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27月12日,华中科技大学文化哲学博士内蒙古班2019级开学典礼暨第二届内蒙古文化哲学论坛在呼和浩特举行,这是继去年开班以来, 华中科技大学文化哲学博士内蒙古班第二次招收学员。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杨朝明做了《孔子思想与儒学精髓》主题演讲。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内蒙古教学中心主任、哲学博士罗军主持论坛。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教授杨朝明华中科技大学文化哲学课程研修班,把西方管理思想和中国国学思维有机结合,学员们将同著名的专家教授一起走进哲学、文化与管理的殿堂,探寻中西方企业家的成功之道,分析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契合之处,探索一条东西方哲学与东西方管理文化的整合之道。罗军博士主持并分享据了解,华中科技大学文化哲学博士内蒙古班学员学完全部课程,符合教育部论文博士申请条件者,可以不参加全国统考,按程序提交论文答辩可获得博士学位。博士学位国家认可、教育部学位网可查。而且,参加内蒙古的学员能得到三大红包:聆听国内一流哲学大师的思想,汇聚中西方文化的精华;与你熟悉的东西方智者心灵对话,提升人文素质和修养;分享华中科技大学近万名同学会精英的成功案例,分享华中科技大学内蒙古地区600余名EMBA、博士学员人脉与资源。新老学员参加论坛从2005年起,华中科技大学在内蒙古设立硕士招生点,招收了近600余名EMBA(高级工商管理)学员,从2010年起,设立博士招生点,共6期180名学员参加了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博士课程研修班的学习,汇聚了全区党政企精英,成为内蒙古最高的教育资源平台,培养了大量品学兼优的党政企领导干部。 2018年7月6日,华中科技大学文化哲学博士内蒙古班圆满完成招生,在呼和浩特开学。论坛现场座无虚席据介绍,华中科技大学文化哲学博士内蒙古班的课程主要分为中国哲学、西方哲学、专题讲座三个模块(详细内容参考课程表),每期完成12门课程即可结业。每月安排1次课程,每次2天(周六日),课程总时间为一年班左右,学员可以循环多次听课。学员认真做记录学员完成12门课程,有学习记录、作业,由华中科技大学颁发“文化哲学课程研修班”结业证书。申请博士学位者必须有国民教育序列硕士以上学位等条件,参照教育部及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申请相关条例,按程序提交毕业论文并答辩通过后,颁发教育部制证、国务院学位办认可的华中科技大学文化哲学学位证书。教育部学位网可查询,国家认可。现有少量名额可以补报,报名地址:呼和浩特新华大街奈伦国际大厦D座1218室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内蒙古教学中心。罗军博士的线装书华中科技大学文化哲学博士内蒙古班主要面向,政府、企业、社会团体、高校与科研院所中高层领导招生,工作5年以上,具有专科以上文化的中高层干部都可以报名。参加过各类MBA、EMBA及其他研究生课程班的党政领导、企业高层领导优选。华中科技大学文化哲学博士内蒙古班每班限招30人。(徐枫)
初 识2018年四、五月之间,我第一次听说朱翔非先生和孔阳国学工作室。当时候有同学推给我一个17分钟的短视频,叫做“国学十年”,后来知道是工作室的学友们为了纪念先生在北京四中传道十周年(2006年——2016年)而做的。我当时看了以后,心里大为感动,被视频里面学友们的生命气质所震撼了——这是这个时代真正的儒家信仰者啊!我一直觉得世界上应该有把儒家当作一门虔诚的精神信仰而活着的人们,就像基督教信仰和佛教信仰中最虔诚的宗派一样,但我就是没见过。我所见的,充其量都是儒家爱好者。或者自称是儒家信仰者,但那个生命状态实际根本没有上升到信仰的层次。我后来听先生讲,儒家信仰必须上升到“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这个层次,才真正算数——就是那种把自己的全部真诚和全部生命都交给儒家的状态。实际上真正的基督教信仰者和佛教信仰者都是这样做的,实际上孔子的弟子们跟着孔子学,也都是这种状态,拿生命去践行夫子的话。见过的人就会被那种信力所震撼,而自己再也不敢轻易自诩为某某宗教的信仰者。当然了,对于一种精神信仰,信力只是一回事,修身的工夫则是另外一回事。《国学十年》短视频里面学友们震撼我的地方,并不仅仅是他们的信力,还有别的东西,但最重要的是他们的修身工夫。我之前接触过基督教和佛教最强劲的教派,我知道修身工夫不是说着玩的,得做出来才是,而且并不容易做。一个人为了变化自己的生命气质,有时候可能要经历死去活来的努力和苦楚。而最后他身上有没有修身工夫,一眼就能看出来,根本骗不了人。我之前见过很多儒家爱好者和自称的儒家信仰者,但我没有从他们身上看到修身工夫。我问了很多人,实际上他们连做修身工夫这件事情都没意识到,我就知道他们谈论儒家文化、传统文化,实际都是说着玩儿的,根本没有拿生命去做信仰的态度,只是他们自己可能都不知道自己这一点而已。17:02《国学十年》短视频里的学友们不一样,即使隔着手机屏幕,我也能感受到从他们内在透出来的生命的温暖和火热——我后来知道,这并不是一般的温暖,而是来自形而上、来自永恒天道的温暖,这是一种绝对的温暖,不是相对的温暖,不是出于偏私情感的温暖。说实话,在这个人心普遍冷漠、以冷漠为正常的年代,在这个人人追逐功利、活着却如同行尸走肉的年代,像视频里面学友们身上的那种温暖,还真的极其难看到,恐怕只有在某些信仰做的特别好的佛教徒和基督教徒身上才能看到,但实际上每一种温暖的味道并不一样,儒家有儒家的味道。温 暖 儒家的温暖是什么味道呢?视频里的学友们给我的感受是,从他们生命的温暖中透射出一种质朴的真诚,一种足以让我内心的坚冰融化的真诚,这种真诚在基督教徒和佛教徒身上还真不多见。因此,工作室的学友们通过短视频透射给我的,是来自于生命深处的温暖和真诚。还有第三样,就是他们身上的尊严。视频中他们身上的尊严感非常强,感觉他们就像是顶天立地的人,一点都不猥琐、不扭曲——我后来知道,这种绝对的尊严感,实际上来自儒家的礼,一个儒者只有长期循礼才能培养出这样的尊严之气,并不是忽然一下子就能伪装或者表演出来的。温暖、真诚和尊严,是工作室的学友们通过短视频传达给我的三样非常明显的感受。学习儒学,就是为了持住心中的温暖。先 生 我再说说先生。实际上在那个短视频里,先生说话的镜头并不多,我记得只有一个镜头,应该是先生坐在讲台上给大家讲课,先生用抑扬顿挫的声音说,“吾曾闻大勇于夫子——我的老师孔子曾经告诉我这种大勇”,之后就切换到其他画面了。先生的音色让我印象深刻,他的声音里面透射出一种来自生命深处的温暖和刚强。先生的温暖使得他的话很容易打动人心,先生的刚强则跟我之前想象的儒者的文弱形象不太一样。我后来跟着先生学习儒学一段时间才知道,其实历史上真实的儒者并不文弱,他们的气质都偏向刚强,论语里面这样说孔子:——《论语·述而第十一》儒者的文弱形象,还有迂腐形象等等,实际上都是后来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塑造的,为的是让大家误解儒家,然后彻底打倒儒家,然后方便他去达成他的目的。总之,儒者是刚强的,不是文弱的,夫子讲一个闻道的人有“仁智勇”三达德,先生告诉我们,儒者的“勇”,就是来自形而上、来自永恒天道的那种刚强,这种刚强也不是血气的刚强,而是一种绝对的刚强、超越血气的刚强,就是先生在短视频里讲的,曾子说自己从他的老师孔子那里听说的这样一种大勇。从我从视频里第一次见到先生,直到后来接触先生很多次,先生的生命里都投射出这样一种让人敬畏的刚强,这是我从其他学儒的人身上没有感受到的。有的人以为自己是刚强,实际上那是一种自我的傲慢和狂妄,那种东西一出来就无法让人感受到敬畏,反之让人感受到伤害。学 习 后来我就迫不及待地报名了《儒家真相与历史精神》这门课程,是先生讲的所有课程里最初级、最基本的,那时候还叫“中华人文精神简史”,最近才改名叫“儒家真相与历史精神”。再后来我又迫不及待地报名参加了《论语》班的学习,我等了两个多月才等到开课,可把我等苦了。不过现在《论语》上快学完了,我正期待着进入《论语》下的学习。我对儒家的认识,比起我曾经自己的探索和理解,已经发生了彻底的转变。我想说,我从一开始就很相信先生讲的东西,我观察到很多人在这方面有些障碍,我觉得这种现象挺有趣的。这可能跟我走过很多弯路有关系,我从上本科到博士,先后学过工科、理科、西方哲学专业,最后才摸到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这一块儿。在精神信仰方面,我尝试过基督教、佛教,我对这两个宗教的学习和了解使我比较容易判断什么样的人算得上是真正的儒者,什么样的人还不是真正的儒者。真正的儒者,对待儒家一定像最虔诚的基督徒和佛教徒那样有信力,其次,真正儒者必须有工夫,必须做工夫,必须知道怎么做工夫。有信力和没有信力的儒者,你从他们的话语里面就能听出来,做工夫和不做工夫的儒者也是一眼就能看出来。就像佛教里面持戒的僧人和不持戒的僧人给人的气场完全不同,虽然那个不持戒的僧人可能讲得头头是道,但他就是假的。不做工夫的儒者可能可以欺骗很多人,但欺骗不了我,因为我对各种精神信仰了解的已经比较多了,见过的信仰人也很多,这些经历让我可以去判断我面前的一个人究竟有没有做工夫。很多人区分不出先生和社会上其他讲儒学的人有什么不同,也迟迟对先生建立不了信力,实际上就是他根本没听说过、也没意识到儒家信仰还有做工夫这么一回事,他也没有体认过做工夫和不做工夫的不同。工 夫 先生身上有工夫。跟着先生学习儒学多年的前辈学友们身上也有工夫。先生讲的东西实际上就是工夫,就像王阳明的《传习录》里面谈的实际都是怎么做工夫,只有进入做工夫的状态才能真正体会《传习录》里面的话。先生也说,我们必须把这个工夫传出去,而不只是讲一些字面上的、主观感受的东西。就凭先生身上有工夫这一点,我们就该相信先生。实际上这一点并不小,而是天大的事。如果没有工夫,如果不知道怎么做工夫,人即使学再多的圣贤书,又如何能变化生命气质?如果不能变化生命气质,人又怎么能触摸到形而上、又怎么闻道?又怎么成圣成贤?如果不能闻道,不能成圣成贤,那又怎么超越生死?那岂不是痴人说梦,那一切都白学了,那不是浪费生命吗?先生身上有工夫,所以先生说的话我们得信,得拿来反省自己,我们不能老是站在“意必固我”的立场上刚愎自用,那样的话永远走不出生命的黑暗和低谷。佛教也讲“信为能入”,信力可以带着我们穿透很多障碍。孔子和他的弟子们说:——《论语·述而》《论语·季氏》就是说,对有工夫的人从工夫里面说出来的话,你得相信,得敬畏,得好好思考,不能当成一般的话,当成耳旁风。不是带着一种质疑和挑衅的心,而是带着一种基本的信力再去听先生讲的《儒家真相与历史精神》,那就可以收获完全不同的内容,可以说是扭转乾坤、起死回生也并不夸张。《儒家真相与历史精神》给我的感受就是这样。《儒家真相与历史精神》是一门让我醒过来的课程。我以下所说的都是先生传给我的。如果没有先生来传,我就不会对孔子和儒家有现在的认识。孔夫子,提起这样一位老人,我心里就洋溢着温暖和感动,孔夫子以天下苍生的生命和幸福为念,自此以后,儒者就成为黎民百姓的天然守护者。儒家对人性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儒家是真正的人本主义,所以这个课以前也叫“中华人文精神简史”。这一切都是孔夫子带给我们的,也是先生谆谆教诲、想要传给我们的。儒家为每个人确立了生命的尊严和温暖;每个人,包括你和我。儒家就代表着人性,在任何一个历史时期,儒家站起来,人性就能站起来;儒家如果倒下了,那不是儒家倒下了,而是人性倒下了,是每个人——你和我——的生命倒下了。这是我从《儒家真相与历史精神》这门课里领悟的内容。原《中华人文精神简史》宣传海报改 变 从前我对自己祖先的文化充满自卑,我觉得中华民族唯一的前途就是全盘西化,西化程度越高,则代表中国文明越进步,所以我去学习西方的科学、西方的哲学,后来又摸索到西方的宗教。再后来,我也去学习了一些传统文化,觉得中华文明也有很多优点,但我觉得中华文明的高度无法跟西方相比。我后来发现民国时期很多知识分子,像胡适、鲁迅、陈独秀、李大钊等等,都是这样想的,他们都对中华文明充满自卑,觉得中国的前途就是学习西方,或者学习英美,或者学习苏俄。到了文革的时候,全面、彻底地打倒传统文化,批林批孔成为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头等大事,那个时候,儒家彻底倒下了,实际上佛教、道教等等也没有了,中国人的精神信仰成为一片荒漠、寸草不生,中国人在那个时候也遭受了骇人听闻的人道灾难,这些历史真相实际上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知道了。我出生在文革结束以后的九十年代,等我长大以后想要学到真正的儒学、真正的儒家精神,已经难上加难,因为没有懂的老师带领。很多老师在这里讲、去那里讲,实际上他们自己也不懂。我感到《论语》很好,但是我也发现自己始终穿透不过去,儒家始终有一个隐藏的高度是我从未触及,也无法触及的。但这一切在我遇到先生以后全变了。我听完《儒家真相与历史精神》,心里那样的激动、无法平静,眼眶里浸润着泪水。先生让我真正认识自己的祖先,认识祖先的信仰高度,远远超越我曾经的想象和估计。很多学习传统文化的人对于基督教没什么了解,或者只是从书上看别人怎么说基督教,自己并没有切身体认。但我对基督教有过很深入的学习和体认,都是我自己身上真实经历过的,不是我从书上看别人怎么说。我跟着先生学习儒家,我发现儒家的高度相比于基督教,可谓毫不逊色。难以想象在独一的救世主耶稣基督之外,还有像孔夫子这样一位顶天立地的圣人。子贡讲,孔夫子就像天上的日月,而普通的贤者不过像地上的一个小土包。后人又讲,“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这并不是夸张,是因为我们根本不认识孔子,也不认识儒家的高度,无法接续上祖先的道统,我们跟自己的祖先在精神上已经产生了巨大的鸿沟、难以跨越,乃至于我们不相信古圣先贤说给我们的话。山东曲阜孔庙的石刻本《孔子行教像》先生的课让我认识到,儒学并不是简单的道德格言,其背后有来自于永恒天道的绝对精神,是我们从未领悟到的,也是先生要传给我们的。中国历史也不是令人绝望的朝代更替、死循环,而是永恒天道在不同历史时期一损一益的变化和显现,这只有站在经学的高度,站在工夫的高度,站在形而上之道的高度才能看清。所以先生讲的历史跟别人讲的历史完全不一样,先生讲的历史是从形而上的高度去看到的东西,可以说是一部圣史。因为自孔子以来的圣学贯穿着所有的历史,在历史中,我们看见自己的生命和使命。别人讲的历史不是从形而上、从道的高度来看的,所以他们看不透历史,看到的都是一些模糊的影像,犹如一个人站在乌云密布的天空之下看待天地万物一样,似乎一切都是黑暗的、绝望的。这层乌云其实就是人性的乌云,是因为我们没有明白孔子的高度,我们的生命没有实现一种本应该有的形而上的超越,所以我们看不透自己,更看不透历史。先生站立的地方跟别人不一样,先生站立在形而上的高度,在形而上那里有着人性中流淌出来的无限温暖和尊严,所以先生讲的历史总是那样令人感动,仿佛来自遥远故乡的亲切呼唤,让人性苏醒和复活。因为先生所传给我们的儒学的精神高度,我对于中华文明再也不自卑,因为没有自卑的理由。不仅没有自卑的理由,实际上有自信的理由。“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今天如果我们不能接续孔子和儒家的高度,我们的未来就是黑暗的,人在黑暗中走路,只是靠着感觉走,他不知道自己要往哪里去,也不确定哪个方向对、哪个方向有危险。所以我们必须学明白儒家,必须让孔子的精神和儒家的道统在中华大地上重新复活。听完先生的《儒家真相与历史精神》,就能知道,儒家的精神道统在中华大地上已经熄灭近四百年了,虽然局部也有一些残存的火星。先生的课让我感到自己肩上多了一份从自己的人性里面生发出来的伟大使命,这使命是我自己的生命本性给我的,并不是某种外在的力量加给我的。这使命就是我们要恢复儒家道统,让儒家重新站起来。儒家并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东西,儒家就代表着人性,因此,恢复儒家,就是恢复人性,让儒家站起来,就是让我们自己的生命重新立起来。让我们重新成为顶天立地的人,就像我们的祖先孔子、孟子、朱熹、王阳明等人一直都是的那个样子。这就是先生为什么十几年来孜孜不倦传播儒学的原因,先生传播的是工夫,是人性,是形而上,是永恒的天道,是来自于人性最深处(我们自己也不知道)的那种绝对的温暖和尊严。先生在2014年生过一场大病,病中的先生,一直念念不忘的是“儒家怎么办?儒门后继无人怎么办?”好在先生后来从病中康复了,我们这些后辈又有机会跟着先生学习儒学。先生在各种不同的场合反复说,让我们把孔子的高度原原本本、不打折扣地传下去,永远传下去。这,就是我们学友们跟着先生要一起做的事情!
编辑 | 赵小天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今天,5月5日,是马克思的生日。△青年时期的马克思(左)和年近60岁的马克思(右)(鉴于没人不知道马克思是谁,这里省略简介。)昨天,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全文超过万字。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哲学家、革命家,在马克思的故乡——德国特里尔市,政府出资发行了印有马克思肖像的零欧元纪念纸币。这张纸币的正面印有马克思的头像,而背面则是欧洲的风景名胜。这种零欧元纪念币并不能真正用于消费,它仅仅是一种纪念性的纸币。这次发行的零欧元纸币,与普通欧元的材质工艺无差,特里尔旅游局负责人诺贝特·凯斯勒表示,之所以印刷这样的纪念币,是为了配合马克思提出的无货币理论。这种零欧元纸钞虽然没法直接用来交易,但也并不是假钞,而是真的经过欧洲央行批准才能销售。目前在欧洲旅游胜地常会看到,往往都是有名的景点或人物才会登上纸钞,而马克思版欧元销售价为3欧元。第一批5000张已于4月底被预购一空,预计总共会发行2万多张。在马克斯的故乡特里尔市,还打算推出一系列观光活动,包括展出一尊高达4.4 米的马克思铜像,是中国送的礼物。今天,政知君来讲几个关于马克思的小故事,介绍一个可能和你平常认知不太一样的马克思,了解一下:博士毕业却找不到工作的马克思1841年4月中旬,23岁的马克思结束了大学生活,开始走向社会。回到特里尔,家里本应为马克思这位年轻的博士高兴,可母亲见马克思学的是法学专业却获得的是哲学博士证书,深感遗憾。她一心要求马克思尽快获得学位和高官厚禄,指望他作为保障家庭生活的主要力量,然而“对生计毫无意义的哲学”,大大限制了他得到实际官职和高额收入的可能性。马克思未婚妻燕妮的父亲自幼影响马克思并一直是马克思热爱尊敬的人。尽管未婚妻的父亲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丰富的学识,也无法完全摆脱世俗观念,对马克思的哲学博士学位的前景也深感茫然和担忧。马克思虽然拿到了博士学位却找不到工作,不仅没有得到家人的同情,反而被卷入双方家庭矛盾的旋涡之中,只能痛苦地与亲人们“决裂”。面对双方家庭这种压抑的氛围,1841年7月,马克思回到大学就读地波恩,探望在波恩大学任教的布鲁诺·鲍威尔,希望能够在波恩大学找到一份工作,当一名哲学教授。然而,他亲眼看到的是,自己的朋友都是青年黑格尔派,朋友的命运都暗淡起来,反动政府把他们一一逐出大学讲坛和编辑部。社会、家庭的困扰,使马克思对择业一片茫然。马克思只能得到鲍威尔等几位处境艰难的朋友的资助,在波恩筹办《德意志年鉴》等一些激进刊物而勉强度日。1842年3月,马克思开始与青年黑格尔派的公开机关密切联系,并连续在《莱茵报》上刊载了他的10篇论文,文章的影响力也开始显出马克思在《莱茵报》的位置。浪漫诗人马克思大学时期马克思遵从父亲的愿望读了法律系,一开始就选修了9门功课,对诗歌和文学也很感兴趣,常去听文学课,还去听浪漫主义理论家冯·施勒格尔开设的哲学及其他课程。浪漫的校园生活激发着马克思的文学创作欲望,他加入了一个叫哥丁根的诗人团体,积极参加一些政治和文学创作竞赛活动。马克思通过对社会的观察和了解,已开始认识到“旧制度是无法医治的”。在创作幻想戏剧《奥兰尼姆》中,马克思形象地指出,旧制度就是一条缠在人们身上的毒蛇,绝不能对它表示温存,怀有幻想。而必须对它进行斗争,把它扼死。他通过主人翁奥兰尼姆之口愤怒地高呼:世界将在漫长的诅咒下崩溃,我们双臂拥抱住这严酷的现实,它就在拥抱着我时死去,并永远沉没于虚无之中。完全消失而不复存在——大概这就是生活!……世界看出这一切,它翻滚下去,为自己唱着葬歌,而我们这些冷酷的上帝的猿猴,还在用充满激情的、火热的胸膛,来温暖着毒蛇,让它长大成形,低下头来把我们咬上一口!浪漫的生活,产生浪漫的作品。马克思还创作了献给青梅竹马的女友燕妮的《诗歌集》、《爱情集之一》和《爱情集之二》。上面的题辞是:“献给我亲爱的和永远热爱的燕妮·冯·威斯特华伦”。燕妮,笑吧!你定会觉得惊奇:为何我的诗篇只有一个标题,全部都叫做《致燕妮》?须知世界上唯独你才是我灵感的源泉,希望之光、慰藉之神。这光辉照彻了我的心灵,透过名字就看见你本人。△燕妮和马克思马克思献给燕妮的诗集既是爱的幻想曲,也是爱的思念曲——我用迷恋幻想的这只巧手,编织一幅旋律绕空的罗纱,让我飞向那心爱的远方,用轻纱把我的燕妮披上。思念比天上宫殿还高,比永恒的天地更久长,比理想国更美妙,忧心似海,深胜海洋。他又把爱情、理想和志愿结合在一起:我幻想使心中雄伟的歌声响彻全世界,洋溢在长空,为了获得光辉的荣誉,向精神堡垒发起猛攻。……我要向那茫茫苍天问讯死亡。我能在那儿找到什么?真是荒唐!我应当达到成熟完善,像火炬自身迸发火光。马克思这样教育打女人的男人马克思那个年代,伦敦男人有打老婆的坏习惯,马克思对此很痛恨。这个疼爱妻子的模范丈夫每当听到女人的哭叫声心里就难受,他一定要冲过去将那打老婆的男人打个半死才痛快。有一次,马克思和李卜克内西(德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家、律师)遇到了一个喝醉酒的女人同丈夫吵架,丈夫想把她弄回家,妻子就抗拒并像疯子一样地大喊大叫。“这就是你不好了!做妻子的过量喝酒,有碍身体。”马克思又对她丈夫说,“就是妻子已经多喝了点酒,也不能对妻子无礼。你没有动手打她吧?”“谁,谁错?我喝自己的酒有什么错?你,你这外国人多管闲事。”女人对黑胡须人说得喷出满口酒气。“真是!你是什么地方的?我抓妻子打妻子关你屁事?”女人的丈夫气冲冲地说。李卜克内西劝不住马克思。马克思听说打妻子不应该管,心里好生气。“你扶妻子回家就行了,为什么要动手抓、动手打她呢?”他又粗声粗气地说,“我警告你,女人也是人,男女都一样,不能欺负女人。真气人!你们伦敦人吃饱了怎么就爱打老婆?”马克思说完转身欲挤出人群,可周围的人紧紧包围着两个外国人,似乎已不准他俩轻易离去。“呃,岂有此理!伦敦人打老婆为什么要受这可恶的外国人管?”人群中有人有意在挑衅。“说得对,伦敦人打老婆不允许这个外国黑鬼管!……”周围的人把攻击的目标对准了马克思,对准了两位陌生的外国人。李卜克内西见周围越挤越紧,一双双眼睛都不友好地盯住黑胡须,他心里好生紧张,又不知所措。劝那男人快扶妻子回家,那喝醉的女人却死皮赖脸地拖着马克思的风衣;这时拖马克思挤出人群也是根本不可能的,即使人不多,他也不会随便将一个喝醉酒的女人甩开不管的。她跌跌撞撞的,他只好去挽扶着她。男人们嫉妒的目光眼看就要喷出火光了,马克思和李卜克内西都有挨伦敦人拳头的危险,一场善意的干预被人反唇相讥,恶意对待,眼看他们将要付出毫无意义的代价。怎么办?这时,两个强壮的警察挤进了人群,问明事因,总算拉开了那醉酒的女人。马克思和李卜克内西才挤出重围。来源 | 新华社 央视新闻 科技新报 《马克思》(罗范懿 著 国际文化出版社)校对 | 李喆
作者:刘宏宇一说“哲学”,或者问“什么是哲学”“哲学是指什么”,估计咱中国人十有八九都得犯懵。剩下十之一二,少说得有一半能告诉你:哲学就是啥啥啥主义。最后剩下那很少一部分人,可能会背出老版教科书上的所谓定义——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听起来很对哈。接着问:那什么是世界观?他很可能会给出三个截然不同的答案:答案一:世界观就是对世界的观点。也就是怎样看待、认识世界。答案二:你说什么是世界观?!答案三:请传播正能量。基本可以说,在答案二和三的语境下,哲学这回事,是不存在的。(一)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是交叉概念很多人在大学都学过一门“思想政治”类必修课,叫“马克思主义哲学”,简称“马哲”。“马哲”,是有字库的。一敲拼音就出来了,而且三个首当其冲,可见是常用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不覆盖所有哲学。我们今天说的马克思主义,是十九世纪德国社会学家卡尔·马克思及其理论研究合作者(比如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总结、归纳出的一系列社会科学成果的总称。在不以其为“信条”的文化环境下,也会被称为“马克思社会学体系”。这个社会学体系,也可以说思想体系,包括三个部分或说“模块”:1、人类社会发展史。2、辩证唯物主义哲学。3、科学社会主义。其中的是人类社会发展史,最主要研究对象是欧洲。(马克思与燕妮)其中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基于对以欧洲为最主要参照的资本社会和资本经济的深入剖析所做的社会发展趋势的推论。涉及“哲学”的,只是其中一部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注意,“哲学”之前,是有定语的——辩证唯物主义。按照我们在受教育过程中所得的传授,对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概念理解是: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这们学问,至今,仍具有其先进性。很重要一点——它是人类在哲学领域的研究历程中首次将“唯物论”或说“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做有机结合的成果。但是,大不敬地——话说回来,这么伟大而先进并且还有点儿费解的学问,诞生于基于“传统”学科理念的欧洲;在这个前提下,对“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概念的理解,就跟上面说的不一样了,更应该是:马克思的、关于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哲学。似乎,看上去没啥不同。不同还是有的。而且,某种意义上,还挺要紧。最主要的不同是:前者把对象定义成的是“哲学”的一个“类别”;而后者则更是在表达定义对象是呈现某种特征的哲学的一部分。一部分!不是全部!即便是马克思的,在他本人所处的西方传统学科概念之下,那也只是哲学的一部分;而且——再次大不敬地说,是“一小部分”。(二)哲学的本源概念回到本文最初的问题——什么是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么?不错。不过,也就只是——不错。再矫情地问:世界观是什么?是如何看待世界?非要这么简练这么断然地讲,倒毋宁说:世界观是感知和解释世界的态度和结果。感知、解释。其实,非较真儿的话,“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这个定义,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界定之间,是存在矛盾的——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至少包括了三个部分——世界观、方法论、认识论。“世界观”只是其中一个组成部分。如果说,哲学只关乎世界观,那方法论和认识论呢?难道是多余的?所以,扯不清楚!扯不清楚就不扯,另辟蹊径去说。这个应该也算“方法论”。直到马克思的时代,甚至,在整个西方(欧美),直到现在,仍然理论上、象征性地把“哲学”指引向“关于一切”的宽泛领域。即:我们今天津津乐道的无数“学科”——工学、理学、药学、医学、法学、生物学,以及由他们派生的浩如繁星的分学科、子学科、小学科,一概,都归于“哲学”!乍一看肯定有点儿不适应。可真的就是这样的。举个例子:我们两弹一星元勋那些老一辈科学家,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在外国的大学获得的学位。比如钱学森老先生,他的主研领域叫做“空气动力学”;他在美国留学,是获得了相关的博士学位的;但他的博士学位证书上对他学位的形容并不是“空气动力学博士”或者随便那个学科的博士,而是——哲学博士。再举例:著名的希波克拉底。被传颂成是古希腊的医学家。今天但凡学西医的,都要知道所谓“希波克拉底誓言”。而就是这么一位被西医推崇为鼻祖的人,在西方传统理念中,也是将其归为“哲学家”而不是医学家或者别的什么。据此,可以概念性、笼统地这样理解:在以欧洲为最主要代表的西方传统理念中,哲学,是包罗万象的领域,一切关于自然科学和人类社会的学问,都归在其中。这样的话,粗陋地说,哲学,它就是一个“大筐”,啥都能往里装!(三)西方传统理念中的三大学问上述对“哲学”的西方传统理念认识,之所以说是“本源”,并无崇洋媚外之意,只是因为,哲学,作为一个词汇,是我们从西语中译化而来的。在我们民族传统文化中,有“哲”的概念,但并不曾讲“哲学”。故而,可以不怕冒失地说,哲学,作为对学问或说学科的称谓,是一个偏西方的概念。那么,关于它的溯源,也就倾向于了西方的传统认识。有没有发现“问题来了”?哲学是“大筐”,啥都往里装。那岂不是所有学问都是哲学?岂不是按所谓西方传统理念,世间再无其他学问了?当然不是。所谓西方传统理念,关于学问,有三大类,哲学,是其中囊括内容最多的一类。但它还不是囊括一切。另有两个是在哲学之外的学问——神学,和,文学。神学,对咱中国人来讲,应该挺陌生的。作为“学问”的一大类,它肯定不是我们惯常理解中“神神鬼鬼那一套”,也不完全指宗教,而只能说:宗教的“神学部分”,是神学中的重要组成。简单来讲,神学,西方传统理念中独立的一门学问,是关于神化的已知和未知的学问;某种意义上,相比对应的哲学概念,它反而更趋于理念化、规则化。当然,随着宗教的发展、强势、世俗化,西方传统的神学,越来越多纳入了可称“糟粕”的东西;继而,很快地,已经有点儿失去“本来”的西方神学,又遭遇到不断发展更迭的近现代科学技术的挑战,以至于不得已地走向低谷。到现在,神学,在西方,特别是欧洲,更多宛如对于传统的坚守,而在“学”的方向上,不说“穷途末路”,也至少是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瓶颈。相比神学,文学,好像咱们更容易理解。但是,相同语境下,文学,也还是跟今天咱们的普遍认同,存在差异。在三大学问的划分之下,文学,是表达人类情感的学问。人类情感。这个东东,西方传统认为中,既不属于神,也不属于“自然”,而只属于“人”。两点,很觉值得一提:一是西方传统认为的文学,在其社会发展中,派生了两个“附加内容”或说“额外使命”,分别是——赞颂、维护神学,和,表达、质疑,哲学。另一点是想说说为什么咱们中国没有“神学”。这是个很大的话题。非要简单地、断章取义、一叶障目地说一嘴,在笔者看来,其最主要原因,是我们民族在很早的公元前十世纪左右,就以“国家性格”的形式,理论上摆脱了西方直到“文艺复兴”时代才真正开始质疑的“神主”认知,早了起码两千三四百年!这个相当漫长的时间段落,正是欧洲神学从形成到发展再到衰落的周期,也是我们华夏民族作为另一种截然不同的文明,独立发展、演变、形成世界另一文化“极”的时期。【作者简介】刘宏宇,常用笔名毛颖、荆泓。实力派小说家、资深编剧、北京作协会员,“夏衍杯优秀电影剧本”获奖者。著有《管得着吗你》《红月亮》《武王伐纣》《深水爆破》等多部长篇小说。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推荐:古人服饰中的盔缨和帽翅到底有没有实际功用?“最毒妇人心”这话有没有道理?
作者简介 德平,现居北京,中国哲学博士,新登文化创始人,登第阅读发起人,致力于建立适应时代发展的、以文史为主的分级阅读体系,传播优秀文化。 推荐书目《章太炎国学讲演录》章太炎(1869—1936)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其著述颇多,《国学讲演录》则是其晚年讲学的精粹。章太炎早年师从俞樾,就读杭州诂经精舍,于清代朴学登堂入室。因甲午丧师,章太炎愤而走出书斋,结交天下新学达人,互通声气,欲以文章救亡图存。经历了支持维新变法、投身革命排满、推动护法运动、呼吁共同抗日等政治风波之后,章太炎晚年专注于讲学,开办“章氏国学讲习会”,讲学苏州,直至1936年6月14日病逝。《章太炎国学讲习录》就是此时期章太炎讲学的主要内容,曾由吴承仕辑录于《章氏丛书》,曹聚仁也有记录单行本。今次所荐,为诸祖耿、王謇、王乘六记录、中华书局2013年出版版本。今日谈论国学,与章氏所言国学在外延内涵上已有所不同。今日言称国学,多掺杂释道玄虚、神佛护佑,倡言越力,私心愈显。章氏所指国学,是中国传统学术之意,仍循经史子集四分法,重小学文字基础,一贯为经世致用。源远而流长,章氏后学星光灿烂,周树人、周作人、黄侃、朱希祖、许寿裳、钱玄同等硕儒层出不穷,蔚为大观,章黄学派后学至今仍然在教育界占据重要地位。笔者一直认为,评价一个学者,应多看其晚年观点。倒不是盖棺定论的意思,一则因为年轻时阅历尚浅,涉事不多,仓促而行、鲁莽出言皆所难免,都未经人生实践检验。二则认识水平受限于当时之情境,随着条件的改善、事件之波折、境遇的变化,认识水平才能不断提高。早年的章太炎曾肉搏康梁党人、怒骂袁大总统,相比之下,晚年章太炎已经锐气渐消,更关注学术传承、经世致用。如开篇“国学之统宗”一文,即对明末本乡东林党人不务实际、乱政误国进行了批判,广宁之失、主杀熊廷弼等,皆是东林党人所推动,直至“长城自坏,国势日蹙”,足见东林党人“化民成俗有余,而论道经邦不足”,即是对知识分子参政局限性之反思。此外,史学在其学术体系中的地位更加重要。《国学讲演录》中,文字小学的篇幅不大,但对历史方面,则有“历史之重要”“《儒行》大意”“适宜今日之理学”“论读史之利益”“论经史儒之分合”等篇章,可见晚年章氏对史学之重视。即使开篇“国学之统宗”一文,同样以史贯穿,更突出史学的经世作用,可谓章氏早年由经入史、晚年经史不分。经史畛域之消除,彰显出章太炎境界上的提升,也难掩其学术传承之下爱国之心弥老弥坚。四部学问,浩如烟海,非明博约之辨,则终身汨没其中。戊戌时期,张之洞的《劝学篇》中,即提出《近思录》《东塾读书记》《御批通鉴辑览》《文献通考详节》四部书,作为传统学术的根基。章氏在晚年讲学中,亦有类似举措,然更为简略,认为应当读《孝经》《大学》《儒行》《丧服》四篇文章。《孝经》在于化民成俗,《大学》在于治国平天下之原则,《儒行》在于对知识分子气节之陶冶,《丧服》在于保存传统之礼俗。章氏曾讥张之洞治经“疏通,不好精理”,然在晚年之后,亦开始以“守约”来强调大众国学底线的问题。章氏学力近乎天成,为近代罕见学人,作品繁多,著述庞杂,且致力于政治、学术,快意人生,为民国的建立作出了突出贡献。然章氏一生波折,因投身革命而遍识天下才俊,却少有可托之人。故而晚年讲学的《国学讲演录》,实有其一生感悟在其中,更加值得重视。疫情之中,足不出户,得遇书房兄荐书之命,勉力为之。恰章氏本人精通医理,“最喜谈医”,曾被誉为“国医革新之导师”。近代以来著名中医陈存仁、陆渊雷、章次公等均是章太炎弟子,为中医传承作发挥了重要作用。此次抗击疫情,中医发挥了重要作用,效果也有目共睹。愿疫情早退,愿贵阳孔学堂在推动国学国医国术发展上取得更大成绩。防疫抗疫,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理性面对,无一例外的,医学专家们的共同建议是,大家尽量少出门、不聚会。而我们的倡议也随之而来——既然宅在家中,何妨多读几本好书。据说,网络时代,阅读已跻身奢侈品之列。整个社会的阅读习惯,大概算不上叫人乐观。虽然,我们仍愿尽绵力,不仅因为手中可留书香,更缘于读和享的过程中,自有欢悦喜乐。当然不阅读的借口也多,常见是说没有时间,其实,古人早就感叹过了。 三国时代的董遇说,读书只能利用“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宋代的欧阳修则利用“三上”:“马上、枕上、厕上也。”这段时间,既然要“少出门,不聚会”,那何不索性围着炉子或者拥着被子,安安静静、暖暖和和地读一本好书?按照欧阳修的法子,我们来算一算,马上当然不现实,待在家里的话,那就“桌上、枕上和厕上”好了。各花15分钟,总共45分钟,一分钟读500字,一天就读22500字,一星期七天是157500字,每页差不多500字,则是315页,这是相当厚的一本书了。从今天起,我们邀请一些爱书的朋友,以线上“溪山书会”之名,逐日推送好书,以享读者。欢迎留言甚至附上您的读后感想,亦欢迎来稿,投稿信箱是kxc913@163.com跟我们一起推荐,获得采用者,自然也会有一份礼物奉上,您不用猜,肯定是书……我们寄给您。来源 孔学堂编辑 邬建玲 瞿浩然编审 李屹
哲学,多深奥的学科,离我们实际生活似乎又很遥远。忙忙碌碌的成年人大多无暇顾及“哲学”之问,当然也是能力问题,无法参与深奥问题的讨论。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也一般到了大学,才设有哲学专业,供学生选择。更因“哲学”经济效益低下,常是冷门之选。所以,当外滩君要到上海老牌双语学校,一位哲学博士为平和一年级孩子开设的“儿童哲学课”里,仍抱着以下疑惑:儿童有能力思考哲学问题吗?哲学思维到底是什么?儿童哲学课怎么上?为什么需要儿童哲学课?这位“80后”哲学博士叫颜志豪,2016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哲学系。一路求学25年到博士毕业,和大多博士研究生选择不一样,颜志豪从高等教育机构里的学术象牙塔出走,走进基础教育的小学,践行他的“儿童哲学课”理念。外滩君的这些困惑,也在与颜博士的对谈中,得到了解答。1儿童有能力思考哲学问题吗?哲学思维到底是什么?对于第一个问题,颜老师编译的作品《儿童有能力进行哲学思考吗?》为我们提供了这个问题的学术支持。(译自:斯坦福哲学百科Philosophy For children 一文)在儿童心理学界,让·皮亚杰(Jean Piaget)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广为人知。他把儿童智力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上)。意指儿童的思维能力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没有前一阶段的发展基础,儿童不具备抽象思维能力。所以他认为,儿童没有能力进行哲学思考的能力,无法对“思维进行思维”,即无法进行元层次的思维,而哲学思维就是元层次的。不过后来,有位哲学家雷斯·马修斯(Gareth Matthews)详细反驳了皮亚杰的观点。马修斯认为,皮亚杰版本的发展阶段论容易导向“儿童缺陷观”,即儿童的本性要被理解为一套有缺陷的构架——缺失了普通成年人有的而儿童没有的那些能力。在他看来,持有这种看法的人忽视或轻视了如下事实:与其说儿童将很可能像成年人那样,不如说他们有某些方面能做得更好,比如更好地学习第二种语言,绘出具有美学价值的图画,或是构思有哲学趣味的问题。从马修斯所研究的孩子所展现出来的思维来看,他认为学龄前儿童有能力表达哲学困惑,并且表现出对复杂概念的把握能力,甚至能够深入而持续地讨论定义问题。所以,对于孩子们来说,一旦有机会,他们也常常可以进行深入而发散的讨论。有可能是由一本儿童小说所引发,也有可能是学生们日常的课程读物、手工作品、思想实验甚至新闻报纸。那么颜老师一直反复提到的“哲学思维”,到底什么呢?颜老师说,哲学思维其实是一种后设的能力,就是当你看一个东西,你觉得这个答案是这样,你需要再后退一步想想真的是这样吗?哲学的根本内核是一种反思精神,而不是轻易去接受一些观点。“哲学思维是你会开始去平常那些主流的看法。那些观点是对的吗?当你开始这样问的时候,哲学思维就开始冒芽了。那你再往后看一看,看它是不是背后包含了一些偏见,如果没有偏见,再往后看看,不断往后看,就可以比别人想多一步,也突破了学科里面的边界。”所谓的哲学的素养,哲学思维是一种突破学科边界的,让你去跳出来反思的一种精神。无论是那种流俗的观点,还是学科内部的知识,让你多一种视角,而且这种视角是比较超脱的。颜老师的课堂“其实哲学并不像人们日常所理解的那么深奥、艰涩,完全可以更加通俗化的,其实它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可以启发我们从多种角度来思考问题。”颜老师继续补充:“人从小的时候就天然有一些哲学思维的,那是漫无边界的。这颜色怎么来的?为什么这是红色?小孩子走到哪里,就会发问到哪”所以,每个孩子都有天然的哲学思维。2儿童哲学课,怎么上?颜老师在《儿童哲学的可能性》一文中写道:假如哲学是指康德的巨著,那么别说是儿童,即使是哲学系的大学生也未必能读懂。但事实上,哲学教育的范畴并不仅仅局限于经典文献阅读,触发孩子产生具有哲学意味的好奇与思考,这也是哲学教育的内容。基于前面两个问题的肯定回答,开设儿童哲学课并具备了理论前提。回顾儿童哲学课程的开设,颜老师说与哥伦比亚大学哲学教授李普曼(Matthew Lipman)有直接的关系。在哥大教逻辑学时,李普曼发现即使是人群中的佼佼者——哥大的学生,思维品质都让他感到担忧。他们大多思维僵化、逻辑混乱、好奇心缺失。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他进入中小学探索儿童哲学的可能性,试图在孩子思维未固化时,积极介入儿童的思维提升。儿童有自身的视角,要让他们理解哲学问题,需要对哲学文本做些处理工作。李普曼做的工作就是把哲学引入基础教育,面向儿童的哲学(Philosophy For Children)就成了一门新课程。再后来,不少哲学工作者也都加入了李普曼教授团队,儿童哲学促进协会(IAPC)在1974年诞生,而P4C成了Philosophy For Children的简称。到今天,“P4C”在更多后来儿童哲学教育者的加入,拥有了新的涵义: Creativity、Critical Thinking、Caring Thinking、Collaboration,分别是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关怀性思维和协同性思维。这样一来,儿童哲学课的课程目标就是四种思维能力的培养。但培养四种能力本身并不是“面向儿童哲学课程”的专属目标,有些非哲学科目也可以有同样的目标。因此,普遍流行的那些p4c,很多时候更像是教学法,P在他们的教学实践中,“Philosophy”就很少了,更像是“practice”(实践)面向这四种思维能力的实践课程。颜老师的哲学课堂“在我看来,儿童哲学课并不仅仅是思维训练。假如仅仅是思维训练,那么数学课、物理学等等都可以叫做“哲学课”。我认为,哲学课必须具有实质性哲学意涵。比如说,幸福是什么?什么的人是有德性的?无限是什么意思?人生有什么意义?这些问题基本都是哲学教科书的经典议题。”所以,颜老师认为自己的“儿童哲学课”与“P4C”有不同的地方,他会更关注哲学内容的设置。接下来,外滩君带大家走进颜老师的课堂看看,他的“儿童哲学课”是怎么上的?颜老师:“如果你有超能力,你想变成什么生物?”小朋友1: 我想变成猴子,因为猴子会爬树小朋友2: 我想变成豹子,因为豹子跑得快。小朋友3: 我想变成水熊虫,因为它无处不在,生命力顽强,永远不死。(水熊虫是什么?百度后外滩君才知道,水熊虫是一种非常微小的生物,是地球上已知生命力最强的生物,甚至可以在没有防护措施的条件下在外太空生存。)颜老师:永远不死真的是一件好事吗?小朋友4: 如果大家都永远不死,那么地球会被挤炸,我们的生存质量会很差小朋友5: 如果活太久记忆力会衰退,什么都不记得也没什么意思小朋友6: 当一个虫子很无聊,没有思想每天都不知道做什么这样的讨论到底与哲学有什么样的关系呢?颜老师在课后的采访中告诉外滩君,“永远不死是好是坏?”事实上就是一个哲学问题。而“永远不死最终导致所有人都扎堆挤爆地球”,在他们原来的预设汇中,永远不死是好事,单是永远不死最后却导致了很坏的结果,让大家都没法好好活,因此,永远不死似乎就不是一件好事。在这里,孩子其实用了归谬法,是一种逻辑推理。而这些都与哲学息息相关。“我不能直接对孩子们说,来我们来锻炼批判性思维,或者说看,这是一个哲学概念。而是要给他们一个感兴趣的主题,激发他们思维和哲学素养。”颜老师的哲学课堂“你想要成为一种生物,你就要说出你的理由,哲学有一部分就是在讲道理。我要说服你,我要跟你把道理讲透,我要做水熊虫,不要去做猴子,在说服的过程都是在讲道理和辩护,这也是建立逻辑的一个过程。”一年级的哲学课全称就叫《逻辑学与形而上学》。在颜老师的儿童哲学课上我发现,教师组织学生对哲学问题进行分析与来回论辩,这一过程无形中提升了孩子的阅读能力、批判性思维与逻辑素养。不期望孩子要掌握多么深奥的哲学命题,只是孩子在游戏互动一样的课堂里,提升思维水平,建立良好习惯,培养合作精神——这是颜老师对这门课堂的一个朴素想法。3我们为什么需要儿童哲学课?我们经常会问,学数学有何用,而看起来离我们实际生活更加遥远的哲学,又有何用?这一功利之问,颜老师同样给到了学术研究支持。2015年,杜伦大学团队研究发现,每天40分钟,上足一年儿童哲学课的孩子比没上该课的孩子,在阅读与数学能力上超前了两个月。研究报告还表明,上过哲学课的孩子更加自信、表达能力更强、倾听习惯也更好。杜伦大学团队研究结果不过,即便对考试成绩没有直接增进作用,哲学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2016年,颜老师还在南方一所小学实践他的“儿童哲学课”,当时接受另一家教育媒体采访时,他提到:小学开哲学课在国内很少见,但在欧美地区可不是稀罕事。盛产哲学家的法国甚至已经把哲学课开到幼儿园去了。老师跟幼儿小朋友讨论“什么是好坏”以及“什么是爱”等等。法国人将这种思维教育贯彻始终,分布在各个领域。反观中国,我们的幼儿园与小学非但没有,孩子们还很容易受到大众文化的影响,动画片、电视剧、娱乐节目甚至广告,都在影响着孩子。如果我们不及早介入,开始思维启发,放任这些先入为主的劣质价值观灌输给儿童,那么我们怎么能要求孩子们长大成为大学生之后突然就变成具有批判精神的独立人格呢?正因为有了哲学反思,孩子们才能保持独立思考,不盲从,不偏信。小学哲学教育与其他年龄层的哲学教育本质上都是属于通识教育。高考升上来的学生往往缺乏基本的逻辑素养与批判性思维,而大学的通识教育却不得不承担基础教育营养不良的应试后果。假如基础教育能够增加哲学教育与批判性思维训练,那么大学这部分通识课程能够发挥的教育效果要好得多,而不是单纯的补课。今天,颜老师这位大博士,在太多人认为他“大材小用”“高才低就”的偏见之问中,经历着一场“无中生有”的教学旅程。只有蹲下来,你才能看到孩子眼里的世界。外滩君在平和看到,这些被好奇心以及探知欲驱使的孩子,在教室里,在操场上,在饭堂里,不断地与其他人索要答案。他们交流的话题不再局限于电子游戏、综艺节目,而是非常严肃的哲学问题。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来回,相互论辩,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古希腊的雅典街头。而在校园里,到处都是学会了倾听与辩护的小苏格拉底。本文转自外滩教育,作者张燃
桂清扬博士出席第二届全球礼学应用大会暨年度颁奖盛典2019年1月6-7日,第二届全球礼学应用大会暨年度颁奖盛典在上海成功举办。礼学乃心学,直抵人心;礼学乃文化核心元素,构筑文明高地。【大会视频】00:10此次大会由IPA国际认证协会、国际注册礼仪培训师认证管理中心、国学文化与礼学应用工作委员会等单位联合主办。大会共有五大主题篇章:1、国际前沿专业 专家演讲篇;2、典范荣誉成就 颁奖盛典篇;3、唤醒梦想感召 深度分享篇;4、智慧深度力量 高端对话篇;5、趋势机遇发展 财富事业篇。大会秉承“礼仪共创世界文明”的友好合作理念,为礼仪教学的实践应用搭建一个跨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大会演讲嘉宾汇聚来自国际国内顶尖的知名礼仪专家:中国外交部外交学院国际交流中心首任主任文泉教授,美国国际知名礼仪专家、国际礼宾协会前会长拉妮·丹斯洛女士(Ms.Lanie Denslow),加拿大魁北克政府礼宾处处长路易杜索(LouisDussault)教授,国际认证协会理事洪益恩(Ian Hoorneman)先生,犹太财富教育传承第一人沙拉·伊马斯女士,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外事局局长、前外交部礼宾司处长、前中国驻芬兰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张直鉴先生,中国著名外交官、前中国驻法总领事、国际关系智库“察哈尔学会”秘书长张国斌先生,香港财富女人学院院长韩艾桐女士,香港知名国际礼仪专家张玛莉女士(Ms. Mary Cheung),IPA国际认证协会中国区负责人(首席代表)沙江先生,ISE国际服务效能提升首席技术官郭品禾先生,国际注册礼仪培训师认证管理中心中国区首席代表杨扬女士,国学礼学导师胡素教授,国学文化与仪式礼仪课题导师杨敏女士等为本次大会作了精彩的演讲。浙江外国语学院英语教授、香港国际创意学会秘书长桂清扬博士应邀以嘉宾身份出席2019第二届全球礼学应用大会暨年度颁奖盛典,亲身体验礼学界盛宴,聆听世界各地礼学教育专家经验之谈,见证各位礼仪培训师的精彩与辉煌,并与部分专家、培训师和“礼友”进行了较深入的交流。桂清扬教授出席2018年度颁奖盛典,沐浴礼学的春风。前排端坐的素衣女子系香港知名国际礼仪专家、1975年香港小姐冠军张玛莉女士(Ms. Mary Cheung)。桂清扬教授与中国外交部外交学院国际交流中心首任主任文泉教授合影。此次桂教授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师兄巧遇,不亦说乎。桂清扬教授与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外事局局长、前外交部礼宾司处长、前中国驻芬兰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张直鉴先生合影。桂清扬教授与国际注册礼仪培训师认证管理中心中国区首席代表、华夏礼仪学院创始人杨扬女士合影。桂清扬教授与香港财富女人学院院长、财富女人国际名媛会主席韩艾桐女士合影。桂清扬教授与前中国驻法总领事、国际关系智库“察哈尔学会”秘书长张国斌先生合影。桂清扬教授与IPA国际认证协会中国区负责人(首席代表)沙江先生合影。桂清扬教授和IPA国际认证协会中国区负责人沙江先生受邀与中国茶道秀演出人员合影留念。桂清扬教授与2018年度服务效能杰出讲师奖得主之一华敏老师合影。桂清扬教授与礼仪在线学习平台空中课堂——礼商书院的“礼微校”校长、2018年度十佳国际行为仪态教练师青青老师合影。桂清扬教授与2018年度中国十佳大学生礼仪讲师一然老师合影。桂清扬教授与2018年度中国十佳大学生礼仪讲师一然老师合影。桂清扬教授有着强烈的礼学、诗学情结。其名字出自《诗经》“有美一人,婉如清扬”诗句。数十年崇尚礼学,知行合一。多年从事中西文化比较、文化与翻译、中国古典诗词歌赋翻译、跨文化交际、汉英互译、商务文化安全案例分析等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应《朱子学刊》主编之约翻译了德国著名学者V·G·鲍尔的力作《儒学的历史遗产》,发表后受到著名哲学史家、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先生的来信称赞和鼓励。多次为《世界博览》等杂志编译世界礼仪小姐大赛冠军、全球小姐大赛冠军等的励志故事或轶闻。曾与美国杰普大学传播系终身教授贾文山先生共同策划“跨文化沟通高级师资研修班”,在中国计量大学成功举办;担任杭州2022年亚运会工作人员英语口语及文化礼仪能力考试主考官;多次应邀参与杭州电视台《文化风情》栏目主持人王明青博士及女子学院等组织的诗歌雅集、书画雅集等活动;应全港普通话教师义工联盟、香港文化传播协会之邀,借香港国际经典文化协会圣地,担任“清风耀扬比译双飞·文学名著分享会”主讲嘉宾;应邀与迪士尼英语华东区副总裁葛捷思女士一起为杭州迪士尼英语中心开业典礼剪彩,并担任以《全球地方化视角下的少儿英语教育—— “语言、文化、智能、情景”一条龙》为主题的演讲嘉宾。桂清扬教授与中国计量大学林建中校长、美国杰普大学传播系终身教授贾文山先生、中国计量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吴宗杰教授在“跨文化沟通高级师资研修班”开幕式上。桂清扬教授应邀出席杭州迪士尼英语中心开业典礼剪彩仪式。桂清扬教授应邀担任“清风耀扬 比译双飞·文学名著分享会”主讲嘉宾。桂清扬教授应邀担任“清风耀扬 比译双飞·文学名著分享会”主讲嘉宾。桂清扬教授堪称中西文化的传播者与研究者,出访过10多个欧洲和亚洲国家,并在我国许多省份都留下讲学的踪迹。桂教授的人生感言是:“教书育人诗化我短暂人生,中西文化滋润我道德文章。”上图:桂清扬博士
江阳沽酒客按:编写此文正值高考与初升高,看到泸州很多学子寒窗苦读,终于有了很好的回报,沽酒客也很欣慰,泸州的教育一直不算落后,泸州历来学习型人才辈出,今天沽酒客就给大家聊聊中国首位牛津博士,也是中国学者西洋古典哲学研究的先驱,被誉为“东方黑格尔”,泸州叙永人张颐先生,了解一下前辈泸州人文化名人的传奇人生。张颐(1887——1969),字真如,四川省叙永县马岭乡人。1905年,张颐考入“永宁中学堂”。时县人李维汉(字盘谷)任监督,同盟会党人杨庶堪、朱之洪、向楚任教该校。杨庶堪除讲授英文、中文外,极力阐扬三民主义,常以革命之说激励学生,非常看重张颐之教笃好学,乃着意培养。张受其革命思想影响甚深,遂于ー九〇七年春加入同盟会。1907年夏,张顾偕同盟会员数人负笈赴蓉,以优异成绩考入“四川省高等学堂”。在校期间,参加四川省高等学堂和陆军小学堂同盟会员组织成立的革命团体“勉学会”。后又参加谢慧生、朱之洪等组建的“乙辛学社”。除革命外,兼砺学行。该社遂成为同盟会党人在蓉之核心组织,积极从事推翻清政府的革命活动。1911年夏,四川争路事起。在渝党人杨庶堪、朱之洪、谢慧生等人赴蓉商讨革命大事,张颐遂毅然辍学,积极投身于保路运动。后杨庶堪等于重庆加紧筹划四川起义,召张顾赴渝汇报川西南民情。张颐说:“条件成熟,机不可失,若高举义旗,必然四方响应。”于是张颐被派赴涪陵、忠县、万县、青神县等地联系起义事宜。辛亥革命后,曾任蜀军政府秘书兼代炸弹团团长(原为颜德基)。成渝合并之初,以蜀军都督张列五转任四川副都督。其后,张列五则以四川副都督政任四川民政长。1912年仲夏,张颐奉邀赴蓉,任民政长公署之机要秘书,草拟和翻译机密函电文稿。1913年春,张颐考官费留学被录取,领得川资后于9月3由沪搭日轮天洋九赴美,就学于密执安大学。1917年2月23日,获密执安大学文科学士学位,旋即转入研究院。在哲学专门化教授温莱的指导下,于1918年4月5日获密执安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后又在温菜教授的指导下,于1919年6月26日获密执安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密执安大学即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创建于1817年,位于美国密歇根州,是美国历史上最悠久的公立大学之一,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密歇根大学建校以来,在各学科领域中成就卓著并拥有巨大影响,被誉为"公立常春藤"和"公立大学的典范",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并称美国公立大学两大巨头。著名校友有朱光亚,丁肇中,拉里·佩奇,汤姆·布拉迪)后经教育部门准予转学欧洲,张顾于1916年9月赴英,入牛津大学研究院。在史密斯教授的指导下,于1921年获牛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也是首位中国博士。以后又赴德国先后入埃尔朗埂大学和柏林大学,研究德国哲学重点是康德哲学和黑格尔哲学。以后又赴法国、意大利等考察一年。成为著名的黑格尔哲学专家和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23年出版的《黑氏伦理探究》一书驰名中外。史密斯教授亲自为该书著序文。1923年,国立成都高等师范学校校长吴玉章邀张颐回川担任该校教务长,并汇去路费。张颐欣然应允,于1924年4月24日抵沪。时川局有变,玉章辞职,乃转应北京大学聘。北京大学聘其为哲学和教育学教授。后因北洋军阀专政,教育非所重视,张颐乃于1925年9月赴厦门大学任教。1926年任厦门大学副校长、代理校长兼文学院院长。1929年,返回北京大学,任哲学系教授兼系主任。1930年至1935年在北大任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讲座兼任哲学系主任。1935年休假赴欧美各国研究。张颐于康徳哲学研究颇深,著述甚丰,常见于国内外著名杂志。主要有《关于黑格尔哲学回答张君励先生》、《余与张君励先生讨论黑格尔哲学之经过》、《黑格尔与宗教》/《圣路易哲学运动》等论著。1936年,任鸿隽任四川大学校长,约张颐回川襄助,颐以桑梓情深,慨然应允,遂任川大文学院长。1937年1月17日任鸿隽赴南京向教育部述职,校务由文学院院长张颐代理,1937年6月10日,教育部长王世杰签署了同意任鸿隽辞职的训令,并委派文学院院长张代理川大校长。张颐在学术上的造诣,国际国内学术界是予以肯定的被称为“国内有数学者”。张颐代管川大,学者名流如贺鳞、汤用彤等纷纷来电表示祝贺。张颐代校长之后,秉承任鸿隽的办学方针,推行自动学习和自由研究,学术空气比较自由,教学科研也得到应有重视,得到多数师生欢迎。在聘请教师方面,张颐与任鸿隽一样。不以一己之私情为聘任的标准,重在教师学识修养,因此能广纳名师。特别是抗战时期沦陷区教职员纷纷撤退,云集川内,张顾优礼聘请,以至川大一时名流荟萃,蔚为大观。蒙文通,林如稷就是这时到川大任教的。朱光潜教授也于1937年9月中旬应张颐邀请到川大任文学院院长兼英文系主任。其时,全国著名教授多云集川大,学术气息至为浓厚。平津失守后,由平津来川就学的学生日益增多,进步学生强烈要求校方给予沦陷区学生以关怀,允许他们转入学校就读。张颐出于爱国之心,主张在实行有关制度的基础上给平津失学学生提供就学方便。他和康乃尔以抗敌后援会主任的名义,“函请本校予战区借读生便利”,指出:“顾各地来川借读学生,人生两地,诸感不便,拟请特予相当便利俾诚就此子之困难。”(见《四川大学史稿》)张颐对平津失学学生十分同情,以校长的名义代表学校在信函上批示“照办”。1938年12月9日,教育部令饬四川大学代理校长张颐移交校政,并饬令程天先放先行到任,到校视事,并汇报教育部。1939年6月1日,张颐当选为四川省临时参议会议员。张颐交卸川大校长后,适武汉大学迁四川乐山,张颐于1939年秋应聘为该校教授。1848年4月29日张续选为四川省临时参议会议员。抗战胜利后,北大复迁北京。北大校长蒋梦麟请张回校任教,张颐遂于1946年重返北大任教。1948年,张因高血压不能任教,回到成都,在狮子山疗养新中国成立后,张颐被聘为四川省文史馆研究员。1955年当选为四川省政协委员。1956年7月17日,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吴玉章亲笔写信邀请张颐任教,张颐因高血压病重未能成行。1957年3月14日,北大校长马寅初聘请张为该校哲学系教授,指导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张颐遂扶病北上应聘。以后,张历任全国政协第二、三、四届委员。1869年6月23日,张颐因脑血栓病故于北京,终年83岁、遗骨经周总理批准,葬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张颐一生勤于治学,储书四壁,珍藏有大量英、美、德、法等国出版的哲学书刊及中国经史、名家文集丛书等。张逝世后,其子张文达遵照张颐的遗愿,将他珍藏的中外书籍全部捐赠北京大学图书馆。张颐一生治学勤奋,生活简朴,实为当今知识分子学习的楷模。也是我们泸州值得纪念和敬仰的本土学者前辈。
近日,来自武汉大学的26岁女生沈闪正式结束毕业论文答辩,一举成为我国首位写作学专业博士。该消息一出便引来热议,大家不仅感叹于沈闪年仅26岁就能拿到博士学位,更对其所学的写作学充满了好奇。新事物的产生必然会引来质疑,有不少网友认为写作学专业是华而不实,要拿写作学专业的博士必须要是写作大家才可以。其实,产生这种观点是因为把“写作”与“写作学”混为一谈。那么,写作学到底要学什么呢?写作学博士有三个主要的研究领域,分别是写文体写作学研究、中外写作理论比较研究以及写作基础理论。写作学专业可谓是一个高难度的专业,其研究对象具有非在场性;写作学并不是单单地研究写作的技艺和写作的原理,而是对具体性、言说行为互动性的研究,与“写作”有很大的差别。并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学术界对写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写作型人才也越来也渴望,写作学博士的诞生也将是这一专业被社会所需要的标志。其实,除了写作学外,还有不少看似“奇葩”,甚至让人意想不到的专业——休闲学——一听名字不少人认为“这难道是研究旅游、睡觉、躺着玩手机的专业?休闲娱乐还需要研究?”实则,休闲学士浙江大学独创且自主设置的标志性专业,并且此专业既招硕士研究生,也招博士研究生。该专业的研究领域是休闲文化产业和休闲哲学,经济发展的越快,休闲产业也就会不端蓬勃向上,17年浙江大学只招收了2名该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招收人数稀少,但发展前途无限。国际管家专业——什么?管家还能当专业?还是国际化的?没错,国际管家专业在职研究生目前武汉商贸职业学院已经开设,该专业除了要学习国际礼仪咖啡与茶艺、家居与插花、营养饮食这些基本课程外,还要学习高尔夫球、西式调酒、游艇管理、珠宝鉴赏等课程,可谓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了。并且,此专业毕业后的工作薪水非常可观,可高达3万英镑至10万英镑不等,随着经济的发展,该专业薪水还有更上一层的空间。彩票硕士专业——在2012年,北京师范大学成立了国家彩票发展研究院,并开始招收彩票硕士生。彩票硕士并不是像大家初步印象那样研究怎样买彩票能赚钱,而是想通过对彩票行业的应用性研究,推动我国公益事业的发展。然而可惜的是,由于一直生源不足,彩票硕士专业消失在2015年的招生简章。易学专业——该专业可能是唯一一个会在招生简章中写着“胆小勿选”的专业了,据了解,清华大学易继续教育学院的高级研修班的教授们都是著名的易学大师。一般能有幸被易学专业录取的研究生,都是毕业于各大知名院校,研究领域涉及死后的生命、灵魂的生活、各个灵异事件以及灵魂的架构,听起来都让人毛骨悚然,目前招收易学的院校有北大、武大、中山、同济等知名院校。马科学专业——目前,青岛农业大学是我国开设马科学专业的唯一院校,该专业的研究领域涉及饲养学、繁殖病学、现代养马学、产业管理学等。该专业为了培养专业的赛马人才,每年都有学生有机会去迪拜、爱尔兰等赛马胜地实操。我国马术行业也在蓬勃发展,开设了众多马馆,对于专业养马、赛马的人才及其渴望。其实,不管你所学的专业是大众还是小众,只要是研究自己所喜欢的专业,并能努力把优秀做到极致,就是一件令人敬佩的事!你还知道世界各地有哪些闻所未闻的“奇葩”专业吗?留言告诉我们吧!
读 书 的 方 法这一篇<读书的方法>是为所有爱好哲学的同学写的。我们的私塾班,是以读中国哲学经典为主的课程,我把我自己读经典的方法写出来,供同学参考,它就是我形成我的经典讲授内涵的成长历程与用功的方式。采取其中的一些大家自己用得上的方法,结合同学自己的现实条件,就能对大家的读书有帮助了。壹丨我的人生前后阶段我的人生前后阶段:写论文来写日记,讲经典来写日记。对于中国哲学的研究,是我进哲学系读书以来的志向,当时在读政治系的时候,意识到从政或许不是我的性格所适合的道路,但是关切中华民族的未来肯定是我人生的道路。于是我想到研究中华文化,阐扬中华民族的伟大思想就是我可以做的事情,在文学院的几个科系的课表中仔细研究了一番,虽然历史系和中文系有些东西是我要的,但也有不少东西是我不想花力气下去的。但是哲学系的课表中,就算是西方哲学的课程,也没有不是我愿意花力气去了解的,于是我知道,研究中国思想,就到哲学系去吧。为了进哲学系,我必须自己研读逻辑、哲学概论,参加转学考试,所以进台湾大学哲学系,我可是用考试考进去的。大学本科考进政治系,读了三年,又用转学考试的途径考进哲学系,后来再考硕士班、博士班,后来又申请台大教职,进台大,我可是扎扎实实考了四次。本科入学就不讲了,那是考高中生的东西,哲学系大学部、硕士班、博士班的入学考试的准备,这是要有读书的方法的。但那究竟是怎么个读书的方法呢?现在一时也说不上来。总之驰骋思辨,硬着头皮读进去,勾勒重点,找到思想的线索,把一家一家的理论纲要地系统地建构起来,考试时就能洋洋洒洒。这当然是需要一些天份的,但我也必须说,这个时候的读书,是只有哲学理论的知识,却谈不上有哲学理论的问题意识与哲思辨的独创性的。就是今年的一两个月前,我陪同我的指导教授张永儁先生从台湾的嘉义搭高铁回到台北,路上他告诉我,我进哲学系的时候,他看到我的学期报告,心理上起了私心,想要引导这位学生来读中国哲学,过去有不少优秀的学生,结果都跑去读西洋哲学了。听到这件事情,心中真是温暖,其实,我从台大政治系转进台大哲学系,就是为了读中国哲学而去的,感谢上苍,这么多年我没有走上别的道路,而是坚持下来了。就这件事情而言,等于就进入了我这篇文章的主题,我说学习报告被老师觉得这孩子可以引导来读中国哲学,将来好好发扬中国哲学,那么我究竟写了什么样的学期报告呢?很抱歉。我也不记得了。哈哈。但总之。我要告诉大家。在我硕士、博士以及刚开始教书的阶段,写文章,那可真是一件惊天动地的苦差事,至少我记得,我就是坐在书桌前,拿了几本书,翻来翻去一直读一直读一直想一直想,想破头皮,想出一些道理,找出一些思路,然后定主题、定小标题,然后一节一节写去,当时还没有计算机,必须像古人一样下笔成书,在稿纸上规规矩矩地写报告,也就是一篇一篇的小论文。我记得多少次的白天夜晚,我坐在书桌前,深深吸了好几口气,说我要写了,文字阿!文字阿!你赶快跑出来吧。四年硕士、四年博士的每学期的学期报告,以及硕士论文、博士论文就这样诞生了。教书以后,几乎都是会议论文、期刊论文式地写作,有时候依会议主题而写,有时候依自己的研究进度而写。我写的学术论文,通常都是针对哲学家的理论一家一家地写的,写作的目的就是建立我自己对这位哲学家的理论的掌握而写的,为了这个目的的写作就通常必须读完这个哲学家的所有重要哲学专著之后才能下笔,如何下笔呢?其实是要有方法的。于是在写作的过程中就越来越用心于建构研究中国哲学的方法,这也就是我的中国哲学方法论专书之所以出版的缘由,因为我一边写哲学家的理论,一边研究如何写的方法问题,当时的任务就是确定下来所有的国哲学家的理论究竟是在面对什么问题而有的理论创作的。于是我建立了以宇宙论、本体论、工夫论、境界论为主轴的四方架构,做为所有的中国哲学理论的解释架构,渐渐地,在面对新的对象的时候,我就会找到他的理论创作的主要面向是在哪一个问题或哪几个问题上,这样就让我的一篇篇针对各家哲学的文章有了我自己的观点,也同时让我找到了面对不同学家或不同哲学学派之间的理论攻击的解消之道,那就是厘清不同问题,解消理论对立。在这个长远的过程中,我处理过了周易、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列子、中庸、董仲舒、河上公、严君平、王弼、郭象、天台宗、华严宗、楞伽经、金刚经、维摩诘经、六祖坛经、大珠慧海、永觉元贤、藕益智旭、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胡五峰、朱熹、陆象山、陈白沙、王阳明、戴震、梁漱溟、熊十力、方东美、牟宗三、唐君毅、劳思光、印顺。其中许多哲学家的著作还不只是一篇文章而是一系列文章地处理,也有几位哲学家就是专书式地写作了,所以我常常讲我自己是以写论文在写日记的,翻看我的学术会议论文发表史,就是我人生日记史。迄今,一部分的论文已经整理成为专书出版,但尚未整理成书的论文还更多,有待我自己找时间落实。这个写作的阶段也不会停下来,但是,这几年,我的学术重心不再是写会议论文和期刊论文了,而是讲课。尤其是讲经典,讲哲学家、哲学学派的理论,奠基在这无数的学术论文的基础上,我的讲经更让我有不同的成长,就是落实我的研究方法的理论,各家都有道理,只是要找到适用范围,于是,我的经典课程有了一些特色。总是深入文本,字句解读。总是对比各家,排难解纷。总是成一家之言,又不限于一家。总是找到应用模式,而不是空中楼阁。总是使用中国哲学的研究方法,而不硬套西方哲学的理论模型。在讲经中打通思想的血脉,让中华国学有现实的生命。贰丨讲经典的读书方法既然我是要做中国哲学研究的,既然我是要讲授中国哲学经典的,我就有我自己的读书方法,也就是我要跟同学们讲的读书方法。叁丨问题意识、研究方法、解释架构读书是要有问题意识的。有问题意识的意思是我们读的经典都是在讲大智慧的,但什么是智慧?肯定是解决某种问题才叫做智慧。否则无意义的呻吟也是一堆的文句的累积,当你知道经典的智慧的时候就是你知道他回答了什么问题而讲出什么道理的时候,也就是说你可以重述这个思路讲述这个理论的时候。当然,当你相信了,要实践了的时候,你可以不再申论,而是实践,这就是圣默然,第一义不可说,但绝不是说,你的实践是没有道理或不需要理由的。所以我们读经典就首先需要知道经典在面对什么问题,依据我的研究方法,中国哲学的理论不过就是宇宙论、本体论、工夫论、境界论这四大哲学问题,每一句话你读进去了以后,你就要知道这是属于哪一个问题下的观点。然后当你整体性地把握到了这部经典的理论体系的时候,你就是在这套四个问题的解释架构下的理解,这一点,以后大家慢慢深入慢慢体会认真写作的时候,就会有清晰的了解了。一开始肯定有些艰难,但慢慢读进去,一定会越来越纯熟的。肆丨相应、身历其境以好的研究方法、解释架构来读经典,其实也就是为了要能够身历其境,准确其说。读书要能相应,你要办大事却觉得佛经太消极,你要跟人家争是非却觉得老子太谦卑,你要追求自由却觉得儒家太固执。这就是不相应,不能身历其境,不在经典本身的脉络下读书。你若因此否定经典,其实就浪费了经典里头的智慧了。你可以不读这部经典,但你不要再不相应的情况下去否定这部经典里面的道理,因为,里面的道理总有一天你会需要用到它,你不需要它也总会有人需要它,所以,一定要相应地读它,你才会真正地得到它。现在,我们正式来谈读经典。现在,你面前有一部经典,可能是四书,可能是佛经,可能是理学,可能是心学,可能是道家经典,那么,你要如何读它呢?当然,如果你是在私塾班跟着老师的课程读书,以下的这些功课,老师都会自己做好了先,但你就是好好学习这套方法,因为你总是会有自己读经的时候。伍丨下标题一部书一段文字在你面前,哪怕是简短如菜根谭或是论语的句子,你可以做一件事情,就是去给它下标题,当你把一段文字下了标题之后,当下,你就掌握到了它的问题了,例如,孟子谈人性论,张载谈工夫论,工夫次第论中的渐修说,本体工夫中的顿悟说,教育哲学中的人性理论,个人修养上的明心说等等。下标题,不要下名字性的标题,材料性的标题,而是要下问题性的标题,或是主张性的标题,当然,如果是一篇大文章的问题式的主标题下,你需要下一些次级性的标题时,就可以说孟子、孔子、老子、张三、李四等等名字性的标题了。例如就人性论问题而言,次标题就可以是人名了。以问题式的文字做标题,更能让你掌握理论的意旨,这是第一步掌握了经典。陆丨写要点一篇文章写完了要写摘要,这是作者的任务。就读者而言,一篇文章读完了,一段文字读完了,你要去说它说了什么,这就是写要点,当你把一部经典的很多段落都写了要点之后,你就会知道这部经典都有些什么主张了,这样你才学到经典里面的东西。人们常常读经典讲经典,却讲不出什么道理出来,却还是说了一大堆东西,这就是因为没有经过读书的专业训练,其实你说东西都是自己原来的东西,你读了论语讲了这些话,读了老子之后讲的也是这些话,甚至你读了易经、读了佛经之后你还是体会到这些道理,讲出这些话,听起来很有深度很有道理,但是这跟经典的东西没有关系,只是你自己的联想,感想,甚至幻想,你可以想很多,好像读了很有收获,并没有,很抱歉,这就是民间哲学家跟专业学术殿堂的区别,经典所面对的哲学问题不是你平常在想的问题,不要轻易地想当然尔。当然也不需要一定要搜罗古今所有的批注才去理解,你自己依据经典一段一段对着它、跟它讲话、让它告诉你它讲了什么,盎它自己的话和它自己的话形成系统,这样,你就不会自以为是想当然的自说自话了。所以,写要点,累积你自己的理解,就能慢慢掌握经典了。我的硕士论文,写刘蕺山,针对他的长篇垒牍,我把它切成一小段一小段,他直接讲观点,我替他下标题,再写要点,做了大量的卡片工作之后,这位哲学家的所有议题所有观点我就掌握到了,我就吃下了他。柒丨做分类当一部经典的讨论问题很多的时候,你要学习把它的观点做分类,也就是指到同样的主题的文字把它们放在一起,这样他的关于这个问题的所有相关的文字就被你集中了,前后重新排序,找握观点的脉络,这个议题你就可以写观点了。分类是一个浩大的工程,要耐烦,读书是要耐烦的,你把生命放在读书上,是值得的。这个工作做完了以后,一些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的纲要就出来了,更何况是私塾班的小论文,小篇的学习报告。会不会无从下手不知道如何分类呢?会的,这就要再度回到问题意识的推敲中,只有一定程度学会了哲学基本问题,你的分类才会是一套有效的分类,当然,学习基本哲学问题可能是一趟更为艰巨任务,但是没关系,我们是要到第三学期才开始建议同学这样地读书这样地写作的。捌丨做疏解前面写要点是写对文字的意见的要点,现在写疏解是写你自己的观点,你对这段文字的深度的分析,效度的分析,替它展开来,对于它所涉及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样,你就更加深入地掌握它了,因为你不只知道它,你还有自己的观点了。玖丨作对比、作辩论、做沟通在疏解的写作中,更进一步的任务是做对比,读了孟子的仁义内在之后再对比一下董仲舒的义内仁外说,读了韩非子墨子对儒家对孔子的批评之后你自己替孔子辩驳一下,可以做这样的工作时,你的读书就进入了有乐趣的阶段了,你可以为古人排难解纷,你自己就在做哲学思辨了。我个人在讲经典的时候,绝对不允许古人任意互相批评,如果接受了这套批评的观点,是否另一家就不对了呢,但是另一家还是对的啊,那么怎么办?我们的思维就要运作了,我们的任务就出来了,好好分析,认真讨论,想办法解消,找到论述的切入点,这时候,基本哲学问题的工夫就必须用上了。你可以辩论,可以沟通,说自己的话,你就变成哲学家了。拾丨实际应用经典是指导人生之用的,没有哪一部中国哲学的经典与人生无关,儒家道家佛教甚至法家都是有理想的人写出来的人生指导原则,虽然很大不同,但都是有用的学问。读它就是为了要用它,当然你不一定用得到位,也甚至不一定想要用它,因为一用就成了圣人,圣人很苦的,你未必做得到,但是,总有在你的人生发生障碍的时候你需要有东西来指引你,这时候你因为有了相当的经典的学养,所以你知道方向,去处,抉择的原理,结果你还是需要去使用它的。就去用吧,这是你自己读下来的武功,没甚么好客气的。只有一点,不要去说你在用它,至少,私塾班着重于经典学习,谁也不说自己在实践,但聪明的人谁也都是在默默地实践,更聪明的人一看你就知道你的功底了,不用说,就是去做就好了,而就在做的过程中,你会更加深入地了解经典,认同经典,相信经典,信仰经典,相信中国,振兴中国。拾壹丨结语这篇读书的方法,是要跟所有私塾班的同学共同使用的方法,配合另一篇文章写作的方法,是我为了感谢私塾班同学在第二学期认真学习以及认真发表的产物,也是我为了感谢李耀南老师、王立新老师用心为我们评论后的产物。我希望,私塾班有源源不绝的新同学加入,而进入第三学期的同学,可以真正展开读书人的生活,待你们完成了六年的学习之后,我可以自豪地说,你们都可以成为中华国学经典的教学人员了。END如果你对文中内容有想法、有问题、有建议,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