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我国又一项重点文化科技创新研究成果出炉河广

我国又一项重点文化科技创新研究成果出炉

中国章草书数码字库建成或将推广应用我国又一项重点文化科技创新研究成果日前出炉,由国家一级美术师、书法文化工作者卫高潮先生担任负责人,历经十年潜心研究的文化科技创新项目《中国章草书数码字库创建及其推广应用》,经项目验收委员会各位专家严格评审判断,一致通过评审验收並准予结项。该研究成果,将两千多年来历史遗存的仅有2000个单字的章草书,丰富到6825个单字,使章草书作为独立书体和完整字库,实现了和Windows操作系统以及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对接,为中文计算机字库增加了新的字体,填补了一项空白。据了解,这是建国七十年来,国家首次为书法独立书体专门立项。专家表示,该项目研究具有“艺术之精神,科学之思想”,体现了新时期书法故乡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书法文化的重要贡献。在这一领域较好地实现了创造性转化和创建性发展。章草作为一种书体,上承篆隶,始创于西汉,字字独立,互不相连,是隶书的快捷写法,至东汉末年已臻于成熟,是东汉和魏晋时期通行的一种重要书体。作为草书之祖,章草又被称为中国书法的活化石,它的出现,是中国汉字形体演变的重要转折点。在以实用为第一要务的中国文字发展史上,章草一体虽行时不长,但其艺光之珍却历世不坠。然而,文献遗存的章草单字仅有两千个,要将其创建成为一个规范完整的独立书体字库,学术难度、创建强度非寻常可比。据介绍,该项目研究秉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关于文化文艺工作要“正本清源、守正创新”的思想要求,取材于中国文字和中国书法发展史中与章草书体和章草书法文化相关的所有文献资料,以王世镗先生的《章草草诀歌》《稿诀集字》为法则,以西汉以来历代章草书传帖、新时期出土的简帛以及散见的章草书作品为基本资料,以偏旁部首和章草书的规范符号为主要对象,以《章草大典》《章草字典》为基本参照,按照国标GB2312字库的要求和“六书”的造字规则以及书写的自然自由性逐一书写字模,然后进行扫描、录入、矢量、质检、测试、转化等环节工作,最后形成了章草书字库。该项目成果的特色在于实现了文化典籍资源的数字化转换,属于典型的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文化创新工程,亦是一种颇具时代感的先导性文化实践。结合文字学和艺术学的专业标准,著名书法研究专家、北京大学教授王岳川指出,该项目研究的亮点分别体现在章草书的历史地位、项目的文化意义和项目的学术规范三个方面,特别是占有资料相对全面,遵守法则十分严格,保留符号非常丰富,运用技术自然得体,具有充分的专业性和严谨的科学性,表现出专业的治学态度和高度的学术负责。据了解,目前我国中文计算机字体行业发展相对比较滞后,英美现有英文字体数十万种,日本有近三千种。然而,中国汉字作为世界上变化最丰富、最优美的文字符号,目前仅有四百余种中文计算机字体,书法独立字体系列字库不过二三十种。中国章草书数码字库的建成,不仅填补了该项研究的空白,而且实现了对最早、最古朴、最规范的草书体系的系统性整理,对书法爱好者的学习创作以及章草书法的普及推广提供了新的内容和机会,对进一步开发章草书这一中国书法艺术奇葩具有长远的现实意义。同时,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及仿真技术挖掘章草书法文化价值,进一步拓宽了艺术设计的空间,丰富了书法学习和研究的创新模式,增加了章草书法实际推广应用的渠道。建立该成果推广应用平台,不仅可以强化对数码字库的社会化应用进行宣传推广,对于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促进历史文化发展具有实践带领作用,而且对于其他书法艺术形式的推广具有借鉴价值。此外,该项成果因其先进性、实用性、工具性等显著特点,其推广应用项目的建设,不仅可以传承历史文化,而且对于历史文化产业的技术转型以及商业模式转换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项目承担单位陕西书学院是从事书法和文字研究的专门机构。项目负责人卫高潮研习书法四十余年,于1985年加入中国书协,1986年就以章草书作参加中日书展,先后任中国职工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四届专业委员会委员,迄今出版有《卫高潮临池探微》《卫高潮真草墨迹》《卫高潮行书墨稿》《卫高潮章草书作》等著作。在本字库的创建中,为了繁衍好、选择好四千多个新的章草单字,他日夜兼程、六易其稿,书写了十年之久,仅墨汁用掉了数十公斤、宣纸用掉了三十余刀。“这个文化项目有两个技术关键,一个是以历史遗存章草书单字为基础,按照‘六书’的造字规则、参照篆隶行和今草的结字规律进行繁衍,或按照《章草草诀歌》和《稿诀集字》中的法则进行繁衍,使其扩充为国标GB2312字库的6825个字(繁体6825字、简体6763字),这是一个整合性创造比例很高的文化工程;第二个关键是某一字在历史上有多种写法,而字库只能选其一种,如何能在多种写法中选择出规范、简洁、美丽、易识的字,对创建者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卫高潮告诉记者。他表示,将根据评审验收意见,对字库进行全面微调,预计明年上半年出版发行并上线运行。

金女郎

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培养

京领特邀专家陆士桢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青年发展研究院院长等职兼任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副会长、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副会长陆士桢教授筹建了国内高等院校第一个社会工作系;撰写、编辑了关于青少年、儿童、社会工作方面的书籍、教材十余种,在海内外的相关报刊上发表过上百篇有关青少年和儿童工作的学术论文。本次京领说特别邀请陆士桢教授从教育的视角和整个发展视角,分享她对“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培养”相关问题的看法。将创新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将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培养纳入教育方针说到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培养,第一个很重要的是把创新纳入了国家发展战略,同时把创新发展的教育纳入了国家的教育方针。比如十九大中明确说“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把创新当做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其次,就是这么多年,我们明确提出了“创新教育”这个概念。一般的来讲我们就说“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明确指出核心是在我们国家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着重研究和解决在基础教育中如何培养中小学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意识是从兴趣出发想问题、爱琢磨,创新精神就是我们说的发散思维,以及创新能力,这三个角度。最后,是制定政策,推进创新教育。从2017年中办、国办发布的最新的一个文件,在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通知中,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发展创造性思维、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 把我们国家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变成一个规定内关键培养目标。另外从13年到现在,从中央层面至少发布了22份文件促进创新创业。这些文件的内容都很具体,比如说对大学生创业有税收优惠、培训补贴等。除了创业给予的支持之外,明确要求大学必须实行创新人才培养的计划,要开发开放创业创新教育课程,要提供强化创新创业的实践资源,同时还提出了,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创业创新,要实行弹性学制、评价体系改变等。积极推进传统文化创新教育其次,就是积极推进传统文化创新教育。其实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德国的文化教育其实与我们的文化教育存在一些差异,中国讲文化教育一般讲的是传统文化教育,德国讲文化教育更多讲的是是一种教育哲学,包含教育所有的概念。所以在内核上我们是可以形成共识的,就是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教育的核心是“人本”,“以人为本”,你只有“以人为本”,才能“一切从仁”。其实在中国,我觉得创新教育最大的障碍,在于我们的人本精神的不透彻,中国传统文化会把“人”当成被塑造的对象。中国的孩子在中国文化当中具有很重要的位置。中国人关注家庭、关注下一代,但是很少真正把下一代当成一个独立的、有自主能力的、独特的人。中国人有一句俗话,叫“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因为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我们说一个人不孝有三条,最不孝的是没有后代。这个无后绝不仅仅是生理性的,它是社会性的。中国人更希望下一代传承自己的家业、精神价值,包括文化。其实中国人很重视孩子,把孩子当成实现自己精神追求、事业发展的某种工具。所以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会产生一个很重要的词,叫“塑造”。我们把孩子当做一个课题,我们来塑造他,塑造他能够符合传承我的所有一切的要求。这个思想其实是创新和人本最大的障碍。这些年来我们做了很大的努力去突破。在刚刚召开的教育大会上,我个人觉得在“立德树人”的教育的根本问题上,所谓“树人”就是“以人为本”。而创新最重要的价值,就是唤起个体内在的动力、积极性、独特的个人才能,这是创新的本质。这些年我觉得我们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努力。比如说,我们进一步充分认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第二,我觉得我们在整个创新教育当中,深刻理解传统文化中的人本基础。我们创造和积累各种宝贵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其实凝聚的是思想价值、经验认知、智慧技能、其实也凝聚着人类的宝贵情怀。传统的这些东西,不仅是一种文化表达,我认为最精华的部分是历时几千年积累下来的人性。文化的本质其实是一种人性最充分的表达,所以它的人本是基础。那么我们积极探索传统文化创新教育的新形势、新途径。比如,第一,倡导“致良知”,侧重品德的养成,能力的培养,服务“立德树人”的目标。第二,倡导生活化,传统文化一般比较高深,跟现代的语言和文化价值有区别,所以我们强调不能都是阳春白雪,也要贴近现实。第三,倡导“知行和一”,文化是一种抽象的定义,但是一定要重视行为、重视实践。第四,倡导现代化,充分利用互联网+,我们的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其实目的就是开放和共享。我简单的举几个例子,在上海一所小学,学生在学刺绣,将上海的新景以中华民族传统刺绣的方式呈现。第二个例子是新疆的一所小学,他们每天进行晨诵、午读、暮写。早上起来念诗,中午读一些古典文学作品,晚上要写字,坚持数年。第三个例子是潍坊,他们把文化渗透到课程体系和学科建设中,从艺术课程、活动学科、社团课程、等七个方面来推进传统文化创新和教育。传统文化创新中的创新教育那么第三个角度,传统文化创新中的创新教育怎么进行?这也是现在中小学实践当中需要重点抓的几个方面。创新是一种高度复杂的智能活动,所以,很多教育者都提出了,创新一定不能用原有的评价体系,如分数等,来遏制学生,而是一定要创建轻松、自由、民主的氛围,让孩子身心放松,才有可能激发出他原有的求知欲,激发他创新的意识和行动,强调给孩子营造一个好的评价体系和生活氛围。比如说,第一是怎样创设情境,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创新兴趣,要让他们觉得有意思。我们现在教育孩子经常是给他们讲大道理,而这些离他们太远,真正能激发学生兴趣我觉得其实就两条:第一,求知欲望,他觉得好玩,想要知道。第二是成功欲望,他的学习过程、创新过程能够获得肯定。这两个是最关键的。第二点,是怎样启发创新意识,在教育过程中如何发现问题,鼓励孩子思考问题,通过讨论来解决问题。第三,是要创造机会,让孩子能够展现自己的创新成果。这其实就是我们经常讲的给孩子实践操作的空间和自我表现的机会。第四,是组织学生开展讨论会,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其实就是多讨论、碰撞。第五,是要推动自觉,这方面我们可能有所忽略。第六,是一种情趣引导,帮助学生形成一种体验创新带来的愉悦感,就是说创新使他高兴,给他带来一种内在的满足,才能推动他创新习惯的养成。第七,就是多鼓励,改变评价标准。第八,是特别要注重师生关系的营造,营造创新性的思维环境,客观地说,我们其实在这个方面还有很大的距离,还需我们更多的努力。结语最后,我一直觉得国家领导人的这段话对我和教育界影响很大,他说“未来中国,是一群正知、正念、正能量的人的天下。真正的危机不是金融危机,而是道德与信仰的危机。谁的福报越多,谁的能量越大。与智者威为伍,与良善者同行,心怀苍生,大爱无疆。”这里说到一个“智”,说到一个“善”,其实对人来说,有智,你才能发展,有善,才能永生。从创新的角度来讲,有智你才能有创造,有善,你的创造才能有方向。那么我想,这次教育大会上国家领导人说的,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是教育最根本的。他提了这么6条:坚定理想信念、后执爱国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我认为这6条是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基础,也是我们教育需要非常努力的地方。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老聃之役

让青年参与传统文化创新 树立新时代文化自信

2018-06-22 19:29 | 央广网“小时候爱国是因为爸爸妈妈告诉我要爱国,现在爱国是因为我真的喜欢中国。”在互联网平台一个讲述中国文物的视频留言区,一位青年网友这样写到。现如今,像这样讲述、记录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很强古风特色的短视频、音乐MV、综艺等在网络平台上并不少见,吸引了很多年轻人的注意力。随着互联网时代到来,网络节目已经成为青少年获取信息、娱乐消费的主要平台。有数据显示2017年12月底,29岁以下的青少年网民已经达到52.9%以上。网络视听节目作为在互联网上的流量端,对青少年的行为方式有着深远影响,同时也承担着传承与创新中国文化的使命。“中国传统文化是否能更好传承下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现在的青年人是否喜爱中华文化。”哔哩哔哩董事长兼CEO陈睿表示,因为他们代表着未来。如何通过网络视听节目引导青少年的价值观?又如何引导、实现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在“青少年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论坛上,相关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关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论坛现场 央广网记者 王晓蕾 摄当代青年具有很强的文化自信如果说80后还在抱着VCD看电影,那么90后已经开始在互联网平台上随意点播影片,00后更是成长在网络世界中。“过去学生学习就是书本上的知识,现在十多岁的孩子在互联网上获取信息却可以知晓天下事儿。”陈睿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现在年轻人思考的事情,不比我们这些中年人少。甚至对于一些文化方面的东西,他们的思考比我们还要深刻。”物质生活的优越、高质量教育的完备和从小就接触和学习互联网技能,让现代青少年拥有更广阔的视野和知识素养,以及对高品质文化内容的追逐。“现在年轻人喜欢知识密集、有价值、有营养、正能量的节目。”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编崔承浩在研究中发现,从形式上看,现在年轻人喜欢变化速度快、脑洞大、花样多、随时随地观看的网络产品。除此之外,90后出生的年轻人的成长伴随着祖国地发展和强大,在欣欣向荣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他们,对于中国灿烂的传统文化具有非常强的兴趣。“现在的青少年有着很强的文化自信,他们一方面对传统文化的纯正性非常挑剔,十分重视传统文化表达的正确性和内涵;另一方面,对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者有着强烈意愿。”崔承浩表示。网络节目缺乏细分市场虽然最近几年网络视听节目的种类、数量和质量上均有了很大提升,但是仍然面临着很多挑战。“目前,青少年对于网络节目的需求和市场供给之间不匹配、不平衡的现象依然存在。优秀节目数量比较少,过度娱乐化、低俗化、同质化的问题还是突出。对自然科学、社会生活等领域关注还是不够。”崔承浩指出,现在的网络视听节目缺乏细分市场。“大多数网络节目的目标人群是成年人和小孩,而没有专门为青少年群体制作的好节目。同时,现在我们的节目评优和评价体系当中,更多强调的也是少年儿童或者成年人的节目,而大多忽略了青少年群体。”“其实现在年轻观众也期待能够看到一些三观正、娱乐性强、视觉上很炫,能够跟他们更有共鸣的主流作品。”导演陆川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过去做青少年节目,我们总是喜欢居高临下,觉得我们懂得多,从而一板一眼进行说教。”陈睿表示,但是现在的年轻人从小看着国外优质影视作品长大,见多识广,节目质量稍有瑕疵,都会被发现。节目种类的可选择性也让说教类节目越来越失去市场,真实、平易近人、轻松的产品更受到现在青少年的欢迎。让青少年参与到传统文化的创新中很多人都觉得看传统文化类节目都是高知中老年观众,但最近几年,这种现象正在发生改变。告别了“大红灯笼、成串红辣椒”这样的传统文化场景,节目生产者们的思维也在发生着转变。“传统的东西不一定枯燥、无趣。”节目制作人于蕾对记者坦言,现在很多网络平台上关于国风的视频和产品很受青年人的喜爱。这些内容从传统中来,通过创新和艺术加工以非常现代的方式呈现,变成现在年轻人愿意接受的内容。“让年轻人真正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喜欢它、自发传播它、甚至是参与到传统文化的创作和改进中来,这样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被继承和传承下去。”陈睿表示。如何把握年轻人的情绪点,要知道他们现在在想些什么、需要什么。“好的作品应该把说教的东西去掉,同时用年轻人喜欢的、能够接受的形式和语言,给他们一些启发,让他们有好的体验的同时,心里也能得到触动。”三声联合创始人贾晓涛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崔承浩同时指出,青少年节目制作人才应该尽快成长起来,成为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各从业主体也应该从自身出发,建立培养人才机制,比如,企业内部的沙龙、讲习班等,加强交流分享、开阔视野,让从业者有机会接受到更前沿和专业化的培训。(原标题《让青年参与传统文化创新 树立新时代文化自信》,原作者王晓蕾。编辑李欣阳)

逮捕王

静·想 议论文参考文本:文化需要创新,而不是改写

【导语】在写材料作文的时候,切忌受到固定思维的束缚。不是所有的“变化”都叫创新。细心的朋友看得出来,这篇文章是修改过的,一开始这位同学是支持文中所提到的歌手的“创新”的,后来,在老师的提醒下,这位同学明白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最特质的一部分被“创新”了,就不再是传承了,而是改写了。《文化需要创新,而不是改写》开头:在一档央视综艺节目上,歌手尚雯婕用外国语言来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委李谷坚决反驳,表示中国文化的传播,要原汁原味,不能乱发展。(中心论点)事实如此,中国文化需要创新,而不是改写。(分论点一)如果中国文化被改写了,对文化本身来说,传播出去的就不是完整的中国文化了。刚开始我觉得,这不是对中国文化传播的一种创新吗?而且这样的方式,更能让现在的年轻人接受,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文化,不是吗?后来,听了语文老师给我们讲,豁然开朗,不是所有的“变化”都叫创新。这位歌手用自己的方式传播中国文化的过程中,改变了中国文化的一些重要组成,这样一来,传播出去的就不是完整的中国文化了。(分论点二)如果中国文化被改写了,对改写者来说,无疑是弄巧成拙。改写者也有可能是出于好意,想用更好的方式让中国文化被更多的人接受。他们也知道文化的发展需要创新,需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但是往往容易忽略创新的范围。中国文化里最重要最核心的那几部分,是动不得的。如果超出了创新的范围,“创新”了中国文化最特质的一部分,无疑是弄巧成拙,会损坏文化的灵魂。如果文化以这样的方式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影响将会是巨大的。(分论点三)如果中国文化被改写了,对受众来说,很难看清楚看到的是不是真正的中国文化。对普通受众来说,当被改写的文化传到受众面前,而他们还以为这就是中国文化时,很少有人会留心甄别这到底是不是真正的中国文化。因为传播的人说,他们传播的就是中国文化,而且是以一种全新的方式传播的,大家更容易接受,广大受众中也没见大家有什么异议。传播的人之所以这样说,很有可能是他们自己也不知道这种方式已经超出了创新的范围。在这种局面之下,受众就很难看清这究竟是不是真正的中国文化。结尾:文化是不断发展的,如果文化一直是“原封不动”,不论好坏统统传出去,对社会的进步不利,所以,文化是需要创新的。时代在发展,不只是文化需要创新,文化的传播方式也需要创新,不然很难跟上时代的脚步,但是,创新归创新,不能改变文化的核心。因为,文化需要的是创新,而不是改写。

推动文化创新、增强文化软实力的几点思考 宣讲家网评论

摘要:加快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关键在于提升我国的文化创新和传播能力,走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创新发展之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必须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加快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关键在于提升我国的文化创新和传播能力,走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创新发展之路。具体而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挥市场在文化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文化体制是文化创新发展的软环境,其决定了文化创新的水平。当前,我国文化创新能力比较弱,文化产业发展比较落后,文化软实力仍不够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受到文化体制等因素的制约。因此,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推动我国文化创新发展、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当务之急、重中之重。要按照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机制创新,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切实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建立健全高效合理的文化制度。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推动党政部门与其所属的文化企事业单位进一步理顺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灵活的文化创新发展机制,营造有利于文化创新的浓厚社会氛围,尤其是要在加强宏观调控和全面监管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让市场来决定文化创新资源的配置,选择文化创新的方向和文化发展的项目,以市场机制充分调动全社会各方力量在文化创新全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激发全社会文化创新和文化发展的潜能和活力。(二)强化文化交流互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引进国外文化资源、产品和技术方面的力度还是比较大的,但引进后消化、吸收、再创新不够,在把自身文化推向世界即“走出去”方面也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由于我国文化对外传播力度不够大,以至于很多外国人对中国缺乏起码的了解,这样就造成他们更容易相信“妖魔化”中国、歪曲中国的言论的这样一个局面。为改变这种局面,可通过出台相关政策或加大相关政策激励力度,以及创造其他各种条件,建立推动文化开放发展的长效机制,鼓励官方和民间文化机构以全球视野和开放意识,通过各种方式、途径,积极主动地与国外文化机构进行多领域的交流和合作,努力创新中华文化,宣传中华文化,推介中华文化。同时,要引入异质文化中的合理要素或先进成分为我所用,学习和借鉴国外多样化的表现形式,与国外文化在内容、表现形式上进行融合创新,创造出更多更好地让国外民众易于接受的新的文化内容和文化形式,让中华文化在全世界各个角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三)推进科技与文化融合,提升我国文化创新能力。深入推进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提升文化科技创新能力,对增强文化自信,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华文化品牌,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意义。发挥科技在文化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文化软实力提升中的作用,要注意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技艺。我国传统文化技艺十分发达,涉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各领域各方面。在推动我国文化创新的过程中,应大力发挥传统文化优势,尤其是要充分挖掘、保护和提升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民间文化技艺,培养大批传统文化技艺的接班人,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技艺的基础上,通过加强传统文化技艺创新,不断丰富传统文化的内涵,提升传统文化的品位。随着AI技术和大数据的发展,对文化产业链发展影响巨大,批量生产被个性化定制取代,人们的文化需求也更加多元多样。加强文化的交流传播,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产品日益增长需求的同时,积极促进科技文化融合集成。大力促进各领域、各技术系统的不同文化技术之间的融合,增强文化技术集成创新能力,以多样化的崭新形式更好地展现、传播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四)实现民族性与世界性、传统性与现代性统一。不断把民族性与世界性结合起来。民族性是特色、个性,体现矛盾的特殊性;世界性是共性,体现矛盾的普遍性。文化创新一方面要突出中华民族的特色,要展现中华民族勤劳智慧、刚健自强、与邻为善、珍爱和平的优秀品质和精神风貌,展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辉煌的历史成就。另一方面,又须具备国际视野、放眼全球,把中华文化的创新发展置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考量和谋划,努力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丰富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指出,“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我们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坚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坚持与时俱进。”文化创新要立足我国已有的文化基础尤其是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要以辩证的态度对待我国传统文化,充分挖掘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继承并发扬光大,展示我国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在新时代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规律使然、基因使然、时代使然、趋势使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为“我们的精神命脉和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说到底就是理想信念、民族精神、价值观念等,它是中华文化几千年来绵延不绝的精神动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刚健有为”的自强不息精神;“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奋斗力量;“厚德载物”的博大胸襟以及“爱国奉献”的家国情怀等,都要根据时代需要做出新的诠释,为国家富强贡献不竭动力,为中华民族更好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提供生机和活力。作者:颖川 弘文

时代

“抄袭”、“照搬”屡见不鲜,文化创新之路就此止步了吗

“用五十年前的作品叫做借鉴,用五十年内的叫做抄袭”,这是我们在进行文化创新时常常会说的一句话,至于他的正确与否自是不用我们操心,但是这也点出了一个现象,在中国,抄袭现象太过严重,不但抄文学作品、艺术设计,还抄内容形式,甚至直接照搬原作,虽然打着借鉴学习的旗号,可是一旦将这些内容搬进公众视野就不是简单的模仿了。最近热议的比如有电视剧《三生三世》原著被爆抄袭,白凯南《欢乐喜剧人》比赛作品抄袭石锤,淘宝带货博主薇娅照搬某国际大牌款式自诩原创,《跑男8》开录依旧是满满的“韩味”。创新乏力是每个行业都会面临的瓶颈,但这不应该成为盗用他人原创内容的借口。和《三生三世》类似的许多网络大热IP改编电视剧的出现,显示了剧本创作乏力的现象,好演员遍地都是,好剧本一本难求,有时遇到好剧本却只能眼看着流量明星插队,演员的创新乏力往往是不得已。也不排除市场饱和,作品繁盛的原因,几乎所有角度和类别都充斥着无数优秀作品,在当今时代想要做后起之秀也确实不容易。当年贾玲和白凯南组成双人搭档表演喜剧,以少有的“男女相声”出现在春晚舞台,自此两人为观众熟知。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贾玲成为“国民喜剧女神”,而白凯南依旧甩不掉“贾玲搭档”的标签,即便已经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没有个人作品,还是要去喜剧比赛节目中和新人争名次。比赛的压力是非常大的,要求在短时间内创作新作品同时完成舞台效果,也有人说白凯南“穷途末路”,无奈借用了笑果文化的作品,但还是止步十强,冒着极大的舆论压力还是失败了。和“带货一哥”李佳琪齐名的“带货一姐”薇娅,因为直接照搬国际品牌服装款式上了热搜,其实能够真正算得上原创服装的品牌少之又少,就连很多国际大牌也面临着创新乏力的压力,眼看着发布会来临,只能将之前的作品以“复古”之名搬上T台。但言语的遮蔽并不能掩饰真想,一旦犯了原则性问题,即便是积攒了几十年的口碑也会烟消云散。创新乏力的典型就是近些年的中国内地娱乐综艺,绝大多数都照搬海外节目形式,虽然购买了节目版权,可以照搬复制,但到底不是“国产”,不论怎样本土化它们依旧是舶来品,观众也难免将它们与原版比较,甚至对应明星个人,一定程度上是达到了收视目的,但却无关口碑和质量。不过也不能“一棒子打死”内地综艺,否定一切,总还是有《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这样的老牌节目坚持特色和内容创新,成为标杆。总体来说,症结还是在于人们的版权意识不够强烈,但不断涌现的侵权事件也让社会各方都对此重视了起来,观众们也越来越在意原创内容的真实度,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和宫

通过电影的视角来对中西方文化进行比较研究

化孕育、影响了电影,电影又传播了文化,促进文化观念的再生。由于中西方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基础和历史环境,中西方人群的行为准则、生活方式、思维结构和价值观念也有着很大的差异。在中西方的电影中,常常能看到不同的人物塑造、情节设计。相同的电影素材也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中西方的文化,唯有彼此沟通和交流才能共同进步。而电影是传播文化的有力方式,正在全球化的影响下逐步加速中西方文化的融合。  一、电影视角下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价值观  价值观会决定人们的评价方式和行为准则。当人们遇到某个事件时,价值观会左右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言语行为。事实上,不同的生活环境下,人们的价值观也不同。有时,某个地区的文化价值观得不到另一个地区文化的接受和理解。就比如电影《刮痧》中,许爷爷以刮痧的方法治疗丹尼斯的发烧,许多美国人观看后认为许爷爷的行为属于虐童[2]。故此,文化背景不同的人们,彼此交流也较为复杂、繁琐。  (一)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  影片《克莱默夫妇》采用了间接的描述形式向中国观众解释了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男主角泰德·克莱默是个广告策划师,经济收入不菲,但乔安娜还是坚持和他离婚。为什么乔安娜要离开泰德?中国观众非常不理解。泰德没有虐待乔安娜和她的孩子,并一直努力工作补贴家用。中国观众都认为泰德是个好丈夫。但是,乔安娜却说,当她和泰德在一起的时候,并不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样的角色。乔安娜的个性追求和个人意识觉悟,就是离婚的真正原因。而在中国人的眼中,是很难理解的。  (二)中国“集体主义价值观”  中国人受传统儒家观念熏陶,集体主义强烈。集体主义往往和个人主义对立,人们更重视团体和社会的规则,保护好国家、社会和集体的利益。自我国“文革”以后,许多电影都有着集体主义色彩。中国第四代导演的作品,多是革命主题,表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集体主义精神,比如《西安事变》《南昌起义》《黎明》等。  二、电影视角下中西方的人权  人权是人拥有的自由和权利。人权包括政治权和公民权,比如言论权、人身自由权、生存权、社会权、平等自由权等。在此,我们将探讨中西方电影中的隐私权和特殊人群权利,分析该方面中的文化差异。  (一)中西方电影中的隐私权  隐私权指的是集体或个人将私人信息进行隔离的权利,对外揭露的选择权,由他们自己决定。虽然隐私权的内容和界限有着不同的个人观念和文化内涵,但拥有相同主题。隐私权是西方文化的产物,而中国传统文化并无此观念。故此,中国人不会尽力保护自己的隐私。这在中西方电影中也有着不同的表现。  《楚门的世界》展现了楚门这个小人物如何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变成了著名的电视明星,但他却被剥夺了尊严、隐私,成为大众娱乐的牺牲品。该片告诉了人们,隐私权不可侵犯,生活应当由自己去掌控。中国也有一部关于隐私权的影片《无形杀》,讲述了因为人肉搜索致使一个女人死亡。女人被网上通缉,认识她的路人都在质问她。她的身心备受打击,人们后来在海滩边发现了她的尸体。  (二)特殊人群的权利  西方国家对特殊人群的权利也较为重视。尽管每个人都不一定会享受这些权利,但他们对获得这些权利有着强烈的意识。电影《自由坠落》讲述了防暴警察马克在即将为人父的时候,爱上了同事凯。马克对于爱情难以决断,最后让一切都变得失控。西方人有着平等的意识,不管有多么困难,也要积极奋斗。  而中国电影恰恰相反。电影《喜宴》讲述了高伟同和同性爱人赛蒙的故事。高伟同在父母的要求下,和一个美丽的姑娘薇薇结婚,在薇薇怀孕后,高伟同决定将自己同性恋的事情告诉父母。他的母亲大为震惊,并强烈要求不能告诉刚中风复原的父亲。影片结局是,薇薇将孩子生下,愿意赛蒙做孩子的第二个爸爸。中国文化观念中,人们反对同性恋。传统观念的父母更是难以接受。而同性恋者也害怕被别人接受,不敢接受事实。  三、电影视角下中西方的宗教文化  宗教能够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它也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推动器。在中国,应试教育让许多学生相信科学,扼杀想象。故此,中国导演中很少有人能拍出宗教题材电影。西方人若离开了宗教,就会陷入沉默。而中国神话多是泛神论,并没有完全意义的“神教”。  我们从西方电影中可以看到,宗教电影的质量和数量都很完美,《十戒》《第七封印》等类型的电影比比皆是。虽然我们很难理解这些电影中蕴含的精神内核,但却被一股宏大、神秘的力量所感染。我们没有信仰,但却感受到信仰的力量。阿拉伯地区的电影,古老宗教依旧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影片中的人物,会以《古兰经》起誓,他们害怕说谎受到诅咒。  而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儒家文化被五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所破坏,人们的信仰和道德观渐渐丧失。改革开放的贫富差距,又助长了人们心中的嫉妒和贪婪。人和人之间的信仰、美德被隐藏,面对每个人都充满戒备。在没有道德和信仰的社会中,贪污腐败、贪婪自私的事件在国内频繁出现。《盲山》《盲井》等影片,也充分讲述了这一现实。  四、电影视角下的中西方思想文化  西方封建统治以教会的洗脑政策和愚民政策维持经济、政治运转。而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之后,西方社会标榜了“自由”和“民主”。人们向往个人英雄主义。在电影中,大人物成就事业往往能激励每个人去成就属于自己的伟业。《勇敢的心》《阿甘正传》等电影诠释了这一观念。 在中国影坛中,古装片是每年贺岁必不可少的部分。无论是《孔子》《赤壁》《画皮》《关云长》,这些对中国传统文化加以弘扬的影片,口碑和票房都令人不太满意。社会在发展,节奏在加快,古典曲调很难让人驻足观赏。西方电影更多是科幻、悬疑剧。曾有网友称:“中国电影是向前推几百、几千年,西方电影是向后看几百、几千年。”电影素材的差异,是由于中西方思想文化差异所决定的。中国人是现实的,不爱幻想。当观看到西方个人英雄主义的主角功成名就,又有美人陪伴,心理上总觉得不好受。观看主角比自己还惨,中国观众的心里多少有些慰藉。苦情戏是免不了的。我们爱看《天下无贼》里的傻根,也爱看《人在囧途》中李成功和牛耿回乡过年的囧事。  五、电影视角下中西方文化审查制度  美国宪法规定了国会不能剥夺出版自由和言论自由,并在文艺领域和新闻领域确立了“自由第一”。美国文化艺术如此兴盛,多是因为创作氛围自由、平等。我们从美国大片中发现,电影中包含着各个信仰、立场和阶级的声音,而这些声音让人们更全面、客观地思考问题。美国导演大胆拍摄反思越南战争的《全金属外壳》,讽刺伊拉克战争的《节选修订》。美国导演还从精神病人的角度拍摄悬疑电影《致命ID》,并以特殊的穿越思想拍摄了《蝴蝶效应》系列。而这一系列的电影,在中国电影界是根本看不到的。  中国电影导演的命运较为坎坷。许多底层工作者得不到发声的机会,他们面对审查只能有变为地下电影和妥协改剧本的两种选择。比如,2010年4月底,电影审查委员赵葆华发表《青年导演切勿自恋》博文批驳:“宁浩导演的《无人区》里的人物,绝大多数是负面人物……作为国家公民安全的维护者——警察,在《无人区》里愚蠢而又无能……”许多电影烂片,是在发行商、出品公司的压力下出现的。  六、结束语  中西方的文化,在社会各个领域中都有着较多的差异和区别。利用电影主题比较中西方的文化,极具代表性。从中西方不同的电影素材、人物构造中可以看出,电影视角下中西方文化,在价值观、人权、宗教文化、思想文化、审查制度上有着明显的差异。从美国大片中,可以看到西方文化的开放性和个人主义。而从我国电影中,能够看出人物角色的传统和朴实。我国电影应当积极创新,从我国传统文化的闪光点着手,创造一个不一样的电影世界。

破为牺尊

从三件事看深圳文化领域的创新

【特区故事】 讲述人:深圳大学城市文化研究所原所长、教授 吴俊忠 我是深圳大学一名老教师,已在这里工作生活了33年。谈到与深圳改革创新相关的经历,三件鲜活的小事就涌现在眼前。一件求职小事。1986年,即将硕士毕业的我到深圳找工作。在深圳人才交流中心,有人盛邀:“小伙子,我是深圳某银行的,去我们那儿工作吧。”我问他:“我是比较文学专业研究生,没有学过金融,到你们那儿能干什么呢?”他回答:“学什么专业不重要,只要能力强、文笔好、有责任心,就是我们想要的人才。”他的话让我感到,这就是深圳与其他城市的不同。选用人才,不强调专业对口,不苛求工作经验,只要你有发展潜力,就敢录用你。一份教学感悟。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深圳迫切需要各类专业人才,深圳大学办起了各类大专班。大专班“宽进严出”,入学不用考试,毕业严格考核。由于大专班开设的课程多是以往高校专业体系中没有的新课,对教师来讲,是个很大的考验。1987年,我到深大中文系报到后,第二年就按系里要求,承担了8门课的教学任务,边学边教、日夜兼程。这种经历丰富了我对大学教学的认知。在急需人才的深圳,教育与特区发展同步,任何旧观念、老思路,在此都行不通。一个理论观点。1997年,我在《深圳商报》发表《超越参照》,明确提出:“深圳文化创新在严格意义上是没有参照的创造性行为,需要的是超越参照的创造性思维。”今天,这个观点已然成为深圳文化创新的客观现实。1988年,时任深大中文系主任的胡经之教授提出把深大中文系更名为国际文化系,理由是,为了培养中西融通的创新型人才,必须让学生接触中西文化。更名报告报到学校,很快批了下来,全国高校中唯一的国际文化系就这样诞生了。这表明,在深圳创新没有清规戒律,敢于想到才能真正做到。(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王斯敏、严圣禾、李晓、陈之殷、党文婷)【来源:光明日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不将不迎

杨斌:大学创新文化的五个特征及对文化传承创新的贡献

人民网北京9月30日电 在第七届清华大学校长杯创新挑战赛十强决赛上,清华大学副校长、教务长杨斌教授带来了主题为“大学创新文化的五个特征及对文化传承创新的贡献”的分享。杨斌指出,大学的科研创新文化,对于整体社会文化有重要价值和贡献。与企业创新相比,大学创新有低功利性、弱层级性、高公益性、科学理性、强人文性这五个特征。对于创新创业教育,杨斌也提出了期望,创新创业教育的初心是培育对学生一生有重要影响的价值观和品格品性。相比瞬间的“赛果”,学生们在“赛程”中所接受的指导和挑战更重要。我们要不忘初心,关注育人。以下为杨斌题为《大学创新文化的五个特征及对文化传承创新的贡献》的发言全文:大家下午好!今天是清华大学“校长杯”的第七届的决赛,我特别代表学校来表示祝贺和支持!也来感谢各位企业的支持和校友的帮忙。祝我们的大赛一年比一年更有进步。刚才比赛开始之前,我们开了清华x-lab管理委员会的成立会议,讨论清华x-lab和创新创业教育下一步的发展。我自己感觉,形势是好的。以前的几届校长杯,场地特别大,媒体特别多,灯光特别炫,热热闹闹的,其实,我觉得现在这样朴素简单直奔主题就最好。一段时间里,双创变成社会上媒体的焦点,各界的殷切期望很急迫,其实反而对于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扎实开展构成某种扰动。我们的初心是通过大学当中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人,不仅仅是出来一些创业家或者说创新人才,而是更多的学生都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在自己心里播下创新创业的种子,不论今后做什么样的工作,都有一种挑战现状、动手改变的意愿、勇气和能力。我们希望通过清华x-lab和创新创业教育,能够培育对同学们一生有长久影响的价值观、品格品性,这比短期内提高学生身上的某些能力以及过程中获得的具体成果,长期看更重要得多。大学里面学生比赛的特点是,任何时候“赛果”都是瞬间的,是一种当时状态的反映,不是什么光环,远称不上是什么成就。我们更看重的,我们也希望参与其中的同学们更看重的,是在“赛程”中所接受到的包括在座的评委在内所给予的指导、挑战、拉伸,打磨每个计划,深化创新感觉;这些带有手把手色彩的培育过程要比什么“赛果”重要得多。所以我今天还是特别要代表学校来表示支持,不仅是支持比赛,更是支持你们一以贯之的投入。学校里以“校长”命名的活动恐怕只有这一个“校长杯”,足见清华大学对以创新创业教育来育人这件事儿的看重,这不是某个阶段的政策,而是会长期坚持下去的,咬定青山不放松。利用给决赛致辞这个机会,我想分享一点自己的思考,供各位老师、同学、也包括企业家、投资家批评,以促进我们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深化。我们都知道,现代大学重要的使命之一是文化传承创新,其内涵是很丰富的,今天我想着重谈自己思考的一个角度,就是大学的科研创新文化,对于整体社会文化的价值和贡献。清华讲科研做贡献的时候,经常说三条,顶天(面向全球科技前沿突破)、立地(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树人(以科研来培养人才),我有时候也想,三者之外,是否还可以加上一个“新风”,就是大学的创新文化对于整个社会文化其实有一种“新风”的贡献。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而大学的科研创新则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术界和企业界都为创新而不竭地努力,这二者当然不是竞争关系,但也不是简单的互补或者上下游关系,其创新模式也不太一致。这里的“不一致”我认为是有价值的,某种意义上构成一种创新的张力结构,支撑起更具长期竞争力、更有韧性、也更有活力的国家创新体系。大学的创新文化,有五个与企业界不太一样的特征,我个人认为是持续地丰富着整个社会创新的文化和价值的。第一条,就是大学创新的低功利性。倒不是说大学的学者们有这个自觉性,也不是说企业界的创新者们太功利。必须要看到,企业界很多时候是要背负着比较短期就要见分晓的业绩压力,投资者的期待和业内相互之间的竞争也使得在时间维度上企业界的创新不能做得很从容。企业界的好处是需求也许更明确,但也要警惕这些需求可能是比较浅的、短的,有时候需要挖掘能表达出来的需求背后没说出来的“真需求”。学术界创新的低功利性,就是放飞、包容学者们的好奇心、理想化,所带来的有趣的探索,以及探索失败;并不是为了派上一个即刻的用场,但是却能代复一代地引领人类的发展,深化人类知识的基础,突破着认识的边界。低功利的自由探索,对于企业界是相当地奢侈的,尽管有些企业时不时地也想模仿大学的做法,给创新者们相当的自由度,但内在里还是跟大学的宽松环境不同。低功利性,意味着给创新的耐心更长,更能做也愿做长远的部署,这给整体的社会文化带来一种积极的输出。高校的科研创新成果,就像她的育人成果一样,很多时候不该在比较短的时期中加以衡量和评价。这就是低功利性。第二条,是大学创新的弱层级性。这是大学组织的一个突出特点。这两天参加校友聚会的活动,我们的文化传统上是“序齿不序爵”,反映到学校的创新实践中,也是如此。谁有新主意都会被听取,弟子不必不如师,平等探索,鼓励争鸣。大学的教授阶梯就是相对简单的三层,很多专业服务行业也都是如此,而且梯级高并不代表学术上的权威,资深的老师们要不断地听年轻的博士生、年轻老师讲新发现,这是一种终身学习,让大学当中的每个人都对学术的飞速进步有更强的敏感性。新技术往往有“逆龄化”的特征,也就是年纪轻的人反而更敏感更容易上手,更可能是尝鲜者;而弱层级性,对于整个创新文化都是有积极价值的,当然对于企业到了生产运营中却可能未必。弱层级也许会有利于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交流融合,不必都回到命令链条的顶部,不太在意自己是哪个部门的,这一点也是跟企业创新不同的。第三条,是大学创新的高公益性。这是大学创新的一个价值取向。不只是公立大学如此,所有大学的创新,比起企业界来,都趋向于高公益性这个基本价值立场。在选择研究题目时,大学也往往鼓励教师们选择那些对于公共命运、人类福祉有长期影响的题目。终身教授制度,其实也有这个好处,就是可以献身大我。国家对大学,以及大学当中,对知识产权的安排也有其特殊性,既希望保证对其中的具体创新者有足够的激励,同时又适度地促进知识产权更快地流动、扩散,以造福社会,惠及民生。第四条,是大学创新的科学理性。大学的创新在知其然之外,尤其重视知其所以然,强调可以重复实验,循证说理,科学精神是放在第一位的。整个社会的创新环境的营造中,科学普及工作是一件大事,除了科学知识的普及,更多时候需要的是公众在科学精神、批判性思维上的普及。现代社会大众容易被一时之热点和思潮所影响甚至左右,而大学对社会的纷扰喧嚣能保持一定的超然距离,给社会文化贡献着一定的稳定性。大学当中的学科秩序也是如此,不是社会上互联网热,就全都一窝蜂搞互联网,而是保持着她的范式逻辑、科学理性,冷静地、持续地做着独特的学术贡献。企业界的创新成效总会带有不少营销的成分,这也难免,毕竟有产业竞争或是获取资源的需要,而学术界应该主要是靠创新成果自身说话,经得起时间的反复考验。第五条,是大学创新的强人文性。大学中的科研创新的选题,不仅是人文社会科学学者,包括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学者,都更有充满暖意的人文立场,更有促进社会平等和谐的价值主张,都更愿意关心不被竞争和效率所怜惜的弱者——特别是当这里的弱,很多时候并不是本身不努力,而是由于社会的变化、技术的交替所带来时,大学创新就更希望帮助他们,并且以创新的力量和方式来做,让社会的未来变得更好。强人文性,也意味着大学中的创新会天然地成为“有责任的创新”、“人本的科技创新”。长期来看,这种有人文大爱的创新不仅对社会文化有滋养,本身也构成一种独特的创新竞争优势。这五条我所体会的大学创新的文化特征,肯定是挂一漏万,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大学所体现出来的也各有特点。这些大学创新的文化特征,当然对企业创新也可以有一些借鉴和启发,但是企业界所处的情形不同,面临的挑战与大学不同,所以也不可能统统变成大学这样的创新文化。大学的创新文化比起企业来也可能缺少整合性、针对性、有组织性,显得效率低、周期长、太散漫。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美。应该说,大学能有相对从容宽松的创新环境,也是靠国家社会的关爱支持,包括企业界的慷慨赞助,才做得成,值得感恩,倍加珍惜。从这个角度来延伸说来,我们这些大学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也会有意识地突出低功利性、弱层级性、高公益性、科学理性和强人文性。我看了一下这次进入十强的团队的题目,除了刚才重恩院长所说的今年硬科技备受青睐之外,我也看到人民的生命健康得到越来越多的关心,包括生态保护、老龄化,这些也都是跟人文有关的。这些没有被满足的需求,也许短期内感觉不是那么有利可图的选题,但长期来看却可能代表着非常重要的新的需求趋势。评委老师们也可以给予多一些关心和鼓励。今天与获选十强的同学和费力帮忙的评委,以及各位同事、企业赞助者,来分享大学创新文化的一些特征以及其对社会文化的贡献,还是希望我们的比赛和平台,不忘初心,践行使命,持之以恒,关注育人。大学当中,最美好的莫过于,学习者都在进步,其实没有输家这个概念,只要你参与其中付出努力,你就是这个过程当中的赢家——显然,赢家不只是最后评委宣布的冠军。(责编:孙竞、熊旭) 【来源:人民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教育强国」杨斌:大学创新文化的五个特征及对文化传承创新的贡献

杨斌:大学创新文化的五个特征及对文化传承创新的贡献教育强国★★★★★在第七届清华大学校长杯创新挑战赛十强决赛上,清华大学副校长、教务长杨斌教授为我们带来了主题为“大学创新文化的五个特征及对文化传承创新的贡献”的分享。杨教授指出,大学的科研创新文化,对于整体社会文化有重要价值和贡献。与企业创新相比,大学创新有低功利性、弱层级性、高公益性、科学理性、强人文性这五个特征。对于创新创业教育,杨校长也提出了期望,创新创业教育的初心是培育对学生一生有重要影响的价值观和品格品性。相比瞬间的“赛果”,学生们在“赛程”中所接受的指导和挑战更重要。我们要不忘初心,关注育人。各位来宾,各位同学,各位评委,各位同事:大家下午好!今天是清华大学“校长杯”的第七届的决赛,我特别代表学校来表示祝贺和支持!也来感谢各位企业的支持和校友的帮忙。祝我们的大赛一年比一年更有进步。刚才比赛开始之前,我们开了清华x-lab管理委员会的成立会议,讨论清华x-lab和创新创业教育下一步的发展。我自己感觉,形势是好的。以前的几届校长杯,场地特别大,媒体特别多,灯光特别炫,热热闹闹的,其实,我觉得现在这样朴素简单直奔主题就最好。一段时间里,双创变成社会上媒体的焦点,各界的殷切期望很急迫,其实反而对于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扎实开展构成某种扰动。我们的初心是通过大学当中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人,不仅仅是出来一些创业家或者说创新人才,而是更多的学生都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在自己心里播下创新创业的种子,不论今后做什么样的工作,都有一种挑战现状、动手改变的意愿、勇气和能力。我们希望通过清华x-lab和创新创业教育,能够培育对同学们一生有长久影响的价值观、品格品性,这比短期内提高学生身上的某些能力以及过程中获得的具体成果,长期看更重要得多。大学里面学生比赛的特点是,任何时候“赛果”都是瞬间的,是一种当时状态的反映,不是什么光环,远称不上是什么成就。我们更看重的,我们也希望参与其中的同学们更看重的,是在“赛程”中所接受到的包括在座的评委在内所给予的指导、挑战、拉伸,打磨每个计划,深化创新感觉;这些带有手把手色彩的培育过程要比什么“赛果”重要得多。所以我今天还是特别要代表学校来表示支持,不仅是支持比赛,更是支持你们一以贯之的投入。学校里以“校长”命名的活动恐怕只有这一个“校长杯”,足见清华大学对以创新创业教育来育人这件事儿的看重,这不是某个阶段的政策,而是会长期坚持下去的,咬定青山不放松。利用给决赛致辞这个机会,我想分享一点自己的思考,供各位老师、同学、也包括企业家、投资家批评,以促进我们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深化。我们都知道,现代大学重要的使命之一是文化传承创新,其内涵是很丰富的,今天我想着重谈自己思考的一个角度,就是大学的科研创新文化,对于整体社会文化的价值和贡献。清华讲科研做贡献的时候,经常说三条,顶天(面向全球科技前沿突破)、立地(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树人(以科研来培养人才),我有时候也想,三者之外,是否还可以加上一个“新风”,就是大学的创新文化对于整个社会文化其实有一种“新风”的贡献。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而大学的科研创新则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术界和企业界都为创新而不竭地努力,这二者当然不是竞争关系,但也不是简单的互补或者上下游关系,其创新模式也不太一致。这里的“不一致”我认为是有价值的,某种意义上构成一种创新的张力结构,支撑起更具长期竞争力、更有韧性、也更有活力的国家创新体系。大学的创新文化,有五个与企业界不太一样的特征,我个人认为是持续地丰富着整个社会创新的文化和价值的。第一条,就是大学创新的低功利性。倒不是说大学的学者们有这个自觉性,也不是说企业界的创新者们太功利。必须要看到,企业界很多时候是要背负着比较短期就要见分晓的业绩压力,投资者的期待和业内相互之间的竞争也使得在时间维度上企业界的创新不能做得很从容。企业界的好处是需求也许更明确,但也要警惕这些需求可能是比较浅的、短的,有时候需要挖掘能表达出来的需求背后没说出来的“真需求”。学术界创新的低功利性,就是放飞、包容学者们的好奇心、理想化,所带来的有趣的探索,以及探索失败;并不是为了派上一个即刻的用场,但是却能代复一代地引领人类的发展,深化人类知识的基础,突破着认识的边界。低功利的自由探索,对于企业界是相当地奢侈的,尽管有些企业时不时地也想模仿大学的做法,给创新者们相当的自由度,但内在里还是跟大学的宽松环境不同。低功利性,意味着给创新的耐心更长,更能做也愿做长远的部署,这给整体的社会文化带来一种积极的输出。高校的科研创新成果,就像她的育人成果一样,很多时候不该在比较短的时期中加以衡量和评价。这就是低功利性。第二条,是大学创新的弱层级性。这是大学组织的一个突出特点。这两天参加校友聚会的活动,我们的文化传统上是“序齿不序爵”,反映到学校的创新实践中,也是如此。谁有新主意都会被听取,弟子不必不如师,平等探索,鼓励争鸣。大学的教授阶梯就是相对简单的三层,很多专业服务行业也都是如此,而且梯级高并不代表学术上的权威,资深的老师们要不断地听年轻的博士生、年轻老师讲新发现,这是一种终身学习,让大学当中的每个人都对学术的飞速进步有更强的敏感性。新技术往往有“逆龄化”的特征,也就是年纪轻的人反而更敏感更容易上手,更可能是尝鲜者;而弱层级性,对于整个创新文化都是有积极价值的,当然对于企业到了生产运营中却可能未必。弱层级也许会有利于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交流融合,不必都回到命令链条的顶部,不太在意自己是哪个部门的,这一点也是跟企业创新不同的。第三条,是大学创新的高公益性。这是大学创新的一个价值取向。不只是公立大学如此,所有大学的创新,比起企业界来,都趋向于高公益性这个基本价值立场。在选择研究题目时,大学也往往鼓励教师们选择那些对于公共命运、人类福祉有长期影响的题目。终身教授制度,其实也有这个好处,就是可以献身大我。国家对大学,以及大学当中,对知识产权的安排也有其特殊性,既希望保证对其中的具体创新者有足够的激励,同时又适度地促进知识产权更快地流动、扩散,以造福社会,惠及民生。第四条,是大学创新的科学理性。大学的创新在知其然之外,尤其重视知其所以然,强调可以重复实验,循证说理,科学精神是放在第一位的。整个社会的创新环境的营造中,科学普及工作是一件大事,除了科学知识的普及,更多时候需要的是公众在科学精神、批判性思维上的普及。现代社会大众容易被一时之热点和思潮所影响甚至左右,而大学对社会的纷扰喧嚣能保持一定的超然距离,给社会文化贡献着一定的稳定性。大学当中的学科秩序也是如此,不是社会上互联网热,就全都一窝蜂搞互联网,而是保持着她的范式逻辑、科学理性,冷静地、持续地做着独特的学术贡献。企业界的创新成效总会带有不少营销的成分,这也难免,毕竟有产业竞争或是获取资源的需要,而学术界应该主要是靠创新成果自身说话,经得起时间的反复考验。第五条,是大学创新的强人文性。大学中的科研创新的选题,不仅是人文社会科学学者,包括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学者,都更有充满暖意的人文立场,更有促进社会平等和谐的价值主张,都更愿意关心不被竞争和效率所怜惜的弱者——特别是当这里的弱,很多时候并不是本身不努力,而是由于社会的变化、技术的交替所带来时,大学创新就更希望帮助他们,并且以创新的力量和方式来做,让社会的未来变得更好。强人文性,也意味着大学中的创新会天然地成为“有责任的创新”、“人本的科技创新”。长期来看,这种有人文大爱的创新不仅对社会文化有滋养,本身也构成一种独特的创新竞争优势。这五条我所体会的大学创新的文化特征,肯定是挂一漏万,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大学所体现出来的也各有特点。这些大学创新的文化特征,当然对企业创新也可以有一些借鉴和启发,但是企业界所处的情形不同,面临的挑战与大学不同,所以也不可能统统变成大学这样的创新文化。大学的创新文化比起企业来也可能缺少整合性、针对性、有组织性,显得效率低、周期长、太散漫。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美。应该说,大学能有相对从容宽松的创新环境,也是靠国家社会的关爱支持,包括企业界的慷慨赞助,才做得成,值得感恩,倍加珍惜。从这个角度来延伸说来,我们这些大学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也会有意识地突出低功利性、弱层级性、高公益性、科学理性和强人文性。我看了一下这次进入十强的团队的题目,除了刚才重恩院长所说的今年硬科技备受青睐之外,我也看到人民的生命健康得到越来越多的关心,包括生态保护、老龄化,这些也都是跟人文有关的。这些没有被满足的需求,也许短期内感觉不是那么有利可图的选题,但长期来看却可能代表着非常重要的新的需求趋势。评委老师们也可以给予多一些关心和鼓励。今天与获选十强的同学和费力帮忙的评委,以及各位同事、企业赞助者,来分享大学创新文化的一些特征以及其对社会文化的贡献,还是希望我们的比赛和平台,不忘初心,践行使命,持之以恒,关注育人。大学当中,最美好的莫过于,学习者都在进步,其实没有输家这个概念,只要你参与其中付出努力,你就是这个过程当中的赢家——显然,赢家不只是最后评委宣布的冠军。最后,预祝今天活动成功,也预祝各位从辛苦中得到更多收获。谢谢大家!(杨斌:长安街读书会主讲人、清华大学副校长)长安街直播注:授权发布,本文已择优收录至“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网、央视频、澎湃政务客户端“长安街读书会”专栏同步),转载须统一注明“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出处和作者。责编:褚梦真;初审:程子茜;复审:李雨凡】【直播】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