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有稿费,《粤海风》2020年征稿启事茱丽叶

有稿费,《粤海风》2020年征稿启事

《粤海风》2020年征稿启事《粤海风》杂志是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广东省文艺研究所、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的文艺研究与评论类学术期刊。本刊获中国知网、龙源期刊网、超星期刊网数据库全文收录,曾获中国优秀期刊奖,面向全国,公开发行。2020年,《粤海风》继续呈现文艺研究本色,关注研究与创作,聚焦现象及争鸣,勠力搭建新时代文艺评论与创作的砥砺平台,进一步推动文艺理论发展,繁荣文艺创作。本刊编辑部现面向广大文艺工作者、文艺评论工作者以及相关学科研究者征稿。栏目介绍大湾区文艺观察不仅关注粤港澳大湾区规划范围内的文学艺术,也观察世界文学艺术,涵盖各大湾区的文艺观察,包括但不限于:思潮现象与创作的整体观察或艺术家个案研究、文学艺术的比较研究、评论。投稿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投稿征文驿站(微信直接搜索ID:TGZWYZ),及时了解赛事和征稿最新动态进展。理论·瞭望中外文艺理论研究、趋势前瞻。文本·场域文学与文化类研究、评论,注重当下性,涵盖华文文学、翻译文学、网络文学等文本的研究。视听·演艺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曲艺、杂技、民间文艺以及数字艺术、文化产业等范围的研究、评论。随笔·快议文艺现象、文艺作品的短评、书介。对话·论坛访谈对话、会议研讨综述等。如何投稿研究类作品单篇8000-10000字为宜,评论类作品单篇5000字左右,短评、书介、学术随笔类单篇3000字左右。本刊拒绝一稿多投,来稿一经刊用,按质支付相应稿酬。来稿除文章正文外,敬请附上:作者姓名、工作或学习单位、职称、详细联系地址、电话、电子邮箱、作者简介等相关信息。研究类作品提供英文标题、200字左右的摘要和3~5个关键词。本刊审稿期为2个月,两个月未见回复可自行处理。投稿邮箱:bjb@yuehaifeng.cc联系电话:020-38486530来稿须知文章需观点鲜明,表达作者的独特见解。需严格按照学术论文格式撰写,不得抄袭、剽窃。如文中引用图片,需注明图片出处。文稿中摘编或引用他人作品的,务请按《著作权法》有关规定在参考资料中标明原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及其来源等。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于文末,并用数字加方括号注。普通图书:作者、著作名、出版者及出版年、页码[1](古希腊)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6页。[2]周广平:《冼星海音乐思想、人格及晚期作品研究文集》,广东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第34页。[3]季羡林:《泰戈尔的生平、思想和创作》,载张光璘主编:《中国名家论泰戈尔》,中国华侨出版社1994年版,第166页。注:同一作者的同一文献被多次引用时,在文后参考文献表中请予合并,依次注页码。期刊:著者、篇名、期刊名、年期[1]赵书峰:《传统的发明与本土音乐文化的重建——基于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身份认同变迁问题的思考》,《音乐研究》2019年第1期。报纸:著者、篇名、报纸名称、出版年月日[1]杨民康:《“一带一路”与中国西南跨界族群音乐研究》,中国艺术报2016年10月30日第8版。电子文献:著者、篇名、网址、最后查询日期[1]李光羲:《为艺术执着,为时代高歌》,中央音乐学院官网,http://www.ccom.e.cn/xwyhd/xsjd/2019f/201909/t20190929_60250.html,2019年10月11日。阅读途径邮局订阅:邮发代号46-214数据平台:中国知网:www.cnki.net 龙源期刊网:www.qikan.com.cn超星期刊网:www.chaoxing.com 登录本刊官方微信:粤海风

灵蛇爱

徐中玉:大学需要语文,天下需要真话

撰文 | 张弘徐中玉先生的名字和《大学语文》紧紧联系在一起。过去30年的大学生,即使没有学过、读过徐中玉主编的《大学语文》,但绝不会对此一无所知。由他主编的各种版本的《大学语文》,迄今为止已经发行了三千多万册,这还不包括盗版、盗印的数量。而在《大学语文》之外,徐中玉作为一名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更在数十年的岁月里沉浮于文化界,历经各种事件和运动,并见证了中国文艺界大半个世纪的沧桑变幻。徐中玉 1915年出生,中央大学中文系毕业,中山大学研究院毕业,历任中山大学、山东大学、同济大学、沪江大学中文系讲师、副教授、教授,新中国成立后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文学研究所所长、校务委员会副主任,现为名誉系主任。撰著主编书刊数十种。主要作品有《论苏轼的创作经验》、《关于鲁迅的小说·杂文及其他》、《现代意识与文化传统》。 被蒋介石接见的请愿学生徐中玉的两个姐姐因为家里穷,读完初小就没有再上学。因为他是男孩,所以学业没有中断,到邻镇上了三年初中后,徐中玉考入了无锡省立中学高中师范科。这个师范科是专门培养教师的,学生不用交学费,吃饭也不花钱,上这个科的学生家庭都像徐中玉一样比较困难。而普通科是专门培养学生上大学的,学生的家庭一般比较富裕。当时,荣毅仁就在普通科,跟徐中玉同一年级。“九一八事变”后,上海的大学生去南京请愿,要求国民党抗日。火车经过无锡,徐中玉就随着学校的二三百人一起去了南京。他们刚到那里,就被国民党的车子拉到中央军官学校住下,第二天早上,中央军官学校校长蒋介石出来讲话,说我们是要抗日的,但是力量太差了,所以暂时要吃点亏,攘外必须安内。你们太小了,现在要安心读书,国家的事,交给政府来管。这是徐中玉一生中唯一一次见到蒋介石。在山东大学读书期间,徐中玉在林语堂主编的《论语》、《人间世》,《宇宙风》三个刊物上都发表过文章。在《独立评论》上,他还发表过一篇《从江阴到青岛》。此外,徐中玉还在当时声誉很高的《东方》杂志上发表过一篇两万多字,谈普希金的文章。并在山东大学组织了文学会,“洪深、老舍先生也经常参加我们的活动。”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山东大学不停地搬迁,从青岛到安庆、南京、武汉,最后到了四川万县。本来,山大学生很多,到万县后,学生越来越少。在此过程中。徐中玉参加了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这个组织在各地都有,后来国共合作,就没有公开活动。被解聘的进步教授后来,徐中玉到四川大学借读。两个月之后,教育部下令,山大暂时合并到中央大学,他就到了重庆。此时中央大学的校长是罗家伦,校风较为开明。徐中玉先后请了老舍、胡风、陈纪滢、郭沫若来校演讲,在办这些活动时,没有遇到任何阻碍。4名演讲者中,老舍是徐中玉的老师;胡风主编《七月》,徐中玉在这个杂志上发表过两篇论文,认为他是鲁迅的继承者之一,胡风的讲题都是鼓励、重视文学工作为抗战服务。陈纪滢是《大公报》文艺版的主编,他去过新疆,对那里复杂的情况很清楚,徐中玉是请他来作介绍的;陈纪滢后来到了台湾,这些事日后也成了批判徐中玉的材料。最后,徐中玉由一位地下党员代为联系好了郭沫若。郭沫若来中央大学时很轰动,附近重庆大学等同学都赶了过来,场地内外全挤满了人。抗战胜利后,山东大学复校。徐中玉因为很喜欢青岛,就到那里教大学语文,还办了《文学周刊》,此外,他还主编了济南的《每周文学》,两刊经常发表马思聪、王统照、骆宾基、许幸之、钟敬文等人的文章。国共内战时期,徐中玉一度受到牵连,遭到学校的解聘。1947年,徐中玉回到了上海。因为一时找不到工作,就撰稿以谋生计,不久又在一所中学担任代课老师,这期间,他在当时最畅销的政论刊物,储安平主编的《观察》杂志上发表了四五篇文章,在开明书店的《国文月刊》上也发表了好几篇作品。第二年,徐中玉受聘到教会办的沪江大学中文系任教,和施蛰存、朱维之等人成了同事。沪江大学商科比较有名,课程比较多,待遇也比别的大学好得多,学生都是有钱人家的子弟。徐中玉到这里教四门课。由于物价不稳,学生交学费和当天的米价挂钩。徐中玉记得,“我一个月的工资相当于旧制式的156斤米。”在这里,他一直任教到1952年院系调整,和施蛰存一起分到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而他的同事朱东润、余上沅去了复旦,朱维之去了南开,章靳以到了上海作家协会。而助教与尚未毕业的学生都转到了复旦。1957年,大鸣大放开始了。为此,学校还召开了会议动员大家出来给党提意见。《光明日报》、《文汇报》、《文艺报》都来约徐中玉写稿,约稿人说,党的成绩摆在那里,跑不了,现在要帮助党整风,给党提意见。当时,学校里有一些南下干部,人很好,但是只有小学文化,给校长当助手的苏联专家也只是一个很普通的苏联师范学院的教授,徐中玉觉得,毕竟他们经验不多,也不好交流,就写文章建议华东师大成立教授会,应该学术至上。“后来,这些意见被认为反对政治挂帅。”徐中玉说。“反右”开始后,徐中玉并未意识到一场风暴的来临。对于别人的批判,他很吃惊,说大学不搞科研怎么行?作协第一次批判徐中玉,巴金出席主持,但是,巴金一开口就称徐中玉为“教授”,明显“缺乏敌情观念”。徐中玉对此十分感慨。其后,作协又开了几次会,每个批评他的人说完之后,徐中玉都发言反驳。这一点后来也成为罪状之一,被认为“态度恶劣”。1958年3月,徐中玉和许杰、施蛰存一起被定为右派。施蛰存留在资料室,徐中玉和许杰先生分配到图书馆整理卡片。此时,他被赶出了中文系,三级教授被降为七级,工资从254元降低到133元。后由统战部出面,把市一级右派组织到乡下学习两个月,接着又到上海社会主义学院学习了半年。后来,舒新城主持修订《辞海》,由于缺乏人手,有人就说可以让当了“右派”的人去编嘛,徐中玉就被借调去编了两年的《辞海》。两年之后,又重新回去学习。徐中玉。新京报 吕祝君 摄因《大学语文》“一炮而红”1978年,徐中玉担任了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此时的高校院系在经历了1952年的调整后,学习前苏联模式,文理科分家,不再有人重视文理要交叉,大学语文课程也已经中断了30年。当时,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教授约徐中玉在高校恢复大学语文课程,继南京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之后,山东大学、杭州大学等一批学校也陆续恢复了大学语文。当时没有教材,也没有教师,徐中玉就组织成立《大学语文》教材编审委员会,按照教育部的要求编教材。两年时间里,三百多所大专院校都采用了这本教材,一次发行量高达34万册。为了配合教学,也弥补没有外国文学的缺陷,1982年5月,徐中玉又组织编写了补充教材,增收了现当代文学作品8篇和外国文学代表作品10篇,出版后也很受欢迎。根据读者反馈,1983年,徐中玉组织召开编写会议,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在坚持以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为主的同时,又增加了少部分现当代文学作品和外国文学作品。为满足不同需要,第二版《大学语文》分出两个版本。一个只有我国的古代文学作品,一个包括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1985年5月,《大学语文》又修订了第三版。让徐中玉特别感动的,是当时80岁的巴金对其工作的支持。《大学语文》曾经收入过巴金翻译的屠格涅夫名篇《门槛》,但是,后来专家们又看到另一个版本的原作,这个版本比巴老当时翻译时所依据的原本更好一些,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徐中玉把新版本寄给巴老看,“没过两天,巴金就把作品寄了回来,并根据新找到的版本进行了修订。”到现在,华东师大出版社的《大学语文》已经出到了第九版,有一段时间,有5种《大学语文》教材要求徐中玉有所侧重地编,后来很多学校也盗印这些教材。而不算盗印,这些教材到现在至少已经印了3000万册。以致徐中玉去买飞机票或者到银行取存款时,都会有人对他说,看过他编的大学教材。在徐中玉担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期间(1978年-1984年),他做出了一项史无前例的规定,凡是在创作上已经取得成绩的学生,毕业论文可以用文学作品代替。赵丽宏的毕业论文是一本诗集,孙颙在学时创作的长篇小说《冬》1979年出版,徐中玉当即发表文章给予热情支持。此时,华东师大中文系出现了全国知名的“华东师大作家群”,作家包括孙颙、赵丽宏、王小鹰、陈丹燕等多人,评论家包括南帆、王晓明、吴炫、陈伯海、许子东等人。此外,徐中玉还先后发起、创办了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并得到了周扬、张光年、陈荒煤等人的支持。“我还创办了《文艺理论研究》杂志,并一直负责至今。”徐中玉说。《大学语文》1981年初版本。与施蛰存患难相交1939年,徐中玉从重庆去迁在云南澄江县的中山大学研究院当研究生时,知道施蛰存正在昆明的云南大学任教,就特地去拜会了他。两人由此相交数十年,直到施蛰存过世。徐中玉说,“施老比我大十岁,我一向视他为师辈。”1952年院系调整后,徐中玉和施蛰存一起分配到华东师大。在“反右”、“劳改”、“文革”后的监改中,两人一直在一起。鲁迅移墓那天,徐中玉去参加了,他注意到,施蛰存也在场,但他是一个人去的。大家一块拍照时,施蛰存已经不见了。徐中玉感叹说,从中可见其为人。在钱谷融先生的记忆中,施蛰存先生在一次会议上遭受粗暴对待和批判,徐中玉挺身而出为其辩解,结果也遭到了批判。而历次运动涉及施蛰存,现成的根据就是鲁迅骂过他为“洋场恶少”。这4个字让施蛰存半生都生活在压力和阴影下,时过境迁多年之后还心有余悸。徐中玉记得,当年要恢复同“国际笔会”的关系时,上面决定要成立“上海笔会”。华东师大指名参加的人有许杰、施蛰存、徐中玉、钱谷融,还有兼职的王元化,但许杰向施蛰存询问时,施蛰存一口拒绝,许杰要徐中玉再告知施蛰存,这是上面提出的,但是,施蛰存还是不愿意,他说,国际笔会的参加者当然都是资产阶级作家,说不定什么时候又批判起来,谁说得清楚。徐中玉觉得,施蛰存一向达观,但是,他被“洋场恶少”4字压抑得太久了。2003年,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为施蛰存和徐中玉合做百岁和九十岁生日,并约请“九叶派”诗人王辛笛先生给两位先生写旧体贺诗。王辛笛先生与他俩比较熟悉,欣然命笔,很快交卷。一首是《奉祝蛰存先生期颐健康长寿》:“上元灯照北山诗,译海词章寓蛰思。初度期颐春未老,人间共仰谪仙姿。”另一首是《祝徐中玉先生九十华诞》:“从来学术贵坦诚,何意因循左独鸣。所幸教坛容众论,真知灼见育群英。”施蛰存最后一次住院,那时他已99岁。徐中玉去医院看他时,施蛰存想回家,但他不能坐起来说话,说“我明天就要出院了”。但是,施蛰存的病情越来越严重。终于,医院发出“病危”通知。此时的施蛰存已经睁不开眼。“但从我们的声音,知道是我们来了;用手向我们招了一下,讲不出一句话。我们只有在他床前坐了个把小时。”徐中玉说。次日早上,施蛰存离开了人世。等徐中玉赶去时,已再也听不到他的任何动静了。回想施蛰存的一生,徐中玉坚信,“他的各种贡献能够长期产生影响,留给后世。”记者手记在采访之前,虽然知道徐中玉先生坚持散步,身体较好,但是,我仍担心这次专访的结果。后来的事实证明我的担心纯属多余。在当天晚上足足三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年过九旬的徐中玉先生一直精神矍铄,谈到自己经历过的事情仍记忆犹新。在他的一生里,1950年以前是他个性张扬的阶段,1950年到1978年的二十多年是他历经坎坷的阶段,而1978年之后则是他的收获期和成熟期,他今天被看重的学术成就都是从这时开始的。作为学者的徐中玉,也正是由此获得了广泛的学术声誉并得到学界尊重。但是,作为知识分子的另一个徐中玉,仍然被关注不够。从他在山东大学求学开始,邀请胡风、郭沫若等左翼文人到学校演讲,到在“鸣放”时发表多篇文章等等,都是徐中玉作为知识分子表达公共关怀的具体表现。尽管这一面的徐中玉在相当长的时间被压制,但是我想,老人回想起早年的这些经历时,一定是五味杂陈。正好家里有《观察》杂志的影印本,我翻开第3卷第15期,找到了徐中玉先生发表的文章《论勇敢的表现》。文章最后,时年32岁的徐中玉如是写道,“发真的声音,说真心的话,忘掉了个人利害,推开了一切阻碍进步的因袭俗滥的规矩习惯老调,大胆地说话,勇敢地表现,五十年前的霭理斯这些论英国文学的话,也能应在我们的文学身上。如果能够做到这样,文学将成为‘世界的势力’,岂止干干净净去了陈言而已!”而时隔三十多年后,徐中玉所敬佩的巴金先生发出了“说真话”的声音。以此观之,历史的发展有时的确吊诡,意思相近的一句话,要让两个几乎是同时代的人在不同时期奋力鼓呼。作者:张弘编辑:李永博

侵人自用

「重返九十年代之文学」畅销的兴起、圈子的消逝和私人写作

作者 | 董子琪编辑 | 黄月 站在21世纪第三个十年的开端,我们对于时间的感受似乎正在发生摇摆。一方面,在新冠疫情影响全球、国际局势风云变幻的当下,以分秒计的信息更新速度让我们居于永恒的变动之中,时间日复一日加速,数字被不断更改,新闻被不断翻转。另一方面,在民粹持续崛起、社会持续分裂、气候持续变暖的大势当中,对个体而言时间仿佛被拉长了,我们浮滞于一种新的常态之中,对于来路去路均不甚明朗。我们于是希冀向时间求得关于时间的答案,即向历史回望。回望20世纪下半叶,80年代夹在革命历史与开放历史之间、政治叙事与市场叙事之间,因其巨大的创造力和生命力而闪耀着令人目眩的独特光芒。当怀念80年代蔚然成风,另一种声音也出现了,不断提醒我们80年代激情的不可能重复与不值得重复,人类学家项飚用鲁迅的“心里不禁起疑”形容他对于80年代的感情。夹在80年代和新世纪之间的,是一个被低估的十年;当“90后”一词从老一辈对年轻人的指代变成更年轻一代对前辈的称呼,我们似乎还没能停下对80年代的追忆和惋惜,给予1990-2000这巨大变动的十年以足够的关注。如果说80年代一再被重提的原因,在于走出了文革阴影、投入改革开放怀抱的中国和中国人的解放与自由,在于李泽厚对个体存在与价值(而非宏大集体话语)的强调成为某种精神召唤,那么在冷战结束后的90年代,中国的体制变革、经济发展、思潮更迭甚至港澳回归,无疑同样有着特殊而重要的意义。在这十年中,中国人日常生活经验的几乎每一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从下岗到下海,从单位到企业,从肯德基到商业保险,从日常消费到农民进城……在20世纪的最后一个十年中,在全球化席卷的大背景之下,中国的劳动者一方面投入应对体制改革、企业改制、饭碗由铁变回瓷的凶险、痛苦和机遇,一方面自觉或不自觉地滑向充满着困惑、混乱与无限可能的市场之海。东北的阵痛与深圳的崛起遥相呼应,农民工进城与三峡大坝移民交织流动,港澳回归、加入WTO与申奥反映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期待与诉求,亦有国际政治的草蛇灰线隐埋其中。文化方面,中国知识界走向了“思想隐退,学术凸显”的专业细分之路,80年代的先锋文学在某种程度上褪去了先锋的亮色,王朔和王蒙奋力撕毁崇高的面具,歌舞厅、游戏厅等“厅”在大街小巷出现,以《我爱我家》《渴望》为代表的平民文化方兴未艾,第五代导演正尝试在夹缝中寻找中国叙事的方式,现代艺术正向当代艺术转型,“艺术品市场”“策展人”“双年展”“美术馆”等名词如雨后春笋般在九十年代出现并流行。前有査建英主编的《八十年代访谈录》和北岛主编的《七十年代》为人们所熟知——试图通过一系列人物的对话或者自述,还原那两个风云变幻的十年中的社会情境、主要问题及价值观念。距1900年整整30年后,界面文化在2020年推出“90年代”专题,在怀念80年代的浪潮至今仍未式微之时,试图带领读者从社会、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重新认识那个深具转折意味的、塑造了我们今日生活基本样貌的90年代。今天推出的是该系列的第二篇:《90年代之文学——畅销的兴起、圈子的消逝和私人写作》。1987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宿舍楼下,张贴栏里有一则诗人张小波因为流氓罪被抓的消息。刚上大一的王继军看到消息后,对其中的细节产生了疑惑,比如为什么张小波被抓以后,还有女青年执迷不悔地给他送衣服。那时,收录着张小波诗歌的诗选在中文系同学中间流传,里面写着,“钢铁这样炼成的,留下一条内裤叫记忆,钢铁这样炼成的。”风气好似刚刚打开,又仍然严厉,这是王继军对1990年前后的印象。 几年后,他成为中国最重要的文学期刊《收获》的文学编辑,而这则消息的主角、张小波在出狱后也凭借畅销书《中国可以说不》成为国内最早成功的书商之一。1988年,作家冯骥才去中国美术馆参加首届中国现代艺术展开幕式,看了一圈“荒诞不经”的展览。之后返回天津家中时,已是吃年夜饭的时间,在饭桌上他对妻子说:“我觉得一切都在变了。”虽然说到“变”,但他其实自己也没想清楚究竟什么在变化,只是觉得一切都不一样了,他觉得自己抓不住生活了,也找不到自己的读者了。在两年后的一篇文章里,冯骥才几乎是掷地有声地宣称道,一个时代结束了。“新时期文学这个概念在我们心中愈来愈淡薄。那个曾经惊涛骇浪的文学大潮,那景象、劲势、气概、精髓,都已经无影无踪,魂儿都没了,连这种感觉也找不到了。何必硬说后新时期,应当明白地说,这一时代结束了,化为一种凝固的、定形的、该盖棺论定的历史形态了。” 1991年春节前夕,余华从鲁迅文学院的第一届研究生班毕业,成为嘉兴市的专业作家,分配到了一套30平米的房子。他在这栋房子里写出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而在刚进鲁院时,他还沉浸在古典小说的氛围里,发表的小说是《古典爱情》和《鲜血梅花》,在当时《人民文学》杂志编辑朱伟的回忆中,余华还“带着海盐的习气,手插在牛仔裤口袋里,耸着肩,叉着腿”。1990年前后,王继军对犯着流氓罪的诗人感到新奇,冯骥才在中国现代艺术开幕式上觉得迷惘,余华才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长篇,而当时他们并不清楚1990年代会发生什么,又会怎样改变中国的文学。在上世纪90年代,许多畅销的文学作品纷纷登上电视荧幕,反对主流的边缘人也已经喊出他们的口号,70后作家初登舞台,人们面对万象纷呈,说“90年代是多元的”,“90年代是无名的”。就像不善言辞的作家林白,在一次笔会中说,“现在还说不清它是什么样的时代,但我觉得我比较喜欢这个时代,这个时代容忍和容纳了我的小说……我热爱90年代,感谢90年代。”10年之中,当局者迷。似乎总要在时光流转之后,当时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感受才会逐渐变得清晰。作为上世纪90年代文坛的亲历者之一、曾经的《东方文化周刊》主编、现在的《小说选刊》副主编王干,在世纪之交写下对1990年代的总结,他在《90年代文学论纲》一文中将1990年代称为一种“过剩文化”(美国马克思主义批评家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提出的理论),并将1990年代的文学称为主导文化中派生或分裂出的碎片。——无论1990年代多么纷繁多元,1990年代仍然带着1980年代的余温,不仅主要的作家都来自1980年代,连新出现的文学现象也可视为1980年代的剩余和分裂,在1980年代文学生产过剩之后,1990年代文学出现了许多困境和闪亮的碎片。“80年代一些重要的作家依然是90年代的重要文本,王蒙、贾平凹、铁凝、王安忆、莫言……等人都完成了他们的重要作品,他们都拿出令人信服的长篇力作,而这些力作都是他们在80年代写作的一种凝聚或裂变。90年代新出现的韩东、朱文等新生代作家则是马原、徐星这些80年代先锋派在新的历史情境的孳生和繁衍,像陈染、林白等女性实际上扩展扩大了80年代张辛欣、刘索拉那种极端的情绪。作为90年代文学代表人物的王朔的思想在80年代亦已形成,并没有什么发展,只不过在90年代有了传播的空间和更多的受众。”在1990年到来之前,冯骥才预言一个时代即将终结。与冯骥才不同,王干认为文学在1990年代并没有中断,1990年代是1980年代的剩余和分裂。在界面文化对诸多1990年代文坛人物的访谈过程中,发现事情往往是两者合一的。在这十年中,文学热无可置疑地退潮了,正是在退潮中,文学呈现出多元分裂的样貌,尤其是,涌现出许多文学个体,他们下海经商、从单位辞职下岗,与主流文坛一拍两散,最后逐渐淡出、远走他乡或是持续创作,而他们的影响却一直延续至今。我们采访了作家周梅森、韩东、棉棉、林白、编辑魏心宏、王继军,学者何平等人,从畅销写作、断裂一代和私人写作三则,切入1990年代的万象纷呈。畅销的个体:从“王朔热”到周梅森王朔热1985年底,作家徐小斌参加《十月》杂志组织的一个会议,会开完了准备吃饭的时候,一个身着军装的年轻男孩主动过来找她,这男孩给她留下的印象是“带点儿北京男孩特有的坏劲儿”、“(说话)连珠炮似的”,还有点儿“人来疯”。男孩小声问她,“你是徐小斌吗?”得到肯定答案以后,他又问,“是你写的《对一个精神病患者的调查》吗?”徐小斌说是。男孩笑了一下说,“哎哟哥们儿当时就想,中国还有人能写这个呢?!”之后,他就侃开了。这个男孩就是王朔,他和徐小斌从会议结束一直聊到宿舍间,从王朔的《空中小姐》聊到亨利·詹姆斯的《螺丝在拧紧》,最后彼此留下了地址和电话。那时王朔还住在复兴路83号院,用徐小斌的话说,“那个院儿里出人啊!”除了王朔,张辛欣、沙青等人当时都住在那个院儿。这时的王朔才刚刚开始全职写作不到两年,他的创作高峰期还没有到来,广为人知的《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要到次年才会发表。进入1990年代,“王朔热”才真正兴起。在1990年代文学热逐渐退潮,纯文学日益边缘化的情形下,作家队伍产生了分化,王干在《90年代文学论纲》中写道,“(他们)有的下海经商,告别文坛了;有的去搞通俗作品写作了还有一些作家加盟影视,借助大众传媒来发挥作用;当然更有一些作家坚持严肃的文学道路……关键的是他们不可能再重复80年代的那种写作状态了。”在多种生存策略中,王朔选择了商业化之路。其实早在1980年代,他就开宗明义地说,“我立意写小说,的确是想光明正大地发点小财”,他还说,“我觉得文学应当有两种功能,纯艺术的功能和流行的功能。而我总试图找一个中间的点。”他如此在乎摆脱穷酸作家的形象,跟他的经商经历有关。王朔是第一批跑到广东沿海倒卖东西的倒爷之一,他还在医药公司做过营销,跟朋友搞过家电,合办过饭馆,经商失败后,他也过过一段跟妻子去饭馆担心结不起帐的日子。作为没有公粮可吃的文坛“个体户”,他清楚地知道,“好东西生产出来,不会卖什么也不是”。1991年,王朔写了一百多万字的小说,第二年,他就经历了一场精神危机,一个初夏的中午,他要去吃饭,经过东三环西坝河副食商场门口,一下子腿软了,“我这儿干嘛呢?我这就算活出来了?”他要改变,书和其他商品一样,也必须要“卖”才行。而要“卖”,就必须打响王朔的这个品牌。怎么打响品牌呢?王朔想到了电视剧。王朔的朋友中,最早意识到大众文化时代到来的是北京电视艺术中心的郑小龙,那时他们的电视剧已经屡次制造了轰动效应,1989年,郑小龙找到了王朔,说要做一部电视剧,低成本,四十集,这就是后来的《渴望》,这让王朔初次领略了大众文化的可怕煽动性。电视剧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期,王朔注意到,“小报上全是电视剧的鸡零狗碎,流行音乐也要借助电视剧才能流行”,作家王朔也选择了电视剧,他把电视剧当成给自己打广告。1992年一年,他见够了两三百名记者,频率极高地发表言论,至于最后拍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混个面熟。他先后参与了《编辑部的故事》《爱你没商量》《海马歌舞厅》等影视剧的编剧工作。他自己明白,这些为影视剧的写作,纯属混饭吃,没什么好说的,说毫无价值也无不可。与此同时,他的图书销售每本均破十万大关。《王朔文集》印了二十来万套,而盗版高达两百多万套,这套书赚到的钱让华艺出版社买了一辆奥迪,而责编金丽红此后也成为出版界的重要人物。这套四卷本的文集还开创了一个先河,华艺出版社应王朔要求,对这套书实行的是版税付酬制。但是当王朔提出要拿10%的版税的时候,金丽红还是感到非常惊讶的,在此之前,出版社对中国作家只支付稿费,没有版税这回事。多年后,当王朔因为王子文的官司一事再次回到公众视野接受媒体采访时,作为“中国版税第一人”的他回忆起往事时说,版税这件在今天看来很合理的事情,那时候的自己却被认为是拜金主义。“我当时是一穷二白,我们复兴路那一带在衰落,整个阶级在下降,我一个月挣36块钱……必须往上爬,当时那个气氛下,大家好像一谈钱就很俗,我认为公开谈钱没有什么,当然金钱也不是一切了,这都不冲突。”王朔说当时自己落了个最贪财的作者名声,所有出版社都不愿意给版税,“当时我觉得这帮人太讨厌了,你们是公益事业吗?”因为王朔,很多中国作家才开始获得版税,萧乾后来说,“王朔给中国作家松绑了。”《王朔文集》收获的不仅仅是市场上的成功,王朔的黑色幽默和痞子文学开始大行其道。那时,几乎左右的书摊上都有王朔的作品销售,他也成为了当之无愧的畅销书作家。据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洪子诚分析,《王朔文集》在1992年的出版,改写了当代有关经典作家文集编辑出版的成规:在五六十年代,有资格出版文集的作家,是经过严格筛选的有定评的经典性作家,如郭沫若、茅盾、巴金、叶圣陶等不多的几位。”《王朔文集》,其中纯情卷包括《空中小姐》《永失我爱》《一半是火焰 一半是海水》,谐谑卷包括《顽主》《一点正经没有》等。批评家南帆在2001年的《大众文学的历史涵义》中写道,随着大众文学在商业社会中得到定位,“印数和版税比例规范了作家与商业机构的利润比例之后,读者就是市场的主角了。”大众的身份被界定为消费者,他们可以用拒绝购买来否定作品,这种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将压缩文学的功能——大众文学不再承担启蒙、教化的责任,只是提供娱乐性消费的功能,经典体系内的文学作品也都将受到挑战。如南帆的分析,读者选择了王朔,购买了他的作品,而“王朔热”的现象,也引起了知识界对王朔“文化堕落”的批判,媒体将王朔列入大批判选题规划,占有权威地位的报刊规定不准在版面上出现他的名字。谢冕也将王朔称为“中国最媚俗的作家”。甚至有有评论家将“王朔热”的出现,称为“严肃文学被轻视后而形成的假繁荣”。王蒙则撰写《反对崇高》,为王朔的“痞气”辩护。1990年代“人文精神”的争论、“大众文化”的争论、知识分子的争论,无不与王朔有关。以作家的角度观看,王朔的存在也不容忽视,韩东在1994年与王干的对谈中,将王朔列为能够左右公众趣味的小说家——他的理想在公众中实现,这种作家,与另一类对其他作家有所启发的小说家,比如马原全然不同。 林白在她的虚构回忆录《玻璃虫》里,也多次提到了王朔,写到她当年作为广西电影制片厂的文学编辑去北京找王朔,还在大会上遇到急切见到王朔而不得的女粉丝,真真假假,难以辩识。面对知识界和文坛的批评,王朔也要占领舆论高地。1993年,王朔在《王朔自白》中表明自己绝对不是知识分子中的一员,“因为我没念过什么大书,走上革命的慢慢道路受够了知识分子的气,这口气难以下咽。像我这种粗人,头上始终压着一座知识分子的大山。”又说,知识分子是现实中最失落的那群人,因为他们失落,所以才要群起而攻,“我觉得咱们中国的知识分子可能是现在最找不着自己位置的一群人。商品大潮兴起后危机感最强的就是他们,比任何社会阶层都失落。”几年后,他又说,“假使我现在仍然对知识分子时有不敬,并非针对任何人,而是出于对自身的厌恶。”“王朔热”中体现出知识分子群体的分化,1994年学者王一川在《从启蒙到沟通——90年代审美文化与人文精神转化论纲》一文中分析道,1990年代文化领域的其中一个发展趋势就是精英知识分子转向大众文化领域。据批评家李洁非观察,”新生代小说“基本已经不看重小说作为知识分子意识形态载体的神圣性,并不耻于使其文本形态接近商业性”, 也同样适用于描述王朔从知识分子身份抽离、贴近大众消费的写作姿态。王朔对文坛、知识界和图书市场的影响不止于此,如果我们将他与新世纪的知名书商、现在的果麦文化董事长的路金波联系在一起,就会发现“王朔热”几乎是畅销书的启蒙导师了。路金波说,“大部分出版商都是知识分子,他们会给知识分子出书,不用我再来掺和了”。王朔和路金波二人之间也确有合作,2007年,在王朔暌违文坛多年后,路金波以“一字3美元”的价格出版了《我的千岁寒》(号称稿酬375万元),王朔也与韩寒、安妮宝贝并列,成为路金波旗下最具有商业利益的大牌作家。回到1990年代,抛开知识分子与大众关系的变化,或者知识分子心态在商业大潮中的失衡,更深层次地,王继军认为,大众与精英文化 “互相嫉妒”出现了。“80年代的精英在小圈子里获得认可就可以了,对于大众文化的流行是不在乎的,因为不会有威胁感,后来这之间就互相混同了,精英也要面对大众,也会以严肃文学的标准批判大众文化。这一直影响到后来对于韩寒、郭敬明的批评。” 1990年代,论走红,王朔早早走在周梅森之前,但是这两位作家的境遇却惊人相似,虽然题材、风格远不不同——与王朔一样,周梅森也经历了从严肃小说家到大众畅销作家的转型,通过影视剧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也同样招致了文学圈的批评和隔离。不同于王朔的是,周梅森从90年代到新世纪仍然持之以恒地写出长篇,并在去年收获了“创十年国产剧史最高纪录”的《人民的名义》,这部小说,据周梅森所说,从1990年代就开始酝酿了,也可以说,我们在2017年所看到的电视剧和小说,仍带着90年代的强力颤音。 周梅森1990年代,周梅森从一位历史小说作家,变成了一个炒房者、炒股者和政治小说家。他早期的作品曾被冯牧称赞为“大有茅盾当年写《子夜》的气魄。”在90年代,周梅森先后写出了《人间正道》《至高利益》《中国制造》等小说,《人间正道》陆续发行了10万册,《中国制造》一年内重印27次,这些作品先后由他本人改编成了电视剧,还获得了金鹰奖等奖项。而在此前,他的历史小说最多只能印1万册,改编的影视剧也远称不上成功,许多都烂在了片库里。“全赔完了。”2013年的一天晚上,周梅森跟他母亲这样说。他有个哥们儿向他借了许多钱,公司破产了,哥们儿把他的全部财产质押,1亿5千万全赔进去了。后来,这个案例被写入了《人民的名义》一书,变成了蔡成功大风厂破产案。“还好这个朋友没有逃跑”,如今案子开庭,周梅森说,他要求公司清算,“估计还能找回来七八千万”。在南京河西的家中见到周梅森时,他说自己现在耳朵不太灵光,所以对他讲话要大声点,“最好要像吵架”。他的现实生活也确实喧嚣,四十年来,他忙着拍电影、拍电视、买房、卖房、炒股,接受采访的那段时间他还在忙着《人民的名义》第二部《人民的财产》的开机筹备,同时还卷入无数的官司风波之中,就在采访的前一天,《人民的名义》再被诉抄袭”话题高居微博热搜榜前列,而他本人却没有出庭。他的书房里有许多奖杯,水晶的,镀金、铜制的,见证着他的畅销与成功,他也引以为豪,但是这里面却没有来自文学界的认可。周梅森与《人民的名义》有评论者认为,周梅森的小说属于“问题小说”之流,写作也属于比较粗陋,更接近新闻而不是小说。王继军认为周梅森的成就感建立在重大的题材和巨额发行量之上,“《中国制造》之后,周梅森的图书销量变大,他就真的就感觉自己是一个非常重大的作家,就继续处理这种重大的题材。”不光评论家的意见如此,南京作家叶兆言也曾在一次采访中,没有点名道姓地评价反腐小说的意义,“你认为反腐小说跟黑幕小说区别吗?反腐小说没有诲淫诲盗的危险吗?如果反腐小说真的可以反腐,那就说明你还是不相信法制。”即使在本地文学《钟山》杂志历年目录中,也基本见不到周梅森的身影。 与王朔要摆脱穷酸作家的动机相似,周梅森将自己的动机明确地称为“想发财”。“你们热爱文学的时候我做生意去了,当房地产法还没有时候,我已经开始盖房子去了,至于我的选择对不对,只有我自己知道。”周梅森讲话时,青筋暴出,声音极大,显得情绪激动,有时还会用手指敲击自己家的茶几桌面。“那么究竟对不对呢?”我问他。“事实证明,我是对的,你说我想发财,对,我是想发财,我是一个从基层贫困的最底层冲出来的作家,我对贫穷有刻骨铭心的记忆,我当然想改变自己的贫穷的面貌,这有什么可奇怪的?有什么可指责的?”如许多同辈人一样,周梅森习惯于将每个人生时段的重要选择与与中国的政治大事件挂钩,此段和彼段之间都存在着由大事件震裂造成的鸿沟。他生于1956年,将自己的童年称为“乌托邦似的笑话时代”:儿时遇上大饥荒,打记事起从来没吃饱过肚子,麻雀从天上掉下来,他“把毛拔拔就吃了”。 文革时期,他从三年级辍学了,成为一株无人管脚的“野草”;复课之后,徐州煤矿响应许世友的号召,徐州矿务局干部学校附中让初中生下矿干活,他也半工半读,每个月挣上9块钱,混迹于人员复杂的矿井之下,听着老矿工的村言野语男女之事,变成了一个少年矿工。他人生的重大转折都来自于政治变革。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他从一个煤矿工人变成了一个文学杂志的编辑,继而成为一个作家。1979年,他在南京《青春》杂志社担任作家。1983年,《沉沦的土地》在《花城》杂志发表。1985年,他就已经成为了江苏省作协创作组专业作家。然而在90年代前后,周梅森没写过任何东西,选择了下海炒房。他找到了山东的作家矫健,带着所有的稿费所得十三万块钱,一起去了广东淡水大亚湾。有评论者将他此举解读为,“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中心化对80年代的文学中心挤兑的结果”。那时连房地产法都还没有出台,他们就在邮票大的土地上盖房子。自己买地自己盖房,每天在工地上戴着草帽干活,在几十平方米土地盖上六七层。盖房子不但没帮他赚到钱,还让他亏了钱。“人家王石盖房子盖出来一个万科,我们盖房子盖的是个鸡窝。” 他认为1992年邓小平发布的南巡讲话,就像改革开放的号令一般,帮助他强力扭转了命运。这次讲话对于整个文学体制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有学者说,南巡讲话之后,不仅市场、股票、私有经济、资本运作这些充满风险的事物变得合法了,80年代延续下来的文学体制、文学生产与价值观念的体系随之也变化了。周梅森1991至1995年发表的三篇中篇小说结集为《中国往事》出版,此书的文案写道,“本书虽然讲述的是中国旧事,但其人其事,却让人感到无比熟悉;其智其谋更让您受益无穷”,完全暴露了文化消费时代的特征。——他的历史小说,此时已经告别了严肃庄重,被消费市场所吸引。1995年,周梅森重新回到文坛,这时候的他,在商界浸淫了两年,也在文坛混迹多年,决心重新关照现实。“一个当代作家最终是无法回避自己置身的那个时代的”。 他思考着,觉得自己缺的是一个从政权内部机制来观察政权的视角。“我为什么关心政治?因为政治影响到我,我不关心它,他就来关心我。”在《南方周末》的一篇访谈里,他承认要去“做官”是因为有官瘾。“谁不喜欢权力、渴望权力呢?首先我有这个想法,关心权力,也希望弄点权力试一试,看看咱能给人民造就一番什么样的事业”。在访谈中,他没有说到对权力的渴望,只是说,当时他和党组书记说了挂职的想法,对方答应了。在挂职之前,周梅森说他对官员根本没什么好感。他要去挂职的消息一出,也有很多作家觉得奇怪,问他,“你怎么跟他们搞到一起了,脑子坏了吗?”江苏省委任命他为徐州市人民政府的副秘书长。开头,他负责帮秘书长搞接待,具体工作就是天天喝酒。徐州位于交通要道上,彼时适逢水电路大建设,各方面人来人往,周梅森面对的是每天晚上五六桌七八个地方。他说,“你不要认为是好事,”那个时候招待用酒没有什么茅台的,用的都是地方的各类地方酒,一天好几场,他觉得实在吃不消,要从接待的岗位上退下来。挂职不跑接待了,周梅森就跑基层,想看看基层的新鲜事儿。有一次,他在去一个县里的路上,一辆警车从身边呼啸而过,辨认出警车的车牌号属于徐州市里,判断出了事情,就让司机开车跟着警车追过去。到了地方,警车也注意到了周梅森的车牌号,一看就知道来了政府领导,就要跟作为市里领导的周梅森汇报当地发生的极端教会闹事的情况。这段基层体验的直接成果是《人间正道》,这部小说也成为了周梅森的转型之作,确定了他之后政治小说的路子。有研究者称,周梅森的转型与小说出版后引发的风波有关,《人间》出版后,有四十来个厅局级干部要联名状告周梅森以及封杀他的小说和电视剧,这激怒了周梅森,也促使他对于政治产生了更大的兴趣,他说,如果没有这个“对号入座”的事件,没有这种文学切入现实的体验,他也许还会再回去书写历史小说。说到转型,周梅森并非孤例。同时期的纯文学作家也在陆续转型。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和格非的《欲望的旗帜》同期刊出,都不同程度地体现出作家由先锋向大众转变的痕迹。“当年的《许三观》写得很巧、很成熟、很成功,而同期格非的《欲望的旗帜》就结构来说有僵硬的地方,但这种僵硬有个人探索的痕迹,并非将个人屈就或妥协于集体叙事、妥协于更容易的表达。 ”王继军说。在周梅森的《人间正道》里,他对于现实政治提出的问题是,“不干是最大的腐败”。据他观察,那个时候,干部升官论资排辈不愿意干是很普遍的现象,“乱作为的没有,不作为懒作为的大量存在,宁愿不干也不干错。”懒政干部的形象,在之后的作品里也有体现,在《人民的名义》里化身为喜欢看星星、被李达康连降三级的光明区区长孙连城。这本书在周梅森挂职后半段的三个月写完,那时他还要做接待工作,早晚徘徊于酒桌之间,他说,书里面充斥着市政府接待宾馆酒精的味道。而徐州当时的基础设施还有种种矛盾也化身在之后的作品里,这也影响到了后来他写《人民的名义》。上世纪8、90年代,许多作家采取规避政治的写作,比如刘震云、刘恒的“新写实小说”就是通过零度情感、原生态的方式来避免与政治产生直接关系。周梅森恰与此道逆行,他用宏大叙事的角度、代言人的姿态、忠奸对立的经典模式来书写政治变革、经济发展等国家大事,抓住时代浪潮中的重点话题加以渲染,不仅有官场生存图景,还有股份制企业改革、股市风云变幻。如此转型,引发了评论者对他诸如迎合主旋律、失去自我的质疑,而他自己更看重的是文学对政治的直接影响,“我不关心政治,政治就来关心我”。就像王朔的书是因为电视剧火起来的一般,《人间正道》也改编成了电视剧,周梅森也第一次做了编剧。《人间正道》首印3万册,在电视剧的影响下,加印到10万册。此后,赶上1997年香港回归,周梅森接着做一部以香港为题材的电视剧。周梅森提出要去香港体验,拿了1000港币,住在三联书店的招待所里,玩到一看到大厦就厌恶的程度,写出了《天下财富》剧本,之后出了小说。即使在畅销的《人间正道》之后,《中国制造》起初也不被看好。《中国制造》开头分为两期发表于《收获》杂志之上。当此书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时,社长跟周梅森说,“官方评价很高,市场是没有的。”但首印8000册一上市就迅速销空,第二次加印5万册,电视剧改名叫做《忠诚》播完之后,一年多时间发行27万册。后来,《至高利益》和《绝对权力》也都卖掉了50万册以上——但如果与《人民的名义》发行量200万册相比,这个数字其实没有那么惊人。“我从来没有把文学当作发财的工具,但是文学让我发了财了。”周梅森说,凭借畅销作品和作品改拍的电视剧,他在90年代末成为了“最早实现财务自由”的中国作家之一。一方面,周梅森将目光投向全中国的现实,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周梅森自认对文学界的“偏见”认识得非常清楚,他作品的反响也主要是来自于政治社会,不是来自文学界,比方说《人间正道》提出的“懒政”,《绝对权力》提出的“职位含权量”, 而贯穿众多作品中的最为重要的问题,就是反腐。另一方面,对于他文学方面的“堕落”争议也甚嚣尘上。评论家何平认为,周梅森的小说在风格上跟江苏作家构成了一种审美反对的关系。周梅森叙事上的粗陋也饱受批评。《收获》曾用六期发表过周梅森的三部小说, 《中国制造》(1999)《 国家公诉》(2003)《 我主沉浮》(2004),共有一百多万字,与周梅森同年发表的作品还有阎连科的《受活》(2003)和阿来的《随风飘散》(2004),之后却再与他毫无关系。面对纯文学圈的批评,就像王朔当年的反对一样,周梅森的反应也非常激烈:“你说中国文学变成这个熊样,你有没有责任?他们不鼓励文学面向社会面对社会真相,不鼓励文学走向现场,他们所谓的纯文学远离人民,远离时代,远离老百姓的疾苦,”周梅森说,主流纯文学都是奔着卡夫卡、马尔克斯那些大师去的,不屑于写他写的这些东西。从王朔批评知识分子,到周梅森怒骂主流文坛,这好似又呈现出知识分子内部的分化。而事实远比主流vs非主流的对立更为复杂,周梅森仍然担任着江苏省作协副主席的职位,“他们”是谁?“我们”是谁?他可能没办法回答清楚。如果说,1990年代的作家分流中,王朔、周梅森们勇敢地脱离纯文学一头扎进商业大潮,并与知识分子划清界限,他们的畅销一直影响至今;韩东、朱文这些身居南京的作家们,就是在聚会、酒局、饭局的一次次聊天中互相取暖,守住“底线”。断裂的个体:南京作家群和断裂运动南京作家群在1980年代,圈子文化曾一度流行。 比如北京的李陀家,那个乱糟糟的、并不大的空间,就被视为朋友间的“民间作协”,李陀家孕育着文学从圈子聊天向公共领域发展的生机,像阿城的名篇《棋王》就是从一次涮羊肉中吃出来的。 “那时候,人们没有什么privacy(私人空间)的概念,这恰恰是‘公共空间’形成的条件。”在回忆中,李陀认为这种“小圈子”文学是新旧交替时代的产物。当时,人们对“集体主义”存疑,却仍将写作视作“集体事业”,所以组成了无数的“小圈子”、小团体、小中心。彼时在《人民文学》做编辑的朱伟记得1980年代没什么“privacy”可言的情谊,他写道,那时候人和人之间彼此很近,骑着自行车,不用打招呼,说到就到。在李陀家这个“中心”以外,朱伟还标识出了80年代北京文学地图的其他“散点”。这些“散点”不光是地理上的坐标,还是情感上的联结点。他这样写道:“那时,我和何志云住在白家庄,张承志住在三里屯,李陀住在东大桥,李陀坐两站公共汽车就到我家了。郑万隆住东四四条,史铁生住雍和宫大街,阿城住厂桥……”圈子中的交流的亲密无间,现今看来有些不可思议。有次,张承志半夜十二点敲开李陀家门,就为了找一本杰克·伦敦的半自传体小说《马丁·伊登》,来帮助他的《金牧场》写作。李陀马上穿上衣服帮张承志找到了书,还坐在一起聊了聊《马丁·伊登》的写作调子。而进入90年代,这样的亲密情谊逐渐消退了。李陀发现,从1990年代中期开始,就不能再像80年代那样说谁的作品写得不好、有毛病了,因为听到批评,“人们的那个脸色已经不一样了”。进入1990年代,圈子文化并没有在中国大陆完全消失。在上世纪80-90年代,南京青年作家从全国各地来到南京学习或工作,韩东、朱文、鲁羊、李冯等一批作家集聚在一起,喝酒聊天、同声应气,有事没事就聚在一起。这群作家和诗人当中的“大哥”韩东,在1980年代中期发起了《他们》。“他们”和“非非”“莽汉”一样,是“第三代诗歌运动”的潮流中涌现的浪花。《他们》不光是诗刊,第一期上还刊有顾前、苏童和马原的小说。自那时起,这群人中的一些人已经了友谊交往。小海在《关于<他们>》一文中讲述了八十年代中期 “他们”一群人交往的地点:“主要是蓝旗新村韩东、小君夫妇家,然后是南大中文系的宿舍,乃顾(顾前)、李娟娟夫妇家,有时也去苏童执教的南京艺术学院,也定期、不定期地去九华山、鸡鸣寺和鼓楼的茶馆聚会,大家见面总要拿出新写的作品出来交流并供批评。西安的丁当、西藏的马原、济南的普珉、上海的王寅、陆忆敏夫妇都来过,朋友们见面常常是通宵达旦谈诗、聊天、像过节一样。”“他们”圈子的影响更扩大了。张生在1991年到达南大攻读当代文学的研究生时,他的下铺是李冯,他们有一次在宿舍里偶然聊起了文学,从海明威、马尔克斯聊到卡夫卡,聊得十分投缘,经过李冯的介绍,张生也见到了南大毕业的小海还有吴晨骏。吴晨骏的工作单位也离学校不远,他也会在休息时间过来和李冯下棋聊天。通过李冯,张生又认识到了韩东。张生将韩东称为“老大哥”,因为他是78级的,比他们都大,把他们都都当做“小兄弟“看待,张生认为韩东很有“亲和力”,很会鼓舞年轻人,也为这些文学学徒们示范了作家的模样与生活。南京作家们的聚会地点从私密的宿舍转移向更公共的酒吧、咖啡厅,像是“半坡村酒吧”就是他们经常会去的地点,这是一家位于南大附近的青岛路的餐厅酒吧,旁边还有万象书店和雕刻时光咖啡店。在当时,他们并不知道那些相聚聊天会对自己有什么改变,张生一次访谈中说,“想起在南大晒太阳,瞎扯聊天,我们想不到我们会成为作家。”“老大哥”韩东率先从体制里走出,他从南京审计学院辞去教哲学的教职后,把从《今天》挣到的全部稿费9000元都拿出来,买了一台电脑,兼容机,黑白的。然而在这之后的一整年,他只挣到了90块钱——那是一篇刊在《作家》上的对谈,稿费180元,他跟朱文一人一半对分了。不过那时候,他倒不觉得特别怎么样,因为大家都差不多穷,就连日后扬名的苏童那时候也是个“穷光蛋”。“他到我家,我还会让他帮忙去换煤气。直到苏童收入愈来愈高,韩东才逐渐意识到,两人现在在经济上“至少有上百倍的差异了”,这当然是后话了。跟韩东比,作家顾前的境遇显得更为边缘。自上世纪90年代从一家台湾公司离职之后,顾前就一直保持自由无业的状态,如今已有20余年。最初,他独自住在一间老房子里,房间遍布灰尘,沙发上有一个大洞,屁股刚好可以“卡在里面”,他就一直坐在坑里,也从没想过去补上这个洞。韩东和顾前的境遇,或许可以印证1990年代的作家身份的变化,他们不再是80年代文学的代言人和启蒙者,而重新成为了生活中的人——而就像张生在李小杰的访谈中所说的,写作者不是在90年代才变成“普通公民”的,写作者本来就是“普通公民”。 韩东和苏童,虽然都在南京,彼此还有交往——苏童曾在《他们》的第一期中就发表了《桑园留念》,也曾为顾前的小说《萎靡不振》写序,却实在属于不同的写作圈子,在韩东看来,这是因为“精神的不一致”和趣味不同:苏童是本分的,而他自己不是分的,正是这种区别,最终导致了后来的“断裂”运动。 圈子的形成,在韩东看来,是非常自然的。因为初入写作的人是非常寂寞的,他们可以从圈子中获得写作认可,并了解自己到底有没有写作的才能。“文学从根本上说乃是一件虚妄之事,但你并不可能抱着如此虚无的认识去从事写作、踏上写作之路。你得认为这件事高级或者高尚得足以让自己投身进去,你得认为自己的才华足以在这件非同寻常的事情中得以彰显。如上的认识只有从别人处而来,从圈子里而来,并不能如功成名就以后从大众的接受以及名利的回报处而来。”韩东写道,“写东西的人形成圈子是很自然的。 ‘诗可群 ’,意思是通过写诗大家可以彼此结交,过一种与诗有关或者以诗为借口的特别的生活。” 在鲁羊的记忆中,他经常会和当时《钟山》的编辑王干聊天,聊一下午,什么都聊,“聊到最后,我们哈哈笑起来,我们就像文学青年一样……我想起那是一个热情的时代,很短的一个高度热情的时期。”南京作家们以“诗”为借口的特别生活反映在他们的作品里,他们的不少小说直接书写生活中的朋友聚会场面。比如朱文《我们的牙,我们的爱情》里讲的就是朋友几个人在古南都饭店吃自助餐后去酒吧的一次聚会,人物和故事由聚会中的聊天和反应烘托出来。鲁羊的小说《黄金夜色》写的是一次相聚的夜晚,大家喝多了,讨论诗歌和女人,“我和我的朋友们走到哪儿,做什么事,喝酒唱歌打嗝放弃,又是也捂着嘴笑,咧着嘴哭,都不为了什么。我们找到谁,寒暄用语通常是没事没事,就找你玩儿。”最后醉醺醺地去大学校园逛了一圈。在顾前的小说里,也经常出现牌局、酒局、饭局的场景,一次牌局的主题可能是出轨和女人,另一场饭局的话题就是失业和发财。作为一个群体,南京作家群在全国文坛中也显得瞩目。1994年,钟山杂志社和《文艺争鸣》推出了“新状态文学”,《钟山》密集发表了韩东、朱文、鲁羊的十五篇作品。“新状态文学”之后,他们作为一个群体才有了全国的影响力(韩东在李小杰的访谈中语)。同年,《花城》主编朱燕玲来到韩东家组稿,韩东讲述了新栏目的想法,并向她推荐了身边那个“沉默的年轻人”朱文。《花城》的新小说栏目由此发布了韩东、朱文、李冯的专辑,并配发朱伟的解读。《花城》《钟山》之外,韩东还向《收获》的程永新推荐了朱文,程永新在《收获》发表了《小羊皮纽扣》。1990年代中期,李洁非在《新生代小说 (1994-)》中首次提出了,“南京青年作家群”的概念,与北京作家群并列共同作为新生代作家的两个主要分支,但没有做具体阐释。李洁非认为,这些“新生代作家”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以后,他们与50年代出生的作家是不同的,他们面对过五花八门、光怪陆离的文学观念,而20岁上下就大量阅读过欧美文学作品,他们的题材向城市转移,并在作品中书写直截了当地物欲横流。 而《收获》的编辑王继军在采访中表示,韩东、朱文、李冯这些人构成了1990年代有价值的写作方式,比起先锋和新写实主义,价值在于他们的写作提供了“个人面对现实的感受”,相比鸡毛蒜皮的新写实和空中楼阁的先锋写作,他们真实地描绘了对于个体在现实崩溃时的真实感受。这种卑微个体的崩溃感受在中国文坛此前是非常少见的,或者如郜元宝所说,“诗人韩东和朱文90年代初同时转向小说,文坛从此多了两个怪物。……(他们)将收入眼底的一小片现实加以诗化,宁愿为一种卑微浑浊的美学耗费生命。”不管是城市中的欲望横流,还是新时期的崩溃式的感受,《我爱美元》都可以作为一则范例。《我爱美元》写了一对父子共同去嫖娼的经历,并赤裸地写出对金钱的畸恋,“我们都要向钱学习,向浪漫的美元学习,向坚挺的日元学习,向心平气和的瑞士法郎学习,学习它们那种绝不虚伪的实实在在的品质。” 王继军评论说,这种对父亲、性爱的亵渎里有一种真实的不满和愤怒。“这个写法既不是对鸡毛蒜皮的现实的全盘接受,也不是说对现实隐忍,而是保留了底线。就像《局外人》一样,这个人也糊涂地做了许多事情,但是他就是不说假话,不信上帝,他保留了底线。”朱文《我爱美元》与“断裂丛书”《人民到底需不需要桑拿》1996年,《新民晚报》对《我爱美元》进行了批判,刊出了名为《你是流氓,谁怕你》的文章,将朱文和他的小说评价为具有“流氓习气”,此后,南大丁帆、王彬彬、费振钟也在一篇文章中,对于韩东和朱文的小说进行了评价,称,“不能因为小说是‘不道德’的,就把‘脏’合法化。……这些作家的写作,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私人’的‘性’的生活上的。”断裂运动当韩东从诗歌转向小说,他发现成为小说家的道路是有规律的,“虚席以待”,基本上都是先是发期刊,再是出版成集,再成名成家,许多作家都是这么成长起来的。放眼文坛,余华、格非、王安忆,他们先后发表作品的期刊,比如《收获》《上海文学》《北京文学》等后来也成了他们的“娘家”,余华在2017年《收获》60年庆祝的会议上公开地将自己的成功归功于《收获》杂志。韩东觉得这条路太规矩了,文坛也太和气了,已经到了令他窒息的地步。“简直是一步一步虚席以待。”韩东说,在这样的环境里,所有人必须抬着混,没有相反的意见,不允许表明自己的观点,或者对权威的不满。韩东的记忆中有许多次争吵,比如90年代末卫慧和棉棉的纷争。“卫慧和棉棉他们两个人打仗打得一塌糊涂,媒体叫她们‘卫生棉’还有‘卫慧棉’”,他还在中间拉过架,论证棉棉确实引领了卫慧的写作,结果又引来了尹丽川对他的批评,他觉得尹丽川批评他的文章写得很有才华,还在《芙蓉》上把文章发表了。还有诗歌界的盘峰论争运动,那是一次会议中的对骂,运用二手材料写作的知识分子和以生活为材料的民间写作互相骂了起来。还有一次,是他自己和南大教授丁帆的纸面争执。因为丁帆授意的一次批评,在一次作协会议上,韩东将自己写的“从工农兵学员到教授博导”(指丁帆)文章打印出来分给与会者,攻击性极强。“朵渔有句话,叫做不团结就是力量。人必须要吵架才能情绪激动,情绪激动才能爆发出问题。” 90年代南京半坡酒吧 图中人物由左到右依次为外外、韩东、小海、刘立杆。 图片来源:韩东供图出于对和谐文坛的反击,韩东和朱文组织了一次叫做“断裂”的运动。在鲁羊看来,“断裂”的发生是偶然的,有天半夜,“他们梆梆梆敲门,说有这么一个事,你说怎么样?我说挺好挺好。”“断裂”以问卷的形式进行,共有关于文坛的十三个问题,包括怎么待带“小说选刊”,《收获》是否能代表主流文学等等。参与回答问卷的人除了韩东、朱文之外,还有于坚、翟永明、林白、郜元宝等人。现在看来,许多回答都非常反叛,比如,问起作协,朱文说,“中国作协是一具在办公桌前还在开会、做笔记的腐尸”,问及《读书》和《收获》,张新颖说,“白领阶层价格不菲的皮包里可能就装着《读书》和《收获》”,更有意思的是,对于茅盾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奖的权威性,参与调查的大多数人都不承认。“断裂”运动之后,由楚尘主编的断裂丛书作为出版了。虽然韩东在此前的访谈中说,这个书系叫做”断裂”是临时想到的,但与断裂行为仍有些关系。丛书收入了韩东的《我的柏拉图》,朱文的《人民到底需不需要桑拿》。韩东说,丛书出版的原因之一是推出写了很多年却没有写出来的作者,比如顾前。开始这套书印了三五千册,也没有给作者稿费,加印了之后,作者才拿了稿费。而在顾前看来,这本书的出来是为了大家聚在一起好玩,他个人没什么想法,就跟有想法的人一起玩,至于与写作的联系并不紧密。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南京作家群圈子的存在以及圈子的松散。韩东的创作之路是从诗歌的办杂志开始的,他认为诗歌有小杂志的传统,而小说没有,所以他从根底上是与那些成名的作家不同的。他觉得贾平凹、莫言和张炜与自己无关,虽然是同代人,但几乎完全没有影响,就因为趣味彻底不同,“他们的东西我也不读,我也不试图读,读不进去。”正如他当年的宣言,“如果我的写作是写作,他们的就不是,如果他们的是写作,我的就不是。”他读到有些作家一写女人就是“白生生的,白花花的”,便觉得俗不可耐,“你要说不知道(女人的样子),你可以不写,你直接写脱光了不就完了,但如果你要写,就要写一些特别的经验和细节。”韩东说,他从许多中国作家的写作中都看不到任何新鲜的体验,虽然这些故事跌宕起伏、情绪激烈,架构也凌空蹈虚,一到具体细节就大而化之了,这让他受不了。 断裂是一次粗暴的、一次性的对主流文坛的叛逆宣言,在此之后,许多人的职业生涯都受到了影响,其中就包括韩东和朱文。其实在“断裂”之前,朱文还曾经带着自己的长篇代表江苏省去参加茅盾文学奖的评选会议,用韩东的话说,就是“登堂入室”过。朱文是这么对韩东回忆那次会议的,当时在那个会上有撒娇的、卖乖的,还有的说,“哎呀我们江苏写得多好你们怎么也不管我们”,轮到朱文发言,他说,“我不说,最后说你们非要我说,好,茅盾文学奖就是个狗屎,还很像月经,每年都要来一次。”“断裂丛书”之顾前《萎靡不振》与海力洪《药片的精神》韩东说,“他跟我转述的这个话,很可能夸大的成分,但事实上,后来确实就没再叫他去参加什么评选了。大家都知道你是异类,跟我们不一样,也不找你了,也不烦你了。”当时其实有不少没有那么激烈的人都被“裹挟”其中,比如写作《黄金夜色》的鲁羊,而我采访到的另一位参与过此运动的作家,也要求对“断裂”一节只字不提。 就连韩东自己也说,“放到现在,不会再做类似的事了。”他说。“但还是整个指向文坛的压抑状态。”2000年之后,朱文去拍电影了,李冯做了张艺谋《英雄》的编剧。王继军对南京作家群这样的转变感到惋惜,“这说明个人面对时代是非常艰难的,有的写作是与时代共舞的,而这几个人是要保持自己的节奏,那就会非常艰难。但是写不下去了就不写,这也挺好的,这是卖艺不卖身。”90年代 韩东、刘鼎、毛焰 图片来源:韩东供图现在,韩东还每个月从南京《青春》杂志领工资,因为不愿意去考一级作家二级作家,或者计算机资格,所以钱不多——他估计相当于科级待遇,但好在不需要做什么。他对自己的定位是文坛“局外人”。——他曾经从“体制”中脱离了,后来也没有进入商业写作,是属于夹缝中的人。反过来说,可能是到了90年代,才有成为“局外人”的机会。就如同鲁羊所说的,“真正称之为个体的人,我认为是90年代才开始的……不依靠任何组织的肯定,自己认为自己是作家的人。……终于到了90年代,人们可以不依赖任何组织发表文章。”而在王干看来,以韩东、朱文等人为代表的依靠稿费、处于边缘的自由作家,可能是1990年代的最大收获。更私人的个体: 林白的出现、棉棉的告别林白1994年,不光是韩东、朱文作品密集发表的一年,也是中国性别史上极其特殊的一年。1994年,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一经出版,就被打上女性主义的标签。次年,联合国世界妇女大会在中国召开。女性话题成为几乎街谈巷议的公众话题。这本书赶上了好时机,销售到了5万册。 在与林白的采访中,她说,“如果《一个人的战争》不是那个时候出,可能就不会那么受关注”,但是书卖多卖少,跟她没什么关系。因为她当时拿的不是版税,而是千字八十的稿费,一次性付清。这本书给林白带来的后果是复杂的。她的作品经常与陈染的《私人生活》一同被当做“女性私人化写作”的代表。但林白表示,她、陈染或其他人,这些经常被列在一起当“代表”的女性其实并不愿意再被放在一起,虽然她们彼此的关系都还不错。《一个人的战争》出版两年之后,林白从《中国文化报》下岗了,那时虽然下岗在国营企业里比较普遍,在报社还属罕见,她记得当时总共就下岗了“一两个人”——她认为自己在报社工作很努力了,很努力地组稿,但是单位还是不要她了。没有工作,生活没有着落,孩子还挺小,又不是专业作家。她将那段时间形容为极其焦虑的。她每天都在写长篇,因为除了长篇,没有别的工作。一年写一部长篇,她将自己那时的写作形容为,“一路狂奔”“被逼无奈”,她需要长篇来养活自己,而幸运的是,她能够用长篇来养活自己,她在2002年的一篇文章中写道,“目前的情况是, 我国有十几亿人口, 即使只有一万人买我的书,我就能以最低的生活水准生存下去,而不必看市场的脸色。“她对于上世纪90年代写作长篇的自己有这样漂亮的描述。“我坐在90年代的房间里,擦干净桌子上的灰尘,洗好脏碗,削去土豆的皮,我把女儿抱在怀里,在深夜或者清晨,想出我的长篇的标题。”1997年9月14日,林白在从新疆喀什到阿克苏的路上。图片来源:林白供图。林白身上凝聚着在一个1990年代作家生存的典型困境,个体自由了,她可以依托市场过活,却又担忧纯文学没有“市场”,在访谈中,她也多次强调自己的作品不好卖,跟明星比,作家的收入实在可怜,为了市场写长篇,却因为书卖得不好而焦虑,说到底,她觉得自己需要一个组织来解决吃饭问题,彼时,她想去出版社,出版社也都不要她 。“我需要有一个单位。如果我不是个作家,人家可能还会考虑,哪个单位愿意要个作家?”她想去作协当专业作家,也屡屡失败,“我一直想到北京作协当专业作家。直到2014年我还想去,这样起码看病方便一点,但是从来没有成功过……没有人觉得我是一个可以为作协争光的人。”她也无法进入高校,因为自觉口才不好,讲不了课。林白说,“国家应该养作家的,国家养的作家太少了。”这样的生存困境在新世纪才出现的作家中间也不断重现。进入市场后的作家们意识到,专业作家的体制不仅会给予稳定的经济支持还会赋予他们作为“专业作家”的社会地位以及安全感,不光是70后林白这么想,就连近些年才出现的魏思孝也坦言自己想法设法地进入当地作协,理由是作协会解决工作,照顾生计。早在进入报社之前,林白就开始写作了。在《玻璃虫》里,她有一段对电影生涯的虚虚实实的回忆,“ 我的职业电影生涯始于1985年12月,结束于1990年3月。这段时间我在广西电影制片厂文学部当编辑,责编过两部电影。”当年的广影是第五代导演的策源地,张艺谋也是广西厂的在册人员,厂门口的空地上,著名导演和漂亮演员来来往往,商业大潮影响了电影业,艺术片上不了了,她负责的片子一部是武打片,一部是喜剧片,武打片让她在男人的汗臭中尴尬不已,喜剧片对她造成的影响是“疲惫、深恶痛绝”。 1990年左右,她记得北京的朱伟发表了对她的中篇小说的第一篇评论,评论发在《读书》上,属于“最新小说一瞥”专栏,虽然那篇评论也不光是关于她的,是将她与另外一位作家放在一起评论——仍然对她起到了鼓舞的力量。身在西南边陲的她,在北京的大刊物上看到了对于自己的评论。“《读书》杂志多牛啊。我们单位订了《读书》,我看到了觉得很兴奋。”令人惊奇的是,朱伟在“小说一瞥”中写下他对于林白的印象,将她称为,“令人见一面就难以忘却的女孩儿”,“皮肤被亚热带的阳光炙烤得红红的,小小的个子裹着极宽大的外衣,微厚的嘴唇,大大的把耳朵都拉的很长的耳垂,那双眼睛里则深深的,像有什么东西在里面荡漾。”仅过了5个月,朱伟又在这个栏目里发表了另一篇对林白小说《子弹穿过苹果》的评论,这次评论只放了她一位,关键词仍然有“亚热带”“潮湿”和“女人”。在中篇小说发表之后,林白也认识到了更多的成名作家,与作家们建立起一种惺惺相惜的(类似80年代的)友谊。因为范小天是她的编辑,还带她去了南京的叶兆言家,那时叶还在阳台上写作,阳台上有个小桌子,他就从他的书架上抽出了一本《洛丽塔》送给她。她还在史铁生的介绍下在上海见到了王安忆和陈村,王安忆正在买菜,她蹲在一个摊上,带她去的人说,这不是王安忆吗? “我其实挺不会聊天的。”林白说,她坐在我面前也经常会出现语顿的情况,她将原因归于,广西人都挺沉默的,有点神经质,有点小紧张,语言表达能力挺差,因为有种普通话崇拜,觉得北京才是文化中心,每次跟人讲话都要翻译成普通话,翻译出来就要越过障碍。直到后来在和李敬泽“走黄河”之后才觉得慢慢地能聊。西南边陲的血液,家乡北流的往事,在她身体里流淌,她将之形容为,“是亚热带的、对细节的感受。”就像《一个人的战争》,她取的原名还是充满亚热带气息,叫做《汁液》,而她发表的小说《同心者不能分手》的评价也是“饱含了生命的汁液”。这正如她所说的,她最关注的主要还是个人的感受,“皮肤血液空气气味”。 1996年瑞典斯德哥尔摩。图中人物依次是后排(从左到右):林白,余华,孟悦,格非,陈思和;前排:史铁生。图片来源:林白供图1998年,她也参与了韩东、朱文发起的“断裂运动”,她当时好像是李冯给她打了电话,就把那个断裂表格的每一个栏目都填了,觉得把自己和主流推得更远了。因为她从来不算主流的作家,从来没有参与过中国作协的活动,“采风、获奖、出国都没有,青创会也没有邀请我,最早一次获奖还是05年的华语传媒大奖。”当年,她也表示,她爱读韩东的小说与言论,也赞成他对“太像小说的小说”的反对,她说,她喜欢模糊一点松弛一点的小说,“有无数的触角,像一种海洋里的生物,向外伸展与漂浮,而不是向内收缩,越缩越小,越缩越坚硬,最后缩成一枚核桃……”不像小说的小说,她觉得,体现了一种自由的精神,而对于写作以及个人来说,没有什么比自由精神更重要。 而这个自由精神,与她的寻找单位的职业生涯,形成了一组矛盾。棉棉当时还在《小说界》担任普通编辑的魏心宏回忆起来,那时候来找编辑部办公室找他的棉棉,是一个嗓门很大的年轻女孩。棉棉是陈村介绍给魏心宏的,魏心宏着手推出了棉棉的第一部小说《啦啦啦》。在此之前,棉棉的小说就已经给陈村看过,当时预备在《上海文学》刊出,最后却因为受到刘心武写中学生自杀的事情影响被搁置。 魏心宏觉得从文字质量上来讲,棉棉“远超同龄人”。他将包括棉棉、卫慧在内的几位作家都编入“70后”专栏,后来结集出版。这个“70后专栏”,在当时造成了影响。——2000年左右,韩东在《芙蓉》杂志上,也推出了“重塑70后”系列。选入的新作者中,就有此后成名的刘瑜还有春树。韩东还记得春树当时毛遂自荐打电话给他的情景,那时她才十几岁,“还是个小孩。”因为上海和南京很近,她经常去找韩东、朱文玩,见面就很开心,跟南京作家群的形容一样,“见面跟过节一般”。韩东对棉棉说,“这个世界就是一个骗子和混子的世界,所以不存在江湖。” 在韩东眼中,棉棉的行为做派跟作家、文学圈的人完全不一样,他们这群人完全被他吸引了,因为路数不一样,“她讲话很粗,绝对不是做作,就是那么说话。”90年代的棉棉 图片来源:棉棉供图棉棉的做派与她的经历有关。她18岁辍学去了南方,做过DJ,也当过歌手,显然与韩东那批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不同。回到上海后,她在酒吧,做过摇滚音乐会和其他的活动。“90年代的上海是很有意思的,很多东西刚刚开始,外企、俱乐部、各种类型的,都是第一次在中国落地,我是制造了这些夜生活文化的人,”棉棉说,“当时没有人会在酒吧里做活动,人们是不可以随便去聚集的,随便聚集就要出事儿的,对不对?” 棉棉觉得,教育从来没有教过人们如何表达私人情感和爱,如何享受音乐、节奏、山峦,她明令DJ十分钟内就要全场跳起来,“让全场跳起来”就是活动的宗旨。而她与韩东他们的交往是关于文学的。他们在一起就是在朴素的饭馆儿吃饭喝酒,也会吃大排档,她记得非常清楚,有一次吃完了一碗砂锅馄饨,她和韩东穿越一个操场去看乐队排练,韩东刚刚踢完足球,她问韩东,“为什么人家老在说文本?文本是什么?”韩东说,“我不知道。我又不知道什么是文本。”很多年后回想,她觉得此情此景非常有趣——她认为,韩东当然应该知道文本是什么,“他读过大学,我又没有读过大学,我连高中都没毕业,而韩东严肃地跟他说不知道什么是文本。多年之后,棉棉的作品开始在国外发表,国外的译者、出版社和读者对她的接受,让她补习起文本,她明白了什么是文本,也了解了韩东为什么要这样回应。当时和他们的相处,让棉棉确切地感知到文学,“他们让我觉得生活特别有希望,文学特别豪华,其实文学本身就是很精英的,在南京作家身上你能看见这样的东西,虽然韩东说这个江湖是不存在的。”“以前程永新在90年代的时候就经常开玩笑,跟他们的编辑部说,你们把小说给我之前,要像棉棉说的,要用你们的鼻子闻一闻,别什么东西都给我。”棉棉说,她那个时候对程永新开玩笑说,“小说写得好不好,闻一闻就知道了。”那会儿,她也只有二十几岁,文学的好坏虽然说不出来,但是可以感受出来,有些作家写得虽然很努力,但写作不应该只有努力。虽然当年她与卫慧的那场仗打得沸沸扬扬,她说自己不是美女作家,美女作家谁愿意当谁就去当的宣言也被人忘记。她的好友有时也会弄不清她跟卫慧有何不同,她在外面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形,“以前我在酒吧里,有个人,一老外,说我写《上海宝贝》的,我说你在胡说八道了,他说你就是写《上海宝贝》的,我就上去揍了他一顿。太好笑了,就好好笑,你不觉得吗。很多人会觉得是我是写《上海宝贝》的。”现在,经历了许多事情之后,棉棉说,“你不觉得我们的中文现在很堕落吗?90年代我们有文学,我们现在有文学吗?现在的文学在哪里?”(本文按语部分写作:黄月)参考资料王干,《90年代文学论纲》,《南方文坛》,2001(1)王一川,《从启蒙到沟通——90年代审美文化与人文精神转化论纲》,《文艺争鸣》1994(5)南帆,《大众文学的历史涵义》,《文艺理论研究》,2001年(4)李小杰,《九十年代南京青年作家群论》,复旦大学2010年博士论文汪继芳,《“断裂”:世纪末的文学事故》,江苏文艺出版社2000年

骈拇枝指

3月好书严选:每个人都在与生活奋力对抗

在热闹的第34届北京图书订货会落幕后,3月商报月览好书如约而至,为满园春色增添一抹书香。(欢迎在本文留言区分享您的阅读感受,我们将在4月8日12:00选取留言点赞数最高的三位读者免费赠送一本精美图书~)文学类(10种)你要多努力,才能成为一个普通人每个人都在与生活奋力对抗和艰难和解。小说家所做的,是为他见到的每一种平凡而奋力的生活赋形,以某个瞬间澄清每一种即将到来的命运。《种在走廊上的苹果树》残雪著/高高国际策划、陕西人民出版社残雪是一位为理想而写作的作家,这是她的中篇小说代表作之一,国内首度出版,读者可以从中感受既美丽又危险的卡夫卡式荒诞世界。小说分别以我们家里的秘密、三妹诉说她的心事、侦探(或医生)冗长而乏味的故事、母亲的呓语和我的五个梦为主题,描述了一个个噩梦般的场景和古怪的故事。这5个梦境穿透灵魂与精神,对人性进行层层剥离,让深埋的人性一览无余。《进击的律师:幽暗线索》法山叔著/天地出版社“微博十大影响力法律大V”法山叔最新长篇小说。小说展现了律师光鲜背后真实的职业生活和内心世界,展现了法庭上扣人心弦的辩护过程与法庭之外斗智斗勇的较量与运作。小说中的案件均取材于经典的民法案例,故事以律师打官司为切入点,将日常生活、社会热点、普通人的遭遇、人性的阴暗面和对法律武器的运用融入叙事中,以犀利辛辣的语言和柳暗花明的情节丝丝入扣地书写出一部硬核法律小说。《九十年沧桑:我的文学之路》乐黛云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拓荒者、奠基人乐黛云先生的首部自传和心灵独白。90年历经沧桑,却始终坚韧如初。乐黛云说:“命、运、德、知、行,这五个字支配了我的一生。”她以坦诚之心将自己的人生经历,包括她的家庭,她的爱情,她与时代的沉浮,她跟命运的较量,她对学问的追求,她对一个个自由灵魂的怀念,用隽永的文字娓娓道来,不禁令人掩卷深思。《诗人的圆桌:关于自然、人文、诗学的跨文化对话》吉狄马加著/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一部具有世界高度的关于诗学交流与探讨的访谈录。书中收入诗人吉狄马加与16位世界各地当下最著名的诗人、诗歌翻译家的对话。涉及到当代世界与人类命运,以及文学的承担等重要话题,并记录了中国诗歌多年来在国际深度交流上的成果。诗人认为,诗歌有着构建和平社会、抚慰人类心灵的巨大作用,同时中国是一个诗歌大国,有几千年的传统,我们应有这样的文化自信来开展国际诗歌交流。《在龙华跳舞的两个原则》邓一光著/人民文学出版社首届鲁迅文学奖得主邓一光的深圳故事集。12幅“深圳写生图”,12种不同身份,12段奇遇人生,书写异乡人与都市漂泊者的追寻,探索这个城市独特的灵魂与质感,也开掘出当下城市写作的深邃与宽广。邓一光在光鲜的城市外表与日常生活的张力之下,深入观察,书写出人性的丰饶与伟大。《远去的白马》朱秀海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军旅作家朱秀海在采访多位亲历过解放战争的幸存者后,收集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以一匹驰骋沙场的白马为引,拉开小说的帷幕。全书根植于真实的历史故事,借助丰厚的历史史实,以事关中国前途命运的决战——解放战争为背景,以清醒客观的文学立场审视和书写历史的复杂与真实、人性的善良与崇高。作家以诗性的笔调和咏叹的激情,成功塑造了一批无私无畏、信念坚定的共产党人形象。评论家刘大先在读后认为这是一部精神洗礼之作,是时代的雅正之歌,女主人公的选择让我们重新思考“人”的意义。《喜剧》陈彦著/作家出版社陈彦“舞台三部曲”的收官之作,以喜剧笔法写就之喜剧演员(丑角)悲喜交织、跌宕起伏、动人心魄的生命故事。作者以贺氏一门父子两代人的生活和命运为主线,在戏与人生的交相互动中牵连出广阔的人间世各色人等的生命情状——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诸般际遇所致之起落、成败、得失、荣辱等等不一而足,并于此间表达了对戏曲与历史、时代和现实关系的透辟理解。《迎面而来》林东林著/上海文艺出版社青年作家林东林的首部短篇小说集,收录了近年精心创作的10个短篇小说。作者笔下的人生,是大街小巷迎面走来的人,表面平静而内里波澜横生的人。林东林沉潜在众生的低声部,奏响的却是清晰和空茫的变奏曲。失业者和双盲老人,嫖客和妓女,象牙蚌和海,城市和菜园,穷人和更穷的人……乃至于作者和小说中的“我”,彼此互为镜面,却又互相打碎,留下一地闪烁着微光的奇观。《她来自马里乌波尔》[德]娜塔莎·沃丁著、[德]祁沁雯译/新星出版社对抗沉默,拒绝遗忘。该书作者为德语作家,苏联强制劳工之女。1945年生于德国战后“流人营”,母亲自杀后,被一所天主教女孩收养所收养。作者通过对母亲及母亲家族的追溯,拼接历史碎片,还原了一部母亲的个人史、家族史、二十世纪动荡史,填补二战东方劳工史出版空白,揭示乌克兰人不为人知的命运。《凤鸣岐山》冯积岐著/湖南文艺出版社小说以冯拱明及侄女冯惠芳在辛亥革命、军阀混战时期的悲惨命运为叙事主线,将故事放置于辛亥革命前后三十年的历史空间,生动写出李谦吉、麻振武、郭坚等军阀人物的残暴与冷酷,细腻展现冯拱明等平民家族的隐忍与良善,深刻凸显大历史中小人物的脆弱与渺小,丰厚呈现革命者实现和平安定的艰难与理想。全书文学性、故事性、思想性兼顾,如同一幅浓墨重彩的长篇画卷。人文社科类(10种)思想是时代的回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交汇时代背景下,在这复杂的、充满不确定性的时刻,追溯我们的历史、梳理我们的文化源流,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古人日常生活与社会风俗》冯尔康著/中国工人出版社史学大家冯尔康的读史札记。全书以古人社会生活为范围,以简洁的文字、权威的阐释和上百幅精美的图片通过平常而普通的历史细节,走进古人的日常生活。全书批判君主专制主义和宗法性家长制,伸张女权,说明历史上争取人道主义的合理性;批评迷信,宣传科学,抨击生活领域的种种陋习,表彰历史上向往文明生活方式的人和事;从古人社会生活中分析我们的民族文化;盼望摆脱过时、落后的古老传统束缚,创造新文明。《不变与万变:葛剑雄说国史》葛剑雄著/岳麓书社历史学家、复旦大学资深教授葛剑雄讲述中国历史的血脉精神,在兴衰、传承与变迁中,寻找中国历史的源与流。他以另一个角度进入历史:如果我们把古代中国比作一个像人体一样精密庞大的协作系统,那么土地就是它的骨架,人就是它的血肉,而朝堂、政治就是它的神经中枢。漫长的中国历史就是在它们互相影响、互相磨合的过程中延续和发展,生生不息,成就了我们今日的中国。《孔子——人能弘道(修订本)》倪培民著 李子华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该书作者为美国格兰谷州立大学终身教授,这是一本全面介绍孔子的经典之作,力图让读者了解不同角色的孔子:作为历史人物、精神领袖、哲学家、政治改革家、教育家以及作为凡人的孔子,笔触通俗而深刻。作者结合自己对《论语》二十余种英文译本的研究心得和近年对功夫哲学的探究成果,将孔子的功夫之道与西方主流的理智主义作比照,并将其与近现代西方的主流价值对话,尤其重点发掘了儒家思想向西方观念提出的质疑,以及如何为这些价值升华建构资源。《寻蜀记——从考古看四川》萧易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作者萧易跟随《中国国家地理》进行考古之旅,选择四川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考古发掘以及荒野田畴的遗址,时间跨度从新石器时代~清代,集结19篇文章,汇成《寻蜀记》。他从微观的角度,一一呈现并解读文物,形成一部可以触摸、踏访的历史,展现四川丰富、深厚的人文历史。《手背上的一撮盐:美味的沉淀、漂移及裂变》沈嘉禄著/上海书店出版社魔都活色生香的风味美食,见证了上海的成长与繁华。作家在书中不仅写美味,写饮食文化,也写上海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及中外文化交流。美味的形成、沉淀、漂移、裂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文明的过程,又对应了城市化和互联网时代的种种现象。《西汉侯国地理(修订本)》马孟龙著/上海古籍出版社学者辛德勇教授评价该书作者、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马孟龙“后生可畏”,这一论述指的不是天资卓异的少年英雄,而是那些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人。考证是历史地理学的基础,该书提供有关西汉侯国的时间(置废年代)和空间(地理方位)信息。这是首部全面研究西汉侯国地理分布的专著,首创《西汉侯国建置沿革综表》,全方位概览西汉侯国的时空信息,并新绘大量西汉政区地图,帮助学术研究者重新认识和修正西汉侯国地理分布格局,集中揭示西汉侯国迁徙现象,复原西汉五帝六大郡国级政区。《西南联大求学日记》许渊冲著/中译出版社该书为翻译界泰斗许渊冲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求学期间(1938~1943)所写的日记,记述了他早年从师问道、读书交友乃至思想成长的轨迹,也是唯一公开发表的西南联大学生日记,具有宝贵的史料价值。日记内容翔实丰富,立体展现了一代翻译泰斗青年时期的生活图景和精神世界,从中亦可管窥西南联大这所传奇名校的教学风貌和历史魅力。《中国刀剑史》龚剑著/中华书局龚剑,中国武备研究学者、收藏家。他根据不同的历史记载,对各时期的代表性刀剑作了细致的描述与讲解,并与出土实物和历代藏品进行反复比对,勾勒了跨越两千余年的中国刀剑的发展脉络,还以丰富精美的图片带读者进入博大广阔的中华武库,感受其中的独特魅力。这本书的出版,为中国武备研究领域打开了新的局面。《中国:从春秋到盛唐》纪录片《中国》创作组著/学林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一部全新视角的中国历史纸上纪录片,一部了解中华文明的简明大纲,处处充满对历史人物的温情与敬意,带领读者一同感受“此生无悔入华夏”的热血与共鸣,深入感受中国独特的古典美学。该书以《中国》第一季的内容为基础,以思想和制度发展为主线,分为12个精彩故事,再现中国历史的动人细节,勾勒出中华文明磅礴大气的发展脉络。《成为波伏瓦》[英]凯特·柯克帕特里克著 刘海平译/中信出版集团这本传记让波伏瓦从萨特的阴影下走出来,探讨她的生活、她的作品、她的思想,以及她的爱情。该书是根据近几年新曝光的波伏瓦信件、早期日记等材料撰写的波伏瓦全新权威传记。作者凯特是牛津大学的波伏瓦和萨特研究专家,资料的引用整理严谨细致、权威可信,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并配以13张珍贵照片。生活科普类(10种)自我疗愈活出欢喜人生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阅尽千帆后才能看清人生。3月生活类好书特别推荐《别想太多啦:在复杂的世界里,做一个简单的人》一书,作者告诉我们,很多时候,别人其实没那么在意你,大部分时候都是我们庸人自扰,想得太多,才内心充满担忧,累积成难以承受的精神压力。读一读《树的故事》,看一看《灿烂星河》,了解一下《章鱼的心灵》,融入大自然,听听鸟的鸣叫,拥有自我疗愈的力量,才能让你不为难自己,不苛责别人,活出自己的欢喜人生。《从不会说话到演讲高手》北北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奋斗在职场,不论是作为员工还是作为领导者,表达自己的想法、与他人有效地沟通以及通过演讲展示自己,都是必要且重要的。有些人不喜欢说话,与他人交流时会紧张和恐惧;有些人急于表达自己,却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切入点而无从下手,这些都是不会说话的表现。作者解锁了演讲高手的21种必备技能,告诉我们如何演讲,如何掌控每一个沟通瞬间,从而获得更多的机会,甚至改变我们的命运。《活在标签之外》井曼著/浙江大学出版社“要在合适的年纪做合适的事情”“要学会平衡职场和家庭”“要成为贤内助”“要做一个无私的母亲”……你一定对这些话语不陌生,它们如同一张张标签,贴在我们的脑门、胸前、背后。然而,每个人的自我都是无限的,标签是来自外界的标准化期待,它们代表外界对个人的要求,却可能遮蔽掉标签之下的那部分真实自我。作者井曼认为“被标签”的自我以外,人们依然有很多被叫作禀赋、资质、潜能的东西没有被识别出来。面对某些有失公允的要求、戏谑的玩笑,如果你也在经历——不要怕,也不用感到抱歉。从探索自我、与自我相处开始,尝试活在标签之外。《别想太多啦:在复杂的世界里,做一个简单的人》[日]名取芳彦著/天津人民出版社这是一本在日本畅销40万册的情绪疗愈指南。日本超人气禅师名取芳彦,对日常生活中的烦恼,进行身临其境的分析,通过104个安心小练习,放不下的事都能放下,赶走负面情绪,拥有好好生活的力量。你太在乎,别人才有了伤害你的能力,所有的烦恼都来源于想太多。把人生调成静音模式,让自己开心起来,找回人生的主动权。不苛求自己,也别要求别人,活出自己喜欢的人生。《努力的意义:积极的自我理论》[美]卡罗尔·德韦克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该书汇集了作者30余年自我理论研究之精华,提出了真正实现个体自身价值的核心因素,并给出了可操作性的教育建议。作者认为有两种持不同自我理论的人:实体论者和增长论者。实体论者的自我理论中仅包含内在的、固定的、静止的自我和世界,增长论者的自我理论则指向一个动态的自我和世界。受实体论与表现目标支配的人,需要一次又一次逃避风险,以维持良好的自我形象;而受增长论与学习目标驱动的人则会逐渐积累各种有益的知识与技能,不管努力的结果如何,始终持有坚定的信念与热情。《房间里的万象》[英]海伦·阿尔尼、史蒂夫·莫尔德著/重庆大学出版社该书让我们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带我们走上一条笑料横生的实验之旅。视而不见的科学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阅读该书你会发现科学本身就很好笑,既严肃,又诙谐,令人惊叹,令人哑然。《灿烂星河:中国古代星图》李亮著/科学出版社作为重要的天文资料,中国古代星图历史悠久、种类众多、绘制精美,是中国古代科学文明的一项重要成就,这在世界历史上是不多见的。该书共介绍了中国古星图,以及受到中国星官体系影响的韩国和日本星图,共计一百余种,其中相当一部分是首次披露的新材料。通过这些源自古籍、档案、文物或最新考古发现的资料,让读者能够领略古人如何认识和理解星空,以及了解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中国古代独特的星图和星官文化。《树的故事》[英]理查德·梅比著/长江文艺出版社该书延续了理查德·梅比一贯的轻灵自如的写作方式,探讨了人、自然、历史之间的微妙关系。作者从山毛榉写起,讲述了树的历史,以及与之相关的风信子、兰花、菌类、鹿、獾等生物的故事。树在工业时代是被疯狂掠夺的自然资源,在近代却变成了帮助人类抵御全球变暖的忠实伙伴,作者通过人类在不同年代对树的不同定位,揭示了英国乃至整个欧洲的自然史和社会史的变迁。《我的几何人生:丘成桐自传》丘成桐 [美]史蒂夫·纳迪斯著 夏木清译/译林出版社该书讲述了丘成桐从中国乡村的贫穷少年成长为举世闻名的科学家的励志故事。他的故事就是展示中国的一个窗口。通过他,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正努力与现代科学结合在一起,并终将重塑世界科技的秩序。《章鱼的心灵》[澳]彼得·戈弗雷-史密斯著 黄颖译/九州出版社这是一部视角多维的自然志和哲学分析笔记。作者作为一名哲学家,跳离扶手椅中的空想推论,一跃潜入海面之下,以人类的心灵,观察、跟踪和理解章鱼、乌贼等他者的心灵,让文字在哲学和科学之间无缝切换。从潜水爱好到学术研究,从专业探索到社会关怀,作者的写作和思考并不止步于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研究旨趣。作者在书中还为我们展示了海洋环境变迁的一角历史,他本人同时积极投身澳大利亚本土的生物多样性与海洋保护行动,并把这本书题献给每一个保护海洋的人。该书还曾入围2017年英国皇家学会科学图书奖终选。《中国鸟类观察手册》刘阳、陈水华主编/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该书是中国首部有鸟鸣声、全手绘的原创观鸟图鉴。14位中国学术和观鸟水平俱佳的专家学者、21位中国高水平自然艺术手绘师,中国国家地理·图书团队近10年积累,带读者细数中国鸟类“家底”,享受观鸟的乐趣和成就感。教育艺术类(10种)好的教育如万有引力一样存在16世纪的法国思想家蒙田曾说,人类的学问中最难又最重要的一门就是儿童教育,时至今日,这依然是真知灼见。如何成为一个好父母,每个成年人都会有自己的理解:接纳、尊重、理解、信任、包容,以及永不放弃自我地成长,并在相互映照成长中获得力量继续向前……在育儿焦虑的时代,我们认为家长要用理性和清晰的教育观念来化解焦虑。此外,3月月览艺术类图书,亦琳琅满目,各有千秋。《理想在潮头》陈昕著/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以理想站在潮头,用行动乘风破浪。从小编辑到大出版家,这本书讲述了一个不可复刻的时代故事,又是一本实用而不失情怀的职业指南。这就是资深出版人陈昕写给青年编辑的热忱小书。他在书中回顾了自己出版事业的重要时刻,也将自己多年的思考总结下来,谈出版、谈编辑、谈策划、谈管理、谈未来。读者从中不仅可以看见一个青年人从刚入行做一线编辑到成长为出版家的历程,也可以看到一个在内容产业从业40年、以出版特有的方式参与了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人,对做内容的理解和思考。《我们现在如何做父母》蔡朝阳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父母的焦虑会毁掉孩子的未来。在人人“鸡”娃、教育内卷的时代,父母更需要长远的目光。该书收录教育学者蔡朝阳的42篇教育随笔,通过深入解读容易引发家长焦虑的热点问题,以教育工作者和父亲的双重身份,给出了他对当下教育的独特理解,帮助每一位家长找到为人父母的方法。他认为,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需要有前瞻性,需要符合孩子成长的规律,需要真正以孩子的成长为目的。最终,教育应当唤起孩子的“原力”,使他们能够充分施展自己的生命潜能。《蒙以养正:哲学与青年教育》曹聪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书名“蒙以养正”源于中国典籍《周易》,“蒙以养正,圣功也”,字面意思即:启蒙、发蒙或曰“教育”,其目的首先是培养人的德性(养一种浩然正气),重在“树人”。该书从中国典籍《周易》蒙卦起笔,聚焦教育问题。蒙乃自然之萌发,所谓“物生必蒙”,教育必须由发蒙者与蒙者共同完成。全书梳理了西方思想关于哲学和正义、教育与启蒙、个人幸福与共同福祉的重要争论与回响,旨在为当今中国社会型塑青年灵魂的高贵品质提供镜鉴。《高中语文专题教学理论与实践——以鲁迅小说整本书研读为中心》李煜晖著/教育科学出版社作者秉持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的教学观,以鲁迅小说整本书研读为中心,在持续的计划、行动、反思、改进中建构和探索高中语文专题教学的理论体系和实践路径,为破解语文教学中束缚学生发展的现实问题、深化核心素养取向的课程改革提供了鲜活的本土经验和丰富的想象空间。《你好,小孩:善意养育指南》李小萌著/新世纪出版社央视前主持人李小萌转型教育领域后的首部作品,她引用国内外教育学著作,结合自己调研的大量实际案例以及在育儿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探讨中国千万家庭关注的学习、亲子、隔辈养育、儿童友好社会等等问题,全方位呈现儿童“善意养育”方案,直击父母们养育痛点。从“家长式管教”到“合作式养育”,她在书中将关注点重新聚焦到孩子身上:只有包括父母在内的整个社会,都将“对儿童友好”作为核心认知和教育规范,才能让儿童的精神独立和天赋自由成为可能,也才能让每个生命焕发出自身的无限活力。《缪斯之艺:泛美学研究》[美]丹尼尔·奥尔布赖特著 徐长生、杨贤宗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该书作者是美国现代主义和比较艺术研究领域的学者,他聚焦文学、绘画和音乐三门主导性艺术,从哲学的高度直击艺术的核心问题:艺术是“一”还是“多”,即艺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问题。他在书中探讨了艺术的特殊性,在各自的差异性中,将艺术之间的相互转换和最终的统一性加以细致论证。《放饭集》大院著/山东文艺出版社灵魂画手大院在《放饭集》中营造了一个水墨的江湖。该书从大院自2012年起近10年的水墨画作中,精选了300多张小品,记录了他这些年的心路历程和灵感火花,可以称之为这个时代的《世说新语》。书名“放饭”,《孟子》云“放饭流歠”,意为大口吃饭、大口喝汤。戏班剧组里常以此为发放餐食之意,在《喜剧之王》里,尹天仇因演技烂被达叔饰演的卧底看不起,说他不配吃盒饭。大院认为,对待人生的戏,我们需要精进演技,才对得起领到的盒饭。“放饭”不仅是他对人生的自我调侃,也符合对画中人生百态故事的描写。《若到江南赶上春》吴浩然著/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该书分为“春风十里”“烟雨千家”“人间万象”三个篇章,是吴浩然写给江南的一首诗。笔触简明,勾勒出江南的亭院春余、红薇过夏、垂虹秋色、雪压冬云。调动观者的听觉、触觉和嗅觉,一起看向晚的山林,行乐的烟火以及人间的柔情。他继承丰子恺漫画遗韵,创新融入当代色彩和味道,画面充满童趣与禅意,以真正的美跨越国界线,超越语言,也穿越时间。《巨流:大时代的弄潮儿》季艺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人物》杂志前副主编季艺首部作品,选取中国文艺界的8位代表人物故事进行讲述,他们是:汪峰、郎朗、苏芒、郭培、李冰冰、吴亦凡、郑晓龙、曾梵志。他们准确触摸到了时代的脉搏,在各自的领域开风气之先。作者通过扎实、深度的采写,讲述浪潮之巅的名利与尊严,揭示人物背后的时代真相。《是什么让我们难以领略音乐的艺术?》钱浩著/武汉大学出版社钱浩,清华大学哲学系硕士、中文系博士,致力于音乐美学和文艺理论研究。这是一本全新视野的赏乐理论,也是一部音乐欣赏入门书,帮助赏乐者抓住古典音乐的实质,认识其价值所在。全书分为以下三部分:第一章讨论“自然的音乐”与“艺术的音乐”之分野,从时间纵轴上探讨音乐艺术的发端,特别是音乐艺术的精确性问题;第二章是从空间关系上进一步阐述“歌式音乐观”的诸多表现,以及这种观念或习惯对音乐鉴赏力的制约;第三章侧重分析了古典音乐在形式上的体系性,以及一些具体的欣赏要领。童书类(10种)给孩子一个有趣的童年你还记得自己童年的时光吗?3月好书推荐阅读的“童年中国书系” 是冰心奖获奖作家们对自己童年往事的集体回忆。作为当下儿童文学创作的中坚力量,他(她)们把珍藏在心底的、挚爱的宝贵经历奉献出来,用至善、至美、至爱的书写走进孩子心里。阅读之后,你会发现小时候的趣事让很多作家难以忘怀,孩子们的童年需要的是欢快和乐趣。3月书单中《大耳狐出逃记》《原来宋朝这么有趣日常不寻常》《读首童谣再长大》《小亮老师的博物课》都是力求用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让他们在欢乐中学到知识。一个有趣的童年对孩子的一生很重要。《大耳狐出逃记》周敏著/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作品的主题比较深刻,该书通过一只从动物园出逃的大耳狐艰难返回自己故乡的故事,提醒读者要爱护动物、守护家园。作品非常好地把握了童话与现实与想象之间的关系,整部作品充满了童话的想象力和戏剧性,适合少年儿童阅读。《了不起的思维力》[韩]李贤淑等著 [韩]孙慧兰等绘 金京锋译/海豚传媒策划、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这是一套针对3~6岁孩子的思维力培养绘本,由韩国幼儿教育博士金昌福教授主编审定,韩国儿童文学作家李贤淑领衔编写,博洛尼亚儿童图书展的年度插画师孙慧兰领衔绘制。这是一套画面、文字、内容都很优秀的功能性绘本,能够带孩子走进思维的世界,让孩子拥有思维力,获得未来核心竞争力。该书将思维技巧与孩子的日常生活场景结合,通过故事轻松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风山的狼》格日勒其木格·黑鹤著/人民文学出版社、天天出版社书中讲述了一个一狼一犬由相识到相伴,最终又回归各自生活轨迹的故事。故事充满异质色彩,新鲜而有趣,对孩子有着神秘的吸引力。在生动曲折的故事中,还有很多关于动植物的小知识,为孩子展现了一个丰富、立体的草原生态。诗意优美的语言,能够丰富孩子的词汇量。有文学质感的故事,对景物细腻生动的描写,带孩子开启情感之门,教他们学会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感受生命的瑰丽和坚韧。《我是蝌蚪吗?》[日]田岛征三著 彭懿译/青岛出版社该书讲述的是一只误以为自己是蝌蚪的鲶鱼的故事。他跟身边的蝌蚪伙伴们一起欢笑打闹,快乐成长,但是伙伴们都变成青蛙离开了池塘,他却连一只脚都没长出来,只长出了两根奇怪的胡须,孤零零地留在池塘里。在与水螳螂和大龙虾等池塘中的生物战斗后,他终于知道了自己并不是蝌蚪。作者田岛征三以极其轻松的叙事和绘画方式,讲述了“认识自己”这一永恒的哲学命题,轻松幽默,令人喷饭却又余味无穷。《原来宋朝这么有趣 日常不寻常》吴钩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该系列图书是“中国好书”作者、宋史研究者吴钩先生专为孩子们创作的宋朝历史书。作者从宋画入手,结合文献记载,参考现有的研究成果,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活色生香的宋朝。该系列图书堪称宋朝的“纪录片”,读者通过阅读,可收获历史知识,领悟传统文化,掌握历史学分析的方法。此外,读者还能走进宋朝人的生活中,深度体会宋朝的开放、前卫及对后世深远的影响。《读首童谣再长大》方卫平选评 哈里牙、二冬绘/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该书精选民间传统童谣及创作儿歌200首,集结成8个分册,共30单元,与教育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和大人一起读”“读读童谣和儿歌”板块匹配。书中囊括了中国当代童谣、儿歌的精品和代表作,既有民间经典,又有名家名作。方卫平教授或以题材归置,或以体裁汇集,将以上童谣分辑并配以详细精当的点评,其选篇、分辑与点评的思路与深度都令人赞叹。该书对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和文学感觉都大有裨益。《小亮老师的博物课》张辰亮著/天地出版社该书是“博物君”张辰亮专为 5~12 岁的小读者们创作的一套科普读物。他用通俗、有趣的讲述让科普知识变得无比生动,让阅读变得充满乐趣和温度。文中不时加入的人与自然的相处方法,更凸显了这一堂堂“博物课”于普及科学知识之外的教育意义。书中大量细腻而精美的手绘插图,让大小读者在小亮老师的带领下,探索真正的大自然,同时养成认真看书、独立思考、善于野外观察的好习惯,成为一名大自然的热爱者、研究者和保护者。《因为是男孩,更要补上这一课》穆莉萍著/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该书运用法学和心理学知识,不仅帮助父母走出尴尬和误区,向儿子传授科学的性知识、传达正确的性理念,更唤醒儿子性别平等意识、身体自主权意识,让男孩建立并维持健康的人际关系,同时懂得保护自己。《奇妙的中国植物》顾有容、陈超群、陈惊鸿著 李赞谦绘/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这是一套历时3年打造的精品原创植物科普绘本,全书紧紧围绕“奇妙”之核心,以清新易懂、专业而不失人文色彩的生动语言,精准写实且极富艺术感染力的600多张高清手绘图,再现了森林、湿地、荒漠、草原、高山五大生态环境下200种特色中国植物的有趣故事和精彩风貌。该书分类科学系统,文图经纬辉映,基于科学的生态保护理念,为读者大略构建出有关中华植物的魅力分布图,具备浓厚的科学性、艺术性和趣味性,值得反复品读,是认知、了解和欣赏中国植物的“入门级宝典”。“童年中国书系”(第三辑)安武林、孙卫卫等著/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该书系是一套向冰心先生致敬之书,是与冰心先生儿童文学美文一脉相承的风格之书,又是冰心奖获奖作家们的名片之书。给孩子们讲述过去和正在发生着的中国故事,传递中国梦想、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让该书系具有中国儿童文学坐标和体现童年之味的独特价值,更可提升孩子们的文学素养和写作技巧。财经类(10种)发展绿色经济才能“点亮”未来未来10年,气候变化对经济的影响将会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议题。3月财经好书重点关注比尔 · 盖茨的新书《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他提出,到 21 世纪中叶,气候变化可能变得跟新冠肺炎一样致命。而到 2100 年,它的致命性可能会达到该流行病的 5 倍。因为现代生活中的每项活动几乎都涉及温室气体排放。如果不做任何改变,那么气候将持续恶化,对人类造成的影响极有可能是灾难性的。厉以宁主编《中国道路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一书中也谈到生态环境保护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经济才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巨大机遇。《中国道路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厉以宁主编/商务印书馆高质量发展是中共十九大提出的新表述。该书为中国道路系列图书之一,由经济学泰斗厉以宁牵头并担任主编,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对高质量发展这一新的理念进行了比较权威的解读。其中,理论篇主要从宏观理论层面、政策制定层面针对高质量发展的各方面问题进行了阐述。实践篇主要聚集于具体的行业和地区层面在实现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所需要注意应对的问题展开论述。《目标引擎》江竹兵著/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目标引擎,是指制定目标后,由目标本身而引发的驱动力。这种驱动力既是由目标达成后的愉悦而产生的拉力,也是由达不成目标而产生的痛苦与压力,是内在和外在的混合力构成。该书回答了制定目标的本质是什么,如何制定目标,尤其是重新定位后目标制定的思考。作者认为,目标分解的实质,是责权利的进一步完善。该书还讲述了目标落地与执行追踪所引发的思考。《外贸创业1.0——SOHO轻资产创业》毅冰著/中国海关出版社SOHO是许多外贸人的梦想,但有人望而却步,错失机会;有人有勇无谋,以失败告终,该书客观呈现SOHO的职业特点、创业难点,挖掘自己专属的生意模式, 帮助读者开启轻资产创业。作者独创了“懒人大法”,分享初创企业工具百宝箱,系统梳理销售渠道,让你的SOHO创业游刃有余。《知识社会》[美]彼得·德鲁克著/机械工业出版社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在这本书中指出,人类社会正在进入知识社会。知识社会以知识经济为主体,强调借由知识的不断创新、累积、应用与分化,促进产业进步,引导个人、组织和社会的成长与发展。在知识社会中,知识资本成为企业重要的资源,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成为社会的主流,财富的累积、经济的增长、个人的发展,均以知识为基础。该书分别探索与分析了我们如何从一个基于资本、土地和劳动力的社会,转向一个以知识作为主要资源、以组织作为核心结构的社会,详细说明了知识经济的时代特征。《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美]比尔·盖茨著/中信出版集团比尔·盖茨花了十年时间调研气候变化的成因和影响。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工程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等领域的专家的支持下,他专注于探索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在书中,比尔·盖茨分析了零排放面临的挑战,可使用的技术工具以及我们需要的技术突破,并提供了一套涵盖广泛但每一步都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直面中美贸易冲突》东艳、徐奇渊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美贸易摩擦已历时近三年,该书认为传统贸易冲突领域对应的关税战出现了暂时的缓和迹象,在产业政策、国有企业等问题上的共识仍然有待磨合,而在技术领域的冲突仍在延续。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蔓延,使得中美贸易摩擦的复杂性、不确定性进一步上升。在此背景下,该书提出中国应明确自身核心利益,直面冲突、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尤其应以制度协调和制度开放进行应对。《货币:健全与非健全》[美]约瑟夫·萨勒诺著 安佳、张涵译/上海人民出版社该书厘清了奥地利学派的货币理论,对从门格尔以来,经过米塞斯、哈耶克、罗斯巴德发展的货币理论做了条分缕析,并对奥地利学派的货币理论与其他货币理论的相同和区别也作了详细的分析,通过分析实例阐述各种货币理论的优势与缺陷。该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健全货币理论以及最终恢复一个自由和不受阻碍的货币市场做出贡献。《财富、商业与哲学:伟大思想家与商业伦理》[美]尤金希思、[美]拜伦·卡尔迪斯编 宋良译/浙江大学出版社该书对在商业社会讨论道德哲学的奠基性哲学家的思想进行了全面的解读,探讨了工资、环境破坏等在内的商业伦理重要问题,在现代社会仍是悬而未决的问题,该书致力于跨越这一鸿沟。《机会均等》[美]约翰·E·罗默著 孙梁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该书是当代西方著名的分析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约翰·E.罗默的新作。近些年来,他由新马克思主义转向社会选择理论和社会公平问题研究,不断有见解深邃的专著出版,很多人预计将来他会获诺贝尔经济学奖。该书探讨的话题是当今中国亟需弄清的重大理论问题,对未来中国的政治体制演变和改革,以及对法律的制定和政策设计,都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催化:让一切加速改变》[美]乔纳·伯杰著/电子工业出版社该书是继畅销书《疯传:让你的产品、思想、行为像病毒一样入侵》之后的又一力作。每个人都有自己想要改变的事物。丈夫想改变妻子,父母想改变孩子,销售人员想改变顾客,员工想改变老板,我们常常劝说、施压、推动,但都无济于事。该书通过科学研究和案例分析告诉我们如何消除阻碍改变的五大障碍,化解人们的心理抗拒,减轻禀赋效应。不管你想改变一个人、一个组织,还是整个行业的运营方式,甚至整个社会,该书都会教你如何成为催生改变的人。- end -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苦情花

一个民间书法家的人生之路

我知道宋昌去世,还是他去是半年以后的事了。有一天,我正在家里看书,妻子走进来,对我说宋昌去世了。“你是从那里知道的?”“我是从他媳妇单位的同事那里听来的。”看来,这消息是可靠的了。“他是怎么去世的?”“听说是感冒之后,肺功能衰竭。”我的不敢相信,又不能不相信,那个看起来身体壮实,文文静静,一派书生气息的宋昌走了!人的生命就这样容易结束?我忽然觉得,我应该来写一点文字来纪念我这位真正的挚友。本图片来自网络我与宋昌交往三十多年了,在着三十多年里,我们并没有多少见面机会。一方面是我这个人很要强,不善于交际,另一方面,他虽然把我看作知己,但是,我终究不是。我时常感觉到我们之间有一种隔膜存在。这种隔膜不仅仅是地位上的,还有理念上的。他喜欢交际,有很多朋友,但是我没有。他具有传统文人雅士那种气息,有点清高,而我没有。他有着在别人看来比较好的工作,又比较好的地位,而我没有。我始终是一个自卑的人,哪怕到了现在。我们相识是比较的偶然。我回到农村,曾经到过内蒙古给人放过羊,后来因为疾病回到家里,开始了漫长的看病生活。也许是因为我不甘心与做一个农民,也许是因为有着要当作家的梦想,所以,回到农村,我并没有放弃学习。那时候,没有书看,我只能经常到艾黎图书馆借书看。一来二去,我就与图书管理员冠姨认识了。冠姨五十左右,非常热心。每次到图书馆,都要和我聊上半天。有一次,我照例去图书馆借书,正在和冠姨聊天,他进来了。身体有点胖,戴一副眼镜,看起来很是文静博学。他也是图书馆的常客,在借书的当口,冠姨向他提起了我。对我赞赏有加。他听了我的情况,非常感动。立刻就要和我做好朋友。说实在的,在当时,我还是个农民,而他却是贸易公司的助理经理,身份和地位上的悬浮,我并不敢多想。他的热情与真诚感染了我,我在他面前逐渐减少了拘束。临走的时候,他说了他的工作单位地址,并且约我一定有时间去找他。我答应了。后来,我真的去找他了,他的办公室很平常。他还是一如既往的热情,一如既往地对我好。并且还鼓励我不要放弃理想。他谈他的理想,谈他对社会的看法,谈他对未来的设想。他也和我一样,喜欢文学,喜欢书法,是他一定要在书法领域做出一点成就。这个我相信,因为他有理想,而且有为理想而不懈努力的精神。中途,他似乎拿出自己的书法作品给我看,我看不出什么好坏。临走,他还从他的办公纸中为我拿出一踏,说是我可能会有用处。的确,那是我正在如饥似渴地学习文学,时不时还要写一点作品,我确实需要纸张。从此以后,我们便成了好朋友。我们见面的次数也就多了起来。开始,他邀请我到他们家里去过几次。那时候他孩子还小,媳妇在邮电局上班。他们在邮电局家属楼住。房间并不大,客厅放着橘黄色沙发,一间卧室专门用来做书房。书房里面有许多书。桌子上面有几张刚练过书法的字纸。我们坐在一起,像往常一样,他就开始和我谈理想,谈书法,谈将来。看得出来,他是非常兴奋,谈起来就停不下来,我不善言谈,只有听他的份。后来,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总之是忘记了。他邀请我到他们家,家里只有他一个人。我们谈得迟了。我没有回家。我和他睡在一起,我们彻夜长谈。他问我一些文学方面,哲学方面的问题。我根据我的理解,和他进行了交流。他是学经济学的,所以,我们谈论了一些有关经济方面的东西。因为考本科课程,对政治经济学有自己的认识,我都是根据自己对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感悟与认识来说。他并没有对我们的发言表示态度。我和他谈论最多当属文学,这是我们的本行,也是我认为自己的长项。他拿出一首诗要我欣赏,说是他的弟弟写的。诗歌的内容我忘记了,我谈了自己的认识。我与他相见,谈论最多的就是书法了。他曾经告诉我,如果到三十四不能进入省书法协会,他就停笔。后来,他真的如愿了。而我,不但没有什么成就。后来,我成为了教师,有了正式工作。当他们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显得非常高兴。他说他也很喜欢老师,老师有时间学习,做学问。老师也没有官场的那种气息。临走,他给我写了一幅字。中间是一个大大的道字,道的旁边用小字写了一句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就算是作为赠品送给我。我知道,这是他鼓励我,也是在勉励他自己。到了学校,我就将他的字挂在墙上,作为座右铭。那时候,我和他都是属于有梦的青年一类的人,他是立了志要在书法上有所成就,而我也是立了志要在文学方面有所作为。我们就这样一路相互鼓励。后来他加入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他的作品多次参加甘肃省举办的书法展览,并被收藏。他的愿望实现了,但是她并没有因此而满足。他还在不断练习书法。他力求是自己成为真正的书法家。他的这种精神感染着我,激励着我。在他的感召下,我也在不断地追求,不断地学习。在工作之余,别人把时间拿来喝酒闲聊,而我把时间拿来看书学习。那时,我对诗歌有着特别的爱好,我订阅了许多诗歌刊物,闲暇之余就看,有时间了,还要写一点。也许是天性没有是个天赋吧,写了好长时间,也没有写出一首像样的诗歌作品。同时,我也喜欢看文艺理论方面的东西,我订阅了文艺理论研究,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等杂志。由于疾病,我还看了许多气功方面的书籍,像气功杂志,气功与科学杂志等,我在学习的同时也在练习气功,身体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随着身体好转,我开始了研究生考试。他知道我在考研究生之后,对我大加鼓励,并且心向往之。但是他不能考,因为他的英语水平实在太差。其实,我虽然也在考研究生,但是我的英语也才睡初中三册的水平。我与她不同,我必须奋斗,必须要不断去创作新的生活。考了几年的研究生,终究因为英语太差而没有靠成功。但是,因为考研究生,自己英语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而且,写作能力,文学素养有了很大提高。闲暇之余,我照例经常去他的单位,和他一起谈论学习中的心得体会。他与我谈论练习书法的心得体会。我们的话题越来越多,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再后来,教育硕士开始招生,我参加了陕西师大的招生考试,最终圆了我的硕士梦。我上陕师大教育硕士,他也进入博物馆当了馆长。博物馆距我们家近,我去他那里聊天。我们谈话内容多了。每次去,他都会拿出他的书法作品,让我欣赏。要我指点一二。我知道我的水平,也不敢在他面前班门弄斧。再后来,我在上学期间,感染了肺结核,我就再也没有到他那里去,我怕把柄传染给他。我身体消瘦,抗御看病,在看病之余,和往常一样,忙于写东西,我和他见面的次数少了。每次见面,他总是说我不来找他,有时候他也总是对我评价很高,我尽管在他面前要谦虚一番,但是能够得到他的赞赏还是一件荣幸的事。他把我当作知己,每次见面,他总是说我们之间的关系不是一般人之间的关系,他虽然有很多朋友,但是,真正知己的,也就几个,自然我也是其中一个,而且是最重要的一个。他对我的态度我是能够感觉到的。有一次,我因为职称报迟了,教体局人秘股肖滋有和刘世泰一起吃饭,我请他来陪饭。我们一起聊得很投机。肖滋有自恃才高,也是狂傲的很,据说他的一篇有关文心雕龙的毕业论文在西北师大引起轰动。因此,他就谈论文心雕龙与佛教。我们在一旁听着,自然也就感觉这是一次高级别会面。毕竟,大家都是肚子里有点丘壑的。后来,我开始教学研究,而且也小有成就。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国基础教育等杂志开始发表作品,也开始使稿费了。我自己也感觉自己是个人物了。然而,我终究不是,现在不是,将来也不会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是在三年前吧,我们正在铺子里坐着感觉无聊,他来找我,人看起来很精神,也胖了许多。它责备我不与他联系。的确,我比较懒散,不善于交际,哪怕最要好的朋友。他问了我的近况,也告诉了他我的近况。他已经没有了过去的那种清高,我始终感觉到他内心里有一种失落。也许是因为我们年龄都接近老年了,所以,感觉到了一种紧迫吧!他从博物馆调动到了人大,似乎有点不满。特别是它一直很清高,也有抱负。只是没有施展的机会。博物馆虽然可以说比较适合他,但是,我始终感觉到,它不是一个仅仅要在书法上有作为的人。它本来还可以在政治上,经济上有所作为的,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我感觉到了一点苍凉,为自己,也为他。我们谈论了一会儿,他就走了。我们约定有时间相聚。但是没有想到这一别就成了永别。宋昌走了,但是,他留给我的却没有随着他的离去而消失,他留给这个是社会的也不会随着时间的消失而消失。他一生勤勤恳恳,执着追求。他在书法上取得的成就,时一般人所不能及的。宋昌是山丹县书协主席,他的书法作品曾经多次在甘肃省书展中展出收藏,是山丹县有名的书法家。昌兄走了,走的是那样匆忙。来不及告诉我一声,来不及和我告别一声。甚至他走了半年我才知道他走的消息。作为知己,我是不够格的。现在,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用着文字来做一点回忆,就算是我对昌兄的纪念吧!在我们活着的时候,我们总是有许多梦想,有许多追求,我们总觉得我们的路还很长,还很遥远,但是,也许一场意外的车祸,一场意外的疾病,或者一场疫情就会夺取我们的生命。早晨,睁开眼,我们感觉到我们还活着的时候,我们应该感觉到我们是幸运的。当我们面对一天的时光,我们应该知道把这一天的时光做一点应该做的事情。

石娜

聆听一泓清潭诵读藏族诗人高拜作品《故乡 在我心里》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历来就有“藏王故里、洮砚之乡”之美誉,上世界20年代美籍奥地利学者洛克曾在这里居住两年多久,并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以46个页码、49幅图片的篇幅向全世界介绍甘南腹地这块土地的神奇魅力。  将近100年后的今天,这条资深探险家走过的路,被重新发现、重新打造,被遗忘的洛克之路出现在万千自驾爱好者面前,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卓尼洛克之路就经过业内专家、媒体、自驾俱乐部等重重筛选,在2015年度自驾线路评选中,以最高票数获得中线人文奖。卓尼出色而丰富的自然资源,让它不仅成为一块自驾胜地,更是一个自驾天堂,秀美的山川、沟谷,是自行车、徒步、露营等户外运动的绝佳场所。— 风景这边独好这里是草的世界、牛羊的天堂,原始风貌的天然草场、神秘古朴的宗教文化让世人络绎不绝,慕名而来,流连忘返。故乡啊,我爱的红色火焰还在你的天空燃烧故乡啊,在我的诗里你又一次复活故乡 在我的诗里故乡,在我的诗里作者 高拜(甘南)用整夜的时间反复修饰故乡,我正要写的只有你我在黑夜里大声诵读的,只有你故乡啊,在我的诗里你是永不枯竭的溪流饮一口你的甘甜啊我愿以你滋养今生来世故乡的花朵,盛开在我的诗里故乡的河流,奔流在我的诗里四季皑皑的雪山啊在我的诗里,赐给我一双光芒闪烁的眼眸故乡啊,我爱的红色火焰还在你的天空燃烧故乡啊,在我的诗里你又一次复活蓝零九歌新国风图腾「 作者简介 」高拜,藏族,出生于甘南博拉,供职于甘南报社。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甘肃省作协会员,甘南州作协副主席。2008年获甘南州《达赛尔》优秀诗人称号。2009年荣获甘肃省少数民族文学二等奖。2016年获全国第三届岗坚杯藏族文学奖。「 主播简介 」一泓清潭,机关公务员,河北省唐山市作家协会会员,华夏精短文学学会会员、签约作家,中国公益记录者在线艺术资讯部记者,《作家文苑报》特约编辑。所写诗歌多次在网络平台发表,2017年获年度新诗人银奖,喜欢诵读,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点滴,崇尚“简单即是快乐”的处事理念,愿在诗歌中与您共快乐!「 译者简介 」道吉交巴,藏族,甘肃省甘南人。甘南藏族自治州作家协会会员。有部分诗文作品刊于省内外文学报刊,偶涉藏族母语作品翻译。有作品入选《2013年中国诗歌精选》《2014中国民间诗歌300首》《中国当代诗人代表作名录》等选本。特邀顾问老师简介:陆地: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曹辛华:上海大学中华诗词创作与研究中心主任钟振振:南京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所长杨四平: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郭瑞丰:陕西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文艺理论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特约主播老师:一泓清潭 李东方 毛翰章 窦友良 雨莲 灵动的水波扫码进群,同时递交展播作品“蓝零九歌”主推宇宙文明文学艺术新古典 新国风图腾蓝零九歌新国风纯文学原创平台挖掘培养新锐、空灵、超觉新人原创诗歌|高端艺术|儿童文学|灵性开发 国际惯例ヽ(ω )ゝ版权声明 原创首发作品 不得抄袭转载请联系后台Labyrinths欢迎来敲门分享即是祝福!您的每一次转发,即是传递爱、让爱流动,唤醒自性文明之光欢迎踊跃参与互动,接受原创文学艺术作品投稿---投稿合作邮箱: 1979251899@qq.com 蓝零九歌平台号:BZNOOO 本期编辑:Mercy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弃之而走

2019第五届中国诗歌春晚十大新闻事件及奖项揭晓

重磅新闻:2019第五届中国诗歌春晚十大新闻事件及奖项揭晓经过2019第五届中国春晚组委会组织30位评委成员,20天的评选,评选出2018年度多项新诗奖项和事件,现公示如下(辞赋、朗诵、征文等获奖名单另行公布):附:一、2018年度十大新闻事件1、改革开放40年,人民日报带我们重温梁小斌、舒婷诗人等时代经典,全国各地诗人用诗歌表达对祖国的热爱。简述: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全国各地多个文学组织、诗歌协会,以及媒体纷纷策划有关几年改革开放40周年的选题活动。其中以《人民日报》微信号为重要阵地,带我们回顾了著名朦胧派一代诗人梁小斌、舒婷等诸多名家诗作,引发强烈社会反响。2、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持续进行,形成诗歌热,同时央视诗意纪录片《跟着唐诗去旅行》成都开机。简述:凭借强大的电视媒体,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再次引发全民诗歌热,其中来自基层的雷海为荣获年度冠军,登各大媒体、自媒体头条。为了更好地弘扬传统诗词文化,由中央电视台牵头的重要诗意纪录片《跟着唐诗去旅行》在成都开机。3、食指与余秀华争论。简述:2018年1月13日,在一场新书发布会上,食指认为余秀华作为从农村出来的诗人,从来不提农民生活的痛苦、对小康生活的向往,不考虑人类的命运、祖国的未来,只向往喝喝咖啡、打打炮,评论界不应该把她捧红。余秀华则发布博客文章《兼致食指,不是谁都有说真话的能力》进行回应。此事引发社会的大量讨论:当今社会,诗人仍被尊重,却已经从神坛跌落,甚至,诗人成为被同情、怜悯的符号,因为他们越来越被主流话语形容为“一群贫穷落寞而不被理解的人”4、中国诗歌代表团出访东欧并参加罗马尼亚第27届萨土马雷国际诗歌节。简述:2018年9月20日在萨图马雷市区的诗歌宾馆隆重举行,来自罗马尼亚,中国,法国和德国等国家的近100位诗人、作家、艺术家、编辑家、出版家出席了开幕式。其中法国诗人彭赛曾任法国驻华大使馆文化参赞,出版有关于中国的诗集!诗歌节整个延续六天,各项活动安排精彩丰富,有张有弛。有朗诵,有研讨,有新书刊发布,有采风,有考察当地各种文化设施。萨图马雷县当地电视台,电台,报纸等各类媒体在诗歌节举行前后都进行了广泛的跟踪报道,比如(今日信息报)在开幕式之前就对中国诗歌代表团进行了整版的介绍报道,发表了中国诗人的诗作,照片和简介,所有文字都有罗马尼亚当地的翻译家mihaela mure提前翻译成了罗马尼亚文。5、著名诗人洛夫、伊蕾、孟浪去世,引发诗人多次追思会。简述:洛夫、伊蕾、孟浪等多位著名诗人的分别去世,均在诗歌界引发极大“悲恸”。追思会和出版、朗诵等纪念活动在海内外纷纷举行,华语诗坛大量诗人和评论家、研究者和朗诵家带着悲伤的心情,回顾了华语诗坛成就巨大,德艺双馨,声望卓越的他们生前的创作生涯。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不只属于诗人自己,属于一个时代,更属于全人类。6、《诗刊》征集广告语,数万多人参与。简述:老牌诗歌刊物《诗刊》2018年10月26日别开生面通过网络向广大网友有奖征集广告词,消息在《诗刊》社微信公众号、《诗刊》博客、及中国诗歌网和官网甫一推出,瞬间引爆诗坛。诗歌爱好者们纷纷开动脑筋,建言献策,一周内征得留言近3万条。其中,中国诗歌网原文阅读量破6万,跟帖约1万5千条;《诗刊》微信公众号原文阅读量达2万,留言1万余条。7、诗歌因抖音而受到大众关注,诗坛引发数月“伊曹之争”简述:2018年9月,青年诗人曹谁攻击口语诗人代表伊沙,在抖音平台“木兰诗会”上发表以后,一天的时间内收获评论8000多,阅读量高达数十万。同时,引发大众对现代新诗的议论,随后二人纷纷接受采访,并形成“大诗主义”和“后口语”两大阵营,“伊曹之争”影响力持续三个多月,因此被评论家称之为“第二次盘峰论争”。8、海子诗歌奖永久落户安徽简述:由海子诗歌奖评委会与安徽怀宁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海子诗歌奖永久落户安徽怀宁”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万达广场文华酒店隆重举行,在怀宁县委、县政府有关领导,多位著名诗人以及海子弟弟查曙明等人的共同见证下,海子诗歌奖评委会与怀宁县人民政府,双方签署了海子诗歌奖永久落户安徽怀宁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约仪式。9、2018端午节孔子、屈原后裔曲阜祭孔简述:“大国之风·诗意光芒”—2018端午节孔子、屈原后裔曲阜祭孔高端对话于6月16日至17日在曲阜举办,与会专家从《诗意的孔子和思想的屈原——孔子、屈原的文化基因之异同》、《孔子“诗教”说及其对民族精神的影响》、《假如孔子读到屈原的诗,是否会选入诗经》、《孔子“诗教”思想与屈原精神在海外的传播(以东南亚为例)》等不同的角度,对中国诗歌文化进行解读。10、大型门户诗歌门户网站“中国诗歌在线”上线简述:2018年6月,由潇潇、唐诗、南鸥、马启代等发起的大型门户网站“中国诗歌在线”上线运行,半年时间,注册诗人达到5完多人,已有十个省级频道开通独立网页。二、2018年度十佳诗会(诗歌节)1、贵州遵义绥阳举办第38届世界诗人大会。2018年10月11日,第38届世界诗人大会暨第二届中国·绥阳“十二背后”国际诗歌文化活动周在“中国诗乡”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开幕,大会由世界诗人大会执委会主办,贵州省作协、绥阳县人民政府承办。世界诗人大会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备案的国际诗歌组织,于1969年创办。 来自美国、日本、墨西哥、马来西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余名诗人参与。2、2018西昌邛海·“丝绸之路”国际诗歌周2018年11月18日,2018西昌邛海·“丝绸之路”国际诗歌周在西昌开幕,未来一周,来自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11个国家的近百位中外诗人、文学家和评论家,共聚凉山开展对话和交流。诗歌周期间,来宾围绕 “语言构筑的世界与疆域:诗歌给我们提供的无限可能”为主题展开交流和互动,并开展诗歌朗诵会、参观非遗展演、社会历史调研、田野考察等活动。还亮相诗文集《语言构筑的世界与疆域——西昌邛海“丝绸之路”国际诗歌周诗文选》。3、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举办第二届“丝”与“诗”国际诗会2018年10月16-18日,第二届中国绸都盛泽“丝与诗”采风与研讨会开幕式在盛泽文化中心举办。盛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丝绸纺织重镇,早在明清时期就以发达的丝绸织造和繁荣的丝绸贸易而名闻遐迩,与苏州、杭州、湖州并称为中国的四大绸都,“晴翻千尺浪,风送万机声”是其生动的写照。此外,开幕式还举行了“国际丝路诗社盛泽创作基地”、“北塔诗歌文化工作室”揭牌仪式,颁发了“国际丝路诗社”执行委员、“北塔诗歌文化工作室”主任聘书。来自法国、捷克、马来西亚、日本、新西兰、以色列和中国的著名诗人们在盛泽开展采风、研讨和朗诵等丰富多彩的活动。4、2018悉尼中秋诗会2018年9月15日下午,华韵之声语文朗读大会澳大利亚赛区的承办方悉尼朗诵艺术团与澳大利亚亮眼睛剧团联合举办“万里乡思为月圆--2018悉尼中秋诗会”。各民族人们其乐融融,从年幼者4岁到年长者80岁,在悉尼北区团员家里共庆中秋!当天,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华人世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央视网等央视媒体四小时不间断并机直播的《传奇中国节-中秋节》都报道了悉尼中秋诗会现场。5、2018成都国际诗歌周·成都与巴黎诗歌双城会在蓉开幕2018年10月12日,“2018成都国际诗歌周·成都与巴黎诗歌双城会”在蓉开幕,近30个国家的一百多位诗人云集成都,共享文化盛宴,共叙诗和远方。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吉狄马加,市委副书记、市长罗强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本届诗歌周将持续至15日,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来自世界各地的诗人们将围绕“诗歌对城市的影响”“城市的诗歌气质”等主题进行交流对谈,并前往杜甫草堂、金沙博物馆、东区音乐公园、龙泉驿洛带古镇等地进行创作采风,开展“致敬杜甫”草堂诗歌朗诵会等活动。同时,成都与巴黎优秀诗人的代表作品诗集也将在活动中进行首发。6、广东"岭南诗会″2018年9月,第八届广东岭南时候开幕。“岭南诗会”每届均邀请全国知名诗人参与,自第五届起颁发中国长诗奖,填补国内官方长诗奖空白,受到诗歌界广泛好评。诗会惠及群众近十万人,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7、国际诗酒文化大会2018年,第二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以北京、成都、泸州为三大活动核心区,并辐射到全国乃至全球。具有诗酒传统文化特色又与时代需求、及多种艺术形式相结合的文化活动,汇集了来自美国、立陶宛、马其顿、印度、土耳其等全球十多个国家的三一千位诗人、文学家、翻译家、评论家、艺术家共襄诗酒文化盛宴,体验诗酒文化魅力,让酒城泸州和泸州老窖这两张名片广为人知。除此之外,第二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组委会还免费为诗歌爱好者、读者、全国各大高校图书馆赠送《诗刊》与诗酒文化系列丛书,进一步扩大群众对诗歌活动的参与度,共同构建更加健康的诗歌文化环境,进一步发挥诗歌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独特作用。8、海峡两岸木兰诗会2018年9月15日,海峡两岸50余位诗人、学者交流对中国诗歌的创作和研究成果,围绕“现代汉语文学在世界文坛的地位”“海峡两岸文学作品现代性”“现代汉语文学的历史渊源”“女性文学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等专题展开讨论。国台办、黄埔军校同学会等相关领导出席活动,《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中国台湾网》等重要媒体给予了重点报道。9、黑龙江肇东市举办第五届大似海渔猎冬捕文化节2018年1月13日举办第五届大似海渔猎冬捕文化节,文化节期间邀请了多地诗人走进肇东采风。由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肇东市文广新局、涝州镇党委、政府、肇东市作家协会主办的“中国诗人采风团”一行18人。活动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诗人们全天感受了大似海冬捕的魅力、松花江两岸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大家诗兴大发,纷纷即兴创作,在大巴上,在冰天雪地上纵情朗诵,诗意浓浓。10、嘉兴举办第六届“月河·月老杯”全国爱情诗大赛今年的大赛由嘉兴市南湖区人民政府、嘉兴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浙江省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共同主办,历经半年多的征稿,共收到近3000余篇参赛作品。经专家评委对参赛作品进行评比后,共评出金奖2件,银奖4件,铜奖8件,优秀奖20件。三、2018年度十佳诗群(诗社)1、福建闽东诗群“闽东诗群”是上世纪八十年代被诗坛关注、命名,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文学方阵。它主要是由创作新诗的一群宁德本地人、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宁德籍人和在宁德工作、生活的外地人组成。分别3次召开全国性闽东诗群研讨会,邀请两岸诗人举办“诗意宁德·月圆两岸”金秋诗会;“春天送你一首诗”等大型诗歌朗诵活动;举办“诗情谜意”闽东诗群灯谜展猜,建立“闽东诗群”创作基地,并入选“省级特色文艺示范基地”;正式出版《新世纪闽东诗群作品卷》《新世纪闽东诗群评论卷》,编辑出版《宁德诗歌年选》。同时,持续开展“诗歌进校园”“诗歌进企业”“诗歌进乡村”等活动。2018年,建立了“宁德市文艺交流基地”,为全市诗歌工作者和爱好者提供创作交流、学术研讨等活动场所。“闽东诗群”成员在《人民文学》《诗刊》等国内外报刊发表大量作品,累计出版个人诗集近百部,数千件诗歌作品入选全国各类权威诗歌年选,并在全国、全省各类文学评比中频频获奖,50多位诗人先后加入中国作协和省作协。,数十人次先后获福建省人民政府百花文艺奖、福建省优秀文学作品奖以及省内外其它文学奖项。多位诗人曾先后出席全国第六次、第八次作家代表大会、全国青年作家创作会议、《诗刊》社“青春诗会”,参加人数占全省的三分之二,这在全国设区市中是少有的。2018年,诗群成员汤养宗荣获“鲁迅文学奖”。2、甘肃庆阳“陇东诗群”“陇东诗群”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自发形成于甘肃省东部,多年来被很多报纸刊物以团体形式做过报道和作品联展。乡土的陇东为诗人们提供着得天独厚的养分,继而在诗意之外又延伸着诗人们浓厚的故土情结。这一情结一方面拓展了诗人的言说空间,成就了诗人的诗人身份,另一方面又局限着诗人向着更远更宽的路子前行和探索。所有的文学书写都存在一个叙述空间,都存在一个地域,或者是显在的地域,或者是潜在的地域。茫茫宇宙中,地球也只是一个小小的地域。当代陇东诗歌的主流,是在割舍不掉的家园意识中行进的。不仅在甘肃,放眼中国,陇东诗人群体呈现的家园意识,恐怕也是最为浓烈的。在他们许多人的作品里,有乡有土,乡是故乡,土是黄土。即便离开故乡,故乡仍然是诗人的“远方”。有近百位代表诗人张志怀、马路明、北浪、独化、西可、申万仓、邵小平、陈宝全、响流、秦铭、黄忠龙、王天宁、杨桂晔、李致博、师榕、彩虹、冯立民、何小龙、郑晓红、谭梦琳、张粉丽、郭文沫、高亚斌、李庆贺、冯炎鑫、姚学礼、彭金山、高凯、第广龙、郭晓琦、李满强、陈 默、魏向迥、杨永康、第怀宁、杨 漪、李建荣、谷凌云、张永琦、曹焕荣、段若兮在全国各大文学刊物形成巨大影响力。3、广东东莞鹿鸣诗社鹿鸣诗社在2015年12月份成立,三年来,本着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发展壮大诗社,取得了一定成绩,并受到外界好评。曾举办了“第七届中国诗人节”暨纪念孙中山诞辰一百五十周年大会,编辑、出版诗集《鹿鸣诗词》,共一千余首诗;举办了“鹿鸣杯”吟唱东莞、粤港澳大湾区中华诗词创作大赛启动仪式新闻发布会,面向全球华人征稿,在今年5月评选颁奖。组织社员出外交流学习,去广西浦北?风取经;应贵州省黄平县诗词楹联学会邀请,组织社员前往黄平谷陇大高山万亩杜鹃花风景区联谊?风交流。应杭州育新高级中学的邀请,我社组织社员参加了诗教坐谈会,并到西湖观光赋诗。4、安徽阜阳“颍淮诗群”颍淮诗群,是在颍河、淮河流域形成的,以阜阳市诗人为主体的诗歌群体。在这里,诗诗歌源源流长。特别是宋代,以欧阳修、苏轼为代表的诗人曾在这里留下过璀璨的诗歌华章。自2013年以来,从40后到00后,300多人的诗歌队伍迅速崛起,出现了梁如云、丁友星、侯存丰、王法艇、应连新、王长征、张耀月、张抱岩、刘三石、刘坤、轩扬、罗强、蔡明菊、祝宝玉、董卫华、马路、王瑞、李剑伟等全省乃至全国著名诗人。他们分别在《天津诗人》《诗歌月刊》《绿风》《人民文学》《中国作家》《诗刊》《星星》《诗潮》《散文诗》《延河》《红豆》《散文诗》《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世界日报》等纷纷亮相,在全国各种大奖赛上屡屡获奖,展示了非凡是实力和后劲。他们不跟潮流,不慕虚名,不写非诗、伪诗、口水诗、晦涩诗,用一颗赤诚、火热的心,追求诗歌的真谛。在诗人丁友星提出的“情怀、变形、性灵”三原则的诗歌理论指导下,颍淮诗歌已走出了一条有人性、有灵魂、有高度、有难度、有诗意、有风格的全新道路。颍淮诗群每年出版一本《颍淮诗人现代诗选》,举办一次“阜阳市现代诗歌精品创作大奖赛”,同时还正在创办《颍淮诗刊》,推出“颍淮诗歌”公众号。5、黑龙江哈尔滨市萧乡诗社萧乡诗社成立于1991年3月9日,由老一辈文化人李仲乾、孙觉、彭英志、包德珍等发起。 萧乡诗社,为纪念三十年代著名女作家萧红而得名。会员发展到142人,其中中华诗词学会会员40余人,省市诗词学会会员64人,省市作协会员21人,全球汉诗总会会员26人。27年来诗友们创作诗词曲联赋等作品三万余篇,先后在国家、省市出版社出版了诗集《萧乡雪》、《梦云秋》、《兰水诗泉》、《春山鸣鹤》、《兰芷惠芳》、《龙海吟虹》、《黑土诗存》、《雁阵惊寒》等九部诗词合集并出版《萧乡诗词》47期,萧乡诗讯专版6期,个人出专集50余本。萧乡诗社的业绩及部分会员的作品已载入《呼兰县志》,诸多会员作品被收录《百年萧红》《呼兰河畔》等各类书刊。诗友作品曾多次在中宣部、全国老龄委、中华诗词学会等单位主办的各类诗词大赛中获奖,多位社员登上央视演播厅。萧乡诗社每年都有诗词交流和参赛活动,二十七年间中华诗词学会先后三次派人来诗社视察,讲学,交流。老省长陈雷、新疆大学教授星汉、诗词名家翟致国、翰光耀,张文学等多次来诗社交流,讲学。6、河南洛阳古韵诗社古韵诗社是一个以古韵好诗词赋学院为依托的诗社。古韵好诗词赋学院于2012年建校,六年来,广大老师和同学们在校委领导下,致力于网络公益教育,传承历史文化,弘扬国学经典,已经开办了十期诗词楹联诗词班级,两期高级词班,两期辞赋班级,一期QQ群历史班级,一期微信群历史班级,一期微信古诗词班,一期微信现代诗班,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国学中坚力量。古韵诗社的古韵好诗词赋学院在2018年共开设了九个楹联、诗词和辞赋以及历史班的学习培训,培养国学以及历史人才两千多人。2018年,诗社举行了迎端午节征文,庆中秋节征文,国庆节征文活动,还在古韵好诗网校举行了两次对联诗词大赛,还组织了风穴寺、红不软红桃节、苏羊竹马舞节、白云山冰雪节、诗意栾川、洛阳市民之家等采风活动并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社员作品散见于《诗刊》《河南日报》《山西文学》《天池》《中华诗词》《中华辞赋》《中国楹联报》、《中华诗词月刊》《北方文学》《辽河》等三百多种文学刊物上发表诗词5万首。荣获全国各级诗歌大赛奖项不计其数。7、广东清远诗社清远诗社几年来,目前,清远诗社在册总人数已达178人,出现了老、中、青相结合的良好局面,出版各类诗集17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星星诗刊》《作品》等省级以上及海外报刊上发表600多首质量上乘的作品。出现了新诗与古诗并重,继承与发展齐驱,包容与创新协调的全面发展的好势头。三年来,诗社每年都编印出版一本诗社作品年卷,作为展示社员诗词创作成果的园地,已出版了《诗园织锦》《诗林拥翠》《诗花烂漫》等,共收入了社员诗词作品2000多首。社员作品曾荣获中国报纸副刊年赛、广东精神赞征文、“书写核心价值送您平安吉祥”新春诗词歌赋征集、“梦里水乡杯·花地文学奖”、解放军总政治部颁发的金奖和新疆兵团“五个一工程奖”等数十个奖项。8、北京雁栖诗社北京雁栖诗社,由北京市怀柔作协主席李灵担任社长,诗社举办了全国首届“鼎盛杯”南北诗歌网络大赛。历时五个月,共收到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三千余篇(首)诗歌作品,金秋十月,怀柔作家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作家、诗人欢聚一堂,满怀欣喜迎接北京“十月文学月”这颗硕大的文学果实落地美丽怀柔。为此设计了三天的流程,带领与会人员领略了怀柔青山绿水的自然景观和具有历史底蕴的人文景观以及具有发展远景的蓝图规划,同时喜获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出版集团、市文联、市作协等多家单位联合颁发两个奖项:最受群众欢迎“十佳”活动奖和特别贡献单位奖。同时,启动了全国第二届“云梦杯”我与祖国同奔跑主题诗文大赛,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全国诗人的踊跃参与。9、河南西平嫘祖诗社嫘祖诗社立足西平县,在相关单位的指导与关怀下,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己任,多次举办文学采风和作品研讨活动。诗社社员有数百人。他们立足嫘祖故里历史文化厚土,讴歌嫘祖、炎黄、丝绸等恢弘的文化主题,参与中华母亲颂大型诗会,参与多次与外地诗社进行交流。每年召开一次研讨交流会。同时诗歌作品入选多家文学选本。10、梅州次生林诗群梅州次生林诗群是在游子衿的主导下创立的一个青年诗群,发轫于1997年,至1999年初步形成,以《故乡》《梅州作家(校园版)》《青年作家》为阵地,主要成员包括当年嘉应大学一二期诗歌讲习班学员以及其他校园的优秀诗歌写作者。经过20年的发展和变迁,梅州次生林诗群成员遍布广东各地,以吴乙一、边城、郑坤杰、周旭金等成员为代表,已经成长为广东诗坛一股新生力量。四、2018年度十佳诗集1、《我不能握住风》,作者宇秀。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我不能握住风》是世界华语诗坛泰斗洛夫生前极为期待的一部诗集,早早为本书题写了书名和推荐语,称作者宇秀为“具有骇人想象力的女诗人”,并一直询问并关注这部诗集的进展。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最新出版。本书是旅加新移民女诗人宇秀自写诗三十多年来的第一本个人结集,精选收录了作者在 人生不同时期发表过的和从未面世的诗作百余首,多数作品则选自2014年秋季以后的近作。全书呈现出在长达三十余年的时间跨度和从母语故国到移居海外时空交错中的诗 人隐秘的情感和精神空间。特别是作者面对现实、历史、命运和生存等命题时,表现出来的饱含着疼痛的诗学思考,并以独特的跨界视野、诗性智慧和语言穿透力所进行的诗意书写,有逼近现实,直抵人 心的力量。2、《神秘园》(中英对照),作者雁西。南方出版社。《神秘园》创作灵感源自艺术家栗子的《迷失》《第五类森林》《幻影》等油画作品,该诗集精选了栗子的油画作品,一同出版,诗情画意,堪称完美。《神秘园》是诗人雁西进入中年后对生命、时间、情感、灵魂和死亡的深度思考,以诗的意境,叩问生与死、爱与恨、灵与肉,是一首宁静、宽容、深邃的生命颂词。在创作手法上,将写意、印象、超现实融为一体,营造独特的意象,使生命超越生死,走向更为广阔的空间,是雁西继《致爱神》《雁西情诗99首》《致大海》之后又一部力作。3、《陈亮诗选2008-2017》,作者陈亮。中国文联出版社。《陈亮诗选2008-2017》近日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诗集由著名诗人林莽先生作序。诗集分为:“北平原;他们到底去了哪里;娘总在黄昏时分喊我;惶然录”四个小辑。基本涵盖了作者十年来各个阶段的重要诗歌作品。诗人陈亮有着四十多年的乡村生活经验,是新时期以来农村变化的观察者、记录者和思考者。诗集作品既有其对乡村生活具体和荒诞地描写,也有其对农民或小人物命运的悲悯关怀,以及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矛盾的诗性思考。4、《临潭的潭》,作者北乔。中国青年出版社。《临潭的潭》,作家、评论家北乔的首部诗集,高原心绪,心灵图景。全书分“高原诗经”、“隐喻或辽阔”两辑,计220多首诗。为文化扶贫而来的北乔,来到临潭不久就把自己当作了临潭人,履行着自身的职责和义务,几乎走遍了这里的每一寸土地,尽最大努力来宣传临潭。在高原上生活、行走、思考,这里的一切对他来说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这里的江淮之风让来自江苏的他颇感亲切;陌生的是,这里多民族杂居的高原生活与以往大不相同。然而,也正是这种精神上的独特碰撞激发了他的创作欲望,高原那些在日常之中又在想象之外的神秘和隐喻变成了一行行短句,组成了他的心灵之诗。5、《无边的苍茫》,作者何?,花城出版社。《无边的苍茫》是何?先生的第一个结集,由花城出版社出版。看得出,何?更多受教于中国传统诗学,诗歌的路子正,不装腔作势,不故弄玄虚。他的诗来自于生活的感悟和生命的体验,及物及事及人,或清朗明净、或畅酣淋漓,或丝竹弦歌、或发人深省。6、《洪烛诗选》,作者洪烛;太白文艺出版社。物质或精神的奴隶都写不出诗。只有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才有望采摘到上帝手中的种种禁果。亚当与夏娃、牛郎与织女,就是最古老的起义者。诗人不愧为起义者的后裔,继承了对束缚人性的清规戒律表示叛逆的血统。他们把自由女神的化身——缪斯,当作自己的养母。 《洪烛诗选》为洪烛的诗歌梳理完成了最红要的工作。当别人都用电脑写作的时候,他依旧保留着钢笔:这是洪烛的诗歌之剑,仿佛如此才能字字见血。笔尖如蜂刺,挑着一滴孕育了许久的蜜。有毒性也有药性。作为一个现代诗人,洪烛敬重刀,却更崇拜剑,通过他的作品让我们看到诗人是怎样称职而又巧妙地成为文字的刺客。7、《比永远多一秒》,作者汪剑钊,武汉大学出版社。汪剑钊的诗歌在中国当代诗歌中是一个隐微的重要存在,翻译家的名声似乎遮蔽和掩盖了作为诗人的汪剑钊形象,但是作为一个诗人的汪剑钊是远为重要的。因为,汪剑钊很久以来就已经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诗人,事实上,也只有这样一个超拨的语言魔术师才有可能让曼杰什坦姆、阿赫玛托娃、茨维塔耶塔、普希金、丘特切夫、勃洛克以及波普拉夫斯基等杰出的俄语诗人在中文中真正以“诗”的面目出现。近十几年以来,通过这些杰出的诗人呈现在中文里面的语词的韵律、色彩、思想和形象,汪剑钊深刻影响了当代汉语诗歌的写作。8、《火眼睛》,作者凌晓晨。中国文联出版社。诗人凌晓晨的诗集《火眼睛》,是他奉献给诗坛的第三本诗集,也是他主题性诗歌创作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力作。作者以诗性的灵魂点燃内心的火焰,由内向外照耀生活的细节,承载着熔化世事万物的穿透力。该书写出火与人的精神状态、火与自然、火与历史和现实的存在经验。诗集《火眼睛》,是高傲的,又是谦卑的,面对灵魂的过程,是自觉的,又是自省的。表现了从火的新生到灵魂的新生,贯穿整个诗集,新生——发现——抗争——共舞——涅??——重生。这就是《火眼睛》非常值得关注和肯定的精神向度。诗人凌晓晨所追求的精神高度和期望努力达到的诗歌境界,超越了当下不少走红诗人的诗歌质地9、《丝路雁影》(中英对照),作者王芳闻。西安出版社古代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一路向西向西,直达罗马,既是一个辽阔的书写场,又是一条诗意的彩虹。丝路行吟诗人芳闻,秉承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中华传统,象一只丝路大雁,从长安出发,追踪着张骞、班固、玄奘、郑河等先贤的足迹,北上西域、中亚,南下云贵、东南亚,西到欧州大陆,一路考察丝路文化遗址,一路行吟,敦煌大漠,伊犁雪河,楼兰古城,乌兰巴托草原,云贵茶马古道,南太平洋岛国,欧州大陆,大西洋,地中海,披星戴月,即景抒情,行吟诗篇百余首,分五章揖成诗集,包括:长安诗风;西域追梦;北疆放歌;南海听涛;欧州逐浪。由澳大利亚著名教授诗人张立忠译成英文;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院长谢冕,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创作委员会主任叶延滨作序。诗人扎根于《诗经》古乡、唐诗国度,以世界眼光拥抱诗歌,努力探索一种融唐宋诗词韵律之美与西方浪漫抒情唯美主义于一体的抒写表达方式,赋比兴巧妙运用,意象繁复,意境深远,具有厚度广度和张力,格调明朗清丽,透着光明温暖和美好,是一部优美抒情的书写丝绸之路地域文化、生态文化、和平共享文化的诗歌集。10、《空巷里的独舞》,作者王砺。河南文艺出版社。此书收录了近二百首诗歌,记录了诗人近二十年在诗歌写作路上的艰辛跋涉。王砺在长期的生活积累与写作实践中,已经形成了宽阔的诗视界和独特的言说方式,作为一名女性诗人,她并没有一味沉湎于女性个体的小情绪,而是既关注个体生存体验,又把目光和诗思投入社会,和人类生存诸多领域,用独特的视界去省察和发现人类生存中的至真、至善、至美的情思,用哲思、禅性透悟人世这本书,达到对生命的拯救与观照。正如法国批评家埃莱娜.西劳所说“写作乃是一个生命与拯救的问题......”,王砺诗集《空巷里的独舞》正是带着这个问题写作和反思,进行灵魂的探寻,因此她的诗里呈现出异质性、反省意识、原乡情怀、多元化、多向度、大情怀等等许多优秀的诗性品质,值得我们去探究。五、2018年度十佳诗人1、罗广才罗广才,著名诗人、诗歌评论家,1969年出生,祖籍河北衡水,现为《天津诗人》诗刊总编辑、京津冀诗歌联盟副主席、天津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天津鲁藜研究会顾问。1984年开始写作,作品散见于《大家》《草原》《特区文学》等文学期刊和《中国新诗300首(1917—2012)》《中国诗歌精选300首》《读者》《书摘》等420余种选本和文摘报刊。诗歌《为父亲烧纸》等作品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被评为“2009——2010年度天津市社会科学界学会先进工作者、获得《西北军事文学》文学期刊的“2011年度诗人奖”、中国当代诗歌奖(2011—2012)贡献奖。著有诗集《罗广才诗选》等多部。2、张况张况,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1971年生于广东五华,现居广东佛山,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兼文学评论委员会副主任、佛山市作家协会主席、洛阳师范学院客座教授。主编诗文选29部,代表作有100000行21卷《中华史诗》。著有史诗三部曲《大秦帝国史诗》《大汉帝国史诗》《三国史诗》《大晋帝国史诗》《大隋帝国史诗》《大唐帝国史诗》等文学著作等30多部。3、 梁晓明梁晓明,著名诗人,1963年出生于上海,现为《诗江南》副主编。1994年获“《人民文学》建国45周年诗歌奖”。1985年起作品陆续被翻译介绍到日、德、美、英、韩、土耳其和蒙古国等国家著有自编诗集《暗示》《披发赤足而行》《开篇》三集、译古诗集《用现代诗的语言为唐诗说话》、随笔集《梁晓明在西湖》、有中篇小说《冲出来报告黑暗的消息》等多部。4、唐德亮唐德亮,著名诗人,瑶族,1958年出生,广东连山人,现为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理事、省作协诗歌委员会副主任、清远市文联副主席,清远日报副总编辑。已发表文学作品2000多篇(首)。个人专著曾获广东第八届新人新作奖、广东第七届鲁迅文学奖,长诗《惊蛰雷》荣获首届“中国阮章竞诗歌奖”,被《儿童文学》杂志评为全国十大魅力诗人,2017年被授予“新国风杰出诗人奖”,2017年被评为 “中国新诗百年百位最具实力诗人”之一。著有诗集9部,长诗1部。5、策·朝鲁门策朝鲁门,著名诗人,1963年出生,文学博士,内蒙古师范大学蒙古学院教授、博士导师,现为中国蒙古文学学会理事,内蒙古文学翻译者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协“民族文学”杂志特约翻译。著有《文化变迁中的蒙古文学研究》《蒙古族文化简史》《巨蟒如意顶戴》《二十世纪末期20年蒙古族小说现代倾向研究》《苏尼特研究》;《青青塔穆奇长天》《倾听寂静》《花之风》《布赫诗选》等多部。6、张中海张中海,著名诗人,1954年出生,山东临朐县人,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文学创作二级。曾获山东省首届文学奖,1983年《萌芽》创作荣誉奖,《现代田园诗》获1989年泰山文艺奖,《强龙之舞》获1989年《光明日报》报告文学奖。《文艺报》、《文学评论家》、《诗刊》、新加坡《海峡诗刊》等众多媒体都对其作有所评介,并选入各种选本。著有诗集《泥土的诗》《现代田园诗》、《田园的忧郁》等四部。7、丰寒(本名冯健)丰寒,本名冯健,1975年出生,湖北浠水人。作品作《我是那千年不绝的笛声》《一道虹隔着的思念》被多个省市电视台、电台选播,作品散见于《诗刊》《大家教育》《出路诗刊》等文学期刊和多种诗歌选本,著有《木木诗集》等。8、赵常丽赵常丽,女,1968年出生,祖籍陕西长武,现为陕西省文化传播协会研究员、咸阳市乡贤文化协会秘书长。作品散见于《延河》《星星》等文学期刊和多种诗歌选本,曾获江南传媒“全国首届爱情诗大赛一等奖”、“505传奇”全球征文一等奖及本土诗作大赛奖等,著有诗文集《永远的屋子》《倒读青春》《尘上荷影》和《湖岸记事》等多部。9、舒然舒然,女,1974年出生,祖籍江西江西赣南,现居新加坡,现为新加坡锡山文艺中心理事、新加坡文艺协会会员、新加坡美术总会会员。作品散见于新加坡《联合早报》《新华文学》《锡山》《新加坡文艺》《赤道风》《热带》以及印尼《国际日报》《印华日报》等海外报刊,作品获选收入2013、2014《新华年度文选》、2016《新加坡诗刊》等。著有诗集《以诗为铭》、合集《女人之约》。10、楚红城楚红城,本名李玮,1975年出生,甘肃省渭源县人,现居北京。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卢沟诗社社长。作品发表于《星星》《中华诗词》等文学期刊和多种诗歌选本,曾获 “诗意秀峰·三月三诗会”诗歌奖、首届“九子岩”诗歌奖实力诗人奖、主编《2017华语诗人年选》《2019华语诗人年选》等多部,著有诗集《游走笔尖的宋韵》、合集《诗心》。六、2018年度十佳评论家1、谢冕谢冕,1932年出生,福建福州人。他先后主持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丛书》(10卷),《百年中国文学总系》(11卷),并主编了《中国百年文学经典文库》(10卷),《百年中国文学经典》(8卷)等。先后出版了《文学的绿色革命》、《中国现代诗人论》、《新世纪的太阳》、《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1898:百年忧患》等专著十余种,另有散文随笔《世纪留言》、《流向远方的水》、《永远的校园》等多种。2、吴思敬吴思敬,1942年出生,北京人。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师范学院分院讲师、副教授,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院长、博士生导师,《诗探索》主编。著作有:《诗歌基本原理》(工人出版社1987年)、《诗歌鉴赏心理》(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诗歌鉴赏心理》、《写作心理能力的培养》、《冲撞中的精灵》、《心理诗学》、《诗学沉思录》、《文学原理》、《文学评论的写作》、《文章学》等。著作有:《磁场与魔方--新潮诗论卷》、《主潮诗歌》、《校园朗诵诗选》、《诗探索13-44辑》、《文学前沿1-5辑》等多部。3、吕进吕进,1939年出生,四川成都人。曾获国家级优秀成果奖、香港曾宪梓基金会优秀教师奖、《诗刊》和《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优秀论文奖、四川文学奖、重庆40年文学奖,先后七次获得四川省政府和重庆直辖市政府的优秀社科奖。其主要著作有:《新诗的创作与鉴赏》。著作《给新诗爱好者》《一得诗话》《上园谈诗》(主编)、《新诗文体学》、《外国名诗鉴赏辞典》(主编)、《诗歌美学辞典》(主编之一)、《心中的旗》(主编)、《爱我中华诗歌鉴赏》、《中国现代诗学》、《吕进诗论选》、《画梦与释梦--何其芳创作的心路历程》、《北京之光--世界华文女诗人39家》、《新诗三百首》(主编)、《四川百科全书》(总主编,共29卷)、《新中国50年诗选》、《现代文学沉思录》(主编)、《西南师范大学50年诗选》(主编)、《文化转型与中国新诗》、《对话与重建--中国现代诗学札记》等多部。4、骆寒超骆寒超,本名骆运启,1935年出生,浙江诸暨人。历任浙江省文联文艺理论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浙江大学中文系主任、教育委员会委员、浙江大学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副秘书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兼浙江省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诗歌协会理事,浙江省政协第五、六、七届委员。获浙江省第二届、第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等奖,浙江省作协文学理论奖等多个奖项。著有专著《艾青论》、《中国现代诗歌论》、《新诗创作论》、《骆寒超诗论集》、《新诗主潮论》、《艾青评传》、《骆寒超诗论二集》、《20世纪新诗综论》及《艾青传》(合作)等多部。5、臧棣臧棣,1964年出生,北京人,北京大学文学博士。曾为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校区访问学者,现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曾获《作家》杂志年度诗歌奖、《南方文坛》杂志年度批评奖、 "中国十大先锋诗人",主要作品有《燕园纪事》《风吹草动》《新鲜的荆棘》《沸腾协会》《宇宙是扁的》《空城计》《慧根丛书》《未名湖》等多部。6、简明简明,本名张国明,1961年出生,祖籍乌鲁木齐市。曾获《星星诗刊》和《诗神》首届全国新诗大赛一等奖,《昆仑》杂志优秀作品奖,1990-1991年度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第四届、第八届河北省文艺振兴奖、河北省作家协会2005年度优秀作品奖等多项荣誉。著有诗集《套马索》《不明飞行物》《无论最终剩下谁》《爱我是一个错误——张国明情诗精选》《左手婚姻——张国明抒情诗选》《高贵》等多部。7、张清华张清华,1963年出生,山东博兴县人,文学博士。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执行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当代文学创作与批评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曾获省部级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10年度批评家奖,第二届当代中国批评家奖,“北京师范大学最受本科生欢迎的十佳教师”。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国内外数十家杂志报刊发表理论与评论文章400余篇,著有《中国当代先锋文学思潮论》、《内心的迷津》、《境外谈文--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历史叙事》、《天堂的哀歌》、《文学的减法》、《存在之镜与智慧之灯》、《猜测上帝的诗学》、《穿越尘埃与冰雪--当代诗歌观察笔记》等著作多部。著有诗文集《海德堡笔记》、《隐秘的狂欢》《我不知道春雷是站在哪一边》等多部。8、蒋登科蒋登科:,1965年出生,四川巴中人。西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或主研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重庆市社科基金项目、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等,曾获得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重庆文学奖、《淮风》诗刊"中国当代十大杰出青年诗评家"等奖项。著有《寻找辉煌》、《新诗审美人格论》、《诗美的创造》、《迷人的阿红》、《文化转型与中国新诗》、《散文诗文体论》、《九叶诗派的合璧艺术》、《20世纪重庆新诗发展史》、《九叶诗人论稿》、《中国新诗的精神历程》,散文诗集《爱与非爱的空间》、散文集《静夜的叙说》等,主编大型诗丛《中国跨世纪诗丛》(40种)、《李尚朝诗歌品鉴》,与吕进教授合作主编《二十年:探路与开拓》、《现代诗学的多维视野》、《寻梦之路──中国新诗研究所二十年》、《梁平诗歌评论》等多部。9、谭五昌谭五昌,1968年出生,江西永新。北京大学文学博士,现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06年10月策划筹办"中国诗歌高端论坛",荣获《国际汉语诗坛》评为"2003年度国际最佳评论家"(华语地区)。在《文艺报》、《南方文坛》、《当代文坛》、《大家》、《北文学》、《山花》、《诗探索》等国内刊物上发表文学评论数百篇。编著有《在北大课堂讲诗》(五卷本—)、《中国新诗300首》、《中国新诗白皮书(1999-2002)》、《海子诗作精品赏析》、《词语的盛宴--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诗人作品精选》(合编)、《百年中国儿童诗选》(合编)、《2002年大学生最佳诗歌》、《谭五昌的诗》、《中国新诗日历》(多卷本)、《中国新诗排行榜》(多卷本)、《青年诗歌年鉴》(多卷本)、《秩序的生长--后朦胧诗文化诗学研究》(合著) 、《见证莫言-莫言获诺奖现在进行时》等多部。10、孙晓娅孙晓娅,女,1973年出生,吉林长春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副主任、专职研究员、教授、硕士生导师。自2006年始担任《中国诗歌研究动态》之“新诗卷”与“古诗卷”的执行主编。作品散见于《诗探索》《天津诗人》《诗歌月刊》《星河》《乾坤诗刊》(台湾)等刊物发,在《文艺研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论文50余篇。诗作被翻译成英语、克罗地亚语、斯洛文尼亚语。七、2018年度十佳新锐诗人1、刘雅阁授奖词:刘雅阁的诗歌既有江湖侠女的豪气又有闺中女子的婉约,她的抒情诗以呼唤着群山的名字表达着我们这个时代里生命的美好与顽强。作品以山间的流水、林中的花鸟为笔墨,笔锋一转,彩蝶翩翩,林逸之气扑面而来。2. 程川授奖词:程川凭借着敏锐的洞察力与无与伦比的想象,以“亲情”为母题创作出优秀诗篇,他以细腻的笔触将万物融为一体,他的笔下亲情是炽热的、沉痛的,也是温馨的,力图勾勒出一幅属于这个时代的亲情画面,进而折射出一代人的缩影。3.苏笑嫣授奖词:苏笑嫣以超越同龄人的思辨力使其诗歌变的舒缓而自由,她借助诗歌的意象试图赋予这个喧闹的尘世片刻的宁静,在她笔下甚至所有的意象可以连接在一起讲述出无数故事,其作品优雅之外更多的是给人一种向上的引力。4. 余真授奖词:余真将词语占为己有,于是词语便顺着她的气息跳跃、舞动,融进诗情画意中,无疑,余真以特殊的语言天赋为后盾,以超越年龄的锐利深入生活并以独到的社会眼光谱写出尘世间的苍凉与温情。5.马晓康授奖词:马晓康的诗句试图在促使读者去发现被压抑的生活,他擅长以叙述的方式谱写出生存的故事,他独创性的词汇不受世俗的侵蚀,他将探索与求知融为一起,以真实为基础开辟出当代写作的新道路。6.马文秀授奖词:马文秀具备一位雪域高原诗人的诗性与灵性,她更以高原人的坚毅与豪迈在诗歌道路上开辟出一条新的路径。她以绘画入诗,独具匠心,“一诗一画”,在尘世的喧闹与躁动间,再现了经典名画与诗歌的艺术魅力。7.田春雨授奖词:田春雨以细微视角来抒写人世间的苍凉,这种苍凉有家国情怀更有爱恨情仇,他以诗句为爱而歌,刻画出人性在与命运的抗争中的慈悲与隐忍。8.丁薇授奖词:在丁薇笔下饱满的尘世触手可及,她在诗句中自始至终是见证者,她担起了所有的意象,就像一位母亲撑起了整个家,因而她的诗歌以透视人生与独到的社会眼光而引人注目。9.彭流萍授奖词:彭流萍作为一名军旅诗人,在诗作中构建出英雄梦想与家国情怀,他的从容慷慨与豪放悲怆流淌在众多诗篇中,他将一代军人的侠骨柔肠体现在宏壮明亮的诗歌精神中。10.张元授奖词:张元以其富于洞察力和诗情画意诗句把青春岁月里的欢笑与挣扎写活了,他的诗句中更多的凸显出一代90后的成长轨迹,甚至细腻笔触能深入到心灵深处,他记载了青年人在两代人之间的一种继承关系,所谓的成长既是隐忍又是突破。八、 2018年度十佳诗刊(含公众号)1、《诗刊》《诗刊》一直坚持"刊载诗歌作品,繁荣诗歌创作"的办刊宗旨,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团结和推出了一代代中国当代诗人,名篇佳作如林,为我国诗歌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独特的贡献。《诗刊》首创每年一届的"青春诗会",已连续举办34届,为中国诗坛输送了浩浩荡荡的诗歌生力军。2、《草堂》草堂诗刊坚持“有温度有质感的大唐风骨,有颜面有尊严的当代诗歌”,承接传统,汇集天下好诗,是中国最高稿费诗歌杂志。关注现实生活,扫描底层生态,扶持青年诗人,海纳百川,打望各路诗坛劲旅的进行步伐,同时探索诗歌文本与精神走向的新可能,引领诗人从个人视角进入,与读者分享诗歌鉴赏经验。3、《诗参考》创办三十周年,不仅推出了具有影响力重要诗人,还参与了多起中国诗歌重大事件的梳理。坚持文本,又海纳百川,一如既往的推动中国诗歌的发展,创造不同寻常的诗歌世界,它的诗歌生命是与诗人们共同打造出的,因此她的诗歌灵魂语精神品质是毋庸置疑的。为中国的汉语文化,也为人类的诗歌生命做出了长久的贡献。4、诗人读诗(微信公众号)《诗人读诗》公众微信号是江南名士张维先生于2015年5月30日创办并首播。张维及其他的团队在践行让人们听到诗歌本身的声音,诗人肺腑的声音。张维说:“由诗人读自己的诗,诗人读诗人的诗,我们让诗歌发出大地的声音,春夏秋冬轮替的声音,叶落之后天空蔚蓝的声音,骨头里金属的声音,目光里棉花温暖的声音,月光打在钟馨上的声音,疼痛和欢乐在舞蹈的声音……他说:“我们让诗歌发出自己的声音,纯净的声音,黄金的声音,水银的声音,黑暗的声音,时光流动的声音,爱的丰盈而温润的声音。”青年诗歌评论家、学者汉家、姜丰的短评,也是目前汉语新诗界唯一的一个集诗人读诗、配专题评论的公众微信平台。5、诗评媒(微信公众号)《诗评媒》微信公众号创立于2015年12月,专注现代诗歌理论,是国内第一个诗歌理论专业公众号。诗评媒的理念是“先锋,开放,包容”,从宏观理论和微观写作两个方面,用理论推动中国新诗理性发展。诗评媒开创了“众筹式”诗歌评论,即由专家、诗人和业余诗歌爱好者对作品跟帖留言、评论,再汇集成文,使评论更加客观、全面、立体、丰富,也适应了新媒体时代碎片化阅读的需要。6、诗歌高铁(微信公众号)《诗歌高铁》公众微信号是四川诗人陈修元于2016年10月创办并运行至今。此公众号名源于陈修元2015年初首次提出“成绵乐诗歌高铁”概念,并策划组织推动系列围绕四川“成绵乐动车线”(成都——绵阳——乐山)系列诗歌活动。2015年3月,时任广汉市文联主席和市作协主席的陈修元策划发起“诗歌高铁论坛”,并联合成都铁路局党委宣传部编印《诗歌高铁》专号,10月在成绵乐动车上举行了首发式,《人民日报》作了新闻图文报道。2016年,策划并推出《火车诗刊成绵乐诗歌旅游地图》诗歌专号,放置于动车上,供旅客阅读。中央电视台、央广网、凤凰网等数十家权威媒体做了报道。“诗歌高铁”活动产生了全国性影响。2016年10月,陈修元乘势创办《诗歌高特》公众微信号,致力于打造推广“诗歌高铁”品牌。本微信平台征集诗歌范围:以高铁为题材的诗歌,国内实力诗人、新锐诗人、港澳台诗人、国外华文诗人作品展示,以及翻译诗歌等。《诗歌高铁》公众微信号运行以来,每周一期,发表了国内外众多诗人的佳作,受到诗界关注和好评。7、《大风》诗刊《大风》诗刊秉承“交流、碰撞”的初衷,突出了多样性、包容性、前瞻性和高品质。以正规期刊的标准,建成一个自由灵动的纯文学之家,扶持和推动那些鲜为人知、默默笔耕在文坛的作者的优秀诗歌、诗词、诗歌评论等文学艺术作品,同时也向大家特别是青少年推荐古今中外一些优秀的诗人和经典的作品,以继承和发扬中国灿烂的传统文化,向世界展示中国诗歌的真正艺术和唯美思想,推动现代诗歌、乃至中国文化实现又一次新的伟大复兴。8、《几江》诗刊进入新世纪以来,生活在江津这块灵秀之地的本土诗人们,以热爱诗歌的拳拳之心,相聚在一起,自筹资金创办了《几江》诗刊。为繁荣本地诗歌创作,加强江津与重庆以及全国各地诗人之间的交流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几水长流诗潮涌,岁月如歌谱新曲。江津的本土诗人们,甘为缪斯的忠实信徒,无比虔诚地在属于他们的桑田里,像饱经磨难和风霜的农夫那样匍匐向下,禾锄躬耕,让充满生命的诗歌顽强地从现实挤兑的狭窄缝隙中站立起来,平和、坦荡、自信地呈现出本真的微笑和绚烂的阳光。9、《佛顶山》诗刊《佛顶山》诗刊以促进地域文学创作为宗旨,关注新人,力推新人,重点支持和鼓励诗歌新秀,追求自由、真诚、执着、纯粹的精神。倡导思想性、先锋性、探索性,刊发向美、向善、能与读者产生共鸣,能让人感受到精神力量所、让读者有所感悟,有所启发的佳作。10、《葛天诗刊》《葛天诗刊》由中国葛天文化之乡河南省宁陵县文联主办。葛天氏之乐是我国音乐、诗歌、舞蹈、剧目、农牧业和养生学的重要源头。葛天文化是炎黄文化、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刊因特殊的文化内涵而得到全国近百位实力诗人的支持与厚爱。

德行

《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重点选题座谈会在京举行

原标题:聚焦时代问题 推动理论创新《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重点选题座谈会在京举行#三大体系#10月21日,《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重点选题座谈会在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江小涓,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培林,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张文显,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教授周光权等21位专家学者与会。大家从不同学科领域出发,对《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选题策划提出建议。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原总编辑张江出席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总编辑方军主持会议。深入研究阐释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贡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发展,向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一系列重大课题。在与会学者看来,这些课题包括“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阐释”“百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逻辑和理论逻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唯物史观与中国道路”“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的当代阐释”“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与世界大变局”“马克思全球化思想的当代意义”等,学术理论工作者在这些方面大有可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丰子义表示,要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涵进行重点阐释。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景源认为,发展道路与历史观互为里表,研究中国发展道路,就要研究唯物史观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在这个大框架下,“‘史学革命’与唯物史观的传播”“唯物史观与改革开放”“唯物史观与中国现代化”等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罗骞提出“回顾和总结20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影响及其理论效应”的议题。他表示,应从“引领革命实践”“倒逼资本主义改良”“影响新社会运动”等关键词入手,就马克思主义对20世纪历史发展的影响进行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上的系统梳理和全面总结,并在此基础上考察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既是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又是一个重大现实课题。江小涓提出,要重点关注“新阶段国家治理问题的变化、挑战和创新”。她认为,“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具有重大转折意义、变化意义,面临新的特点、机遇和挑战。一是我国社会将进入高收入社会,历史上从未有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并提供有效的治理经验供我们借鉴。进入高收入阶段,人民对国家治理的诉求广泛而多元,是多方面的主体诉求。二是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治理新要求。数量扩张时期,治理可以“投”字当头,投钱、投地、投项目,通过扩量带动增长。质量提升时期,不仅要投,还要决策如何优化结构、如何转变发展方式、如何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三是科技跟跑时期的治理和科技领跑时期的治理有很大不同。四是数字时代的治理新要求,要用数字治理经济、治理社会,要对数字化技术进行治理,要借数字社会发展推进整体治理变革。五是我国与世界主要经济体从互补关系为主进入竞争关系为主的时期,必然导致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特别是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外部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内生化了,此时国家治理任务有很大不同,而且在很多方面相互制约。解决这些错综复杂的治理难题,需要以多学科交叉融合同时具备深厚国际比较基础的国家治理研究为支撑。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走着与西方迥异的现代化道路。李培林提出,要研究“现代化理论和我国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实践”,基于中国现代化实践的经验总结,形成与西方不同的理论体系,并进一步指导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院长郑新业提出,要推进“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量化研究”,采用现代量化分析方法研究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中国经济发展成就之间的因果关系,为理论研究提供实证证据,为政策研究提供量化基础,为深化改革提供经验证据。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社区网格化管理、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使我国基层社会治理问题备受关注。李培林提出要重视“疫情常态化背景下的基层社区治理”,特别是要研究如何在保证基层活力的基础上,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基层治理模式。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周飞舟认为,我国基层社区的动员机制和管理机制在疫情中展现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新做法、新经验,极具理论价值。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薛澜认为,应把“新时期国家创新治理”作为重要课题。他表示,随着中国步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创新体系治理模式也应作出相应调整,如梳理不同类型创新政策、推动创新政策与微观主体更好契合等。此外,全球治理、政府管理等问题也受到了与会学者的关注。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何艳玲从公共管理角度出发,提出应关注“政党+治理”“技术+治理”“公务员+治理”等问题。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基于国内发展形势、把握国际发展大势作出的重大科学判断和重要战略选择。该论断一经提出,立刻引发学术界的高度共鸣。江小涓认为,要研究“畅通外循环与内循环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问题,以国际比较、国内发展阶段、发展战略调整等为背景,探究内循环为主背后的发展规律、国际经验、中国实践,如何实现双循环畅通并相互赋能,畅通双循环对体制改革和开放的新要求等,进行深入的学理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当今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面对更多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研究国内外重大风险演进的规律性、增强风险研判能力势在必行。郑新业表示,要集合包括经济学、政治学、国际关系等多个学科联合攻关,做好前瞻性的风险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郭克莎提出,应基于大国发展的视角,在总结国际经验、开展国际比较的基础上,开展“大国经济发展中的国内大循环理论研究”,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学术支撑。与会学者还提出了“经济全球化红利的再分配问题”“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二三产业协调发展”“推进新型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的理论和政策研究”等多个经济领域的重要选题。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法学方面,多位学者指出,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系列重要论述研究,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法学界的重要任务。此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研究”“新时期法律实施问题”“法律回应社会需求与民众关切研究”等选题也被认为极具潜力。张文显提出“加强新时代中国法理研究”的选题。他表示,法理已成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性概念和公共话语,但相关研究仍有待深化。面对修宪的法律基础、海洋主权的法理和历史、军事斗争的法理准备等问题,我们需要作出自己的法理解释,在国际上争取法理制高点,避免解释权旁落。周光权建议就“法律介入数据治理的模式和深度”做深入研究。他认为,互联网社会个人权利的保护问题迫在眉睫,法学界亟须对人脸识别等新技术的法律界限进行探讨。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所长莫纪宏提出,应重视国家安全法律体系、中国法域外适用的法律体系建设研究,在立法和制度构建方面出台基本法律指导。注重研究跨学科综合性重点问题与会学者还就哲学、史学、文学、国际关系、新闻传播学等学科领域的重大基础理论和前沿问题进行了讨论。哲学方面,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现代逻辑与科学技术哲学研究所所长刘晓力提出“哲学如何落地”的选题,呼吁以哲学信念来指导技术变革时代的个体、群体乃至国家行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美学与美育研究所所长刘成纪提出“中西互鉴与当代中国美学理论建设”“中国美学与艺术精神的现代阐释”“中国人文教化传统与中华美育精神研究”等选题,强调关注中国美学的学术传统和民族特征。历史学方面,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全球史研究中心主任刘文明建议关注“加强全球史理论与中国史理论研究互动”“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模式与历史反思”等选题;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陈胜前基于考古学视角,提出“文化与文明演变的理论反思与构建”“中国文明与文化起源、形成的实证研究”“比较视角下的中国古代文明研究”等选题。文学方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郭英德提出应重视“文明对话机制上的中外文学比较研究”“海外‘中国学’关于中国文学研究的再反思”“唯物史观视野下中国文学演进的历史考察”“中国文学的思想史研究”等选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艺理论研究室主任陈定家提出“中国网络文学的现状及反思”选题,认为应从不同层面和角度考察当代网络文学发展实践。国际关系方面,外交学院副院长王帆提出“中国传统战略思想的挖掘与提炼”“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研究”“对于国际形势的中国判断和中国解释”等选题,强调要将新的研究方法与前沿议题相结合。新闻传播学方面,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教授陈卫星认为,应加强“新闻传播学的媒介学范式”研究,从方法论角度重构学科框架。方军在会议总结讲话中对与会学者表示感谢。他指出,各位学者立足不同学科领域,提出了很多有深度、有新意的学术选题,对《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确定2021年重点选题有很大帮助。《中国社会科学》将继续坚持开门办刊的方针,集思广益、群策群力,聚焦新时代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聚焦跨学科、综合性的重点选题,推出精品力作,努力打造国内顶尖、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术传播平台,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江小涓发言。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培林发言。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原总编辑张江出席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总编辑、党委书记方军主持会议。会议现场。会议现场。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高莹欢迎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cssn_cn,获取更多学术资讯。

舐笔和墨

张建光做客福建省文学院八闽书院漫谈朱子文化

张建光做客福建省文学院八闽书院漫谈朱子文化(福建省文学院供图)东南网4月13日讯(本网记者 蔡丽洁)近日,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朱子文化研究者张建光做客福建省文学院八闽书院名家大讲堂,主讲《朱子文化漫谈》,深入浅出讲述朱子其人、其学、其疑、其义,带领观众走近朱熹。张建光现场讲解了朱子的相貌、生平、地位、评价;带领观众解读了朱子其学的本体论、人性论、心性论、认识论、修养论;带领观众了解了朱子其学在历史上的地位作用和当代价值:封建统治者治国理政的“官方哲学”、读书人修身济世的“人生信条”、老百姓安身立命的“民众圣经”;带领大家释疑解惑,回答了朱子与孔子、天理与人欲、朱子与科技、可敬与可亲、唯物与唯心等思辨的问题。张建光表示,朱子理学“四句教”:“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续绝学,为万事开太平。”对复兴民族精神,激活内生精神动力;增进两岸认同,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弘扬中华文明,参与国际文化竞争具有重要意义。张建光创作发表了《浪漫山水》《朝圣山水》《涅槃山水》《欧风美雨》《武夷风》五部散文集和众多的诗歌,有多篇作品获国家级、省级一等奖。合著《公仆廖俊波》《武夷之子》两部小说。在朱子文化研究方面成果丰硕,在《光明日报》《福建日报》《十月》《福建文学》等报刊上发表了数十篇相关文章。应邀在中共中央组织部、福建省委省政府组织的相关论坛、讲坛、研讨会、学习会上作了100多场朱子文化专题讲座。本次活动由福建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是福建省文学院主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公益文学活动之一。活动由福建省作家协会、福建省文联文艺理论研究和文艺传播中心、福建文学杂志社、台港文学选刊杂志社、福建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福州古厝保护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协办。

别材

他是现当代著名美学家,致力文学、心理学研究,后在北京大学任教

他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等教师。他便是朱光潜(1897年9月19日-1986年3月6日),字孟实,笔名孟实、孟石。安徽省桐城县人。早年生活 朱光潜自幼接受父亲朱子香严格的私塾教育,十五岁开始就读于孔城高小(今孔城镇桐乡书院内),熟读古文及唐、宋诗奠定其中国古典文学的基础。半年后考入桐城中学,弃时文而从古文,受国文教师潘季熏陶,对中国旧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中学毕业后,朱氏进入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中文系(今武汉大学文学院)学习。入学后很快考取北洋政府教育部派送生资格,就读于香港大学,学习了英国语言与文学、教育学、生物学、心理学等课程,奠定了其一生参与教育活动和学术活动的方向。期间曾受梁启超与胡适的新文化运动影响,毅然放弃古文和文言文,改写白话文,不久即用白话文发表了其美学研究的处女作《无言之美》。香港大学毕业后,经同班好友高觉敷介绍结识了吴淞中国公学的校长张东荪,并于民国十一年夏到该校中学部教习英文课程,兼校刊《旬刊》的主编。江浙战争中吴淞中国公学关闭,随即到浙江白马湖春晖中学教书,因而结识朱自清、丰子恺、叶圣陶等好友。后来决定离开春晖中学到上海刚成立立达学园,提出教育独立自由的宣言,并一方面筹办开明书局(出版作品皆以中学生为对象的出版社)和杂志《一般》。留学英法 1925年,考取公费留英,到爱丁堡大学选修英国文学、哲学、心理学、欧洲古代史和艺术史等,毕业后至伦敦大学学院听莎士比亚课程,同时又在巴黎大学注册,对研究西方哲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产生浓厚兴趣。期间受巴黎大学文学院长德拉库瓦教授所讲授的艺术心理学启发,起念写下了《文艺心理学》。后又就读于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幷于1933年获得斯特拉斯堡大学博士学位,同时完成了其著作《悲剧心理学》。在欧洲留学期间,朱光潜经常由于公费不发,经济拮据,只得靠稿费维持生活。他为开明书局的《一般》撰稿,曾辑成《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该书反应了当时一些青年的心理状况,畅销全国。接着《变态心理学派别》、《谈美》、《变态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诗论》,及译著的《美学原理》陆续问世。他还在罗素的影响下写过一部讲述符号逻辑派别的书(后在抗日战争中遭焚毁)。返国任教 1933年回国,聘为安徽大学(现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后,经好友徐中舒介绍给当时的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胡适,委聘为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主任,除教授西方名著选读和文学批评史以外,还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和清华大学的中文系研究班讲授《文艺心理学》和《诗论》,后又应留法结识的好友徐悲鸿邀请到中央艺术学院教授了一年的《文艺心理学》。当时正值京派文艺和海派文艺对垒。京派在新月时期最盛,却在诗人徐志摩死于飞机失事后日渐衰落。胡适、杨振声等人想重振京派,便组织朱光潜、沈从文、周作人、林徽因等人组成编委会,筹办《文学杂志》。朱光潜时任主编,朱自清、闻一多等人常为杂志撰稿。抗日战争期间,朱光潜经国立长沙临时大学文学院教授,应四川大学代理校长张颐之约,任文学院院长,后游于武汉大学任教。曾列入朱家骅与陈立夫联名向蒋介石推荐的98名“最优秀教授党员”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1949年后,朱光潜留居中国大陆,他到1952年秋季以后,转入北京大学哲学系,此后一直居住于燕京大学撤销后的燕东园27号。 “文革”结束后,朱光潜被恢复教授职务。此后致力于学术研究和教育领域,积极翻译各类外文名著,撰写文稿,发表演讲及指导研究生。1983年3月,他应邀去香港中文大学讲学。逝世 1984年夏,朱光潜由于多年工作过于疲累,罹患疲劳综合症,出现脑血栓,尽管健康状况大为转差,他仍旧勤于执笔写作。在朱光潜逝世的前3天,他趁自己神志仍有稍许清醒,乘家人不防,竟艰难地沿梯独自悄悄向楼上书房爬去,家人发现急来劝阻,他嗫嚅地说,要赶在死前把《新科学》的注释部分完成。1986年3月6日,朱光潜在北京病逝,终年89岁。学术成就 朱光潜为中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并致力于文艺思想硏究和批评、美学研究、美学教学,治学态度认真,介绍、翻译、论著美学的著述极为丰富,多达六百余万字,开拓了中国美学研究的新领域。《西方美学史》是朱光潜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之一,也是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美学史著作,具有开创性的学术价值,代表了中国研究西方美学思想的水平。对黑格尔《美学》的翻译,为他赢得了崇高声誉。他的数量众多的译著和译文为中国的美学研究和文艺理论研究铺平了前进的道路。早年,朱光潜是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的忠实信徒,并对近代美学的的真正开山祖康德非常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