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为期4天的“2020年全国文化产业创意人才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正式开班。本次研修班旨在提升文化行业从业人员专业能力,培养一批理论与实践结合、适应文化产业和市场发展需求的创意型人才,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建设提供人才支撑;搭建全国各地方宣传系统、文化产业管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间沟通交流平台,共同探索文化产业协作模式,实现互联互通、差异互补、专业集聚的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研修班师资团队由文化产业领域政府部门领导、知名专家学者、产业实践导师等授课专家组成,课程围绕理论、政策、管理、技能和实践五个层面,聚焦文化政策、文化内容、文化管理、文化空间、文化融合、文化金融等热点领域,通过专家讲座、课程学习、案例分享、研学考察等形式,系统讲解了文化产业的政策环境、前沿理论和商业模式。旨在培养一批理论与实践结合、知识与技能相集合、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的文化产业高层次创新型管理人才。学员覆盖近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地方相关单位,来自各地方宣传系统、文旅主管部门、相关企事业单位共计60名学员参加此次研修班。
今天推荐这篇文章,当然是有特殊原因的,但是,具体是什么原因,暂时可以先不用透露,不过,另一个原因倒是可以说下。这是北京大学的文化产业研修班的招生信息,我为什么会推荐这个东西呢?你们要注意,这其中,有个老师,叫做李洋。这估计有些人就熟悉了吧,没错,李洋,也就是大旗虎皮,我的好朋友,也是我的前辈。不过,他还有一个身份,就是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艺术学理论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所以,他的学校有研修班招生需求,我当然要帮忙推荐下。接下来,也可以看看人家官方是怎么推荐这个新闻的。具体的,你们自己看吧:主办机构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秉承北大百年人文精神和美育传统,着重培育艺术理论研究、艺术批评及艺术管理的高级人才。建院(系)二十年来,艺术学院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在各方面的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艺术学理论学科在教育部2012年学科评估中排名第一,学院培养的千余名精英人才活跃在主流艺术创作、传播、管理、产业等领域,为期十年的昆曲传承计划助推了昆曲艺术的复兴,各类国际交流和艺术活动传播了中国艺术的声音,师生原创艺术作品屡获大奖。北京大学独特的学术氛围和艺术传统孕育出了独特的艺术人才培养土壤。艺术学院下设四个系:艺术学理论系、影视学系、美术学系、音乐学系;同时设五个研究机构: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北京大学昆曲传承与研究中心、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民族音乐与音乐剧研究中心。艺术学院还拥有一个北京大学数字媒体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领导型媒体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同时得到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和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的强力支持。项目背景北京大学艺术学理论专业(文化产业管理方向)高级专门人才研修班(原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创办于2007年,至今已经开办十届。该项目秉持秉承“文化可以兴国,文化推动世界”的发展理念,坚持“学术与实践结合,创新与发展互动”的教学理念。十余年来已经成为国内极具影响力的文化产业管理高级人才培养项目。项目课程融汇了北京大学十八年的文化产业研究探索和积淀,结合中国经济形势的发展趋势需要,依托北大深厚的人文底蕴与多学科交融环境,融合将艺术学和文化产业经营管理双向研修相结合的双重学术视野,旨在培养具备文化产业管理专门知识与政策分析能力,掌握国内外文化产业新发展、新趋势和新特点,具有较宽知识面的复合型、研究型与应用型人才。课程设置必修课( 10 门):( 1 )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 2 )艺术学专题( 3 )文化艺术管理研究( 4 )当代文化艺术专题( 5 )文化产业战略与管理( 6 )文化产业投融资管理( 7 )文化经济与创意管理研究( 8 )文化产业案例分析( 9 )媒介前沿问题研究( 10 )文化产业专题研究部分教师简介王一川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兼任审美文化委员会主任,中国高校影视联盟副主任委员,北京电影家协会副主席。近年主要研究文艺美学、艺术学、中国文艺现代性问题。主要著作:《中国现代学引论》《文学理论》修订版等陈少峰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文化产业战略研究专家。研究方向:中国伦理学史、正义的公平、新中道的管理哲学和文化产业商业模式等。著有《文化的力量》《文化产业商业模式》等彭 锋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耶鲁大学访问学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学理论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中华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美协策展委员会委员,国际美学协会执行委员,国际美学协会中国代表,从事美学理论、艺术理论、艺术批评、展览策划、剧本创作等方面的研究教学和实践。出版《艺术学通论》等学术著作14部,《艺术的语言》等译著7部,发表中英文论文200余篇,策划“第54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馆”等重要展览100余次,创作剧本《穿羊皮袄的男高音》(改编为电影《一夜成名》)、《预言》、《理由》、《大红灯笼》(改编自苏童小说《妻妾成群》)等7部林 一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国家对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主任,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文化艺术‘走出国门’战略与策略研究”首席专家。主要国内学术兼职:国家汉办中华文化艺术国际传播专家组组长、特聘专家;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国纪录片学术委员会理事;等。主要国际学术兼职:国际学术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ts Management 编委;国际学术期刊Higher Ecation Review 编委;英国高等教育网顾问;亚洲戏剧教育研究中心理事会督察长;联合国第四届、第五届世界电视论坛中国代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艺术管理委员会副主席向 勇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英国剑桥大学Judge商学院访问学者,英国伦敦Metropolitan大学商学院访问教授。研究方向:文化产业、艺术管理、创意领导力。主要学术著作有《文化产业导论》《文化立国》《创意领导力:创意经理人胜任力研究》《创意与管理:从创意产业到创意管理》(译著)等李 洋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艺术学理论系系主任、 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国戴高乐大学电影学博士毕业,曾任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委员会主任、影视艺术研究中心主任等职。欧盟大学委员会Erasmus muns计划高级访问学者,获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奖、新世纪优秀人才。 主要研究欧洲电影史、电影理论与西方当代艺术理论。 著有《莱昂内西部片中的手势:影片动势语言分析导论》《目光的伦理》《迷影文化史》等丁 宁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国际双年展策划委员、国家社科基金艺术类项目评审委员、教育部高校艺术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西方艺术史、公共艺术,主要著作:《西方美术史》《美术心理学》《绵延之维--走向艺术史哲学》《艺术的深度》等魏鹏举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院长、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教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研究员,文化部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筹)主任。研究方向:文化经济与政策、文化产业投融资。著作成果:《文化产业投融资》《文化创意产业导论》等专著四部周庆山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研究员,兼任中国社会科学信息学会副理事长等职务。研究方向:信息传播与信息化政策法规。主要著作:《传播学概论》《信息法教程》《电子商务的概论》陆定邦台湾成功大学教授,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学院设计博士,《文化创意产业国际期刊》总编辑。目前任教于台湾成功大学工业设计学系及创意产业设计研究所。曾经担任台湾成功大学工业设计系主任、创意产业设计研究所所长、三创中心主任等行政职务。对产业设计、设计管理、创新规划、服务设计、文化创意产业等方面研究有较高建树。其创办的《文化创意产业国际期刊》是亚洲第一本,世界第二本此类刊物。此外还在国内外发表各类文章400余篇,教学专著多本,个人发明及新型专利总计33项许晓峰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研究员、北大青鸟音乐集团总裁。研究方向:演艺经纪、文化版权与贸易。1992年创办龙声娱乐有限公司,先后成为华纳、BMG、索尼等国际唱片公司版权代理商。1999年至2005年间担任华纳唱片中国公司总裁。2002年创办九洲亚华演艺经纪公司并出任公司总裁。2005年创办北京创盟音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并出任公司总裁。2010年出任国家音乐创意产业基地总裁和国家电影产业基金执行董事邓丽丽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动漫游戏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兼任中国动画学会副秘书长、中国网络游戏审查委员会委员、中国动漫游戏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MBA特聘校友导师、北大MBA校友会执行副会长、民进中央文化艺术委员会副主任。研究方向:文化产业项目管理及商业模式研究。主要著作:《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动漫产业对外文化贸易年度报告》、《世界文化遗产地可持续发展模式与评估体系研究》、《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价值评估体系研究》等招生对象报名人员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具有大学本科或大专毕业学历,且毕业后工作三年以上;(2)已获得学士学位并在获得学士学位后工作三年以上;(3)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已获得的学位为国(境)外学位的,须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学习与考核必修课程每个月集中一周的周五六日全天在北京大学校本部授课,学制一年半,申请学位一年。核心课程(6门)由北大研究生院统一组织闭卷笔试,时间一般为每年的四月和十一月,其他课程(4门)由院系组织考核(作业或论文)学业证书完成培养方案所规定的课程,考试成绩合格者报经研究生院审查核准后,颁发由北京大学研究生院盖章的《高级专门人才研修班结业证书》。学位申请符合条件者( 须已经获得学士学位、并在获得学士学位后工作三年以上,或者虽无学士学位但已经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已获得的学位为国(境)外学位的,需经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 ),自学习之日起(2017年9月1日),四年内通过北京大学组织的全部研修班课程考试和国家组织的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外国语水平全国统一考试,且成绩合格。自学习之日起五年内,完成学位论文、提交学位论文答辩申请并进入答辩程序,可申请 北京大学艺术学硕士学位 。学费45000元(学费只含上课费和正常组织的考试费)Q & AQ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班?和原来的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有什么联系?A :北京大学艺术学理论专业(文化产业管理方向) 研究生课程进修班 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文化产业研究院主办,自 2007 年已开办十届,目前已招收学员 600 余人,自 2014 年根据国家及学校相关规定,更名为 高级专门人才研修班 。Q :入学的条件是什么?专科可以申请硕士学位么?A :共分两个条件: 1 、 入学条件 是专科、本科以上学历毕业三年以上(即2014年7月31日前本科毕业)。 2 、 申请学位 条件:已经获得学士学位、并在获得学士学位后工作三年以上,或者虽无学士学位但已经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已获得的学位为国(境)外学位的,需经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简而言之,专科可以入读本班级,但不可申请学位。Q :什么时候开学?学习多久,课程怎么上?申请学位需要多久?A :本研修班报名截止日期为2017年9月8日,9月22日开学,课程 每个月集中一周的周五六日全天 授课,学制一年半,即课程由2017年9月上到2018年12月。课程结束后,符合学位申请条件的人员进行论文开题,论文写作及论文答辩,时间为一年。名额有限,额满为止。Q :课程是如何考试的?A :本班研修班共 10 门必修课,核心课程( 6 门)由北大研究生院统一组织闭卷笔试,时间一般为每年的四月和十一月,其他课程( 4 门)由院系组织考核(作业或论文),选修课程不考试。Q :简章上的全国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外国语水平和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是什么?难度有多大?可以考几次?A :本班归属艺术学,所以只考外国语水平考试,不考学科综合。每年 5 月份考试,自入学后连续 4 年可参加考试。Q :最终授予的学位是什么?A :经过论文答辩后,将授予 北京大学艺术学硕士学位,硕士学位与统招全日制硕士一样 。Q :学费是多少?如果完整申请到学位还包含哪些费用?A:学费45000元,包含上课及正常组织考试的费用。根据今年相关政策,参加国家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外国语水平考试 考试费100元,进入学位申请阶段,论文初审费450元,答辩费6000元(费用标准仅供参考,请以国家及学校当年公布标准为准)。Q :我想报名,应该如何申请?准备什么材料?A:登陆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网站查询简章(http://www.art.pku.e.cn/learn/detail/?id=1566):下载并填写相关材料,包括: (1)报名资格审查表、(2)身份证复印件、(3)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4)个人自我陈述、(5)在职证明、(6)一寸蓝底照片8张。以上材料 顺丰或EMS 快递至 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五号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红六楼113室,邮编:100871,高老师收。同时登陆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网研修班招生项填写相应信息https://admission.pku.e.cn/waiwang/index/bmxxlb.jsp(研修班报名,序号15)。学院将根据要求对报名人员进行入学资格审查,初审通过后通知参加学院入学审核,审核通过后报送研究生院发放录取通知。咨询方式: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电话:010-62757501地址: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红六楼113室继续教育办公室邮编:100871网址:http://www.art.pku.e.cn假日值班:高老师 13911650605(微信号 同 )报名表等相关附件及更多信息请点击“ 阅读原文 ”访问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官方网站。
作者:薛含丽疫情之下,中医药在防治疫情的过程中取得了重大的成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中医药文化也成为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为提高中医药及相关单位从业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医药文化素养,提升中医药思维能力,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高中医药人才的文化自信,10月29日至31日,由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委托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中医文化教研室承办的“2020年新时代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高级研修班”在京顺利举办。研修班采用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方式举行,授课教师以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文化创新团队为主,本学科带头人为2020年“汤用彤国学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博士生导师张其成教授。在第一天的线下课中,张教授以“中华文化与中医药文化”为主题,介绍了中华传统文化“一源三流,两支五经”的基本脉络,阐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外延与内涵。阐述以中医药文化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的意义与途径。张教授还带领大家体验了古代行礼的过程,让学员由衷升起了对祖先、师长的尊敬,感受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极大地提升了学员中华文化自信感,同时也增加了学员对中医文化自立自强自信的荣誉感。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文化教研室主任段晓华教授以《周易》为例,介绍了“象”与“数”的思维方式、学术骨干杨必安老师结合临床实际解析了五运六气与历代主要医学流派的思想、学术骨干熊益亮老师讲述了中医简帛文化的研究与利用、中医各家学说主任赵艳教授介绍了名医名方名案的研究方法,最后中医文化教研室副主任周晓菲副教授为大家剖析了千年中医如何面对科学的拷问。此外,研修班学员还参观了北京中医药大学博物馆,直观感受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此次研修内容丰富多样,从传统文化到中医学的思维方式、研究内容与方法、传播与发展,为学员巩固中医文化基础知识的同时,探讨了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受到学员一致好评。
2020文化和旅游部全国画院创作人才高级研修班结业展开幕式暨结业仪式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举行。本届高级研修班由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主办,中国国家画院承办,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已经圆满完成教学任务,顺利结业。开幕式现场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副司长周汉萍、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卢禹舜先后致辞,三位执行导师赵奇、林容生、乔宜男,及学员代表刘海涛相继发言。开幕式由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纪连彬主持。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副司长周汉萍致辞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副司长周汉萍在致辞中强调,文化和旅游部一直高度重视全国画院的建设发展,“十三五”期间,全国画院创作人才培养和扶持计划对国有画院人才建设发挥了推动和引领作用,特别是在疫情期间,国家画院各位领导、导师及工作人员兢兢业业、克服困难,顺利完成本届培训班各项任务,为“十三五”时期全国画院创作人才培养和扶持计划画上了圆满句号。她希望国家画院继续砥砺前行,始终聚焦创作研究的主业,推动画院各项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希望各位学员牢固树立家国情怀和为民意识,努力成为适合新时代要求的优秀艺术家。希望国家画院积极创新创作研究、教学培训的方式、机制和手段,打造多层次、全方位、系统化、整体性的培训体系,不断提高培训的效果,争取在“十四五”期间推出一批优秀人才和精品力作。同时强调要推动加强画院间的交流和合作,提升画院的业务能力和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卢禹舜致辞中国画家画院院长卢禹舜在在致辞中总结了国家画院教学工作成果,并表示国家画院将继续做好这项工作,为美术界培训更多高水平创作人才,为当代中国艺术的繁荣发展做出新的贡献,希望学员们努力创作,勇攀艺术高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应有的力量。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纪连彬主持开幕式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副司长周汉萍为学员颁发结业证书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卢禹舜为学员颁发结业证书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江舟为学员颁发结业证书执行导师赵奇发言执行导师林容生发言执行导师乔宜男发言参加本届培训班培训的30位学员均是全国国有画院以及本系统相关美术机构在编的创作人员。国家画院非常重视本班的教学工作,由国家画院教学培训部具体实施各项教学计划,充分借鉴以往办班的成功经验,制定了详细周密的教学计划;同时发挥自身的实力与优势,组织院内骨干力量参与教学。本班分成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个小组,各组由责任导师具体负责,其他导师轮流授课。学员代表刘海涛发言在教学上,本班采取理论学习与笔墨实践、室内授课与外出写生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课程分为理论修养课与专业课两种,前者偏重于文化、理论等相关专业知识的讲授,后者偏重于技法讲解与传授。展览现场本班自2020年7月开学以来,先后有30余位院内外导师、专家为本班授课,内容包括政治思想、美术理论、名作讲解、野外写生、创作实践、书法篆刻训练、材料研究等。导师们就不同的专业,分科指导、现场点评,并作笔墨示范,以提升学员的理解力和创作能力。为了克服今年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充分利用自身专业优势,采用现场授课与线上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为教学探索了一种新形式。本届培训班教学时间仅半年,但教学效果却是显著的,学员们的认知能力和技术水平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本次结业展呈现了同学们的学习成果,同时,中国国家画院还专门编辑出版了《2020文化和旅游部全国画院创作人才高级研修班教学文献》,并收录了学员学习心得及绘画作品。展览现场自2016年起,中国国家画院积极承担文化和旅游部对全国国有专业画院人才培养任务,连续五年承办了文化和旅游部全国画院创作人才高级研修班和培训班,累计培训全国各地国有画院中青年艺术家179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既为全国培养了高端美术人才,积累了办学经验,更为推动我国美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展览现场集体合影此次展览共展出2020文化和旅游部全国画院创作人才高级研修班30位学员计111件作品,展览将持续到12月18日。(来源:中国国家画院微信公众号)责编:张靖雯
12月8日,山东文化产业高级研修班在济南召开。各市文化创意产业专班、省直有关重点文化企业负责人,“单项冠军”“隐形冠军”“瞪羚”“独角兽”以及龙头骨干文化企业代表等60余人参加培训。省文化创意产业专班副组长、办公室主任、省委宣传部正厅级干部王少杰,省文化产业发展协会会长、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党委常委、副总编辑王修滋等相关领导出席研修班开班仪式。本次研修班由山东省文化创意产业工作专班主办,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协会承办,以推动我省文化产业与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助力文化企业向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科技化转型升级为目的,深入研讨文化产业发展新趋势、新方向。开班仪式上,省文化创意产业专班副组长、办公室主任、省委宣传部正厅级干部王少杰同志致辞。他指出,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结合我省当前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仍面临着文化产业跟不上信息化发展步伐的现状,此次研修班的举办,是做好我省文化产业升级转型的重要举措。希望通过培训,转变传统思维方式,用现代化互联网思维发展文化产业;学以致用,加快我省文化产业转型步伐。山东文化产业高级研修班课程为期三天,期间邀请了山东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王广振教授专题讲座,同时邀请小米、腾讯、科大讯飞等知名互联网科技企业与敦煌文创、孔府印阁等优秀文化企业家分享实战案例。通过交流优秀经验,深入了解当前文化产业的重要部署和发展思路,力争推动一批企业转型,共同携手把我省文化产业做大做强。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崔岩12月9日,包括各市文化创意产业专班、省直有关重点文化企业负责人,“单项冠军”“隐形冠军”“瞪羚”“独角兽”以及龙头骨干文化企业代表在内的山东文化产业高级研修班一行30余人,到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调研指导工作,并先后参观了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的路演大厅、5G演播室壹点视频电商基地、党建会议室等。在路演大厅,研修班一行详细了解了齐鲁壹点智能采集、生产、分发等智能化内容生产流程,以及齐鲁壹点自主研发的智能机器人“小壹”和智能化虚拟主播等创新产品,介绍了智慧党建平台、齐鲁国际车展、“云高招”平台等运营情况。近年来,齐鲁晚报加快转型发展,立足打造“新型现代智慧传媒”目标,把主力军向主阵地全面转移,“智媒、智云、智库”三智矩阵成功布局,“传媒+N”的智媒生态初见成效,用户黏性和活跃度日益增强。截至目前,齐鲁壹点客户端下载量超过4000万,日均活跃用户超过80万,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总覆盖人群超过8000万。此外,在融合转型中,齐鲁特色新型传播体系建设成效显著,优质融媒内容即时化、立体化生产和分发成为常态。今年上半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全力出击,战疫融媒报道全网点击超过80亿,四个融媒体内容产品全网传播过亿。技术赋能,壹点“云高招”、“云车展”已成为线上、线下结合的拳头产品;视频优先,壹点日均生产新闻视频超过150条,累计播放量超过200亿。用户在哪里,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的主阵地就在哪里。11月26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发布齐鲁晚报·齐鲁壹点中台战略,依托内容中台、数据中台和技术中台,将进一步提升齐鲁壹点智能化水平,更好地为区域和行业治理现代化全面赋能。三大中台将有效推动内容生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内容生产、信息聚合、技术引领能力大幅提升。调研中,山东文化产业高级研修班一行对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的智媒转型及中台战略生态赋能工作表示肯定并给予高度赞扬。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这是一场建筑文化研学之旅,建筑大咖与您并肩同行!10月12日,2019古建筑文化保护高级研修班全体学员前往“木雕之乡”美丽的东阳进行现场教学。在三贤楼古建园林公司董事长吴永旦及团队的带领下,我们分别参观了湖沧基地、高大基地、怀鲁基地。下面我们来回顾下现场教学亮点:1.古建大咖现场教学古建守护神吴永旦,东阳三贤楼和古建园林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从业十多年,保护、修缮、收藏的古建筑五百余座,成功打造了皖北最大的古建筑群——颍上明清苑(全国5A级风景区)、黄山秀里影视城、管仲老街、尤家花园等名胜古迹。南京大学教授周学鹰,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物系教授、博导,南京大学中国文化与文物研究所副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建筑历史、东方建筑、建筑遗产学、中国古代建筑鉴定分析学、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设计研究,历史建筑修复、修缮、复原研究等等。古建中国创始人黄飞伟,从事建筑行业20多年,从业古建筑行业7年多,参与过国保、省保、市保等文物古建筑修缮工程100多项。2015年后主要从事古建中国平台开发,中国建筑文化互联网推广,浙江工业大学产业教授、高级工程师。吴总向学员们详细讲述了及基地上每个古建筑的制作工艺和规模、年代工艺及典故,引起了学员们浓厚的兴趣。学员们纷纷向吴总和黄总、周教授进行了工艺上的探讨。精湛的雕刻工艺,古建筑修复与纹样的创新,一件优秀的作品背后必定包含精湛的技艺和较真的工匠精神。古人精湛的雕刻工艺和精巧的设计,无处不彰显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2.古建修复与创新一座庙、一座桥、一座戏台、一座牌楼,其背后都蕴藏着精彩的故事,孕育着独特的人文历史,保护它们不光是一座古建的存活,可能是一段历史的保留,是一个过去、现在、未来的见证。活化古建是一件造福后世的好事。金丝楠木花厅湖沧基地正中间是国宝级金丝楠木花厅“中国大舞台”,曾代表中国参加了2015年米兰世博会。150平方米的花厅由笔直上好的金丝楠木与泰国柚木为原材料,按照宋代《营造法式》中的大木作工艺设计,采用传统榫卯结构、多种雕刻工艺,注重梁柱、斗拱和举折等传统构件,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悠久智慧,令观者情不自禁心生感动。八面曲风戏台八面曲风戏台原址位于江西省婺源县,始建于清代道光年间,时任徽州知府马步蟾,字渔山,自幼素爱徽剧,举全县之力,聚集四方工匠,兴建高大雄伟的八面曲风戏台。戏台前后双面,相传是为了让两班戏班同时演出,孰面观众多孰面戏班获胜,以此决出魁首戏班。戏台通面阔17.6m,通进深12.5m,建筑高度16余米,柱中占地面积220平方米,其雕花工艺十分精美,做工极致讲究,结构极为精巧,并设有多处藻井,堪称极品戏台。如何保护、复原、重修这些古戏台,让古戏台重获得新生,从而更好地推动古戏台的创新应用和工艺传承,成为了当代木雕与建筑匠人不可推脱的使命。三贤楼三贤楼原址位于山西省运市,为纯木质结构。三贤楼为元明风格建筑,高32米,全楼斗拱密布,玲珑精巧。四根柱子从底层贯穿至顶层,现场的学员无一不表示震撼的。博鳌堂南京大学的周学鹰教授为大家介绍了怀鲁基地的博鳌堂,在经历了200多年的风雨更迭后,更多了份安然和大气。博鳌堂建造年代为清嘉庆年间,据历史考究,为当地做火腿生意的富贾曹得旺耗巨资建造。周学鹰教授为大家讲解博鳌堂博鳌堂柱子用料规整,雕花精美绝伦,各部构件皆精心挑选上等木料。恢弘大气的建筑风格,自建成以来,一直是族内圣地。受此影响,曹氏家族崇文重教,尊道尚德,先后诞生了一大批优秀的文人志士。站在博鳌堂下仰望,建筑的每一个细节都无可挑剔,博鳌堂每个牛腿都来自一段民间佳话,每个结构工艺和雕刻故事以及建筑史上的起承转合,真的可以称之为遗产级的建筑。收藏品博物馆高大基地拥有两个珍贵收藏品博物馆,大大小小收储来的古建,从窗棂、牛腿、床榻等各个雕刻精细的藏品,图案流行的朝代、雕刻技艺改良、藏品背后的家族故事及各朝代时兴的风格,无不展示着古代匠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和追求。3.匠人匠心-雕刻工作区在吴总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雕刻工艺区,现场观看工匠们的雕刻工作。匠人们埋头雕刻的景象,让大家纷纷拿起手机记录下来。工匠们的专注和投入,手艺的纯熟,与机器雕刻相比,手工雕刻跟木雕的传统气质更加契合,雕刻出来的东西更具神韵、匠心独具。雕刻工作区古建筑为何震撼?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古代的工匠在做事情时,心无旁骛、全神贯注,他们将自身的巧夺天工与传统文化都贯注到每一块木材、每一刀雕刻上去了。4.圆满结业在博鳌堂,我们进行了结业总结交流会。三贤楼代表以及研修班的班长丁少平代表学员进行了发言,课堂知识分享与学习、现场实地考察、学员互动交流,大家收获满满。主办方为本次研修班的学员颁发了荣誉证书。短短三天的研修活动,圆满落下帷幕,这是一段值得永远铭记的学习历程。每个学员带着企业发展的未来而来,带着求知求教的决心而来。古建中国感谢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指导,感谢各支持单位以及学员的全力配合。本次研修班只是古建中国对于古建筑文化传承创新的一个开始,希望通过这次提升专业技术的高研班创造更多的商业价值,对于建筑产业进行整合与升级,跨界合作打开更多的可能。筑心筑美、古建中国!古建筑文化的传承、创新、应用,我们一直在行动,期待下一次的相聚!古建家园--古建中国以线上+线下模式,建筑+互联网+文化,传承与发扬建筑文化,把传统优良文化植入到建筑材料中,让建筑从源头上有文化,将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的精髓与现代科学技术古今结合、中西融合,应用于现代建筑行业,倡导将优良的传统文化走入大众的衣食住行。古建、建筑行业相关原创内容,欢迎大家踊跃投稿(私信)。
山西新闻网讯(记者 康娜)4月13日,由我省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省国资委宣传工作处、深圳市企业文化研究会与新优势企业文化咨询传播机构共同协办的企业文化创新高级研修班,在我国首个改革开放经济特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当代企业文化的发源地——深圳圆满结业。本次研修从4月10日在深圳举行开班仪式之后,先后参观考察了世界500强企业中建钢构集团、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领跑者比亚迪公司、视界引领者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华星光电和IBM生产基地联想集团深圳工厂,并邀请深圳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刘军教授做了反映深圳改革发展与企业文化创新的《企业创新文化与商业模式》讲座,分享了全国知名企业文化专家、深圳市企业文化研究会顾委会主任孙健耀老师的《文化核聚变:新时代中国企业的迅速崛起与持续繁荣》精彩演讲。研修活动采用走进企业、解剖案例的方式,跨界学习,互动交流,亲身考察体验,专家陪同解惑,理论联系实际,有效拓宽了视野,拓展了思路,加深了理解,增进了友谊,促进了各产业、行业和企业之间的联系,增强了企业文化工作者变革和创新企业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加强新时代企业文化建设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次研修活动,得到了深圳市企业文化研究会和山西省国资委宣传处的大力支持。深圳市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市委宣传部宣传处处长李建阳,深圳市企业文化研究会执行秘书长啸洋,省国资委原副巡视员、山西省企业文化研究会顾问、专家委员会主任康楣生,省国资委宣传工作处王志学调研员,山西财经大学教授传媒学院原院长、博士生导师、教授刘兆峰等领导和专家参加开班仪式。深圳市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市委宣传部宣传处处长李建阳做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致辞;山西省国资委原副巡视员、山西省企业文化研究会顾问、专家委员会主任康楣生做了内涵丰富的讲话;山西省能源交通投资集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侯爱萍代表全体学员做表态发言。研修活动由我省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任志侬主持,来自省属企业的党委书记、董事长、党委副书记、宣传文化部门负责人以及企业高管和大专院校负责人等140多人参加了研修学习。
展览时间2019年6月21日上午10:00展览地点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54号主办单位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承办单位中国国家画院前 言由文化部和旅游部艺术司主办、中国国家画院承办的“2018文化部全国画院创作人才高级研修班”,经过一年教学,圆满完成各项教学任务,今天在这里结业。该班是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加强全国国有画院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国有画院的业务能力和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实施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在“十三五”期间“全国画院创作人才培养和扶持计划”而举办的。近年来,中国国家画院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全国范围内国有画院美术专业人才进行培训,为当代美术培养生力军。本期培训班就是在此基础上开设的。本期培训班为期一年,学员多为全国省级国有画院以及本系统相关美术机构在编的创作人员,共29人,由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三个中国画专业组成。国家画院领导非常重视本班的教学工作,组织院内骨干力量参与教学。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的国家画院教学培训部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并认真落实。本班采用集训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即每月集中学习一次,每次为期一周。为便于教学,本班分成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个小组。各组由责任导师具体负责,轮流授课。在教学内容和方式上,本班采取理论学习与笔墨实践、室内授课与外出写生相结合的方法,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自2018年9月份开学以来,本班共举行了8次集中学习训练(包括秋季、春季两次外出写生),先后有30余位院内外导师、专家为本班授课,共安排室内授课40余次,内容包括文化理论、美术史、名作临摹、创作实践、书法篆刻等方面。导师们就不同的专业,分科指导、现场点评,并作笔墨示范,以提升学员的理解力和创作能力。一年的学习,虽然时间不长,但合理得当的教学安排、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切实有效的教学方式,使同学们在许多方面澄清了认识、开阔了视野。同时,也使得他们的创作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此种提升,无疑会成为他们走向更广阔艺术之路的基点。对此,我们充满期望。中国国家画院教学培训部2019年6月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何可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陈浩10月26日至29日,“中原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创新发展高级研修班”在郑州成功举办。高研班由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郑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郑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协办、郑州文化馆承办。参加学员是从全省非遗和艺术领域的一百多位报名者中,经过层层筛选出来60余名高层次人才。根据河南省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的统一部署,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进一步推动我省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探讨交流新技术、新理论,提供技术指导,促进良性合作。高研班在课程安排上针对黄河文化与历史、书法艺术、雕塑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概念及保护工作的开展、文化产业在文化推广工作中的重要性等方面,设置专题授课研讨,并组织安排现场教学。帮助传承人激发创作潜能,丰富作品题材,拓展应用空间,解决发展难题,培养非遗保护传承的领军人才。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专技处一级调研员付承香在致辞中说,应时而动,顺势而为,探求中原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创新发展,旨在推动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使中原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创新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新篇章。要求每个学员用积极的态度激发学习热情,注重学员和老师之间的讨论和互动,将课堂上的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工作成效。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非遗理论部主任葛磊从非物质遗产基本概念谈非遗保护工作;河南省政府参事工作研究会会长、省政府资深参事郑泰森就如何推动中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做了精彩讲解。全国城市雕塑创作持证设计师虞晓明、郑州市雕塑壁画院原院长张松正分别就黄河文化暨炎黄广场雕塑群、用雕塑艺术如何彰显“华夏源”和“黄河魂”做了专业教学。书法方面,中国兰亭奖获得者唐毅、中国兰亭奖教育奖获得者王建国讲解了当代书法创作的思路与依据,以及中国书法简史与书写艺术。河南省艺术研究院研究馆员尚春升从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认知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深入浅出,既有理论高度又很好的结合了实践,给学员分享了精准的专业指导。研修期间,学员参观了郑州非遗展览馆,学习了非遗项目“窑沟窑烧制技艺”“梦祥银锻造技艺”。在新密市窑沟窑陶瓷艺术馆,崔江涛董事长介绍了窑沟窑的历史、传承和发展。参观了窑沟瓷展示区、窑沟陶展示区及陶瓷体验区后,学员们对 “窑沟窑烧制技艺”中的绘画、剔刻、手工拉坯等技艺赞不绝口并亲自动手体验陶瓷制作的乐趣。窑沟窑烧制技艺主要以师徒教授的方式,继承了中国传统崇黑尚白的艺术审美风格,以白地黑花瓷著称。其白如玉、黑如漆的质地,传统水墨书画的特征,传播并影响了整个磁州窑系。截至目前,河南省现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13项,省级非遗项目729项,市级非遗项目2181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84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641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2534名。各类非遗项目在自己的领域不断传承创新,精彩纷呈。随着时代的发展,领军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此次培训正是瞄准培养中原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创新发展这一目标,精心策划组织实施,采取专家专题讲授、现场教学和座谈会交流相结合的形式,举办项目签约交流活动,探索新常态下相互融合的发展模式,促进思想碰撞,引导跨界合作,建立良好的互动平台,激励高端人才立足本岗践行创新的使命和责任,有效推动我省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创新的高质量发展。编辑:陈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