结束后,报考类别将无法更改。具体说明如下:非定向就业研究生:可参加就业派遣,按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就业。考生必须将人事档案转入我校,档案未按规定时间转入我校者将无法办理入学报到手续。户口可自愿选择是否转入我校(如户口选择转入,须在规定时间内办理,过期将无法转入)。定向就业研究生:不参加就业派遣,录取前须签订定向就业协议书,毕业后派遣单位为定向就业协议书签署单位。考生人事档案、户口等不转入中国传媒大学。未按规定时间将签订完整的定向就业协议书提交我校者将无法办理入学报到手续。学制:3年学费:非全日制艺术硕士为28000元/学年。推荐理由:中传的非全是不要求一定要定向就业的,也就是说如果考研成绩不佳,可以选择调剂到非全,与全日制研究生一起学习,是很好的选择。中国人民大学招生要求:自2020级起,我院从全国研究生统一考试和推荐免试中选拔的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根据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类,其中非全日制初试方式仅接受统考。我院自2020级开始招收从全国研究生统一考试中选拔的非全日制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报考和录取阶段专业方向代码为02,方向名称为“智能传播”。根据教育部《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本项目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拥有一年以上工作经历。报考类别为定向就业,在学期间不转档案和户口,不提供住宿。学生达到培养要求后将获得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毕业证书与硕士学位证书。学习方式:非全日制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生,教学安排以周末授课为主,工作日晚间授课为辅。不提供住宿。学费:3.5万元/生·学年。推荐理由:人大这个授课形式非常适合想要深造的职场人士,而且2020年刚刚开始招生,竞争会相对不那么激烈,如果职场人想要继续深造的话是一个绝佳的选择。南京大学招生要求: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定向培养,不转户口、档案,不安排学生宿舍住宿,不享受助学金、学业奖学金和国家奖学金。学费:2 万元/年。推荐理由:南大是很老牌的学校了,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也比较早,相比较全日制研究生,录取分数相对更低,而且招生人数多,相当划算。除了以上几所学校之外,如果想要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话,尽量还是在985、211学校中进行选择,因为这类学校的社会认可度比较高,含金量也比较高,在就业中更占优势。而且非全日制的录取分数往往会比全日制分数低不少,对很多职场人士来说是非常划算的选择。编辑|叶子学姐策划|叶子学姐主编|叶子学姐总编|墨墨学长【木铎考研】新闻传播学考研大本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