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西游记文化研究辑刊》由(中国)西游记文化研究会、淮阴师范学院联合主办、《西游记文化研究辑刊》编辑部编辑出版。《西游记文化研究辑刊》作为(中国)西游记文化研究会会刊,以《西游记》文化、《西游记》文本以及《西游记》作者吴承恩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传承经典、创新发展”为办刊理念,旨在促进西学研究、培育西学新人、传播西游文化,积极推动我国西学研究的健康发展。暂定每辑28万字左右。本刊现设有“学之重点”“方家回眸”“旧话新说”“西游新生代” “校本精品”“广角观察”“传播动态”“新课题·新观点”“新创意·新领域”等栏目。目 录【彩页】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西游记》跨文本文献资料整理与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年度资助项目《西游记》成书的田野考察与成书史研究【学之重典】“《西游记》跨文本文献资料整理与研究”的学术解读(胡胜)“《西游记》成书的田野考察与成书史研究”的基础意义略说(高淑娟 徐向顺)《西游记》研究各级科研项目统计及说明(朱明胜)【方家回眸】对孙悟空原型论争的综述与展望(苏兴 苏铁戈)再论《西游记》的主题思想(王齐洲)《西游记》文本阐释的新突破—— 序竺洪波(西游释考录)(陈文新)《西游释考录》(节选)(竺洪波)【旧话新说】新世纪学术场之“喧嚣”游戏——关于百回本《西游记》作者研究评论(杨俊)《西游记》作者考证的方法论问题(竺洪波)谈《西游记》作者之争的学理与方法论(蔡铁鹰)附录《吴承恩集》前言《吴承恩年谱》前言《大道正果一一吴承恩传》前言【西游新生代】《汉语大词典》涉及《西游记》词条考释(孙艳梅 王毅)【新课题新观点】江苏省教育厅重大招标课题:《西游记》文化传播研究及数据库建设(王毅 张莉)子课题成果:《西游记》成书研究综述(程泱 李晓华)子课题成果:百年《西游记》电影改编综述(蒋启超 王毅)【校本精品】尊重文学 呵护经典——如履薄冰的重整“西游”路(李洪甫)浅谈世德堂本《西游记》常见的校注问题(李天飞)【新创意·新领域】“西游记”文化产业中的符号建构及其传播价值(张吕坤)动漫大师手冢治虫的孙悟空情结(杨晓林)从影视改编看《西游记》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和方向(王新鑫)【广角观察】改革开放以来《西游记》研究热点与趋势——基于CNKI期刊文章的可视性分析(朱明胜)【传播动态】谈谈林小发的德文译本《西游记》(李晓华)华东师范大学举办“2017(西游记)高端论坛”“2018《西游记)高端论坛”在淮阴师学院举办《西游记文化研究辑刊》征稿启事《西游记文化研究辑刊》编委会主 管:西游记文化研究会 淮阴师范学院主 办:淮阴师范学院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顾 问:梅新林 詹福瑞主 编:李相银 王 毅执行主编:蔡铁鹰编 委:(按音序排列)曹炳建 蔡铁鹰 胡 胜 李相银 苗怀明 祁连仲 王 毅 徐习军 杨 俊 竺洪波本文经《西游记文化研究辑刊》编委会授权刊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4月8日,由乐山师范学院图书馆编纂、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三苏文化研究资料索引(1911-2017)》捐赠仪式在四川省眉山市三苏祠博物馆——东坡书院举行。该书开本为大16开,已于2020年10月正式出版。本次捐赠图书《三苏文化研究资料索引(1911-2017)》,是乐山师范学院图书馆基于乐山师范学院图书馆“三苏文化研究资料数据库”为基础编辑而成,索引收录1911—2017年间发表的有关“三苏”文化研究的论文、资料题录数据约24000余条,同时收录国内出版发行的三苏文化研究专著和有专题章节研究三苏的图书题录数据近2000条。当天,乐山师范学院图书馆向眉山市三苏文化研究院捐赠10本,向眉山三苏祠博物馆捐赠10本,向眉山市图书馆捐赠2本。“三苏”文化是指以苏轼为代表,包括苏洵、苏辙乃至苏门人士共同创造的文化成果。“三苏”文化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同样也是世界文化的宝贵财富。乐山师范学院图书馆基于自身地方文献专藏特色,建设了“三苏文化研究资料数据库”。本索引是在该数据库的基础上编辑而成。汇集了自1911年至2017年我国在“三苏”文化研究方方面面的成果与信息,可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文献检索方面的便利。据悉,乐山师范学院图书馆创建于1978年,截至2019年底图书馆馆藏纸质书(刊)157.16万册,中外文电子图书716.56万册,电子期刊6.07万册。目前已完成《郭沫若研究数据库》《三苏研究数据库》《四川省旅游文献信息库》等特色文献数据库的建设;同时还开设了1门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乐山师范学院图书馆依托自身馆藏建立了“乐山市文献信息中心”网站和跨馆检索平台,为学校的教学科研、重点学科建设、科研创新提供了文献保障,为校地结合、校企结合、教研结合获取文献信息资源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务。(图文:何广)责编:叶壮 本文来源:海外网
汪洋的中国知网,你竞没有“吸睛文化”博士毕业论文开题在即,期刊论文一篇未发,深感压力山大,素日里总想闭门苦读、潜心钻研,怎奈让人分心的、吸人眼球的事无处不在,实在令人懊恼不已,焦躁万分。痛苦至甚,常感精神恍惚,然今日灵光乍现,头脑闪出“吸睛文化”一词,出于学术之敏感,我迅速网搜“吸睛文化”有无相关概念,有无学者作了相关研究。什么是吸睛文化?用百度搜“吸睛文化”,无此词组;而于中国知网,无论是在搜索中输入“吸睛文化”作为篇名、主题还是关键词,结果都是“0”。初步断言,吸睛文化的研究,学术研究上完全暂处于空白。既然查不到什么是吸睛文化,那我们就先了解一下什么是文化吧。至于什么是文化?个人认为,文化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部分痕迹,以及对这些痕迹的认知反映和思想观念。这些痕迹包括人类所创造的有形的、无形的,物质的、精神的财富。文化分门别类,以国家民族地区分,中国文化、汉文化等;以时间年代分,古代文化、近代文化、当代文化等;以地域分,有本土文化、外来文化等等;从行业来分,有服饰文化、餐饮文化,网络文化等等。总体而言,所有文化不外乎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吸睛是什么,就是吸引眼睛来观看,吸引人们的关注,有关注就有粉丝,就有流量,就可以投放商业广告,就有潜在消费行为,卖出更多产品。此外,获得关注还可以带为心理上的获得感、满足感,有些网红不为名不为利,就为拥有大把粉丝的关注。大凡一类现象成为人的活动的常见样式,都会形成相应文化,在吸睛成为当今人生产交往的重要样式时,自然有吸睛文化与这种现象相适应。该好好研究吸睛文化啦当然,各个领域类似于吸睛文化的分散的研究必竟是有的。如广告学方面的研究、对标题党现象的研究、对粉丝经济的研究,还有自媒体信息传播的研究、网络社交等各方面的研究等等。但是凡此种种,缺乏一个词或一个概念对这些社会现象从核心意义上加以概括性的描述和定义,而现在提出的“吸睛文化”,或许应该是以上各种文化现象的共同的核心要义吧!但愿没有人会再搞出一个“吸耳文化”吧!窃以为“吸耳文化”虽然字面上指的是通过以声音吸引耳朵,从听觉唤起人注意入手,达到吸引人注意的目的,但归根结底还是属于吸睛吧,吸睛就是泛指吸引人的注意关注。吸睛文化=人类吸引眼球的行为+此行为的动因+此行为引起的链式反映。然而我想,这样的猜想应该是有一些必要的,学术上不是有人相对审美的概念,创造出了“审丑”的概念?不是已经在“宏观”与“微观”之间又创造出了“中观”一词么?由此可以想象,自“吸睛文化”提出之后,倘真出现“吸耳文化”的概念,那也该是出于吸睛文化研究不断深入的需要吧!吸睛这一文化现象,必然引起学界的关注,因为吸睛已然是一门产业,而且是前景一片大好的朝阳产业。大凡文化产品创新、广告营销,吸睛是必备的环节,是初步目的。如果不能吸睛,便死去了一半的活力,失去了一半的成功机率。然而不用担心,一般情况下人都有吸睛的倾向。而且事实上每一个人者是吸睛文化的参与者,同时受吸睛文化的影响。我们常说的外部环境的干扰,其实就是主体被外界的成功的吸睛。尤其是当今网络社会,当我们上网找资料时,总有那么多的弹窗。就像小学教室的外面是一个集市场,想想坐在窗边的学生是什么感受?毋庸置疑,吸睛文化就是当今重要生产要素之一,是人的主要生活样式之一,从思政、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研究都有必要。经典的吸睛大法,你曾见过?你还记得?“高水平”的吸睛文化,总能大大方方、泰然自若地招摇过市,时常以隐晦、模糊、暗喻、暧昧的传播方式让人不经意间关注并继续传播。现有法律不好处理他,讲道理你讲不赢他。如从“一座叫CHUN的城市”到“一个叫做AI的香巢”;从某椰奶广告,一个个丰腴的美女手举着椰奶说“我从小喝到大”“我也从小喝到大”“我也从小喝到大”,到现今某头条隔三五分钟的弹出窗,妖艳的年轻美女图片旁打着广告词“xx美女在家玩这个,日入8K”。如此吸睛技术,我们若要说他们暧昧,反倒要被他们说我们是老司机,心灵太污,思想不单纯。再如新闻的标题大书“姚明逝世了”,但不直接指明是作曲家姚明,着实让人捏把冷汗,你要理论,作者及一批以吸睛为目的的键盘侠肯定要冠冕堂皇耻笑你对作曲领域的无知;作为一个住房刚需族,远远地看到楼盘广告版写着,10万元首付按揭,等你走近再看时,元字右下角还有一个小小的“起”字。还有商品广告,“买一送二”,原来是买一双运动送两双裤子。这就是一种吸睛文化,先把人吸引过来现说。诸如此类但不限此类的吸睛文化,实在是高深莫测,层出不穷。当然现在的更厉害,吸睛太专业,得好好管管吸睛的现象如此普遍,如此疯狂。那自然少不了对如何吸睛的探讨和经验总结,网上可以找到些许内容,但若搜如何吸粉、如何涨粉,海量的相关文章评论回复,让人眼花缭乱。如此经验助推、“专业”指导,必然使吸睛现象滋长过度,乱象丛生。在强大的吸睛攻势下,人们早晚要晃瞎眼。吸睛文化有没有用得让人称好的呢?当然也有,比如用唯美艺术的画面、影音感吸引人,引人注意、关注,进而熏陶人、打动人,这是吸睛文化的正面作用。可见,吸睛不是过街老鼠,不是十恶不赦。若是优质资源、资讯,你有好东西展示给别人,把人吸引过来,是善良的给予、真心的分享、热诚的帮助,当然是好事。否则把人吸引过来,或坑蒙拐骗,或诱人堕落、误人前程,那便是伤天害理,要遭人神共愤。我们知道,文化本身是好的东西,是人类的文明成果,但是文化若不予规范管理,也会有一部分容易堕落为反动的文化。吸睛文化尤其如此。吸睛文化发展趋势、吸睛文化的利弊分析、吸睛文化的管理及政策建议、相关法制化建设都是亟待研究问题。没听过“考试学”的收好了,别觉得“吸睛文化”挺奇葩2010年我读硕士期间,有感于从小到大经历那么多的考试,期中期末、考单元测验、小升初,中考高考,英语、计算机等级考级、研究生考、公务员考等等,还有那么多没见沾过边的各行各业的考试不胜枚举。如何组织考试、如何备考、如何防范舞弊、如何处理考试违纪等等,太多的问题了,怎么也应该有一门学科专门研究这种考试相关的系列社会现象,应该有一个考试学吧!百度一搜,果不其然,“《考试学》由国内首创,于1982年被廖平胜提出,……考试学是一门主要讲述了研究考试规律和方法的学科。”因现实中有这么的考试,而有考试学,吸睛文化的概念的确立也应该是现实和学术的需要吧!期待更多的学者对“吸睛文化”予以关注研究。今日我搜“吸睛文化”,不见已有相关研究,心中怏喜参半。一方面不满意于学界对此无研究,另一方面庆幸自己竟是“吸睛文化”研究的首创。吸睛一词不是笔者所创,但是把吸睛定义为一种文化现状,以“吸睛文化”以概括之,实在是不揣肇始。把一类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通俗易懂简明扼要地概括出来,兴许也一个小小的学术创新吧!笔者以此文预言,吸睛文化研究将会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吸睛文化”一词也很快即将在中国知网的搜索中摆脱“0”的尴尬局面。笔者就此开个头,抛砖引玉,希望更多专家学者,就此课题深入研究,得出丰硕成果。2019年5月7日,于江西财经大学图书馆。
4月8日,由乐山师范学院图书馆编纂、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三苏文化研究资料索引(1911-2017)》捐赠仪式在眉山三苏祠博物馆-东坡书院举行。该书开本为大16开,已于2020年10月正式出版。本次捐赠图书《三苏文化研究资料索引(1911-2017)》,是乐山师范学院图书馆基于乐山师范学院图书馆“三苏文化研究资料数据库”为基础编辑而成,索引收录1911—2017年间发表的有关“三苏”文化研究的论文、资料题录数据约24000余条,同时收录国内出版发行的三苏文化研究专著和有专题章节研究三苏的图书题录数据近2000条。当天,乐山师范学院图书馆向眉山市三苏文化研究院捐赠10本,向眉山三苏祠博物馆捐赠10本,向眉山市图书馆捐赠2本。“三苏”文化是指以苏轼为代表,包括苏洵、苏辙乃至苏门人士共同创造的文化成果。“三苏”文化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同样也是世界文化的宝贵财富。乐山师范学院图书馆基于自身地方文献专藏特色,建设了“三苏文化研究资料数据库”。本索引是在该数据库的基础上编辑而成。汇集了自1911年至2017年我国在“三苏”文化研究方方面面的成果与信息,可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文献检索方面的便利。据悉,乐山师范学院图书馆创建于1978年,截止2019年底图书馆馆藏纸质书(刊)157.16万册,中外文电子图书716.56万册,电子期刊6.07万册。目前已完成《郭沫若研究数据库》《三苏研究数据库》《四川省旅游文献信息库》等特色文献数据库的建设;同时还开设了1门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乐山师范学院图书馆依托自身馆藏建立了“乐山市文献信息中心”网站和跨馆检索平台,为学校的教学科研、重点学科建设、科研创新提供了文献保障,为校地结合、校企结合、教研结合获取文献信息资源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务。(何广)
01:06封面新闻讯(记者 张杰)“诗圣”杜甫其人其诗,光焰万丈长,深受历代中国人喜爱,也一直吸引着后辈学人研究。11月16日,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在“第五届全国人文社科高峰论坛及期刊评价峰会”上,发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18年)》。《报告》基于学科与期刊特点构建了不同的期刊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1291种人文社会科学期刊(2012年及以前创刊)、164种新刊(2013-2017年创刊或更名)及68种英文期刊进行了评价。在报告发布的名单上可以看到,《杜甫研究学刊》,在“中国文学”类,与《红楼梦学刊》《鲁迅研究学刊》《民族文学研究》等刊物,一起进入12种核心期刊阵营当中。著名画家蒋兆和画的杜甫像《杜甫研究学刊》是海内外目前仅有的公开发行的杜甫研究学术专刊,由四川省杜甫学会和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共同主办。旨在弘扬以杜甫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并持续开展以杜甫研究为中心的学术工作。 《杜甫研究学刊》1981年创刊,原名《草堂》,半年刊;1998年更为《杜甫研究学刊》,季刊。辟有“杜甫研究”、“杜诗学研究”、“版本及评介”、“杜诗鉴赏”、“问题讨论”、“诗圣遗踪迹考”、“域外论杜”、“浣溪丛语”等栏目。学刊以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为宗旨,宣扬爱国精神和人本思想,深入探讨杜诗艺术。创刊几十年来,登载了海内外一大批著名学者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代表了当今杜甫研究的前沿成果,其中许多文章在学术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杜甫研究学刊》的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介绍,2000年《杜甫研究学刊》首次被评为中国社科核心期刊。“18年后学刊再次进入核心期刊系列,这对我们的工作是极大的肯定和鼓励,同时也是一种鞭策。学刊编辑部将更加努力,脚踏实地,编发高质量的杜甫研究论文,不断提高学刊编校水平和学术质量,为弘扬和传承杜甫精神贡献力量。”
18世纪是现代西方的萌发期,“早期现代”与“现代”时期的分水岭,往前可以溯源至中世纪后期,也对19世纪及之后的西方文明影响巨大。宽泛理解的18世纪一般被称为“启蒙时代”,同时被冠以“理性世纪”和“情感世纪”等称号,也是中西发生政治、经济和文化“大分歧”的时期,具有极其复杂的多元特性。对这个时期加以深入研究需要文学、历史、政治经济学、艺术史、中西交流研究等各专业协同互动,也需要聚焦不同语种和地域的学者共同开拓研究视野。为推进中国的18世纪研究,践行以跨学科、跨语种交流为旨趣的“新文科”理念,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华东师范大学全球思想史研究中心与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于2019年11月2-3日在华师大闵行校区召开了第二届18世纪研究论坛(暨“18世纪国际研讨会”)。2018年秋天,华师大中文系首次主办有关18世纪研究的学术会议,聚集起一批国内在18世纪领域有所建树的人文学者。相比首届会议,今年会议规模更大,有来自海内外各大高校和研究机构近50名专家,与会者的专业和语言背景也更为丰富,更鲜明地提出了“全球18世纪”的研究视野和框架。11月2日上午,华东师大中文系教授金雯宣布会议开始并主持开幕式,华东师大中文系书记王庆华、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李宏图做开幕致辞。国际18世纪研究学会会长、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历史系荣休教授Penelope Corfield,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江宁康,纽约皇后图书馆劳瑞顿分馆馆长王小良分别做主题发言,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耿幼壮点评。当日下午开始,八场分组讨论展开了聚焦而深入的专题研讨。Penelope Corfield教授在做主题演讲。欧洲科学院院士Penelope Corfield在演讲中回顾了她二十年来对“脱帽礼”等早期现代日常交往礼仪的嬗变的研究。她首先指出,人们的日常礼仪很少留下书面的记载描述。尽管各色礼仪手册为社会交往制定规范,但并不能代表日常生活的真实面貌。所幸,我们可以在书信、日记、戏剧、游记和绘画中找到许多相关证据,并结合制帽业和帽子形状的演变,艰难构建出日常问候礼仪发生变化的缓慢历程。从18世纪开始,传统的问候方式逐渐式微,男性的行礼方式从深鞠躬逐渐变成点头与以手触额,而女性的深屈膝礼则演变成简易的浅蹲。同时,一种全新的问候风格悄然兴起,昭示平等和互信的握手礼在商业合作和人际交往中迅速普及。握手成为新的外交规范、商业合作、同阶层人士间友谊、社团忠诚等现代社会关系的标志,书籍中和建筑上经常出现握手的装饰图案,绘画作品(如1769年油画《布拉德肖家族》)中也偶然能找到对于握手礼节的记载。简·奥斯汀小说中的细节说明握手礼开始出现在男女之间,社会中下阶层也在同时受到日常问候礼节变化的影响。不过,即使在1830年的美国,跨阶级、跨种族人群之间的握手仍然很少,说明民主平等观念的到来与其实践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最后,Corfield教授指出,她并非主张以日常礼仪的变化为征兆彰显西方社会的“进步性”,她深刻理解全球文化演变的多元路径。江宁康教授做了题为《现代西方民族身份认同的建构和启示》的报告。他认为,当今欧洲各国出现的民粹主义和反移民浪潮反映了西方现代民族国家主体认同的巨大危机,而认知这种危机的源流不仅需要了解当今国际关系的错综复杂矛盾,也需要熟悉现代西方各国民族主体身份建构初期的不同轨迹和特征。他指出,欧洲在17、18世纪发生了重大的政治文化裂变,西方各国在建构自身民族主体认同的道路上经历了不同发展轨迹和演变事件,都借助于文学经典的传播而不断延续和强化。然而我们对于“西方”这一个概念始终难以形成复数的“西方S”概念,因此在“中西”文化比较的论述中常常形成“一个中华与多个西方”的混杂论述而不得要旨,这一问题值得我们注意与反思。美籍华裔学者王小良在报告《美国革命与儒家文化》中提出,中华文化对美国民主制度的建立产生了重要作用。他首先引用了学者Sarah Schneewind的论文,说明周武王的《泰誓》与美国《独立宣言》之间在修辞和结构上的相似性,但同时指出Schneewind的论文仍局限于文本阐释。通过考察约翰·亚当斯的书信、托马斯·杰斐逊自传与其对《圣经》和《诗经》片段的剪贴,以及富兰克林的理想政治制度,王小良发现了美国民主制度建立背后中国文化的蛛丝马迹,进而得以阐述中华文化在美国民主制度建立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作用。主题发言现场。主题发言之后的八场分组讨论中,两组围绕“情感与认知”主题,两组围绕“中西交流”主题,其余四组分别聚焦:法德思想史、法德文学史、菲尔丁和斯威夫特等主题。在“情感与认知”专题的讨论中,扬州大学陈书焕考察了英国批评家罗斯金对法国革命前后历史裂变的态度及其艺术批评理论所包含的历史书写理论。深圳大学陈师琴以英国诗人夏洛特·史密斯(Charlotte Smith)的《法国难民》(The Emigrants, 1793)为分析对象,说明法国大革命向雅各宾暴力政治转变阶段中对“同情”和“正义”观念的复杂态度。 湖北大学陈西军考察英国精神自传的杰出代表约翰·班扬的《罪魁蒙恩记》,分析其中呈现的个人主体性经验表达与《圣经》权威规范之间的潜在张力。范一亭比较沃尔斯通克拉夫特《玛丽》(1788)、《玛利亚》(1798)与奥斯丁《理智与情感》(1795/1811)中对于女性知性和想象力态度的异同,说明奥斯丁作品拥有继承又改造激进思想的特质。四川大学郭峙含探析荷兰17世纪画家维米尔在其室内风俗画中构图范式的变化、对恒定物件的使用以及光线的变幻,指出这些“物的空间句法”集中体现了带有17世纪中后期过渡性特征的新型观看模式。华师大金雯综述了18世纪“推测史”的进程和分支,指出它们与同时期情感观念——情感与知性和理性彼此割裂却互为基础和补充——之间的共振。湖北大学李家莲梳理苏格兰启蒙学派的情感观点,指出休谟、哈奇森、休谟和斯密等思想家构成的思想和社会网络代表了18世纪情感理论的重要派别,在美学、道德、宗教、政治经济学等领域著书立说,在情感话语中造就了一个从感官形态到同情形态的转变。黑龙江大学魏艳晖对小说《帕梅拉》进行细致解读,对作品与大量边缘文本(如色情写作和女性道德规范手册)的互文对话关系做出探究,指出小说中的美德遮蔽、抑制、规训性愉悦。东北师范大学刘曼慈对18世纪中英格兰的养老方式中的性别差异问题进行探究,指出老年男性、老年女性在自我支持、家庭养老、救济养老等三方面存在鲜明差异,都展露老年人在整体上所处的弱势地位及老年女性面临的特殊挑战。北京大学逯璐研究谢里丹的反黑斯廷斯演讲中的感伤修辞,她指出,18世纪的剧院是党争角逐的阵地,谢里丹具有剧作家、政治家等多重身份,他的演讲与戏剧《造谣学校》都挪用戏剧技巧和感伤修辞,以达成将政治话语转换为戏剧话语的目的。围绕“中西交流”这一主题,上师大纪建勋从观念史与翻译的双重角度来考证“天主”如何与“DEUS”联系在一起,并最终在“中国礼仪之争”这场中西文化的大争论之中脱颖而出。“DEUS”—“天主”的命名既是汉语神学的滥觞,更是基督教中国化的一个典范案例。华东师大蒋向艳通过研究十八世纪,法国来华耶稣会士韩国英对《诗经》七首的翻译,指出译者在翻译时不仅展示了中国道德和统治的基础——“孝”,并且在原诗中植入了天主教的内涵,使得中国传统的孝道与基督宗教精神相糅合,实现了儒耶之间的一场成功对话。上师大施晔通过对瓷塔传说的产生、欧洲君主的造塔梦、瓷塔意象的东西互文三个方面的研究指出人类文化的相互流通与影响是必然、恒久且充满冲突与误读的; 另一方面,瓷塔的兴衰历史也折射出17 至 19 世纪三百年里欧洲的中国想象及自我身份确认的嬗变。广西艺术学院吴瑞林将研究的重点集中在《中华帝国全志》书中丰富的插图上,指出卷三中两幅表现耶稣会士功绩的插画在很大程度上将已出版的书籍插图进行重新编辑,这个变化揭示出 18 世纪“中国风”图像制作受到“礼仪之争”的影响。上师大姚云帆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入手比较《爱弥儿》中种豆的悲剧与《社戏》中偷豆的喜剧,梳理了法国重农主义思想与中国的卢梭接受史,并分享了有关《爱弥儿》“种豆”场景中体现的产权悲剧,指出中西视角的差异激发了“启蒙”概念在西方主流话语和中国现代文化社会转型中的所面对的不同困境。山东大学冯佳从财税这一新颖的角度对洪任辉事件进行考察,指出清廷对洪任辉事件的敏感是由于洪任辉有关免除加征关税的诉求实则触碰了清廷一个不能言说的秘密——粤海关税已然成为皇室财政收入扩张的重要推力之一。此事也呈现了鸦片战争前中西方交流过程中对制度差异的解读与误读。上师大洪淑倩指出,在 19 世纪法国风俗研究的大背景下,巴赞对元杂剧进行了大规模的译介活动。因自身律师职业的原因与19世纪社会史的盛行,他在翻译中与其师儒莲等早期汉学家不同,已经不再以语言学习为目标去翻译中国戏曲,而是始终以风俗为主导。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王冬青通过追溯“四大发明”论的“前史”,指出欧洲学者普遍对中国的科技水平持贬低态度,认为中国缺乏“思辨性科学”,质疑中国发明的“现代性”,这种“四大发明”论折射了全球现代性的结构性矛盾。浙江大学周凝试图从礼仪之争的反对派法国主教博絮埃的通信出发,论证当时法国境内理论家发起的“礼仪之争”绝不仅仅是为“探讨真理”或是出自对外来文化的抨击,而是有利用文化冲突制造声势、促进境内的宗教统一政策实施的动机。在“法德思想史”专题中,华东师范大学黄金城分析了后康德哲学语境下的产物、匿名残篇《最初体系纲领》,认为其思想内容契合荷尔德林的统一哲学理论,以使得自然和自由得到和解的方式克服突破康德思想框架,旨在纠正启蒙主义狭隘的科学理性,批判揭露现代国家的机械论本质,并勾勒政治解放、社会团结的乌托邦社会想象。中山大学许楠分析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中对于战争权的获得以及正当使用的情况的论述,初步勾勒出了孟德斯鸠正义战争和文明征服论的建构过程。中国社科院杨稚梓介绍《堂·西尔维奥历险记》这本小说,根据布鲁门贝格的四种现实概念(即此刻明证性的现实、被保证的现实、自身一致的背景成为现实和不能顺从于主体的现实)来分析小说通过其主角塑造所流露的现实观念。在“菲尔丁专题”的相关讨论中,上海交大黄麟斐指出18世纪的英国消费社会对人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伦理形成挑战,在小说《阿米莉亚》中,菲尔丁就消费问题,尤其是奢侈消费问题针对不同阶层提出了不同的规范和策略,以应对人们所面临的困境与危机。武汉大学杨文慧讨论并质疑了菲尔丁的基督教人文主义学者这一身份,提出在菲尔丁身上,超越功利的基督教道德和世俗的实用主义道德兼而有之,而这种道德观的两面性使其塑造出身上具有消极而被动之美德的主人公们。武汉大学田津对比考察了菲尔丁小说《汤姆琼斯》中绅士狩猎与猎艳两种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了其背后存在的法律特权,探讨了作品中诗性正义实现的途径和方式。武汉大学朱宾忠《从菲尔丁的小说看英国18世纪社会治安和法制状况》讨论了菲尔丁小说中严重的社会治安和法治不彰等问题映照和批判英国社会,但菲尔丁的作品中不乏优秀司法从业者们捍卫公平与正义的事例,为英国社会晦暗的法治状况涂上了一抹亮色,显示出菲尔丁的社会信心和改良主义倾向。围绕“法德文学史”,扬州大学马莉细致挖掘了18世纪法国报纸及各类期刊中涉及的中国相关主题,并对其源流及特点进行了深度解析,显示出高度严谨和审慎的研究风格。中国政法大学的马莎莎与南京邮电大学的沈亚男同为法国启蒙后期思想家萨德侯爵研究者,马莎莎集中论述萨德作品的“杀婴”主题及萨德式暴力美学,并指出其与中国形象的关联,说明萨德的写作是一个展开跨中西文化研究的独特角度。沈亚男老师细致挖掘了萨德生平及其作品在1830年代,即法国浪漫主义初期的接受情况,使用了主题学、形象学、美学等多种研究方法梳理萨德“黑色浪漫主义”的思想和形式特征。福建师范大学的彭建华老师就“世界文学”这一概念的产生和发展进行了非常细致的梳理。他强调希洛泽与维兰德对“世界文学”下的定义,并指出“世界文学”至少在18世纪末已经在出版界被广泛使用。“斯威夫特以及漫长的18世纪”专题讨论中,东北师大陈彦旭认为司各特在《艾凡赫》、《女王越狱记》等多部历史小说中都回应了英国王权在摄政时期遭遇的信任危机,对“王权”与“民族”、“阶级”、“英国性”、“骑士精神”之间的关系有着深刻的反思与阐发,强化了作为“想象的共同体”的君主对于建构团结统一的民族国家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中山大学范若恩以雪莱诗歌中的“multitudes”一词的数个译法入手,讨论了从《理想国》中的“多头怪”一直到法国大革命中的“猪猡般的群众(Swinish Multitude)”的话语脉络,由这种有趣的“拟兽修辞”又进一步扩展到了“群氓”的定义与内涵,最终对开头提出的对于“multitudes”的不同译法做出了回应。上师大成桂明将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置于英格兰“古今之争”的背景中进行考察,讨论17世纪古今之争中“艺术”与“科学”的比较与内涵转变,并指出斯威夫特以讽喻的方式贬低了现代派鼓吹的进步观念。杭师大时霄关注斯威夫特作品中的“讽刺”(satire)问题,并指出建构一种“讽刺诗学”的可能性。他认为,18世纪人们对“satire”词源的理解从“萨提尔说”过渡到“杂烩说”,体现了对文体多样性的更大的包容性,这种杂糅特征即当代学者所称的“梅尼普斯”传统。 厦门大学厉伟亦关注18世纪英国社会道德滑坡的现象,他通过分析当时“买卖妻子”、“秘密结婚”等事例对当时宗教控制的松散以及民众家庭伦理的堕落进行分析,并结合当时英格兰上层人士发起的移风易俗运动对斯威夫特的“布道文”进行阐释。在11月3日会议总结中, Penelope Corfield介绍了国际18世纪研究学会的架构,并表达了与中国学者开展更多合作的强烈愿望。华师大教授金雯和周保巍则介绍了华师大中文系和全球思想史中心等研究平台与资源,并展望中国学者积极参与“全球18世纪”研究的前景。与会学人表达了在会后继续充实与加固中国18世纪研究学术网络的共同愿望,力求保持与国际学界的密切联系,不断完善线上线下持续、深度互动的跨学科学术交流模式。
2020年1月9日,徐州市古籍文献研究会年会暨地方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徐州工程学院人文学院召开。徐州工程学院人文学院院长、徐州市古籍文献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薛以伟教授主持会议。徐州工程学院副校长姜慧教授致辞,徐州市社科联主席刘宗尧同志、云龙书院常务副院长李靖同志讲话。会议听取了徐州古籍文献研究会会长王飞作的2018年至2019年度工作报告。研讨会由薛以伟教授、云龙书院地方文史研究中心主任阎强、徐州市古籍文献研究会秘书长高伟分阶段主持。研讨会就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化博物馆建设、红色文学研究与红色文学图书期刊收藏、近现代语言教科书收藏与保护、徐州地方古籍文献整理与文脉传承等四个议题进行了交流研讨,与会专家学者李世明、于盛庭、卢润生、王宣瑞、鹿启欢、于克南等热情发言,热烈探讨,建言献策。资源共享谋发展,携手融合谱新篇。会议由徐州工程学院人文学院党委书记房建州同志作总结发言。徐州市古籍文献研究会决定在新的一年设立古籍鉴定、保护、修复等专业委员会,成立红色文献收藏研究会和乡邦文献收藏研究会。古籍文献与红色文献研究融合,开启徐州地方文化研究新篇章,带动徐州地方人文历史传承。徐州市古籍文献研究会将会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打造强大的学习交流平台,为本地区民间古籍文献与红色收藏研究者服务,将通过新媒体平台展示更多的收藏成果,将展览、学术研究成果的发表和社会宣传工作常态化。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2020年《细胞研究》成为中国首本影响因子超20的原创学术期刊,稳居国际一流顶尖期刊行列这本中国原创学术期刊是如何站上国际“C”位的“CNS”,即《细胞》《自然》《科学》(Cell、Nature、Science)三大顶级刊物的简称,在全球科研工作者心中,牢牢占据“C位”。中国原创学术期刊能否跻身国际一流?《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这本创刊30年、聚焦生命科学领域的期刊,在2020年成为中国首本影响因子超20的原创学术期刊。影响因子超过20,意味着我们终于有了在国际最高舞台同台竞技的机会,而且影响力超过了Nature和Cell主办的高端子刊了,相当于咱们国家参加奥运会,终于挤到第二集团军的龙头位置。接下来,我们有可能追赶CNS的国际影响力。2021年初,记者走进《细胞研究》编辑部,试图探寻中国学术期刊“多而不强”的突破路径。“中国的论文,自己的期刊不敢发表,那发哪里呢?”“它的结构是什么样的?生理功能是什么?”当领域内最具声名的国际期刊的审稿意见回来时,清华大学生物系教授俞立有些着急。他发现的“迁移体”这一新的细胞器,正面临审稿人诸多疑问。俞立将视线转向了打过一次交道的国内期刊《细胞研究》。在编辑的牵线下,这一领域的国际“大咖”经谨慎研究,为这一原创研究撰写了一篇评论。作为2015年的封面文章,原创结果得以问世。如今,相关研究成果登上《自然·细胞生物学》,国际同行开始逐渐接受这一崭新概念,全新研究领域呼之欲出。发表这样一篇文章,注定是冒险的。“探索完全未知的世界,每一步都踏在‘对’‘错’之间。只有更多后来者投入更多的时间和资源,才能知道这是一个突破还是一场误会。”《细胞研究》常务副主编李党生告诉新华每日电讯记者,但如果中国科学家做出来的工作,中国自己的期刊都不敢发表,那发在哪里呢?这是《细胞研究》必须要有的担当。2020年6月29日,科睿唯安发布的2019版期刊引证报告显示,《细胞研究》的影响因子达到20.507。这也是中国原创学术期刊影响因子首次超越20。数据显示,其影响因子超过《自然》《细胞》多个高端子刊,在细胞生物学领域期刊中排名全球第七、亚洲第一。这标志着,我国本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顶尖学术期刊,已稳居国际一流顶尖期刊行列,在推动提升我国学术期刊话语权和影响力,推动我国科学文化更好更快走向世界,促进我国生命科学领域的原始创新方面,将发挥重要引领作用。为科学服务也意味着更多“尊重”1990年,我国著名实验生物学家、肿瘤学家姚錱院士,为了促进当时中国细胞生物学与国际同行的交流,决定创办《细胞研究》,并担任首任主编。尽管当年在国内,英文科技期刊读者寥寥,但他坚持“国际化办刊”:全用英文、全球组稿。2002年,《细胞研究》首次获得影响因子,创下了中国人创办出版的科技期刊影响因子首次“过2”的历史纪录。2005年的一个秋日,90岁的姚錱院士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他找到了时任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中科院院士裴钢,希望他接任杂志主编。裴钢一口答应了下来:中国科技界需要有一本在世界上站得住、叫得响的原创杂志。“我们需要自己的发声平台。”裴钢找到了一位国际“学霸”李党生。他从中科大少年班毕业后,在美国康奈尔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又在纽约大学医学中心完成博士后。此后至今,李党生开始了《细胞研究》的追赶之路。“我们自己不能看轻自己。”在一篇篇来稿中淘出有一定科学价值的论文,一处处修改订正语言错误……编辑部额外增加了一道很多期刊都没有的程序——主编终审修订,一旦发现科学问题,即便是到最后关头也不予发表。从2,到破5,再到20,“我很难盘算出杂志质量有什么‘质变’的瞬间,只有30年如一日的坚守。”李党生说,原创学术期刊不仅为中国科研的腾飞提供了自有的发声平台,也间接提升了中国科学家投稿的国际软环境和话语权,赢得了更多尊重。离陕西南路不远,有一家咖啡店和茶馆,这是李党生和全国众多生命科学领域的年轻科学家最常“约会”的地方。“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科学。”他认为,只有把自己当作科学共同体中的一分子,不求任何现实利益的回报,才能与科学家共同成长、相互成就。让中国原创学术期刊也能“走出去”如今,《细胞研究》已经是一个受到国内外广泛认可的高端学术平台,海外科学家占了投稿数量的一半。这天,一位法国科学家给编辑部写了一封邮件:原来,原创论文在杂志上发表后,被一个有着80万粉丝的电台看到了,盛邀他参加公开科普。“我知道80万粉丝对于中国来说不多,但在我们这里是一个巨大的数字,这么好的消息要和你们分享。”他在邮件里写道。还有一次,一位国际知名的奥地利科学家做了一个原创研究,投稿时却被顶刊拒绝,他和《细胞研究》的一位编委是好友,就将论文投了过来。编辑部启动绿色通道,从接收文章到审稿刊发只用了十来天的时间。没过多久,《自然》旗下的高端子刊就刊发了这位科学家的学术“竞争对手”的类似成果。后来这位科学家就成了《细胞研究》的“铁杆”作者和粉丝。1月20日,作为专业跟踪和分析与学术文献有关在线活动的公司,Altmetric.com正式揭晓了2020年度Top 100论文,突出显示了2020年最受关注和讨论热度最大的研究。第10名是发表在《细胞研究》上的全球第一个经过同行评审的针对抗新冠病毒候选药物筛选的实验性研究成果。这展示了《细胞研究》作为一个高端学术平台已获得全球学术界的广泛认可。但相较于“顶刊”而言,我国本土期刊的国际吸引力和影响力都还有待大幅提升。2018年的一组数据显示,中国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科学出版物总数量最多的国家。但是,虽然已经基本形成了规模庞大、门类齐全、涵盖各学科的科技期刊体系,我国却远远称不上科技期刊强国,一个比较突出的不足,就是缺乏高质量、有国际影响的期刊。在《细胞研究》30周年的“庆生会”上,一位编辑说,等到杂志40岁时,他希望讨论的是,有多少发表在这本期刊上的成果有希望获得诺贝尔奖。事实上,比起影响因子,期刊在科学家心目中的地位,更需要长期的高质量办刊水平去慢慢塑造和培育。“From China,for the world(立足中国,服务全球)”是李党生为《细胞研究》定下的办刊宗旨。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让全球该领域科学家都愿意将最优秀的论文投稿到这本期刊。“我们已经具备了和《细胞》争论文的资格,但要形成中国学术期刊整体的影响力,单靠一本杂志远远不够,需要的是一个生态系统。”李党生说,未来,他希望能有专门的团队去和国外的顶级实验室、科学家形成长期合作、对接、推荐,告诉他们中国也有一本高质量的学术期刊。记者周琳【纠错】【责任编辑:王萌萌 】
#学术粤博# 过年宅家,适合搞一波学术创作(二)——《艺术与民俗》征稿啦!#春节168小时#牛开丰稔景!广东省博物馆和广东省民俗文化研究会共同主办的《艺术与民俗》(Journal of Art and Folklore)刊物面向研究者征集优秀学术研究文章。本刊物以聚焦艺术及博物馆陈列设计,厚植民俗文化,助推艺术研究和民俗研究为宗旨,围绕民俗研究热点,策划年画、皮影、民族服饰等民俗文物专题。年度重点选题:1. 民俗学研究与田野调查2. 民俗文物研究及其方法论3. 海外中国民俗文物调查研究4. 图像人类学研究5. 艺术人类学研究6. 海外华人华侨文化遗产研究7. 展览形式设计8. 展览策展解析9. 美术考古10. 工艺美术11. 艺术史论《艺术与民俗》(Journal of Arts and Folklore),刊号CN44-Q1116,由广东省博物馆和广东省民俗文化研究会共同主办。本刊立足广东、辐射全国,以聚焦艺术及设计,厚植民俗文化,助推艺术设计研究和民俗研究为宗旨。主要刊登艺术史、现当代艺术理论、艺术与图像、艺术考古以及博物馆陈列设计、民俗研究、民俗文物等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栏目包括:艺术研究、陈列设计、民俗研究、民俗文物、书评与信息等。1.本刊只刊载首发作品,谢绝一稿多投。2.本刊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提倡实事求是的学风,鼓励利用新资料、新方法进行学术研究。3.来稿请提供作者信息,包括姓名、职称、工作单位、通讯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如文章获得基金项目资助,请注明基金项目及编号。4.来稿务请遵循学术规范,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文字、标点等规范。5.稿件正文为5号宋体,字数以6000~10000字为宜。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3~5个,并提供对应的英文题目、摘要和关键词。注释采用脚注,每页重新编号,著作的注释内容依次为:作者、书名、卷册、出版者、出版年份、页码,期刊的注释内容依次为:作者、文章名、期刊名、年份、期数;图片请提供300dpi以上的清晰大图;图、表请注明名称、来源。6.在不改变原意的前提下,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必要的文字处理。7.本刊采用双向匿名审稿制,自投稿之日起,三个月未接到用稿通知,可另投他刊。稿件请发送至电子邮箱。由于平台规则限制,不允许含有联系方式,请想要投稿的朋友,微信搜【写作投稿副业优选超市】获取。8.稿件一经刊发即付稿酬。同时本刊有权利用网络媒体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该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并支付。《艺术与民俗》编辑部2020年1月
《文献》杂志2020年第6期封面文献学基础专刊目录学研究专栏导言 吴格《四库全书》提要文本系统例说 许超杰内容摘要:《四库全书》提要文本存在颇多差异,前人往往将其归结为不同时期对提要文本的修订。但这就忽略了一个问题,即一则提要可能具有多种提要稿,即不同的源文本,而不同的源文本也产生了不同的提要文本系统。本文以《孝经大义》《孝经注疏》《周易旁注前图》《革除遗事》等为例,指出提要文本之间巨大的差异并非是流传、修订产生,而是由于提要稿依据底本不同所致。进而指出存在不同分纂官分别为同一种书的不同版本撰写的分纂稿、不同分纂官为同一种书的同一版本撰写的分纂稿、同一分纂官为同一种书的不同版本撰写的多种分纂稿等三种产生不同源文本的情况。提要文本系统的提出有利于推进《四库》提要研究的立体化与精细化,进一步深化《四库》提要研究。关键词:《四库全书》 提要 提要稿 文本系统 底本作者简介:许超杰,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学术史。张金吾抄录书籍考——基于《爱日精庐藏书志》与相关题跋的研究 李文洁内容摘要:本文依据《爱日精庐藏书志》对藏书来源的记录,概述张金吾从私人藏书家处抄录书籍的基本情况。着重以张金吾从黄丕烈处传录的书籍为考察对象,结合题跋资料及相关书籍的存世情况,逐一梳理其抄录情况以及抄录书籍的来源和去向,从而部分地还原了张金吾借抄黄丕烈书籍的情形。研究过程中发现,黄丕烈旧藏书籍在当时曾被多位藏书家传录,形成了具有同源关系的多部抄本,这为辨别清抄本及其来源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而通过二人传录书籍的实例,也可更好地了解当时藏书家以借抄来互通有无的现象。关键词:张金吾 《爱日精庐藏书志》 黄丕烈 书籍来源 借抄作者简介:李文洁,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古籍版本、藏书史。《天津盐业银行存库海源阁书目》《天津盐业银行存库海源阁书目》的文献价值 赵嘉内容摘要:《天津盐业银行存库海源阁书目》为佚名所作稿本,记录了杨氏抵押在天津盐业银行的海源阁遗书共97 种,其价值尚未被揭示。通过对《书目》中著录古籍的调查以及结合相关的史料分析,可以推断出《书目》的作者应是民国时期版本学家傅增湘。《书目》是傅氏在盐业银行访书时的记录。这部目录的存在,不仅可以丰富对访书类型目录的认识,同时,其对海源阁藏书的细节著录也完善和更正了以往的相关研究,值得注意。关键词:《天津盐业银行存库海源阁书目》 傅增湘 海源阁 访书目录 古籍版本图录作者简介:赵嘉,河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版本目录学、藏书史。写本与印本《孟子》单疏本蠡测——以南宋越刊八行本为中心 王耐刚内容摘要:十三经中惟《孟子》单疏既无传本又无刊刻之文献记载。后世文献或有著录《孟子》单疏本者,但多不可信。本文从文献考证出发,釐清后世文献所见《孟子》单疏本之源流,明其为注疏合刻之传本。又进一步以版本研究为切入点,从传世《孟子注疏》诸本的差异中寻找线索,考论《孟子》单疏本存在的可能性。关键词:《孟子》单疏本 八行本 十行本 版本校勘作者简介:王耐刚,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古籍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四书学文献与明清学术史。国图藏残宋本《中兴两朝编年纲目》《中兴两朝编年纲目》版本初探——以国图藏本为线索 雷震内容摘要:《中兴两朝编年纲目》是一部记载南宋高、孝两朝历史的纲目体史书。此书现存残宋本一部、影宋抄本三部。经比较发现国图藏抄本文本错误较多,《中华再造善本》以此本配补残宋本影印似有不妥。国图藏影宋抄本之底本,来源于一个与残宋本同源的本子,该本即刘时举编《续宋中兴编年资治通鉴》所引之本。通过比对异文叶内容,本文认为三部抄本同出一系,与残宋本有紧密又有区别的血缘关系。在南宋后期,至少有三种《中兴两朝编年纲目》存世,三种版本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刷印时漏刷版片造成的。这些结论对今后继续深入研究《中兴两朝编年纲目》的版本、流传等问题有所助益。关键词:《中兴两朝编年纲目》 残宋本 张金吾 张蓉镜 陆心源作者简介:雷震,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宋代文献和政治制度史。《类说》天启刻本系统学术价值再探 关静内容摘要:学界一般认为《四库全书》本《类说》源自天启刻本,但令研究者困惑的是文渊阁本文字似又较天启刻本“整齐”。通过对不同藏本进行比对,可证实天启刻本有早印、后印的区别,二者之间存在条目差异。四库本底本为早印之天启刻本,而大陆学界普遍使用的国图藏本乃后印本。因此,本文所云天启刻本系统包括天启刻本、以之为底本的四库本以及由此衍生的影印本、校注本。近年来,学界对该系统《类说》的问题渐有察觉,但其学术价值尚未被正确认识。本文引入大量《类说》抄本比勘后指出:天启刻本系统存在引书数量减少,出处有误;分卷擅自拆分,卷次混乱;撰人著录删而未尽,信息错用;条目大量遗漏,顺序不同;文字脱衍讹误,随意妄改等问题与不足。最后重新评估该系统《类说》的学术价值。关键词:曾慥 《类说》 天启刻本 四库本作者简介:关静,南开大学文学院博士后。研究方向:宋元明清文学、小说文献学。惠栋《春秋左传补注》版本考述 樊宁内容摘要:上海图书馆藏惠栋《春秋左传补注》稿本是该书目前可见的最早文本,颇具学术价值。据稿本可知此书初名《春秋左传考》或《春秋考》,与《九经古义》初稿《九经考》是同一系列著作,皆撰于雍正十二年(1734) 以前,而稿本的修订部分则完成于乾隆八年( 1743) 或稍后。乾隆三十九年(1774)李文藻首次付梓此书,字体清晰,内容完整,讹误较少,堪称精美。《四库全书》本以李氏刻本为底本,二者基本一致。《贷园丛书》本和《皇清经解》本皆有不同程度的墨钉与阙文,影响了版本价值。《墨海金壶丛书》本和《守山阁丛书》本则经增删改动,错讹之处较多,版本价值最劣。比勘《春秋左传补注》稿本与刻本,发现二书内容存在诸多差异,故李氏刊刻所据的底本很可能非此稿本,且多种迹象表明,李氏刻本似未经惠氏最终修订。如整理此书,应当选择李氏刻本为底本,以稿本、《四库全书》本等为参校本,还要参考南京图书馆所藏的卢文弨批校本。关键词:惠栋 《春秋左传补注》 稿本 刻本作者简介:樊宁,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研究所讲师。研究方向:版本目录学,清代经学史。《皇清职贡图》刻本考述 黄金东内容摘要:《皇清职贡图》版本情况复杂,不仅有彩绘本、写本、刻本三个版本类型,而且每种类型中又有不同的版本。刻本形式的《皇清职贡图》由于易于复制,有利于扩大传播受众和地域范围,成为彰显朝廷权威、颂扬帝王功业的最佳工具,不仅有乾隆殿本和嘉庆增补重刻本,而且出现了翻刻本。三种刻本完成时间及相互关系为: 乾隆殿本完成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嘉庆本是在乾隆殿本基础上增补的重刻本, 完成于嘉庆十年(1805);翻刻本以嘉庆十年重刻本为蓝本,并抽掉了嘉庆时期的内容冒充乾隆殿本,以达到炫耀或牟利之目的。目前已有考证成果及著录为乾隆武英殿刻本者其实多为嘉庆翻刻本。《皇清职贡图》的创制,背后有着深刻的政治内涵和动机。关键词:《皇清职贡图》 武英殿刻本 重刻本 翻刻本 政治动机作者简介:黄金东,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中国边疆民族历史研究院特聘研究员。研究方向:历史文献学。北大图书馆藏姚锡光《筹陆军刍议》及其史料价值 彭贺超内容摘要:现藏于北京大学图书馆的《筹陆军刍议》,一函一册,收录了《拟订陆军纲要一门说帖》《全国陆军章制总目》《全国陆军纲要第一》《拟订陆军官职阶级议案》等条陈。该书是光绪三十年(1904) 姚锡光奉练兵处会办大臣袁世凯之命撰写的中国陆军改革草案,既揭示了清末新军制度的来源途径及练兵处幕后人物的活动,也弥补了姚锡光仕途轨迹中缺失的某些环节,有助于深化清末练兵处及姚锡光的研究。关键词:《筹陆军刍议》 姚锡光 袁世凯 练兵处 新军作者简介:彭贺超,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近代政治史、军事史。柯劭忞批注本《春秋穀梁传注》柯劭忞《春秋穀梁传注》的成书、刊行与版本差异 张鸿鸣内容摘要:柯劭忞所撰《新元史》是元史领域的经典之作,但柯氏用力甚多的《春秋穀梁传注》却并未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甚至在数次影印与现有不太多的研究成果中,对其版本与刊行时间的判断多有错误。本文通过分析柯劭忞交游,对勘《春秋穀梁传注》的两个版本,认为《传注》成于民国十六年(1927)前后,初版很可能是在廉泉帮助下于文明书局排印出版。北京大学研究院文史部在民国二十三年(1934) 根据柯劭忞增删后的《春秋穀梁传注》定稿重新排印出版,并作为《柯凤荪先生遗著》的第一种发售。北京大学图书馆所藏柯劭忞批注本初版《春秋穀梁传注》,是柯氏较早的批校本,虽非最终定本,仍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与校勘价值。关键词:柯劭忞 《春秋穀梁传注》 文明书局 北京大学研究院文史部作者简介:张鸿鸣,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博士生。研究方向:古籍版本学、经学文献和金石学。校勘理论“窜句脱文”及“错误一致原理”与通俗小说版本谱系考察——古典文献基本原理例说之一 赵益内容摘要:西方校勘学总结的Homoeoteleuton 和中国校勘学总结的“ 涉上下文而脱” (“ 因同字而脱字”) 在中国古代通俗小说中表现为“ 窜句脱文”,是一种具备明确致误之由和较高复杂性的抄写错误,可以运用“错误一致原理”进行通俗小说版本谱系的考察。运用“错误一致原理” 考察版本谱系是一种逻辑推理方法,具有鲜明的方法特点,可以发现很多深层次的问题,如考察《水浒》简本的“窜句脱文”并运用“错误一致原理”进行推理,即能得出关于《水浒》简本系统的一些重要结论。版本谱系考察中的“ 错误一致原理”是古典文献基本原理之一,文献研究者应当给予充分的重视。关键词:窜句脱文 错误一致原理 版本谱系 通俗小说作者简介:赵益,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文化史。专栏导言吴 格本期刊载目录学研究论文三篇,时代分别关乎清乾隆、嘉道及民国三十年代,讨论涉及《四库提要》文本系统、《爱日精庐藏书志》撰者张金吾之抄书活动,及清季四大藏书之一海源阁藏书散出期间之记录,均属中国目录学、藏书史的热点课题。兹经作者爬梳史料,切换角度,深入研究,所获足以发人思考,益人心智,披读之下,感慨良多。《四库全书总目》《<四库全书>提要文本系统例说》一文,受已故刘浦江先生对《小字录》诸提要研究之影响,进而提倡对《四库全书提要》文本系统之关注。对于《四库提要》诸文本存在之差异,作者认为“前人往往将其归结于不同时期对提要文本的修订,但这就忽略了一个问题,即一则提要可能具有多种提要稿,即不同的源文本,而不同的源文本也产生了不同的提要文本系统”。作者以《孝经大义》《孝经注疏》为例,“指出提要文本之间巨大的差异并非是流传、修订产生,而是由于提要稿依据底本不同所致。进而指出存在不同分纂官分别为同一种书的不同版本撰写的分纂稿、不同分纂官为同一种书的同一版本撰写的分纂稿、同一分纂官为同一种书的不同版本撰写的多种分纂稿等三种产生不同源文本的情况。”同书而提要有多稿,多稿或出一手、或出众手,揆诸事理,合于常识,结论应予支持。至于认为“提要文本系统的提出有利于推进《四库提要》研究的立体化与精细化,进一步深化《四库》提要研究”,则何谓“立体化”,如何“精准化”,尚待付诸实践。依个人经验,官修大典一经结束,未必会有意保留纂修过程中各文本。今去乾隆后二百馀年,《四库提要》之源文本及各阶段中间文本,必有缺失。如承认源文本及中间文本之缺失为实况,是否对构建不同的文本系统仍具信心?如认可现存《四库提要》诸抄本分属不同之源文本,是否即能达成研究“立体化”和“精准化”?顺便说来,通行本《四库提要》以外,南北图书馆近年所发现之若干《四库提要》抄本,介绍者之定名与阐释,是否皆准确可信,足以支撑文本系统之建立?进而言之,呼吁建立《四库提要》之文本系统,是否较之对《四库提要》内容之研读更为紧要?《爱日精庐藏书志》《张金吾抄录书籍考—基于<爱日精庐藏书志>与相关题跋的研究》一文,统计《爱日精庐藏书志》入录诸书之来源,指出张金吾所著录之善本中,至少有五分之一弱,为得自“缮抄秘阁”“假录相知”之传抄本,说明直至清代中期,传抄仍为藏书家增益图书的必须手段。作者利用馆藏,深入考察张氏自黄丕烈处传录之图书多部,结合两位之藏书题跋等数据,梳理各抄本之来源及去向,以张氏大量向黄氏及他人借抄图书之事实,展示当日藏书家之间互动情景。作者又指出,士礼居所藏珍本先后经藏书家传录,造成存世诸抄本之同源关系。今日读者对于抄稿本、抄本之认识,一般依赖图书馆目录之指引,而图书馆古籍馆员对于稿本、抄本之鉴定著录,向来为工作难点。充分利用联合目录及藏书题跋,厘清抄本之来源及复本,给抄本以恰如其分之版本判断,仍是一项远未完成的使命。图书馆近年所从事古籍普查已获阶段性成果,初步厘清古籍存量后,接续之任务,自应对古籍尤其是善本之底本来源、流传途径等,有更深入的研究与介绍,为存世典籍建立各自身份之准确档案。《南京图书馆藏稀见书目书志丛刊》《<天津盐业银行存库海源阁书目>的文献价值》一文,利用新近影印面世之《天津盐业银行存库海源阁书目》,发现所著录当时抵押于天津盐业银行之宋本三十三种、元本二十三种、校本二十一种、抄本十九种,明本一种(合共九十七种),乃上世纪三十年代海源阁藏书流出时之珍贵记录。海源阁藏书之散出及日后入藏北图,是近代藏书史中重要事件。作者通过查证《书目》中著录之古籍,结合相关的资料分析,推断其出于民国间版本学家傅增湘之手。《书目》系傅氏访书盐业银行时匆匆所记,虽体量不大,且非严格意义之书目,属于藏书家之“访书记录”,及其流传后世,却可为追踪海源阁藏书流散过程补充若干细节,正所谓竹头木屑,各有其用。此本见于《南京图书馆藏稀见书目书志丛刊》(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7年),非遇识者,极易为人忽视。南图收藏此本数十年不失,今将其选入《丛刊》,公诸于众,真称文献之幸。图书馆人守护之功,又因文献学者之重视,据此戋戋小册,逐条爬梳,追根寻源,还原出海源阁藏书散出时周叔弢、傅增湘等前辈学人先后至盐业银行访书等细节,遂令此本久晦之后,仍不失其用。观此图书馆人与文献学人之良性互动,不禁令人额手称庆,赞叹不已。本期为“文献学基础”专刊,文章选题分别属于目录、版本、校勘这三个文献学最基础的分支。文献学为从事古代文化研究之基础学科,久已成为通识,而目录学又为基础之基础,日益引人重视。本栏目所收论文三篇,皆能从目录出发,以小识大,不厌其烦,借目录以探讨图书流变,揭示学术脉络,从而践行目录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之传统。文献不亡,学术常新,目录学研究贯穿古今,风清气正,后来居上,正未有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