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篇文章,题目是《985博士毕业,只能去二本院校做老师了?》,如下:在高校招聘过程中,我们常常听闻学历查三代的说法,毕业院校就好比一个人的外貌着装,光鲜亮丽的外在首先就能获得不错的印象分。再者,学校层次越高往往意味着科研环境越好,出成果的概率就更大,所以毕业院校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求职者的学习和科研水平。那么什么层次高校的毕业生可以进入二本院校任教呢?或者说,二本院校在招聘教师具有哪些倾向呢?我们收集整理了湖北省五所二本院校近两年来录用或拟录用专任教师的公示情况,希望能给想要在中部地区求职二本院校的硕博们一些参考。从这篇文章调查的结果来看,湖北这5所二本院校,近2年来录取人数排名第一的居然全是武汉大学的博士,高达71位武大博士,也就是说,平均每年录用了35位武大博士,每所二本院校每年平均录用7位武汉大学的博士。这个数据还是很能说明,目前中上985高校博士毕业的大体去向趋势,就是往二本院校占坑。双一流(原985和211)高校的那些坑,本来就不多了,而且大多数已经都留给学阀大佬们的海龟弟子们,国内大学毕业的博士,基本上进不到那种坑。就算偶尔有一两个土博士能进,也是压力山大,而且现在好一点的大学都是实行教授考核机制,隔几年没成果要么工资降级,要么解约合同,并不再是以前那种能够啥也不付出就能过安稳日子的待遇。但是对于二本的土博士来说,科研考核目前还没有那么严格,也没有实行教授考核的制度,倒是对于那些想啥都不干也能过安稳日子的博士们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最近在微博上,有一个法学博士控诉自己受到了精神控制,被丈夫PUA了,还损失了100万元!精神控制!PUA!100万!这样的关键词迅速上了微博热搜。事情还要从19年2月份开始讲起,女方陈某是武汉大学的法学博士,当时在英国进修,她当时还带着自己12岁的儿子小贝。19年2月2日,小贝突发癫痫,被送到医院紧急救治!经过医院诊断,小贝得的是“自身免疫性脑膜脑炎”,情况很不好!陈某孤身一人在英国,儿子又突发重病,因为语言的问题和医生沟通起来困难,于是在校友群中寻求帮助。这时候男方沈某出现了。当时的沈某在剑桥大学进修医学专业,既是校友又懂医术,他在得到消息后联系了陈某提供帮助。于是,两人就因为孩子突发重病相遇了。在孩子重病的这段时间,陈某觉得自己的丈夫太冷漠,没有尽到丈夫、父亲的职责,而沈某对陈某提供了很多帮助。陈某因为压力大精神崩溃,在宾馆尝试自杀,其中一次还被沈某救下来过。随着交流的增多,沈某还对陈某表示了好感,后来沈某开始追求陈某。两人的感情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在两人接触的过程中,沈某还在聊天中劝说陈某离婚。这里说明一下,沈某在国内已经结婚并且有一个女儿。之后陈某的丈夫赶到英国,和陈某一起照顾孩子,而陈某和丈夫的感情越来越差,跟沈某的感情越来越好!一个有夫之妇,一个有妇之夫,因为其中一方孩子生病,一来二去,就这么在一起了。之后孩子小贝的状况一直不好,陈某的前夫带着孩子回国继续治疗,之后陈某回国,和丈夫办理了离婚手续。但是呢,接下里发生的事情,陈某说自己是被男方PUA了,她遭受了精神控制。陈某离婚后,开始和沈某在一起在英国生活,根据陈某的描述,对方让自己干什么都要跟沈某同步,包括刷牙上厕所。在两人接触的过程中,陈某陆续向沈某转账了很多钱,当时陈某觉得这是为了报答沈某帮助自己。19年4月,两人在一起还没多久,沈某的前妻就找上门来,因为沈某是出轨,所以沈某前妻索要赔偿。沈某向前妻写下了一份承诺书,表示要补偿前妻。而具体补偿的钱款,是由陈某付款的。简单说就是陈某要给沈某的前妻一大笔钱。在19年的6—7月间,陈某先后给了沈某前妻90万元。一直到19年8月,沈某才和前妻正式离婚。不过在陈某和沈某的聊天中,沈某说就当这笔钱是向陈某借的,等工作后还给她。但是之后,陈某发现,刚和自己在一起没多久的丈夫,竟然还在跟前妻联系,还给前妻转账。最让陈某生气的是,在19年7月,陈某发现沈某并没有和前妻彻底断了联系,甚至还商量着一起买房的事情。这让陈某情绪彻底崩溃,沈某为了稳住陈某,带着她回自己老家领了结婚证。不过领完证沈某第二天就返回英国,陈某回到武汉生活。在这之后,沈某不断玩失踪,而那100万,其实是陈某准备给自己的儿子小贝用来治病的钱。这个时候陈某反应过来,觉得自己是被PUA了。跟沈某在一起的几个月里,她的精神受到很大打击,出现了精神方面的疾病。PUA这个词很多人都听过,其实全称是Pick-up Artist,直接翻译就是搭讪艺术,后来变成了精神控制对方的代名词。陈某展示了很多他和沈某之间的聊天记录。比如,在聊天中陈某称呼沈某为“老爷”,从语气上看,这根本不是夫妻间应该有的语气。在两人的聊天中沈某不断对陈某辱骂,根据陈某的描述,沈某曾经对她多次殴打。在沈某经常联系不上,自己的钱也给沈某前妻汇出不少后,陈某选择到派出所报了案。陈某重新审视这段感情,感觉自己是被沈某和他的前妻一起骗了。这笔钱对她非常重要,今年三月,小贝的病情不稳定,孩子还需要接受治疗,这笔钱是救命钱。今年4月,陈某以跳楼威胁,从沈某那里要回了一部分钱,目前还有64万没有还给她,于是陈某选择在网上公布这件事。而沈某也终于出现,表示相信法律。对于这件事,网友们有很多看法,但是和以前各种PUA的事情不同,很多人认为在这件事上,不能全由pua背锅。其实对于这件事,唐唐觉得现在最重要的是男方应该尽快出面回应,并且返还陈某的钱,无论如何,这笔钱对于身患重病的孩子来说很重要,孩子是无辜的。如果真的触犯法律,沈某肯定会受到惩罚。但是遇到婚内纠纷,别想着立刻就把责任推给PUA,那只是一种手段,责任还是在人的身上。本以为这是爆锤渣男的戏码,但是仔细看看是渣男渣女相遇的故事。都是成年人了,而且还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博士,但是两人发生的纠葛只能用狗血来形容。双方都是婚内出轨,抛弃了各自的爱人和孩子,这点两人都不值得同情。都是成年人了,竟然还把感情当做儿戏一样!还想着用钱财来解决出轨的后果,最后人才两空。对待婚姻感情毫无敬畏之心,这场对撕大戏中没有哪方值得同情!
虽然现在还处于春节期间,但是这段时间却让所有人感到揪心,从武汉爆发的疫情蔓延到全国多个省市,确诊人数已达两万多,各地在为疫情防控不断采取措施,学生延期开学,上班族也在家等待通知,街上更是人迹罕至。在当前的这种防控形势下,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减少外出,不给他人、不给自己添麻烦。为了做好此次疫情防控工作,大量的医护工作者和科研工作者们挺身而出,医护工作者们日夜奋战在一线,为病人们提供良好的医疗条件。而科研工作者们也在背后默默付出,日以继夜地进行技术攻关,研究病毒,希望能早日寻找到疫情防控的解决办法,彻底将病毒扼杀在摇篮里,还人们一个健康快乐的环境。就在几天前一则消息刷爆了网络,“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获悉,该所与武汉病毒研究所联合研究初步发现,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消息一出,就引发了人们抢购热潮,人们纷纷上街排队购买双黄连口服液,但是人民日报很快进行了辟谣,表示该发现只是初步研究,大家千万不要自行服用双黄连口服液。不过消息中的武汉病毒研究所却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这是我国的一家顶级病毒研究所,全称为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始建于1956年,是专业从事病毒学基础研究及相关技术创新的综合性研究机构,而且拥有我国乃至亚洲唯一个p4(生物安全最高等级)生物实验室,由此可见该病毒研究所的实力。该病毒研究所也在全力参与此次防控的科研工作,并给大家带来了好消息,该所与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联合发现了在细胞层面对新冠状病毒有较好抑制作用的三种药物,可以说是一个新的突破。这样一所顶级科研机构,负责人是一位怎样的科研大牛呢?网友们很快找到了武汉病毒研究所所长的相关资料,没想到掌管着顶级病毒研究所的人竟然是一位80后美女,名叫王延轶,出生于1981年,没想到年纪轻轻的她就能担此重任,带领科研团队与新冠状病毒作斗争,实在令人敬佩。80后的武大女博士火了,掌管顶级病毒研究所,颜值和才华不输颜宁。王延轶不仅有着光鲜亮丽的外表,她的才学也是毋庸置疑的,她毕业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专业,毕业后又在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医学院免疫学系攻读硕士,回国后又进入武汉大学任教,担任生命科学学院的讲师,并在此期间成为了武汉大学的微生物学博士。在工作期间她刻苦钻研,29岁就成为了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除此之外还在国际权威以及主流期刊上发表了24篇学术论文,在天然国际免疫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为科研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十二届中国科学院杰出青年等多项荣誉和奖励。2018年,年仅37岁的王延轶就成为了武汉病毒研究所所长,掌管着这个顶级病毒研究所。这位80后的武大女博士火了,她的丈夫也是国内知名的科学家舒红兵,在天然免疫等领域取得重要成果,为我国科研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目前是武汉大学副校长、医学研究院院长。因此王延轶也被誉为是“中国的居里夫人”,甚至有人拿她和颜宁作比较,颜宁也是一位著名的女科学家,年仅30岁就成为了清华大学的教授,并担任了博士生导师,2019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有网友表示王延轶的颜值和才华都不输颜宁。在其位,谋其职,此次疫情或许也是对王延轶所长的一次考验,相信在她的率领下,武汉病毒研究所的全体科研人员能够齐心协力,早日研究出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再一次取得重大突破。
PUA(Pick-up Artist)是指以谈恋爱为名对他人实施精神控制。去年传得沸沸扬扬的北京大学女生包丽被男朋友牟林翰精神控制,牟林翰要求包丽称呼他为主人,并把“我是牟林翰的一条狗”纹在身上。牟林翰还要求包丽拍裸照交给他保管,以防背叛。甚至要求包丽怀上他的孩子并打掉。最后包丽终于不堪忍受服药自杀。再回归本事件。01 事情经过控诉人陈优丽是武汉大学法学院2017级博士生。2019年2月,陈优丽和小贝在英国伦敦旅游,小贝突然昏厥,伦敦圣玛丽医院诊断为:疑似自身免疫性脑膜脑炎。陈优丽便在武大校友群里求助。于是,在英留学的沈某加上了陈优丽。沈某是武汉大学中南医院2016级博士生、剑桥公派联合培养的医学博士生,主修神经病学。据陈优丽说,她在英国孤单无助期间,是沈某的出现让她有了依托与希望。一个星期后,小贝的爸爸赶到英国。结果,陈优丽与前夫协议离婚。当时,陈优丽知道沈某有妻室,却仍然相信沈某。后来,沈某妻子张某向陈优丽索要120万元赔偿。她曾先后向张某的账户转款50余万元。“有些是转给沈某的,有些是转给张某的,一共有100多万元。”后因小贝病情恶化,需钱治病。陈优丽向武汉市关南派出所报案,指控张某敲诈勒索。据陈优丽说,警方与校方当时进行了现场调解。在他们的监督下,沈某现场还款30万元,“但后来他说自己没钱,要回去筹钱,警方只能让他走了,剩下的64万他至今未还。”2019年10月27日,警方立案。2020年4月28日,红星新闻记者联系上沈某。沈某表示,他与陈优丽之间的事情他已选择走法律程序,相关细节不便告知。沈某所在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副院长章建军向红星新闻记者回应说,此事学校早已知悉,但鉴于事属陈、沈二人之间的私事,学校不便介入。02 个人看法从事情经过看,感觉这更像两个博士的感情游戏加上两人之间的一些勾心斗角。一、沈某是不是诈骗?沈某当时已有妻室,却有意引诱陈优丽,为整件事埋下了伏笔。那么,不论当时是什么情形,沈某的基调已经定了,不是什么正人君子。那么,沈某算不算诈骗呢?这也很难说。因为整个事件都是陈优丽的一面之词。100万对于我们普通人是一笔很大的数目,而对于这两个博士来说,也许并不算很多。可能只是两人之间的一笔正常的交易。从陈优丽的叙述中也可以看出来,陈优丽是自愿的,并且这个自愿背后还有着陈优丽的私心。二、陈优丽是不是被沈某PUA?从陈优丽透露出来对话截图来看,有一点PUA的影子,但也可以看做是两人之间的情感交往的谈话。但沈某肯定有刻意为之的成分。本来,PUA之所以难以防范,就在于PUA与正常恋人之间谈话的界线比较模糊,除非达到很严重的程度才能判断。就如同上面北京大学包丽就绝对是被PUA了。沈某即使对陈优丽PUA了,也还没有达到控制陈优丽的程度。陈优丽在整个事情发展过程中,一直比较清醒。三、这是两个博士的感情游戏沈某当时在英国遇上陈优丽,肯定有着不怀好意的目的。所以,先前对陈优丽甜言蜜语加上暖心关怀,后来又刻意贬损陈优丽的前夫。这一切都是为了达到他的猎yan的目的。至于,是否想与陈优丽结婚,不好判断。陈优丽当时可能正孤单无助,沈某进入她的生活。但她作为有夫之妇,却并不抗拒沈某的言行。所以,在陈优丽的心中,一定是经过一番比较的,认为沈某可能比她的前夫优秀。于是,在前夫来英国后的半个月时间里,就果断与前夫离了婚。说明陈优丽当时是存心想与沈某结婚的。因此,后来沈某的妻子要沈某写出轨赔偿协议,她也在上面签了字。事情本来开始是按着陈优丽设想的方向发展的。沈某之后和他的前妻离了婚。陈优丽与沈某两个人顺利结婚了。只不过,结婚以后,两个人的矛盾出来了。这里才关联着利益关系。推测最大的矛盾还是因为陈优丽的孩子小贝的治疗费用问题。再加上两个人都是私心重的人,结婚之前,两还互相遮掩,结婚之后,自然分歧出现了。四、结论:做人还是善良本分的好,生活会幸福很多越来越多的事实在向我们证实一个事实:教育只看成绩的确不是什么好事,教育还需要关注情感。两个博士的父母把他们培养成了所谡成功人士,站在父母角度应该是值得他人羡慕的吧。可是,看了这件事,还有什么值得羡慕的呢?两个博士的生活,一点也不幸福。
又到一年大学开学时,尽管现在我国的大学已有着很高的录取率,但是其中却有很大部分是专科学生。在一些人看来,现如今的大学本科生都是一抓一大把,专科学生也就没有了用武之地,甚至一些人认为读专科就是浪费时间。虽然专科学生被很多人都看不起,但不代表专科学生就不能逆袭。就比如今天要介绍的这位主人公,他就完成了专科到武大博士的逆袭。这位完成专科到武大博士逆袭的主人公名叫朱晓超,他曾在武汉大学读硕士和博士期间发表若干期刊文,他也曾获得多项奖项。现如今的他是广州海国图智研究院客座研究员。看着他的履历,相信很多人都会认为他是一名学霸,但是才进入大学时的他却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学渣”。朱晓超打小就爱好文学,然而由于父母的原因,在高中选科时不得不选择理科。尽管他对理科没有兴趣,但是在高中阶段他还是付出了所有的努力。不过最终的结局却很不理想,高考的失败让他只能考入当时还是专科为主的文华学院。高考的失利,让他成为了一名专科学生。看到这里,很多对专科抱有成见的人都会认为他没有了前途,然而也正是从这时开始,朱晓超开启了他求学的“开挂”之旅。到了大学后,朱晓超在专业的选择上回到了自己的爱好,选择了公共事业。同时他也没有因为只是专科,而放弃求学的努力。为了获得更高的学历,在专科阶段,他完成了专升本。尽管这时的他已获得了本科学历,但是他却还有着更高的目标。在经历第一次考研失败后,他成为了12级武汉大学国际关系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朱晓超又不可思议地成为了15级武汉大学国际关系专业博士。从文华学院的专科到武大的博士,朱晓超的求学之路堪称“开挂”,甚至不可思议,但事实上他的确完成了这样的壮举。很多专科学生到了大学就迷失了方向,他靠着什么完成了专科的逆袭呢?他的成功或许能从他的感悟和想法中的到答案。朱晓超曾感悟到学历背景固然重要,但是兴趣是人生的第一位导师,否则即使你有心愿实现梦想,但阻挡你前行的巨石只会越来越大。兴趣是人生的第一位导师,这样的道理很多人都懂。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就拿高考志愿填报中的专业选择来说,很多时候都说要考虑兴趣,考虑兴趣。但是最终却有不少高考生忘记了初衷。要么背离兴趣选择了所谓的热门专业,要么背离兴趣选择了名校的冷门专业。高考的选择脱离了兴趣,在大学里等待自己的只会是无尽的忧伤。在风起云涌中,我们需要造就务实之风,善于思索,理性判断,所谓的空想之谈都是时代喧嚣的泡沫,所以我们需要心无旁骛地追寻内心的真理。务实之风,这是何等的言简意赅。然而现在却有很多人都忘记了务实之风,总是认为任何事情都有捷径。学术上弄虚作假的越来越多,但最终只不过是损人不利己。大学的校园就是求学之处,远离喧嚣,回归学业,才是最好的选择。专科的学历和本科相比确实有很大的差距,但不代表专科的学生就不能逆袭。朱晓超的故事就是最好的榜样,专科的学生同样也能完成逆袭。要完成这样的逆袭,就需要脚踏实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对此,你怎么看?
在科研圈除了这些“别人家的博士”,其他的大部分人在这个网络世界里根本没有名字。即使偶尔有一次,基本也都不是大家眼中的好消息。无外乎我们偶尔听到的博士、博士后跳楼自杀。以及类似于这两天又被吵起来的旧新闻,武大博士后去社区当社工。2020年3月疫情暴发期间,童文平学长曾翻墙救下一名八旬大伯,因而受到媒体瞩目。2002年童文平顺利考入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分子生物学专业硕博连读,在2008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在中科院和浙大有过短暂的科研经历。2011年5月份,他进入武大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做博士后。这一做,就是6年。从2002年到2017年,15年的时间过去,醉心于科研的童文平学长最终没有实现自己的科研梦想。2018年12月6日,39岁的他考进杭州灵隐街道庆丰社区做了一名社工,负责就业管理方面工作,月薪五六千元。戴上紧箍,不能拥抱你;放下紧箍,不能保护你。或许童文平学长也能体会至尊宝的无奈吧!15年,人生有多少个15年?人生没有多少个15年,这个世界上却有很多童文平。这个本来3月份的新闻被媒体这几天又翻炒之后,引起来网友的广泛关注和讨论。看似拥有美好光环博士后的背后留下的只有向生活的妥协!童文平的亲身经历,再也不是我们大家天天看到的那些28岁就当教授、90后就顶级科学期刊Cell、Nature、Science发到手软的故事;更不是那个本科出自二本的华侨大学博士生第一作者发Nature将获50万奖励的故事。 这种科研人才向生活低下头的平凡故事,让很多人会批判性地认为童文平个人性格存在问题,不愿意去承认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情况,不愿意去承认有比他们坚持时间更长却结果更差的人。这个世界大家都喜欢看屌丝逆袭的故事,大家更喜欢看成功者所谓的成功学,而不愿意从他们眼中的失败者那里取经。然而成功者往往容易夸大自己的努力与聪明才智,而故意忽略掉外界因素对自己成功的作用。大家都希望自己的行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当媒体铺天盖地宣传地为了噱头去宣传这些学术界人生赢家的时候,很多年纪轻轻的硕士博士很快上头了。于是数量庞大的硕士博士开始天真的以为只要自己足够努力,也可以成为那颗别人眼中最闪亮的星。和这些学生有着共同利益述求的导师也是时不时地用这些鸡汤轮番轰炸自己课题组的微信群和朋友圈。就像十几年过去了,童文平遇到的情况现在很多博后还在面对一样;现如今的硕博和导师激励自己和鼓舞别人的方式也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你不得不承认,确实有少数人成功了,而就是这少数人的存在让我们看来有些荒谬的画大饼方式至今仍经久不衰。比如,某网红科学家所说的“做科研最不重要的素质是智商”,又比如他又说过的“在研究型大学里就不该谈就业”。让大家感觉好像只要努力做科研,我们都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科研做好了,就业自然没问题。当大多数人都觉得自己能成为那极少数人的时候,内卷当然就不可避免地开始了。可是现实是现实,理想归理想。最后,那些大多数以为自己也可以成为一颗闪亮的星的中的大多数,成了那些在科研圈等不到花开的人。并不是他们不够努力,不够优秀,或许只是球发出的那一瞬间差了那一丝一毫的距离,最后以一分之差失掉了比赛。或许是平台太不给力,或许是经费不到位,又或许是遇人不淑,又或许是其他多种多样的原因。
北大女生包丽因为一场爱情,爱得没有自己,甚至卑微到尘埃里,魔鬼一样的男友让她扇自己耳光,她照做了;更惨无人道的虐待一步一步逼向她,让她怀孕打胎,让她做绝育手术等,她都同意去做。最后,她自卑得以死谢罪。爱情本是平等的,相互尊重的,可她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能考上北大的学子本就非平凡之辈,凭什么配不上同是北大的学长?再加上她担任学生会干部,更足以证明她不仅聪明活跃,而且能力强。本是风华正茂的年纪,有着锦绣前程,为何遇到一段被对方控制的爱情,最终搭上了自己的性命。有人说,问世间情为何物,只叫人生死相许;又有人说,问世间情为何物,只是一物降一物。最近网络上又沸沸扬扬传开了武汉大学法学女博士陈优丽因为一段爱情和婚姻,连儿子救命钱都被对方合同前妻骗走了。有人质疑,38岁的法学博士,按其学历、能力以及生活经验,都不应该轻易被骗。也有人说,儿子生命悬于一线之时,身为亲妈妈,怎么可能有心情出轨,怎么可能与一个从没见过面的有妇之夫以身相许?据陈优丽自己称,她和沈某维系关系的不是感情而是精神控制。“在我最脆弱最孤苦无助时,他的出现像救命稻草,让我不顾一切去抓住。可他从始至终都别有目的,如果他真爱我,就不会不停要我的,不会用贱人、脏货来诋毁我,不会对我拳脚交加,不会让我自杀!”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张女士说一个人的学识和能力并不等同于她的内心,无论女生的学历有多高,又或者是学霸,或社会精英,如果内心深感自卑,就很容易被他人控制。从目前公布的资料来看,沈某的言语确实属于PUA术语,女博士的一系列变化都符合被PUA的状态。大部分被PUA的女性都具有三个共同的特征:1.敏感;2.缺乏安全感;3.过度信任他人。无论是北大女生包丽,还是武大法学女博士陈优丽,她们之所以被控制,都是因为她们的骨子里透着自卑,缺乏安全感。因此,很容易受他人影响,在意别人的看法和意见,甚至丧失自我,从而变得被人牵着鼻子走。她们在成长过程中,很有可能有过以下经历:被否定的时候多,被肯定的时候很少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常常被否定和指责,很少得到肯定和欣赏,尤其在自我意识时期被指责被否定:你是个笨蛋,你很low,你是个loser,你是个坏孩子,你能力不行,你智商不高,你学习成绩很差等等。虽然孩子对这些负面信息很抗拒很挣扎,但像个魔咒一样对TA“宣判”,在TA的潜意识里就会感觉自己真的如他人所说的很差劲,处处不如人,从而形成自卑心理。一旦自卑意识形成之后,对自己就不再有信心,很难用意识去控制它了。即便成年之后,认清自己,懂得很多道理,但依然会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从而受他人控制。一个性格有缺陷的人,大都是在成长过程中受亲人伤害或原生家庭影响。敏感、自卑、没有安全感,都是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形成成熟的“自我”主体造成的。在成长中很难改变经历,但成年后,当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和缺点后,可以通过自身努力正视、改变,做自己的主人,尽量活得真实、洒脱。或者通过外部力量去发现真实的自己,然后规避不足和缺陷,唯有如此才会越过越好。
最近的劈腿三部曲可谓惊心动魄,先是罗志祥和周扬,告诉我们,长得好看或者整得好看的,劈腿一字马不含糊。后有蒋凡和张大奕,告诉我们,有钱的有财商的,脚踩两只船成瘾,可以前途都不要。如今的法学博士和医学博士,告诉我们,脑子好使有知识的,照样玩出轨,而且上演全武行,让咱见识了什么叫文武双全。此次事件如果抛开原文情绪化的表达,我很难对受害人女博士产生很大的同理心。因为遇到沈某而离婚,之后跟沈某在一起了,沈某自己也是婚内出轨,不过讲述的结局比较惨,把过失又归结给PUA。受害人陈某作为法学博士,在法律方面被威胁,有点离谱。陈优丽回忆,2019年5月,沈某当时的妻子张某也来到了英国。“她要沈某写承诺书,承认自己和我出轨,答应对她进行赔偿。”陈优丽说,当时沈某写下了承诺书并向她表示,自己拿不出钱赔偿,希望可以向她先借一笔钱。而她因为相信沈某,便在6月底替沈某向张某转款20万元用于了结此事,“后来,张某说承诺书不作数了,她要现金120万,只要她拿到钱在上海买了房,她就和沈某离婚,不然她就拿着签了我和沈某名字的承诺书去告我们。”一个法学博士,难道不知道,这个承诺书是否有法律效益吗?如果承诺书有法律效益,对方第二次说承诺书不作数,是不是应该用法律来维护自身?还是说,口头承诺比承诺书更能受法律保护?堂堂法学博士,非但没予以反击,反而在合同协议上吃了大亏。如果承诺书无法律效益,那为什么要签?一个能用一句“不作数”来作废的承诺书,有什么价值?2019年10月25日,当张某以之前的承诺书为由,向陈优丽索要未支付的“欠款”时,陈优丽向武汉市关南派出所报案,指控张某敲诈勒索。尤其是最后报案时,很精髓地指出张某属于敲诈,在法律上制裁了对方。有一个词叫做“无欲则刚”,非要我无端揣测,我不会质疑陈某法学专业水平不够,我只能觉得她心虚。自己本身是有夫之妇,是为不端;明知对方为有妇之夫,是为不义。原本想的就是花钱息事宁人,后来发现可能会人财两空才觉得不对路。那假如,沈某和陈某在一起后,张某最后一次没有催款,是不是就默认双方完成金钱和出轨合理化的利益交换了?最后一个逻辑问题,如果那个钱是孩子的救命钱,就那么在承诺书和口头承诺里拿出去了?在你心里,自己的未来幸福和孩子的性命攸关,到底哪个更重要?因此我们抛开原文的情绪化表达,站在一个理性客观的角度上来看待这场关系。很真实地来讲,这段三角关系的最终受害者——只有那个躺在病床上的孩子。无论是陈某和张某也好,还是那个前妻张某也罢,其实都是这场关系的既得利益者。说白了,每个人都想在这场错综复杂的亲密关系中,获取到自身的最大利益。但是从来没有人,在欲望冲昏了头脑时,想过为这个孩子考虑半分。抱歉,我在陈女士苦大仇深的文字里,我无法达到一丝的共情和同情,只有可悲和可怜。一边在痛诉着所有人都在吃人血馒头,没有人考虑过自己是一个重病在床孩子的母亲。一边咒骂着沈某无耻下流的做法,但是对于自己曾经犯下的错极力掩盖、只字未提。所有人都在吃着“人血馒头”,当初为了爱情奋不顾身的陈女士,怎么就想过自己的赔偿款是孩子的救命钱呢?怎么就没想过没钱之后的退路呢?孩子是这场悲剧的受害者,也是无辜的。既然从开始就没有“为这个孩子考虑过”,那么就不要在东窗事发后再披上母亲的衣服,让孩子成为自己最后的挡箭牌。法律是你的武器、也是你最后的挡箭牌。但是孩子不是。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如果说沈博士是坏,那么陈某丽就是蠢。蠢到儿子已经12岁了,对人性还没有基本的认知。我觉得一个人成年的标志之一是,意识到每一个接近自己、帮助自己的人,都有他自身的利益诉求。人的成长,是探索人性的过程。任何时候,都请保留有最基本的理性,这是保护你自己,和你珍视的人的屏障。
来源:楚天都市报学霸创办江城首家脱口秀俱乐部 你有兴趣也能登台演出吐槽生活武大博士生和他的脱口秀江湖位于武昌积玉桥的小剧场内,“开饭喜剧”脱口秀演员登台表演,不时引得观众发笑 楚天都市报记者黄士峰摄“开饭喜剧”俱乐部创办人、武汉大学博士生叨叨主持人大卫脱口秀女演员火火□楚天都市报记者 满达 刘毅 摄影:楚天都市报记者 王永胜 黄士峰台下灯光渐暗,聚光灯亮起。观众的目光锁定在舞台左侧,印有“开饭喜剧”的牌子有些惹眼。音乐和欢呼声中,一名个子不高、身材微胖、戴着黑框眼镜的主持人登台。戏谑自己、调侃演员、冷不丁抛出一个梗,三言两语间,他引得台下笑声迭起。开饭喜剧是武汉第一家脱口秀俱乐部,这是它举办的一次开放麦。主持人叨叨因兴趣使然,两年前和朋友一起创办了这家俱乐部。这位来自山东的年轻小伙,还有另一个身份,武汉大学的博士生。熟悉“开饭喜剧”的观众并不会对此感到意外。因为在这个舞台上,你几乎看不到任何专业的脱口秀演员。私企老板、海归学霸、IT精英、在校大学生,在这里轮番登场。只要你有表演的欲望,就能拿起麦克风登台,吐槽生活、释放压力、娱乐他人。双面理工男11月27日傍晚,夜幕刚刚降临。武昌积玉桥一家咖啡馆,40多名年轻人从三镇各个角落赶来,将二楼的小小演出厅挤得满满当当。一场长达两小时的脱口秀开放麦即将在这里上演。开放麦源自英文“Open Mic”,是一种民间的脱口秀演出形式。演出者不需要有专业的功底,只要对脱口秀感兴趣,向组织者提交稿子通过审核后,都可以上台讲段子。开放麦,相当于一个练习脱口秀的场所。“我们的演出有多好笑,要看你们的预期有多低。”主持人叨叨介绍完开放麦,就开始给观众打预防针,引得台下一阵哄笑。“你是怎么知道我们这个演出的?”热场互动时,叨叨瞅准前排一名女观众,抛出问题。“因为我前男友和他现女友来看过,我走过他来时的路。”女观众话音刚落,其他人无不捧腹鼓掌。叨叨很快接过这个梗,建议她告别过去,考虑一下现场的单身男观众。演员轮番演出间隙,作为串场主持人,叨叨要负责插科打诨,维持演出的热度,直至整场演出结束。如果不是他自报家门,观众很难将眼前这个幽默诙谐的段子手跟理工男联系起来。在舞台下,叨叨还有另一个身份:武汉大学的化学博士研究生。叨叨的人生一直都是学霸人设。他高三通过自主招生被武汉大学录取,本科毕业后留校硕博连读。作为一名理工科学生,叨叨在校的日常无非是辗转于宿舍、食堂和实验室之间。在网上收看脱口秀相关的节目,成为他在研习之余放松调节的方式。虽然从小说话就自带幽默属性,平时也热衷于收看脱口秀,但叨叨不曾当过舞台的主角。直到2017年,这个理工男翻开了人生的另一面。那一年,一档名为《未来吐槽王》的栏目来武汉招募选手。叨叨小试牛刀,竟然通过海选,成为进入训练营的两名武汉选手之一。在上海的训练营,叨叨虽未能如愿见到最爱的李诞,但得到了庞博、程璐、思文等脱口秀大咖的指点。在表演环节,叨叨将自己做化学实验的趣事写进段子,甚至还大胆地调侃了思文此前在表演中背元素周期表时出现的失误。经过四天的训练,叨叨对脱口秀的了解更加系统全面,创作的欲望也熊熊燃烧起来。生活中遇到任何趣事,叨叨都会掏出手机写进备忘录,变成他的创作素材。学霸俱乐部参加脱口秀训练营,叨叨认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脱口秀爱好者,也有机会到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交流,感受那里的脱口秀文化。一线城市的脱口秀俱乐部起步早,各种开放麦和商业演出遍地开花,叨叨的视界豁然开朗。“武汉有这么多大学生、上班族,肯定不乏脱口秀爱好者,我们为什么不找个地方讲一讲?”叨叨和武汉几名爱好脱口秀的朋友开始张罗,成立武汉第一家脱口秀俱乐部。彼时,脱口秀文化尚未走出小众圈子,刚成立的俱乐部面临不少困难。联系演出场地、线上推广宣传、招募脱口秀演员……2017年12月23日,俱乐部的一场开放麦终于开锣。那是在洪山区街道口的一处餐吧,二楼坐了40来号人。“不是朋友,就是朋友的朋友,都是‘坑蒙拐骗’来的。”叨叨调侃道。演员们的首秀也略显生涩。“现在来看,确实不太行。”叨叨说,但好在这种表演形式比较新鲜,观众反响还算不错。每一场开放麦,演员都是没有报酬的,微薄的门票费用来付场地费。演员们还得充当志愿者,负责现场的灯光、音响操作。起步初期,局面一度未曾打开。最尴尬的是2018年初的一场开放麦,到场的观众仅有两人,其中一个还是叨叨的学长。“当时也没有很低落,心想最差的情况也就这样吧。”叨叨笑道。之后不久,叨叨创建的俱乐部和另一家名为波浪的俱乐部合并,组成了新的“开饭喜剧”脱口秀俱乐部。“当时知乎上有个话题,你听过最温暖的话题是什么?有人说是开饭。”叨叨说,脱口秀也相当于一种精神食粮,他给俱乐部取这个名字,得到了伙伴们的认同。时间慢慢推移,叨叨和他的俱乐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今年夏天,《脱口秀大会》第二季在网上热播,脱口秀开放麦走进了大众的视野。许多武汉观众通过在网上搜索,找到了“开饭喜剧”的演出信息。叨叨和伙伴们也感受到了观众人数的暴涨。一场开放麦,40多张票,放在去年经常卖不完。6月份的时候,票在网上放出来两小时内就卖完了。而现在,票放出来两三分钟就被抢光,很多观众抱怨抢不到票。观众的成倍增长,也壮大了演员队伍。不少人观看了开放麦后跃跃欲试,成了演员。据叨叨统计,在“开饭喜剧”的舞台上讲过脱口秀的已有150多人,其中长期参加演出的有近20位。除了叨叨这样的武汉大学博士生,还不乏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高校的硕士研究生或本科生,甚至还有来自湖北大学的老师。有人笑称,这是学霸云集的俱乐部。叨叨说,可能最先接触脱口秀的群体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随着脱口秀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受众也会逐渐多元化。九块九包笑12月2日,周一,晚上7点半,街道口一家餐吧的二楼,一场开放麦如期举行。因为报名的演员太多,“开饭喜剧”在周一开辟了新人场,给第一次参加开放麦的演员提供锻炼舞台。因为是新人场,抢到票的观众,入场时只需向餐吧老板缴纳九块九的入场费,用来冲抵部分场地租金。九块九看一场演出,观众自然对质量不抱太高的期望。就连主持人大卫在暖场时,也一再调侃:“看完他们的演出,你们肯定觉得自己也能上。”尽管如此,这个开放包容的舞台还是赢得了不少观众的笑声。上周三和叨叨互动的那名女观众又来了。那晚看完演出,她在回家的路上就写好了稿子,不到一周就完成了观众到演员的转变。她把闺蜜爱喝酒的趣事写成了段子,再次调侃了一下前男友。马尾是一家知名互联网企业的人工智能设计师,他一登台便开始放飞自我,吐槽公司太抠门,厕所的厕纸只有单层,一捅就破。快结束时,他又掏出手机,给自己公司的产品做广告,被大卫狠狠“鄙视”了一番。80后大卫是叨叨的好朋友,近两年才开始接触脱口秀。因为叨叨的科研任务较重,大卫闲暇时间较多,便开始承担俱乐部的大量运营工作。协调场地、审稿、对接演员、主持、表演,样样都做。大卫说,新人只有通过周一场的锻炼,不断将稿子和表演打磨成熟,才有机会登上周三场的舞台。周三场的演员演出相对更成熟,入场的观众需要支付38元的饮品券,消费一杯饮品。到了周六,俱乐部有时会请外地优秀脱口秀演员来汉,和本地优秀脱口秀演员同台演出,有些甚至是国内顶级脱口秀演员的专场演出,这些都属于对外售票的商演。“如果没有商演安排,周六也会有一场开放麦,票价15元。”大卫补充道,但不管是商演还是开放麦,目前所有的门票收入仅能将俱乐部维持下去,根本没有盈利。斜杠演员梦大卫是北京人,曾供职于国企,在香港从事过金融业,后来又在武汉一家连锁餐馆担任高层,去年餐馆停业,他暂时闲了下来。“开饭喜剧”的运营团队和核心演员当中,除了大卫暂时赋闲,其他人都有自己的工作或学业。用一句时髦的话讲,这些玩脱口秀的年轻人都是斜杠青年。长期在“开饭喜剧”演出的女脱口秀演员并不多,优秀的女演员更是稀缺。在叨叨眼里,火火是俱乐部最有天赋的演员。这个出生于1996年的安徽女孩,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在校研究生。大四时,火火将自己表演脱口秀的视频传到网上,入选了脱口秀训练营,并认识了第二次来训练营的叨叨。在叨叨的盛情相邀之下,火火加入了俱乐部,并和叨叨一起成为俱乐部的门面担当。火火是一个天马行空的女孩子,脑子里冷不丁会蹦出一些奇妙的想法。上瑜伽课时,老师让她闭上眼,想像自己是一棵安静的小草,不远处有牛羊。“牛羊会把草给吃了,我安静得下来吗?”火火学的是宝石材料工程专业,有时会对古墓里挖掘出来的玉器进行鉴定。她根据自己的经历,结合自己对现代男女购物行为的观察,得出结论——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在选择首饰方面,女人喜欢贵的,男人选择大的。这也被她编成段子,写进稿子里面。每次讲脱口秀,春潮总忘不了给自家开的火锅店打个广告。这个26岁的武汉小伙子喜欢接触新鲜事物。高中时,他就在广埠屯卖过电脑。本科毕业后,他去了美国留学。留学期间,他在日本料理店打工,教外国小孩学汉语。回国后,他跟表姐合伙在虎泉开了一家火锅店。今年4月份,“开饭喜剧”到江夏藏龙岛一家酒吧演出,春潮毛遂自荐登台演出。“我留学时在课堂上做演讲,总喜欢加几个笑话,讲中文脱口秀,应该更加没问题。”春潮说。此后,春潮成了脱口秀舞台的常客。调侃大学室友的日常、自己的购物车里买的最多的是鸡精、小时候爱揍表弟……他想到好的段子就用手机记下来。演员当中还有不少00后大学生。他们都在“开饭喜剧”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寻路脱口秀如果说脱口秀原本是一种流行于青年群体的亚文化。在互联网+时代,网络综艺脱口秀节目的热播带动了线下脱口秀开放麦的火爆。火火就切实感受到了这种变化。一次,她去湖北省博物馆参加学术交流会议,一名工作人员认出了她,好奇地问她来干嘛?火火略尴尬地回复说来开会,这名工作人员恍然大悟:“哦,你白天干这个,晚上干那个。”火火一听,更加不好意思,连忙借故离开。她带外地的脱口秀演员逛江汉路被观众偶遇,观众将她拍下来,把照片发到了粉丝群里。为了更了解女儿的世界,火火的父亲也追看《脱口秀大会》等节目,还给“开饭喜剧”俱乐部提建议。“尽管如此,我爸还是叮嘱我在外面不要乱说话。”火火吐了吐舌头。跟火火不一样,叨叨没有将自己说脱口秀的事告诉父母。“可能不知道该怎么解释脱口秀吧,怕他们理解不了。”已到中年的大卫对脱口秀有自己的认识。他说,作为男人,独自承担家庭事业很难,而其中的苦楚无法和人交流,只能通过脱口秀的方式,对这些苦楚进行调侃。所以自己讲出的段子一般都是生活中遇到的难事、怪事、糗事。叨叨说,俱乐部创办初期,演员和观众都很难找,他和伙伴们确实经历过一段很艰难的时期。幸运的是,武汉的脱口秀演出市场已经走在正确的路上,越来越多的人来观看和参加脱口秀。因为脱口秀,叨叨也结识了更多的朋友,相比于呆在实验室,他接触了外面更广阔的世界。接下来,叨叨面临毕业,以后不一定会留在武汉。“无论将来从事什么工作,我都会继续讲脱口秀。”叨叨微微一笑,黑色的镜框背后,小小的眼睛里透着笃定的目光。
来源:楚天都市报学霸创办江城首家脱口秀俱乐部 你有兴趣也能登台演出吐槽生活武大博士生和他的脱口秀江湖位于武昌积玉桥的小剧场内,“开饭喜剧”脱口秀演员登台表演,不时引得观众发笑 楚天都市报记者黄士峰摄“开饭喜剧”俱乐部创办人、武汉大学博士生叨叨主持人大卫脱口秀女演员火火□楚天都市报记者 满达 刘毅 摄影:楚天都市报记者 王永胜 黄士峰台下灯光渐暗,聚光灯亮起。观众的目光锁定在舞台左侧,印有“开饭喜剧”的牌子有些惹眼。音乐和欢呼声中,一名个子不高、身材微胖、戴着黑框眼镜的主持人登台。戏谑自己、调侃演员、冷不丁抛出一个梗,三言两语间,他引得台下笑声迭起。开饭喜剧是武汉第一家脱口秀俱乐部,这是它举办的一次开放麦。主持人叨叨因兴趣使然,两年前和朋友一起创办了这家俱乐部。这位来自山东的年轻小伙,还有另一个身份,武汉大学的博士生。熟悉“开饭喜剧”的观众并不会对此感到意外。因为在这个舞台上,你几乎看不到任何专业的脱口秀演员。私企老板、海归学霸、IT精英、在校大学生,在这里轮番登场。只要你有表演的欲望,就能拿起麦克风登台,吐槽生活、释放压力、娱乐他人。双面理工男11月27日傍晚,夜幕刚刚降临。武昌积玉桥一家咖啡馆,40多名年轻人从三镇各个角落赶来,将二楼的小小演出厅挤得满满当当。一场长达两小时的脱口秀开放麦即将在这里上演。开放麦源自英文“Open Mic”,是一种民间的脱口秀演出形式。演出者不需要有专业的功底,只要对脱口秀感兴趣,向组织者提交稿子通过审核后,都可以上台讲段子。开放麦,相当于一个练习脱口秀的场所。“我们的演出有多好笑,要看你们的预期有多低。”主持人叨叨介绍完开放麦,就开始给观众打预防针,引得台下一阵哄笑。“你是怎么知道我们这个演出的?”热场互动时,叨叨瞅准前排一名女观众,抛出问题。“因为我前男友和他现女友来看过,我走过他来时的路。”女观众话音刚落,其他人无不捧腹鼓掌。叨叨很快接过这个梗,建议她告别过去,考虑一下现场的单身男观众。演员轮番演出间隙,作为串场主持人,叨叨要负责插科打诨,维持演出的热度,直至整场演出结束。如果不是他自报家门,观众很难将眼前这个幽默诙谐的段子手跟理工男联系起来。在舞台下,叨叨还有另一个身份:武汉大学的化学博士研究生。叨叨的人生一直都是学霸人设。他高三通过自主招生被武汉大学录取,本科毕业后留校硕博连读。作为一名理工科学生,叨叨在校的日常无非是辗转于宿舍、食堂和实验室之间。在网上收看脱口秀相关的节目,成为他在研习之余放松调节的方式。虽然从小说话就自带幽默属性,平时也热衷于收看脱口秀,但叨叨不曾当过舞台的主角。直到2017年,这个理工男翻开了人生的另一面。那一年,一档名为《未来吐槽王》的栏目来武汉招募选手。叨叨小试牛刀,竟然通过海选,成为进入训练营的两名武汉选手之一。在上海的训练营,叨叨虽未能如愿见到最爱的李诞,但得到了庞博、程璐、思文等脱口秀大咖的指点。在表演环节,叨叨将自己做化学实验的趣事写进段子,甚至还大胆地调侃了思文此前在表演中背元素周期表时出现的失误。经过四天的训练,叨叨对脱口秀的了解更加系统全面,创作的欲望也熊熊燃烧起来。生活中遇到任何趣事,叨叨都会掏出手机写进备忘录,变成他的创作素材。学霸俱乐部参加脱口秀训练营,叨叨认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脱口秀爱好者,也有机会到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交流,感受那里的脱口秀文化。一线城市的脱口秀俱乐部起步早,各种开放麦和商业演出遍地开花,叨叨的视界豁然开朗。“武汉有这么多大学生、上班族,肯定不乏脱口秀爱好者,我们为什么不找个地方讲一讲?”叨叨和武汉几名爱好脱口秀的朋友开始张罗,成立武汉第一家脱口秀俱乐部。彼时,脱口秀文化尚未走出小众圈子,刚成立的俱乐部面临不少困难。联系演出场地、线上推广宣传、招募脱口秀演员……2017年12月23日,俱乐部的一场开放麦终于开锣。那是在洪山区街道口的一处餐吧,二楼坐了40来号人。“不是朋友,就是朋友的朋友,都是‘坑蒙拐骗’来的。”叨叨调侃道。演员们的首秀也略显生涩。“现在来看,确实不太行。”叨叨说,但好在这种表演形式比较新鲜,观众反响还算不错。每一场开放麦,演员都是没有报酬的,微薄的门票费用来付场地费。演员们还得充当志愿者,负责现场的灯光、音响操作。起步初期,局面一度未曾打开。最尴尬的是2018年初的一场开放麦,到场的观众仅有两人,其中一个还是叨叨的学长。“当时也没有很低落,心想最差的情况也就这样吧。”叨叨笑道。之后不久,叨叨创建的俱乐部和另一家名为波浪的俱乐部合并,组成了新的“开饭喜剧”脱口秀俱乐部。“当时知乎上有个话题,你听过最温暖的话题是什么?有人说是开饭。”叨叨说,脱口秀也相当于一种精神食粮,他给俱乐部取这个名字,得到了伙伴们的认同。时间慢慢推移,叨叨和他的俱乐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今年夏天,《脱口秀大会》第二季在网上热播,脱口秀开放麦走进了大众的视野。许多武汉观众通过在网上搜索,找到了“开饭喜剧”的演出信息。叨叨和伙伴们也感受到了观众人数的暴涨。一场开放麦,40多张票,放在去年经常卖不完。6月份的时候,票在网上放出来两小时内就卖完了。而现在,票放出来两三分钟就被抢光,很多观众抱怨抢不到票。观众的成倍增长,也壮大了演员队伍。不少人观看了开放麦后跃跃欲试,成了演员。据叨叨统计,在“开饭喜剧”的舞台上讲过脱口秀的已有150多人,其中长期参加演出的有近20位。除了叨叨这样的武汉大学博士生,还不乏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高校的硕士研究生或本科生,甚至还有来自湖北大学的老师。有人笑称,这是学霸云集的俱乐部。叨叨说,可能最先接触脱口秀的群体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随着脱口秀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受众也会逐渐多元化。九块九包笑12月2日,周一,晚上7点半,街道口一家餐吧的二楼,一场开放麦如期举行。因为报名的演员太多,“开饭喜剧”在周一开辟了新人场,给第一次参加开放麦的演员提供锻炼舞台。因为是新人场,抢到票的观众,入场时只需向餐吧老板缴纳九块九的入场费,用来冲抵部分场地租金。九块九看一场演出,观众自然对质量不抱太高的期望。就连主持人大卫在暖场时,也一再调侃:“看完他们的演出,你们肯定觉得自己也能上。”尽管如此,这个开放包容的舞台还是赢得了不少观众的笑声。上周三和叨叨互动的那名女观众又来了。那晚看完演出,她在回家的路上就写好了稿子,不到一周就完成了观众到演员的转变。她把闺蜜爱喝酒的趣事写成了段子,再次调侃了一下前男友。马尾是一家知名互联网企业的人工智能设计师,他一登台便开始放飞自我,吐槽公司太抠门,厕所的厕纸只有单层,一捅就破。快结束时,他又掏出手机,给自己公司的产品做广告,被大卫狠狠“鄙视”了一番。80后大卫是叨叨的好朋友,近两年才开始接触脱口秀。因为叨叨的科研任务较重,大卫闲暇时间较多,便开始承担俱乐部的大量运营工作。协调场地、审稿、对接演员、主持、表演,样样都做。大卫说,新人只有通过周一场的锻炼,不断将稿子和表演打磨成熟,才有机会登上周三场的舞台。周三场的演员演出相对更成熟,入场的观众需要支付38元的饮品券,消费一杯饮品。到了周六,俱乐部有时会请外地优秀脱口秀演员来汉,和本地优秀脱口秀演员同台演出,有些甚至是国内顶级脱口秀演员的专场演出,这些都属于对外售票的商演。“如果没有商演安排,周六也会有一场开放麦,票价15元。”大卫补充道,但不管是商演还是开放麦,目前所有的门票收入仅能将俱乐部维持下去,根本没有盈利。斜杠演员梦大卫是北京人,曾供职于国企,在香港从事过金融业,后来又在武汉一家连锁餐馆担任高层,去年餐馆停业,他暂时闲了下来。“开饭喜剧”的运营团队和核心演员当中,除了大卫暂时赋闲,其他人都有自己的工作或学业。用一句时髦的话讲,这些玩脱口秀的年轻人都是斜杠青年。长期在“开饭喜剧”演出的女脱口秀演员并不多,优秀的女演员更是稀缺。在叨叨眼里,火火是俱乐部最有天赋的演员。这个出生于1996年的安徽女孩,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在校研究生。大四时,火火将自己表演脱口秀的视频传到网上,入选了脱口秀训练营,并认识了第二次来训练营的叨叨。在叨叨的盛情相邀之下,火火加入了俱乐部,并和叨叨一起成为俱乐部的门面担当。火火是一个天马行空的女孩子,脑子里冷不丁会蹦出一些奇妙的想法。上瑜伽课时,老师让她闭上眼,想像自己是一棵安静的小草,不远处有牛羊。“牛羊会把草给吃了,我安静得下来吗?”火火学的是宝石材料工程专业,有时会对古墓里挖掘出来的玉器进行鉴定。她根据自己的经历,结合自己对现代男女购物行为的观察,得出结论——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在选择首饰方面,女人喜欢贵的,男人选择大的。这也被她编成段子,写进稿子里面。每次讲脱口秀,春潮总忘不了给自家开的火锅店打个广告。这个26岁的武汉小伙子喜欢接触新鲜事物。高中时,他就在广埠屯卖过电脑。本科毕业后,他去了美国留学。留学期间,他在日本料理店打工,教外国小孩学汉语。回国后,他跟表姐合伙在虎泉开了一家火锅店。今年4月份,“开饭喜剧”到江夏藏龙岛一家酒吧演出,春潮毛遂自荐登台演出。“我留学时在课堂上做演讲,总喜欢加几个笑话,讲中文脱口秀,应该更加没问题。”春潮说。此后,春潮成了脱口秀舞台的常客。调侃大学室友的日常、自己的购物车里买的最多的是鸡精、小时候爱揍表弟……他想到好的段子就用手机记下来。演员当中还有不少00后大学生。他们都在“开饭喜剧”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寻路脱口秀如果说脱口秀原本是一种流行于青年群体的亚文化。在互联网+时代,网络综艺脱口秀节目的热播带动了线下脱口秀开放麦的火爆。火火就切实感受到了这种变化。一次,她去湖北省博物馆参加学术交流会议,一名工作人员认出了她,好奇地问她来干嘛?火火略尴尬地回复说来开会,这名工作人员恍然大悟:“哦,你白天干这个,晚上干那个。”火火一听,更加不好意思,连忙借故离开。她带外地的脱口秀演员逛江汉路被观众偶遇,观众将她拍下来,把照片发到了粉丝群里。为了更了解女儿的世界,火火的父亲也追看《脱口秀大会》等节目,还给“开饭喜剧”俱乐部提建议。“尽管如此,我爸还是叮嘱我在外面不要乱说话。”火火吐了吐舌头。跟火火不一样,叨叨没有将自己说脱口秀的事告诉父母。“可能不知道该怎么解释脱口秀吧,怕他们理解不了。”已到中年的大卫对脱口秀有自己的认识。他说,作为男人,独自承担家庭事业很难,而其中的苦楚无法和人交流,只能通过脱口秀的方式,对这些苦楚进行调侃。所以自己讲出的段子一般都是生活中遇到的难事、怪事、糗事。叨叨说,俱乐部创办初期,演员和观众都很难找,他和伙伴们确实经历过一段很艰难的时期。幸运的是,武汉的脱口秀演出市场已经走在正确的路上,越来越多的人来观看和参加脱口秀。因为脱口秀,叨叨也结识了更多的朋友,相比于呆在实验室,他接触了外面更广阔的世界。接下来,叨叨面临毕业,以后不一定会留在武汉。“无论将来从事什么工作,我都会继续讲脱口秀。”叨叨微微一笑,黑色的镜框背后,小小的眼睛里透着笃定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