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 29日下午,温州市工业科学研究院在多媒体教室顺利召开工会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党委书记、院长徐金民,党委委员、副院长张加民,工会成员杨海燕、许晟应邀出席,同时有65名成员参与此次会议。本次会议由工会主席阮志平主持。此次会议主要目的在选举增(替)补温州市工业科学研究院工会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工会作为基层组织,代表着职工的合法权益,为职工说话、办事。增(替)补选举工作有利于组织分阶段注入新鲜血液,使其充满活力,推动基层组织进一步发展,进而形成良性循环,保障广大职工合法权益。会上,经65名成员以无记名方式差额增(替)补投票选举后,党委委员、副院长张加民同志当选工会主席,人力资源部主任朱丽丽同志当选专职副主席。同时,阮志平同志免去温州市工业科学研究院工会第十一届委员会主席一职。新任工会主席张加民指出,工会组织要维护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广泛听取和反应职工的意见和要求,关心职工身心健康,丰富职工文化生活,帮助职工解决困难,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致力于把工会建成工科院的“职工之家”。张主席表示,他将积极协助院党委推进我院科技创新、人才培育、科技服务等工作,为实现我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科技强省,人才强省,奋力打造“新窗口”,打造我市科技铁军,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做出应有的贡献。党委书记、院长徐金民对当选的工会主席和专职副主席表示热烈的祝贺,并指出工会在过去两年时间里,在阮志平同志的带领下,能够紧紧围绕我院工作的中心和大局,做好服务,搞好配合,带领和教育职工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技术业务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动员和组织全体职工开展科技服务工作,为院科技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徐院长期许新的工会委员会今后能够带领职工参与单位建设和事务管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具体表现为一是密切联系实际,增强服务意识;二是处理好工会与党委、工会与职工之间的关系;三是更好地发挥工会作用,抓好自身建设、抓好职工队伍建设、加强单位文化建设、提高四种能力。此次会议的顺利召开,有利于推进工会群众化、民主化、法制化;有利于维护工会干部的合法权益,提升工会干部的整体素质;有利于激发基层工会的活力。而选举活动则具有重要的民主政治意义,为基层政治民主建设奠定深厚的群众基础。基层工会民主选举,既能在职工群众中普及民主知识,提高民主素质,又能锻炼提高职工群众的民主能力。【来源:市工科院】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勇争先 强执行 开新局”大会大会全体职工干部岁序更迭,华章日新,不负春光开好局。2021年2月25日上午,温州市工业科学研究院于多媒体会议室召开“新春第一会”——“勇争先 强执行 开新局”大会。会议由党委委员、常务副院长何晓东主持,以党委书记、院长徐金民为首的院领导班子成员以及各部门、各院属单位、各大平台的全体干部职工参加会议。院领导班子此次会议主要是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委和市科技局新春第一会的精神,总结我院2020年的工作,表彰先进,全面部署我院2021年的工作,吹响“十四五”开局就争先、高效抓执行的冲锋号,确保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的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党委委员、常务副院长何晓东会上,党委委员、常务副院长何晓东代表院领导班子成员回顾了2020年工作成效。他指出2020年我院一是创新了体制机制,激发科技创新撬动力;二是创新了平台建设,提升技术服务支撑力;三是创新了科技服务,凸显科研惠企惠民承载力。此外,他对当前科技创新形势作了详细的解读,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温州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的起步之年。我们要站在这个百年节点上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奋发有为,更好地推动我院赶超发展。一要抢抓机遇,增强发展信心;二要面对新的挑战,理清发展思路;三要正视存在问题,逐步加以解决。2021年,我院将围绕全局总体战略部署,实施工科院“1331”计划,开展“十百千万亿”年度目标,全院实现科技服务创收4000万元以上。党委委员、副院长兼工会主席张加民表彰仪式表彰仪式会上,党委委员、副院长兼工会主席张加民宣读了《关于表彰2020年度优秀党支部、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的决定》(温工院党[2021]4号)及《关于表彰2020年度先进集体、优秀管理者和先进个人的决定》(温工院党[2021]5号),并对获奖者及集体进行了表彰仪式。各代表交流表态发言先进集体磁传动设备厂厂长夏权威作为代表对荣获此次先进集体奖项表示衷心的感谢,并简要汇报了2020年厂部主要工作成效,从经济创收、创新发展等两方面,指出磁传厂在2020年坚决执行“两手硬 两战赢”,实现逆势增长。在销售额、产量、营业收入、净利润等方面均创下历史新高,并围绕产品核心优势,开展技术难题攻关。智能装备创新中心主任吴剑武针对创新中心建设进行了交流表态,指出2021年是智能装备创新中心启动建设首年,未来将会在“围绕核心目标均衡发展,布局重心框架搭建;广泛开展合作,抓人才团队建设;锚定年度考核重点指标,全面高效完成重点工作;坚持需求导向、科学决策,高效规范用好建设经费”等四大方面着手全力做好部门建设工作。科技发展部副主任郑淳之指出,未来他们将以科研院所协同联动创新机制改革为抓手,融合新发展创新理念,做好科学化统筹、体系化导向、协同化推进、制度化保障等工作,为我院打造综合创新实力全省领先的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做出应有贡献。人力资源部副主任蔡海燕则表示2021年他们将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奋发有为,党建引领,科技赋能,以政治引领形成争先机制,主要通过队伍建设、重视人才培养、加强“模范机关”和“清廉机关”双建工作等方面着手打造一支“打头阵、当先锋、做尖兵”的科技铁军。党委书记、院长徐金民党委书记、院长徐金民针对以上会议内容作了重要讲话,传达了省、市委及市科技局新春第一会的会议精神,并对获奖人员及集体表示热烈的祝贺,对何晓东副院长及各代表的表态发言表示肯定。徐金民书记强调了当前我院科技创新工作面临“形势喜人、局势逼人、机遇催人”的现状,要求我们认清现状,变“被动”为“主动”,瞄准发力点,正视“科创服务有效抓手不多”、“协同联动创新机制尚未形成”等短板,站在这个百年节点上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奋发有为。党委书记、院长徐金民此外,徐金民书记指出了我院2021年总体要求是“升等提质、扩容做强”。具体分为三点要求,即一是铆足“奋勇争先、克难攻坚”的干劲;二是秉承“系统谋划、大抓落实”的作风;三是弘扬“唯实惟先、善作善成”的精神。同时,要以“是否形成主抓科技攻关项目热潮、是否放大创新裂变效应、是否突破数字化改革、是否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为四大衡量标准。会议最后,党委委员、常务副院长何晓东指出党委书记、院长徐金民的总结发言明确了目标任务,对如何落实强执行指明了路径方针,并且为开好局明确了标准和要求,对我们下一步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并要求各部门、各院属单位落实好徐书记的讲话精神以及“勇争先 强执行 开好局”的会议主题精神,弘扬三牛精神,力争高标准、高质量,超额地完成今年的目标任务,为我市创建科创高地交出高分成绩。【来源:市工科院】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wccm.sinanet.com
2021年1月25日-1月30日,省人大代表、市工科院高级工程师胡扬五作为温州代表团成员之一,全程参与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聚焦两会热点话题并提出温8号《关于“十四五”对我省国土空间规划进行立法,为实施城市道路规划期内“最多挖一次”改革提供法律依据的建议》和温41号《关于尽快建立我省科学仪器设备行业高质量发展机制,抢占科技创新高地的建议》。会议期间,省人大代表胡扬五接受浙江之声媒体的采访,参加两会“云播间”,就聚焦我省尽快建立高端科学仪器设备行业高质量发展机制,抢占科创高地,发表个人看法。省人大代表、市工科院高级工程师胡扬五表示,城市道路是城市最基本的公共基础设施之一,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公共资源。城市道路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推进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关乎民生的改善、建设用地效率的提高。关于“十四五”对我省国土空间规划进行立法,为实施城市道路规划期内“最多挖一次”改革提供法律依据的建议中,胡扬五代表提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全省上下缺乏高度统一的权威规划和步调一致的施工审批法律依据;二是城市道路公共设施权属不清而造成管理上的不确定性和无序;三是现代信息化大数据技术在城市空间规划管理和工程实施中共享和应用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此,胡扬五代表提出建议:一是在“十四五”期内对国土空间规划进行立法,为我省实施城市道路规划期内“最多挖一次”改革提供法律依据;二是对城市道路包括地下空间资源的产权依法开展确权工作;三是结合北斗卫星定位、5G通讯和大数据等新基础设施,为精准实施国土空间规划提供技术支撑。浙江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十四五时期我省的数字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0%左右,这意味着五年后数字经济总量要实现翻番。培育数字经济新增长极,让5年翻番更显成色。胡扬五代表强调,数字经济相关联的新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同步加大,使我们的数字经济处于高质量发展的状态。关于尽快建立我省科学仪器设备行业高质量发展机制,抢占科技创新高地的建议中,胡扬五代表指出,科学仪器设备制造业既是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又是对科学研究水平要求极高的产业。目前我省正处在以科技创新来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阶段,绝不能忽视科研手段的提高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不能再忽视我们的科学仪器设备产业的自主创新。对此,胡扬五代表提出建议,一是要迅速搭建公共科技平台,聚集国内自主科学和技术力量;二是在我省建立科学仪器设备研发和生产基地,引导企业引进国际领先人才,鼓励自主研发;三是出台集聚科学仪器设备产业链的公平鼓励政策。【来源:市工科院】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2021年4月9日上午,受浙江省自然基金委员会委托,市工科院新材料创新中心承担的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河道淤泥资源化--新型陶粒填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视频验收会议在该院四楼会议室召开。会上,温州市工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管鸿才代表我院对验收专家组百忙之中参加项目验收会表达了感谢。本次验收会议由验收专家组组长主持,项目负责人黄志达副研究员向验收专家组汇报了项目实施情况,5位评审专家认真听取了汇报,调阅了有关材料,随后逐一对本项目合同计划书的完成情况进行询问,项目组成员逐个进行了详细解答,最后验收组组长作了项目验收总结,他表示该项目提供资料齐全、规范,符合验收要求,资金使用合理,完成合同规定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指标,验收专家组一致同意项目通过验收。该院科技发展部工作人员及项目组成员参加本次视频验收会。【来源:市工科院】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如何让有限的土地资源高效优配,7月9日,瑞安市召开工业用地项目专家评审会,邀请部分国家和省级专家来瑞进行论证,确保公平、公正地筛选出一批发展前景好、亩均效益高的优质工业项目。评审会上,浙江科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百岸科技有限公司等26家申请企业,依次汇报企业发展情况和项目可行性报告。中国轻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所长、教授级高工王亚卡,浙江中网银新投资公司产业研究院院长郭旭东,浙江省软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包海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博士刘忠民,温州大学激光与光电智能制造研究院院长、教授马光,温州大学车辆工程系主任、教授龙江启等6名专家,针对上述企业申请的用地工业项目进行了提问。据悉,瑞安市工业项目准入评审评估指标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强度、亩均销售产值、亩均税收、产业政策、技术水平、发展前景和节能减排,专家对各个项目进行总体评价。【来源:浙报融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张燕 苏靖 陈佳莹 李阳阳瑞浦能源有限公司的现代化生产车间。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蒋超 摄温州变了。曾经的小商品生产特色,正加速转向高新产品、智能装备制造。从未到过温州的诸多院士、专家成了这里的常客,过去想都不敢想的百亿级大项目接连落地开花……近日,记者蹲点温州,探寻这一改革开放先行地产业之变的密码,发现了一个不一样的温州。“温州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上,具有一定优势,但仅凭着这些优势很难跨越到全省第三极,必须从传统发展理念中走出来,以新动能培育营造发展新优势。”省委常委、温州市委书记陈伟俊口中的“理念之变”,正推动着温州补齐短板、做优环境。一个以科技创新为首位战略的新温州正在成长。在这场旧我与新我的博弈中,温州人敢于打破路径依赖,打碎天花板,不断向更高处攀登。2020年,在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工业投资、工业技改投资这些昭示未来趋势的数据中,温州跑出了20.3%、22%、26.4%的高增速,均居全省前三位;紧抓市场主体这一经济发展的活力之源,温州新设企业增速全省第一。集聚高层次人才,搭建高能级平台,招引高质量项目……在温州,一股强大的向上向高走势,正真真切切体现在逐步变高变强的温州产业中。不一样的面孔2020年最后一天,总投资约1200亿元的三澳核电能源项目在苍南开工;2021年第一天,温州史上首个投资超百亿元制造业项目正威长三角电子信息产业中心在平阳开工。岁末年初的两场开工,刷新了人们对于温州产业的固有认知。百亿项目竞赛的热度在温州不断攀升。“平阳、泰顺也都引来了百亿元级大项目,各地都不甘落后,争先进位。这样的变化我们自己都很惊讶。”一位温州干部感慨道,过去引进项目就算不错了,现在都在比拼高大上的项目。福达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路采访,这几乎是大家的共识。车行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沿途看到的是中国长城(温州)自主创新基地、北斗信息产业基地等国内顶尖企业的全新项目。“北斗产业正处于爆发期,长城项目能大幅提升温州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创业发展……”开发区负责人介绍,这些高能级项目均是在两年内密集落地温州的。当前,温州正着力打造“5+5+N”产业体系,高规格谋划数字经济、智能装备、生命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等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电气、鞋业、服装、汽车零部件、泵阀等五大传统产业也在发生巨变,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早已不是新设计一些服装款式、新进口一条生产线那么简单。“坚持走‘一米宽,一百米深’的专业化、精品化道路”,这句标语,在电触头行业隐形冠军——福达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车间里格外醒目。在董事长王达武眼中,钻研的深度就是企业发展的高度。中国眼谷已注册企业81家,入驻各类投资金融机构31家。方慧滔 摄张位年,曾参与中国第一条组装机器人生产线的研发设计,是王达武专门为转型升级招引来的“秘密武器”。站在张位年团队研发的柔性供料器前,记者看到,不同规格、不同形状的上百个零件在振动盘上往复振动,顶部的机器视觉装置快速分辨,精准地将不同零件送至对应的生产环节。“进口这样一台柔性供料器需要十几万元,而我们通过自主研发已将设备成本大幅降低,可以为温州整个低压电器行业的智能化改造提供解决方案。”王达武说。从低压电器配件生产商,到行业柔性生产解决方案提供商,这是一家温州传统制造业企业的野心和实力。招引攀高,转型登高,温州更在以高引高上努力做足功课。温州,全国眼视光产业的制高点,这里同时拥有3个国家级眼视光科技平台。温州希望在这个高地上建起“高楼”,如今,一座以引领打造眼视光全链条产业体系为目标的中国眼谷已初具规模。在眼谷,记者遇到了行色匆匆的中信医疗基金总经理蔡华。“全国眼健康行业,就看温州。”蔡华坚定地说。这段时间,蔡华不是在温州,就是在去温州的路上,一边带着创新药、基因药物等项目前来洽谈落地,一边在眼谷寻觅值得投资的优质企业。“全球眼健康市场已经超过2000亿美元,眼谷已注册企业81家,入驻各类投资金融机构31家。有了这一高能级的平台,众多行业顶尖专家成了眼谷的常客。”中国眼谷理事会理事长瞿佳说。追寻温州企业家,记者发现,这个草根出身、市场嗅觉灵敏的群体,如今又迭加了世界眼光。采访中记者多次听到他们正谋划加大研发投入,希望争创国际一流的雄心。温州还是那个温州,却是一个不一样的温州。中国眼谷已注册企业81家,入驻各类投资金融机构31家。周建海 摄蜕变了的生态温州人看自己的视角变了:在浙江看温州,温州处于浙江的角落,而站在全国视角,温州处于上海、厦门两大城市的中心点,是东南沿海重要区域中心城市,亦是长三角的南大门。视角变了,发展的机遇和空间也为之改变。但这需要与之相适配的环境生态。温州市市长姚高员告诉我们,这些年他们正下大气力补上交通、土地、营商环境等短板,这样,温州向更高处迈进就有了更大底气。目前,温州机场已进入全国千万级机场行列,一小时到杭州的目标即将实现,温州实现了从交通节点到交通枢纽的蜕变,为人流、物流往来创造了更多可能;而通过前期城市土地整理、低效用地的开发,腾出了大量土地,为温州未来发展留足了空间。走近一个个高大上的大项目,企业负责人谈得最多的是温州的营商环境之变。世界500强青山控股集团在温州开启了新能源电池这一全新的赛道,投资设立瑞浦能源有限公司,项目当年开工、当年建成、当年投产,投产第二年就凭借自主研发的新一代电池拿下国内电动汽车装机量第五。订单需求量急剧攀升之下,这座24小时不停歇的工厂对面,二期、三期项目也已同时开工建设,总投资已达50亿元。“未来我们将向千亿元产值迈进。”瑞浦公司董事长曹辉说,成绩背后,是地方政府的鼎力支持。瑞浦能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原本项目一期仅规划了年产能30亿瓦时,但在建设过程中我们就提出将产能跃升至60亿瓦时,并同时启动二期、三期建设。”曹辉说。产能规划提速的背后,是政府部门一个个方案调整、一次次精准对接。项目所在地龙湾区史无前例地为瑞浦项目发文成立5个工作专班,小到一个进出厂区的路口怎么开、一片绿化怎么做,大到土地投资主体变更、审批流程优化,均由专班包办。带动温州激光与光电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奔腾激光(温州)有限公司,去年以来也实实在在体会到了温州高效的政府服务。以“领导激光技术变革”为使命的奔腾激光不愁订单,去年却被疫情卡住了脖子。“疫情期间,无法开工生产,没有营收进账,承兑汇票眼看到期,就要面临资金链断裂。”总经理吴让大记得,去年3月的一个周五下午,当地政府得知企业困难后,周末两天忙着收集各方资料进行研究,周一上会,周二就把企业急缺的2000万元资金打到了奔腾激光的账户上。如今说起这件事,吴让大仍激动万分,“公司上下都觉得,当年来到温州是最正确的决定。”资金充裕让研发更有底气。去年,企业研发的20千瓦光纤激光切割机成功入选2020年国内首台(套)产品,如今,他们研发的产品正在向国际首台(套)设备发起冲刺。“企业只要做好围墙内的事,围墙外的事由政府包办。”龙湾区委书记周一富说。自2018年温州获批创建全国唯一的“两个健康”先行区以来,“按规则办事”代替找熟人办事,在温州成了新风气。在最近发布的《2020万家民营企业评价营商环境报告》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中,温州跃升至全国第六。可期待的未来“过去,在温州人眼里,能创业就是创新,而到了现在,他们认为,创新才是真正的创业。”温州市科技局党委书记张崇波深有感触,“现在几乎干什么都离不开科技创新,科技局成了最忙的局办之一。”张崇波说。科技部门干部忙着熟悉前沿技术知识,就怕和专业技术人员对话难,服务跟不上。如何丈量温州未来发展的高度?温州人会告诉你,只要持续创新,温州的发展就没有天花板。中国科学院大学温州研究院,温州最“聪明”的地标之一。中国科学院大学温州研究院,温州最“聪明”的地标之一。这里拥有入选国家、中科院、浙江省各类人才计划的专家19人,从哈佛大学、剑桥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引进的在站博士后40余名,以国科大为媒介,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等众多顶尖团队在这里快速碰撞出科研火花。走进研究院的展示大厅,虽然成立不到两年,但是大厅里已展陈了不少最新科研成果:有可用于制造3D支架、组织类药物的3D打印生物墨水;有可模拟人体器官生理结构和功能,作为药物筛选平台用于新药研发的器官芯片;有用于新冠病毒检测的快速高敏检测仪……“通过构建孵化、中试和产业化的全链条式成果转化模式,许多产业化项目已经进入临床试验、市场化阶段。”中国科学院大学温州研究院副院长叶方富说。近年来,像国科大温州研究院这样的高能级平台纷至沓来,温州累计引进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科思技术(温州)研究院、光子集成研究院等高能级创新载体39个,重大科技项目74个。当前,温州规上工业研发投入强度、研发活动覆盖率、研发人员比重均居全省第一位。新的氛围正在形成,调研中记者常常能见到企业家、政府官员和科学家相谈甚欢、共同谋划未来的场景。温州市副市长汪驰告诉记者,当前,温州已经形成了“一区一廊一会一室”的创新格局:温州高新区综合排名已经跻身全国前50%,环大罗山科创走廊成为全省五大科创走廊之一,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连续两年在温成功举办,瓯江实验室正积极争取获批第二批省重点实验室。为便利国际化人才高效服务温州,一批科研飞地布局上海。当前,温州(嘉定)科创园一期、嘉定工业区温州园已经正式投用,温州(嘉定)科创园二期今年年初正式开工,长三角G60温州(松江)科创基地项目也在有序推进。新理念、新动能,必将让温州这片神奇土地在新时代书写更多的传奇故事。我们充满期待!
7月30日,全省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推进会在永嘉召开。省内各地市及温州部分县(市、区)经信系统负责人、温州五大传统产业集群企业负责人、三大电信运营商相关负责人、数字化领域专家学者及媒体代表等近240多人参加会议。此次会议主要为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融合发展,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水平的决策部署,按照现代集群理念深化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进一步推进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营造发展氛围,助推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会上,正式成立温州市产业集群数字赋能创新联盟,见证贵州磷化(集团)和永嘉县人民政府签订重大招引项目合作协议;航天云网与瑞安市经信局、阿里飞鹿云与鹿城区经信局、温州电信与乐清市经信局签约、温州移动与平阳县经信局、温州联通与苍南县经信局签订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产业集群合作协议。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总工程师王宝友、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库伟、杭州哲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沈新荣、报喜鸟集团董事长吴志泽、NB-IoT智能泵阀联合创新实验室主任张雷森等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代表作专题报告。近年来,温州市围绕电气、鞋业、服装、汽摩配、泵阀等五大传统产业,数字经济等五大战新产业,以及N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大力实施以工业互联网发展为重点的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推进传统制造业重塑计划,率全省之先制定出台《温州市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方案》《温州市物联网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温州市工业互联网平台认定办法》等系列政策文件,不断加快工业互联网建设赋能产业集群发展,加快千企智能化改造步伐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现已培育12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和1个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平台,基本实现5大传统产业集群工业互联网平台覆盖。2020年1-6月,全市新增重点智能化技改项目881个,新增工业机器人应用1416台,技改投资增长24.3%,增速全省第一。温州还深入实施企业上云用云助推产业集群发展。截至目前,全市累计上云企业完成数44836家,总量居全省第三。下一步,温州将积极落实本次大会精神,实施温州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加快拓展融合创新应用,特别是加强工业互联网技术和智能制造新模式的应用,打造一批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实现“一集群一平台”,推动“5G+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建设,深化产业集群企业上云用云,推广产业集群数字化试点示范。完善产业集群支撑体系,发挥温州市产业集群数字赋能创新联盟作用,组建产业联合体,为产业集群数字化提供专业、优质、高效一体化服务。建立供应链支撑体系,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加快培育一批面向产业集群基础共性、行业通用、企业专用的工业APP,形成一批产业集群数字化整体解决方案。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升级企业内外网络,打造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网络体系。增强工业互联网平台能力,实现产业集群企业在设计、生产、运维、管理等全流程数字化功能集成。加快推进瓯江口国网信通云数据中心等一批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建设。此次会议由浙江省经信厅、温州市政府主办,温州市经信局、永嘉县政府承办,三大电信运营商、浙江省泵阀行业协会、温州系统流程装备科学研究院、温州市企业信息化促进会等机构协办。
高能级创新平台——中国科学院大学温州研究院启动运行,重点开展医用生物材料、干细胞临床转化与应用、精准医学和个性化诊疗、智能医疗装备等具有重大临床应用前景领域的基础研发和应用,掀开温州校地合作的全新篇章。科技制造项目——温州制造的“国产PK体系”计算机整机从中国长城(温州)自主创新基地下线,成为数字时代下,温州提升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一大引擎。播下一棵科技的种子,经历一年四季的耕种与孕育,在这个秋天迎来收获。自去年举办首届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以来,我市坚持以产业发展为导向,将科创平台、载体、项目作为推进高质量的重要抓手,全力以赴做好“后峰会文章”,积极与国内一流大学及学科深度对接、促成合作,全力服务峰会项目落地,短短一年时间里,搭建重大平台、开展重大活动、落地重大项目。如同催化剂,一场青科会,催生着温州城市能级提升、催生着温州产业迭代升级、催生着温州创新活力涌动。一批高能级平台落地青科会“乘数效应”持续释放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筹建,10月9日,温州海洋科技创新园正式开园,海创园致力于打造“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研院所平台”全链条科技创新平台,首批入驻企业14家,标志着温州经开区金海湖科创核心区建设加速推进,也意味着温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环大罗山科创走廊建设再添新引擎。“温州海创园是经开区科创发展的重要平台,我对公司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入驻企业温州神视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刘陈告诉记者,此前,他们考察了不少创业园区,选择海创园,看中的不仅是经开区在产业化方面的发展潜力,还有园区为企业提供的政策与服务,园区对人才的重视与诚意。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海洋科技创新园 市科技局供图不仅仅是海创园,越来越多的创业创新沃土正在温州开辟。在当天举行的“一区一廊”重大科创项目(平台)集中开竣工仪式上,我市共计22个能级高、潜力大、带动力强的重大科创项目(平台)集中亮相,为温州打造科创高地打下基础。22个重大科创项目主要分布在国家自创区和环大罗山科创走廊,其中9个开工、13个开园或竣工投用。开园或竣工投用项目中,包括中国科学院大学温州研究院大楼、北斗信息产业基地、中国基因药谷启动区、世界青年科学家创业孵化器、海洋科技创新园、中德智能制造创新研究院、正泰(乐清)物联网传感器产业园、北航浙江新能源汽车研究院等一批标志性项目。新开工项目中,包括创新创业新天地三期(瓯江实验室二期)、中国基因药谷一期、中国温州安全(应急)产业园等引领性、标杆性项目。中国基因药谷启动区开园 市科技局供图中国基因药谷一期开工(效果图) 市科技局供图以青科会为媒,广聚科创资源。去年青科会结束后,温州主动对接科研院所、科创平台、专家学者,狠抓平台、项目、人才落地,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平台项目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提升,峰会成果正在逐渐转化成为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创新成果、制度成果。一批产业难题在攻关青科会“溢出效应”持续释放泛用型智能感知算法、全向移动群体机器人系统平台、多机械臂协同打印建筑、迭代升级传统区块链技术……就在上个月,“2020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国家高层次人才温州行”活动走进鹿城,人工智能、视觉感知领域专家陆凡,新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领域专家张万虎,教授级高工、人工智能与机电一体化领域专家汤奇荣教授等10位国家高层次人才,聚焦鹿城优势产业升级需求,与康奈集团、星际控股、华卫智能、芬尼奇等40多家骨干企业面对面交流、探讨。活动期间,高层次人才还兵分6路深入12家企业的生产一线,为企业生产、管理把脉,为企业难点、痛点支招。一边是实验室里的技术创新需要有效转化,优化生产改善生活;一边是企业转型升级需要创新突破与技术支撑,在此背景下,架起沟通桥梁、强化产学研合作就成为关键。“2020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国家高层次人才温州行”活动 刘伟 摄今年,我市在深化与中国化工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等国家级学会战略合作协议基础上,组织电气、鞋革、汽车零部件、泵阀、塑编产业分别与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复合材料学会、中国化工学会合作组建学会产业协同创新联合体。学会产业联合体通过建立多层次产学对接机制,发挥学会聚集高端人才、技术和项目优势,引流学会创新资源服务温州传统优势产业向先进制造业升级。目前联合体已开展技术研发、难题攻关、成果转化等50余项。温州苍南塑编产业改造提升学会企业联合体成立大会暨协同创新服务站授牌仪式 图自苍南科协一批高新企业在壮大青科会“蝴蝶效应”持续释放科技的蝴蝶微微扇动翅膀,掀起的是产业巨大变革。厚植大平台、招引大项目,激发了广大企业创业创新的热情,带来了企业的快速成长。据统计,去年全市规上工业研发费用占主营收入比重居全省第1位,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50家,居全省第2位;今年以来,我市新增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591家,累计达10020家,创历史新高。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新增476家企业。同时,创新型领军企业新培育16家。奔腾激光(温州)有限公司是我市一家高新技术企业,今年,凭借“8KW高速激光切割机”这一项目,以独立完成单位身份首次获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为广大温企树立了典范,更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产品近三年累计新增销售已超亿元。“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的背后,是创新动力的不竭澎湃。公司总经理吴让大介绍说,针对高功率激光加工设备长期受国外垄断的现状,奔腾激光持续加大科研投入,通过积极搭建创新平台,汇聚创新资源要素,在武汉、上海、温州、北京和意大利等地布局五大研发中心,组建浙江大学激光加工智能装备研究院,相继成功研发了12KW、15KW、20KW超高功率激光切数控机床和高速激光管切机等国内首台套设备,填补了多项国内激光高端装备市场空白。奔腾激光(温州)有限公司 市科技局供图如今,科技创新已成为广大温企的共同认识和主动作为。如浙江晨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针对行业卡脖子难题,完成的“低功耗智能电表多重防窃电关键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实现了国内外首创的多重防窃电功能。浙江晨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温州市晨泰电器仪表有限公司) 图自晨泰科技官网狠抓创新大环境建设、进一步完善科技政策体系、加快建设新型研发机构、打造创新孵化体系、专家服务团入企业精准服务……这一片创业创新的热土上,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借着科创的力量茁壮成长。▼往期回顾▼① 未来已来!温州创新澎湃动力,势不可挡②温州,站在科学的拐点上③ 科创“网络全球”!温州这些教育、医药、科技合作项目落地落实④ 温州助推科技成果产业化、市场化“加速跑”!企业升级热潮涌现,创投火爆!⑤ 温州高端人才增幅飙升,创新带动力接连“放大招”!来源:温州发布资料:温州日报、市科技局、市科协记者:夏晶莹编辑/版式:陈迪大家都在看一场全球大咖云集的盛会将在温州举行!新温图!温州市图书馆与温州少年儿童图书馆合并,将实现一卡通借通还 市区全面推行房屋征收补偿房票安置!被征收人可自行购买多类房源 重要提醒!温州社保、医保、税务部分业务将暂停办理 职工疗休养看这里!温州10家单位入选首批浙江省职工疗休养基地你的每个赞和在看,小布都喜欢!
产城融合又一年。过去一年,在浙南产业集聚区(经开区),重大项目招引取得新突破,新旧动能转换成效显著,创新平台打造成绩亮眼。同时,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上,更多的居住小区、公园市政道路布局完成,更多的人才集聚在这片土地,更多的医院、学校、商业设施投用,城市味更加浓厚。回顾过去的一年,这些成效可圈可点,也为2020年的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因此,《今日开发区版》对2019年的这些成效进行盘点,梳理脉络,总结经验,以期在新的一年取得更大的进步。对一个地理区域来说,发展经济,一方面要招引好新的投资项目,同时又要提升改造好现有的产业,另一方面还要打造一些公共科研服务平台,集聚人才和技术资源,服务辖区企业。如此构建一个产业生态系统,才能让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在过去的一年,浙南产业集聚区对接国家大战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落地上海嘉定工业区温州园一期20亿元投资项目,又在前期引入中国电子温州产业园的基础上,与中电旗下的上市公司中国长城合作建设中国长城(温州)自主创新基地,开启新一轮的数字经济增长点;在产业提升上,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0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55家,企业技术竞争力有了积淀;在创新平台上,5家区内企业率先在上海“科技飞地”设研发点;组建浙江中德智能制造创新研究院这一高能级平台,引入德国工业4.0技术,加快机器换人步伐。重大项目招引有突破2019年12月23日,温州市政府与中国电子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同时,中电集团所属企业中国长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也与浙南产业集聚区签订了“中国长城(温州)自主创新基地”合作协议。中国电子是国资委确定的以“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为核心主业的央企。2015年,中国电子旗下的公司在温州打造中电温州产业园,目前该园一期的第一个地块已经顺利竣工验收,即将实现投产运营。中国长城(温州)自主创新基地项目,于今年8月开始筹建,仅用4个月时间就正式落地浙南产业集聚区,目前已经注册成立公司。类似的新经济投资大项目,过去一年,浙南产业集聚区取得一项又一项的突破。全区深入实施“招商十招”,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为切入点,紧扣“152”工程项目,签约嘉定工业区温州园100亿元投资项目,20亿元的一期项目摘牌落地;中国电子信息港加快项目集聚;国际电竞中心项目顺利摘牌;总投资10.8亿元的正泰农光互补项目进场;百威啤酒、欧珑电气、丰树汽车、长江汽车电子二期、明泰标准件二期、奔腾激光二期等重大项目稳步推进。全年到位内资38亿元以上,实际利用外资9287万美元,落地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5个。此外,人本、大自然钢业进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雷亚电子在纳斯达克上市报会,完成股改13家。全年小升规企业100家,产值超亿元企业超过100家。创力电子通过国家两化融合贯标体系认证。新增浙江制造“品字标”认证企业8家,数量居全市第一。福达合金获省级优秀工业新产品。新旧动能转换有成效日前,奔腾激光(温州)有限公司研制的2万瓦光纤激光切割数控机床,被认定为2020年浙江省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国内首台(套)产品。国内首台(套)产品是指经过创新,其品种、规格或技术参数等有重大突破,具有知识产权的首台(套)或首批次装备、系统和核心部件等。这款2万瓦光纤激光切割机是目前市场上功率最高、速度最快、幅面最大、性能最优的激光切割机。据悉,2019年,浙南产业集聚区获评省首(台)套产品3个。企业技术实力提升,离不开温州自创区创建的大氛围。 2019年,浙南产业集聚区(经开区)核心区作为温州自创区“一区五园”重要组成部分,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统领,围绕环大罗山科创走廊建设工作部署,以全面提升新时代民营经济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强化措施,补齐短板,加快集聚科技创新资源,全面提升集聚区综合创新能级,建设成效不断显现。在温州自创区八大行动19项考核指标中,浙南产业集聚区目前已完成15项指标,其中核心指标中有六大指标超额完成,分别为招引创新型重大科技新开工项目新开工4个、攻坚“卡脖子”核心技术3个、技术交易额10.19亿元、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0家、新增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55家、创投机构投资1.15亿元。此外,规上企业研发费用9.75亿元,增速24.6%。为加速培育区域科技企业“大主体”,集聚区着力构建科技企业“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的梯次培育,建立覆盖企业从初创、成长到壮大的各个发展阶段的支持体系。建立了省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领军企业等三张培育清单,采取“一企一策一专班”,加大培育扶持。实行“店小二”式的科技服务,实地走访服务企业近百家,组织科技业务培训8场。创新平台打造有亮点2019年12月16日,浙南产业集聚区企业――福达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奔腾激光(温州)有限公司等5家公司入驻温州(嘉定)科技创新园,在上海设立的研发机构或产业孵化平台。这是集聚区加快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借力上海科研资源服务区内企业的重大举措,标志着创新平台打造又取得关键的一步。去年,浙南产业集聚区(经开区)共建了全市首个开放性高能级创新平台――浙江中德智能制造创新研究院。该院成立6个月以来,对18家规上企业开展调研,制定了4家企业初步诊断方案,与温州长江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正式合作签约;针对产业发展需求,洽接3个科技项目,邀请8名德国专家入企精准诊断;并举办中德智能制造产业合作海创论坛。另外,集聚区(经开区)还高标准推进海创园创新创业示范园建设,以国际科技园区为参照标杆,打造科技创业新空间、科技服务新平台、科技研发新领地和人才聚集新社区。采取“边谋划、边装修、边招商、边引才、边服务”的“五边”工作法,加速推进创新示范平台建设。温州海洋科技创新园作为自创区(科创走廊)的重要科创载体,已签约引进浙江中德智能制造创新研究院、浙江大学温州技术转移中心、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航天云网浙南总部等高能级平台项目3个,打造食品制药机械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温州国际电竞中心,引进孵化器、加速器等企业(项目)17家。设立区科技(人才)金融服务银行。此外,为增强企业的创新动力和人才供给,集聚区一方面建立产教协同创新中心,形成校地合作育人工作机制。针对实用性人才的需求,在全市率先建立产业学院、企业学院和微创学院三大人才“蓄水池”等产教融合平台。另一方面,明确政策导向,将研发投入与申报科技项目、企业研发中心、推荐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等挂钩,优先支持R&D占比超3%的各类申报,有效促使企业加大创新投入。今年以来,获得省级“卡脖子”技术1项,2项科技成果荣获省科学进步二、三等奖,市级重大项目立项5项、“卡脖子”技术3项。来源: 温州日报
浙南科技城作为2020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分会场承办3场高峰论坛青山控股集团。 □项剑雯/摄近日,温州敞开怀抱,迎来万众瞩目的2020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作为大会分会场,温州浙南科技城承办包括科思研讨会暨科思技术(温州)研究院成立仪式、生物材料与转化医学国际研讨会、第二届长三角(温州)物联网产业协同发展峰会等3场高峰论坛。龙湾能够成为如此高规格、高站位、大格局的世界级峰会的承接举办地,彰显的正是龙湾在城市建设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效,凸显龙湾城市发展的巨大潜力。都市核心新城加速崛起推进城市跨越式发展龙湾地处瓯江入海口南岸,是温州中心城区的东大门。近年来,随着温州大都市空间格局的逐步拉开,龙湾成为中心城市向东面海发展的主要空间载体,成为温州从“滨江内聚性城市”向“滨海开放性城市”转变的重要腹地。根据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2017年修订),明确温州中心城区空间结构为“双轴双心四片”。中心城区东片包括龙湾区茅竹岭以东的部分和围填海区域,依托国际空港和区域大通道,利用宝贵的新增土地资源,发展科技创新、新兴工业和服务业,培育温州的国际化功能;中片为龙湾区茅竹岭以西、鹿城区和瓯海区翠微山-牛山以东部分及瓯北。善用机会者为智。经过这几年的发展,龙湾已走出了一条从“拆整”到“建美”的城市蝶变之路。该区以凤凰涅槃的意志推进“拆整建美”,用三年多时间完成49个城中村(区块)的整体改造,占全区行政村数的一半以上,共腾出土地约20000亩,拆改力度全市最大,有效实现了城市空间重构、资源重组。今年以来,龙湾区更是优化市政配套,跃升城区品质,逐步推动“大建大美”向“精建精美”提升,仅区本级实施“大建大美”项目就有67个。同时,着力打造一批凸显城区特色的重大项目、地标建筑,建成投用吾悦广场商业综合体,持续推进瓯江标准海塘提升改造工程,加速建设温州奥体中心主体育场、温州高新文化广场等一批“文化地标”……近日,龙湾南洋社区成功入选浙江省第二批未来社区试点创建项目。至此,龙湾区已拥有富春、南洋两大省级未来社区项目,试点个数位居全市之首,未来城区创建走在全省前列。而这只是龙湾区谋划全域未来城区建设的一个开端,今后该区将以上述两个项目为样板示范,谋划以轨道交通串联富春、南洋等十大未来社区,高标准配置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的未来场景,让品质时尚、幸福生活成为未来城区的“代名词”,打响龙湾“新中心·;大未来”城市品牌。集空港、海港、陆港于一体打造温州东部综合交通中心交通是城市的血脉,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长期以来,龙湾占据温州城市交通的绝对优势,是温州唯一集空港、海港、陆港于一体的城区。T2航站楼、高铁东站、市域铁路S1线和S2线、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330国道、228国道……而去年出炉的《温州城市快速路和东部市政路网改善近期建设计划(2019-2026年)》,也进一步凸显了龙湾在温州大都市格局中的重要地位。根据计划,规划中的“沿江快速路”向东延伸,全长31公里,为温州城市东西走向又添了一条快速路。同时,建设滨海大道快速路、新川大道和通海大道等道路,还特别针对东部市政路网,要求计划建成和打通环山东路、环山北路、围垦路、雁荡中路等大批主干路和断头路,形成“规模适中、级配合理”的市政道路系统。进入2020年,龙湾交通建设更是喜讯不断:G330国道龙湾段工程正式通车,通海大道东段管线迁改即将完成,通海大道西段、金丽温高速公路东延线、市域铁路S2线龙湾段等重点工程正在加速建设……近日,总投资200亿元的温州龙湾国际机场三期扩建项目签约,助力温州机场加速迈向区域国际航空枢纽,这标志着温州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又跨出了一大步。锻造创新发展动能高能级科创平台频频绽放建设高能级科创平台,集聚培育新兴产业,引流导入各类人才……龙湾眼下正在精心描绘一幅产城融合的“工笔画”,探索产业、城市、人文之间活力互动、融合渗透的发展新模式,“以产兴城,以城带产”,积极推进城市发展方式的新转变和城市功能提升的新跨越。百舸争流,奋勇者先,创新者胜。自今年下半年起,龙湾区启动“温州龙湾青科城”项目规划研究工作,项目划分为浙南科技城、温州文昌创客小镇和富春未来社区三大板块。目前,浙南科技城高端产业正在迅速集聚,充满“科创”气息:浙南云谷、创业创新新天地、天心天思数字产业园、大唐5G等旗舰型项目相继落地;中国眼谷中央孵化园正式开园;北斗产业基地首批5个项目投用;浙南量子信息安全产业园落户,以研发、孵化、加速、产业化等为主链的城市型高新技术产业体系已初步构筑。文昌创客小镇作为数字经济类特色小镇,打造全国新型数字贸易新中心、浙江数字服务新高地、浙南数字智造新基地,数字经济企业实现产值超50亿元,集聚1881家企业。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优化营商环境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以人为本,以产城深融引流导入各类人才,凝聚人气。近年来,龙湾区(高新区)作为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浙南科技城和环大罗山科创走廊核心区所在地,始终坚持“人才强区”战略,不断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打造最优人才生态区。如今,龙湾对人才的政策保障、服务保障、住房保障、金融保障“组合拳”落地,强化政策供给,优化利于创新创业的营商环境,切实解决青年科学家、创业者的后顾之忧。如今,科创平台频频绽放、新兴产业破土而出、各路英才聚聚筑梦,龙湾青科城也将成为科技创新企业成长发展的“优质土壤”。“创新崛起,逐梦龙湾”,借着创新之翼,一座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科技新城,正在迅速崛起。未来,随着龙湾这座集国家自创区核心区、温州向东面海发展主战场和综合交通大枢纽于一身的现代化新城的加速崛起,这里将成为温州的创新创业新高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浙江样板。□乔文来源:瓯网申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