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科技部等13个部门正式联合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新文科的概念逐渐热了起来。事实上,相较于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出现更晚。2018年10月,教育部决定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其中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在原先数学、物理学等基础上,首次增加了心理学、哲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等人文学科。新文科“新”在何处?新文科与传统文科存在什么关系,有何突出特征?当前,新文科建设将怎样带动高校人才培养,又面临哪些问题?记者进行了调查。多学科协同:新文科更契合现代社会需求“新文科”的“新”要从传统文科的“旧”说起。“从总体上看,各门类学科甚至整个科学都是在高度分化的同时,不断走向综合”,武汉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马费成解释,此前,人们在没条件认识事物全貌时,为了更深入地研究不同事物,不得不将作为整体的科学划分为一个个专深、狭窄的学科专业。这样,虽然提高了研究效率,但随之出现了学科间相互隔离、互不往来的局面。这种专业间的隔阂,在文科领域尤其严重。“传统文科重视专业培养,专业划分明显,学科建设任务清晰,但是人才培养难以博通,容易形成专业壁垒,制约人才全面发展”,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童文胜直言,“在学术研究上,我国文科教育学术原创能力不强,有数量缺质量,有专家缺大师,观照现实不够,使得传统文科在某些领域未能实现超越和创新”。尽管如此,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孙书文仍然反对将“传统文科的不足”与“新文科出现”看作因果关系,简单地联系起来。在时代的转折时期,学科建设的问题总会首当其冲,受人关注。孙书文表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科。传统文科教育完成了其担负的历史使命;新文科的提出,是时代赋予的新使命,两者并不是简单的替代关系”。在马费成看来,移动互联网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法律、伦理和道德问题,“这些问题远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人们从未涉足的深层次社会文化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显然不能依靠单一学科,必须多学科协同。于是,在多学科交叉边缘上出现了新兴的文科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式。在他看来,新文科的提出,正是寄希望于文科的内部融通、文理交叉来研究、认识和解决学科本身、人和社会中的复杂问题。陕西师范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曹胜高对此表示认同,新文科是对传统文科的提升,试图打破专业壁垒和学科障碍,以广博的学术视角、开阔的问题意识和深厚的学术积累为基础,将为学生提供更契合现代社会需求的素养训练。融入信息技术:新文科重塑思维体系读了文科专业十年,陕西师范大学博士林贤发现,把《说文解字诂林》《古文字诂林》《殷周金文集成》等大部头的书铺满整个书桌,做卡片、埋首故纸堆,查阅文献的传统学习方式,逐渐发生变化。中华经典古籍库等文科数据库被引入林贤所学专业——汉语言文字学。与此类似,许多老牌文科专业也在被注入大数据的基因。林贤笑称,搜索文献用例和术语的“累活重活”,完全可以交给电脑了。通过信息技术的支撑,学习一些文科专业的便利性得到了提升,而社会计算、金融科技、空间计量经济学、技术哲学、计算语言学等新兴文科专业、方向的兴起,却更加突出了新文科的特征:综合性、跨学科、融通性。马费成认为,“当代信息技术高度发展和广泛应用带来了全新研究场景,全新的研究工具和研究方法的应用,使整个文科的研究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使得过去许多不能开展的人文社会问题都有了新的研究手段”。在技术发展面前,新文科也遇到了挑战。“首先是技术和专业鸿沟”,马费成坦言,文科学者缺乏必要的信息技术基础,他们无法有效地利用技术工具来解决本领域的研究问题,而计算系统的建设人员、平台工具开发人员往往又缺乏相关领域知识,无法有效捕捉文科学者的真实需求,从而无法发挥技术对研究的辅助作用。信息技术的应用,取代一部分传统文科研究者,同时,革新了传统文科的研究场景和研究方式。马费成对此表达了隐忧,这个过程容易出现两个极端:一是“技术主导一切”,让技术取代研究人员做出判断,而丢失了人文社会科学的文化意义及其批判性思考;二是文科学者对技术本身所具有的偏见,容易引起文科学者的不安,在一定程度上对新技术的使用产生怀疑,甚至是抗拒。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沈壮海表示,新文科并不是“新技术+文科”或“文科+新技术”,也不能将新文科视为新工具和方法的简单应用,而要真正拥抱和融入新技术,借助现代科技重塑我们的价值观念和思维体系,更好地回应和阐释科技与人文社会科研之间的逻辑关联。变革人才培养模式:新文科打牢知识塔基近些年,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郑州大学等高校出现人文科学实验班,西安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出现学院式教学模式,这些尝试,被当作我国新文科建设的重要经验。2002年,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招收首批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博士生,由中文、历史、哲学、考古等人文学科的博士生导师集体授课,使得学生能够对相邻学科和相关专业的知识有所了解。在综合素养评定、博士论文选题、撰写和答辩过程中,各学科的老师会进行相应指导。曹胜高就是首批博士生之一。新文科的意义在于更强调文科专业基础的融通性。曹胜高说,新文科的培养模式,将帮助学生打牢知识储备金字塔的稳固塔基,再渐次进入专业学习,形成坚实塔身和更高耸的塔尖。曹胜高既以学生身份参与过文科教育模式改革的试点,现在又以院长的身份布局学院新文科建设。他坦言:“新文科能否做得好,关键看教师”。受制于目前专业过细的培养体制,现在高校普遍缺少新文科的师资,这就需要重视文科实验班、创新班师资的配备。既要选择熟悉相邻专业、尊重相邻学科的老师对学生进行理念引导,也需要授课老师能够相互学习、相互协作。“当前高校里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仍然比较严重。但是,人文研究不同于自然科学,所做学问犹如‘煨汤’,需要慢慢熬。”童胜文坦言,对待文科教师松绑,减少绩效考核与发表论文等硬性要求,打破科研制度管理行政化的禁锢。不能一味趋新:新文科建设不能遮蔽“文”的本质相比于新工科,新文科只是初露端倪,大规模、实质性建设并未完全落地。“从培养人才的角度讲,新文科至少意味着教学方法的改革。”北京语言大学教授韩经太表示,以文学专业为例,此前过于注重文学史之“史”而忽略了文学本身,文学教育忽略了性情的养成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把创造力的激活单纯地变成了知识的积累。“千万不能简单地将中文、历史、哲学、艺术等课程进行拼盘,新文科建设最怕流于形式,看似轰轰烈烈,却最终培养出一批‘中文不如中文系、哲学不如哲学系、历史不如历史系’的学生”。曹胜高认为,关键问题是要明确新文科的定位,不是组织形式的变化,而是教育内容的变革,旨在培养超越现有专业局限与学科局限,专业素养高、学术能力精、综合实力强、有创造视野的新人才。“新文科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价值取向,必须找到找准与新时代文科发展不相适应的根本性、全局性问题,走融通之路”,沈壮海认为,“这个融通是在多个层面上进行,首先是文史哲等基础学科的融通,其次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融通,再次是更深和更广意义上的人文社会科学和医学、生物科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的交叉融通”。在韩经太看来,新文科建设不能一味趋新,新文科既不是理科化的文科,也不是哲学化的文学或者文学化的哲学。他提醒,当前人们对新文科的理解,大都从跨学科的角度出发,强调其“融通性”,但是,在文理融通的过程中,不能遮蔽“文”的本质;文理交汇后,须更加重视和凸显“文”的特质。(原题为《“新文科”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本期嘉宾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 孙正聿北京大学副校长、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 王博云南大学党委书记、云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林文勋亮点速览□文科教育不仅要使受教育者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门技能,以成为能够从事某种工作的“某种人”,还要使受教育者丰富情感、陶冶情操、开发潜能,使其成为“人”□必须改变把教育定位为“传授知识”,把教材定位为“标准答案”,把教学定位为“照本宣科”,把文科视为枯燥的条文、现成的结论和空洞的说教的教学状况□在剧烈变化的时代,科学技术相对于人文学科的存在感更加明显。人文学科应该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对被科学技术改变的世界,关心变化的中国与世界,重新思考为人之道□新文科建设在坚定中国文化主体性的同时,要拓展国际视野、秉持天下情怀,更自觉地把中国所处的世界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1、实现培养“某种人”与培养“人”的统一光明智库:当前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在您看来,这个“新”是相对什么而言的?突出强调新文科建设,是出于哪些考虑?孙正聿:新文科的“新”,首先应当是文科的教育理念之新,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培养目标上,努力实现培养“人”与培养“某种人”的统一;教学内容上,努力实现文明的传承与创新的统一;教育观念上,努力实现提升能力与人格养成的统一;人才评价上,努力实现“上得去”与“下得来”的统一。人文科学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与文明为伴的人,因而需要全面地培养人的德行、智能、情感、意志、理想、信念和情操。文科教育具有崇高的人文理想和深刻的人文内涵。它不仅要使受教育者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门技能,以成为能够从事某种工作的“某种人”,而且要使受教育者掌握自己时代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丰富自己的情感、陶冶自己的情操、开发自己的潜能,树立正确的人生信念和理想,使自己成为“人”。文科教育是个体认同历史、社会和时代的基础,也是历史、社会和时代认同个体的前提。新文科建设,最为重要的是在培养目标上实现培养“某种人”与培养“人”的统一,使受教育者真正与文明为伴。林文勋:按照培养计划,新文科重点是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与新科技革命交叉融合,培养新时代的哲学社会科学家。但新文科并非科技和人文的简单相加,新文科之“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瞄准新方位。新文科既要立足当下,更要面向未来,面向中国教育现代化建设、面向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面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就要求我们着力改造和提升现有人文社会科学,使人文社会科学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发挥时代性、思想性、引领性作用。肩负新任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提出了新任务,要求我们在学科建设、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下功夫,抓好学科体系建设、队伍建设、理论高地建设、课程和教材体系建设、智库和平台建设、国际交流和合作能力建设,开创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新阶段。运用新方法。当今世界科技革命迅猛发展,我们要把握科技革命对人文社会科学带来的影响,更新学科理念,创新学科方法,学会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人文社科研究,着力推进人文社科研究范式革命,不断完善学科组织方式,以新科技激活思想力,开创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新局面。2、反思传统文科:关心变化的中国与世界光明智库:事实上,即使没有冠以“新”字,“文科”对于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国家发展的意义也从来不容忽视。在今天提出新文科之际,是否有必要重新审视人文学科的价值与意义?孙正聿:文科教育是人类文明传承与创新的园地,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传递活动,而且是历史文化的创新活动。文科教育是形成未来的重要因素。它激发个体的求知欲望,拓宽个体的生活视野,培养个体的理论思维,升华个体的人生境界。因此,要审视人文学科的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更好把握新文科建设,必须改变把教育定位为“传授知识”,把教材定位为“标准答案”,把教学定位为“照本宣科”,把文科视为枯燥的条文、现成的结论和空洞的说教的教学状况。新文科的教育观念,是在专业教育中使受教育者以现代思维方式建构现代的科学世界图景、以现代的价值观念规范现代的行为方式、以现代的审美意识探寻现代的生活旨趣,成为有教养的现代人。新文科教育,必须突出能力培养,特别是理论思维能力的培养。要坚持问题导向,着力培养学生捕捉和把握时代性问题的理论洞察力、分析和提炼时代性问题的理论概括力、阐述和论证时代性问题的理论思辨力、回答和解决时代性问题的理论思想力。在提升能力和健全人格的相互融合、相得益彰中立德树人,这就是人文学科肩负的重要使命。王博:在过去的一段时间,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人文学科萎缩或者没落的声音。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在科学技术的巨大影响力面前,人文学科在当代世界的无力感。与自然科学相比,人文学科的态度相对保守:科学始终面向未来,人文学科更留恋传统;科学直接面对经验,人文学科更重视经典;科学关心客观世界,人文学科更关注社会价值。在剧烈变化的时代,科学技术相对于人文学科的存在感更加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学科特点决定的。但基于反思的立场,人文学科应该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对被科学技术改变的世界,关心变化的中国与世界。林文勋: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科学虽然伟大,但它只能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应当如何’的价值目标却在它的视野和职能的范围之外。”当今世界面对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带来了新的时代命题,要求人文社会科学做出新的回答。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扎根于时代的脉络之中,以勇于探索的精神回答新时代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前沿性研究引领学科发展。只有紧跟时代步伐,回应时代关切,发出时代声音,才能更好指导社会实践,进一步彰显人文社会科学的价值与意义,使其不断焕发生机与活力。在这方面,学术史上的“魁阁时代”可以给我们诸多启示。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吴文藻、费孝通、许烺光、陶云逵等一批学者齐聚云南,在边疆开创了中国社会学,铸就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魁阁时代”,留下了宝贵的学术遗产。同时,魁阁学人始终把自己的学术研究融入时代之中,坚持知行合一,把文章写在了中国大地上。那个时代虽已离我们远去,但它留下的大批学术精品和魁阁精神却经久不衰,历久弥新,在时代激荡下焕发生机与活力。3、打破壁垒,着力推进融合教育光明智库:现代教学分科在越来越专业化、细分化的同时,交叉化、融合化的趋向也越来越明确。如何看待这种“分分合合”?王博:由知识和学术分工而来的学科分化,极大地促进了知识的进步和对于世界的精细认知。对局部和细节的研究越深入,对学术整体性视野的需求也就越强烈,跨学科的综合协同成为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动力。新文科建设强调学科交叉,反映了目前学科发展的新趋势,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和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数字人文就是近年来新兴的文理交叉领域,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的专家与人文领域的研究者合作,使数字仓储、文本挖掘、数字图书馆、虚拟现实、信息可视化等信息技术在人文领域得到应用,为传统的人文研究和教学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林文勋:新文科的显著特征就是交叉融合,融合就是互动、创新和突破。推进新文科建设,关键就是要打破院系专业之间、学科之间、学科与社会之间的壁垒。因此,要着力推进融合教育,把教书和育人有机融合在一起,把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有机融合在一起,把教学内容与学生对现实社会的认识有机融合在一起,努力培养具有批判精神、独立思考能力、高度社会责任感、跨学科知识和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人才。在人才培养过程当中,既要考虑学生在校期间的培养,又要考虑学生的长远发展,立足时代培养人才。孙正聿:新文科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当是双重的:既要培养“上得去”的学术研究型人才,又要培养“下得来”的应用操作型人才。为此,必须改变长期以来既“上不去”又“下不来”的知识储存型的人才培养模式。4、夯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之基光明智库:未来之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您认为,在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方面,新文科承担着哪些使命?林文勋:人文社会科学始终关注人类的前途命运,致力于揭示现实事物和外部世界的规律,为解决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提供理论和方法论基础,因而成为人类认识世界、变革世界和完善自身的强大思想武器。当今时代,在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人文社会科学承担着重要的职责使命。具体而言,包括人才培养的职责与使命。人是文明交流互鉴最好的载体。只有培养出具有世界眼光的高素质人才,才能通过发展跨文化交流,促进民心相知相通。新文科建设要不断将学科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队伍。文化传承创新的职责与使命。新时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就是要将文化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文化育人与文化引领相结合,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服务经济社会的职责与使命。新时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必须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追踪学科前沿,不断加强咨政建言、服务社会的能力,提升为人文社会科学社会服务的贡献度与美誉度。国际交流合作的职责与使命。当前,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新时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应该不断推进跨国研究、合作与交流,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为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蓄积青春力量。王博: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新文科建设在坚定中国文化主体性的同时,拓展国际视野、秉持天下情怀,更自觉地把中国所处的世界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强化区域国别研究,形成对于世界各个国家和不同文明的客观认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蕴含着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近年来,北京大学通过南南学院和燕京学堂等项目,积累了丰富经验,既提供了让不同文明背景的人共处合作的空间,也为未来世界提供了彼此联系的纽带。这提示我们,要让广大青年学子知中国、懂世界,不断夯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张胜、王斯敏、胡海男、蒋新军、王佳)
近日,教育部、科技部等13个部门正式联合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全面推进新文科等建设。新文科的概念逐渐热了起来。“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即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在我国,新文科建设于2018年10月也初现端倪。当时,教育部决定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其中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在原先数学、物理学等基础上,首次增加了心理学、哲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等人文学科。“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大会在天新文科的机遇与挑战据光明日报报道,武汉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马费成解释:“从总体上看,各门类学科甚至整个科学都是在高度分化的同时,不断走向综合。”,在多学科交叉边缘上出现了新兴的文科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式。在他看来,新文科的提出,正是寄希望于文科的内部融通、文理交叉来研究、认识和解决学科本身、人和社会中的复杂问题。新文科并不是“新技术+文科”或“文科+新技术”,也不能将新文科视为新工具和方法的简单应用,而要真正拥抱和融入新技术,借助现代科技重塑我们的价值观念和思维体系,更好地回应和阐释科技与人文社会科研之间的逻辑关联。近些年,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郑州大学等高校出现人文科学实验班,西安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出现学院式教学模式,这些尝试,被当作我国新文科建设的重要经验。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童文胜直言:传统文科重视专业培养,专业划分明显,学科建设任务清晰,但是人才培养难以博通,容易形成专业壁垒,制约人才全面发展,在学术研究上,我国文科教育学术原创能力不强,有数量缺质量,有专家缺大师,观照现实不够,使得传统文科在某些领域未能实现超越和创新。新文科的建设在南开大学中文系教授周志强看来,推动新文科发展,首先要打破专业壁垒,包括人文社科内部及其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壁垒,以培养科学哲学家、科学思想家等新型人才;同时,高校培养人才不能单独以市场为导向,而是要更多地为科学发展所考虑;此外,高等教育的管理模式仍需改革,即打破原有的办学观念,打破当前高校和科研制度管理行政化的禁锢。陕西师范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曹胜高表示,关键问题是要明确新文科的定位,不是组织形式的变化,而是教育内容的变革,旨在培养超越现有专业局限与学科局限,专业素养高、学术能力精、综合实力强、有创造视野的新人才。新文科的培养模式,将帮助学生打牢知识储备金字塔的稳固塔基,再渐次进入专业学习,形成坚实塔身和更高耸的塔尖。曹胜高还表示,新文科建设 “千万不能简单地将中文、历史、哲学、艺术等课程进行拼盘,新文科建设最怕流于形式,看似轰轰烈烈,却最终培养出一批‘中文不如中文系、哲学不如哲学系、历史不如历史系’的学生”。曹胜高认为,关键问题是要明确新文科的定位,不是组织形式的变化,而是教育内容的变革,旨在培养超越现有专业局限与学科局限,专业素养高、学术能力精、综合实力强、有创造视野的新人才。新文科声音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杨同学:也从一个侧面可以解读为国家重新定义了新文科的涵义:新文科需要把培养复合型文科人才放到了核心地位,同步辐射到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教学投入、评价机制、培养模式等深化改革,从而提高新文科人才的整体教育质量。长沙市明德中学王同学:新的高考改革方案鼓励学生按照自身实际情况和生涯规划去选择考试科目,拥有文理兼融的12种选择,更利于学生在高中阶段具有比较扎实和全面的知识基础,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增强高校和学生相互选择的匹配度和多样化,也必将带动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关于新文科对于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人们也许并不觉得陌生,但如果说起新文科,很多人可能就要打个问号。实际上,“新文科”这一概念由美国希拉姆学院于2017年率先提出,是指对传统文科进行学科重组、文理交叉,即把新技术融入哲学、文学、语言等诸如此类的课程中,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跨学科学习。综合网络整理
图片来自网络今年4月底,教育部、中央政法委、科技部、工信部等13个部门正式联合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明确了要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打赢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攻坚战,必须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1]。相比工、医、农类学科,“新文科”的概念出现较晚,2017年10月开始,美国希拉姆学院(Hiram College)对其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修订,对传统文科进行学科重组、文理交叉,即把新技术融入哲学、文学、语言等诸如此类的课程中,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跨学科学习,并称之为“新文科”教育理念[2]。发展新文科,既是信息时代的发展需要又源于对文科教育自身价值和意义的认识。文科是“人文社会科学”(或称哲学社会科学)的简称,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统称。其中,人文科学主要研究人的观念、精神、情感和价值;社会科学主要研究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在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人文社会科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尤其体现在教育上,首先,文科教育通过丰富情感、陶冶情操、开发潜能、树立正确的人生信念和理想帮助个体成为全面发展、与文明相伴的人;其次,文科教育能够使受教育者掌握自己所处时代和社会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从而实现个体与时代、与社会的相互认同;再次,文科教育是人类文明传承与创新的园地,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传递活动,而且是历史文化的创新活动[3]。在“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上,如果说科学教育是“求真”的过程,那么文科教育则多为“求善”、“求美”的过程[4]。新文科的“新”是相对于传统文科而言的。传统文科重视专业培养,专业划分明显,学科建设任务清晰,但是人才培养难以博通,容易形成专业壁垒,制约人才全面发展。在学术研究上,我国文科教育学术原创能力不强,有数量缺质量,有专家缺大师,观照现实不够,使得传统文科在某些领域未能实现超越和创新。与此同时,互联网等技术在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层面和精神层面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显然不能依靠单一学科,必须多学科协同,于是,在多学科交叉边缘上出现了新兴的文科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式[5],如人工智能与社会学、法学、伦理学等结合产生的智能社会科学学科,再如信息技术在文科的渗透所产生的社会计算、空间计量经济学、计算语言学等新兴专业。可见,综合性、跨学科、融通性是新文科的主要特征。新文科建设涵盖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多个学科的交叉、融合、渗透或拓展,也可以是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交叉融合形成的文理交叉、文医交叉、文工交叉等新兴领域。推动人文社会科学与新科技革命交叉融合,培养新时代的哲学社会科学家,是新文科建设的重点方向和主要目标。建设新文科,需要通盘考虑、系统变革。在办学制度上,要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推进学校进行现代治理,实行教育家办学。各高校要在国家战略部署和宏观政策指导下,结合本校办学定位做出办学调整、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的新文科。在教学方式上,要摈弃形式主义的学科交叉、潦草简单的课程拼盘、照本宣科的授课方法,构建跨学科的复合课程群,探索开放式课程教学模式和数字人文教学方法,建立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和评价体系,着力培养学生把握、提炼、论证和解决时代性问题的理论思维能力。在培养模式上,要打破院系专业之间、学科之间、学科与社会之间的壁垒,推进教书和育人的有机融合,把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有机融合在一起,把教学内容与学生对现实社会的认识有机融合在一起,努力培养具有批判精神、创新意识、高度社会责任感、跨学科知识和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人才。在评价体系上,要对文科教师适度松绑,减少绩效考核与发表论文等硬性要求,消除功利、浮躁的办学风气,倡导学术自治、教授治学,建立学术共同体评价体系,重视教师的真实教育能力与教育贡献[1, 3, 4]。(责任编辑杨硕,荣誉主编李志民)参考文献:[1] 新文科建设要做到三个“新”[N]. 北京青年报,2019-05-21(A02)[2] 麦可思, 王慧. 一场新文科的尝试[N]. 北京日报,2018-09-19(19)[3] 新文科“新”在哪儿?并非“科技+人文”那么简单[N]. 光明日报,2019-07-23(08)[4] 王铭玉, 张涛. 高校“新文科”建设:概念与行动[N].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03-21[5] 陈鹏. “新文科”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N]. 光明日报,2019-05-20(08)
俗话说,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大学专业选择,就像女孩子选择自己未来的夫婿一样,是影响一辈子的大事,不可不重视。我们知道,理科有“生化环材”四大天坑专业之说,说的是生物、化学、环境、材料这四个理科专业,就业、未来发展等各方面都很差,学了的很容易后悔,那么文科的四大天坑专业是哪些呢?一、工商管理专业介绍:工商管理学是研究盈利性组织经营活动规律以及企业管理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的学科。这个专业的范围比较广,所学课程也较多,涵盖了经济学、管理学的很多课程。因此,工商管理是一门基础宽的学科,个人可以就此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专业方向。比如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财务管理、会计、企业投资等。 以上是百度百科上工商管理的定义,那么工商管理坑在哪里呢?1、学习内容杂而泛,很虚很浅显。大学很难学到真东西,真本领2、教师水平差。该专业国内的学术研究水平普遍很低,大部分教师都是本硕博毕业后留校任教的,自己都没有什么工作、管理经验,很难给你教什么,上课念PPT居多,教师学术水平低,学生想在学术上有所建树很难。3、就业很差。基本上没有对口的岗位,工商管理最对口的岗位是企业的领导层和管理岗,但是现实中,企业经营管理是一个很复杂,很依赖于经验的岗位,因此企业基本上不可能让刚毕业的学生做管理,这导致了工商管理毕业很难找工作,找到的也是销售岗位居多,而且薪资待遇普遍很低,生存的幸福感很低。4、竞争力差。毕业后,发现本领域优秀的人才大多是其他专业毕业的,本专业毕业的很多都干不过其他专业的,这是一件很让人抓狂的事5、在美国,高校在本科阶段基本上不开设工商管理专业,主要是面向有工作经验的人员。二、市场营销专业介绍:市场营销,英文是Marketing,又称作市场学、市场行销或行销学,市场是商品经济的范畴,是一种以商品交换为内容的经济联系形式。对于企业来说,市场是营销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以上是百度百科上市场营销的定义,那么市场营销坑在哪里呢?1、学习内容虚、杂、泛。同工商管理一样,市场营销本科阶段学习的内容也是非常泛、非常虚2、教学水平差。市场营销是一个非常依赖于实践的学科,懂市场营销的人才基本上都在一线企业当中,但是国家要求高校教师必须要有博士毕业学位,这导致了能教真本领的人没有资格任教,有资格教书的人基本上没有真本领。3、就业很差,薪资待遇普遍不高。毕业生主要从事的是一线的销售岗,但是销售岗的起薪普遍非常低,主要靠销售提成,但是销售干起来很累辛苦,而且竞争压力超级大,对于很多应届生来说,初入职场的落差非常大。4、总体上同工商管理一样,市场营销不是一个在本科学习的专业,特别是那些高考考了600多高分的人,去学市场营销,心理落差非常大三、电子商务专业介绍:电子商务是指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手段,以商品交换为中心的商务活动;也可理解为在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和增值网上以电子交易方式进行交易活动和相关服务的活动,是传统商业活动各环节的电子化、网络化、信息化以上是百度百科上电子商务的定义,那么电子商务坑在哪里呢?1、学习内容广、虚、浅。本科电商开设的课程杂而广,而且都很虚、很浅,很难学到真东西。2、教学水平低。大学教的内容与现实中电商的实际业务脱节严重,学到的东西很难有实际用处3、就业差。一方面,国内的电商行业蓬勃发展,就业前景很好,但是实际上电商企业招聘的主要是计算机、软件相关的人才,很少有招电商专业的,电商毕业的从事运营、客服的居多,而且薪资待遇低,可以去看看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等电商企业招聘的岗位就知道了。四、法学专业介绍:法学,又称法律科学,是以法律、法律现象以及其规律性为研究内容的科学,它是研究与法相关问题的专门学问,是关于法律问题的知识和理论体系。以上是百度百科上法学的定义,那么法学坑在哪里呢?1、学习内容多、难度高,艰深枯燥。法学涉及到的课程涵盖了宪法、刑法、民法、国际法等各个领域,都是 本科阶段要学的,法学课本都是纯文字,而且超级厚,内容枯燥,学习过程幸福指数不高2、从业门槛高。毕业生想要做律师,必须要通过司法考试,大家知道,司法考试难度之高号称位居中国八大最难考试之首,每年的通过率极低,且每年只有一次机会,不少毕业了很多年还在考,过程非常煎熬。3、法律行业非常注重出身。法学行业素有“五院四系”之称,“五院四系”垄断了法学行业90%以上的优质岗位,很多律所,大企业招聘,都点名要五院四系的毕业生,非五院四系的学生,连入场的资格都没有,甚至出国留学,国外大学也只认国内的五院四系,这对很多非五院四系的学生非常不公平,虽然也可以学得很好,但是这个现象短期内看不到改变的痕迹。4、就业两极分化严重。五院四系,有律师证的垄断了高薪职位,非五院四系(绝大部分人),没有律师证的,非常难找工作,没有好岗位,工资还非常低,上涨难,竞争压力还大,很多人毕业很多年,还是一个月四五千的工资,但是还要担心会不会失业。一如填坑深似海!对于这份文科4大天坑专业,各位记住了吗?各位怎么看呢?你有是什么专业的呢?对自己的专业满意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学术论文是指用来进行科学研究和描述科学研究成果的文章,国家标准定义其为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讨论;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或作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为了能写好学术论文,赛恩斯对于学术论文的作用及写作前提做以下探讨。学术论文的作用首先在于可以记录新的科研成果,尤其文科,写作论文本身就是学术研究的有效手段;其次在于促进学术交流、成果推广和科技发展,促进科研的深化;其三论文是考核作者知识、科研水平的重要载体之,大学的本科论文、硕士论文、博士论文都是意在考核作者的知识与科研水平。一般来说,写好学术论文,通常需要具备以下的前提:一是学会系统把握一个学科的知识谱系。因为学术常以学科和领域来划分,且任何一种论文写作与学术研究,总是在一定的学科领域内展开的,所以论文写作者在写作论文之前,应当学会系统地把握一个学科的知识谱系。二是系统掌握一两个工具理论,学科内与学科外均可。这里所说的工具理论是特指可以用来分析现象与问题的某种特别的学科理论或者前沿理论与原理。任何一种有质量的学术研究总是要借助一定理论原理的,比如社会学研究中常用的结构功能理论、符号互动理论、社会冲突理论等。三是关注人类社会,关注基础理论。人类社会一般可以分成四个部分,即学术生产、日常生活、政治实践与经济实践。所谓基础理论是指在这门科学理论体系中起基础性作用并具有稳定性、根本性、普遍性特点的理论原理。这个基础理论,主要有三大基本原理,一是关于人的思想产生、形成和变化的基本原理;二是关于人们思想与行为活动变化的基本原理;三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的基本原理。学者撰写学术论文,应当强化关注基础理论,这恰恰是创新思维的前提与基础,培养良好的学风;重视基础理论,提倡关注人类社会,是强化学者的理论的运用能力与现实问题思考的学术情怀培养。一般来说,如果学者考虑学术的偏狭性,这也许增加他们研究的价值及冲击。四是培养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做学问的难点。我们通常讲的学术创新,其核心正是在于提出问题所谓问题意识,一体现在能够超越现有知识,能够质疑批判;二体现在关注现实社会,积极发现与归结现象,提出观点这要求大学生们要关注前沿问题与热点现象,与时代同步。比如,根据笔者观察,近两年欧美传播学期刊论文。五是学会如何架构。要学会做研究专题,对你所要研究的人物或者领域的文章、著作,以及其他人研究此人这个话题的文章、著作,都要搜齐。具体来讲,就是要学会查资料和撰写学术综述。对于论文写作初学者或本科生来说,查资料就是研究本身,查资料就是做学问。
本文全网版权保护,违规转载洗稿必究!文|冷丝栏目|丝说教育改革我国第三方机构对国内一流大学的近两年的高水平论文进行了统计,按照论文总数、被引数量和排名前1%三个指标综合测算并排名,15所高校胜出。被排在最前列的高校,这也基本代表了我国内地高校的科研能力和论文国际发表水平。15所高校情况,绿色线条表示发展速度快那么,我国学术研究,尤其是学术论文发表到底存在哪些问题?第一,我们先看看排行榜的论文数量包含的意思。排在第一名的是北京大学,论文发表总数是6.62万篇,被引用的数量是98.17万次。排在第二位的是中国科学院大学,论文发表总数量是8.31万篇,明显高于北京大学,但是论文被引用的数量略低于北京大学,为97.94万次。第三名是清华大学,论文发表总数与北京大学略高一点,数量为6.70万,被引总数为92.64万,低于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其他排名靠前的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各高校,它们在国际高质量学术论文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现,发展速度较快。第二,我们再看看,影响论文质量排名的三大因素,这给我国内地高校带来哪些启示呢?其一,当以世界一流大学为整体观察整体师均引用表现时,人选相应层次的大学愈多,所覆盖的大学和学科类型愈广,大学之间表现的波动性也很大。南京大学比如,中国入选QS排名1-200名以内的大学,是全球最强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和日本等5个国家国最低。而且,我国入选的高校基本是理工学科顶尖的研究型大学,相应层次内及层次间的标准差较小,这也从一个角度说明,我国引进教师的空间还很大。其二,师均引用表现与人选大学的论文总引用次数呈正相关、与教师规模呈负相关。因中外大学对“大学教职员工“理解不同,各个高校在上传这项数据时可能采用不同的统计口径,这很容易极易致使某一大学师均引用整体表现的逆势扬高。我国就属于这种类型——大学教师人数多,发表论文数量多。其三,引用水平与卓越科研成果有较强关联。清华大学美、英、德传统高等教育强国在“卓越科研维度”上的一贯优秀表现和良好学术传统是其总引用、篇均引用、引文引用居高不下的根本保证。我国虽为论文总量大国,但“卓越科研维度”上几乎没有特别突出的大学。这与我国多年的现实情况以及注重学术产出数量的评价导向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在“引文引用”“篇均引用”和“总引用数”的表现不佳。第三,我们还看看,我国高校论文发表所呈现的利弊。其一是优点,我国国内一流大学的学术论文效率优势体现在英文发表而不是中文发表。我国高等院校的中文发表效率开始下降,但英文发表的效率正逐渐提高。与英文科技发表相比,我国高校论文发表的效率在英文社科发表中增长更快、对增长的贡献率也更大一些。这充分说明,我国学术论文与国际接轨越来越好,国际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国际地位也越来越高。浙江大学其二是弊端,中国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等5所高校已经达到甚至超越全球TOP100大学论文发表的平均水平,在高水平发表指标表现方面与全球TOP100大学仍有一定差距,各项指标均低于世界一流水平,高质量成果比率偏低,这反映我国论文发表的“量大质劣”问题尚未完全扭转,学术质量亟待提高。总之,我国高校目前要克服的就是“急功近利”四个字,必须由对“量”的追求转到对“质”的追求上面来。这样才是正道,也是光明之道。本文全网版权保护,违规转载洗稿必究!敬告|冷丝所有文章首发『百家号』,如有错漏和最新信息,作者将在评论版块及时更正和补充,也请网友批评指正,谢谢您!同时严正声明『非法转载必究』。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李拓之经过短暂的培训之后,前往北京新华社工作。他的好友邓拓与傅衣凌认为其更适合从事学术研究与教学工作,因此推荐李拓之到厦门大学任教。1953年10月,李拓之调往厦门大学中文系任教,因其只有中学学历并且经历复杂,经过一番曲折之后,厦门大学王亚南校长破格录用其为副教授。遗憾的是,李拓之自解放之后便停止了历史小说的创作,但是并未停止古典文学研究。在厦门大学任教时期,李拓之开设古典文学课程,主讲元明清文学史。同时,李拓之专注从事古典文学研究,在《厦门大学学报》上发表了一系列颇有分量的学术论文,诸如《“呼保义”考》《中国的舞蹈》《骨董琐记质疑》《鲁迅的小诗》等。这些学术论文体现了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其中,他与徐萍芳关于《骨董琐记全编》的质疑与反质疑文章更是体现了一代学者的求真精神。起因是李拓之发表一篇《骨董琐记质疑》,本是读书札记,发表于《厦门大学学报》。徐萍芳根据李拓之的质疑写《〈骨董琐记质疑〉质》,对李拓之的质疑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驳,本为学术争论,无可厚非。但是,徐萍芳在文章中所用言辞却不无讽刺:“我认为学术上的讨论与批评必须严肃负责,与人为善,不能似是而非,任意攻击。深望李先生在今后治学中多实事求是些,多谦虚些。这样做,对各方面都会有好处的。”①李拓之又以《答徐萍芳先生》反质疑之,最后提出学术研究中自由讨论风气的重要性。而正是这样较真的性格使得李拓之在后来的政治运动中遭受磨难。李拓之也曾奉命写作《红楼梦中的小人物》《论形象思维与创作实践一一批判胡风的反动文艺理论》,这些论文与李拓之历史小说中所坚持的“人性的探索”背道而驰,想来其中也有颇多无奈。1957年在全国性的反右斗争中,李拓之因替人打抱不平而被戴上右派的帽子,最初原有的一切待遇仍没有改变。然而,愤愤不平的李拓之又用英文写了封匿名信,言辞激烈,导致他直接被开除公职,送往山区进行劳动改造。劳动改造结束后,李拓之受到漳州第二师范学院院长欣赏而担任教职。在教学期间,李拓之受到学生的尊敬与爱戴,但是因为政治原因,在校长出差期间,李拓之仍被辞退。直到1978年,李拓之才被平反,调回厦门大学中文系,继续任教。经历了20年的曲折生活,李拓之依然不改学术研究追根究底的性情。他的文章《〈红楼梦>的瑕疵》便是对经典文学的有理有据的质疑。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红楼梦》己不是单纯的文学文本,而是承载着各种思想斗争的政治载体。之后的学术研究唯恐避之不及,然而李拓之却并没有任何回避,而且文章内容是对《红楼梦》的“挑刺”。因而,这篇文章的发表也经历了一波三折。林丽珠在《忆李拓之先生〈红楼梦的瑕疵〉一文问世的前前后后》一文中,以一个大学学报编辑的视角讲述了此文在当时刊物上发表的敏感程度:“请教了周围有关人士,均三缄其口,未予表态。”因而这篇文章也成了“烫手山芋”,只能“忍痛割爱”。其他的杂志也未曾刊登。所幸的是,郑朝宗将其收纳到《李拓之作品选》中,使读者能够看到李拓之读书之细,思维之缤密,文学底蕴之深厚。他假定《红楼梦》不是出自一人之手,曹雪芹也只是写作者之一,其他的作者与曹雪芹的注意点、爱好以及考究的东西不一致。李拓之找出戚序本《红楼梦》中的几十处不合理、矛盾甚至是错误之处。举其中一例,小说三十七回中说:“诗固然怕说熟话,更不可过于求生。头一件只要立意清新,自然就不俗了”气《红楼梦》中的诗歌也基本上是不过于求生,算是熟话居多。而对于模拟类的诗歌而言,立意不能算是清新,自然也是属于“俗”一类的。而在七十回中,作者又提到“李太臼凤凰台之作,全套黄鹤楼,只要套得好!”②李拓之指出在这一点上,“立意清新”与“只要套得好”实属矛盾。李拓之所提出的矛盾之处有理有据,十分严谨。此外,他重返厦门大学之后的学术研究论文还有:《“影响”一词释义的考察》《离骚与反离骚》,同时,李拓之在这一阶段的回忆性散文、诗词较多:《悼念亡友邓拓》《记邓拓》《半世的回忆》《童年》《哭邓拓》等。李拓之晚年生活的失落从这些诗文中可见一斑。1983年,李拓之终究敌不过生命的沉寂,与世长辞。
能成为文科学霸的孩子,确实有一个共性,但并非是记性好一提到文科学霸,很多理科学生多少会表现得有些不屑,认为不就是靠“死记硬背”打赢高考这场战役的吗!而在大众眼中,也认为能成为文科学霸的人靠得就是记性好!但我一直抱着怀疑的态度,于是开始研究起文科学霸的事迹,我发现他们之间确实有1个共同点,就是从小被历史“喂”大的娃。拿2019年黑龙江省高考文科状元张子昂来说,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就把《明朝那些事儿》用一个月的时间看完了,看完后还特别喜欢跟爸爸一起探讨为什么明朝会没落、每一位皇帝的优缺点。而且张子昂也表示:“最喜欢看中国近代史,能见证一个国家走向复兴,很自豪!”无独有偶,2019年的湖北省高考文科状元刘雨桐,平时从来没参加过补习班,没事儿还会练琴。刘雨桐表示自己从小就喜欢看书,尤其是历史方面的书,她能够把读到的内容用到作文中。2018年的北京市文科状元曹婧怡,考出713的高分进入北大,坦言自己从小就是“历史迷”!2020年以676分考上北大,因选择考古专业引起热议的钟芳荣,也是从小看历史书长大,并对历史充满了兴趣。甚至理科状元也来凑热闹,04年的山东理科状元王端鹏和18年的北京理科状元刘浩宇都是历史的忠实爱好者!这不禁让人好奇,历史究竟有什么魔力之处?为什么要让孩子读历史?其实哈佛大学很早之前就对学霸书单进行过调查研究,发现了学霸的书单惊人的相似,历史书占据的数量特别多。很多人可能会有一个误区,历史都是过去的事儿,对于现在的日常生活一点用都没有!其实不然,古人说“以铜为镜、以史为镜”,一个经常看历史的孩子,更能发现人的弱点,达到自我的完善。清代名臣左宗棠曾经就读历史这样表示:读书时,须细看古人处一事,接一物,是如何思量?如何气象?及自己处事接物时,又细心将古人比拟。设若古人当此,其措置之法,当是如何?我自己任性为之,又当如何?然后自己过错始见,古人道理始出。断不可以古人之书,与自己处事接物为两事。除此之外,喜欢历史的人并不是为了记住历史事件,而是学会思辨。是透过一个历史窥探出历史规律,是拥有透过表象看本质的能力,这无论对于文科生还是理科生都至关重要。而一个从小读历史的人,眼界和格局都不一般!正如太史公所说的,读史是为了“原始察终,见盛观衰”,所以说读历史的人看得更远。所谓“太阳底下无新事”,那些看似未卜先知的能力,不过是抓住了历史的规律!像鲁迅、钱钟书这些大师,无不从小熟读历史,才有了常人不能比及的大格局。如何让孩子从小爱上历史?我小的时候确实不爱学历史,我认为特别枯燥,尤其是记忆历史发生的时间时,感觉头都要大了。但我也是在25岁以后,突然对历史产生的浓厚的兴趣。当时迷恋上明朝历史,我也是从那时候意识到其实历史很有趣,只是上学时了解的方式有问题。历史书上对于历史的描述可能过于死板、为了考试更是把历史当成死记硬背的难题。所以想要孩子爱上历史,让孩子与历史的第一次相遇一定要以有趣为主。千万别把文字密密麻麻、成千上万页的历史书直接扔给孩子!前文里提到的北京状元曹婧怡,从小就是从历史漫画开始的。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识字能力、耐性都不好,这种漫画的方式更容易让他们坐得住、看得进去。所以我一直在寻找优质的历史漫画,直到看到蔡志忠老师倾情推荐的《历史画中话》,瞬间有一种被击中的感觉。画风首先就很有质感,里面的历史人物被刻画得也非常帅气,我认为这种方式很棒,对于孩子来说特别有吸引力。除了画风好看以外,包含的历史内容非常丰富,全书一共有20册,分为一、二两辑。是孩子历史启蒙的好书。休谟曾经说过:“历史不仅是知识中很有价值的一部分,而且还打开了通向其他许多部分的门径,并为许多科学领域提供了材料”。所以从今天起,请用历史打开孩子的眼界和格局吧!
【光明青年论坛】编者按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政策导向,并确定了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目标。面对新使命新要求,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必须推进文科教育创新发展。2019年,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等13个部门联合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要求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2020年,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主办的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对新文科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新文科“新”在哪里?为什么要建设新文科?如何建设新文科?本版组织几位青年学者,立足自身研究领域,围绕新文科建设的热点话题进行研讨,并邀请两位专家予以点评,以期对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文科教育发展之路有所助益。与谈人莫蕾钰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副教授王硕旺 河北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汪诸豪 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副教授主持人崔 佳 河北大学教育学院特聘副教授1.新文科建设是新时代新使命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主持人:2020年11月召开的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明确了新文科建设的共识:新时代新使命要求文科教育必须加快创新发展,提升综合国力、坚定文化自信、培养时代新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文科教育融合发展都需要新文科。我觉得,新文科建设的提出、《宣言》的发布,不是对过去多年来我国文科专业建设和积累的否定,而是对接下来我国文科全面继续发展提出更高、更系统的要求。在各位看来,新文科“新”在哪些方面?王硕旺:我理解,新文科的“新”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新的时代背景和历史使命。从国际形势看,全球性挑战日益严峻,国际秩序和大国关系持续调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从国内形势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的时代背景赋予高等学校文科建设以新的使命。当前,以国家主流文化、民族价值观、社会制度优越性和国际影响力等为重要指标的国家软实力竞争日益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高等学校新文科建设应当在服务国家应对复杂国际国内形势、服务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同时,解决与人们思想观念、精神价值等有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增强我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第二,新的学科范式。高校传统文科建设的突出特征是以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结构为基础,一方面突出学科知识体系的逻辑自洽性,另一方面却也造成了不同学科之间壁垒森严,即便是在综合性大学,学科之间也很少有交叉融合。新文科则突出以学生为中心,有助于打破学科壁垒,实现跨学科、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第三,新的技术支撑。传统文科主要遵循解释学的研究范式,学科发展主要依赖文献资料的收集、整合和解释。而新文科则旨在借助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新手段,开辟文科发展的新视野和新领域。第四,新的评价机制。传统文科发展范式之下,学科质量评价主要观测学位点层次和数量、科研项目、科研经费、学术论文和论著发表,以及各级各类科研获奖等静态显性指标;新文科建设则在优化显性指标的基础上,强调学以致用,突出强调问题解决与行动能力、高素质人才供给能力等动态化隐性指标。莫蕾钰:在我看来,新文科的“新”主要体现在学科融合和机构运作两方面变化上。一方面,跨学科融合方式的变化。我对王老师所说的“新的学科范式”作一点补充。在新文科建设中,学科融合的出发点是人才培养、文化创新、产业革命等各方面实际需要,而非刻意寻求两个学科之间形式上的交叉,融合应是自然和谐的,注重以问题导向为引领,对新文科建设的评价,也应侧重于问题是否得到妥善解决。另一方面,新文科院系及研究机构运作方式的变化。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和国民素质普遍提升,新文科运作模式也应作出相应调整。例如,教学与培训要体现出柔性定制、以人为本和质量保障的特征;科研应结合各自学科特点,全面探索如何综合体现学术、思政、文化、美育等价值;在组织治理上,文科院系及研究机构应找到自己独特的资源交换路径与社会网络定位,在不违背学术规范与伦理的基础上实现自给自足、发展壮大;在品牌建设上,努力打造特色、优势项目与专业,善于利用融媒体渠道宣传优秀教学科研成果,为广大师生、校友营造归属感与荣誉感,积累良好声誉与社会影响力,为未来发展提供基础。主持人:如此看来,新文科由变而新,从使命到内涵都得以深化拓展。那么,应如何理解新文科建设的价值?王硕旺:学以致用是新文科建设的重要价值导向之一,而高等学校的社会服务职能是通过人才培养和知识生产方式实现的。与此同时,新文科建设虽然强调学以致用,但这并不等于学科发展要走向市场化。新文科应坚守文科建设的逻辑,突出文化对人的陶冶功能,这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缓慢生长变化的过程,也决定了新文科建设不可急于求成。汪诸豪:中国高等教育要实现内涵式发展,进而立足当下、面向世界、赢得未来,成为提升中国硬实力、软实力的重要引擎,就要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和新文科建设。而新文科作为其中重要一环,可为新工科、新医科和新农科的发展提供方向、标准、价值判断等,事关高等教育全局,自然不能缺席。具体而言,新文科建设强调既要传承传统又要融合创新,实现知识性和价值性相统一,以文史哲修身铸魂,以经管法治国理政,以教育学培元育才,以艺术学化人美人,通过文科教育的融合发展以及文科与理工农医的深度交叉融合,引领带动文科专业建设整体水平提升,进而培养出充满自信心、自豪感和自主性的新时代文科人才,更好地担当起传承中华文化、传播中国声音、创新中国理论和开创中国未来的责任和使命。2.以理念更新和制度创新凝聚新文科建设共识主持人:近年来,新文科建设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领域、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自建设目标提出后,教育主管部门、高等院校都在理念、政策等层面作出了一系列探索,可以说,新文科建设的愿景变得越来越清晰。那么,如何才能推动美好理想变为现实?王硕旺:从理想变为现实,关键在于提升新文科建设的可操作性,这至少需要经历理念认同和制度建设两个环节。一方面,形成理念认同。教师是教育改革的关键因素,推动新文科建设,教师绝不是旁观者,而应当是积极参与者。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以学生为中心、跨学科融合发展的新文科建设新理念,首先应当树立在广大高校教师头脑中。应面向全体教师开展新文科建设相关培训,确保全体教师能够理解新文科建设理念,进而理解新文科、接受新文科,形成合力,积极投入新文科建设改革实践之中。另一方面,推进制度建设。新文科建设是学科建设范式的重要转换,需要重构高校学科管理制度。从学校内部治理角度看,应实现从“大学办学院”向“学院办大学”转变,充分落实院系的办学自主权,从人才培养和知识生产两方面打破学院与学院、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壁垒。在文科与文科、文科与理科、文科与工科、文科与医科等学院之间建立广泛的学分互认制度和合作科研制度,推动跨学科协同创新发展机制。莫蕾钰:针对王老师讲的,我还想做两点补充。从更新理念到制度建设这段历程,应包含形成共识、制定规划等阶段。其一,理念变共识的阶段。任何改革都会遭遇阻力与风险,既得利益与路径依赖会让原有模式难以突破,新文科建设亦如此。通过近年来的探讨与实践,我们发现,不少理论研究者、机构管理者和一线教师对新文科建设存在不理解之处,由此导致参与积极性不高。新文科建设理念必须经由充分且恰当的方式进行推广,把改革的必要性、发展的趋势讲清楚,充分听取和吸收公众诉求,促使建设理念转化为发展共识,才能激活人们参与改革的自主性。其二,共识变规划的阶段。新文科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系统工程,需要确定相对长远的目标、明确各类资源保障,而其重点则在于获取教育管理机构的政策与资源支持,以及学校层面的助力。相对于工科、医科来说,大部分文科专业本身获得社会资源的能力较弱,因此新文科建设更适合由上至下的推动方式,即以规划的方式开展。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整体监督与推进,另一方面也更容易获得资源与组织支持。而学校层面的助力,则能有效协调各院系间关系,避免在资源分配中产生争议,增加在合作机制上突破的可能性。汪诸豪:目前,各高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陆续研究制定了本高校新文科建设方案,但这仅仅是开始。真正实现中国文科大发展大繁荣,只有顶层设计还不够,更需要全国高校广大文科教师、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和自我突破。对于新文科建设探索,需要有足够的耐心,既鼓励创新,也允许试错。更为重要的是,新文科建设要有跨越时代的学术大师和传世的学术作品来支撑。为此,应坚持对高端文科人才重点支持和对广大青年学者鼓励扶持并重,注重发掘和推广优秀文科成果。需要注意的是,文科成果与理工科成果的一大区别是,前者不仅难以量化评价,而且需要经受时代发展的检验。另外,还有些优秀的文科作品甚至出自名不见经传之人而非名家之手,这就涉及完善优秀文科作品发掘和推广机制的问题。这些都是新文科建设由愿景变为现实必须重视的方面。3.扎根实践,拓展视野,在创新中探索中国特色文科教育发展之路主持人:据我了解,各位老师所在的学校或专业,近年来都在新文科建设领域有所探索和创新,想必一定积累了经验、发现了问题。请结合已有实践,谈谈如何建设新文科?有何具体的工作构想?王硕旺:我主要从事教育学研究,而教育学新文科建设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首先要回答好为谁培养人和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从我所在学校的实践看,为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教育学院积极推行本科生分类培养,搭建了学术导向型和创业就业实践导向型两大平台。其中,学术导向型本科重点培养学生的基础理论素养,使其掌握多种研究工具和研究方法;创业就业实践导向型本科重点培养学生的现代教育理念和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能力。学院还设想与兄弟学院合作搭建跨学科人才培养平台。例如,针对学术导向型本科,教育学院可以与经济学院、管理学院、计算机学院合作,达成学分互认,为学生攻读教育经济学、教育管理学、教育技术学等方向的研究生奠定基础;创业就业实践导向型本科,教育学院可以与物理学院、化学院、数学学院、外语学院等合作,达成学分互认,为培养中小学教师服务。教育学院还可以通过“4+2”联合培养的方式与兄弟学院开展合作育人。比如,学生在物理学院学习4年,夯实物理学科知识,取得理学学位,然后进入教育学院,攻读为期两年的物理教育专业硕士,夯实现代教育理念、掌握现代教学方法。这样培养的初高中物理教师,比传统的单一学科培养的物理教师有更强就业竞争力和岗位胜任力。基于这些实践和构想,我觉得,推进教育学新文科建设,要树立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积极推进教育学知识生产改革,敢于突破学科边界和学院边界。当然,这些建设“牵一发而动全身”,涉及不同学院间的学分互认、学生管理等方方面面工作,需要学校层面乃至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协同推进。汪诸豪:作为一名法学专业的青年教师,我认为,迎接新文科建设,中国法学教育应致力于在以下三方面实现突破:一是法学教育要走职业化和专业化的发展道路。放眼世界,在法治程度较高的国家,法学专业的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大多有别于其他文科专业,而与医学专业有些类似,即都有着鲜明的职业特点,聚焦专业型人才培养。具体体现为,法学专业在入学资格要求、人才培养方案和授课模式、学业难度和强度、与实务部门和行业协会合作、法律职业精神培养、与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衔接等各环节上都应朝着高水平职业化教育的方向发展。二是法学教育应积极探索跨学科联合培养模式,走出“法学+”人才培养新路。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丰富法科生的个人知识储备、提升人文素养,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例如,伴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涉外法律人才需求量激增,同一所高校内乃至校与校之间的法学专业和外语专业强强联合势在必行。再如,我国正在加紧建设智慧法院体系,急需法学和计算机、数学、人工智能等专业展开密切合作,实现人才联合培养。从法学研究角度看,“法学+社会学”“法学+心理学”“法学+历史学”等文科专业的深度结合都有助于打破单一学科思维壁垒,提升法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三是中国法学需要走向世界。中国以负责任大国参与国际事务,必须要能够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做全球治理变革进程的参与者、推动者、引领者。多元化的涉外法律服务人才队伍是我国参与国际治理的重要资源,是维护国家利益和企业、公民合法权益的重要力量。但平心而论,目前我国具备国际视野和实战能力的卓越法律人才资源依然较为匮乏,国内高水平法学院应当在提升办学条件、壮大师资力量、创新学生培养模式等方面积极开拓,开展高层次、多样化的国际交流和中外合作办学,争取尽早整体跨入国际一流方阵,立中国法学教育品牌。莫蕾钰:经济与工商管理学科具有两个鲜明特点:一方面,招生就业均有基本保证,这会造成这一专业的发展路径依赖更强,新文科建设改革可能面临的阻力更大;另一方面,由于招收的学生较为多样、平时研究对象多为企业,故而在文科专业中对新技术、新业态、新趋势、新问题的认识最迅速最前沿,教师、院系对招生就业市场、学生学员反馈最敏感,这也使得学科的改革动力与能力最充分,是最适合作为新文科建设试点的学科。在具体工作中,新经管学科的建设需要盘活资源、紧密联系、改革制度,从而实现人才培养模式与组织治理模式的全面创新。一方面,清晰盘点企业与院校的资源和结合点,如企业的资金、设备、实践素材、企业导师,以及校园技术与文化专利、师资、空间,双方所获得的独特创新创业政策支持。灵活运用这些资源,改变传统院校培养机制和成果认定方式,实现合作模式的创新,进而重塑关系。另一方面,将企业与院校、教师与院系、教师与学生、教师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化,构建更加平等、和谐、灵活的合作模式。在校企或院企关系上,要有长期互利共赢的运作模式,互相有资源优先利用权与选择权;在教师与院系关系上,应加强院系对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个人生活上的帮助,从而增添教师对院系的归属感、使命感;教师与学生尤其是与企业进修学员要建立更平等的交流机制及长久互利的社会网络,丰富与改善双方的人际资源结构;教师之间打破学科及学院壁垒,建立灵活的项目团队关系。在此基础上,完善相关制度,培养善于创新整合,能深入各行业、纵横海内外的优秀人才。主持人:通过讨论不难发现,各学科开展新文科建设,有差异更有共性,那就是,都在致力于探索一条中国特色文科教育发展之路,构建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文科人才培养体系。这项事业意义深远、责任重大,并有着充满光明和希望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