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抄袭”、“照搬”屡见不鲜,文化创新之路就此止步了吗拜占庭

“抄袭”、“照搬”屡见不鲜,文化创新之路就此止步了吗

“用五十年前的作品叫做借鉴,用五十年内的叫做抄袭”,这是我们在进行文化创新时常常会说的一句话,至于他的正确与否自是不用我们操心,但是这也点出了一个现象,在中国,抄袭现象太过严重,不但抄文学作品、艺术设计,还抄内容形式,甚至直接照搬原作,虽然打着借鉴学习的旗号,可是一旦将这些内容搬进公众视野就不是简单的模仿了。最近热议的比如有电视剧《三生三世》原著被爆抄袭,白凯南《欢乐喜剧人》比赛作品抄袭石锤,淘宝带货博主薇娅照搬某国际大牌款式自诩原创,《跑男8》开录依旧是满满的“韩味”。创新乏力是每个行业都会面临的瓶颈,但这不应该成为盗用他人原创内容的借口。和《三生三世》类似的许多网络大热IP改编电视剧的出现,显示了剧本创作乏力的现象,好演员遍地都是,好剧本一本难求,有时遇到好剧本却只能眼看着流量明星插队,演员的创新乏力往往是不得已。也不排除市场饱和,作品繁盛的原因,几乎所有角度和类别都充斥着无数优秀作品,在当今时代想要做后起之秀也确实不容易。当年贾玲和白凯南组成双人搭档表演喜剧,以少有的“男女相声”出现在春晚舞台,自此两人为观众熟知。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贾玲成为“国民喜剧女神”,而白凯南依旧甩不掉“贾玲搭档”的标签,即便已经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没有个人作品,还是要去喜剧比赛节目中和新人争名次。比赛的压力是非常大的,要求在短时间内创作新作品同时完成舞台效果,也有人说白凯南“穷途末路”,无奈借用了笑果文化的作品,但还是止步十强,冒着极大的舆论压力还是失败了。和“带货一哥”李佳琪齐名的“带货一姐”薇娅,因为直接照搬国际品牌服装款式上了热搜,其实能够真正算得上原创服装的品牌少之又少,就连很多国际大牌也面临着创新乏力的压力,眼看着发布会来临,只能将之前的作品以“复古”之名搬上T台。但言语的遮蔽并不能掩饰真想,一旦犯了原则性问题,即便是积攒了几十年的口碑也会烟消云散。创新乏力的典型就是近些年的中国内地娱乐综艺,绝大多数都照搬海外节目形式,虽然购买了节目版权,可以照搬复制,但到底不是“国产”,不论怎样本土化它们依旧是舶来品,观众也难免将它们与原版比较,甚至对应明星个人,一定程度上是达到了收视目的,但却无关口碑和质量。不过也不能“一棒子打死”内地综艺,否定一切,总还是有《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这样的老牌节目坚持特色和内容创新,成为标杆。总体来说,症结还是在于人们的版权意识不够强烈,但不断涌现的侵权事件也让社会各方都对此重视了起来,观众们也越来越在意原创内容的真实度,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参验

科创教育看高中|七宝中学朱越:创新文化注入研究型高中

在普通高中多样化进程的推进过程中,研究型高中被认为是高中教育转型改革的高层次产物之一。地处上海市西南千年古镇七宝镇的七宝中学自2015年正式确立这一办学新目标后,近年来在引领的路上不断迈进。在2月14日的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WLF)——“有请校长”节目中,上海市七宝中学校长朱越表示,作为老校长仇忠海的接班人,她是“富二代”接班。“老校长是创业者,把七宝中学从一所普通的高中带到具有非常大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一所高中,我说我这个‘富二代’不会守,我肯定也会创业,因为只有开创,才能够把我们的学校越办越好。”朱越表示,老校长提出创建“研究型高中”的办学目标之后,作为新校长的她很快明确了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应该扛起大旗向研究型高中迈进。”近日,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采访时,朱越也谈及了基础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两者之间的关系。“对所有高中来说,我们都必须完成基本的学业,毕竟孩子和家长选择了我们学校,他当然对整个高中的基础学业的学习、质量是有要求的。”她同时指出一种新的现象,“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家长对孩子未来能够适应更多不确定性因素的这样一种能力和素质要求也是非常高的。”七宝中学如何实现“两者兼顾”?朱越表示,“首先,我们进一步提高基础性课程的教学质量,这一点七宝中学做得非常到位,首先我们的老师是非常负责任的老师,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严格要求,去精心呵护。”她提到,在非常细致、扎实、科学的校本化研究的基础上,七宝中学对于课改的理解、课程基本要求的把握,“能够内化为真正意义上适合七宝中学学生学习发展的课堂教学,这个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在课堂教学高质量地完成同时,朱越表示,“我们可以挤出一点时间来保证老师和孩子有一定的时空去进行社团拓展,包括研究型学习、创新教育。”她对澎湃新闻记者强调,一定要把国家要求这块做到高效、扎实、科学,然后释放出一部分的时间和空间,给到我们学生需要的个性化的创新教育,“这两者之间应该要做到紧密结合,而不能够因为创新教育偏废了基础教育,也不能因为追求纯粹的学业质量而放弃了创新教育,这都不符合我们国家对于未来创新型高质量人才培养的诉求。”上海市七宝中学创建于1947年,地处上海市西南千年古镇——七宝镇。学校是上海市11所高标准现代化寄宿制高级中学之一,并于2000年起承办新疆内高班。2005年,七宝中学被命名为首批“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同年成立七宝中学教育集团,现有核心学校16所,学生逾万人。1996年,时任七宝中学校长仇忠海提出了“全面发展,人文见长”的办学理念,这一办学理念主张现代教育首先是塑造全人的教育,是一种全方位的育人活动,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重视“人之所以为人”的教育。在2007制定的《七宝中学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又正式提出“平民本色,精英气质”这一育人目标,学校期望学生学成之后,能拥有一份大地情怀,从内而外始终保持一种平民本色;同时,又能成为祖国的栋梁,能够担负起振兴中华的重任。2015年,“平民本色,精英气质”这一育人目标的内涵得以继续丰富。当年,七宝中学正式提出了创建“研究型高中”的办学目标,希望通过5-8年的努力,使学校成为一所具有深厚人文底蕴、浓厚研究氛围、鲜明创新特色,引领国内高中发展,达到国际水准的一流研究型高中。朱越系化学特级教师、特级校长。先后担任上海市七宝中学化学教研组长、教务主任、校长助理、副校长以及闵行区教育局副局长;2016年4月起任七宝中学校长兼党委书记。其主持并参与的“闵行区中小学学业质量综合评价的实践研究”和“十五年‘新基础教育’研究中的教学改革与机制创新”分别获2013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和特等奖;主持和参与的“普通高中‘研究型’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高中生生涯发展导航系统的设计与实践研究” 分别获2017上海市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和二等奖。“有请校长”则是WLF打造的系列论坛。此前的2020年第三届WLF期间,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WLA)上海中心,携手国内千余所顶尖学校,共同发起成立了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科学教育联盟。校长论坛即是该教育联盟和科学T大会的衍生模式,汇聚全国知名中小学、重点高中校长,从教育实践者的角度,分享科学教育新理念和实践经验,探讨未来教育模式发展趋势。上海市七宝中学校长朱越。以下为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WLF)和朱越之间的对话(经编辑):WLF:首先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七宝中学在创新教育方面的理念和办学的特色。朱越:在介绍七宝中学创新教育理念之前,我想先简单地介绍一下我们七宝中学。七宝中学地处闵行区七宝镇,七宝镇是千年古镇,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我们学校创建于1947年,到目前为止已经有70多年的办学历史。在这个过程当中,七宝中学的发展最得益于仇忠海老校长。应该说,在我们老校长的带领下,七宝中学从一所非常普通的上海市重点高中,逐步成长为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学校在1997年提出了“全面发展,人文见长”的办学理念,2007年仇校长又提出了“平民本色,精英气质”的育人目标。在这个过程当中,是怎么从一所普通的市重点,逐步成长为上海市一所有一定办学影响力、深受大家喜欢的学校呢?我觉得我们的学校、老师和管理团队非常有忧患意识、发展意识和创新意识,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经历了多个科研的研究阶段。比如说上世纪末的感恩教育、人文教育的研究、实践与创新,到2002年开始的基于教师专业化背景的课堂教学创新研究,再到2009年参加上海市创新素养培育项目,再到2015年3月,仇校长正式提出七宝中学要创建研究型高中。从一路发展过程来看,我觉得创新教育首先是扎根于我们的管理团队和我们的老师,只有管理团队和老师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有强烈的创新能力,才能够逐步引导学生接受创新的引领和陪伴。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的观点是这样的,我们认为每一个孩子都有创新的潜能,创新教育应该面向每一位学生,这是七宝中学一直秉持的创新教育理念。我们创新教育的课程构建就可以充分体现出这样一个理念,我们的课程结构是一个“大文”、“大理”双系列创新素养培育的课程。它是一个金字塔型的课程。金字塔的最底层是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是面对所有学生的知识的一种积淀,包括学生兴趣的培养,包括学生在科创过程当中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技能,包括基本的思想方法,这个课程是在高一的第一学期来完成的。金字塔形的第二层进入到知识的拓展期,是在高一的第二个学期和高二的第一个学期来完成的。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会走进人文书院、科学院,也会走进社会实践,通过两院平台课程的提供、学习和体验,能够逐步发现孩子真正感兴趣的平台、真正感兴趣的领域,进而来发现他真正感兴趣的课题研究。到了第三个层面,我们就进入到了研究创新期,时间段主要是高二的第二个学期到高三这样一个阶段,经历过全面的通识积淀和拓展学习,学生在这个阶段通过研究一个他真正感兴趣的课题,来确立他今后面向高校专业的志趣,也通过课题研究让孩子能够真正能确立实事求是、确立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确立科学精神,我觉得对于他后续的整体成长发展来说应该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的全面发展、人文见长在整个课程当中也体现得比较充分。因为首先他必须要有一个非常科学的、全面的、正确的、人文的底蕴,将来才能够在科技创新、科学研究的路径当中走得更远,也走得更加坚定,同时能够走得更加的准确。WLF:在听您介绍了七宝中学创新教育的理念和办学特色之后,我们也很关心学校具体的做法和成效,请您介绍一下。朱越:要完成这样一个高质量的科技创新教育,首先我们要有一支非常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团队,七宝中学目前专门从事科创教育的大概有七八位老师,他们的学历非常多元,有博士后、博士,也有研究生、本科生,涵盖所有的学科,另外还有20多名老师是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研究性课程的复合型教师。除此之外,因为学生提出来的课题是非常个性化的,光我们自己20多名科创老师还不能够全部完成,所以我们还给学生的课题研究配置了双导师制的机制。也就是说,孩子课题研究一方面有学校的指导老师,同时根据课题的需要,我们会聘请高校,比如说像交大、复旦、中科院、天文台等等,做孩子的校外指导老师。在校内和校外指导老师紧密的合作下,帮助学生高质量、真实的完成课题。所以我觉得教师队伍是非常重要的。第二,我觉得在整个课题研究过程中,对于课题研究整体过程性的管理评价也是很重要。七宝中学有一个非常完整的,也是经过20多年探索形成的一个制度和机制。七宝中学是在1998年全国首创开放性主题实践活动的一所学校,当初我们是想改变老师的教学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尝试以整个年级组为单位,让我们学生去进行一些主题教育。在整个过程当中,我们建立了非常完整的、合理的、科学的研究型学习的课题研究的制度。比如说开题立项、课题进行到中期时的评估、到后期结题的整个汇报,包括我们孩子开题项目书怎么写,结题论文项目应该怎么书写,怎么进行答辩等等,一整套我们都是有非常严谨、科学的流程。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科学的评价机制。这个评价机制一方面是对我们老师的评价机制,另外一方面也是对孩子的评价机制,这个评价机制的合理保障,能够确保我们整个科技研究和孩子的整个过程得到基本的、高质量的、学术性的一种保障。在成效方面,经过师生多年共同的探索和实践,我们的“大文”、“大理”课程获得了2013年上海市级教育成果(基础教育)的特等奖。另外我们普通高中“研究型”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也获得了2017年上海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的特等奖。另外我觉得更令人欣喜的是,在我们孩子的努力下、在我们老师的共同指导下,七宝中学的青少年科技创新的成果也是令人瞩目的,我们参加上海市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得一等奖总数已经连续7年在全市名列首位,七连冠,今年我们要去争取八连冠。在取得的成果中,我觉得饱含着我们团队在过程当中的无私奉献,和在学生课题研究过程当中非常精细的科学的指导,但是我觉得更为我们的孩子感到骄傲,我们的学生确实在整个研究型学习的过程当中得到了非常充分的令人欣喜的真实的成长。WLF:请您再给我们介绍一下学校在创新教育和科教方面近期的发展目标?朱越:刚才我提到了我们学校经过了大的四个阶段,从2015年3月开始,我们提出了要创建研究型高中。创建研究型高中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我们想通过5-8年的时间,把七宝中学办成一所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浓郁的研究氛围、鲜明的创新特色,能够引领国内高中发展,达到国际一流水准的研究型高中。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根据研究型高中的创建目标,我们也从“平民本色、精英气质”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为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有非常好的研究素养,同时也具备非常强烈的创新意识、适应未来生活,而且能够改造世界的创新型人才。WLF:您觉得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是什么?朱越:我认为最关键的应该是学校要有创新的文化,文化是一个学校发展的灵魂,所以我们七宝中学对于创新文化的营造、建设,应该说是花了非常大的力气的,从我们老校长开始就一直不断地在营造这样一种浓郁的创新文化。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学校有八大主题文化节,比如说我们的狂欢节、感恩节、体育节、科技节、读书节、爱生节、艺术节等等。这些主题节日活动看似好像跟创新没有什么直接的或者必然的联系,但是我们在八大主题文化节设计、组织、实施的过程当中,是把很多创新的思想、创新的元素放在这里边的。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我们的读书节,我们所有的主题文化节都是由学生来主动设计和策划的。每一年同样的读书节,但它里边的主题是不一样的,内涵、精神是一致的,但是呈现的方式、呈现的内容,包括我们学生的一些思考是可以有独特的创新成分在里边。像读书节,按照以往我们总归是读一些经典的、人文类的各种各样的读本。我们怎么把研究型学习、学生的课题研究、他们的思想,在读书节当中有很好的体现呢?我们做到现在有四年了,我们通过人文书院和科学研究院,把我们学生前期在高二课题研究过程当中感到非常精彩的这部分进行提炼、总结,然后通过跟着学长做研究的这样一种论坛的方式,让我们的孩子把他研究过程当中的一些思想、一些灵感、一些困难,或者一些创新想法通过演讲的方式能够表达出来,然后让高一的学弟学妹们或者高二的同伴们能够去分享。我觉得这样一种创新的文化不仅仅是在精神层面,也同时存在于我们学生的主题文化节的设计、组织、实施的过程当中。所以我觉得创新应该是整个校园都蕴含着一种浓郁的创新气息。WLF:那学校是如何建立一套合理高效的开放式的管理体制与机制?朱越:这个问题我觉得非常好,因为我们课题研究是高度个性化的,所以我觉得对于我们的管理团队也好,包括我校长、包括我们每一位科创老师也好,我觉得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不瞒您说,我们从1998年开始到现在,一直不断地在完善、在修改我们科创管理的制度和机制。像我们高俊老师(七宝中学科技教育中心主任),他基本上每两周可能都会冲到我办公室,他会把他在科创课题研究或者拓展性研究型课程实施过程当中发现的问题,通过一个问题清单罗列给我们。WLF:直接到您办公室?朱越:对,也是扁平化的管理,虽然我是校长,但我也做了学生科学研究院的院长。所以他每次来的话,我既高兴又发愁,高兴的是什么?我发现他有问题给我,因为有问题,我们就去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就是一种创新。但是有的时候他提出来的问题,我觉得也很尖锐。因为你在整个闭环管理过程当中,有些问题可能并不见得他发现的就是真问题,这个问题也有一定的局限,它可能不带有普遍性,但对我这个校长而言,我要解决的是什么呢?解决的是普遍性的问题。如果我去解决个性的问题,我整个的管理效能可能会非常的低下,而且也不容易形成一个系统的科学的严密的管理体系。所以我们每周都会很热闹,所以他说的头脑风暴、反头脑风暴,我觉得在我跟我们科创团队过程当中,一直是这样的一个局面。但是我觉得正因为有这样的一支团队、这样的一种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才能够使得七宝中学的科技创新不断地走在前面。WLF:朱校长描绘的画面感特别强,让我们可以感受到学校在这方面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可以保障创新培养的落地。同时还想请教您,研究型的高中又如何促进高中多样化的办学?朱越:这个问题我觉得也非常难回答。研究型高中是我们七宝中学的首创,是仇校长在2015年3月提出来的,但这不是一个概念性的问题,我们从1998年到现在,一直通过我们研究性型课程的建设、学生的课题研究,不断地去探索从点到面、从线到整个的系统。所以到2015年我们老校长提出来的时候,我认为真的是非常具有前瞻性。仇校长是我的师傅,我也是他一手培养出来的,所以我跟仇校长说,我是“富二代”接班。因为他是创业者,把我们七宝中学从一所普通的高中带到上海非常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一所高中。我说我这个“富二代”不会守,我肯定也会创业,因为只有开创,才能够把我们的学校越办越好。所以他提出的研究型高中不是一个概念,是积累了七宝中学20多年的探索。所以老校长提了这个以后,我作为新校长一下子就明确了我的使命和责任。假如说他不提出这个研究型高中的话,我可能还要懵懵懂懂地在想学校到底向什么方向去发展?他一提以后,我觉得心里边就很清楚,我就应该扛起大旗向研究型高中去迈进,所以就有了我刚才提到的研究型高中5-8年的发展目标,也就有了我们研究型高中育人目标的再次丰富和再次提升。我觉得研究型高中不是一种特殊的办学类型,它也很好地回应了我们国家对于现在育人方式改革的这样一个问题。因为研究型高中最根本的是什么呢?不是说为创研究型高中而创研究型高中,而是主要通过这样一种创建,来探索改变传统意义上的老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学生的研究型学习课题研究,或者是项目化学习,它都是对我们传统的经典的学习方式的进一步的完善、进一步的拓展,使得我们学生既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基本技能,同时他又有非常好的实实在在的社会实践的能力。另外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也确立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基本思想、基本技能。WLF:还有一个问题,学校如何利用社会的资源来促进科创教育的发展?朱越:对于我们学校来说,科创教育离不开社会资源的大力支持。因为科创教育对我们学校来说,它覆盖的领域非常广泛,我们学生的课题研究也非常丰富、非常多元,从我们学校的师资管理团队来说,我们并不能够完全满足学生科创教育学习的需求,所以利用学校的社会影响力,我们跟很多的高校,比如复旦、交大、同济、华师大,包括其他很多的大学,建立了非常紧密的合作办学的联系,另外我们也跟很多的企业、研究所也建立了非常紧密的联系。所以七宝中学在最近这几年已经跟40多家企事业单位、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社会实践研究基地这样一种紧密的合作联系,通过这样一种联系的建立,使得我们孩子在课题研究或者社会实践项目化学习过程当中,他可以走出校门,走进高校、走进实践基地,来获取他研究过程当中需要的各种各样的资源,包括知识、实验室、数据,包括导师等资源,我觉得对我们学校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WLF:最后我想请朱校长再谈一谈对于创新教育的未来有什么展望?朱越:创新教育的未来,我觉得每一所学校、每一个课堂都应该能够成为我们创新教育的肥沃的土壤;每一位校长、每一位老师和每一位学生,包括我们每一位家长,都应该成为我们创新教育的助力者或者是实践者。(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微笑圈

我国又一项重点文化科技创新研究成果出炉

中国章草书数码字库建成或将推广应用我国又一项重点文化科技创新研究成果日前出炉,由国家一级美术师、书法文化工作者卫高潮先生担任负责人,历经十年潜心研究的文化科技创新项目《中国章草书数码字库创建及其推广应用》,经项目验收委员会各位专家严格评审判断,一致通过评审验收並准予结项。该研究成果,将两千多年来历史遗存的仅有2000个单字的章草书,丰富到6825个单字,使章草书作为独立书体和完整字库,实现了和Windows操作系统以及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对接,为中文计算机字库增加了新的字体,填补了一项空白。据了解,这是建国七十年来,国家首次为书法独立书体专门立项。专家表示,该项目研究具有“艺术之精神,科学之思想”,体现了新时期书法故乡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书法文化的重要贡献。在这一领域较好地实现了创造性转化和创建性发展。章草作为一种书体,上承篆隶,始创于西汉,字字独立,互不相连,是隶书的快捷写法,至东汉末年已臻于成熟,是东汉和魏晋时期通行的一种重要书体。作为草书之祖,章草又被称为中国书法的活化石,它的出现,是中国汉字形体演变的重要转折点。在以实用为第一要务的中国文字发展史上,章草一体虽行时不长,但其艺光之珍却历世不坠。然而,文献遗存的章草单字仅有两千个,要将其创建成为一个规范完整的独立书体字库,学术难度、创建强度非寻常可比。据介绍,该项目研究秉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关于文化文艺工作要“正本清源、守正创新”的思想要求,取材于中国文字和中国书法发展史中与章草书体和章草书法文化相关的所有文献资料,以王世镗先生的《章草草诀歌》《稿诀集字》为法则,以西汉以来历代章草书传帖、新时期出土的简帛以及散见的章草书作品为基本资料,以偏旁部首和章草书的规范符号为主要对象,以《章草大典》《章草字典》为基本参照,按照国标GB2312字库的要求和“六书”的造字规则以及书写的自然自由性逐一书写字模,然后进行扫描、录入、矢量、质检、测试、转化等环节工作,最后形成了章草书字库。该项目成果的特色在于实现了文化典籍资源的数字化转换,属于典型的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文化创新工程,亦是一种颇具时代感的先导性文化实践。结合文字学和艺术学的专业标准,著名书法研究专家、北京大学教授王岳川指出,该项目研究的亮点分别体现在章草书的历史地位、项目的文化意义和项目的学术规范三个方面,特别是占有资料相对全面,遵守法则十分严格,保留符号非常丰富,运用技术自然得体,具有充分的专业性和严谨的科学性,表现出专业的治学态度和高度的学术负责。据了解,目前我国中文计算机字体行业发展相对比较滞后,英美现有英文字体数十万种,日本有近三千种。然而,中国汉字作为世界上变化最丰富、最优美的文字符号,目前仅有四百余种中文计算机字体,书法独立字体系列字库不过二三十种。中国章草书数码字库的建成,不仅填补了该项研究的空白,而且实现了对最早、最古朴、最规范的草书体系的系统性整理,对书法爱好者的学习创作以及章草书法的普及推广提供了新的内容和机会,对进一步开发章草书这一中国书法艺术奇葩具有长远的现实意义。同时,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及仿真技术挖掘章草书法文化价值,进一步拓宽了艺术设计的空间,丰富了书法学习和研究的创新模式,增加了章草书法实际推广应用的渠道。建立该成果推广应用平台,不仅可以强化对数码字库的社会化应用进行宣传推广,对于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促进历史文化发展具有实践带领作用,而且对于其他书法艺术形式的推广具有借鉴价值。此外,该项成果因其先进性、实用性、工具性等显著特点,其推广应用项目的建设,不仅可以传承历史文化,而且对于历史文化产业的技术转型以及商业模式转换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项目承担单位陕西书学院是从事书法和文字研究的专门机构。项目负责人卫高潮研习书法四十余年,于1985年加入中国书协,1986年就以章草书作参加中日书展,先后任中国职工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四届专业委员会委员,迄今出版有《卫高潮临池探微》《卫高潮真草墨迹》《卫高潮行书墨稿》《卫高潮章草书作》等著作。在本字库的创建中,为了繁衍好、选择好四千多个新的章草单字,他日夜兼程、六易其稿,书写了十年之久,仅墨汁用掉了数十公斤、宣纸用掉了三十余刀。“这个文化项目有两个技术关键,一个是以历史遗存章草书单字为基础,按照‘六书’的造字规则、参照篆隶行和今草的结字规律进行繁衍,或按照《章草草诀歌》和《稿诀集字》中的法则进行繁衍,使其扩充为国标GB2312字库的6825个字(繁体6825字、简体6763字),这是一个整合性创造比例很高的文化工程;第二个关键是某一字在历史上有多种写法,而字库只能选其一种,如何能在多种写法中选择出规范、简洁、美丽、易识的字,对创建者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卫高潮告诉记者。他表示,将根据评审验收意见,对字库进行全面微调,预计明年上半年出版发行并上线运行。

今宪贫也

从三件事看深圳文化领域的创新

【特区故事】 讲述人:深圳大学城市文化研究所原所长、教授 吴俊忠 我是深圳大学一名老教师,已在这里工作生活了33年。谈到与深圳改革创新相关的经历,三件鲜活的小事就涌现在眼前。一件求职小事。1986年,即将硕士毕业的我到深圳找工作。在深圳人才交流中心,有人盛邀:“小伙子,我是深圳某银行的,去我们那儿工作吧。”我问他:“我是比较文学专业研究生,没有学过金融,到你们那儿能干什么呢?”他回答:“学什么专业不重要,只要能力强、文笔好、有责任心,就是我们想要的人才。”他的话让我感到,这就是深圳与其他城市的不同。选用人才,不强调专业对口,不苛求工作经验,只要你有发展潜力,就敢录用你。一份教学感悟。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深圳迫切需要各类专业人才,深圳大学办起了各类大专班。大专班“宽进严出”,入学不用考试,毕业严格考核。由于大专班开设的课程多是以往高校专业体系中没有的新课,对教师来讲,是个很大的考验。1987年,我到深大中文系报到后,第二年就按系里要求,承担了8门课的教学任务,边学边教、日夜兼程。这种经历丰富了我对大学教学的认知。在急需人才的深圳,教育与特区发展同步,任何旧观念、老思路,在此都行不通。一个理论观点。1997年,我在《深圳商报》发表《超越参照》,明确提出:“深圳文化创新在严格意义上是没有参照的创造性行为,需要的是超越参照的创造性思维。”今天,这个观点已然成为深圳文化创新的客观现实。1988年,时任深大中文系主任的胡经之教授提出把深大中文系更名为国际文化系,理由是,为了培养中西融通的创新型人才,必须让学生接触中西文化。更名报告报到学校,很快批了下来,全国高校中唯一的国际文化系就这样诞生了。这表明,在深圳创新没有清规戒律,敢于想到才能真正做到。(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王斯敏、严圣禾、李晓、陈之殷、党文婷)【来源:光明日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的旅程

2021年河北省艺考 文化课考情分析及备考指导

来源:时刻头条一、2021年河北艺考生文化课现状分析1.学情分析:基础差、底子薄、两极分化严重从学情来看,走上艺术道路的考生有四类第一类是「从小学习艺术,对艺术非常具有天赋」的考生,该类考生专业都较好,而文化课往往较弱,他们大多数集中在艺术类高中或者艺术类中专学校,比如河北省艺术职业技术学院或者石家庄市艺术学校等。第二类是在普通高中就读,「文化课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该类考生为了寻找升学捷径而中途选择艺考,甚至是高二升入高三后才决定选择艺考。他们可以说是河北省艺术类考生的主体和中坚力量。他们的文化课相对前类考生较好一些,但是专业课相对较弱。第三类是「文化课和专业课都不错」的考生,该类考生自小就兼顾文化课和专业课的学习,他们对艺术有着自己的理解和追求,是追求艺术名校的考生。该类考生是河北省艺术类高分考生的主要来源。第四类考生是「文化课不错,能够达到500分以上」,但是想通过艺考「走名校」的考生。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大多艺术类考生的文化课基础差、底子薄。河北省艺术类考生整体两极分化现象还是比较突出的。2.备考现状分析:备考时间呈现断层、时间紧迫、任务繁重从学习时间上来看,艺考生的文化课学习时间是「断层」的,甚至用“支离破碎”来形容也不为过。他们的文化课学习时间主要集中在统考后的12月下旬到高考前的5月,大约有150天的复习时间,春季后大约有100天的文化课复习时间,如果全部校考结束后则只有不到三个月的学习时间,普通的文化生则有一年的时间来完整的进行三轮复习,而恰恰艺考生和普通考生是一张卷,所以学习压力可想而知。3.学习现状分析:无兴趣、无方法、无耐心、缺管理都说90后的孩子任性、不好管,00后的孩子没法管!更不要说艺考生了?这里没有任何贬低艺考生之意,只是因为专业学习和文化课学习完全是不同的思维,他们由于大量的时间用来专业集训,因此相对普通文化生而言,自由、散漫、缺乏纪律性确实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但是我认为艺考生最大的特点还是对文化课「没有兴趣」,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他们对文化课毫无兴趣,这对于我们文化课老师确实是种考验。无兴趣的根本原因是听不懂,听不懂的原因是「无方法、无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缺乏系统、严格的管理」。这便形成了恶性循环,所以我们必须要研究和寻找对症的、有效的、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另外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艺考生「耐心的缺乏」,他们普遍缺乏坚持不懈的精神和持之以恒的毅力,当然这也是00后孩子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这种精神的培养是需要老师科学的鼓励和引导的。综上所述,学生只有听得懂,才会感兴趣,感兴趣了才想学习,想学习了还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再加上科学、高效、精准、严格的管理才能出成绩。由此,才能形成成绩稳步提升的良性循环。二、透过艺考生现状回看2021年艺考文化课新政1、鼓励高校在初选时「加强考生艺术文化素养」。2、艺术专业招生办法:高校艺术类专业选拔应「重视考察考生艺术文化素养」, 着眼学生长远发展, 根据考生艺术专业课成绩和高考文化课成绩,综合评价、择优选拔录取。对于2020年已按高考文化课成绩录取或使用省级统考成绩作为专业成绩录取的专业,鼓励相关高校2021年继续采取2020年招生办法。3、鼓励高校艺术学理论类、戏剧影视文学等专业不组织专业考试, 按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安排在普通类专业相应批次录取并执行相应录取规则。4、艺术类专业高考文化课成绩录取要求。艺术类本科专业高考文化课录取控制分数线,在未合并普通本科第二、三批次的省份,原则上不得低于本科第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70%。在合并原普通本科第二、三批次的省份,原则上不得低于合并后第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75%。在保留一个普通本科批次的省份,原则上不得低于合并后本科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75%(河北省预计上涨20分左右);舞蹈学类、表演专业可适当降低要求。适度提高艺术学理论类、戏剧与影视学类(不含表演)等有关本科专业高考文化课录取控制分数线,不得低于普通类专业所在批次控制分数线,设计学类专业参照执行。不难看出,新政的宗旨就是要「提高艺考生文化课要求」。三、2021年新高考改革对考生要求“一核四层四翼”决定了高考改革的基本方向、高考命题的主要内容以及高考综合评价的基本标准。“四层”决定了高考改革的基本方向,规定了高考的主要内容,是高考命题的内容指南。“四层”中的“关键能力”是指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培养支撑学生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能力,主要包括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信息加工、语言表达、文字写作与创新能力等。而“学科素养”是指学生在社会生活实践或科学研究的复杂情境中,能在正确的思维观念指导下综合运用学科知识能力处理并解决复杂任务的综合品质,它是知识、能力和情绪态度的综合,包括以下核心素养。(1)“科学思维”指采用严谨求真的、实证性的逻辑思维方式应对各种问题。能够根据对问题情境的分析,运用实证数据分析事物的内部结构和问题的内在联系,以抽象的概念来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运用抽象与联想、归纳与概括、推演与计算、模型与建模等思维方法来组织、调动相关的知识与能力,解决生活实践情境或学习探索情境的各种问题。(2)“创新思维”指运用开放性、创新性的思维方式应对问题情境,组织相关的知识与能力,注重独立性、批判性、发散性的思考。综合运用直觉的、顿悟的、灵感的、形象的、逻辑的方法,提出新视角、新观点、新方法、新设想,创新性地解决生活实践情境或学习探索情境的各种问题。(3)“信息获取”是指适应社会信息化趋势,通过各种方式与渠道获取信息,根据应对问题情境的需要,合理地组织、调动各种相关知识与能力,完成信息获取活动。(4)“理解掌握”指根据应对问题情境的需要,合理地组织、调动各种相关知识与能力,系统化、多层面、多角度地对新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融会贯通地把握新信息的实质,把握新旧信息的联系,形成对新信息的准确判断、分析与评价。(5)“研究探索”指根据应对新的问题情境的需要,合理地组织、调动各种相关的知识与能力,实施调研、探究或实验活动。分析结果,提出新观点或发现新问题,寻求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6)“语言表达”指根据应对问题情境的需要,合理地组织、调动各种相关的知识与能力,准确传达信息并进行交流沟通。能够根据具体情境的不同,选用口语、书面语等不同语体并灵活转换。熟练运用图像、图表、图画表达思维、观点,借助口头语言、书写或绘图工具等表达抽象的概念。灵活运用各种文本形式准确表达个人的情感、思维和观点。能够根据情境需要,运用外语进行交流。从新高考改革的理念对学生的要求可以看出,今年的高考题灵活性还是非常大的,对考生的应试能力进一步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在复习备考中我们的视野一定要宽,知识面和阅读面一定要广,科学合理的安排好每一步复习计划至关重要。四、2021年艺考生文化课备考指导1.备考策略:我们都说考场如战场,要想打好艺考这场硬仗,必须采取科学、行之有效的战略。从整体上看,艺考分为专业课学习、统考、校考、文化课学习、高考志愿填报几个阶段。每一个阶段有每一个阶段的特点和策略。下面重点来谈谈文化课学习之策略:首先,要先规划好是选择专业的全日制文化课冲刺班学习(例如石家庄致远天天象上文化学校)还是选择回原高中学习。选择回原高中学习的同学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一旦觉得跟不上课,就要课下及时问老师、同学或者找个一对一的课外辅导,千万不要轻言放弃。选择全日制文化课冲刺班的同学需要注意的是冲刺班能提供给你的所有东西都只是外因,最终能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还得靠内因也就是自己的努力。其次,就是良好的心态。要有敢打的决心,要有必胜的信心,但是也要做好面对挫折的准备。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小编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见过许多这样的同学,他们由于某种原因没有坚持下来,到高考完获悉原来不如自己学习好的同学考了个知名院校时,只能是望洋兴叹。请铭记:“过程走好了,结果自然很完美”。2.时间问题:这个问题是所有艺考生绕不过的坎,前面已提及艺考生的文化课学习时间确实是“支离破碎”。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个“支离破碎”的时间利用好,相对你的竞争对手来说,你就是胜利者。那么如何利用呢?接下来从三个阶段来谈:第一个阶段联考前,此阶段河北省的各个专业课集训学校一般都会开设文化课课程。但大多艺考生把它当作放松课、休息课,这就大错特错。但凡成绩好的同学都会利用好这个时间,认真学习了就比那些不上心,甚至上课睡觉的艺考生更胜一筹。我经常跟学生讲,“既来之,则安之”,既然来了,就认真学习,否则还不如去练专业课。浪费高三宝贵时光这种暴殄天物的的行为是我最生气的,希望同学们和艺术生家长能够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高效利用好此段时间。第二个阶段是春节期间和校考期间,此阶段是艺考生最忙的阶段,大多数考生奔波在艺考的路上,没有时间来关注文化课。但是我在这里提醒那些学有余力的同学还是可以关注文化课的,毕竟“温故而知新”,何时都为上策。第三个阶段是校考后全力以赴的文化课冲刺阶段。此阶段的问题前面的学习策略已经谈及,这里不再赘述。3.由教法洞悉学法:面对艺术生这个独特的群体,作为一线教师,我时常思考,如何让他们在短时间内提高文化课成绩?首先要改变我们老师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普通文化生的套路并不适合咱们的艺术生。对艺术生的教学,方法比管理更重要!普通生是管出来的,「艺术生才是老师教出来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必须在教育教学方法上有所突破,才能让艺术生的成绩有所提高!所以这几年我带领我的教研团队一直坚持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年的探索我们小有所成,尤其是在艺术生非常头疼的英语、数学和地理学科上面可以说收获颇丰。以政治学科为例,我们经常说文科就是背的,话虽然好说,但是具体实践起来却很难,从教十几年以来,我听的最多的声音就是“老师,怎么我背了,到考试的时候还是用不上啊?”事实确实如此,高中生这个年纪是记忆力最好的时候,背诵对他们来讲确实不是主要问题,艺术生也是一样,他们的记忆力很好,「背诵不是问题,如何应用才是关键所在」。新高考改革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理论与材料的结合能力和学科素养。这个问题我就不讲我们老师怎么教学了,下面透过教法重点谈一下学生该怎么学。首先要记住知识点,然后才能学运用,记忆时不要什么都背,一定要形成知识体系,通俗点来说就是先背提纲,即咱们政治课本的目录和课本上的黑框。画思维导图是非常高效的记忆方法,这个背完基本解决70%的问题了。构建了知识体系后,更关键的是怎么运用,运用知识的能力也是高考的核心考查能力,简单来说就是要多做题,做经典的模拟题和高考题,一定要养成自己动笔的习惯,政治的问答题你为什么不会做,其实就是动笔少,没有进行理论和材料相结合的思维训练,材料里哪个关键词对应课本上的哪个理论必须通过大量的练习训练出来,而不是看出来。其实,文综这三科最好学的,而这其中最容易得高分的就是政治学科了,而且我们艺术类考生还必须把它学好,因为文综对于普通生是锦上添花,而对于艺术生实乃雪中送炭。最后要强调一句,学生永远不会主动爱上一个学科,一定是因为学生爱上某个老师而爱上这个学科,那么老师靠什么让学生喜欢并信任,那就是教法与学法!本文作者:王富刚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艺术类文化课领域青年学者,河北省艺术类志愿填报专家,石家庄市致远天天象上文化学校校长,参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类考生文化课素养提升项目》、在《理论观察》、《教学与管理》、《高考》、《语言文字报》、《文化创新比较研究》等期刊发表多篇相关学术论文

煦煦孑孑

推动文化创新、增强文化软实力的几点思考 宣讲家网评论

摘要:加快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关键在于提升我国的文化创新和传播能力,走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创新发展之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必须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加快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关键在于提升我国的文化创新和传播能力,走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创新发展之路。具体而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挥市场在文化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文化体制是文化创新发展的软环境,其决定了文化创新的水平。当前,我国文化创新能力比较弱,文化产业发展比较落后,文化软实力仍不够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受到文化体制等因素的制约。因此,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推动我国文化创新发展、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当务之急、重中之重。要按照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机制创新,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切实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建立健全高效合理的文化制度。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推动党政部门与其所属的文化企事业单位进一步理顺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灵活的文化创新发展机制,营造有利于文化创新的浓厚社会氛围,尤其是要在加强宏观调控和全面监管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让市场来决定文化创新资源的配置,选择文化创新的方向和文化发展的项目,以市场机制充分调动全社会各方力量在文化创新全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激发全社会文化创新和文化发展的潜能和活力。(二)强化文化交流互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引进国外文化资源、产品和技术方面的力度还是比较大的,但引进后消化、吸收、再创新不够,在把自身文化推向世界即“走出去”方面也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由于我国文化对外传播力度不够大,以至于很多外国人对中国缺乏起码的了解,这样就造成他们更容易相信“妖魔化”中国、歪曲中国的言论的这样一个局面。为改变这种局面,可通过出台相关政策或加大相关政策激励力度,以及创造其他各种条件,建立推动文化开放发展的长效机制,鼓励官方和民间文化机构以全球视野和开放意识,通过各种方式、途径,积极主动地与国外文化机构进行多领域的交流和合作,努力创新中华文化,宣传中华文化,推介中华文化。同时,要引入异质文化中的合理要素或先进成分为我所用,学习和借鉴国外多样化的表现形式,与国外文化在内容、表现形式上进行融合创新,创造出更多更好地让国外民众易于接受的新的文化内容和文化形式,让中华文化在全世界各个角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三)推进科技与文化融合,提升我国文化创新能力。深入推进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提升文化科技创新能力,对增强文化自信,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华文化品牌,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意义。发挥科技在文化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文化软实力提升中的作用,要注意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技艺。我国传统文化技艺十分发达,涉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各领域各方面。在推动我国文化创新的过程中,应大力发挥传统文化优势,尤其是要充分挖掘、保护和提升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民间文化技艺,培养大批传统文化技艺的接班人,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技艺的基础上,通过加强传统文化技艺创新,不断丰富传统文化的内涵,提升传统文化的品位。随着AI技术和大数据的发展,对文化产业链发展影响巨大,批量生产被个性化定制取代,人们的文化需求也更加多元多样。加强文化的交流传播,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产品日益增长需求的同时,积极促进科技文化融合集成。大力促进各领域、各技术系统的不同文化技术之间的融合,增强文化技术集成创新能力,以多样化的崭新形式更好地展现、传播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四)实现民族性与世界性、传统性与现代性统一。不断把民族性与世界性结合起来。民族性是特色、个性,体现矛盾的特殊性;世界性是共性,体现矛盾的普遍性。文化创新一方面要突出中华民族的特色,要展现中华民族勤劳智慧、刚健自强、与邻为善、珍爱和平的优秀品质和精神风貌,展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辉煌的历史成就。另一方面,又须具备国际视野、放眼全球,把中华文化的创新发展置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考量和谋划,努力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丰富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指出,“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我们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坚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坚持与时俱进。”文化创新要立足我国已有的文化基础尤其是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要以辩证的态度对待我国传统文化,充分挖掘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继承并发扬光大,展示我国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在新时代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规律使然、基因使然、时代使然、趋势使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为“我们的精神命脉和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说到底就是理想信念、民族精神、价值观念等,它是中华文化几千年来绵延不绝的精神动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刚健有为”的自强不息精神;“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奋斗力量;“厚德载物”的博大胸襟以及“爱国奉献”的家国情怀等,都要根据时代需要做出新的诠释,为国家富强贡献不竭动力,为中华民族更好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提供生机和活力。作者:颖川 弘文

摩味

杨斌:大学创新文化的五个特征及对文化传承创新的贡献

人民网北京9月30日电 在第七届清华大学校长杯创新挑战赛十强决赛上,清华大学副校长、教务长杨斌教授带来了主题为“大学创新文化的五个特征及对文化传承创新的贡献”的分享。杨斌指出,大学的科研创新文化,对于整体社会文化有重要价值和贡献。与企业创新相比,大学创新有低功利性、弱层级性、高公益性、科学理性、强人文性这五个特征。对于创新创业教育,杨斌也提出了期望,创新创业教育的初心是培育对学生一生有重要影响的价值观和品格品性。相比瞬间的“赛果”,学生们在“赛程”中所接受的指导和挑战更重要。我们要不忘初心,关注育人。以下为杨斌题为《大学创新文化的五个特征及对文化传承创新的贡献》的发言全文:大家下午好!今天是清华大学“校长杯”的第七届的决赛,我特别代表学校来表示祝贺和支持!也来感谢各位企业的支持和校友的帮忙。祝我们的大赛一年比一年更有进步。刚才比赛开始之前,我们开了清华x-lab管理委员会的成立会议,讨论清华x-lab和创新创业教育下一步的发展。我自己感觉,形势是好的。以前的几届校长杯,场地特别大,媒体特别多,灯光特别炫,热热闹闹的,其实,我觉得现在这样朴素简单直奔主题就最好。一段时间里,双创变成社会上媒体的焦点,各界的殷切期望很急迫,其实反而对于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扎实开展构成某种扰动。我们的初心是通过大学当中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人,不仅仅是出来一些创业家或者说创新人才,而是更多的学生都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在自己心里播下创新创业的种子,不论今后做什么样的工作,都有一种挑战现状、动手改变的意愿、勇气和能力。我们希望通过清华x-lab和创新创业教育,能够培育对同学们一生有长久影响的价值观、品格品性,这比短期内提高学生身上的某些能力以及过程中获得的具体成果,长期看更重要得多。大学里面学生比赛的特点是,任何时候“赛果”都是瞬间的,是一种当时状态的反映,不是什么光环,远称不上是什么成就。我们更看重的,我们也希望参与其中的同学们更看重的,是在“赛程”中所接受到的包括在座的评委在内所给予的指导、挑战、拉伸,打磨每个计划,深化创新感觉;这些带有手把手色彩的培育过程要比什么“赛果”重要得多。所以我今天还是特别要代表学校来表示支持,不仅是支持比赛,更是支持你们一以贯之的投入。学校里以“校长”命名的活动恐怕只有这一个“校长杯”,足见清华大学对以创新创业教育来育人这件事儿的看重,这不是某个阶段的政策,而是会长期坚持下去的,咬定青山不放松。利用给决赛致辞这个机会,我想分享一点自己的思考,供各位老师、同学、也包括企业家、投资家批评,以促进我们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深化。我们都知道,现代大学重要的使命之一是文化传承创新,其内涵是很丰富的,今天我想着重谈自己思考的一个角度,就是大学的科研创新文化,对于整体社会文化的价值和贡献。清华讲科研做贡献的时候,经常说三条,顶天(面向全球科技前沿突破)、立地(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树人(以科研来培养人才),我有时候也想,三者之外,是否还可以加上一个“新风”,就是大学的创新文化对于整个社会文化其实有一种“新风”的贡献。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而大学的科研创新则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术界和企业界都为创新而不竭地努力,这二者当然不是竞争关系,但也不是简单的互补或者上下游关系,其创新模式也不太一致。这里的“不一致”我认为是有价值的,某种意义上构成一种创新的张力结构,支撑起更具长期竞争力、更有韧性、也更有活力的国家创新体系。大学的创新文化,有五个与企业界不太一样的特征,我个人认为是持续地丰富着整个社会创新的文化和价值的。第一条,就是大学创新的低功利性。倒不是说大学的学者们有这个自觉性,也不是说企业界的创新者们太功利。必须要看到,企业界很多时候是要背负着比较短期就要见分晓的业绩压力,投资者的期待和业内相互之间的竞争也使得在时间维度上企业界的创新不能做得很从容。企业界的好处是需求也许更明确,但也要警惕这些需求可能是比较浅的、短的,有时候需要挖掘能表达出来的需求背后没说出来的“真需求”。学术界创新的低功利性,就是放飞、包容学者们的好奇心、理想化,所带来的有趣的探索,以及探索失败;并不是为了派上一个即刻的用场,但是却能代复一代地引领人类的发展,深化人类知识的基础,突破着认识的边界。低功利的自由探索,对于企业界是相当地奢侈的,尽管有些企业时不时地也想模仿大学的做法,给创新者们相当的自由度,但内在里还是跟大学的宽松环境不同。低功利性,意味着给创新的耐心更长,更能做也愿做长远的部署,这给整体的社会文化带来一种积极的输出。高校的科研创新成果,就像她的育人成果一样,很多时候不该在比较短的时期中加以衡量和评价。这就是低功利性。第二条,是大学创新的弱层级性。这是大学组织的一个突出特点。这两天参加校友聚会的活动,我们的文化传统上是“序齿不序爵”,反映到学校的创新实践中,也是如此。谁有新主意都会被听取,弟子不必不如师,平等探索,鼓励争鸣。大学的教授阶梯就是相对简单的三层,很多专业服务行业也都是如此,而且梯级高并不代表学术上的权威,资深的老师们要不断地听年轻的博士生、年轻老师讲新发现,这是一种终身学习,让大学当中的每个人都对学术的飞速进步有更强的敏感性。新技术往往有“逆龄化”的特征,也就是年纪轻的人反而更敏感更容易上手,更可能是尝鲜者;而弱层级性,对于整个创新文化都是有积极价值的,当然对于企业到了生产运营中却可能未必。弱层级也许会有利于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交流融合,不必都回到命令链条的顶部,不太在意自己是哪个部门的,这一点也是跟企业创新不同的。第三条,是大学创新的高公益性。这是大学创新的一个价值取向。不只是公立大学如此,所有大学的创新,比起企业界来,都趋向于高公益性这个基本价值立场。在选择研究题目时,大学也往往鼓励教师们选择那些对于公共命运、人类福祉有长期影响的题目。终身教授制度,其实也有这个好处,就是可以献身大我。国家对大学,以及大学当中,对知识产权的安排也有其特殊性,既希望保证对其中的具体创新者有足够的激励,同时又适度地促进知识产权更快地流动、扩散,以造福社会,惠及民生。第四条,是大学创新的科学理性。大学的创新在知其然之外,尤其重视知其所以然,强调可以重复实验,循证说理,科学精神是放在第一位的。整个社会的创新环境的营造中,科学普及工作是一件大事,除了科学知识的普及,更多时候需要的是公众在科学精神、批判性思维上的普及。现代社会大众容易被一时之热点和思潮所影响甚至左右,而大学对社会的纷扰喧嚣能保持一定的超然距离,给社会文化贡献着一定的稳定性。大学当中的学科秩序也是如此,不是社会上互联网热,就全都一窝蜂搞互联网,而是保持着她的范式逻辑、科学理性,冷静地、持续地做着独特的学术贡献。企业界的创新成效总会带有不少营销的成分,这也难免,毕竟有产业竞争或是获取资源的需要,而学术界应该主要是靠创新成果自身说话,经得起时间的反复考验。第五条,是大学创新的强人文性。大学中的科研创新的选题,不仅是人文社会科学学者,包括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学者,都更有充满暖意的人文立场,更有促进社会平等和谐的价值主张,都更愿意关心不被竞争和效率所怜惜的弱者——特别是当这里的弱,很多时候并不是本身不努力,而是由于社会的变化、技术的交替所带来时,大学创新就更希望帮助他们,并且以创新的力量和方式来做,让社会的未来变得更好。强人文性,也意味着大学中的创新会天然地成为“有责任的创新”、“人本的科技创新”。长期来看,这种有人文大爱的创新不仅对社会文化有滋养,本身也构成一种独特的创新竞争优势。这五条我所体会的大学创新的文化特征,肯定是挂一漏万,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大学所体现出来的也各有特点。这些大学创新的文化特征,当然对企业创新也可以有一些借鉴和启发,但是企业界所处的情形不同,面临的挑战与大学不同,所以也不可能统统变成大学这样的创新文化。大学的创新文化比起企业来也可能缺少整合性、针对性、有组织性,显得效率低、周期长、太散漫。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美。应该说,大学能有相对从容宽松的创新环境,也是靠国家社会的关爱支持,包括企业界的慷慨赞助,才做得成,值得感恩,倍加珍惜。从这个角度来延伸说来,我们这些大学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也会有意识地突出低功利性、弱层级性、高公益性、科学理性和强人文性。我看了一下这次进入十强的团队的题目,除了刚才重恩院长所说的今年硬科技备受青睐之外,我也看到人民的生命健康得到越来越多的关心,包括生态保护、老龄化,这些也都是跟人文有关的。这些没有被满足的需求,也许短期内感觉不是那么有利可图的选题,但长期来看却可能代表着非常重要的新的需求趋势。评委老师们也可以给予多一些关心和鼓励。今天与获选十强的同学和费力帮忙的评委,以及各位同事、企业赞助者,来分享大学创新文化的一些特征以及其对社会文化的贡献,还是希望我们的比赛和平台,不忘初心,践行使命,持之以恒,关注育人。大学当中,最美好的莫过于,学习者都在进步,其实没有输家这个概念,只要你参与其中付出努力,你就是这个过程当中的赢家——显然,赢家不只是最后评委宣布的冠军。(责编:孙竞、熊旭) 【来源:人民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激光师

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培养

京领特邀专家陆士桢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青年发展研究院院长等职兼任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副会长、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副会长陆士桢教授筹建了国内高等院校第一个社会工作系;撰写、编辑了关于青少年、儿童、社会工作方面的书籍、教材十余种,在海内外的相关报刊上发表过上百篇有关青少年和儿童工作的学术论文。本次京领说特别邀请陆士桢教授从教育的视角和整个发展视角,分享她对“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培养”相关问题的看法。将创新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将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培养纳入教育方针说到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培养,第一个很重要的是把创新纳入了国家发展战略,同时把创新发展的教育纳入了国家的教育方针。比如十九大中明确说“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把创新当做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其次,就是这么多年,我们明确提出了“创新教育”这个概念。一般的来讲我们就说“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明确指出核心是在我们国家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着重研究和解决在基础教育中如何培养中小学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意识是从兴趣出发想问题、爱琢磨,创新精神就是我们说的发散思维,以及创新能力,这三个角度。最后,是制定政策,推进创新教育。从2017年中办、国办发布的最新的一个文件,在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通知中,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发展创造性思维、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 把我们国家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变成一个规定内关键培养目标。另外从13年到现在,从中央层面至少发布了22份文件促进创新创业。这些文件的内容都很具体,比如说对大学生创业有税收优惠、培训补贴等。除了创业给予的支持之外,明确要求大学必须实行创新人才培养的计划,要开发开放创业创新教育课程,要提供强化创新创业的实践资源,同时还提出了,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创业创新,要实行弹性学制、评价体系改变等。积极推进传统文化创新教育其次,就是积极推进传统文化创新教育。其实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德国的文化教育其实与我们的文化教育存在一些差异,中国讲文化教育一般讲的是传统文化教育,德国讲文化教育更多讲的是是一种教育哲学,包含教育所有的概念。所以在内核上我们是可以形成共识的,就是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教育的核心是“人本”,“以人为本”,你只有“以人为本”,才能“一切从仁”。其实在中国,我觉得创新教育最大的障碍,在于我们的人本精神的不透彻,中国传统文化会把“人”当成被塑造的对象。中国的孩子在中国文化当中具有很重要的位置。中国人关注家庭、关注下一代,但是很少真正把下一代当成一个独立的、有自主能力的、独特的人。中国人有一句俗话,叫“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因为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我们说一个人不孝有三条,最不孝的是没有后代。这个无后绝不仅仅是生理性的,它是社会性的。中国人更希望下一代传承自己的家业、精神价值,包括文化。其实中国人很重视孩子,把孩子当成实现自己精神追求、事业发展的某种工具。所以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会产生一个很重要的词,叫“塑造”。我们把孩子当做一个课题,我们来塑造他,塑造他能够符合传承我的所有一切的要求。这个思想其实是创新和人本最大的障碍。这些年来我们做了很大的努力去突破。在刚刚召开的教育大会上,我个人觉得在“立德树人”的教育的根本问题上,所谓“树人”就是“以人为本”。而创新最重要的价值,就是唤起个体内在的动力、积极性、独特的个人才能,这是创新的本质。这些年我觉得我们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努力。比如说,我们进一步充分认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第二,我觉得我们在整个创新教育当中,深刻理解传统文化中的人本基础。我们创造和积累各种宝贵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其实凝聚的是思想价值、经验认知、智慧技能、其实也凝聚着人类的宝贵情怀。传统的这些东西,不仅是一种文化表达,我认为最精华的部分是历时几千年积累下来的人性。文化的本质其实是一种人性最充分的表达,所以它的人本是基础。那么我们积极探索传统文化创新教育的新形势、新途径。比如,第一,倡导“致良知”,侧重品德的养成,能力的培养,服务“立德树人”的目标。第二,倡导生活化,传统文化一般比较高深,跟现代的语言和文化价值有区别,所以我们强调不能都是阳春白雪,也要贴近现实。第三,倡导“知行和一”,文化是一种抽象的定义,但是一定要重视行为、重视实践。第四,倡导现代化,充分利用互联网+,我们的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其实目的就是开放和共享。我简单的举几个例子,在上海一所小学,学生在学刺绣,将上海的新景以中华民族传统刺绣的方式呈现。第二个例子是新疆的一所小学,他们每天进行晨诵、午读、暮写。早上起来念诗,中午读一些古典文学作品,晚上要写字,坚持数年。第三个例子是潍坊,他们把文化渗透到课程体系和学科建设中,从艺术课程、活动学科、社团课程、等七个方面来推进传统文化创新和教育。传统文化创新中的创新教育那么第三个角度,传统文化创新中的创新教育怎么进行?这也是现在中小学实践当中需要重点抓的几个方面。创新是一种高度复杂的智能活动,所以,很多教育者都提出了,创新一定不能用原有的评价体系,如分数等,来遏制学生,而是一定要创建轻松、自由、民主的氛围,让孩子身心放松,才有可能激发出他原有的求知欲,激发他创新的意识和行动,强调给孩子营造一个好的评价体系和生活氛围。比如说,第一是怎样创设情境,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创新兴趣,要让他们觉得有意思。我们现在教育孩子经常是给他们讲大道理,而这些离他们太远,真正能激发学生兴趣我觉得其实就两条:第一,求知欲望,他觉得好玩,想要知道。第二是成功欲望,他的学习过程、创新过程能够获得肯定。这两个是最关键的。第二点,是怎样启发创新意识,在教育过程中如何发现问题,鼓励孩子思考问题,通过讨论来解决问题。第三,是要创造机会,让孩子能够展现自己的创新成果。这其实就是我们经常讲的给孩子实践操作的空间和自我表现的机会。第四,是组织学生开展讨论会,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其实就是多讨论、碰撞。第五,是要推动自觉,这方面我们可能有所忽略。第六,是一种情趣引导,帮助学生形成一种体验创新带来的愉悦感,就是说创新使他高兴,给他带来一种内在的满足,才能推动他创新习惯的养成。第七,就是多鼓励,改变评价标准。第八,是特别要注重师生关系的营造,营造创新性的思维环境,客观地说,我们其实在这个方面还有很大的距离,还需我们更多的努力。结语最后,我一直觉得国家领导人的这段话对我和教育界影响很大,他说“未来中国,是一群正知、正念、正能量的人的天下。真正的危机不是金融危机,而是道德与信仰的危机。谁的福报越多,谁的能量越大。与智者威为伍,与良善者同行,心怀苍生,大爱无疆。”这里说到一个“智”,说到一个“善”,其实对人来说,有智,你才能发展,有善,才能永生。从创新的角度来讲,有智你才能有创造,有善,你的创造才能有方向。那么我想,这次教育大会上国家领导人说的,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是教育最根本的。他提了这么6条:坚定理想信念、后执爱国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我认为这6条是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基础,也是我们教育需要非常努力的地方。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娓娓而谈

屈子书院讲坛第15期:何人可主讲全球化视野下的非遗文化比较研究

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教授、湖南省设计艺术家协会主席何人可现场观众红网时刻3月14日讯(通讯员 尹嘉悦)3月13日下午,屈子书院讲坛第十五期在湖南汨罗屈子书院隆重举行,本次讲座特邀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教授、湖南省设计艺术家协会主席何人可主讲“全球化视野下的非遗文化比较研究”,汨罗屈子书院执行院长、长沙理工大学教授王琦担任本次讲坛嘉宾主持。何人可从“全球化”与“比较研究”两个关键词入手,结合中、韩两国书院申遗和长沙窑跨文化设计的研究成果,阐述了中国文创设计应该如何走向全球化,为当代文创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视野,也给现场300多名观众与线上43.8万网友们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何人可认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应该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中华文明是全球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屈子作为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最大IP,也应该和全世界人民共享。立足现实,放眼世界,通过数字时代的网络技术、设计创新来传播中华文化、传播屈子精神,是每个中国设计师应该有的情怀。从韩国书院申遗的案列,可以发现,他们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保留了古建筑的本真性和文化传承性。并且从文明互鉴的角度来看,这是中国文明得到其他国家的接受并发扬光大的例子。文化要走出去,必须以开放包容的精神学习、理解、融入其它国家的文化,成为别人文化与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才是中国走向世界、取得成功的重要标志。何人可指出,长沙窑在中世纪时便形成了高度的全球化规模。如今,在纽约大都汇艺术博物馆,伊朗的内沙布尔等地都发现了大量的长沙窑陶器,而中国陶瓷的文字装饰也来源于长沙窑的重要输出地——波斯。在一千多年前,古人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把湖湘文化传播到了世界各地,同时也通过这条渠道把域外的文化带到了中国,对中国陶瓷的设计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海上丝绸之路既是贸易之路,更是双向的,甚至是多向的文化传播之路。根据海内外研究,长沙窑取得成功的关键是根据海外市场的需求、基于地域文化而开展的设计创新。工匠们为占有国外市场,学习了大量的异域文化,现存长沙窑的许多造型都可从古波斯找到原型。今天大家称之为中国文化的很多东西,尤其是一些最典型的中国文化符号,其实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结果。在现场,何人可还分享了他重走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的故事。此次论坛由中共湖南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湖南省文史研究馆和中共汨罗市委宣传部指导,屈子书院、屈子文化园和凤凰网湖南频道联合打造。

似口

「教育强国」杨斌:大学创新文化的五个特征及对文化传承创新的贡献

杨斌:大学创新文化的五个特征及对文化传承创新的贡献教育强国★★★★★在第七届清华大学校长杯创新挑战赛十强决赛上,清华大学副校长、教务长杨斌教授为我们带来了主题为“大学创新文化的五个特征及对文化传承创新的贡献”的分享。杨教授指出,大学的科研创新文化,对于整体社会文化有重要价值和贡献。与企业创新相比,大学创新有低功利性、弱层级性、高公益性、科学理性、强人文性这五个特征。对于创新创业教育,杨校长也提出了期望,创新创业教育的初心是培育对学生一生有重要影响的价值观和品格品性。相比瞬间的“赛果”,学生们在“赛程”中所接受的指导和挑战更重要。我们要不忘初心,关注育人。各位来宾,各位同学,各位评委,各位同事:大家下午好!今天是清华大学“校长杯”的第七届的决赛,我特别代表学校来表示祝贺和支持!也来感谢各位企业的支持和校友的帮忙。祝我们的大赛一年比一年更有进步。刚才比赛开始之前,我们开了清华x-lab管理委员会的成立会议,讨论清华x-lab和创新创业教育下一步的发展。我自己感觉,形势是好的。以前的几届校长杯,场地特别大,媒体特别多,灯光特别炫,热热闹闹的,其实,我觉得现在这样朴素简单直奔主题就最好。一段时间里,双创变成社会上媒体的焦点,各界的殷切期望很急迫,其实反而对于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扎实开展构成某种扰动。我们的初心是通过大学当中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人,不仅仅是出来一些创业家或者说创新人才,而是更多的学生都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在自己心里播下创新创业的种子,不论今后做什么样的工作,都有一种挑战现状、动手改变的意愿、勇气和能力。我们希望通过清华x-lab和创新创业教育,能够培育对同学们一生有长久影响的价值观、品格品性,这比短期内提高学生身上的某些能力以及过程中获得的具体成果,长期看更重要得多。大学里面学生比赛的特点是,任何时候“赛果”都是瞬间的,是一种当时状态的反映,不是什么光环,远称不上是什么成就。我们更看重的,我们也希望参与其中的同学们更看重的,是在“赛程”中所接受到的包括在座的评委在内所给予的指导、挑战、拉伸,打磨每个计划,深化创新感觉;这些带有手把手色彩的培育过程要比什么“赛果”重要得多。所以我今天还是特别要代表学校来表示支持,不仅是支持比赛,更是支持你们一以贯之的投入。学校里以“校长”命名的活动恐怕只有这一个“校长杯”,足见清华大学对以创新创业教育来育人这件事儿的看重,这不是某个阶段的政策,而是会长期坚持下去的,咬定青山不放松。利用给决赛致辞这个机会,我想分享一点自己的思考,供各位老师、同学、也包括企业家、投资家批评,以促进我们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深化。我们都知道,现代大学重要的使命之一是文化传承创新,其内涵是很丰富的,今天我想着重谈自己思考的一个角度,就是大学的科研创新文化,对于整体社会文化的价值和贡献。清华讲科研做贡献的时候,经常说三条,顶天(面向全球科技前沿突破)、立地(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树人(以科研来培养人才),我有时候也想,三者之外,是否还可以加上一个“新风”,就是大学的创新文化对于整个社会文化其实有一种“新风”的贡献。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而大学的科研创新则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术界和企业界都为创新而不竭地努力,这二者当然不是竞争关系,但也不是简单的互补或者上下游关系,其创新模式也不太一致。这里的“不一致”我认为是有价值的,某种意义上构成一种创新的张力结构,支撑起更具长期竞争力、更有韧性、也更有活力的国家创新体系。大学的创新文化,有五个与企业界不太一样的特征,我个人认为是持续地丰富着整个社会创新的文化和价值的。第一条,就是大学创新的低功利性。倒不是说大学的学者们有这个自觉性,也不是说企业界的创新者们太功利。必须要看到,企业界很多时候是要背负着比较短期就要见分晓的业绩压力,投资者的期待和业内相互之间的竞争也使得在时间维度上企业界的创新不能做得很从容。企业界的好处是需求也许更明确,但也要警惕这些需求可能是比较浅的、短的,有时候需要挖掘能表达出来的需求背后没说出来的“真需求”。学术界创新的低功利性,就是放飞、包容学者们的好奇心、理想化,所带来的有趣的探索,以及探索失败;并不是为了派上一个即刻的用场,但是却能代复一代地引领人类的发展,深化人类知识的基础,突破着认识的边界。低功利的自由探索,对于企业界是相当地奢侈的,尽管有些企业时不时地也想模仿大学的做法,给创新者们相当的自由度,但内在里还是跟大学的宽松环境不同。低功利性,意味着给创新的耐心更长,更能做也愿做长远的部署,这给整体的社会文化带来一种积极的输出。高校的科研创新成果,就像她的育人成果一样,很多时候不该在比较短的时期中加以衡量和评价。这就是低功利性。第二条,是大学创新的弱层级性。这是大学组织的一个突出特点。这两天参加校友聚会的活动,我们的文化传统上是“序齿不序爵”,反映到学校的创新实践中,也是如此。谁有新主意都会被听取,弟子不必不如师,平等探索,鼓励争鸣。大学的教授阶梯就是相对简单的三层,很多专业服务行业也都是如此,而且梯级高并不代表学术上的权威,资深的老师们要不断地听年轻的博士生、年轻老师讲新发现,这是一种终身学习,让大学当中的每个人都对学术的飞速进步有更强的敏感性。新技术往往有“逆龄化”的特征,也就是年纪轻的人反而更敏感更容易上手,更可能是尝鲜者;而弱层级性,对于整个创新文化都是有积极价值的,当然对于企业到了生产运营中却可能未必。弱层级也许会有利于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交流融合,不必都回到命令链条的顶部,不太在意自己是哪个部门的,这一点也是跟企业创新不同的。第三条,是大学创新的高公益性。这是大学创新的一个价值取向。不只是公立大学如此,所有大学的创新,比起企业界来,都趋向于高公益性这个基本价值立场。在选择研究题目时,大学也往往鼓励教师们选择那些对于公共命运、人类福祉有长期影响的题目。终身教授制度,其实也有这个好处,就是可以献身大我。国家对大学,以及大学当中,对知识产权的安排也有其特殊性,既希望保证对其中的具体创新者有足够的激励,同时又适度地促进知识产权更快地流动、扩散,以造福社会,惠及民生。第四条,是大学创新的科学理性。大学的创新在知其然之外,尤其重视知其所以然,强调可以重复实验,循证说理,科学精神是放在第一位的。整个社会的创新环境的营造中,科学普及工作是一件大事,除了科学知识的普及,更多时候需要的是公众在科学精神、批判性思维上的普及。现代社会大众容易被一时之热点和思潮所影响甚至左右,而大学对社会的纷扰喧嚣能保持一定的超然距离,给社会文化贡献着一定的稳定性。大学当中的学科秩序也是如此,不是社会上互联网热,就全都一窝蜂搞互联网,而是保持着她的范式逻辑、科学理性,冷静地、持续地做着独特的学术贡献。企业界的创新成效总会带有不少营销的成分,这也难免,毕竟有产业竞争或是获取资源的需要,而学术界应该主要是靠创新成果自身说话,经得起时间的反复考验。第五条,是大学创新的强人文性。大学中的科研创新的选题,不仅是人文社会科学学者,包括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学者,都更有充满暖意的人文立场,更有促进社会平等和谐的价值主张,都更愿意关心不被竞争和效率所怜惜的弱者——特别是当这里的弱,很多时候并不是本身不努力,而是由于社会的变化、技术的交替所带来时,大学创新就更希望帮助他们,并且以创新的力量和方式来做,让社会的未来变得更好。强人文性,也意味着大学中的创新会天然地成为“有责任的创新”、“人本的科技创新”。长期来看,这种有人文大爱的创新不仅对社会文化有滋养,本身也构成一种独特的创新竞争优势。这五条我所体会的大学创新的文化特征,肯定是挂一漏万,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大学所体现出来的也各有特点。这些大学创新的文化特征,当然对企业创新也可以有一些借鉴和启发,但是企业界所处的情形不同,面临的挑战与大学不同,所以也不可能统统变成大学这样的创新文化。大学的创新文化比起企业来也可能缺少整合性、针对性、有组织性,显得效率低、周期长、太散漫。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美。应该说,大学能有相对从容宽松的创新环境,也是靠国家社会的关爱支持,包括企业界的慷慨赞助,才做得成,值得感恩,倍加珍惜。从这个角度来延伸说来,我们这些大学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也会有意识地突出低功利性、弱层级性、高公益性、科学理性和强人文性。我看了一下这次进入十强的团队的题目,除了刚才重恩院长所说的今年硬科技备受青睐之外,我也看到人民的生命健康得到越来越多的关心,包括生态保护、老龄化,这些也都是跟人文有关的。这些没有被满足的需求,也许短期内感觉不是那么有利可图的选题,但长期来看却可能代表着非常重要的新的需求趋势。评委老师们也可以给予多一些关心和鼓励。今天与获选十强的同学和费力帮忙的评委,以及各位同事、企业赞助者,来分享大学创新文化的一些特征以及其对社会文化的贡献,还是希望我们的比赛和平台,不忘初心,践行使命,持之以恒,关注育人。大学当中,最美好的莫过于,学习者都在进步,其实没有输家这个概念,只要你参与其中付出努力,你就是这个过程当中的赢家——显然,赢家不只是最后评委宣布的冠军。最后,预祝今天活动成功,也预祝各位从辛苦中得到更多收获。谢谢大家!(杨斌:长安街读书会主讲人、清华大学副校长)长安街直播注:授权发布,本文已择优收录至“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网、央视频、澎湃政务客户端“长安街读书会”专栏同步),转载须统一注明“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出处和作者。责编:褚梦真;初审:程子茜;复审:李雨凡】【直播】查看更多。