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坚持了许久,种下的种子终于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了,才有机会走上保研这条路。没有一点努力是会白白的丢了的,但第一次做保研er的我们,意味着更得有所背负,举旗坚持。支撑我们一直走下去的,不仅是喜爱、擅长、心甘情愿,还有持续的自律、勤奋和一些必备的技巧。今天小招邀请到公共管理学院土地资源管理硕士涂家婷学姐为大家分享她的保研经验,一起学起来!个人信息本科院校:某211大学本科专业:工程管理专业排名:2/73本科科研:课题组1个,大创1项,省刊论文1篇,数学建模论文2篇本科获奖:国家级奖2项,省市级奖7项保研院系:公共管理学院保研专业:土地资源管理一、保研秘诀从普通211到优质985院校,我跨了3个台阶(优质211,普通985,优质985)。从院校排行榜中130名跨专业保送到全国top10的名校,不仅得付出全身心的努力,还必须学会一些技巧来抓住机遇。我的独家秘诀就是以下2点:找到自己的闪光点“闪光点”也可以理解为“核心竞争力”,这对于保研过程中能否争取到夏令营资格、预推免资格、复试资格、导师名额等等都是十分重要的。保研的过程就是群星荟萃,看谁最“闪亮”。有保研资格的学子本身就是各大院校成绩拔尖的那一拨人,能去到哪里也不像高考一样基本上由成绩决定。所以,在保研的紧要关头,如果你的成绩足够优秀,就请认真发掘自己的“闪光点”,给自己的推免材料锦上添花。如果你的成绩不够突出,不是专业的5%或者前三名,又该怎么办呢?也请你摒弃脑子里“我成绩一般,没希望去冲刺名校”“还是等最后有剩下的名额再报名吧” 等等诸如此类的想法,你总会有自己或擅长或热爱的事情,尽力找到你的“闪光点”。万般皆苦,只可自渡。其实不光对于保研来说,我觉得对于考研复试甚至说就业招聘面试,都适用。在保研的准备过程中,我给自己定位了2个“闪光点”:数学功底扎实、逻辑思维在简历、个人陈述、推荐信里都首先突出自己曾经获得过“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国家级和省级奖项,以及多次获得“大学生数学竞赛”省级奖项,加之本科期间所有的数学相关课程成绩都是90+等等事实,足以证实自己的数学功底。创新思维强、勤于实践这一点主要体现在我参与过省级“大创”项目,多次参加创新创业类比赛并且获奖,比如“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和“互联网+”比赛;同时也有自己拿得出手的原创创新创业项目。在塑造个人“闪光点”的时候,实打实的奖项就是最好的事实辅证,能在紧张的氛围中给我增添信心。如果你的亮点不在以上两个方面,别担心,尝试突出自己的英语能力、科研能力等等。只要你能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就有可能在夏令营审核材料、面试、联系导师时成功引起老师的注意,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自己在其他方面的不足。如果你已经获得保研资格,但其他经历确实不够丰富,请一定要抓住一切机会,就赶紧多参加一些学科竞赛、专业竞赛,化知识为筹码,为自己的简历添光添彩。面试是取胜关键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夏令营考核和大部分院校一样,都是“面试+笔试”,其实面试也是很重要的一环。面试即表达。在夏令营/预推免选拔的时候,每位学子都像是黑夜中的星星,引人注目,但却繁多且相似。这时只有优秀的表达能力才能把我们的优点和差异点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关于如何靠面试取胜,我想给大家提2个最重要的tips:不要紧张各位面试老师都是长辈,都是从我们这个年龄走过来的。对于我们本科期间的成就不会有太高的期待。我们只需要把自己的擅长点讲明白就好。记得要时刻保持谦虚的态度,像孩子一般好学。果断 + 诚实面试老师们都是阅学生无数,对于简历内容和我们的回答有几分真实,都是心中有数的。所以我们在准备材料和自我介绍时,可以修饰美化,但绝不可无中生有,夸大其词。在回答问题时,也不要给出模棱两可的圆滑回答。比如,面试时有老师问我“土木学院有一个老师和你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完全吻合,如果他邀请你去,你会去吗?”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保研学子可能都想说话留余地,不明确表态,但我的回答是“如果真是这样,我会去的。”相比而言,我们的果决和真诚才是老师更欣赏的点。二、与华中大的小故事关于择校在选择目标院校之前,各位保研er一定要对自身情况做一个很详细的分析。国内高等院校等级大概可划分为双非、一本、普通211、优质211、普通985、优质985、清华北大。一般来说,保研至少能让保研er在本科院校这个平台上再上一个台阶,而综合能力较突出、无明显短板的同学通常可以跨多个台阶。不同的同学对于保研院校的重视因素通常也不同。可考虑因素有学校综合排名、专业评级、科研资源配备、校园环境、地理位置、食宿条件、学生补助奖励等等。大家可以根据自己重视的因素依次给多所意向院校打分(1-10分)。比如,我在考虑院校时,给华中科技大学的打分情况是:综合来说,华中科技大学是向往优质985院校的学子非常值得一试的学校。关于夏令营我是跨学院跨专业选拔到了华中科技大学的夏令营,从工科跨到文科,没有任何专业知识基础,压力如山洪一般。但每多努力一分就少一分恐惧,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准备专业知识,我就根据专业性质去着重了解当下的社会热点,挖掘自己简历中的亮点,精心准备面试(主要是自我介绍)。在面试时,我特意在自我介绍中表明了自己对未知领域的好奇,以及未来要跨专业跨学院深造的决心,因此整个面试过程老师基本没有提问专业问题,主要针对个人简历和自我介绍来发问。正好我之前对面试有所准备,所以整个面试过程还比较顺利,时间约20分钟。夏令营考核结束之后,可能是自己的面试策略发挥了关键性作用,有老师主动联系我,简单交流了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很开心历经整个夏天,最终走进了华中科技大学。三、给保研学子的寄语保研的路上,交织着各种复杂而美好的味道,哪怕混着泪水和汗水,录取通知书也是香甜的!每个人在准备保研的过程中多多少少都会对过去有感到遗憾的地方,越不肯努力的人便越自怜!从当下行动起来吧,为了让每一个选择都趋于正确,我们只有努力呀!这个夏天,期待与你在华中科技大学相遇!来源:华中科技大学 研小招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 文案丨涂家婷 图片丨涂家婷 网络 编辑丨吴晨 审核丨裴鉴 方晨 刘雨洁
很多地区文理分科的改革即将实施,文理分科在以后很可能成为历史,但在湖南等地区今年的高考依然是要分文、理科进行的,所以文科和理科考生还是有着不同的选择。高考结束,考生们选择哪所城市、哪所大学、什么样的专业,学生发展、道路选择有重要影响。理工科的学生有着理、工、农、林、医、经、管、法、文等等选择,且几乎所有的大学都会选择在理科招生,而文科则有很大区别,一部分大学不会选择在文科招生,且文科专业门类也少得多,所以无论是院校还是专业,理科学生的选择要比文科生的选择多太多。文科生一般专业都是文、史、哲、经、管、法、教育学等,选择面窄,有一部分专业就业率也不高,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文科生哪些专业本科就业难,让家长学生多了解专业选择方面的知识。1.社会学社会学是什么?社会学简单的来说是系统地研究社会行为与人类群体的学科,在很多学科比如历史学、人类学等人文社会学科都需运用社会学方法进行研究,社会学本身也极具价值。但社会学专业就业是知名大坑,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这专业是学啥的,也不知道毕业生从事什么工作。本科毕业生大都只能考公务员、考研、媒体工作和企业社团组织,理想一点的流向智库和市场研究部门,多数是高级社工,我们大多数人也不了解。社会学专门型人才需求小,毕业生往往都会选择转行或者考研深造,想要对口专业几乎不可能,本科生就业极难,向往此专业的学生也是寥寥无几,所以社会学专业也是最冷门的专业之一。2. 哲学哲学是人文科学领域内的基础学科,是一门非常古老的学问,哲学就是学习智慧的学科,学习哲学可以提升智慧,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但这个古老的学科本科生就业率并不太高,主要是公务员、教育或新闻出版行业、然后企业行政文秘等工作,就业面也很窄,就业几乎也不对口。但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若是对哲学专业感兴趣的学生,选择也无妨,对提升自己综合素质也很大帮助,以后读研读博后就业待遇也不错,若是想直接就业或者本科出来就想找到好工作的同学是不推荐的。3.法学法学?很多人想法学不是热门的吗,那么你认为热门就业就一定好,那就错了。法学专业确实是文科中的热门专业,曾一度被人们公认为是捧着“铁饭碗”的好专业,但是随着公、检、法单位人员的饱和、法学毕业生人数暴增等因素,造成法学整体就业状况不理想。而且由于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制度的设立,使得本科生要想成为法官、检察官,必须在毕业后通过国家司法考试,更加造就了法学相关专业的就业难度,所以法学考研也成为了热门,本科生就业愈发困难。选择法学专业一定要慎重,兴趣不足、不能坚持、抗压能力小的学生不推荐报考。4.历史学历史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是对过去事件的研究称谓,从专业对口方面来说,历史学职业需求相对较少,最为人所熟知的就是从事教师工作,或者向历史学研究方向发展。其中历史学本科毕业生大部分从事的是中小学教师、出版编辑、公务员、文化产业等等,极少的本科生能进入科研机构、博物馆、档案馆、高校和出版社。历史学毕业生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会保研、考研,选择继续深造,读研的比例极高,所以普通院校硕士待遇也一般,一般博士才能进入高校任职。当然,历史学并不是像一些人说的无用武之地,现在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历史、热爱历史,文化产业也越来越发达,就业环境也在慢慢改善,加之历史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就业岗位需求比较稳定,学得好的学生也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5. 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虽然心理行为异常和常见精神障碍人数逐年增多,个人极端情绪引发的恶性案(事)件时有发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会越来越多,但是目前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不健全,很多人都不太重视是否心理健康,导致社会就业需求并不多。毕业生一般在政府机构、教育系统以及社区、医院等机构从事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心理测评、人力资源管理等工作,还有一般心理咨询师独立执业前,会有三到五年的时间收入比较低,很多人坚持不住,就会转型做职业规划师、用户体验、教育机构等,和大部分文史哲专业一样,心理学专业读研之后薪酬待遇才稍有改善,本科生毕业生待遇很一般般。当然不是说就业好的专业就好,还要看自己合不合适,也不能觉得某个专业自己喜欢、容易就业就盲目选择,还要考虑自己的水平,是否适合这个行业。要提前了解所学专业和就业行情,在选择专业之前衡量下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尽可能选择自己擅长并喜欢的,而不是只选择自己喜欢的。此外,还要对自己想报考的专业做一个了解,看所学课程自己是否感兴趣,毕业后的工作一般都是怎样的?避免盲目选择。
2019年,全国高考人数超过千万,考研的的人数也大涨52万,达到了290万,不管哪一个层次上的学历竞争,都越来越激烈。在当下的就业情况下,读研深造是相当一部分同学的选择,而保研无疑是相对最为轻松的一种方式。目前暑假已过一半,高校的保研夏令营正开展得如火如荼,幸运的同学,在夏令营结束之后就可能获得心仪学校的预录取资格,只待九月开学,拿到学校的保研资格,就可以顺利被录取。保研的硬性要求和隐性要求除了通过学校夏令营考核,要获得保研资格还有哪些具体要求呢?几项硬性要求,一是成绩优秀,达到学校要求的保研最低线;二是部分学校会要求英语成绩,比如英语六级425分以上;三是没有违规违纪行为。再看一些隐性条件,其实也可以概括为一句话,综合素质,主要包含科研能力,竞赛加分,获奖情况,参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担任班委等方面的加分项。这些每个学校的规定不尽相同,有的甚至不作为参考,作为参考,这些因素所占的比例也不完全一致。影响保研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成绩和排名不管按照何种比例计算,所有学校保研最重要,最基础的一定是学习成绩。但是影响保研结果的,则可能是专业排名,因为保研的名额都是有限的,有的同学即便能达到学校要求的最低保研分数线,也要面临排序的问题。究竟哪一个更重要呢?不同学校可能有不同规定,有的单看学习成绩,也有会按照学习成绩和其他综合素质各占多少比例,重新计算后再排名。而成绩有的学校是参考学生的GPA(绩点),也有的还参考加权平均分。以我所在的学校为例,学校制定保研的大原则,大方向,具体保研规则由学院制定和实施,不同学院之间的规则都不完全一致。绩点是最为重要参考因素,也是门槛绩点反映的其实就是学生的学习成绩,但又不完全按照各科分数平均,核心课程成绩优秀的往往绩点更高(因为学分更高,即便参考加权平均分也是如此)。学校规定GPA在2.5(最高4.3)以上,无不及格课程的同学具有申请保研的资格,也就是说,这是入门成绩。即便是还要参考其他因素,GPA的比重也是最大的。能否获得保研资格得看专业排名其实可以看出,申请保研的门槛线是非常低的,但是保研的名额一般没有那么多,达到基本条件,申请保研的同学往往会大幅超过保研名额,最后保研的成绩必然会远高于最低门槛线,达到3.5甚至更高,这时候实际上就需要按照专业排名从高往低依次录取。所以说决定是否能获得保研资格的最重要的因素,还是专业的排名。录取时接收学校对绩点和专业排名都会参考现在保研都是双向选择,上面说的主要是推免学校的操作方式,但录取还要看接收学校的意见。一般情况下,接收学校会要学生的成绩单和专业排名两个数据,因为只有两个数据相对照才能更好地发现学生成绩得含金量,并不是简单的看分高分低,因为不同学校的计算规则都是不一样的,这时候专业排名往往会更被看重。其他特殊保研的方式当然除了上述因素,部分学校还有一些其他的方式可以获得保研的资格:一是本科毕业留校担任辅导员,在学校工作两年后可以获得保研的资格;二是支教保研,即按照学校要求,但偏远地区的地方支教一年,回校后也可获得保研资格;三是科研能力和成绩十分突出,获得两位以上的教授推荐,也可能获得保送的资格。但这三种方式都要经过学校的层层选拔,并不容易。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 周小平 通讯员 陈慧琳 张明阳 受访者供图重庆大学博雅学院2016级本科生潘偲毓,用“行走的优秀指南”形容她,一点都不为过。在学业上,绩点排名专业第一;获得7项国家级、校级奖学金,以及13项国家级、校级竞赛奖项,目前已成功保研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而课余,非外语专业的她又摇身一变,成为“翻译达人”,获得全国翻译专业资格二级(CATTI-2)证书;曾协助重庆大学高研院何祥迪老师翻译《帕墨尼德,柏拉图与凡人哲学》一书,还担任北京大学法治研究中心下属“法意读书”公众号编译组成员,为公众号翻译多篇外刊文章。四年大学生活背后,有一份专属于潘偲毓的“独家养成计划”。▲潘偲毓因摇滚乐爱上翻译很多人会把兴趣爱好与专业学习割裂开来,与他人不同的是,潘偲毓却在这两者之间搭了一座桥。因为对摇滚乐感兴趣,潘偲毓便去翻译自己喜欢的外国摇滚乐队的访谈实录,还翻译过3本摇滚乐队传记的选段。“翻译的过程其实非常有趣,向读者分享自己翻译的这些作品本身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正是由于不断的翻译过程,使她沉浸在英语的语境之中,学习英语写作方式,积累了更多的经验,不仅进一步培养了她的爱好,也帮助她斩获众多国家级英语翻译比赛的大奖。从2010年开始爱上看足球赛,迄今已有整整10年,潘偲毓可谓是一个资深球迷了。对她来说,看球赛不仅仅是体验激烈的比赛带来的刺激,更能从这种竞技体育中受到鼓舞。“看球赛能给我带来精神上的鼓励,我也非常喜欢去了解球员奋斗的过程。”潘偲毓将竞技体育拼搏不服输的精神带到了自己的专业学习中。大一申请国创项目却因失败而告终,然而这次打击并没有让她退缩。她从失败中汲取教训,总结经验,为下一次申请项目蓄力。对潘偲毓而言,一次又一次的挑战就像是她的赛场,而她就是这个赛场上最优秀的运动员。▲参加北大国际法学院夏令营在新领域发现另一个自己在新的领域发现自己的另一种可能,这是潘偲毓在翻译工作中的重要收获。从2018年至今,她担任北京大学法制研究中心下属“法意读书”公众号编译组成员,翻译了多篇刊载于《国家评论》等杂志的法学类文章。谈到翻译,她便滔滔不绝:“法意是北京大学所设置的一个公众号,会分享一些与政治、经济、法律有关的外刊文章,翻译能让我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提供了更多的认知视角。”在新的领域发现自己的另一种可能,这是潘偲毓在翻译工作中的重要收获。从2018年至今,她担任北京大学法制研究中心下属“法意读书”公众号编译组成员,翻译了多篇刊载于《国家评论》等杂志的法学类文章。谈到翻译,她便滔滔不绝:“法意是北京大学所设置的一个公众号,会分享一些与政治、经济、法律有关的外刊文章,翻译能让我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提供了更多的认知视角。”也是在日积月累的编译工作中,她接触了许多法学类知识,便有意识地去阅读法学类书籍,此时,她发现法学是一门能激发自己的兴趣和热情,并为之投入更多精力的专业。“然而,与法学类专业同学相比,我的专业知识较为薄弱。”发现了自己的问题之后,潘偲毓从未放弃,一步步筹备着自己的未来,最终成功保研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同学们都赞叹:跨专业保研是真大佬。▲参加重庆大学中澳学生论坛学霸的养成秘诀除了兴趣与热爱,大量的阅读和严格的自律是潘偲毓的大学生活常态。博雅学院课程较多,非常重视阅读和写作。在她看来,这些阅读任务不仅仅是获取知识,更是为了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自我从文本当中提取、归纳信息的能力。在阅读中有意识地学习作者的行文思路,提取关键信息。英国作家萨克雷的《巴里林登》于潘偲毓而言具有特殊意义,她说,在国创项目以及大三的学年论文中,她都以这本书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在每一次阅读中都会抽丝剥茧。“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一本书,是一个很有趣的过程。阅读大量课外文献,对文本进行更加深刻研究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吸纳新知识的能力”。与其他学院不同,博雅学院的培养模式是,在大学前两年注重文科基础训练,不划分专业,这就需要自己在基础学习上投入更多精力。“我认为,在初步明确自己的目标后,制定好学习规划是非常重要的。”日常学习外,潘偲毓通常会在网上查找资料,充分利用周末和假期的时间构建起学科的知识体系。大二暑假,潘偲毓赴加州大学欧文分校,进行为期六周的暑期交换学习。这段经历也帮她成功“治好”了拖延症。“当时在国外学习时,如果没有按时提交作业,老师会毫不留情地给你零分,正是在这种紧迫感的驱使之下,我们都会及时完成作业。”在这次交换中潘偲毓选修的两门四学分课程也分别取得了96分和93分的优异成绩。而对于如何打败“拖延症”,她的建议是要注意保持学科平衡,不能对自己不感兴趣的学科就卡着时间点草草完成作业,这样带来的结果只会是恶性循环。“不管是在博雅还是生活中,兴趣是很重要的东西,但也需要用合乎规范的方式表达出来,光有情怀只是空谈,需要与现实相结合才能获得成功。”这是学霸的养成秘诀,也是潘偲毓坚毅的自我选择。
北京街头,林子涵上班路上的一次偶遇。/受访者供图前段时间,清华新闻本科的调整,再次将新闻“有学”or“无学”的经典掐架演绎出了新巅峰。但这些争论,最终还是会落在真正进入新传专业的年轻人身上,由一个个具体的人来承担。我和10位“当事人”聊了聊他们的学业、工作,以及新传这个选择给他们带来的种种。轻松的好日子到头了。李曼还记得毕业时,离校期限越近,这个念头在她心里就悬得越重。早在大三下学期,李曼身边新闻专业的同学已经开始各自飞。在这个更注重实践性的专业里,飞往反方向的人反而数量不少:排名靠前的学霸无一例外地递交保研申请、投身全国各地的保研夏令营;还有一些同学开始不见踪影,起早贪黑浩浩荡荡地占据图书馆,成为考研大军的一员。李曼其实有些纳闷,在她就读的偏理工科大学,外院一直对新闻院的养老生活投以羡慕的眼光——专业课不多,有的学期甚至一周总共三四节课;考试也少,年年喜提全校最早放假排行榜第一。有次期末周的晚上,李曼和室友打开小音箱放在地上,享受一场考试结束后的惬意。结果被楼下背书的法学院女生找上门投诉,你们不用学习,我们还要啊!当然,忙与闲是相对的。有人修双学位忙得脚不沾地,也有人安安逸逸地在新闻院度过了四年。进入大学,修行靠个人固然没错,但李曼觉得这样的教学设置也未必没有错。采写编评等核心技能可以让学生进入媒体的大门,却无法让他们在某一专业领域立足深耕;而教她如何做报道的老师,甚至有人的传媒实践经验为零。换句话说,新闻专业课程本来就少的可怜,四年都填不满,而且更重在自己去实践,怎么还有这么多人想把纸上谈兵的时间线拉长到六七年?李曼这么想的前提,是新闻专业学生毕业后会进入媒体行业工作。但现实中的前提,是已经没有多少人把进入媒体看作是必要的出路了。01与选择新闻学的李曼不同,室友林子涵在经历大一的新闻传播大类的学习后,大二去了广播电视学那一分支。在分岔口面前,选择广电这条路,她考量得不复杂也不纠结。多懂一门技术,在求职市场就多了一条活路。理想状态下,学广电技能干广电也能干新闻,而选择新闻只能在一条路上死磕。相比之下,前者的机会成本损失更小。某种程度上,也是因为她觉得新闻专业本身能学到的东西有限。地铁一号线,占据了林子涵大多的北漂时间。/受访者供图杨林宇则是通过提升学历、继续读新闻硕士来寻找出路。研究生多出来的时间,一方面能成为就业缓冲期,一方面能让他更明确是否要进入传媒行业。对这一专业动摇想法的产生,源自于他大三时的媒体实习经历。在此之前,杨林宇确信本科课堂中老师所说的“新闻有学”,比如新闻采访写作需遵循相关伦理规范、拍摄剪辑也需掌握专业技巧知识,因为想当记者,他把新闻专业填在了自己的高考第一志愿。在媒体摸爬滚打了一番后,他越来越觉得谓之“新闻专业主义”的东西并非不可替代项。这些知识不是不需要,而是即便对于如文学、经济学、法学等专业的同学而言,掌握它们也并不困难。杨林宇觉得自己所缺乏的不可替代项,其实是新闻之外的专业能力——如果自己专业能做的工作,别人不仅也能做还能做得更好,那我又算什么?如今在一家游戏公司做营销的徐昆,将自己能拿下offer的功劳一半归结为新闻专业教给他的技能,一半归结为大学时期坚持不懈和室友打游戏。徐昆先从新媒体运营实习做起,从难度上来看,这在游戏行业是相对容易的起步。容易也意味着边缘,熟悉业务后,徐昆向hr沟通申请进入营销策划组并转正成功,工作也从外围写公众号变成进入内部参与游戏传播。前段时间,徐昆招实习生时遇到了正在读研的本科同系学姐来面试。聊过之后,他觉得学姐的思维谈吐、新闻专业知识都很优秀,但这位应聘者最终没拿到offer。一是实习岗位急招,学姐不能立即到岗;更重要的原因是对方并不了解游戏,1都没有,后面的0再多也无意义。这次经历也让徐昆越来越意识到,更能捞自己一把的其实是大学生活的后一半。笔头再妙创意再巧但不够专,仍可能无门可进。02以为选择了一条更实用的路的林子涵,也是在大三实习之后,发现这个方向并不适合自己。在一档综艺节目里的实习,让她对广电工作的理解从课堂学的宽泛的剪片、制作节目,具象到策划、选题、拍摄、啥都干、循环往复、熬夜、榨干这些关键词。未来是未知的,但那时的林子涵隐约看到自己30岁一定会在这一行中途离场,在确认自己还没有强烈的喜欢来对抗这个结局后,她觉得还不如不要开始。租住在离公司大概半小时地铁路程的地方,算是一个幸福的北漂了吧。/受访者供图24岁的林子涵,现在又陷入了似曾相识的迷思。上个月,她辞职了,成为蜗居五环外的一名待业北漂。林子涵刚离开的广告策划岗,是她在第二份实习通过转正拿下的机会。在原本就不容易的毕业求职季,在当时没有其他更好机缘的情况下,这份工作算是相对合适的选择。但停靠于此,林子涵给自己设置的期限是一两年。别人看起来光鲜亮丽的广告行业,在她看来也是一条看得到头的路,先是给客户爸爸写广告文案,再到面对面和客户爸爸谈项目谈价钱。然后,又会触碰到那个关于30岁的问题。喜欢且擅长是解锁的钥匙,但林子涵觉得自己拥有的不是这把,或者说还没找到。离职是一早就被写入了计划的事,近期公司效益下滑、变相降薪不过小小地推了她一把,提醒她不需要继续苟着浪费时间了。第一次看到杰伦本周,这个时候的子涵觉得工作赚钱很幸福。/受访者供图研二在读的杨林宇,从上周开始暂时落脚深圳,开始新的实习生活。新传读研的两年 ,将他先前对进入传媒行业的摇摆变为坚定不去。现在,他不会特别将目光放在媒体圈,而是多向外看看其他行业。今年找实习时,杨林宇把性格、喜好放在首要参考项,新传专业知识则是附加项。专业技能只是一种补充,总会有用武之地。这一次,他投了很多如HR、行政、秘书这些与记者编辑相隔并不近的职能类岗位。最终进入部门秘书岗实习,他不觉得是对自己学了六年的专业知识的浪费。不尝试一下,怎么会知道做这些工作不比在媒体更开心、更擅长呢。新的实习生活,是杨林宇寻找未来职业规划的新起点。/受访者供图03不管是毕业还是就业,2020届学生都过得不太容易。大四的杨衡庆幸在秋招时逼了自己一把,去年底前后奔波三个月,拿到了一两个相对满意的offer。他先向腾讯和恒大投简历,前者把他刷了,后者给了面试机会。还尝试投快手、4399和字节跳动,后来也不了了之。中途碰上深圳一个公务员特招岗,要先通过五轮面试加一次写作测试,才能取得笔试资格,他止步于笔试环节。杨衡最初目标是互联网大厂,最终进入了一家房地产公司,很显然,他从一开始就没把媒体纳入求职选项。原因也很简单,恰饭要紧。在中国薪酬网发布的一份2018年国内大学毕业生薪酬排行中,根据对近百所高校2017届、2015届、2013届共两百万余本科毕业生的调研,新闻学专业喜提月薪倒数top20,居于三四千不等的水平。尽管杨恒很大概率能在一线城市拿到平均之上的薪资,但它在一线城市的消费面前也完全不值一提。事实上,无论输出抑或收入,记者的黄金时代似乎已经一去不复返。刚进入报社工作时,陆珂也被吃不饱饭的薪资劝退过,但更劝退他的,是这个圈子让新加入的年轻人看不到有希望的未来。从媒体离开的陆珂,选择在一个新城市落脚。/受访者供图圈子早已拥挤不堪,以至于本科生就能做好的工作,非得把学历门槛提高到硕士;同样在一家媒体,有人喝茶看报无所事事,有人天天996忙到昏厥单身成顽疾,收入与努力却不成正比。陆珂在毕业后的第一年就决定要辞职转行,和很多人转向互联网、房地产的宣传或营销岗不同,他从头开始自学法学、脱产半年准备并通过了法考,再进入律所成为一名实习律师。身边有朋友说,陆珂现在是真正的转行成功人士了,毕竟,法考可不是一般人说拿下就拿下的。当事人却不觉得有多了不起。别人很轻易地以为律师是一个很厉害的职业,但大街上起薪两三千的卑微实习律师也一抓一大把,后浪之后还有更多后浪。转行这件事,既是主动选择,但谁又能说我不是被逼无奈?这才是陆珂最真实的想法。陆珂在律所,度过一个加班的周末。/受访者供图04毕业去报社做记者的新传学生,越来越成为一个稀有且另类的存在,任海就是其中之一。他粗略算了算,三年前毕业时同级同系大概200多人,一半升学,一半就业,在就业党的大群里,任海进了一个媒体小群,包括去纸媒电台电视台的小伙伴,群里最后一共是5个人。任海的第一份工作,是一家规模庞大的报业集团的采编记者。其实,这也不算他求职的第一志愿。考研失败、错过秋招、春招补漏尝试互联网公司屡屡碰壁,一定是有特别的缘分,让他最后通过了一个三重笔试面试、筛人堪比名校考研的校招,在纸媒靠了岸。任海有时会谦虚地想,或许是他那一届校招的男女比例过于失衡,于是性别给他增加了不少筹码,因为身边同竞争的不乏学历更高、专业更对口的女生,而最终和他一起拿了offer的却有好些个专业完全不对口、也没有媒体实习经历的男生。想不明白的事才刚开了个头儿。想做一名记者,是因为高中读了《南方周末》,大学志愿便填了新闻传播,任海觉得自己算是怀着某些理想进入这个行业的。在单位的一角,任海可以望见这样的广州塔。/受访者供图但在大报里做记者,和当年读报想象的记者,越来越不像同一种角色。第一年的见习期,任海基本跟着老记者跑经济线,那时的日子挺轻松,老师多少会给新人一些活儿,让他过得不太累,也不至于饿着自己。而根据万物守恒定律,任海觉得自己那时算有进步,但进步得很慢。想获得实质上的进步,更多还得靠自己。毕竟,资深记者也有自己的工作,分配工作时也有取舍,比如,政经是经验丰富的记者不会轻易放掉的线。一般情况下,只要和政府维护好日常关系,不需劳神跑腿太多,政经通稿和kpi就能到手了。被分配到更需自主联系、自给自足的财经线,对任海来说其实是件好事。第二年,他开始顺着财经这条路摸索,涉足的领域从电信运营商到3C产品再到电子消费,他也从非经济学出身的不自信到慢慢熟悉了些门道。友邻们。/受访者供图新闻之外的能力得到提升,但任海对自己生产的新闻感到怀疑。如果把报纸看做传声的角色,在信息爆炸的当下,几乎各个政府机关都有自己的媒体公众号,他们自行发布的内容也更快更直接。新闻媒体复制粘贴整合再发布,顶多是个消息二贩子,真有存在的必要吗?任海还和身边朋友开玩笑说,但凡政府部门招到了多少有点新闻素养的人,能把通稿改得稍微人话一些,那些跑通稿的记者,估计就没饭可恰了。内容本身也很难做到点子上。在这样一家新闻机构里,无论是拍人马屁还是做批评,都挺别扭的。读者想要看新闻或政策的解读,完全可以直行前往各领域专家的公众号,他们比记者更专业;即便有能力想表达,层层审核机制告诉你,你身处在官方媒体,你不是一个可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的自媒体人。没办法给别人提供有价值增量的信息,这让任海感到绝望,加上后来传统媒体学新媒体把阅读量纳入记者的kpi,除了日常采写,任海还多了一项工作,到朋友圈求爷爷告奶奶点阅在看转发三连。更心累的是,身边还有焦虑的同事被逼去某宝刷量,又带来一轮阅读通货膨胀和kpi上涨。第三年,任海离开这份报纸,跳槽去了一家财经媒体。05相比任海,毕业后进入新媒体的李曼,从入行起就过着被阅读数支配的生活。这是一份听起来似乎很朝阳的行业,领英中国数据显示,在过去五年中,新媒体运营是中国增长最快的新兴职业。成为这股新兴浪潮中的一员后,她发现,这大概是全网最不挑人的工种。想入门并不难,即便没专门学过传媒,你总会写点字吧?就算连做文案也还不太熟悉,你总会上网吧?ok,会上网,是什么专业没关系,你都可以来试试。李曼不觉得自己每天输出的内容能称作新闻,她更像一个搬运兼加工工人,每天思索着如何将各大冲浪平台的热点和材料碎片,煞有介事地整合成另一种碎片,短暂地挑逗人们的情绪,捕捉一阵点击量。从本质上看,这份网上冲浪的工作,和当年在工厂做个女工,好像也没有多大区别。只不过女工的目标可能是10万产量,李曼的kpi则是10w+流量。看到一个对小编的形容,“千辛万苦取了一个自己也想作呕的标题党,像站街一般等着阅读量蜂拥而来”,李曼感觉有被冒犯到,也有被扎心到。当代新媒体小编每日迷思↑冲一年的浪,和冲两三年的浪也没有多大区别。月薪5万新媒体成长经历的知乎答案拉到底是一个卖课链接,大多数人不过从22岁的小编熬成了25岁的小编。李曼身边的小编伙伴们来来去去,有人从只是从A媒体跳到B媒体,有人短暂地出了一会儿坑,绕一圈又悄悄回到新媒体。没有找到一技之长的人,到头多是回到原地。暂且脱离了上一片苦海的任海,有点不明白为什么很多人即便也才入行两三年,就开始说自己跳不动了。他刚进第一家大报时,和同事打了一个赌,两年之后仍留下来的人不会超过一半。一晃三年过去,任海赌输了,百分之六七十的人都没走。毕竟,比跳出去更让人迷惘的,还有该跳去哪里,能跳去那里吗?北京的蓝天治愈了子涵很多个上班的早晨。/受访者供图林子涵待业快一个月,李曼发微信督促她赶紧找下家、想未来打算、定个结束待业的截止日期,对方支支吾吾,说正在找工作了、可能会读研吧、不一定要留在北京……“正在找工作,找的是什么类型的岗位?”“想考研,确定专业了吗?”“不继续北漂,你要去什么城市?”李曼一口恨铁不成钢的语气。林子涵反问她,你未来的打算还是一直做公号吗?这回,轮到李曼支支吾吾了。(*文章受访者均为化名)
2020年高考基本落下帷幕,而2021年考研保研也风风火火地开始了。不少莘莘学子拿到了名牌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个个喜气洋洋。不过也有不少考生为了名校,选择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比如选择了化学,生物,环境,材料等这类著名的天坑专业。很多人现在天天关注各类就业信息,专业信息,也知道四大天坑不好玩,纷纷问如何转专业,说实话,大学转专业是很困难的,比你高考考大学要难一万倍。如果自由放开转专业,那么清华北大绝大部分都是学金融、学计算机的。当然也有很多人去学其他专业。可以说考研是你换专业的最佳机会。基本上所有的专业,你都可以任意选择。比如你本科学哲学的,想学物理学,想学数学,让你觉得自己水平够,可以大胆报考数学系物理系的研究生,只要你通过初试又复试比较优秀就没有问题,因为这些专业对本科没有任何限制。因为你本科是学数学物理的,你想考所有的理工科专业都是没问题的。不过有几个专业是不允许跨专业考研的,更不可能跨专业保研。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所谓医学专业千千万,只有口腔和临床才是真金不怕火炼。这俩专业保研考研必须本科(专科)是本专业毕业的,否则没有资格报考。比如你想考研临床医学,你本科必须是临床医学,其他任何专业都不行,包括口腔,基础医学,护理学,所有文科理科工科。同样,你想考口腔医学,你本科必须学口腔医学,其他临床医学,基础医学,护理学等所有专业都不行。你就是北大基础医学、北大护理学,也没有资格报考二本院校的临床医学研究生,不是考上考不上的问题,是根本没有资格报考。就是有的高校对你网开一面,但是没有资格考医师资格证,照样当不了医生。所以想当医生的朋友,本科一定选择好专业啊。另外还有一个专业是法学。如果你想从事法律工作,你本科就要学法学,考研考法学硕士,如果你本科不是法学,你不能考法学硕士,只能考法律硕士。法律硕士含金量不入法学硕士。想有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必须本科是学法学,或者是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当选本科不是学法律的,想从事法律相关工作,还可以考法律硕士,如果本科不是学临床医学院,口腔医学,想从事医学工作,考研成为不可能(只有一个可能:清北+华东五校理工科本科毕业生推免协和八年制,或者上海交通大学推免4+4,难度极大,所以不说了)老铁们,看了文章是否有感觉?真想学医的,考研是不行的,赶紧回去复读吧。
近些年来,大学生“就业”成了老大难问题。相对理科生专业的灵活适应能力,文科就业就相对狭窄受限制,但是文科生选好了专业,收入也是很高的,待遇也不会低于理科生:一、对外汉语国际对外汉语教师已成为中国教育培训行业最紧缺人才,缺口高达30、40万,工作1-3年后平均年薪可超10万,优秀的国际对外汉语教师年薪甚至可达20万。并有更多国外就业机会!二、汉语言文学公务员考试和事业单位考试也会有大量岗位招聘汉语言文学专业:文秘管理,综合管理,办公室工作,乡镇机关。原因很简单,每个单位都要有办公室,办公室就是负责收发文件和起草文件,资料归档。还可以去外国进入孔子学院,教外国人汉语。当然前提必须拿到国际汉语教师证。一般有两种方式可以出国,一种方式是通过国家汉办,还有一种方式是通过华侨办 。同时对英语要求比较熟练,普通话达到二级。三、新闻学随着技术的发展,媒介多样化以及融媒体的发展,新型媒体平台其实是一个更不错的选择。比如说字节跳动(抖音、今日头条),大的微信公众号平台,一些工作室、创意热店等。这种平台工作起来优点就是自由度高、创作氛围很好,并且工作起来会有热情,工资也会稍微高一些。但是缺点就是压力比较大,加班熬夜肯定是家常便饭,大家要做好“肝”的准备啦。四、法学法学本科大致有三个方向:升学、工作和其他。升学么,可以保研、考研、出国或者参加某项专门的培训;工作,基于学科特色,可以全三机关或者考公务员,都比较适合的。五、英语如果你就是一个一般本科毕业,那么就去自己的城市的小学中学当个英语教师,如果继续考研读博,那么可以留在高校当老师。进外企。此外,英语专业是外企的对口专业,可以从事翻译和国际贸易职务,月薪也很好,还能经常出国,进国有企业和大中型民办企业。
在志愿填报中,很多文科家长和孩子都会将金融、会计和小语种作为第一选择,坚定的支持根据孩子的兴趣来选专业的家长非常少。我很理解这种选择背后的逻辑——读书是为了毕业后找到一份好工作,而好工作的首要标准就是有着较高的收入,其次是稳定,毕竟高收入加上稳定性才能持续地保证生活质量。但大多数文科专业并不能像工科专业那样“专业对口”——在学习中掌握一技之能,然后靠技能找到一份契合自己的工作,比如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会去国家电网;车辆工程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会去大众、通用等汽车公司等等。然而,抱着“靠技能吃饭”的想法,家长会千方百计地在众多文科专业中筛选出“应用技能性”专业,其中,金融、会计、小语种和前些年很火爆的法律专业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这种专业,学习的知识其实就是一项直接可以应用在工作中的技能。并且在学生的就业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出这种逻辑的延续:教师,知识的“搬运工”,即将自己学到的知识通过表达传递给学生;银行职员,将所学的金融知识应用到工作中;会计师,和数字报表打交道,算账、总结、评估和预测;翻译,依靠语言之间的转换技能工作。也正因此,如果一个学生进入了哲学、民俗学、宗教学、社会学、国际政治等等专业,家长会变得非常迷茫:“我的天,这专业以后能找什么工作,只能留在大学当老师或者考公务员了吧!”——家长的思维依然是想法设法寻找一份工作能够直接使用学生所学的知识,比如在大学当哲学老师,即上述所说的知识的“搬运工”;考公务员,一方面是因为看名字(社会学、国际政治)好像和国家政府有关,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在很多家长眼里公务员包容性很强,不需要专业技能,还是像平时考试一样,各凭本事(公平竞争的前提下),看谁掌握的知识牢固,看谁试卷得分高,谁就能成为公务员。因为这种想法,很多文科生家长在专业选择多样性上羡慕理科生,也时刻担心着自己的孩子如果被调剂到“哲学”这种专业,孩子的未来该怎么办。当然,这不是对专业的歧视和偏见,这只是在“技能-就业”的思维导向中出现的必然结果。另外,很多人批评和抱怨这种以就业为导向的目的性太强,容易压抑孩子的兴趣爱好,我们应该支持孩子的多样性发展。但面对“填饱肚子活下去”的现实,为了孩子未来有个好生活,家长和孩子不得不委曲求全,这看上去也并没有错,谁让现实那么残酷呢?那事实真的是这样无解吗?当然不是!对于全世界绝大多数人来说,就业是无法避免的事情,每个人都要就业,即使是在大学当老师,这也是一种就业(博士就已经不是学生了,而是职业)。所以就业导向理所当然,不存在目的性太强的说法。那问题到底出在哪呢?其实这些批评和抱怨的人和这些爱护孩子的家长一样,都犯了一个错误,就是把“技能-就业”导向直接等价为就业导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位学院院长在2016年的高校高中教育发展论坛上阐述了北航注重在品格、知识和能力上培养学生,这带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简单来说,知识方面指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到的专业内容;品格方面指学生在校期间形成的坚忍不拔、正直善良、负责任有担当等优秀品质;能力方面指学生在校期间培养起来的全局把控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领导能力和团队能力等。这三个方面如果延伸到就业层次,虽然三者之间有重叠部分,并不能完全独立,但也会形成三种就业导向:以知识主导的“技能-就业”导向;以能力主导的“能力-就业”导向;以品格为主导的“品格-就业”导向。我们发现工科学生更加偏向于“技能-就业”导向,正如上述提到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车辆工程等专业;而大多数人却把“技能-就业”视为就业领域的唯一方法,所以家长在文科专业中,也要拼命挖掘技能型专业;同时,很多人在批评就业导向目的性太强。这都是因为他们忽视了“能力-就业”和“品格-就业”,而这两种导向,尤其是“能力-就业”是目前世界上最优秀、最先进的公司最为看重的方式(“品格-就业”大多时候作为另外两种就业导向的基础,当然也有以它为导向的行业,比如NGO组织或者志愿者等)。不得不感慨一句, “真是当局者清,旁观者迷啊”!文科:能力>技能而文科学生如果以“能力-就业”导向为主,你将发现整个世界会豁然开朗。对于大多数文科生来说,这是一种宿命,同时也是一种恩赐,因为我们无法做到“技能-就业”,所以我们只能尝试“能力-就业”;也正因为我们无法做到“技能-就业”,所以我们不会故步自封,而是选择背水一战,突破自我。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曾说:如果一个学生从耶鲁大学毕业后,居然拥有了某种很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这是耶鲁教育最大的失败。他认为教育的本质是不教知识和技能却能让人胜任任何学科和职业,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是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意愿,在大学毕业后才需要去学习和掌握的东西,那不是大学教育的任务。这或许不太现实,或许有些心灵鸡汤的味道,但却很像文科生的谶言(对于文科生来说,专业学习更多时候是通识教育,改变的是思维习惯和看问题的视角,无法具体到实际工作中)。接下来我用最真实的大学情况和几个例子作为佐证。大学生活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狭窄,它并不像高中那样,跟着老师学习,然后休息,然后继续学习。在大学里,认认真真学习专业知识虽然很重要,但即便你专业成绩第一,毕业之后也并不一定是拿到公司offer最多,薪资待遇最好的那个学生。这不是打击大家,而是告诉大家大学生活以及未来的多样性——没有最好,只有适合与不适合,喜欢与不喜欢。即使你是学汉语言文学的学生,如果你愿意,你也可以用自己大把的课余时间去学习会计知识,考个CPA(注册会计师)证书,毕业后也可以从事会计工作;如果你是学习心理学或社会学等专业的学生,同时又热爱电子游戏,那么你同样可以进入到游戏公司的研发领域——对于用户的调查和了解,游戏行业(诸如暴雪、Rockstar Games、拳头和网易游戏等等)是世界上所有行业中最为活跃、资金和精力投入最多的行业。如果你学习社会工作专业,在内陆地区,甚至沿海很多地区都无法施展作为,但是你到了北京、上海、厦门、广州、港澳等地区,你会发现那里会有很多志同道合的的朋友(门槛低,发展几年,你就是领袖)。全球最大的日用品公司宝洁公司(P&G)在招聘毕业生时,很多时候不是所谓的“宝洁八大问”,也不是要求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是从各个方面了解你的leadership(领导能力),并且刚入职就可能让你独立处理几百万的项目。福大与CVTE福大社会学保研消费社会下的销售行业很多时候,即使是工科的学生也不能做到工作后就可以把在学校学习的知识马上学以致用,工作需要的技能往往是工作前三个月或者入职第一年所学习的内容,和大学知识关联不大。而对于文科生来说更是这样,选择范围的大小取决于你的能力——快速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表达能力、领导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能否得到提升,以及你的规划——城市选择和是否继续深造等——能否与就业相匹配。最后,“技能-就业”与“能力-就业”没有好坏之分,也不是完全独立,写这篇文章是想让家长和学生意识到大学和就业的真实情况,单纯地纠结于专业选择问题并没有意义,对于文科生(理科生也适用)来说,进入大学后,能力的锻炼、技能的主动学习和合理的规划将更加重要。真正的人生考验从来不是高考,真正的考场从来不在学校。
保研重要的是看成绩还是专业排名?其实我想说肯定是要看绩点的,也要看专业排名,最重要的我觉得还是专业排名。现在大学生人数越来你越多,考研成为绝大多数大学生的选择,不过我想说的是,未来考研会越来越难,未来重点大学的研究生主流将会是保研,留给考研的名额会越来越少。未来保研成为名牌大学的主流录取方式,我推测十年后,985重点大学基本上会堵死所有非211的考研路,因此保研将成为未来考研的最佳选择方式。什么是保研?保研学名叫免试推荐,就是获得学校的免试推荐资格,然后就可以自己去找学校了。对于保研,教育部是有严格规定的,教育部规定985保研比例在15%,211院校是10%,其他普通院校不高于5%。而实际保研情况已经严重超出了教育部的规定。清华北大保研比例超过60%,一般985保研比例保持在20%左右。保研主要有两种资格,一种是保本校,一种是保外校。一般来说保本校容易,保外校不是不容易,而是学校不愿意让你走。任何学校来说,本校的本科生都是最优秀的研究生来源,没有之一。因此绝大多数院校都不想把学生推到外校,所有很多985院校的外校推免比例并不是很高。成绩等级保研最重要的是要拿到保研资格,保研资格怎么拿?首先你读的大学必须有保送研究生的资格,很多学校是没有这个资格的,目前全国大概有300多所本科院校具有保送资格,基本上都是211工程、985工程,省属重点大学等,具有保研资格的高校都是是比较雄厚的高校。很多学校把学生的成绩等级划分成绩点,主要就是分档次,基本上3.0以上都是优秀学生,属于A级保研资格保研资格,首先是获得了成绩3.0以上,所有选修和必修课程不能有挂科,只要一门挂科,就没有了保研资格,所有大学阶段一定要努力学习,想保研就要坚持不能挂科,其实大学学习很简单,只要努力,挂科其实也很难,一般要求过英语六级。然后是专业排名,专业排名就是你所在专业的排名,一般要求是985院校前15%,211高校前10%,具体条件可以适当放宽。有的专业总共就五六十人,10%的保研比例,相当于五六个人才有免退资格,一个班级基本是30人,只有前三名才有保送资格,这个比例是很低的。而很多高校接受推免生要求就是成绩排名。因为一个高校里面各类专业非常多,有热门专业,也有冷门专业,哪保研比例怎么控制呢?一般来说各类基地班,本硕连读班,保研比例基本上100%,而热门的计算机,金融类专业,保研比例都比较低,因为一个高校总体保研比例是死的,基础学科比例高,那么热门专业比例就低。直博要求比本硕连读要低。很多学校都是直博要求低,我的一个同学当年要保送浙江大学,结果浙江大学那个教授就说,你要是读硕士,我不要,你要是直博我就要。比如浙江大学电气工程直博,要求世界一流大学是钱50%,而是一流学科高校前25%,其他高校是5%。保研其他因素保研另外还有其他因素,比如发表论文了,专利了,如果你本科阶段能发表SCI,EI,哪对于保送名校是特别有帮助的,如果想保送到清华北大,光靠成绩肯定是不行的。必须有成绩之外的东西。结论,保研到最后肯定是成绩排名,成绩排名最重要,当然不能有挂科。老铁们,你们怎么看呢?
告别三月,2019年复试已落下帷幕,那充满硝烟的战场仿佛还历历在目,经历这场战斗的每一位,都是勇士。复试结束,大家又该走向新的战场,把这一路的喜怒哀乐放进行囊。前方路途,有春华秋实、也有黄沙海洋,即便有再多的挑战,也要不负勇往。小招终于又陪伴大家度过了一年的关键时刻,感谢各位一路走来的包容与关爱。未来,小招一定不负期待!“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可说与人无一二。”今天,是我们好久不见的解忧信箱的第11期,小招想与大家分享的是关于“选择”的烦恼——走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有的人能够从容以待,有的人却总免不了会徘徊犹豫、摇摆不定。那么,到底该如何做选择?不如一起来看接下来的解忧故事。1“我后悔保研了,要不要放弃?”To:解忧信箱保研的时候一时冲动选择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经过一个寒假的思想斗争,还是想继续学习自己本科的专业,还没有开学,自己还有选择的机会吗? —匿名同学你好!首先感谢你的来信,感谢你对我们的信任。我现在是一名研一的学生,而我当初保研结束后面临和你一样的状况。其实说来尴尬,保研虽然一时爽,但如果前期没有想清楚,没有说服自己,就会一直处于有些后悔,不甘心,却缺乏足够的勇气改变现状的状态,而犹豫不决、踌躇不前的状态恰恰是最要不得的。我可以先跟你简要讲一下我的故事。2我的故事我在保研时阴差阳错去了一个不熟悉的专业,后来发现自己对该专业毫无兴趣,刚开始时想退学,但想着先来学校看情况后再做决定,来学校后因为接触了一些新鲜事物,暂时无暇思考退学的事情,一个学期就过去了。但我每次想起这件事情时不仅有点难受,还不甘心。寒假期间我审视了自己一番,决定不退学了,好好学习到毕业。这是因为我在审视自己的过程中发现,虽然我目前所读的专业看上去不能在我未来的职业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但我可以通过个人的努力去学习相关技能来实现未来的职业目标。此外我认为在研究生阶段一方面是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是对自我的雕琢与训练,比如责任心、学习能力、性格的完善、思考及解决问题的方式等,这一部分是所有专业共通之处,是任何人在任何专业都应进一步习得的。在自我审视后,我的内心相对以前更坚定了,不再胡思乱想,目前我的状态是日常上课,空闲时间做自己的事情,为未来做准备。(此处我跟你不同的是:我若退学考研,时间成本是2年,而你是1年。)针对你的问题,我可以给你肯定的回答,你当然有选择的机会呀!假若你最终决定考研去自己喜欢的专业,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因为一旦开学,你的档案材料都会寄往你届时的研究生学校,此外开学后还会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在时刻影响你的想法和决定,办理退学手续也会浪费一些时间。当然这件事情很难,最重要的是你一定要自己想清楚,只有自己想清楚了,那么不论你怎么选择,你都会十分坚定。3思考和规划通过我个人的经验,你可以仔细思考下面问题。仔细思考1.首先你可以进一步对你保研的专业再做了解,明确是不是确实不喜欢,难以接受?(我知道,如果不感兴趣,真的会难以继续。)2.你对你本科专业的喜好程度、忠诚程度有多少?(来确定你是否确实想在本专业发展。)3.你是否了解考研状况,能否承担得起考研一年的时间成本和未来可能面临的结果?(想清楚1年的时间对你而言重要吗?有多重要?不用把它想得太过重要,因为你一生的时间还很长。但也不要以为它不重要,而虚度了光阴。)假若你仔细考虑上面三个问题后,如果确实对保研专业毫无兴趣,想在本科专业发展,那就及时止损,快去做你想做的事情。只要你想清楚了,任何时间都不晚,任何时候都是机会。做好规划假若你仔细考虑后,决定前往保送的学校学习,我建议你想好未来的职业规划。一方面,可以多了解保送的专业,确定自己对它的感情态度,再做决定以后是否在本专业发展。另一方面,如果你最终对专业依旧是不喜欢,不感兴趣,你可以利用研究生阶段学习自己喜欢的东西,不断充实自己,为未来求职做准备。此处,给你提醒啊,若这时你想退学,沉没成本会更大喔。有些事情一定要早点想,早些明确,及时止损。我知道,选择很难做,但千万不要因为难做而放弃选择!加油~4附赠鸡汤一碗有一段话(鸡汤)想送给你:只要是有意义的事,再晚去做都是有意义的。只要你愿意,什么时候都可以重新开始,你能从现在开始改变,也可以一成不变。这件事,没有规矩可言。你能活出最精彩的自己,也可能搞得一团糟。我希望你能活出最精彩的自己,我希望你能见识到令你惊奇的事物,我希望你能体验未曾体验过的情感,我希望你能遇见一些想法不同的人,我希望你为自己的人生感到骄傲。如果你发现自己还没有做到,我希望你有勇气重头再来,“重头再来”。加油!祝学业顺利、生活愉快。5后 记就如《围城》里所说“围在城里的人想出来,站在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于婚姻也罢、事业也罢,人生的欲望大都如此”。各式各样的选择也像是一个个围城,重要的不是你身处哪一个围城里,而是你对于自身处境的看法以及你将如何行动。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总是在作取舍,因为人生有太多的可能性,也就会面临着各式各样的选择。每个抉择时刻,都会有很多好的选择,但你不必每次都做出那些看起来最好的选择。选择让你开心的事情,那么它便会成为对你最好的选择。最后,给大家分享一首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与君共勉。《未选择的路》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虽然在这条小路上,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那天清晨落叶满地,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今天的解忧暂告一段落了,面临人生十字路口的选择,你内心是否更加坚定了些?来源: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 文案丨慕慕予 朱康宁 图片丨网 络 编辑丨鲍金林 审核丨刘亚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