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华中科技大学与温州发起新一轮共建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院!能尊生者

华中科技大学与温州发起新一轮共建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院!

11月13日,我校与温州市人民政府、温州市瓯海区人民政府在光电信息大楼签署了新一轮共建“华中科技大学温州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院”协议。我校党委副书记马建辉,温州市市委组织部长杨胜杰、温州市瓯海区委组织部长薛光伟参加签约仪式。马建辉指出,华中科技大学温州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院是我校与地方政府较早共建的研究院之一,也是温州市第一个引进型、实体性产学研平台。研究院成立以来,以学校的人才、技术优势为依托,围绕温州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充分发挥校地优势,为温州的转型升级做出贡献。温州研究院的新一轮共建,将充分依托我校光电信息学院学科优势,以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为核心支持,通过开展前沿科学与跨学科研究,引领行业发展方向,在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光电测试、光电行业标准建立、光电人才培养等方面为光电行业发展与产业化提供多方位支撑与服务。温州市瓯海区副区长林照光介绍了校地合作进展及设想。2016年研究院整体搬迁入驻瓯海区高教园新院区以来,研究院已发展成为“浙江省创新创业示范基地”“浙江省服务型制造示范平台”“浙江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并首批入选温州市新型研发机构。他希望在新一轮共建“华中科技大学温州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院”的基础上,围绕温州新兴产业培育和传统产业提升,发挥华中大品牌辐射效应,集聚国内外创新创业资源,以光电信息学院为依托,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为核心支撑,逐步导入与地方产业相关的学院资源,为研究院提供更为雄厚的人才、项目资源支撑。聚焦重点产业、优势领域,推进各方发挥在人才、政策、服务、资源、平台等方面上的优势,加快构建创新链、人才链、资本链、政策链,保障校地合作结出丰硕果实。杨胜杰指出,华中大按照“应用领先、基础突破、协调发展”的科技发展方略,坚持“服务乃宗旨,贡献即发展”的办学思路,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学研产相结合,密切与地方政府、大型企业的合作关系,通过设立驻外研究院、产业化基地,开展横向科技合作等方式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他希望研究院借助学校光电优势学科集群促进温州市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共建全链条创新载体,打造科技创新发展平台,重点围绕激光光电、智能装备、数字经济、新材料、生命健康等五个产业发展方向共建新型科研机构,培育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三方代表签署了新一轮共建作协议。马建辉、杨胜杰、薛光伟、光电信息学院党委书记夏松见证签约。温州市委组织部、科技局,温州市瓯海区政府、区委组织部,温州市高教新区发展中心,以及我校相关职能部门和温州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院负责人等参加活动。来源: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科发院 通讯员 雷文

铮铮佼佼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中国科学院大学温州研究院联合招聘博士后启事

海归学者发起的公益学术平台分享信息,整合资源交流学术,偶尔风月1博士后岗位及待遇年龄在35岁以下,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较强的科研能力的海内外优秀博士。基本年薪28.4万,加科研绩效奖励以及合作导师的绩效工资(2.4-8万/年), 以及相应的论文和项目奖励。推荐及协助申报国家和广东省各层次人才项目。出站业绩突出者,可参加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聘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事业编制)。2申请博士后岗位条件具有良好的科研潜质和学术道德。获得博士学位3年以内的全日制博士,2019年度应届博士毕业生优先。拟进站的应届博士毕业生在申报时须已满足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基本要求。新近进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博士学位获得时间须为2018年1月1日以后且于2018年12月1日以后进站;须依托所在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进行申请,不得变更合作导师。至本批次申请截止日期年龄不超过31周岁(1987年1月1日后出生)。申报项目所属学科为理学、工学、农学和医学,且须符合优先资助的研究领域。拟进站人员已初步选定博士后合作导师,并与合作导师商议形成初步研究计划。博士后合作导师应为该研究领域知名专家,学术造诣深厚;且原则上可为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供国家级科研平台。入选者办理入站手续时须将人事关系转入博士后设站单位,并保证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留学回国博士和外籍博士不可申请。3岗位需求(请详细填写,工作内容与要求填写不明确者人力资源部拒收,序号不够可以续增;)A、工作内容:合成和表征多功能纳米材料。评估多功能纳米材料在药物递送中体内外的安全性和药效。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内容:药物零载体递送体系的设计和应用;肿瘤微环境响应的多级靶向诊疗一体化体系的设计和应用;智能化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上的诊疗应用等相关领域的研究。B、应聘要求吃苦耐劳,具有较强上进心,和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分子生物学、药学、材料学、高分子化学或分子生物学等博士学历以上。具有较强的合成动手能力,熟练运用和分析透射电镜、扫描电镜、马尔文粒度粒、核磁、质谱和元素分析常规表征纳米材料仪器。具有一定的生物知识背景,能单独完成细胞相关的实验,如MTT、激光共聚焦、western-blot,PCR以及动物实验。具有良好的中英文阅读和写作能力, 熟悉查阅外文资料。已发表SCI论文(JCR一区两篇以上)的优先考虑。4单位和平台简介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简介:http://gzsums.net/fuyi_19360.aspx?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医院、眼视光学院简介:http://www.wzeye.cn中国科学院大学温州研究院简介:http://www.wibe.ac.cnPI 简介:巫林伟博士,教授,长期从事器官移植临床及基础研究工作。2007年赴香港大学附属玛丽医院学习活体肝移植技术,2013年9月赴美国UT Southwestern Medical Center进行为期2年的肝脏疾病基础研究。第一作者完成的课题已经发表在国际知名杂志Hepatology, Elife上,参与研究的课题已经发表在Cancer Cell, Cell Stem Cell,blood等国际顶级杂志上。截至目前申请人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与通讯作者发表SCI论著20余篇。主持包括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各级课题10余项,参与包括863、卫生部部属(管)医院临床学科重点项目在内的国家及省级课题多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一项及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两项,中山大学芙兰奖一项,中山大学优秀临床带教老师,2017年当选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柯麟青年人才。2018年当选为首批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沈建良博士,研究员,2014年博士毕业于中山大学化学学院(导师毛宗万教授);2012-2014和2014-2017年在康奈尔大学医学院休斯顿卫理公会研究所进行博士联合培养和博士后研究(导师沈海法教授)。2017年9月受聘于中国科学院大学温州研究院 (研究员)、温州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和眼视光学院及眼视光学和视觉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员),主要从事金属抗肿瘤药物及智能多功能化纳米制剂抗肿瘤与诊疗应用研究。研究工作在Nature Biotechnology (IF=35.724)、Chemical Society Reviews (IF=40.182)、Materials Today(IF=24.537)、Nano Letters (IF=12.08) 、ACS Nano(13.709)及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IF=10.199) 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已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5篇学术论文入选ESI 1%,以及专利6项,其中一项美国专利。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温州生物材料与工程研究所重大项目等500多万经费。目前团队有5名副研究员、4名助理研究员等不同专业的年轻人组成 (课题组网站:http://www.wibe.ac.cn/h-col-366.html)。担任American Journal of Nanotechnology &Nanomedicine荣誉主编,Advanced Applied Materials主编和Chinese Chemistry Letters青年编委。联系邮箱shenjl@wibe.ac.cn (沈建良)媒体转载联系授权请看下方

学习

提能造峰 创新策源——省委书记袁家军调研温州“一区一廊”建设工作

1月21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袁家军一行在温考察期间,先后赴中国科学院大学温州研究院、中国眼谷等高能级平台,调研“一区一廊”建设情况,省委常委、温州市委书记陈伟俊等陪同考察。在中国科学院大学温州研究院,市科技局党委书记张崇波向袁家军一行详细介绍了温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环大罗山科创走廊建设情况,袁家军对温州“一区一廊”建设打造科创全链条、提升科技创新“塔尖”高度、搭建“四梁八柱”、打造创新创业生态 、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等工作成效及下一步的规划目标表示充分肯定。随后,袁家军一行参观了中国科学院大学温州研究院的成果展厅、实验室、公共技术服务中心等,国科大温州研究院杨国强院长向袁家军一行介绍了国科大温州研究院的工作成果,袁家军充分肯定了研究院作为校地合作项目的建设成果,同时也围绕研究院的发展给出了指导意见。袁家军一行还参观了实验室产出的微胶囊、器官芯片等实物成果,包括有望应用于人体肿瘤免疫的光子晶体结构色微球等。赵远锦教授向袁家军一行简要汇报了微流控器官芯片实验室的队伍建设以及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和转化目标。在中国眼谷,袁家军一行详细了解了中国眼谷的建设定位、平台建设、项目入驻等情况。中国眼谷将打造一流水平的政产学研医“五位一体”合作典范,建立一流的眼视光研发中心、一流的眼视光产业孵化器、高水平的眼视光创新创业人才集聚区以及眼视光学术交流中心,世界水平的国际眼视光高端医疗中心,形成眼视光产业集群。袁家军指出,温州科创其实不缺种子,原来有种子,现在就是如何把种子与大环境、大背景很好的结合,通过政府和温州本地科研单位、全国全球科研单位的创新资源进行链接,通过政策、项目、举措把它们打通。现在这个思路非常清晰,举措力度很大,效果明显。袁家军指出,温州把生命健康高地再拓展、再延伸,思路就会更加清晰。这次看了以后确实很受鼓舞,说明温州市委、市政府的眼光独特,力度很大。下一步,要继续吸引全球人才,有了主攻方向,旗帜扛起来了,有了一些载体,相当于把梧桐树栽下来了。明确方向、栽下梧桐树,这样继续下去,金凤凰肯定会不断引进,继续聚焦主攻方向,把创新创业生态做好。袁家军强调,要坚持系统观念,从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高度,谋发展、抓改革、促创新、保安全,扎实做好当前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来源:市科技局】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黑娥

这些新机构为何至关紧要,在浙江各地争相落户?

浙江新闻讯 近段时间,浙江各地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还在继续出台中,已阅君已经聊了一些。对一个地方的未来发展而言,这一建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期出台的这些建议内容中,出现了一些新机构:绝大多数近几年内成立,还被放在重要位置。比如说,12月18日,中共杭州市余杭区委十四届十二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相关建议。余杭是浙江首个通过此类建议的县(市、区)。余杭的这个建议中,有这么一段话:依托国家工业APP创新中心、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浙江分院、中国服务型制造研究院、阿里supET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等平台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鼓励企业建设无人车间、“未来工厂”。中共杭州市余杭区委十四届十二次全体(扩大)会议现场被“点名”的这四个机构,全是新的:国家工业app创新中心是今年9月10日在临平新城成立的,主攻智能工厂建设;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浙江分院由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余杭区人民政府、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和浙江省通信管理局四方共建,今年8月发布的公告中,还带着“筹”字;中国服务型制造研究院要稍早一点,去年5月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与余杭区人民政府、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签订相关合作协议,确定成立这个研究院,并且落户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阿里supET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则是于去年8月启动。宁波的建议中,也提到在“十三五”期间,宁波累计引进集聚产业技术研究院69家;温州的相关建议中,则提到促进国科大、浙大温州研究院等研究机构科研成果加速落地。“国科大”是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简称,国科大温州研究院也是个“新”机构。它的官方网站显示:该研究院成立于2019年5月,中国科学院大学直属二级科研机构。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也是个新机构,成立于2019年7月。其实,不光是相关建议中提到,如果留心一下相关新闻,就会发现:最近这几年,在浙江各地党委政府的诚挚邀请下,各类科创平台纷至沓来。已阅君举几个例子:2017年5月,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宁波创新中心在宁海县举行落成仪式;2017年12月,北京大学与杭州市萧山区政府共建北京大学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签约仪式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2018年4月时,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任法人代表的宁波市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在宁波市海曙区正式开院;2018年6月,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建德市政府在建德新安江举行了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浙江创新院签约揭牌仪式。这类机构大小不等,有时会相当“庞大”。比如说今年8月揭牌的复旦大学义乌研究院,规划总占地面积约1300亩,预计总投资50亿。光从这些落户浙江的新机构的名称,应该不难看出:它们几乎全都聚焦于“互联网+”、生命健康和新材料三大科创高地建设。事关发展大局,事关中心工作,当地党委政府会对它们寄予何等厚望,自然可想而知。那么,问题就来了:这些被当地寄予厚望的机构,将会起到什么作用呢?答案是:相当大。已阅君这里举个例子:今年9月,中石化宁波新材料研究院正式揭牌,这个研究院是中国石化集团与宁波市政府共建项目。虽说挂牌没多长时间,但成果早就出了:今年以来,这个研究院就“边研发、边筹建、边产出”,成功研发医用口罩熔喷布专用料、户外高端滚塑专用料等多款聚烯烃新产品。还没来得及挂牌,却已“披挂上阵”了。当然,这些成果还只是这个研究院“小试牛刀”,大头还在后头。宁波市已经将石化产业定位为宁波两个万亿级产业之一。9月22日,2020中国国际石油化工大会在宁波举行时,宁波市的相关人士就表示,在“十四五”期间,宁波市将投资近4000亿元,建设一批化工新材料大项目。中石化宁波新材料研究院就是中国石化和宁波市大力推进高端新材料技术开发、打造世界领先企业的重要抓手。当这个研究院成立时,业内就有评论认为,这一重量级产业技术研究院的“落地”,对宁波要打造的万亿级绿色石化产业集群来说,将会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这一进程还在快速进行中,像在今年9月举行的温州市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推进大会上,14个重大科创平台项目集体签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大学、四川大学、天津大学等高校高端科创资源将被“引流”进入温州。以重大科创平台项目为抓手,对一个地方来说,既是强化传统制造业科技、人才支撑,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抢占行业制高点的利器,甚至还可能破局开新篇,自然各地都会全力以赴。这也传递出一个信号:以创新催生发展新动能,在“十四五”期间,将会表现得越来越明显,进而带动浙江的高质量发展。

出塞

重量级“两平台一项目”同步签约,落地温州!

浙南科技城高能级平台、重大项目签约仪式7月30日下午举行。重量级“两平台一项目”——科思技术(温州)研究院、光子集成创新研究院、大唐5G全球创新中心中国长三角区域中心同步签约落地浙南科技城,为温州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再添新动能。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伟俊出席。市委副书记、市长姚高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王中林,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副所长王宇,大唐网络有限公司总裁、首席执行官杨勇分别讲话。市领导王军、汪驰等参加。此次签约的“两平台一项目”,分别涉及新材料、激光与光电、数字经济三大创新型主导产业领域,是具有重大示范引领性的高能级平台和重大产业项目。其中,科思技术(温州)研究院,将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领域,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前沿高科技研发和产业化机构;光子集成创新研究院,将聚焦光子集成、光电系统和激光应用三大方向,助力温州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光电和集成电路产业创新高地;大唐5G全球创新中心中国长三角区域中心,将建设5G微基站长三角智能制造中心、智能总部和5G云制造全国创新总部、5G创新应用研究院等四大载体,以5G建设应用引领温州数字经济赶超领跑。签约仪式上,“两平台一项目”建设运营团队负责人围绕“在温创业创新”话题,纷纷展蓝图、谈期待、表决心。王中林表示,将以科思学者为中坚力量,全力推进科思技术(温州)研究院建设,努力将其打造成为国际知名、世界领先的科技研发机构,以优质创新成果回报温州的重托与厚爱。王宇寄语光子集成创新研究院运营团队,要以温州为家,敢于拼搏、勇于创新,以中科院微电子所专业领域资源为技术后盾,为温州激光与光电产业快速发展贡献力量。杨勇表示,大唐网络将坚持“不唯上、只唯实”理念,把项目做好做扎实,为温州抢占5G产业制高点提供坚实支撑。姚高员向“两平台一项目”成功签约表示祝贺,向科思团队、中国科学院微电子所、大唐网络有限公司选择扎根温州创业创新表示欢迎和感谢。姚高员说,进入“后疫情时期”,推动和实现温州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科技创新走好“华山一条路”,必须真抓实干投入“横下一条心”,必须内外协同发力“拧成一股绳”。希望各方以签约为新起点,共同展示新时代创新图景,共创高质量创新成果,协同打造最优创新生态,把“两平台一项目”打造成为对外展示温州重大科技成果的“重要窗口”。市委、市政府将成立专班对接,提供全过程、全方位“保姆式”服务,以最快速度促成平台项目建成见效,以最优环境让各方人才在温安心投资、舒心创业。来源:温州发布资料:温州日报记者:郑序摄影:陈翔编辑/版式:陈里雅

搜于国中

温州肯恩大学四大科研机构正式揭牌

为促进温州肯恩大学科研发展,加快推进产学研融合,11月9日下午,温州肯恩大学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温州肯恩大学品牌发展研究院、温州肯恩大学交互式学习及沉浸式虚拟现实研究院、温州肯恩大学社会与当代计算机研究院四大科研机构揭牌仪式在商学院大厅隆重举行。学术副校长杨毅欣博士、副校长严晓鹏博士、商学院院长曹江博士、Sujatha Krishamoorthy博士、陈宥辛博士、科研办金纯主任及部分师生代表出席了本次仪式,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活动伊始,科研办主任金纯为大家介绍了学校科研机构现况。过去一年,学校现有的四所研究机构举办了8场活动,参与者累计达4500余人。4位负责人累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18场,发表论文7篇,推进合作项目24个。她相信新的四大科研机构的成立,将促进温肯科研进一步发展。温州肯恩大学交互式学习及沉浸式虚拟现实研究院负责人陈宥辛博士表示,该机构旨在探索AR、VR的广泛应用场景。沉浸式技术在未来将有无限可能,他欢迎所有师生,无论是艺术、设计、还是计算机等专业都能参与到这场探索之旅,共同探究数字技术之于教育的无限潜力。 温州肯恩大学社会与当代计算研究院负责人Sujatha Krishamoorthy博士表示,该研究中心为师生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持,鼓励师生进行跨学科研究,以期解决现实的社会经济发展问题。演讲最后,她为来宾介绍了现有的强大的师资队伍和未来发展计划。商学院院长、温州肯恩大学品牌发展研究院负责人曹江指出,品牌研究院的成立,将学校资源更好地与温州品牌深度结合,真正促进产学研一体化,通过数据分析推广学校资源,助力温州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学术副校长杨毅欣回顾了过去几年学校科研领域从无到有的迅猛发展过程。他直言,在疫情期间,诸多师生仍然克服重重阻力,在重要期刊上发表有影响力的作品。未来,他鼓励教师利用好新添的四大平台,充分激发学生好奇心、创造力,期待温肯科研能有更长足的发展。 仪式末尾,副校长杨毅欣、副校长严晓鹏、商学院院长曹江、Sujatha Krishamoorthy博士、陈宥辛博士共同为4所科研机构揭牌。据悉,温州肯恩大学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品牌发展研究院、交互式学习及沉浸式虚拟现实研究院、社会与当代计算机研究院分别由王北铰书记和副校长严晓鹏、商学院院长曹江、理工学院副教授Sujatha Krishnamoorthy 以及人文学院陈宥辛博士担任主要负责人。四大研究机构希望合力促进各自领域学术发展,为当地产业提供专业科研服务,以推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来源:温州肯恩大学】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天网恢恢

温州再亮“创新”牌!“两平台、一项目”成功签约释放哪些信号?

7月30日下午,温州创新发展再迎新利好!浙南科技城科思技术(温州)研究院、光子集成创新研究院、大唐5G全球创新中心中国长三角区域中心项目签约活动在温州市人民大会堂四楼多功能厅举行。此次签约落地的浙南科技城“两平台、一项目”是市委市政府通过打造高能级平台赋能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实践。其中,科思技术(温州)研究院,是由温州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院士王中林、知名研究员董洁林为代表的科思团队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研究院将围绕分布式新能源、纳米新材料等产业领域,引进国内外优质资源,创建浙江省实验室,建成80人左右具国际一流水平的研发队伍,形成650人左右的科技创新人才梯队,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前沿高科技研发和产业化机构,形成集技术研发、人才培养与产业孵化为一体的世界级科技创新高地,推动实现百亿级公司产值和带动集聚千亿级产业集群。光子集成创新研究院由温州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合作建设,主要聚焦光子集成、光电系统和激光应用三大方向,打造光子集成领域“研究院+孵化器+产业园”的发展模式,重点解决自动化辅助设计软件平台的“卡脖子”技术,以应对化解国际技术封锁,同时引导国家重大项目向温州倾斜,填补国家级科研机构对温州激光光电产业高层级赋能的空白,争取建成高科技产业服务示范机构和激光光电优势产业集群,实现20亿元产值及和千亿级优势产业集群,助力温州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光电和集成电路产业创新高地,实现在光子时代弯道超车。大唐5G全球创新中心中国长三角区域中心项目由大唐网络有限公司和北京大唐智创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该项目位于浙南科技城黄石山以北、机场大道以南,是省“152”工程项目、省“六个千亿”引领性重大项目,总投资52亿元,主要建设5G微基站长三角智能制造中心、5G云制造全国创新总部、5G微基站长三角运营总部和5G创新应用研究院等四大载体。本次市级层面的战略签约,将开启大唐网络与温州在5G网络建设、5G行业应用、5G产业发展以及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等方面的多元合作,助推温州数字经济赶超发展。该项目全部投产后年产5G微基站30万台、年智造产值达30亿元、年运营营收超30亿元、年创税5.6亿元,将为温州抢占5G产业制高点提供坚实支撑。据悉,本次完成市级层面正式签约的浙南科技城“两平台、一项目”,是新材料、激光与光电和数字经济三大创新型主导产业领域具有重大示范引领性的标杆性高能级平台和标志性重大产业项目,其顺利落地是市委市政府在“一区一廊”大力建设高能级产业创新平台、培育集聚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成果,将进一步助推温州构建以科研平台为引领、产业平台为支撑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为温州参与建设“重要窗口”贡献科创力量、展现创新担当。

博览会

“学‘三史’、担使命、作表率” 温州40位年轻干部在龙湾参与现场教育活动

8月31日下午,在温州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滕荣权带领下,40位年轻干部来到龙湾区,开展温州市年轻干部“学‘三史’、担使命、作表率”现场教育活动。在国科大温州研究院和中国眼谷,年轻干部们了解科创前沿动态,增强使命担当意识,点燃干事创业热情。区委书记周一富,区委常委、组织部长蔡军令陪同参观。参观团一行首先抵达中国科学院大学温州研究院,听取负责人对研究院科技创新工作的介绍。据悉,国科大温州研究院是中国科学院大学直属二级科研机构,由温州市政府、国科大、温医大联合共建,于去年5月正式启动运营。在党建引领下,研究院聚焦基础创新与成果转化,充分集聚“人才、项目、资本、产业”要素,重点开展医用生物材料、干细胞转化与应用、精准医学和个性化诊疗、智能医疗装备等具有重大临床应用前景的研究,旨在打造接轨国际水平、兼具中国特色的创新中心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本着科学管理、开放共享、服务科研的宗旨,研究院携手温州医科大学设立公共技术服务中心,汇集生物医用材料、纳米技术、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医疗器械等研究领域的先进科研仪器设备,建设辐射全温州的共享设备平台。在仪器平台室,科研人员还介绍了新型冠状病毒IgM/IgG抗体荧光免疫层析检测试剂盒、可吸收止血微球等项目成果,具体呈现研究院在研发领域取得的亮眼成绩。随后,参观团一行来到中国眼谷-温州眼视光国际创新综合体,跟随讲解员了解中国眼谷的建设历程、区位优势和发展前景等情况。据介绍,中国眼谷由温医大附属眼视光医院与温州龙湾区(高新区)合作共建,今年6月30日正式开园。眼谷依托温医大附属眼视光医院扎实的“医教研”基础,得到龙湾区政府在建设、营运、政策、服务等方面的鼎力支持,全力打造眼健康全产业链科创园区,在眼视光领域科技研发、学术交流、高端医疗、创新创业人才集聚和技术产业孵化等环节力争世界一流。负责人向参观团介绍,近来,眼谷推出一系列科研产品助力温州市明眸皓齿工程。眼谷联合清大视光研发WSVC-100液晶视力表,实现从数据采集与存储、监测预警、大数据分析与数据应用的一体化服务,让全市儿童青少年视力普查工作更加便捷、高效。金色童话自然光护眼台灯则通过模拟自然光光谱,在室内形成有利于近视防控的照明条件,帮助学生抑制近视、缓解疲劳、保持专注,为温州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提供技术支持。活动结束之际,滕荣权指出,参观国科大研究院、中国眼谷后,在场干部应当审视自身知识水平,加强学习历练。要始终保持谦虚笃学的态度,不断开拓眼界,练就过硬本领,提升综合素质。周一富表示,国科大温州研究院和中国眼谷的创新成果令人赞叹,而这两大科技平台的建设发展也体现了龙湾干部的担当精神与创新意识。希望年轻干部能够顶住压力谋划项目,克服阻力创新改革,做到科学研判、大胆决策,立足本地挖掘资源,集聚科研创新人才,整合力量发展产业,推动科创项目建设跑出温州“加速度”。出品:龙湾发布记者:张彬彬 摄影:叶晓东版式:淑珍 编辑:胡炎桢责编:王鹏 监制:项显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你的每个赞和在看,我都喜欢!

不监于体

温州市科技局组织召开瓯江实验室建设方案讨论会

为尽快推进落实瓯江实验室的建设工作,进一步明确实验室的建设路径及规划,1月17日,市科技局组织召开瓯江实验室建设方案讨论会,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钟灿、刘昌胜,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校堃,加拿大健康科学院院士宋伟宏,瞿佳教授等各相关学术领域专家参加论证会并对完善瓯江实验室建设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市科技局局长章月影、副局长项晓东出席会议。会上,瓯江实验室筹建工作专班负责人向与会人员汇报了瓯江实验室工作进展情况,分别就机构成立进展、路径论证和场地落实等方面工作做详细说明。李校堃院士介绍了瓯江实验室建设路径规划,大科学装置、共享平台设置等方案。相关领域学术带头人分别介绍探讨各研究集群定位与建设目标思路。与会人员展开积极讨论,围绕路径目标设置、研究方向、建设模式、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多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市科技局局长章月影发表讲话,强调要加快速度完成5大集群的建设论证报告,尽快邀请国内外生命健康领域院士专家展开咨询论证,进一步明确实验室的建设路径及目标定位。制定实验室3年、5年行动计划。最后,李校堃院士指出,各领域专家为建设瓯江实验室提供了很多具有前瞻性、建设性的建议,要进一步细化完善各领域建设目标思路,力争把瓯江实验室建成抢占眼健康和再生医学领域全国第一、国际领先的生命健康科技创新策源地。【来源:市科技局】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又红又专

温州企业研发机构量质齐升

最强大脑 赋能发展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192家,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1369家温州企业研发机构量质齐升,创新主体活力持续迸发。近日,省科技厅等部门接连公布新认定省级企业研究院名单、新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名单,浙江省百珍堂生物营养科学技术研究院等32家温企研究院、海特克精密液压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等我市70家单位榜上有名。企业研发机构是企业创新的“源头活水”,被誉为“企业最强大脑”,是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人才聚集和培养、技术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近年来,温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系统构建“一区一廊一会一室”创新格局,发布实施“科技新政30条”,在核心技术攻关、科技型企业培育、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狠抓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引导企业创建企业研发中心、企业研究院、重点企业研究院等各类研发机构,形成研发机构培育的梯次结构。据了解,目前全市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累计192家,省级企业研发中心累计484家,市级企业研发中心累计1369家,位居全省前列。最新调查显示,我市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从所属区域来看,乐清市企业研发机构数量最多,共403家;从研发投入力度来看,平均每家每年研发投入费用为1341万元;从创新成果产出情况来看,共实施科研项目6634项,获得知识产权授权数7594件。大荣智能纺织检测仪器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依托温州市大荣纺织仪器有限公司创建,该中心紧盯国际国内纺仪发展前沿,加强基础研究,从引进消化创新向自主研发完全转型,其研制的燃烧假人实验室系统产品填补国内空白,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该公司董事长吴昭彪告诉记者,通过建立企业研发机构,打造企业自己的研发团队,持续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创新成果迭出,目前公司专利拥有量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已获得授权专利、软件著作权共70多件,去年销售收入同比翻番。“温州企业研发机构数量增加、创新能效级别提升,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插上了创新翅膀,赋能温州民营经济创新发展。”市科技局负责人称,引导企业改变“重规模轻创新”的发展观念,通过建设企业研发机构,加大研发投入力度,集聚整合创新要素,组织开展科技创新,加速攻关核心关键技术,加强成果产业化,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有力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支撑企业持续发展,引领行业技术进步。最新统计显示,温州规上工业研发投入强度、研发活动覆盖率等4项科技进步指标全省第一,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速、科技企业“双倍增”累计数等8项指标全省第二、第三。(记者 周大正)【来源:温州日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