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月5日讯 1月3日,省消保委发布省内温泉旅游市场消费调查报告,对51家温泉旅游场所进行评测。报告显示,中青年是温泉消费主力,大多数人对环境卫生最看重,并愿意花300元以内去泡温泉。A调查数据 价位100-300元的温泉最受欢迎此次温泉旅游消费调查由省消保委于2017年11月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在线问卷调查,同时选派律师、志愿者、维权专家、媒体等100名人员进行实地暗访体验调查。被调查的51家温泉旅游场所涵盖不同档次。调查显示,温泉旅游消费主力为中青年,30-50岁的占64%,18-30岁的占18%,50-60岁的占15%;能接受不含住宿的单次温泉价位集中在100-300元。家住运河一品的陈小姐说,“扬州每新开一家温泉场所,我都会去体验一下。”“我身边的朋友都喜欢晚餐结束去‘泡个汤’,价格对我们来说,300元以内都可以接受。”45岁的吴先生如是说。B市民吐槽 “有的温泉场所名不副实,应改名浴室”卫生问题是此次省消保委消费调查的重点之一。记者跟随邗江市场监管局调查员对市区部分温泉经营场所进行调查,发现有场所并没有设置强制性浸脚消毒池,而这是温泉水不被污染和防止疾病不可缺少的入池通道,有些用品消毒设施也不完善,有些场所提供的浴巾有肉眼可见污渍。童小姐前几天在西区的一家温泉场所消费。她说:“睡在草席上,还看到了‘小强’,恶心死了!”而在虹桥坊附近的一家温泉场所,网友“扬州吃货”表示,“休息的席子有水,黑乎乎的。感觉与温泉名称不符,应改名浴室。”在顺达路附近的一家温泉场所,调查员发现光脚踩地上有点脏,在另外两家位于郊区的温泉养生场所,调查员在洗手间闻到一股浑浊的味道。C专家建议 针对温泉场所出台强制性规范“泡温泉虽然很舒服,但也有一定风险。《温泉旅游服务质量规范》要求,专职安全人员应采取定点监控和巡查监控的方式,对宾客进行安全提示,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并设置急救设施,配备必要的药品和医疗器械。”邗江市场监管局调查员说,从走访来看,部分场所没有设置急救设施、配备必要的药品和医疗器械。省消保委表示,针对存在的一些问题,将通报旅游主管部门,希望加强对温泉旅游场所的监管,尽快出台相关强制性规范,保证行业健康发展。通讯员 邗市管 本报记者 赵天
近日,《2017年温泉游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新鲜出炉。报告显示,温泉游具 “冲动型”消费特征,且南方温泉游火爆程度高于北方。 报告还认为,90后俨然成为了最爱温泉游的群体;在消费者性别组成方面,女性消费者撑起温泉游“半边天”;出行时间上, 12月至次年2月是温泉游的高峰期,顶峰出现在农历春节当月。 报告显示,90后在温泉游上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是对温泉游需求最为旺盛的一族。且95后占比(26%)远超85后(22%),80后仅占比15%。 报告分析,大部分家庭的出行决策都由女性作出,女性占据着决策主导权,这在温泉游中表现尤为明显。在温泉游用户中,女性用户占比为58%,远高于男性用户。 数据显示,消费者多次购买同一产品在温泉游用户中占比最高。调查显示, 90%的温泉用户都会购买同一款温泉产品。 此外,温泉用户再次消费时间间隔在3天以上占比在75%左右,间隔15-60天占比最大,为18.65%。 《2017年温泉游报告》由美团旅行今年1月对外公布。(伍策 黎志)
编者按温泉旅游,是旅游业的重要业态之一,代表着旅游业从观光转向度假的升级方向。根据中国温泉旅游行业游客调查问卷和企业调查问卷结果统计,2018年我国全年温泉旅游接待总人次约7.9亿人次,温泉旅游总收入约为2492.9亿元。广东是中国的温泉大省,广东2018年接待温泉游客1.8亿人次,温泉旅游年收入约为678.4亿元,位居全国榜首。此次新冠疫情中,广东温泉业受到严重的短期冲击,与此同时,以广东温泉为代表的中国温泉业自身面临着寻找新的产业发展模式、提高附加价值的长期挑战。为此,新旅界开展了广东温泉业的专题调查研究,走访了一批专家学者、代表企业、协会机构等,系统性回顾广东温泉发展的历史过程,梳理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模式,揭示当前面临的困境,研究可行的解决办法。本专题分上中下三篇,此为下篇。“温泉+地产”模式盛行、温泉产品同质化严重、片面追求规模效应……经过近二十年发展,广东地区温泉项目增速的逐渐放缓,预示着温泉开发或者已趋于饱和,在这种情况下,业界是如何思考温泉产业未来的出路的呢?| 碧水湾:做优做强服务,从软件方面下功夫开发温泉康养产品曾莉认为,国内温泉行业近十几年来基本上还是围绕游玩娱乐概念在做,但温泉最终要回归到它的根本属性——对于人的身体健康的疗效,也就是温泉在康养方面的价值,这也是行业专家同仁普遍达成的共识。(图片来源:碧水湾公众号)“温泉资源的稀缺性和康养价值,是温泉企业保持持久生命力不可或缺的独特要素。”曾莉指出,“很多温泉项目,跟其他主题景区或者一些旅游产品相比是没有优势的,所以温泉企业一定要抓住温泉最本质的属性来打造和经营。”对于碧水湾而言,她透露, “碧水湾拥有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温泉资源,近几年一直围绕“温泉+”的思路来开发康养产品,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而且未来也会进一步研究刚需人群的心理和需求,在旅游与各康养业态的融合上、康养体系创新上进行探索和实践”。据了解,自2015年以来,碧水湾开始加快推进对温泉康养新模式的探索,目前已经建立了以“温泉+”为核心的温泉康养体系,逐步推进由传统度假向温泉康养度假的转型。具体而言,碧水湾将温泉与森林、中医调理、新技术、经典自然疗法等要素相结合,推出了针对团队定制的为期“六天五晚”的健康疗养课程, 2016—2020年共计接待约6000人次,创造营收近2000万元。另外,随着新冠疫情背景下人们对健康问题的高度,碧水湾在业内首个发起了 “爱你健康周”活动,推出了面向团队和旅游散客的菜单式养生产品等。碧水湾近期疗养课程(图片来源:碧水湾与此同时,曾莉也坦言,尽管碧水湾在温泉康养实践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向康养方向的转型仍然面临着较大挑战,“因为碧水湾温泉体量不大,所以在规模方面会受到限制。但这也逼迫我们深挖资源优势,在差异化上下功夫,在服务软件上下功夫,要做精做细做优。”| 古兜控股:新开放温泉项目有方向性转变,将向温泉康养模式转变无独有偶,另一边厢,黄展雄在受访时也直指当前温泉产品娱乐功能为主,同质化强,没有回归温泉的本质,“目前的温泉都是娱乐温泉、休闲温泉,而不是康养温泉。现在到处都鼓励去温泉酒店泡温泉娱乐,像动感温泉、个性化温泉等这些产品,已经完全失去了温泉的本质意义。因为泡温泉本质上是需要‘静’,而不是鼓励‘动’。”奇幻丝路海世界全景效果图(图片来源:新旅界获悉,受疫情影响,古兜控股旅游物业业务占比将会收缩,目前地产建造部分也稍微放缓,但处于开发中或计划要开发的物业会继续推进。据了解,新项目拓展方面,古兜目前在四川大英投资了“奇幻丝路文旅城”,占地700多亩,投资额约8亿元,拟打造集“游乐+文化+休闲+商务+旅居”于一体的沉浸式度假区,目前该项目已经在建设中。此外古兜还在甘肃投资了天水青鹃山国际温泉度假小镇,占地1970亩,投资总额19亿元。值得注意的是,据黄展雄透露,以上两个新项目跟古兜现有的项目建设运营模式会有方向性的变化,即由以前的“温泉+旅游地产”模式转向“温泉+康养地产”模式。对此,黄展雄解释,以前古兜在做温泉旅游地产的时候没有考虑康养方向,因为在改革开放以后,温泉业从理疗的模式开始转向娱乐度假产业来推广,因此温泉产品在此过程中逐渐丧失了其原有的养生属性。“古兜目前温泉项目方向性的转变实际上是为了实现一个从注重量变到注重质变的转变,也就是回归到温泉原有的养生和康养的本质。” 黄展雄总结。| 海泉湾:向温泉康养转型,同时加强智慧景区建设在罕见疫情之下,每一家温泉旅游企业很难独善其身,珠海海泉湾也同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经营困难和压力。何睿认为,疫情的冲击和考验,将倒逼温泉企业更加重视自身抗风险能力的建设,必将在降本增效、应急体系、服务方式、产品品质等方面着力思考和变革。据了解,未来珠海海泉湾也将向温泉康养方向转型发展突破。何睿介绍,中国温泉由娱乐型向康养型转变的发展趋势已成为行业普遍共识,珠海海泉湾近年来不断探索由传统的温泉休闲度假景区向“温泉+康养”的复合型康养度假景区转型发展,但在成熟的运营落地和市场培育、人才支撑上仍需要时间,要实现实质性的市场效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与此同时,珠海海泉湾将加强智慧景区建设的科技支撑。智慧景区的概念虽已不是新生名词,但疫情之下,科技革命引发的行业冲击不断涌现,进一步促进了人工智能、虚拟现实、5G等前沿技术与旅游产业加速融合,为此,珠海海泉湾专门成立了科技信息部,未来将会在景区的科技化、信息化投入上加大力度,支持智慧景区的建设。思考 | 温泉+康养这条路真的好走吗?据中国产业信息网2018年发布的《2019-2025中国康养旅游行业市场调查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指出,未来5年,我国康养旅游的市场规模将呈快速增长态势,年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20%,2020年市场规模将在1000亿元左右。有业内人士认为,温泉作为传统康养旅游的重要资源,已经迎来温泉康养市场发展的春天。但对于温泉企业来说,温泉康养这条路真的好走吗?2016-2020年中国康养旅游市场规模走势(图片来源:《2019-2025中国康养旅游行业市场调查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对此,黄展雄表示,温泉业要往康养方向发展,比较大的困难是缺乏专业康养机构和专家的指导,以及对于温泉康养业务系统性的管理。据透露,古兜目前在探索与一些中医协会专家以及一些专业机构的合作,希望能等到在康养方面技术上的指导和支持。此外在今年六月份,广东古兜旅游集团与奥园健康集团签订了大健康产业项目合作协议,并在古兜成立了“温泉康养产业研究院示范基地”,为下一步推进温泉康养、旅居疗养、健康指导等康养项目的发展奠定基础。“另一个困难是消费群体对温泉真正功能认知不深,游客的对于康养概念的接受度还需要一个过程。”黄展雄补充剖析,“现在整个行业都是在仅限于娱乐度假的误区里面在经营,要通过赋予温泉康养的内涵来创新内容,同时瞄准有一定消费水平和健康欲望的群体来取得一个突破口。”曾莉对此也持类似观点。她认为,行业一直专注于对温泉康养市场的研究,但是难点在于市场的培育。温泉旅游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已经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但是对温泉康养价值的却逐渐被淡化。重新培育消费者对温泉康养价值的认知对于行业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珠海海泉湾“从行业角度需要聚力宣传温泉的康养价值,并在温泉康养价值的研发方面加强指导。温泉企业可以以温泉为核心,结合各自不同的资源优势,融合更多的康养业态,从康养体系建设谋求突破,不只是硬件,还要从软件。应该说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日益崛起,未来康养市场巨大,我们需要做的是为客人提供好的产品。”曾莉补充道。李鹏表示,推动温泉产业向康养方向发展确实是目前温泉企业的方向之一。“疫情过后,相信国民在医疗保健这方面的意思会有所提高。在这种社会氛围下,希望能够推动一些具备条件的温泉,能够重新的纳入到我们的医保的项目里面。当然它可能需要一定的准入条件,比如说你需要配备医务人员,甚至只针对康复医疗等。”此外,李鹏还指出,除了探索温泉向康养方向发展,当下温泉行业还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去解决:一是温泉行业标准亟待完善。 比如近年来出台的温泉旅游服务质量规范、星级温泉的认定标准、温泉旅游水质卫生要求及管理规范,接下来还需要继续探索出台的温泉康养等标准。二是政府层面应该正确引导投资导向。 “温泉项目投资追求高大上这个问题上有时候不是企业单方面出现的,还跟政府的引导有关,因为政府希望在一个地区的发展中有一个大体量的投资,比如希望这个项目要有一个高档的温泉酒店,因此花费大力气去宣传和引导。我觉得现有温泉产品供给比较饱和的区域,依然不乏投资规模过大的温泉项目进场,这跟政府的规划导向,和政府的发展理念有很大的关系。”李鹏分析道。三是温泉行业人力资源的稳定性需要加强。 李鹏表示,温泉行业在国内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基层员工的流失率很高,原因是基层员工的薪资水平一直是属于社会的比较低的水平,这就导致温泉酒店的服务人员最近几年都非常不稳定,使得导致企业的管理培训难度加大,从而使温泉服务的质量受到影响,因此需要提高对温泉业服务人员的管理水平。(文:新旅界 Joe)
编者按温泉旅游,是旅游业的重要业态之一,代表着旅游业从观光转向度假的升级方向。根据中国温泉旅游行业游客调查问卷和企业调查问卷结果统计,2018年我国全年温泉旅游接待总人次约7.9亿人次,温泉旅游总收入约为2492.9亿元。广东是中国的温泉大省,广东2018年接待温泉游客1.8亿人次,温泉旅游年收入约为678.4亿元,位居全国榜首。此次新冠疫情中,广东温泉业受到严重的短期冲击,与此同时,以广东温泉为代表的中国温泉业自身面临着寻找新的产业发展模式、提高附加价值的长期挑战。为此,新旅界开展了广东温泉业的专题调查研究,走访了一批专家学者、代表企业、协会机构等,系统性回顾广东温泉发展的历史过程,梳理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模式,揭示当前面临的困境,研究可行的解决办法。本专题分上中下三篇,此为上篇。中国旅游研究院预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国内旅游人次预计负增长15.5%,国内旅游收入负增长预计达到20.6%。中国温泉旅游作为国内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亦面临重大的冲击,中国旅游协会温泉旅游分会对全国72家温泉企业问卷调研显示,自1月26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发出《暂停旅游企业经营活动的紧急通知》以来,全国各地的温泉旅游企业开始进入全关闭或半关闭状态。据中国温泉可持续发展产学研基地负责人李鹏今年3月发表的《2020年新冠疫情对中国温泉旅游行业的影响评估》,根据抽样企业的分析显示,85%的企业预计关停酒店设施的天数超过1个月。2020年疫情影响预期温泉接待设施平均关停天数为51.8天,酒店住宿预计关停天数48.9天,餐厅预计关停天数48.9天,康体娱乐设施预计关停天数51.7天。2020年“春节”黄金周,44.4%的温泉企业接待游客为0,接待1000人次以上的企业仅占4.2%。作为中国现代温泉旅游业的发源地,国内温泉产业大省,广东地区温泉企业受到疫情的冲击也概莫能外。(图片来源:海泉湾公众号)“2020年初遭遇罕见新冠肺炎疫情,公司面临前所未有的经营困难和压力。截至6月底,公司上半年经营指标距离既定目标仍有差距。” 广东省温泉行业协会会长、港中旅(珠海)海泉湾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何睿接受新旅界(LvJieMedia)采访时坦言,疫情之下,海泉湾包括温泉业务在内的所有经营业态都受到较大的影响。一是经营停滞,恢复时间长;二是业绩下滑,生存压力大;三是运营考验,倒逼管理紧。“疫情之后整个旅游行业成为一个重灾区,温泉企业由于正值春节营收旺季,受冲击尤其大,有些企业已陷入生存困境。但疫情也会倒逼我们反思,那些疫情下轰然倒塌的企业其实一定是他的商业模式或经营本身已经存在严重问题,疫情只是加快了这个进程。” 同在广东的另一老牌温泉企业——碧水湾温泉度假村董事长、总经理曾莉表示,疫情也一定会让各方资本在进入行业的时候多一些理性思考,更加深入地去研究市场,重视对温泉特有属性的研发,避免同质化竞争的加剧。这将有助于增强温泉企业在各旅游业态的竞争力和生命力,有助于温泉行业的健康发展。正如曾莉所言,广东温泉业多年的高速增长,积累了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开始拖累行业增长的步伐,即使没有发生疫情,广东温泉业也将开始“降温”。(图片来源:碧水湾公众号)“近几年来,无论广东还是全国的范围内,温泉业在规模、收入和游客接待量上依然保持增长,但增长明显放缓。”李鹏告诉新旅界,从数据看来,广东温泉业目前依旧保持着国内第一规模,而中国温泉业规模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他认为,如何改进温泉行业现有的问题,能够让消费者在温泉旅游体验的过程中有更大的获得感,才是最重要的。而何睿则认为,在疫情的冲击下,温泉旅游企业势必要经历一场大浪淘沙的洗礼,市场竞争格局加速重塑,只有内功扎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强的企业方能笑到最后。那么,作为温泉旅游大省,广东温泉旅游业当前面临着怎样的市场竞争格局?这种格局又是怎样形成的?广东的温泉行业发展目前面临那些问题?又该如何去突破?带着这些问题,新旅界近日对行业专家、广东温泉代表企业进行了采访交流,试图揭开广东温泉行业目前发展的困境。国内现代温泉旅游业发展简史以史为镜,可以知兴废。在探究广东温泉业发展现状前,新旅界向近几年《中国温泉旅游产业发展报告》的主编、中国温泉可持续发展产学研基地负责人李鹏博士了解到,现代温泉业在国内兴起的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建国初期到60年代,温泉疗养院形成国内温泉旅游业的雏形。 建国初期,国内开始借鉴西方的疗养院的模式,建成一批温泉疗养院。据不完全统计,当时全国有大大小小的温泉疗养院600多家,当时疗养院主要用于体制内康复医疗或地方政府接待。50年代到60年代,温泉疗养院逐渐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成规模的温泉疗养院体系,在当时计划经济的体制下,温泉疗养院消费以公费医疗为主,因此消费群体相对单一且固定。与此同时,当时国民经济相对落后,国内尚未出现旅游这一概念,所以几乎不存在温泉旅游这个概念。因此,当时到疗养院去进行温泉疗养,可以说得上承担了现代的旅游功能。所以50年代到60年代的温泉疗养院可以说是温泉旅游产业的一个雏形。80年代-90年代,医疗改革导致温泉疗养院开始市场化。 在八几年的时候,国家的医改政策明确把疗养院类型从从医院体系里面给剥离出来,医疗的保险不能覆盖温泉疗养院这样单位,公费医疗不再支撑温泉疗养的费用,这就导致大批的消费群体流失,温泉疗养院在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不同的转变。珠海的御温泉其中一种是越来越向医院靠拢,转型成医疗机构,继续往康复医疗这方向走。第二个方向是通过资产变卖或者通过改制,然后由民营企业接手。还有一部分是政府接着投资兴建,但是这种投资是面向市场的,因为它已经不是以公费医疗去支撑它的客源市场了,而是变成了一个市场化的,面向政务接待的模式。这个阶段的投资主体还是以政府为主,还没有太多民营的投资。因此在80年代90年代的时候,国内兴建了一批温泉旅游的宾馆。这个阶段也可以说是双轨制的一个阶段。进入90年代中后期,以广东地区为代表的温泉开发进入活跃期。 这个时期,民营投资非常活跃,非常有创造力,开发了一系列有代表性的温泉,比较有代表性的当属广东,包括珠海的御温泉、江门的古兜温泉等等。彼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内旅游开始兴起,广东作为一个与外企、外资联系比较紧密的地区,同时气候十分适宜亲水项目的发展,因此创造出当时比较流行的两种温泉度假业态,一种是借鉴日本的园林温泉业态,另一种则是借鉴了美国的水乐园业态。但温泉旅游业投资活跃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个问题,随着温泉的开发的项目越来越多,项目内容同质化严重,温泉行业的创新能力有所下降。(图片来源:古兜温泉官网)2000年中后期至今,温泉度假综合体模式为主,房地产大量介入。 2005年以后,随着国内地产业的飞速发展,温泉业的发展也逐渐演变为度假综合体+地产项目的融合开发模式。此外,广东在2010年以后,新的温泉项目的投资增速开始放缓。李鹏认为,投资放缓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温泉项目投资规模越来越大,导致温泉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而竞争激烈的原因则是因为温泉产品模式没有根本的创新,同质化严重。由于缺乏产品模式创新,产品品质和内涵缺乏质的提升,新增的温泉企业不能有效带动新的市场增量,只能和老温泉争夺存量市场和有限的市场自然增长,摊薄行业平均利润,投资回报有限,投资热度下降。谈到产品模式,不得不细致解剖“温泉+地产”这一当下主流模式。本专题调查的中篇,围绕该模式进行了大量的调查走访,对该模式的来龙去脉、利弊得失进行深入分析,敬请期待。(文:新旅界 Joe)
【品橙旅游】又到冬季,温泉市场再次火热起来。据记载,最早在公元前3000年或4000年时,埃及人就开始利用温泉水作为洗浴和疗愈之用了。中国有文字记载的温泉利用历史至少已有2500年。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将我国的矿泉分为热泉、冷泉、甘泉、酸泉和苦泉,是我国最早的温泉分类学者之一。温泉温泉,自然对于水质要求颇高。2017年年底,国家旅游局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行业标准 LB/T 070—2017《温泉旅游泉质等级划分》,其规定了温泉旅游企业泉质等级划分的技术条件,明确了泉质等级标志的使用规范。但是与水质比较起来,市场的复杂,使得温泉这个市场处于既热又冷的环境中。而这种煎熬,至少已有十年。如何打破同质化魔咒“温泉旅游开发模式和产业雷同化现象日趋严重,同类型温泉旅游产品的竞争十分激烈,导致温泉旅游企业存在经济效益低下、生命周期短等弊端。”有业者对品橙旅游表示。实际上这些问题早在多年前就已有所表现。2010年,广东温泉行业协会副会长姜忠平已感觉“现在广东温泉行业内部已经出现了恶性竞争,很多企业都用压低价格的方式打压对手,价格低了效益就不好,效益不好经营服务就会跟不上”。而过了将近十年后,同质化导致的价格战不仅没有在广东绝迹,而且在全国范围内都愈演愈烈:年卡365元,49元的特价票……价格战的背后是一直没有解决的痼疾“同质化”问题。再加之,温泉产业发展多年,早期温泉旅游产业内备受诟病的盲目开发、设计理念老化陈旧、没有高瞻远瞩的发展战略等软肋,造成温泉酒店普遍出现硬件配套不到位,软件服务跟不上等问题,对温泉企业的发展造成了“二次创伤”,一些温泉企业只能修修补补,以期在市场上保有一席之地。多年的老问题该怎么治?有专家认为,突出地方特色,注入不同的温泉文化或可改变同质化现状。也有专家提出“温泉+”的观点,“温泉”与农业、工业、教育、卫生、体育等领域相加相融,积极推动温泉旅游、温泉体育、温泉科技、温泉社交、亲子温泉、温泉养生、温泉养老、温泉地产、温泉富民等新业态新产品的发展。而在日本温泉专家德村志成看来,“质”的提升颇为关键。他建议,中国温泉旅游的发展应加强精细化服务质量,普及温泉养生知识,而不是先在量上大力推行。“营造‘感动式’的旅游服务战略,是投资最小,却是获利最快、最大的一环。”德村志成表示,中国的温泉经营者要让游客在温泉体验中收获点滴感动,才能产生“回忆、回味、回头”的良性循环,因此必须提高温泉度假村的服务质量、深挖品牌内涵,瞄准特色定位。经过多年的市场洗礼,中国也已出现不少中高端温泉品牌,从广东的从化碧水湾、珠海御温泉到云南的柏联温泉,以及重庆南北温泉、江西明月山温泉等都因细致的服务水准、精致的环境、优良的水质、浓郁的地方特色深受温泉爱好者的欢迎。但对于中国众多的温泉企业来说,这些温泉毕竟还是凤毛麟角。目前全国的温泉景点项目有3000多处,广东温泉旅游业的产业规模高居全国第一。广东省现有温泉酒店约370家,远远超越名列其后的河南(260家)、辽宁(250家)、江苏(160家)。但即使位居第一,2017年广东省温泉旅游业总收入也只是约400亿元,提升空间巨大。并非全是坏消息对于温泉业来说,也并非全是坏消息。1月16日,美团旅行发布《2017年温泉游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就有不少亮点,可以让温泉企业稍稍松口气。首先是年轻客群的崛起。美团旅行数据显示,95后群体最热衷温泉游,占比最高约为26%,而一向被视为旅游消费中坚力量的85后群体在温泉游上却输给了90后,占比为22%位居第二,80后占比约为15%。此外,美团旅行大数据印证了“温泉+”这一趋势,温泉+冰雪、温泉+景点、温泉+大型游乐场、温泉+酒店等产品订单量持续上涨。其中,温泉+酒店产品最为火爆,与2016年相比,温泉+酒店的订单量上涨217%(也是价格优势所至)。最为关键的是,从用户购买习惯来看,温泉游用户复购率(即消费者多次购买同一产品)在所有品类中占比最高,可谓最“长情”的消费者。数据显示,在温泉季购买过温泉产品的用户再次购买时90%都会购买同一款温泉产品;温泉用户的再次消费时间间隔在3天以上占比在75%左右,其中间隔15-60天占比最大,为18.65%。山东有一名温泉爱好者表示,每年的冬春两季,尤其是隆冬和初春,都要全家出动泡温泉,从济南本地的商河温泉基地,到德州夏津德百温泉,到聊城天沐温泉,到泰安温泉城,再到临沂的智圣汤泉,这些温泉景区他都耳熟能详,可见对于温泉的热爱之深。当然,温泉也并不仅仅是寒冷季节旅游爱好者的恩物,各地温泉协会都在考虑如何将“一年四季泡温泉”的观念深入人心。如果可以转变传统观念,将温泉作为养生保健,亲水文化,以及人与自然、自我的对话等生活方式的一种,会更加受到旅游爱好者的喜爱。温泉本来就是一半火焰一半冷水,而市场发展也不可能总是坦途,相信各温泉企业将在坚持与探索中找到中国温泉本应有的发展路径。(品橙旅游 Lisa)转载请注明:品橙旅游
温泉,历来都是咸宁一张靓丽的对外名片,也是我市旅游市场引以为傲的核心产品:中等城市主城区地名为“温泉”的城市,咸宁在全国独一无二;到2019年已连续11年举办国际温泉文化旅游节的中等城市,咸宁在全国绝无仅有。但近年来,占据我市温泉水储量一半以上的市中心城区温泉旅游市场景气指数下降,温泉旅游产业总量不大、业务构成不优、经济效益明显下滑等诸多问题凸显。为深入了解我市中心城区温泉旅游市场发展状况,查找发展滞后原因,探寻转型发展对策,近期我通过座谈、发放调查表和实地考察等方式,对我市中心城区温泉旅游企业运营状况展开了调研。调研和个人思考的结论是:我市中心城区温泉旅游产业必须下大力气走转型发展之路,才有希望做大、做强、做优。一、咸宁市中心城区温泉旅游发展历史回顾咸宁温泉的开发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相传宋仁宗赵祯南巡时就曾经来咸宁沐浴,并御赐“温泉沸波”四字,如今被列为“咸宁八景”之一。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更是留下“不慕天池鸟,甘做温泉人”的千古佳句传诵至今。咸宁温泉具有面积广、贮量大、温度高、水质优等特点,全市共有地热井约60口,地热水年总储量达700万吨,日出水量1.5万吨,其中市中心城区地热泉井28口,地热水年总储量400万吨,日出水量8000吨。最为宝贵的是咸宁温泉属硫酸钙弱放射性氡泉,含有硫酸盐、碳酸盐、钙、镁、钾、钠等十多种矿物质,对各类皮肤病、慢性病治疗效果显著,尤其是对难治愈、易复发的银屑病,温泉配合疗法治愈率高、复发率低,并兼有美容功效,品质堪称国内一流,2006年咸宁被中国矿业联合会命名为“中国温泉之乡”。特别是咸宁中心城区的温泉景区集中在4A级国家森林公园潜山之麓,武汉游客来此乘高铁仅24分钟,自驾车仅1小时左右,景区内自然山水林田湖环绕,离最繁华的闹市区约3公里,是武汉城市圈中温泉历史最悠久、水质最好、自然生态最优、交通最便利、离中心城区最近的温泉旅游目的地。改革开放之初,咸宁主城区的温泉资源开发利用主要以国营公立单位疗养、市民自用为主,兼有少量小型商业旅游服务项目,在华中地区虽有一定口碑,但规模不大、声名未彰。2009年,国家旅游局和省政府联合举办中国咸宁首届国际温泉文化旅游节,开启了咸宁温泉旅游跨越式发展的崭新篇章。随后“十二五”期间举办的各届温泉文化旅游节,以涵盖文、娱、体、艺等全方位、立体化的推广手段,逐步将咸宁温泉旅游的开发热度推向顶峰。我市中心城区温泉旅游产业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温泉国际文化旅游节为引爆点,以节促建、以节促变,2009年至2015年温泉企业数和客流量均处于增长状态,各企业也都有盈利,奠定了咸宁温泉在湖北乃至全国应有的地位。2011年,咸宁市被原国土资源部命名为“中国温泉之城”,咸宁温泉成为“灵秀湖北”十大旅游名片之一,《湖北省温泉旅游服务质量规范》《咸宁沐浴温泉水质标准》等温泉相关地方标准荣获首届“荆楚十大好标准”称号。到“十二五”末,全市共开发温泉景区13个,其中位于咸宁中心城区的就有9个。“十三五”期间,虽然我市持续关注、壮大温泉产业,但由于转型升级缓慢、管理粗放、同质化经营等多方面原因,市中心城区温泉企业收入不增反降,多数企业出现亏损,有5个温泉企业因经营困难等多种原因现已停业,市中心城区还在继续运营的仅有4家温泉:碧桂园凤凰温泉、温泉谷、三江森林温泉、楚天瑶池温泉。二、咸宁市中心城区温泉企业运营的现状和问题根据相关行业内部数据显示,2019年,我市中心城区尚在经营的4家温泉企业相比上年同期总体呈现营收下降、效益下滑的局面,其中:总收入比2018年同期下降12.05%,总亏损比2018年增亏近4.3倍,四家企业中仅有1家企业2019年实现盈利,且盈利额仅占收入的不到5%;其中温泉服务占比34.73%,餐饮服务占比19.91%,住宿服务占比39.15%,租金等其他服务占比6.21%。2020年因突遇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心城区的各温泉企业更是雪上加霜。今年上半年,4家温泉企业营业收入分别比上年同期减少31.76%、67.36%、64.80%、42.35%;企业亏损额分别比上年同期增加7.85倍、6.4倍、4倍及盈转亏139万元,经营状况惨不忍睹。从调研了解的情况看,咸宁温泉产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温泉产业缺乏整体规划。由于中心城区的温泉项目不是由政府主导统一整体规划布局、再按规划招商建设,而是由各项目投资商主导选点拿出初步规划、再走规划审批程序,这导致中心城区温泉产业的整体谋篇布局实际上变成了各温泉企业的“各自为战”,温泉、餐饮、住宿三类主要服务项目用力平均但品质普遍平庸,片面追求大而全、小而全,景区内缺少能让游客流连忘返的特色餐饮、地方特产、休闲娱乐、历史文化等项目,结果只能是千人一面、全无个性。据统计,我市温泉景区客源地主要来自武汉,占比达到80%,由于缺少有吸引力的夜消费场所,在泡完温泉后,60%的游客选择直接返程,不留宿咸宁,无法产生二次消费。(二)同质化竞争严重,票务市场混乱。多数温泉还停留在门票经济与“澡堂子”的水平,产品体验单一,私密性和个性化定制体验基本没有,与省内外一些较成熟的温泉景区相比,缺乏竞争优势。由于消费体验特色亮点不突出,各家温泉企业频打门票“价格战”、水质“口水战”。特别是在温泉旅游旺季(每年11月至次年3月),各温泉企业为抢夺客源,温泉票价差价最高近百元,且门市价、网络票价、旅行社各渠道票价都不统一,甚至还有不少“黄牛”扰乱票务市场,恶性竞争的问题较为突出,不利于咸宁温泉品牌的整体形象和口碑。(三)重视硬件投入,对历史文化挖掘不够。一是企业普遍重视硬件的豪华、气派、“高大上”,对咸宁温泉的历史、文化、特色、品质挖掘渲染不够,游客对咸宁温泉的稀缺性、宝贵性认知不足,获得感不强。二是对沐浴文化研究不深,对泡温泉的功效性宣传不够,对泡温泉缺乏仪式感的设计和引导,把泡温泉等同于泡澡,降低了游客的体验感和幸福感。(四)全年经营靠旺季,服务质量难提升。一是招工出现两难困境,服务质量不到位。人力成本基本占到温泉企业总成本的40%。在温泉旺季,人手不够、需要招工;到了淡季,温泉服务又基本处于停业状态,不得不裁员,加之温泉企业服务员工资普遍偏低,不具备吸引力,从业人员流动频繁,使得温泉企业普遍陷入招工难、养人更难的困境,导致服务意识不强,服务质量下降。二是企业资产负债率高,制约了企业对软件、硬件的持续投入。4家温泉企业资产总负债率高达85.71%,持续融资能力不强。三是温泉水过度开采导致口碑下降。由于客流顶峰期温泉抽水量过大、水温下降等原因,拉低了游客的体验感和对咸宁温泉的印象,部分游客被周边地区的特色温泉引流。(五)未将温泉当主业,“借鸡生蛋”模式阻碍温泉旅游业良性发展。咸宁现有温泉资源主要集中在民营房地产企业手中,大部分企业开发温泉目的并非温泉本身,主要是为房地产增加营销筹码,主动开发迎合市场需求温泉产品的意愿不强。尽管温泉旅游项目收入及利润远不如地产项目,但由于担心失去地产营销优势,企业普遍缺少整合或被整合的内生动力,企业内部持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的机制也尚未形成。(六)周边城市温泉发展迅速,形成较大竞争压力。如黄冈罗田三里畈温泉度假区、孝感汤池温泉度假区,产品丰富,开发项目多,对游客具有较强吸引力。三、咸宁市中心城区温泉产业转型发展的思考和建议(一)由企业各自谋划转为行业整体规划。建议由市政府牵头,按照把温泉产业发展融入全市大旅游、大健康、大文化产业总体布局的原则,高起点编制市中心城区温泉旅游专项规划,对地热井数量、深度和开采量进行刚性约束。特别是针对中心城区温泉企业扎堆布局、过度开采的现状,建议中短期要控制企业总量,重在盘活存量、转型升级,突出“夜经济”项目的策划、包装和招商引资,对“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在环潜山区域和中心城区其他区域进行有机互补配置,使中心城区的温泉旅游业真正走上“内容为王”的服务业正轨。在具体的规划布局上,可考虑在温泉景区内禁止机动车通行(至少可规定非旅游车辆禁止通行),将月亮湾沿线建成一个相对独立和完整的温泉旅游富集区。区域内筹建“沐浴之城”“月光之城”等温泉旅游特色街区,布局旅游商品、特色农副产品展示展览中心、旅游文创产品开发示范基地和咸宁美食展示体验区,让游客能够携温泉“余韵”,遍览美景、遍享美食、遍购精品。另外,还可重点推动温泉旅游富集区周边的延伸开发,如可发挥潜山商业街目前现有的休闲、美食行业基础,抢抓周边老旧小区改造机遇,规划中心城区的特色美食街区、特色农产品销售街区和休闲娱乐街区,打造独具特色的“咸宁不夜城”;还可借助淦河治理项目、香山书院项目、龙潭大桥、淦河大桥项目以及咸宁城际铁路南站商业区的建成,将已有一定人气和口碑的“淦河夜景”与温泉项目统筹规划,有机连接成线成片,把淦河沿线打造成南京“秦淮河风光带”式的夜景、夜市,形成本地特色的休闲业态和视觉冲击。(二)由恶性竞争转为整合抱团在主板上市。按照政府引导支持、企业主导、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充分整合中心城区的温泉旅游资源,引进一到两家实力雄厚的企业集团(如鄂旅投集团),并可考虑市级投资平台(如市城发集团)积极参股,对现有温泉企业及相关项目进行股权整合,实行统一设计、统一开发,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之路,力争经过3到5年左右的努力实现主板上市。(三)由粗放发展转为深度开发。一是深度挖掘价值。鼓励支持科协、社科联、文联、研究会等组织,对温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健康价值、科普价值进行深度挖掘、整理、提升,增加仪式感。二是错位发展。明确功能定位,不搞同质竞争,而是要针对老、中、青年客户,高、中、低收入人群,孕产妇及家庭群体实行消费定制。三是延长温泉产业链。既要重视温泉策划设计及文化创意等上游企业的培育,又要延展“温泉+”医疗、美容、康养、运动、亲子、养老、商务、农业、科普等相关业态,与时俱进地打造温泉消费项目和产品。四是为温泉酒店和餐饮项目引来四季客源。全力打造春季观樱花、油菜花、玫瑰花、竹海、采摘草莓和枇杷;夏季观荷花、摘毛桃、游金桂湖、梓山湖、澄水洞军旅小镇;秋季赏桂花、采摘柑橘和丰水梨;冬季玩际华园冰雪项目、跑咸宁温泉国际马拉松、泡温泉的四季旅游格局,挖掘温泉项目收入倍增潜力。(四)由企业单打独斗转为行业整体营销。建议支持组建温泉行业协会,依托行业协会强化行业协作和整体营销,共创特色温泉旅游线路和品牌。积极争创国家(温泉)康养旅游示范基地和国际温泉医疗养生旅游中心,为打造温泉精品提供有力支撑。以温泉主题为核心,持续高标准举办温泉国际文化旅游节,组织温泉国际交流、专业论坛、路演活动、选拔选秀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提升咸宁温泉整体知名度。强化营销手段,既注重线下宣传,吸引中老年游客,也利用新兴网络媒体进行线上推介,吸引年轻群体;既注重武汉及咸宁周边市场的营销宣传,更大力开拓华北、西北、东北客源市场,深度研究北方游客的旅游消费特点,推动与北方旅游部门的互补共赢。以“全时、全景、全域、全媒体”的营销思维,做到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四季有产品。(五)由政企分散发力转为政企齐抓共建。一是大力推动国家发展夜经济政策的落地、落实。如对温泉企业和温泉项目建设实施与工业企业同价的用水、用电政策。二是进一步优化旅游环境。充分发挥文化旅游市场监管职能,加快制定与温泉旅游相关的管理办法或条例规范市场经营,对温泉资源开发、经营管理、市场乱象等方面进行规范与监督,强化“准入”和“退出”的制度设计。三是推行全民温泉医疗健康计划,探索创新工会会员福利支付方式,引导和鼓励大众走进温泉、亲近温泉、享受温泉,培育温泉消费市井文化。(六)由输送人才基地转为对外招才引智。深入实施“人才兴旅”战略,通过“走出去、引进来”,培育一批温泉旅游产业的领军型、创新型、创意型、服务型人才,迅速扭转咸宁温泉行业人才外流现状。依托省内高校旅游教育资源,定向培养一批旅游专业化人才,推动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的长远发展。持续推进旅游标准化建设定期举办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开展各类旅游服务技能竞赛,引导企业对标评级、提质增效。作者:市政府副秘书长 陈建华1 孟祥伟与上海联合水务集团考察团一行座谈2 1523km!咸宁在建“全域大公园”,里面都有啥?3 咸宁市委副秘书长黄艳华等3人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4 为期一个月!咸宁市委巡察组进驻6县市区,联系方式公布!
4月8日,我市召开特色小镇重点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暨温泉历史文化规划保护开发指挥部第七次工作会议要求,举全市之力加速推进温泉特色小镇创建工作。当天,市委书记张勤勋,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毕绍刚率队对螳川东路慢行系统、摩崖石刻慢行系统、一路一市场项目、第一大酒店拆除工作进行实地调研,现场督促温泉特色小镇创建和温泉历史文化规划保护开发相关工作推进落实。随后召开的座谈会对温泉A级景区创建方案、温泉旅游度假区创建方案进行了研究,温泉街道汇报了特色小镇创建及指挥部第六次会议明确事项落实、下步工作打算。张勤勋强调,温泉特色小镇创建是阶段性任务和历史性任务的融合,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特色小镇创建工作上来,咬定目标,主动而为,精巧设计,赋予小镇特色内涵;加快建设进度,聚焦温泉小村风貌提升改造、螳螂川桥梁建设、小镇数字化建设等节点工程,倒排时间进度,挂图作战,确保5月底前初见雏形;市级领导亲自抓、具体抓,确保各项工作落细落小落实,推动特色小镇建设取得新成效。就做好温泉可持续性发展工作,张勤勋要求,要持续加大温泉水资源管理力度,用景区理念和标准来管理地方景区,督促曹溪寺和佛学院做好景点品质提升,打造好温泉研究中心牌子,推进“温泉+”产业发展,擦亮“天下第一汤”金字招牌。毕绍刚要求,要抓紧时间,精准发力,找准产业方向,突出规划先行,加快传统村落风貌业态提升、慢行系统、文创艺术市场等工程实施进度,全面推进特色小镇创建。王胜章、张宏斌、韩富国参加会议。
随着气温持续走低,各地温泉游人气迅速攀升。近日,途牛对外发布的《2019-2020冬春温泉旅游消费趋势分析》(下称《温泉消费分析》)显示,随着气温下降,温泉热度已经有了明显的上升,与以往不同的是,高铁对沿线温泉的带动明显,而出境泡温泉除了常规的日本外,芬兰、冰岛、挪威等地温泉游产品关注度也很高。温泉度假消费需求旺盛每年11月至次年2月是温泉度假消费需求的旺季。随着气温走低,温泉旅游产品销售进入持续火爆期,预订出游人次从11月中旬开始明显上升,预计将持续至次年3月。业内人士表示,11月至12月,年末“年假清零”等因素影响将明显促使“泡汤”升温。《温泉消费分析》显示,从温泉线路预订人群特征来看,90后、80后、70后、60后预订人次占比分别为22%、25%、19%、26%,主流客群用户年龄层为银发族以及年轻的都市白领。温泉放松解压的特点,让“泡汤”成为了不少快节奏压力下都市白领度假休闲的冬季“常规选项”。此外,80后客群因“上有老、下有小”,预订相关产品时以带孩子或携父母全家出游为主。从全国各城市预订人数看,上海、北京、南京、广州、深圳、杭州、天津、成都、重庆、武汉是温泉游十大客源地,同时,无锡、常州、温州等二三线城市出游人次增速较快。在出游方式选择上,除了跟团、自驾外,高铁网络的日益发达,让不少游客也开始倾向于选择准点准时、安全舒适、成本较低的高铁出行。就广东而言,以前人们泡温泉都集中在珠三角范围内的温泉目的地,但是近年来,乘坐高铁到省外“泡汤”休闲放松的人也越来越多。“滑雪+温泉”成境内热门玩法《温泉消费分析》显示,对于自驾游客而言,“温泉酒店+景点门票”以及“酒店+温泉门票”等组合产品更受欢迎。就具体热门目的地而言,华北方向,北京、天津、张家口等地温泉游热度较高;华东方向,温泉游目的地主要集中在南京、苏州、安吉、杭州、无锡等地的温泉;华南及周边地区方面,广州、珠海、清远、张家界、长沙等目的地人气看涨,温泉旅游预订火爆;西部成都、重庆、丽江、昆明、乐山温泉游热度持续上升,腾冲热海温泉、峨眉山温泉、香海温泉等人气较旺。《温泉消费分析》显示,境内长线温泉游热度也不断升温,预计元旦、春节等节假日将相继迎来出游高峰。与周边温泉游相比,长线温泉游玩法更为多元化,游客泡温泉的同时前往冰雪世界体验滑雪、打雪仗、坐雪橇等冰雪项目成为常态。其中,广东、东部沿海、东北三省等目的地旅游热度指数较高。值得关注的是,西藏虽然当前未能进入热门目的地前十,但受第三轮“冬游西藏·共享地球第三极”优惠活动的利好,一大批景区减免门票,冬游或将助力西藏温泉游持续升温。出境“极光温泉游”人气大增对于计划年末“清假”以及元旦、春节出游的游客而言,出境温泉游也是不错的选择,途牛截至目前的预订数据显示,除了日本、德国、土耳其等温泉知名度较高的国家外,芬兰、冰岛、挪威等地温泉游产品关注度也很高。在游客较青睐的境外温泉(度假区)中,前十处温泉目的地,日本就占了四处,是出境温泉旅游人气最高的国家,北海道更是游客赴日本温泉游的首选目的地。“日本大阪-奈良-京都-富士山-东京8日游”“日本北海道5或6日游”等含有温泉的产品销售火爆。其中,北海道行程中的札幌登别地狱谷,是当地许多著名温泉的水源提供地,也是冬春季前往北海道旅游的必去之处。与此同时,由于近年“极光游”人气大增,逐渐成为冬季和春节旅游市场的“黑马”,“极光+温泉”受到不少年轻人和情侣蜜月人群的追捧,成为新兴的玩法。在极光游热门目的地冰岛,位于雷克雅内斯半岛的蓝湖温泉人气爆棚,“冰岛-芬兰9-10日游”“北欧冰岛+英国+爱尔兰16日游”“冰岛+北欧四国12-15日游”等热销产品中均含有蓝湖温泉行程,前往当地的游客可以在湖里好好地泡个澡,缓解长途飞行的疲惫。途牛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游客个性化需求不断增加的趋势下,温泉作为特色目的地越来越突出互动的娱乐属性,更多产品呈现出主题式、行程定制化等特点。在即将到来的元旦和春节假期,丰富多彩的温泉游热度或较往年继续攀升。南方日报记者 蔡华锋
咸宁,是全省有名的温泉旅游资源大市。可是,一方面拥有丰富的温泉资源,一方面温泉旅游产业发展不尽人意。那么,我市温泉资源究竟有些什么?温泉旅游资源在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这些资源该如何进行保护?为此,记者进行了采访。叫人艳羡的地热资源咸宁是一座宜游宜居的生态休闲旅游城市,享有“中国温泉之城”的美名、“华中第一泉”的美誉和“一城十二泉”的美景。我市温泉资源丰富,6个县(市、区)均有温泉资源,全市目前已探明温泉田有7处,最高水温64.5℃。可开采量、热(电)能、平均温度等各项指标均位于全省首列。据成矿地质条件分析,全市还有一批温泉勘查远景区可提供资源储备。在市地热局负责人陈双银看来,这些都是咸宁发展温泉旅游的良好基础。事实也是如此,连日来,记者走访我市各大温泉酒店及温泉度假村时发现,一进入冬季,温泉温暖舒适的温度以及它特殊的保健疗效吸引着外地游客,不少温泉酒店、温泉度假村人满为患。“十一过后就是泡温泉的旺季,我们酒店汤池一天最多时接待了3000多人。”三江森林国际温泉酒店经理姜超文说。陈双银介绍,咸宁市温泉资源利用历史悠久,早在1400年前的唐代就名声在外,宋朝时“温泉沸波”被列为咸宁八景之一。素有“蒸如坐暖室,从石隙之。沙沸泡起滚滚上,热如釜”,“其水如汤,浴之可愈病”的民间俗语。早期仅用于民间沐浴,20世纪40年代建成温泉疗养基地。“我市条件十分优越,京广铁路、武广高速铁路、G4京港澳高速公路,G56杭瑞高速公路、G45大广高速公路和106、107国道中段等主要干线均经过咸宁,各县市均有高速相通,交通便捷。”陈双银说,全市探明的各温泉田距城区距离不超过10公里,交通极其便利,温泉田就在咸宁城中,共有泉眼、井28口,全国少有。正是因为如此得天独厚的条件,我市于2010年被评为首批“中国温泉之城”。2006年以来,我市逐步建成了三江、碧桂园、温泉谷、通圣太乙、楚天瑶池、嘉鱼山湖温泉和崇阳浪口温泉等一批重点温泉旅游项目和景区,形成了温泉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咸宁市地热资源管理实施办法》、《关于加强城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的通知》、《湖北省温泉旅游服务质量规范》和《咸宁沐浴温泉水质标准》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科学合理地保障了我市温泉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我市连续11年成功举办了中国·湖北咸宁国际温泉文化旅游节,“泡出健康、泡出文化、泡出美丽、泡出时尚”成为人们生活的追求。武汉、长沙、广州、岳阳等大中城市的游客慕名而来。目前,全市共有14家温泉酒店,浪口温泉、山湖温泉、碧桂园凤凰温泉和三江温泉荣获“灵秀湖北最受欢迎十大温泉”的美誉。据统计,去年,我市温泉年接待客为83.77万人次,温泉旅游总收入达1.18亿元。让人惋惜的不温不火然而,温泉旅游作为咸宁的响亮名片,在迅速发展壮大的同时,产品开发模式及产品雷同化现象日趋严重。6月4日,市委书记孟祥伟在调研温泉旅游产业发展情况时强调“温泉是有文化的,有仪式的,万万不可把温泉旅游做成了泡澡洗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成员周洪恩坦言,目前我市温泉资源开发利用存在诸多问题。——资源调查覆盖面窄。全市部分已探明温泉田仍有较大调查潜力,尤其是市城区1500-3000米深范围温泉资源潜力巨大,但未进行过勘查。——开发利用方式粗放。全市温泉资源开发利用项目大部分为旅游、医疗泡澡项目,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消费特点,每年淡季的温泉资源开采量仅为旺季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全市原有14家温泉类酒店,因同质化竞争,大多盈利情况不佳,目前仅存7家。因过度集中开发,月亮湾附近温泉井出现水温下降、水位降低、水质变差、水量减小等问题,在冬季高峰期硫磺味变稀薄,颜色变淡,甚至出现掉泵情况。——温泉品牌和文化推广不够。我市除在2010年印制了以温泉为主题的邮票外,未开展任何温泉相关文化产品的设计、推广工作,对温泉相关历史文化挖掘不深、研究不透、推广不足,导致社会公众对此知之甚少。我市温泉科普工作也存在范围不广、效果不佳问题,富含硫磺的温泉水可以辅助治疗皮肤病以及偏硅酸和锶、锂、氟对人体的心脑血管有很好的软化作用等温泉常识未深入人心。而谈及原因,周洪恩认为,造成温泉资源开发利用不足的原因有很多,对温泉资源稀缺性认识不足、没有科学的供水系统等都是重要影响因素。据了解,部分企业在开发利用温泉资源时,没有配套节水系统和污水处理设施,污水、废水排放体系不健全,导致资源浪费严重,为温泉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留下较大隐患。此外,有的开发商盲目开发且设计理念老化、陈旧,造成温泉酒店软硬件不到位等,导致消费者因体验感差而不买单。令人期待的温泉沸波那么,究竟该如何保护好、利用好温泉资源?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李光认为,建设“中国温泉之城”,打造“中国温泉之都”,必须摸清家底、科学规划、严格管理、挖掘文化,确保我市温泉资源可持续利用。勘查先行,做到资源储量“清晰化”。积极落实《共同推进咸宁市温泉勘查合作协议书》的相关内容,推进二期温泉勘查工作,重点抓好中深部温泉的勘查工作,摸清温泉资源储量、分布情况及水质水温特性,切实避免上部过度开采。规划引领,做到开发利用“多元化”。温泉分布受到地质结构的影响,属于非遍在性的旅游资源,具有稀缺性,因此,应组织编制地热资源保护与利用专项规划,根据温泉资源的水质、水温等差异,构建医疗开发、旅游开发、康养开发、个性化开发、户外研学开发等多元化的温泉资源开发利用格局,避免一窝蜂的搞单一项目。分类施策,做到监督管理“精细化”。重构矿权设置方案,依法依规对已探明的温泉田采矿权进行全面清理,新设矿权按新规划布局要求进行公开招拍挂出让,并按“绿色矿山”要求实施水质、水温、开采量、排放量等指标监控,按有关要求加强对温泉资源税费的征收和使用。鼓励资源综合利用,探索出台配套政策,对温泉资源二次或多次利用适当予以奖补;推广实施温泉资源使用梯级收费,按淡旺季执行不同收费标准,减轻企业淡季经营负担。市委党校副校长张召华认为,随着大量温泉旅游度假区的不断涌现,旅游者不仅仅满足于泡温泉的需求,而且需要体验温泉旅游地的综合性文化。打造温泉旅游这张特色名片,挖掘鄂南特色历史文化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我市每处温泉资源都有一个或几个配套的历史故事,要充分收集整理,并据此项目进行重新规划、设计,着重打造一批高端项目和产品。此外,要积极申报全国温泉文化旅游示范区,全面统筹全市温泉资源开发利用,严控市城区新增温泉开发项目,杜绝“一味求大”开发倾向,并组织开展相关文创产品开发、推广工作,使得温泉康养富有仪式感,加深温泉文化氛围,增强“香城泉都”美誉度和知晓率。(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恬 通讯员 李皓 王拓)
3月2日,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毕绍刚调研温泉创建云南省示范特色小镇工作时强调,要按照特色小镇创建要求,精准对标,建立责任机制,倒排工期,全面加快各项工程建设,确保特色小镇创建全面达标。在温泉街道珍泉村迎宾花海项目施工现场,毕绍刚仔细了解项目建设情况,要求按照特色小镇总体规划做好项目规划建设,打造好文旅景观。在温泉街道龙凤桥、温泉小村,毕绍刚要求加快推进截污管道建设、沿路风貌、村落风貌提升改造。凤山森林公园是安宁温泉创建全省示范特色小镇“十大工程”之一,毕绍刚指出,在保护好森林公园的同时,要做好公园入口处的加固和景观美化,完善基础设施。在随后召开的温泉创建全省示范特色小镇工作专题会上,毕绍刚强调,要精准对标抓创建,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理念和积累的基础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建设。要围绕重要时间节点和关键项目抓创建,加快项目建设,着重抓好民国风商业步行街建设;充分挖掘和展示温泉历史文化元素,提升温泉特色小镇建设软件水平。积极探索有效经营模式,发展壮大公司经营规模,积极参与特色小镇投资经营,提升特色小镇创建效益。精准对标做细做实台账资料。副市长韩富国参加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