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撰写文学类毕业论文步骤详解散而不反

撰写文学类毕业论文步骤详解

我是读文学类的研究生的,所以详细讲一下文学类毕业论文的撰写步骤,对需要做实验列数据的理工科同学来说可能参考价值没那么大。首先呢,肯定是确定毕业论文选题。文学类的选题与个人研究兴趣关系比较大,可以在正式选题之前有意识地关注下自己的兴趣点,多与导师交流,在一定储备的基础上确定一个选题切入点。一般来说,切入点越小也就越容易聚焦,既方便论述也方便深入挖掘。比如,同样是对张爱玲小说的分析,审美风格、作品意蕴这些选题都有些宏大,而且有太多人写过,很难出新。可以尝试从某几部作品中频繁出现的意象入手,由小及大地去谈这些意象背后的深层内蕴。比如下图中的论文,即是从张爱玲小时中的月亮意象切入进行论述。选题确定以后,就是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文本的阅读、相关的研究和评论,以及作家本人的经历等等。比如,如果是对作家的研究,就需要列出这个作家的创作年表,对他/她的创作阶段进行划分,对作品进行分类。这样的资料整理可以帮助你从宏观上对研究对象有一个把握,防止在论文写作过程中陷入思维的瓶颈区。这部分的准备工作务必要详实,可以在正文后附上附录作为参考,会极大地增加论文的厚重感。比如下图,为王安忆创作年表的一部分。正式开始写作时,建议先列出完整的提纲,理清各个部分的逻辑关系,继而在提纲基础上进行丰富和扩充。这样做能够保证论文的整个写作都不偏离主题,也能够有效避免行文中主次不分,在次要的部分论述过多。论文写完以后,别放松,好的论文都是一遍一遍改出来的。请导师对初稿提出修改意见,同时查阅更多的资料进行对照参考,不断对论文进行完善。总之,写论文是一个不断修正、不断打磨的长期过程,每个毕业生都要经历过才能给学业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所以,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自信地开启这场论文的战斗吧!#百度学术毕业季#毕业季来了,百度学术送你一份有效期为四年的超长期“饭票”!一次性解决文献查找、开题、查重三大学术难题,PC端搜索百度学术即可参与活动并了解百度学术相关功能:百度学术开题助手,全面分析研究热点,多维度推荐参考文献,还能参与开题讨论,助您快速把握研究方向,轻松开题!

寒号鸟

要知道梨子的真正滋味,就得亲口吃一吃——谈文学创作对于学术研究的意义

叶嘉莹的学术文章无论篇幅多长,总让人忍不住一口气读完,她的分析论述如抽丝剥茧,新见迭出,更兼措辞精准、文采斐然。资料图片闻一多先生首先是位诗人,诗人内核的学者研究起《诗经》来,便表现出突破前人藩篱的勇气和胆识。资料图片学术研究与文学创作是两个跑道、两套笔墨,前者需要确凿的史料证据、严谨的逻辑推理、准确的文字表达;后者则明显不同,小说戏剧再现生活,其本质是虚构;诗歌表现生活,但求忠实于内心;散文介乎再现与表现之间,真情实感是最重要的,语言则不拘一格,兴之所至,风韵自成。就人的大脑天赋而言,往往各有偏重,有人逻辑思维优越,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条分缕析,纲举目张,这样的人适合从事学术研究;有人形象思维发达,想象力丰富,观察力和感受力敏锐,这样的人适合从事文学创作。古往今来,也不乏二者兼备之人,比如曹丕,既能创作缠绵悱恻的《燕歌行》,又能写出《典论》这样思想深刻的评论专集;比如皎然,既能创作清丽闲淡的山水诗,又能写出《诗式》这样见解精辟的诗学论著。今人鲁迅、闻一多、顾随、朱自清、林庚、郭沫若、钱钟书等亦都是创作与学术兼长之人。令人好奇的是,文学创作之于学术研究,是否有些益处呢?换句话说,文学创作是否有助于其学术研究焕发出一种独特的光彩呢?答案是肯定的。有创作经验打底,研究也就更有胆识和见识《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香菱学诗一节,曹雪芹借具有丰富创作经验的林黛玉之口,提出了自己的诗歌理论:格律诗的种种清规戒律都是人定的,自然也可以打破它们,怎么能更好地表达内心就怎么写。黛玉道:“……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香菱笑道:“怪道我常弄一本旧诗偷空儿看一两首,又有对的极工的,又有不对的,又听见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看古人的诗上亦有顺的,亦有二四六上错了的,所以天天疑惑。如今听你一说,原来这些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黛玉道:“正是这个道理,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试想,假若曹雪芹(林黛玉)自己不常提笔,不善写诗,断不能说出这样颇具创新意识的诗歌主张,而只会畏首畏尾地寻章摘句,唯声韵平仄是务,貌似内行,实则“得了珷玞,失却荆璧”。闻一多先生首先是位诗人,早年致力于新诗创作,出版诗集《红烛》《死水》,声名早著。诗人内核的学者研究起《诗经》,便表现出突破前人藩篱的勇气和胆识:“汉人功利观念太深,把《三百篇》做了政治的课本;宋人稍好一点,又拉着道学不放手——一股头巾气;清人较为客观,但训诂学不是诗;近人囊中满是科学方法,真厉害。无奈历史——唯物史观和非唯物史观的,离诗还是很远。明明一部歌谣集,为什么没人认真的把它当文艺看呢!”今诗与古诗、中诗与西诗,从根本上说,都是相通的,都是诗人感知世界、表达自我的方式。因此,深受西方象征主义诗派影响的闻一多自然地将象征、隐喻等手法应用于《诗经》研究,以“隐语”取代古人笺注中经常出现却又语焉不详的“兴”,对《诗经》中的一些象征性意象进行探幽析微。他的《诗经》研究,可圈可点,硕果累累,着实得力于诗歌创作实践。“灵感”可以让学术研究饶有趣味、气韵生动当代学者叶嘉莹先生研究诗词,每从“感发”入手,颇多创获,自然也与她擅长诗词创作密切相关。她的学术文章,无论篇幅多长,总让人忍不住一口气读完,因为她的分析论述如抽丝剥茧,新见迭出,更兼措辞精准、文采斐然。《文学遗产》前主编徐公持先生强调灵感之于学术研究的重要性,他说:“没有灵感,学问做出来可能是干巴巴的,文章缺乏精、气、神,缺乏才情。”灵感不会凭空而来,而是来自广博的阅读,深入的思考,也来自对大千世界、人间烟火的体察和品味,而文学创作正是人们用心体察和品味现实生活的重要途径。有了灵感,学术研究就不会冰冷生硬、枯燥乏味,而是曲径通幽、引人入胜,时时充满了惊喜与发现。当年林庚先生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和同学们谈论考据时说:“我们固然不是为考据而考据,可是考据的问题又总是无法回避。考据并不意味着钻故纸堆,堆砌材料,闭目塞听。好的考据家就像是出色的侦探。我们每天上课下课,走的是同一条路,可是对周围的世界,或者视而不见,或者熟视无睹。如果福尔摩斯也从这条路上走过,他的观察就和我们不一样。他能在我们熟悉的事物中看出问题。任何细微的变化,哪怕是蛛丝马迹,也逃不过他的眼睛。他甚至凭嗅觉就知道发生了什么。这种锐利的直觉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是侦探的职业敏感,也是考据家的第一要素。”林庚先生是学者,更是位诗人,考据在他这里,便是一件有趣到乐此不疲的事情。他不像一般的学究那样,说起考据,首先谈的是查目录挑版本、翻类书校异文之类,他最注重的乃是训练“敏感”,要像神探福尔摩斯那般机警,凭“直觉”甚至“嗅觉”去发现哪里有风吹草动、蛛丝马迹。这“敏感”,现在叫“问题意识”,亦是徐公持先生所格外强调的“灵感”的代名词。做学问的“灵感”和作诗的“灵感”一样,都是激活思维的灵丹妙药。“灵感”不只使学术研究饶有趣味,也使得学术文章所采用的语言流畅自然、气韵生动。近年来,学界提倡与国际学术接轨,西方理论思潮对中国学术的影响渐广渐深,中西融合乃大势所趋。需要引起注意的是,一些文艺评论者越来越不好好说话,字里行间总要刻意镶嵌上一些英文术语,语言晦涩难懂,语序也颠颠倒倒不合常规,绕来绕去令人如坠五里雾中……大道至简,真正的学问大家都推崇深入浅出、明白如话的文风。正如钱钟书先生所说:“一切妆腔都起于自卑心理,知道自己比不上人,有意做出胜如人的样子,知道自己卑下,拼命妆着高出自己的样子,一举一动,都过于费力,把外面的有余来掩饰里面的不足。”学界还有一种不好的风气在蔓延,便是用尽手段把论文无限拉长,似乎越长越有学问,两万字俨然比一万字更有分量,也不管其是否长满赘疣。造成此类弊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缺乏创作实践是原因之一。就当代诗歌评论而言,我偏爱有写诗经验的评论家所写的诗评,如王家新、黄灿然、张清华、董喜阳等,他们的文字,弹无虚发,言之有物,直抵内心,鲜活而又生动。多年的诗歌创作实践使他们眼光犀利、感受细腻、视野宏阔、判断准确。文学创作中彰显出的情怀和坚守,有助于形成学术研究的定力写作是修行。无论是创作诗歌、小说,还是书写散文、随笔,都要讲究立意,明确自己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要向读者传递什么样的信息和能量。大至家国情怀、人间正义,小到转瞬即逝的一个善念,春天的一簇花苞一场雨水,一次好心办坏事的懊悔……每一个立意,都是对自己心性与人格的砥砺与修炼。长年累月坚持写作,会让人心胸日渐博大、悲悯,言行日渐节制、诚敬,逐渐成为一个有情怀、有坚守的人。这种情怀和坚守,自会带给学术研究以烛照和定力。记得有学者说过,有补世用的学问是活学问,于世无补的学问是死学问,有情怀的学者做学问应当做活学问。那些关乎国计民生的学问是活学问,那些关乎中华文化精神传承的学问是活学问,那些关乎中华艺术成就和审美趣尚的学问是活学问……因此我们在选题时,首先要选择于现实社会有用的学问来做。关于情怀与坚守,我推崇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说的这段话:“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他借用宋人词句告诫世人:志当存高远,一旦选定了目标,就要淡泊明志,远离世间喧嚣,不遗余力、无怨无悔,哪怕忍受种种苦难挫折,也不要退却,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毛泽东1937年在《实践论》中说:“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你要知道原子的组成同性质,你就得实行物理学和化学的实验,变革原子的情况。”这段话用以探讨文学创作对学术研究的意义,也自有深刻道理和启发。

利害相摩

集部研究的范围及对文学史研究的意义

近些年,古代文学研究领域出现了以集部为研究对象的趋势,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魏六朝集部文献集成”的立项,到“集部文献整理之经验与问题学术研讨会”的召开,再到以“集部”为主题的文献丛刊、古籍整理、学术专著及研究论文的出版发表,都预示着对集部的研究日益引起学界重视。从具体实践到理论提炼,集部成为拓展古代文学研究边界的重要视角。 聚焦文学典籍长期以来,古代文学研究主要围绕作家作品展开,包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两方面。而集部的研究则更多关注作家作品集的形式载体问题,在此层面,集部的确赋予古代文学研究另一番景象和视野,但学界也需对集部研究的范围和学术宗旨有清晰的认识。前者界定集部研究的对象和内容,不宜与古代文学既有研究范式有过多的“纠缠不清”,集部研究要有相对固定的界限,否则便失去了自身的意义;后者则要求集部研究宜避免“自我封闭”,其宗旨还是要回归文学史的本位,否则集部研究的价值意义便无从体现。集部是传统目录学中有关古籍分类的四部体系之一,指涉的是文学古籍的范畴,著录的载体是书册形态的典籍。这意味着集部的研究首先关注的是文学典籍即作品集,这与文学史关注作家作品有所不同。当然就研究范围而言,文学史较之集部更宽泛,如研究魏晋南北朝文学史要关注《世说新语》《搜神记》,甚至还要涉及《水经注》《颜氏家训》和《金楼子》等,但它们都不属于集部典籍。因此,集部视角实际上“缩窄”了文学史的范围,但集部里的有些文献也是文学史较少关注到的,如尺牍、奏议等,主要是具有实用功能的应用文体。简言之,集部与文学史的范围既相互交叉,又有所区别。集部研究主要是处理文学典籍,即作品集。这些作品集是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的载体,两者之间呈现为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传统文学史体系的主要内容是在概述作家生平之外,对文学作品作出评价,包括其思想意义、艺术属性等,两者的组合决定了作家作品在文学史中的地位,这实际上是文学成就史的书写模式。20世纪下半叶出版的游国恩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写的《中国文学史》,还有作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的袁行霈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都采用了这样的框架结构。尽管学界曾有过“重写文学史”的热烈讨论,但并未从根本上撼动文学史的固有书写模式。这种文学史书写模式很少对作品集进行关注和阐发,作为文学作品载体的作品集并非文学史叙述的主体。笔者认为,集部研究应着眼于这种文学史书写模式的缺位,并加以弥补和开拓,这也是集部研究得以成立的主要依据之一。当然,也不宜渲染夸大集部视角的研究,除传统的对作品集的校注整理外,古代文学文献学其实也包含集部范畴的研究,如曾枣庄的《集部要籍概述》、祝尚书的《宋人别集叙录》、刘跃进的《玉台新咏研究》和傅刚的《〈文选〉版本研究》等。最近几年“集部”意识凸显,也有学者尝试从学科体系建设层面展开研究,如卢盛江的《集部通论》等。这都为包括作品集在内的集部视角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值得借鉴。调查作品集版本集部研究主要表现为对作品集的关注和探讨,所以,开展集部研究可首先在古籍层面进行作品集版本的调查。研究作品集,不宜只盯着今人的整理本,而是需要到积蕴深厚的传统文化典籍里找根基,为研究奠定坚实的文献及学术基础。作品集的版本调查,包括作品集的存世版本和注释研究类著述两种。如贾谊集,存世有明成化十九年(1483)乔缙刻十卷本《贾长沙集》,即属集子的版本;而清人夏炘的《汉贾谊政事疏考补》,则属于学者有关贾谊作品的研究类著述。一般而言,调查的古籍时间下限在1912年,但也可酌情延伸至民国时期。通过版本调查,可以在单纯的作品集之外获得大量一手文献资料,如序跋、批注、评点、资料辑录及其他各类形式的前人研究成果,既可吸收已有学术积累,又能开阔研究视野。例如,前人的手跋和批点,特别有助于深入理解作品文本,但在今人整理本作品集中,是基本看不到这些细节的。因此,要利用好但也不应满足于整理本,充分利用整理本之前的文学古籍无疑可以开拓更多研究空间。古代文学界曾存在一些声音,如认为研究处于瓶颈期,不容易找到新的选题,存在大量重复性选题而缺乏原创性,有些研究流于碎片化等。但如果遥望古代浩瀚的文学典籍,哪怕是经典作家的作品集,都可能发现很多被遮蔽的文学史料,或许从中能够找到新的研究突破口。因此,解决问题的关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研究者看待史料的眼光。 重视叙录撰写和个案研究作品集的版本调查,是为版本叙录和个案研究两项内容服务的。叙录是自西汉刘向以来文献整理的固有环节,形成了中国传统学术的叙录范式。以作品集为主要内容的集部研究,要重视叙录范式下的作品集叙录(或称“提要”)撰写,以确立集部研究的文献学基础,发挥其为研究者提供导引的学术意义。如调查汉唐作品集在宋代的存佚及流传状况,绕不开《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两部叙录著述,这就是旨在记录典籍基本状况的叙录的学术价值。个案研究包括作品集的编撰过程及系年、版本系统与流传、编辑体例、成书层次和内部文本特征等多方面内容。其中的成书层次指确定作品集在成书链条中所处的节点,进而确定文本的地位。汉魏六朝别集在这方面有突出的表现,据南朝梁阮孝绪的《七录》和《隋书·经籍志》著录,这些别集绝大多数在南朝时期便有传本,但并不意味着现在所见的集子仍保留了南朝传本的面貌,实际上这些集子很多是重编本。经过对存世版本的考察和研究,汉魏六朝别集的成书主要存在六朝旧集、宋人重编之集和明人重编之集三个层次,这牵涉到如何认识集子里的作品文本地位的问题。如陶渊明集,依据现存最早的版本即宋代明州刻本的文献特征,可确定其承自北齐阳休之的编本,即属六朝旧集的成书层次,至少它的主体没有在唐宋时期被重编过。内部文本特征指根据存世版本的卷帙、篇目、文字及版式等特征,确定作品集的底本来源、成书状况及作品真伪等。如陆机集现存有清影宋抄《晋二俊文集》本,据书中《演连珠》“臣闻禄五臣本施于宠”句窜入“五臣本”三字,可确定是宋人的重编本,绝非承自南朝时传本。再如,鲍照集现存有清初毛氏汲古阁影宋抄本,据小注与唐李善注引者基本相同,及遗留的“愍”字阙笔,可确定宋本鲍照集的底本源自唐写本,作品文本的真伪也由此厘清,因为《四库全书总目》曾怀疑鲍照集“因相传旧本而稍为窜乱”。 更新文学史书写集部研究未来可能会与文学史研究实现文献共享和观念互动。集部研究的最终目的还是要回归文学史本位,自觉以文学史为观照,或推动文学史的新书写,或扩大文学史的界面,或解决文学史中存在的问题,如此方可更为充分地体现其价值意义。如作品集存世版本的调查,最终是要勾勒和描述作家作品的文学影响力及其消长,因为版本不是孤立的存在,密切关联着作品的接受史与阅读史,一部从未有过版本刊刻的作品集很难说有文学影响力。再如,围绕作品集版本的研究,也会更新对作品的认识。举例来说,存世宋刻本曹植集属宋人重编之集,而集子所载作品篇目超过《三国志》曹植本传记载,这印证了宋人重编过程中增入了一定数量的作品,因此不排除伪作的存在,《郡斋读书志》对此也有揭示。所以,文学史在评价曹植作品时就要有所保留。存世明崇祯间潘璁刻本阮籍集,收录了其他版本的阮籍集未见的四言《咏怀诗》13首,从而印证了这些作品的可靠性,文学史应增加对阮籍创作的四言《咏怀诗》的评价。要之,集部研究在彰显自身学理性的同时,也可修正、补充或影响文学史的表述。文学史研究能否取得突破,除需要理论观念的推动外,也需要文献材料的支撑。建立在文献学基础上包括作品集在内的集部研究,或许能成为撬动文学史固有书写模式的杠杆,从而与文学史共同形成古代文学研究颉颃齐飞的双翼。(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刘明欢迎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cssn_cn,获取更多学术资讯。

史伯

古代文学论文选题参考及范文参考

本文由掌桥科研整理,平台提供中外文献检索获取,拥有1.3亿+篇,月更新百万篇,是科研人员与硕博研究生必备平台之一古代文学论文选题如下:文人群体交游唱和及其对诗风的影响——以梅尧臣为例“文心雕龙”释名从《文心雕龙》看刘勰之论说文标准含英蓄华——蝉形砚的形制和文化意蕴探析一桩文学公案与一种创作句法:论复辞式对偶在古典诗歌中的运用战国时期外交辞令探析“立乎不测”与庄子的自然之道《文心雕龙》之文字学《文心雕龙》:“文学自觉”时代的文论巅峰论清初遗民诗人黄周星的歌行体名作《楚州酒人歌》《全宋文·贾昌朝》订补《文心雕龙》:“文学自觉”时代的文论巅峰(论文链接: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journal-cn_journal-language-literature-studies_thesis/0201278823078.html)明代复古派对“自然之音”的回归——兼及乐论对文论的影响论我国瓜的文学古代文学中的凌霄花“芝兰”考论论陶渊明的植物书写及其文学史意义“嵩山记忆”:北宋许党士人群体的文学活动及其历史成因(论文链接: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journal-cn_journal-school-chinese-language-culture-nanjing-normal-university_thesis/0201279131192.html)阅读与检视:当代中国文坛的深度梳理——舒晋瑜文学访谈录阅读札记燕雁之辩建安时期诗乐慷慨悲凉的成因浅探唐宋贬谪文学专题阅读教学案例汉语母语者对汉语歧义双宾结构的理解研究白居易《长恨歌》主题辨析论曹植诗文对风的抒写黄叔琳与中国古典“龙学”的终结清溪吟社闺秀诗人之社会形象探析《文心雕龙·序志》释义辨疑三题陶渊明的思想和艺术琴在书斋中的文化意蕴——兼谈高罗佩书房中的文房雅玩《史异编》《史异纂》考论——兼论“正史”书异的存在形态及其与“小说”志怪之相通虚实字说与中国古代“语法主义”诗学的终结中唐文士阶层赏玩之风的审美意蕴——以白居易为中心的考察意象思维的时间性:在有序和跳跃中回忆、直面和想象——以六朝咏物诗为例荣仲方鼎铭文所见诸子之官及其职掌——兼论周初学校的设立及学中所习之业《论语·子罕》章另解清溪吟社闺秀诗人之社会形象探析贺双卿及其词之精神世界与艺术魅力抉微(论文链接: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journal-cn_journal-language-literature-studies_thesis/0201272311573.html)引言:一部中古文化的百科全书——《世说新语》之一韩偓《此翁》诗解读“冯妇痴呆被虎欺”辨——如何评价博学鸿词科阅卷官冯溥论道理曲尽人情,论人情曲尽道理——吕坤的《呻吟语》“不识镜”故事——古典小说与民间故事之三慈悲,是世界上最美的情怀绘画作品:东坡先生放鹤图城市山水与人文的互动关系研究《世说新语》中拜访语义场研究丰乐亭文化内涵对滁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学术圈内4个神奇而强大的英文文献查询网站外文文献下载神器,获取全球期刊论文

拆房工

文学类论文应该怎么写?

文学类论文应该怎么写?中国古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主干课之一,是一门基础学科,传统学科,在中文专业乃至整个人文社科领域都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最具活力的一个部分,中国古代文学讲的是从上古先秦一直到清朝末年中华民族文学发展的状况,按照其发展的轨迹分为先秦两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隋唐五代文学,宋代辽金文学,元明清文学五个大的历史阶段。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历史悠久,其起源,约略同中华文明的起源同步,漫长的历史上曾经产生出一代又一代的杰出作家和数不清的优秀作品,出现了博士毕业论文多姿多彩的体裁,题材,风格,流派,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文学现象,文学潮流和文学理论,中国古代文学,现象复杂,内容丰富,作品繁盛,作家云集,流派纷呈,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是中国古代社会士人精神活动的重要体现,这是一笔无比宝贵的文化遗产。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专业毕业论文撰写提示: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思想及研究方法,一般说来可分为两大方面:。一是考据,考据是一种历史判断,主要在于求真和证伪。二是理论批评,理论批评是价值判断和审美判断,就一个研究者的才性而言,可以重此而略彼,或者长于专业博士论文此而短于彼,然而就文学的系统而言,二者都不能偏废,文学发展的基本事实弄不清楚,就无法进行理论批评和分析,也无法对重要的文学问题作出自己的结论。另一方面,如果文学的研究仅仅停留于弄清文学史实,二缺乏理论批评和价值判断,那么文学史的价值和意义也就无从谈起,从事古典文学研究,应该努力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考据与批评并重,传统的研究方法和当代新的批评发放兼容,在还原文学发展史的真实过程的基础上进行阐释和批评。 查查呗论文查重经验分享:论文查重怎么查?每一个系统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在特定时期选择合适的系统才是硬道理,在确定系统安全的情况下、初稿时期选择性价比高的检测系统、像paperccb就是不错的选择

翅膀花

文学硕士论文的文献问题

WOSCI沃斯编辑:前面说过,撰写文学专业的毕业论文,所用的资料主要为文献资料。搜集文献资料,必须掌握合理的检索方法,检索文献资料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追溯法。这是以已掌握的文献资料后面所附的文献目录为线索,追溯查找其他文献检索方法。在缺少检索工具或检索工具不够齐全的情况下,可以分利用这种检索方法。但每种文献所附的参考文献毕竟是有限的,因此仅使用这种方法查找资料,漏检的可能性较大。二是常用法。这是一种利用工具书查找文献资料的检索方法。如果在搜集资料时能够找到必要的检索工具,就应采用常用法,以便迅速、准确地找到比较齐全的文献资料。常用法还有顺查法、倒查法和抽查法之分。顺查法是利用检索工具,由远及近地查找文献资料的方法,即从研究课题产生的起始年代查起,按时间的先后顺序逐年查找。采用这种检索方法,既能防止漏检资料,又能摸清问题的来龙去脉。不过,如果问题产生的时间过久,研究历史过长,则工作量极大,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才能完成这项工作;倒查法是利用检查工具,由近及远地查找文献资料的方法,即从近期的文献查起,逐年向前推移查找所需资料。后期的文献资料能够反映课题研究的最新水平,而且常常包含着前期文献资料的内容,能够集中体现已有的研究成果,所以,采用倒查找资料,有利于提高检索效率。但同顺查法相比,采用这种检索方法,漏检的可能性要大一些;抽查法是在全面了解本学科或某项课题研究的发展状况的基础上,选定其中研究最为活跃,文献发表得最为集中的重要年工,进行重点检索的方法。采用这种检索方法的好处是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较为丰富的资料,前提则是必须准确地把握学科发展或课题研究的情况,以便找准时期SCI论文润色/SCI润色编辑/SCI论文翻译/SCI论文查重。三是循环法。循环法也叫混合法,这是一种把追溯法和常用法结合起来使用,循环查找文献资料的检索方法。使用这种方法的一般顺序是,先利用检索工具,也就是通过常用法找到一些文献资料,再利用这些文献资料所附的参考文献目录追溯查找资料。如果手中已有基本的检索工具,又占有了一定数量的资料,就可以采用循环法查找资料了SCI论文润色/SCI润色编辑/SCI论文翻译/SCI论文查重/SCI论文去重降重。很多学生一听到文学二字,就觉得其论文内容肯定很深奥难懂,论文必定难以完成好。其实,和其他论文一样,只要按要求写,写作过程中注意相关要点,运用好方法技巧,自然可以写好。当然,在内容论点上必须遵循文学专业特点,做到不跑题不空谈。文末,希望大家多写作多练习,都能够写出令人满意的文学硕士论文。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代表本人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他事宜,请与我们直接联系。

娓娓不倦

论文赏析:废名的文字魅力与其独特的文学思想,从文字中看冯文炳

摘要:废名小说意蕴悠远,无论在思想内涵还是在艺术呈现上颇耐解读,他的小说着笔于整体氛围的营造,就像古典山水画,清静悠远。他对美学、价值、理论、信仰的认识与对其的表达都有着不一样的地方。他独辟蹊径,自带佛理禅宗,踱进另一片幽静,他的文字让人惊艳,他的思想中的那些哲理玄理禅宗让人羡慕,他的诗歌还广泛地吸收晚唐温李诗词,西方波德莱尔、艾略特等人的诗歌艺术,意象新奇,多用典故,诗思跳荡。他的文他的诗他的字他的思想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键词:废名 文字 文学特征 作品思想正文:1.废名简介废名(1901-1967),原名冯文炳,1901年11月9日出生在湖北黄梅,家境殷实,自幼多病,童年受传统私塾教育,13岁入学黄梅八角亭初级师范学校.1917年考入国立湖北第一师范学校,接触新文学,被新诗迷住,立志“想把毕生的精力放在文学事业上面”.毕业后留在武昌一所小学任教,期间开始与周作人交往.1922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英文班,开始发表诗和小说.在北大读书期间,广泛接触新文学人物,参加“浅草社”,曾为 语丝社成员,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文学家之一,在文学史上被视为“ 京派文学”的鼻祖。①废名的小说以“散文化”闻名,将 六朝文、唐诗、宋词以及现代派等观念熔于一炉,并加以实践,文辞简约幽深,兼具平淡朴讷和生辣奇僻之美。2.废名的文字与文学思想单就文风而言,废名的文字兼具恬淡温自然和生辣僻涩之美,用词精简,惜墨如金。极喜欢他的文字,那里有明媚的春水秋月,有纯真的孩童稚女,有诗画般的田园。我最爱他的文字,却也绝对不敢学废名的,我恐怕自己徒得其形,反而叫我成为一个花架子。废名的文字美到了一种极致,“天上的月亮正好比仙人的坟。里头有一位女子,绝代佳人,长生不老。”②一句十分普通的句子到了他的笔下,也能有不同的美,有不同的魅力。在他的文章里,极常出现“坟”这个词,与以往文学作品中阴冷、哀伤的坟不同,废名笔下,坟不再是陈埋死人的地方,也不是充满肃杀与凄清的荒凉之地。坟是他童年时玩乐的场所,是成年以后的风景,是一切人类的诗情。有些作者,你恨不得把每个字都拆下来读!这就是驾驭文字的魅力。废名便是这样一个作者,“我在女人的梦里写一个善字,我在男子的梦里写一个美字,厌世诗人我画一幅好看的山水,小孩子我替他画一个世界。”③在佛家文化中,“真善美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佛国净土的象征”④,废名将这种境界寄寓在所有人身上;崇尚自然,性格内向而醉心佛老,寄情山水之间,这是废名的特点,亦是他文字最美的地方。虽在现世中经受着真实的恶,废名却用一支生花之笔,描绘了“草无忘忧之意,花无长乐之心”的淡淡禅意,留下了镜花水月幻像世界悲凉的美好。汪曾祺说他,“他不写故事,写意境。但是他的小说是感人的,使人得到一种不同寻常的感动。因为他对于小儿女是那样富于同情心。他用儿童一样明亮而敏感的眼睛观察周围世界,用儿童一样简单而准确的笔墨来记录。”⑤对于废名文学思想的来源,大多数人以禅宗思想作为解释。说到禅宗,不得不说废名的故乡地域文化和童年经验,出生在一个浓厚的禅宗文化氛围之中并整整生活了17年(1917年废名才离开黄梅到武昌求学),废名从小对黄梅的禅宗圣地向往之至:“五祖寺是我小时候所想去的地方,在大人从四祖、五祖带了喇叭、木鱼给我们的时候,幼稚的心灵,四祖寺、五祖寺真是心向往之。”⑥在《灯》这首小诗中,诗人对灯参禅坐定,抛却凡尘琐事,物我两忘,心与神游。于是在凝神参悟的瞬间中,佛理的深玄空寂以及由此在诗人脑海中幻化的意识流动得到了奇妙的并置。《菱荡》所描绘的是一幅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世外桃源。小说《桥》更是废名精心营造的通向宁静禅境的美丽桥梁……废名的《桃园》最是让我印象深刻,那个叫阿毛的孩子,她喜欢枝叶繁茂的桃树,而不喜欢它的凋谢。秋天到了,她渴望在桃园中有橘树。她不理解世界上为什么有不和谐的行为。她不会因为桃园有城墙而发牢骚,反而是用牵牛花去装点它……他笔下的人单纯、质朴、少受尘世污染,更具自然本性,没有如簧的巧舌去制造那些令人作呕的噪音,精神丰富而形式却简单宁静。“不是想说着空山灵雨,也不是想着虚谷足音,又是一番意中糟粕,依然是宇宙的尘土,——檐外一声麻雀叫唤,是的,诗稿请纸灰飞扬了。虚空是一点爱惜的深心。宇宙是一颗不损坏的飞尘。”⑦他的文字写出了他的内敛,无限跳跃的才思,简洁惜墨,学佛学来的空灵和洒脱,他的思想来自现代主义文学思潮来自禅宗来自老庄哲学,融儒释道为一体,并有现代主义之风,美得天然美得古典。他描绘的那个自给自足的世界,一定会让你念念不忘 田园、诗意、明净、内省、禅意。冲淡质朴、含蓄委婉、灵动跳脱、简练省净而又情理交融,悲天悯人的独特艺术风格,优美宁静的笔致带我们领略古朴静之美和淳朴的人情乡情之美。参考:①京派文学代表人物:废名、俞平伯、沈从文、汪曾祺②废名《桥钥匙》上海开明书店1932年版③废名《梦之二》(家藏稿原题“梦之使者”,由今题可知佚稿中尚有一《梦》)④慧广《生命的真相》,花城出版社,1995年版⑤汪曾祺《万寿宫丁丁响》⑥《冯文炳选集·五祖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⑦载1936年12月10日《新诗》第1卷第3期,署名废名,末署“十月二十三日”。

林建明

分析性论文(Analysis Essay)写作攻略!你看或不看~我都在这里~

知道如何写分析性论文是完成其它类型学术作业的关键!如果你知道了如何创建分析论文(Analysis Essay),那么就可以完美处理其他类型的论文。EssayMIN会为你重点介绍分析论文的定义和如何写作等技巧;如果你有任何难以完成的作业,都可以在这里获得在线学术帮助哦~目录什么是分析性论文?分析性论文的类型如何创建分析性论文?寻找支持证据创建分析论文的大纲什么是分析性论文?分析性论文是一篇文章,提供有关特定主体或想法的信息性观察,它必须链接到到阅读的书/电影,同时需要包含自己的判断。你不必在文章中总结事实和事物,而是进行分析!例如,如果你正在写关于某本书的分析性论文,你应该分析作者是如何编写它的,使用哪些方法,以及这本书是如何影响读者的。分析性文章的任务是探索所选主题/内容的要点,或讨论/分析新的主张。想知道如何创建分析性论文的主要部分?想要自己的分析性文章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继续阅读我们的指南吧~分析性论文的类型有六种基本类型的分析论文,每种种类因其定义和目的而异。你需要知道如何写各种不同类型的分析论文,因为不同的生活情境需要各种方法来分析事物。诗歌分析论文(Poetry Analysis Essay)诗歌分析要求作者研究诗歌的内容,结构和历史意义。你应该以解释的方式进行;主要目的是让读者理解诗歌的整体意义和信息。例子:Robert Frost’s The Road Not TakenEdgar Allan Poe’s a Dream Within a DreamEmily Dickinson’s There Is Another Sky修辞分析论文(Rhetorical Analysis Essay)这类分析论文需要你证明或批判已经存在的事实,比较常用于科学和数学领域。它主要基于事实和逻辑,向对其真实性抱有怀疑的人证明事实。例子:几何证明物理学(牛顿定律、相对论等)经济学的原则文学分析论文(Literary Analysis Essay)一般出现在你的文学课堂上;阅读制定的短篇小说或任何文献后,提供对某种情况的信息分析,或批判性地分析某一点极其对情节的影响。文学分析通常会深入到诸如某些任务的情感和决策之类的事物中。例子:1984 By George Orwell:“乌托邦救助”社会对人的影响Romeo and Juliet by Shakespeare:喜欢对人类决策的影响To Kill a Mockingbird by Harper Lee:是否符合社会规范过程分析论文(Process Analysis Essay)过程是通过几个阶段/级别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的变化。解释这种变化的常用方法是通过流程分析;这类文章需要你解释其目的,并通过一系列段落解释转换。例子:描述水循环提供对该作品的一般评估,指出优势和差异定义作者使用的每个特殊术语,使作品更专业分析作者使用的材料清单:相关性、可信度等人物分析论文(Character Analysis Essay)要求你解释和分析角色从开始到结束的转换;需要分析的是人物性格特性、心理状态、社会角色等;解释人物的发展。原因分析论文(Causal Analysis Essay)这类分析论文要求你回答“为什么”问题。需要你描述发生的过程,为什么发生以及你认为它发生的理由和方式。例子:为什么青少年会反抗父母和权威呢?为什么随机枪击和类似犯罪在美国或其它一些地区越来越普遍?以上只是一些最常见的分析论文类型,但它们都必须遵循相同类型的轮廓进行写作。如何创建分析性论文?分析性论文的目的是告诉读者作者正在努力证明某一点;根据收集到的信息,你需要将事物联系在一起并作出最终判断。中心论文被称作论文陈述;这是为了证明作者使用事实,统计,例子和研究结果创造的假设而建立的主张。这篇论文应该是有争议的,需要大量的深入研究才能得出可靠的论文陈述。那么,如何决定论文陈述呢?一些建议:简单地陈述意见定义类别、原因提供一个主题的几个方面,强调其中之一为了证明这个中心论点,你必须使用可靠的证据!寻找支持证据为什么需要证据?因为除了得到可靠的支持,否则你的论文陈述无法动摇任何人!这也就是为什么优秀的论文陈述都需要经过深入的研究、分析和一些预测。从主要来源收集支持你的论点的信息十分重要!如果我们谈论的是一个历史主体或某种科学事实,那么你的支持证据显然要从以前的研究结果中得出的事实;如果你正在写一篇文学分析论文,那么你的证据就要从故事中引用。创建分析论文的大纲如何制作分析性论文大纲?在开始分析性写作之前,制作大纲非常重要!这将有助于你按正确的顺序排列,不会忘记一些重要的东西。你不需要在写作期间把所有的想法记在脑子里,因为这一切都在你的大纲中。一个好的大纲将帮助你创建一个逻辑清晰的分析论文,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它。你可以使用不同的方式组织大纲,但无论如何,你的论文必须有3个重要部分:介绍、正文部分和结论。介绍分析性论文的介绍从某种背景信息开始,使用hook句子会很有效。“钩子”由1-2个句子组成,旨在分析文章的开头部分引起读者的注意。钩子的选择可以是:笑话/轶事事实证明引发辩论的问题名人名言摘要没有具体风格,但先开始背景信息是常用的方法。提供与你论文相关的背景信息,这些信息应该从与论文的相关性广泛和缩小。正文段落正文段落的主要目标是证明论文陈述。每个段落都应该关注论文某个方面。正文段落应保持适当的结构:主题句:一个简单有效的句子引入正文段落的要点分析:分析支持的证据,解释这些证据是如何支持你的论文陈述的。这部分应该使用1-2个句子,可以说是整篇分析性论文写作中最重要的部分。证据:分析是根据你找到的支持证据(事实、统计等)创建的,因此它们要一起进行。确保这两部分以直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结束语:向读者重申你的分析及其对现有观点的意义。阅读单个段落后,读者应该清楚地理解你试图证明的观点;根据主题,每篇论文的长度将根据论文的深度而有所不同。结论分析性论文的结论在整篇论文中占重要地位。首先重述论文陈述。这样做的意义在于向读者举例说明了你已经证明了论文陈述并总结了你采取的步骤。要结束整篇文章,有必要创建一个总体结论陈述。结构应该是:重述论文陈述总结要点结论声明获得专业帮助看完本篇指南仍然不清楚如何开始分析性论文(Analysis Essay)?如果你意识到无法赶上截止时间交付,那么EssayMIN可以帮助到你!

大学生汉语言文学的毕业论文:论公文的美感特征,值得模仿和参考

论公文的美感特征汉语言文学(现代文秘方向)摘要在人类的生活中,无时无刻不体现着美,那么作为人类长期政治工具的公文写作来说同样存在着美感,体现着美的色彩。在公文写作的过程之中,与其他的艺术一样,美感的形成是不可忽略的。公文是企事业单位以及党政机关的一个重要的公务活动工具,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与其他文体相比有很多区别,有其自己的独特之处。但是长期以来,社会各界在对公文的研究中,基本都主要集中在公文写作的实用性以及其实用价值上,很少有人把公文的美感特征作为研究对象,因此,目前学界对公文美感特征这方面的研究尚不多。本文主要从公文格式、公文语言、公文客体以及公文主体四部分对公文的美感特征进行论述。关键词:公文,美感,特征引言研究公文的美感特征,首先应该明确的问题就是公文是否具有审美性?对公文审美性的明确直接关系到公文写作的过程以及公文的质量,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相关学者专家以及从事公文写作的工作人员对这一问题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争议。就我国而言,持否定态度的学者大概要追溯到魏晋时代的文论大家刘勰,刘勰曾经在其注明的论著中明确指出公文乃“艺术之末品”。一直以来,由于这种思想的影响,我国学者也一直延续着刘勰的这种末品说。这一学说在被康熙年间的吴乔用了一种更为形象的阐述方式,他在《答万季野诗问》中所说的“喻之炊而为饭”中的“文”指的就是以议论形式为主的公文,其主要意思就是公文就像吃饭一样,具有养生等实用功效,但是却没有饮酒所给人带来的陶醉享受,不能够给人悲哀或是喜悦等美感的享受,也就是说公文不具有审美性。公文之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人们认为没有美感特征,不具有审美性,笔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有一下几个方面;第一,公文的写作思维基本上属于抽象思维,不具有形象性;第二,在公文中很少注入写作者的情感,缺乏情感的魅力。但是笔者认为公文是具有审美性的,公文的美从美学角度来说主要体现的是社会美。那么何谓社会美呢,主要是指社会生活中实践的表现,是对人类本质力量的充分体现。就像高尔基提到的一样:世界上一切美好的有社会价值的东西,都是由人的力量,人的意志创造出来的。一、研究公文的美感特征的价值(一)公文的审美性得到重视促使公文的执行力度的提高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公文写作方面的研究都主要集中在公文的实用性以及使用价值方面,对公文写作美感特征的研究比较少,从这个角度来说,公文写作美感特征的研究还不是很多。但是在目前党政机关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公文中,许多公文都显得非常的枯燥、呆板,毫无美感可言。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然而这种枯燥的公文首先扼杀的就是人们对公文的阅读兴趣,这样就会直接导致公文的作用不能够充分的发挥,其落实的情况自然可想而知。但是笔者认为,公文所体现的不仅仅是实用性在此基础之上更应该重视其美感特征的价值的体现,换言之,公文要想能够发挥其作用,得到基层更好的落实,就必须要重视其美感特征。在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在对美的解释时是这样说的:“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住给善也,美善同意。”[1]这种解释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羊大为美”,同时也形象的说明了审美性与实用性之间的关系。在公文长期的发展历程中,也充分的体现了这一点,纵观古今的一切优秀公文,无不深刻的体现着这一点。(二)公文的完善与发展将会促进学科的发展公文的写作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经过发展后如今已经涵盖了哲学、美学、心理学、语言学、逻辑学等多门学科,每一种学科都有其一定程度的研究,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公文写作中有关于美感方面的研究还不多,并且相关的研究也并不是很深入,也不够系统。近些年来,关于公文写作中美感的研究发展速度很快,但对于公文的写作还是没有作出系统的研究,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学科理论,依然需要做出进一步的研究和深入的探讨。基于这一点来说,对公文写作的美感特征的研究迫在眉睫,公文的完善和发展将会促进写作学科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的到来。(三)通过对公文写作美感的研究,激发作者的兴趣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逐步形成,公文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及使用频率越来越大,学习和掌握公文的写作已经成为现代职场人士不可缺少的能力。但是由于以往对公文写作的传统认识和看法,由于规范化、程式化的公文写作特点,许多人往往都不愿意去学习公文的写作。还有很大一部分人主要是由于工作的需要而去被动的学习公文的写作,但是并没有太大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学习公文写作来说,如果缺乏对其的兴趣,很难达到学习的目的。但是,很多优秀的公文在其艺术性方面也并不逊色于其他的文学作品,例如诸葛亮的《出师表》。公文写作与基础写作一样,同样的具备审美价值,只是由于目前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不足,将其美感特征掩盖在枯燥、古板的特征之下。因此,充分认识到公文写作的美感特征,从审美艺术的角度去剖析其内在的美,使学习者在掌握公文写作能力的同时从中获得美感的体会,是公文写作教学中不容忽视的课题。二、公文的美感特(一)公文格式的厚重美公文格式的对称和相应的比例关系是公文写作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国务院最新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1999)中,对这方面的特征有着明显的体现:首先,对公文在整体上的板式和布局做一个简要的陈述。在国务院最新颁布的这个标准之中,主要由三个主要的要素组成,即眉首、主体和版记,而在对这三个主要的要素进行布局上则体现出中间大,两头小的格局,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凤头”、“猪肚”、“豹尾”,三者呈现出严格的对称关系。在这三个要素之中,虽然每一个要素内部都包含了一些子要素,但是从整体的布局上来看三个要素之间是相对封闭的,这样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能够有效的避免各个子要素之间的参差不齐及杂乱无章。眉首、主体、版记在公文的所有要素中呈现出“三分天下”的局面,其中眉首和版记形同“天”、“地”,但是眉首所占的版面只占有首页的三分之二,并且“发文标识”也并没有顶天,其位置也只占眉首部分的三分之一处,规定字体“小标宋体字”的长与宽的比例(22mm×15mm)也在3:2左右,而这些布局都充分的体现了黄金分割比的原则。对于版记所占的范围在标准中并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是由于其紧贴版心下页边而做,这样就很协调的与整个版面连为一体,即使是版面所占的比重不是很大,但是依然能够体现出厚重的美感,完全能够把稳全局,尤其是“主题词”这个子要素的位置跳出了“反线”上,又加注黑体字,就更增添了版记的凝重之感。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公文板式的整体布局给人严谨、持重的视觉效果。从整体上来看,眉首所留下的空间以及版记所强占的空间又会让人联想到书法艺术中“争”与“让”互补的艺术美感。其次,我们对公文的标题做一个简要的分析。无论任何的文章,标题对整个文章来说都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同样对于公文也是一样。而公文标题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其高度简洁精炼的语言直接反映公文文本的主题,这样就会使公文的收文者和阅文者看到标题就会对其主旨一目了然。国务院在2001年1月1日所颁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三章第十条在对公文的标题有如下的规定:“公文标题应该准确简要的概括公文的主旨并标明公文的种类,一般应当标明发文机关。”从上面的这个规定我们可以看出,公文的标题不能够像一般的文学作品一样追求创新、追求个性、追求诗意,更不能像议论文体那样文题可长可短。公文的标题必须由三部分组成,即发文机关、事由、文种,在没有特殊的情况下,一般都不能省略,这体现了标题内容的完备性,而在排列的形式的要求上则要求体现醒目、完整、美观、和谐的特点。例如: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这样的排列方式,我们可以很明确的看出发文机关为国务院,同时通过对题目的阅读也可以清楚的知道公文所要表达的内容,非常的明确、醒目,而这样的排列方式又很美观大方。对于公文的标题而言,无论其字数的多少,不论其排列成“金字塔”型还是“倒金字塔”型,还是其他的一些形态,都无一例外的体现出对称的美感原则,以达到满足观文单位对公文标题视觉上的美感体验。(二)高度规范的体貌格式在以上的论述中已经提到,我国企事业单位以及党政机关公文的格式要求高度的规范和整齐划一,其主要目的一方面是为了使公文在实践的应用中达到一个方便实用的目的,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体现出公文的大方与典雅的格调。形式是为了内容所服务的,如果公文只注重形式美而忽略了内容的重要性,那么这种美是毫无意义的。公文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严格的按照相关的规定标准来确立,绝对不允许有任何的根据个人的嗜好而随心所欲的现象发生,这也体现了公文写作的严肃性和庄重性。[2]毋庸置疑,这种高度规范的格式是由公文的特殊性质决定的。但是笔者认为,公文的这种严格的标准和规范并不会影响到人们对于公文的欣赏,反而会在一定时间内在内心沉淀为一种美的享受,使人们在阅读公文的过程之中自然而然的体会到那种庄重而又严肃的美感。(三)公文语言的简练美与其他的文学作品相比,公文属于一种完全不同的体裁,这就导致公文的美感必然会与其他的文学作品有所区别。“但是公文作为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体,同样也需要符合人类的审美要求和审美习惯,达到真善美的和谐统一”。[3]公文的美感特征不仅仅体现在它存在和使用的社会美,传播信息的真实美,结构布局的程式美,而且体现在组成其主体的语言美上。所谓公文的语言美主要是指通过对公文语言的加工与提炼,在遵循全民族语言共同规则和规范的前提下,不违反语言美的相关规律,尽量将事物潜在的美表现出来,把事物真实的规律通过语言表现出来,从而达到语言的理想境界。公文语言方面的美感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简洁朴素的语言表述朴素,属于一种朴实无华的美,庄子曾经说,朴素,天下莫能与之争美。而公文语言的朴素美则是指利用简洁直白的预言表述出客观事物的真实色彩,从而达到一种“平字无奇、常字无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的美感特征。公文写作主要以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为目的,那么其所使用的语言就必须要做到朴素自然、明白晓畅,而不能用夸张、比喻等溢美之词。例如恩格斯《在马克思目前的讲话》中这样写到:“……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记恨和最受污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是专制政府还是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纷纷争先恐后的毁谤他,诅咒他。他对这一切都毫不在意,把他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的抹去,只有在万分必要时才给予回复。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的说,他可能有很多敌人,但是未必有私敌。”读完这段文字我们会发现,这其中没有华丽的词藻,更没有煽情的语言,但是就是这杨简洁朴素的语言却清晰的呈现出了马克思生前的丰功伟绩,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也体现除了公文自然、朴素的语言特征。2.严肃得体的叙述方式公文语言有别于文学语言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其庄重性。而庄重得体的公文语言之所以能够给人以美感这主要是由公文的严肃性和法定约束性所决定的。在公文的写作过程之中,必须要注重规范的书面语言和专业术语的运用,无论是在其结构上的开端过度和收尾还是在其语境上的郑重方面,都有一套专门的句式。也正是这一整套严肃庄重的字句,鲜明的体现出发文机关的立场和严肃的态度,从而达到公文的实际效用。公文作为当今机关日常办公的主要工具,具有法定的权威性和约束力,所以在其行文过程中就必须要做到雅正不俗,庄重得体,而这一特点则主要体现在词语、句法等语言因素之中。例如:(1)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小型微型企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财税金融扶持政策,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受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影响,当前,小型微型企业经营压力大、成本上升、融资困难和税费偏重等问题仍很突出,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为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2)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奉政府之命发表郑重声明……例(1)中所使用的“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副词“必须”在文中作为状语,起到强调语气的作用,“高度”一词进一步修饰重视,增加了公文的庄重严肃的特点。例(2)中用文言词“奉……之命”,而没有用同义词“按照……的命令”,以强调声明的郑重与严肃。这种情况下如果不用文言词语来表达,就无法简洁的表述其内容,同时也会使公文语言失去其庄重严肃、沉稳的特点。而在句法上来看,在很多公文中使用文言词语的频率要远远高于其他的文学作品,例如“值此……之际”、“请予以……”,而这些文言词语简洁凝练,形成稳定的格式,能够有效的满足公文在表述上的需求。如:(1)值此……之际,谨表祝贺。(2)本规定自今日起执行。在例(1)中的值此……之际,这样的文言格式是在向对方表示祝贺时常用的“无主句”,能够把本来十分松散的文字紧凑的结合起来。例(2)中,也是公文写作中出现频率最多的介词短语,其经常出现在公文的结尾之处,表现出公文的执行力度,从而体现出公文语言的庄重得体以及一种质朴的美感。(四)公文的内容美“ 公文客体包括公文所形成的内容、方法、表现形式和原则,也指公文所反映的客观实在”。[4]对于实用性与审美而言,笔者认为这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并不存在矛盾,真实本身也是一种美感的体现。公文在于求真,它的生命本身就是真实的。公文的内容美首先体现于在材料的真实与准确性。它反映的是客观实在的东西,求实情,讲实话,办实事,见实效是公文的本质。我们的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对于一些日常事务的处理和一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撰写不同的公文,在当今的社会中,可以说,公文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而这就是公文的内容美和价值所在。对于公文的美感特征而言,其内容美体现的非常明显,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1.真实准确的写作资料而与文学作品相比,公文更能够体现出一种真实美。公文的撰写是有目的的,是为了解决人们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并不是无病呻吟。所以写作的资料一定是客观事实的,不能像文学作品中可以适当想象。公文所用的材料的每一个细节都不能马虎,都必须所真实准确而且要可靠的信息,以保证公文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公文追求的是整体和本质的真实美,表现出驾驭全局的真实与大气之美。2.真实准确的行文语言语言准确所文章表情达意的基本要求。作为国家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处理日常公务的主要工具,就必须要求使用真实准确的行文语言。因此,准确的行文语言是公文必须拥有的特征,从审美角度来看,就是公文内容的一种真实准确的美。准,指与客观事实最大限度保持一致;确,指准确无误,也是指公文在行文过程中使用的语言和数据等都必须保证准确可靠。(五)公文主体的形象美公文主体的形象是完全排斥文学意义的形象而获得,不存在“私语化”的“小我”形象,往往表现为一级行政机构与他所面对的现实之间关系的一个隐喻或者是象征,体现的是有一定的权力域限定的权利机关的形象,[6]如:“要做好扑火的各项准备工作。秋(冬)防期间,各地要立足扑大火、打恶仗,进一步完善扑火预案,做好扑火队伍和物资的各项准备工作,要切实加强值班制度工作,做到昼夜有人值班,有领导值班,保证不漏岗,不出纰漏。武警森林警察部队和各种专业人员要按时进入队伍,护航飞机要按时进岗到位,严阵以待,一有火情,迅速发现,快速出动,确保打早、打了。”从上面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即使收文机关并没有看到全文,并且在不了解发文机关的情况下,公文本身“大我”的形象仍然是十分的明显,从字里行间可以一点点的把隐喻在文字背后的“大我”形象一点点的看透。全文只有四句话,用了四个“要”字,充分的体现出了下行文中惯有的权力话语,这同时也是对一个领导机关身份的象征;再从“扑火”、“火情”等单意性明显的词语中进一步加深了对隐喻在文字后机关性质的认识,一个具有领导,指挥消防灭火职能,职权的领导机关的形象就变得越来越清晰,接下去,从“武警森林部队和各种专业人员要按时进入岗位……”联想到开头额各地等词语,这时,一个具有宏观决策性的国家高级行政机关——国家森林公安局威严的形象就具体而突出的展现在人们的面前。三、结语公文与文学作品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体裁,这就导致其在美感的形式上各有不同。但是牡丹花与兰花各有其美,公文语言的美虽然没有文学作品中预言的婀娜多姿,色彩斑斓,但是它却以高贵与典雅独树一帜。注释[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04,115[2] 杨江云.略论公文的结构[J].泉州: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01,3[3] 胡林.公文撰制的美学思考[M.大理:大理学院学报,2004,11,6[4] 杨江云.公文写作探索与研究[M] 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4:119[5] 曾少乐.现代公文写作[M]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83[6] 杨江云.公文写作探索与研究[M] 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4:124参考文献[1]马正平.高等写作学引论[M] .北京:中共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高瑞卿.应用写作[M]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3[3]彭继亮.新编公文写作大全[M]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4]顾明鑫.新编中国现代应用文写作全书[M] .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1998[5]吴新媛.公文本质新论[J] 长春:长春人民出版社,2002,4[6]叶黔达.应用写作[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7]杨文丰.高职应用写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8]边一民.公关应用写作[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9]张伟.应用写作[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1.

天有历数

莫励锋谈杜甫:向社会大众普及杜甫,比写论文更有意义

作为新中国第一个文学博士,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莫砺锋在江苏太仓的茅屋里重新“发现”了杜甫,并将大半辈子用于研究、普及杜甫和中国古典文学。在他心目中,杜甫是从民间走出来的圣人,作为学者,除了研究他的诗歌和思想外,更重要的是把杜甫的诗歌魅力和人格魅力介绍给社会大众。8月14日上午,作为今年上海书展开幕后的重磅第一讲,莫砺锋教授带着自己在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新书《莫砺锋讲唐诗课》来到书展现场,与读者分享他与杜甫的结缘过程,带领读者感受杜甫诗歌艺术和精神世界。《莫砺锋讲唐诗课》书影“在我心里,杜甫第一次超过了李白”读高中时,莫砺锋一直有着工程师梦,但因为语文老师讲得好,他对唐诗宋词、李白杜甫也有着浓厚的兴趣。1966年,高考前填报志愿,头三个莫砺锋分别填报的是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清华大学自动化控制系、清华大学数学力学系。然而很快高考被废除,莫砺锋的梦也夭折了。没想到若干年后,在下乡插队中,他与杜甫的关系竟又密切起来了。莫砺锋插队的地方在江苏太仓的长江边上,生产队给几个男知青每人盖了一间茅屋。在他插队的第五年的一天,这几间茅屋和杜甫的茅屋遭遇了同样的命运。现场图(现代快报)“我记得很清楚,那是霜降和立冬之间,我们当时在地里割稻子,突然大晴天刮起一阵大风,有社员跑过来跟我们说,你们的茅屋被刮坏掉了。”莫砺锋回去一看,自己比杜甫还要不幸十倍:杜甫是“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他则是“卷我屋上全部茅”,整个屋顶被掀掉,站在里面头上的蓝天白云清清楚楚。当晚他在没有屋顶的茅屋里过夜,冷得睡不着,看着头上的满天繁星,没有任何浪漫感觉。就是在那一刻,他感觉自己和杜甫的关系近了,而且在他心里杜甫的分量第一次超过了李白。“以前在我心目中,李白和杜甫的位置完全是平衡的,但是那天晚上第一次发生了倾斜。为什么倾斜了?因为那天晚上我没有听到李白的声音,但是听到杜甫的了。我听到有人在我房子的黑暗角落里吟诗,声音传过来,虽然苍老,但是很温和。他在那里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辟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我当时真的很感动,觉得一千多年以前的伟大诗人,关心天下苍生,特别是关心天下不幸人群,那种伟大的情怀,穿透时空来到我们现在人身边。”从那天开始,莫砺锋就特别偏爱杜甫。从杜甫的读者到杜甫的研究者高考恢复后,莫砺锋先是在安徽大学外文系读本科,大二时提前考入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师从著名学者程千帆先生。当时程千帆已经年近古稀,仍在给研究生开课,其中一门就是杜诗研究。通过这门课,逐渐进入到现代学术训练当中。课程结束后,程千帆与弟子莫砺锋、张宏生将课上研读心得撰写成文,形成了论文集《被开拓的诗世界》。“它的意义在哪呢?我原来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杜甫的读者,从那个时候开始,我既是读者,也是一个研究者。杜诗不但是我的阅读对象,也成了我的研究对象。”1984年,莫砺锋毕业留校任教,在学校的安排下,开始撰写《杜甫评传》,作为“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中的一种。《杜甫评传》书影当时关于杜甫的研究成果已有不少,其中北京大学陈贻焮教授更是有同名作品珠玉在前,把杜甫生平的每个细节都考证清楚,在这个层面上,莫砺锋几乎没有再对其发掘的空间。但他仍然接下来撰写任务,因为作为思想家评传丛书的一种,其关注的重点是作为思想家的杜甫,而不仅仅是作为诗人和文学家的杜甫。经过一年多的研究、撰写,莫励锋发现杜甫不是简单地继承和阐述儒家思想,而是有新的发明贡献。儒家思想最核心的是仁爱思想,在伦理方面是仁者爱人,在政治学层面则是仁政爱民,两者又通过家国同构的思想勾连贯通,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杜甫对此心领神会,并且以诗的形式将着眼于人间社会的孔孟之道,扩展到包括草木虫鱼在内的一切生命现象。“所以我们在杜诗当中会看到各种对动物、植物充满怜爱的描写。他泛舟河面,看到水面上游来一群小鹅,他就非常欢喜,说‘鹅儿黄似酒,对酒爱新鹅。’这个小鹅的颜色像黄酒一样,非常可爱。说‘力小困沧波’,担心起了波浪这些小鹅怎么办,最后又问黄昏时狐狸出来了你们怎么办?你们安全吗?”杜甫在成都草堂亲手栽培了四株小松,对它们特别有情。当他避徐知道之乱流亡梓州时,还念念不忘这四棵小松,说“尚念四小松,蔓草易拘缠。霜骨不甚长,永为邻里怜。”(《寄题江外草堂》)。一年多后,回去见到四松别来无恙,又欣喜地写下了《四松》,“像见到久别的孩子一样。”在莫砺锋看来,把儒家的仁爱思想拓展到一切生命,这本是儒学内在的发展方向,但是在杜甫以前没有发展起来。宋儒张载能发展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思想,杜甫是一个重要的关键点。除此之外,莫砺锋还花了大功夫,将杜甫一生的行迹在唐代地图上全都标注出来,制作成迄今为止唯一的一张“杜甫行踪示意图”。杜甫也有不是一流的诗歌?正是诗艺和思想的双绝,使得其被尊为“诗圣”,历朝历代不论持何种立场和观念的人对其评价都很高,唯有朱熹,在肯定其艺术创作能力的同时,对其政治实践进行了批评,也对其部分诗作的细节不是很满意。在莫砺锋看来,朱熹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要求很高,近乎苛刻。在朱熹心目中真正值得敬仰的人物是不多的,其中只有五人可称君子,就是诸葛亮、杜甫、颜真卿、韩愈和范仲淹。这里面,诸葛亮、范仲淹素来被视为人臣典范,而颜真卿和韩愈虽以文学艺术显名,但也都是相当有政治作为的,只有杜甫基本上没有政治贡献。“所以朱熹说杜甫没做什么事,主要是说话、写诗,也是对的。他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江湖上漂泊,所以他自称布衣,是百姓身份。”但莫砺锋认为,杜甫的意义也恰恰就在于此。“杜甫是我们百姓中走出的圣人,其他的圣人都是由一个很高的政治地位形成的。平民百姓在道德和人生境界上超凡入圣,与诸葛亮、范仲淹并列,杜甫给我们普通人做了一个榜样,让我们知道普通人也可以做圣人。“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圣,王阳明说满街都是圣人,普通人通过修身也可以在境界上达到圣人的地步,但说是这么说,谁也没见过,缺乏一个标准和例子。杜甫就是提供了这样一个标准和例子。所以我们现在说,杜甫是从平民中出来的圣人,特别了不起。”《莫砺锋文集》正是因为对杜甫如此的推崇和喜爱,前些年的“杜甫很忙”涂鸦现象,让莫砺锋很不高兴,“涂鸦别人可以,即使涂鸦李白,我也可以假装没看见。但杜甫不行。”在他看来,这就好比西方人可以涂鸦蒙娜丽莎,但没人会去涂鸦圣母玛利亚,“即使你不信教,也会有敬畏。”至于朱熹对杜甫一些诗作的不满意,也是很好理解的。莫砺锋也认同,杜甫并不是每一首诗都完美无缺,比如在夔州写的那些就非常啰嗦。但正如钱钟书所言,后代评价古代诗人,小家最占便宜,因为传下来就那么几首,全是好的。“但是杜甫流传下来了1458首诗歌,里面有些非一流的也很正常。”近十几年,莫砺锋把很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文学普及工作当中,写正经学术论文的时间非常少,普及的作品越来越多,还上了央视的百家讲坛。他认为,研究和继承古典文学文化传统当然重要,但把它们介绍给社会大众是更大的任务。“既然你们学者研究说李白怎么怎么好,杜甫怎么怎么好,那怎么使我们信服?怎么使读者来阅读李白、阅读杜甫,我觉得这个工作比学术研究写论文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