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文学是新世纪以来逐渐进入大众视野的新的文学形式,关于底层文学的概念,李云雷认为:“底层文学是一种表现底层、代表底层利益的文学形式。它描写底层人的生活状态,代表底层人发出声音。”[1]这一表述得到大部分学者的认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此同时,底层文学作为一种反映受压抑的下层群体生存状态的文学形式,其创作内容与特色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目前,学界关于底层文学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对底层文学作家(如贾平凹、阎连科、刘庆邦、方方、陈应松、罗伟章、曹征路、迟子建等)作品的研究,主要解析作品的思想主旨、叙事手法、人物形象等;二是对底层发声的研究,讨论底层发声的可能性,以及知识分子如何代替底层发声,如南帆[2]认为,底层无法自我表述,又无法理解精英话语,因而成功的底层经验表述应该来自知识分子与底层的对话;三是对底层苦难书写的研究,重在探讨以何种方式来表现底层的苦难,如洪治纲[3]认为,底层作家在叙写底层生存的苦难时,缺乏必要的叙事节制和独特有效的理性思考。本文拟以范小青的《城乡简史》和《南来北往谁是客》为样本分析其差异,探究底层文学创作的变化与困境。一、底层文学创作的变化范小青是当代文坛一位笔耕不辍的作家,其小说《城乡简史》(发表于《山花》2006年第 1期)和《南来北往谁是客》(发表于《人民文学》2014年第 9期)是近年来底层文学的佳作。在这两部小说中,作家范小青都关注了底层小人物的命运,以细腻、深刻的笔触对他们给予了人道主义关怀,在文坛引发了不小的反响。《城乡简史》通过城乡间的鲜明对比,反映出了城乡底层人物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巨大差距,引起了文坛的强烈关注,并获得了第四届鲁迅文学奖。《南来北往谁是客》则记录了城市底层人物的生存困境。两部小说同样是书写底层人物的命运,但其间范小青的创作已有了明显的变化。而范小青底层文学创作的变化折射了我国文坛近年来底层文学创作的变化,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从精英话语转向底层发声关于底层文学的创作,作家们习惯于站在知识分子的精英立场,用俯视的姿态对底层人物的生存状态进行观照。例如,贾平凹创作的《高兴》,书写了农民刘高兴进城拾荒的故事,尽管刘高兴在城市中艰难地生存着,但他依旧诚实善良、积极乐观。贾平凹似乎表达了这样一种观念:快乐与贫困无关,即使生存不易,精神世界也不能贫瘠。[4]再如迟子建创作的《世界上所有的夜晚》,描写了一位去乌塘排解丧夫之痛的女性,“我”在目睹了乌塘人更大的悲痛之后,产生了悲天悯人的情怀,在化解自身伤痛的同时表达了对底层人物的深切关怀。[5]此外,还有王安忆创作的《民工刘建华》、罗伟章创作的《大嫂谣》、孙惠芬创作的《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等。这类底层文学创作的共同之处在于,具有普世情怀的作家们,凭借自己对时代生活的把握,关怀、同情底层人物的生活状态,并力图以文学的方式将其反映出来。范小青的《城乡简史》更是此类作品中的佳作。《城乡简史》以一个账本为纽带,连接了城乡两个家庭的生活,通过强烈的城乡对比,书写出农村人对城市生活的好奇与向往。在叙事手法上,《城乡简史》使用了第三人称,以“他看”的目光书写故事。作品中,城里人自清家中积书成患,在捐书时错将一个账本随其他书籍寄到了贫困小学,最终分配到了王才家。王才对账本中折射出的城市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心,决心成为城里人。经过长途跋涉后,王才终于带领全家人在自清所在的小区车库里过上了城里的生活。在范小青笔下,叙事者与人物之间是一种观看与被观看、审视与被审视的关系。自清、王才、账本处于被认识,被诉说的状态,而叙事者既能看到自清的日常生活,又能目睹到王才一家的一举一动。范小青将自己对城乡关系的理解融入其中,根据人物的身份性格,感人物之所感,想人物之所想,采用双线并行的写作方式,一边书写家境富裕的自清寻找账本的过程,一边叙述贫困的王才一家努力成为城里人的过程,两种声音交替并行,为读者呈现出了多角度、全方位的故事情节。近年来,范小青的创作视角慢慢从俯视变为平视,力图放下知识分子的高姿态,如同底层人物自身创作作品一样,写出带有底层真实痛感的文字,真正为底层人物代言。在《南来北往谁是客》中,范小青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讲述了城市房屋中介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我”是一个房屋中介,每日寻找房源、登记房客、打扫卫生,过着忙碌琐碎的生活。小说中,“我”既是小说中的叙事者,又是主人公,“我”将自己的日常生活、心理活动毫无保留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由于第一人称制造出了一种自述的语言气氛,形成了一种独白式的叙事话语,所以该作品收到了底层人发出自己声音的效果。近年来,底层发声的真实性成为影响底层文学创作的重要因素,不论是生活在底层的作家(如打工作家)的创作,还是受过系统训练的专业作家的写作,都在试图展现底层人物生活的最真实一面,以期获得社会的广泛关注,改变底层无声、无言、无权的弱势状态。范小青的创作,通过叙述视角的转换,将专业作家的艺术水准与底层发声的真实感结合起来,这无疑代表着底层文学创作的新方向。
论文摘要:在四年本科和两年研究生的学习中,我们接触了大量的戏剧、影视剧本也通过上课和外出拍摄时间,塑造了不少人物形象。后来我发现在这些艺术作品中,英雄形象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绝大多数作品中都传达出打出了英雄主义精神,英雄主义精神是文学、影视主题中的重金属,一个时代的文学作品如果缺乏英雄主义精神的浇灌,就会变得非常的轻飘。从人类文明诞生之日起,英雄人物就作为追求更高、更完美的精神境界的象征而为人们所崇敬。如果说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可思议的民族,那么一个没有英雄人物形象的文艺时代同样是不可思议的。所以英雄形象的普遍性、重要性首先引起了我的注意身为一个男演员,能够饰演英雄形象是我从小的梦想,从第一次看电影到进入北京电影学院这将近20年的时间,每每在电影里遇到英雄人物,都会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比如英勇善战的王成,提起电影《英雄儿女》,大家眼前定会浮现出片中王成手持爆破筒的英雄形象,耳边也一定会响起那首曲调激昂的《英雄赞歌》。“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王成的形象,在相当长时间里,是中国军事题材电影人物形象的标杆,也成为那个时代英雄形象的代表。由于关注英雄形象,我慢慢的发现,从《英雄儿女》、《董存瑞》的经典到《高山下的花环》中的别样英雄靳开来的受欢迎,再到现在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亮剑》中的李云龙、《永不磨灭的番号》中的李大本事这种角色的火热,经过电影事业几十年的打磨,观众对英雄形象的审美、看法、塑造方法等很多方面都有了极大的变化,观众对于英雄形象的要求也在改变,中国当代文学和电影在塑造英雄形象方面经历了曲折复杂的过程,虽然留下了不少令人难忘的英雄形象,但也存在着种种遗憾和缺陷,因此探讨英雄形象塑造的问题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从“高大全”的英雄到平凡”的英雄。在经历了反反复复的思考和实践之后,我发现我们影视创作也逐渐从纯粹的教化功能中解放出来重归反映现实的轨道。其中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英雄形象的塑造打破了一度盛行的“高大全”的框框不是通过概念化的外貌、人物语言的高调而是通过动人的故事和真情实感来打动人心。这种转变可称之为“高大全”的英雄向“人性化”英雄的转变。比如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形象的出现,是英雄人物形象的一个突破。在《亮剑》中,李云龙是“泥腿子”出身的作战天才,是血性张扬的铮铮铁汉,也是有些“亦正亦邪”的人物。他有着传奇般的战斗经历,屡建奇功,深得器重,但他又是个不安分的惹事精,屡次抗命,不时弄出麻烦:他是顶天立地的大英雄,又是脏话连篇、好酒吹牛、缺乏文化修养的粗人;他率真义气、性情粗犷,却又粗中有细、精于算计,也有些狭隘,从不愿吃亏,李云龙就是这样一个复杂性格的集合体。然而,在他和他的部队身上最为闪光的、最具感染力的“亮剑精神”,已为广大观众所认同,也使李云龙形象的个性特点给人们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在《亮剑》前后,《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的石光荣、《历史的天空》中的姜大牙《狼毒花》中的常发等人物形象,被认为是与李云龙形象类似的“另类英雄”那么这些优秀的演员在塑造这种受欢迎的英雄角色的时候有没有一些共同之处或者有效地塑造方法呢?于是这些引起了我的思考,如何塑造英雄形象,成为了当代表演工作者的重要课题。演员在表演中怎样将“英雄”形象变得“人性化”,将成为本论文研究的重要部分。在本论文中,我的论点是:所有的英雄形象的塑造都要符合人性的本质。应该避免高大全的塑造方式 首先论述“英雄与“人性”的概念,并阐述两者的关系。证明了英雄都是普通人,和普通人一样具有人性的共同点。然后根据实例,指出在英雄形象塑造中出现的弊端和错误的表演倾向最后阐述演员如何在塑造英雄形象时做到“人性化”。希望本论文可以对演员人性化的塑造英雄角色有所帮助。关键词:英雄、普通人、表演创作、英雄形象序言英雄主义精神是文学、影视主题中的重金属,一个时代的文学作品如果缺乏英 雄主义精神的浇灌,就会变得非常的轻飘。从人类文明诞生之日起,英雄人物 就作为追求更高、更完美的精神境界的象征而为人们所崇敬。如果说一个没有英 雄的民族是不可思议的民族,那么一个没有英雄人物形象的文艺时代同样是不可 思议的。从《英雄儿女》、《董存瑞》的经典到《高山下的花环》中的别样英雄靳 开来的受欢迎,再到现在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亮剑》中的李云龙、《永不磨灭 的番号》中的李大本事这种角色的火热,经过电影事业几十年的打磨,观众对英 雄形象的审美、看法、塑造方法等很多方面都有了极大的变化,观众对于英雄形 象的要求也在改变,中国当代文学和电影在塑造英雄形象方面经历了曲折复杂的 过程,虽然留下了不少令人难忘的英雄形象,但也存在着种种遗憾和缺陷,因此 探讨英雄形象塑造的问题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演员在表演创作中演员对英雄形象人性化的塑造也变得必不可少。第一章关于英雄与人性1. 英雄的定义第一·英雄,汉语词语。在字典里对英雄有三大解释:(一).1)指才能勇武过人的人。2)指具有英雄品质的人。3)无私忘我,不辞艰险,为人民利益而英勇奋斗,令人敬佩的人。(二)英雄,是一个比较主观的概念。一般指在普通人中间有超出常人的能力的 人,他们能够带领人们做出了巨大的对人们有意义的事情,或者他们自己做出了重大的事情。(三)英雄是文学分析与心理学常用的概念。童话中的主人翁就是容格分析心理 学里的英雄。人生就是一场的战争,人活着就是要扮演英雄的角色。第二.我们如何理解英雄我们究竟如何理解“英雄”这个词?其实世界上应该没有一种东西是可以被 “定义”成为“英雄”的。所有关于“英雄”的定义,大都来源与“英雄”认知者自己的立场和价值观。事实上,随着时间、地点、场合的变化,对于同样一个人物的评价,即他/她是否是一个“英雄”或是怎样的“英雄”,都是会有非常不同的差别。这种差别不是来源于时间、空间和文化,而是来源于生存在文化和 社会中的人—对这些“英雄”和“非英雄”做出评判的人的内心和目的。但是之所以一个人被称之为英雄,一定是他做的某些行为,让人们尊敬,从而在他人看来,这是一种精神,一种英雄的精神。比如说:消防员救火,当火势汹涌的时候,他奋不顾身的投入火海救出一个孩子。他的这个行为,让大家觉得他 是英雄,他有为了生命奋不顾身的精神。但是反过来从他的角度看,救火是他的工作,在火海中挽救生命是他的责任,他履行了他的责任而已,他不一定觉得自己是英雄,或者说他不是为了一种精神而去做这个救人的行为,他平时也有自己 生活中的烦恼,和大家一样,他也有可能酗酒、脾气不好等等,但我们依然认为, 他是英雄。再比如邱少云在火中活活被烧死也纹丝不动,我们认为他有一种爱国、团结、奋不顾身的精神,但是我相信邱少云当时想的一定不是他要履行一种“精神”而去做这种行为,他认为他在履行一个士兵的责任,而通过这个行为,我们赋予了它精神,并且我们把它看作是大英雄。所以,不管是焦裕禄、雷锋、董存瑞等等,我们都是通过某个特定时刻的某些行为来赋予它英雄的称号,而不是通过一个精神来认定的。而现在往往很多艺术 作品中,大家常常先在作品中以一种“精神”来作为前提,把精神安在人物上, 而不是塑造人物在生活中的行为,来体现英雄的精神。于是常常出现了很多诸如高大全的银幕形象。拿影视作品1963版本的《雷锋》和《焦裕禄》相比,早期的作品总是把体现形式化的某种精神作为前提,简单地塑造了雷锋做好事的生活,现在看来似乎已经显得老套了很多,因为雷锋精神并不只是体现在扶老人过马路,补袜子等好人好事这么简单。而《焦裕禄》这部电影,大量的塑造了焦裕禄在生活中的常态, 通过对人在社会中平日生活和性格的塑造,展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银幕形象,观众看到的是焦裕禄对待工作中、生活中的责任的忠诚。进而从中体会到了高尚精神给我们的启示。因此我们在塑造英雄形象的时候,不能脱离对角色中涵盖的社会学、心理学、以及人性的分析,单一的塑造某种英雄精神,我们不能脱离“英雄”本是“普通 人”的本质。于是,对人性的理解和人性化的塑造,成了必不可少甚至决定成败的环节2.“人性”的定义—关于人的本质了解自身以及自身与周围物质的关系,一直以来是人物类所探索的最重要的 课题。从物种起源、人体的奥秘、疾病防治,到人类居所的环境现状、其他星球 空间的生存可能性,再到与其他生物的相处之道、外来生物的威胁性。总之,作 为茫茫宇宙中一只渺小生物,人类很勤劳努力的破解着一道道难题,最终弄清楚 关于自己的事实真相并改善着自己的生存状态,优化着自我本身。大到全球问题、 世界国事、小到家事、个人生活小事,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从生活的迷惘焦 虑中,一点点的悟道、自省、释怀,这中间通过各种途径,生活、科学、宗教还有艺术。在一系列的大领域、小领域中,表演艺术无疑是研究人的学科,主体是人通常说表演创作者是“杂家”,表演学科是建立在人类学、社会学、哲学、心理 学、行为学……众多学科基础之上其精神的升华者。同其他艺术一样,表演艺术 是集众家成果的大成之作,精华展现。那么,通过杂学,继而探究真正的人的本 质,最终通过自身媒介表现出来,就是表演者所必须的创作途径了。现实中演员 表演的许多问题,究其根本原因其实就是对人本质的不了解,其一表现是喜欢“走 捷径”,不从人本质角度思考及进行创作,其二是对人本质的分析片面且不够深入。另外还有对自身本质的开拓不足。人通过他外在的“语言”和“形体”表象,体现、表露着他内在的“情感”和 “思想”。“情感”和“思想”的再深处是人的“本性”。而“性格”是作为“语言”和“形体”色彩化的可见外壳而被人所感知。以下是结合人类学的具体研究 成果,通过“人本质”的构成部分角度,来初步认识人的本质。第一:人的本性“本性”是一种最为基础的性质。分为善与恶。善是向上、能动、发展、 积极的,恶是发动、阻碍、破坏性的。我们相信世界上的人以及我们所塑造的人 物形象,本性为善的是绝大多数。人在出生时无分善与恶,后天的经历对人的本 性潜移默化的作用着。有研究表明,婴儿在母亲臂弯里时被震荡的程度,即大人 的动作粗鲁或者温柔,,都对其本性的形成,有着很大的影响。一个人的本性只 可能是善或恶的,并没有善、恶兼备的可能。我们常说“好人有坏的一面,坏人 有好的一面”,指的是性格层面的描述,而非本性。虽然本性只分善和恶,但每 个人善和恶的程度是不同的。并且一个人的善恶及其程度,是可以随着外界及人的内部变化而转化、改变的。可以做这样的理解,人越逆推向本源越趋于简单,那么如何把复杂的外象体 现出来,而且还能把最里层的简单实质体现出来这种表演就是极为深刻了就像《码头风云》里马龙白兰度的饰演的为了公平利益而抗争的问题青年特 里。他依然有自己狭隘的顾虑,有对世俗黑白的迷茫、也曾经做过错事一直活在 悔恨当中,但是他依然做出了让人敬佩的事情,但是马龙白兰度并没有一味的塑 造这个角色的好,他把角色本性中的善恶都展现了出来,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经典草根英雄形象第二:人的情感本质《现代汉语词典》对它的解释是“对外界刺激肯定或者否定的心理反应”, 如喜欢、愤怒、悲伤、恐惧、爱慕、厌恶等。①常听俗话讲“人是情感动物”,情 感好像是人精神层面最基本的单位。精神空间游离的片状浮云。我们总会说到人 有“七情六欲”,《文艺心理学大辞典》中对“七情”的解释是“中国古代对人的 各种自然情感心理的合称”。《礼记·礼运》中“何为人情”喜、怒、哀、乐、恶欲、七者弗学而能。《文心雕龙·明诗》现实情感的出现时复杂多样的,它是由 基本原始情感元素符合衍变为一个复杂‘人秉七情’,即承此说出来。这就是古 人总结的,人七种与生俱来的最基本的情感元素。现实情感的出现时复杂多样的 它是由基本原始情感元素符合衍变为一个复杂深刻、眩晕微妙的情感结晶体。情感产生的四种情况“情感可以发生在下列不同的水平上。1与嗅、味、触、声音、颜色等感觉刺激相联系的简单情感,例如噪声、臭味引起的厌恶等。2与饥饿、疼痛等机体感觉想联系的简单情感,例如饱食的满足,身体良好状态的舒适等”3基于个体社会经验和文化影响而产生的社会性情感,例如,对人的思想意 识和行为举止是否符合社会经验和文化影响而产生的社会性情感,例如,对人的 思想意识和行为举止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规范而产生的体验成为道德感。与人对真 理的追求,对科学的探索等与智力活动相联系的体验称为理智感。在自然风格光 和艺术欣赏中产生的和谐与美的感受称为审美感。道德感、审美感、理智感被称为高级社会性情感或情操4表现个人气质的情感如乐观、生气勃勃、冷静、忧郁等”第三:人的性格1界定性格“性格”:“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诸如诚 实后者虚伪,勤劳或者懒惰,自豪或者自卑,勇敢或者怯懦,果断或者优柔寡断等等都属于性格特征。每一个人都有这样或者那样的性格特征,有些是和别人相似的,有些是个人独有的,有些事积极的,有些事消极的。一个人的各种性格特征交织在一起构成他的性格性格,是人思维的定势,是思想感情的具体化,性格化。个体差异的几种说明这。它一直以来被人看作是人一这以个体中最核心的一部分,用为标记个性 与他人的差异,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在人物形象的创作中,人物的行动正是画上了“性格化”的标签才有价值和意义。黑格尔认为:“性格就是理想艺术表现的真正中心”。那么,对人来说“性格”就是最核心的原动力了吗?在性格里面, 更深处的地方还有没有什么呢?如果真能够分析出性格里面的东西,也许对我们 更精彩的塑造人物性格会有帮助、有所启发。那么,下面通过心理学对“性格” 及其相关概念的基本的原理解释,我们可以更清楚、深入的理解这一关键的人的 特质,或者说是从另一个角度阐释了性格。“性格”( character)①拉丁文的原意是铭刻或者标记,即为了识别的目的 而将一个物体与其他物体区分开来。虽然这一意义仍然适用,但宁肯采用同义词 的特质或者特性。当这一术语在心理学上应用时,其意义引申引申为②所有这些 标记(特质)的总和或者获赠和产生一个统一的整体,它揭示一种情境,一个事件,或一个人的本质(性格)“特性”( characteristic)的解释:“用来识别和“表征”某物的个体特性和品质。“特质”( trait)一般指个人的持久的特征,它能对观察到的行为规律性和一致性起到阐释的作用。这是该术语的恰当用法。若用它来指规律本身是错误的 并且会引起误解。要注意的一点是特质是一个理论的实体,是个体的一个假设的 潜在的成分,用来解释个体行为的一致性以及不同个体的行为一致性之间的差异”“最早用性格一词并且概括其特征的是古希腊哲学泰奥弗拉斯多,他从人们 的日常行为方式中概括出阿谀奉承的人,伪装和善的人、吝啬的人等性格特征 后来的学者也多用秒说的方式来说明性格”由前面的定义可知,我们所说的人的“性格”,它是一种“特征”的总和, 作用是铭刻和标记、描述和概括了人的情感、思想、语言、形体本质的个性特征。 每个人特质的复杂情感,思想,外化为可见可闻的富有个性的外部行为,我们综合这一个体的特征,称之为“性格”。也就是说,性格是个概念,用来描述、概 括人个性化的本质特征,所以可以说它是人本质表现的外壳。(如图1)性格特 征表象于人的语言和形体,所谓什么人说什么话,做什么事;它终究是产生、根源于人的情感和思想本质。所以“性格”并不是规律的本身,而是规律的描述和阐述者。我们经常会说人物的魅力在于其性格的复杂。那么,了解了性格与情感、思想 语言、形体本质之间的内在关系,对人性格中的复杂性、模糊性我们就不难以解释了。它源于人心理的矛盾。2性格的分类a.性格元素“性格具有非常复杂的结构,它包含许多特征,这些特征大体可以概括为4个方面①对现实和对自己的态度的性格特征。包括对别人、集体、和社会,对劳动和工 作以及对自己的态度的特征。如忠实、坦率、勤劳、谦逊和自私、狡诈、自信或者自满。②性格的意志特征。包括对行为目标明确程度、对行为自觉控制水平的特征,以 及在紧急或者困难情况下表现出来的意志特征等。如有目的性、纪律性、主动性以及镇定、果敢、勇敢等③性格的情绪特征,包括情绪对人的行为活动的感染程度和支配程度,以及情绪 受意志控制的程度,如有的人热情,有的人冷漠等;也包括情绪的稳定性,持久 性方面的性格特征,如情绪的稳定或者起伏波动等;还包括主导心境方面的性格 特征,如一个人经常精神饱满、欢乐愉快是个乐观主义者,有的人抑郁阴沉,多愁善感等④性格的理智特征。包括表现在感知方面的特征,如倾向于采取用整体或分析的 观察方式,感知的速度和精确性等;表现在思维方面的性格特征,如思维的敏捷性、独创性、深刻性和逻辑性。”b.外倾与内倾尽管人们的性格各不相同,但许多心理学家力图将性格加以分类,找出性 格的类型。例如瑞士心理学家CG荣格根据生命中的“里比多”1活力倾向于人 自身或外部环境,而把人的性格分成两大类:外倾和内倾。12①内倾:“荣格认为,如果一人的心理能量,她的兴趣和注意一般指向外部, 指向他人或者外部刺激,其行为主要是由外部事物而不是他们个人的思想感情所 指导,那么这个人主要是外倾的,否则就是内倾的。典型外倾的人有毅力、有进 犯性,具有冲动型,思想开朗,对外界刺激反应明显,遇到事情能迅速作出决定, 在公共场合下觉得愉快,善于社交,乐于称为大家注意的中心”13②内倾:“荣格认为,如果一个人的兴趣和注意一般指向内部,指向他自己的 思想和感觉,他的行为由主观的、个人的、内部的东西所决定,那么这个人就属 于内倾的。荣格看来,内倾的人与外倾的人相比,其行为表现截然不同。他们性 情羞涩,喜欢寂寞独处,情绪不外露,倾向于幻想和深思,做事犹豫不决,这种人不善于社交,难适应社会环境。”14“理论上具有外倾与内倾两极的一个假设的人格维度。最初,这个维度被人们当 成是反映两个完整但互反的人格类型。如今大多数理论家对这两个人格类型各位 以独立类型表示怀疑,相反,倒认为他们都是关于许多不同行为模式的集合。此外,把这两个极看成是相斥的,好像也不大对,因为许多人都同时表现出这两个 方面。而他们在越来越多地表现出反映某一极的行为的同时,并不必然地减少体现另一极的行为表现。了解性格不同层面的分裂,可以使我们更清晰一个该从哪些方面对其进行分 析与概括。“对现实和自己的态度、意志、情绪、理智是构成性格的主要内容或 元素,作家在刻画人物性格的时候,应注意到性格构成要素,着力刻画人物的性 格四要素方面的特征,但这些方面又不是鼓励的存在的、单纯地体现的、往往是 杂株的、符合的,如果不考虑人物性格表现的复杂性、整体性、综合性们就会犯 解构主义心理学将心理元素简单相加的错误,导致人物性格的简单化和虚假。c.性格的形成“人的性格是后天形成的。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性格以神经系统的先天功能 特点为自然前提,但无论是神经系统的特征或体型特征等生物因素都不能决定 个人的性格。性格是在社会影响下,在人的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性格是 个人的生活历程的反映。儿童出生之后,长期在家庭环境中生活,家庭的经济状 况和政治地位,父母亲的教育观点和教育水平教育态度和方法,家庭成员之间的 关系,儿童在家庭中的地位等等,对儿童新歌的形成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学校生活是儿童性格形成和发展的主要时期。学校通过各种活动有目的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学生在学校中不仅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也掌握 定的政治观点和懂啊的标准,形成着自己的性格。人在自己性格的形成过程中不是消极被动的。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扩大了 与社会的交往,在社会的影响下,青少年对不同性格有所评价,并从模仿逐渐过渡到某种程度的追求。青年人走向社会,为了适应日益广泛的生活领域,就需要而且确实也能更深刻的对自己的性格有所认识,并主动改变自己的某些性格特征。培养优良的性格,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17可见,儿童时期的情感、思想的经验以及形成的特征,对一个人的性格养成 至关重要。那么,我们在分析一个人物的时候,不能就针对剧本的事件,人物此 时或者最近发生的事情,而对其儿时的经历的分析就尤为重要。3.关于英雄与人性通过对于英雄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不管是何种解释,都首先肯定一点,英 雄也是人,那么是人就具有人类的一般本性,这就是我们讨论的“人性”,而人 性又涵盖了人类的思想、性格等多方面领域。所以在英雄形象塑造的时候,要从 人的本质塑造入手,对于其人性化的刻画也是一项大工程。甚至可以说:英雄角 色的人性化方面刻画的优劣直接影响角色塑造的成功与否。应该尽量避免我们常 常见到的一些“高、大、全”式的表演。很多作品在塑造这类角色是都容易进入 些误区,下面我们就归纳一下塑造英雄角色时的弊端和倾向。第二章 在英雄角色塑造时,容易出现的弊端和错误的表演倾向1)“匠艺”刻板的表演“匠艺”式的表演是斯氏倾注一生予以反对的表演倾向。“匠艺”—首先应 有“刻板”、“公式”及“模式”。“匠艺演员只会报告角色的台词,同时用一些 成不变的舞台表演方法配合这种报告。因此,匠艺演员需要固定的方法来宣读一 切角色的台词。他们需要现成的刻板法来图解一切人的情感,他们需要用规定、死板公式来模仿一切人的形象。手法刻板和模式简化了匠艺表演的任务。”刻板 充斥着表演的各个领域,有声音、台词的刻板,用一成不变的腔调,以及一定的 类型的声调去扮演各层次的人物,还有形体动作的刻板,英雄形象尤为明显。比如:命令即手指朝下:禁止即手指朝上;力量即握紧拳头,捶打桌子,他们把这 些习惯性的设计转化成一种英雄的模式,这种多年形成的惯性和习惯影响极大, 表演的刻板法和模式的感染力大到演员在塑造英雄的时候不知不觉的迅速的进 入了匠艺演员的私人生活里,而做戏的习惯变成了他的第二天性。这对于演员来 讲是非常危险的。这种现象在文革时期样板戏中的英雄形象的塑造尤为明显。2) 虚假,过火的表演这里的“虚假”和“过火”指的是表演超过了两个幅度,一是生活实感的幅度——一是演员内在体验的幅度。幅度首先指的是不符合生活的真实、不符合生活的逻辑顺序。无论是舞台表 演和荧幕表演都必须以生活实感衡量表演真实与否的尺码,斯坦尼将过火虚假的 表演归结于三种情况:“第一个不真实的地方就表现在慌忙上。在生活中,人们不会去催促动作本身,舞台上却动作相反,演员越是“做戏般的积极‘动作’, 他就越完不成动作把动作草草了结;第二个不真实的地方就是你们过分卖劲了, 在舞台上不应该给正在做增加些什么,相反,应该减去四分之三以上。做了 个手势或动作就要从一个手势和动作中取消半分之七十五的动作和紧张;第三个 不真实的地方,就是在于你们的动作里缺乏逻辑与顺序,因此缺乏了控制与修 饰。”因此我们在英雄形象的创作起步时应该特别强调寻找到英雄在于生活中的 实感,强调出生活的细节和魅力。生活真实生活美是英雄形象的艺术美的生活与前提。“虚假”与“过火”所指的是,演员的表演内外不同意。外在表现远远超过内在的体验或者只有外在的表现而缺乏外在的体验。这就是体验与体现在的关系。应该说内部的心理体验是主导,具有决定意义:外部的体现是从属的,是从 体验的基础发生的。即“动于衷而形于外。”由于现实生活中人总是控制自己的 内部情感和心理情趣,因此,往往是抑制自己的内心。所以好的表演往往是内大 于外,可许多英雄形象的塑造却恰恰相反,是外大于内,我们称之为“过火”表演3)程式化、脸谱化的表演这种表演的错误倾向是由于没有认识到不同的艺术有各自独特美学形态和独特的魅力。戏曲、舞剧、歌剧、舞蹈等艺术的语言动作虽然也来自生活但经过提 炼、加工,形成一种远离生活,具有夸张美的规范性程式动作。以一整套提炼的 艺术程式规范,去表现主题思想,塑造人物形象,然而这对于话剧、影视中塑造 英雄形象来说却是一种错误。它容易在表演中产生图解式、表面、外在的说明性 表演,将导致肤浅、表面、虚假。比如说在一些老的抗日题材的演出中红军常常 出场要手掐腰部挥动手臂等程式性的戏曲动作,这种表演方法现如今已经被淘汰 脸谱化表演则指一种概念、固定化、外在化的肤浅表演,它不深入的挖掘角色的 内心世界的复杂性,不从生活出发去把握人物性格的丰富性,而把人物简单的分 成正反两面并贴标签似的把英雄人物表现为端着架子,一脸严肃的高、大、全, 对反面人物则简单的加以丑化,从而削弱了表演的真实感与深度、广度。比如老 电影中革命英雄一定是昂首挺胸,而日本鬼子一定要是猥琐丑陋的。而这种表演 方法已经无法被现如今的审美所接受了4)重复自我、自我展览式的表演重复形象的表演指的是演员在多部戏中的表演中没有新的创新和突破,原样 照搬自己以往塑造的形象。演员的人物就是要塑造性格各异的各种鲜明形象。即 便在同一类型的形象塑造中,也要塑造出各自不同的特色。如果不运用演员的性 格化和创造力,不去进行创造性的想象与思维,那么就可能陷入重复形象的表演。 它不用于类型化的表演和类型演员,后者指演员经常扮演某一类型的角色但是在 每一个新的角色扮演中都有新的创作与探索。自我展览式的表演,指的是演员不是着力于人物形象的性格创造,而是着力 于表现自己的强烈意识。偏离剧作提供的人物形象,一味的展现个人表演。这不 同于表演行当中的明星制。后者指的是一种特有的表演风格,是为了电影的票房 与盈利,是一种保持演员本人明显个性特征与魅力的类型化表演。总结:这些塑造方法导致角色的失败,原因是演员缺少了对角色“人性”方面思考和挖掘。第三章 演员如何在塑造英雄形象时做到人性化”第一节 性格化的塑造1.注重角色的性格化“没有性格特征的角色是不存在的。”——斯坦尼斯拉夫斯 《演员的自我修养》何为性格化?《电影艺术词典》中说:“性格化是演员塑造形象所因达到的艺术境界,即体现角色的性格特征,突出人物独特的个性色彩。性格是人的较稳定的精神气质和心理特征的总和,是在一个人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发展的。作为影片中人物的性格是个性和共性的统一:既有生活在一定的时代,由同一的经济基础、阶级地位、生活环境形成的特定阶层人物思想性格的本质特征;又有自己特有的生理素质和具体生活经历所形成的独特的个体特点。演员进行角色的性格化创作,是在深入理解剧本提供的足以提示人物思想深 度和性格特色的剧作基础上,探索人物的精神气质、思想情感,即把握住角色的性格基调,又注意到性格的复杂多面色彩,从而找到人物特有的眼神、姿态、步伐、语气、语调,以及梳妆打扮等,塑造出一个具体的活人、使观众看到和听见角色如果在行动、说话、感觉。性格化首要的是掌握角色的内在性格气质,同时要关键抓住最能体现人物个性特征的外部典型动作予以突出。”性格化可分为外部性格化和内部性格化。(1)外部性格化外部性格化要求演员在塑造形象之前,做出大量的复杂的工作,要在演员自身的外部寻求与所扮演的角色相同的行为和外貌的特征。演员要在各种场所的大量人群中,选择出与要饰演的角色相近的一些人,去发现他们的性格特征,进而进行观察。除此外,对剧本中自己所要创造的角色还要做仔细的分析,例如他的职业,年龄,教育,生存环境 ……然后展开演员的想象力,并初步勾勒出角色的外部形象,在规定情境下进行创造。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有一句话,对我的感触是非常深刻的:“如果一个演员不去训练自己的身体、声音,不去训练说话 走路和举止姿态,如果他找不到和角色相适应的外部性格特征,那他大概也表达不出角色的人的精神生活。”[3]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还说:“为了探索外部形象,我们穿上各种各样的衣服、鞋子、衬垫,粘上鼻子、胡子,带上假发、帽子,希望能捕捉外貌、声音,从生理上感觉到所描绘的人物的身体,我们只靠偶然的机会,为了寻找这种机会,进行了一系列的排渲。但是, 不好的方法也不见得完全没有好处,就拿当时来说,演员毕竟学会了掌握形象的外部性格化,而这是演员创作的一个重要的方向。”这充分说明了,外部性格化对演员的重要性。(2)内部性格化所谓内部性格化,说的简单明了些就是深刻体验角色,赋予角色灵魂。所谓的体验角色,就是指演员设身处地地生活在剧本的规定情境中,去合乎逻辑地、 像活生生的人那样,进行创作的创作过程,正所谓“动于衷而形于外。”演员体验角色程度的深浅直接影响着演员对角色的体现。记得林洪桐教授在给我们年轻教员培训课中,曾这样说过:“也许对角色体验百分,只表现十分就可能很精彩, 但如果要求体现百分,而演员对角色只体验十分,则肯定不能完成表演任务。”内部性格化是外部性格化的基础,是因为体验角色可以使演员找到角色的准确的外部表现形式,而且体验角色能使剧本中的人物拥有真实的,活生生的灵魂。 如果没有内心的体验,哪怕是演员把角色的外部形象做的再细致、再入微、再符合人物,角色都会缺乏打动观众的生命力。所以,能否体验角色的内心是性格化的基础,也是表演成功与否的标准。在影视剧中,创造出立体的、个性化的,使观众过目不忘的艺术形象,是优秀演员的追求。那么,如何在创作中抓住角色内外部特征,进而把它立体的表现出来,又与其他的与之类似的人物相区别,形成“他”特有的行动、语言、思想 等?如何在表演中把演员本身与角色相区别,在银幕上创造形象,而不是向观众 表现自己呢?答案就是一人物性格化。我们知道不管是戏剧,还是电影电视,它的作品的主题思想主要是靠演员塑 造人物的形象体现出来的。美国的戏剧理论家贝克认为,一部戏的永远价值在于 人物的塑造。英国戏剧理论家品特也认为,人物是一切好戏的根源。可见塑造性格化角色的重要性,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认为一部好戏,要获得观众的认可,获取永远的价值,重点在于演员塑造出性格化的人物。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 《演员的自我修养》中用几句话阐明了舞台艺术的基本法则:“由于每一个演员 都应该在舞台上创造形象,而不单是向观众展示自己,所以再体现和性格化对于 我们大家都是必要的”。“一切演员一形象的创造者,毫不例外地都应该再体现和性格化,”1所以,性格魅力不单是艺术创作,更是表演艺术的魅力所在。2.性格化形象立足于现实生活在影片《周恩来》中成功塑造总理形象的表演艺术家王铁成曾说过这样的一段话:“所有的表演艺术,特别是电影表演,其基础是生活。一方面是演员的生活,它会潜移默化,融会贯通,千丝万缕的反映到你所塑造的人物的思想性格上、表演技巧上、内在心理和外在形体上。总之,一切表演技巧都通过演员丰厚的生活基础体现出来。因此演员必须首先热爱生活。不管生活是艰难、困苦、曲折, 还说舒坦、一帆风顺,不管个人遭遇范围是狭窄还是广阔,只要你热爱生活就能找到乐趣,而这种乐趣就能加深你对生活的理解和认识,体验和感受,从而构成演员塑造角色的基础。”1可见,生活的实践对于每一个从事表演艺术工作的人,特别是初学表演艺术的人来讲,是特别重要的。一部电影的完成,首先是生活的完成。演员创作的实质就是要让艺术和生活统一起来,让演员自身好饰演的角色统一起来。“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又高于生活。”这是一句我们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话了,很多我们熟知的表演艺术家都对这一句名言又很多的感悟。故此,学习表演艺术,就要在学习之初就调整好自己生活的心态,用满腔的热情去拥抱生活,融入到生活中并深刻地体验它。《电影表演艺术概论》一书中,对“观察生活”有这样一段总结:“观察生活,侧重从人的外部性格特征入手。观察不同的人。例如,让学生去观察人们由于职业不同而形成的不同的动作习惯、服饰、状态、说话的语气、声调、情感表达方式和由于不同社会地位而形成的为人态度等等,并加以提炼和模仿,这样可 使学生放开胆子去模仿和自己相距甚远的人物形象,从而学会和养成观察生活、 察人的习惯和方法。观察是一种积累,对演员一生的创作都是有用的。”1在表演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学生没有对观察生活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理解体验生活和生活体验的真正意义,更没有很好的去观察生活中的事和生活中的人,那么,在观察生活练习阶段,又不少学生就在抱怨已经没有练习可以做了, 其实不然。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很多很多,只要你能够在平日的生活里,多用用眼,多用用心,并且养成一种留心观察的好习惯,你就会发现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变得更加又意义,而我们以前就认识的人,你会不断地发现他还有那么多你过去不曾知道的特点。所以,不要再做生活中的无心人,观察 是需要你平时的细心和勤奋的思考。学生在课堂上做的观察生活练习,是他们生活实践的反映,也是他们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认识。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又高于生活,对现实生活的认识是演员的表演材料,演员是以直接或间接的生活经验作为表演的基础的。演员想让自己的表演有血有肉,就必须热情的投入生活。对于演员塑造形象而言,外部性格化是演员创作的最终部分,如果过早考虑它,就会使演员倾向模仿,妨碍他去掌握生动的、有机的行为线索。在塑造形象 的最后阶段,外部形象的刻画问题只能是以演员积累的全部生活物质的合乎逻辑的完成,并且必须是根据以前积累的生活物质的展示,产生出来的。性格化的角色形象绝不可能是演员凭空幻想出来的,它必然是来源于生活的,生活给人物形象的性格化提供了无穷无尽的素材。生活是表演艺术创作的前提,国家话剧院的著名演员冯献珍老师,曾说过这 样一句话:“作为一个好演员,一定要感动观众,把观众带到舞台中,带到所演 的人物世界中,即使演完了,也会令观众回味无穷。”她还说:“一个演员把角 色演准确,这是演员的最低标准。演员不仅仅要做到准确,还要做到精细,最后 要到达到精彩,这才是一个好演员。”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但是又一种生活,作 为今天的我们已经无法真实的体验了,演员要演不同年代,不同年龄,不同阶层 的各种各样的人物,但对于现在的年轻的演员来说,由于他们的生活阅历不足,又很多东西是他们没有体验过也无法体验到的,这就需要依靠平时阅读的文学著作,看过的优秀的影视作品等等,可以先从模仿入手,再运用想象融合演员自己的心理活动,来充实角色,努力靠近所要演的人物,从自我出发,去寻找一条能够帮助自己体现剧中规定情境里的人物精神面貌的途径,这是演员孕育角色、靠近角色的重要阶段,也是从个性、气质与职业技能上接近角色的开始,从而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经常会听到一些人,说学表演的人不能深交,因为他们都太会演戏,和学表演的人在一起时,分不清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每每听到这里,我都会极力申辩,有这种思想的人,他的想法是偏激的、是不正确的。一个好的、优秀的演员,在生活中是非常平时的,他(她)认真地对待自己的生活,认真地对待身边的人和事,因为他(她)知道只有认真地对待生活,生话才会给予他所想要的东西,优秀的演员在生活中一定是最真实的,也是最充满热情去生活的人。我 过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于是之先生为饰演《龙须沟》一剧中的程疯子角色,花费了几个月的时间,呕心沥血写了一篇《程疯子传》,看过之后我深刻体会了“冰凉三尺非一日之寒”的道理。于是之先生通过自己的实践,经过认真地思考,总 结出了一套表演的创作方法,即“生活、心象、形象”。他认为:“生活是演 员创作人物的无尽源泉,形象则是演员在生活中观察、体验、提炼的结果,作为 演员将生活变为形象的纽带或桥梁,则是心象。”1这正是演员塑造形象内外部性格化关系的生动写照。在生活中每个人的性格都不相同,从而导致了不同性格的主体已不同的方式去实践,才呈现出缤纷多姿的生命历程。生活中人的性格是如此的多姿多彩,而艺术的最根本目的就是反映丰富多彩的生活,所以,作为“活人”的艺术表演,其任务就是塑造具有鲜明性格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演员创造的核心课题就是性格化。纵观电影中每一个富有魅力的英雄人物形象,都是独特的、鲜明的,例如:《林则徐》中的林则徐、《焦裕禄》中的焦裕禄、《铁人王进喜》中的王进喜、《亮剑》中的李云龙等等。能否创造出独特的,鲜活的性格是衡量一个角色成功与否的标准,也是衡量演员演技的标志,性格化对角色的塑造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那么演员应该怎样做到角色性格化呢?首先需要了解一下性格的定义。心理学意义上的性格范畴是指人的较稳定的精神气质和心理特征的总和,是指在一个人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社会实践的产物。它以一个人的先天生理素质为基础,又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得到形成和发展。它是一个人的本质属性的独特的结合。这些属性使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有所区别,表现了这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并且表现在他的行为举动中。人的性格与实践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实践活动刺激着性格的产生与成长,而性格又会决定人的外部实践活动——行为,即决定一个人“做什么”、“怎么做”,而这个人“做什么”、“怎么做”,又会体现着人的性格。同样,剧本中的每一个英雄角色也拥有着属于这个角色的特点,通过演员的表演,角色的特点会非常醒目的展现在观众面前,并留下深刻的印象。角色的性格是 一种具有审美价值的“性格形象”。例如,《勇敢的心》中华莱士的勇猛、《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石光荣的粗糙、 《焦裕禄》中焦裕禄的平易近人等。现代的心理学者认为一个人的性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性格,是一个向生活开放的,不断构建的系统。”2 心理学家阿尔波特认为, 性格是“各方面都是连续的,正在组织建构之中的”[3]艾里克森就曾之处,“性格是一生中始终变化着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具有不同的特性一个人怎样对待,处理和度过这些危机,影响着他下一阶段的发展方向”。4也就是说,生活中人的性格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发展阶段,人的性格是不同的,比方说,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可能性格十分急躁,但是经历了生活的诸多磨练之后,他的性格就会变得十分沉静。比如,一个学会开朗又很豁达的人,在碰了无数的“钉子”之后,也许会变得很忧郁。再比如,一个很天真无邪的人经历过被骗之后,就会变得很世故。同样,剧本中角色的性格也会随着剧情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它向现实生活中的人一样有着“成长”的过程。举例说明:《战争与和平》中的娜塔莎,从少女时代的天真活泼到做了母亲后的沉静平和;再比如: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形象的出现,是英雄人物形象的一个突破。在《亮剑》中,李云龙是“泥腿子” 出身的作战天才,是血性张扬的铮铮铁汉,也是有些亦正亦邪的人物。他有着传奇般的战斗经历,屡建奇功,深得器重,但他又是个不安分的惹事精,屡次抗 命,不时弄出麻烦;他是顶天立地的大英雄,又是脏话连篇、好酒吹牛、缺乏文 化修养的粗人:他率真义气、性情粗犷,却又粗中有细、精于算计,也有些狭隘, 从不愿吃亏,李云龙就是这样一个复杂性格的集合体。然而,在他和他的部队身上最为闪光的、最具感染力的“亮剑精神”,已为广大观众所认同,也使李云龙形象的个性特点给人们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最后,引用林洪桐教授《表演艺术教程》中的一段话,作为总结:“电影是一门用生命本体表现生命,用生活本体反映生活,用世界本体再塑世界的艺术。它的重要技巧就是对生活(包括人物的)积累、理解、把握、体验以及运用生活本身的语言去反映生活,因此电影创作,包括表演创作都应全身心地拥抱生活、热恋生活、熟悉生活, 并创造性地运用生活的语言去塑造人物。生活是电影创作的生命与根本,既是源,也是流。忽略它就失败,重视它就成功。3 体现性格化的人物形象“表演不只是化了妆背背台词,而是要清楚地再现产生动作和台词的思想。这是不容易的。最优秀的演员不仅仅进行解释,比仅仅体现别人的思想,他同时还是(虽然不无困难)一个出色的富于创造性的艺术家。”2——约瑟夫冯斯.登堡①“性格化”的要求和意义演员塑造形象时,内部性格化是基础,是实质。没有内心的充分依据,外部形象再贴切,再准确,人物也是苍白的,而外部性格化则是体现,因此,演员要为外部性格化做足“功课”。演员必须充分的锻炼自己的肢体,使语言,声音, 形体,表情等各部分的表现力训练有素,能够为内心体验的体现做出充分的物质保证。而且演员要以内心体验为基础,反复寻找最准确表现内心体验的外部体现形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认为如果没有取得外部的表现形式,那么无论是角色的 内部性格特征或是他的内心状态,都不可能准确的传达给观众。由此可见内部性格化和外部性格化是相辅相成的。内部性格化是外部性格化的心理依据,而外部性格化则是把角色看不见的内心状态描绘出来,并把这种状态传达得观众,若演员没有做好外部的“功课”,那么,无论是角色的内部性格特征或是角色的内心状态,都不可能准确的传达给观众。二者关系紧密, 缺一不可,所以演员在有了内在体验的基础上,加强外部性格化的寻找,便可以使“性格化”在表演中闪闪发光。在寻找人物的外部动作时,我们不得不强调,也必须对人物的内心依据有更深刻的探讨。也就是我们常提到的内心体验,换言之, 就是你体验到了多少制约着你能体现多少。在演员的创作中,从开始接触剧本一直到人物形象创作的完成, 整个演员孕育角色的过程中,都不能离开体验。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体验之所以是基础,是由于它赋予了人物形象以真实的生活。所以在表演创作中,演员 尽可能深入的去体验人物的内心生活和情感,是鉴别演员在表演上是真实还是虚假的分水岭。总之,任何一个演员要想在表演中获得准确的表现方式,一方面他必须在外部表现力上训练有素,使之在表现其内心体验时,能够在外部物质上有所依托, 能够在表现细腻入微的情绪变化、或是巨大的激情时应付自如;另一方面,则要演员在体验的基础上必须反复地探索,寻找最能够表现出其内心体验的外部形式。正如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所说,“在舞台上是可以创造出具有‘一般’商人、 军人、农民等等外部特征的形象的。即使以最细致的观察,都不难辨认出各个不 同阶层的人们所具有的典型的举止、风度和习气。譬如:‘一般’军人总是挺直 身子,走起路来就像在操练步法一样,和普通人不同,碰着脚跟,使马刺叮叮作啊等等。贵族走路时总是藏着礼帽和手套,戴上单眼镜,说话力求悦耳动听等等。这一切都是‘一般’的刻板法,看起来仿佛也创造出了性格特征。 这些刻板法都是从生活中取来的,实际上也存在着。但它们没有内容,它们不是典型的。”“这是无生气的、匠艺式的传统。在所有剧场里,都是这样‘表演着商人和贵族的。这不是活生生的人,只是演员的表演程式。”1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这些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光追求外部的性格化塑造而没有内心体验的匠艺式表演是不能征服观众的心的。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一位好的演员必须具有锐利的眼睛去发现性格,去体现性格我们许多的表演艺术家,如卓别林、达斯霍夫曼、于是之等等,他们都具有惊人的刻画热人物性格的能力。他们运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去观察、分析、体验生活,创造出准确、生动、深刻的角色。这人物独具个性新颖之妙,觉悟千人一面之弊。所以演员对性格的探索,体现是衡量一个演员的演技高低、好坏的重要标志。②角色性格化塑造的途径既然性格化对演员创造角色有这么重要的意义,那如何做到性格化呢?表演艺术的创作任务就是在剧本的基础上,进行二度创作,塑造出一个鲜明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演员在表演创作时,越向角色靠拢,角色就会越生动。从前面的论述中我们知道,性格化首要的是掌握角色的内在性格气质,同时要善于抓住最能体现人物个性特征的外部典型动作予以突出。众所周知,演员借以创成功的表演和人们借以评价他的表演的基本元素有三点,我认为这也是促成演员塑造性格化形象的几种有效手段。(1)信念感的表现一部影片要获得成功,它必须是可信的。在早期,电影使世人惊叹不已,电影艺术是所有艺术门类中最年轻的一种,1985年12月18日,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布辛路的”大咖啡馆”,用电影机放映在白色幕布上的活动影像——《工厂大门》,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由此,电影诞生了。在最初,绝大多数影片都是在记录着周围世界的活动及运动,并无意使电影成为一种叙事的手段。随着电影艺术一百多年的发展,电影的各个元素日臻成熟。电影表演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发展成为一门独具特色的艺术形态,它属于电影,并已成为电影艺术的具有主导意义的一项创作元素。今天,观众愿意相信他们看见的东西,是因为所反映的是他们的人生经历中的一个真实的部分,所以,电影演员更应当抛弃那些虚假的表演。另外,人的情感变化总是需要一个过程,一个充分酝酿和准备的过程。在舞台上进行表演,对演员来说具备一定的有利因素,因为演员可以连贯的表演一场或是整整一幕戏。而在电影的拍摄现场,鉴于影片的拍摄费用、拍摄地点、甚至是时间和天气的各种因素,不能够按照正常的顺序拍摄镜头,这也是电影艺术考验演员信念感体现的一个重要特点。一般说来,剧本中凡是发生在同一布景中的场面,一般都会安排在同一个时间段进行拍摄,并不会考虑这些场面在剧本中的先后顺序。例如,一部影片中,一开始有几场戏是发生在香港的,接下来的故事又发生在北京,随后又发展回香港,那么,摄制组就会在香港把所有的发生在香港的戏拍摄完成,再回到北京去拍北京的场面。因此,演员不能按照时间的顺序来进行角色的表演,只能在一些毫不连贯的片断中进行表演。这就好像要求一个戏剧演员从戏的最后一幕开始演,然后跳到第二幕,再到第一幕,再到第三幕 ,而且要演得令观众在每一幕都觉察不出随后会发生生命事情。正是由于电影演员不能像戏剧演员那样按时间顺序进行表演,就更是对电影演员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要求演员必须深深地进入角色之中,与角色融为一体,以便演员能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从整体出发表现整个角色。演员在表演创作中,既要使自己投入到戏中,体验并表现出角色的情感,还要令自己掌握高超的表演技巧,能够轻松地控制并驾驭自己的情感,“试想如果演员缺乏自我控制,以致表演中激动地哭了起来,或笑得忘了形,以致忘记了念台词,忘了接戏,忘了导演的要求,或者愤怒地失控真的动手去痛打对方,那么表演将终止,表演艺术也随之消失。”2不同的影片有不同的表演风格,如艾尔帕西诺在《闻香识女人》中扮演一个盲人,汤姆汉克斯在《阿甘正传》中扮演一个执着的大兵,这些各不相同的表演被一个重要的元素—演员的信念感—联系起来。在对导演再那些卓越的表演进行检查时,是不会发现任何虚假之处的。杰出的演员能够越过导演胶片的障碍,把内心的信念和对人物的认识传达出来,使之直接达到每一个观众的心里。(2)形体动作表现人们称演员是动作的大师,但演员的任务和最终目的绝不是单单去展现动作,而是在舞台和银幕上塑造出真实的、活生生的、富有鲜明性格化和艺术魅力的人物形象,从而来反映生活,表达出剧作者的思想意蕴。所以,掌握行动只是手段,塑造人物性格才是目的。性格在人的个性中起着核心作用,是一个人的本质属性的独特结合,是一个人的个区别于其他人的集中表现。我们每一个对周围现实给他的影响,都有其自己特有的不相同的反应,这种反应,即表明了他在“做什么”,又表明了他是“怎么做。“做什么”是任务,它反映了人的活动的动机目的,也就是“为什么做”,而“怎么做”则反映了人的活动方式。一个人对某些事物的态度和反应,如果已经在生活经验中巩固起来,那么就会成为一个人的性格特征。恩格斯认为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做什么,而且主要表现在他怎么做。不同性格的人,因其所受的教育、生活处境以及个人认识的快慢不同,而对同一事物所作出的情绪反应就不可能是相同的。形体语言是人们互相交往中的一种无声的交际工具,从人身体,形态和动作特点,不仅可以分辨出性别,也可以充分揭示人的个性。比如:《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的石光荣、《历史的天空》中的姜大牙、《狼毒花》中的常发等人物形象。四十年代的苏联电影,曾是苏联电影发展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1934年,由瓦西里耶夫兄弟导演的影片《夏伯阳》,树起了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创作的里程碑。在影片中塑造了很多有鲜明性格特征的人物形象,夏伯阳的扮演者鲍里斯.巴保其金(1904-1975)把内战时期的英雄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从个土生土长的军事天才到一个忠于革命事业的红军将领,他运用独特的语言设计,夸张的、并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来刻画人物的性格。银幕上塑造的夏伯阳以超人般的气概,深深地打动了观众。今天,制作技术是如此复杂,所以表演中的形体动作的作用往往被忽略了。但是,演员在设法结构一场完整的演出时,为了表现人物的许多隐蔽的方面,动作仍然将是一个主要因素。“没有一种艺术是不需要技术的,技术的完美是没有最好尺度的,国面家德加说:‘如果你已经有了价值十万法郎的技术,请再付五个苏打买一些吧。这种取得经验和技术的需要,在戏剧艺术上尤为显然……演员艺术与其他艺术的主要区别是在于:任何其他的艺术家,可以在具备灵感的情况下从事创作但表演艺术家却必须主宰自己的灵感。这是我们艺术的主要奥秘。”(3)交流适应交流和适应是演员在塑造人物形象方法中需要掌握的重要元素,交流和适应与前面论述的动作表现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可以帮助演员在塑造人物形象的过程中去真实而深刻地体验与体现的一种心理技术。所谓交流,“是指演员在行动中与行动的对象(包括自身在内)在思想、情感、目的和欲求上的相互给予,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如果说得通俗一点,就是演员与行动的对象之间接受和给予,刺激和反应。适应则是在行动中与行动的对象在思想、情感、目的和欲求的相互给予、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时所采用的方式。”2“交流主要有:与对手演员(角色)之间的直接交流;自我交流,即演员(角色)理智与情感的斗争或两种不同思想的斗争所形成的交流:与不存在的或想象的对象交流,即演员与自己头脑中想象对象的交流;与集体对象的交流,即在群众场面中演员同其他众多演员的交流或在剧场中与观众的间接交流。在电影演员的表演中经常运用与想象对象交流的技术。”3情绪交流显而易见产生与演员的内心信念,而思想交流则必须由演员加以动作表达,演员必须使观众看到并能洞悉自己所扮演的人物的心灵。如果他仅仅是塑造一个外观人物的外貌,他将不能表现出角色的实质,不能表现出角色的思想本身。著名演员张瑞芳在谈到自己的创作经验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我是非常看重并且依靠对手给我的刺激和交流来获得准确的自我感觉的,并且时时刻刻想引起对方的反应。演员不仅要分析人物之间这种互相交流的关系,更重要的是要全身心地感受到这种关系,把这种感情落实到具体人的身上。……我觉得没有真挚的交流,就很难谈到感染与适应,只有真正的交流,才能唤起内心的真实感,引发出人物心灵深处的秘密,加深动作的意义,使表演变得真实可信,顺畅自如。 这种具体的、活生生的交流,是我表演上重要的依靠。”4优秀的演员必须去揭示激起反应的思想的全过程,必须是观众看到不仅仅限于明显的形体元素之外的表演。汤姆汉克斯在影片《拯救大兵瑞恩》中扮演美军长官一角时,就涉及到了必须揭示人物许多内在的方面,并传达出人物的复杂的个性,从而把观众的思维也卷进影片中来,跟着演员一起激动。我们应当把“透过事物的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运用到表演艺术创作中去。其实表演艺术的核心就是解决演员与角色之间矛盾的统一,演员与他所扮演的人物之间总是有差距的,不论其生活经历、性格特征、思想风貌、言谈举止及生活习惯,包括气质、心态等都不尽相同,这就构成演员与角色之间的矛盾。演员塑造人物实际上就是缩短演员与角色之间的距离,使两者融为一体。要解决好演员与角色的矛盾,还涉及到演员自身的思想深度,艺术修养和表演技巧、功力等,没有高超的艺术功力和修养是难以使演员与角色高度和谐与统一的。(4)深挖规定情境要塑造性格化的人物形象,演员所选择的一切动作、包括形体动作、语言动作、面部表情动作和内心思想动作都是在有条件的限制下产生的,因此,演员要重视为演员表演设置限制的规定情境。首先,要明白什么是规定情境?在《电影艺术词典》中,对规定情境这样做了解释:“规定情境是表演技术诸元素之一。演员扮演的角色面临身处的各种情况的总称。包括剧本的情节、事件、时代、剧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人物活动的环境、人物关系、人物在此之前和此时此刻所处的境况等。规定情景是角色展开行动的依据和条件,它制约着角色行动的性质、样式和角色的心理活动。同生活里一样,戏剧中脱离规定情境的动作是不存在的,人物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在一定的规定情境中进行的。同样的动作,一旦改变规定情境,则必然使人物动作的方式和心理活动发生相应的变化。演员对角色的规定情境感受的愈具体、深入、敏锐,它的动作就愈鲜明、生动和恰如其分。总之,其动作会流于一般化。演员要从剧本的情节、事件人物关系以及台词中区挖掘和丰富角色的规定情景,展开想象,真实的生活于规定情境之中,从规定情境出发去完成角色的行动任务,激发内心逼真的情感和有机的思维。”1通过以上对规定情境的概述,简单的总结一下,规定情景就是指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你要干什么事,周围有哪些情况,人物之间的关系如何,发生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等等,所有这些,就构成了一个特殊的情境,这一情境将会影响到剧中人物的思维活动。人物要在事先想好的规定情境里按照一定的舞台任务来行动或动作,但是如果规定情境发生了改变,那么人物的动作都有随之发生改变。注意,这里所说的动作,不仅仅是指形体方面的动作,还包括人物的心理动作和语言动作。演员在镜头前或在舞台上表演,应当象在生活中一样,要做到“真看、真听、真感受”,要做到在舞台上的一言一行都去真的感受、思考、再做出反应和行动而不是装出一副感受、思考、行动的样子。但是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对很多演员特别是初学者来讲,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因为规定情境往往都是虚构出来的,因而,演员就应当掌握在艺术虚构中,对周围的生活,周围的人物,周围的一切对象,去正确认识、感受、判断,做出正确的决定或去行动并产生一定影响的技能。这样的表演才是贴近生活的,这样的表演才能够感染到观众。哪些影响着人物心理线索的事件、事实,影响人物性格和人物关系方面的规定情境,还需要演员运用自己的想象去把它变得更加具体而丰富,因为只有在有了具体,丰富而鲜明的规定情境的条件下,演员才有可能去想:在这样的情境当中,如果是我,我会怎样做呢?所以,演员在对规定情境进行艺术构思时,切记要源于生活,要具体详细,多问自己几个问题“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发生在生活中,是否合理?”等等。若演员不能完全理解剧本中丰富的、具体的、生动的规定情境,他自然也就不可能创造出人物的真实有机的行动,也就根本谈不到什么人物形象的创造了规定情境表面上时看不见,摸不到的东西,但是,它却是和角色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生活中任何事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规定情境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规定情境变化了,演员所饰演的角色就应该马上其适应新的变化,马上去感受、判断新的规定情境,并做出新的反应和行动。演员在剧中饰演的人物都是在规定情境不断地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逐步发展而完成的。演员在演出时若被动地存在于规定情境之中,不去真正感受就会造成尴尬的结果,由此也会看出一名演员的艺术修养和艺术功力。我就听朋友给我讲过这样个例子:又一次看一个剧团的演出,由于一个男演员在这出戏中扮演了一个小角色,角色小到只有一句台词,但因剧情的需要它又不能下场,于是他就只好在舞台上站着,这个角色在这个男演员看来也许是可有可无的,因为没事可干,在演出的时侯,他一个人站在舞台后面抠手指,人虽然在舞台上,心思却没在戏中,台下很多观众都注意到了他,还以为他是有更重要的戏要演,于是就一直关注着他,结果就因为他一个人破坏了整出戏的感觉。所以,演员在舞台上,不管你的台词是多是少,都必须要保持一种生活于规定情境中的状态,在规定情境中自由自在,虽然情景是虚拟的,但也要真是的感受并表演出来,这才是真正的表演。另外还有说明的是,规定情境在舞合或镜头前是一种现实存在,这种现实是以虚拟和假定的形式存在的。说它是现实而不说是真实,这是因为不管你追求怎样自然生活的表演风格,你都不能不承认,戏就是戏,在戏中表演不能等同于生活本身。而且,观众在看戏时,所表现出的心理其实也是拒绝真实的。在这儿也举一个例子,有一次,和一个朋友一起看戏,剧中有一个“扇嘴巴”的动作,可能由于由于没能控制好,就失手真的把对方的脸给打了,朋友马上不解的问我,这要真打吗?从这个例子中很明显的看出,观众和戏剧已经形成了一种表演与观赏的关系,观众看的是戏,而不是真的生活,如果演员超出了分寸,就必然破坏了这种关系,观众就会觉得很别扭,继而会产生拒绝的心理。所以,规定情境不是真实,真实的是生活。演员要进入自己所演的角色中,就一定要让自己进入舞台的规定情境的现实中。不了解这一点,演员就无法在舞台上获得一种情境中的自(5)细节的处理电影之所以被称之为一种意识,在于它不仅仅再现生活的真实,还要创造“真实的”艺术形象。电影艺术本身在创作中,在再现客观真实的过程里,仍然存在着假定性。剧情的虚构、人物及人物关系的假定、情节设置的状貌不能全部真实再现,必须要求演员假戏“真”做,要求表现出酷似生活的真实形态,要求有真实的体验,电影才能成为艺术。演员在塑造性格化的人物形象的过程中,去更加丰富地展示剧本所赋予人物的独特魅力,往往是通过演员对丰富的、生动的细节进行的挖据形成人物形象的闪光点。我们在分析人物性格和动作时,是逐步从角色的外部深入到角色的内心生活,进而再反馈回外部动作。从对事件冲突的剖析升华到理解剧作的主题与底蕴,从分析剧作与角色的某个细节开始迷恋角色、接近角色,进而也就使自己化身为角色。细节闪现出符合角色的思维、行为、心态的下意识的动作,使角色更加生动光彩。演员在创作的过程中,如果能够真正的、深入的去体验角剧作所提供的生活,那么,演员会本能的去体现角色的真实的欲望和情感,会有意识或是无意识地产生出一些细小的感觉和行动,这就是“细节”的诞生。细节就像是晶莹的露珠,能够折射出人物性格的各种光芒。我们可以通过演员的一个神、一个手势或是一个姿态来感觉角色的内心世界。例如,在影片《克莱默夫妇》中,当律师文斯特里普,她的丈夫是否有对她不忠时,她犹豫了一下,紧接着便笑着摇了一下头,轻轻地说了一声:“不”,这轻轻地一个“不”,顿时让观众感受到了主人公的善良,更感受到她内心的复杂。优秀的演员善于设计诸多的细节来渲染角色的性格,例如电影《雨人》中,达斯汀.霍夫曼总是用细碎的脚步走路,总是歪着头,两只手不同的在胸前摆弄着,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细节能够真实地反映角色的性格和情感,再例如,电影《花样年华》中,导演王家卫两次对苏丽珍的手的细节特写,反映出苏丽珍生活和情感的变化。一个演员要把角色演的生动。逼真,在对人物形象进行性格化创造和刻画时,就必须做到细致入微。第二节.强调角色的真实性角色的真实性,即角色—这一艺术作品所具有的一种艺术属性,是演员从自我的人的真实出发利用与角色相关的诸多假定所创造出的人物形象的真实程度。演员塑造的英雄角色,如果要得到观众们的认同就必须首先让观众们相信并产生信任感,这是演员扮演角色与观众交流的基础;而角色的真实性就成了这种交流的关键,因为观众们不是傻子,他们只相信能激发起他们真情实感的角色。演员创作能否实现角色的真实性,直接关系到其表演创作的成败。现在提出对演员创作真实性的几点建议(1)重视对剧本中人物真实点的选择比如在最近热议的“打鬼子”戏当中,很多时候都出现英雄在杀鬼子之前说的是:“为了革命的胜利”、“我死也要完成任务”、“为了新中国前进”等等口号式的语言,演员需要对人物的真实性做一次筛选和考量,想一想如果真的面临生死较量时会否说出剧本中赋予的台词。(2)坚持以演员个性的人生经验为基础。性格化的塑造在之前已经提及,首先要找到演员和角色性格中的共同之处,或者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间接理解角色的行为,才能让角色更具可信性,如果演员自己都不认同或者凭空塑造,那么观众也不会相信,不会被打动。(3)永远由自我出发,坚持真实的双重层次。(4)加强人生素养,丰富人生自我的真实层次。结语综上所述,我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演员在塑造英雄形象时,对于角色人性化的把我是必不可少,甚至直接影响角色成败的必然因素。从“高大全”的英雄到“平凡”的英雄。在经历了反反复复的思考和实践之后,我们影视剧本创作逐渐从纯粹的教化功能中解放出来,重归反映现实的轨道。需要我们演员在塑造上与时俱进。英雄观的更新导致创作手法日趋理性,英雄形象的塑造所发生的变化,源于影视艺术工作者对英雄概念理解的深化。他们在大量的创作实践中逐渐领悟到英雄人物也是人,不是神是人就有七情六欲,就不可能十全十美。这种新的英雄观指导着他们的创作手法日益成熟。在银幕上演员需要把作为人的英雄人物的性格刻画更趋于复杂化,脱去“高大全”外衣的英雄人物,更多的是以普通人的人性力量感动观众英雄人物的塑造由单一化走向多类型化在英雄气概共性中又体现出独特的个性化特征把塑造英雄人物”作为根本目的转变为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体现与张扬。使我们看到了个个伟大而平凡的英雄,一个个生活在我们中间的英雄,一个个可亲、可信、可学的英雄形象。参考文献《电影艺术词典词典》 许南明,富澜,崔君衍 中国电影出版社《演员自我修养》 [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中国电影出版社《表演艺术教程》 林洪桐 中国电影出版社《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中国电影出版社《心理学词典》 [美]阿瑟雷柏 上海译文出版社《戏剧表演基础》 梁伯龙李月 文化艺术出版社《石挥的艺术世界》 舒晓鸥 中国电影出版社《北京电影学院硕士论文集》 北京电影学院图书馆资料谢辞在这篇论文完成之际,我要衷心的感谢我的导师陈邑老师,感谢他三年来对我的细心呵护与培养。在论文最初的开题,定稿等环节中,导师就题目,提纲,以及论点提出的诸多建议,对论文的完成起了决定性作用。并且导师在平时教学中就相关问题与我多次交流并且进行指导,使我的论文能在表演范畴内有更广泛的涉及,具有实用意义。同时感谢陈邑老师、崔新琴老师、王劲松老师、张华老师、郑建初老师、张菁菁老师在我本科和研究生共七年时光中对我的教育!感谢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的所有老师们给我的关爱与帮助!感谢06本科班和10本科班的同学们给我的大力支持!最后感谢父母对我的支持!现在我要离开校园完全的进入社会了,心中一万分的不舍与感激!我将带着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的精神伴随我一生的演艺事业!谢谢
这是我的大学本科毕业论文,今天贴出。第一章 中国文学中佛的印迹1.1 中国小说中的佛:以《枕中记》为例 中国的小说成熟于唐宋时代的传奇,在佛教影响下的唐宋传奇出现了一批以“梦境”为主题的纪梦小说,其中最著名的是沈既济的《枕中记》。《枕中记》说一个姓卢的书生在一家旅店遇到了吕道士,向他倾诉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吕道士给他一个枕头,让他睡觉。梦中,卢生娶清河崔氏女为妻,并高中进士,由于兴修水利,深得百姓拥护,升为节度使,又开疆拓土,官至丞相。却遭人诬陷,被抓下狱,被贬流放。几年后,被皇上召回,重新任职,并再次官至丞相,子孙满堂,经过几次大起大落的卢丞相想辞官归田,皇上不许,在宣诏时,卢丞相去世。卢生醒来后,发现梦中一切都化为乌有,这时吕道士告诉他,自己煮的黄粱米饭还没熟呢。卢生才明白,一切悲欢离合,不过是一场梦而已。《枕中记》启示人们,人世间的宠辱穷达皆如过眼烟云,恍如一梦,正如从这篇文章中引申出的成语“一枕黄粱”“黄粱一梦”一样,名利终归是梦一场。告诫人们人生如梦,短暂易逝,要珍惜眼前,珍惜现在,脚踏实地,淡泊名利,知足常乐,这对于贪恋权钱的人有很好的警示作用,也是该篇能流传千年的原因。梦境小说在中国古代就有了,比如著名的《庄生梦蝶》,庄子不知道是自己还是蝴蝶了,这是朴素的变化观,是中国道家的思想,但是还不够系统,如果仅凭庄周梦蝶这样一个故事,很难写出真正的梦境小说。系统的梦境小说和理论产生于印度,跟佛教的思想有关。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提出了关于人生的看法,即无常论。他说“诸行无常”、 “诸法无我”,所以宇宙万物都是因缘和合而成,没有定相,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中,一切都不是永垂不朽的。“我”也是不存在的,是“无我”的。佛教认为,人生如梦,所以梦如人生,很难分清自己到底是是梦是醒,当我们以为自己是清醒的时候,说不清还在做梦中呢,既然是一场梦,那么就不要分清是梦是醒,只管做好做完这个梦罢,给你一个梦,就好好享受它。当梦结束的时候,便结束一切因缘际会,终结刹那光阴,然后轮回转世,重新开始另一段梦,如此循环往复。佛教还认为记忆与时间也是一场梦,既然我们都是轮回转世的,前世今生有多少失去的记忆?我们又有多少次拿别人的记忆来当自己的记忆?前世今生谁是我,今生来世我是谁?既然没记忆,那就没我,梦都不是自己的,何来我?这就是佛教的“无我”。可以说,《枕中记》受了佛教思想的极大影响,从中可以看出佛教的盛衰无常感,这说明,佛教思想对于唐传奇有很大的影响。这种“梦境小说”在唐传奇中很多,后来又产生了《南柯太守记》《秦梦记》等文章,《南柯太守记》写法上与《枕中记》有相同之处,通过梦境顿悟到了人生无常,繁华富贵皆是虚妄。但是《南柯太守记》在写法和描写上比《枕中记》更为生动了,显示出青出于蓝更胜于蓝。由此我们可见中国小说中佛的印迹比比皆是,佛教思想对于唐传奇有很深的影响,那么其他的文体,比如戏曲中又有哪些佛的印迹呢?1.2 中国戏曲中的佛:以《牡丹亭》为例 《南柯太守记》等在后代流传甚广,留下了“南柯一梦”等成语,明朝戏曲家汤显祖曾经据此改编为剧作《南柯记》,是著名的“临川四梦”之一,临川四梦写了四个以梦为主题的故事,其中最出名的要数《还魂记》 了,也叫《牡丹亭》。说到《牡丹亭》,很多人都知道它是一出中国古典名剧,不过很少有人知道这个故事的素材其实是来自于佛经的,查德元先生说这个戏曲素材取自佛教名著《法苑珠林》。查先生说,这个故事记载在佛经中,是高僧说理时举的例子,说的是晋代武都太守公子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一个似曾相识的少女,这个少女对他说,她是前任太守之女,当时曾经见过他一面,对他心生爱慕,却相思不得,阴阳相隔,希望他能来找她,再续前缘。他一连数夜都做了同样的梦,循着线索去找,果真找到了,于是私定终身,两情相悦。但是好景不长,前任太守打扫女儿坟墓的时候发现了蹊跷,就这样,秘密被拆穿了。这天夜里,公子在梦中听见那位少女十分悲切地哭诉说,她才复活,但是棺木被打开,于是只能永别了。这个故事是宣扬佛教的生死轮回的,本来是个很平常的故事,《法苑珠林》收录这个故事,可不是宣扬爱情的,而是将它放在“邪淫部”,告诫人们邪淫是恶,色欲是祸,所以要禁欲,看了这个爱情故事,再听一段说教,难免大煞风景。但是这个离魂复生的故事却在普通文人心里激起层层涟漪,中国文学中很多作品都歌颂还魂复生的爱情,比如唐传奇《还魂记》以及据此改编的元杂剧《倩女离魂》等等,汤显祖看到这一故事素材后,剔除了糟粕以及说教成分,利用该素材写下千古名曲《牡丹亭》,《牡丹亭》中杜丽娘看了柳梦梅的画像,“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第一眼便注定了生生世世,柳梦梅在千里之外也与她心有灵犀。后来杜丽娘相思不得,又得到封建官僚父母的阻挠,便饮恨而去,死去以后再离魂,复活,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查先生说:“作者借以塑造杜丽娘、柳梦梅悲壮动人的典型艺术形象,来揭示展露封建礼教与青年爱情的尖锐矛盾,揭露封建时代婚姻制度的冷酷与虚伪”,赋予了它渴望自由,反封建礼教的积极意义,原本一个普通故事,在汤显祖的生花妙笔下一下子脱胎换骨了。汤显祖的临川四梦的素材大多是来自于佛经。通过这个事例,我们可以看出,佛经文学为中国文学提供了众多素材,不管是人物还是情节,不管是小说还是戏曲都是如此,通过探索中国文学中佛的印迹,我们可以看出佛经文学对于中国文学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下面便重点以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来论述佛经文学对于中国文学的影响。第二章 佛经文学对于《西游记》的影响2.1 对于《西游记》人物的影响:以孙悟空形象为例 说到中国小说中佛的印迹,就不得不说到中国的神魔小说《西游记》与《封神演义》,《封神演义》虚构了释教(即佛教),道教和截教三大势力,而各方势力中都有能人异者,这些所谓的 “能人”大多照抄自佛教神话人物,只不过都被作者改了名字,被中国化了,比如魔家四兄弟,便是来自于佛教神话中的“四大天王”;号称“哼哈二将” 的郑伦与陈奇便是来自于佛教神话中的金刚密迹和散脂大将;韦护便是来自于韦陀天神;几位道长,比如燃灯道长,慈航道长都是以佛教中的佛和菩萨为原型。这里还是就《西游记》来说说自己的看法,《西游记》中的孙悟空,鲁迅在做《古小说钩沉》的时候说孙悟空来自于江淮神话,他举了《太平广记》中的一个例子,说明孙悟空的原型是“无支祁”,而记载无支祁的《太平广记》则是辑自唐朝李公佐的《古岳渎经》,其作者正是前面写《南柯太守记》的李公佐。鲁迅认为无支祈被大禹锁在龟山脚下,孙悟空则被如来佛压在五行山下,两者有相似之处。对此,胡适在《西游记考证》中不同意这个看法,他说,这个无支祁是个什么样子呢?既是淮水之神,理应管理好淮水,为两岸百姓造福,他却结交山妖石怪,发洪水冲毁房屋,兴风作浪,祸害一方,因无恶不作,被大禹锁在龟山脚下,镇压在淮水中,这么一个穷凶极恶的妖怪形象怎么会是孙悟空的原型呢?如果说白猿猴都是孙悟空的前身,那么《补江总白猿传》《陈巡检梅岭失妻》中的猿猴更像孙悟空,其实,《封神演义》中的“梅山七圣”中的老大是个猿猴,它倒是很像这个猿猴。那么孙悟空的原型到底是谁?毕竟推翻结论容易,立论就难了,胡适在《罗摩衍那》中找到了神猴哈努曼,说这就是孙悟空的原型,《罗摩衍那》是古印度著名的史诗,里面的哈努曼是个神猴,其原型是印度的长尾叶猴,它的长尾高翘宛如旗杆,孙悟空变幻多端,却常常忘记收起尾巴的情节,使人很容易的联想到长尾叶猴。他们的相似之处很多:比如神通广大,七十二变,腾云驾雾,移山倒海,曾经吃了龙珠粉成为不死之身,武器是一根棒子等等,哈努曼的这些简直与孙悟空如出一辙!并且,胡适还说《西游记》中著名的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也是采取《罗摩衍那》记载的“楞伽城大战”中大闹无忧园的情节,陈寅恪与季羡林都同意此说法。孙悟空的对手二郎神也有明显的印度痕迹,他的“天眼”即第三只眼来自于印度教主神湿婆的第三只眼,这是一个明显的借鉴举动了,还有一个故事,讲的是梵天与毗湿奴斗法,变成各种动物,最后发现了一根柱子,是湿婆的林伽,原来他们到了天涯海角也逃不开湿婆,于是两位大神把湿婆奉为最伟大的神,看到这里,你似乎看到了很多《西游记》的情节,比如孙悟空与二郎神争斗,变成各种动物;又比如孙悟空翻到了天涯海角,到此一游,却发现原来是如来佛的手指,“翻不出手掌心”,这些《西游记》中的著名情节都来自于印度教湿婆的故事,佛经显然也引用了很多印度教典籍,那么这些故事再随着佛教文化传入敦煌变文,民间故事,也是可以的,既然二郎神能借鉴印度神话,孙悟空也可以。所以有的专家说,孙悟空既有无支祈被镇压在山下的遭遇,又有哈努曼的神通广大,显然这是一个结合体。2.2 对于《西游记》情节的影响:幻象、因果与轮回对《西游记》影响最大的就是《大唐西域记》了。《西游记》中的妖怪是按照地理顺序排序的,而那些地理顺序也是参照的《大唐西域记》,《大唐西域记》还记载了很多印度传说,比如恶鬼假扮神仙吃信徒的故事,启示人们看到的一切都是幻象,正如《枕中记》一样,一切都如过眼云烟,人生如梦幻般虚无,这正如《金刚经》所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雾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里《金刚经》体现的正是佛教的“无常观”,万物皆非实有,都如同梦幻泡影,看起来光怪陆离,轻轻一碰,烟消云散,人世无常,谁也无法知道下一秒的事情,所以佛教渲染了悲观的宿命论。回到《大唐西域记》中的那个故事,恶鬼懂得法术也可以扮作神仙,还居然有人相信他,膜拜他,真是怪哉!《西游记》中多次出现这样的情节,比如金角大王变了一座华美的建筑,把唐僧师徒骗来;黄袍怪幻化成了小雷音寺里的“如来”,其实也是妖怪,而唐僧却发现不了,见到假佛也照拜不误。除了实体的建筑幻影以外,《西游记》中多次说:“红粉佳人就是白骨骷髅”,即说女人也是假象,里面很多妖怪都会变幻成美女,比如说蝎子精变成了女儿国国王哄骗唐僧,蜘蛛精则变成了七姐妹。对于这一点,不光《西游记》受此影响极深,蒲松龄也受其影响,在《聊斋》中的名作《画皮》便是例子,恶鬼披上画皮就是美女了,蒙骗了那么多愚昧的人,警醒人们要有一双慧眼。《西游记》中的老鼠成亲故事也很著名,白鼠精抢走了唐僧,要和他成亲,一天后便迫于李靖的压力放唐僧西去取经,这一段让人唏嘘不止,有个佛教故事与之相似,叫做《千年等待》,说一位女子化作石桥为了见心上人一面,五百年只等来一次回眸,这时佛告诉她,那人为了看你一眼,他已经等待一千年了。这个故事和《西游记》中的白鼠精等待唐僧,最后也只换来一日相处异曲同工,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这里要说的是,老鼠与唐僧的前世金蝉子有过一段情,这里的唐僧前世中的“前世”便是轮回说,这是印度神话的最精髓部分,后来也被佛教所继承,轮回说起源于古印度哈拉帕文化中的转世与灵魂不死之说,在中国民间,轮回说有很大的影响,在民间很多百姓不懂佛教,也不知什么信仰,但是他们一定知道因果报应,生死轮回,一定知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今生受的罪是前世造的孽,对于这些,百姓们早已耳熟能详,他们丝毫不觉得这些话很难懂,这就说明佛教教义早已深深融入中华文化。《枕中记》《南柯太守记》就表现了浓重的盛衰无常的虚幻感以及无法抗拒的宿命色彩。关于轮回说,在中国文学中也很常见,《三国演义》的前身《三国志平话》中说由于汉高祖杀韩信,阴司判决汉高祖投胎为汉献帝,韩信转生为曹操去报仇;《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与林黛玉前世便是灵石与仙草,一切都已是命中注定;《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将便是天上星宿下凡转世,替天行道;《说岳全传》中的岳飞也是大鹏金翅鸟转世,这些都是轮回转世的例子,老百姓也不以为异,对此也津津乐道。一些故事也以轮回作为主题,比如唐代袁郊的《三生石》等。《西游记》中的轮回转世比比皆是,《西游记》中金蝉子本是佛,被罚下界成为唐僧,历经八十一难,最终成佛,这便是轮回;猪八戒本是天蓬元帅,被罚下界成为野猪,这也是轮回;沙和尚本是卷帘大将,被罚下界成为沙怪,这还是轮回,可以说,《西游记》也是一本轮回小说,现在的穿越小说便主要有两种:时空穿越(基督教神话)和生死轮回(印度神话),这说明了这些生生世世的学说在今天仍然蔚为大观。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很多人认为佛教的轮回思想对于《西游记》是一种思想指导,这是有待商榷的,因为《西游记》很明显是一部披着宗教外衣的世情小说,不像欧洲的宗教神话小说那样恪守宗教原则,所以轮回只是为《西游记》提供了题材,而不是思想。佛经使得《西游记》的情节大大丰富了,那么《西游记》到底对佛教文化是何态度?是“扬佛抑道”还是“扬道抑佛”?2.3 对于《西游记》思想的影响:扬道抑佛或扬佛抑道?关于《西游记》是何主旨,历来有不同的说法,有一种说法,是《西游记》贬低道教,认为这些是对明世宗迷信道教的讽刺,嘉靖皇帝迷信道教,还差点被宫女刺杀,但他执迷不悟,不仅对道士惟命是从,还把道士任命为礼部尚书,这种做法让吴承恩很不满,所以《西游记》中的道士没一个好东西,全是男盗女娼之徒。太上老君,寿星的坐骑都下凡做坏事,连地仙之祖“镇元子”也是尖酸刻薄的势利小人,最极端的例子是猪八戒在车迟国,居然把三清塑像搬到了茅房里面去了,真是太“大逆不道”了!也有人说《西游记》是一部儒家的经典,显示了儒家的进取精神,佛讲求的是随缘,禅讲求的是顿悟,那么玄奘为何还要锲而不舍地去取经?他应该在长安一个寺庙里苦思冥想,悟个几十年才对,他去取真经,去实践,这是儒家思想。说的也是,既然孙悟空翻个筋斗云就可以直达天庭,直奔灵山,为何要走万里路,经过几十个寒暑?其实,《西游记》中说明了,要历经万难才能求取真经,直接走捷径是不行的,这就是现代电视剧歌曲中所说的“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修行容易,修心却难,正所谓到了真灵山,也未到心头灵山,不经历九九八十一难,便不能修心,这恰恰是佛法的一个体现,不经历磨难不能成佛。不过也有一些学者提出,《西游记》是弘扬道教的,讲的是道教的“金丹大旨”,至于对道士的“污蔑”,那是全真教派对正一教派的不满。道家学者李安纲说,西方属金,虚属金,金表示元气。元气生时,容易走失在外,去西天取经,是将元气引回之意,他说《西游记》中蕴含了很多道教术语,不是道家内行看不懂。这里可以再举一下《封神演义》的例子,《封神演义》中有十余处引用道教经典《黄庭经》,并且都同悟道修真、静心定性联系在一起。道教的内丹理论有出阳神的说法,《封神演义》中也“阳神出窍”的描写,难怪有人说,《封神演义》的作者大概精通炼丹。也有学者不同意此观点,认为《封神演义》与《西游记》中的确有很多内丹理论,但不一定非要是道士,精通金丹法者才写的出,倘若作者找一本道教典籍参考,也是可以的。《西游记》书中的章回题目多是内丹修炼口诀,书中的配诗大都出自紫阳真人张伯端的《悟真篇》,吴承恩可能是拿了本紫阳真人张伯端的《悟真篇》去参考的。罗贯中不需要穿越回东汉末年就可以写出《三国演义》,因为他可以参考《三国志》《三国志平话》等等书籍,这就是例子。关于扬道抑佛还是扬佛抑道,客观地说,吴承恩既不偏袒道教也不偏袒佛教,纯粹是增加趣味而写了那些打妖怪的事,如果他只写法师如何吃苦辛劳,那就成了历史游记了,至于有的妖怪是谁的坐骑.这些怕他也没多想,顺嘴就编出来了。吴承恩有意平衡佛道,出现一个佛的坐骑,就再来一个仙人的坐骑,太上老君,寿星,观音,文殊,普贤,弥勒佛,他们的坐骑纷纷下界,连如来的舅舅大鹏也是妖怪,如来竟也成了“妖怪的外甥”!从中可以看出,他对两教都有赞扬,也都有贬低,玉帝,如来佛都一派官僚作风,让人生厌。关于《西游记》的主旨,我觉得胡适先生说得很好,他说,三教合一,所以各个教徒都可以从中看见自己学派的教义,《西游记》虽然取材于宗教,却并不是弘扬宗教主题。吴承恩要讽刺宣泄,却游戏笔墨,玩世不恭,幽默诙谐地写了这个故事,修行者能从中看出很多修行的道理,一般人也觉得好玩,能当小说看,舍不得放下,这正是“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胡适说:“《西游记》至多不过是一部很有趣味的滑稽小说,他并没有什么微妙的意思,他至少不过有一点爱骂人的玩世主义,这点玩世主义也是很明白的,他并不隐藏,我们也不必深求”。原来,《西游记》的主题之所以争论极多,根本原因在于它没有主题,取经只是一个线索,主张的其实是三教合一的思想,既宣扬儒家的忠孝思想以及进取精神,又提倡道教内丹修炼,清心寡欲,也崇尚佛教禅宗思想,宣扬佛法无边,鲁迅当年评价《红楼梦》的经典语言说,“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这里对于《西游记》也可以做类似的评论,“道家看见金丹采炼;儒家看见奋发向上;佛家看见因果报应,一般读者看了觉得好玩”。说到底,《西游记》不过讲了一个趣味盎然,有声有色的神话故事,说到底,它不过是小说,不要看到太多东西,就像当年被批判的胡适红学思想一样,一部小说不要总是衍生延伸到太多东西,小说就是小说,仅此而已 。第三章 印度佛教文学影响的途径与原因3.1 佛教文学对中国的影响原因探析 《西游记》中有玉兔变作天竺公主一节,其实月宫中的玉兔便是来自于佛经文学,是个典型的舶来品,来历是帝释天化作一老夫,让狐狸,猿猴,兔子为他觅食,结果,猿猴靠体力,狐狸靠智力取得食物,唯独兔子空手而归。兔子一气之下,居然投火自焚,帝释天被其感动,便把这只兔子升到了月亮中,成为了月宫玉兔,这是佛经神话融入中国的典型。《搜神记》中很多故事来自于佛经,比如家喻户晓的嫦娥便是来自于佛经,魏晋南北朝时代,广大百姓需要一个精神寄托,佛教给了他们安慰。但是,佛经传入中国以后,就像器官移植一样是要引发一些反应的,魏晋南北朝时代,战乱频繁,由于佛寺侵占大量土地,隐藏大量劳动力,于是太武帝,周武帝都曾经灭佛,经历几次灭佛后,隋文帝重新确定了佛教的地位,佛教在隋唐又盛极一时,并且吸收了儒教,道教的精华,所谓“三教合流”。只是,那么多外来宗教,为何佛教对中国影响巨大?为什么基督教影响不大?事实上,基督教在唐朝就传入中国了,叫做“景教”,是基督教中的一个流派,那么基督教为何不在唐宋融入中国文化?为何《西游记》中有佛的印迹,没有基督的印迹?为何孙悟空不拿个十字架做武器?其实,基督教之所以不被中国人理解,主要还是教义方面,它的很多学说,比如“原罪说”“末日审判说”,很多中国人无法理解,没有“轮回说”“报应说”来的好理解,这主要是个文化差异的原因。说到文学方面,这些“原罪说”“末日审判说”很难为中国文学提供人物,情节,思想的借鉴,所以它们与中国文学的关联就不大了。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佛教与道教在某些方面,比如超脱,节制欲望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唐朝才有“三教合流”。在明朝,罗清创立的“罗教”便是把佛教,道教合二为一,由于佛教认为无“我”,道教也认为无我,所以佛道有共同点,故明朝时产生了合二为一的“无为教”。说到这里,我想说一说鲁迅所说的“吴承恩不懂佛教”,鲁迅在看了吴承恩的诗稿后说吴承恩是佛教外行。的确《西游记》中有很多佛教常识性错误,比如把《密多心经》写作《多心经》,其实“密多”是梵文“到达”之意,不能分开的,这些硬伤显示了吴承恩是佛教外行,但是鲁迅表示,就算他不懂佛经,也可以通过融入笔记志怪小说中的佛教故事来写。吴承恩懂不懂佛经,这里不再讨论,但是明朝时代,大家对于宗教已经很世俗化了,《西游记》中将观音写作美女,有柳条观音,鱼篮观音等形态,读者并不认为这是对观音的不敬,在“试禅心”一节中,四大菩萨变作一母三女,要招唐僧师徒做女婿,以考验唐僧师徒,其中三个女儿便叫做“真真,爱爱,怜怜”,这是明朝常用的歌姬名,吴承恩大胆地将歌姬名用作菩萨化身名,显示了明朝对于宗教的宽容,也显示了明代市民文化的兴盛,还有一个例证便是源自佛教,表示“女居士”之意的“优婆夷”,在宋明时代变成了妻子的代名词,演变为“老婆”,一直沿用至今,这不正显示了宗教的世俗化?《西游记》中的人情世故其实也很多,所以《西游记》实在是一个披了宗教外衣的世情小说。3.2 佛教文学影响的途径以及中华文化的根本特性其实,佛教文化本来也是吸收了很多印度教文化而完善的,印度神话中有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其神话具有时代性,很多吠陀神话并未消亡,而是进入了婆罗门神话,婆罗门神话演变成印度教神话,有些又进入了佛教神话,层层累积,使得各个时代神话彼此关联。印度教神话的诸神被佛教吸收,在佛教神话中全都“被皈依”了佛门,不过名字就都改了,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天龙八部。比如“天龙八部”中的二十诸天,即二十位天神,其中有因陀罗(叫帝释天),有梵天(叫大梵天),有湿婆(叫摩酰迦罗,即大自在天,大黑天),有毗湿奴(叫那罗延天,即毗纽天,遍入天),有梵天之妻妙音天女(叫大辩才天),有毗湿奴之妻吉祥天女(叫大功德天),有湿婆之子室健陀(叫韦陀天),有阎摩(即阎罗王)等。可以说,很多印度教的主神在佛教神话中仍然是天神,但是已经变成了佛的护法,难怪印度教徒不待见佛教了。印度神话最早的阶段是吠陀神话,吠陀神话中国的主神叫做因陀罗(Indra),他是主神,同样也是雷神和战神,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这是雅利安人信奉的神,因为北欧神话中,同样是雷神和战胜的奥丁也是主神,但是因陀罗很快就没有了地位,随着婆罗门教(印度教的前身)的开展,所崇拜的神逐渐发生了变化,吠陀神话中火神阿耆尼(Agni)演变成创造神梵天(Brahma),而凶猛异常的楼陀罗(Rudra)演变成破坏神湿婆(Shiva),再加上原先的守护神毗湿奴 (Visnu)成为了婆罗门教的三大主神,而原先吠陀神话中的神明大多被保留下来,但是几乎都降级了,比如说“主神”因陀罗,只保留雷神的称号,战神之名被湿婆之子鸠摩罗继承。那么到了反婆罗门教的佛教时期,情况会如何呢?佛教本来没有神明,后来到了大乘佛教时期,不管是吠陀神话还是婆罗门神话中的神明,一股咯全部继承,但是,还是要全部降级,于是就形成了佛,菩萨,罗汉,伽蓝,护法神的神仙体系,比如说吠陀神话与婆罗门教神话中的因陀罗,梵天,湿婆在佛教神话中分别叫做“帝释天”、“大梵天”和“大自在天”,他们的地位最低,只是保卫佛的护法,这些护法神多是以前印度神话中的神明,佛教经典《法华经》里面就说,在灵山会上,佛讲法,结果天上落下花雨,听讲的天龙八部们都被感动了,全部皈依佛门,这当然只是佛教的一种斗争手段罢了,把对方的经理全部变成了保安。但是,很多作品都把印度教神话与佛教神话混淆了,比如说著名的奇幻巨作《圣传》,事实上用了印度神话中的因陀罗与阿修罗战斗的故事,取材于吠陀神话的天界设定,但是诸神的名字却都是他们在佛教神话时代的名字(比如帝释天等),印度教神话的情节,佛教神话中的名字,被杂糅起来了。《圣传》传到中国以后影响了很多文学作品,尤其是通俗畅销小说,比如郭敬明的《幻城》,沧月的《镜》等,可以说中国东方奇幻文学大多源自印度神话。由此可见,佛教神话不仅影响了中国古代通俗小说,而且对于现代的通俗小说也有较大影响。佛教文化之所以广博,还在于不断吸纳其他文化,比如佛教神话中的天女本来长着翅膀,传至中国后,与中国御风而行的飞仙结合,这才有了天女散花,花雨漫天的飞天,这便是佛道文化融合的典型。这再回到《西游记》上面,前面说到的孙悟空,他既有无支祈的勇猛,变化多端,又有哈努曼的虔诚,忠心,翻筋斗云,所以,中国文化兼容并包,既有直接来自于佛经的,也有佛经化于中国文化而间接影响的。孙悟空既有哈努曼又有无支祈的因素,是一个结合体。但是也必须要说明的是,为什么中华文化独树一帜,而没有成为印度文化的子文化?这是因为我们在兼容并蓄其他文化的同时,还保留了自己文化的特色,中国神话比较松散,中国的儒家历来也不重视神话,不过即便如此,中国的神话作为“旁门左道”还是对文学有极其巨大影响,比如魏晋的志怪,《博物志》《搜神记》很多便是取材于《山海经》《淮南子》,唐宋的传奇,也大多化用了神话情节,比如《游仙窟》《古镜记》等。《山海经》中的“九尾狐”(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演化为狐妖,更是一直存在于文学作品中,从《任氏传》中的狐女到《聊斋志异》中的美女狐,而无支祁也和哈努曼结合成了著名的文学形象—孙悟空。从《山海经》到《淮南子》《楚辞》,再到魏晋志怪,唐宋传奇,明清小说,可以说中华文化一直坚守着自己的根,同时,我们也吸收了很多外来的文化壮大自己,所以我们的文化才能延续数千年而不断绝,鲁迅说,拿来主义,拿来,为我所用,也不要忘本,这才是真正的文化之道。
知道如何写分析性论文是完成其它类型学术作业的关键!如果你知道了如何创建分析论文(Analysis Essay),那么就可以完美处理其他类型的论文。EssayMIN会为你重点介绍分析论文的定义和如何写作等技巧;如果你有任何难以完成的作业,都可以在这里获得在线学术帮助哦~目录什么是分析性论文?分析性论文的类型如何创建分析性论文?寻找支持证据创建分析论文的大纲什么是分析性论文?分析性论文是一篇文章,提供有关特定主体或想法的信息性观察,它必须链接到到阅读的书/电影,同时需要包含自己的判断。你不必在文章中总结事实和事物,而是进行分析!例如,如果你正在写关于某本书的分析性论文,你应该分析作者是如何编写它的,使用哪些方法,以及这本书是如何影响读者的。分析性文章的任务是探索所选主题/内容的要点,或讨论/分析新的主张。想知道如何创建分析性论文的主要部分?想要自己的分析性文章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继续阅读我们的指南吧~分析性论文的类型有六种基本类型的分析论文,每种种类因其定义和目的而异。你需要知道如何写各种不同类型的分析论文,因为不同的生活情境需要各种方法来分析事物。诗歌分析论文(Poetry Analysis Essay)诗歌分析要求作者研究诗歌的内容,结构和历史意义。你应该以解释的方式进行;主要目的是让读者理解诗歌的整体意义和信息。例子:Robert Frost’s The Road Not TakenEdgar Allan Poe’s a Dream Within a DreamEmily Dickinson’s There Is Another Sky修辞分析论文(Rhetorical Analysis Essay)这类分析论文需要你证明或批判已经存在的事实,比较常用于科学和数学领域。它主要基于事实和逻辑,向对其真实性抱有怀疑的人证明事实。例子:几何证明物理学(牛顿定律、相对论等)经济学的原则文学分析论文(Literary Analysis Essay)一般出现在你的文学课堂上;阅读制定的短篇小说或任何文献后,提供对某种情况的信息分析,或批判性地分析某一点极其对情节的影响。文学分析通常会深入到诸如某些任务的情感和决策之类的事物中。例子:1984 By George Orwell:“乌托邦救助”社会对人的影响Romeo and Juliet by Shakespeare:喜欢对人类决策的影响To Kill a Mockingbird by Harper Lee:是否符合社会规范过程分析论文(Process Analysis Essay)过程是通过几个阶段/级别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的变化。解释这种变化的常用方法是通过流程分析;这类文章需要你解释其目的,并通过一系列段落解释转换。例子:描述水循环提供对该作品的一般评估,指出优势和差异定义作者使用的每个特殊术语,使作品更专业分析作者使用的材料清单:相关性、可信度等人物分析论文(Character Analysis Essay)要求你解释和分析角色从开始到结束的转换;需要分析的是人物性格特性、心理状态、社会角色等;解释人物的发展。原因分析论文(Causal Analysis Essay)这类分析论文要求你回答“为什么”问题。需要你描述发生的过程,为什么发生以及你认为它发生的理由和方式。例子:为什么青少年会反抗父母和权威呢?为什么随机枪击和类似犯罪在美国或其它一些地区越来越普遍?以上只是一些最常见的分析论文类型,但它们都必须遵循相同类型的轮廓进行写作。如何创建分析性论文?分析性论文的目的是告诉读者作者正在努力证明某一点;根据收集到的信息,你需要将事物联系在一起并作出最终判断。中心论文被称作论文陈述;这是为了证明作者使用事实,统计,例子和研究结果创造的假设而建立的主张。这篇论文应该是有争议的,需要大量的深入研究才能得出可靠的论文陈述。那么,如何决定论文陈述呢?一些建议:简单地陈述意见定义类别、原因提供一个主题的几个方面,强调其中之一为了证明这个中心论点,你必须使用可靠的证据!寻找支持证据为什么需要证据?因为除了得到可靠的支持,否则你的论文陈述无法动摇任何人!这也就是为什么优秀的论文陈述都需要经过深入的研究、分析和一些预测。从主要来源收集支持你的论点的信息十分重要!如果我们谈论的是一个历史主体或某种科学事实,那么你的支持证据显然要从以前的研究结果中得出的事实;如果你正在写一篇文学分析论文,那么你的证据就要从故事中引用。创建分析论文的大纲如何制作分析性论文大纲?在开始分析性写作之前,制作大纲非常重要!这将有助于你按正确的顺序排列,不会忘记一些重要的东西。你不需要在写作期间把所有的想法记在脑子里,因为这一切都在你的大纲中。一个好的大纲将帮助你创建一个逻辑清晰的分析论文,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它。你可以使用不同的方式组织大纲,但无论如何,你的论文必须有3个重要部分:介绍、正文部分和结论。介绍分析性论文的介绍从某种背景信息开始,使用hook句子会很有效。“钩子”由1-2个句子组成,旨在分析文章的开头部分引起读者的注意。钩子的选择可以是:笑话/轶事事实证明引发辩论的问题名人名言摘要没有具体风格,但先开始背景信息是常用的方法。提供与你论文相关的背景信息,这些信息应该从与论文的相关性广泛和缩小。正文段落正文段落的主要目标是证明论文陈述。每个段落都应该关注论文某个方面。正文段落应保持适当的结构:主题句:一个简单有效的句子引入正文段落的要点分析:分析支持的证据,解释这些证据是如何支持你的论文陈述的。这部分应该使用1-2个句子,可以说是整篇分析性论文写作中最重要的部分。证据:分析是根据你找到的支持证据(事实、统计等)创建的,因此它们要一起进行。确保这两部分以直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结束语:向读者重申你的分析及其对现有观点的意义。阅读单个段落后,读者应该清楚地理解你试图证明的观点;根据主题,每篇论文的长度将根据论文的深度而有所不同。结论分析性论文的结论在整篇论文中占重要地位。首先重述论文陈述。这样做的意义在于向读者举例说明了你已经证明了论文陈述并总结了你采取的步骤。要结束整篇文章,有必要创建一个总体结论陈述。结构应该是:重述论文陈述总结要点结论声明获得专业帮助看完本篇指南仍然不清楚如何开始分析性论文(Analysis Essay)?如果你意识到无法赶上截止时间交付,那么EssayMIN可以帮助到你!
最近有一位大学研究员火了,不仅在SCI上发表了30多篇论文,还出版了近10本非科研类书籍,真是让人大开眼界。这位网红高校教师是谁呢?让小易带你一起看看这位不一样的教师。他就是傅力,他曾在澳大利亚求学,获得了环境学学士、化学荣誉学士和理学博士,2017年进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担任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材料系副研究员,虽然如今进入了暑假,但是这位网红教师依然奋战在实验室,一边做科研实验,你以为他只是一心做实验吗?其实他还有一个非常不错的爱好,那就是写小说,其中有科普著作《菌物志》、长篇小说《十七年蝉》《十三月的旅行》《新世界的猫》,以及历史书籍《澳大利亚简史》《不可不知的日本史》;另外他还发表了30多篇SCI论文,真是让人惊叹,这个跨度太大了,怎么可能是一个人完成的?有网友感叹道:“横跨文理,试管与小说竟然可以兼得。”在写《菌物志》的时候,是他在好奇心和专业合力作用下创作出来的,因为真菌不是他的研究领域,但是他对真菌非常感兴趣,他表示,人类文明之所以走到今天,其中不仅仅是人类与植物、动物的交互,真菌在其中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写一本并不深奥、让读者开开心心看下去的菌物科普书籍还是非常值得去做的。他的这本书写的非常生动,让很多读者表示,看到根本停不下来。可以说这本书他写的非常棒了。在傅力澳大利亚留学期间,因为太无聊,才萌生写小说的想法,他先后创作了《十七年蝉》、《澳大利亚简史》《不可不知的日本史》等作品,每个人的经验都是不可复制的,在业余的时间让好奇心去引领自己去探索,并坚持走下去。因为他的独特经历,所以很多网友非常好奇他写SCI论文和写小说的不同感受,因为学术创作是非常严谨的,语言表达简洁、准确,避免产生歧义,所以要求作者要抛弃自己的情感,在客观的角度去写,而且文章要有逻辑性,这是一种非常独特的状态;在写科普文章和小说的时候,要求作者能抓住读者,让读者热爱这个世界,感受到世界的真和美,还要设置很多的反转、悬疑,吸引读者的眼球,要有很好的语言艺术。看到他的作品这么多,好奇他的时间是怎么分配的?其实每个人的一天都是24小时,但是他能做到这么多,那是因为他分秒必争,紧紧把握这些时间,他是一个标准的宅男,也不看综艺、体育,在学校基本上就是食堂和外卖,节省了大量的时间,除了养猫、偶尔玩一下游戏和看电影之外,他的时间都花费在了科研和写作上面。白天工作,进行科学研究,晚上开始写作,这已经养成了习惯。这么多的作品,对你有什么触动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教师、文秘、文案策划人员等职业都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人才培养方案拟定、教学过程监控、考核评价体系等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是否能满足相关行业的发展需求,便成为诸多院校关注的主要问题,尤其是作为本科阶段最后一个环节的毕业论文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在独立学院毕业论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独立学院办学之初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普遍存在学生入学语文成绩较低、教师对高中与大学之间的知识衔接了解程度较浅、学生文学功底不够扎实等诸多问题,使得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论文工作在开展过程中遇到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缺乏与高中语文新课改的有机结合。自2004年秋,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开始实施以来,国家更加重视基础教育过程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对语文课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倡导“重过程、重体验、重探究”的互动性学习到情景教学方式的充分运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这一举措在基础教育过程中尤其是中学语文教学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极大改善。但接受了新课改教学的学生升入大学后,受传统理论知识讲授为主的高校教育思想影响,不能做到两者有机结合,出现专业基础知识薄弱、实践能力不强、不能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等诸多问题。 (二)缺乏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体系整体把握的师资力量。因独立学院近年来的主要师资为外聘教师和自有师资,外聘教师由于有本职工作在身,很难有时间参与独立学院的毕业论文改革工作,而独立学院自有的年轻教师多为刚毕业的硕士研究生,由于缺乏足够的授课经验,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知识体系缺乏整体把握,难以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论文改革中发挥有效的指导作用。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在独立学院毕业论文改革中的思路 (一)确立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理念。要进行毕业论文改革,必须有明确的专业发展理念,否则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价值就无从体现,包括毕业论文工作在内的诸多工作都会受到影响。在经过对用人单位、学生家长、毕业生、行业专家本文由毕业论文网http://www.lw54.com收集整理等多层面多角度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汉语言文学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确立了该专业明晰的办学理念,即:良好的文学功底和中国传统文化素养,其核心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二)明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目标。有了明确的专业发展理念,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目标才能随之明晰,即“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良好的文学功底和中国传统文化素养,具备较强的综合协调能力、表达能力、竞争能力和应变能力,能够从事基础教育教学与研究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要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就必须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而毕业论文又是这一培养目标的综合体现方式。 (三)在教学实践中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队伍。通过课堂实践教学、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训练、文学作品解读、诗词创作、诗歌情景演绎、地方民俗文化调查、方言调查、地区教育调查、社会规范用字调查等诸多方式提高师生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的整体认知能力,尤其是在此过程中,教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有了系统科学的整体感知,从宏观角度规划、微观角度入手指导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向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努力,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在独立学院毕业论文改革中的实践措施 (一)强化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国学教育意识。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承载的专业使命,在开设《中国文化通论》《中国古代文学史》等便于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课程同时,增设《老子》研究、《庄子》研究、《周易》研究、《孟子》研究、《论语》研究、先秦诸子研究、唐诗宋词研究等系列国学选修课,强化国学教育。学生在学习这些课程的过程中,不但对博大精深的传统国学有了深刻的认识与理解,还从中发现诸多可以作为毕业论文写作的选题和素材。通过这一过程,学生意识到优秀的国学文化不但需要了解,更需要身体力行去实践、去传承,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夯实读、写、说为主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的人才要具备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其中写作能力尤为重要。要写出一篇质量较高的毕业论文,四年的知识储备必须充足,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尤其是长期的练笔,方能达到写作能力的真正提高。为此,开设了基础写作、应用公文写作、科技论文写作、毕业论文写作等系列课程,让学生在四年中不间断地进行写作训练。 同时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名中文人最基本的能力,即:了解经典,规范用字。要求学生每天习得一定数量的规范汉字、诵读一定数量的经典名篇,将专业基础能力的强化常态化。 (三)发展重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能力提高的师生团队。在师生共同发展的工作思路指引下,尝试以了解基础教育新课改的专业教师带学生团队的形式作为师生共同发展的主要途径,经过逐步摸索,实践证明这种方式是可行的。如开办学生讲坛,学生从选题、搜集选取素材到完整地向听众表达自己的观点,即学生完成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必备的读、写、说综合训练的过程,经过指导教师与学生的多番打磨,主讲人不但在讲坛的举办过程中锻炼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随机应变能力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更培养了学生的学科论文写作能力。其实,学生准备一期讲坛的过程就是一篇毕业论文完成的过程。 写作学教师在讲授《基础写作》课的同时,为学生搭建稳固的课外实践平台,即办系刊、系报、年级刊、专业刊、甚至鼓励学生以宿舍为单位办舍刊。从刊物的组稿、装帧设计到内容选取和校对等工作都由学生自己组织完成,日常作业练笔中出现的高质量作品也被选入系刊、系报,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写作热情,很多文章的质量已超出本科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四)开展旨在强化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能力的田野调查。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之所以出现毕业论文抄袭的主要原因在于没有掌握有效的科研方法,故我们试图传授给学生一种科学的探究方法,与新课改进行有机的衔接,尝试走出校门,开展田野调查工作。并将《田野调查方法》作为必选课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以确保调查工作的方向性和有效性。 四、汉语言文学专业在独立学院毕业论文改革中取得的实践效果 经过系列改革探索与实践,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在进行广泛调查或认真研读国学典籍的基础上,真实性选题量呈逐年大幅度递增趋势。与此同时,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积极性也大幅提高。 (一)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经过严格的毕业论文写作训练,锻炼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应变能力、表达能力、综合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更体现出学生深厚的文学功底及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在就业中,表现出较强的优势,赢得了用人单位的好评。如“基础扎实,踏实勤奋,积极主动,动手能力强”。 (二)培养了一支熟知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模式的教师队伍。由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对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有了深入的了解,在带领学生开展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将这些实践经验提升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同类院校中进行推广,加深了教师对汉语言人才培养的深层理解。涌现出了一批教学效果好、科研能力强的优秀教师,成为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育人骨干。 (三)探索了一条适合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师生在共同进行毕业论文改革的探索与实践过程中,摸索出了一条符合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规律和学生特点的“课程教学——课外实践——调查训练——论文写作——答辩提高”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学生通过系统的课程学习,发现有意义的课题,通过教师带队进行田野调查训练,在掌握了翔实的一手材料的基础上撰写毕业论文。这一实践性人才培养模式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发展、课程改革、教风建设、学风建设、服务地方社会发展等工作有机联系起来,形成踏实勤奋、求真务实的系风,营造了良性循环发展的育人环境。 五、结语 通过系列改革与实践,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论文不再是人们常说的所谓“天下文章一大抄”,而是通过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深入社会的田野调查、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感相结合,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毕业论文的实践与改革中来。尽管其中存在这样那样需要修改完善的细节问题,但是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整体的毕业论文改革思路与人才培养目标是相吻合的,强化国学基础、重视与高中新课改的知识体系衔接、进行田野调查等系列改革思路是可行的。
文献综述是一种收集某一特定学科大量信息数据的学术论文,经过综合分析,它是一种学术论文。它是一种科学文献。文献综述反映了某一学科或某一领域重要课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经常反映有关问题的新发展、新趋势、新水平、新原则和新技术等等。写一篇文献综述通常经历以下几个阶段:选择一个主题,收集阅读文件,起草一个大纲(包)。括归纳、整理、分析)和成文。一、选题和搜集阅读文献文件审查通常是为某个需要而写的,例如学术会议、科学研究项目或项目的主题。因此,笔者对文献综述的选题大致上是明确的,不像科学研究的主题。太难了。文献综述涵盖了广泛的主题,从广泛的主题到一个领域,一个学科,和一个计算。法律、方法和理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确定。在选题之后,有必要收集与主题相关的相关文献。关于收集文件的当事人法律,如阅读专著,年鉴,浏览,滚雪球,检索等,这里没有提到。文件要求的收集越完整越好,所以最常用的方法是使用搜索方法。在收集了与主题相关的参考资料后,我们应该处理它们。如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科学的、可靠的阅读、归纳和阅读参考资料?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选读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文学阅读和选材的质量。文献综述水平。因此,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要写好“阅读笔记”、“阅读体验”、“文学”。用你自己的语言写下你在阅读时得到的灵感、经验和想法,并从中提炼出文学的精髓。不仅为撰写评论提供有用的信息,而且还有助于培养一个人的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尤其是,通过将文件整理成摘要卡片来编制摘要非常有帮助。二、格式与写法文献综述的形式与一般研究论文的格式不同。这是因为研究论文的重点是研究方法和结果,尤其是积极的结果,是必需的,文献综述需要详细的主题信息,以呈现给读者。、发展、进展、前景和对上述方面的评论。因此,文献综述的形式是比较多样的,但总的来说,一般来说,它包括以下四个部分:序言、主题、总结和参考。当你写一篇文献综述时,你可以遵循这四个起草大纲,然后根据大纲写出来。前言主要阐述了写作的目的,介绍了相关概念和定义,以及评论的范围。解释当前的议题或争论的焦点,使读者对需要在全文中描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概要。主题部分,是评论的主体,其写作方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它可以按时间顺序进行总结。它也可以根据不同的问题进行总结,也可以根据不同的角度进行比较,而不论审查的格式如何,要对所收集的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比较,明确相关课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问题。在展览的指导和对这些问题的评论中,应特别注意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和创造性的主题。文献引用和评述。总结部分与研究论文的总结相似,对全文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和总结。研究的主体是研究的作者,最好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虽然参考文献在文章的最后,但它们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这并不意味着引用作者的尊重和依据,为读者提供参考,对文献检索线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电缆。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对待。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清晰、易发现、内容准确。三、注意事项由于文献综述的特点,其写作有别于“阅读笔记“和“阅读报告“,也不是以与“阅读笔记“或“阅读报告“相同的方式编写的。与一般科研论文相同。因此,在撰写文献综述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文献收集应尽可能完整。全面、大量的文献是写好评论的前提,否则,收集随机文献。事实上,写很多评论,甚至写文章是不可能的。2,应注意引文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在收集的文献中,可能有相似之处,其中一些是相似的。文献在可靠性和可靠性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在文献报道时应注意选择可靠性、可靠性和可靠性。科学性较好的文献。3,引用文件,我们应该忠实于文件的内容。由于文献综述有自己的评论和分析,因此,在撰写本报告时明确区分是很重要的。作者的观点和文学的内容是不可同日而语的。4,不得省略参考文献。有些科研论文可以省略参考文献,但文献综述却不能省略。并且应该在文章中引用,可以反映出主体的全貌和作者直接阅读的文献。总之,一个好的文献,应该是比较完整的文献,复习和分析,并能准确地进行。
上一篇我们学习了王充的历史和历史文献,现在我们来学习王充的文学观及其实践,看看他的文学观是什么样子,开开我们的眼界,丰富知识也是非常不错的,你们说是吗?王充论文,重有补于世。文丽而务巨,言吵而趋深,然而不能处定是非,辩然否之实。虽文如锦绣,深如河、汉,民不觉知是非之分,无益于弥为崇实之化。(《定贤篇》)王充自己著书,亦皆有为而发:《政务》(按:王充作,已佚)为郡国守相、县邑令长陈通政卒,所当尚务,欲令全民立化,奉称国恩。《论衡》九虚、三增,所以使俗务实诚也;《订死》、《订鬼》,所以使俗薄丧葬也。·。·…斯盖《论衡》有益之验也。言苟有益,虽作何害?(《对作篇》)王充论文,主张华质相符。文由胸中而出,心以文为表。观见其文.奇伟调倪,可谓得论也。由此言之,繁文之人,人之杰也。··。…实诚在胸臆,文墨著竹帛。外内表里,自相副称。意奋而笔纵,故文见而实露也。(《超奇篇)))王充自己的文章,则因力戒浮华而不实重文采。是故《论衡》之造也,起众书并失实,虚妄之言胜真美也。故虚妄之语不默,则华文不见息;华文放流,则实事不见用。故《论衡》者,所以诊轻重之言,立真伪之平,非苟调文饰辞,为奇伟之观也。(《对作篇》)充书不能纯美。或日:“口无择言,笔无择文。文必丽以好,言必辩以巧。言燎于耳,则事味于心;文察于目,则篇留于手。故辩言无不听,丽文无不写。今新书既在论譬,说俗为庆,又不美好,于观不快。……吕氏、淮南,悬于市门,观读之者,无管一言。今无二书之美文,虽众盛犹多谴毁。”答日:夫养实者不盲华,调行者不饰辞……辩论是非,言不得巧……(《自纪》)王充为文,力主通俗易懂,与好为艰深之辞的扬雄,很不相同。充书形露易观。或日:“口辩者其言深,笔敏者其文沈。按经艺之文,贤圣之言,鸿重优雅,难卒晓睹。世之读者,训诂乃下。盖贤圣之才鸿,故其文语与俗不通。……”答日:……《论衡》者,论之平也。口则务在明言,笔则务在露文。高士之文雅,言无不可晓,指无不可睹。观读之者,晓然若盲之开目,聆然若聋之通耳。··一夫笔著者,欲其易晓而难为,不贵难知而易造。口论务解分而可听,不务深迂而难睹。(《自纪》)《论衡》行文,深人浅出,得心应乳是其所长。但因力求对问题作深人的论证、逻辑的辨析,不免信笔所之反复申说,又有冗漫散杂的缺点。充书文重。或日:“文贵约而指通,言尚省而趋明。辩士之言要而达,文人之辞寡而章。金所作新书出万言,繁不省,则读者不能尽;篇非一,则传者不能领。··…”答日:有是言也。盖寡言无多,而华文无寡。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如皆为用,则多者为上,寡者为下。……夫宅舍多,土地不得少;户口众,薄籍不得少。今失实之事多,华虚之语众,指实定宜,辩争之言,安德约经?(((自纪》)其文(按,指《论衡》)反复话难,颇伤词费……儒者颇病其芜杂,然终不能度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子部·杂家类四》)(《论衡》)善为锋芒摧陷,而无枢要足以持守,惟内心之不光顺,故言辨而无继。(章炳麟《检论·学变}})王充既为文通俗,又不废辞赋,这又是他与扬雄不同的地方。素车朴船,孰与加漆采画也?然则鸿笔之人,国之船车采画也。(《须颂篇》)夫俗好珍古不贵今,谓今之文不如古书。夫古今一也。……盖才有浅深,无有古今;文有真伪,无有故新。广陵陈子回、颜方,今尚书郎班固,兰台令杨终、傅毅之徒,虽无篇章,赋颂记奏,文辞斐炳:赋像屈原、贾生,奏像唐林、谷永,并比以观好,其美一也。(《案书篇》)王充,一个历史性的人物,影响力特别大,为国家做了贡献,他的辞赋也是相当的给力,通俗又容易懂,这让我们学习起来也是比较容易的,所以还是比较好的。
摘 要冰心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独特的作家之一。她写诗小说散文其中最大的成就是散文。她的散文特别是作品的语言艺术具有独特的风格既体现了作者的个性特征又体现出作者高超的文学素养和艺术才能。这有助于进一步探讨作家的作品及其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关键词:冰心;散文;语言艺术AbstractBing is one of the unique writers in the new literature movement of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She writes poetry fiction and prose and the greatest achievement is in prose. Her prose in particular the language art of the works has a unique style it not only shows the author's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but also reveals the author's high literary accomplishment and artistic talent. It is of great help to explore the author's works and her position and role in the modern literature history.Keywords: Bing Xin; Prose; Language Art一、片断情思的深切扦写冰心最擅长对于片断情思的深切扦写而这往往又是从对生活最细微处的寻觅、感受中产生的然后通过充满感情色彩的文字表达出来这应该说是她的散文语言艺术的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她的以《往事》为题的许多华章很多都衷现了这么的特征。她的《往事》(二)之二记叙的是她在行将离家赴美的一段口于里的一件满贮着温情的“往事”。作者写道:与友人告别归来“已是春光沉沉今夜没有电光中堂燃着两支蜡烛闪闪的光影从竹帘透露出觉得凄清。”“走到宅院里已听见妈妈同涵和杰时断时续的说话。等我进入时帘子响处声响都寂。妈妈只垂头做针线成就惘然的站了起末却没有斌说只扶看衍背对着闪闪的烛光呆望。”这段叙事看似信手拈来、纯系白描不事雕饰但暮色沉沉烛光微微气氛的凄清如许加之以屋中人“低头”、“惘然”的这些神情描绘一下子就道出了全家人都在为“我”的即将远行惴惴不安。果然等母亲进去后在“我”的一再追间下小弟杰终于说出了是母亲“舍不得你走”而又“不愿让你知道”这件事。这个被作者称做是几个月来彼此都“心下雪亮只是手软心酸不敢揭破”的“一层纸”一旦被小弟道破理所当然地遭到作为哥哥的涵的呵斥。小弟“负固”地抵抗着:“瞒他人莫非还要瞒自己的姊姊!”这真是从日子的最细微处寻觅出来的扣人心弦的至情至性的文字!通篇没写到一个“别”字而这种叫人“黯然销魂”的别情却无处不在它在慈母的无声的动作里它在一奶同胞的兄弟争执声中更在已经“神魂失据”的“我”的心灵深处。文章又接着进一步描写离人的心声:“电灯又灭了!谢谢这一瞬时消失的光亮!咱们只觉得温热颤抖的手紧紧的互握着却看不见互相盈盈的泪眼”这和“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的境界相比它更是从心灵的感应上来叙写这叫人断肠的文字的。冰心还擅长于对那些晶莹美丽的回忆的抒写。这虽然也都是撷取生活中的一些片断而且文字平白如话但由于它蕴含着作者绵绵的情思也来自于作者对生活最细微处的寻觅并且是通过洋溢着色彩饱含着深情的生动传神的文字写出因而也是那么的扣人心弦。我们看她的《往事》(二)之九中所叙写的一些片断:“黄昏时又静了下来我开了琴房的灯弹琴……我只心不在焉的反复按着……”这“心不在焉”形神兼备地描绘出这全系百无聊赖的下意识动作她的一颗心全在担心着那离别的一刻到来时怎生打发?“父亲走到琴边说:今晚请你的几个朋友来谈谈也好就请她们来晚餐。”因为明天她即将开始她的万里之遥的远行。这别离前夕的家人相对秋歇做父亲的知道不仅情柔似水的作者承受不住还耽心着冰心的母亲所以说“今夜最怕是只有家人相对。”做父亲的良苦用心历历如画。果然等到“舅母走过来潜也从家里来了我们都很欢喜”而且在宾主之间的“纷纭语笑之中我好好吃了一顿晚饭。”冰心曾说她喜欢做“埋存与发掘”的事这几个小小的生活片断正是她对过去的“埋存”的“发掘。”她只是历历道来无所矫饰也不事铺陈文如行云流水而真情毕见。叶燮在《原诗》中说“可言之理人人能言之可征之事人人能述之必有不可言之理不可述之事遇之于默会意象之表而理与事无不灿然于前者也。”冰心的这些表达对父母、家庭的依依不舍的眷恋之情的篇章虽非不可言之理和不可述之事但通过对生活中最细微处的发掘让读者们去“默会”蕴含在这些“意象之表”之中的真意其抒情效果比起直接抒发来更加真切动人。接着作者就直接抒写这离别之标的揪心的痛楚和滚滚的泪水了。二、抒情的氛围、色调和意境冰心的散文常常渗透着一种抒发的空气、色调和意境这是她的散文的语言艺术的又一个值得注意的特征。我们知道冰心在负岌去国留学美国期间经常在她的《往事》和《寄小读者》中抒发她无边的乡愁。她常常把这种豪情的抒情和全部著作的艺木意境的发明裸和在一同让它构成一种适合于豪情抒情的氛围色彩这氛围、色彩愈浓抒情效果就愈激烈。这方而最典型的作品当数她的《往事》(二)之六。文章始终抓住“看月多归思”来一再渲染自己在中秋这一传统的团圆佳节即将到来之时自己却远离故土无法与家人团聚因而产生的对月的“畏惧”藉此来扦写乡愁。先是阴历八月十四夜应朋友之邀推窗看月结果是被那“高悬在远远的塔尖”上的“一轮明月”和地上那“水银泻地般的月光”所震慑“心上如同着了一鞭”。第二日早起想起“看月多归思晓起开笼放白鹏”的旧句可转念又一想纵有白鹏可放“她纵有双飞翼也怎生飞渡这浩浩万里的太平洋?”这样“连替白鹃设想的希望都绝了的时候”又如何敢去对月?这样把“畏月”的情感又推进了一层。幸好令她早已“心慑”和“黯然”的“居然晴明”的中秋日到了黄昏时竟然“阴了”。这真是矢从人愿于是她心安理得地应邀和同学去湖上泛舟。面对着的是“云臀的天空”笼罩下的“黯青着”的“环湖的山”“翠得很凄然”的“湖水”以及那“月意杳然”“云影只严遮着的”天空。“我”是那样地说不出的心里的感谢:“千金也买不了她这一刻的隐藏!”其实这情节上的跌宕是作者欲擒故纵地仍旧是在“畏月”的气氛上渲染这种释然实际是在为下文见到月光时惊悸蓄势!由于中秋夜“居然逃过了”十六夜便“不防备”心中很坦然”而且“似乎忘却了”愈是这样的不加戒备等到一直担心着、畏惧着的月儿碎不及防地出现在面前时“我”便儿乎承受不住了。你看面对那“没有一点缺憾”“圆满光明到十三分”的月儿“我”先是“默然”“咬起唇儿”“几乎要进出一两句诅咒的话”;继而是“惨默无声”“拼着鼓勇去领略”那“没顶切肤的辛酸的感觉”这切肤的痛楚描绘到了极处那无边的乡愁也就抒发到了极处。这乡愁“是实实在在的躯壳感着的苦痛不是灵魂浮泛流动的悲哀!”回到自己的屋里“用手绢蒙起了嵌着父亲和母亲相片的银框……万念俱灰的起了呜咽我病了。”这真是一段扣人心弦的文字而又是那样充溢着浓郁的诗味和女性似水的柔情我们竟好象看到了作者的洼洼泪眼文章所一再渲染的自己对月的“畏惧”到这里得到完全的解答文章所要抒发的乡愁通过这心灵的诉说也得到完全的展不。在愈趋浓郁的艺术氛围中略无顾忌地展示自己的心灵并让它和艺术境界的创造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这便是冰心在这篇散文中运用的语言艺术。这样的特点在她的《寄小读者》的众多篇章中也不乏其例。《通讯二十六》写的是一九二五年她在美国“一夏的‘云游”的游踪《通讯》一开始写道:“病中静甲雨中是我最易动笔时分病中心绪惆怅静中心绪清新雨中心绪沉潜随意的拿起笔来都能写出好些话。”“一夏的云游刚告歇息此刻窗外微雨坐守着一炉微火……炉里的木柴爆裂得息息的响着火花飞.上裙缘。一一小朋友!即是这穷极无聊雨中静中的心情勉强了久不修书的我又来在纸上和你相见。”前一组文字揭示了作者对待病中、静中和雨中的一种独特的偏爱。这当儿心绪的饲怅清新和沉潜最适宜着笔。后一组文字则扣住了这种深切的体验生发侧重从声音、画面上来渲染这最适宜着笔的静极的境界:旅行归来心绪本身就应是十分宁静的再加上“窗外微雨”夜色昏黄室内是“一炉微火”、木柴劈拍作响环境也是十分静谧的。这心绪的宁静和环境的静谧再加上雨声浙沥构成了一种特殊的抒情氛围和色调我们竟好象看到了柔情脉脉文思缕缓一颗心早已飞回到万里之外的故乡的作者_在奋笔疾书。文章的结末处一行充满感情的文字: “夜已深楼上主人促眠窗外雨仍不止。异乡的虫声在凄凄的叫着。万里外我敬与小朋友道晚安。”更渲染了这乡思绵绵柔情无限的诗情!三、景和情水乳交融在她的笔下景和情水乳交融相得益彰这应是冰心散文的语言艺术的又一个十分鲜明的特征。让我们看这一段描写:“恰是山雨欲来的时分湿风四起风片中挟带着新草的浓香黑云飞聚压盖得楼前的层山重峦浮起了艳艳的绿光。天容如墨而如墨的云隙中万缕霞光灿穿四射影满大地。”这是冰心在《寄小读者》四版自序中的一段描写。“湿风四起”“黑云飞聚”“天容如墨”一幅山雨欲来的气势;“新草的浓香”和“艳艳的绿光”又告诉我们这是个初春的季节;而那云隙中的“万缕霞光灿穿四射影满大地”又写出了雨过之后那将是“芳馨浓郁的春光”。作者的这个“自序”是想告诉给她的小读者尽管“年夹笔下消沉多了”然而“抒写的情绪总是不绝如缕乙乙欲抽”;尽管所住的朗润园的“池中春冰已解而我怀仍结”但“在这如结久蕴的情怀之后我似乎也觉着笔下来归的隐隐的春光。”对照上面的那段山雨欲来而雨过之后却将是明媚的春光的描写作者的意向不是十分清楚了么!那就是她在篇末中说的:在这一春中她将向她的小读者们报告些“幼稚的欢乐”和“天真的眼泪”那是因为“春天来了”。这应该说是“以景显情”的一个鲜明的例证。冰心散文写景的篇章很多不一一赘述。她最主要的特色是在于写景物和人的精神境界相融合情因景生缘情写景。刘腮所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文心雕龙·神思》)正是这样的意思。四、哲理的材料来自生活从日子中撷取可以凝集变成道理的资料并经过诗意的抒发来表达这种道理的思维使道理、幻想和诗意到达调和的统一这是冰心散文语言艺术的又一个值得注意的特色。冰心在《往事》(二)、之八中和她的父亲谈及她想去当一名灯塔守的愿望时对待这样一种“整年整月的守着海”的冷寂的生活作者说了这样一些话:“灯塔守的别号便是‘光亮的使者。他抛离田里献身了家人骨血的聚会全部各种世上耳目纷华的娱乐来全年整月的对着迷茫无际的海天。除却海上的飞鸥片帆天上的云涌风起不能有新的触摸。除了验荡的海风和岛上压旁转青的小草他不知春至。我抛却‘乐群只知敬业’……。”这铿锵的文字是动听的诗句也是发人深省的哲理。你看“我抛却‘乐群’只知‘敬业’”这是多么博大的胸怀!这是不是一种牺牲呢?当然是然而作者却作了否定的回答:“否这在我并不是牺牲!·一我觉得有无上的据傲与光荣。几多好男人轻侮别离弄波破浪押息了海上的腥风唆使着满意的桅帆自以为惟我独尊而在狂飘浓雾海水山立之顷他们却整眉低首捧盘屏气凝注着这一点高悬闪烁的光明!”这简直把灯塔守这一职务的崇高他的奉献、含义给说尽了。“这一点是警惕是慰安是引导但是这一点是由我燃看!”这又是对灯塔守这一职业的无比骄傲!不是吗!人间实在是有着这样一些无名的人他们躲开一切的热闹和享用单独作出来这样一些足以与自然抗衡的事业。什么是诗?这就是诗。这诗是哲理、想象和诗意的统一。冰心的这类散文就是这样它总包蕴着某种哲理蕴藏着一种深意。所谓哲理当然不是一般的政治说教更不是侃侃而谈的大道理而应是对一种生活的本质一种人生的真谛的深刻启示。一篇好的散文必须有诗的语言有警句。警句往往促发人深省促人去思考也能使文章生辉。有人说一篇文章人们可以记不得它写的是什么也可以记不得题目甚至记不得作者但文中的某些警句却不易忘却。由这些警句读者可以遐想联翩构出他心中的画图悟出人生的某些真理。冰心在《寄小读者通讯十七》里这么写道:“没有蒲公英显不出雏菊;没有普通显不出超绝。并且不能由于大家都爱雏菊世上便消除了蒲公英;不能由于大家都敬礼超人世上便消除了庸碌。即使这一切都能因着世人的爱憎而生灭只恐到了满山满谷都是菊花和超人的时候菊花的价值反不如蒲公英超人的价值反不及庸碌了。”这里边蕴含着的道理虽很浅显但在生活中通常易被大家疏忽。作者作这么的提示不是没有道理的大家不是常说“红花虽好尚须绿叶扶持”“一花独放不是春姹紫嫣红才是春”吗!作者最终归结到一点写出这么的警句:“所以世上一物有一物的利益一人有一人的价值。我不能偏心也不愿偏憎。”“我愿菊花在我眼里不见了她的金碧辉煌蒲公英也解除了她的短促羞涩。”这关于正确地衡量一个人在生活中的价值正确地对待荣辱利禄名位得失不是很值得大家学习吗!这是散文也是蕴含着深刻哲理的诗!秦牧说过散文要经过各式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维的启发美的感触情趣的熏陶。”这是对散文的一种总体性的美学请求而到达这一请求的道路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冰心的散文很多篇什都表现了这些但她是多层次多角度地完成这一请求的。而从浓郁的诗意中透露出她对日子道理的思索而这种蕴含着诗意的道理的思索又都来源于日子的土壤它就具有魅人的艺术人气。结语综上所述冰心的这些散文作品之所以对读者有着那么大的吸引力它曾不一样程度地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和启示了一代人是因为这些作品是作者对于日子领会思索的结晶。她总是刻意地从生活中去提炼思想和诗意的闪光再通过多姿多采的语言因素启迪人们的心灵给人留下咀嚼回味遐想的余地。她的散文就象是“镶在夜空里的一颗颗晶亮的星珠”“一池春水风过处漾起锦似的涟漪。”(李素伯:《冰心的<寄小读者>》)也象她在她的诗里描绘的摇曳多姿的披着“编白的衣裳”的莲花一样清丽、素净有着自己不同流俗的风格呈现的是一种清新飘逸的美。参考文献[1] 黄雅琪. 浅析冰心散文的语言艺术特点[J]. 才智 2011(12):171.[2] 李敏霞. 委婉温和 倾注文章——浅谈冰心散文的语言艺术[J]. 内蒙古电大学刊 1994(6):37-39.[3] 阳雪聪. 浅谈冰心散文语言的艺术魅力[J]. 都市家教月刊 2015(7).[4] 梁晓东. 一支温暖柔美的歌谣-浅析冰心散文诗的艺术风格[J].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1(10):127-127.[5] 岳东生. 冰心散文的语言艺术[J]. 菏泽学院学报 1994(3):28-30.[6] 马铂尧. 探析冰心散文语言的艺术魅力[J]. 卷宗 2016 6(1).[7] 宋彦玲. 浅谈冰心的散文风格[J]. 北极光 2016(2).[8] 李泽艳. 论冰心散文的语言内涵[J].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23).[9] 胡宜琼. 浅谈文章中的语言艺术[J]. 读与写旬刊 2016 13(4).[10] 刘家鸣. 论冰心散文的历史发展及其艺术特色[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4):70-75.[11] 赵丽娟. 冰心儿童散文的语言特色[J]. 作家 2014(10):37-38.[12] 张晶晶. 现代散文的语言美[J]. 山东工会论坛 2009 15(2):152-153.[13] 郑玲. 浅析朱自清散文的语言魅力[J].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2012(51).[14] 王艳波. 论冰心后期散文的创作转变[D]. 延边大学 2012.
《中国古典文学与文本的新阐释——海外汉学论文新集》,卞东波编,安徽教育出版社2019年11月版。内容简介该书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新视镜:晚近以来北美中国古典文学论文选译》的姊妹篇,所收的学术论文皆从海外一流的汉学期刊上加以遴选而来,而且基本上都是2010年以来发表的新论文,大致可以反映近年来的北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现状与特色。目 录序一 / 孙康宜序二 / 蔡涵墨中国文学作者原论|孙康宜/张健 译介绍耶鲁第一部中文古籍目录|孙康宜解读矛盾的话语——《汉广》解经传统之考|胡秋蕾/朱文君、卞东波 译楼中女:《古诗十九首》与隐/显诗学|田晓菲/卞东波 译选集的缺憾:以应璩诗为个案|康达维/金溪 译《神仙传》之作者与版本考|裴凝/卞东波 译闻驴鸣:中国中古时代的友谊、礼仪与社会常规|陈威/武泽渊译、卞东波校知音:永明诗学新探|吴妙慧/朱梦雯 译“亡国之音”抑或“创国颂歌”——梁武帝《襄阳踏铜蹄歌》主题新探|王平/杨治宜 译变化的诗歌叙事——杜甫组诗《前出塞九首》|宇文所安/叶杨曦 译从《放妻书》论中古晚期敦煌的婚姻伦理与离婚实践|洪越/刘倩 译快乐、拥有与命名:对北宋文化史的反思|宇文所安/卞东波 译桃花源的长官|宇文所安/叶杨曦、卞东波 译王安石与《周礼》|包弼德/方笑一 译杜甫的经典化与宋代的晚期风格理论|杨晓山诗歌、政治、哲理:作为东坡居士的苏轼|郑文君/卞东波、郑潇潇、刘杰 译陆游《中兴圣政草》考|蔡涵墨/方笑一、张维玲 译明代“古诗”总集的编纂、出版、接受——从宏观角度的考察|陈婧1935年,梅兰芳在莫斯科:熟悉、不熟悉与陌生化|苏源熙/卞东波 译欧美近期陶渊明研究综述、分析与展望|张月美国宋史研究的新趋向:地方宗教与政治文化|魏希德/刘成国、李梅 译编后记|卞东波序一孙康宜南京大学文学院卞东波教授是我所见过最好学的年轻学者之一。他对欧美汉学的热情,及其对汉学研究的持续努力,令人感佩。《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新视镜》两年前他才出版了一部北美汉学译文集,题为《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新视镜:晚近北美汉学论文选译》(安徽教育出版社,2016年),现在他又完成了该书的续集:《中国古典文学与文本的新阐释——海外汉学论文新集》。从这部“新集”的书名看来,“文本的新阐释“乃是此书的重点。其实“文本的新阐释”也是目前欧美汉学的新趋向。一般说来,海外汉学家所处理的文本大多是学者们早已熟悉的材料,但如何能在细读中发现新的含义——就如宇文所安(Stephen Owen)所说的,“在阅读中,我们应当学会注意令人惊奇的东西”(见该书所收宇文所安《桃花源的长官》一文)——那才是真正功力所在。在此我应当说明一下有关卞东波教授编辑两本汉学论文集的缘起。当初他之所以开始努力研究北美汉学,而且从事这一方面的翻译工作,乃是受了哈佛大学东亚系宇文所安教授的引导和启发。《剑桥中国文学史》最近卞东波在一封给我的电子邮件中就很感慨地提起他当时“得益于宇文所安教授两次邀请去哈佛访问“的往事,以及他如何从宇文所安问学,并受他极大影响的学习过程。宇文所安是我是数十年来的老友,正巧他即将於今年退休,我刚写完一首祝贺他荣休的七言诗,兴奋之余也就发给了卞东波,请他暂时保密(因为该诗要等哈佛大学为宇文所安召开的退休会上才正式发表,希望给宇文先生一个惊喜)。诗云:祝贺宇文所安荣休吐雾吞烟吟剑桥,唐音北美逞风骚。痒搔韩杜麻姑爪,喜配凤鸾弄玉箫。舌灿李桃四十载,笔耕英汉万千条。感君助我修诗史,恭贺荣休得嬉遨。可喜的是,此诗已由我的一位耶鲁学生Yvonne Ye译成英文:《他山的石头记:宇文所安自选集》Congratulating Stephen Owen on a Glorious Retirement[He] exhales clouds, inhales smoke, chanting poetry in CambridgeTang tones [in] North America -- literary excellence manifestingLike Magu soothing irritation, [he turns to] Du Fu and Han YuLike Nong Yu playing the flute, [he enjoys] the match of paired phoenixesForty years of eloquence scatters students all over the worldA hundred thousand lines seeded by his pen, in English and ChineseI thank him for collaborating with me on a literary history [of China]and congratulate him on a glorious retirement, to find joy in his roaming.Translated by Yvonne Ye我以为拙诗的末尾“得嬉遨”(to find joy in his roaming)的概念似乎与卞东波编纂他这部《中国古典文学与文本的新阐释——海外汉学论文新集》的本意不谋而合。《Just A Song》我猜想卞东波编纂此续集的目的之一,很大成分是为了向他的合作导师宇文所安致敬,书中不但收录了他3篇论文,而且书中的很多作者都是他的弟子(如郑文君、陈威、洪越、胡秋蕾等)。即将荣休之际,看到他的弟子已然成为北美汉学界的中坚,宇文先生的喜悦之情可想而知,这也是孟子所说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快乐,相当于我诗中所谓“得嬉遨”的心境。我也猜想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卞东波特意(或有意无意之间)在这本续集里收进了宇文所安撰写的两篇有关“快乐”的文章:(1)《快乐,拥有,命名——对北宋文化史的反思》,(2)《桃花源的长官》。第一篇文章的译者是卞东波本人,第二篇文章则由卞东波和叶杨曦合译,足见编者卞东波的用心。在《快乐,拥有,命名》那篇文章里,宇文先生讨论欧阳修在《六一居士传》中所表达的欢愉之感(即好读书、好饮酒,加上拥有周围物件的欢愉),同时又把欧阳修那种“拥有”的愉悦与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所描写的自得其乐作了一番比较。《盛唐诗》《桃花源的长官》那篇也注重两种不同“快乐”境界的比较——欧阳修的“快乐”总是“附着在世间某种物品、建筑和地点之上”(见欧阳修《丰乐亭记》),而苏轼则宣称“快乐”乃来自其本身(见苏轼《超然台记》)。换言之,对宇文先生来说,欧阳修有如“桃花源”世界的长官,经常有众人聚集在他周围,使他不断享受“与民同乐之乐“。相较之下,苏轼则喜欢自得其乐,并称他那喜雨亭为”吾亭“。宇文先生这两篇文章可谓活泼而具有生命力,娓娓道出了他数十年来阅读中国古典文学的深刻感受和体会。重要的是,宇文先生在他的文章里提醒我们有关“文本家族”(family of texts)的概念——那就是,文本不能被孤立地解读:我们通常孤立地阅读这些文本或将其作为“宋文”的代表,但它们最好被当作一个“文本家族”来理解,这个“文本家族”对于理解其中的单一篇章非常重要。我们知道苏轼《喜雨亭记》的结尾有点戏谑的意味,但我们需要联想到欧阳修的《丰乐亭记》,这样才能完全理解苏轼的幽默。有很多纵横交错的“文本家族”。这许许多多的文本背后都有文学上的祖先存在,比如陶渊明……《追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往事再现》宇文所安的话正好见证了卞东波这部“文本的新阐释”选集的特点。例如,在田晓菲教授那篇有关《古诗十九首》的文章中,她就通过“文本家族”的分析而意会到《古诗十九首》诗意的不确定性(虽然那组诗歌的语言极有透明性),进而肯定了胡应麟的说法:“意愈浅愈深,词愈近愈远“。同理,胡秋蕾的文章(《解读矛盾的话语——〈汉广〉诠释传统之考察》)通过三家诗对《诗经·周南·汉广》的注释之比较得到了当时女性颇有“优越性”的解读。康达维(David R. Knechtges)通过对应璩其人其诗的研究,对《文选》选集进行了一番批评(因为《文选》只选了一首应璩的《百一诗》,因而使后世人无法得知当时应璩的文学地位),这就是所谓的“选集的缺憾”。《汉代宫廷文学与文化之探微》陈威(Jack Chen)在他的《闻驴鸣:中国中古时代的友谊、礼仪与社会常规》一文中,更是从《世说新语》有关曹丕用驴鸣吊王粲的文本一直读到苏轼的“路长人困蹇驴嘶”的用语,因而阐释了“知音”的多种含义。吴妙慧(Meow Hui Goh)则从永明诗歌的新探索说明了有关”知音“概念的转变。裴凝(Benjamin Penny)以细读《神仙传》的方法发现有关葛洪的作者问题,进而从事有关版本的考证。郑文君(Alice W. Cheang)通过《东坡八首》的细读解读了苏轼在黄州的心路历程——那就是从疏离寂寞的心境转向与世无争、乐天知命的自我调剂之过程。洪越从细读敦煌的11件离婚文书(9、10世纪)发现当时的离婚与佛教因缘前定的思想息息相关。蔡涵墨(Charles Hartman)细读陆游的《中兴圣政草》,仔细分析陆游如何在1163年(即金人入侵宋朝领土,宋高宗匆匆禅位,由宋孝宗继位的次年)突然接到修纂高宗《圣政》的诏命后,如何重构高宗形象,又如何建构孝宗新政纲领的经过。陈婧则阅读了无数明代“古诗”总集的副文本(paratext),终于发现了许多有关当时副文本(如标题、序跋等)如何决定了书籍的接受(reception)等真相。《中国美学问题》苏源熙(Haun Saussy)以1935年梅兰芳(以“中国之公主”的戏剧形象)在莫斯科之旅为起点,剥析了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等艺术标准的矛盾性,进而阐释了极其复杂的现代主义历史过程,以及所谓“现代性”的多元性。吊诡的是,苏源熙发现:欧洲从前的戏剧传统正是现代中国人“孜孜以求”的,而中国古老的戏曲传统却正是欧洲人现在想要得到的。值得注意的是,卞东波这部《中国古典文学与文本的新阐释——海外汉学论文新集》所收文章已经突破《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新视镜——晚近北美汉学论文选译》的局限,不但收了美国汉学家的论文,而且还收入了欧洲汉学家(魏希德[Hilde De Weerdt]教授)、澳大利亚汉学家(裴凝教授)的大作,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海外汉学”的广度。同时,这本论文集充分表现了海外汉学界“文史不分”的跨学科研究方法。除了以上所提到的诸位研究古典文学的汉学家以外,这个选集也收录了数位闻名国际的宋史专家的作品,如蔡涵墨教授、包弼德(Peter Bol)教授及魏希德教授的文章。《历史的严妆:解读道学阴影下的南宋史学》蔡教授论文的要旨已见前述,魏希德的文章介绍了1990—2006之间美国出版的宋代历史学术论著中的两种新趋向:(1)撰写地方宗教史的风潮(以耶鲁大学韩森教授的《变迁之神——南宋时期的民间信仰》为代表);(2)研究政治史的新趋势(以戴仁柱的《十三世纪中国政治与文化危机》和伊沛霞的《宋徽宗与北宋晚期中国:文化政治和政治文化》为代表)。至于包弼德的文章《王安石与〈周礼〉》在“补白”的方面尤其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因为这两个课题都是从前汉学家们所忽视的。所以在《王安石与〈周礼〉》那篇文章里,包弼德一开头就说道:“令人惊讶的是,很少有著述探讨王安石对《周礼》的理解”。孙康宜教授我要特别感谢卞东波教授,因为他在这个续集里也收了我的两篇近作。其中一篇《中国文学作者原论》乃由香港中文大学张健教授翻译成中文,在此一并致谢。另一篇文章则是介绍耶鲁大学图书馆中文部主任孟振华先生所编的第一部耶鲁中文古籍目录。因为这部古籍目录正好涉及许多与耶鲁大学的历史和美国早期汉学的兴起有关的资料,所以现在知道卞东波所编的《中国古典文学与文本的新阐释——海外汉学论文新集》也能收入此篇,令我特别感到高兴。在此我衷心希望国内的读者们也能以充满快乐的心怀来欣赏本书中对各种文本的新阐释。今日匆匆写来,是为序。2018年3月17日写于耶鲁大学序 二蔡涵墨(Charles Hartman)卞东波教授编译的第一本北美汉学论文集《中国古典文学的新视镜——晚近北美汉学论文选译》为中国学术界呈现了多篇北美晚近以来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论文,这些论文翻译准确而雅致,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经过他精挑细选“视镜”来透视虽然人数不多、但充满生机的北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界。卞东波教授近照他编译的第二部,也是一部更大规模的汉学论文集即将出版了,该集依旧延续了第一部的模式,但已经不再限于“晚近”,触角延伸到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海外汉学研究论文——故此集中的论文不但呈现了海外汉学界最新的多元研究面向,而且也让读者诸君知晓海外(特别是英语世界的)中国文学与历史研究不同取径的缘起。卞东波教授编译的这部新的汉学论文集包括18位学者的20余篇文章。这18位学者既有资深的美国汉学耆宿,诸如康达维、包弼德、宇文所安、孙康宜,以及我自己;也有年富力强的汉学中坚,如苏源熙、郑文君、杨晓山等;还有一些美籍华裔的汉学家,如陈威等;又包括出生于中国本土,成年后到美国学习汉学的更年轻的学者,如田晓菲、王平、胡秋蕾、洪越、陈靖、张月等。作者出生年龄上的多样性也显示了这部论文集极大的广度。它使读者能够看到来自中国的年轻学者是如何与美国本土旧有的汉学传统互动,从而拓展并强化美国汉学的。《情与忠:陈子龙,柳如是诗词因缘》卞东波教授同时也扩充了他所编的第一部论文集的范围,故本书所收的论文不但研究“古典文学”,还包括“文本”。他所遴选的文章实际上展示了不同的学者是如何采取不同的方法去理解他们所钻研的文本的。就中国史研究而言,如较早的汉学家郝若贝(Robert Hartwell)在他的名作《750—1550年中国人口、政治与社会变迁》中开启了中国近世史中的“地方转向”(local turn)研究面向,其论述绝大部分依靠数字与数据的分析。这反映了在一个时期内,史学研究想成为一种客观的“社会科学”,想得到某种假定的确定性,就像自然科学家依靠数学获得的确定性。对郝若贝而言,文本就像是数据的资料库。本书收入的包弼德《王安石与<周礼>》研究了王安石对《周礼》的注释以及其中体现的王安石思想。故对包弼德来说,文本则是思想的宝库。同样,康达维与宇文所安的论文也呈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研究文学的方法。一方面,康达维的方法更近于中国传统的考证学派,关注解决学者在解读文本时所发现的或小或大的问题。《赋学与选学》我们可以说,对康达维而言,文本就是有待解决的问题之库。另一方面,对宇文所安而言,文本则是机会的宝库,让学者可以表现他“神游冥想”的能力,并创造了古代作者与现代学者之间的对话。譬如,欧阳修的文本中并没有出现陶渊明,但宇文所安引申出欧阳修自比陶渊明。不过,宇文所安这种联想式的解读——本质上是中国文学内的“比较文学”——也“发明”这两位不同时代的作家。本书中的许多文章可以说继续了考证学的传统——不但解决文本上的问题,而且将文本以各种方式汇集在一起,使之产生新的联系和意义——如裴凝、洪越和陈靖的论文都可作如是解。其他的论文采用了多种方法将新的洞见投射到许多著名的中国古典诗歌上,田晓菲、胡秋蕾、陈威的论文也可归入此类。蔡涵墨教授这些论文都对中国传统诗学解释持积极的态度,并将其视为现代研究的一个巨大的、未经开发的学术资源。这种态度有别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20世纪50—60年代美国研究中国古典诗歌原有的汉学传统,彼时“新批评”占据了文本解读的统治地位,它将文本视为一个自足的系统,而将文本与任何辅助性的传记或文献注释隔离开来。这时研究中国古诗的美国学者——如斯坦福大学的刘若愚、耶鲁大学的傅汉思(Hans Frankel),还有哈佛大学的海陶玮(James Hightower)——都或多或少受到这种风习的影响,因而拒绝和否定大部分中国固有的注释,视其为无关紧要之物。但这种过去时代的关注点已经不再束缚更年轻一辈的美国华人学者,他们在中国习成固有感觉,即诗歌文本与注释应是一体的,而且将两者整合在一起研究将生发出协同的可能性,这是单纯的原始诗歌文本无法产生的。本书中所收的他们的大作展现了传统注释巨大的潜力,其可以丰富我们对原始文本的理解。因此,他们扩展并深化了美国学术界对中国诗歌传统中占核心地位的经典名篇的认知。本集收录了多篇关于宋代的论文。这毫无疑问反映卞东波教授自己的研究方向,但这些论文也表现了这本论文集所特有的关注以及多元感和比例感。这些文章涉及宋代文化的诸多方面,从思想史到文学史,再到经典阐释和政治史。《义旨之争南宋科举规范之折冲》从许多方面来说,魏希德(Hilde De Weerdt)教授的文章不仅仅可以当作文献综述来阅读,而且也可作为郝若贝有关“地方转向”的原创性论文丰富性的明证。我们西方的宋代研究者以及研究其他时代的学者能汇拢于一集之中,这要感谢卞东波教授及其他中国学者对我们论著的迻译。我们也相信,他们的努力必将丰富和加强太平洋两岸的中国文化研究。蔡涵墨于纽约州立奥巴尼大学2018年6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