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汉字文化博大精深。大学里面开设了很多关于汉语言的课程。那么,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生主要学什么呢?第一,主要进行文学理论、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通过系统教育丰富学生的文学阅历,着重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第二,着重进行现当代文学作品分析,学生需要大量读书写论文,很多书还很难在图书馆找到,而且由于人数众多,论文的查重就格外重要。第三,学习各种文学批评理论,鉴赏现当代文学作品,培养全面发展的中国现代文学专业的人才。
2019年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时间节点,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来说也是不平凡的一年。围绕回顾历史、关注当下与展望未来的学术议题,学界组织了形式多样的专题研讨会,学术期刊也刊发了系列文章。学者们聚焦历史、时代与文学的关系,对中国现当代文学领域的重要理论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在达成共识的同时也提出了新命题和新思考。考察70年研究成绩历史地看,新中国70年文学研究在曲折中不断前行,并逐渐建构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话语体系。张福贵的《当代中国文学研究话语体系的建构》分别从“国家集体话语”“社会个人话语”“民族人类话语”的体系建构来探究当代中国文学研究的演进过程,倡导从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和理论逻辑融合的高度总结历史规律、把握历史趋势。李永东的《中国现代文学的中国话语建构》认为,中国现代文学开创了现代中国的话语体系,其核心观念可归结为“民族国家的发现”“人的发现”和“阶级的发现”。三者的协商互动,形成了现代文学的中国话语模式,为解决现代文学学科的诸多问题提供了方向。在寻绎现当代文学研究轨迹和话语模式时,丁帆、赵普光的《历史的轨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七十年的实证分析》另辟蹊径,引入经济学方法,以论题词的频率、分布、集中程度等数据分析,客观、立体地呈现出70年来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若干侧面。应该说,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折射出现代中国历史的发展演进轨迹。谭桂林的《与时代对话中的知识谱系建构》提出“知识谱系生成与时代的对话”的观点。他认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编撰实现了现代知识谱系的定型,形成了以“革命性”“现代性”“民族性”和“世界性”为内核的理论话语模式。孟繁华的《建构当代中国的文学经验和学术话语》将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分为“社会主义文化空间的构造”“文学史观念的对话与建构”“当代中国文学经验和学术话语的整合”三种历史形态,认为其集中表达了中国当代文学史构建中国文学经验和学术话语的努力。审思现代文学传统五四新文化运动迄今已逾百年。回望五四文学,以整体的、辩证的、历史的眼光来审思现代文学传统是2019年度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另一重点。温儒敏的《“五四”辩证》倡导在整个中国大历史的格局中评价“五四”,认为“五四”既颠覆传统,同时又在赓续传统、再造传统。陈思和的《士的精神·先锋文化·百年“五四”》认为,新文化运动是一场中国传统文化自我涅槃的文化复兴,它与世界性先锋运动同期发生,又具有独立而鲜明的中国特征。郜元宝的《走出百年文学的两极摇摆》探析了“五四”作家处理“文章”和“实用”关系的不同方法,认为五四新文学的价值在于融通“文学”与“实用”,“艺术”与“人生”的复杂关联。文学传统是在文化更新过程中形成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启了中国文学的现代传统。孙郁的《五四新文化人的话语方式》认为,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文化自新运动,新文化人所表述的思想主要体现在“改良话语”“批判话语”和“自审话语”三种形态上。这些话语类型为现代学术与现代文学树立了方向性的路标。刘勇的《五四新文学何以“现代”》认为,现代文学之“现代”恰恰在于它所开启的传统是“新”的,在于它所面临的完全不同于古代的新形势,及在这种新形势下对新问题展开的思考。五四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思想与语言的现代化,两者合力推动了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与发展。王本朝的《白话如何成为新文学》认为,正是由于白话文在语言和思想上的双向发力,才使新文学获得了殷实的成果。高玉的《比较视角下的当前中国文学优势与困境》从语言本体论视角出发阐释当前中国文学发展前景。在他看来,语言既是工具也是思想本体,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与语言的现代化变革密切相关。聚焦“茅奖”获奖作品2019年,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评选出5部获奖作品:梁晓声的《人世间》、徐怀中的《牵风记》、徐则臣的《北上》、陈彦的《主角》和李洱的《应物兄》。围绕获奖作品展开的研究是2019年度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又一热点。现实主义小说离不开传统文化滋养,在传统与现实的联动中,现实主义小说“民族化”与“现代化”的艺术魅力得以彰显。刘大先的《返归本心——徐怀中〈牵风记〉的意象叙事与哲思境界》肯定“礼乐观念”对于《牵风记》中国气象生成的功能作用。文章认为,这种人生艺术化的诗性叙事超越了对人性的生理和心理认知,也超越了具体的历史与意识形态,达到了关于人生感、历史感与宇宙感的抽象哲思境界。吴义勤的《作为民族精神与美学的现实主义——论陈彦长篇小说〈主角〉》强调“秦腔”之于陈彦重构现实主义美学的价值。文章认为,《主角》将传统戏曲的伦理意识和道德观念渗透于故事叙述中,实践了现实主义文学的教谕功能,并将僵硬机械的教谕转换、再造为艺术和审美的化育。思想和艺术是文学创作不能析离的范畴,两者关系是辩证统一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的思想价值借助艺术的形式来表达,而其深厚的思想内涵也促进了艺术形式的创新。王春林的《〈人世间〉:民间伦理立场与史诗性书写》将《人世间》视为一部多角度、多层面、立体性的历史画卷。王春林认为该小说的思想和艺术价值在于:一方面营造了以周秉昆、周秉义与周蓉三兄妹为中心的一种辐射性伞状艺术结构;另一方面在坚持民间伦理本位叙事立场的同时,形成了一种史诗性的思想艺术品格。李德南的《抒情的史诗——论徐则臣〈北上〉》认为,徐则臣通过破与立的辩证构建了个人的叙事美学,这主要体现在内在书写方式和外在结构形式上;通过抒情的史诗化与史诗的抒情化的辩证融合,徐则臣写就了《北上》这部抒情的史诗。阎晶明的《塔楼小说——关于李洱〈应物兄〉的读解》形象地将《应物兄》比作一栋容积率极高的“塔楼式”小说建筑。在此建筑内,人物是穿梭的,故事是推进的,悬念一环套一环,但整个场景又让人感觉是平面的,是动感的、嘈杂的平面图。纵观2019年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除了上述学术热点外,学界还关注史料开掘与阐发、文学史的重构与阐释、学科本位意识与跨学科品格、文学经典的传播与接受、文学传统的建构与延传、文学语言与话语模态、社会思潮与文学生态、作家作品的再解读等议题。此外,一些新的议题,如图画书的理论建构与批评标准、网络文学的生成机制与传播形态、媒介生态与中国现当代文学、主体性与民间文学资源开发等,也成为学界瞩目的新动向。伴随新方法、新概念和新话语的运用,这类研究以敏锐的问题意识、浓郁的时代气息及缜密严谨的学理分析,拓展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新天地,彰显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科特性,进而促进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发展。(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吴翔宇欢迎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cssn_cn,获取更多学术资讯。
【论文关键词】现当代文学 思想情感 语言【论文摘要】中国现当代文学是用现代的文学语言和形式表达现代中国思想情感的文学。本文研究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现状, 并对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展望。 中国现当代文学通过现代社会和人的意识情感的加入,来改变中国古典文学造成的封闭和隔绝, 使文学在内容和表达上与当代中国人的实际有更多的联系和契合。近年来,现当代文学研究过程中, 在一种无孔不入的话语的渗透之下, 一些像“全球化” 之类的词语, 成了神圣的词语, 只要说出来就具有天然合法性, 而不论其所指何物。与此同时, 一些诸如“革命”、“救亡” 之类的词语, 却获得了截然不同的命运, 一说出来就成了天然的“非法”, 甚至成了过街老鼠, 人人喊打。在当下的语境中, “纯文学”、“新时期文学”、“先锋文学” 等成了人见人爱的时髦话语, 而“十七年文学”、“革命历史小说”、“底层写作” 等则成了人见人怕的危险思想。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过程中,现当代文学究竟如何发展变化, 又处在何种现状呢? 一、 现当代文学研究目的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 上世纪八十年代成为一个重要的时期。在以和平经济建设为中心时期, 文学队伍主要是由两代作家构成, 一代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成长起来的作家, 他们大部分是在1957 年的“反右” 运动中遭到不公的批判和打击, 并在社会底层度过了一段苦难日子, 他们的创作里充满对现实政治生活的干预精神和对人性的赞美。另一代是在“文革” 中成长起来的作家, 其中大多数人曾在“上山下乡” 中感受了民间生活和民间文化的熏陶, 因此他们在写作的时候会自然而然地从农村经验中汲取创作素材, 由最初的知青题材到稍后的寻根文学, 呈现出新的民间化创作趋向。两代作家们胸中涌动着知识分子新生的对现实生活的热情与自信, 他们在揭露社会弊病的同时,把希望寄托于批判的社会效果, 在这种希望之中正滋生着已经消失了近三十年的知识分子的主体意识。这使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文学充满了生机勃勃的创新精神和活跃气氛。 而今天的当代中国作家, 一部分忙着追逐“诺贝尔”文学奖, 期望以此来奠定自己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另一部分则忙于追逐市场。由于读者的欣赏情趣和阅读趋向主导了市场, 市场又左右着作家的文学创作, 导致现在的文学市场化、快餐化、娱乐化、庸俗化、视觉化倾向。在现当代文学中, 以两种文学思想表现最为突出。 (1) 精神溃败。在这种精神溃败之中, 有的作者干脆放弃信仰, 放弃寻找精神出路的企图。如余华就在《活者》中传达了“活着就是一切, 活着就是胜利” 这样一种人生哲学。正如余杰所说, 只有肉体的“活着” 而没有灵魂的求索。 (2) 性文学进入文坛。90 年代末期, 性文学卷土重来进入了中国文坛, 在这些描写性的文学中声势最响的是贾平凹的《废都》和王小波的《黄金时代》。它们都描写了男人在生存困境中表现出的依赖性和脆弱性。 二、 现当代文学存在“现状批评” 现象 现状批评是现当代文学研究中最具诱惑力的部分, 变化无穷的文学现象和不断推出的新人和作品, 既联系着社会生活、文化思潮的搏动, 又提供了不重复的新鲜刺激,批评的创造性在现当代文学研究中也最为活跃。因此, 许多人把当代文学研究与“现状批评” 画上等号。这一观点是值得怀疑的, 它可能迟滞了对“十七年文学”、“‘文革’文学” 的研究, 以至于这三十年的文学已从一些人的研究视野中消失。这些部分文学研究, 往往构成现当代文学研究最脆弱的环节。很显然, 这三十年的文学创作总体水准的普遍性缺陷, 是难以吸引更多注意力的重要原因。但是,从另一角度看, 这一曲折的文学进程, 又蕴含着某些有关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问题和矛盾, 这涉及现代文学传统、作家精神结构、现代文学艺术形态等。 三、 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开拓的现象 中国现当代文学面临文学边界的扩大和文化研究的开拓, 文学本体认知有较大的深入和改变。学术空间的拥挤和学者的浮泛, 以及整体社会普遍的急功近利的大环境,使得中国现当代文学内在系统呈现了一种“读图”、“复制” 和学术时尚、普及的异化现象。现当代文学呈现出标准化、规范化、模式化的套路。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一方面是热闹非凡, 成果数量迅速攀升, 另一方面学术深度影响和实用价值范围甚小。张爱玲、徐志摩、沈从文, 以及现代女作家等, 一直成为出版社出书的热门和研究者首选的课题。但是, 对这些作家的研究真正有创新性和学术突破的并不多有。近年来一大批试图走学术和大众阅读相结合路子的“文化快餐”, 却在“高校” 被视为学术成果。还有文学的传播与期刊、翻译、出版、教育等较多的亚文学研究选题, 呈现出文学史研究新的转变。 四、 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展望 针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现状, 笔者对其有以下几点期望。第一, 在中国文学的叙述话语中, 期望出现更多能够穿透生命、穿透心灵的语言。第二, 期望中国作家抛弃世俗功利意识、超越平庸, 树立探寻真理和生命真谛的心性和勇气, 并以自己的方式去挖掘人性的本质, 找到苦难的根源, 揭示燃烧在残酷无底深渊中的人间至爱。第三, 期望在中国文坛看到能在我们这个时代给人们带来新奇的刺穿灵魂的力量的大作品, 期望中国文学真正走向我们渴盼已久的辉煌。
回顾即将结束的这一年的读书生活,仍不得不让人感叹“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不仅自己购买的许多书至今都还没有读,许多师友寄赠的大著、新刊同样未能悉数拜读完毕,要写的文章、要修订的几部书稿也都没有完成,只能留待以后。因此,以下的片言只语,虽立足于厕身的中国文学专业,不敢“跑野马”,但也只是一些个人初步的、粗浅的、对本年新出部分研究著作的阅读感受,疏漏、悖谬、孟浪之处均所难免,敬请读者诸君匡我不逮。首先也许应该谈到的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通史》(黄修己主编,广东人民出版社2020年4月版)。全书五大册、一百多万字,从五四新文学初创期一直写到新世纪的研究进展,作者姚玳枚、陈希、吴敏、刘卫国,均为师从黄修己先生、学有所专的中青年学者。其实从《中国新文学史编纂史》及其修订本,到两卷本《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史》,再到五卷本的《通史》,黄先生及其领导的学术团队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史、学科史的高度也正由此得以不断确立。这套书问世后,我和中山大学的师友联合举办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再出发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通史》在线对谈会”,进一步较深入地讨论了其学术贡献及有待发挥的地方,与会学者的精彩发言和会后同仁们的申论,即将或已经在不同刊物发表,此不赘述。《现代中国的述学文体》(陈平原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8月版)也是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的一部书。该书各章此前多已在学术刊物发表,早已拜读过,但都为一编且改为专书体例之后,仍可见出作者对此问题思考的系统性、广度和深度。事实上,从晚清至今,中国人文学者的著述体例与述学文体的变化、转型尚未完成,今天我们仍能时常听到诸如关于“西式论文”“西式规范”等是否适合中国人文学术的讨论,就此而言,无论是蔡元培、章太炎的文体意识,还是梁启超、鲁迅、胡适的学术文,这些现代学术先驱的思想遗产,对于今人如何确立言说的立场、方式与边界,或都有一探再探的价值。此外,作者今年还出版了《游侠·私学·人文:陈平原手稿集》(越生文化2020年3月版),内收其论文、著作、随笔、书信等手稿多篇。当代学人出版手稿者,坊间尚不多见,此书不仅印制精良,所选篇什也多能代表一代人的学术旨趣、精神气质和立场追求,当然也有压在纸背的“人间情怀”。尤其从家书这一较具私人性的手稿中,我们可以一窥其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治学、治生的不易,和面对不甚安定的外部环境时仍能葆持的一种乐观、自信、深耕学术的心态。事实上,也正是在这种心态的驱使下,其先后贡献出了《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千古文人侠客梦》等多种重要著述。近年来中国现代文学文献研究愈益自觉,逐渐有分裂成为一专门学问领域的趋势。《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十讲》(陈子善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20年8月版)的出版,为此一领域的代表性作品。作者治现代文学文献史料有年,著述等身,是次应复旦大学出版社“名家专题精讲”丛书邀请,将历年所作重要文章,按作品版本研究、集外文和辑佚、手稿、笔名考定、书信、日记、文学刊物和文学广告、文学社团史实探究、作家文学活动考略、现代文学文献中的音乐和美术十个方面,加以遴选,试以不同例证、不同个案的研究揭示此一领域研究的堂奥,凸显“实践性”优先于理论生产的重要,足称金针度人。在其近两年出版的《说郁达夫》《说徐志摩》《梅川序跋》等书中,作者也相继提出了发展“徐志摩文献学”“张爱玲文献学”等现代文学文献学分支之分支的设想,可见其对文献研究体系、理论方法的思考虽未结撰成专论发表,但仍在持续进行之中,且有相当激进的一面,不可不察。另外,今年秋天我也编辑了一册《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的自觉——陈子善教授荣休纪念集》(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2020年9月版),对这方面问题感兴趣的读者,或可一并参考。另一部值得一提的著作是《重溯新文学精神之源:中国新文学建构中的晚清思想学术因素》(李振声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年9月版)。该书采用“内烁型”的研究思路,细细爬梳新文学传统与晚清学术思想史的关系,所见极为深刻。其中更不乏研究者强烈的主体性和当代意识,是一种有抱负、有情怀、有现实针对性的学术。当然,藉此我们也许还可以讨论思想史研究的不同思路、晚清的学术思想和晚清文学创作之间的关系、新文学的独创性品格究竟为何、如何看待不同于危机时刻的学术想象的“纯学术”、如何看待新世纪以来本书未征引相关著作的研究等一系列问题。此书出版后,友人金理教授组织了一次讨论会,我们的发言也将于近期集中公开发表。本年除了上述这些资深学者仍在持续贡献新作,中青年学者的大著仍出不少,其中不少都是相熟的师友,多有驳诘往复,无须辞费。让我感触比较深的是《有声的左翼:诗朗诵与革命文艺的身体技术》(康凌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20年6月版)。这本书有意思的地方,不仅是从听觉文化的角度研究左翼文学、文化,而是研究左翼文学、文化,却没有被既有的左翼研究思路框住、拐跑,相反,扬榷而陈之,是从一种新的批判性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了1930年代左翼诗歌对音响形式的经营和其中内蕴着的感官动员技术。换句话说,作者研究左翼,但他的立场不是左翼的,他的思想预设、出发点和最终想要解决的问题也并不是要重新回归左翼(当然也不是非此即彼,倒向新自由主义),更不是想要维护某种绝对主义的运思方式和自以为真理在握、在道德和审美立场上处于强势地位的论述策略,而是为了拓宽左翼文学的诠释空间。但站在充分的后设的立场上,如何看待朗诵诗等左翼文学的“文学性”(难道仅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装置?或流行的“文化政治”概念就可以取代、解释?),这一问题仍悬而未决,特别是在教学、文化传习中,一首满坑满谷战斗口号的诗歌、一篇写生产队挖地开荒的报道文学,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能被中文系之外的读者所接受?又能够流传多久?何以证明其丰富的“生产性”不是一套特定的学术话语(意识形态)、惯习的自我建构和不断增殖的过程?这些问题似仍值得深入思考。专书之外,几种新出的关于近现代文学、历史、电影、艺术的随笔集也很可一说。《午后的繁花》(陈建华著,东方出版中心2020年8月版)中,所收不仅有其近年新撰如《文以载车》《陆小曼·1927·上海》等佳作,也有首次结集出版的二十余篇散文和学术随笔。但无论是对民国电影史的重探,还是对清末民初文学与思想的重访、物质文化研究、视觉文化研究等,抑或是关于新世纪一度流行的“狼文化”的批判,乃至其追忆师从李欧梵先生及纽约读书经历等等,都带着“老克勒”不懈探寻“诗与真”的明显标记,这些“记忆中隐秘闪烁的东西/如点滴火星的烬余”,见证了学者之外作为诗人、作家的陈建华的另一面相。有兴趣的读者不妨再读《陈建华诗选》及作者其余诸书。《老派:闲话文人旧事》(周立民著,浙江古籍出版社2020年7月版)《星水微茫驼铃远》(周立民著,商务印书馆2020年7月版)是作者在《传记文学》等处的专栏文章、随笔、读书笔记的集合。前者各篇篇幅较短,后者诸章论述更从容,但无一例外体现出作者因接受过专业的学术训练,兼以勤于读书、敏于思考,虽是论文述史却不偏执一端、笔端仍饱含感情等鲜明特点。在其附录的《从“不好看”说起——学术期刊与学术文体》一文中,作者透过对当前学术期刊论文尤其“学报体”的批判,再一次重申了自己的研究、写作信念,乃是企图恢复人文学术写作的多元性,试验其间存在的多种可能,于我心有戚戚,而这一点不仅对于某种程度上已经僵化了的当代学术文体的革新具有警示意义,也再一次在事实上回应了陈平原的相关论述。古典文学的书今年读得不多,印象比较深的有两种。一种是《万川之月:中国山水诗的心灵境界》(胡晓明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9月版)。这是作者的名著,曾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版,新世纪初期又出过一版,今年又出一新版。全书认为山水诗“是中国哲学精神的感性显现,除了表达诗人的心境,更是表达着中国诗人代代相承的共通的心境,集体的意欲;这共通的心境与意欲,正映射着中国哲学的真正性灵”。因此,山水诗就不能仅仅被看作“精妙优美的语言文字或风景画”,还应探究其中“所表现的中国文化的心灵境界”,发现其中“隐藏在技法、家数、渊源、流派以及风格背后的共通的民族文化的诗心”。因此从雪夜人归、啼鸟处处、花泪蝶梦、荒天古木等十个方面,依次论述山水诗中映现出的生命的漂泊与安顿、悲哀与复苏、有我与无我、荒寒与幽寂等主题。但作者的论述并不是纯理论的空转,而是建立在对两百余首山水诗作的细致赏析与精妙解读之上,也很好地平衡了对诗歌文本的细部论述与对中国山水诗及其哲学、美学意涵的整体理解,从中不难见出作者重建后五四时代中国文论的努力。例如这样的一段论述——“山水诗满足什么样的心理欲求呢?只要看中国古代山水诗中,有那么多的宁静安谧的村庄、田园、古刹,只要再看看最早的山水诗,其实是对不自由人生的一种逃避,我们不妨认为山水诗是一个最大的补偿意象(compensatory image),尽管诗人们的真实命运中,充满了颠沛流离和不安焦虑的因素,他们对山水的崇尚心理,扎根于一种对更自由、更永恒、更真实的人生形式的持久的精神追求之中。宋人有两句诗:‘水隔淡烟修竹寺,路经疏雨落花村。’(杨徽之《寒食寄郑起侍郎》)其实,每一个中国诗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处隔水相望的‘淡烟修竹寺’与‘疏雨落花村’。尽管山水诗语言、风格有各种变化,但其中所代表的那一份普遍的精神需求,却绝不会消失。”另一种是《诗歌之力:袁枚女弟子屈秉筠(1767-1810)》(孟留喜著,吴夏平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20年6月版)。这本书从表面上看,写法比较传统,自为袁枚得意女棣屈秉筠编纂年谱始,至订成袁枚所有女弟子年表结穴,依次讨论了屈秉筠的时代、家乡及家庭背景,社交网络,理论主张及两类代表性诗歌(家庭诗和关系诗)的创作特色等面向,有点不太像是一般我们想象的“海外汉学”,但在具体的论述、分析中,仍不乏洞见。如在分析其家庭背景时,提出了“家庭变成文学之网”这一重要观察,让我们想到近现代文学史上的张氏三姐妹、林徽因和邵洵美的客厅、上海马斯南路曾朴的文艺沙龙、北京慈慧胡同朱光潜宅的读诗会……评析其理论主张时,则发现屈秉筠的家庭文学圈和包括袁枚女弟子在内的虞山圈的存在,已显示出一个因诗歌传播而缔结的“女性诗歌评论共同体”;由此体现出的所谓的“诗歌之力”或“女性诗歌之力”,从理论角度看,乃是女性生活、体验构成其艺术实践之动力,具体而言,正在于屈诗“使复杂的家庭关系简单化,使周边所有人和她的联系更加紧密……也使其本人受到本地区内外的人的广泛的仰慕。”尽管这一研究结论可能并不惊人,但对于我们如何研究一位不甚知名的作家的生平著述,这本书仍能予人很大启发,也再一次向我们给出了一个不同于何炳棣“做第一流学问”的思考方向:或许并无二三流的选题,只有二三流的研究。也正如在艺文创作中,“怎么写”远远比“写什么”要重要。(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文学研究》5卷2期封面[儒学与文学会通研究]主持人语 赵敏俐“孔氏有《古文尚书》”问题再探讨 杜阳、马士远理学视域下的宋代书院记 张文利论北宋理学家“清淡”审美理想及其诗歌呈现问题 王培友明代儒林的诗歌世界 郭万金、贾娟娟一扇透视传统美学精神的幽窗——试论中国古代器物汉字美学价值 陈虹班固《两都赋》中祭祀诗与祥瑞诗的主旨及历史背景 丁玎魏晋南朝六代正史引五言诗考论 葛志伟左思《咏史》中的诗与史 张月中晚唐墓志中的浪漫书写 洪越撰,刘倩译程千帆先生的学术个性与艺术眼光——从《宋诗选》到《读宋史随笔》 郑伟改译、创译与误译:王红公译介李清照词的三重向度 涂慧明清诗词与十字门的历史景观及文学形象 王习雯人性的矛盾:《三国演义》中的刘备新议 许景昭、周昭端《牡丹亭》与汤显祖的“戏教”思想 黄若舜詹熙的生平和创作 魏爱莲著,王碧丝 译汪东致盛静霞论词丛札考释 楼培从奥维德、卡尔维诺到拉康:论俄耳甫斯神话变奏中的爱欲问题 涂险峰、汪奕君后形而上学视域中的视觉文化理论 吴天天《文学研究》简介1992年,原南京大学中文系(现南京大学文学院)创办了学术集刊《文学研究》,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文学研究》各期1997年5月,南大中文系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学评论》编辑部以及江苏文艺出版社共同签署《关于合作编辑出版〈文学评论丛刊〉的协议书》,认为:“由南京大学中文系主办的学术刊物《文学研究》已经出版5辑,产生了良好的影响。为了繁荣学术,南京大学中文系与江苏文艺出版社、中国社科院文学所《文学评论》编辑部协商,决定以《文学评论丛刊》的名义继续编辑出版。”协议规定《丛刊》由南大中文系和《文学评论》编辑部共同编辑,编辑部设在南京大学中文系,由南京大学资助出版。1999年双方续签《协议》;2001年转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08年南京大学文学院与《文学评论》编辑部再次续签《协议》。经过17年的圆满合作,共出版15卷30期,被列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和“中国知网”来源集刊,已成为高校中文学科的知名学术刊物。2014年,双方《协议》期满,经协商,决定从15卷2期以后,停止共同编辑出版《文学评论丛刊》。根据1997年的《协议书》,南京大学文学院决定恢复使用《文学研究》的名义,复刊后的《文学研究》将从2015年第1卷第1期起,继续以每年1卷2期的周期在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每期刊出35万字左右,版式不变,内容包含文艺学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比较文学研究等领域的学术成果,并适当组织一些专栏,以飨学界。复刊后的《文学研究》将依托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坚持严格的学术研究规范和优良的学术传统,努力刊发高水平学术论文,追求学术深度与广度,推进文学理论、中国文学与比较文学文学的研究,依循严格的送审与推荐程序,认真持久地办好刊物。复刊后的《文学研究》欢迎学界同仁提供高质量的学术成果,如赐稿本刊,请按照以下格式提供:1、论文题目以中英文双语书写。2、题目下方请提供:(1)300字左右的“论文摘要”;(2)3—4个“关健词”。3、论文注释一律采用页下注形式,注号为加圈阿拉伯数字,如“①”。如系项目成果,请在论文第1页注释“①”上加*号说明。4、提供作者简介,内容包括:(1)姓名;(2)工作单位及职称;(3)主要学术方向。字数在30字左右。5、文末必须提供作者的通讯地址、邮政编码、手机、E-mail。稿件请以纸本寄至:南京市栖霞区仙林大道163号南京大学文学院《文学研究》编辑部,邮政编码:210023,稿件三个月内未收到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不再退寄稿件。
首发于公众号全糖元气喵 #考研#阅读本文大约需要2分钟今天说一说文学类考研根据研招网上的信息,可以清楚看到文学类一级学科及二级学科的划分。个人认为外语能力一般且对于外国文学缺少热情的同学,最好不要选择外国语言文学。很有可能发现外国语言文学在文学难度基础上又增加了语言的难度。之前小编曾非常想学中国语言文学,也曾在新闻传播之间犹豫过。主要对文学感兴趣的同学当然还是推荐中国语言文学,至于选择哪个二级学科,完全可以在复习中确定。个人认为学习新闻与传播的同学,应该具备对新闻行业的敬畏和热情,对成为一个媒体人充满向往。不具备的同学,可能中国语言文学是比较好的选择。对于学硕大家都知道,一般是先选择专业,然后就是择校了,之后才可以进行复习。小编花了很多时间整理数据,在这里可以分享给大家,节省时间。说明:以上中国语言文学考研学校排名数据来源于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排名还比较权威。选择学校肯定要看院校的专业排名了,在能力范围内选择最好的学校。我整理了可供参考的院校,删除了部分难度过高院校:作为坚定目标想要读研的同学,还必须清楚自己想要读什么层次的学校,是985/211还是普通本科?大概选出目标院校范围之后,就需要逐个学校了解,全面掌握信息,才好决定最终目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之后小编会提供更多的院校数据,另外有想看的或者考研、生活方面的疑问,可以在全糖元气喵后台留言,我们会尽可能回复。
日前,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网络文学研究室在京成立,标志着网络文学学科建设迈出一大步。“适逢其时。”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白烨称赞,“以前大部分网络文学研究是个人化的,不成系统,不成建制。而研究室的成立,意味着网络文学研究进入了国家学术机构的视野,相信今后会有很多新气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在编制该所“十四五”发展规划时,专门提到要担当起推动网络文学学科发展、加强监督管理、营造良好生态环境、促成跨学科跨项目联动等任务,继往开来、守正创新。“网络文学研究室的成立,符合当下文学学科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网络文学学科建设史上的一个大事件,更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应有之义。”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刘跃进感慨,研究室将推出一批优秀成果,努力成为国家层面在网络文学发展和管理方面的重要学术参考,助推网络文学繁荣健康发展。网络文学已成为中国当代文学不可或缺的存在听到网络文学研究室成立,安徽大学教授周志雄为之一振。十几年前,他刚研究网络文学时,有人讥笑他“不务正业”。后来,随着网络文学不断壮大,人们也改变了看法。“现在很多人跟我说,你选择了一个好方向。”周志雄说。20多年来,网络文学异军突起、迅速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学的组成部分和中国当代文学不可或缺的存在。有评论认为网络文学的崛起是新时期以来“当代文学的第二次起航”“跨世纪的大转折”“中国文学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4.55亿,较2018年年底增长2253万,占网民整体的53.2%;手机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4.35亿,较2018年年底增长2527万,占手机网民的51.4%。“实践证明,网络文学在传统的当代文学体制之外锻造了另一种类型的主流文学,不但在中国社会,尤其是青年群体精神生活中占据了重要位置,还超越了研究界惯常所理解的‘文学’范畴,深入到当代社会文化各个层面,成为一种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文学现象。”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丁国旗说。伴随着网络文学的发展壮大,网络文学评论研究也得到切实重视,评论队伍继续壮大,研究阵地持续扩充。北京大学、安徽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纷纷成立网络文学研究中心,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等也将重点课题给予网络文学研究项目。“在我看来,网络文学研究是需要单独成立学科的。即使不单列,也应该是当代文学学科中的主体内容。”北京大学网络文学研究中心主任邵燕君告诉记者,北京大学成立了网络文学研究中心这个虚体机构,虽然可以授课招生,但不是一个单独的教研室,在学科建制等方面较难有大的突破。网络作家齐橙也深有感触:“网络文学很早就进入了学术场,很多高校也成立了网络文学研究机构,但是网络文学研究整体偏弱,甚至在不少人眼里,网络文学研究仍然是另类,这显然跟网络文学的发展实际不匹配。它需要有一个权威的研究机构去带动和引领。”发展网络文学是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就提到“网络作家”,“网络作家、签约作家、自由撰稿人、独立制片人、独立演员歌手、自由美术工作者等新的文艺群体十分活跃”,并要求“扩大工作覆盖面,延伸联系手臂,用全新的眼光看待他们,用全新的政策和方法团结、吸引他们,引导他们成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有生力量”。2015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发布,专门提出要“大力发展网络文艺”,“推动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剧、微电影、网络演出、网络动漫等新兴文艺类型繁荣有序发展”。发展网络文学已成为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南大学教授欧阳友权指出,在自媒体发达、网络舆情复杂的新形势下,网络文学不仅是一个“网络”抑或“文学”问题,更关系我们国家的社会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建设,关系国家文化战略、网络话语权和新媒体阵地管理,关系大众文化消费、国民阅读和青少年成长,甚至关系文化软实力打造和国家形象传播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与当今时代的文学风尚、文化引领和价值导向密切相关。白烨也认为,网络文学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本身就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它吮吸各种营养促使自身健康成长,也理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自己的独特作用。网络作家何常在深耕网络小说多年,深知网络文学在读者心目中的分量。他告诉记者:“网络文学已颇具规模,但作品良莠不齐,还不能满足读者的期待。精品化和主流化是网络文学的发展方向。所以,在这样的关键阶段,更权威的理论研究、更高层次的创作指导就至关重要。”基于网络文学发展的蓬勃态势,基于网络文学在社会主义文艺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网络文学研究室应运而生,肩负起推进学科建设的重任。刘跃进表示,网络文学研究室不仅仅限于对网络文学发展趋势的关注与分析,更重要的是集中研究力量,寻找新的研究话语,以符合网络文学本身的特质,发现网络文学的内在驱动力与发展潜力,同时对网络文学的管理、规范与推动,发出自己的批评声音,提出自己的理论方法,让文学研究可以更贴切、更深入地因应新时代文学的发展。凸显网络文学“中国现象”和数字时代“中国经验”近日,由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举办的“网络文学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研讨会”线上召开,会内会外人士纷纷为研究室的发展建言献策。——网络文学发展,亟待建构网络文学评价标准。“以传统文学评价标准对待网络文学的研究路径,已经产生了明显的不适应征兆。如果将西方文艺理论全盘照抄,按照西方文艺理论的模式制定一套衡量网络文学价值的理论模式,就会丧失理论的鲜活性、现实性与在地性。”欧阳友权提出,建构科学的评价标准,才能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和价值规范。周志雄认为,网络文学的评价体系应系统地考评网络文学,应有相应的价值维度、理论维度、审美维度、文化维度、技术维度、接受维度、市场维度,既要注重评价的有效性和通约性,又要能在更高的层面上促进网络文学的发展。“相对于传统出版,网络文学的生产模式和传播模式产生了重大变革,对网络文学的发展管理模式,如果采用传统出版一样的管理方法,难免‘削足适履’。”作为网络文学的重要创作基地,晋江文学城总裁刘旭东认为,研究室可以通过专题研究,让网络文学的生产传播模式被理解与认同,甚至颠覆一些我们习惯认为“正确”的老观念。——网络文学发展,网络文学批评不能缺位。“中国网络媒介文化生产场和网络文学生产场已经形成,它们具有不同于印刷文化场和印刷文学场的生产方式、运作法则、资本类型、要素间的位置关系等。一些专业批评家仍缺乏这样的认知,习惯使用印刷文学观念、评价标准、批评方法。”杭州师范大学教授单小曦说。单小曦建议,网络文学批评家应转变观念,走进中国网络文学现场,进入网络媒介场和网络文学范式。同时,要熟悉网络文化的思维方式、文化规范和网络文化语言以及了解网络文学类型,确定网络文学理念。深化网络文学研究,还应凸显网络文学“中国现象”和数字时代的“中国经验”。王帅杰看到研究室成立消息时,眼前一亮。作为具有10年阅读经历的资深读者,他平时密切关注网络文学发展的新动向。“批评和创作相互砥砺,才能不断产生好的作品,现在太缺好的批评文章了,希望网络文学研究室能把这个短板补上。”——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方法需要创新融合。“当前网络文学批评存在一个普遍问题,即就网络看网络。”在山东大学网络文学研究中心主任黄发有看来,网络文学研究应当具备一种融合互动的学术视野。从社会学、文化学、新闻传播学、信息科学等相关学科中汲取营养,拓展学术视野。邵燕君提到,在过往的网络文学研究中,很多研究者受当代文学学科传统的制约,研究视野和研究方法显得比较传统,对整个数字人文的转向也较为迟钝。在未来的网络文学研究工作中,有必要引入数字人文的理念与研究方法。“对于网络文学的认识与把握,不能只盯住网络,而忽略了文学。”白烨期待,网络文学作为文学的一种,应该在适应市场性中保持艺术性,在图求趣味性中生发思想性,为社会发展增光添色。来源 光明网编辑 胡桅可
自1980年代兴起“方法热”以来,西方文艺理论如叙事学、结构主义等成为现代文学研究的理论资源,为研究者打开了进入文学世界的另一扇窗,也为现代文学研究带来了活力,并由此产生了一批相当有分量的研究成果。然而,利与弊总是相生而存,过于热闹的方法热,也容易导致现代文学研究的眼花缭乱和求新急切的空疏学风:不重文学史料的发掘、整理工作,而是忙于用各种时髦理论阐释现代文学的诸多命题,也产生了一些主观臆断之论。 在西方理论方兴未艾之时,已有学者意识到史料的重要性,呼吁建立现代文学的史料学。而始终为现代文学学科建设增砖添瓦的解志熙,也认为现代文学虽不算久远,但已成为一段有起止时间,相对独立和完整的历史对象,理应给予更加客观、全面的审视,不仅要重视史料,还要遵循严格的古典学术规范。针对学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解志熙還提出现代文学研究应加强“史学的品格、理性的节制、客观的精神和传统的学术规范,而不是一味追求批评性的激情、当代性的兴趣和主体性的发挥”当然,他更希望研究者能做到两者互补,让现代文学研究在当代性和历史感、主观性的批评激情和客观性的学术规范之间达至某种合理的均衡。 作为一位颇具学术个性的学者,解志熙始终保持着对史料的重视和对传统学术方法的钟情。当很多同行开始尝试跨学科的文化研究,跳出现代文学领域进入更广阔的学术天地时,他却紧步为现代史料学奠基的前辈樊骏、马良春、孙玉石、刘增杰等学人的后尘,在现代文学这块领地内辛勤耕耘,先是把传统文献学的“校注”吸收转化为批评性的“校读”,用于现代文学文献的考辨、校注和批评;后又提出并践行了“文学行为的实存分析”的研究模式,把作家、作品及其一切与之相关的文学背景综合起来,进行叙述和透析。由于这两种方法或路径建立在大量史料的基础上,且与中国传统治学理念密切相关,因此,具有了典型的史学品格。 虽然解志熙早期的专著《生的执着——存在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和《美的偏至——中国现代唯美-颓废主义文学思潮研究》无不受惠于西方文论,但他重视史料和传统治学方法则一以贯之。在这两本专著中,解志熙以史家的眼光追根溯源,考察存在主义和唯美-颓废思想的兴起、发展及其在中国的传播、接受和变形,深入分析了西方文化思潮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通过周详的考证和文本细读,证实了这些思潮不仅在中国确实存在,且何以会存在的命题。论者在考察其渊源流变时,尽量用当时的原始报刊说话,让史料自动“现形”,不仅反映出他扎实的西方理论学养,还彰显出“博通古今,考镜源流”的传统学术方法在其现代文学研究中的深刻烙印。 在传统的作家作品研究领域,主导学者批评与研究思维的是“作家中心主义”和“文本中心主义”。受此影响,作家和作品研究往往成为一种静态的观照和封闭的分析,忽略了与文学密切相关的社会历史关联,只剩下孤零零的纯文本解读。针对这种研究模式的不足,解志熙经过长期的探索,实践了一种综合性的研究路径——“文学行为叙论”。“叙论”顾名思义,是对研究对象的叙述兼评论,论者不再囿于单纯的文本解析,而是钩沉与作家作品相关的大量史料作一综合评析。而“叙论”作为一种论说方式,同样彰显出古典化的史学品格。如论者为1940年代出现的“知性散文”命名,融合时代特征及作家的个人经验分析这一文体的渊源由来和美学特质,及其代表作家的文风特点,并结合现代散文的发展流变,揭示出1940年代的知性散文对于矫正1930年代杂文的峻急、情调散文的煽情和幽默小品的轻薄不无裨益。通脱、风趣的知性散文,既拓展了现代散文的艺术天地,又深化了散文的思想境界,此一叙论可谓在史料钩沉、梳理的基础上,填补了现代散文发展链条的某些空白,别开生面。
《文学与文化》2020年第4期封面[纪念著名学者罗宗强先生]东汉初期文学创作的颂世思潮 张峰屹中国文学思想史研究的情感与境界 雍繁星“五”“九”思维模式在两汉时期的发展深化 车婧[文化研究] 主持人:周志强见证的危机及其超越——纪录片《浩劫》的见证艺术秀珊娜·费尔曼(Shoshana Felman)著 陶东风编译被编码的历史记忆——透析二战电影的影像继承论 陶赋雯记忆的复合媒介:作为审美修辞的图像与身体——以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为例 闫桢桢[诗学与词学] 主持人:罗振亚浪漫主义的中国表意——从新诗中的浪漫主义看文化输入中的中西互动 西 渡抗疫诗歌的叙事伦理——读诗集《盼你春天归来》 陈 希“俯下身来,和一支断折的草茎交换名姓”——论张二棍的生态诗歌 汪树东[文化视角]王茂元与李商隐及牛李党争新释 汪梦川试论京剧翻译的符号系统与运作机制 张佳东虚竹与维摩——金庸小说文化溯源一例 李欢西方汉学界《品花宝鉴》研究的性别视角 薛英杰“她时代”的粉丝消费与网文IP改编 许航、丁澎桂[会议综述]远天凝伫,弱德之美——纪录片《掬水月在手》学术研讨会综述 马春靓《文学与文化》2020年1、2、3、4期总目录主办:南开大学文学院主编:陈洪执行主编:乔以钢通讯地址: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4号南开大学文学院《文学与文化》编辑部邮编:300071
【摘要】正确分析和把握市场经济与文学的关系,是当代作家和文学批评家面临的新课题。转型期的文化市场和文学创作与作家的现实情况有着紧密联系,二者之间的关系有着历史的、辩证的关系。文化市场的繁荣不仅促进了文学的发展,而且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文学不仅要适应和走向文化市场,还要保持其自身的独立性,只有这样,文学才能在市场经济状态下蓬勃发展,优秀的文学作品同时能够影响和提高大众文化消费市场的品位。【关键词】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市场经济;关系目录引言3一、现代文学的概念3(一)现代文学的起源3(二)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3二、当代文学的概念4(一)当代文学的起源4(二)当代文学的发展过程4三、市场经济下的文学属性5四、文学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5结论6参考文献6引言当今社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需求不断提高,这就需要一种新的形式来让人们表达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而文学创作恰恰是能满足这种表达需求的一种重要形式。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文学的文化价值以及其作为一项特殊的商品的市场价值就显得尤其重要,思考并搜寻一种新兴的文学体裁,创建新型的与经济发展密切相联的新的文学,使现代文学逐步走出古典形态,走向现代文化市场,这是文学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一、现代文学的概念现代文学泛指从“五四”运动之后,三十年来逐渐形成并发展、具有现代意义的一种新型的文学。它的特点是在于摒弃旧的文言文,运用现代语言、创新的叙述角度、抒情方式、结构组成以及描写手段来表现现代科学民主的思想,不仅是对旧文学的革新,也是与当时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变革相适应的文学形式。新旧思潮的激荡、民主革命的风云变幻、内忧外患的变革,人们对新思想新文学的渴求,成为文学发展的无尽源泉和动力,一切具有现代化特点的话剧、新诗、现代小说、杂文、散文诗、报告文学等等新的文学体裁大量涌现,成为真正现代意义上的文学,现代文学的发展由此拉开了新的序幕。(一)现代文学的起源中国文学现代化的真正起点是“五四”文学革命。“五四”文学革命后,中国文学开始了现代民主和科学发展的内容,具有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因素和与世界先进文学共同的“语言”逐渐被国人接纳。受西方新思潮与新文学的广泛传播影响,随着中国新的资本主义萌发的发展,中国社会涌现出了一批新的知识分子,他们分别是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他们代表着社会上的新型势力,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新的曙光和希望,他们向封建文学展开从内容到形式的巨大变革的新文学运动。新文学渗透着民主、人文、个人主义等现代思想,具有社会主义思想因素,具有新的主题、新的体裁、新的特点,对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二)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随着中国革命的不断发展与演变﹐时代对文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不能不促使文学本身也发生着很大的变化,现代文学开始由旧时代的旧艺术逐渐转变为新时代的新艺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转折点﹐现代文学的转变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这两个文学层次不仅在不同的阶段有所不同,而且在共同传统和共同特征的内在连续性上也有所不同。只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它才能成为社会主义文学的洪流,并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演变。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地的交流与互动逐渐从经济方面拓展到文化方面,广泛而频繁。作为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近代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巨大的冲击。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外来文化,直接关系到现代文学的发展进程。中国知识分子为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在现代文学发展的早期,通过实施文学思潮,进行了深刻的文学创新,对西方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流派和各种文学形式和表现形式进行了广泛的学习和吸收,站在世界化视野中拓展现代文学创作。在这一时期大量涌现出了像鲁迅、钱钟书等作家的著作和梁实秋、傅雷等作家的翻译作品,这些作品多以反映社会现实为主,同时,部分作品也借鉴了外来文学的优秀成分,让国人大开眼界,了解了更多西方文学的内容,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打开了一扇窗口,通过了解到的文学形式,也为中国和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充足的条件和平台。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中曾经说过:“没有拿来的,人不能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成为新文艺”。现代文学的历史发展历程,也是通过不停地对封建传统文学的猛烈抨击,不断地进行文学革命与思想革命,而开辟出来的一条现代文学的新道路。新文学每前进一步,都是与旧文学反抗的一次顽强斗争胜利的成果。无产阶级同各种形式的资产阶级在文艺思想上展开过讨论和斗争,同时,有团结和又有斗争的关系。无产阶级和革命民主文艺通过这些讨论和斗争,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比较健康的发展,开辟了一条从文学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中国文学从闭关锁国状态走向自由开放状态,从隐居状态走向世界,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新纪元。对于新文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批判旧传统的革命精神,正视敢于吸收世界文学的开放意识,打破旧框架的自由创作精神,具有重要意义。新文学运动后,受西方一些启蒙话语的影响和民族救亡的影响,中国现代文学出现了民族特色。这种表现形式通过各种途径传达给人们,一些优秀的作家立足于民族之本,将本民族中的优秀成分写入自己的作品中,包括各个民族不同的特色和民族不同的语言等,通过作品全面地反映出来,比如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阿Q正传》,表现了不同民族的文学创作。然后是茅盾、闻一多、夏衍、沈从文、吴晗等一些作家的作品在字里行间详细地描写了中华民族性,现代文学的民族性体现了民族的文学特征,又体现了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同时也是体现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中独特的民族性特征。二、当代文学的概念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能够展现出中国社会大变革时代现代化进程的文学即是中国当代文学,中国文学以独特的形式和内容构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日渐繁荣并走向世界的宣告。中国当代文学已经进入了世界现代文化的行列,达到了历史的高峰,成为当时世界文学史上的领军人物。这一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学主要为四部分,它们分别是新时期文学、80年代文学、90年代文学和新世纪文学。(一)当代文学的起源新中国的成立和人民政权的建立,是中国当代文学得以发展和繁荣的保证。新中国为了更广泛地吸取与借鉴中外文化遗产,曾多次引进学习东西方古代的文艺理论与文学作品。在这一阶段,我国作家老舍、巴金、郭小川等他们的作品大多以反映人民的现实生活为主,吸收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学的精华,追求平民化,另外,他们的著作还受到一些西方文学作品的深刻影响,从这些优秀的西方文学作品中汲取了营养,取其它们的精华,去其它们的糟粕,在当时的社会历史阶段,当代文学是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文学形式也开始变得多样化。如果说现代文学是以鲁迅小说为代表,那么当代文学的特点以思想独立中国自由文学为标志。(二)当代文学的发展过程当代文学是对现代文学的继承、发展和加强。同时当代文学也有基于政治需要对现代文学有些方面进行了舍弃、弱化乃至剪除。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经济的日益强大,当代文学的现代化与民族化进程迈向了崭新的台阶。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前所未有,中外文化交流进一步深化,中国引进了西方现代文学的各种创作方法和流派,引进了中国当代文艺作品。越来越成为世界文坛和各国人民关注的话题。第一次全国人代会的召开,是我国新文艺成就的一次大检阅,它不仅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文学史的终结,也标志着社会主义时期文学史的开始。“五四”革命运动以来,到新中国成立,虽然只有短短三十年的历史进程,但是我国的新文艺却取得了重大的成就,涌现出了许多优秀或相当优秀的作品,深刻地影响和教育了千千万万青年走上了革命道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文艺革命斗争胜利的过程中,无数的文学艺术工作者做出了牺牲,他们的精神和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值得当代文学加以继承和发展。新文学的发展三十年来,是一个向世界现代文学学习的过程,一个从文学内容到表现形式的现代化过程,一个逐步民族化、大众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文学与人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只有认识到这两个要素的关系,新文学才能有鲜明的民族性。民族性根植于民族的沃土之中,才能真正为人民服务。经过时代的变迁,一批又一批著名作家和优秀文学作品逐渐呈现出来,不同时代的作品能够反映出各阶层人民群众不同的需求。我国著名文学家茅盾创作的《子夜》,被认为是中国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老舍的代表作《骆驼祥子》在国际上产生过重大影响。陈忠实凭借《白鹿原》获得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路遥的《平凡世界》记录了社会变迁;贾平凹是中国当代文坛为数不多的文学大师之一,被人称为“鬼才”。当代这样的优秀作家还有很多。作家叶圣陶的代表作《倪焕之》则被译为多种文字在世界上广为传阅,诗人徐志摩一生中也翻译过大量泰戈尔的诗。文学的市场化与文学作品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说明文学与时代与人民之间都互相有着更加密切的关系。在新世纪的文学时代,文学继续以市场为导向,“80后一代”已经成为媒体和市场炒作的新热点。在这一时期,一批社会底层的“底层文学”和“打工文学”已经成为震惊社会和人群的存在。新世纪文学期小说和诗歌创作数量都很大,佳作也很多,同时这个时期的纪实文学也在逐步发展成为新的亮点,当代文学的发展呈现出展现市场经济与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的情感和需求表述。三、市场经济下的文学属性市场经济是指社会资源在市场上分布,自发适应市场,以价格为信号的自由经济模式。市场经济的发展,激发了人们产生功利、自私的文化观念,促进了人们外向、发散的文化价值取向。经济的本质是一种文化,体现了资源利用规律和运动类型,可以说,市场是一把双刃剑,正确的把握住市场经济的发展尤为重要。文学作为一种精神产品,和普通的商品交易不一样,它是一种具有特殊属性的商品。在新的时代潮流下,文学依然能够提高人们的阅读层面,开阔他们的视野,给心灵做一次完美的净化。所以这就要求文学创作者们要怀着一颗赤诚之心,抱着正确的态度,严格要求自己的作品,更多的向我们的社会传递出正能量的东西,激发人们学习的兴趣,满足他们对文化的需求,让人民群众从中汲取到知识的营养,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四、文学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当今社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要求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且日益影响着人民群众的文化思想体系。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显得尤为重要。它的生产方式一定要适应当今社会形式的发展,满足人们对于文化的需求,能够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从而让文学更加平民化和群众化。商品经济促进了社会化生产的扩大,促使人类不停地开拓、创新、竞争与发展,作家的生活空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创作领域也变得极其的灵活和多样化,新的文化得以产生,文化得以繁荣,这就是市场经济的发展也给文学市场带来了竞争意识、效益意识、创新意识和开拓意识。除了这些变化外,市场经济也带来了作家身份和创作风格多样性的变化,近年来,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人们的文化思想从“保守”走向“开放”,从“单一”走向“多元”,从“线性”到“层次”,从“主观适应”到“客观选择”,再到“客观”、“自由”、“现实”的文化思想。市场经济下,传统的出版发行以及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文学现代化的发展需求,不利于当代文学的传播,一定程度上甚至还阻碍了文学发展的步伐,这时候及时改变整个文学出版发行的方式才能给文学带来重要影响的与发展。以往图书发行主要依赖于出版社和新华书店,而现在市场经济下,文学作品的发表渠道和出版方式也充满市场竞争,开始逐步趋向多元化,再加上网络文学、自媒体文学的自由发表冲击,文学与市场经济的契合越来越重要。从事文学出版的刊物和发行单位都要适应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不断调整文学经营策略,从文献制作到稿件组织,从栏目调整到版面设计,从市场营销到广告宣传。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当前的文学出版社和期刊正逐步由被动走向市场,转化为积极开拓市场、引导市场,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文学的社会影响力。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学的继承和发展,消除中国文学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的不利因素,树立中国现代社会正统的文化观念。在创造市场机制等方面,我们应该消除中国文学体系中的不良因素,为文学的发展创造一个干净的空间,以尽快实现“文化强国”的伟大目标。结论经济是支撑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文化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精神力量。两者都对社会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市场经济的发展是文学繁荣的基础,文学繁荣也能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从现代文学到当代文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从文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的商品属性的定位,以及文学和市场经济的关系的分析,文学产品在受到了市场经济的压力后的凤凰涅槃,仍然会以文学内容本身的审美及其精神文化价值为主,大大的促进社会经济基础的稳定。这也进一步证明,在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现代文学与现代经济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并一直共同推动现代化社会的进步。参考文献[1] 编后记[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5,(04)[2] 王大平. 屈原精神论[J]. 船山学刊, 2003,(01)[3] 姜涛. “转折”视野中的“现代文学”[J]. 南方文坛, 2004,(04)[4] 高德步,姚武华.新时代文化产业工匠精神的内核与形成机制[J].宁夏社会科学,2018(4):46~49.[5] 阮娟.世界与现代:世界观念与中国文学现代性的生成[D].华中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